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时期戏曲生态批评述论(1979-200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借助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三十年(1979-2009)戏曲批评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以勾勒出三十年来戏曲批评和理论建设的发展轨迹,以此为基础指明未来戏曲发展的理论方向。纵观三十年来戏曲批评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期间戏曲批评的发展并不是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的纯艺术的批评概括,而是依附于戏曲艺术的生态状况的存在。可以说,三十年来戏曲批评的内容仍然不具备主动性和前瞻性,呈现出被动性与依附性,被动地受到戏曲艺术的外部生态要素的制约,依附于戏曲内部生态,尤其是戏曲创作观演的实际状态。这种被动性和依附性使得戏曲批评常常处于一种缺位的失语或者被动的无力状态。虽然批评界本身对于这种无力和失语做过很多检讨,但是并不能改变这种既定的局面。本文认为,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既在于戏曲批评的被动性和依附性,更在于三十年的戏曲批评的主体不是戏曲艺术的某个局部,而是戏曲生态的整体。因此,理论界对于戏曲批评的种种责难虽然具有“怒其不争”的意味,但实质上没有探明三十年戏曲批评发展轨迹沿革的内在驱动力量,那就是戏曲艺术自身的生存发展,是戏曲生态诸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戏曲批评某些方面的无力和失语不是有意地逃避,而是在特定戏曲生态状况下的无奈或日博弈。三十年来,戏曲批评的最核心问题是戏曲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一切批评的起点和终点都必然指向这个核心,而生存与发展所呈现出来的便是复杂的戏曲生态图景。戏曲生态批评建构价值就在于突破戏曲生态要素的制约,从生态之外去进行批评;又以生态及其各层面与要素为批评对象,推动戏曲生态向前发展。
     本文分四章,分别从外部生态、内部生态、生存生态、新生态形式四个方面对三十年戏曲批评的话语体系与影响因子、艺术规律与理论概括、生存发展与体制创新、多向发展与多元呈现等命题进行研究。文章得出,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仍旧是制约戏曲艺术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而艺术创作规律与理论积淀则是戏曲艺术发展的基础,剧种剧团的改革和经营是戏曲艺术发展的前提,而新生态形式则预示着多元文化时代戏曲艺术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和非主流方向。通过对戏曲生态与戏曲批评三十年相互关系及其各自的发展轨迹进行研究,不难发现,三十年戏曲批评的努力一方而顺应戏曲生态的要求,一方面切实加入到戏曲生态改良的战斗堡垒,与创作、演出等戏曲艺术实践一起,支撑起新时期戏曲艺术生机勃勃的图景。而三十年来,戏曲批评又常显无力和缺位,这并不能完全归罪于批评者的失职,而是受制于戏曲生态各种复杂因素的无奈与保留。而生态批评的建构,就在于以生态为批评对象,以生态各要素和层面为批评丛础,突破生态限制,坚持改良生态。生态批评的建构也是本文的立论丛础和意义所在。
Based on ecology theory, for thirty years (1979-2009) opera criticism analyses of the major issues and combing, to draw the outline of thirty years of drama criticism and theory buil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opera theory indicates the future direction. Throughout thirty years of theatrical criticism development path,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drama criticism and not in the vacuum condition of pure art criticism summarized, but attached to the opera art ec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presence and expression. Can say, thirty years of theatrical criticism still does not have the initiative and prospective, showing a passive and dependent, passively by the art of opera external ecological factors restrict, depend on the opera internal ecology, especially of opera creation in view of his actual condition. This passive and dependent makes dramatic criticism is often a lack of aphasia or passive impotence. Although critics themselves for this weakness and aphasia did a lot to review, but does not alter the established phase. The article thinks, the prime cause that causes this kind of situation is the drama criticism both passive and dependent, in thirty years of drama criticism is not the art of opera is a local opera, but the overall ecological. Therefore, the theoretical circle for a variety of censure although drama criticism has" nuqibuzheng " means, but in fact there is no proven thirty years of drama criticism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it is art of their ow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s the traditional ecological factors. In this sense, drama criticism of certain aspects of the weakness and aphasia was not to escape, but in a particular opera ecological conditions the helpless or game. In thirty years, drama criticism in the core of the problem is the problem of subsistence and development, all the criticism of the start point and end point are necessarily point to this core, and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is complex drama. The ecology theory into the drama criticism thirty years of development research, has the profou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more realistic direction.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respectively from the external, internal ecology, ecological existence ecology, ecological form four aspects of the thirty years of dramatic criticism discourse system and influence factor, the artistic law and theoretical generalizatio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system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more and more different propositions and so on. The article concluded,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other factors are still restricted opera art development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nd the law of artistic creation and theoretical accumulation is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pera, opera theatre company reform and management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pera art, while the new ecology form heralds the multicultural era of opera art development variety probability and non mainstream direction. Through on the drama and opera criticism thirty years relation and respective development contrail to undertake study,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irty years of theatrical criticism effort to opera ecological requirements, hand to join the drama improved Battle Fortress, and creation, performance opera artistic practice together, with support from the new period drama art full of vigour picture. In thirty years, dramatic criticism and Chang Xian weakness and vacancy, it is not wholly to blame for the critics of dereliction of duty, but subject to the drama of various complicated factors in the helpless and retention. This is also the starting point of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引文
1 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J].文艺研究,2002(3):36
    2 徐恒醉的.生态美学[J].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3 鲁枢元.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4 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5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6 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J].文艺研究,2002(5).
    7 见吴乾浩著.当代戏曲发展学fMl.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8 见赵山林.戏曲生态学:古代戏曲研究的新视角——兼评《晚明越中曲家群体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4)
    1 谭艳春.二十一世纪戏曲生态形式[J1.当代戏剧,2010(3).
    2 参见刘文峰戏曲的生存现状和应对措施——“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综述[J1.中国戏剧,2006(1).
