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不同步,很多民族都在不同程度上遭遇了文化传承的困境。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的手段,教育不仅仅具有文化传承功能,还可以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创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该如何利用合理科学的教育手段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这成为民族发展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0万以下的民族有22个,这些人口较少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重点提出了发展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教育事业,因此在这个阶段关注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进程与环境等诸多因素不尽相同,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
     本研究之所以选择鄂伦春族为个案,是因为鄂伦春族是从原始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典型民族,在仅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跨度中,该民族的文化发展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本研究在对该民族的文化发展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的同时,也希望能为其他人口较少民族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考察鄂伦春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现状,寻找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在此基础之上,为鄂伦春族未来的文化发展提供教育策略。
     基于以上目标,研究中运用了解释学研究范式及结构功能主义范式,并辅以文献法、田野调查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将研究划分为四个部分。
     一,对转型前后的鄂伦春社会进行总体介绍。主要包括:对鄂伦春族的源流以及社会转型前的文化生态系统进行介绍;对转型后鄂伦春族的地区分布及发展进行介绍。
     二,对鄂伦春族的文化传承和教育现状进行全面的考察。田野调查范围比较广,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走访村落、学校、当地的文化研究机构以及文化传承人。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对鄂伦春族文化传承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
     三,对于两个地区鄂伦春文化的教育传承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其中问题所在并阐释其根源,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归因分析。由于鄂伦春族下山定居以后,分属于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两个行政区,因此地区的民族政策以及与周边民族间的文化接触对两个地区的鄂伦春族产生了很大影响。本研究采用对比的方法分别对两个地区文化传承的教育模式进行考察,试图通过比较同一民族不同地区的发展来发现问题并进行解释,这其中既有共性的问题,也有个性的问题。
     四,分三个层次对鄂伦春族的文化传承的教育策略提出建议。三个层次分别标示着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第一个层次是针对目前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第二个层次是对鄂伦春族文化的发展提出教育构想;第三个层次是对应该如何看待鄂伦春族文化的创新提出建议。
     通过对鄂伦春族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系统性分析,本研究形成以下几个主要观点:
     1.由于受到制度环境、经济环境及文化环境的影响,目前在鄂伦春族内部已经呈现出了文化传承的地区化差异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两地的学校教育传承载体不同②社会教育的外部动力不同③传承主体参与意识不同。
     2.生源流失以及社会教育的内部动力不足将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成为鄂伦春族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且这一问题将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不断深化。
     3.为学校教育中的文化传承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一方面可以吸收民族文化课程的讲授者进入研究机构,同时也应该组织专家与教师间的关于整个课程规划的交流,保证学校文化课程开设的科学性与内容的多样性。
     4.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与教育事业提供资金保障。需要借助国家、社会各界的多方力量推动鄂伦春族社会教育的发展。
     5.加强鄂伦春族两地间的文化交流,文化传承不等于文化复古,应当理性地看待民族的现代化与民族文化的创新。
In the midst of modernization, due to the absence of synchronism in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many nations encounter predicaments in passing on cultures to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Education, as an inseparable means of carrying on the cultures, could promot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novation as well. How to make reasonable use of educational means to achieve the cultural inheriting has become a question worth contemplation at this time.
     Among 55 ethnic groups in our country, 22 of them have a population less than 100,000, which are located in the west and along the boundary with relatively low economic levels. Our government has stressed in its "Eleventh Five-year Plan"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ducation in the areas where ethnic groups have a little population, which is quite crucial to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ose areas. For their different ways of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educational strategies should be taken accordingly.
     The reason for choosing Oroqen nationality as a case study is that Oroqen nationality is a typical one transforming from primitive society to modern world in less than half a century during which their culture was confronted with great challenge. This study is trying to make proposals of education for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Oroqen nationality with the hope of providing some useful reference and experiences for other nationalities with less population.
     The study will examin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ultural inheriting and education of Oroqen nationality, seek for the problems in school educations and social education modes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which educational strategies will be made for the futur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is nationality.
