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国河南县政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民国时期的河南县政为研究对象,从制度、人、事三个角度对之进行研究。
     本研究共分五章,各章要点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明县的实质,以及县制、县政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县实质上是一个物质载体,它的场域就是国家与社会、政府与民众的交接之处,它的内容就是国家与社会、政府与民众在彼此权利与义务方面的运动及在人、财、物和信息等方面的互动交流。县制与县政实质上是县的本质的不同方面。县制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型塑了中央集权专制国家,此类国家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结构内部的矛盾得以解决,而新的矛盾——国家与社会间的矛盾因之伴生。
     第二章,县政之制。起自清末新政直至1930年代,县制的近代化变迁步履维艰。从有关县制的制度变迁上看,先有古代的在弱官治(有统治职能而无社会职能)基础上的弱自治,然后,近代化县制开始发轫,官治与自治都开始强化,二者一直在碰撞,北京政府时期基本上是“官治”与“自治”并存,虽不平分秋色,但尚有一定的自治;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则“官治”日益强大,“自治”日益式微,“官治”吸融了“自治”,至1939年,国民党推行新县制,又在官治达到终极层次的基础上实行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自治——即“官治”统驭下的“自治”,然而,即使这种自治也未能在现实中得到实质性的落实。笔者要具体指出的是:“裁局改科”是清末以来“官治”与“自治”之间碰撞的历史转折点,“官治”由此开始占上风;保甲制度的推行与实行分区设署是清末以来“官治”与“自治”之间碰撞的巅峰,“官治”由此确立了其强势地位。立足于旧“官治”基础上的“地方自治”在近代官治的进逼下被吸融被弱化,沦为“官治”的附庸。
     第三章,县政之人,民国时期,县制总体上是近代化性质的,并且基本上始终是向着近代化的方向的。但县政人治色彩浓厚。如:县官的任期短,本兼职太多,承包财政,亲朋随同赴任,离任时需办理繁琐的交代。而其县政人员,在北京政府时期,依然是旧人员,经过自然淘汰,到1930年代虽已不多见,私人性的特征依然很明显,这说明近代化县制的建成仍是表面现象。
     第四章,县政之事,制度与人在现实中的纠葛,具体地反映在事上。财政方面,机构繁杂多变,地丁和杂捐成为河南各县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教育方面,县主要负责初级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低,教师待遇差;警政则经过演变,官方的警政系统与自治的警政系统并存,后者总体来说是前者的附庸;县警的装备差,待遇低,薪饷费占经费支出的绝大部分,是维持型的警政;建设方面基本上是起步的阶段。自治县政的县政系统最终演变为官治县政系统。反映了国家机构的向下扩张。县的司法机构并非完全独立于行政,县官兼理司法在民国时期的河南省是较普遍存在的,行政力量往往主导司法。这亦说明近代化县制的建成仍是表面现象。
     第五章,结论,制度无疑是近代化的,但人的近代化尚远落后于制度的期望,以致近代化的事总是举步维艰。在中国“自治”必然以“官治”为基础,“自治”势必先为“官治”提供辅助,使官治得以强化与深化,并以此为基础,再在一个更高的历史层次上推行自治,强化与深化自治,从而达到官治与自治的双强与双赢。国家与社会,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一直是运动的,双方基于本身的利益,一直是一种“零——和”的博弈关系。但因在中国的历史上,官方一直占主导地位,所以在这种新的历史阶段,官方自觉地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自觉地忽视了压迫了民众的利益,这就呈现出这一阶段的特征:规范性官治科层结构的确立。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一种历史必然,在此基础上,要调整国家与社会,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以达到二者彼此尊重各自的权利义务,国家服务于社会,政府服务于民间的双强共赢、和谐合作的历史状态。
     综上,民国时期的河南县政,可谓有近代化之形而无近代化之实。原因概在于,自治县政的萎缩,使本可以发展成为与国家势均力敌的制衡者不可能出现了,既然无制约国家者,那么,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就依然是非良性的。
This thesis is a reaserch on county government in HeNan at the period of MinGuo. I focus on political system, county figures and affairs.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their main points lie as below.
     The first chapter, namely the exordium. It's mainly about the substance of county, and county law system, county adminstrion, beyond, their relation.
     In fact, a county is a undertaker. Its range is the connection place for state and society, government and folks,the contents ar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ose two groups, and the exchange in people, weath, information. County law system and county adminstrion are the two different aspects of county. County, as a local government system, has a long history. It centralizes state power. And the found of this kind of state signs the inner conflict in a state is settled, but a new type of contradiction, conflict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come into being.
     The second chapter, the political system. It began in the new political movement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and ended in the 1930, experienced a hard change.
     From the change of rules in county's history, we can see, first, in the ancient time, counties were soft-self-management based on soft- bureaucratic-rule, meaned rule on people but no management on society.
     Then, modernization entered, both bureaucratic-rule and soft-self- management were reinforced, the two collided with each other. During the Northern Warlords'time, self-management and bureaucratic-rule existed at the same time; bureaucratic-rule increased, meanwhile, self- management decreased in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s time. In 1939, Kuomintang carried out the new county system, and formed the new self- management, which was controlled by bureaucratic-rule. Even so, this new self-management was not put into effect. What we want to point out are:"repeal of situation and establish of division" was the turning mark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in the collision between self-management and bureaucratic-rule, after this mark, bureaucratic-rule was in the lead; neighbourhood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bureau based on different places was the hige tide of the collsion, after this tide, bureaucratic-rule dominated.
     The third chapter, government figures.
     During Minguo period, county political system was modern as a whole, and was on the way to modem. But the factor of political figures was strong. For example, the term of office was short, positons were too many, undertaking of the finance, kith and kin were promoted with too, formalities were too trivial when one leaves off. And the officials were too, those old figures in the Northern Warlords' time, also, those figures were seldom after so many years, private personals were still existed. This meant modern county was merely a superficies.
     The fourth chapter of the county government, and the system with the disputes in the real world, specifically reflected in the matter.
     Financially, the complex and varied institutions, to small and miscellaneous donations to become the county in Henan Province's main sources of revenue. Education, the county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primary education, school-age children enrollment rate is low, teachers are poorly treated. Arsenal are through the evolution of the official police system and police system the coexistence of autonomy, autonomy is the whole client. County Superintendent of poor equipment, low pay and poor salary costs account for the vast majority of expenditure is to maintain the type of policing. Building phase is started. Autonomous County,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governance the ultimate evolution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county government officials. Reflects the downward expansion of national institutions. County Judiciary is not completely independent of the executive, judicial magistrate and the rationale for the Henan Provinc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is more widespread, the executive-led forces will tend to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County council as a body of public opinion in politics rather than the legislature, the executive decided that it can not be constrained, and can only be supporting the Chief. KMT Youth League and three in the county level, primarily through control of the county council to influence government constraints.
     The fifth chapter, epilogue.
