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先秦舆论思想探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舆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政治家和思想家对舆论现象的理论思考、制度化建设和政策设计,构成了政治思想范畴内的“舆论思想”。先秦时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肇始阶段,特别是在被雅斯贝尔斯称为“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时期,更是发生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哲学的突破”,在这个突破中也萌芽和发育了较为丰富的“舆论思想”之树。本文对先秦时代的舆论活动的概况、舆论形态的类别、舆论制度的萌芽进行了考察,对先秦舆论思想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渊薮进行了探索,对诸子百家舆论思想进行了梳理,以期有助于人们理解先秦社会由原始民主制到君主制,乃至向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转变的历史进程及其性质;也希望通过对先秦舆论思想的研究,为现代社会的舆论政策设计、舆论制度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通过研究,本文获得的总结论是:虞夏、殷商、西周三代王朝保留了原始氏族民主的大量孑遗,在君主制下的贵族政治生活中,统治阶级对贵族谏议、平民庶众舆论的尊重是维持其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这个时期的政治家已经提出一些比较重要的舆论命题,实现了舆论思想的发轫。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在对社会治乱的思考中,不仅以理论形态的舆论辩难构成了“百家争鸣”的观念运动,也形成了“和”、“同”对立的两大舆论思想流派。儒家以三代特别是西周的社会、制度和思想为观照系统,提出了以“和”、“礼”为核心内涵的舆论思想,形成了先秦舆论思想的主流,对构筑中国传统社会的意识形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法家和墨家的舆论思想则以“同”、“一”为主要特征,特别是战国中晚期法家的舆论专制思想和政策对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的确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Public opinion is a social phenomenon that exists objectively in society. Theoretical thoughts,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olicy formation by politicians and philosophers, in regard to the phenomenon of public opinion, form the“ideologies of public opinion”within its category of political thoughts. Pre-Qin period marks the initial phase of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particularly during its Spring-Autumn Period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to which Karl Jaspers (1883-1969)referred as the“Axial Period.”It led to the profound“philosophic breakthrough,”which later influenced the concep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uch elaborated“Public Opinion”system.
     This article bases the Origin of Public Opinion in the Pre-Qin Period as the main theme, and surveys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circumstances and institutional systems of Public Opinion in the Pre-Qin. It also explores into the social and philosophical origins of public opinion in Pre-Qin. It enable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and historical progression of primitive democratic system, hereditary monarchy,to centralized monarchy. It aims to provide meaningful reference to the policy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opinion system for modern society. The article consists of 8 chapters in 3 parts.
     Part One, Survey of Pre-Qin Public Opinion, consists of two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based on research findings on the concept of public opinion, introduces brief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concepts of public opinion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societies. It explores into the linguistic origins of ancient Chinese concept of public opinion, and specifically asserts that the initial conception of public opinion already existed in the Pre-Qin. However, it was a concept of public opinion among the lower class or the common people, which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meaning of that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The article subsequently provides fundamental analysis of the Pre-Qin public opinion concept, based on public opinion concept in modern societies as well as the five elements of public opinions.
     The second chapter illustrates forms and styles of Pre-Qin public opinion in greater details. From the documents of the Pre-Qin, six forms of public opinions have been identified; they are poem, proverb, argument, theory, augury and articles respectively, which concisely conclude Pre-Qin dissemination of public opinion in four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Part Two, Thoughts and historical origins of Pre-Qin public opinion, consists of 3 chapters.
     The third chapter provides research findings to how public opinion thoughts were founded in society, based on so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 structure in Yao, Shun and Yu eras, as well as Xia, Shang, Zhou dynasties, and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Warring State Period. This chapter asserts that the budding of counseling system already existed during the Yao, Shun and Yu eras. In aristocratic politics during the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the feud in the imperial monarchy, and hereditary monarchy always existed among the counseling system. Nevertheless, this kind of feud was generally under orderly control.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 Period, the“collapse of etiquettes and music”gave rise to the gradual formation of an independent social class, where the scholars who possessed more knowledge, rationality, and relatively more freedom in their characteristics, were able to establish their thoughts. Therefore, the scholars were conducting, in a grand scale, public opinion and ideology events in their speeches and lobbying across the countries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ed. The Pre-Qin Perio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the former being the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under aristocratic politics and hereditary monarchy systems), and the latter being the Warring State Period (when public opinion became an essential element in power centralism.)
     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investigates into the developing skeleton of the thoughts of civil orientation from the Period of Yao, Shun, Yu to the late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hich concludes that the thoughts of civil orientation is the practical transition of primordial democracy ideology; it is the practical and political ideology system under the monarchy, and it also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growth of the thoughts of Public Opinion. Shao Mu Gong, the ideologist in the late Western Zhou period, raised the important proposition of“persuasion theory”; Tai Shibo proposed the“harmony and similar theory”; both of them are the foundation and the headstream of the“Confucius Public Opinion”. The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of“the thoughts of civil orientation”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lso provided the preconditions for the thoughts of public opinion by masters hundred schools.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review of the counseling,inspecting, investigating, opinion collecting and historiographers system in regards to public opinion during the Xia, Shang and Zhou period. It suggested that the related contents in these systems, namely Public opinion counseling, collecting and monitoring were the germination of the“Public Opinion System”.
     Part three is the Public opinion thoughts of Pre-Qin masters which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In Chapter six, based on the review of public opinion thoughts and the counseling theory by some of the important ideologists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such as Guan Zi, Zi Chan and Yan Ying, it suggested that there are important theoretic connections between politicians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masters hundred schools after Confucius. However, the public opinion thoughts by politicians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can not fully cut themselves off from the impact of“morality”and“ritual”. At same time, the rational self-consciousness driven by practical politics became direct factors for the“harmony ideology”by“Confucianism”and“despotism theory”by“Legalism”.
     The seventh Chapter is research on theories of public opinion by Confucius, Mencius and Xunzi. It suggests that the core public opinion theory by Confucius is the deep development of“harmony and un-similar ideology system”by Confucius. Its main idea of the public opinion control is“ritual”, which is“No speaking in the lack of ritual”. Based on this theory, Mencius specially stressed the civil opinion position in public opinion in his“policy of benevolence”theory. He emphasized on the characters of counseling systems in his“the people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monarch”theory. However, Xunzi developed his counseling theory as“Simultaneous Listening”from“Stress the ritual and the laws”ideology, which strengthened the meanings of outside control by manners on public opinion. Overall, it is concluded that“Harmony”is the main public opinion theory by Confucianism, though the theory is idealistic. Nonetheless, Confucianism is not against“unity”, but their meaning of“unity”in general is the“harmony unity.”
     In Chapter Eight, there is a review of the despotism public opinion theory by Mohism and Legalism(Fa Jia )of Shangyang and Hanfei. It suggests that Legalism founded the“legalism control”theory which served the centralized monarchy. The core theory of Mohis is“Unity advocating”, which is one of the original fundamental theoretical factors for the ideology of despotism of public opinion. Not only the theoretical thoughts, but also the policy formation ideas are filled with pragmatic and ruthless practice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sameness”or“one”was the central guidance when they exerted strong control or punishment on public opinion in society.
     In summary: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y keep the most of the heritages of original democratic clan society.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spect the noble counseling and civilian public opinion in the noble politics. A series of important ideologies about public opinion were raised by politicians during these periods. It led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theory on public opinion thoughts.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Warring States period, developed their public opinion theory into idealism“harmony”and realism“Unity”through conception movement by the theoretical argument on public opinion. Confucius“harmony oriented”public opinion theory is referring to the society, as well as thoughts and institutions during the Three dynasties, especially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his became the ideology mainstream in the Pre-Qin period, which is a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stage for the buildup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ublic opinion ideology. The theory on public opinion by Legalism and Mohism with the“Sameness”characters, especially by ideologists in the mid-late Warring Sates period, played very critical rol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entralized monarchism.
引文
①侯东阳:《林语堂的新闻舆论观——评林语堂的〈中国新闻舆论史〉》,《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2期。
    ①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第二章《思想的言说:古希腊人的传播观》,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①[英]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99页。
    ②[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73页。
    ③黄建新:《近现代西方舆论观的嬗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15页。
    ③陈力丹:《精神交往论》,开明出版社,1993年,第165页。
    ④李普曼:《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①韩运荣、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页。
    ②[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第七章《论公众舆论》,学林出版社,2004年,第283-300页。
    ③转引自李广智:《舆论学通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1-22页。
    