    3 孔则吾.大戏剧视野下的越剧发展生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4 潘倩菲.都市民俗生态和民俗戏曲[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5 陈世雄.歌仔戏及其文化生态[J].戏剧艺术,1997(3).
    6 叶明生.莆仙戏剧文化生态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1 绪论部分参考了作者撰写的论文,见吴民.戏曲生态学视域下的戏曲创作、观演、批评探微[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02):72-76.
    1 张庚.谈戏剧批评序谭、吴合著《彩虹集》[J].中国戏剧,1992,(07):25.
    2 余也评.戏剧批评为何难?[J].上海戏剧,1995, (05):16.
    3 安葵.戏曲理论批评的困惑[J].中国戏剧,1999,(03):24.
    4 季国平.让戏剧批评多一些锐气和活气[A].孙洁.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ChinaTheatrePress)2009:序言.
    5 傅谨.如何让戏剧批评更有效[J].戏剧文学,2006, (06):10-14.
    6 傅谨.呼唤多元的戏剧批评[J].剧本2001(08):34.
    1 赵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戏剧事业——中国戏剧家协会工作报告[J].剧本,1979,(12):5-25.
    2 曹禺.迎接社会主义戏剧繁荣的新时代——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幕词[J].上海戏剧,1979, (06):2-4+7.
    1 赵寻.开展戏剧批评的两条战线斗争[J].中国戏剧,1981,(9) 10-12.
    1 陈贻亮主旋律,历史剧及其他[J].艺术百家,1991,(02):10-14.
    1 参见张舟子从传奇故事到政治寓言——《十五贯》的改编与接受.[J].电影文学,2007, (23).
    2 参见周恩来.关于昆曲十五贯的讲话(节录)[A].[J].戏文,1998,(6).
    3 详细历史过程详见蒋星煜.十五贯沧桑录[J].湖北文史资料.2000,(2).黄源.十五贯的改编和郑伯永同志[J].戏文,1998, (6).黄源.昆曲十五贯编演始末[J].新文化史料.1995, (1).阿潘.黄源与昆曲十五贯[J].文化交流.2003,(2).
    1 王永梭.百花齐放群芳吐艳——今年新创作、上演剧目简介[11].剧本,1979(11):96.
    2 树元.“放”则兴,“禁”则衰[J].剧本,1979,(2):8-10.
    ①桂荣华.生而何不欢!——’99中国戏剧诘难![J].上海戏剧,2000,(01):26-27.
    ②杵荣华.生而何不欢!——’99中国戏剧诘难![J].上海戏剧,2000,(01):26-27.
    ③李祥林.百年反思:世纪末戏曲何以迷恋世纪初话语?[J].艺术百家,2000,(03):81-87.
    ④参看邹元江.别了!《贞观盛事》[J].戏剧之家,2004,(03):24-26.
    ①陈培仲.漫谈戏曲政治[J].戏曲艺术,1980,(3);41.
    ①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85.
    ②详见上海《文汇报》1980年8月6日第3版。
    ③胡德才.高扬喜剧精神与复兴当代戏剧[J].戏剧艺术,2007,(01):46-51.
    ①刘祯.地方文化之守望——陈纪联《南人说南戏》序[J].福建艺术,2008, (04):9-10.
    ②王评章.戏曲危机与地方文化、剧种个性的关系[J].福建艺术,2004,(02):16-18.
    ③梁晨霞.大同地方戏曲奇葩“耍孩儿”[J].艺术评论,2008,(05):93-96.
    ①叶火贵,高爱贤.戏剧之乡鄱阳赣剧文化现象的探索[J].大众文艺(理论),2008, (04):45-46.
    ②刘祯.婺剧的地位价值和保护研究——在中国婺剧理论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戏曲研究,2009,(01):198-206.
    ③傅谨.感受草根阶层的精神脉动,感受草根阶层的精神脉动[J].博览群书,2001(08):23
    ①李元.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剧协召开沪剧《张志新之死》座谈会[J].上海戏剧,1980, (02):31.
    1石流.谈沪剧《张志新之死》[J].上海戏剧,1980,(02):32-33.
    2孙小兰.怒放在严冬的红花——沪剧《张志新之死》观后[J].上海戏剧,1980,(02):33.
    3李钦.寓庄严于戏谑之中——谈《牛多喜坐轿》的闹剧手法[J].中国戏剧,1981,(9). 26-27
    4钮骠.丑而不丑,美不胜收——《徐九经升官记》和《巧县官》观后[J].人民戏剧,1981,(06):):20-21.
    5参见陈多.戏曲美学[J].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1.
    1苏国荣.笑的深思——《药王庙传奇》的喜剧成就[J].中国戏剧,1984, (8); 7.
    2“新”和“怪”的京剧《洪荒大裂变》[J].中国戏剧,1989, (05):45.
    1 李德颂.《金龙与蜉蝣》现实与神话的二重悲剧[J].大舞台,1994, (02):84-85.
    2 盛志刚.徽州女人,等待中凸现的生存意义[J].中国戏剧,1999,(09):44-45.
    1 凤子.回顾和展望——迎一九八○年[J].剧本,1980,(1):2-3.
    2 百花齐放群芳吐艳——今年新创作、上演剧目简介[J].剧本,1979, (11):96.
    1 周扬,进一步革新和发展戏曲艺术[J].文艺研究,1981,(03):38.
    2 参见上海文艺界热烈讨论《四郎探母》《恶虎村》等戏能否开禁上演[J].人民戏剧,1979,(08):47.
    3 参见如何评价《四郎探母》、《恶虎村》等四出戏?[J].陕西戏剧,1979,(05):28.
    4 戚良伯《四郎探母》等戏应该上演[J].上海戏剧,1979,(04):10.
    5 龚济民《四郎探母》也是一朵花[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04):62-64.
    6 抢救京戏艺术遗产!——从《四郎探母》等四出京戏说起[J].上海戏剧,1979,(03):9-12.