     System is the modernization, but modernization of people are far behind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system, which is always a matter for the modernization difficult. In China, self-management must and inevitably based on bureaucratic-rule, and it helped and enabled bureaucratic-rule. On this basis, a higer standard of self-management was produced, both self-management and bureaucratic-rule were strengthened, it's a win-win method. State and society, government and folks were in a movement all the time, for their self interests, a relation of gaming existed. In China, government was the main force, yet in the new period, government maintained its interest, so the interest of folks was neglected. And this could be seen by the found of normal divisions. However, this is a reality of our history, and a necessity. From this, we should read just the relation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government and folks, aiming at the balance of their power and obligation. In this way, state serves society, government serves folks.
     In conclusion, county government in HeNan of MinGuo, has somewhat, the from but not the essence of modern county. Maybe the main cause was, the wither of county government, since the balancer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disappered, then the relation must be unhealthy.
引文
1 参见[韩]宋丙洛:《全球化和知识化时代的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0-41页。
    1 暴景升:《当代中国县政改革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2 于明超:《现化国家制度下的中国县制改革》,《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1期。
    1 孙中山:《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孙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20页。
    2 宋省:《新县制讲义》,绥靖区乡镇干部训练委员会编印,1947年4月,第1页。
    1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一讲》,《孙中山全集》上册,三民公司编辑1927年版,第1-2页。
    2 王春燕:《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权力与地方社会控制——以1928~1949年川康地区县政整改为例》,博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04年,第27页。
    1 朱云明,季川丈,钱海梅:《县政学》,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2 因学界至今尚无县制与县政公认的定义,故此处仅就字面意义而论。
    3 柏桦:《明代州县政治体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4 何朝晖:《明代县政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1 何朝晖:《明代县政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2 张文范:《中国省制》,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6页。
    3 章之主张同上书,第639页。梁引自其1913年出任司法总长时在《政府大政方针宣言》中所提。
    1 参见《地方自治专刊》(重庆)第1卷第1期,1945年5月出版,第12页。
    1 参见费孝通著:《乡土重建》,上海:上海观察社发行1948年版,第42-64页。
    2 费孝通:《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乡土中国》,上海:上海观察社发行1948年版,第31页。
    3 费孝通:《无为政治》,《乡土中国》,上海:上海观察社发行1948年版,第31、69页。
    1 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编纂:《河南通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04-905页载:根据中原临时人民政府第二次政府委员会会议5月8日决定,河南省人民政府在开封成立,吴芝圃任主席。27日,牛佩琮被任命为副主席。省政府下辖开封、郑州两市及陕州(今陕县)、洛阳、郑州、陈留(今开封)、商丘、淮阳、潢川、确山、许昌、南阳等10个专区。同年5月14日,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河南省政府主席,十九兵团司令官张轸,率部2万余人在武昌以南之贺胜桥、金口一带起义。6月15日,国民党政府行政院会议决议撤职·通缉张轸,遗缺由第五绥靖区副司令兼一二七军军长赵子立暂代,并设省政府于湖南街阳。本年底,赵率部在四川起义。至此,国民党河南省政权覆亡。
    2 抗战时期河南省省会迁移情况:1936年6月以前在开封县(今市)。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6月至1939年10月徙镇平县(今市);1939年10月至1942年4月徙洛阳县(今市);1942年4月至1944年5月徙鲁山县(今县);1944年5月以后,又由鲁山县流动到内乡县丹水镇(今西峡县驻地城关镇东南丹水)、卢氏县朱阳关(今卢氏县驻地城关镇东南朱阳关)等地。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9月迁回开封县(今市)。
    3 1945年5月1日,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党河南省党部执行委员燕化棠在重庆对《大公报》记者说;“全省除全陷、半陷县份外,尚有灵宝、阌乡、卢氏、沈丘、项城、新蔡、潢川、商城、固始、光山、息县十一个完整县。”抗战八年间,河南全省的111个县,绝大多数都曾遭到日军的侵略。1937年10月21日被日军攻占的临漳县(今属河北省),是河南省第一个沦陷的县。燕氏所说的11个“完整县”中:固始、商城、光山、潢川、息县在1938年9月武汉会战期间先后沦陷过;项城(当时的县城今为秣陵镇)于1941年2月初豫南会战中一度沦陷,1944年中原会战期间,卢氏及灵宝(当时的县城今为老城村)、阌乡(今裁入灵宝市)分别于5月20日和6月11日沦陷,日军旋即撤出;未沦陷过的县城仅有新蔡、沈丘(当时 的县城今为老城镇)两个。参见韶清:《抗战胜利前夕河南仅存11个完整县》,《河南文史资料》第2辑总第58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6年版,第152页。
    1 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编纂:《河南通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792-793页及第801页载:以1937年10月5日安阳失守,1937年11月27日,伪河南自治政府成立十安阳,1938年5月1日,易名河南省公署。同年6月5日省会开封陷落为标志,8月伪豫东行政委员会成立,1939年3月1日,伪省公署由安阳迁址开封,伪豫东行政委员会撤销,伪省公署辖豫北、豫东两道及直辖开封市公署。1943年12月,伪省公署改称“河南省政府”。1945年9月,日本投降,伪省政府彻底解体。又据周振鹤,傅林祥,郑宝恒:《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华民国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4页载:豫东道驻地商丘,辖开封市、开封、兰封、商丘、宁陵、鹿邑、虞城、陈留、杞县、通许、睢城、柘城、淮阳、民权、太康、中牟、考城、永城1市17县;豫北道驻地彰德县,辖:彰德、汤阴、临漳、武安、内黄、汲县、新乡、辉县、获嘉、淇县、延津、温县、浚县、封丘、沁阳、清化、武陟、原武、阳武、滑县、济源、孟县、涉县、修武、林县25县。
    2 兰考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兰考县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页。
    1[美]里普森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刘晓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2 Skcopol.Theda 1979.State and Social Revolution:A ComparativeAnalysis of Fancy Russia and China,Cambridge and New York:CambridrgUniversity Press.
