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异质的移植与内化: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师范教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清末十年迄民国,在国势凌夷、外患日重的压力下,国人由因应变局的认知逐渐形成了明确的现代化意识,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教育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官方和民间都给予了关注。相应地,师范教育也为人所瞩目。清末新政时期将其自国外移植进来,民国时期接续前清进一步办理。最初的师范教育间接学习西方,以直接仿效日本为主,1922年后又主要仿行美国体制。其间,为适应中国的国情需要,师范教育自引进之日起即予以了内化(本土化),只是在程度上不同的时期有所差别。
     本文以北京城及其周边县域为对象,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梳理师范教育的演变脉络,钩沉其发展的细节,藉以窥豹一斑,呈现上述历史图景,并力求展现出北京地区师范教育的地域特色。
     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
     绪论部分阐述了本课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概述了前人在本课题及相关课题上的研究状况,陈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正文共计四章。
     第一章探讨北京地区师范教育诞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条件,认为它既是近代中国师范教育潮流的产物,也受到北京地域文化的影响。同时,为清楚地把握其来龙去脉、展现其演变的完整面貌,本章专列一节追溯了清末北京师范教育的概况。
     第二和三章纵向梳理了民国时期北京地区师范教育的沿革演变。从中可知,在民国前期(1912-1928年)的十六年里,师范教育在北京地区不断调适、逐渐改进,一度出现发展的黄金期,并由仿行日本模式转向了美式体制。民国后期(1928-1949年)的二十一年间,最初曾再现一个黄金十年,但随着局势从相对稳定变为动荡,北京地区的师范教育也由蓬勃发展转为维持基本的运行。总之,纵观民国时期北京地区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可以“七七事变”为界,此前整体上是呈上行走势的,出现过两个“黄金期”;此后则转成平行之势。在民国三十八年间,北京一直高举师范教育的旗帜,捍卫独立建置的师范教育体制,成为当时全国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
     第四章以专题形式横向考察了师校的师资建设和学生、师范人士的师范教育思想、师范生的实习、师范教育对北京社会所起的作用等情况,试图在微观层面刻画出民国时期北京地区师范教育的风貌。
     基于前文的论述,结语部分进行了总结。
From the last ten years of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foreign invasion and domestic trouble, the compatriots gradually made the concept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modernization clear, and explored it actively in practice. Because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ization undertakings, both the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 have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it. Accordingly, teacher-training has hitted the headlines in education. The concept of the normal education was transplanted outside in the New Policy of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grew up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Originally, Chinese teacher education mainly followed the example of Japan directly and imitated the West indirectly. After1922, teacher-training chiefly patterned after the model of American.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developing national condition, the imported normal education has been internalized or localized. Of course,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in the various times.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course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its details of the normal education in the downtown Beijing and its penumbra, with the macro-study and the micro-analysis, so as to describe the historical picture of the teacher education, and to present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it in Beijing.
     The full thesis includes three parts which are 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The preface of the paper sets forth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summarizes the main achievements of this project and related topic, and puts forward research methods in this thesis.
     The main body amounts to four chapters.
     Chapter One research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Beijing. Not only the outcome of the teacher-training trend in China it is, but also teacher education in Beijing is influenced by the local culture. Meanwhile, in order to clear up the entire process, there is a special part to trace back to the basic facts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Beijing in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Chapter Two to Three combs the evolutional process of normal education in Beijing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earlier stag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eacher-training in Beijing adjusts and improves constantly, to such an extent that there is once a golden age. Besides, it is a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from Japanese mode to American pattern. In the later stage, there is another prime time again at first. However, with the situation changes from relative stability to turbulence, normal education in Beijing turns from boom to maintaining operation roughly, All in all, the trend of teacher-training in Beijing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phases. Before the July7Incident of1937, it is upward, which turns up two golden periods, and later is straightforward.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that holds colours of normal education and defends the independent teacher-training system becomes a major posi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China.
     Chapter Four contains some special topics, such as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normal school, thinking of normal education, practice and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Beijing, which tries to describe the scence of normal education in Beijing from microscopic aspect.
     Based on the discussions above, conclusion sums up the full text.
引文
① 马啸风主编:中国师范教育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97-298页。
    ② 沈雨梧:浙江师范教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③ 耿文侠、冯春明:百年历程——河北师范教育创建与发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④ 凌兴珍:清末新政与教育转型——以清季四川师范教育为中心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① 阮春林:近百年来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研究综述,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1卷第1期,2012年3月。
    ② 吴廷燮等:北京市志稿·文教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
    ③ 耿申、邓清兰等编:北京近代教育记事,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年。
    ④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
    ⑤ 汤世雄、王国华主编: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⑥ 曹子西主编:北京通史,中国书店,1994年。
    ⑦ 刘仲华主编:北京教育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⑧ 俞启定:书院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① 阮春林:浅析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创设,历史教学,2004年第4期。
    ② 郑师渠:论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③ 姜中光:中国最早的高等师范学院——京师优级师范学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第15卷第1期,1999年3月。
    ④ 何玲华:新教育·新女性:北京女高师研究(1919-192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⑤ 姜丽静、廖志强:边缘处的别样行走——关于“女高师”的研究现状、研究地位及研究视角,高教探索,2010年第2期。
    ⑥ 曹安和:中国音乐教育的摇篮——从女高师到女子文理学院,中国音乐学,2002年第1期。
    ⑦ 王淑芳: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记“五四”前后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党史,1989年第3期。
    ① 傅瑛:女高师散文创作论——兼谈中国现代女性散文的发端,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② 王英、王睿:论北京女高师四位女作家的母爱歌颂,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③ 王翠艳:女高师校园文学活动与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
    ④ 祁斌斌:由<女高师周刊>再识女高师音乐系,音乐研究,2009年1月,第1期。
    ⑤ 张红艳:民国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为例,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第3期,2011年3月。
    ⑥ 如,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首届女大学生的教育生活史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21卷第9期,2008年9月)、高等教育创办的非常规个案: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学报,第5卷第5期,2009年10月)、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非常规办学的成功经验与启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从边缘到中心:重新解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高等教育研究,第30卷第11期,2009年11月)。
    ⑦ 如,金恒娟:追念幼儿教育专家张雪门先生,幼儿教育,1983年第8期。戴自俺:张雪门先生生平及其幼儿教育思想,幼儿教育,1991年第3期。朱良:张雪门的幼稚师范实习理论及其启示,学前教育研究,
    2004年第5期。李莉、于开莲:张雪门教育实习思想对当前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贾艳红:张雪门幼儿师范教育实习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教育与教学研究,第25卷,第6期,2011年6月。
