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近代中国税收现代化进程及其思想史考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代中国的税收制度经历了从传统的以简单直接税为主体税种向以间接税为主过渡并进入以现代的直接税为主的现代化过程。按照近代中国的朝代更迭和经济发展状况,该现代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发端、奠基、成型和嬗变四个阶段。其中清末为发端时期,清政府首次提出国地分税,对税制改革做了初步尝试;思想界则有重商派、洋务派和维新派等不同阶层的人士先后提出了税收改良主张。北洋政府时期为奠基时期,政府对旧有的税制进行了调整,初步划分了国地税收,推行了一些新税种,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奠定了现代税制的基础;在思想领域则有北洋政府的理财家、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民间的财政专家就如何进一步改进税制展开有益的探索。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为定型时期,政府从税收体制上明确了中央和地方间的税权分配关系,在关税自主、裁厘改统以及所得税的开征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基本上形成了以现代直接税为主体,其他间接税和财产税为补充的现代化税制体系;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官员和经济学家对改善政府财政状况,调节收入分配,充分实现税收制度的现代化等诸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南京国民政府中后期为嬗变时期,由于受到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的影响,政府把税收的职能转向筹集财政收入、保障军事开支上,因此主动调整税制,采取有力措施,如实行田赋“三征”、盐专卖以及开征遗产税、战时消费税、过分利得税等权变做法,使得税收现代化在非常时期发生了变异;在这一时期政府当局和专家学者对战时税制和复员税制展开热烈讨论,并对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税制进行反思,提出许多善意的改革建议。经过上述四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演变,近代中国完成了税收的现代化进程,确立了符合现代税收理论,适应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税收模式,从税收体制、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三个方面构建起一整套完备的资本主义税收体系。
     通过对近代中国税收现代化进程及其思想史的考察,可以看出这一过程是在近代遭遇来自外界挑战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政府主动进行的制度安排,在思想界则表现为努力吸取西方税收理论的优秀成分和西方税收制度的先进经验;这一过程也是现代税收理论与中国这个特定环境的融合,在近代这个特定时期内中国政府及其思想界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调整和改革税收制度;这一过程也是一个渐进式的变革,通过四个历史时期循序渐进的税制改革,分阶段、分步骤地完成了税收的现代化目标,取得了一定的历史成就。
     同时,由于受到历史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近代中国的税收制度及其思想仍有不少应有的历史任务未竟,存在如土地税改革失误,间接税制不尽合理,直接税制不健全,地方税落后以及税收水平较低等诸多问题。考察这一过程所体现出来的历史特征,对于我国当前的税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参考近代中国税收现代化的成败得失,可以从税收体制、制度和管理三个方面对中国下一步的税收改革提供观察的视角。
The taxation system in recent China proceeded in the three stages from the traditional simple direct tax to indirect tax, then to modern direct tax as main tax.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nge of dynasti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ecent China, the tax modernization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more or less the originator, the foundation, shaping and variation times. Among these four periods, the later Qing dynasty is the originator.The Qing government brought up the tax divided for the first time, attempted to tax reform initially. The mercantilism, westnization and restoration thinkers claimed the tax improvement opinions sequencely. The Beijing government period is the foundation. The government adjusted the old tax system, divided the centre tax and local tax, pushed the new taxes, settle the basic of modern tax system. The financier in government, the Bourgeois revolutionlist, and the finance schlor explored the tax amelioration actively. The former national government period is the shaping time. The government definited the tax power distribution between ce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shaped the modern taxation ststem taken direct tax as the main tax. The officer and the economist ponder the many tax problems deeply. The middle and later national government period is the variation time. The government modulated the taxation system with the situation changed, made the tax modernization differently. The authorities and the experts discussed the taxation in war time and demobilized time ardencially, meditated the beforetime taxation system,and put forward the many goodwill suggestion. The recent China accomplished the taxation modernization cours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the tax model according with the modern tax theory, constructed the intergrate capitalism taxation system.
     Through the review about the taxation modernization in recent China, we can find the process is the positive system planning by the government be faced with the external pressure, and the thinker absorbed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The process is also that the government and the experts created the taxation renovation combine the theory with the practice of China. The process is also the progressive reform, realized the goals step by step adapt with the historic event and productivity the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uch problems, such as the mistakes of land tax renovation, the unfits of indirect tax, the disorders of direct tax, the bad contidions of local tax, and the low level of tax income, cant be solved as limited by the historial condi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review is valuable to the nowadays taxation syatem reform. It can provide the eye angles to the next step from the three parts with the taxation system, tax sorts and taxation management.
引文
①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罗伯特·F·赫伯特.杨玉生、张凤林等译.经济理论和方法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第4页.
    ②罗汉主译校.诺贝尔奖获奖者演说问及经济学奖·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946.
    ③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8
    ①C.G.亨普尔.普遍规律在历史中的作用.史学理论,1987(3)
    ②卡尔.波普尔.历史主义的贫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72、78
    ③高德步.经济史与经济学.经济学家,1998(5)
    ④李剑鸣.论历史学家在研究中的立场.社会科学论坛,2005(5)
    
