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初扬州小说家群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扬州小说家群是活跃于清末民初文坛的一个重要群体,文学成就显著,严芙孙认为其成就足以与“苏派”作家相匹敌。本文所称扬州小说家,作为单个的作家,读书界并不陌生。其代表人物李涵秋以其《广陵潮》等社会小说,享有“第一流大小说家”(郑逸梅)的美誉,现代文学研究专家范伯群教授则称李氏为“社会小说现代化之传人”;毕倚虹以其《人间地狱》推动了狭邪小说的人情化,当时享誉海上,长期成为上海市民的“樽边谈片”;王锺麒的小说史理论亦颇有建树,文学理论史家王运熙、顾易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称其著述为“我国第一部有意识编撰的小说史”;程善之则的短篇小说得到现代文学史研究学者陈平原、袁进的高度评价,甚至认为其小说在“艺术上可以与五四新小说比肩”。但是,这些作家只是被作为单一的个体被评论,被了解,从未作为一个群体,一个整体被观察。当我们将这些作家按其原生状态联系起来观察,可以发现,扬州小说作家群,不仅创作成绩突出,而且他们的文学活动时间相对集中,维系这个作家群体的“纽带”也具有时代的地域的特色。不仅如此,这个作家群的文学历程,在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指标性意义。他们经历了从清末到民初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他们从沿江的半新半旧的城市(扬州)开始文学活动,中经政治文化热点城市(武汉),最后融入较为现代的城市(上海),实现了内地沿江城市文人的现代转型。因此,创作时间前后长达30年,贡献了几千万字作品,上千部小说的这批小说家,已经构成现代文学史上有意义的现象。这一作家群体的生发及创作,亦有其独特的价值。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将他们作为一个群体进行研究,欲在此方向作一些拓荒的工作。
     本文上下编分别就群体与个体展开论述。上编对扬州小说家群的生发和创作进行整体把握;下编以作家论的方式,对学界认识尚不足的扬州小说家中有代表性的个体作出基本的学术判断。
     清末民初的扬州小说家实现传统读书人向职业作家的现代转型,是时代语境、地域文化和沿江传媒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科举废除、民族革命兴起的社会历史语境撼动其身份与思想,深厚的地域文化资源不绝地为其提供创作材料,沿江、沿海强大现代传媒力量把他们推上了文坛。扬州小说家的生发既是时代召唤,又是传统在现代语境中被激活。从沿江到沿海的活动空间与路径,必然让他们汇聚于海上文坛。他们在上海通过自己的报人活动和创作实践,丰富了与变动了海上文坛的格局,成为区别于苏州及其它地区作家群体的重要文学力量。
     民初扬州小说家群体重视小说“救国、济世”功能,也不偏废“娱目悦心”作用。出生地与交通条件决定了他们的视界是沿江城市,其叙述的故事也源于这些地区。他们将言情、历史、狭邪等元素整合进社会小说,对社会小说类型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关注沿江城市社会生活,记录沿江辛亥革命情状,揭露腐败的民初政界,抨击连年混战的军阀,反对专制独裁,拥护民主共和,充分表现了民主知识者的政治倾向。他们也揭露旧家庭制度的危害,反对包办与买卖婚姻,主张以爱情为基础的现代婚姻,显示了在社会生活方面意识的现代性。对于社会生活的现代性问题,他们既非简单的西化派,也不是简单地固守传统,而是试图折中传统与现代,在小说中,表现为力图调和个人的爱情与家庭的冲突,往往乐于叙写个人爱情与父母之命的巧合,达到他们伦理维度上不废纲常而又适应现代要求的一厢情愿。表现在女学生形象塑造方面,亦新亦旧,既有东方美德又有现代个体性的理想女性是他们心目中的女性“模范”。作为身经历史巨变的知识者,他们对时代历史的冲击有着深切的体验,因此,他们作品中民初不同类型读书人面对世变反应的丰富与复杂性,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意义。作为知识者,他们的人道主义倾向也不难在底层女性和劳动者悲惨生活的叙事中发见。
     作家论部分重点论述贡少芹、李伯通、王锺麒、程善之、毕倚虹、张碧梧六人。
     贡少芹小说的中长篇,关注民初时政,有强烈的爱国进步意识,在小说叙事描写中通过鲜明的社会政治意识试图干预社会人生方面,堪称早期扬州作家的代表;社会小说之外,贡少芹写有大量的笔记小说,他的笔记小说以实录著称,不仅具有新闻的即时性、真实性,犀利爽快,且不失幽默滑稽,笔记小说这一传统体裁,在他手里,获得了较强的文学性,深受读者喜爱。李伯通早年擅诗文,李涵秋亦曾为之倾倒;李伯通的小说《丛菊泪》转受李涵秋指导和影响,从以诗文获得承认到致力于现代文类小说的创作,从因诗文受尊敬到向他人学习写小说,李伯通的遭际印证了扬州文人的现代转型。《丛菊泪》的叙述时间从清末一直到1926年国民政府建立为止,展现了内地在军阀混战时期的情状。他的小说中的革命与恋爱,对李涵秋的社会小说《广陵潮》的模式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王锺麒、程善之都做过经学功夫,烙印着传统文化的深深印记。他们是有革命倾向的作家,其在文坛活跃的时间短,因革命而起,也在革命退潮后或亡或隐,他们与革命的复杂关系,显示了扬州小说家群与时代社会纠葛的复杂性。他们的小说大旨在救亡图存,他们积极干预社会现实,鼓吹民主共和的政治理想。他们把小说当文章来写,为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作出了贡献。程善之的短篇小说无论在创作题材的拓展,短篇体式的探索方面,均走在时代前列。王锺麒的小说理论既借重西方现代思维,又取资源于传统,力图融汇中西不同言说,为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寻求理论话语,其贡献其意义需要认真估价。
     “扬派”通俗作家以独特方式融入海上,可以看作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内地作家走向都市、走向现代的一个典型案例。毕倚虹、张碧梧是这方面较为突出的代表。他们接受过新式教育,不像前辈那样钟情故乡风物,而是积极融入海上。他们经验的上海生活已经成为小说创作的主要题材和不竭的创作源泉。在竞争激烈的大上海,他们尽管视卖文为生为苦,却也成就于卖文为生,赖笔底耕作,他们跻身于上海的中产阶级,这样的人生经历,是新一代扬州小说家的人生样本。他们的作品不弃游戏休闲,但更多将心力投注于中产阶级“生活的破绽”和“苦恼的家庭”,他们也没有放弃知识者的责任,关注底层而表现出人道主义的情怀。他们的作品呈现了百姓众生“为生活”的样式,在反映市民生活的百态中未尝没有“济世”觉民之意。
Yangzhou novelists are an important group with remarkable literary achievements in the literaryworld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Min Dynasty. Yan Fusun thinks theirachievements are equal to the writers of “Suzhou School” The individual of the novelists in this articleis known by the literary world. Li Hanqiu,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 enjoys the good reputation of“novelist of the first class”(Zheng Yimei) by his social novels such as Guang Ling Chao and so on.Professor Fan Boqun, the expert of modern literature research, claims Mr. Li as “the transmissionperson of modernizing social novel”; Bi Yihong promotes the humanization of evil novels by Ren JianDi Yu, which was well-known in Shanghai and had been “people’s topic at table” for a long time; WangZhongqi contributes a lot to the theory of novel history. Historians of literary theory Wang Yunxi and GuYisheng claim his work as “the first novel history compiled consciously in China” in History of ChineseLiterary Criticism; Cheng Shanzhize’s short stories are spoken highly by Chen Pingyuan and Yuan Jin,researchers of modern literary history, who even thinks his short stories are equal to “the new novels ofthe May Four in art”. But, these novelists are evaluated and understood individually. They have neverbeen observed as a group or an entity. We observe these novelists according to the connection of theirnative states and we can find that Yangzhou novelists group not only has outstanding creativeperformance but also has a comparatively concentrated period of their literary activities. The “link”which holds this novelist group together also has era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What’s more, theliterary course of this novelist group plays a landmark role i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Chineseliterary. They have experienced deep changes of the political,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production methodsfrom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to Min Dynasty. They start the literary activities from the half old andhalf new city (Yangzhou) along the river, pass the city (Wuhan) with political and cultural hot spots andfinally join the comparatively modern city (Shanghai) and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transform of inlandurban scholars along the river. Therefore, their creation period is as long as30years. This group ofnovelists who have contributed works of tens of millions characters and thousands of novels have beena meaningful phenomena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literature. The development and creation of thisnovelists group has its speci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takes i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makesresearch of them as a group and would like to make some exploration in this aspect.
     The first half section and second half section in this article discuss the group and the individualrespectively. The first half section makes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reation of Yangzhou novelists group; the second half section makes basic academic evaluation of the individualrepresentative among Yangzhou novelists which has not been well recognized by the academic world inthe method of discussing writers.
