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现代大众产品设计的中国特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设计的中国特色”不仅是我国设计界的一个热点,而且成为了一个颇受关注与争议的社会现象。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聚焦于现代大众产品,意在全面理解这个问题,突破设计现状的局限与偏颇,并提出解决途径,为现代设计之中国特色的最终呈现奠定基础。以质的研究为基本指导思想,本文研究运用了扎根理论与设计事理学贯穿始终;在不同阶段,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了文献法、个案分析、文本分析、比较法。多种方法的融贯有利于将研究对象放入社会的、历史的语境中分析,在不断的理解与解释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观点。
     依据研究过程,本文首先阐释了对于现代设计之中国特色的建构性理解:现代设计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生活方式成为设计研究的重要内容及设计实践的主要目标与评价标准之一;探寻中国特色则从价值理性动因转化为工具理性主导,偏离了现代设计的核心价值——创造更好的生活方式;传统符号几乎成为表现中国特色的唯一方式,从工业社会之初至今,由延续吉祥寓意到追求民族象征与消费化的中国风格,演变为工具理性行为的工具。接着论文提出了多元化建构中国特色的原由与途径:一方面,现代产品向多元化发展,表现在传统与现代、意义功能与使用功能等多重维度上,产品特色不仅表现在外观的显性特色,也表现在功能、技术等内在的隐性特色。另一方面,现有的中国特色尽管可以归纳为八种方式——仿古、借古造今、中国新古典主义、现代中式、传统外衣、传统器物造型、传统材质与生活方式,然而,明显偏重于传统符号产生的显性特色与意义功能,呈现单一化,难以适应现代产品的多元化属性,更难以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需要从现代设计的核心价值出发,从适合当代大众的生活方式中产生,以此完善设计方法自身的多元化建构。
     最后,本文通过比较自行车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与欧美国家的不同发展,分析了自行车的中国特色,并结合“移动新主张”的设计研究案例,说明从生活方式构建现代设计的中国特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This paper is about Chinese feature in modern design, which is not only a hot topic in the design field, but also a social phenomenon full of attention and different opinions. Focusing on the mass production, the author aims at understanding Chinese feature overall and putting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ll researches are the groundwork for the Chinese feature in modern design coming true.
     Basing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this paper adopts the grounded theory and design affairology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thoroughly. Further more,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s are carried out in different phases, such as documentary historical method, case study, text analysis, comparative study and so on. Multiple methods integrated are effectual to analyzing the research objects in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and resultingly constructing the viewpoi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v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feature in modern design firstly. From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to value rationality, lifestyle comes to being the main purpose and evaluating rule of design, as well as one of the key points of design research. On the contrast, from value rationality to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Chinese feature is deviating from the core value of modern design: creating a better lifestyle. The traditional symbols become the tool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finally, passing through three phases: continuing lucky meanings, pursuing national symbol, and becoming Chinese style in consumer society.
     In succession, this paper brings forward the cause and way of diversifying Chinese feature. On the one hand, modern productions become diversified increasingly, since modern productions interweave tradition and modern, symbolic and functional features, which are presented not only on visible feature from appearance, but also on invisible feature from function, technology and etc. On the other hand, most approaches to Chinese feature nowadays echo the traditional form that brings to Chinese visible and symbolic feature, which sounds monotone and does not fit into the diversification of modern production. So, the author argues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on the core value of modern design, and present Chinese feature diversifiedly through lifestyle research.