    1[美]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83页。
    2 《列宁选集》第2卷,第521页。
    1[美]熊彼特:《税务国家的危机》,转引自何帆:《为市场经济立宪》,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1 参见周振鹤:《县制起源三阶段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期。
    2 参见[日]增渊农夫:《关于春秋时代的县》,《一桥论丛》1957年第10期。
    3 参见杨宽:《春秋时代楚国县制的性质问题》,《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4期。
    1 参见臧知非:《论县制的发展与古代国家结构的演变——兼谈郡制的起源》,《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1期。
    2 参见周振鹤:《县制起源三阶段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期。
    3 参见臧知非:《论县制的发展与古代国家结构的演变——兼谈郡制的起源》,《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1期。
    1 郑白明著《中国历代的县政》,《方政丛书之一》,上海:仓颉印务有限公司1938年版,第4页。
    2 杨伯骏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97页。
    3 左丘明编《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51-452页。
    4 杨伯骏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20页。
    1 杨伯骏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11页。
    2 同上书,第1236页。
    3 程树德著《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41页。
    4 杨伯骏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页。
    5 同上书,第154页。
    6 同上书,第272页。
    7 同上书,第1638页。
    8 同上书,第414页。
    1 同上书,第684页。
    2 同上书,第1546页。
    3 同上书,第94页。
    4 左丘明编《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51页。
    5 杨伯骏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5页。
    6 左丘明编《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90页。
    7 杨伯骏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2页。
    8 同上书,第632页。
    1 参见郑自明著《中国历代的县政》,《方政丛书之一》,上海:仓颉印务有限公司1938年版,第57-59页。
    1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殷周制度论》,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 参见魏光奇著:《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7页。
    2 顾炎武著《亭林文集》卷一《郡县论一》。
    1 魏光奇著:《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7页。
    1 建议的主要内容为:1.人事制度方面,提升县官待遇,县政人员专业化,改革考核、铨选制度,取消回避制度;2.健全主干行政组织,改变“公权私化”状况;3.改革家产制财政制度;4.改革州县之上层级过多的地方行政体制;5.推行地方自治。”转引自魏光奇著:《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1-72页。
    2 因胥吏与差役的冗员太多的现实与需索地方、扰害闾阎的恶名,清颁上谕“嗣后无论大小衙门事必躬亲。书吏专供钞缮,不准假以事权…….其各衙门额设书吏均分别裁汰,差役尤当痛加裁革,以期除弊安民……”。参见政学社印行:《大清法规大全》,吏政部,卷首,谕旨。台湾考正出版社1972年版。
    3 1902年,袁世凯上折主张定公费革陋规。袁认为各级官员俸禄微薄而收受陋规。宜将州县私馈于上司的陋规一律直接解交布政使司库,专款存储,用以支付道府公费。而道府公费依向来所得陋规多寡而定等差。参见袁世凯:《道库厅州所有各项陋规一律酌改公费折》,《大清法规大全》,财政部,卷十二。
    4 清代每三年“大计”一次州县官员,重在赋税与决狱,重除弊轻兴利,守令“仅以钱谷、狱讼为职务,民间利病漠不相关”参见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25页。
    5 《大清法规大全》,吏政部,卷首,谕旨。
    1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抖》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03-510页。
    1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抖》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31-735页。
    2 同上书,下册,第725-727页。
    1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民国元年册,第626页。
    2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民国元年册,第21页。
    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整理编辑:《政府公报》第321号,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本。
    2 张坚石等编:《地方政府的职能和组织机构》上册,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第279-284页,。
    1 《政府公报》第833号,1914年8月30日,第28册,第785页。
    2 《政府公报》第911号,1914年11月17日,第31册,第641页。
    3 《政府公报》第833号,1914年8月30日,第28册,第785页。
    4 周振鹤,傅林祥,郑宝恒:《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华民国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3、374页。《各省区域沿革一览表》上海:商务印书馆1914年版。
    5 同年9月,北京政府又修正此点,规定:“县知事为执行法律教令、省道章程,或依法律教令、省道章程之委任,得发布县单行章程。”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整理编辑:《政府公报》第841号,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本。
    1 马小泉:《国家与社会:清末地方自治与宪政改革》,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158页。
    2 魏光奇著:《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9页。
    3 陈旭麓、郝盛朝:《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4-37页。
    1 《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下册,第804页。
    2 《国民政府公报》,第2039号。
    3 《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下册,第803-804页。
    4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民国十六年册,第1226页。
    5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民国十七年册,第723页。
    6 程方:《中国县政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510-516页。
    1 程方:《中国县政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520-525页。
    1 程方:《中国县政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50页。
    2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民国二十二年册,第1147-1151页。
    3 参见《国民政府公报》,第2374号。
    1 魏光奇著:《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2页。
    1 魏光奇著:《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21页。
    2 同上书,第133-138页。
    1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民国十八年册,第21页。
    1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民国三年册,第243-244页。
    2 《河南巡按使田文烈呈文》,《政府公报》第1053号。
    1 周振鹤主编,傅林祥,郑宝恒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华民国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2-373页。
    2 内务部职方司第一科:《全国行政区划表》,1918年,第42页。
    3 内政部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纂:《内政年鉴》(B),北京:商物印书馆1936年版,第247-250页。
    1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民国元年册,第21页。
    2 郭新喜:《回忆民国初期县公署所设的机构与作用》,《临颖文史资料》第3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颍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0年版第108-109页,本文作者时为该县库房人员。
    3 阎理之:《再谈临颖旧县衙》,《临颍文史资料》第7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颍县委员会文史工作委员会1991年版,第34页。
    1 陈华策:《民国时期巩县历任县知事、县长简介》,《巩县文史资料》第7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巩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0年版,第92页。
    2 刘慎言:《回忆巩县旧政权的两三事》,《巩县文史资料》第6辑。巩县志编纂委员会总编辑编1983年版,第36页。
    3 丁锡令:《清末民初嵩县县衙机构设置》,《嵩县文史资料》第3~4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嵩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89年版,第194页。
    1 马风:《潢川文士吴宝炜事迹》,《河南文史通讯》第2辑总第8辑,河南省政协文史办公室1988年版,第32页。
    2 参见张振海:《揪斗贪宫官周鹏年的“元四”事件》,《安阳县文史资料》第8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7年版,第38页。
    1 方其道:《河南各县县长的一个总批评——二月十二日在省府纪念周报告》,河南省政府秘书处编印《河南政治月刊》1934年第4卷第3期。
    2 参见何文清:《阎竹麟伏法记》,《河南文史资料》第1辑总第45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3年版,第218-220页。
    3 张振海:《揪斗贪官周鹏年的“元四”事件》,《安阳县文史资料》第8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7年版,第38页。
