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研究,是基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而提出的。尽管当前党和国家相当重视,投入扩大,各方认真对待,方式多样,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总不尽如人意。尤其是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高等人才的重要领地,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但现实中总感到一种莫名的困惑。各种矛盾的凸显,证实了传统模式的严重缺陷,需要拓展思维,寻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领域。后现代文明时代是生态时代,这时,人们关注的目光自然转向了生态视角。即以一种全面、系统、整体、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摒弃以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不平等、套用或滥用介体、超越环体的弊病,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交往互动,从而达到主体与环境及其他要素的整体协同发展,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本研究首先以教育领域的生态危机引入人们对于生态问题的觉醒和关注,教育生态化趋势就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研究做好了铺垫。继而评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自己选题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总结出本研究关涉的第一个主要问题,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内涵,也指要素。因为以生态视角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实质是把其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分析研究系统中各构成要素及要素配置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是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各要素之间以及要素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规律及整体生态平衡的一种方法论思考和价值取向。本文除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包含的主体与环境两大基本要素之外,还根据目标的决定意义、信息流的贯穿意义及课堂的阵地意义,选取这几方面内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生态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因外界干扰和内部要素配置问题,出现各种生态失衡状况,这就进入本研究的第二个关键问题,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问题剖析。应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问题主要体现在目标的现实偏差、主体因子动态失衡、系统与生态环境的断层、介体滞后及可持续发展力不足几方面。内在根源大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自身的矛盾、全球化与市场经济的冲击、功利主义教育观、传统教育理念及方式、系统内外环境的不同步、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密不可分。找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非生态”现象,探寻其背后内在的原因,然后自然进入本研究的第三个核心问题,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路径选择。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交互作用的关系,目标的生态发展,可以引导主体行为、设置教育内容、营造生态环境、建构生态课堂;主体的生态发展,建立起主体间性关系,可以遵循教育目标、合理把握教育内容、反作用于教育环境、打造生态课堂;教育信息的合理发展及生态反馈,是对目标的科学反映,利于教育主体传授与接受,将主体与环境有机联结起来,达到系统的合理运行、动态平衡;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课堂生态亦是教育生态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生态系统是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对母系统也有着积极的能动作用。因此,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要素着手,关注要素自身的发展及要素间的关联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体现在目标生态上,要求关注“现实的人”和“主体的人”,最终培养出“完整的人”;主体生态上,要求实现主体间性转换,加强教师、学生及各类教育资源的自身发展及交互能动作用;信息生态上,重点选取内容和评价两方面,要求实现内容的合理性以及教学信息的科学反馈与控制;环境生态上,关注系统内外环境的优化,尤其是学校文化的生态建设;课堂生态上,要求运用教育生态学原理审视课堂,树立全新的课堂生态意识、建设实践特色的课堂生态教学模式。最终达到各要素自身及相互之间的整体、和谐、平衡、协同发展,从而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平稳前行。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cology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development of. Despite the current party and country seriously quite, investment to expand, all seriously, in various ways, but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ot just as one wishes. Especially college, as cultivating socialist talents of higher important territory, on the promo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oral quality plays a key role, but in reality always feel a sense of confusion. All kinds of contradictions, confirm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serious defects, it needs to develop thinking, seeking a new field in the stud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rn civilization era is the era, then,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 natural ecological perspective.
     As a comprehensive, system, overall, balanc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int of view to analysis the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bandon the pas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subject and object in the process of inequality, use or abuse mediated, beyond the ring body ills, to cultivate the" whole person" as the goal, focus on people and nature, people and society, people and people interaction, thereby achieve the subject and environment and other elements of the whole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real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study first to the field of education, ecological crisis to introduce people to ecological problems with arousal and attention, education ecology tendency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the ecological research has laid a good groundwork. And then makes comment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cology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ence question, proposed the necessity and the possibility of their topic,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first major problem, namely the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cology connotation, also refers to the elements. Because of the ecological perspective analysis of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blem, essence is to make it as an ecological system, analysis of system elements and element configuration proble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cology is the stud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elements and between the elements and the environmental interaction, regularity and the overall ecological balance with a methodology of thinking and values. Besides the attention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cology system contains two basic elements of subject and environment, also according to the goals of the decision,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meaning significance and class position, choose the content of a few respect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cological system components. The ecological system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evitable due to outside interference and internal factor allocation problem, the emergence of various ecological imbalance, It is in this study of second key issues, name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cological problems. Should say,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cological problems are mainly embodied in objective reality, subjective factor deviation dynamic unbalance, system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fault mediated la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y is insufficient aspects. Internal causes of cardinal principle and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contradiction of globalization and market economy, the impact of utilitarian educati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idea and method, system environment is not synchronized, theory and reality are inseparable. Find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he" ecological" phenomenon, exploring its inner reasons behind, and then enrolled in the study on the third core issues, namely the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cology path selection. Because th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cological system between each element are interrelated, interaction relation, goal of ecological development, can guide the behavior of the main body, set the educational content, creat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ilding ecological classroom; The main ecological development, establish intersubjectivity relationship, can follow the education goal, a reasonable grasp of education content, reaction to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build the ecological classroom; Education information for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feedback, is on target for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 science reflects, imparting and receiving, the main body and the environment organic join, achieve system reasonable operation, dynamic balance; The classroom is the main position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classroom ecology educational ecology is the main organization form of school education, classroom ecological system ecological system subsystem, the parent system also has a positive role. Therefore, from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cosystem aspects, pay attention to its own development and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the associated sex,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ncrete path. From the ecological requirements, concerns about "realistic man" and" the main man" eventually develop" complete person"; The main ecosystem, demand to realize intersubjectivity transition, strengthening the teachers, students and all kinds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development and interactive dynamic role; Information ecology, focusing on selected content and evaluated on two dimensions, required to achieve the rationality of content and teaching information feedback and control; Environmental ecology, pay attention to system of the inner and outer environment, especially school ecological culture construction; Classroom ecology, require the use of educational ecology theory examine the classroom, establish brand-new classroom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construction practice characteristics of classroom ecological teaching pattern. Ultimately achieve the elements themselves and between the overall, harmonious, balanc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o as to ensure th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cological system and smooth forward.
