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清政府留学管理政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善于向他人学习的优良传统。晋文公称霸之前,在诸侯各国游历学习十九年;赵武灵王为使自己的国家强盛,曾经微服私访秦国;春秋战国时期,贤人才子如曾子、左丘明、吴起、乐羊子等,都以游学闻名。虚怀若谷的学习,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但这种学习只是局限在大一统的中国文化范围内。
     随着历史发展,居于世界先进地位的中华文明,成为了各国学习的对象。汉代京城就有许多匈奴弟子来此学习。唐朝时期,中国的文化发展达到鼎盛,各国仰慕,周边国家纷纷前来学习,日本更是十三次派遣“遣唐使”来长安。中国成了先进文化的“输出国”。“天朝大国”的地位让人自豪。
     然而,历史进入清朝初期时,“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和贸易的交流,使中国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而此时的西方工业文明却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与世隔绝,夜郎自大,整个清朝仍然陶醉在“天朝大国”的理念中,认为大清之外,皆为“蛮夷”。这种心理,致使清政府对快速发展的西方文明视而不见,先进的东方文明在这种与世隔绝的状态中逐渐落伍。随着西方传教士的进入,西方文化的传播,人们的视野开始不再限于自己所谓的中央之国,个别中国教徒开始在西方传教士的引导下,走出国门,留学海外,这批神学留学生便成为中国最早的出国留学生。文化的“输出国”从此变成了文化的“输入国”。但作为统治者的清廷,却没有对外来文化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反思,更没有认识到它为西方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以及落后就要挨打的潜在危机。整个社会对西方文明也是一种不屑的蔑视。这些客观的原因,导致了清政府在早期的对外交流上,只是被动地接受,不可能主动地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由于没有适合留学事业发展的土壤,此时的留学只是一种自发的、零星的、民间式的萌芽状态的留学。留学的管理政策也就自然地处于了一种缺失的状态。但萌芽状态的留学似涓涓细流,顽强地显示了世界文化交流终将无法阻挡的历史趋势。
     鸦片战争的失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中国处于亡国的边缘。清政府开始被迫审视自己的教育体制以及国家落后的现实,并接受容闳、李鸿章等人的思想,为救亡图存,开始重视留学事业。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一百二十名赴美幼童的留学,开创了中国公费留学的先河。之后,出于加强海防、培养军事、外交人才的需要,清政府再向英、法、德等欧洲国家派遣留学生。这一时期留学生的派遣国大都集中在欧美国家。究其原因,主要是慑于西人船坚炮利之威胁而希图自强御侮之故。但由于路远费繁,选派规模受到制约,留学人数增长非常缓慢。随着留学事业的发展,留学的管理政策在这一阶段不断探索调整,在出国的选拔,海外的管理以及回国后的录用等方面制定出一系列的相应的管理规定。留学的管理政策开始形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至1911年,是清政府留学教育发展兴盛阶段。日本留学、庚款留美带动了留学事业的高涨。随着留学队伍的不断扩大,留学管理政策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约束游学章程》、《鼓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和《自行酌办立案章程》等一系列的《章程》相继颁布,使留学管理政策进入到一个更加完善的制度化阶段。官派留学的管理更加规范,自费留学得到鼓励,而独树一帜的归国考试录用制度,第一次把象征知识和地位的“进士”、“举人”等身份授予优秀留学生,极大地提升了留学生的社会地位。
     从留学管理政策的缺失、发展,到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清政府自始至终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留学指导思想和“留学选拔和海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从而保证了留学人才的可用性。留学管理政策的不断完善,推动了留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国际型人才。而留学生的选拔、管理、及归国录用政策对当今的留学管理也提供了很多的启示。
     海外留学生的成功与否,与留学生的选拔资格密切相关,选拔越严格,留学的成效就越大。因此,为了培养国家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新时期留学生的选拔资格较之以往更加严格规范。适应新的形势,对留学生的管理政策也日渐灵活,已经从过去单纯的管理逐步转变到以服务为主的服务性管理。对于学业有成的留学生,一方面调整政策吸引他们归国发展,另一方面鼓励留学生海外就业,鼓励他们把立足国内和立足国外相结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为祖国的现代化服务。留学生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生力军。
The sea accepts hundreds of rivers and brooks, thus it's huge with its full tolerance. China, from the ancient times, has the excellent tradition in learning from others. JIN Wen Gong (king of Country Jin in ancient China, DOB 697BC-628BC) became the overlord after he had traveled and studied extensively in other countries for 19 years. Wu Ling Wang (king of Country Zhao in ancient China, DOB 340BC-295BC) led his country to become a superpower after he traveled and studied secretly in Country Qin.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770BC-476BC) in China, a lot of sages were famous for their travel and study beyond their homeland, such as Zengzi, Zuo Qiuming, Wu Qi, Yue Yangzi. All of the above mentioned people were extremely open-minded in learning from others, thus they accomplished thei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later, though their destinations were all within greater China.