    7 参见王蕴明如何评价和对待京剧《四郎探母》——与郭永江同志商榷[J].人民戏剧,1980,(04):23.
    8 刘梦德《四郎探母》等戏绝对不能上演[J].上海戏剧,1979, (04):11.
    9 王东明《读<辽史>一兼论<四郎探母>》是一篇好文章[J].文艺研究,1981,(06):140.
    1 王冰彦《读<辽史>—兼论<四郎探母>》一文值得商榷[J].文艺研究,1981,(06):140.
    2 徐以礼海瑞精神万代传——《海瑞上疏》恢复上演观后[J].人民戏剧,1979,(11):16-17.
    3 张真鬼话·神话·人话——从昆曲《李慧娘》平反谈起[J].人民戏剧,1979,(02):37-38.
    4 曲六乙鬼魂戏管窥——兼及建国以来鬼魂戏的论争[J].文艺研究,1979,(01):78-86.
    5 苏国荣.“俺这一门却是谁人制下的?”——驳康生对所谓“妓女戏”的谬论[J].人民戏剧,1980,(11):44-46.
    6 康生.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的讲活[R].
    1 朱颖辉.略论传统戏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价值[J].戏曲研究,1980, (1辑):204
    2 朱颖辉.略论传统戏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价值[J].戏曲研究,1980, (1辑):208
    3 朱颖辉.略论传统戏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价值[J].戏曲研究,1980, (1辑):212
    4 吴乾浩.去芜存菁,推陈出新——关于戏曲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问题[J].戏曲研究1980,(1辑):230-231
    1 李健吾.看《包公赔情》随笔[J].戏曲艺术,1980, (1):36.
    2 王肯.写戏全凭一腔血——吉剧《包公赔情》改编札记[J].戏曲艺术,1980,(1):21.
    3 王肯.写戏全凭一腔血——吉剧《包公赔情》改编札记[J].戏曲艺术,1980,(1):21.
    4 张庚.看吉剧想到的.张庚文录[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第五卷第18页.
    1 张庚.看吉剧想到的.张庚文录[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第五卷第19页.
    2 宋振庭.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谈吉剧的创建和发展[J].文艺研究,1983, (6):89-91.
    3 王肯.贵在自知——吉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文艺研究,1983,(6):92-95.
    4 华迦.自成一家的新剧种——吉剧[J].戏曲研究,1980,(1辑):105
    1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53).
    2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76).
    3 张庚.关于新编古代戏的几个问题——在四省戏剧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张庚文录[M].第五卷:24.
    1笔者更倾向于“新编古代戏”这一概念,而在具体论述中,凡是涉及此概念的表述,统一采川“新编历史剧”和“新编古代戏”这两种称谓,前者偏向于那些较少以历史为依据或者完全由作者创造的以古代人物为主体进行表现的剧作,而后者偏向于以历史真人真事为依据的作品。但是需要看到新时期的戏曲创作园地中,很多作品已经模糊了这二者之间的概念。此外,关于古代的划分,批评界也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民国以前都算古代,而有人认为民国也应该算古代。因此,本文在讨论的时候,以清代之前为古代,以清代之后为现代,这也是批评界相对通行的表述方式。
    2 张庚.关于新编古代戏的几个问题——在四省戏剧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张庚文录[M].第五卷:34.
    3 罗怀臻.新时期历史剧创作之我见[J].中国戏剧.2009,(4):36.
    4 张庚.关于新编古代戏的几个问题——在四省戏剧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A].张庚文录[M].第五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39.
    1 安葵.试探历史剧创作中的几个问题戏曲演研究[J],1980,(1辑):191
    2 马少波.谈历史剧创作[J].戏剧报,1983,(01):34.
    1 马少波.谈历史剧创作[J].戏剧报,1983,(01):34.
    2 马少波.谈历史剧创作[J].戏剧报,1983,(01):34.
    3 张庚.关于新编古代戏的几个问题——在四省戏剧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张庚文录[M].第五卷:40.
    4 赓续华.孤独的天之骄子——评莆仙戏《秋风辞》汉武帝形象的塑造[J].戏剧报,1985, (08):62.
    1 参见颜长珂.大深若浅大雅若俗——郑怀兴的艺术探求[J].戏剧报,1987,(02):88.
    2 刘祯.激情与想象——关于郑怀兴的历史剧创作[J].福建艺术,2011,(02):30-31.
    3 王永敬.反思·开拓·突破——评荒诞川剧《潘金莲》[J].文艺研究,1986, (06):78-85.
    4 吴英俊.惊险·传奇·戏曲化——漫谈吉剧《伍豪之剑》的改编[J].戏剧创作,1980,(06):38-41.
    5 何孝充.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年会上关于“戏曲化”的争论[J].戏剧报,1985, (02):67.
    1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669).
    2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669).
    3 颜长珂.冲破戏曲化束缚,重视横向借鉴[N].文汇报1984年12月10日第一版.
    4 郭汉城.我以为需要正名[A].郭汉城诗文戏曲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36.
    5 曲润海.金子的启示[J].剧本,1999(9):54.
    1 何为.论戏曲化和现代化[J].戏曲研究(七):98.
    2 廖全京.《山杠爷》与戏曲现代化[J].中国戏剧,1999, (04):5.
    1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114).
    1 苏国荣.人民性与戏曲[J].戏曲研究(一):156.
    2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76).
    3 沈尧.《闲情偶寄·词曲部》新探[J].剧本,1979, (6):66-72.
    1 张汉英.真是无可救药了吗?——对《从戏剧文学的角度看京剧的危机》一文的异议[J].中国戏 剧,1981,(2):24-25.
    1 朱世铭.谈京剧的危机、生机和转机——兼驳《真是无可救药了吗》一文[J].中国戏剧,1981,(7):63-64.
    1 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第2页.
    1 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第14页.