    ①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
    ②转引自史媛媛:《略论梁启超的舆论思想》,《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③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①林语堂著,王海、何洪亮译:《中国新闻舆论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页。
    ②李筑、王颖吉:《试论中国早期舆论学理论的建构及特征》,《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③刘建明:《基础舆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1页。
    ④孟小平:《提示公共关系的奥秘一一舆论学》,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年,第36页。
    ⑤喻国明、刘夏阳:《中国民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⑥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第11页。
    ①李广智:《舆论学通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6页。
    ②方汉奇、李矗主编:《中国新闻学之最》,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页。
    ③高明:《古文字类编》,中华书局,1980年,第341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65年,第532页
    ④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王国维手书石印本(中),第47页上。
    ①龚缨晏:《车子的演进与传播———兼论中国古代马车的起源问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②杨皑:《春秋战国时代的“舆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①转引自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1284页。
    ①黄中业:《春秋时期的“皂隶牧圈”属于平民阶层说》,《齐鲁学刊》1984年第2期。
    ②晁福林:《周代的“舆”和“舆人”》,《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95-511页。
    
    ①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校订本,中华书局,2006年,第132页。
    ②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4页。
    ③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6页。
    ①蔡锋:《国人的属性及其活动对春秋时期贵族政治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②赵锡元:《“舆论”溯源》,《史学集刊》,1999年第4期。
    ③晁福林:《周代的“舆”和“舆人”》,《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11页。
    ④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51页。
    ①黄中业:《春秋时期的“皂隶牧圈”属于平民阶层说》,《齐鲁学刊》1984年第2期。
    