    ①吴承明.研究经济史的一些体会.近代史研究,2005年(3)
    ②熊彼特著.朱泱译.经济分析史·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8、29
    ③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
    
    ①R.G.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03
    ②B.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北京:商务印书馆,1952,42
    ③M.怀特.分析的时代,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42
    ④E.H.卡尔.历史是什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8
    ⑤A.孔德.论实证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0.
    
    ①李锦全.试论思想史与哲学史的联系和区别.哲学研究,1984(4)
    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3
    ③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上海:三联书店,2000,2
    
    ①参见斯诺登、霍华德.与经济学大师对话:阐释现代宏观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②J.M.凯恩斯.精英的聚会,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249
    ③王亚南.王亚南经济思想史论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4
    ④唐庆增.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5
    
    ①巫宝三.经济问题与经济思想史论文集,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857
    ②赵靖.中或经济思想史的对象和方法.经济学集刊(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27
    ③钟祥财.20世纪中国经济思想述论.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8
    
    ①弗雷德里克·杰姆孙.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②韦伯.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第1卷,30
    ③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第6卷,纽约:麦克米伦出版社,1965,324
    ④B.N.瓦尔马.现代化问题探索.北京:知识出版社,1983,12
    
    ①亚历克斯·英克尔斯.什么是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76
    ②M.J.利维.社会结构.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52,111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7、18
    ②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47、149
    ①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86
    ②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407
    ③尼尔.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364
    ①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102
    
    ①周伯棣.租税论,桂林:桂林文化供应社,1948,52
    ②福家俊朗.资本主义税制的法理与现代日本税收制度的现状.第十五期北大财税法论坛纪要.
    ①杰拉尔德?迈耶.导言:发展的思想发展经济学前沿—未来展望.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3-4
    ①汤因比.我的历史观.现代西方历史哲学以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181
    ②费正清、赖肖尔著.中国:传统与变革.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318
    ③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55
    ④参见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上海:三联书店,1987
    ⑤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79
    
    ①速水佑次郎、和神门善久.发展经济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2
    ②A.孔德.论实证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0、40
    ③崔述.考信录
    ④伯伦汉.史学方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523
    ⑤朗格诺瓦、瑟诺博斯.史学原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261
    ⑥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280
    ①彼得·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
    ②F.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丛.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121
    ③D.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3
    ④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33、334
    ①J.R.沙克尔顿、加雷思·洛克斯利.当代十二位经济学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3
    
    ①汪敬虞.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81
    ②许毅.清代外债史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72
    ③清朝续文献通考·卷六七·国用考·用额,8232
    ④清文宗实录·卷九七,32
    ⑤但湘良.户部遵议各省普律抽厘疏.卷一,9
    
