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主体意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及其关系的本质和基础。人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推动者;是它发生的原因,也是它终了的目的。人体物质构成中最具关键作用的大脑使人类生命活动呈现出受精神支配的特点。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人类是自然界中唯一能够运用意识活动支配自己生命过程的物质现象。全部人类历史活动都不过是在不断实现着人类自由自觉的类特性。在此意义上,自人类在世界中取得主体地位后,人类文明史就可以看作是一部人类主体性、能动性的发展史和实现史,是人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成熟的历程。
     主体意识指人对自身作为对象性活动主体的本质、地位和价值的自觉认识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自身的实践理念。它是人类关于自身与客体关系的意识,表征着人在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
     在具体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主体意识的发展有一个从少数到整体,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人类能够运用自然资源的方式、途径越多,在生命活动方面就越呈现出自由,生命过程就越得到优化,其主体意识就越充分。市场经济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主体意识从分散的个人或占人口少数的阶级向普遍的个人或全体的社会成员转化的过程。由于主体意识要靠社会关系支撑和保存,所以,社会的责任就在于以合理的社会管理机制调整和改造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改善社会合作方式,扩大社会合作的规模,增强社会合作的效果,在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取得愈来愈多的自由,为个体主体意识的横向拓展和纵向提升提供外部环境,以达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但是,迄今为之,社会并不完全具备实现每个人主体意识的条件。就此而言,人类历史尤其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更替就是要更好地解决主体意识的实现问题。本文正是立足于主体意识论证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的选择以及由此展开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中国改革选择市场体制表明:这一经济体制适应了人类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客观需要。它极大地促进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发展,促进了人的能力发展。人的能力即人作为主体能动地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的本质力量。马克思说,全面发展的个人,也就是用能够适应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交换的职能中使自己先天或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然而,市场经济固有的逻辑不可避免地造成一系列主体性问题,如人的异化、两极分化和环境问题等等。在一般情况下,主体性困境是在主客体互动中主体意识绝对化或片面化的问题。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深入发展,将逐步显示出对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超越,也是展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契机。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以及中国改革二十多年的积累为实现这种超越提供了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将不断促进社会成员成为自由的人、自主的人、自觉的人,并将人的主体性的不断提升融和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之中。它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基本形成自身主体条件后政治权力运作重心转移的需要,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式寻求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开始,还将是人类社会主义实践发展模式的创新。
The human constitutes both essence and basis of all human activities and relationships. The human-the subject of social history acts as the organizer, participator and developer of the social activities, who causes the occurrence of the social activities, but also is their eventual objective. As the most critical part of the body physical composition, the brain determines such a feature that the human vital activity is dominated by the mind. Marx said, the whole character of a species, its species-character, resides in the nature of its life activity, and free conscious activity constitutes the species-character of man. The human being is the one and only phenomenon of substance in the realm of nature that its vital process can be dominated through its conscious activity. All the historical activities of human being are merely for continuous realization of human generic characteristics, i.e., freedom and self-consciousness. In this sense, after the human being took over the subject position in the world, the human civilization history could be regarded as a history of human subjectivity and initiative development and realization, as well as a process of human subject consciousness arousing and maturing.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is what the human intentionally cognizes the nature, position and value of itself as the subject of the target activities. It gives birth to the ideas and thoughts for the practice where the human initiatively cognizes and reforms both the objective world and itself. It is the human awarenes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bject and the human itself, and also represents that the human takes an initiative stand in its correlation with the object.
     In the stream of a specific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evolution follows a course from minority to entirety and from one-sidedness to all-sidedness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social productivity growth level. With more means and ways of utilizing natural resources, the human being achieves more freedoms in its vital activity and higher optimization of its vital process, and thus more sufficient subject consciousness. The market economy plays an unparalleled role in this regard. To a certain extent, it is a process of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transformation from scattered individuals or minority class to universal individuals or general public.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needs to be supported and preserved by the social relationship. Therefore, the responsibility of a society is to utilize, adjust and reform the social relationship through a reasonable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so as to improve the mode of social cooperation, expand the scale of social cooperation and promote the effect of social cooperation. In this way, the human being can enjoy more and more freedoms while developing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realm of nature. And this provides a favourabl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at allows the individual subject consciousness to expand transversally and upgrade longitudinally for the prospect of free and all-around development of every individual. However, so far the real society hasn't possesse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realization of every individual. In view of this, the purpose of the reform in the human history, particularly the change of the human society development pattern is to just to better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hinder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realizatio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ubject consciousness to demonstrate the socialism choice of market economy and the subsequent socialistic development pattern.