    ①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2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页。
    ① 在国人的习惯认知里,教师是教书先生,儒尽可师。清末开办师范学堂之初,士论称:“若要师范学堂教人当先生,何不开设父范学堂教人当爸爸呢?”在他们看来,举人可以教秀才,秀才可以教童生,是很自然的事情。可见,现代师范教育制度和教师职业是迥异于中国固有文化的。
    ② 同文馆的成就。张鸣:中国教育病了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第343页。
    ③ 梁启超:学校总论。饮冰室合集·文集1,中华书局,1989年,第19-20页。
    ① 梁启超:学校余论。饮冰室合集·文集1,第61页。
    ② 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李友芝等编: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史资料(第一册),内部交流本,第107页。
    ③ 钱曼倩、金林祥: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71页。
    ①刘捷、谢维和:栅栏内外——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2页。
    ②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述而篇,中华书局,2009年10月第3版,第71页。
    ③栅栏内外——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第46页。
    ① 梁启超:论师范。饮冰室合集·文集1,第35-36页。
    ① 栅栏内外——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第55、71页。
    ②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页。
    ③ 李剑萍: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中国化历程,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① 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2版,第3119页。
    ② 易中天:读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3月第3版,第52、61页。
    ③ (清)周家楣、缪荃孙等编纂:光绪顺天府志经政志·学校上,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121页。
    ④ 方彪:北京士大夫,京华出版社,2000年,第65-66页。
    ① 袁熹:北京近百年生活变迁(1840-1949),同心出版社,2007年,第16页。
    ② 易中天:读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3月第3版,第80、85页。
    ③ 林振镛:小学教员之生(?)(调查)。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36-137、145页。
    ④ 学府述略。邓云乡:文化古城旧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60页。
    ① 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30页。
    ②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3-4页。
    ①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第5页。
    ②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第17页。
    ③ 汤世雄、王国华主编: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1906-1948),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2页。
    ① 大兴县教育志编辑委员会编:大兴县普通教育志,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144、147页。
    ② 宣武区普通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宣武区普通教育志,北京出版社,2001年,第126页。
    ③ 吴廷燮等纂:北京市志稿·文教志(中),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第4页。
    ④ 学部官报(影印本),第一册,台北故宫博物院,1980年,第658、655页。
    ⑤ 耿申、邓清兰、沈言、喻秀芳编;北京近代教育纪事,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32页。
    ⑥ 学部官报(影印本),第一册,第658页。
    ⑦ 学部官报(影印本),第二册,第4页。
    ① 学部官报(影印本),第三册,第455页。
    ② 学部官报(影印本),第三册,第503页。
    ③ 学部官报(影印本),第一册,第655页。
    ④ 学部官报(影印本),第三册,第452-453页。
    ① 耿申、邓清兰、沈言、喻秀芳编:北京近代教育纪事,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5、29页。
    ② 俞启定:书院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66页。
    ③ 北京近代教育纪事,第44页。
    ④ 陈元晖主编,璩鑫圭、童富勇、张守智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二版,第796-797页。
    ⑤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第597页。
    ① 西城区普通教育志编委会编:西城区普通教育志,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23、227页。
    ② 东城区普通教育志编委会编:东城区普通教育志,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192-193页。
    ③ 刘东声:北京回民教育史略,北京回民学校出版,1999年,第65页。
    ④ 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史资料(第一册),内部交流本,第4页。
    ⑤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第961页。
    ⑥ 孟心违:京师教育状况。邓菊英、高莹编: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北京教育出版社,第3页。
    ① 书院北京,第171-172页。
    ② 北京近代教育纪事,第53页。
    ① 京师优级师范学堂预算册及学部发给该堂开办常支经费的文件,中国第一档案馆,档案号:财经196。
    ② 京师第一初级师范学堂会计官请领款项清单及该堂造报用款数目清单等文件,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号:财经195。
    ③ 学堂一览表,京师督学局编辑:京师督学局一览表(宣统元年分),宣统二年十月编辑,十二月印行,第19页。
    ④ 奏请设立女子师范和赴学部承领经费的领呈等文件,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号:财经197。
    ① 刘勋:我所知道的京师大学堂。马玉田、舒乙主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教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747页。
    ②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35页。
    ③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38页。
    ④ 潘敬:京师大学堂忆述。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教育,第759页。
    ① 柯璜——爱国、进步的硕儒。顾明远主编,王淑芳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名人志(学子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页。
    ②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第605-607页。
    ③ 潘敬:京师大学堂忆述。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教育,第764页。
    ① 陈元晖主编,璩鑫圭、童富勇、张守智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二版,第817-818页。
    ②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北京师范大学校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22页。
    ① 李友芝等编: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史资料(第二册),内部交流本,第188-189页。
    ②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第22-23页。
    ③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第63-64页。
    ④ 王桐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过去十二年间之回顾。直隶教育促进会学术委员会编:学术与教育杂志,第一卷第一号,民国十三年印刷,第4页。
    ① 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85-486页。
    ②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第585-586页。
    ③ 向仁富:论1921年北京国立八高校教师索薪运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9卷第4期,2002年7月。
    ④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过去十二年间之回顾。学术与教育杂志,第一卷第一号,第3-4页。
    ⑤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703页。
    ①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第487-488页。
    ②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第854页。
    ③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625页。
    ④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第578页。
    ⑤ 顾明远主编,胡艳、米靖著:制度的建构与超越——北京师范大学与20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2-43页。
    ① 制度的建构与超越——北京师范大学与20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第61页。
    ② 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史资料(第二册),内部交流本,第225、236页。
    ③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第545-546页。
    ④ 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十周年纪念册(1918年),第14页。
    ⑤ 制度的建构与超越——北京师范大学与20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第43页。
    ① 张承荫:论北京宜速设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之必要。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第499-500页。
    ①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第1062、1070页。
    ① 制度的建构与超越——北京师范大学与20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第24、45页。
    ② 何玲华:新教育·新女性:北京女高师研究(1919-192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24页。
    ③ 耿申、邓清兰、沈言、喻秀芳编:北京近代教育纪事,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29页。
    ④ 新教育·新女性:北京女高师研究(1919-1924),第143页。
    ① 查视上义师范学校报告。京师学务局关于创立上义师范学校给教育部呈及教育部指令,北京档案馆档案,J004-002-00226。
    ① 席文启、于大利主编:东城区普通教育志,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192页。
    ②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第461页。
    ③ 北京近代教育纪事,第82页。
    ④ 邓菊英、高莹编: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1页。
    ⑤ 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第379页。
    ⑥ 北京市丰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丰台区志,北京出版社,2001年,第593页。
    ⑦ 全国教育行政会议各省区报告汇录。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辑,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六月出版,第3页。
    ① 北京近代教育纪事,第63-64页。
    ② 席文启、于大利主编:东城区普通教育志,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240页。
    ③ 北京近代教育纪事,第65、72页。
    ④ 韩琛、苏士俊、曹桢等纂修:民国三河县新志,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影印,第282页。
    ⑤ 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第382页。
    ⑥ 北京近代教育纪事,第67页。
    ⑦ 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第379页。
    ⑧ 吴惠龄、李壑编:北京高等教育史料,第一集(近现代部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365页。
    ⑨ 北京近代教育纪事,第99-100页。
    ① 北京近代教育纪事,第64、76、98页。