    ①清代档钞.同治四年三月十三日户部左侍郎皂保奏折清单
    ②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六八,8246,8249
    ③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86
    ④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5013
    ⑤赵尔巽.清史稿·职官志·卷一二一
    ①王先谦.东华续录·卷二一六,12
    ②苏属财政说明书(一档藏).会议政务处档案.税法卷
    ③广西财政沿革利弊说明书.税项划分之标准及其种类
    ①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5957
    ②各省督抚对于地方税应分三级往来电,宣统二年朱丝栏抄本
    ③载泽.遵章试办宣统三年预算谨缮总表呈进陈财政威迫情形朝廷早定政策以维全局析(一档藏).会议政务处档案.财政卷·卷二
    ④彭雨新.清末中央与各省财政关系.中央银行月报,9(1)
    ⑤载泽.度支部奏试办宣统三年预算请饬交资政院照章办理折(一档藏).会议政务处档案.财政卷·卷九八二
    
    ①清史稿.食货六
    ②宣统政纪·卷六十一
    ③魏光奇.清代后期中央集权财政体制的瓦解.近代史研究,1986(1)
    ④光绪二十五年十月十一日朱批户部清单
    
    ①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卷十·代上广州府冯太守书
    ②王韬.弢园尺牍·代上苏抚李宫保书
    ③王韬.弢园尺牍·卷二·与杨醒通
    ④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卷二·兴利
    ⑤王韬.弢园尺牍续钞·卷三.拟上当事书
    ⑥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卷二·兴利
    
    ①马建忠.适可斋记言·卷一·富民说
    ②马建忠.适可斋记言·卷四·复李伯相札议中外官交涉仪式洋货入内地免厘禀
    ③马建忠.适可斋记言·卷一·富民说
    ④马建忠.适可斋记言·卷四·复李伯相札议中外官交涉仪式洋火入内地免厘禀
    
    ①郑观应.筹洋刍议·利权
    ②郑观应.盛世危言·厘捐
    
    ①郑观应.盛世危言·税则
    ②陈炽.续富国策·卷四·商书创立商部说
    ③陈炽.续富国策·自序
    ④陈炽.庸书·外篇·税司
    ⑤陈炽.庸书·外篇·西法
    
    ①陈炽.庸书·外篇·慎战
    ②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三十九·议复梅启照条陈折
    ③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四十三·试办织布局折
    ④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二十四·筹议海防折
    ①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卷五十五·俄约要盟赂害请将东三省开门通商
    ②严复.愚斋存稿·卷一
    ③严复.辟韩.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中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211
    
    ①严复.原富(第八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845
    ②利维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22
    ③严复.原富(第九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2
    ④严复.原富·按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642
    ⑤严复.原富(第八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27
    ⑥严复.原富·按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924
    
    ①以上均出自《日本国志》卷十七《食货志三》。
    ②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114
    ③康有为.请裁撤厘金片.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357
    ④康有为.请裁撤厘金片.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358
    ⑤康有为.大同书.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中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155
    ①以上均出自《仁学》,《谭嗣同全集》卷一。
    ②张謇.张季子九录·实业录·卷一·农工商标本急策
    ③张謇.张季子九录·政文录·卷七·实业政见宣言书
    ④张謇.张謇全集·变法平议·卷一
    ①穆藕初.藕初五十自述·改良国际税法之平议
    ①厘定《国家税地方税法(草案)》理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北洋财政部档案
    
    ①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一辑(上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111、114
    ②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之十二.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按语
    ③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之八·中国改革财政私案
    
    
    ①周学熙.财政方针说明书.周止庵先生别传,52-54页
    ②转引自贾士毅.民国财政史(上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17,150
    