     China has chosen the market system in its reform. This reveals that such an economic system fits for the objective need of human being in a particular historical stage. It drives significantly the arousing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ubject consciousnes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apability. The human capability means the essential power that the human possesses as the subject to initiatively cognize and reform the object. As Marx had ever said, a fully developed person is an individual who can well adapt to extremely different demands for labor and can freely develop all his inborn or acquired talents in the alternate or substituted functions. However, the inherent logic of market economy is inevitable to bring up a series of subjectivity troubles, such as human alienation, polar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subjectivity dilemma is resulted in nature from the immature and incomplete subject consciousness. With further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the Chinese socialistic market economy is gradually revealing its advantage over the capitalistic development pattern, which provides a good opportunity to show the socialism superiority. Such a surpassing becomes more possible under 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available due to the rapid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as well as the Chinese power accumulation in more than 20 years of refor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ic harmonious society is culturing the members of the society to be free, independent and self-conscious individuals, and is also upgrading the individual subjectivity and incorporating it int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with the nature, the society and the human itself. It not only meets the need of transferring the core of political power application after the socialistic market economy has created basic subject conditions, but also starts the pursuit of the socialistic market economy for the socialistic target values, as well as will innovate the human socialistic practice development pattern.
引文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8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8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1页.
    1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智、任立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年版,第328—329页.
    2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智、任立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年版.第331页.
    3 吴家华:理解恩格斯——恩格斯晚年历史观研究[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8页.
    1 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万俊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00页.
    2 张雄:经济哲学——从历史哲学向经济哲学的跨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0页.
    1 黄先禄:主体意识与政治意识的辨证效应[J].怀化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第46页.
    2 高青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5页
    3 朱静君:市场经济与主体意识的觉醒[J].现代哲学,1995年第3期,第42页.
    4 乔秀民:中国人民主体意识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5期,封底页.
    4 参见方世南: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异同析[J].苏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6 薛德震:人的哲学论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5页.
    7 杨经录:类主体意识——“两课”教学目标的当代定位[J].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12期,第77页.
    8 王世超:传统伦理下人的主体意识的现代建构[J].求索2003年第6期,第171页.
    9 田东奎:中国近代的主体意识学说[J].唐都学刊,2002年第1期,第26页.
    1 谭千保 陈梦稀:论传统文化对个体主体意识生成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第2期,第30页.
    2 宋新夫:辛亥革命对国民主体意识觉醒的影响[J].南昌高专学报,2002年第2期,第20页.
    3 杨金海:论人德主体意识[J].求是学刊,1996年第2期,第21页.
    4 吴蓁蓁:主体意识的觉醒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J].福建学刊,1995年第3期,第7页.
    5 胡伟文:主体意识:一个辨证发展的观念[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第22页.
    6 贺善侃:主体意识德二重化结构[J].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第27页.
    7 吴增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主体意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第36页.
    8 边美荣:论当代中国主体性意识的确立与现代化[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第59页.
    9 邓春梅: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第14卷第3期,第50页.
    10 参见张建云:主体意识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43页.
    11 张健: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主体意识及其培养[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57—58页.
    1 谭千保 陈梦稀:论传统文化对个体主体意识生成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第2期,第30页.
    2 参见汤丽瑾:自我实现的主体意识[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第19页.
    3 杨金海:论人德主体意识[J].求是学刊,1996年第2期,第21—25页.
    4 朱高正:近现代中国输入西方思潮的经验与教训(下)[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2期,第5页.
    5 王世超:传统伦理下人的主体意识的现代建构[J].求索,2003年第6期,第171—172页.
    1 谭千保 陈梦稀:论传统文化对个体主体意识生成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第2期,第31—33页.
    2 陶悦、刘春泽:试论早期儒家思想中的个体主体意识[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第8期,第31—34页.
    3 曹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主体意识[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6期,第92页.
    4 吴亚平: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市场道德建设的维度[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67页.
    1 张登巧:发展市场经济与增强人的主体意识[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55页.
    2 乔秀民:中国人民主体意识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5期,封底页.