    ② 汤世雄、王国华主编: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1906-1948),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17页。
    ③ 刘鹍书总纂:民国通县志稿,通州区史志办公室整理出版,2002年,第103页。
    ④ 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三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0-171页。
    ① 杜春和、韩荣芳、耿来金编:胡适演讲录,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89-403页。
    ② 新教育·新女性:北京女高师研究(1919-1924),第102-103页。
    ① 苏雪林:苏雪林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34-35页。
    ②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1906-1948),1995年,第317页。
    ③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第43页。
    ④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第23页。
    ⑤ 制度的建构与超越——北京师范大学与20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第42页。
    ⑥ 大兴县教育志编委会编:大兴县普通教育志,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133页。
    ①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第374页。
    ②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第546页。
    ③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699-701页。
    ①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88-92页。
    ②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6页。
    ③ 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8-151页。
    ④ 建设开放、立体的伦理体系。魏光奇:今天与昨天——中国社会历史问题散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31页。
    ①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352页。
    ②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95页。
    ③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第461-462页。
    ④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248-253页。
    ⑤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700页。
    ①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第353页。
    ②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第353页。
    ③ 全国教育行政会议各省区报告汇录。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辑,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六月出版,第2页。
    ④ 田红、李诚编:北京近代中师、职业、学前、特殊、民族教育史料,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4页。
    ⑤ 定向师范教育也叫“封闭式师范教育”,指设立专门的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系统地教师职业训练。其优点是培养目标单一、集中;学生专业思想准备充分;易于适应国家培养师资计划的需要。不足是课程设置比较狭窄,程度相对偏低,导致学生的基础不够宽厚,适应其他工作的能力较弱。与之相对的是非定向师范教育,又称“开放式师范教育”,它是由综合大学、文理学院或其他专门学院附属的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来进行从教资格的培训。其优点是培养目标灵活多样,课程设置广泛并有深度,从而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工作适应性。它的不足是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容易忽略教育专业训练和研究,导致学生的专业思想准备不充分,也与国家的师资培训计划难以协调。(参见李友芝主编:中外师范教育辞典,第183-184贝。)
    ① 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502页。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94页。
    ① 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现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3-64页。
    ② 陈元晖主编,朱有王献、钱曼倩戚名绣、霍益萍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二版,第228页。
    ③ 李蒸:北京师范大学历史上的存废之事。李溪桥主编:李蒸纪念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59页。
    ④ 常乃德(1898—1947),原名乃瑛,字燕生,山西榆次人,历史学家、教育家、哲学家。1916年夏天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预科。毕业后曾留学日本,不久返国。他提倡“教育救国论”,认为当时最大的社会弊端就是社会上“最有用的人”——劳动者不能受到教育,主张把实行平民教育作为改革中国教育的根本。
    ①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第507-512页。
    ②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第804-805页。
    ③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第806-807页。
    ①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北京师范大学校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69页。
    ② 顾明远主编,胡艳、米靖著:制度的建构与超越——北京师范大学与20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6页。
    ③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第193页。
    ① 野邨:师范大学。王彬、崔国政:燕京风土录,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第617页。
    ② 范源濂——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家。顾明远主编,王淑芳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名人志(校长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6页。
    ③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第74页。
    ① 何玲华:新教育·新女性:北京女高师研究(1919-192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37页。
    ② 1926年,“三一八惨案”爆发。为便于约束学生,当局曾拟议将女师大和女子大学合组为北京女子学院,改女师大为女子学院师范大学部。但当时政局动荡,未能贯彻这一主张。
    ③ 孙邦华,颜芳: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平师范大学的生存危机,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④ 野邮:师范大学。燕京风土录,第619页。
    ① 耿申、邓清兰、沈言、喻秀芳编:北京近代教育纪事,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91页。
    ② 北京近代教育纪事,第207页。
    ③ 吴廷燮等纂:北京市志稿·文教志(中),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第90、97页。
    ④ 汤世雄、王国华主编: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703-704页。
    ⑤ 北京近代教育纪事,第205页。
    ⑥ 房山、涿县、安次三县曾在清末办有师范,详情参见拙文《1901-1911年直隶省师范学堂考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目前所见的记载中的良乡师范教育最早是1930年。据《房山区普通教育志》所记:“1930年,良乡首先创办教师讲习所”(内部刊物,1996年,第110页)。刘文江编著的《良乡》一书中说:“民国十九年(1930),良乡首创教师讲习所”(北京出版社,2010年,第103页)
    ⑦ 直隶风土调查录,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1915年七月出版,第4-5页。
    ⑧ 直隶风土调查录,第28页。
    ① 熊希龄:香山慈幼院发展史,香山慈幼院出版,1927年,第20-22页。
    ② 蓟县志编修委员会编著:蓟县志,南开大学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787-788页。
    ③ 昌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昌平县志,北京出版社,2007年,第789页。
    ④ 制度的建构与超越——北京师范大学与20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第48页。
    ⑤ 大兴县教育志编委会编:大兴县普通教育志,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144页。
    ⑥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419页。
    ①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318-321、336-337页。
    ①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88页。
    ②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429页。
    ①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352页。
    ② 北京师范学校一览·教务概况,1926年6月,第1、59-60、96页。
    ① 昌平县教育志编委会编:昌平县普通教育志,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324页。
    ② 通州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通县志,北京出版社,2003年,第650页。
    ③ 陈东原:地方教育服务人员之现状与其问题。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74页。
    ① 余钊:北京旧事,学苑出版社,2000年,第82-83页。
    ② 文化古城简说。邓云乡:文化古城旧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7页。
    ① 一战后,北京大学延聘了一批优异的留学欧美者任教。其中,陈西滢、李宗侗、李四光等八位教授租住在地安门内东吉祥胡同三号民房,学生尊称他们为“吉祥八君子”。这些人大多是《现代评论》的骨干成员,也是当时教育界内的一股势力。同时,教育界内还有留学日、法的一派。相同的教育背景使教员们相互接近、声援,逐渐形成了所谓“法日派”与“英美派”对立抗衡的态势。如浙江籍教员多留学日本,他们就被陈西滢指为“某籍某系”。(参见颜浩:“某籍某系”和“东吉祥诸君子”——1920年代中后期北大的两个教授集团。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6-287、297页。)
    ② 严海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北平大学区风潮论析,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一期。
    ③ 李石曾——留法勤工俭学的首倡者。顾明远主编,王淑芳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名人志(校长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5页。
    ④ 严海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北平大学区风潮论析,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一期。
    ①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80页。
    ② 顾明远主编,胡艳、米靖著:制度的建构与超越——北京师范大学与20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30页。
    ① 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报告书。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一辑),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六月出版,第161、133-134页。
    ②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年),第80页。
    ① 季剑青: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1928-1937,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44、194页。
    ② 郭友琪:社会问题与教育转型——试论民国时期的学生就业困难(1912-1937),学理论,2011年第11期。
    ③ 李蒸:我的办学经验。李溪桥主编:李蒸纪念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03页。
    ④ 李蒸——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坚定捍卫者。北京师范大学名人志(校长篇),第211页。
    ①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年),第91页。
    ② 李建勋——“教不厌,诲不倦”的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名人志(校长篇),第82页。
    ③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年),第93-94页。
    ④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年),第91-92页。