    ①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②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1988年,第209~212页。
    ③林语堂著,王海、何洪亮译:《中国新闻舆论史》,2008年,第3页。
    ①《汉书·王莽传》。
    ①喻国明、刘夏阳:《中国民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78页。
    ②韩运荣、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0页。
    ③参见赵凯博士论文第一章第四节《先秦秦汉时人对舆论非理性特点的认识》。
    ①谢商精:《“舆论”新考》,《怀化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
    ①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第90-104页。
    ①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51页。
    ②丰增俊秀:《丰增俊秀选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年,第18页。转引自孙旭培主编:《华夏传播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页。
    ③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9页。
    ①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7—28页。
    ①程千帆、程章灿:《程氏汉语文学通史》,辽海出版社,1999年,第13页。
    ①程石泉:《论语读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10页。
    ①傅斯年:《诗经讲义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6-77页。
    ②许兆昌:《论先秦时期瞽矇的社会功能及历史地位》,《史学集刊》1996年第2期。
    ①伏俊琏:《谈先秦时期的“诵”》,《孔子研究》2003年第3期。
    ①赵凯:《秦汉时期的舆论极其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博士论文,第25-26页。
    ②转引自王天海:《荀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977-978页。
    ③张觉:《荀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525页。
    ④伏俊琏:《〈汉书·艺文志〉“成相杂辞”“隐书”说》,《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①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221页。
    ②吴振武:《新见西周爯簋铭文释读》,《史学集刊》2006年第2期。
    ③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9页。
    ④邱渊:《“言”、“语”、“论”、“说”与先秦论说文体》,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①王树民:《〈国语〉的作者和编者》,《国语集解·附录》,中华书局,2002年,第602-603页。
    ②张政烺:《〈春秋事语〉解题》,《文物》1977年第1期。
    ③唐兰、裘锡圭等:《座谈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文物》1974年第9期。
    ①俞志慧:《语:一种古老的文类——以言类之语为例》,《文史哲》2001年第1期。
    ②关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所指,古来便有不同理解。参见罗继祖:《两启轩笔尘》,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1页。
    ①傅斯年:《诗经讲义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9页。
    ①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三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8页。
    ①丁鼎、薛立芳:《试论“谶”与“纬”的区别》,《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丁鼎:《古代谶言论略》,《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
    ①晁福林:《周太史儋谶语考》,《史学月刊》1993年第6期。
    ①李衡梅:《盟誓浅说》,《人文杂志》1985年第3期;唐兰:《陕西歧山县董家村新出土西周重要铜器铭辞的译文和注解》,《文物》1976年第5期。
    ②晁福林:《春秋时期的“诅”及其社会影响》,《史学月刊》1995年第5期。
    
    ①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40~51页。
    ②金信周:《两周颂扬铭文及其文化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③刘翔、陈杭、陈初生、董琨:《商周古文字读本》,语文出版社,1996年,第218页。
    ①罗继祖:《两启轩笔尘》,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5页。罗老慧眼辨明所谓“断烂朝报”之语出自孙莘老《春秋经解》“周麟序”,王安石针对弟子陆佃、龚原误解《春秋》缺文所云:“缺文如此,则《春秋》乃断烂朝报矣。”非以贬《春秋》。
    ②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97页。
    ③罗根泽:《晚周诸子反古考》,《诸子考索》,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03页。
    ①夏保国、姜玉珂:《“悬书”、“露布”源流考》,《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②谢贵安:《古代政治民谣及其社会舆论功能》,《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③戴元光、金冠军主编,余志鸿著:《中国传播思想史(古代卷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①龚缨晏:《车子的演进与传播——兼论中国古代马车的起源问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②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79年,第277页。
    ③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98页;王建华:《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132页。
    ④蒋刚:《东周时期主要列国都城人口问题研究》,《文物春秋》2002年第6期。本文取其估算数据的平均值。
    ①石天河:《舆论溯源》,《书屋》,2005年第5期。
    ①本案:巫术究竟是否可以划归宗教在学术界尚有争议,本节暂且称之为“巫术宗教”意指巫术和原始宗教形式;占卜和谶言是否归入巫术也存在争议,本节不做讨论,仅便于论述而已。
    ②李零:《卜赌同源》,《中国方术续考》,中华书局,2006年,第15~20页。
    ③赵凯:《秦汉时期的舆论及其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3年,第18页。
    ①[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44页。
    ①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5页。
    ①西安半坡博物馆等:《临潼姜寨遗址第四至十一次发掘纪要》,《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3期;巩启明、严文明:《从姜寨早期村落布局探讨其居民的社会组织结构》,《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第2页。
    ②葛人:《中国考古发现中的“大房子”》,《中国文物报》2007年9月12日。
    ①张政烺:《古代中国的十进制氏族组织》,《张政烺文史论集》,中华书局,2003年,第307页。
    ②《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文物》1978年第3期。
    ③《淮南子·氾论训》。
    ④《商君书·画策》。
    ⑤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2~93页。
    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5页。
    ②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秦安大地湾901号房址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2期。
    ③苏秉琦主编,张忠培、严文明著:《中国通史》第二卷《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6页。
    