引文
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页。
    ② [罗]拉塞克著:《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页。
    ③ 库姆斯著:《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3-4页。
    ① 菲利普·库姆斯著:《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人们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4页。
    ② 生态中心主义,也称非人类中心主义,其观点认为,大自然中的其他存在物也具有内在价值,其他生命的存在和生态系统的完整也是环境道德的相关因素,因此人对非人类存在物也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这种义务不能完全还原或归结为对人的义务。这刚好与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相反。
    ③ 吴林富著:《教育生态管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① 邱柏生:“试图摆脱困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第6期,51-56页。
    ① W.S.Cooper,l 957, Sir Arthur Tansley and the science of ecology. Ecology,38,658-659.
    ② 原文:"Ecosystem is the whole system,…including not only the organism-complex, but also the whole complex of physical factors forming what we call the environment… "。参见:Arthur George Tansley,1947,The early history of modern plant ecology in Britain. Journal of Ecology,35,130-137。
    ① 转引自范国睿:《教育生态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② 吴林富主编:《教育生态管理》,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① [美]詹姆斯·麦克莱伦著:《教育哲学》,宋少云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6页。
    ① 范国睿主编:《教育生态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4-12页。
    ① Cremin L A:《Public Education》,1976,36.
    ② 吴林富著:《教育生态管理》,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③ Bowers C A,Flinders D J:《Responsive Teaching: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Classroom Patterns of Language,Culture,and thought》,1990;Bowers C A:《Education,Culture Myths and the Ecological Crisis:Toward Deep Changes》,1993:/Bowers C A:《Critical Essayson Education,Modernity and the Recovery of the Ecology Imperative》,1993.
    ① 李金宝:“德育生态论——当代德育生态危机与重构”,东北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6月,3-11页。
    ② 邱柏生:“要重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第5期,7-10页。
    ① 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2期,150-153页.
    ② 王传礼:“生态化: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向”,《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9期。.
    ③ 张洪春:“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思维的价值向度”,《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4期。
    ④ 马歆静:“对大教育的教育生态学分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⑤ 邱柏生:“全面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系统”,《上海教育》,2008年第1期。
    ① 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2期。
    ② 宣仕钱:“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互动与耦合”,《思想政治工作论坛》,2006年第5期。
    ③ 向津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及演化规律”,《吉首大学学报》,2010年第9期。
    ① 蔡志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② 徐德斌:“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学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3期。
    ③ 王春艳:“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优化”,《宿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
    ④ 向津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及演化规律”,《吉首大学学报》,2010年第9期。
    ① 刘华景:“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五大观念”,《高教论坛》,2009年第4期。
    ① 张洪春:“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河北学刊》,2009第3期。
    ① 余谋昌著:《生态哲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② 吴林富著:《教育生态管理》,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0页。
    ① 何怀宏著:《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55页。
    ② 余谋昌著:《生态学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36页。
    ③ 吴林富著:《教育生态管理》,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① 佘正荣著:《生态智慧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1页。
    ② 张洪春,胡凯:“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河北学刊》,2009年第2期。
    ③ [法]埃德加·莫兰著,阎素伟译:《社会学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0页。
    ④ [德]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⑤ 任橲:“生态思维与科学发展观”,《光明日报》,2006-06-05.
    ⑥ 樊浩,田海萍:《教育伦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3页。
    ⑦ 冯·贝塔朗菲著,林康义,魏宏森译:《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页。
    ② 吴林富著:《教育生态管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页。
    ③ 马歆静:“对大教育的教育生态学分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第53页。
    ① 吴林富著:《教育生态管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② Donald Worster: 《Nature's Economy, 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l994,293-304.