    ① 孙邦华、颜芳: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平师范大学的生存危机,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② 吴廷燮等纂:北京市志稿·文教志(上),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第342页。
    ③ 北京市志稿·文教志(上),第343、341、354-355页。
    ④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年),第96-97页。
    ① 北京市志稿·文教志(上),第343-344页。
    ② 北京市志稿·文教志(上),第343页。
    ③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年),第109页。
    ④ 制度的建构与超越——北京师范大学与20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第62页。
    ⑤ 制度的建构与超越——北京师范大学与20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第63页。
    ⑥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年),第109-110页。
    ① 1928年北平建市后,京师学务局改为北平教育局。1932年7月市当局出于减政考虑将教育局合并于社会局,设第四科专责教育事业。不久,社会局改组,裁撤原第二科,第四科遂列为第三科。
    ② 邓菊英 高莹编: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421-422页。
    ③ 制度的建构与超越——北京师范大学与20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第68页。
    ④ 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第429页。
    ⑤ 耿申、邓清兰、沈言、喻秀芳编:北京近代教育纪事,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80页。
    ① 北京近代教育纪事,第279页。
    ② 李友芝、李春年、柳传欣、葛嘉训编: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史资料(第二册),内部交流本,第290页。
    ① 昌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昌平县志,北京出版社,2007年,第770页。
    ② 蓟县志编修委员会编:蓟县志,南开大学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780页。
    ③ 钟仲仁、王尚义等纂修:民国固安县志,据民国三十一年(1942)铅印本影印,第79页。
    ④ 怀柔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怀柔县志,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666页。
    ⑤ 宝坻县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宝坻县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第710页。
    ⑥ 密云县教育志编委会编:密云县普通教育志,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104页。
    ⑦ 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史资料(第二册),第345页。
    ⑧ 邓菊英、李诚编:北京近代小学教育史料(上册),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675页。
    ① 民国固安县志,第79页。
    ② 中国教育新论。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林砺儒文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511页。
    ③ 昌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昌平县志,北京出版社,2007年,第795页。
    ④ 乔金霞:浅析近代中国学前师资教育的发展历程,大庆师范学院学报,第31卷,第2期,2011年3月。
    ⑤ 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四)。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一辑),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六月出版,第1017页。
    ① 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编: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74-276、330页。
    ② 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第277、330页。
    ③ 汤世雄、王国华主编: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706页。
    ④ 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第359页。
    ⑤ 刘东声:北京回民教育史略,北京市回民学校出版,1999年,第43、49页。
    ① 制度的建构与超越——北京师范大学与20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第68页。
    ① 北京回民教育史略,第66、70-77页。
    ② 田红、李诚编:北京近代中师、职业、学前、特殊、民族教育史料,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701、704-705页。
    ① 北京回民教育史略,第65、91页。
    ② 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第390、603页。
    ③ 韩琛、苏士俊、曹桢等纂修:民国三河县新志,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影印,第282页。
    ① 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第74-75、440-441页。
    ② 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第328页。
    ③ 北京近代教育纪事,第281、286、289页。
    ④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707页。
    ⑤ 北京近代教育纪事,第297页。
    ⑥ 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第436页。
    ⑦ 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史资料(第二册),第324、326页。
    ①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706页。
    ② 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第107、109、436-437页。
    ③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548页。
    ① 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第836-837页。
    ② 民国三河县新志,第282、284页。
    ③ 霸县编史修志委员会编:霸县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89页。
    ④ 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第437页。
    ⑤ 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第323、410-411页。
    ⑥ 北京普通中等专业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普通中等专业教育志稿,朝花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第15、437页。
    ⑦ 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第325页。
    ① 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第607-608页。
    ②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509页。
    ③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454页。
    ④ 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文汇出版社,2005年,第126页。
    ⑤ 北平私立上义师范学校立案呈报事项表,北京市档案馆档案,J004-002-00438。
    ⑥ 河北省志第76卷·教育志,第428页。
    ①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569-571页。
    ② 刘鹍书总纂:民国通县志稿,通州区史志办公室整理出版,2002年,第103页。
    ③ 北京市志稿·文教志(中),第90、97页。
    ①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459、461-468、560-564页。
    ①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551、553、531、539页。
    ②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6-7页。
    ① 刘仲华主编:北京教育史,人民出版社,第301-302页。
    ② 北京教育史,第302-303页。
    ③ 邓菊英、高莹编: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62-163页。
    ④ 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第273-274、287-288页。
    ① 抗战爆发后,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和天津北洋工学院相继西迁陕西,9月合组为西安临时大学,但各校仍保持各自的特点。1938年春,西安临大又迁到陕南城固,改称西北联合大学。不久,西北联大所属各学院先后独立设置。7月,根据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在《战时教育实施方案》中关于“师范学院应独立设置,或将大学教育学院改称”等规定,西北联大教育学院改称为师范学院,由李蒸任院长。1939年8月,师范学院独立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设在城固文庙内。1940年4月,教育部明令西北师范学院从陕西城固迁往兰州,并规定兰州为其永久校址。6月,校长李蒸即赴兰勘查,从“远大计划”着眼,本着“以于兰州城郊不远,交通较便之处”的选址原则,选定兰州西郊六公里、黄河北岸沿甘新公路之处为最佳校址,遂着手拟定建校计划。1941年3月奉令在兰州设立分院,于5月5日成立分院筹备处,按原计划购置275亩地皮,建筑校舍,并买到兰州市政府在十里店供疏散人员用的土平房35所,作为行政办公和师生员工食宿之用。11月1日举行开学典礼,12月底开课,第一届招收新生约150人。从1941年起,城固本院旧生陆续毕业,不再招收新生。本院毕业一批学生,就腾出一批人员和设备,迁到兰州。1942年,西北师院本院由城固迁到兰州,城固本院改称分院,兰州分院改称本院。1944年全部迁校完备,城固分院宣布撤销。(参见西北师范大学校史,第6-8页。)
    ②李斐亚(哈艳、吴丹译):沦陷时期的北京高校:可能与局限,1937-1945。杨天石、黄道炫编:战时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75-176页。
    ① 吴廷燮等纂:北京市志稿·文教志(上),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第509-510、530页。
    ② 北京市志稿·文教志(上),第512-513页。
    ③ 西北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编:西北师范大学校史(1939-1989),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2-13页。
    ①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实施战时教育计划,改革了原有高师办学模式,推行师范学院制度。其基本内容是:师范学院应单独设立,除国立大学可附设之外其他大学不得附设;视各省市的需要,在全国划分若干区,设立师范学院;恢复师范生的优惠待遇,学生免交学费、生活费,并享受政府提供的补助;师范学院可附设第二部、职业师资科、初级部、师范研究所以及中小学教员进修班等机构。第二部招收大学其他学院性质相同学系毕业生,施以一年专业训练,成绩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书及中等学校某科教员资格证书。职业师资科招收专修学校毕业生,予以一年师范专业训练,毕业发给职业学科教员资格证书。初级部招收高中或同等学历毕业生,接受三年学科及专业训练,成绩合格者授予初级中学教员资格证书。师范研究所后改为教育研究所,系硕士培养机构,招收师范学院毕业生或相同资格人员进行研究工作,一般为期二年。师范学院制度确立了以定向培养师资为主的混合型高师办学模式。(参见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史资料第二册,第545-546页。)
    ① 北京市志稿·文教志(上),第532-533页。
    ② 西北师范大学校史,第11页。
    ③ 北京市志稿·文教志(上),第537页。
    ④ 西北师范大学校史,第16-18页。
    ⑤ 北京高等教育史,第611页。
    ⑥ 北京教育史,第318页。
    ⑦ 西北师范大学校史,第9页。
    ① 北京市志稿·文教志(上),第571-576页。
    ② 耿申、邓清兰、沈言、喻秀芳编:北京近代教育纪事,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314页。
    ③ 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合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汪伪政权,中华书局,2004年,第412页。
    ④ 北京近代教育纪事,第342页。
    ⑤ 北京近代教育纪事,第325、330、334页。
    ① 北京教育史,332-333页。
    ② 北京近代教育纪事,第322页。
    ③ 北京近代教育纪事,第327页。