     To achieve these targets, the paradigms of interpretation and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are applied to this study, assisted by literature review, fieldwork and comparison. The study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Part one is the general review of the Oroqen society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which includes the introduction to origins of Oroqen nationality and cultural ecological system of their society befor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o their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Part two is the overall examination on the cultural inheriting and education situation of Oroqen nationality. The field work is quite broad, which interviews visiting villages, schools, local 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cultural inheritors, with the aim of getting to know the influence of school and social educations on Oroqen nationality's cultural inheriting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Part three is to mak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educational inheriting modes of the Oroqen cultures in two different areas, point out the problems, elaborate on their roots and make attribution analysis. Since after they decided to settle down, they belong to two administrative region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Inner Mongolia Provinces, local national policies and the contacts with neighboring nationalities have great impact on Oroqen nationality of the two regions. This study uses comparison in examining the educational modes of cultural inheriting of two regions, trying to discover and explain problems, both common and individua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ame nationality in different areas
     Part four will be proposals from three aspects for educational strategies of Oroqen nationality's cultural inheriting. The three aspects indicate the cultural inheriting,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The first one is to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esent educational modes; the second is to come up with educational initiatives for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Oroqen nationality; the third is to make proposals of how to understand cultural innovations of Oroqen nationality.
     Through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school and social educations of Oroqen nationality, the main arguments are achieved as follows:
     1.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systematic, economic and cultural surroundings, inside the Oroqen nationality, regional difference of cultural inheriting has appeared which are mainly demonstrated in three aspects: a. different inheriting carriers in the school education of the two regions; b. different external motivation of social education; c. different ideas of inheriting subjects.
     2. Loss of students and inadequate internal motivation of social education have become the main issues that Oroqen cultural development is facing and will deepe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3. Provide necessary intelligent support in the cultural inheriting of school education, which includes the introduc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teachers to the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communication on course planning between experts and professors to ensure the scientific course arrangements and diversified contents in school cultural courses.
     4. Offer financial guarantee to th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courses in minority areas. Push the social education forward with the assistance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all social sectors.
     5.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Oroqen people in two regions. Cultural inheriting isn't equal to restoring to ancient times. The national modernization and cultural innovation should be treated rationally.
引文
1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刘正发,《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3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4吕虹,《关于建立贵州多元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发展机制的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1期。
    5同上。
    1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9期。
    2康水久,《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传承》,中国教师,2005年05期。
    3麻国庆,《推进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原载于南方日报2008年3月26日。
    1唐戈,《鄂伦春族研究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满语研究,2006年02期
    2SHIROKOGOROFF.S.M.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northern Tungus Shanghai 1933.427.