    ② 贺祖斌著:《高等教育生态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③ [奥地利]贝塔朗菲著:《一般系统论》,林康义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④ 马世俊,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报》,1984年第1期。
    ① 马歆静:“对大教育的教育生态学分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第54页。
    ② 奥德姆著:《系统生态学》,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07页。
    ① 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2期。
    ① 杨增岽:《从环境到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探究的一种视域转换》,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版,第35-36页。
    ② 潘懋元:“关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见: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6页。
    ① 王沪宁:《行政生态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②杨增岽:《从环境到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探究的一种视域转换》,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版.第3R页。
    ① 任凯,白燕主编:《教育生态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5页。
    ① 吴林富:《教育生态管理》,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3页。
    ② 转引自吴林富:《教育生态管理》,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
    ①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7页。
    ① 孙绍荣主编:《教育信息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 田鹏颖著:《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
    ① 田鹏颖著:《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
    ② 田鹏颖著:《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
    ① 任凯,白燕著:《教育生态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0页。
    ① 向津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及演化规律”,《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9期。
    ① 田鹏颖:“社会工程—现代社会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② 王沪宁在《行政生态分析》中把西方生态学方法引入政治学研究领域,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主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行政系统与社会圈的相互关系,即通过生态系统的模拟来研究行政生态系统。参见王沪宁:《行政生态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③ 吴鼎福在《教育生态学》中依据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分析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揭示教育发展规律。参见吴鼎福:《教育生态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④ Eugene Odum.Ecology:《The LinkBetween the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 Hoi Rinehart & Winston,1975。
    ④ 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⑤ 杨增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域中的‘环境’与‘生态’辨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1期。
    ① 季海菊:“生态德育理论基础的追溯及探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② 《孟子·尽心章句上》
    ③ 季海菊:“生态德育理论基础的追溯及探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① 《老子》(二十五章)
    ② 《庄子·齐物论》
    ③ 《庄子·大宗师》
    ④ 《庄子·知北游》
    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R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9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页。
    ① 霍尔斯姆·罗尔斯顿著:《哲学走向荒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页。
    ② 王正平著:《环境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① Bronfenbrenner U:《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
    ② Bronfenbrenner U.Ceci S J:"Nature-nurture reconceptualized in development perspective:a bioecological model", 《Psychological Review》,1994 (101):568-586.
    ③ 王正平著:《环境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53页。
    ①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46页。
    ② 《邓小平年谱(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1页。
    ③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5页。
    ④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
    ⑤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853页。
    ⑥ 华启和:“中国领导集体环境保护思想的60年演进”,《环境保护》,2009年第19期。
    ① 黑格尔:《自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6页。
    ② 吉谢列夫:“生态问题及对现代自然科学思维方式的影响”,《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6年第4期。
    ③ 马歆静:“对大教育的教育生态学分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4期。
    ① 奥德姆:《系统生态学》,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07页。
    ② [英]马尔特比著,康乐等译:《生态系统管理——科学和社会问题》,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① 沈壮海:“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思想理论导刊》,2007年第2期,4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0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09责。
    ③ 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
    ① 骆郁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价值”,《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
    ② 邱柏生:“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的方法论意义”,《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8期。
    ③ 杨增岽:《从环境到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探究的一种视域转换》,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122-123。
    ④ 邱柏生:“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的方法论意义”,《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8期。
    ⑤ 盛韵文:“刘再复谈八十年代的学术环境”,《东方早报》,2011-06-26,第2版。
    ① 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人民日报,1993-01-12。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③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46页。。
    ① 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教育报,2000-06-25.
    ② 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教育报,2000-06-25.
    ① 谢维和著:《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 赵发荣:“超越工具理性—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江苏高教》2002年第3期。
    ③ [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6页。
    ④ 刘大椿:《“自然辩证法”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
    ① 引自:谢维和著:《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 谢维和著:《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 谢中清,袁晓建:“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② 王春艳:“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优化”,《宿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
    ① 引自:谢维和著:《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① 周巧生,骆平:“主体间性理论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
    ① 周先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何以成为必然”,《前沿》,2010年第7期。
    ② 赵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交往特征及启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
    ①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① 刘明月:“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要素”,《学术论坛》,2007年第7期。
    ①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页。
    ① 《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25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9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2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4页。
    ④ 夏甄陶著:《人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14页。
    ⑤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04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② 盛新娣:“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探索》,2003年第3期。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页。
    ⑦ 雷骥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2页。
    ⑧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4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⑤ [英]罗素:《罗素道德哲学》,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1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4页。
    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1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8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责。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页。
    ③ 雷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0页。
    ④ 张澎军:《德育哲学引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7页。