    ①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104页。
    ②林沄:《说王》,《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8年,第1页。
    ①晁福林:《神之源:中国原始时代社会观念的萌生及其发展》,《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①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03页。
    ②晁福林:《神之源——中国原始时代社会观念的萌生及其发展》,《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③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458页。
    ④许兆昌:《重、黎绝地天通考辨二则》,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2期。
    ⑤张忠培:《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考古学研究》,《中国考古学:走向与推进文明的进程》,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242页。
    ⑥张忠培:《窥探凌家滩墓地》,《中国考古学:走向与推进文明的历程》,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290页。
    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0—161页。
    ②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③徐鸿修:《“虞”为独立朝代说——兼论中国阶级社会的开端》,《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④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⑤吕文郁:《论尧舜禹时代的部族联合体》,《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5期。
    ①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1页。
    ②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107页。
    ③吕绍纲:《金景芳先生与孔子研究》,《孔子研究》1991年第3期。
    ④杨荣、李建斌:《山西襄汾陶寺城址是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测点》,http://www.huaxia.com/wh/kgfx/2005/00380603.html
    ⑤何努:《天文学家认可陶寺城址大型特殊建筑的天文观测功能》,中国考古网,2005年11月9日发布,http://www.kaogu.cn/cn_kaogu/show_News.asp?id=672&key=陶寺。
    ①吕绍纲:《中国文化史宜从尧舜讲起》,《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3期。
    ①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12页。
    ②杨永俊:《禅让政治研究》,学苑出版社,2005年,第61—68页。
    ③王巍:《谈谈文明与国家概念的异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2001年8月举办的“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及其早期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交的论文提要。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63~65页。
    ①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第二章第二节《禹的时代社会观念的转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①《古文尚书·泰誓》正义引《帝王世纪》。
    ①裘锡圭:《关于商代的宗族组织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的初步研究》,《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②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9页。
    ③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82页。
    ①林沄:《“百姓”古义新解》,《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4期。
    ②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第50页。
    ①张光直:《商文明》,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45页。
    ①郭沫若:《驳说儒》,《青铜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①张光直:《商文明》,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64~180页。
    ①赵世超:《铸鼎象物说》,《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4期。
    ①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428页。
    ②胡厚宣:《殷代卜龟之来源》,《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54页。
    ③据中央电视台2009年3月24日“晚间新闻”节目报道。
    ④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413页。
    ①金景芳:《周易讲座》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页。
    ②参见刘钊:《谈饶宗颐教授在甲骨学研究上的贡献》,《古文字考释丛搞》,岳麓书社,2005年。
    ③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414页。
    
    ①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254~259页。
    ②丁波:《商代的巫与史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③李泽厚:《美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0页
    ①“武王克商”的年代本文取传统说法,即根据武丁时期五次月食推算和古本《竹书纪年》所记西周积年257年推定“武王克商”年份为公元前1027年,不采“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列年表“1046年”说。
    ①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第1225页。
    ①张怀通:《“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新解》,《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王若曰”新释》,《历史研究》2008年第2期。
    ②杨明阳:《旧籍新识——周公事迹考证》,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0年,第54页。
    ①赵诚:《甲骨文与商代文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页。
    ②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145页。
    ①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8~59页。
    ②杨希枚:《先秦赐姓制度理论的商榷》,《先秦文化史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③许倬云:《西周史(增补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55页。
    ④黄中业:《西周分封制度是国家政体说》,《史学月刊》1985年第2期。
    ⑤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第25页。
    
    ①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页。
    ②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第31页。
    ③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①刘雨:《西周金文中的祭祖礼》,《考古学报》1989年第4期。
    ②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中华书局,2004年,第353~357页。
    ①韩高年:《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中华书局,2006年,第206页。
    ②许兆昌:《试论上古时期“乐”的政治表达功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①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140页。
    ②谢维扬:《周代的昭穆制度》,载于《周代家庭形态》附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①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5页。
    ①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第一章《深刻剧烈的社会变革》,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
    ①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时代的社会流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黄中业:《战国变法运动》,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40页。
    
    ①刘泽华:《先秦士人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页。
    ②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页。
    ①张振龙:《先秦两汉文人“立言”内涵的历史考察》,《唐都学刊》2005年第4期。
    ①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5页。
    ①戴望:《管子校正》,见《诸子集成》(六),岳麓书社,1996年,第183页。
    ①常金仓:《重新认识殷周天命与民本思想的关系》,《文史哲》2000年第3期。
    ①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忠孝之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90页。
    ②常金仓:《重新认识殷周天命与民本思想的关系》,《文史哲》2000年第3期。
    ①本案:今文《尚书·汤誓》并无此言,《古文尚书·汤诰》:“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
    ②最近的研究成果是郑州大学李民先生指导李军靖所作博士论文:《〈洪范〉与古代政治文明》,郑州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该文提出《洪范》作于西周中期。本文并不同意这一观点。
    ③裘锡圭:《燹公盨铭文考释》,《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9~70页。
    ①李学勤:《周易溯源》,巴蜀书社,2006年,第34页。
    ①林甘泉:《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及其历史价值》,《光明日报》2003年10月28日。
    
    ①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②郭沫若:《青铜时代》,载《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51页。
    ③尹盛平:《西周史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7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4年,第1033-1034页。
    