    3吴有刚、赵复兴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LINDGREN.E.J Northwestern Manchuria and the reindeer-tungus Geoge Jour.1930.75.
    5大冢和义,《草原和森林之民》,新宿书店,1988年版。
    6永田珍馨.《北方骑马民族鄂伦春》,东京:每日新闻.1969.1-2
    7江上波夫,满洲国的诸民族和目前重要的民族问题,民族研究,1943
    8泉靖一,《田野调查实录-文化人类学的实践》,讲谈社,1969年版。
    9佐佐木亨,《日本人对鄂伦春族民族学调查报告的比较研究》,札幌:北海道民族学博物馆研究纪要,1994年,第93页-137页。
    10浅川田郎著、赵复兴译,《兴安岭之王》,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1张政、张瑞生,《20世纪中前期大小兴安岭地区中日民族学调查数据解析》,满语研究,2008年02期。
    2杨英杰,《黑龙江边兴安岭里的鄂伦春民族》,东北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
    3《实践》,1962年,08、09期。
    4《文史哲》,1962年04期。
    5赵复兴,《鄂伦春族游猎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鄂·苏日台,《鄂伦春狩猎民俗与艺术》,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7马名超,《中国北方民族民间文学的新发现----试论鄂伦春史诗摩苏昆》,学习与探索,1988年01期。
    8韩有峰,《试论鄂伦春族民间文学瑰宝--摩苏昆》,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年02期。
    9隋书今,《一部填补鄂伦春说唱空白的书》,民族文学研究,1993年04期
    10孟淑珍,《摩苏昆的韵律》,黑龙江民族丛刊,1994年02期。
    11赵华、宋德胤,《摩苏昆初探》,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年03期。
    1黄任远、闫沙庆,《伊玛堪与摩苏昆----赫哲族与鄂伦春族说唱文学之比较》,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02期。
    2汪立珍,《日本阿伊努人的说唱叙事文学--龙卡拉浅析--兼论与鄂伦春族‘摩苏昆'之内在联系》,满语研究,2000年02期。
    3哈纳斯,《试论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3年01期。
    4吴雅芝.《试论东北桦树皮文化》,民俗研究,1996年03期。
    5张振中,《鄂伦春与桦树皮》,今日民族,2004年03期。
    6张帆,《鄂伦春族桦树皮的制品的制作与分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01期。
    7王瑞华,《独特的北方三小民族文化遗存----谈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及达斡尔族的桦树皮文化》,电影评介,2007年19期。
    8于学斌,《北方民族的桦树皮文化: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的会通》,满语研究,2006年01期。
    9林盛中,《鄂伦春民族人口》,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徐世璇、关红英,《鄂伦春语使用现状分析》,满语研究,2001年01期。
    11何群,《关于鄂伦春族教育事业的调查与思考》,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年01期。
    1白兰、麻秀荣,《民族教育与民族发展-以鄂伦春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年03期。
    2王俊敏,《从游居到定居、再到城镇化-鄂伦春族发展问题的生态-经济人类学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04期。
    3胡森,《教育研究的范式》,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79页。
    4姚秀颖,《解释人类学研究范式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教育科学,2005年05期。
    1姚秀颖,《解释人类学研究范式以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教育科学,2005年05期。
    2滕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3马文·哈里斯著,李培茱等译,《文化人类学》,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1黄晓京,《墨顿及其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08期。
    2王翔林,《结构功能主义的历史追溯》,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3王枬,《20世纪教育研究范式的类型分析》,教育科学,2000年01期。
    4王景,《比较教育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6期。
    1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Ⅱ),第924页。
    2克利福德·格尔茨(美),《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3赵祥林,《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1Brameld,T.:Education for the Emerging Age,1961.100
    2Julian H.Steward:Theory of culture change,The me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M].University If Illinois Press Urbana and Chicago,1955.
    3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Robert M.Netting.:Cultural Ecology(second edition)[M].Waveland Press,1986.
    1张诗亚,《祭祀与讲坛-西南民族宗教教育比较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13页。
    2Bronislaw Malinowski:The Dynamics of Culture Change.An Inquiry into Race Relations in Africa.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Press.Part one.1.
    3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石勒喀河作为黑龙江的北源位于今俄罗斯境内赤塔州。
    2周喜峰,《清朝前期的黑龙江民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
    3同上。
    1史禄国,《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1-28页。
    2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3宋兆嶙,《最后的捕猎者》,山东书画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1宋兆麟著,《最后的捕猎者》,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1吕光天,《鄂伦春的父系氏族社会结构》,载《北方民族原始社会形态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赵复兴,《鄂伦春游猎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页。
    2赵复兴,《鄂伦春游猎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页。
    1秋浦,《鄂温克人的原始社会形态》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页。
    2《鄂伦春人调查材料之四》第54页,转引自《鄂伦春族简史》。
    3秋浦,《鄂温克人的原始社会形态》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页。
    4满语,“朋友”的意思。
    5秋浦,《鄂温克人的原始社会形态》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1页。
    6石方,《黑龙江区域社会史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6页。
    1石方,《黑龙江区域社会史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9页,转引《鄂伦春调查材料之四》,第52页。
    2宋兆麟,《最后的捕猎者》,山东书画出版社2001年版,第314、315页。
    1《鄂伦春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集,第192页。