     Yangzhou novelists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Min Dynasty realize themodernization transform from traditional scholars to professional writers, which is the commonoutcome of the ear context, regional culture and force of media along the river.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context of abolishment of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the flourish of national revolution vibrate theiridentities and thoughts. The profound reg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provide materials for their creationunceasingly. The strong force of modern media along the river brings them to the literary world. Thedevelopment of Yangzhou novelists is not only called by the ear but also the activating of tradition inthe modern context. The activity space and path from being along the river to being costal inevitably getthem together in the offshore literary world. By the activities and creative practices of their ownjournalists in Shanghai, they have diversified and changed the pattern of the offshore literary world andbecame an important literary force which is distinguished from the writers group in Suzhou and otherareas.
     Yangzhou novelists group at the beginning of Min Dynasty stresses novels’ functions of “savingthe nation and helping the world” while they also emphasize novels’ function of “pleasing the mind”.The birth place and traffic conditions determine that their visual field is within the cities along the river.The stories narrated by them are also from these areas. They integrate the elements of love, history andevilness and so on in the social novelist and makes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category of social novels. They pay attention to the urban social life along the river, record the situationof the Revolution of1911along the river, disclose the corrupted political field at the beginning of MinDynasty, criticize the warlord wild wars year after year, object despotic dictatorship, support democraticrepublicans and fully show the political preference of the democratic scholars. They also disclose thedanger of old family system, are against arranged or mercenary marriage and propose the modernmarriage based on love, which reflects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onsciousness in social life. As for theissue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social life, they are neither the simply westernized nor just defend thetradition. Instead, they try to compromise the tradition with the modern,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novelsas the efforts of mediat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individual love and the family. They are often willing todescribe the coincidence of individual love and dictates of parents, which realizes their own wishfulthinking without abolishing 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and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 while meetingmodern requirements in ethical perspective. In the aspect of building up the image of girl students, theyare both traditional and modern. The ideal females with both oriental virtues and modern individualityare the “models” of the females in their mind. As the scholars experiencing historical changes, erahistorical impact, they have deep experiences. Therefore, the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of the responsesto the social changes made by the scholars of different types at the beginning of Min Dynasty hassignificant thought and cultural meaning. It can also easily find that their tendency of humanism, asscholars, in the miserable stories of the females and labors at lower social class.
     The section of discussion of writers mainly discusses the six persons including Gong Shaoqin, LiBotong, Wang Zhongqi, Cheng Shanzhi, Bi Yihong and Zhang Biwu.
     The short or long novels of Gong Shaoqin focus on the current politics at the beginning of MinDynasty, which have strong patriotic and progress consciousness. The description of interfering sociallife by clear social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in the novels can be claimed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earlyYangzhou writers; besides social novels, Gong Shaoqin also writes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ry sketches.His literary sketches are famous for the memoirs which not only have the instantaneity and authenticityof news and are incisive and frank but also are humorous and funny. Literary sketches such a traditionalliterary type, achieve comparatively strong literariness in this hand and are well received among thereaders. Li Botong is good at poems at his early years. Li Hanqiu shows extreme admiration for him; LiBotong’s novel Cong Ju Lei is guided and affected by Li Hanqiu in return. Li Botong’s circumstancesfrom achieving reorganization of poems to being devoted to the creation of modern literary novels andfrom being respected by his pomes to learning to write novels from others verifies the modernizationtransform of Yangzhou scholars. The narrative time of Cong Jul Lei is from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to1926when national government was established, which reflects the situation of the inland during theperiod of warlord wild wars. The revolution and love in his novels both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patternof Li Hanqiu’s social novel of Guang Lin Chao.