    ① 雷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科学社会主义》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5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① [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1088年版 第203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5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00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4页。
    ⑤ 鹿林著:“论人的生活世界“,《哲学研究》,2007年第9期。
    ⑥ 李文阁著:《回归现实生活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页。
    ⑦ 周琪:“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生活世界’话语回溯与规定”,《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1期。
    ① 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页。
    ④ [俄]维果茨基:《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页。
    ① [德]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② [德]博尔诺夫著:《教育人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
    ③ 赵家祥等编:《历史唯物主义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4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0页。
    ② [美]赫舍尔著:《人是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6页。
    ③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4页。
    ⑤ 潘玉腾:“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人学基础”,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6月,第8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④ 袁贵仁著:《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0页。
    ① 卢梭著:《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4页。
    ②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1-4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页。
    ③ 庞世伟:《论“完整的人”——马克思人学生成论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26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页。
    ④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0页。
    ② 聂海霞:“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③ 沈宝莲:“试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理论导刊》,2005年第3期。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5页。
    ① 陈金明:“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现代建构”,《探索》,2004年第2期。
    ② 郭毅然:“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索》,2004年第2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7页。
    ② 孔祥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的个人和社会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③ 陈跃,王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思考”,《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① 夏宏奎:“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江苏高教》,2007年第2期。
    ① 转引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与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6页。
    ① 田鹏颖:《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36页。
    ② 田鹏颖:《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37-40页。
    ③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9页。
    ① 郭湛著:《主体性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② 郭湛著:《主体性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9页。
    ③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页。
    ① 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现代交往与共生、共同的思想》,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20页。
    ② 其他不同译法中,典型的如刘放桐先生等编著的《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中,表述为“主体间本位”: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中则译为“主观间共同性”,作者王炳文先生专门在“译后记”中作了说明。
    ③ 冯建军:“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1期。
    ④ 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页。
    ① 余纪元主编:《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页。
    ②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36,140页。
    ③ 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① 转引自:冯建军:“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② 冯向东:“从‘主体间性’看教学活动的要素关系”,《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25卷第5期。
    ①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② 哈贝马斯在其巨著《交往行为理论》中全面而系统地阐明了这一观点,并在此后出版的《话语伦理解释》中进一步提出了旨在贯彻交往理性的“话语伦理学”。
    ③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①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41页。
    ②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③ 杨芳:“论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的当代价值”,《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④ 杨芳:“论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的当代价值”.《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⑤ [德]哈贝马斯、哈勤,章国锋译:《作为未来的过去——与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对话》,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①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②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现代性的哲学话》,译林出版社2006年年,第387页。
    ③ 于林龙:“超越合作原则的交往理性”,《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7期。
    ④ 傅永军:“哈贝马斯交往行为合理化理论述评”,《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牛弟3期。
    ① 宁虹,钟亚妮:“现象学教育学探析”,《教育研究》,2002年第8期。
    ① 杜志强:“论主体间性课程的建构”,《教育探索》,2004年第1期。
    ② 周先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何以成为必然-兼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前沿》,2010年第7期。
    ① 宁虹,钟亚妮:“现象学教育学探析”,《教育研究》,2002年第8期。
    ② 柳谦:“论主体间性教育与教师性”,《成人教育》,2004年第11期。
    ③ 宁虹,钟亚妮:“现象学教育学探析”,《教育研究》,2002年第8期。
    ④ 王凡录:“现代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素。参见:赵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① 季昌伟:“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界定与实践路径创新”,《探索》,2009年第6期。
    ① 倪先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① 丁鸿富,虞富阳,陈平:《社会生态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94页。
    ② 刘茂才,张伟民主编:《科学学辞典》,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161页。
    ③ 杨清主编:《简明心理学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0页。
    ① 刘茂才,张伟民.科学学辞典》,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161页。
    ② 严怡民:《情报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页。
    ③ 刘茂才,张伟民:《科学学辞典》,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162页。
    ④ 韩民青著:《意识论》,广西人们出版社1988年版,第112页。
    ⑤ 韩民青著:《意识论》,广西人们出版社1988年版,第54页。
    ① 孙绍荣主编:《教育信息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① 英文原文为:Knowledge which is mainly second-hand,other men's knowledge,tends to become merely verbal.It is no objection to information that it is clothed in words;communication necessarily takes place through words." John Dewey.Democracy and Education.The Macmillan Company,1961,pp:187-188.
    ① John Dewey.Democracy and Education.The Macmillan Company,1961,pp:4-5.
    ② [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89页。
    ③ [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8页。
    ④ 孙绍荣:“意识传输论”,《图书馆学研究》,1989年第4期。
    ① Juergen Habermas:Theorie des Kommunikativen Handelns,Bd.I,Frankfurta.M.1981.S.16.
    ① H.Schmaedelbach:Die Philosophie als Theorie der Rationalitat(作为合理性之理论的哲学).
    ② H.Schmaedelbach:Die Philosophie als Theorie der Rationalitat(作为合理性之理论的哲学).
    ③ H.Schmaedelbach:Die Philosophie als Theorie der Rationalitat(作为合理性之理论的哲学).
    ④ H.Schmaedelbach:Die Philosophie als Theorie der Rationalitat(作为合理性之理论的哲学).
    ① Vgl.K.Bayertz(Hg.):Praktische philophie,Hambvry 1994.S.55.
    ② Vgl.Wilhelm Vossenkuhl:Diskursethik,in:O.Hoeffe(Hg.):Lexikon der Ethik,Mamchen 1992,S.43.
    ① 刘云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合理性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8期。
    ②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
    ③ 刘云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合理性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8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2页。
    ② 刘云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合理性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8期。
    ① 刘云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合理性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8期。
    ① 虞静东:“教学信息反馈的结构、功能及优化策略”,《教育改革》,1998年第5期,第15页。
    ① Cronbach,L.J.,Essenials of Psychological Testing,1984.