    2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黑龙江分会编,《黑龙江民间文学》.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黑龙江分会,1985年版第17集。
    1刘晓滨、刘远,《鄂伦春民歌的文化内涵与形态研究》,中国音乐2005年01期。
    2同上。
    1张振中,《鄂伦春与桦树皮》,今日民族,2004年03期。
    2万福磷修、张泊英篆:《黑龙江志稿》卷30,武备志,中国边疆丛书第1辑,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
    3《黑龙江省教育史》,黑龙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179页。
    1关小云,《大兴安岭鄂伦春》哈尔滨出版社2003午版,第41页。
    2关小云,《大兴安岭鄂伦春》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43也。
    3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88页。
    1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贵自治区第五次人口普查办编《内蒙古自治区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册)整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8月。表格为自制。
    2 石勒喀河作为黑龙江的北源位于今俄罗斯境内赤塔州。
    3 周喜峰,《清朝前期的黑龙江民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
    4 同上。
    1 关小云,《大兴安岭鄂伦春》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2 鄂伦春自治旗志史志编纂委员会主编《鄂伦春自治旗志》(1989-1999),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 严墨,《碎片化到重构-以鄂伦春文化变迁为例》,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2 何群,《地域意识行为与小民族发展-以鄂伦春族为例》,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01期。
    1 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版,第433页。
    2 雷鸣强,《教育的本质是主体间的文化传承》,教育科学,1998年04期。
    3 同上。
    1 呼伦叭尔市政协主页,http://www.hlbezx.gov.cn/E_ReadNews.asp?NewsID=193
    2 细则于2003年3月23日出台,稿件由鄂伦春自治旗教育局提供。
    1 杨沛郁,《鄂伦春族民族教育调查》,今日中国论坛,2005年10期。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13.jsp?tablename=1200&infoid=18248
    2 政协呼伦贝尔市委员会,http://www.hlbezx.gov.cn/E_ReadNews.asp?NewsID=193
    3 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目前,对母语的解释已 经不再用国家或者民族来定义,而是称其为“第一语言”,是指一个人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所握的一种或几种语言。
    1 呼伦贝尔人民政府,http://www.hulunbeier.gov.cn/zwgk/nr/asp?id=15006
    1 关小云,《大兴安岭鄂伦春》,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160页。
    1 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06页。
    1 http://www.sachina.edu.cn/Htmldata/article/2008/11/1526.html
    1 王兆明主编《新生鄂伦春族乡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2 同上。
    3 王兆明主编《新生鄂伦春族乡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1 http://mhbjrj.web.hlj.net/fixedContent.jsp?boardld=4554
    1 关小云,《大兴安岭鄂伦春》,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
    1 张文,《旅游与文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转线卢德生,《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西南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1 《费孝通文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十四卷.第167页。
    1 王军,《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版,第91页。
    1 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33页。
    2 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9页。
    3 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36页。
    1 同上,第445页。
    2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页,http://www.nmg.gov.cn/zfwj/ArticleContent.aspx?id=1004&ClassId=6
    3 参照《庆祝鄂伦春族下山定居50周年专刊》,黑龙江民族丛刊,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2003年增刊,第6-8页。
    1 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43页。
    2 《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1 《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2 参见鄂伦春自治旗人民政府主页《鄂伦春自治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http://www.ele.gov.cn/lytd/html/870.html
    1 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页。
    2 张学敏,田晓伟《教育经济学的核心主题及其体系研究》,教育与经济,2008年03期。
    3 王俊敏,《从游居到定居、再到城镇化-鄂伦春族发展问题的生态-经济人类学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年04期。
    1 都永浩,《鄂伦春族:游猎·定居·发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0页。
    2 刘华芹,《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以鄂伦春自治旗为例》,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3 沙晋,《黑龙江省鄂伦春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02期。
    1 吴敏,《关于加快内蒙古地区鄂伦春自治旗经济发展的思考》,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6卷01期。
    1 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2 刘华芹,《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以鄂伦春自治旗为例》,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1 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60页。
    1 林盛中,《鄂伦春民族人口》,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2页。
    2 作者同上,数据来源于作者。1986年的实际调查。
    3 关小云,《鄂伦春族非正常死亡引起的思索-对十八站、白银纳两乡非正常死亡的调查》,鄂伦春族研究,1997年02期。
    1 王远新,《加强人口较少民族语言的调查及弱势和濒危语言的保护》,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月01期。
    1 王远新,《加强人口较少民族语言的调查及弱势和濒危语言的保护》,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月01期。
    1 摘自顾桃本人博客,《那跟我理想的生活有关》,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3b0b0100bhsm.html.