    ①铎尔孟.铎氏拟办遗产税说帖,转引自晏才杰.租税论北京:新华学社,1922,714
    ②章宗元.章氏遗产税条例草案,转引自晏才杰.租税论.北京:新华学社,1922,716
    ③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355
    ④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67
    ①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②廖仲恺.廖仲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126
    ①章太炎.太炎最近文录.与人论证书一.上海:上海国学书室,1916
    ②章太炎.代议然否论.民报,1908年10月24号。
    ③晏才杰.租税论.北京:新华学社,1922,6-7
    ④晏才杰.租税论.北京:新华学社,1922,8
    ⑤晏才杰.租税论.北京:新华学社,1922年,33
    ①晏才杰.租税论.北京:新华学社,1922,11
    ②晏才杰.租税论.北京:新华学社,1922,29-31
    ③晏才杰.租税论.北京:新华学社,1922,24-26
    ④晏才杰.租税论.北京:新华学社,1922,32-33
    ⑤晏才杰.租税论.北京:新华学社,1922,35-36
    ⑥晏才杰.租税论.北京:新华学社,1922,37-38
    ①马寅初.中国财政之根本问题.东方杂志,21卷3号
    ②马寅初.马寅初演讲集·第3集·吾国之财政适合于对外宣战否.北京晨报社,1926
    ③马寅初.马寅初演讲集·第3集·中国国家税与地方税之划分.北京晨报社,1926
    ④马寅初.马寅初演讲集·第3集·关税会议与出口税.北京晨报社,1926
    ⑤马寅初.马寅初演讲集·第3集·吾国之财政适合于对外宣战否.北京晨报社,1926
    ①杨汝梅.世界财政改革之新思潮与吾国财政.银行月刊,5卷1号
    ②杨汝梅.宪法公布后之省财政问题.银行周报,8卷3号
    ③杨汝梅.民国财政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78
    ④贾士毅.关税问题之商榷.财政月刊,5卷59号
    
    ①胡己任.中国财政整理策.北京:民国大学,1927,341
    ②侯厚培.中国设施遗产税问题.东方杂志,20卷10号
    
    ①盛俊.中国现行关税制度及其改正之方法.银行月刊,5卷9号
    ②尹文敬.我国财政困难之原因及其整理之方法.东方杂志,21卷17号
    ③何廉1933年在中央大学题为“计划经济”的演讲指出中国的改革要“不激不随,实行起来,可能性最大”。见何廉《计划经济》,《中央日报》1933年12月20日。
    
    ①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全国财政会议汇编.上海:大东书局,1928,35
    ②贾士毅.民国续财政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323
    ①贾士毅.民国续财政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325
    ①《民国日报》1930年10月2-4日。
    ①宋子文.宋子文关于整理税课呈,转引自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一辑(上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619
    ②宋子文.宋子文关于整理部务呈,转引自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6,521
    ①贾士毅.裁撤国内通过税改办特种消费税意见案,转引自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一辑(上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1077-1085
    
    ①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一辑(上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1106—1114
    ②李锐.中央政府近四年来之税制改革.经济统计季刊,2卷1期
    
    ①崔敬伯.中国财政的经济基础.国立北平研究院经济研究会,1936
    ②卫挺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来财政制度之整理.中国计政学会,1936年
    ③卫挺生.改订国地收支标准厘定财权系统案.全国经济会议专刊.1928年9月,261
    ④马寅初.财政学与中国财政(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2-53
    
    ①马寅初.财政学与中国财政(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705
    ②马寅初.吾国税制亟应适用均富政策.民国时报·双十周刊,1927年10月10日
    ③马寅初.财政学与中国财政(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93
    ④马寅初.财政学与中国财政(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47
    ⑤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一辑(下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3325
    
    ①马寅初.财政学与中国财政(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447-453
    ②朱偰.中国租税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682-690
    
    ①朱偰.中国租税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304-328
    ②朱偰.中国租税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694
    ③朱偰.中国租税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559
    ④朱偰.中国租税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559
    
    ①朱偰.中国征收所得税问题.东方杂志,32卷11号
    ②孙怀仁.中国租税之制度.中华杂志,第5卷第13期,1937年7月10日
    ①孙怀仁.中国财政之病态及其批判.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7,20-23
    ②孙怀仁.中国财政之病态及其批判.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7,160
    ③罗介夫.中国财政问题(第六编).上海:太平洋书店,1933
    ④罗介夫.中国财政问题.上海:太平洋书店1933,124-125
    ①罗介夫.中国财政问题.上海:太平洋书店,1933,183-184
    ②刘大钧.议设裁厘委员会实行裁厘筹划抵补方案.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一辑(上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1035
    ③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一辑(上册),1469—1470
    ①关吉玉.战时税制,天津:精华印书局,1933,末页
    ②千家驹.评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一辑(下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3338—3340
    ①陈扬镳.现行财政之利弊及整理办法.中国计政学会,1937
    ①马寅初.财政学与中国财政.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68
    ①马寅初.财政学与中国财政.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69
    