    ① 何英奇:“教学评量的基本原则”,参见台湾师范大学学术研究委员会主编:《教学评量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
    ① 张国启:“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发展向度”,《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7期。
    ② 邱柏生.:“要重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第5期。
    ① 卢岚:“德育社会生态的困境与消解”,《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① 吴林富著:《教育生态管理》,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②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③ 转引自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32页。
    ①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7-18页。
    ②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7-18页。
    ① 吴林富著:《教育生态管理》,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
    ① (美)H·T·奥德姆:《系统生态学》,蒋有绪、徐德应译,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07页。
    ② 范国睿著:《教育生态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页。
    ① 李冀主编:《教育管理辞典》,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48页。
    ② 吴林富著:《教育生态管理》,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16页。
    ① 张诗亚:“教育要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换”,《教育评论》,2001年第2期。
    ① 刘学国:“试论学校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年第6期。
    ② 顾明远总主编:《教育大词典》第6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26页。
    ③ 张家军:“论学校文化及其建设”,《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④ 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⑤ 倪筱荣:“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新思路”,《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2期。
    ⑥ 高占祥:《高占祥论文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30页。
    ①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40页。
    ① 张光义:“学校核心竞争力之核心——文化力”,中国教育先锋网,2005-8-4。
    ① 袁鼎生著:《审美生态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② 李文阁著:《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版,第16页。
    ③ 袁鼎生:《审美生态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① [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① 徐书业:《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基于生态的视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8页。
    ② 徐书业:《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基于生态的视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页。
    ③ 谵启标:“国外学校有效性研究发展述评”,《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
    ① Doyle,W. & Ponder,G.(1975).Classroom Ecology:Some Concerns About a Neglected Dimension of Research on Teaching.Contemporary Education,46,183-190.(Cited in Ashman & Conway 1997).
    ① 李森:“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及功能”,《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
    ② 李森:“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及功能”,《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
    ① 汪霞:“我们的课堂生态了吗”,《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5期。
    ① 汪霞:“我们的课堂生态了吗”,《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5期。
    ② [法]埃德加·莫兰.方法:《天然之天性》,吴泓缈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12-213页。
    ③ 汪霞:“一种后现代课堂观:关注课堂生态”,《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10期。
    ① 王宏波:“论社会发展的协调范畴及其意义”,《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① Giroux,H.Penna,A,& Pinar,W.(Eds.).(1981).Curriculum and Insruction.Berkeley,CA:McCutchan.p.5.
    ① 张录强:“生态位理论及其综合应用”,《中学生物学》,2005年第7期。
    ② 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② [英]伊格尔顿著,华明译:《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22页。
    ① 李方:“后现代教学理念探微”,《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
    ② 李方:“后现代教学理念探微”,《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
    ③ 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④ J.G.Henderson:《课程智慧:民主社会中的教育决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第67页。
    ①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8页。
    ①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4页。
    ② 李方:“后现代教学理念探微”,《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
    ① 李方:“后现代教学理念探微”,《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
    ②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③ R.E.帕尔默著,鲁旭东译:“阐释学”,《哲学译丛》,1985年第4期。
    ④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特征》,1960年版。
    ⑤ 伍正翔:“在“祛魅”与“返魅”之间:教师的身份”,中国论文下载中心,08-11-16。
    ① 派纳:“什么是课程理论”,选自派纳主编:《课程:走向新的身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9页。
    ① 王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人学阐释”,《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5期。
    ② 价值标准即是非、善恶标准等:指导思想决定方法,世界观是最高层次的方法:操作能力即动手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参见:王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人学阐释”,《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5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34页。
    ① 佘正荣:《生态智慧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② 张洪春:“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河北学刊》,2009年第2期。
    ③ 任槛:“生态思维与科学发展观”,光明日报,2006-06-05.