    3 胡伟文:主体意识:一个辨证发展的观念[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第25页.
    4 王世超:传统伦理下人的主体意识的现代建构[J].求索,2003年第6期,第172页.
    5 张健: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主体意识及其培养[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59页.
    1 吴亚平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市场道德建设的维度[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68页.
    2 张建云:主体意识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3 胡伟文:主体意识:一个辨证发展的观念[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第25页.
    4 杨经录:类主体意识——“两课”教学目标的当代定位[J].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12期,第77页.
    5 张建云 郑玉香:论主体意识与主体性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1期,第44页.
    6 宋晓杰:主体意识的归隐:显现与本质寻求[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第66页.
    1 转引自:薛德震:人的哲学论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2 荀子·非相[M].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页注②.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页.
    2 张建云:主体意识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1 韩庆祥: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5页.
    2 参见:韩庆详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2页.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中共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35—536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页.
    3 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页.
    4 资本论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2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3—154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2页.
    3 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28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7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67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48页.
    3 吕红:主体意识的觉醒与价值哲学[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版,第2期.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
    1 张建云:主体意识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1—52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2 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现代形态[M].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5页.
    3 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5页.
    1 陶富源:论主体与主体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9期,第550页.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84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7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3 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现代形态[M].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49页.
    4 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现代形态[M].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51页
    1 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现代形态[M].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51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59、161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8页.
    2 高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1—122页.
    1 参见孙万智:中西空想社会主义之比较[J].理论探讨,2000年第6期,第19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7页.
    2 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1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6—217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8页.
    6 郝敬之:整体马克思[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第92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8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18、411页.
    1 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16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10、60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70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28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4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4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3页.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61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54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3、29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0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6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75页.
    2 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现代形态[M].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23页.
    3 列宁全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7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4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2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0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1 列宁选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9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2 高清海:从人的生产发展看市场经济[J].江海学刊,1995年第1期.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9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23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5—926页.
    3 高清海: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87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8—109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2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0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3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页.
    1 黄红生:论主体性的历史演变及虚拟时代主体性的发展[J].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6期,第27页.
    2 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M].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90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7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1页.
    1 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现代形态[M].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59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05—606、610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1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05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3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页.
    2 张光明: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1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14册[Z].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92页.
    2 毛泽东选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1页.
    1 毛泽东选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2页.
    2 毛泽东选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7页.
    3 毛泽东文选 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页.
    1 毛泽东著作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27页.
    2 参见毛泽东文选 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6—248、309、315页.
    1 列宁全集 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5页.
    2 张光明: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9页.
    1 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现代形态[M].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55页.
    1 韩庆祥: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19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6页.
    3 卫兴华:卫兴华自选集[M].学习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4 张传平:市场逻辑与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页.
    5 列宁全集 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第124页.
    6 列宁全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第570页.
    1 现代外国经济学论文选 第9辑[Z].北京:商务印书馆,第63—67页.
    2 K·埃克隆德:瑞典经济——现代混合经济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1—12页.
    3 同上,第42页.
    4 转引自人大复印资料:政治经济学[J].1993年第3期,第68页.
    5 莫里斯·博恩斯坦:比较经济体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第39、155页.
    1 卫兴华自选集[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页.
    2 转引自苏星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58页.
    3 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1 人民日报[N].1989年10月31日.
    2 邓小平文选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3页.
    3 邓小平文选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3页.
    1 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现代形态[M].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33页.
    1 张建云:主体意识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2 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卷)[C].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8页.
    1 鲁迅全集 第1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87页.
    2 张建云:主体意识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页.
    3 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现代形态[M]: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28页.
    1 张建云:主体意识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4页.
    2 孙广华:地质技术主义背景下的伦理选择[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59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5页.
    2 谢磊:论市场经济与个人主义[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78页.
    1 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M].程炼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2 张彭松、王雪冬:个人主义及其文化困境[J].天中学刊,2006年第6期,第37页.
    3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社会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04—205页.
    1 程国蓉:主体性的困惑——对现代社会中主体性探讨[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13页.
    2 [美]柏忠言、张蕙兰:西方社会病[M].上海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596页.
    3 范美霞:现代“消费主义”与经济、政治的同盟[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 参见蔡雪芹:消费异化与伦理失衡——现代西方消费观释义[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6页.