    1 杜慕堂《学究省长》,载河南省文史研究馆编《中州钩沉》,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1994年第1版,第46-47页。
    2 白应振:《我所知道的冯玉祥、刘峙片断》,《郏县文史资料》第3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郏县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1990年版,第38页.。
    3 杜慕堂《两任督军两重天》,载河南省文史研究馆编《中州钩沉》,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1994年第1版,第48-49页。
    4 参见王裕如:《赵倜轶事二则“将军师”和“金铃县长”》,《河南文史资料》第31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89年版,第156-157页。
    5 刘西藩:《樊钟秀与邓县》,《邓县文史资料》第2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邓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89年版,第49页。
    6 刘全生:《访陕县第一任县长—凌勉之》,《三门峡文史资料》第6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三门峡市委员会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1993年版,第68页。
    1 《清史稿》(志八十五选举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2 柏桦,李春明:《论清代知县出身与康雍乾时期的用人政策》,《史学集刊》,1990年第4期。
    1(明)谢肇淛:《五杂俎》,台北:伟文出版社1976年版,第354页。
    1 《清词林典故》(卷二十)。
    2 《清史稿》卷一○八《志八十三·选举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3 《大清会典事例》卷十八《吏部·汉官·汉官品级》。
    4 郭彭寿:《旧典备征》(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5 《清史稿》卷110《选举志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6 柏桦,李春明:《论清代知县出身与康雍乾时期的用人政策》,《史学集刊》,1990年第4期。
    1 王永川:《“金砖案”轰动全国》,《修武文史资料》第4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修武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8年版,第55页。
    2 胡连科:《鹤壁地头蛇牛茂昌》,《鹤壁文史资料》第5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鹤壁市委员会学习文史工作委员会1990年版,第110-117页。
    1 刘西藩:《樊钟秀与邓县》,《邓县文史资料》第2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邓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89年版,第47-49页。
    2 柴超林,宋荧灿供稿,李波光整理:《颖桥小学教师奋起揭发反动县长廉明伦》,《襄城文史资料》第3辑,政协襄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9年版,第44页。
    3 豆德华:《博爱县制造毒品的历史梗概》,《博爱文史资料》第2辑,政协河南省博爱县文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1987年版,第86页。
    4 胡连科:《民国时期汤阴县长段国栋轶闻》《鹤壁文史资料》第5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鹤壁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0年版,第105页。
    5 据《晨报》1920年9月16日第3版《济源灾民之惨状》、9月19日第3版《河南济源饥荒之惨状 死者五千余人 尸体遍野》载:“该地灾荒情形极为修苦,人民早将树皮树根吃净。现在粮食断绝,疫痢大脑死者约五千余人,尸体遍野,豺狼激进,几成禽兽世界。”“县知事却很有点镇静的态度,不但不设法救济而且照旧差使衙投向穷百姓催、讨地租,绅士们去见他,请他报灾,要呈报上去,他屡推不见。后来好容易见着了,他说:“现在还不成灾,要呈报上去,于我的面子上不大好看。”
    6 杨向化口述,尚庆恩整理:《一位扶危救难的县长》,《汤阴文史资料》第1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汤阴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8年版,第84-86页。
    7 郭雪樵:《修武县知事靳荫南查封土煤窑事件的经道》,《焦作文史资料》第3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焦作市委员会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1990年版,第91页。
    8 《柏有章别阖县父老书》,《孟津文史资料》第3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孟津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89年版,第30页。
    9 邵子奇:《王筱村巧骂县太爷》,《鹿邑文史资料》第1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鹿邑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8年版,第46页。
    1 《项城县长田云樵贪污巨款被捡控》,《中国时报》1946年5月26日;董秉根:《控告赃官田云樵经过》《项城文史资料》第5辑,第124-126页。
    2 《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下),附表。
    1 《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议决书》1915年第117号,《政府公报》第1160号。
    2 河南省政府秘书处编:《五年来河南政治总报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93年印行,第2页。
    3 方其道:《河南各县县长的一个总批评——二月十二日在省府纪念周报告》,《河南政治月刊》1934年第4卷第3期,河南省政府秘书处编印。
    1 同上。
    2(台)杨却俗:《关于<河南浩劫>的话》,《春秋》杂志1970年8月版第12卷第4期。
    3 同上。
    4 同上。
    1 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大学出版社1933年版,第584页。
    1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民国二十四年册,第99页。
    2 孟新安:《偃城民国年间税捐徭役简述》,《郾城文史资料》第3辑,政协河南省郾城县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1991年版,第50页。
    1 主要内容如下:县(市)与区、乡、镇财政合为一体不再划分;省、县税收划分,依税捐种类分别归属,不以正附税为区分,其大宗税捐不能完全归省或县(市)者,按成数分配;关于支出的划分,以其机关及事业的目的之所属为依据;省与县(市)税收划分后,遇有必要,仍需互相协助;省与县(市)税收划分后,彼此不得附加。
    2 系统法对县(市)级税收规定如下:土地税(应以14-45%归县、市):房产税(土地施行后并入土地改良物税);营业牌照税、使用牌税、行为取缔税;由中央分给所得税30%、由中央分给遗产税25%;由省分给营业税30%。
    3 引自申庆壁:《地方自治与财政》,第19页。
    1 西华县财政局:《西华县财政志》,西华县财政局出版1986年版,第32-37页。
    1 李青恚:《南阳地区财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8-69页。
    2 《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下册,第207-208页、210-211页。
    3 《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下册,第236-256页。
    1 李青恚:《南阳地区财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99-100页。
    2 《国民政府年鉴》,地方之部,第237-238页。
    1 蔡鸿源主编《剿匪区内整理县地方财政章程》(1932年12月22日),《民国法规集成》,安徽: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39、135-136页。
    2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民国二十四年册,第459页。
    3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民国二十四年册,第191-194页。
    1 彭雨新:《县地方财政》(第二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162-163页.
    1 程方:《中国县政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182-184页。
    2 张九洲:《中国旧民主主义时期的经济变迁》,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6页。
    3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17页。
    4 贾士毅:《民国续财政史》上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68页。
    1 从翰香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04页
    2 淅川县财政局编:《淅川县财政志》(内部资料),第50页。
    3 帖毓岐:《河南田赋概况》,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版。第10565页。
    4 北京经济学会编:《河南全省财政说明书》,1908年。
    1 刘慎言:《巩县田赋概况》,《巩县文史资料》第9辑,巩县志编纂委总编辑室1983年版,第11-12页。
    2 关吉玉,刘国明:《国民政府田赋实况》上册,第479-480页。
    3 朱撰卿,高景祺:《淮阳县志》1934年铅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68年影印,第263页。
    1 《学部奏谘辑要》,第63页。
    2 雷国鼎:《中国近代教育行政制度史》,台湾:教育文物出版社1973年版,第157页。
    3 雷国鼎:《中国近代教育行政制度史》,台湾:教育文物出版社1973年版,第157、217页。
    1 杜鸿宝,刘盼遂:《太康县志》(1933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238页。
    2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民国十二年册,第410-412页。
    3 杜鸿宝,刘盼遂:《太康县志》(1933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238-239页。
    1 刘建:《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第141页。
    2 杜鸿宝,刘盼遂:《太康县志》(1933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1976年版,第262页。
    1 杜鸿宝,刘盼遂:《太康县志》(1933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1976年版,第252-264页。
    1 《实施义务教育计划》,《河南教育》1929年第2卷第9期。
    2 《开封县小学教师再请辞职》,《河南教育》,1929年第2卷第6期。
    3 赵清九:《商丘地区教育志》,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1 杞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杞县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03页.