     In last part, the author argu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constructing Chinese feature through lifestyle researching. To do so, the author analyzes Chinese feature of bike by comparing its different development on Chinese mainland, in Taiwan and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introduces a case study‘new solution for mobility’, a new electric bike for personal rental in a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引文
①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8页。
    ①文本的概念源于文学,原指一种印刷书籍形式的产品,后来扩展到社会学等领域,可以理解为存在于任何时空中的符号系统,并包含与符号相关的各个层面,以及诠释的过程,蕴含社会关系的一种揭露性的思维探究,找寻事物全面的可能意义。参见管倖生等编著:《设计研究方法》,台北,全华科技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
    ②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第8页。
    ②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①张林:《现代性:规范、反思、建构——对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思考》,《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第211页。
    ②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①[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5页。
    ②同上书,第461页。
    ③寇鹏程:《西方审美现代性的三大范式》,《学术论坛》,2006年第2期,第168页。
    ④[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9页。
    ⑤福柯:《什么是启蒙?》,汪晖译,《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36-437页。转引自张林:《现代性:规范、反思、建构——对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思考》,《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
    ①情感行动是由感觉、激情、心理需要或情感状态决定的,包括身体侵犯、性行为、发脾气等举动。传统行动是一种养成习惯了的行动,之所以这样行动,就在于它总是以这种特定的方式来行动的。婚礼上一套固定祝辞的表达、驾驶是左行还是右行都属于传统行动。[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②[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7页。
    ③同上书,第56页。
    ④何人可:《工业设计史》,北京理工大学,2000年版,第24页。
    ①[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张辑译,第15页。
    
    ①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第108页。
    ②何人可:《工业设计史》,第93页。
    ①郭愚主编:《世界首富坎普拉德》,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五章。
    ①何春桦:《家居巨人宜家的中国式节奏》,《华人世界》,2007年第10期,第36-30页。
    
    ①参见高丙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第59-60页。
    ②同上,第61-62页。
    ③同上,第62页。
    
    ①参见高丙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第63页。
    ②参见唐林涛:《设计与生活方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离站报告,2006年7月,第30-33页。
    ③参见郭莲:《文化的定义与综述》,《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6卷,2002年第1期,第115页。
    ①参见唐林涛:《设计与生活方式》,第33-34页。
    ①高丙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第69页。
    ②同上,第69页。
    ①参见东方线上专业生活形态与消费市场研究顾问www.isurvey.com.tw
    ②柳冠中:《作为方法论的工业设计——再论“使用方式说”》,《装饰》,1995年第1期,第14-15页。
    ③唐林涛:《设计与生活方式》,第44页。
    ④同上,第1页。
    ①参见许平:《把握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发展的战略契机》,《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1999年第2期,第55页。
    ①[法]杜歇:《风格的特征》,司徒双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前言第1页。
    ①[英]霍布斯鲍姆、兰格编:《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同上书,第4页。
    ①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所:《工业设计与中国现代化》,《设计》,1988年第1期,第18页。
    ③[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吴玉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①杭间:《本土设计中的发现——从第十届全国美展“设计展”说开去》,《艺术设计》,2007年第6期,第39页。
    ①柳冠中主编:《中国古代设计事理学系列研究·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①参见颜思琴:《浅谈国际产品设计竞赛中的中国传统元素》,《科教文汇》,2007年第8期,第195页。
    
    ①参见颜思琴:《浅谈国际产品设计竞赛中的中国传统元素》,第195-196页。
    ②李小勇、杨海芙文字整理:《中国设计感动世界》,《精品购物指南》,2006年5月25日,第39期,
    ①杭间:《“创意”的雄狮》,《美术观察》,2006年第10期,第5页。
    ①李砚祖:《造物之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6页。
    ①参见李砚祖:《木体实而花萼振——民间工艺与宫廷、士大夫工艺比较》,《装饰之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①李砚祖:《木体实而花萼振——民间工艺与宫廷、士大夫工艺比较》,《装饰之道》,第315页。
    ①参见赫伯特·A·西蒙:《关于人为事务的科学》,杨砾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第116-117页。
    ②[日]荣久庵宪司、野口琉璃、伊板正人、黑田弘治:《不断扩展的设计——日本设计理念与实践》,杨向、詹政敏、詹懿红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①[日]荣久庵宪司、野口琉璃、伊板正人、黑田弘治:《不断扩展的设计——日本设计理念与实践》,杨向东、詹政敏、詹懿红译,第16页。
    ②同上书,第24页。
    ①唐开军:《当代中国家具风格主流探讨》,《装饰》,2005年第1期,第114页。
    ①唐林涛:《工业设计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①夏晓衍:《产品生命周期不合理缩短的原因分析》,《商业研究》,2000年第3期,第125页。
    ①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06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报告》,袁岳、王瑾:《当今中国消费需求的蜕变》,《中外管理》,2007年第5期,第32-33页。
    ①[韩]李德顺:《韩国跨国企业的中国致胜之道——从中国制造到全方位设计研发的战略转变》,《装饰》,2007年第12期,第33页。
    
    ①参见James McGurn: On Your Bicycle, Lodon, John Murray (Publishers) Ltd, 1987, p.151.
    ②Ibid. p.154.
    ③Ibid. p.164.“We have to rebuild our cities. We have to come to terms with the cars.”
    ④Ibid. p164.
    
    ①刘映兰:《自行车展规模空前,国际车厂来台取经》,《新台湾》,2005年3月17日,第469期。
    ②同上。
    ①凌浩:《城市交通方式间的转换》,《城市公共交通》,2005年第2期,第14页。
    ①参见《中国电动自行车要走出特色道路》,http://news.sina.com.cn/c/2005-08-08/16437443877.shtml.