     Both Wang Zhongqi and Cheng Shanzhi have studied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ey are deeplyimpressed with traditional culture. They are the writers with revolutionary tendency. The time of theirappearance in the literary world is short. They appear when revolution starts and die or withdraw afterthe revolution cools down. They hav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with revolutions, which reflects thecomplexity of the dispute between Yangzhou novelists group and the society of that era. The aims ofmost of their novels are saving the nation from subjugation and ensuring its survival. They activelyinterfere in social reality and promote the political idea of democratic publicans. They write novels inthe form of articles which has made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ght literature.Cheng Shanzhi’s short stories are in the leading position of the era both in the expansion of literary typeand in the exploration of form of short stories. Wang Zhongqi’s novel theory not only borrows Westernmodern thought but also gets resources from the tradition, which tries to combine different ideas ofChina and the Western, strives for power of theoretic words for Chinese modern novel theory. Theirachievements and significance shall be evaluated carefully.
     Popular writers of “Yangzhou School” join Shanghai in an unique method, which can be taken as atypical case that inland writers go to the city and become modernized i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China. Bi Yihong and Zhang Biwu are th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 in this aspect. They have receivedmodern education and they are not as fond of scenery in hometown as their seniors. Instead, theyactively merge with Shanghai. Their experience of life in Shanghai has become the main theme andunlimited creative source of their creation of novels. In Shanghai such a big city with fierce competition,though they view writing just for a living and as hardship, they also make success by writing for a living.Depending on their pens for a living, they rank into the middle class in Shanghai. Such life experience is the sample of the life of new-generation Yangzhou novelists. Their novels do not discard entertainmentand relaxation. But they als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racture of life” and “afflictive families” of themiddle class. They do not give up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scholars, neither. They focus on the lower classwhich reflects their feelings of humanism. Their works show the styles of the public making a living.The meaning of benefiting mankind and awakening the public is also reflected in the description ofvarious forms of citizens’ life.
引文
1严芙孙,浙江桐乡人,严独鹤之侄,他与扬州小说家互为客体,有历史现场的认识与表述。
    2严芙孙:《民国旧派小说名家小史》,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4年7月版,第579页。
    3魏绍昌:《逝者如斯》,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192页。
    4陈敬之:《李涵秋一觉扬州》,《掌故月刊》,1971年12月10日。
    1吴福辉:“鸳鸯蝴蝶派……的成员多半原籍在苏州、扬州或附近江南地区……如果要列出一张鸳蝴作家们的籍贯、定居地和代表作故事发生城市的地图来,就能证明这一点……李涵秋(沁香阁主)是扬州人,百万字篇幅的《广陵潮》写尽扬州城30年间的历史变故。……苏州、扬州故事在上海这时候交替存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69、70页。汤哲声:在中国通俗作家群中,扬派作家被视为和苏派作家相对的力量,旗鼓相当的派别,因为扬派作家拿出了相当数量的质量颇高的文学作品。(汤哲声:《评说时事,趣谈轶闻—贡少芹评传》,南京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246页。)
    2赵昌智编《扬州文化》,广陵书社,2006年9月版,第133页。
    3江家东、王铖:《民国歙县作家程善之的小说创作成就》,《徽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言道:“程善之(1880—1942),民国时期安徽歙县籍作家。”
    4参见程善之《倦云忆语·趋庭》,文艺小丛书社,1933年版。
    5参见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第159页;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版,第123页、第126页。
    6(1).《京剧文化词典》:“冯叔鸾(1883—?)京剧评论家。名远翔,字叔鸾,笔名马二先生,室名啸虹轩。河北涿县人。剧评家冯小隐之胞弟。”第621页。(2)赵苕狂:“冯君远翔,字叔鸾,涿县人,清涿鹿相国冯铨之后。”(《本集著者冯叔鸾君传》,《叔鸾小说集》,世界书局,中华民国十三年六月初版年初版)
    7(1)钝根:《本旬刊作者诸大名家小史》,《社会之花》,1924年2月15日,第1卷第4期。(2)马二先生冯叔鸾“为清相国冯铨之后,生于扬州,因其父在北京任官,幼时离乡随家北上。”(凌君钰:《扬州老报人马二先生》,《扬州郊区文史》第10辑,扬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第37页。)
    8(1)“逐鹿冯叔鸾”(《雅歌集二十周年纪念·序》,林殖斋编《雅歌集念周纪念特刊》,顺利印务馆,1919年11月1日);(2)“岁在阙逢困敦且月哉生魄涿鹿冯叔鸾”(《人海梦·序三》,严独鹤《人海梦》,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8月版)。
    9欧阳予倩:《我怎样学会了演京戏》,傅杰选编《梨园忆旧: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自述》,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17页。
    1钝根:《本旬刊作者诸大名家小史》,《社会之花》,1924年2月15日,第1卷第4期。
    2冯叔鸾:《徐宝山将军传略》,霜民编《徐宝山》,民国二年版。
    3王虎华:《叛逆的新女性—扬州妇女运动先驱郭坚忍》中说:直鲁联军“参谋总长冯叔鸾与郭坚忍熟识。”《百代风流—扬州近现代人物传》,扬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8年1月,第43页。
    4杨天石、王学庄:《南社史长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P288。
    1“社员程善之将所著《骈枝丛话》、《倦云忆语》、《小说丛话》三书版权及所售余之五百余部捐赠南社,本日,《民国日报》发表南社广告称:“本社社友歙县程善之先生以文学大家为小说巨子,琴南而下,殆罕与抗手者。近更结束风华,皈依禅悦,自谓当慎守绮语戒,不复再作。品格之高,可以想见。”参加杨天石、王学庄:《南社史长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第691、692页。
    2《妇女杂志》第四卷第五号,1918年5月5日,上面登载了“南洋马六甲培德女校校长刘韵琴女士小影”,1924年1月5号《社会之花本旬刊诸大名家小史》第1卷第1期,载“刘韵琴”条目。
    3贡少芹、贡芹孙编《李涵秋》,天忏室出版部,1923年11月。
    1林熙:《“小说大王”李涵秋和他的小说》,《大成》116期,1983年7月1日。
    2范伯群: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20页。
    3严独鹤:《广陵潮·序》,百新书店1946年6月版。
    1文娟:《结缘与流变:申报馆与中国近代小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第179页。
    2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版,第679页。
    3姚民哀:《说林濡染谭》,《红玫瑰》第二卷第40期,1926年7月28日。
    4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版,第123页
    5范伯群:《通俗文坛上一颗早陨的星——毕倚虹评传》,《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4月。
    1范伯群:(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页。
    2吴福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69—73页。
    3本人在上海图书馆、苏州图书馆、扬州图书馆、扬州市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及、国家图书馆等处亲身收集的资料达千万字。
    1安东篱:《说扬州——1550—1850的一座的中国城市》,中华书局,2007年8月版,第3、4页。
    1陈瑞林编著:《中国现代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3月版,第42页。
    2朱兴华主编:《艺坛发微——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优秀论文选》,河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8月版,第42页。
    3郑燮:《思家》,郑燮著,刘光乾、郭振英编注《郑板桥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201页。
    4郑燮:《板桥润格》,郑燮著、吴泽顺编注《郑板桥集》,岳麓书社2002年12月版,第333、334页,
    1注:以下凡引用《李涵秋》内容者,只在所引文字旁用“(《李涵秋》)”表示,不另著,版本皆为贡少芹、贡芹孙《李涵秋》,天忏室出版社,1923年11月版。
    1参见伍大福:《扬州才子李涵秋文学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45、46页。
    2洪兰友:《程善之》,杜元载主编《革命人物志》第十集,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72年2月,第468、469页。
    1董玉书:《芜城怀旧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17页。
    2未正式出版,现存扬州图书馆。
    3《臧毂传》,民国《江都县续志·列传第六上》,钱祥保修、杜邦杰等纂民国《江都续志》卷二十四上。