    1 张维安:《近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土绅与商人阶层文献之检讨》,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刊(1)《六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册),第188-192页。
    1 张静纯:《郏县私立民治中学》,《郏县文史资料》第2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郏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9年版,第90-91页。
    1 周邦道,戴夏:《视察河南省教育总报告》,《河南教育月刊》1934年第4卷第1期。
    2 丁旭光:《近代中国地方自治研究》,广州:广州出版社,1993年,第18页。
    3 参见常书红:《清末民初地方社会整合格局的变化》,《史学月刊》2003年第4期。
    4 周其昌编:《警政志》手稿复印本,开封:河南大学图书馆藏,1929年。
    1 《大清法规大全》,吏政部,卷21上。
    2 因警政业务范围的多样性,基本上涵盖了各种行政职能,故所划分警区在实际上与一般性行政区无二,所以后来的作为一般行政区的区乡多以警区为基础为历史渊源。
    3 王家俭《清末民初我国警察制度现代化的历程(1901—1916年)》,《历史学报》,1982年第10期,第334页。
    4 《政府公报》第833号。1916-1917年,北洋政府批准直隶省取消县知事兼任警察所长的制度,以警佐兼任所长,见《政府公报》第370号(洪宪帝制失败后重编号)。
    5 《现今祀县之警察》,《河声日报》,1915年3月29日。
    6 《县知事接收警察所》,《河声日报》,1915年3月11日。
    7 《警务处设立先声》,《河声日报》,1916年10月26日。
    1 《太康县警务发达》,《河声日报》1915年4月5日。
    2 《倡办四乡警察》,《河声日报》,1917年7月18日;《倡办田野替察》,《河声日报》,1917年12月15日
    3 《重修信阳县志·民政一·警察》,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第359-360页。
    4 河南地方史志编撰委员会编撰:《河南省志·公安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页。
    5 据河南民政厅编:《河南民政厅行政总报告》,《民政厅十九年度政治总报告》,第112页载部颁的组织条例中县公安局职员,则有局长、科长、局员、科员、分局长、巡官六项,编制及职员名称,两者多不相符。河南警款甚少,按照部章之规定,警款必不敷应用,若“骤照部章添设科长科员等名目,既无法另加款项,势必裁警添员,无疑削足适履”。
    6 《三年来之民政》,《河南民政月刊》,第9期,第4页。
    7 《三年来之民政》,《河南民政月刊》,第9期,第4页。
    8 河南省政府秘书处统计室编印:《五年来民政总报告》,《五年来河南政治总报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739-740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1 河南省政府秘书处编:《民政》,《河南省政府民国二十四年度行政计划》,第2页。
    2 河南省政府秘书处统计室编:《五年来民政总报告》,《五年来河南政治总报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739-740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89年版,第42页。
    3 河南省政府秘书处编:《民政》,《河南省政府民国二十四年度行政计划》,第2页。
    4 马溶明著:《河南警务沿革纪略》,1936年,手稿复印本,开封:河南大学图书馆藏。
    5 《严申编练警备队之本意》,《河声日报》,1916年12月26日。
    1 《重修信阳县志·兵事一》,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第799页。
    2 《警备队即日成立》,《河声日报》,1915年2月3日;《警备队成立后之余闻》,《河声日报》,1915年2月22日。
    3 《改编警备队》,《河声日报》,1915年4月18日。
    4 《慰留警备队长》,《河声日报》,1916年4月20日。
    5 《注重警备之一斑》,《河声日报》,1915年11月11日。
    6 《警备队划一办法》,《河声日报》,1916年5月12日;《警备队划一办法》,《河声日报》,1916年8月3日;《划一警备队新法》,《河声日报》1917年1月5日。
    7 《慎重警队编制》,《河声日报》,1916年11月18日;《编制警备队之慎重》,《河声日报》,1918年5月31日。
    1 《中国大事记》,《东方杂志》,第11卷第1号,1914年5月,7-9。
    2 《重修信阳县志·民政一》,1936年,第377页;《保卫团之怪现状》,《河声日报》,1915年9月19日。
    3 《保卫团长易人》,《河声日报》,1915年6月29日。
    4 《祀县保卫团成立》,《河声日报》,1915年1月19日。
    5 《续安阳县志·兵防志,乡团》,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第1394页。
    6 《整顿保卫团办法》,《河声日报》,1916年5月30日。
    7 《民团不准复设》,《河声日报》,1915年2月11日。
    8 《洛阳知事近闻录》,《河声日报》,1916年9月4日。
    1 《保卫团之怪现状》,《河声日报》,1915年9月19日;《团总见机而作》,《河声日报》,1916年1月18日。
    2 《拟设守望社》,《河声日报》,1916年9月4日。
    3 《永城筹办乡团》,《河声日报》,1917年8月29日。
    1 王秀文,张庭馥,杨学时:《许昌县志》卷三民政,宝兰斋石印本1923年版,第153页。
    1 河南民政厅编:《河南民政厅行政总报告》,《河南省民政厅十九年度政治总报告》,1930年,第87页。
    2 赵金鉴:《民国时期许昌警察系统沿革》《许昌文史资料》第11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许昌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第239页。
    3 河南省政府秘书处:《刘主席山巡陕县、灵宝、闵乡三县记》,《河南政治月刊》,第4卷第2期,第6页。
    4 徐白齐编:《中华民国法规大全》第一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823页。
    5 徐白齐编:《中华民国法规大全》第一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853页。
    6 内政部第一期民政会议秘书处编:《内政部第一期民政会议纪要》,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编第525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89年版,第134页。
    7 刘峙:《最近河务防护状况与巡视第八区情形》,河南省政府秘书处编《河南政治月刊》第3卷8期,第4页。
    1 张凤台修:《林县志》卷五财政,1932年。
    2 刘峙:《四年来河南政治概述》,《河南政治月刊》第10期。
    3 李培基:《四年来之河南民政》,《河南政治月刊》第10期。
    4 《警佐纷纷被控》,《河声日报》,1916年8月18日。
    5 《纵容烟赌之某警佐》,《河声日报》,1916年9月17日。
    6 《警佐滥刑被查》,《河声日报》,1916年9月20日。
    7 《警佐被控》,《河声日报》,1916年11月3日。
    1 杞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杞县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2 《政府公报》,第3308号。
    3 杜鸿宝,刘盼遂:《太康县志》(1933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1976年版,第177页。
    4 杜鸿宝,刘盼遂:《太康县志》(1933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1976年版,第177-178页。
    1 田荫生:《创办厚生实业工厂呈文》,载韩邦孚,田芸生《民国新乡县续志》卷2,1923年铅印本,第26页。
    2 王天奖:《河南辛亥革命史事长编》,《河南史志资料丛编》之三,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4页。
    3 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五四前后的河南社会》,《中共河南党史资料丛书》,1986年,第381页。
    4 《民国长葛县志》卷5,第7页。
    5 《民国时期的孟县工业》,《孟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孟州史志丛话》第6辑,政协河南省孟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2000年版,第350页。
    6 宋铭阁:《清末民初临颖官办工农业机构》,《临颍文史资料》第7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颍县文史工作委员会1991年版,第11页。
    1 宋铭阁:《清末民初临颖官办工农业机构》,《临颍文史资料》第7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颖县文史工作委员会1991年版,第12页。
    2 常青:《官办民生工厂建立的经过》,《许昌县文史资料》第6辑,政协许昌县学习宣传文史资料委员会1993年版,第127页。
    1 殷时学:《汤阴最早的一家工厂——贫民工厂》,《汤阴文史资料》第1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汤阴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8年版,第96-97页。
    2 《民国时期的孟县工业》,《孟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孟州史志丛活》第6辑,政协河南省孟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2000年版,第350页。
    3 卢江水:《民国时期郏县治水活动琐谈》,《郏县文史资料》第3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郏县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第44页。
    1 刘亚仙:《忆开浚宜阳惠济渠施工经过》,《宜阳文史资料》第3辑,政协宜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7年版,第64-67页。
    2 程维荣著:《中国审判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3 汤志钧编:《上清帝第六书》,《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14页.