    1 傅智勇:论网络时代人的主体性的健康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3期.
    2 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3 黄红生:论主体性的历史演变及虚拟时代主体性的发展[J].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6期,第29页.
    1 赵建军:虚拟实践中的主体性境遇[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5期,第45页.
    1 高静文、雷念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文精神[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1 邓小平文选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5、327、334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4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67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年版,第39页.
    4 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现代形态[M].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7页.
    1 杨岚、张维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10页.
    2 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M].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16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5—296页.
    2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44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7页.
    2 张建云:主体意识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1页.
    1 黄菊: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共创人类幸福美好未来[N].在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第二十八届全球大会上的致辞,北京新华网,2004-09-12.
    1 张建云:主体意识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151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7—218页.
    3 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现代形态[M].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65页.
    1 “数字鸿沟”是对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差距的一种流行说法。
    2 参见文汇报[N].2001年5月25日.
    3 韦定广:“世界历史”语境中的人类解放主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24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2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
    2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3 转引自:先验唯心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年中文版,译者序言第ⅳ页.
    1 罗伯特·贝拉等:美国透视——个人主义的困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17页.
    1 欧文·拉兹洛等:意识革命——跨越大西洋的对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107页.
    1 张建云:主体意识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1 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03页.
    2 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04页.
    1 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M].印金强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80—81页.
    1 转引自王振海:民主与中国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第73页.
    1 叶赋桂:现代化:合理化与本土化[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2 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3 刘福垣:社会保障主义宣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1 参见李红等:和谐社会呼唤教育公平[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83—84页.
    1 张建云:主体意识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5页.
    2 邓小平文选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9页.
    3 庄子·天地[M].
    1 余金成:和谐社会目标与中国发展方式的初步形成[J].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3期,第3页.
    1 余金成 赵华灵:和谐社会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J].理论探讨,2007年第1期,第1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70页.
    1 参见辛向阳:和谐社会:一个中国式创造[[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6年第1期,第66页.
    2 包心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J].文史哲,2006年第1期,第150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0页.
    2 余金成: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论纲[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1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3页.
    1 李路路: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阶层相对关系模式的双重再生产[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第105—118页.
    1 余金成:和谐社会目标与中国发展方式的初步形成[J].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3期,第3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3、12、19、20、21、25、27、40、42、46(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974、1960、1975、1963、1971、1965、1974、1972、1982、1079、1079、1980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文选》第7、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毛泽东著作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邓小平文选》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4、1993年版。
    《列宁全集》第2、3、13、36卷,人民出版社,1984、1984、1987、1985年版。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卷,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现代形态》,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余金成:《劳动论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高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张建云:《主体意识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卫兴华:《卫兴华自选集》,学习出版社,2005年版。
    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衣俊卿:《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衣俊卿:《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常卫国:《劳动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探义》,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季正矩、彭萍萍、王瑾:《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前沿学术对话》,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黄宗良、孔寒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理论、历史和评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沈宗武:《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醒》,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张光明:《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史考察》,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张爱武:《世界历史性社会主义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李明华:《历史决定论的现代诠释》,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薛德震:《人的哲学论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严春友:《人:西方思想家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杨适:《中西人论及其比较》,东方出版社,1992年版。
    胡潇:《意识的起源与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周穗明:《现代化:历史、理论与反思:兼论西方左翼的现代化批判》,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万光侠:《市场经济与人的存在方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高清海:《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李培林:《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谷方:《主体性哲学与文化问题》,中国和平出版社,1994年版。