    [1]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本迪克斯.再论传统性和现代性.社会和历史比较研究.1967年09期
    [3]吕虹.关于建立贵州多元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发展机制的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1期
    [4]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9期
    [5]康永久.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传承.中国教师.2005年05期
    [6]唐戈.鄂伦春族研究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满语研究,2006年02期
    [7]张政、张瑞生.20世纪中前期大小兴安岭地区中日民族学调查数据解析.满语研究.2008年02期
    [8]马名超.中国北方民族民间文学的新发现--试论鄂伦春史诗摩苏昆.学习与探索.1988年01期
    [9]韩有峰.试论鄂伦春族民间文学瑰宝--摩苏昆.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年02期
    [10]隋书今.一部填补鄂伦春说唱空白的书.民族文学研究.1993年04期
    [11]孟淑珍.摩苏昆的韵律.黑龙江民族丛刊.1994年02期
    [12]赵华、宋德胤.摩苏昆初探.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年03期
    [13]黄任远、闫沙庆.伊玛堪与摩苏昆--赫哲族与鄂伦春族说唱文学之比较.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02期
    [14]徐世璇、关红英.鄂伦春语使用现状分析.满语研究.2001年01期
    [15]何群.关于鄂伦春族教育事业的调查与思考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年01期
    [16]王俊敏、乌力吉.商品交换及其生态经济限制--鄂伦春族发展问题的生态--经济人类学研究.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17]王俊敏.从游居到定居、再到城镇化-鄂伦春族发展问题的生态-经济人类学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年04期
    [18]王俊敏.狩猎经济文化类型的当代变迁-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猎民生计调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19]白兰、麻秀荣.民族教育与民族发展-以鄂伦春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年03期
    [20]姚秀颖.解释人类学研究范式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教育科学.2005年05期
    [21]黄晓京.墨顿及其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08期
    [22]王翔林.结构功能主义的历史追溯.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23]王枬.20世纪教育研究范式的类型分析.教育科学.2000年01期
    [24]王景.比较教育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6期
    [25]刘晓滨、刘远.鄂伦春民歌的文化内涵与形态研究.中国音乐2005年01期
    [26]张振中.鄂伦春与桦树皮.今日民族.2004年03期
    [27]何群.地域意识行为与小民族发展-以鄂伦春族为例.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01期
    [28]李晓林,陈鼎波.两条大界江和两个人口较少民族-东北边境纪事之黑龙江篇.中国民族.2004年12期
    [29]雷鸣强.教育的本质是主体间的文化传承.教育科学.1998年04期
    [30]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张学敏、田晓伟.教育经济学的核心主题及其体系研究.教育与经济.2008年03期
    [32]刘华芹.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以鄂伦春自治旗为例.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33]沙晋.黑龙江省鄂伦春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02期
    [34]吴敏.关于加快内蒙古地区鄂伦春自治旗经济发展的思考.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6卷01期
    [35]王远新.加强人口较少民族语言的调查及弱势和濒危语言的保护.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月01期
    [36]李复新.教育人类学术语辨析.教育研究与实践.1992年04期
    [37]J.V.奥格布.教育人类学的两种理论和方法.民族教育研究.1991年01期
    [38]常永才.何以促进教育人类学发展:美国学者学习领域浅析.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39]高一虹、李玉霞、边永卫.从结构观到建构观:“语言与认同综观”.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期
    [40]谭志满.语言人类学视野下的濒危语言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8卷第1期.2008年
    [41]邓佑玲.谈少数民族的语言专用和语言保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2]张晰.从语言特征谈我国满-通古斯语言的分类.满语研究.1995年01期
    [43]巩如敏.黑龙江省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与保护的问题思考.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11月第25卷第6期
    [44]韩有峰.试论鄂伦春族民间文学艺术瑰宝-“摩苏昆”.1990年02期
    [45]冯光钰、王桂芹.现代视野中的鄂温春、鄂伦春、达斡尔族传统音乐.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3月
    [46]修春亮、叶宝明.鄂伦春族的历史地域分布及生存方式与地理环境.人文地理.1995年9月
    [47]李伟佳.论民国初年鄂伦春族学校教育.黑龙江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48]潘树仁.黑河早期的鄂伦春民族教育.黑龙江史志.1999年1月
    [49]丁墨林、杨淑荣.清代讷河教育的地方特色.黑龙江史志.1995年2月
    [50]任国华.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民族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51]隋丽娟.清末明初的边疆危机与鄂伦春族教育.北方文物.1997年01期
    [52]刘利民、王化西.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普通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年02期(总第二十九期)
    [53]何群.关于鄂伦春族教育事业的调查与思考.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年01期
    [54]罗剑.从文化空间看贵州谈傩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乌蒙论坛.2007年05期
    [55]孙松滨.发展鄂伦春族教育事业的几点措施.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01期
    [56]龚超.国外社会教育理论研究综述.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02期
    [57]王荣珍.论教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02期下
    [58]张学敏、田晓伟.教育经济学的核心主题及其体系研究.教育与经济.2008年 03期
    [59]杜育红,中国教育经济学三十年回顾与展望.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29卷06期2008年12月
    [1]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3]杨英杰.黑龙江边兴安岭里的鄂伦春民族.东北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