    4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43页.
    1 《大清宣统政纪》(卷28).
    2 《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0页.
    3 《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4页。
    1 朱勇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九卷《清末·中华民国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26页。
    2 经盛鸿主编:《民国大案纪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1-33页。
    3 徐矛著:(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2页。
    4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民国六年册,第607页。
    5 司法行政部:《司法公报》,1914年,第34期。
    6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民国六年册,第280-281页。
    7 《司法部呈文》,《政府公报》第3251号。
    1 朱勇.:《中国法制通史》,第9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27页。
    2 《司法部呈文》,《政府公报》第3251号。
    3 《司法部呈文》,《政府公报》第3251号。
    4 中国法规刊行社编审委员会:《最新六法全书》,南京:中国法规刊行社,1947年,第467-468页。
    1 张振海:《揪斗贪宫官周鹏年的“元四”事件》《安阳县文史资料》第8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安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9年版,第38页。
    2 吕应南:《西华县志》,1938年铅印本。
    3 吕应南:《西华县志》,1938年铅印本。
    4 郑建银:《民国时期的法院》,《镇平文史资料政法专辑》第16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镇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2000年版,第221-222页。
    5 行政院:《国民政府年鉴》第3编,中心印书局1942年版,第5页。
    1 李学明:《肖家血泪仇<冤单>八百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光山县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光山文史资料第1辑》,第8-9页。
    2 尹重生:《李宝印垮台记》,《汝州文史资料》第2辑总第6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汝州市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1991年版,第82页。
    3 王德章:《司法承审毛庆澜》,《临颍文史资料》第7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颍县文史工作委员会1991年版,第105-106页。
    4 《周知事纵容劣绅》,《新中州报》,1918年1月17日。
    5 《弹劾邓知事记闻》,《新中州报》,1918年1月18-22日。
    1 《睢知事纵容门丁》,《新中州报》,1918年1月22日。
    2 《恶法警勒讹百姓》,《新中州报》,1918年1月18日。
    3 郑建银:《镇平县三十年代的息讼会》,《镇平文史资料政法专辑》第16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镇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2000年版,第223页。
    4 《法权调查委员会报告书》,《东方杂志》第24卷20号。
    5 阮毅成:《所企望于全国司法会议者》,《东方杂志》,第32卷第10号。
    1 阮毅成:《所企望于全国司法会议者》,《东方杂志》,第32卷第10号。
    2 余叫侠.:《中华民国法制史》,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0页。
    3 《法权调查委员会报告书》,《东方杂志》第24卷20号。
    4 《调查法权委员会报告书》,载于《法律评论》第182期增刊,民国15年12月26日版,第112页。
    5 罗文干著:《狱中人语》(上编),北京民国大学1925年版,第53页。
    6 朱勇.:《中国法制通史》,第9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26-527页。
    1 朱勇:《.中国法制通史》第9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27页。
    1.[美]阿尔蒙德:《公民文化——五国文化与民主》,马殿君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6页。
    1 王希:《现代欧洲国家建设历史的回顾与启示》,胡鞍钢等主编:《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页。
    2 于鸣超:《现代国家制度下的中国县制改革》,《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1期。
    3.[美]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阿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18页。
    1 郑贤君:《地方制度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25页。
    1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208页。
    2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
    3 于鸣超:《现代国家制度下的中国县制改革》,《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1期.。
    1 于鸣超:《现代国家制度下的中国县制改革》,《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1期.。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政府内务部档案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政府内务部档案
    [3]《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4]开封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5]通许县档案馆馆藏档案
    [1]民国时期编纂的河南省各县县志及建国后部分县编纂的县志:
    [2]张镇芳,施景舜::《民国项城县志》32卷,1914年石印本。
    [3]陈垣修,李舒华,管大同:《民国临颖县志》16卷,河南商务印刷所1916年铅印本。
    [4]周秉彝,王扬瀚,刘瑞麟:《民国郑县志》18卷,1916年刊本。
    [5]严绪钧,朱撰卿:《民国淮阳县志》20卷,1916年刊本。
    [6]贾毓鹗,车云修,王凤翔;《民国洛宁县志》8卷,1917年铅印本。
    [7]张浩源,林裕焘,王凤翔:《民国宜阳县志》10卷,河南商务印刷所1918年铅印本。
    [8]徐家麟,宋景平,杨凌阁:《民国商水县志》25卷,1918年刊本。
    [9]高廷漳,胡荃修,蒋藩纂:《民国河阴县志》22卷,1918年刊本。
    [10]苏从武:《民国洛阳县志略》18章,1920年刊本。
    [11]韩世勋,黎德芬::《民国夏邑县志》9卷,毫县福华1920年石印本。
    [12]韩邦孚,田芸生:《民国新乡县续志》,1923年铅印本。
    [13]王秀文,张庭馥,杨学时:《民国许昌县志》10卷,宝兰斋1923年石印本卷。
    [14]刘海芳,张向晨,卢以洽:《民国续荥阳县志》12卷,1924年石印本。
    [15]汪忠修,吕林钟,阎凤舞:《民国密县志》20卷,1924年铅印本。
    [16]张之清,田春同:《民国考城县志》14卷,1924年铅印本。
    [17]田金棋,赵东阶,张登云:《民国汜水县志》12卷,上海世界书局1928年铅印本。
    [18]陆绍治,李凤翔,上官骏漠:《民国渑池县志》20卷,英华石印馆1928年石印本。
    [19]陈鸿畴,刘盼遂,张蔚蓝:《民国长葛县志》10卷,新时代印刷局1930年铅印本。
    [20]史延寿,王士杰:《民国续武陟县志》24卷,马集文斋1931年刊本。
    [21]萧国桢,焦封桐,孙尚仁:《民国修武县志》16卷,新乡修文印刷所1931年铅印本。
    [22]张缙璜:《民国确山县志》24卷,1931年铅印本。
    [23]腾云龙,王镡《民国内乡县志》12卷,1932年石印本。
    [24]黄觉,李质毅,韩嘉会:《民国阌乡县志》24卷,1932年铅印本。
    [25]王泽溥,王怀赋,李见荃:《民国林县志》18卷,1932年石印本。
    [26]马子宽,王燕园:《民国重修滑县志》20卷,开封新豫印刷所1932年铅印本。
    [27]阮藩侪,宋立悟:《民国孟县志》10卷,1933年刊本。
    [28]王幼侨,裴希度、董作宾《民国安阳县志》16卷,1933年铅印本。
    [29]王子敬,谷瑜斋:《民国尉氏县志》18卷,1933年刊本。
    [30]王公容,段继武:《民国温县志稿》12卷,1933年稿本。
    [31]杜鸿宝,刘盼遂:《民国太康县志》12卷,1933年铅印本。
    [32]朱友廉:《民国许昌县志初稿》12册,1934年稿本。
    [33]刘启泰,乔纯修:《民国原武县志稿》10卷,1934年稿本。
    [34]陈金台,周云续:《民国郾城县记》30卷,1934年刊本。
    [35]张士杰,候昆禾:《民国通许县新志》14卷,新豫印刷所1934年铅印本。
    [36]李毓藻,陈铭鉴:《民国西平县志》40卷附志8卷,北平文华斋1934年刻本。
    [37]郑康侯,朱撰卿:《民国淮阳县志》8卷,1934年铅印本。
    [38]车云,王林林,陈嘉恒:《民国禹县志》30卷,1935年刊本。
    [39]邹古愚,邹鹄::《民国获嘉县志》17卷,1935年刊本。