    ①[日]斧隆夫:《日本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市场环境和发展动态》,《中国自行车》,2005年第2期,第16页。
    ①参见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Preface to Edition for China,《现代管理宗师德鲁克文选(英文版)》(Selected Essays of Peter Drucker The Founder of Modern Management),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美]安德鲁·戴维(Andrew Davey):《精细设计——匠心独具的日本产品设计》(Detail: Exceptional Japanese Product Design),鲁小波、覃京燕、梁峰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陈江:《两种文化的结晶——日本现代工业设计概述》,《装饰》,1997年第4期。
    陈宛妤、李俊明:《五大博物馆挖宝(一)》,《海外星云》2006年第10期。
    陈晓华:《工艺与设计之间——20世纪中国艺术设计的现代性历程》,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法]杜歇:《风格的特征》,司徒双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方晓风:《后现代的善意》,《清华美术(卷四)》,2007年7月。
    费孝通:《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在“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1期。
    冯冠群:《中国风格的当代化设计》,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冯娴:《南方工业设计事务所》,《工业设计》,2003年第9期。
    [日]斧隆夫:《日本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市场环境和发展动态》,《中国自行车》,2005年第2期。
    高丙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
    郭恩慈、苏钰编著:《中国现代设计的诞生》,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7年版。
    郭莲:《文化的定义与综述》,《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6卷,2002年第1期。
    郭愚主编:《世界首富坎普拉德》,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所:《工业设计与中国现代化》,《设计》,1988年01期。
    管倖生等编著:《设计研究方法》,台北,全华科技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
    韩超:《设计风格的界定》,《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杭间、曹小鸥:《“移风易俗”后的中国民间艺术之路》,《文艺研究》,1997年第3期。
    杭间:《民生与工艺——传统技艺在现代的遭遇》,《读书》,1998年第5期。
    杭间:《当代设计的几个问题小议》,《美术学报》,2002年第2期。
    杭间:《本土知识体系与传统研究》,《东南文化》,2002年第8期。
    杭间:《手艺是一种本土知识体系》,《美术观察》,2004年第2期。
    杭间:《“创意”的雄狮》,《美术观察》,2006年第10期。
    杭间:《本土设计中的发现——从第十届全国美展“设计展”说开去》,《装饰》2007年第6期。
    赫伯特·A·西蒙:《关于人为事务的科学》,杨砾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
    何青菲、张娟:《从物品的符号属性看消费社会设计的设计功能》,《饰》,2004年第1期。
    何春桦:《家居巨人宜家的中国式节奏》,《华人世界》,2007年第10期。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何人可:《产品百年》,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胡泳:《海尔中国造之跨国攻略语领导之道》,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英]霍布斯鲍姆、兰格编:《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James McGurn: On Your Bicycle, London, John Murray (Publishers) Ltd, 1987.
    贾慧明:《论设计元素的语义倾向》,《装饰》,2003年第8期。
    寇鹏程:《西方审美现代性的三大范式》,《学术论坛》,2006年第2期。
    [美]劳伦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定性和定量的取向》,郝大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韩]李德顺:《韩国跨国企业的中国致胜之道——从中国制造到全方位设计研发的战略转变》,《装饰》,2007年第12期。
    李砚祖:《装饰之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李砚祖:《造物之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李砚祖:《设计之维》,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李砚祖:《设计艺术学研究的对象及范围》,《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李伟编译:《哥本哈根自行车交通政策(2002-2012)》,《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第2期。
    李永春、柳冠中:《中国古代设计与西方现代设计之比较》,《装饰》2006年第2期。
    林涛:《设计——大公司的新利器》,《中国企业家》,2006年第14期。
    林毅夫:《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1期。
    凌浩:《城市交通方式间的转换》,《城市公共交通》,2005年第2期。
    刘映兰:《自行车展规模空前,国际车厂来台取经》,《新台湾》,2005年3月17日,第469期。
    柳冠中、王明旨:《设计的文化》,展示设计协会,1987年版。
    柳冠中:《工业设计学概论》,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
    柳冠中主编:《中国古代设计事理学系列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刘静:《欧洲的自行车热》,《观察与思考》,2007年9月1日。
    芦影:《宜家的设计及品牌活力》,《艺术·生活》,2002年第2期。
    卢艺舟等:《浅谈竹材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竹子研究汇刊》,2006年第8期。
    卢辅圣:《中国传统物性》,《设计》,1989年第3期。
    吕杰锋:《以人为本:人欲、人性,还是人道》,《“设计的历史风格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原大学商业设计学系暨研究所,2004年。
    吕杰锋:《设计文明的事理研究——以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与中国的案例比较为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05年4月。
    [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英]马凌诺夫斯基著:《文化论》,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孟怀:《在赤道骑竹子自行车》,《环球人物》,2007年第16期。