    ④ 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3页。
    ① 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2期。
    ② 张洪春:“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思维的价值向度”,《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4期。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2—1933),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
    8.《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全书》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9.《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7年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组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首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学习出版社,2004年版。
    13、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4.人民日报理论部:《“六个为什么”——人民日报系列解答理论文章(一)》,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15.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个如何”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6.李幼蒸著:《结构与意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8.查有梁著:《系统科学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9.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0.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2.文章代、侯书森主编:《人本管理》,石油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邱柏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4.王学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5.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6.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7.程样国,詹世友,等:《荣辱观与和谐文化建设》,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8.林樟杰:《高等学校实行政治工作新认知》,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9.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0.伍撰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1.戴胜利:《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2.赵康太:《当代思想理论教育前沿问题纵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3.谢海均:《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学校德育》,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34.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5.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6.陈灵强:《多维视野中的大众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7.吴林富:《教育生态管理》,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8.佘正荣:《生态智慧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9.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0.黄明东:《“完全人”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1.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42.吴宏彪:《核心价值观一建设有灵魂的组织》,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
    43.朱建军,吴建平:《生态环境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44.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5.赵中建:《学校文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
    46.陈益志:《生态化学校教育》,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年版。
    47.宋福军:《走向和谐:一种新的大学发展观》,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48.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9.王宗光,李建强,盛赘,等:《高等教育改革与人的全面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0.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5.马廷奇:《大学转型: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56.余谋昌:《生态学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7.陈列:《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
    58.薛晓源:《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9.郭艳君著:《历史与人的生成——马克思历史观的人学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0.唐代兴:《生态理性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1.郭湛著:《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2.张耀灿、徐志远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3.贺善侃著:《实践主体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64.王颖:《动态平衡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版。
    65.王如松,周鸿:《人与生态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6.傅桦,吴雁华,曲利娟:《生态学原理与应用》,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7.舒志定著:《人的存在与教育——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68.陈章龙著:《论主导价值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9.钟明华等著:《马克思主义人学二见域中的现代人生问题》,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0.任平著:《交往实践的哲学:全球化语境中的哲学视域》,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1.李福梅、雷咏雪著:《主体论——作为主体的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72.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3.康渝生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致思理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74.沈壮海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5.陶德麟等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6.哈贝马斯著,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77.王南提等著:《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8.张天宝著:《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79.任平著:《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历史视域与当代意义》,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0.龙柏林著:《个人交往主体性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1.王义军著:《从主体性原则到实践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82.王晓东著:《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83.王永昌著:《实践活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84.张伟胜著:《实践理性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5.韩红著:《交往的合理化与现代性的重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6.贺善侃著:《实践主体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87.王炳书著:《实践理性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8.范宝舟著:《论马克思交往及其当代意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89.郭庆财著:《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90.李浴华等著:《论语·大学·中庸》,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91.赵升奎著:《沟通学思想引论》,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92.罗贻荣著:《走向对话文学·自我·传播》,中国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06年版。
    93.张世英著:《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4.曹卫东著:《思想的他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5.章辉著:《实践美学:历史谱系与理论终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6.衣俊卿著:《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7.弗莱德·R·多尔迈著,万俊人等译:《主体性的黄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98.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9.[美]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徐辉,郑继伟,等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00.刘京希:《政治生态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1.刘放桐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2.乐国安:《从行为研究到社会改造》,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3.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04.李友梅,肖瑛,黄晓春:《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5.姚纪纲著:《交往的世界—当代交往理论探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6.吴凡章:《生态文明构建:理论与实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107.余顺慧:《行为生态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8.王兴元:《名牌生态系统分析理论及管理策略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9.张继真,张润彤:《网络社会生态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110.宋林飞:《现代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11.许启贤:《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2.门洪华:《中国:软实力方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3.刘贵华:《大学学术发展研究—基于生态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4.葛楚英:《平衡—人类生存之路》,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5.宋丽慧:《学生参与:转型时期高校管理的视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6.王瑞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7.李超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入学底蕴》,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8.龚群著:《道德乌托邦的重建—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19.张澎军著:《德育哲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0.李德顺著:《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21.万斌等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22.吕会霖主编:《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3.沈壮海著:《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4.王敏著:《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5.王建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26.李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7.潘玉腾著:《现代思想道德教育论》,海风出版社,2003年版。
    128.骆郁廷著:《精神动力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9.彭未名著:《交往德育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31.陈志尚著:《人学原理》,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132.虞崇胜著:《政治文明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3.贺翠香著:《劳动·交往·实践:论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论的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4.高秉江著:《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5.王治河著:《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增补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6.王武召著:《社会交往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7.[英]亚当·斯密著,吕宏波、杨江涛译:《道德情操论》,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138.[英]A·麦肯齐著,孙儒泳等译:《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9.胡塞尔著,倪梁康等译:《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40.[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蔡汀译:《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41.[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42.艾思奇:《大众哲学》,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
    143.艾思奇:《哲学与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44.[美]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145.[美]弗朗兹·博厄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146.[美]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47.[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48.[英]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9.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
    150.[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51.乔治·洛齐著,邓正来译:《全球化的管理—相互依存时代的全球化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175.[美)德里克·博克著,徐小洲、陈军译:《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76.[美]H·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177.[美]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78.[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79.[美]弗洛姆著:《健全的社会》,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
    180.[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1.[美]乔治·H·米德著:《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82.[捷]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3.[英]休谟著:《人性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84.[美]曼纽尔·卡斯特著:《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85.[美]杜威:《道德教育原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86.[美]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87.[英]约翰·威尔逊:《道德教育新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88.[美]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89.[英]塞缪尔·斯迈尔斯:《品德的力量》,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90.[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徐小洲、陈军译:《大学的使命》,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91.[英]大卫·麦克里兰著,孔兆政等译:《意识形态》,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2.[美]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3.[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著:《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194.[美]约翰·杜威著:《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95.[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96.斯宾诺沙:《伦理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97.拉赛克,G.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98.[法]爱弥尔·涂尔干著:《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99..[捷]奥塔·锡克著:《经济—利益—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00. John 0 Greene;Brant Raney Burleson;Net Library, Inc.,Handbook of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skills, Mahwah, N. J.:L. Erlbaum Associates,2003.