    [40]魏青芒:《民国汲县今志》20章,1935年铅印本。
    [41]李时灿:《民国汲县志》,1935年稿本。
    [42]孙椿荣,张象明:《民国灵宝县志》10卷,1935年铅印本。
    [43]欧阳珍,韩嘉会:《民国陕县志》26卷,1936年铅印本。
    [44]刘月泉,魏松声,陈全三:《民国正阳县志》8卷,1936年铅印本。
    [45]萧德馨,熊昭龙:《民国中牟县志》8册,中牟明德堂1936年石印本。
    [46]许希之,晏兆平:《民国光山县志约稿》4卷,开封谦记商务印刷所1936年铅印本。
    [47]邓瀛宾,窦经魁,耿音:《民国阳武县志》,豫成印刷所1936年刊本。
    [48]靳蓉镜,王志等:《民国宁陵县志》30卷,开封新豫印刷厂1936年铅印本。
    [49]方廷汉,谢随安,陈善同:《民国重修信息县州志》31卷,汉口洪兴印书1936年铅印本。
    [50]许希之,晏兆平:《民国光山县志约稿》4卷,开封谦记商务印制所1936年铅印本。
    [51]韩兆麟,周余德:《民国内黄县志》16卷,1937年稿本。
    [52]王国漳,刘青莲:《民国巩县志》26卷,开封泾川图书馆1937年刊本。
    [53]荆壬秫,刘恒济:《民国沁阳县志稿》20卷,1937年稿本。
    [54]姚家里:《民国封丘县续志》1卷,开封新豫印刷所1937年铅印本。
    [55]陈伯嘉,李成均:《民国汝南县志》22卷,1938年石印本。
    [56]李庚白,李希白::《民国新安县志》15卷,河南新安同文印刷所1939年石印本。
    [57]孟广贽:《民国宁陵县志》12卷,1941年铅印本。
    [58]郭习敬:《民国重修邓县志》36卷,1942年稿本。
    [59]王凌震,杜绪言,张嘉谋:《民国方城县志》8卷,1942年铅印本。
    [60]蔡祖图,翟受之:《民国上蔡县志》12卷,1944年石印本。
    [61]康成修,阎召棠:《民国民权县志》14卷,1944年铅印本。
    [62]徐璞,宋静溪:《民国长垣县志》16卷,开封佩文印刷所1944年铅印本。
    [63]雷福祥,孙治鼎;《民国洛阳县志》58卷,1946年手稿本,五十八卷。
    [64]耿惜续;《民国续修仪封县志》16卷,1947年手抄本。
    [65]顾莹,邱南宣:《民国商城县志稿》37册,1947年手稿本。
    [66]王元炳,梁叔伦:《民国潢川县志》24卷,1948年稿本。
    [67]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编纂:《河南通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河南省文史资料》
    [2]《开封文史资料》
    [3]《杞县文史资料》
    [4]《通许文史资料》
    [5]《尉氏文史资料》
    [6]《鄢陵文史资料》
    [7]《中牟文史资料》
    [8]《禹县文史资料》
    [9]《密县文史资料》
    [10]《商邱文史资料》
    [11]《宁陵文史资料》
    [12]《永城文史资料》
    [13]《鹿邑文史资料》
    [14]《虞城文史资料》
    [15]《夏邑文史资料》
    [16]《睢县文史资料》
    [17]《柘城文史资料》
    [18]《淮阳文史资料》
    [19]《西华文史资料》
    [20]《商水文史资料》
    [21]《项城文史资料》
    [22]《沈邱文史资料》
    [23]《太康文史资料》
    [24]《许昌文史资料》
    [25]《临颖文史资料》
    [26]《襄城文史资料》
    [27]《郾城文史资料》
    [28]《长葛文史资料》
    [29]《荥阳文史资料》
    [30]《南阳文史资料》
    [31]《泌阳文史资料》
    [32]《扶沟文史资料》
    [33]《镇平文史资料》
    [34]《桐柏文史资料》
    [35]《邓县文史资料》
    [36]《内乡文史资料》
    [37]《新野文史资料》
    [38]《淅川文史资料》
    [39]《方城文史资料》
    [40]《舞阳文史资料》
    [41]《叶县文史资料》
    [42]《汝南文史资料》
    [43]《上蔡文史资料》
    [44]《确山文史资料》
    [45]《正阳文史资料》
    [46]《新蔡文史资料》
    [47]《西平文史资料》
    [48]《遂平文史资料》
    [49]《信阳文史资料》
    [50]《罗山文史资料》
    [51]《潢川文史资料》
    [52]《光山文史资料》
    [53]《固始文史资料》
    [54]《息县文史资料》
    [55]《商城文史资料》
    [56]《洛阳文史资料》
    [57]《巩县文史资料》
    [58]《孟津文史资料》
    [59]《宜阳文史资料》
    [60]《登封文史资料》
    [61]《洛宁文史资料》
    [62]《新安文史资料》
    [63]《渑池文史资料》
    [64]《嵩县文史资料》
    [65]《临汝文史资料》
    [66]《鲁山文史资料》
    [67]《郏县文史资料》
    [68]《宝丰文史资料》
    [69]《伊阳文史资料》
    [70]《陕县文史资料》
    [71]《灵宝文史资料》
    [72]《阌乡文史资料》
    [73]《卢氏文史资料》
    [74]《安阳文史资料》
    [75]《汤阴文史资料》
    [76]《临漳文史资料》
    [77]《林县文史资料》
    [78]《涉县文史资料》
    [79]《内黄文史资料》
    [80]《新乡文史资料》
    [81]《获嘉文史资料》
    [82]《淇县文史资料》
    [83]《延津文史资料》
    [84]《滑县文史资料》
    [85]《溶县文史资料》
    [86]《封邱文史资料》
    [87]《沁阳文史资料》
    [88]《济源文史资料》
    [89]《修武文史资料》
    [90]《武陟文史资料》
    [91]《孟县文史资料》
    [92]《温县文史资料》
    [93]《原武文史资料》
    [94]《阳武文史资料》
    [1]《大公报》
    [2]《晨报》
    [3]《河声日报》
    [4]《新中州报》
    [1]《北洋公牍类编》,宣统二年铅印本。
    [2]政学社印行:《大清法规大全》,台湾考正出版社,1972年。
    [3]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台湾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
    [4]内政部编:《内政年鉴》,商务印书馆,1936年。
    [5]国民政府文官处印铸局编辑:《国民政府公报》,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
    [6]行政院编:《国民政府年鉴》,中心印书局,1943年。
    [7]河南省政府秘书处编辑:《河南政治月刊》。
    [8]河南省政府秘书处统计室:《河南省政府五年来施政统计》,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93年。
    [9]禹县县政府秘书科编:《禹县县政概况》。
    [10]《河南文职同官录》
    [1]《孙中山全集》第五卷,中华书局1985年4月出版。
    [2]《孙中山全集》第九卷,中华书局1986年4月出版。
    [3]李景汉著:《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1929年出版。
    [4]李景汉著:《定县社会概况调查》,1933年出版。
    [5]费孝通著:《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1936年出版),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第1版。
    [6]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观察社发行,1948年4月初版。
    [7]费孝通著:《乡土重建》,上海观察社发行,1948年8月初版。
    [8]费孝通著:《费孝通论小城镇建设》,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9]陈柏心著:《中国地方制度及其改革》,广西建设研究会印行,1939年初版。
    [10]陈柏心著:《中国县制改造》,国民图书出版社印行,1941年5月初版。
    [11]李宗黄著:《新县制之理论与实际》,中华书局1945年出版。
    [12]李宗黄著:《宪政与地方自治》,正中书局1945年出版。
    [13]李宗黄著:《县各级组织纲要要义》,正中书局1945年出版。
    [14]李宗黄著:《现行保甲制度》,中华书局1945年出版。
    [15]李宗黄著:《党政军工作要诀》,文化服务社1945年出版。
    [16]李宗黄著:《地方自治人员手册》,青年书店1945年出版。
    [17]陈柏心著:《中国地方制度及其改革》,文本建设研究会印行,1939年初版。
    [18]粟显运著:《新县制的实施》,国民图书出版社印行,1941年3月初版。
    [19]董修甲编著:《中国地方自治问题》(1-5册),商务印书馆发行,1936年9月初版。
    [20]程方著:《中国县政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1940年初版。
    [21]徐德嶙著:《地方自治之理论与实施》,上海法学编译社印行,1933年初版。
    [22]高亨庸著:《县政机构之改造》,正中书局印行,1941年初版。
    [23]胡次威著:《民国县制史》,上海大东书局1948年版。
    [24]翟克著:《中国农村问题之研究》,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出版社1933年7月初版。
    [25]言心哲著:《中国乡村人口问题之分析》,商务印书馆1935年4月初版。
    [26]张静如、卞杏英主编:《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
    [27]王先明主编:《乡村社会文化、权力结构的历史演变》,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28]张鸣著:《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9]李德芳著:《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30]于建嵘著:《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12月第1版。