    [英]米歇尔·克林斯编著:《阿莱西》,李德庚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潘君祥:《中国近代国货运动》,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
    邱茂林等:《木家具·台湾新意匠》,台北,积木文化,2007年版。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日]荣久庵宪司、野口琉璃、伊板正人、黑田弘治著:《不断扩展的设计——日本设计理念与实践》,杨向东、詹政敏、詹懿红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英]Richard Ballantine(巴兰特),Richard Grand(格兰特):《自行车圣经》(Ultimate Bicycle Book),黄小萍译,台湾,猫头鹰出版社,2004年版。
    邵宏、严善錞主编:《岁月铭记——中国现代设计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宋秉忠:《台北故宫博物院老古董变身创意大宝库》,《远见杂志》,249期,2007年3月。
    唐林涛:《设计事理学理论、方法与实践》,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04年4月。
    唐林涛:《工业设计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唐林涛:《设计与生活方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离站报告,2006年7月。
    唐开军:《当代中国家具风格主流探讨》,《装饰》,2005年第1期。
    台湾交通部统计处:《台北都会区机车使用趋势分析之研究》,2000年12月,第49页。
    田君:《为设计,更为社稷——包豪斯设计教育理念研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07年4月。
    童慧明:《“八五”——工业设计崛起在珠江三角洲》,《设计》,1991年第1期。
    王焱:《基于设计事理学的用户研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07年4月。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王宏飞:《解读宜家》,《北方人》2007年第2期。
    王书万、李沙编著:《结构明式家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王文澜、倪萍:《自行车的日子》,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
    王玉仓:《科学技术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周主编:《中国品牌家具》,长沙,《家具与室内装饰》杂志社,2004年版。
    翁注重:《荒地中的炼金术——80年代以降台湾工业设计之历史分析》,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博士论文,2005年7月。
    巫建、冯豫韬:《关于竹材开发与振兴中国设计的思考》,《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年第12期。
    武红丽、张生瑞:《我国城市客运结构的合理性研究》,《第四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论文集》,2005年。
    夏晓衍:《产品生命周期不合理缩短的原因分析》,《商业研究》,2000年第3期。
    [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吴玉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许平:《把握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发展的战略契机》,《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1999年第2期。
    许添本、黄基鸿、萧裕宗:《踩动梦想:自行车运动休闲展专刊》,高雄市,国立科学工艺馆,2007年6月。
    许添本:《建设台湾成为国际绿色交通典范岛屿的发展理念》,2005年台北国际无车日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市政府交通局,2005年10月。
    徐迅雷:《回归自行车的文明意义与制度保障》,《观察与思考》,2007年9月1日。
    颜思琴:《浅谈国际产品设计竞赛中的中国传统元素》,《科教文汇》,2007年第8期。
    严万玮、戴志言主编、石育贤等著、张超群计划主持:《2006汽、机、自行车产业年鉴》,台北市,经济部技术处发行,2006年版。
    衍生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台北市自行车道路网络整体规划》,2000年4月。
    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杨耀:《明式家具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
    杨婕、宋红超:《本土化生存: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管理成败启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叶险明:《“文化全球化”辨析》,《河北学刊》,2001年第4期。
    严国海:《中国近代国货名牌的创立》,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版。
    叶振华、冯娴:《理想碰撞孵化》,《工业设计》,2003年第9期。
    袁钦玲:《赢!中国设计》,《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5月29日,总1513期。
    曾坚、朱立珊编著:《北欧现代家具》,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1年版。
    张林:《现代性:规范、反思、建构——对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思考》,《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
    张孟常:《器以载道——中国工艺美术史分期研究》,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2年版。
    张蕊、吴海燕:《北京交通出行方式合理结构模式研究》,《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郑泽锋、宋强、叶振合:《由红旗轿车的设计看中国传统文化对工业设计的影响》,《装备制造技术》,2007年第4期。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编:《中国设计机构与设计师推介》,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编:《中国青年设计创新盛典》,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编著:《中国专利数据库(下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数据库》,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祝慈寿:《中国现代工业史》,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朱黎婧:《国际化的海高设计》,《设计》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创立10周年专刊,2004年7月。
    庄裕光:《风格与流派》,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