    4董玉书:《芜城怀旧录》:“马荫秦……世业骨董”。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17页。
    1方硕甫:《重刻吴野人先生陋轩诗序》,吴嘉纪著、杨积庆笺校《吴嘉纪诗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版,第500页。
    2汪宏:《朱老匏卧秋草堂集序》《甘泉续志·艺文考》卷十四。
    3《朱冕传》,钱祥保修、杜邦杰等纂民国《江都县续志》卷二十六,列传第八。
    4刘梅先:《扬州杂咏》,广陵书社,2010年9月版。
    5杜绍棠:《惜馀春轶事·序一》,广陵书社,2005年8月版。
    6《马荫秦传》,《甘泉续志·列传第六下》,钱祥保修、杜邦杰等纂民国《甘泉续志》卷二十四下。
    7《萧丙章传》,《江都新志·人物传第四》,钱祥保修、杜邦杰等纂民国《江都新志》,。
    8孙枝蔚:《吴宾贤陋轩集序》,《吴嘉纪诗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第490页。
    9《嘉庆东台县志·吴嘉纪传》,吴嘉纪著、杨积庆笺校《吴嘉纪诗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第507页。
    10《吴嘉纪诗笺校·前言》,吴嘉纪撰、杨积庆笺校《吴嘉纪诗笺校·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版。
    11陆廷抡:《陋轩诗序》,吴嘉纪撰、杨积庆笺校《吴嘉纪诗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第494页。
    12董玉书:《芜城怀旧录》,第2页。
    1董国炎:《扬州评话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7月版,第40页。
    2董国炎:《扬州评话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7月版,第464页。
    1董国炎:《扬州评话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7月版,第87页。
    2扬州曲艺志委员会:《扬州曲艺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38页。
    3张丽夫(1847—1923),扬州弹词艺人,字子刚,回族,扬州人。丽夫擅说《珍珠塔》、《落金扇》、《双金锭》、《倭袍记》(后改名《刁刘氏》),被誉为“张家四宝”。此外,还说唱《玉蜻蜓》、《双珠凤》等书。丽夫演出重说表,擅用数种方言表现书中人物,慢有顿挫,快如连珠,科趣俚语,尽得其妙。听者闭目亦能尽悉其中情趣。
    4浮翁:《李涵秋拜倒张丽夫》,《扬州新报》,1944年7月23日,转引《扬州曲艺志》,第234页。
    1《洪门志·香堂总令》,转引《扬州文史资料》第15辑,扬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6年1月。
    2冯自由:《革命初期之宣传品》,《革命逸史》初集,中华书局,1981年6月,第10页。
    3鲁迅《杂忆》,《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215页。
    4程善之:《回忆首义时代之环境》,《程善之先生时评汇刊》,新江苏报1934年10月1日初版第29页。
    1刘寿曾纂:《江都续志·学校考》,清光绪九年刻本。
    2据民国《江都新志·蒋彭龄传》:“蒋彭龄,字少笺,幼颖异,年十七,补诸生,旋食廪饩,岁科试,屡列高等,工词赋,兼通小学,尤善篆书。光绪戊戌,创匡时学会于扬州,与康有为梁启超遥通声气,迄康梁势败,学会虽停顿,而兴学之志不少衰。扬州府中学及江甘小学皆其提倡。平生以开通民智为己任。组设华瀛公社,搜罗中西图书,任人阅购。灌输新智识于民众,学者资深其益。又设私塾,改良法政讲习所,自治分所,建筑图书馆于旧城之墟,并醵资建设公园,园在图书馆南,成绩斐然,资望益著。因充任甘泉劝学所所长,得遂提倡教育之夙愿。辛亥后,佐理民政,任总务科,劳心焦思,昕夕尟暇,遘疾而殁。年五十有二。自光宣间以迄民国,彭龄兼任沪上各报馆访事,振导文明,颇多建议。又字一夔,署于新闻纸。新闻界传诵其稿者,咸啧啧称道,晚清时代,扬人士富于新思想,企图新事业者,彭龄褒然举首焉。”
    3刘梅先:《华瀛公社》,《扬州杂咏》,刘梅先:《扬州杂咏》,广陵书社,2010年9月版,第11页。
    4《国民日日报》,第55号,1903年9月30日。
    5据梅鹤孙回忆:舅氏刘师培“中乡试后,在扬州常与王郁人往还,王先生是一个种族革命家,字无生,又号天僇生,安徽歙县人,侨居扬州,时在上海《神州日报》主笔,鼓吹新潮,我记得十岁左右时,舅氏携我至城外香影廊吃茶,就有王先生一同逛史公祠,他是一个清瘦有神的人,手携《浙江潮》一本,坐在梅花岭石头上,与舅氏谈到天黑方归。王先生每日必来,因他又与福建党人林少泉成为密友。”梅鹤孙著、梅英超整理:《青溪旧屋仪征刘氏五世小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35页。
    40参见叶美兰:《近代扬州城市现代化缓慢原因分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8卷第4期,2004年7月。
    2参见《扬州报业志·地方旧报》,王庆云、费昌华主编《扬州报业志》,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6月,第26—29页。
    42参见《扬州报刊志》,第26-41页。
    4毕倚虹:《还扬小记》,《上海画报》第17期,1925年7月24日。
    1孙季康:《近代小说名家小史·张碧梧》,《小说日报》第60期第2版,1923年1月。
    2包天笑:《钏影楼琐忆》,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6月版,第377页。
    3韵香阁主:《随便说说》,《新申报·小申报》,1923年2月1日。
    1参见:熊月之、沈祖炜:《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史林》,2000年第4期。
    2参见刘望龄:《黑血·金鼓——辛亥前后湖北报刊史事长编·前言》,《黑血·金鼓——辛亥前后湖北报刊史事长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4月版。
    1宦屏凤:1861年生,名应清,字梦莲,号诲之,贵州遵义府岁贡生,擅长古典诗词,精通医理,书香门第,诗文世家,其家自乾隆年间就诗人辈出,先后有宦儒章、宦廷铨、宦子蕃、宦懋庸都为名诗人,历代宦氏诗作为宦屏凤编纂为《屏风山庄箕裘集》。其子之一为名作家宦乡。先世有庄在郡北屏凤山下,因号屏凤庄旧主。1897年入江汉海关充当职员,后创办《公论新报》,设消闲社,与名士酬唱,编有《汉上消闲集》。(参见张明祥编《东西湖区专志·艺文志》,武汉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417页,黄万机著《贵州文学发展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第65页。)
    2何海鸣:《哀辞》,《涵秋荣哀录》,李涵秋遗著、李警众编:《沁香阁诗集》(下),上海震亚图书局,1927年10月。
    3凤竹荪:江苏吴县人,汉上名报人、名诗人,担任《中西报》主笔。
    4胡石庵(1879—1926年),湖北天门人,原名人杰、金门,别号天石、忏憨室主。毕业于经心书院,为日知会成员。曾因参与自立军起事和谋杀铁良两度被捕入狱。1908年始投身报业,先后担任《江汉日报》、《汉口中西报》、《公论新报》、《扬子江小时报》主笔或撰述。武昌起义的第二天就创办《大汉报》,杜撰起义消息,“凭杜撰之新闻”,使得“竟销行两万份以上”,并创办大成印刷所,印刷革命书籍,为鼓吹武昌起义贡献良多,革命后袁世凯授予其一等嘉禾勋章,胡拒绝接受。胡为人落拓不羁,有烟霞癖,善作小说,为汉上名小说家,1912年6月前后,著作小说达40余种。有《孤雁》、《新儒林外史》、《马上女儿》、《海上鸳》、《偷香玉》、《连山大仙》、《情天小影》、《异想天开》、《湘灵瑟》、《灵均恨》、《罗马七侠士》、《明珠血》、《梅花秘密》、《血泪因缘》、《雪里芭蕉》、《落花泪》等。(参见刘望龄《黑血·金鼓——辛亥前后湖北报刊史事长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4月版,第199、200页;贡少芹《十千钱开办报馆》,《黎黄陂轶事》,翼文编译社,1916年)
    1严芙孙:《李涵秋》,载王俊年编:《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1919年—1949年小说卷)》,P639。
    2李涵秋:《琵琶怨·恽楚卿》,国学书室,1915年3月。
    1李涵秋:《芙蓉先生传》,《涵秋笔记》第2册,国学书室,1919年6月版。
    1据郑逸梅《“文坛怪物”张丹斧》讲:谈起张丹斧,几乎众口一辞地加他个徽号“文坛怪物”。在笔端提到他,脑幕中兀是浮现着胖胖的躯干,穿着青布袍子,外加着一件背心,头戴罗宋帽,白发飘疏,容颜却很红润,手里摩挲着古泉汉玉,口头禅常有什么“奇谈”、“好东西”的印象来。(郑逸梅《文苑花絮》,中华书局,2005年7月,第13页。)
    2镇冠:《回忆张丹翁先生》,《晶报》1927年11月2日。
    1转引《张丹斧,叱咤上海滩的扬州报人》,《扬州晚报》,2011年7月30日,B1版。
    2王庆云、费昌华:《扬州报刊志》,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238页。
    3镇冠:《回忆张丹翁先生》,《晶报》1927年11月2日。
    4杨天石、王学庄:《南社史长编》,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第176页。
    1参见宋原放:《中国近代出版大事记》,《出版史料》,1990年第2期。
    1郑逸梅:《小说家李涵秋》,《回忆六十年》,《大成》第203期,1990年10月1日。
    2陈慎言:《广陵潮·序》,《广陵潮》,百新书局1946年版。
    3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载《最近五十年——申报馆五十周年纪念》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本,第18页。
    4郑逸梅:《严独鹤与快活林》,《回忆六十年》,《大成》第195期,1990年2月1日。
    5《小说话·记汉口之小说日报》,《小说日报》,1922年12月9日。
    1蔡澄山:《小报界的“教父”钱芥尘》,《读书文摘》,2010年第11期。
    2姚民哀:《说林濡染谭》,《红玫瑰》第2卷第40期,1926年7月28日。
    3姚民哀:《说林濡染谭》,《红玫瑰》第2卷第40期,1926年7月28日。
    4参见芹公:《本刊年来之经过》,《风人》,1925年5月27日。
    5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第513页。
    1郑逸梅:《南社丛谈·前言》,《南社丛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
    2参见:《国粹保存会会员姓名录》,郑世渠著《思潮与学派—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143页。
    3范伯群: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1郑逸梅:《回忆六十年》,《大成》第195期,1990年2月1日。
    2栾梅健:《通俗文学之王包天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2月版。
    3袁进:《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与狭邪小说》,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版,第23页。
    4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123页。
    1据郑逸梅:《艺林散叶》言:“称报纸附刊为报屁股,此名创始者乃毕倚虹”,郑逸梅《郑逸梅选集》第三卷,黑龙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第323页。
    2冠镇:《回忆张丹翁先生》,《晶报》,1927年11月2日。
    3观蠡:《哀张丹翁先生》,《晶报》,1926年11月26日。
    4云梦:《冯梦云利用张丹翁》,《笑报》,1927年3月5日。
    5金雄白:《翩翩毕倚虹,谦谦戈公振》,《记者生涯五十年》,《大成》第15期,1975年2月1日。
    1芹公:《小四大金刚》,《风人》,1924年11月6日。
    2天笑:《挽倚虹》,《紫罗兰》第1卷第13号,1922年3月13日。
    3化鲁(胡愈之):《中国的报纸文学》,载《文学旬刊》第44期,1922年7月21日出版。