    [31]吴毅著:《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32]蒋秋明、朱庆葆著:《中国禁毒历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33]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上下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34]章开沅、马敏、朱英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35]王笛著:《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中华书局2001年1月第1版。
    [36]郑大华著:《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37]王子今著:《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2月第1版。
    [38]桑兵著:《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4月第1版。
    [39]朱汉国主编:《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40]陈达著:《我国抗日战争暑期市镇工人生活》中国劳动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41]杨国强著:《百年嬗变——中国近代的士与社会》,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12月第1版。
    [42]胡惠春著:《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43]任爽、石庆环著:《科举制度与公务员制度——中西官僚政治比较》,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第1版。
    [44]李孔怀著:《中国古代政治与行政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45]薛君度、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46]谢庆奎、陈淑红等著:《县政府管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
    [47]周晓虹著:《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12月第1版。
    [48]田方、林发棠主编:《中国人口迁移》,知识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
    [49]刘石吉著:《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50]陈家骥主编:《中国农民的分化与流动》,农村读物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
    [51]孙达人著:《中国农民变迁论——试探我国历史发展周期》,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
    [52]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53]忻平著:《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54]乔志强主编:《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55]武岩、廖树芳、秦兴洪著:《中国农民的变迁》,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56]郭于华著:《在乡野中阅读生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57]侯建新著:《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冀中11村透视并与英国乡村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58]中国近代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研究新趋势》,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4年初版。
    [59]程幸超著:《中国地方政府》,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7年2月初版。
    [60][美]费正清编著:《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
    [61][美]费正清编著:《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62][美]黄宗智著:《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初版。
    [63][美]黄宗智著:《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
    [64][美]孔飞力著:《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65][美]施坚雅著:《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66][美]费正清、赖肖尔著:《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7][美]杜赞奇著:《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8][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出版,1989年7月第1版,1997年3月第3次印刷。
    [69][美]明恩溥著,午晴、唐军译;《中国乡村生活》,时事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70][法]谢和耐著,耿升译:《中国社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71][法]H.陵园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
    [1]赵小平:《试论国民党地方自治失败的原因》,《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12期。
    [2]王兆刚:《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县治失败原因探析》,《历史教学》2002年第10期。
    [3]郑永福:《1905年以前中国的地方自治思潮》,《史学月刊》1983年第2期。
    [4]熊杏林:《湖南自治运动评述:兼论湖南自治运动的性质》,《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
    [5]陆建洪:《清末地方自治剖析》,《探索与争鸣》1991年第.6期。
    [6]俞祖华:《地方自治: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构想》,《中州学刊》1993年第4期。
    [7]马小泉:《晚清政府对地方自治的操纵与控制》,《历史档案》1995年第4期。
    [8]郑永福:《地方自治——孙中山关于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个重要设计》,《史学月刊》1997年第4期;
    [9]张海林:《晚清苏州地方自治略论》,《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0]梁景和:《清廷督导下的地方自治运动》,《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11]卞修全:《清末地方自治新论》,《安徽史学》2001年第2期;
    [12]高旺:《清末地方自治运动及其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 第3期。
    [13]冯筱才:《理想与利益:浙江省宪自治运动新探》,《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
    [14]吴永明:《清末民初的地方自治述论》,《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15]常书红:《乡治思想的近代化变迁》,《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16]孟令梅:《民国初期山西村治述评》,《晋阳学刊》2001年第5期。
    [17]郑永福,吕美颐:《论日本对中国清末地方自治的影响》,《郑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18]姚琦:《论民初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4期。
    [19]石源举:《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特殊形态论纲》,《复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5期。
    [20]王续添:《民国时期的地方心理观念论析》,《史学月刊》1999年第4期。
    [21]王续添:《地方主义与民国社会》,《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2期。
    [22]王续添:《地方主义与民国社会(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
    [23]张连红:《论南京政府时期的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结构》,《史学月刊》2000年第2期。
    [24]晋学忠:《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探析》,《西安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25]曹成建:《试论20世纪40年代四川新县制下的基层民意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8卷第5期。
    [26]邱捷:《清末民初地方政府与社会控制:以广州地区为例的个案研究》,《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27]刘大可:《民国时期山东财政与地方专权》,《东岳论丛》2000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