    [4]赵复兴.鄂伦春族游猎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鄂·苏日台.鄂伦春狩猎民俗与艺术.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6]林盛中.鄂伦春民族人口.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潘春良、艾书琴主编.多维视野中的黑龙江流域文明.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石方.黑龙江区域社会史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石方.黑龙江区域社会文明转型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黑龙江省志·第五十八卷方言民俗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姜树卿、单雪丽主编.黑龙江教育史.2002年版
    [12]周喜峰.清朝前期黑龙江民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陶增骈.东北民族教育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4]杨英杰.黑龙江边兴安岭里的鄂伦春民族.东北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
    [15]宋兆麟.最后的捕猎者.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
    [16]王军.教育民族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胡森.教育研究的范式.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8]滕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马文·哈里斯著.李培茱等译.文化人类学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20]克利福德·格尔茨(美).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21]赵祥林.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22]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3]张诗亚.祭祀与讲坛-西南民族宗教教育比较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4]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5]史禄国.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6]吕光天.北方民族原始社会形态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7]秋浦.鄂温克人的原始社会形态.中华书局.1980年版
    [28]黑龙江省教育史.黑龙江出版社2002年版
    [29]关小云.大兴安岭鄂伦春.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30]鄂伦春自治旗志史志编纂委员会主编《鄂伦春自治旗志》(1989-1999),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1]王兆明主编.新生鄂伦春族乡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2]哈经雄、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3]国家民委办公厅、政法司、政策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策法规选编.中国民航出版社.1977年版.
    [34]千里原.民族工作大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35]费孝通文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
    [36]王军.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版
    [37]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8]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9]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
    [40]米哈依.霍帕尔著.白彬译.萨满教世界图说.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研究会选编.2001
    [41]戴庆夏.语言和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版
    [42]戴庆夏、何俊芳.语言和民族(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3]宝玉柱.清代蒙古族社会转型及语言教育.民族出版社,2003年
    [44]徐大明.社会语言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
    [45]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主编,风笑天等译.定性研究:经验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
    [46]诺曼.K.对津、伊冯娜.S.林肯主编,风笑天等译.定性研究:方法论基础.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
    [47]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8]黑龙江省志·第五十八卷方言民俗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9]姜树卿、单雪丽主编.黑龙江教育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0]鄂·苏日台.鄂伦春狩猎民俗与艺术.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1]普永生.当代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刘正发.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严墨.碎片化到重构-以鄂伦春文化变迁为例.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卢德生.民族文化伟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西南大学.2008年
    [1]SHIROKOGOROFF,S,M.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northern Tungus Shanghai 1933.
    [2]LINDGREN,E.J Northwestern Manchuria and the reindeer-tungus Geoge Jour,1930.
    [3]Brameld,T.Education for the Emerging Age,1961.
    [4]Julian H.Steward.Theory of culture change.The me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University If Illinois Press Urbana and Chicago,1955.
    [5]Robert M.Netting.Cultural Ecology(second edition).Waveland Press,1986.
    [6]Bronislaw Malinowski.The Dynamics of Culture Change,An Inquiry into Race Relations in Africa.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7]Btian M.Paciotto&Peter J.Richerson.Ecologu Graduate Group-Human
    [8]Ecolog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Davis,CA95615
    [9]大塚和羲.草原和森林之民.新宿书店.1988
    [10]永田珍馨.北方骑马民族鄂伦春.東京每日新闻.1969.1-2
    [11]江上波夫.满洲国的诸民族和目重要的民族问题.民族研究.1943
    [12]泉靖一.田野调查实录-文化人类学的实践.講谈社.1969
    [13]佐佐木亨.日本人对鄂伦春族民族学调查报告的比较研究.札幌:北海道民族学博物馆研究纪要.1994年
    [14]浅川田郎著、赵复兴译.兴安岭之王.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