    2 参见张赣生.中国戏曲艺术[M].南昌;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
    3 参看吴乾浩.戏曲美学特征的凝聚变幻.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1 苏民、左莱、杜澄夫、蒋瑞、杨竹清.焦菊隐导演学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熟时期[J].戏剧学习,1984(3).
    2 吴国钦.论中国古典悲剧[J].学术研究,1984(2).
    3 袁玉琴.论丑角的艺术美[J].戏剧学习,1984(2).
    4 解玉峰.“悲剧”、“喜剧”与中国戏曲研究及其它[J].戏剧艺术,2000(3).
    1 吴毓华.戏曲美学论[M].台北:台湾国家出版社2005, 52.
    2 吴毓华.戏曲美学论[M].台北:台湾国家出版社2005, 186.
    1 转引自沈达人著.戏曲意象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41.
    2 自沈达人著.戏曲意象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91.
    3 参见苏国荣.戏曲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4 参见傅谨.中国戏剧艺术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1 董健著.戏剧本质论.序[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洛地.中国传统戏剧研究中的缺憾一二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97.
    1 戏曲艺术二度创作论胡芝风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
    2 《胡芝风谈艺》 胡芝风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
    3 戏曲演员创造角色论胡芝风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
    4 戏曲舞台艺术创作规律胡芝风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5 《昆剧表演一得》徐凌云演述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3.
    6 朱文相著《戏曲表导演论集:朱文相自选(1939-2006)》北京:中(?)局,2008.
    7 新凤霞著《新凤霞的回忆》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
    8 刘东升整理《优孟衣冠八十年》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9 箫长华述;钮骠记《萧长华戏曲谈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0 阿甲著《戏曲表演规律再探》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11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92.
    12 陈幼韩著《戏曲表演美学探索》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13 陈幼韩著《戏曲表演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14 刘伯奇著《戏曲表演概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15 黄克保著《戏曲表演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16 徐汉东著《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辞典》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
    17 涂沛主编《中国戏曲表演史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18 陈先祥著《戏曲表导演浅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19 黄在敏著《戏曲导演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20 郭亮著《戏曲导演学概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21 高宁著《古典戏曲导演学论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22 栾冠桦著《戏曲舞台美术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1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364
    2 阿甲.再论生活的的真实和戏曲表演艺术的真实[A].阿甲.戏曲表演论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 146.
    3 阿甲.再论生活的的真实和戏曲表演艺术的真实[A].阿甲.戏曲表演论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152
    1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266
    2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270
    3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275
    4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283
    5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293
    6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剧出版社,1992:302
    7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111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307
    8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313
    9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326
    10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332
    11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365
    12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367
    1 张庚.漫谈《石头梦》——兼论戏曲导演的重要性[A].张庚文录[C].长沙:湖南艺术出版社(五):164.
    2 黄克保.戏曲表演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1
    3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21
    4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45
    5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49
    6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53
    7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67
    1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Mj.北京:中戏剧出版社,1992:74
    2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126
    3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144
    4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150
    5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157
    6 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161
    7 阿甲.论中国戏曲导演[J].文艺研究,1983,(2).
    8 阿甲.戏曲导演工作的中几个问题[A].阿甲.戏曲表演论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 222.
    9 阿甲.导演艺术探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在中国的运用(阿甲同志的发言)[J].戏剧艺术,1980,(1).
    1 钮骠.总结中国演剧体系刻不容缓[J].文艺研究,1980, (1):51-53.
    2 钮骠.总结中国演剧体系刻不容缓[J].文艺研究,1980, (1):51-53.
    3 张庚.漫谈戏曲的表演体系问题[J].戏曲研究(二):2
    4 张庚.漫谈戏曲的表演体系问题[J].戏曲研究(二):4
    5 张庚.漫谈戏曲的表演体系问题[J].戏曲研究(二):11
    1 何为.音乐在戏曲中的作用[J].戏曲研究(二):102-103
    2 阿甲.生活的真实和戏曲表演艺术的真实[A].阿甲戏剧论集[C].北京:国戏剧出版社,2005:109.
    3 阿甲.生活的真实和戏曲表演艺术的真实[M].阿甲中戏剧论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132.
    4 龚和德.戏曲景物造型论[J].戏曲研究五:47.
    5 龚和德.戏曲景物造型论[J].戏曲研究五:49.
    1 龚和德.戏曲景物造型论[J].戏曲研究五:50.
    2 龚和德.戏曲人物造型论[J].戏曲研究二:138-171.
    3 龚和德.戏曲人物造型论戏[J].曲研究二:175.
    4 郑传寅.新时期戏曲文学创作的成就与缺失[J].北京大学学报,2001(04).
    1 郑传寅.新时期戏曲文学创作的成就与缺失[J].北京大学学报,2001(04):32.
    1 范钧宏.戏曲编剧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第2、3页.
    2 此部分资料详细参考了刘祯;张静.百年之蜕:现代学术视野下的戏曲研究(上)[J].戏曲研究,2002,(01):22-40.刘祯;张静.百年之蜕:现代学术视野下的戏曲研究(下)[J].戏曲研 究,2002,(02):98-112.
    1赵山林著《中国戏剧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绪论”
    1赵山林著《中国戏剧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99页。
    2叶长海著《曲学与戏剧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3叶长海著《曲学与戏剧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4黄佐临《梅兰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戏剧观比较》《人民日报》1981年8月12日
    1马也.戏曲的实质是“写意”或“破除生活幻觉”的吗——就“戏剧观”问题与佐临同志商榷[J].戏剧艺术,1983,(04):17-25.
    1见张庚文录[M].第三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255.
    1 刘涛.“剧诗说”析疑[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02):54-57.
    1 此节部分内容参见吴民.论“场上之曲”的非文学性——陈多戏曲美学思想初探[J1.戏剧文学,2009,(1).
    2 陈多著.戏史何以需辨[A].剧史思辨[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3.
    3 陈多著.戏史何以需辨[A].剧史思辨[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3.
    4 焦菊隐著.《武则1天》导演杂记[A].焦菊隐文集[M].第四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106.