    ①财政评论,第15卷第1期,1946年7月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
    ①蒋介石.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一册).中国经济学说.南京: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4,190
    
    ①蒋介石.土地国有的要义.中国经济学说·附录二
    ②蒋介石.建国运动.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一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344
    ①林森.推行直接税的演讲.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财政公报.第107期,81
    ②林森.在国府纪念周作关于开征非常时期过分得税的报告.新华日报,1938年11月8日
    ③宋子文.宋院长在参政会报告,转引自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一辑(上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345
    ①孔祥熙.孔祥熙先生演讲集.今后财政之展望.台北:文海出版有限公司,1973,287
    ②孔祥熙.孔祥熙先生演讲集.对财政部财务人员训练所两次训词.台北:文海出版有限公司,1973,206
    ③孔祥熙.抗战四年来之财政与金融.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一辑(上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350
    ④孔祥熙.盐专卖制度之实施与干部训练.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一辑(上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358—359
    ①第三次全国财政会议提案第四号兼财政部长交议改进地方税法税制案理由.财政评论,8卷3期
    ②孔祥熙.孔祥熙先生演讲集.现在实行的所得税.台北:文海出版有限公司,178
    ③孔祥熙.关于所得税问题的报告.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四辑(上册),9—15
    ④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财政年鉴处.财政年鉴三编·第一篇,1948,35
    ①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一辑(上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1495—1498
    
    ①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三辑(下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768
    ②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三辑(下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57
    ①高秉坊.论增办财产租赁与出卖所得税之必要.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四辑(下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783—1785
    ①崔敬伯.论所得税之简化稽征.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四辑(上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第1789-1791
    ②马寅初.马寅初谈非常时期财政政策.中央日报,1936年4月3日
    ③马寅初.马寅初全集·第九卷·非常时期之财政问题,第173-174
    ④马寅初.马寅初全集·第十一卷·提议对发国难财者开办临时财产税以充战后之复兴经费,183
    ⑤马寅初.马寅初全集·第九卷·对发国难财者征收临时财产税为我国财政与金融唯一的出路,19
    
    ①马寅初.论总遗产税与分遗产税.财政评论,1卷1期
    ②马寅初.财政学与中国财政(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72
    
    ①马寅初.财政学与中国财政(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60
    ②关吉玉.战时财政.上海:精华书局,1933,75
    ③关吉玉.战时财政.上海:精华书局,1933,71
    ④关吉玉.中国税制.重庆:重庆经济研究社,1945,333、338
    ⑤关吉玉.中国税制.重庆:重庆经济研究社,1945,329-330
    ⑥关吉玉.中国税制.重庆:重庆经济研究社,1945,283
    ⑦关吉玉.中国税制.重庆:重庆经济研究社,1945,273
    
    ①关吉玉.中国税制.重庆:重庆经济研究社,1945,303-304
    ②朱偰.中国战时税制.重庆:重庆财政评论社,1943,212-215
    ③朱偰.专卖政策与专卖利益.财政学报,1卷4期
    ①朱偰.吾国战后之关税政策.财政评论,12卷6期
    ②朱偰.中国战时税制.重庆:重庆财政评论社,1943,206-209
    ③刘不同.论直接税体系.经济汇报,4卷1期
    
    ①刘不同.扩充直接税体系与展示国民经济.经济汇报,3卷11-12期合刊
    ②刘不同.中国需要何种遗产税制度.经济汇报,2卷1-2期合刊
    
    ①尹文敬.如何调整国地财政.财政评论,1卷5期
    ②周伯棣.租税论.桂林:桂林文化供应社,1948,108
    ③周伯棣.租税论.桂林:桂林文化供应社,1948,215—216
    ①吕调阳.三民主义赋税原则.财政知识,1卷3期
    ②吕调阳.论我国战后关税改进问题.经济汇报,8卷3期
    ③胡善恒.赋税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576-577
    ④胡善恒.赋税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337
    
    ①朱偰.中国租税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3
    ②曹国卿.中国财政问题与立法.南京:正中书局1947,78
    ①钱乘旦.再论反现代化——理论构建与实例分析,转引自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现代化研究》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28
    ①Paul A.Cohen,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 Recent Chinese Past,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4.
    