    ① 新民主义是汉奸缪斌截取儒家经典《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和《尚书》中的“作新民”两句话而炮制出来的卖国理论。他称之为“王道主义”、“礼治主义、德治主义、生产主义”,日本文化特务川村宗嗣则称之为“诚化主义”、“一体主义”。华北日伪当局将其作为华北地区的指导理论。缪斌运用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中国儒家天人合一的王道思想编造了一个唯心的“新民史观”作为新民主义的哲学基础,阐述了日本侵华的“合理性”,向中国人民鼓吹做日寇的顺民。他认为,人同自然界生物一样也有优劣善恶之分。要使社会进化,就应该使善的力量胜过恶的力量,这才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原动力。人类应该向善以适其生,去恶以保其善,才能消除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这就是“王道”。新民主义以实行王道为志,所以它也是王道。王道是天人合一的道理,是把天地之道来合于人的道理。人道合于天地之道便是作新民。缪斌还利用儒家说教设计了一套新民主义实行王道的程序,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亲乡、治国、平天下九项,简言之为“日克己复礼”。这实际上足把个人修养与国家政治联系在一起,利用封建的道德修养规范人们的行动,奴化人们的思想。实现所谓的“王道天下主义”,就是要使“天下之民化为一民”,“天下之土化为一土”。因为天下之民只有教化的不同,而无类别的不同,因此可以“用文化使天下之民化为一民”。如日本、中国、满洲因文化相同就可以联盟,并可进一步扩大为亚细亚联盟,以至于“协和万邦,而成王道天下”。(参见吴雁南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四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74-78页。)
    ① 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第442页。
    ② 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第790页。
    ① 邓清兰编:北京名校录,北京教育出版社,第315-316页。
    ② 王士花:日伪统治时期的华北农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27页。
    ③ 密云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密云县志,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191-192页。
    ④ 汤世雄、王国华主编: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707页。
    ⑤ 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第444页。
    ①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588-589页。
    ②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600-601、708页。
    ①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592页。
    ②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620-621页。
    ③ 1941年12月27日,汪伪政府在南京召开“大东亚解放大会”,宣布要全面开展“新国民运动”。31日,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第76次会议通过了《新国民运动纲要》,在1942年元旦以汪精卫名义正式颁布。华北日伪遂将此前开展的“新民运动”等整合为“东亚解放新国民运动”,即“新国民运动”。它以“忠国家、爱东亚、重道义、尚勤俭、负责任、守纪律”为要领,借以实现“国民精神的昂扬、国民生活的革新、国民理想的统一、国民组织的完成”,发挥国民总力,从事物质心理两方面的建设。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和新民会将1943年确定为“新国民运动”实践年,宣布在华北全面开展“东亚解放新国民运动”,集中华北总力于完成大东亚战争,并特别注意实现强化治安,努力增产和革新生活。“新国民运动”实际上是强行灌输“和平、反共、建国”论,“大亚洲主义”,新民主义思想等,将中国人民驯为顺民,从而稳定后方,掠夺物资。(参见曾德刚:北京“新国民运动”的思考,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月。)
    ① 桑兵:抗战时期国民党对北平文教界的组织活动。战时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第146页。
    ② 桑兵:抗战时期国民党对北平文教界的组织活动。战时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第186页。
    ① 蔡光明:抗战胜利后的教育甄审与反甄审,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2卷第4期,2003年7月。
    ②耿申、邓清兰、沈言、喻秀芳编:北京近代教育纪事,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350-351、363页。
    ③ 贺金林: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教育复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82-183页。
    ④ 李斐亚(哈艳、吴丹译):沦陷时期的北京高校:可能与局限,1937-1945。杨天石、黄道炫编:战时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12页。
    ① 李蒸——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坚定捍卫者。顾明远主编,王淑芳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名人志(校长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3-224页。
    ②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21-122页。
    ③ 王文俊:骝师与边疆教育。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一辑),朱家骅先生纪念册。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六月出版。
    ④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教育复员研究,第42页。
    ⑤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教育复员研究,第100页。
    ① 查良钊:怀念朱骝先先生。朱家骅先生纪念册,第378页。
    ②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教育复员研究,第260页。
    ③ 李蒸:北京师范大学历史上的存废之事。李溪桥主编:李蒸纪念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79页。
    ④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年),第129页。
    ⑤ 改进师范学院办法。李友芝等编: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史参考资料(第二册、,内部交流本,第543-544页。
    ⑥ 汤伯才主编,梁树基、吕达副主编:廖世承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488页。
    ⑦ 刘捷、谢维和:栅栏内外: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2页。
    ①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年),第130页。
    ② 李蒸——中国高等师范教畜制度的坚定捍卫者。北京师范大学名人志(校长篇),第224页。
    ③ 历史记忆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罗志田:变动时代的文化履迹,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9-130页。
    ④ 李蒸:北京师范大学历史上的存废之事。李蒸纪念文集,第64页。
    ① 李剑萍: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中国化历程,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② 胡文涛:美国文化外交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第63、75页。
    ③ 资中筠: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49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488页。
    ① 刘川生主编:青春的足迹——北京师范大学青年运动纪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3页。
    ② 邓菊英、高莹编: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99页。
    ③ 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第337-338页。
    ① 马啸风主编:中国师范教育史(1897-2000),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5页。
    ② 刘东声:北京回民教育史略,北京市回民学校出版,1999年,第95、99-100、102、104页。
    ③ 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第209页。
    ④ 北京市东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市东城区志,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678页。
    ⑤ 大兴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大兴县普通教育志,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171页。
    ⑥ 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第299、361页。
    ① 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第880页。
    ② 北京近代教育纪事,第352、359-360页。
    ③ 刘仲华主编:北京教育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72页。
    ④ 北京近代教育纪事,第362页。
    ① 汤世雄、王国华主编: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647、668页。
    ② 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文汇出版社,2005年,第276-277页。
    ③ 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第990页。
    ④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708-709页。
    ①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664、654页。
    ②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648、664、679-681页。
    ①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665、7页。
    ②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675-678页。
    ③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669-670页。
    ④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1页。
    ① 北京市西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市西城区志,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756页。
    ② 学府往事。邓云乡:宣南秉烛谭,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448页。
    ③ 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第299页。
    ④ 北京近代教育纪事,第355-356页。
    ⑤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649页。
    ⑥ 北京近代教育纪事,第359页。
    ① 袁熹:北京近百年生活变迁(1840-1949),同心出版社,2007年,第304、307页。
    ② 本校教职员年龄统计(1933年12月制)。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一览,1934年八月,第289页。
    ③ 现任教职员姓名录。北平市市立师范学校校友录,1931年十一月。
    ① 汤世雄、王国华主编: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594-599页。
    ②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一览,第289页。
    ③ 北平市市立师范学校校友录,1931年十一月。
    ④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594-599页。
    ⑤ 何玲华:新教育·新女性:北京女高师研究(1919-192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85页。
    ⑥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220页。
    ⑦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224页。
    ⑧ 李希章:北高师生活片段。学府丛刊:北师大校友会文录(第一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47页。
    ⑨ 孟禄博士与各省代表讨论教育之大要。蔡振声、刘立德编:陈宝泉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55页。
    ⑩ 李友芝等编: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史资料(第二册),内部交流本,第597页。
    ①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220页。
    ① 门头沟区普通教育志编委会编:门头沟区普通教育志,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102页。
    ② 刘问岫:缅怀李烝校长。李溪桥主编:李蒸纪念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67-268页。
    ① 苏雪林:苏雪林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38页。
    ②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304页。
    ③ 程俊英:陈中凡老师在女高师。吴新雷编:学林清晖——文史学家陈中凡,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5-56页。
    ④ 学林清晖——文史学家陈中凡,第53页。
    ⑤ 王文采:一生献给植物分类学——我的自传。王淑芳、邵红英主编:师范之光——北京师范大学百杰人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574页。
    ①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221页。
    ② 郝长海:老舍在北京师范学校,新文学史料,1983.04.
