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构建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由于利益关系的严重失衡、利益矛盾的累积,群体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规模不断扩大,表现形式趋于激烈,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也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成为现阶段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怎样在社会转型期这一宏观背景下,准确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原因,协调各方利益矛盾,有效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就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它对于改革、发展和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结合社会转型期这一背景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专业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原因和预防、处置机制。本文的第一部分引言首先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和研究思路、方法等。第二部分对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的社会背景即转型期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概括为:体制转轨与失序并存,利益矛盾凸显,社会价值失范,并阐述了有效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在前文基础上主要从利益关系方面重点分析了现阶段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原因,分为社会转型期利益关系的严重失衡,社会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等。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前文社会背景和成因的分析,探索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置机制建设,预防机制有: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通畅的利益表达机制、灵敏的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处置机制有:有效的协商对话机制、及时的信息发布机制、果断的现场处置机制、妥善的事后处理机制,希冀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尽一己之力。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is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erest relationship, because the imbalance of the interest relationship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interest conflicts, mass emergencies occur frequently, scale unceasingly expands, the forms tend to fierce, the consequences of and influence also more and more serious, directly affects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become the hot and difficult problem at present. How to analyse the causes of the mass emergencies accurately, coordinate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contradictory, deal with mass emergencies effectively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the macroscopic background,, became an important topic, it is very significant for reform,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Combining the background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mass emergencies reasons and. prevention, treatment mechanism.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approach, method ofchoosing the subject.The second part analyses the social background in which mass emergencies occur frequently-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which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institutional transition and disorder coexist, interests contradictions, social value lose standard, and explain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dealing with mass emergencies effectively for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 The third part based on the above mainly from the interest relations are emphatically analyzed the causes of mass emergencies at the present stage, divided into the serious imbalance of benefit relations during the social transition,the lack of interest expression mechanism of social groups etc. The fourth part is the key of this paper, through social background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bove, exploring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chanism construction,prevention mechanism:reasonable interest coordination mechanism, unobstructed of expression of interest mechanism, sensitive social contradiction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Disposal:effective dialogue mechanism, timely information release mechanism, decisive field disposal system, proper process mechanism after mass emergencies, so as to effectively handle the mass emergenc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monious society the best of my ability
引文
①汝信等主编:《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①陆学艺、景天魁主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32页
    ①陈月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与舆情》,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②陈晋胜:《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③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原因及政府对策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5期
    ①2005年中国《社会蓝皮书》统计数据
    ②汝信等主编:《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②于咏华:《当代中国社会矛盾论》,九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4页
    ①何峻:《执政党依法处置群体性事件研究》,前沿2006第一期
    ②任红节:《社会稳定前沿探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①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4页
    ①张五钢:《关于预防和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研究》,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①刘莉:《社会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第36页
    ①丁水木等:《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82-283
    ①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9-10
    ①郎澄非等:《新时期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对策与思考》,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一期。
    [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目。
    [2]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9月15日。
    [3]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及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4]本书编写组:《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党政干部读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5]杨清涛:《和谐之道》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李忠信主编:《群体性事件研究论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陈晋胜:《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
    [8]欧亚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纲》,中共中央党校出品版社,2007年版。
    [9]白琳:《社会和谐的制度基础》,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10]彭劲松:《当代中国利益关系分析》,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卢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3]杨合德:《群体性事件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胡百精:《2006中国危机管理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唐承沛:《中小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与方法》,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6]邱志勇:《群体性涉访事件处置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版。
    [17]王熠:《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8]胡关禄、林维业:《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万川:《群体性事件的回顾与前瞻》,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5.3第2期。
    [20]李琼:《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研究述评》,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年12月第10卷第4期。
    [21]雷鸣:《怎样正确对待群体性事件》,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第4期。
    [22]沈惠章:《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社会问题分析》,中国公共安全,2006年第2期。
    [23]李金:《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长自学刊2008第2期。
    [24]梁周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确认识社会转型期突发性群体事件》,学习论坛2005年第期。
    [25]沈惠章:《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学思考》,政法学刊,2006.第8期。
    [26]陈华:《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4增刊。
    [27]纪小辰:《社会危机启示录》,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28]高新民:《建立社会对话协商机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1期。
    [29]李波:《提高政府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能力新探》,桂海论坛,2006年第5期。
    [30]李欣吉:《积极预防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8期。
    [31]刘忠定、孙辉:《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源及对策分析》,理论与改革2003年第2期。
    [32]范新民、蔺丰奇:《社会转型期利益关系的变化及调节》,经济论坛,2003年第18期。
    [33]赵士红:《关于建立突发性群体矛盾预警机制的思考》,学习论坛,2009年第25卷第8期。
    [34]李鹏:《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系统构建研究》,兰州大学2010MPA学位论文。
    [35]吴家庆、李风华:《论我国社会转型期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5月第31卷第3期。
    [36]杜桥省:《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西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37]自明:《当前群体性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38]田晓伟:《如何提高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5月总第63期第3期。
    [39]顾培东:《试论我国社会中非常规性纠纷的解决机制》,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
    [40]张东阁:《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研究》,科学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41]胡宝珍:《和谐社会构建与群体性事件法律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42]李莹:《试析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机制》,社科纵横,2006年第3期。
    [43]卢兴亚:《.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学分析》,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44)薛澜:《构建和谐社会机制治理群体性事件》,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45)王来华、陈月生.:《论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含义特征和类型.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6期。
    [46]陈秀梅等:《科学应对突发事件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