    ①Paul A.Cohen,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 Recent Chinese Past,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4.
    ①美国国务院档,1934年1月24日,2481号文件
    ②刘大钧.中国的国民所得,12
    ③诺曼.日本维新史,长春:吉林出版社,138-144
    
    ①中国年鉴,1942,692
    ②刘大钧.中国的国民所得,10
    ①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上海:三联书店,2000,459
    [1]全国经济会议秘书处.全国经济会议专刊.上海:大东书局,1928
    [2]全国财政会议秘书处.全国财政会议汇编.上海:大东书局,1928
    [3]财政部甘末尔设计委员会.税收政策意见书.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1930
    [4]全国财政会议秘书处.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汇编.上海:华东印务局,1934
    [5]孔祥熙.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决议案一年来实施报告.上海:大东书局,1935
    [6]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财政年鉴编撰处.财政年鉴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7]全国财政会议秘书处.第三次全国财政会议汇编.内部发行,1941
    [8]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财政年鉴编撰处.财政年鉴续编.上海:时事新报社,1945
    [9]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财政年鉴编撰处.财政年鉴三编.南京:中央印务局,1947
    [10]南京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南京:中华民国统计提要,1947
    [11]中华年鉴.南京:中华文化服务社,1948
    [12]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13]荣孟塬.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
    [14]左治生.中国财政历史资料选编(11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15]重庆市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经济法规.北京:档案出版社,1992
    [1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1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18]江苏省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编写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四辑直接税、印花税).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9]江苏省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编写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二辑盐税).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0]江苏省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编写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一辑综合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1]江苏省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编写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三辑货物税).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2]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96
    [23]国家税务总局.中国民国工商税收史·直接税卷.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24]财政部财政科研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1929—1937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25]国家税务总局.中国民国工商税收史·税收管理卷.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8
    [26]国家税务总局.中国民国工商税收史·盐税卷.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27]国家税务总局.中国民国工商税收史·地方税卷.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28]江苏省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编写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五辑地方税及其他税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30]国家税务总局.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31]贾士毅.民国财政史.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17
    [32]胡钧.中国财政史讲义.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
    [33]晏才杰.租税论.北京:北京新华学社,1922
    [34]陈启修.财政学总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
    [35]寿景伟.财政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25
    [36]杨汝梅.民国财政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37]李权时.财政学ABC.上海:世界书局,1928
    [38]贾士毅.关税与国权.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39]李权时.中国税制论.上海:世界书局,1929
    [40]郑其培.财政学概要.上海:世界书局,1929
    [41]李权时.现行商税.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42]常乃德.中国财政制度史.上海:世界书局,1930
    [43]金国珍.中国财政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44]关吉玉.战时财政.上海:精华书局,1933
    [45]卫挺生.战时财政.上海:世界书局,1933
    [46]贾士毅.民国续财政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47]朱偰.中国财政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48]胡善恒.赋税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49]钱亦石.财政学纲要.上海:中华书局,1934
    [50]吴崇毅.财政立法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51]马寅初.中国经济改造.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52]李权时.财政学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53]杨汝梅等.财政论集.上海:中华书局,1935
    [54]尹文敬.财政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55]何廉、李锐.财政学.南京:国立编译馆,1935
    [56]崔敬伯.中国财政的经济基础.北京:国立北平研究院经济研究会,1936