    ③ 李烝:我的办学经验。李蒸纪念文集,第201-202页。
    ①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469页。
    ② 周谷城:五四时期的北京高师。北京师范大学校史资料室编:五四运动与北京高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79-180页。
    ③ 张作人:回忆五四时期北京高师片段。五四运动与北京高师,第187-188页。
    ④ 昌平县教育志编委会编:昌平县普通教育志,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278页。
    ① 教师进修今后应亟重人格。戴自俺主编: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下卷),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第1436页。
    ② 实习三年。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下卷),第978页。
    ① 参观三十校幼稚园后的感想。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上卷),第56页。
    ② 实习三年。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下卷),第981页。
    ③ 实习三年。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下卷),第981页。
    ① 实习三年。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下卷),第981-982页。
    ② 实习三年。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下卷),第983页。
    ③ 实习三年。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下卷),第986页。
    ① 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编: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331页。
    ① 实习三年。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下卷),第987、989页。
    ② 幼稚园组织法。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上卷),第257页。
    ① 实习三年。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下卷),第978-979页。
    ② 实习三年。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下卷),第979页。
    ③ 幼稚园研究集·自序。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上卷),第65页。
    ④ 陈鹤琴(1892-1982年),浙江上虞人,著名儿童教育家。1911年秋由圣约翰大学转入清华学堂,1914年毕业后考取奖学金赴美国留学,先在霍普金斯大学攻获文学学士学位,继而又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师从克伯屈、孟禄、桑代克、杜威等名家,于1918年获教育硕士学位。1919年回国,自20年代起开始从事幼儿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主要著作有《儿童心理之研究》、 《家庭教育》等。
    ⑤ 譬如,张仁镜:陈鹤琴的师范教育思想和实践,汉中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庄明水:陈鹤琴师范教育思想探微,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7年第3期。严碧芳:陈鹤琴幼稚师范课程思想及其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严碧芳:陈鹤琴幼儿教师教育思想述略,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年12月,第6期。严碧芳:陈鹤琴幼儿教师学习思想探略,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4期。张晗:陈鹤琴的幼儿师范教育思想及启示,山东英才学院学报,第7卷第1期,2011年3月。
    ① 沈善洪:浙江文化发展中的几个特点,孔子研究,1992.01.
    ② 董平:浙江文化的两大特色,孔子研究,1992.01.
    ① 转引自姚华——博学多能的通儒、教育家。顾明远主编,王淑芳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名人志(校长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14页。
    ① 北京高师英语部理化部甲班学生毕业式训词。蔡振声、刘立德编:陈宝泉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8页。
    ② 北京高师英语部理化部甲班学生毕业式训词。陈宝泉教育论著选,第39页。
    ③ 北京高师同学录序。陈宝泉教育论著选,第144页。
    ① 资遣师范学校职教员游学游历办法。陈宝泉教育论著选,第43页。
    ② 北京高师英语部理化部甲班学生毕业式训词。陈宝泉教育论著选,第38页。
    ③ 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同学录序。陈宝泉教育论著选,第199页。
    ④ 陈宝泉——“以教育事业为第二生命”的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名人志(校长篇),第51页。
    ⑤ 张作人:回忆五四时期北京高师片断。北京师范大学校史资料室编:五四运动与北京高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86页。
    ① 陈宝泉——“以教育事业为第二生命”的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名人志(校长篇),第53页。
    ② 上袁总统书。陈宝泉教育论著选,第40页。
    ③ 李蒸:战后中国师范教育方针。李溪桥主编:李蒸纪念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14、218页。
    ① 李蒸:战后中国师范教育方针。李蒸纪念文集,第214页。
    ② 李蒸:北平师大与西北师院毕业纪念册序。李蒸纪念文集,第147页。
    ③ 李蒸:北平师大与西北师院周年纪念日讲话与文章。李蒸纪念文集,第140页。
    ④ 李蒸: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理计划书。李蒸纪念文集,第134-136页。
    ① 李蒸:师资专业训练。李蒸纪念文集,第192页。
    ② 李蒸:战后中国师范教育方针。李蒸纪念文集,第219页。
    ③ 李蒸:新生谈话会上的讲话(1936年9月26日)。李蒸纪念文集,第169页。
    ④ 纪海泉:李蒸的教育思想。李蒸纪念文集,第420页。
    ⑤ 李溪桥: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逝世20周年。李蒸纪念文集,第39-40页。
    ① 李蒸:新生谈话会上的讲话(1936年9月26日)。李蒸纪念文集,第169页。
    ② 李蒸:我的办学经验。李蒸纪念文集,第204页。
    ③ 李蒸:北平师大与西北师院毕业纪念册序。李蒸纪念文集,第149页。
    ① 钱玄同——善疑善创的一代宗师。顾明远主编,王淑芳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名人志(大师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02页。
    ② 教育部注重师范教育实习之训令。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60-461页。
    ③ 门头沟普通教育志编委会编:门头沟区普通教育志,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171页。
    ①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报告。蔡振声、刘立德编:陈宝泉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74页。
    ② 师大附中。韩朴、田红编:北京近代中学教育史料(下册),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03页。
    ① 汤国雄、王国华主编: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1906-1948),北京教育出版社,第125-128、285-287、361、640-643页。
    ② 高振业;怀念先师李建勋生生。全国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教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953页。
    ③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363-365、640页。
    ①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125、359、639-640页。
    ②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360、396页。
    ③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397、360页。
    ④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362-363、643-644页。
    ①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156-157页。
    ② 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第178页。
    ① 李希章:北高师生活片段。学府丛刊:北师大校友会文录(第一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45页。
    ① 北平市私立上义师范学校立案呈报事项表,北京市档案馆档案,J004-002-00438。
    ② 石评梅——教坛才女。顾明远主编,王淑芳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名人志(学子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8-230页。
    ③ 范有生:忆老北师。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北京文史资料(第74辑),北京出版社,2008年,第18页。
    ④ 北京市崇文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市崇文区志,北京出版社,2004年,第893页。
    ① 学府述略。邓云乡:文化古城旧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01页。
    ② 北京市西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市西城区志,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907页。
    ③ 永清县志办公室编:永清县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02页。
    ④ 范有生:忆老北师。北京文史资料(第74辑),第19页。
    ⑤ 北京市西城区志,第903页。
    ⑥ 三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三河县志,学苑出版社,1988年,第584页。
    ⑦ 李友唐:记儿童教育家孙敬修。北京文史资料(第62辑),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51-53、59页。
    ① 黄国璋——中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先驱。北京师范大学名人志(大师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5、201-202页。
    ② 焦菊隐——话剧“中国学派之父”。北京师范大学名人志(大师篇),第314页。
    ③ 袁敦礼——中国现代体育教育的先驱。北京师范大学名人志(校长篇),第258页。
    ④ 汤世雄、王国华主编: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668页。
    ⑤ 张燕镜主编:师范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99页。
    ① 李希章:北高师生活片段。学府丛刊:北师大校友会文录(第一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48-149页。
    ② 平凡的苦与甜。邓云乡:宣南秉烛谭,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67页。
    ③ 郝长海:老舍在北京师范学校,新文学史料,1983.04.