    1.叶澜:“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2.田建国:“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第5期。
    3.范国睿:“美英教育生态学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第2期。
    4.张文显:“创新范式与方法实现高校思想教育的战略突破”,《中国高等教育》 2004年第10期。
    5.高德胜:“学校德育的范式转换”,《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第2期。
    6.朱延华:“论高校德育领域的范式转型”,《探索》2006年第1期。
    7.贺平:“关于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哲学思考”,《东岳论丛》2010年第2期。
    8.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2期。
    9.戚万学、唐汉卫:“后现代视野中的道德教育”,《教育研究》2004年第7期。
    10.赵敦华:“西方人本主义的传统与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1期。
    11.赵敦华:“为共同人性辩护”,《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2.张奎良:“马克思视域中的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13.叶汝贤:“唯物史观中的“以人为本”——兼于张奎良教授商榷”,《哲学研究》2004年第10期。
    14.叶汝贤:“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5.陈先达:“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6.陈志尚:“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7.骆郁廷:“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第4期。
    18.胡文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题”,《求实》2003年第7期。
    19.张三元:“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3年第4期。
    20.王啸:“教育人学内涵探析”,《教育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6年第6期。
    21.张洪生:“教育的‘人为’和‘为人’”,《教育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6年第2期。
    22.王亚鹏、董奇:“脑的可塑性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
    23.付亦宁:“高等教育的微生态环境建设”,《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第3期。
    24.胡建、高玉泉:“人的需要结构发展趋势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5年第3期。
    25.张玲玲、钟明华:“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个性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3年第6期。
    26.张奎良:“‘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哲学研究》2004年第5期。
    27.韩庆祥等:“究竟怎样理解以人为本”,《哲学原理》(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6年第8期。
    28.杨柳、金雁:“和谐德育:现代德育的新理念”,《探索》2005年第6期。
    29.沈湘平、王律:“简析‘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意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期。
    30.马福运:“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第12期。
    31.吴丹:“解读马克思的“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命题及其现实意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1期。
    32.赖荣珍:“关于思想道德教育可接受性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5年第1期。
    33.杨柳:“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价值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5年第7期。
    34.陈秉公:“以人为本的德育本体论解读”,《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
    35.李淑梅:“人的需要结构及其历史发展”,《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8期。
    36.李淑梅:“探讨人性问题的思维方式及其变革”,《江海学刊》1998年第5期。
    37.刘大允、李傅茂:“以人为本:现代德育的核心理念”,《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2期。
    38.杜庆华:“论合理突出思政教育的个人价值”,《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
    39.赖荣珍:“关于思想道德教育可接受性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5年第1期。
    40.杨柳:“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价值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5年第7期。
    41.林剑:“人的存在之思”,《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42.方一红:“关于需要与品德发展及教育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3年第7期。
    43.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5年第4期。
    44.戚万学、唐汉卫:“后现代视野中的道德教育”,《教育研究》2004年第7期。
    45.胡文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题”,《求实》2003年第7期。
    46.秦桂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存范式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
    47.蓝江:“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根基”,《探索》2006年第1期。
    48.骆郁廷:“自发与自觉:思想教育的重要范畴”,《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49.胡钦晓:“社会资本视角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50.李袅鹰:“系统科学思维中的高等教育强国”,《复旦教育论坛》,2008年第6期。
    51.马文银,莫晓红:“生态大学构建模式研究”,《生态经济》2005年5期。
    52.龙建:“绿色思维:高校管理的生态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3期。
    53.王正平:“深生态学:一种新的环境价值理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54.虞纪忠:“建设教育生态环境”,《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11期。
    55.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2期。
    56.叶峻:“社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分析”,《烟台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4期。
    57.张耀灿:“经济全球化与思想理论教育的创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58.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年第1期。
    59.黄钊:“应当重视对“思想转化”规律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1年第3期。
    60.刘云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合理性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7期。
    61.郭毅然:“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思想政治教育困境解读的新视界”,《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6期。
    62.郭毅然:“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索》2004年第2期。
    63.苏小鹄、饶雪梅:“论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前沿》2006年第3期。
    64.张洪高:“道德教育的关心模式”,《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第12期。65.杨柳、金雁:“和谐德育:现代德育的新理念”,《探索》2005年第6期。
    66.孙迎光:“马克思‘完整的人’的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67.曾鹿平:“对单个人的尊重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第7期。
    68.李合亮:“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第9期。
    69.廖志诚:“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偏差及其矫正”,《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70.唐志龙:“思想政治教育对和谐人生的价值维度”,《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71.赵自力、葛晓芳:“和谐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显现”,《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72.褚凤英、李光烨:“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模式的转变——以“现代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出发点”,《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第9期。
    73.黄必春:“生态学视角下的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究”,《学术论坛》2008年第11期。
    74.刘海燕、李玲玲:“脑的可塑性研究探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75.方一红:“关于需要与品德发展及教育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3年第7期。
    76.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5年第4期。
    77.邹安乐:“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价值实现规律”,《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3期。
    78.胡建、高玉泉:“人的需要结构发展趋势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5年第3期。
    79.李继武:“新论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的完整内容”,《东岳论丛》,2006年第9期。
    80.郑咏梅等:“道德教育中人性关怀的缺失与回归”,《求索》2004年第9期。
    81.张洪高:“道德教育的关心模式”,《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第12期。
    82.黄楠森:“入学与哲学”,《江海学刊》1996年第1期。
    83.高清海:“入学研究与哲学”,《江海学刊》1996年第1期。
    84.韩庆祥:“我的人学观”,《江海学刊》1996年第1期。
    85.林剑:“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几个问题”,《哲学动态》1996年第2期。
    86.韩庆祥、庞井君:“马克思的人学理论—对马克思的思想体系的一种心解释”,《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年第1期。
    87.侯惠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第3期。
    88.陈曙光:“范式革命:马克思人学走向科学的关键—从抽象人学到现实人学的范式转换”,《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89.汪信砚、李志“‘现实的个人’:唯物史观的人口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个人概念及其意义”,《哲学动态》2007年第1期。
    90.鹿林:“论人的生活世界”,《哲学研究》2007年第9期。
    91.张耀灿、曹清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2期。