    [57]李权时.中国关税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58]尹文敬.非常时期财政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59]朱偰.中国租税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60]陈登原.中国田赋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61]陈正谟.中国各省的地租.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62]高汉秋.战时财政与统制经济.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63]吴兆莘.中国税制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64]孙怀仁.中国财政的病态及其批判.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7
    [65]陈扬镳.现行财政之利弊及整理办法.中国计政学会,1937
    [66]潘序伦.所得税原理及实务.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67]杨汝梅.南京国民政府财政概论.上海:中华书局,1938
    [68]刘不同.民生主义之租税制度.重庆:青年书店,1941
    [69]贾德怀.民国财政简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
    [70]朱偰.中国战时税制.重庆:财政评论社,1943
    [71]罗介夫.中国财政问题.上海:太平洋书店,1943
    [72]高秉坊.中国直接税史实.南京:财务部直接税处经济研究室,1943
    [73]王廷超.财政学概论.立信会计用品社,1944
    [74]马大英.中国田赋史.南京:正中书局,1944
    [75]关吉玉.南京国民政府田赋实况.南京:正中书局,1944
    [76]曹国卿.财政学.上海:独立出版社,1945
    [77]关吉玉.中国税制.重庆:经济研究社,1945
    [78]杨汝梅.中国财政史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79]曹国卿.中国财政问题与立法.南京:正中书局,1947
    [80]马寅初.财政学与中国财政.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81]周伯棣.租税论.桂林:文化供应社,1948
    [82]贾士毅.民国财政经济问题今昔观.南京:正中书局,1970
    [83]周伯棣.中国财政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84]赵靖、易梦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
    [85]彭泽益.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86]胡寄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87]杨荫溥.中国财政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
    [88]陆仰渊、方庆秋.民国社会经济史.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
    [89]左治生.中国近代财政史丛稿.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
    [90]汤象龙.中国财政经济史论文选.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
    [91]孙翊刚、董庆铮.中国赋税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92]孙翊刚.简明中国财政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
    [93]胡寄窗、谈敏.中国财政思想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94]孙健.中国经济史·近代部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95]史全生.中华民国经济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96]孙文学、李碧如.中国近代财政史.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
    [97]徐世钜.中国赋税史经略.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
    [98]孙翊刚.中国农民负担简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
    [99]叶松年.中国近代海关税则史.上海:三联书店,1991
    [100]马伯煌.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101]戴一峰.中国近代海关与中国财政.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
    [102]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3]叶振鹏.中国农民负担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
    [104]丁日初.近代中国的现代化与资本家阶级.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105]王成柏、孙文学.中国赋税思想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106]黄逸平、虞宝棠.北洋政府时期经济.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07]陈光焱.中国赋税发展研究.上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108]董长芝、马东玉.民国财政经济史.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09]孙文学、齐海鹏.中国财政史.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110]叶世昌.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11]虞宝棠.南京国民政府与民国经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12]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13]谈敏.中国财政思想史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114]黄天华.中国财政史纲.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115]郑学檬.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16]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民国部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7]张连红.整合与互动-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18]孙翊刚.中国财政问题源流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19]陈争平、龙登高.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20]孙文学.中国关税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21]赵云旗.中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22]项怀诚、贾康.中国财政通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123]孙文学、刘佐.中国赋税思想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124]夏国祥.近代中国税制改革思想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25]徐建生.民国时期经济政策的沿袭与变异.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126]孙大权.中国经济学社的成长.上海:三联书店,2006
    [127]张宪文.中华民国史(1—4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28]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29]邹进文.民国财政思想史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30]孙文学、王振宇、齐海鹏.中国财政思想史.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131]徐德嶙.蒋介石反动政权下的关税.光明日报,1951.8(12)