    ④ 喻如菊:人生识字忧患始——忆长兄喻世长(代序)。王金昌整理:建国日记(上),东方出版社,2009年,第1页。
    ①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近况,师大卅四年纪念刊,1936年,第108-111页。
    ②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乡村教育实验区计划大纲,1933年十月,第2-3、7页。
    ③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近况,师大卅四年纪念刊,第104页。
    ① 刘叙宾:北京高师平民学校回忆。北京师范大学校史资料室编:五四运动与北京高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464页。
    ② 刘叙宾:北京高师平民学校回忆。五四运动与北京高师,第465页。
    ③ 刘猛百:回忆北京师范大学平民学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编(第十六辑),北京出版社,1983年,第178页。
    ④ 刘叙宾:北京高师平民学校回忆。五四运动与北京高师,第462页。
    ⑤ 吴雁南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三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第357页。
    ⑥ 陈中原:中国教育平等初探,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① 李蒸:北平师大与西北师院毕业纪念册序(1943年)。李溪桥主编:李蒸纪念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54页。
    ② 苏雪林——集作家、教授、学者于一身的才女。顾明远主编,王淑芳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名人志(学子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4页。
    ③ 程俊英:陈中凡老师在女高师。吴新雷编:学林清晖—文史学家陈中凡,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1页。
    ① 蒋梦麟:学生自治——在北京高等师范演说(1919年)。曲士培主编:蒋梦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36-138页。
    ① 张燕镜主编:师范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20页。
    ② 师范教育学,第98-99页。
    ③ 顾明远主编:制度的建构与超越——北京师范大学与20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6页。
    ④ 师范学校的学艺、专业和校风。林砺儒文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759页。
    ① 师范学校的学艺、专业和校风。林砺儒文集,第759页。
    ①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编著:走向优质均衡的30年,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6页。
    ② 陈晨:教育贫困反思——关于农民工流动子女的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第120、122页。
    ③ 刘新成、王海燕等著:首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9-10页。
    直隶风土调查录,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1915年七月出版。
    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十周年纪念册,1918年。
    北京师范学校一览,1926年六月。
    熊希龄:香山慈幼院发展史,北京:香山慈幼院出版,1927年。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暨附属中小学十八年度概况,1930年。
    北平市市立师范学校校友录,1931年十一月。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乡村教育实验区计划大纲,1933年十月。
    北平市社会局教育科编:北平市教育概览,1933年版。
    国立北平师范师范大学一览,1934年八月。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近况:师大卅四年纪念刊,1936年。
    二十四年度第一学期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课业报告,注册课制,1936年二月。
    北京府县志辑⑥。宗庆煦、臧理臣等纂修:民国密云县志,据民国三年(1914)京华印书局铅印本影印。
    北京府县志辑⑥。杨德馨、礼阔泉等纂修:民国顺义县志,据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影印。
    北京府县志辑⑦。王兆元、李兴焯纂修:民国平谷县志,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天津文竹斋铅印本影印。
    河北府县志辑(26)。张兴楼、周存培、冯舜生、宋大章纂修:民国涿县志,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影印。
    河北府县志辑(26)。崔汝襄、刘崇本、刘延昌、张仁蠡纂修:民国霸县新志,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天津文竹斋铅印本影印。
    河北府县志辑(37)。陈式谌、马文焕、王葆安纂修:民国香河县志,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影印。
    河北府县志辑(28)。钟仲仁、于尚义等纂修:民国固安县志,据民国三十一年(1942)铅印本影印。
    河北府县志辑(?)。韩琛、苏士俊、曹桢等纂修:民国三河县新志,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影印。
    大兴县教育志编委会编:大兴县普通教育志,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大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大兴县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
    怀柔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怀柔县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密云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密云县志,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密云县教育志编委会编:密云县普通教育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门头沟区地方志编纂委员编:门头沟区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年。
    门头沟区普通教育志编委会编:门头沟区普通教育志,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东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市东城区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东城区普通教育志编委会编:东城区普通教育志,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西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市西城区志,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西城区普通教育志编委会编:西城区普通教育志,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宣武区普通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宣武区普通教育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宣武区成人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宣武区成人教育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年。
    崇文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市崇文区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房山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市房山区志,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房山区普通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房山区普通教育志,(内部刊物,赠阅),1996年。
    昌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昌平县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
    昌平县教育志编委会编:昌平县普通教育志,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丰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市丰台区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通州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通县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刘鹍书总纂:民国通县志稿,通州区史志办公室整理出版,2002年。
    平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平谷县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顺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顺义县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年。
    永清县志办公室编:永清县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蓟县志编修委员会编著:蓟县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三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三河县志,北京:学苑出版社,1988年。
    香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香河县志,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
    廊坊市志编修委员会编:廊坊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年。
    霸县编史修志委员会编:霸县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涿州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
    固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固安县志,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
    宝坻县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宝坻县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
    武清县地方史志编修委员会编:武清县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武清县地方史志编辑室辑:武清县专业志大事纪集成,第二辑(文教卫生)上。武清县教育局编修:武清县教育志,内部资料。
    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北省志第76卷·教育志,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北京普通中等专业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普通中等专业教育志稿,北京:朝花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
    刘文江编:良乡,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年。
    (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2版。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
    (清)周家楣、缪荃孙等编纂:光绪顺天府志经政志·学校上,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
    西北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编:西北师范大学校史(1939-1989),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耿申、邓清兰、沈言、喻秀芳编:北京近代教育纪事,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年。
    邓清兰编:北京名校录’,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年。
    吴廷燮等纂:北京市志稿·文教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
    刘东声:北京回民教育史略,北京回民学校出版,1999年。
    王彬、崔国政:燕京风土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
    刘川生主编:青春的足迹——北京师范大学青年运动纪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李友芝等编: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史资料,内部交流本。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编(第十六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年。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资料室编:五四运动与北京高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
    学府丛刊: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文录(第一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
    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十一辑)。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86年六月。
    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1992年。
    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编: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吴慧龄、李壑编:北京高等教育史料,(第一集·近现代部分),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
    汤世雄、王国华主编:北京师范学校史料汇编(1906-1948),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
    邓菊英、李诚编:北京近代小学教育史料,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
