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马克斯·韦伯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意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德国现代著名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iber)不仅以其在学术界首倡“经济伦理”这一全新的研究领域,并做为有意识地研究经济与伦理关系的第一人而饮誉世界。更因其经典性的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等相关研究成果对之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而为后人所景仰。
     笔者认为:韦伯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的一些结论性的论断,有着惊人的预见性和正确性。更在于他的独特的观察事物的视角、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相关研究领域中运用比较方法的意义。
     由于韦伯的经济伦理思想庞杂而艰深,且又零星地分散于他的多种著作之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对其经济伦理思想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因此,笔者认为:对韦伯的经济伦理思想进行一番系统有序的梳理就显得尤为必要,并试图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有益启示方面作一些尝试性的研究。
The contemporary German writer, Max Weiber(1864-1920) is well-known all over the world because he is the first to advocate economic ethics which is completely an uncultivated research area, and to do concious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economy and ethetic. Furthermore, he is respected by later generations as he has maken pioneering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s of this area by his releva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which are his classic works such as the protestant ethics and capitalist spirit and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as so on.
    The author thinks that Weiber' s greater not only ties in some of his conclusive inference with surprising forecast and accuracy, but also consists in his distinctive visual angle of observing, ways of thinking and singnif icancal of applying conpraison in the relevant research area.
    For Mar weiber' s economic ethics thoughts, being cumbersome and abstruse even scatterred in some of his works is. in a way, a hindrance to having a comprehensive and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his thoughts.
    Then the author thinks it seems especially necessary to make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his thought. So the author ties to do some research on the benifical enlightenment which his thought brings about in developing socialist marketoriented economy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引文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毛泽东选集》(1——5卷),人同出版社1991年版。
    3、《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陕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6、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刚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7、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8、《王威海编着:《韦伯:摆脱现代社会两难困境》,辽海出版社1997年版。
    9、邱仁宗主编:《20世纪西方哲学名著导读》,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10、李秀林等编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1、冯钢着:《马克斯·韦伯——文明与精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哈特穆特·莱曼、京特·罗特编:《韦伯的新教伦理——由来、根据和背景》,阎克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3、黄宪起、张晓玲:《文明的历史脚步——韦伯文集》,、三联书店1998年版。
    14、罗国杰:《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社1985年版。
    15、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6、R.鲍柯克、K、汤普森主编:《宗教与意识形态》,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17、莱因哈特、本迪克斯着:《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刘北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8、德国哲学论文集》(第1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9、袁澍涓主编:《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0、王初根:《论马克斯·韦伯经济伦理思想的几个问题》,《江西师大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4期。
    
    
    21、王淑芹:《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有关问题》、《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3期。
    22、钱再见:《韦伯经济伦理与中国传统道德的理性化重物》、《齐鲁学刊》,2003年第4期。
    23、樊浩:《市场经济与现代中国伦理的转换点》、《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4年第1期。
    24、张锡勤:《中国古代诚信思想浅析》,《道德与文明》,2004年第1期。
    25、李翔海:《儒家伦理与东亚现代化》,《中洲学刊》,1997年第1期。
    26、杨蔚:《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的基本精神和现代价值》,《首都师大学报》,1997年第5期
    27、许启贤:《怎样看待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道德》,《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3期。
    28、罗国杰《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高校理论战线》1996年第11期。
    29、袁贵仁,吴向东:《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的适应和超越》、《哲学研究》,1997年第6期。
    30、邓子美:《道家社会观新论——兼评韦伯对道家伦理的曲解》,《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3期。
    31、张桥贵:《道教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
    32、储小平:《儒家伦理与海外华人经济的发展》,《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1997年第5期。
    33、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1992年第3期第75页。
    34、黄皖毅:《韦伯的经济伦理观评价》,《临沂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35、罗能生:《市场经济、道德权利与产权伦理》,《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2期。
    36、晏辉:《儒家伦理的现代转换是否可能》,《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5期。
    37、姜国柱:《中国儒家的伦理道观》,《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第4期。
    38、朱哲:《道家哲学的价值观初论》,《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