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诗性批评方式,象喻批评方法的功用和地位非常突出。在诗歌批评中,批评家选择一些生动具体、富于联想的形象艺术地喻指批评对象的整体风格、意蕴,以唤起读者对诗歌所特有的、非理性分析能达到的、含蓄蕴藉的诗意美的直觉印象和诗性体验。迄今,对于这一批评方法的研究比较多,但研究的深度相对薄弱,且研究的角度各不相同,称谓也较为混乱。本文从对言、象、意的关系论出发,试找出托象言意,借象示义的起因,探究“象喻”的发端,然后从战国策士引类譬喻的游说艺术、人物品评、书画品评等几个方面去分析中国古代文论象喻批评方法在魏晋南北朝勃兴的背景;为了使研究更充分深入,最后还论述了象喻批评方法中内蕴风神的外化类型、象喻批评的体式及其诗性特征等。本文,重点突出象意关系的结合是象喻批评思维形成的关键,它体现了先民物象与寓意结合的具象思维的特征,而在具体的言说中,以象喻意的关系主要由比喻、比兴等手法来承担。无论从思维形式,还是从表现形式,都体现出了中国象喻批评方法的诗性特征,所以说,象喻批评方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诗性批评,是对中国诗歌文本的形式回应。
As one of literary critical methods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ry theories , imagery criticism’s function and position are very conspicuous. In the field of poem criticism ,critics chose some vivid, concrete and imaginative images to artistically analogize the whole features and meanings of the objects in order to awake readers’instinct impressions and literary experience which are peculiar and non-rational and of implicit poetic beauty during and after their reading .Though by now much reseach has been made on this method, there are more to be done. Besides, they are in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terms already used are a little confusing. 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the relation between words, Images and meanings. It tries to discover the causes of expressing meanings by using images and to find the beginning of“imagery analogy”. It analyzes the causes of imagery criticism in the Chinese ancient literary theories by analyzing the concrete mode of thinking, the arts of going canvassing by the statesmen who were good at using analogy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comments on characters ,writings and drawings and so on. Finally,in order to study further, it also analyzes the types, forms and features of imagery criticism. This article emphasizes that the relation between images and meanings is the key to the forming of the concrete mode of thinking of imagery criticism. It embodies the features of ancestors’concrete mode of thinking by combining the images and meanings, mainly by using metaphor, simile and XING. They embody the features of Chinese imagery criticism both in the mode of thinking and expressing forms. Imagery criticism only existed in the Chinese literary theories, responding to the texts of Chinese poems.
引文
①赵连元:《文学理论的美学阐释》,西宁.昆仑出版社, 2007年,121页。
    ②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534页。
    ③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169页。
    ④叶嘉莹:《钟嵘诗品评诗之理论标淮及其实践》,《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77年9月版,第18页。
    ⑤罗宗强:《我国古代诗歌风格论中的一个问题》,载《文学评论丛刊》第五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3月版,第191页。
    ⑥廖栋梁:《元朝诗评中的形象批评》,载《文学评论)第八辑,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4年2月版,第19页。
    ①参照王娟观点:《从钟嵘〈诗品〉论象喻批评方法的形成和发展》,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期。
    ②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534页。
    ③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南昌.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页。
    ④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98页。
    ①曹旭:摘句批评本事批评形象批评及其他——诗品批评方法论之二[J],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4)。
    ②吴果中:论象喻批评[J],岳阳.云梦学刊, 2001, (6): 51~52页。
    ③吴果中:论象喻批评[J],岳阳.云梦学刊, 2001, (6): 51~52页。
    ④张海明:《青年美学博士文库·玄妙之境》,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9页。
    ⑤潘殊闲:《叶梦得研究》,锦江.巴蜀书社,2007处版,第134页。
    ⑥参照徐菊:《论中国古代文论中“以象譬喻”的批评方法》,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期。
    ⑦吴果中:论象喻批评[J],岳阳.云梦学刊, 2001, (6): 51~52。
    ①吴果中:象喻批评的渊源探辨[J] ,长沙.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4, (3)。
    ①转引自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44页。
    ②韩维志编注:《庄子》,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84~85页。
    ①转自刘纪纲:《周易美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54页。
    ①参照罗坚:《<周易>与先秦审美意识发展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②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1~12页。
    ③转引自徐菊:《论中国古代文论中“以象譬喻”的批评方法》,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期。
    ①转引自韩林德:《境生象外》,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2页。
    ②注:竺道生,东晋佛学者。
    ①朱熹:《周易本义》,《朱子全书》(一),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
    ②朱熹:《周易本义》,《朱子全书》(一),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页。
    ①朱熹:《周易本义》,《朱子全书》(一),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页。
    ②转引自徐菊:《论中国古代文论中“以象譬喻”的批评方法》,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期。
    ①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99页。
    ②注:湖琏:古代祭祀时用作盛粮食的器皿。
    ③钱逊:《<论语>读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7页。
    ④[南朝宋]刘义庆著:《世说新语》,黄征、柳军晔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1页。
    ⑤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页。
    ①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2页。
    ②[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书店,2005年版,第220页。
    ①转引自张克、陈曼平:《吴兆骞论稿》,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77页。
    ①转引自李醒尘:《西方美学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72~373页。
    ②〔意〕维柯著,朱光潜译:《新科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2页。
    ①转引自王振复:《中国美学范畴史》第3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9页。
    ①转自祈志祥:《中国美学通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第219页。
    ①叶舒宪等:《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页。
    ①注:陈尚君先生在其文章《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中认为是明人伪作,待考。
    ②转引自徐菊:《论中国古代文论中“以象譬喻”的批评方法》,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期。
    ①转引自蔡镇楚:《中国文学批评史》北京.中华书局, 2005年版,第406页。
    ②转引自蔡镇楚:《中国文学批评史》北京.中华书局, 2005年版,第406页。
    ③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240页。
    ①转引自张伯伟:《禅与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版,161~162页。
    ①蔡镇楚:《中国文学批评史》,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页。