    4郑逸梅:《回忆六十年·小说名家李涵秋》,《大成》第203期,1990年10月1日。
    5李国平:《上海市民的精神大世界——民国小报巨擘<晶报>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5月。
    1郑逸梅:《小说名家李涵秋》,《回忆六十年》,《大成》第203期,1990年1月。
    2张碧梧:《记李涵秋先生轶事》,《半月》第2卷第20号,1923年版。
    3周瘦鹃:《颇可纪念的一天》,《上海画报》第305期,1927年12月21日。
    1芹公:《本刊一年来之经过》,《风人》,1925年5月15日。
    2周瘦鹃:《笔墨生涯五十年》,范伯群主编《周瘦鹃文集》第4卷,文汇出版社,2011年1月,第302页。
    1左鹏军《晚清民国传奇杂剧考索》,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28—29页。
    1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版,P123
    2参见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版,P123、P126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2篇·宋之话本》,《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90页。
    1转引芮和师:《欲哭不得、欲笑不能的“烦闷人”——刘铁冷评传》,第235页。
    2芮和师:《欲哭不得、欲笑不能的“烦闷人”——刘铁冷评传》,第235页。
    3李镜安:《先兄涵秋事略》,《涵秋哀荣录》,李涵秋遗著、李警众编:《沁香阁诗集》(下),上海震亚图书局,1927年10月。
    4贡少芹:《李涵秋》,天忏室出版社,1923年11月版
    5少芹:《论说》,《小说新报》,1919年第2期。
    6陈灨一:《人间地狱·序》,《人间地狱》,自由杂志社,1924年10月版。
    7张碧梧:《侦探琐话》,《侦探世界》,1923年第16期。
    8李伯通:《楔子》、《红白杜鹃》,上海广益书局,1920年版,第4页。
    9李涵秋:《秋水芙蓉·序言》,《秋水芙蓉》,上海广益书局,1920年版。
    10李伯通:《秋水芙蓉》,上海广益书局,1920年版,第5页。
    1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0篇·明之人情小说(下)》,《鲁迅全集》第8卷第15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1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1篇·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及其后来选本》,《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66页。
    13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4讲·宋人之“说话”及其影响》,《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31页。
    14范伯群先生认为“通俗作家是继承改良派”,范伯群(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583页。
    1了:《答客问本报附刊小说》,《申报》,1907年1月14日。
    2少芹:《论说》,《小说新报》,1919年第2期。
    3张碧梧:《侦探琐话》,《侦探世界》,1923年第15期。
    4周瘦鹃:《人间地狱·序》,《人间地狱》,自由杂志社,1924年10月版。
    5陈慎言:《广陵潮·序》,《广陵潮》,百新书店1946年6月版。
    1严独鹤:《广陵潮·序》,《广陵潮》,百新书店1946年6月版。
    2范烟桥:《民国旧派小说史略》,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1984年7月版,P281。
    3据陶报癖言:现今文学界中,谁不知社会小说《广陵潮》是李涵秋先生的杰构吗?可是列位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原来贡少芹先生也曾做过一部《广陵潮》呢,要明真相,待我说来。《过渡镜》与《广陵潮》,涵秋著的,在汉口《公论报》登了好久,原名本叫做《过渡镜》,直到震亚社印单行本的时候,才改做《广陵潮》呢。《广陵潮》与《蠢众生》,少芹著的,曾经登过汉口的《中西报》,后来又改印单页随报附送,因为和涵秋的书名雷同,所以换上个《蠢众生》的名词,也把版权卖给震亚社了。哈哈,这个《广陵潮》的名儿,偏一先一后的发现,两位著作家又都是江都人,又一般预登过汉口的报纸,才印单行,又同把版权卖给震亚社了,这样看来,岂不是奇而又奇,无独有偶偶么?(报癖《两部<广陵潮>》,载《游戏世界》,1922年第23期。)
    1刘体扬:《流变中的流派—“鸳鸯蝴蝶派”新论》,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10月版,第128页。
    2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第4页。
    3刘明坤:《李涵秋小说论稿》,扬州大学博士论文,第115—117页。
    4范伯群: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20页。
    1伍大福:《扬州才子李涵秋文学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P162。
    1冰心:《新编冰心文集》第5卷,第7页。
    1郑逸梅在《贡少芹》中说:贡少芹“与张丹斧、李涵秋有‘扬州三杰’之称。”《南社丛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版,第137页。
    2贡芹孙:《先严贡少芹事略》,《亡国恨传奇》卷首民国年间铅印本,现藏复旦大学图书馆。
    1刘望龄:《黑血·金鼓——辛亥前后湖北报刊史事长编》,第102页。
    2贡少芹:《我与中西报之关系及回忆》,《汉口中西报万号纪念刊》,汉口中西报社1936年。
    3据报癖言:现今文学界中,谁不知社会小说《广陵潮》是李涵秋先生的杰构吗?可是列位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原来贡少芹先生也曾做过一部《广陵潮》呢,要明真相,待我说来。《过渡镜》与《广陵潮》,涵秋著的,在汉口《公论报》登了好久,原名本叫做《过渡镜》,直到震亚社印单行本的时候,才改做《广陵潮》呢。《广陵潮》与《蠢众生》,少芹著的,曾经登过汉口的《中西报》,后来又改印单页随报附送,因为和涵秋的书名雷同,所以换上个《蠢众生》的名词,也把版权卖给震亚社了。哈哈,这个《广陵潮》的名儿,偏一先一后的发现,两位著作家又都是江都人,又一般预登过汉口的报纸,才印单行,又同把版权卖给震亚社了,这样看来,岂不是奇而又奇,无独有偶偶么?(报癖《两部<广陵潮>》,载《游戏世界》,1922年第23期。)
    1刘望龄:《黑血·金鼓——辛亥前后湖北报刊史事长编》,第261页。
    2刘望龄:《黑血·金鼓——辛亥前后湖北报刊史事长编》,第275页。
    3据刘望龄《黑血·金鼓——辛亥前后湖北报刊史事长编》、《湖北新闻史料汇编》总第十三辑等载,《强国公报》:1912年3月10日,共和党作为言论喉舌之一创刊机关,改国为“囻”,以示强盛民国之意。由谢树滋(宇僧),丁立中先后经理,何何山主编。胡瞿园、贡少芹、梅小舟、钱樾荪等编撰。馆设汉口白布街笃安里头衖内第一家,设分馆于武昌大朝街全善堂。自称“系完全独立性质,未招外股”。日出二大张,外小说四小页,售铜元2枚。自组强国印刷公司印刷。内容设论说、舆论、要件、实业调查、自强圭臬、专电、特别纪闻、各省要闻、本省新闻等栏目,间刊插画。“小说”专页刊发诗词、小说,曾连载贡少芹之《广陵潮》、《刀下余生记》、《热血花传奇》、《鹃啼血》以及何何山的《熟黄粱》等篇。告白刊例:长行,第一日每行3角,第二至七日2角,第八日以后1角。封面、中缝加倍。短行,第一日每字6厘,第二至第七日4厘,第八日以后3厘。长行以3行起码,短行以50字起码。登半年全年者另议。定阅价目:武汉三镇每月大洋5角5分,全年6元,半年3元2角。外埠全年8元4角,半年4元4角;西洋各国(间日寄)全年12元,日本8元。
    1参见《湖北省志·新闻出版·民国初期至五四运动·群报》、《湖北省志·新闻出版·民国初期至五四运动·震旦民报》,载《湖北新闻史料汇编》总第十三辑,第16—17,19—23页。
    2少芹:《滑稽联》,《滑稽新语十四则》,《小说新报》第3年第12期,1917年12月。
    3天忏生:《杨度自比周公》,《八十三日皇帝之趣谈》,文艺编译社,1915年。
    4天忏生:《八十三日之预兆》,《八十三日皇帝之趣谈》,文艺编译社,1915年。
    1天忏生:《总论》,《洪宪宫闱艳史演义》,第2页,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
    2少芹:《尘海燃犀录》第一回,《小说新报》第7年第1期,1921年1月。
    1少芹:《政客的面孔》,《小说世界》第11卷第11期,1925年9月11日。
    2天忏:《烟署使》,《风人》,1924年11月24日。
    3少芹:《哀时赋》,《小说新报》第6年第8期,1920年8月。
    1少芹:《新道情》,《小说新报》第6年第4期,1920年4月。
    2芹公:《谁杀我父》,《风人》1926年3月15日、18日、21日。
    3少芹:《新五更相思调》,《小说新报》第6年第4期,1920年4月。
    1参见1925年5月27日少芹的《本刊年来之经过》,讲风人报遭到俭德储蓄会诉讼,贡少芹此时正交保候审。
    2大风:《五卅竹枝词》,《风人》,1925年6月12日。
    3芹公:《何不示弱》,《风人》,1925年8月31日。
    4芹公:《拆台教长》,《风人》,1925年9月3日。
    5芹公:《卫队进步》,《风人》,1926年3月21日。
    1少芹:《亡国奴自豪语言》,《小说新报》第7年第5期,1921年5月。
    2范伯群:(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85页。
    3少芹:《旌德冤狱》,《小说新报》第4年第11期,1918年11月。
    4广告《本局三大名著出版·分类笔记大观》,《小说新报》第7年第1期,1921年1月。
    5天忏生:《黎黄陂轶事·序》,翼文编译社,1916年版。
    1天忏生:《八十三日之皇帝趣谈·序》。
    2天忏生:《复辟之黑幕·序》。
    1天忏生:《洪宪宫闱艳史演义·总论》。
    2天忏生:《黄克强蔡松坡轶事·序》,
    1毕倚虹:《娑婆小记》,《最小》,第20号,1923年4月8日。
    2《小说新报》自1915年3月第1期至1919年7月第5卷第7期,由李定夷主编;1919年8月第5卷第8期至1919年12月第5卷第12期,由许指严主编;1920年第6卷第1期至1920年12月第12期,由包独醒主编。
    3汤哲声:《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通俗期刊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下),第582页。
    1韵香阁主:《随便说说》,《新申报·小申报》,1923年2月1日。
    2编者:《对于本报六年之三大希望》,《小说新报》第6年第1期,1920年1月。
    3《小说界消息》,载《小说日报》第84号第2版,1923年3月5日。
    4《小说界消息》,载《小说日报》第56号第2版,1923年1月28日。
    5《本报启事一》,《风人》,1924年5月6日。
    1大风:《“风人”释义》,《风人》,1924年5月6日。
    2芹孙:《编风人底经验》,《风人》1926年10月10日。
    3《定阅本报另有赠品》,《风人》,1924年5月6日。
    4大风:《贰年来为本报撰述者》,《风人》,1926年9月27日。
    5芹孙:《编风人底经验》,《风人》1926年10月16日。
    6芹孙:《编风人底经验》,《风人》1926年10月16日。
    1编者:《编风人底经验》,《风人》1926年10月19日。
    2芹孙:《编风人底经验》,《风人》1926年10月10日。
    3芹孙:《谈<风人>想到<虹报>》,《风人》,1926年9月27日。
    4芹公:《本报二週之纪念》,《风人》,1926年10月6日。
    5芹公:《本刊年来之经过》,《风人》,1925年5月21日。
    6芹公:《本刊年来之经过》,《风人》,1925年5月27日。
    7芹公:《本报二週之纪念》,《风人》,1926年10月6日。
    1芹公:《哭孙》,《风人》,1927年3月6日。
    2芹公:《本报二週之纪念》,《风人》,1926年10月6日。
    3芹公:《双复活》,《风人》,1927年3月6日。
    1贡鼎:《先严贡少芹事略》,《亡国恨传奇》,民国年间铅印本。