    92.洪波:“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审视”,《探索》2007年第3期。
    93.张增孝、郭政:“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研究初探”,《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94.段文灵:“试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系”,《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6期。
    95.闫艳:“马克思交往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求实》2006年第4期。
    96.廖申白、孙春晨:“转型时期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与对策”,《哲学研究》1997年第5期。
    97.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教育研究》1998年第9期。
    98.鲁洁:“人对人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
    99.王啸:“‘护人是价值的存在’及其教育学意蕴”,《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100.袁贵仁:“关于价值与文化问题”,《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
    101.王霞、李建平:“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悖论及其破解”,《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02.昊向东:“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解释”,《教学与研究》2004年1期。
    103.陈学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人的生活取向”,《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104.韩庆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1期。
    105.徐陶,彭文波:“课堂生态观”,《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22期。
    106.周衍安,吴乃域:“课堂生态系统中师生角色探析”,《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第25期。
    107.吴鼎福:“教育生态的基本规律初探”,《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108.汪霞:“一种后现代课堂观:关注课堂生态”,《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10期。
    109.徐艳国:“深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索”,《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20期。
    110.徐艳国:“中英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比较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9期。
    111.徐文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及专业建设的回顾与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第2期。
    112.刘建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内涵及建设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3期。
    113.白显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综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4期。
    114.徐建军、徐艳国:“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4期。
    115.徐艳国、徐建军:“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研究---个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新课题”,《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116.王玄武:“一部对德育环境研究的力著”,《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月第57卷第2期。
    117.周琪:“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研究述评”,《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118.岳金霞:“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界定分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第12期。
    119.王海燕:“主体间理解:道德教育方法论的一种思考”,《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120.蓝江:“质疑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讨》2005年第4期。
    121.王秀阁:“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必需”,《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2期。
    122.岳伟,王坤庆:“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23.刘惊铎:“交往之教育价值的理论解读与中国教育改革的重新定位”,《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0期。
    124.王南堤,任平等:“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之二—交往理论(笔谈)》,《求是学刊》2000年第3期。
    125.周宏:“雅斯贝尔斯交往理论探析”,《现代哲学》2000年第1期。
    126.任平:《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及其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年第4期。
    127.郑召利:《哈贝马斯和马克思交往范畴的意义域及其相互关联》,《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8期。
    128.刘志生:“社会发展与交往的理性审视”,《学海》2000年第3期。
    129.蔡春,息中平:“从“独白”到“对话”—论教育交往中的对话”,《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130. Kilpartrick, Why Johnny cannot Tell Right from Wrong:Moral Illiteracy and the Case for Character Education, 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92, P.167.
    131. Thomas Lickona, Educating for Character, Bantam books,1992, P.4.
    132. Laurence J OToole Jr, Research on policy implementation:Assessment and prospect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Apr2000;10,2;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263.
    1.王如松,欧阳志云:“生态整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参见王如松:《现代生态学的热点问题研究》(中国科学院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1992-1995年部分论文汇编)(上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
    2.褚凤英:“活动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博士论文。
    3.刘贵华:“大学学术生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
    4.周湘莲:“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5.活动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褚凤英华中师范大学2004博士
    6.张瑜:“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清华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7.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武汉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8.刘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武汉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9.韩迎春:“非智力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10.徐永赞:“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吉林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11.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12.马奇柯:“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13.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14.吴琼:“‘文本’到‘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15.胡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16.雷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17.王艳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18.张首先:“生态文明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19.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20.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21.潘玉腾:“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人学基础”,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22.杨建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23.廖志诚:“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动力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24.石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研究”,吉林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25.罗爱平:“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论”,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26.赵君:“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27.王智慧:“人的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28.闫艳:“交往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29.刘伟:“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30.黄平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研究”,南昌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31.徐艳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中南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32.许丽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33.李颖:“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34.戴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博士论文。
    35.刘立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博士论文。
    36.潘光文:“课堂的生态学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论文。
    37. Preston, E. M.1998. Evaluating Cumulative Effects on Wetland Functions:A Conceptual Overview and Generic Framework. Environment management 12(5):565-58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