    ①臧克和:《中国文字和儒学思想》,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14~116页。
    ②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①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38页。
    ②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③郭沫若:《先秦天道观之进展》,《青铜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①裘锡圭:《燹公盨铭文考释》,《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6~77页。
    ①朱凤瀚:《豳公盨铭文初释》,《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
    ①于省吾:《双剑誃尚书新证》,《双剑誃群经新证双剑誃诸子新证》,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95页。
    ②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4年,第1033-1034页
    ①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30页。
    ①余志鸿:《中国传播思想史(古代卷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5页。
    ①本案:也有传说认为“共和”乃为周公、召公“共和”当政,恐不及共伯和当政证据确凿。
    ②左益寰:《阴阳五行家的先驱伯阳父——伯阳父、史伯是一人而不是二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
    ③许兆昌:《太史伯阳学术思想试探》,《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①许兆昌:《太史伯阳学术思想试探》,《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①刘家和:《〈左传〉中的人本思想与民本思想》,《历史研究》1995年第6期。
    ①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期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19页。
    ①刘家和:《〈左传〉中的人本思想与民本思想》,《历史研究》1995年第6期。
    ①刘家和:《〈左传〉中的人本思想与民本思想》,《历史研究》1995年第6期。
    ①张分田、张鸿:《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内涵与外延刍议》,《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②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6页。
    ①张分田、张鸿:《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内涵与外延刍议》,《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②刘鹗培:《孟子大传》,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82页。
    ①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44页。
    ①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中华书局,2004年,第104页。“谏”的金文材料据吉林大学方勇博士考证。
    ①金景芳、吕绍纲:《尚书·虞夏书新解》,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52页。
    ①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地官司徒·保氏》第1010页。
    ①高亨:《诗经今注》,《高亨著作集林》第三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4页。
    ②赵启迪:《春秋战国谏诤制度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①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4年,第903页。
    ②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第22~25页。
    ①尹德生、魏怀珩:《原始社会晚期的打击乐器——兰州市永登乐山坪陶鼓浅析》,《史前研究》1988年特刊;尹德生:《甘肃新发现史前陶鼓研究》,《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2期。
    ②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523页。
    ③邹衡:《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86页。
    ④许进雄:《古事杂谈》,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1年台湾第一版,第291页。
    ①刘泽华:《先秦时代的谏议理论与君主专制主义》,《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
    ②邱江波:《从舆论学角度看中国古代谏诤现象》,《社会科学家》1991年第3期。
    
    ①杨伯峻据《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所论。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25页。
    ②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22~427页。
    ③姚孝遂:《甲骨刻辞狩猎考》,《古文字研究》第六辑。
    ①李无未:《周代朝聘制度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6页。
    ①赵世超:《巡守制度初探》,《历史研究》1995年第3期。
    ①杨宽:《西周史》第六编第五章《“大蒐礼”新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04页。
    ①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58页。
    ①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6页
    ①参看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司寇”节,中华书局,1986年,第24页。
    ①杨伯峻先生注曰:“众,国人。谓使国人共议于朝。”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78页。
    ②杨伯峻先生引俞椒云:“小司寇职掌外朝之法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日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二曰询立君。士景伯盖用此礼。”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451页。
    
    ①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第520页。
    ②李无未:《周代朝聘制度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5页。
    ③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第28页。
    ①朱凤瀚:《士山盘铭文初释》,《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2期;晁福林:《周代的“服”制观念》,《先秦社会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83页。
    ②杨宽:《战国秦汉的监察和视察地方制度》,《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2期。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9页。
    ②本案:简文释读、句读还可参见刘信芳:《孔子诗论述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页。
    ③吕文郁:《读战国楚竹书·诗论札记》,《新出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又:《读〈战国楚竹书·诗论〉札记(二)》,《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①许兆昌:《试论上古时期“乐”的政治表达功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②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第5页。
    ③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第519页。
    ④徐中舒:《左传作者及其成书年代》,《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中华书局,1998年。
    ⑤阎步克:《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①朱传誉:《民意的起源》,《先秦唐宋明清传播事业论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
    ②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第6页。
    ①王应麟:《困学纪闻》,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24页。
    ②许兆昌:《周代史官文化——前轴心期核心文化形态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③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17~521页。
    
    ①李汉鹏:《论先秦时期的贞人集团》,《东南文化》,1993年第4期。
    ②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第26~36页。
    ③许兆昌:《周代史官文化——前轴心期核心为文化研究》第二章,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④胡新生:《异姓史官与周代文化》,《历史研究》1994年第3期。
    ①徐杰令:《春秋赴告制度考述》,《文史哲》2003年第2期。
    ①过常宝:《〈左传〉源于史官“传闻”制度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①本案:本篇附录发表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②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1985年,第1415页。
    ①张全民:《“周礼”所见法制研究(刑法篇)》,法律出版社,2004年。
    