    2董玉书:《芜城怀旧录》,董玉书、徐谦芳《芜城怀旧录·扬州风土纪略》,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2页。
    3杜绍棠:《惜馀春轶事》,广陵书社,2005年8月版,第28页。
    4董玉书:《芜城怀旧录》,董玉书、徐谦芳《芜城怀旧录·扬州风土纪略》,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2页。
    1扬州国学专修学校琐记,书佣,扬州郊区文史,第11辑,扬州政协文史委员会,1992年1月,P144。
    2《教育考第二》,《江都县新志》卷三
    3董玉书:《芜城怀旧录》,董玉书、徐谦芳《芜城怀旧录·扬州风土纪略》,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2页。
    4李涵秋:《寄李伯樵》,《沁香阁诗集》。
    1据刘梅先《<丛菊泪>索隐》(铅印本,藏扬州市图书馆):南山豹即李涵秋,南山樵即李伯樵。
    2据刘梅先《<丛菊泪>索隐》(铅印本,藏扬州市图书馆):南山樵与南山豹为好友,豹作了一部《广陵潮》小说,风行海内,他那广陵潮是专谈扬州社会,倾向下流的,且不实在,曾向南山樵谈起,叫他另起炉灶,将扬州各界历年的形形色色,搜集起来,编成一本书。因此,南山樵才开始动笔写的。
    3李涵秋:《雌雄剑·序》,《雌雄剑》,雌雄剑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年4月再版。
    4涵秋:《秋水芙蓉·序》,《秋水芙蓉》,广益书局,1920年出版。
    5李涵秋:《西太后秘史演义·叙》,《西太后秘史演义》,国史小说社,1930年9月版。
    1李涵秋:《红白杜鹃·序》,《红白杜鹃》,广益出版社,1920年版。
    2据李涵秋为二书所作序言:《秋水芙蓉·序》1919年5月,《红白杜鹃·序》是1920年1月,《雌雄剑·序》是1919年2月。
    3据徐斯年、刘祥安:《民国时期武侠小说概述——民国武侠小说三阶段》,“1912年至1922年,为萌发期”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版,第461页。
    4徐斯年、刘祥安:《“革命+武侠”的叶小凤》,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版,第485页。
    1无生:《无生文录》,《独立周报》第27号,中华民国二年三月十六日。
    2无生:《无生文录》,《独立周报》第22号,中华民国二年三月二日。
    3无生:《文坛挥尘录》,《民立报》第578号,1912年5月24日,第11页。
    4《列传第六下·文苑·王锺骐》民国《甘泉县续志》。
    5萧统:《文选·序》,《昭明文选》(上),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6无生:《文坛挥尘录》,《民立报》第749号,1912年11月12日,第11页。
    7无生:《文坛挥尘录》,《民立报》第660号,1912年8月14日,第11页。
    1无生:《文坛挥尘录》,《民立报》第578号,1912年5月24日,第11页。
    2无生:《文坛挥尘录》,《民立报》第588号,1912年6月3日,第12页。
    3僇:《中国四千年文学变迁大势论》,《申报》第三版,光绪三十三年三月九日。
    4无生:《文坛挥尘录》,《民立报》第573号,1912年5月19日,第11页。
    5无生:《文坛挥尘录》,《民立报》第772号,1912年12月5日,第11页。
    1僇:《论今日文学改良之必要》,《申报》第一版,光绪三十三年二月三十日。
    2无生:《文坛挥尘录》,《民立报》第772号,1912年12月5日,第11页。
    3无生:《文坛挥尘录》,《民立报》第573号,1912年5月19日,第11页。
    4陈独秀:《文学的革命论》,陈独秀著、林文光选编《陈独秀文选》,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年5月,第178页。
    5转引郑师渠:《思潮与学派—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P143。
    6参见陈奇:《刘师培年谱长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第41页。
    7王钟麒与南社的关系见颜廷亮、赵淑妍《南社作家王钟麒的小说戏剧理论与创作》,《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杨天石、王学庄《南社史长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版;柳亚子《南社纪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
    1大哀:《从国民道德上推论中国之存亡》,《民立报》第34号,1910年11月13日,第1页。
    2僇:《生死辨》,《申报》第二版,1906年9月1日。
    3僇:《论立宪当以教育普及为基础》,《申报》第二版,1906年9月30日。
    4《申报》第十版,光绪三十三年正月初四日。
    5僇:《论中国国民之性质》,《申报》第二版,1906年11月15日。
    6僇:《论中国国民之性质》,《申报》第二版,1906年11月15日。
    7郑师渠《思潮与学派: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57页。
    8僇:《近三百年学术变迁大势论》,《申报》第二版,1906年10月19日。
    9邓实《拟设国粹学堂启》,《国粹学报》第26期。
    1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国粹学报》第1年第6期。
    2天僇生:《中国历代小说史论》,《月月小说》1907年第1卷第11期。
    3天僇生《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月月小说》1907年第1卷第9期。
    1僇:《论戏曲改良与群治之关系》,《申报》第二版,1906年9月22日
    2黄节:《国粹保存主义》,《政艺通报》第22期,1902年。
    3天僇生:《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
    4僇:《说风俗》,《申报》第1版,大清光绪三十三年二月二十三日。
    5天僇生:《中国历代小说史论》。
    1僇:《近三百年学术变迁大势论》,《申报》第二版,1906年10月19日。
    2僇:《中国四千年文学变迁大势论》,《申报》第三版,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初九日。
    1据民国中华民国十年十月程炎震手稿《荣禄公行述后记》:程桓生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总办西岸督销局,署理两淮盐运使,总办鄂岸督销局诰授资政大夫,晋封荣禄大夫。《程夔朱卷》与《程锦龢朱卷》记:程朴生太学生为江西候补知县,补用同知直隶州知州。其二兄程锦澄、三兄程夔、四兄程锦龢任过各种官职。
    2程善之《倦云忆语》,文艺小从书社,1930年5月版,第10页。
    3程善之《儿时》,《小说丛刊》,江南印刷厂,1914年版。
    4张樾亭:《文字初桄·序》,上海有正书局出版,中华民国七年六月第三版,
    5程善之《儿时》,《小说丛刊》,江南印刷厂,1914年版。
    6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中华书局1954年12月版,第1页。
    1程善之《回忆首义时代之环境》,《程善之先生时评汇刊》,新江苏报,1934年10月1日初版,P29
    2洪兰友《革命人物志》(第十集),第468-469页。
    3参见杜绍棠《惜余春轶事》,广陵书社,2005年8月出版,第4—5页。
    4包明叔《残水浒·序》,新江苏报,1933年版
    5杨天石、王学庄《南社史长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288页。
    6邵四武:《南社人物吟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4月版,第80-281页。
    7参见包明叔:《抗日时期东南敌后》,上海印刷厂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六十三年七月出版,第257—259页。
    8程夔:《壬学琐记·序》,手抄本。
    1程树勋:《大六壬心镜·序三》,手抄本。
    2程善之:《先府君行述》,手抄本。
    3程善之:《倦云忆语》,文艺小丛书社,1930年5月版,第14页。
    4同上,第54页。
    5同上,第58—60页。
    6同上,第92页。
    7同上,第19—20页。
    8陈平原《陈平原小说史论集》(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206页。
    9《药师如来本愿经》,金陵刻经处,民国二十六年春,第15页。
    1潘师正:《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卷上,《道藏》第24册,第785-786页
    1范伯群:《<催醒术>——1909年发表的“狂人日记”》,《江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程善之《倦云忆语·序》,文艺小丛书社,1930年5月版
    2程善之《倦云忆语》,文艺小丛书社,1930年5月版,P81
    3参见程善之《倦云忆语》,文艺小丛书社,1930年5月版,P80
    4程善之《善之自白》,《程善之先生时评汇刊》,新江苏报,民国二十三年十月一日初版,第181页。
    5程善之《善之自白》,《程善之先生时评汇刊》,新江苏报,民国二十三年十月一日初版,第181页。
    6程善之《倦云忆语》,文艺小丛书社,1930年5月版,第99页。
    1陈灨一:《人间地狱·序七》,《人间地狱》,自由杂志社,1930年再版。
    2严独鹤:《挽毕倚虹》,《呜呼毕倚虹先生专号》,《紫罗兰》第1卷第13期,1926年6月。
    304范烟桥:《呜呼倚虹》,《呜呼毕倚虹先生专号》,《紫罗兰》第1卷第13期,1926年6月。
    4高伯雨:《小说家毕倚虹》,《听雨楼丛谈》,香港南苑书屋,1979年10月版,第165页。
    5范伯群:《通俗文坛上一颗早陨的星——毕倚虹评传》,《苏州大学学报》,1990年底4期。
    1范伯群:(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P273。
    2参见陈敬之:《青楼才子毕倚虹》,《掌故月刊》第3期,1971年11月10日。
    3郑逸梅:《毕倚虹与臧伯庸》,《大成》第148期,1986年3月1日。
    1高拜石:《小说无敌手——<十年回首>作者毕倚虹》,《古春风楼琐记》(十一),作家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369页。
    2钱炯炯:《呜呼毕倚虹先生》,《呜呼毕倚虹先生专号》,《紫罗兰》第1卷第13期,1926年6月。
    3参见严芙孙:《民国旧派小说史·毕倚虹》,载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541页。
    4郑逸梅:《毕倚虹受业黄季刚》,《梅庵谈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145、146页。
    1周瘦鹃:《人间地狱·序五》,《人间地狱》,自由杂志社,1930年再版。
    2娑婆生:《著者赘言》,《人间地狱》,自由杂志社,1930年再版。
    3天笑:《人间地狱·序五》,《人间地狱》,自由杂志社,1930年再版
    1鲁迅:《清之狭邪小说》,《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347页。
    2胡适:《海上花列传·序》,《胡适文存(三集)》,亚东图书馆,1930年10月,第737-738页。
    1据毕桃李《毕氏家族》、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高拜石《<十年回首>作者毕倚虹》、郑逸梅《毕倚虹与臧伯庸》等文章对杨芬若作一个介绍。杨芬若(1893年—1978年),名全阴解放后改名杨明珍,父杨云史为李鸿章孙婿,母为末代侯爷李经方之女、著名女词人李道清。1910年与毕倚虹在北京结婚,在1911年至1918年间,与倚虹生有四子三女。好打扮,由于对毕倚虹流连平康、擅自纳妾不满,在上海结识戏子李凤来,并与1923年毕家家败、倚虹解除幽禁后,抛弃子女与毕倚虹离婚。李凤来为杜月笙干儿子,杜给李和杨津贴。李凤来因演戏来往津京两地,杨芬若也随之奔波两地。解放后杨芬若先住六女毕庆和家,后住四子毕季龙家,1972年住七子毕庆杭家,1978年因病逝世。
    1郑逸梅:《毕倚虹与臧伯庸》,《大成》第148期,1986年3月1日。
    2江红蕉:《哭倚虹》,《呜呼毕倚虹先生专号》,《紫罗兰》第1卷第13号。