    5 陈多著.古典戏曲研究的检讨与展望[A].剧史思辨[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34-35.
    1 王国维著.王国维戏曲论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36.
    2 李复波、熊澄宇著.南词叙录注释[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15.
    1 陈多著.戏史何以需辨[A].剧史思辨[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25-26.
    1 张庆,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86).
    2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36).
    1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37).
    2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37).
    3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41).
    4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43).
    1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45).
    2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49).
    3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49).
    1 罗怀臻.重建中的中国戏剧——“传统戏剧现代化”与“地方戏剧都市化”[J].中国戏剧,2000(5).
    1 刘文峰.戏曲的生存“危机”和应对措施——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综述[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85-90.
    2 刘景亮;强化个性是传统戏曲保护的根本[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35-39.
    1 薛传贵.对振兴川剧的几点思考[J].四川戏剧,2010, (02):26-27.
    2 张伟.振兴川剧之我见[J].四川戏剧,2010,(01):24-25.
    1 央文化部关于表彰陕西省振兴秦腔汇报团的决定[J].当代戏剧,1987,(05) :36.
    1 参见魏明伦当代戏剧之命运——在岳麓书院演讲的要点[J].中国戏剧,2002, (12) :4-5.罗怀臻.重建中的中国戏剧——“传统戏剧现代化”与“地方戏剧都市化”[J].中国戏剧,2004, (02):4-8. 董健.论中国当代 戏剧精神的萎缩[J].中国戏剧,2005,(04):9-12.
    1 参见张锡荣.重建中国戏剧重在建设[J].中国戏剧,2004 (4):7-8.
    1 季国平.扎根乡土、占领都市——关于“重建中国戏剧”的断想.[J].中国戏剧,2004 (2):18.
    2 季国平.扎根乡土、占领都市——关于“重建中国戏剧”的断想.[J].中国戏剧,2004 (2):19.
    3 周育德.重建中国戏剧漫议[J].戏曲艺术,2005 (2) :48.
    1 洛地.“曲”“唱”正议[J].戏剧艺术,2006,(01):4-13.
    2 参见田雨澍.谈陈多先生对戏曲教育的推进[J].戏剧艺术,2006.6.
    1 汪人元.面向未来的戏曲教育[J].戏剧艺术,2006.6.
    2 陈多;从戏曲的特殊矛盾出发——在首届戏曲文学教育研讨会上的发言[J].戏剧艺术,1987,(03):84-89.
    1 周育德.复古乎?创新乎?——《张协状元》随想[J].戏剧之家,2003, (06):30-32.
    2 郭亮.早期南戏表演探源——《张协状元》剖析[J].戏剧艺术,1982, (01):37-49.
    3 阮延陵.以喜剧形式来写的悲剧——张烈改编本《张协状元》读后[A].王安葵、吴天行.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155-156-157-158
    1 张烈.昆剧《张协状元》编剧随想[J].中国戏剧,2001,(04):49-51.
    2 徐大军.谈昆剧《张协状元》的戏乐精神[A].王安葵、吴天行.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151-152-153-154
    3 王蕴明.昆剧《张协状元》的当代性[A].王安葵、吴天行.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55-56-57-58-59
    4 顾聆森.富有生命力的继承与创新——评昆剧《张协状元》[A].王安葵、吴天行.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105-106
    5 李尧坤.对传统戏曲价值的再认识——从昆剧《张协状元》的成功编演所想到的[A].王安葵、吴天行.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128-129-130-131
    1 安葵.戏曲拉奥孔[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127.
    2 同上180
    3 同上184
    4 唐修华.谈戏曲电视剧的品格——草莽皇帝编剧谈戏曲电视剧[J].电视艺术论坛,1990:5.
    5 时韬.要妥帖地处理虚与实的关系——京剧电视剧草莽英雄导演闸述[J].电视艺术论坛,1990:5.
    1 张石玲.多讯道迭化在电视戏曲中的运用[J].视听界,1997,(03):24-25.
    2 吴仪.在爱国主义戏曲电视剧展播活动颁奖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广播电视,1997,(03):25.
    1 辛冰.弘扬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途径[J].电视研究,2002,(03):33.
    2 汪濒.走向新的综合——戏曲电视化初探[J].剧本,1997,(03):45.
    3 龚和德.略谈戏曲与电视的联姻[A].乱弹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204.
    1 张艳红.论河南地方戏曲的繁荣与发展—来自“梨园春现象”的思考[D].导师:刘文昌.郑州:河南大学,2007.
    2 桑瑛.由河南电视台《梨园春》看电视戏曲栏目的受众定位[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2):149-150.
    3 贾丽君;论《梨园春》在地方戏曲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中的优势及贡献[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54-57.
    1 安葵.戏曲拉奥孔[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174.
    2 徐慕云中国戏曲电影漫谈,香港文汇报1984年12月16日
    3 安葵.戏曲拉奥孔[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175.
    1 安葵.戏曲拉奥孔[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179.
    2 参看汪岁寒明珠落玉盘——评长影戏曲片《五女拜寿》,光明日报1984-12-6
    3 安葵.戏曲拉奥孔[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179.
    4 安葵.戏曲拉奥孔[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153
    1 吕效平.“第九工业部”的诞生和“精品意识”的泛滥[J].文化产业研究第一辑.
    1 京剧唱片在清代就已出现,京剧名家常常受邀灌制唱片,后又被转录成激光唱碟流传至今。而中国电影的源头则是戏曲电影京剧《定军山》,1905年诞生。
    1 董海燕.黄红平.从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到厅堂版昆曲《牡丹亭》[J].大众文艺,2009,(24):75.
    2 刘红庆.厅堂版昆曲掀起新古典主义浪潮[J].音乐生活,2007,(10):24-29.
    3 丁盛.百年会馆里的“返老还童”谈三山会馆古戏台版《牡丹亭》[J].上海戏剧,2010,(06):14-15.