    ①潘良炽:《秦汉诽谤、妖言罪同异辨析》,《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
    ②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简注》,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1958年,第134页。
    ①杨皑:《子产有否杀邓析案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②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修订本)》,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90~196页。
    ①王天海:《荀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107页。
    ②夏保国、姜玉珂:《“露布”、“悬书”源流考》,《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①参看吕文郁师:《春秋战国文化史》“导言”部分相关论述,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
    ①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21页。
    ②张固也:《管子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59页。
    ②臧振:《春秋时期一个被遗忘的改革家——郭偃》,《人文杂志》1988年第6期。
    ①刘泽华:《先秦时代的谏议理论与君主专制主义》,《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
    ②方朝晖:《春秋左传人物谱》,齐鲁书社,2001年,第702页。
    ①白寿彝总主编,徐喜辰、斯维至、杨钊主编《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79页。
    ①李衡梅、吕绍纲:《“刑不上大夫”的真谛何在?》,《史学集刊》1982年第1期;李衡梅:《“刑不上大夫”之“刑”为“肉刑”说补证》,《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1276页。
    ①夏保国、姜玉珂:《“悬书”、“露布”源流考》,《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②杨皑:《子产有否杀邓析案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①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26页。
    ①耿国华、朱岚:《德厚足以安世,行广足以容众——从〈晏子春秋〉谏上、谏下论晏子谏君思想》,《管子学刊》2006年第3期。
    ①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08~211页。
    ①金景芳:《孔子思想有两个核心》,《孔子新传》,湖南出版社1991年初版;长春出版社2006年再版。又见《论孔子思想的两个核心》,《历史研究》1990年第5期;《孔子思想有两个核心》,《史学集刊》,1999年第4期。
    ②参见金景芳、吕绍纲、吕文郁:《孔子新传》,长春出版社,2006年。
    ①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34页。
    ①程石泉:《论语读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52页。
    ②[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83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论语词典”,中华书局,1980年。
    ①陈启云:《孔子的正名论、真理观和语言哲学》,《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崔炼农:《孔子思想的传播学阐释》,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4~130页。
    ①陈谦:《传播学视野中的中国古代政治——以“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传播观为例》,《东方论坛》2005年第4期。
    ①晁福林:《孟子“浩然之气”探论》,《文史哲》2004年第2期。
    ①据廖名春先生考证,其本姓孙,荀为后起假借之字。说见《荀子新探》,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3-20页。
    ①廖名春:《荀子新论》第二章《著作考辨》,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
    ①张惠言:《书墨子经说解后》,引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22页。
    ②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27页。
     ①杨向奎:《墨子的思想与墨者集团》,《绎史斋学术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02页。
    ①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581页。
    ②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119页。
    ③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572页。
    
    ①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增订本,中华书局,2005年,第65页。
    ②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86页。
    ①钱穆先生在《商鞅考》以及《诸子生卒年世先后一览表》中对商鞅的生年进行推测,见《先秦诸子系年》,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②郑良树:《商鞅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85页。
    ③蒙文通:《杨朱学派考》,载于《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廖平、蒙文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裘锡圭:《马王堆老子甲乙本卷前后佚书与“道法家”——兼论《心术上》《白心》为慎到田骈学派作品》,载于《中国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①郭沫若:《十批判书》,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295页。
    ①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02页。
    ②关于商鞅第二次变法年份的具体考证见晁福林:《商鞅变法史事考》,《人文杂志》1994年第4期。
    ①黄中业:《商鞅法治思想的渊源及其贡献》,《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第6期。
    ①郑良树先生认为所谓“什伍”为五家为一保,十保为“什”,什伍为十个“保”。具体考证见《商鞅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14页。
    ①缪文远:《战国制度通考》,巴蜀书社,1998年,第273页。
    ①吴予敏:《帝制中国的媒介权力》,《读书》2001年第3期。
    ①郑良树:《商鞅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20页。
    ①高亨:《商君书注译》,见《高亨著作集林》第七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86页。
    ①陶鸿庆:《读诸子札记》,见陈引驰编校:《陶鸿庆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40页。
    ①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610页。
    ①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87页。
    