    1包天笑:《回忆毕倚虹(二)》,《钏影楼回忆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505页。
    1钏影:《画报的文字》,《上海画报》第36期,1925年9月21日。
    2《本社的几句话》,《上海画报》第5期,1925年6月18日。
    3《第十期》,《上海画报》第10期,1925年7月3日。
    4严独鹤:《祝上海画报》,《上海画报周年纪念号》,《上海画报》第118期,1926年6月6日。
    5余大雄:《三言两语之画报史》,同上。
    1包天笑:《回忆毕倚虹(一)》,《钏影楼回忆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497页。
    2包天笑:《回忆毕倚虹(三)》,《钏影楼回忆录》,同上,第511页。
    1《本社的几句话》,《上海画报》第5期,1925年6月18日。
    2瘦鹃:《哭倚虹老友》,《上海画报》第112期,1926年5月18日。
    3《有几件可以使读者满意的事》,《上海画报》第6期,1925年5月21日。
    4《本社的几句话》,1925年6月27日,第8期。
    5《这一期》,《上海画报》第7期,1925年6月24日,
    6西神:《<上海画报>周年的感想》,《上海画报周年纪念号》,《上海画报》第118期,1926年6月6日。
    1芸生:《说明文字》,《上海画报》第1期,1925年6月6日。
    2天狼:《纪卡尔登模特儿》(上),《上海画报》第45期,1925年10月18日。
    1天狼:《银灯词》,《上海画报》第1期,1925年6月6日。
    2倚虹:《评<重返故乡>影片》,《上海画报》第13期,1925年月日。
    1倚虹:《<盲孤女>我感》,《上海画报》第39期,1925年9月30日。
    2茅盾:《茅盾回忆录》,孙中田、查国华编《茅盾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258页。
    3鹃:《三言两语》,《申报·自由谈》,《申报》,1925年8月5日。
    4茅盾:《茅盾回忆录》,孙中田、查国华编《茅盾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258页。
    5江红蕉:《六月六日》,《上海画报周年纪念号》,《上海画报》第118期,1926年6月6日。
    6毕倚虹:《沪潮中我之历险记》,《上海画报》第1期,1925年6月6日。
    1倚虹:《约翰潮》,《上海画报》第2期,1925年6月9日。
    2呆人:《济南外人不自由》,《上海画报》第9期,1925年6月30日。
    1天狼:《老妈儿式的政治》,《上海画报》第28期,1925年8月27日。
    1孙季康:《近代小说名家小史·张碧梧》,《小说日报》第60期,1923年2月1日。
    2张碧梧:《记李涵秋先生轶事》,《半月》,第2卷第20号,1923年。
    1汤哲声:《善写家庭奇案的侦探小说家——张碧梧评传》,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作家评传丛书(之三)》,南京出版社,1994年10月,第335—338页。
    2张碧梧:《呜呼我》,《小说新报》,1920年第8期。
    1海青:《伤逝:对民国初年新女性形象的一种解读》,杨念群主编:《新史学(第一卷)——感觉·图像·叙事》中华书局2007年4月版,第86页。
    2熊月之:《上海社会通史·民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270—274页。
    3熊月之:《上海社会通史·民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296页。
    1谈社英:《中国妇女运动通史》,妇女共鸣社1936年版,第107页。
    2瑟庐:《产儿限制与中国》,《妇女杂志》第8卷第6期,1922年6月。
    1阿英:《初期的翻译杂志》,《小说四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2月。
    2汤哲声:《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史》,重庆出版社,1999年1月,第207—208。
    1张华:《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第249页。
    2瘦鹃:《双雄斗智记·叙言》,《半月》,1921年第1卷第1期。
    1瘦鹃:《亚森罗苹探案全集·序》,《亚森罗苹探案全集》,大东书局,1925年5月版。
    2瘦鹃:《<半月>一年之回顾》,《半月》,1922年9月6日。
    1张碧梧:《侦探小说之三大难点》,《侦探世界》1923年15期。
    2张碧梧:《侦探小说琐话》,《侦探世界》,1923年第17期。
    3张碧梧:《侦探小说琐话》,《侦探世界》,1923年第15期。
    4张碧梧:《侦探小说琐话》,《侦探世界》,1923年第16期。
    1张碧梧:《侦探小说琐话》,《侦探世界》,1923年第15期。
    1《先君行述》言1887年8月卸任。但《江都县续志》(卷十九名宦传程桓生传第7页):光绪“十五年解任”即1889年解任。
    1《忏因笔记》含第九期上发表了《红儿》、《琴娜》、《安腾芳》、《丽春》,第十二期发表《马晟》、《钟大钟二》、《莽赖》、《乌梁海某佐领》、《简大狮》、《曾国藩》、《可山轶事》、《八百斤》、《冯生》、《蛇和尚》等笔记小说。
    11914年6月25日《小说月报》第五卷第三号发表《掠卖余谈》、《虎头裔孙》;1914年7月25日《小说月报》第五卷第四号发表《崔慧瑛》;1914年8月25日《小说月报》第五卷第五号发表《绮兰》、《双刀张》;1914年9月25日《小说月报》第五卷第六号发表《飞来峰》、《杨大头》;1914年10月25日《小说月报》第五卷第七号发表《瞽叟传》、《李四娘》。
    2夏星社出版的《上海滩》1914年11月5日第一期发表笔记小说《红豆》;在1914年11月15日《上海滩》第二期发表言情小说《双飞》;在1914年12月5日《上海滩》第四期发表笔记小说《荷珠桂珠》;在1914年12月15日《上海滩》第五期,发表纪事小说《千鹤子郁子》。
    1李西亭:《近代女作家刘韵琴传略》,载刘韵琴著、李西亭注《韵琴诗词》,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版,第4页。
    1杨天石、王学庄:《南社史长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p691-692
    1《药师如来功德本愿经》,金陵刻经处,民国二十六年春,p15
    1邵四武:《南社人物吟评》,1994年4月第1版,p280-281
    1包明叔:《抗日时期东南敌后》,上海印刷厂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六十三年七月出版,P43—44
    2包明叔:《抗日时期东南敌后》,上海印刷厂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六十三年七月出版,P252
    《繁华杂志》1914年一1915年。
    《红玫瑰》1924年—1932年。
    《红杂志》,1922年—1924年
    《民立报》,1910年—1913年。
    《民权素》,1914年—1915年。
    《小说丛报》,1914年—1916年。
    《小说画报》,1917—1920年。
    《小说季报》,1918年—1920年。
    《小说日报》,1922年—1923年。
    《小说新报》,1915年—1923年。
    《小说月报》,1910年—1918年。
    《自由杂志》,1913年9—10月。
    《侦探世界》,1923年—1924年
    《中华民报》日刊,上海中华民报馆。
    《新小说》,1902年—1905年。
    《大陆报》,1902年—1906年。
    《江苏》,1903年。
    《新新小说》,1904年—1907年
    《月月小说》,1906年—1908年。
    《小说林》,1907年—1908年。
    《小说时报》,1909年—1917年。
    《小说大观》,1915年—1921年。
    《妇女时报》,1911年一1917年。
    《半月》,1921年一1925年。
    《家庭》,1922年一1923年。
    《星期》.1922年一1923年。
    《小说世界》,1923年一1925年。
    《紫罗兰》,1925年一1936年。
    《珊瑚》,1932年一1934年。
    《万象》,1941年一1945年。
    《大众》,1942年一1945年。
    《上海画报》,1925—1926年。
    《风人》,1924年—1927年。
    《申报》,1906年—1908年。
    《申报·自由谈》,1919年—1927年。
    《游戏世界》,1921年-1923年。
    《新声》,1921—1922年。
    《小说新潮》
    《心声》,1922年—1924年。
    《快活》,1923年。
    《社会之花》,1924—1925。
    《晶报》、《新闻报·快活林》部分。
    《独立周报》,1913年。
    《国粹学报》,1903年—1909年。
    《政艺通报》,1902年。
    李涵秋:《瑶瑟夫人》,上《小说林》杂志社光绪丁未年出版。
    李涵秋遗著,李警众校订:《沁香阁诗集》,上海震亚书局中华民国十六年十月初版。
    李涵秋:《双花记》,上海,国学书室民国四年二月发行。
    李涵秋:《雌蝶影》,_上海,国学书室民国十年四月再版发行。
    李涵秋:《并头莲》,上海,志成书局民国十一年四月出版印行。
    李涵秋:《魅镜》,上海,国华新记书局民国十八年一月出版印行。
    李涵秋:《绘图自由花范》,上海,世界书局民国一十二年二月印行。
    李涵秋:《琵琶怨》,上海,国学书室民国四年三月发行。
    李涵秋:《还娇记》,上海,清华书局民国十七年六月出版印行。
    李涵秋:《涵秋笔记》第2册,国学书室,民国八年六月版
    李涵秋:《侠凤奇缘》,上海,清华书局民国七年十月印行。
    李涵秋:《近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上海,世界书局民国十五年十一月第三版。
    李涵秋:《好青年》,上海,国华书局民国二十三年四月第十版。
    李涵秋:《活现形》,上海,国华(新记)书局民国十八年一月第四版。
    李涵秋:《广陵潮》,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
    李涵秋:《侠凤奇缘》,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5月第1版。
    李涵秋:《战地莺花录》,袁进校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李涵秋:《魅镜》,陈爱燕等校订,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李涵秋:《怪家庭》,范伯群校订,南京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贡少芹:《李涵秋》,上海,天忏室出版,1923年11月初版。
    贡少芹:《蠢众生》,中国图书社,1940年1月。
    贡少芹:《黎黄陂轶事》,上海国华新纪书局。
    贡少芹:《美人劫》,中华书局,1940年4月。
    贡少芹:《鸳鸯梦》,文明书局,1914年9月。
    贡少芹、石知耻译:《一粒钻》,上海文明书局,1926年7月。
    贡少芹:《亡国恨传奇》,铅印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
    贡少芹:《尘海燃犀录》,国华书局,1925年。
    贡少芹:《新社会现形记》,新华书局,1917年。
    贡少芹译:《秘密女子》,进步书局,1915年。
    贡少芹:《女学生秘密记》,文艺编译社,1918年。
    蒋景缄、贡少芹:《天界共和录》,1918年4月。
    天忏生:《西太后艳史演义》,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
    天忏生:《洪宪宫闱艳史演义》,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
    天忏生:《复辟之黑幕》,翼文编译社,1917年。
    天忏生、冬山编:《八十三日之皇帝趣谈》,文艺编译社,1915年。
    天忏生、冬山:《黄克强轶事》,文艺编译社,1916年。
    程善之:《倦云忆语》,广益书局,1933年3月第2版。
    程善之:《骈枝丛话》,江南印刷厂,1922年1月。
    程善之:《小说丛刊》,江南印刷厂,1922年11月。
    程善之:《残水浒》,新江苏日报馆,1933年10月。
    程善之:《程善之先生时评汇刊》,新江苏报,1934年。
    程善之:《文字初桄》,有正书局,1915年。
    娑婆生:《人间地狱》(1-6集),自由杂志社,1924年10月。