    袁洪亮:《人的现代化——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张步仁、马杏苗:《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黑龙江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曹海玲:《理想与现实: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主义》,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张传平:《市场逻辑与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候衍社:《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君:《马克思的感性活动存在论:一个从“存在论差异”展开的比较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陈小鸿:《论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韦定广:《“世界历史”语境中的人类解放主题》,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李培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南湜、谢永康:《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杨耕:《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2004年版。
    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吴家华:《理解恩格斯——恩格斯晚年历史观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郝敬之:《整体马克思》,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命题辞典》,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高秉江:《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楠明:《价值主体性:主体性研究的新视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马健行:《20世纪社会主义思想史》,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曾永成:《回归实践人类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李成蹊:《历史主体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年版。
    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历史视域与当代意义》,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王义军:《从主体性原则到实践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雄:《经济哲学——从历史哲学向经济哲学的跨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袁吉富:《社会发展的代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顾乃忠:《主观能动性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李瑜青:《人本思潮与中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杨筱刚:《马克思主义“硬核”及其剥取——当代社会主义的自我意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杨岚、张维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建构》,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刘福垣:《社会保障主义宣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王振海:《民主与中国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
    韦定广:《“世界历史”语境中的人类解放主题》,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赵天成、李娟芬:《马克思的幽灵与现实:运用当代阐释学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解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高静文 雷念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文精神》,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赵剑英、俞吾金:《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熊芳、雍涛:《毛泽东眼中的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上海财经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版。
    [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张宁、丰子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美]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美]K·埃克隆德:《瑞典经济——现代混合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美]欧文·拉兹洛等:《意识革命——跨越大西洋的对话》,朱晓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美]罗伯特·贝拉等:《美国透视——个人主义的困境》,张来举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美]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印金强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美]莫里斯·博恩斯坦:《比较经济体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
    [日]伊藤诚:《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
    Bernard J. Bars, "In the Theater of Consciousness " 1997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N. Y. U.S.A
    Pierson, c. "Socialism After Communism/The New market Socialism" , Published in 1995 by Polity Press, Cambridge UK
    Marty Sen., "Development As Freedom" 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Alfred A. Knop, Inc., New York
    余金成:《和谐社会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探讨》,2007年第1期。
    余金成:《和谐社会目标与中国发展方式的初步形成》,《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3期。
    余金成:《劳动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纲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余金成:《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讨》,2005年第5期。
    余金成:《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化的统一》,《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5期。
    余金成:《人性界定与人类发展规律》(上、下),《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4期。
    余金成 薛新国:《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及其现代诠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1期。
    余金成:《深入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几个基本问题》,《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第2期。
    荣长海:《科学发展观的三个层次》,《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3期。
    荣长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问题研究》,《理论月刊》,2006年第7期。
    董四代:《历史的追求与现实的选择——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与现代化关系探讨》,《学习论坛》,2006年第7期。
    董四代:《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矛盾、超越、统一》,《攀登》,2002年第2期。
    杜鸿林:《论文化的力量》,《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杜鸿林:《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若干思考》,《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李锦坤:《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逻辑必然及其方法论要义》,《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
    李锦坤:《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理念内涵》,《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周穗明:《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得新进展——“20世纪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成果简介》,《广东社科规划要报》,2006年第1期。
    陶文昭:《信息时代与社会主义的未来》,《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4年第2期。
    周文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学研究述评》,《齐鲁学刊》,2004年第2期。
    李朝祥:《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实现的内在机制》,《求实》,2004年第6期。
    张瑜玲:《人的主体性研究的缘起及历史考察》,《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第5期。
    铁省林:《西方哲学中主体性问题的历史嬗变》,《齐鲁学刊》,2003年第2期。
    罗淑荣:《主体性的局限与超越》,《攀登》,2003年第2期。
    张常忠:《主体性批判——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刘长荣:《主体性与个体性》,《社会科学家》,2002年第6期。
    周书俊:《主体性原则的解构》,《东岳论从》,2002年第6期。