    韩朴、田红编:北京近代中学教育史料,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
    田红、李诚编:北京近代中师、职业、学前、特殊、民族教育史料,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
    邓菊英、高莹编: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
    马玉田、舒乙主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教育,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
    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合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汪伪政权,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底边社会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李桂林、戚名璓、钱曼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 版社,2007年4月第2版。
    璩鑫圭、童富勇、张守智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
    朱有王献、钱曼倩、戚名琇、霍益萍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
    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北京文史资料(第62、74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2008年。
    邓云乡:宣南秉烛谭,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邓云乡:文化古城旧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编:国家图书馆藏近代统计资料丛刊(第三十二册),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
    京师第一初级师范学堂会计官请领款项清单及该堂造报用款数目清单等文件,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号:财经195。
    京师优级师范学堂预算册及学部发给该堂开办常支经费的文件,中国第一档案馆,档案号:财经196。
    奏请设立女子师范和赴学部承领经费的领呈等文件,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号:财经197。
    查视上义师范学校报告。京师学务局关于创立上义师范学校给教育部呈及教育部指令,北京档案馆档案,J004-002-00226。
    北平私立上义师范学校立案呈报事项表,北京市档案馆档案,J004-002-00438。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教育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饮冰室合集·文集1,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
    汤伯才主编,梁树基、吕达副主编:廖世承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戴自俺主编: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林砺儒文集,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曲士培主编:蒋梦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蔡振生、刘立德编:陈宝泉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李溪桥主编:李蒸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杜春和、韩荣芳、耿来金编:胡适演讲录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京师督学局编辑:京师督学局一览表(宣统元年分),宣统二年十月编辑,十二月印行。
    直隶教育促进会学术委员会编:学术与教育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24年印刷。
    学部官报(影印本),台北故宫博物院,1980年。
    喻世长著,王金昌整理:建国日记(上册),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
    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上海太平洋印书馆,1932年。
    曹子西主编:北京通史,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
    张燕镜主编:师范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
    钱曼倩、金林祥: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三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三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方彪:北京士大夫,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年。
    余钊:北京旧事,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
    资中筠: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现代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沈雨梧:浙江师范教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
    刘捷、谢维和:栅栏内外: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马啸风主编:中国师范教育史(1897~2000),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耿文侠,冯春明:百年历程——河北师范教育创建与发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
    陈中原:中国教育平等初探,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俞启定:书院北京,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
    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
    宋恩荣、余子侠主编:日本侵华教育全史(第二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顾明远主编:制度的建构与超越——北京师范大学与20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易中天:读城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3月第3版。
    郭贵儒、张同乐、封汉章:华北伪政权史稿——从“临时政府”到“华北政务委员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袁熹:北京近百年生活变迁(1840-1949),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
    何玲华:新教育·新女性:北京女高师研究(1919-192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胡文涛:美国文化外交及其在中国的运用,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
    凌兴珍:清末新政与教育转型——以清季四川师范教育为中心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刘仲华主编:北京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王士花:日伪统治时期的华北农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编著:走向优质均衡的30年,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0月第3版。
    杨天石、黄道炫编:战时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贺金林: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教育复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罗志田:变动时代的文化履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王雪珍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
    季剑青: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1928-193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吴雁南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1840-1949),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2版。
    张鸣:中国教育病了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
    陈晨:教育贫困反思——关于农民工流动子女的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年2月第1版。
    刘新成、王海燕等著:首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
    魏光奇:今天与昨天——中国社会历史问题散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
    苏雪林:苏雪林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
    王淑芳、邵红英主编:师范之光——北京师范大学百杰人物,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吴新雷编:学林清晖——文史学家陈忠凡,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顾明远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名人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金恒娟:追念幼儿教育专家张雪门先生,幼儿教育,1983年第8期。
    戴自俺:张雪门先生生平及其幼儿教育思想,幼儿教育,1991年第3期。
    朱良:张雪门的幼稚师范实习理论及其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李莉、于开莲:张雪门教育实习思想对当前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
    贾艳红:张雪门幼儿师范教育实习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教育与教学研究,第25卷,第6期,2011年6月。
    乔金霞:浅析近代中国学前师资教育的发展历程,大庆师范学院学报,第31卷,第2期,2011年3月。
    王淑芳: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记“五四”前后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党史通讯,1989年第3期。
    程俊英:回忆女师大,档案与史学,1997年第1期。
    傅瑛:女高师散文创作论——兼谈中国现代女性散文的发端,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曹安和:中国音乐教育的摇篮——从女高师到女子文理学院,中国音乐学,2002年第1期。
    王翠艳:女高师校园文学活动与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
    王英、王睿:论北京女高师四位女作家的母爱歌颂,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 第4期。
    姜丽静: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首届女大学生的教育生活史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21卷,第9期,2008年9月。
    姜丽静:高等教育创办的非常规个案: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学报,第5卷,第5期,2009年10月。
    姜丽静: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非常规办学的成功经验与启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姜丽静:从边缘到中心:重新解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高等教育研究,第30卷,第11期,2009年11月。
    姜丽静、廖志强:边缘处的别样行走——关于“女高师”的研究现状、研究地位及研究视角,高教探索,2010年第2期。
    祁斌斌:由女高师周刊再识女高师音乐系,音乐研究,2009年第1期。
    张红艳:民国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为例,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第3期,2011年3月。
    郝长海:老舍在北京师范学校,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4期。
    姜中光:中国最早的高等师范学院——京师优级师范学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第15卷,第1期,1999年3月。
    郑师渠:论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向仁富:论1921年北京国立八高校教师索薪运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9卷第4期,2002年7月。
    阮春林:浅析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创设,历史教学,2004年第4期。
    李剑萍: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中国化历程,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蔡光明:抗战胜利后的教育甄审与反甄审,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2卷,第4期,2003年7月。
    曾德刚:北京“新国民运动”的思考,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月。
    严海建;国民政府初期北平大学区风潮论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期。
    孙邦华,颜芳: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平师范大学的生存危机,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郭友琪:社会问题与教育转型——试论民国时期的学生就业困难(1912-1937),学理论,2011年第11期。
    阮春林:近百年来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研究综述,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1卷第1期,2012年3月。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2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
    李友芝主编:中外师范教育辞典,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