    1 丁盛.百年会馆里的“返老还童”谈三山会馆古戏台版《牡丹亭》[J].上海戏剧,2010, (06) :14-15.
    1 参看梅蕾.苏昆:活态传承再塑经典[N]苏州日报,2010-09-17(C01)
    2 解玺璋.小剧场京剧的魅力[J].中国京剧,2009,(03):76-78.
    3 李亚彪,傅琰.30 元钱看场“阳春白雪”,小剧场改善文化民生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6月/21日/第3版
    4 张笠媛.一次成功的探索——我演崔氏的心得[J].中国京剧,2009,(03) :87.
    5 刘福民.是什么打动了他们的心?——小剧场京剧《马前泼水》的一段往事追怀[J].中国京剧2009,(03):80-83.
    6 伊寥,肖肖.小剧场实验京剧《红拂》杭城演“火”了[N]中国文化报,2006-07-13(006)
    1 宋宝珍.关于小剧场的文化思考[J].艺术评论,2011,(10):6-7.
    2 谢倩.情灭了,爱难说记小剧场实验昆剧《伤逝》[J].上海戏剧,2006,(07):30.
    3 杨乾武.推广小剧场戏曲突破市场化困境[J].中国京剧,2009,(3):79.
    4 王艺蓓.歌剧戏曲化的又一次成功探索[D].导师:居其宏.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7.
    1 洛地.“曲”“唱”正议[J].戏剧艺术,2006,(01):4-13.
    1 洛地.“曲”“唱”正议[J]。.戏剧艺术,2006(01):13.
    2 冯芸.苏州昆曲传承的重要载体:清工与清唱[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02):77-81+104.
    3 唐建刚.“戏歌是戏曲新品种”质疑[J].上海戏剧,1995, (03) :10.
    1 周瑶华.“戏歌”杂说[J].上海戏剧,1995, (03):10-11.
    2 洛地.“山”“唱”正议[J].戏剧艺术,2006(01):13.
    [1]张庚著.戏曲艺术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2]张庚,盖叫天著.戏曲美学论文集[M].台湾:丹青图书有限公司,1987.
    [3]张庚,郭汉城主编;何为副主编.中国戏曲通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4]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上中下)[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5]张庚主编.当代中国戏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
    [6]张庚著.张庚文录[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7]张庚著.张庚戏剧论文集:1959-1965[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8]张庚著.张庚戏剧论文集:1949-195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9]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10]郭汉城.郭汉城诗文戏曲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
    [11]郭汉城,章冶和著.师友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
    [12]郭汉城著.戏曲剧目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13]郭汉城著.当代戏曲发展轨迹[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14]刘厚生著.刘厚生戏曲长短文[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
    [15]周贻白著.周贻白戏剧论文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16]周贻白著.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7]洛地《中国传统戏剧研究中的缺憾一二三》[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8]洛地著.词乐曲唱[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19]洛地著.洛地文集.一:戏剧卷[M].艺术与人文科学出版社,2001.
    [20]安葵著.戏曲“拉奥孔”[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
    [21]安葵著.当代戏曲作家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22]安葵著.海边剧评[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23]安葵著.新时期戏曲创作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24]安葵著.戏曲理论与戏曲思维[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
    [25]王安葵,何玉人著.昆曲创作与理论[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26]何玉人著.新时期中国戏曲创作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7]何玉人著.戏剧创作理论探寻[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28]薛若琳,王安葵主编.中国当代百种曲.[M].1-9卷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29]沈尧著.戏曲与戏曲文学论稿[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30]沈达人著.戏曲的美学品格[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
    [31]苏国荣著.戏曲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32]苏国荣著.宇宙之美人[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
    [33]苏国荣著.艺术的三维观照[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
    [34]沈达人著.戏曲意象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
    [35]余从,王安葵主编.中国当代戏曲史[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36]余从,周育德,金水著.中国戏曲史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37]余从、王安葵.中国当代戏曲史[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38]余从著.戏曲声腔剧种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39]何为著.戏曲音乐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40]何为著.戏曲音乐散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41]吴乾浩.当代戏曲发展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42]吴乾浩著.戏曲美学特征的凝聚变幻[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43]胡芝风.戏曲舞台艺术创作规律[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44]梅兰芳著.舞台生活四十年[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
    [45]胡芝风著戏曲艺术二度创作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
    [46]胡芝风著.胡芝风谈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
    [47]胡芝风著.戏曲演员创造角色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
    [48]夏写时著.论中国戏剧批评[M].济南:齐鲁书社,1988.
    [49]夏写时著.中国戏剧批评的产生和发展[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50]傅晓航著.戏曲理论史述要[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51]蒋星煜著.中国戏曲史钩沉[M].河南:中州书画社,1982.
    [52]张发颖著.中国戏班史[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1.
    [53]谭帆著.优伶史:优伶从分散走向聚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54]孙崇涛,徐宏图著.戏曲优伶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
    [55]谢柏梁著.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56]高义龙,李晓主编.中国戏曲现代戏史[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
    [57]余秋雨著.中国戏剧文化史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58]张赣生著.中国戏曲艺术[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
    [59]周明.文化心理与戏曲美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60]陈多.戏曲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61]朱栋霖,王文英著.戏剧美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
    [62]李晓著.戏剧与戏剧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63]孟繁树著.中国戏曲的困惑[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64]阿甲著.戏曲表演规律再探[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65]马也著.戏剧人类学论稿[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
    [66]周传家[等]编著.戏曲编剧概论[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1.
    [67]黄克保著.戏曲表演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68]常静之著;王咏声编.中国戏曲及其音乐[M].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6.
    [69]姜永泰著.戏曲艺术节奏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60]何丽著.纵谈传统戏[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
    [71]金登才著.戏剧本质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72]王朝闻著.论戏剧[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73]王蕴明著.当代戏剧审美论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74]赵寻著.赵寻戏剧文选[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
    [75]林涵表著.谈写戏[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
    [76]李庆成著.新时期戏剧述论[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4.