    李长成 陈立新:《走出近代主体性的困境》,《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楼竟洲:《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主体地位的统一》,《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赵建军:《虚拟实践中的主体性境遇》,《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5期。
    傅智勇:《论网络时代人的主体性的健康发展》,《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3期。
    杨同斌:《从个人出发的历史主体观:马克思历史主体观的革命性变革》,《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1期。
    王晓升:《从类的历史到个人的活动的历史——论马克思历史主体观念的演变》,《探索》,2002年第4期。
    红生:《论主体性的历史演变及虚拟时代主体性的发展》,《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6期。
    郭海龙:《从主体悖论看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式微》,《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
    崔永和:《个体发展:人类文明的标尺》,《肇庆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封毓昌:《关于社会意识的主体性理解》,《南开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于沛:《历史认识:主体意识和主体的创造性》,《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
    杨金海:《论人的主体意识》,《求是学刊》,1996年第2期。
    聂锦芳:《论主体的自我意识》,《晋阳学刊》,1994年第1期。
    张建云 郑玉香:《论主体意识与主体性问题》,《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1期。
    石敦国:《马克思对近代意识主体的根本消解》,《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吕世荣:《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主体价值视角》,《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邓春梅:《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内涵分析》,《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郭湛:《论个体、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哲学与现代化》(第二辑),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张培英:《“斯诺命题”与人类立场的根本错误——一个主客体关系的视角》,《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邢亚玲:《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9期。
    查庆 田方林:《构建主客体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于光远:《关于主客体关系的对话》,《学术界》,2001年第6期。
    于海江:《客体的定义及其特征》,《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陈宇光:《历史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本体论批判》,《江海学刊》,2004年第6期。
    陈文江:《论马克思主客体观的实践性原则》,《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1期。
    蔡成效:《论人与世界之间现实的主客体关系》,《贵州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段德智:《论现代西方哲学的“返老还童”——现代西方主体性哲学发展趋势研究》,《江海学刊》2001年第5期。
    李继武:《重构主客体关系的理论基础、哲学方式和发展模式》,《齐鲁学刊》,2000年第4期。
    郭海军:《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体论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当代思潮》,2004年第5期。
    张旭平:《建构与解构:主体在现代、后现代哲学中的命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黄明娣:《肯定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在哲学上实现革命变革的实质》,《求实》,2004年第7期。
    张娣英 苏平富:《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主体性思想》,《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王军:《论马克思对世界历史意义下主体性的反思》,《现代哲学》,2001年第4期。
    许超华 彭培兰:《论人的主体性及其发展阶段》,《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陶富源:《论主体及主体性》,《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候继英 姚涛:《论主体性思想的演进逻辑》,《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王晓升:《马克思从个人出发的历史主体观及其对利己主义的批判》,《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胡存之:《人学研究的反思》,《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5期。
    《科学社会主义》评论员:《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中的问题》,《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6期。
    张建云:《论个体主体意识》,《天中学刊》,2000年第3期。
    姜涌:《主体意识在实践中的地位贺作用》,《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江俊文:《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新跨越》,《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第5期。
    王永义:《早期卢卡奇著作中的马克思历史主体理论》,《探求》,2004年第1期。
    乔秀山:《中国人民主体意识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中共山西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6期。
    张汝伦:《主体的颠覆: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学术月刊》,2001年第4期。
    赵修义:《主体觉醒和个人权利意识的增长——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观念史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贺善侃:《主体性意识的二重化结构》,《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张健:《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主体意识及其培养》,《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石三秀:《公民主体意识与建设现代法治国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刘天杰:《网络时代关于主体意识的思考》,《求实》,2002年第12期。
    杨河:《中国共产党与民族主体性意识的觉醒河重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0期。
    吴蓁蓁:《主体意识的觉醒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福建学刊》,1995年第3期。
    李甦平:《主体意识在韩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当代韩国》,2000年秋季号。
    张登巧:《发展市场经济与增强人的主体意识》,《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曹志成 刘建林:《浅议新时期工人阶级的主体意识》,《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第11期。
    曹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主体意识》,《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6期。
    吴增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主体意识》,《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张晓 杨相琴:《市场经济对人类主体意识的影响》,《信阳农专学报》,1995年第3期。
    朱静如:《市场经济与主体意识的觉醒》,《现代哲学》,1995年第3期。
    王连法:《市场经济主体意识行为论纲》,《山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吴亚平:《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市场道德建设的维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谭千保 陈梦稀:《论传统文化对个体主体意识生成的影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第2期。
    郭晓丽:《秦汉以来中国哲学主体意识的逻辑演变》,《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6期。
    陶悦 刘春泽:《试论早期儒家思想中的个体主体意识》,《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第8期。
    田东奎:《中国近代的主体意识学说》,《唐都学刊》,2002年第1期。
    安丽哲:《中国人的主体意识与浪漫精神》,《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3期。
    李路路:《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阶层相对关系模式的双重再生产》,《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辛向阳:《和谐社会:一个中国式创造》,《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6年第1期。
    包心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文史哲》,2006年第1期。
    李红等:《和谐社会呼唤教育公平》,《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蔡雪芹:《消费异化与伦理失衡——现代西方消费观释义》,《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范美霞:《现代“消费主义”与经济、政治的同盟》,《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程国蓉:《主体性的困惑——对现代社会中主体性探讨》,《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谢磊:《论市场经济与个人主义》,《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孙广华:《地质技术主义背景下的伦理选择》,《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