    倚虹:《未来之上海》,有正书局,1917年。
    倚虹:《倚虹说集》(2册),大东书局,1926年。
    李伯通:《清鉴易知录》(上下),黄山书社,1992年7月。
    李伯通:《清朝全史演义》(6册),大达图书供应社,1934年3月。
    李伯通:《西太后秘史演义》(1-29回),国史小说社,1930年9月。
    李伯通:《唐宫历史演义》(1-8卷),广益书局,1941年7月。
    李伯通:《丛菊泪》(1-6卷),广益书局,1932年2月。
    李伯通:《红白杜鹃》,广益书局,1920年。
    李伯通:《秋水芙蓉》,广益书局,1920年。
    李伯通:《雌雄剑》,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年再版。
    张碧梧:《碧梧说集》,大东书局,1927年。
    张碧梧译:《白室记》,上海大东书局,1926年7月。
    程炎震手稿《荣禄公行述后记》。
    程夔《壬学琐记》,手抄本。
    程树勋《大六壬心镜》,手抄本。
    程善之:《先府君行述》,手抄本。
    《药师如来本愿经》,金陵刻经处,民国二十六年春
    《最近之五十年—申报馆五十周年纪念(1872-1922)》,申报馆,1923年2月。
    林殖斋编《雅歌集念周纪念特刊》,顺利印务馆,1919年11月1日。
    《汉口中西报万号纪念刊》,汉口中西报社,1936年。
    钱祥保修、杜邦杰等纂民国《江都续志》。
    钱祥保修、杜邦杰等纂民国《甘泉续志》。
    钱祥保修、杜邦杰等纂民国《江都新志》。
    冯叔鸾:《徐宝山将军传略》,霜民编《徐宝山》,民国二年版。
    安东篱:《说扬州——1550—1850的一座的中国城市》,中华书局,2007年8月版。
    陈瑞林编著:《中国现代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3月版。
    朱兴华主编:《艺坛发微——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优秀论文选》,河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8月版。
    郑燮著,刘光乾、郭振英编注《郑板桥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版。
    郑燮著、吴泽顺编注《郑板桥集》,岳麓书社2002年12月版。
    吴嘉纪著、杨积庆笺校《吴嘉纪诗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版。
    伍大福:《扬州才子李涵秋文学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洪兰友:《程善之》,杜元载主编《革命人物志》第十集,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72年2月。
    董玉书:《芜城怀旧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董国炎:《扬州评话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7月版。
    扬州曲艺志委员会:《扬州曲艺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冯自由:《革命初期之宣传品》,《革命逸史》初集,中华书局,1981年6月。
    鲁迅:《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7月版。
    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刘体扬:《流变中的流派—“鸳鸯蝴蝶派”新论》,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10月版。
    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
    刘明坤:《李涵秋小说论稿》,扬州大学博士论文。
    刘梅先:《扬州杂咏》,广陵书社,2010年9月版。
    王庆云、费昌华主编:《扬州报业志》,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6月。
    包天笑:《钏影楼琐忆》,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6月版。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刘望龄:《黑血·金鼓——辛亥前后湖北报刊史事长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4月版。
    张明祥编:《东西湖区专志·艺文志》,武汉出版社,2007年7月版。
    黄万机著:《贵州文学发展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
    郑逸梅:《文苑花絮》,中华书局,2005年7月
    杨天石、王学庄:《南社史长编》,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
    左鹏军:《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史稿》,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
    梁淑安主编:《南社戏剧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1月。
    郑逸梅:《南社丛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
    栾梅健:《通俗文学之王包天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2月版。
    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版
    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
    郑逸梅:《郑逸梅选集》,黑龙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
    李国平:《上海市民的精神大世界——民国小报巨擘<晶报>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5月。
    范伯群: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范伯群:《多元共生的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历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范伯群主编《周瘦鹃文集》第4卷,文汇出版社,2011年1月。
    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版。
    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作家评传丛书》,南京出版社,1994年10月。
    范伯群、范紫江主编:《鸳鸯蝴蝶派礼拜六经典小说文库》,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芮和师、范伯群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1984年8月。
    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4年7月版
    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傅杰选编《梨园忆旧: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自述》,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版。
    文娟:《结缘与流变:申报馆与中国近代小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
    吴福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雅俗流变与整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4月。
    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的诗学践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6月。
    韦人等:《扬州曲艺史话》,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4月版。
    韦明钟:《扬州掌故》,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朱福娃:《扬州史述》,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1960年4月版。
    韦明烨:《扬州文化谈片》,三联书店,1994年6月版。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岳麓书社,1993年2月版。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岳麓书社,1993年2月版。
    方正耀:《晚清小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版。
    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2月版。
    叶易:《中国近代文艺思潮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11月版。
    欧阳健:《晚清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版。
    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陈平原《陈平原小说史论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版
    武润婷:《中国近代小说演变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樽本照雄:《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齐鲁书社,2002年4月版。
    时萌:《中国近代文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
    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6月版。
    袁进:《鸳鸯蝴蝶派》,上海书店1994年版。
    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孟兆臣:《中国近代小报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
    萧统:《昭明文选》,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陈独秀著、林文光选编:《陈独秀文选》,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年5月。
    陈奇:《刘师培年谱长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郑师渠:《思潮与学派—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中华书局1954年12月版,第1页。
    杜绍棠《惜余春轶事》,广陵书社,2005年8月出版。
    包明叔:《抗日时期东南敌后》,上海印刷厂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六十三年七月出版。
    高伯雨:《小说家毕倚虹》,《听雨楼丛谈》,香港南苑书屋,1979年10月版。
    高拜石:《古春风楼琐记》,作家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熊月之:《上海社会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
    谈社英:《中国妇女运动通史》,妇女共鸣社1936年版。
    阿英:《初期的翻译杂志》,《小说四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2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