    ①郭志坤:《先秦诸子宣传思想论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07页。
    ②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308页。
    ①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10页。
    [1].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2].常金仓.二十世纪古史研究反思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4].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晁福林.先秦民俗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晁福林.先秦社会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9].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10].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
    [11].陈力丹.新闻观念:从传统到现代.陈力丹自选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2].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13].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4].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5].陈奇猷.韩非子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6].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7].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18].程千帆,程章灿.程氏汉语文学通史[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19].程石泉.论语读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0].崔炼农.孔子思想的传播学阐释[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21].董洪利.孟子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22].杜勇.《尚书》周初八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3].方朝晖.春秋左传人物谱[M].济南:齐鲁书社,2001.
    [24].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5].冯友兰.三松堂全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26].傅斯年.诗经讲义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7].高亨.高亨著作集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8].高明.古文字类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9].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30].古棣,戚文,周英.孔子批判[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31].故宫博物院编.唐兰先生金文论集[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
    [32].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3].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34].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外二种)[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35].郭志坤.先秦诸子宣传思想论稿[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36].韩高年.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7].韩运荣,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8].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39].烘湛侯.诗经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0].侯外庐,赵纪斌,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1].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42].胡留元,冯卓慧.夏商西周法制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3].胡志宏.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导论[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
    [44].黄中业.战国变法运动[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
    [45].蒋礼鸿.商君书锥指[M].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2001.
    [46].金景芳,吕绍纲,吕文郁.孔子新传(修订版) [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6.
    [47].金景芳,吕绍纲.《尚书·虞夏书》新解[M].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
    [48].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9].金景芳.古史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1.
    [50].金景芳.金景芳晚年自选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51].金景芳.先秦思想史讲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52].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53].匡亚明.孔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4].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2004.
    [55].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56].李零.中国方术正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7].李敬一.中国传播史(先秦、秦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58].李敬一.中国传播史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9].李无未.周代朝聘制度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60].李宪堂.先秦儒家的专制主义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1].李学勤.周易溯源[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
    [62].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63].李泽厚.美的历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4].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65].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66].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1956.
    [67].廖名春.荀子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68].林沄.林沄学术文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69].林甘泉.中国古代政治文化论稿[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70].林剑鸣.秦史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71].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72].刘节.刘节文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73].刘钊.古文字考释丛搞[M].长沙:岳麓书社,2006.
    [74].刘鹗培.孟子大传[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75].刘家和.史学、经学与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6].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77].刘泽华.先秦的士人与社会[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78].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79].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80].吕绍纲.周易阐微[M].上海:上海世界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81].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82].吕思勉.吕思勉论学丛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83].吕思勉.中国文化史中国政治思想史讲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84].吕思勉.中国制度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85].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87].吕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8].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
    [89].罗继祖.两启轩笔尘[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90].马承源等.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91].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7.
    [92].齐思和.中国史探研[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93].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
    [94].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95].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96].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97].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98].孙培旭主编.华夏传播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99].陶鸿庆.陶鸿庆学术论著(读诸子札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00].童书业.春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01].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02].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增订本) [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03].王醒.中国古代传播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104].王保国.两周民本思想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105].王焕镳.墨子集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06].王天海.荀子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07].王玉哲.中华远古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8].王震中.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109].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110].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111].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1979.
    [112].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13].谢桂安.中国谶谣文化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114].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115].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16].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117].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
    [118].徐中舒.徐中舒历史论文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19].许进雄.古事杂谈[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
    [120].许兆昌.周代史官文化[M].广州: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121].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122].许倬云.西周史(增补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23].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24].薛柏成.墨家思想新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125].阎步克.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制度论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26].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27].杨宽.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28].杨宽.杨宽古史论文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29].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30].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3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33].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