    [132]来新夏.北洋军阀对内搜刮的几种方式.史学月刊,1957(3)
    [133]顾林.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的“关税会议”与“法权会议”.历史教学,1957(4)
    [134]朱玉湘.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的田赋征实于粮食征购.山东大学学报,1963(1)
    [135]匡珊吉.四川军阀统治下的田赋附加与预征.西南军阀史研究丛刊,1983(1)
    [136]冀人.我国营业税发展简史.财政,1984(2)
    [137]李锦.略论国民党政府初期进口税则主权问题.广东社会科学,1985(1)
    [138]陈克俭.试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工商税收的特点、性质和作用.厦门大学学报,1986(4)
    [139]刘仲麟.也谈1942年田赋征实的税率于税负问题.近代史研究,1987(4)
    [140]黄培林.民国时期滇盐运销体制概述.盐业史研究,1988(3)
    [141]陆大钺.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粮食问题及南京国民政府的粮食税收政策.民国档案,1989(4)
    [142]陈锡宝.南京国民政府裁厘平议.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0(4)
    [143]周岚.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赋税政策述略.民国档案,1991(1)
    [144]程道德.试述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争取关税自主权的对外交涉.近代史研究,1992(6)
    [145]林仁川.北洋军阀财政与关税自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3(3)
    [146]赵津.近代政府对城市土地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近代史研究,1994(3)
    [147]陈诗启.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行政改革.历史研究,1995(3)
    [148]张神根.清末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划分评析.史学月刊,1996(1)
    [149]黄文模、赵云旗.北洋时期农民负担问题研究.财政研究,1997(10)
    [150]张生.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政策与实践述评.江苏社会科学,1998(2)
    [151]赵新安.1927-1936年中国宏观税负的实证分析.南开经济研究,1999(6)
    [152]张莹.民国时期盐务机构述略.民国档案,2000(2)
    [153]印少云、顾培君.清末民初分税制思想述评.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2)
    [154]杨华山.论中国近代早期改良派的“裁厘加税”思想.辽宁大学学报,2002(1)
    [155]蔡志新.孔祥熙理财思想初探.历史教学.2003(6)
    [156]何平.论中国历史上的税收负担思想.税务研究,2004(1)
    [157]邹进文.清末财政思想的近代转型:以预算和财政分权思想为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4)
    [158]尹红群.略论1941年南京国民政府国家财政系统改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2)
    [159]魏文享.工商团体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之营业税包征制.近代史研究,2007(6)
    [160]敖汀、张维城.民国时期分税制述评.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161]英.哲美森.中国度支考.上海:上海广学会,1897
    [162]日.崛江归一.财政学.东京:宝文馆,1909
    [163]日.过耀根.财政渊鉴.东京:民友社,1912
    [164]日.滨冈福松.民国财政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17
    [165]日.小林丑三郎.比较财政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17
    [166]美.亚当士.财政学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
    [167]日.高柳松一郎.中国关税制度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
    [168]日.小川乡太郎.租税总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169]日.阿部贤一.财政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170]日.小林丑三郎.各国财政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171]德.埃赫堡.财政学.中德书局,1930
    [172]英.披谷.财政学研究.上海:神州国光社,1932
    [173]英.达尔顿.财政学原理.上海:黎明书局,1933
    [174]美.卡尔·裴伦.财政学大纲.上海:世界书局,1933
    [175]美.塞里格曼.租税各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176]英.李嘉图.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上海:中华书局,1936
    [177]英.薛赉时.财政学新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78]日.阿部贤一.财政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79]日.田中次郎.财政概论.南昌:改造社,1936
    [180]美.柏克.市财政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181]美.亚当士.财政学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182]美.希尔费丁.财政资本论.上海:神州国光社,1939
    [183]美.薛尔弗曼.赋税的归宿与效应.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
    [184]日.永田清.现代财政学理论体系.南京:正中书局,1947
    [185]英.魏尔特.中国关税沿革史.上海:三联书店,1958
    [186]英.欧弗莱德.列强对华财政控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187]台.贾士毅.民国财政经济问题今昔观.台北:正中书局,1970
    [188]美.阿瑟恩·杨格.1927—1937中国财政经济情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89]台.北伐时期的政治史料.台北:正中书局,1981
    [190]台.秦孝仪.中华民国经济发展史.台北:台湾近代中国出版社,1983
    [191]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92]美.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比较财政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193]日.坂入长太郎.欧美财政思想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194]美.帕克斯·M·小科布尔.江浙财阀与南京国民政府.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195]美.易劳逸.流产的革命: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
    [196]美.哈维·S·罗森.财政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197]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98]美.杜赞奇.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199]英.泰萨里·莫里斯·铃木.日本经济思想史.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
    [200]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