    [77]李庆成著.新时期的戏剧[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78]周育德著.中国戏曲与中国宗教[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79]张紫晨著.中国民间小戏[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
    [80]陈先祥著.戏曲的体认与超越[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81]陈先祥著.戏曲表导演浅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82]马也著.戏曲艺术时空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83]中国戏剧出版社编.戏剧美学思维[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
    [84]马少波著.戏曲新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85]马少波著.戏曲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86]李希凡著.京门剧谈[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
    [87]张真著.张真戏曲评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88]欧阳予倩著.欧阳予倩戏剧论文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89]吴祖光著.吴祖光论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90]龚啸岚著.舞台行脚[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
    [91]龚和德著.乱弹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
    [92]颜长珂著.戏曲剧作艺术谈[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93]颜长珂著.中国戏曲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94]朱颖辉著.当代戏曲四十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
    [95]刘景亮著.论戏曲观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96]刘彦君,廖奔著.中国戏剧的蝉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97]金芝著.当代剧坛沉思录[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
    [98]余秋雨著.戏剧审美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99]赵景深著.戏曲笔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00]赵景深著.曲论初探[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101]董健著《戏剧本质论.序》[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2]叶长海著《曲学与戏剧学》[M].学林出版社1999.
    [103]徐恒醉的.生态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104]曲六乙著《中国少数民族戏剧》[M].,作家出版社1964年版,第2页。
    [105]曲六乙著《三片瓦集》[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第140页。
    [106]杜书瀛著.论李渔的戏剧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07]张泽伦著.中国戏曲音乐概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108]许祥麟著.中国鬼戏[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
    [110]傅谨著.中国戏剧艺术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111]王永敬著.中国戏曲的戏剧观试探[M].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1981.
    [112]胡天成主编;段明副主编.民间祭礼与仪式戏剧[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113]龚和德著.舞台美术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87.
    [114]段纯麟著.戏曲景物造型概论[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1.
    [115]史若虚著.戏曲教育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116]范钧宏著.戏曲编剧技巧浅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117]杨村彬著.导演艺术民族化求索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
    [118]李紫贵,刘乃崇著.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119]陈幼韩著.戏曲表演美学探索[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120]陈幼韩著.戏曲表演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121]黄在敏著.戏曲导演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122]刘伯奇著.戏曲表演概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123]钱英郁著.导演八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
    [124]徐晓钟等著.戏剧艺术讲座:导演专辑[M].合肥:中国戏剧家协会安徽分会,1983.
    [125]胡伟民著.导演的自我超越[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126]栾冠桦著.戏曲舞台美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127]郭亮著.戏曲导演学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128]连波著.戏曲作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129]常静之著.中国近代戏曲音乐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130]齐如山著.五十年来的国剧[M].台北:正中书局,1980.
    [131]范钧宏著.戏曲编剧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132]宋光祖著.戏曲写作教程[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
    [133]顾乐真著.戏曲唱词浅谈[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134]祝肇年著.古典戏曲编剧六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135]赵山林著.中国戏剧学通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136]高宇著.古典戏曲导演学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137]周国雄著.中国十大古典喜剧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1.
    [138]沈燮元编.周贻白小说戏曲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1986.
    [139]戴不凡著.戴不凡戏曲研究论文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140]刘致中,胡忌著.昆剧发展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141]许金榜著.中国戏曲文学史[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
    [142]陆萼庭著;赵景深校.昆剧演出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143]吴毓华著.古代戏曲美学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144]叶长海著.中国戏剧学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145]庄永平著.戏曲音乐史概述[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0.
    [146]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147]侯玉山口述;刘东升整理.优孟衣冠八十年[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148]周传瑛口述;洛地整理.昆剧生涯六十年[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149]翁偶虹著.翁偶虹戏曲论文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150]俞振飞著.王家熙,许寅等整理.俞振飞艺术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151]高小健著.中国戏曲电影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152]石磊著.二十世纪中国戏曲改革启示录[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153]陈抱成著.中国的戏曲文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
    [154]祝肇年著;麻国钧,祝海威选编.祝肇年戏曲论文选[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155]齐森华著.曲论探胜[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156]王国维著.王国维戏曲论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157]郑怀兴著.戏曲编剧理论与实践[M].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
    [158]刘文峰著.戏曲史志研究[M].台北:国家出版社,2006.
    [159]容世诚著.戏曲人类学初探:仪式、剧场与社群[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60]郭英德著.世俗的祭礼—中国戏曲的宗教精神[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161]余笑予著.余笑予谈戏[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162]刘彦君著.从传统到现代:戏曲本质论集[M].台北:国家出版社,2009.
    [163]廖奔著.躬耕集:廖奔戏曲论集[M].台北:国家出版社,2009.
    [164]廖奔,刘彦君著.中国戏曲发展史[M].1-4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165]中国戏剧出版社编.戏剧美学思维[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
    [166]曲润海著.论表演艺术的改革与建设[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167]华迦,关德富著.关于几个戏曲理论问题的论争[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168]龚和德著.乱弹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
    [169]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170]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171]姜永泰著.戏曲艺术节奏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172]赵景深著.中国戏曲丛谈[M].济南:齐鲁书社,1986.
    [173]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74]孟繁树.戏曲电视剧艺术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175]焦菊隐.焦菊隐文集[M].(第3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00.
    [176]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
    [177]解玉峰著《20世纪中国戏剧学史研究》[M].,中华书局2006年版。
    [178]刘文峰著《中国戏曲文化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
    [179]叶明生.莆仙戏剧文化生态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180]罗怀臻;《罗怀臻探索戏曲集》[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0年。
    [181]焦尚志:《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思想发展史》[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5.