    [134].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135].杨希枚.先秦文化史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36].杨向奎.绎史斋学术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137].杨永俊.禅让政治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138].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39].于省吾.双剑誃群经新证双剑誃诸子新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140].余嘉锡.古书通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4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42].余志鸿.中国传播思想史(古代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143].俞荣根.儒家法思想研究(修订本) [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144].臧克和.中国文字与儒学思想[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145].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146].詹鄞鑫.心智的误区——巫术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47].张觉.商君书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148].张昆.中外新闻传播思想史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49].张固也.《管子》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6.
    [150].张光直.商文明[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151].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52].张全民.《周礼》所见法制研究(刑法篇)[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53].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54].张政烺.张政烺先生文史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55].张忠培.中国考古学——走向和推进文明的历程[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
    [156].赵世超.瓦缶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57].赵锡元.中国奴隶社会史述要[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158].郑良树.商鞅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59].郑学檬.传在史中——中国传统社会传播史料选辑[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16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甲骨文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中华书局,1981.
    [16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62].周桂钿主编.中国传统政治哲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163].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64].朱传誉.先秦唐宋明清传播事业论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
    [165].朱凤瀚,徐勇.先秦史研究概要[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
    [166].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修订版)[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167].朱红林.张家山《二年律令》集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68].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
    [169].朱自清.中国歌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70].邹衡.商周考古[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79.
    [171].[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
    [172].[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73].[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74].[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175].[美]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176].[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
    [177].[日]竹添光鸿.左氏会笺[M].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日本《汉文大系》版,1987.
    [178].[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诸子集成[M].长沙:岳麓书社,1983
    [7].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8].王念孙.读书杂志[M].北京:中国书店,1985.
    [9].章学诚.文史通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1].杜文澜.古谣谚[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2].俞樾.诸子平议[M].北京:中华书局,1954.
    [13].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4].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1].蔡锋.国人的属性及其活动对春秋时期贵族政治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2].常金仓.重新认识殷周天命与民本思想的关系[J].文史哲,2000(3).
    [3].晁福林.春秋时期的“诅”及其社会影响[J].史学月刊,1995(5).
    [4].晁福林.孟子“浩然之气”探论[J].文史哲,2004(2).
    [5].晁福林.神之源:中国原始时代社会观念的萌生及其发展[J].大连大学学报,2006(3).
    [6].晁福林.周太史儋谶语考[J].史学月刊,1993(6).
    [7].陈谦.传播学视野中的中国古代政治——以“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传播观为例[J].东方论坛,2005(4).
    [8].丁波.商代的巫与史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3).
    [9].丁鼎、薛立芳.试论“谶”与“纬”的区别[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10].伏俊琏.谈先秦时期的“诵”[J].孔子研究,2003(3).
    [11].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秦安大地湾901号房址发掘简报[J].文物,1986(2).
    [12].高炜等.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J].考古,1986(6).
    [13].葛志毅.分封制与原初政体[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9).
    [14].耿国华,朱岚.德厚足以安世,行广足以容众——从《晏子春秋》谏上、谏下论晏子谏君思想[J].管子学刊,2006(3).
    [15].龚缨晏.车子的演进与传播——兼论中国古代马车的起源问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
    [16].巩启明,严文明.从姜寨早期村落布局探讨其居民的社会组织结构[J].考古与文物,1981(1).
    [17].关桐.论孟子的民本主义[J].管子学刊,1996(2).
    [18].过常宝.《左传》源于史官“传闻”制度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19].侯东阳.林语堂的新闻舆论观——评林语堂的《中国新闻舆论史》[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2).
    [20].胡新生.异姓史官与周代文化[J].历史研究,1994(3).
    [21].黄建新.近现代西方舆论观的嬗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22].黄中业.春秋时的“皂隶牧圈”属于平民阶层说[J].齐鲁学刊,1984(2).
    [23].黄中业.商鞅法治思想的渊源及其贡献[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6).
    [24].黄中业.西周分封制度是国家政体说[J].史学月刊,1985(2).
    [25].江宜桦.儒家思想与东亚公共哲学──以“和而不同”意旨之分析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
    [26].蒋刚.东周时期主要列国都城人口问题研究[J].文物春秋,2002(6).
    [27].李筑,王颖吉.试论中国舆论学理论的建构及特征[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1).
    [28].李汉鹏.论先秦时期的贞人集团[J].东南文化,1993(4).
    [29].李衡梅,吕绍纲.“刑不上大夫”的真谛何在?[J].史学集刊,1982(1).
    [30].李衡梅.“刑不上大夫”之“刑”为“肉刑”说补证[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
    [31].李衡梅.盟誓浅说[J].人文杂志,1985(3).
    [32].林沄.“百姓”古义新解[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
    [33].刘雨.西周金文中的祭祖礼[J].考古学报,1989(4).
    [34].刘家和.《左传》中的人本思想与民本思想[J].历史研究,1995(6).
    [35].吕绍纲.金景芳先生与孔子研究[J].孔子研究,1991(3).
    [36].吕绍纲.中国文化史宜从尧舜讲起[J].社会科学战线,1998(3).
    [37].吕文郁.读《战国楚竹书·诗论》札记(二)[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
    [38].吕文郁.论尧舜禹时代的部族联合体[J].社会科学战线,1999(5).
    [39].潘良炽.秦汉诽谤、妖言罪同异辨析[J].中华文化论坛,2004(4).
    [40].邱江波.从舆论学角度看中国古代谏诤现象[J].社会科学家,1991(3).
    [41].石天河.舆论溯源[J].书屋,2005(5).
    [42].史媛媛.略论梁启超的舆论思想[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43].唐兰,裘锡圭等.座谈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J].文物,1974(9).
    [44].唐兰.陕西歧山县董家村新出土西周重要铜器铭辞的译文和注解[J].文物,1976(5).
    [45].王立新,齐晓光,夏保国.夏家店下层文化渊源刍论[J].北方文物,1993(2).
    [46].吴予敏.帝制中国的媒介权力[J].读书,2001(3).
    [47].吴振武.新见西周爯簋铭文释读[J].史学集刊,2006(2).
    [48].西安半坡博物馆等.临潼姜寨遗址第四至十一次发掘纪要[J].考古与文物,1980(3).
    [49].谢贵安.古代政治民谣及其社会舆论功能[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1).
    [50].谢商精.“舆论”新考[J].怀化师专学报,2000(2).
    [51].徐鸿修.“虞”为独立朝代说——兼论中国阶级社会的开端[J].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
    [52].徐杰令.春秋赴告制度考述[J].文史哲,2003(2).
    [53].许兆昌.论先秦时期瞽矇的社会功能及历史地位[J].史学集刊,1996(2).
    [54].许兆昌.试论上古时期“乐”的政治表达功能[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
    [55].许兆昌.试论上古时期“乐”的政治表达功能[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
    [56].许兆昌.太史伯阳学术思想试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57].许兆昌.重、黎绝地天通考辨二则[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
    [58].杨皑.春秋战国时代的“舆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
    [59].杨宽.战国秦汉的监察和视察地方制度[J].社会科学战线,1982(2)1957(9).
    [60].杨向奎.孟子的思想[J].文史哲,1957(9).
    [61].姚孝遂.甲骨刻辞狩猎考[J].古文字研究(6).
    [62].尹德生,魏怀珩.原始社会晚期的打击乐器——兰州市永登乐山坪陶鼓浅析[J].史前研究,1988年特刊.
    [63].尹德生.甘肃新发现史前陶鼓研究[J].考古与文物,2001(2).
    [64].俞志慧.语:一种古老的文类——以言类之语为例[J].文史哲,2001(1).
    [65].臧振.春秋时期一个被遗忘的改革家——郭偃[J].人文杂志,1988(6).
    [66].张分田,张鸿.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内涵与外延刍议[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67].张怀通.“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新解[J].历史研究,2005(5).
    [68].张怀通.“王若曰”新释[J].历史研究,2008(2).
    [69].张振龙.先秦两汉文人“立言”内涵的历史考察[J].唐都学刊,2005(4)
    [70].张政烺.《春秋事语》解题[J].文物,1977(1).
    [71].赵世超.巡守制度初探[J].历史研究,1995(3).
    [72].赵世超.铸鼎象物说[J].社会科学战线,2005(4).
    [73].赵锡元.“舆论”溯源[J].史学集刊,1999(4).
    [74].朱凤瀚.豳公盨铭文初释[J].中国历史文物,2002(6).
    [75].朱凤瀚.士山盘铭文初释[J].中国历史文物,2002(2).
    [76].左益寰.阴阳五行家的先驱伯阳父——伯阳父、史伯是一人而不是二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1).
    [1].陈秋云.中国古代言谏文化制度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1.
    [2].邱渊.“言”、“语”、“论”、“说”与先秦论说文体[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3].杨永军.先秦文化传播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5.
    [4].赵凯.秦汉时期的舆论极其社会影响[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