    ①蔡镇楚:《中国文学批评史》,北京.中华书局, 2005年版,第409页。
    ②转引自漆绪邦:《道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89页。
    ③转引自金开诚:《谈艺综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
    ④转引自潘运告:《美的神游》,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页。
    ①转引自杨匡汉:《心灵的和鸣》,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页。
    ①参照李建中:《汉魏六朝文艺心理学》,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06~210页。
    ①注:引用齐白石语,原话为:妙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②朗吉驽斯:论崇高[J],《文艺理论译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2),38
    ①注:腓,原是指小腿肚,善于屈伸变化,此指宇宙本体所呈现的变化无穷之姿态。
    1、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2、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3、胡经之主编.中国古典美学丛编(上、中、下)[M] .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4、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5、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6、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8、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9、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成复旺.神与物游:论中国传统审美方式[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11、成复旺.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
    12、张海明.回顾与反思:古代文论研究七十年[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3、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M] .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4、袁济喜.兴:艺术生命的激活[M]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
    15、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6、古风.意境探微[M]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
    17、叶维廉.中国诗学[M] .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
    18、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19、李清良.中国文论思辨思维[M] .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
    20、王夫之等.清诗话[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21、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2、何文焕.历代诗话[M] .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3、孙联奎、杨廷芝.孙昌熙、刘淦校点.司空图〈诗品〉解说二种[M] .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
    24、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熹.周易本义.朱子全书(一)[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5、柯可.周易大典[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26、罗坚.先秦审美意识发展史[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7、霍然.先秦美学思源[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28、卢育三.老子释义[M]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29、郭庆藩.庄子集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30、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31、罗宗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32、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33、赖力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34、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M] .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35、韩林德.境生象外——华夏审美与艺术特征考察[M] .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36、钱钟书.谈艺录[M] .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37、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M] .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38、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39、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40、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M] .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41、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42、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
    43、邓新华.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44、屈光.中国古典诗歌意象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
    45、潘运告.美的神游[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1、曹旭.比较批评与历史批评——〈诗品〉批评方法举隅[J],学术月刊1998年第3期
    2、曹旭.摘句批评?本事批评?形象批评及其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3、徐桂秋.论钟嵘的诗歌批评标准及其理论体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4、张利群.中国古代文艺批评方法论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5、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三论[J],文献1990年第1期
    6、张伯伟.钟嵘〈诗品〉的批评方法论[J],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
    7、李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论[J],江海学刊1988年第3期
    8、蒋述卓、闫月珍.对中国文学批评及古代文论研究方法的反思[J],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9、吴建民.中国古代诗歌批评的三种主要方法[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10、董运庭.文艺批评方法与方法论再思考[J],重庆师院学报1994年第4期
    11、佘小云.论郑振铎对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方法的反思[J],求索2004年第6期
    12、陈晓勇.“意象”的多义探源及翻译的理论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3、李鹏飞.立“象”以尽意——魏晋审美意象论[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4、刘天利.略论〈二十四诗品〉的意象批评模式[J],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5、韩晓明.意象思维与中国古典文论[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16、杨雨、白寅.中国古代文论中意象批评法形成的思维路径[J],暨南学报2005年第6期
    17、李东琴.中国古代文论中“意”“象”渊源简论[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18、李雁.论谢灵运山水诗的意象特征[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9、赵利伟.从“意象之辨”看钱钟书的中道观[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20、余松.中国诗学“兴象”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1、祝菊贤.论魏晋南朝诗歌中的比喻意象[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22、姚文放.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式及其现代意义(上)[J],求是学刊2001年第1期
    23、姚文放.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式及其现代意义(下)[J],求是学刊2001年第2期
    24、张永昊、贾岸.中国古代象喻式批评的演变轨迹及其功能[J],文史哲1995年第4期
    25、吴果中.象喻批评的理性分析[J],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1期
    26、吴果中.论象喻批评[J],云梦学刊2001年第6期
    27、魏博辉.“会意语言”对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导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8、吴承学.生命之喻——论中国古代关于文学艺术人化的批评[J],文学评论1994年第1期
    29、潘殊闲.象喻:中国传统诗歌评论的利器[J],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30、徐菊.论中国古代文论中“以象譬喻”的批评方法,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期
    31、王娟.从钟嵘《诗品》论象喻批评方法的形成和发展,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