    [182]王元化.清园谈戏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183]冉常建表意主义戏剧:中国戏曲本质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184]刘正维.20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185]苏毅谨、胡晓军.戏出海上:海派戏剧的前世今生[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
    [186]路应昆.戏曲艺术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187]蒋菁.中国戏曲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188]李伟、孙惠柱.戏曲考论:戏曲卷[M].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8.
    [189]刘佳、刘连群、杨恩寰、梅宝树.戏曲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90]张连.中国戏曲舞台美术史论(戏曲卷)/[M].中国艺术教育大系.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191]赵山林.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92]蔺海波.90年代中国戏剧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193]赵锡淮.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戏曲精品剧目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194]吴国钦.论中国戏曲及其他[M].长沙:岳麓书社,2007.
    [195]朱文相.戏曲表导演论集:朱文相自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96](新西兰)孙玫.中国戏曲跨文化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97]胡星亮.中国话剧与中国戏曲[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
    [198]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199]田根胜,近代戏剧的传承与开拓[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2005.
    [200]邹元江著.戏剧“怎是”讲演录[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201]邹元江.中西戏剧审美陌生思维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02]郭华著.小戏曲创作漫谈[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78.
    [203]施旭升等著.中国现代戏剧重大现象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04]施旭升著.艺术创造动力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205]施旭升著.戏剧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06]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207]施旭升.中国现代戏剧重大现象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08]周华斌著.中国戏剧史新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09]周华斌著.日落月上:周华斌自选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210]周华斌总主编.中国戏剧史新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11]贾志刚著.戏曲体验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212]贾志刚著.迈向现代的古老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
    [213]杨燕主编.中国电视戏曲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214]杨燕主编.戏曲电视剧个案论析[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215]杨燕主编.电视戏曲文化名家纵横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16]杨燕著.电视戏曲论纲:呼唤涅槃的火凤凰[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217]郑传寅著.中国戏曲文化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218]郑传寅.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编.中国戏曲理论研究文选.上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2]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编.中国戏曲理论研究文选.下册[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3]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部编张庚阿甲学术讨论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4]王安葵,刘祯主编.东方戏剧论文集[C].成都:巴蜀书社,1999.
    [5]文化部艺术司.国家舞台艺术优秀剧目集(共3册)[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6]李伟编.戏剧艺术三十年丛书[C].戏曲考论(戏曲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8.
    [7]上海市舞美学会[等]合编.三省一市舞台美术理论座谈会文论集[M].上海,1984.
    [8]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编.戏曲剧目工作座谈会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9]薛若邻,荆文礼主编;于敏副主编.新剧种论[C].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10]山西省文化厅,全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编.第七届全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年会文集[C].山西省文化厅,全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1988
    [11]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编.舞台美术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12]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编.硕士学位论文集戏曲卷[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
    [13]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戏剧戏曲学学术论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14]湖北省戏剧工作室编.鉴别传统剧目的有关问题[C].湖北省戏剧工作室,1982.
    [15]胡晓军.戏折书痕:《上海戏剧》50年家百篇文选[C].上海:文匯出版社,2009.
    [16]周华斌,李兴国主编.大戏剧论坛.第3辑[C].北京:中国传媒出版社,2007.
    [17]中国音乐家协会上海分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编.论戏曲音乐[C].上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18]安徽省艺术研究所编.古腔新论:青阳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19]安徽省艺术研究所,中国戏曲志安徽卷编辑部编.徽调(皮簧)论文集[C].安徽省艺术研究所:中国戏曲志安徽卷编辑部,1991.
    [20]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湖南省戏曲研究所编.高腔学术讨论文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
    [21]刘祯主编.中国戏曲理论的本体与回归:’09中国戏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2]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艺术国际学会讨论秘书处编.中国戏曲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艺术国际学会讨论秘书处,1987.
    [23]刘祯主编.戏曲保护与区域文化发展:中国戏曲与海宁[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24]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文化部艺术一局创作研究室编.进一步革新和发展戏曲艺术.戏曲现代戏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25]徽班进京200周年纪念委员会办公室学术评论组编.争取京剧艺术的新繁荣: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振兴京剧学术讨论会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26]胡忌主编.戏史辨[C].第二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
    [27]胡忌主编.戏史辨[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28]《新剧作》编辑部编.戏曲现代戏导演表演论文集:中国戏曲现代研究会1984年年会论文选辑[C].上海:上海艺术研究,1985.
    [29]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编.舞台美术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30]傅晓航,周华斌主编.场上案头一大家:中国戏剧史家周贻白百年诞辰祭[C].北京:知识出版社,2000.
    [31]周华斌,李兴国主编.大戏剧论坛.第1辑[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32]福建省戏曲研究所等编.南戏论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33]龚和德、毛时安.《守望者说——昆剧<班昭)文集》[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34]孙洁.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2009.
    [3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36]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37]王安葵,吴天行.2003年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38]杜长胜.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39]杜长胜.京剧与现代中国社会——第三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1]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办《当代戏剧》:1979-2009
    [2]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当代电视》:1988-2009
    [3]上海戏剧学院主办《戏剧艺术》:1979-2009
    [4]浙江省艺术研究所主办《戏文》:1994-2007
    [5]吉林省艺术研究院主办《戏剧文学》:1979-2009
    [6]福建省艺术研究所主办《福建艺术》:1994-2009
    [7]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剧本》:1979-2009
    [8]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主办《四川戏剧》:1988-2009
    [9]安庆市文化局主办《黄梅戏艺术》:1982-2009
    [10]中国戏曲学院主办《戏曲艺术》:1979-2009
    [11]中国戏剧协会主办《中国戏剧》:1979-2009
    [12]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上海戏剧》:1979-2009
    [13]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戏曲艺术研究会主办《中国电视戏曲》:1995-1997
    [14]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文艺研究》:1979-2009
    [15]中央戏剧学院主办《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94-2009
    [16]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主办《戏曲研究》:第1-82辑.
    [17]中国戏曲学会;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主办《中华戏曲》:1996-2009
    [18]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京剧》:1992-20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