     The civilization of ancient China became the example for other countries to learn from at that time. Many Huns were sent to study in the capital of Han Dynasty. History witnessed China's zenith in Tang Dynasty, with a lot of foreigners coming to study, such as 13 groups of ambassadors (students) form Japan. China made itself a super country in outputting its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with full of pride.
     However, pride is always accompanied with prejudice. Early Qing Dynasty of China closed its door to the world, isolated itself to the world of progress in technology, economy, and culture; while the westerners entered their industry revolution with a fast speed. At that time, Qing Dynasty was totally intoxicated in its heavenly situation, regarding all of the other nationals as illiterate aboriginals. This extreme arrogance made the whole dynasty close its eyes to the world civilization, China, with a history of advanced oriental culture, was then left far behind other countries. As long as the western missionaries and culture entered China, Chinese people began to get to know the alien representations, no longer fixing their eyes on themselves and their so called "centre of the world". Some Chinese Christians went out to study theology abroad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missionaries and became the first group of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Subsequently, China fell into a country of culture input from output. However, the Supreme Authority of Qing Dynasty didn'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alien civilization, let alone realizing its function in promoting western development and the potential crisis of being attacked due to backwardness, it continued to look down upon western civilization. Thus the Dynasty did nothing but to receive this kind of cultural exchange in a passive way, let alone sending Chinese students abroad actively. Sporadic Chinese study abroad initiated by the grassroots indicated the absence of national regulations in supervision. But this was the beginning of Chinese overseas study and showed its great potential in exchanging with other civilizations.
     China walked to its cutting edge with Opium War and a series of unequal treaties with western invaders. Qing Dynasty began to reconsider its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reality of being far than less developed. The Authority eventually accepted Li Hong Zhang (Li Hung-Chang, prime minister) and Yung Wing's (first Chinese graduated from Yale University in the US) suggestions and paid some attention to the Chinese overseas study program, and thus sponsored 120 Chinese teenagers to study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is became the initial program in China's history.
     The program of Chinese overseas study developed pretty fast during 1894 (First Sino-Japanese War) to 1911, the main destinations were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While the policy and regulations concerned were also promulgated, implemented and improved, such as the Constitution in Regulating Chinese Study Abroad, the Constitution in Encouraging Chinese Students Graduating from Overseas and the Constitution in Chinese Study Abroad with the Self-sponsorship. Therefore, Chinese overseas study with the public sponsorship and self-sponsorship became much better than ever. While the Authority raised the status of the people graduating from abroad via employment after test and awarding them a title of Jinshi (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 or Juren (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local imperial examinations).
     It took Qing Authority a very long time from the lack of national policy and regulations in the Chinese overseas study, to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The guidelin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knowledge for foundation, Western technology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combination of selection standard of candidates and overseas supervision" ensured the applic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se kinds of graduates from abroad. All of these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gram in sending Chinese study abroad, and the country was returned with a lot of internationalized personnel.
     The selection criteria, administration and supervision, employment of Chinese study abroad of Qing Dynasty left us a lot of revelations and enlightenment. The appropriate selection criteria determine the success of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Therefore, our country nowadays is much stricter in selection appropriate candidates sponsoring by the government. As of the supervision, our country is more flexible with the national policy than ever, from the simple and single administration converted with service oriented supervision and guidance. As to the successful graduates from abroad, the national authority, on the one hand, adjusts the policy in attracting them returning home, on the other hand, recognizes them being employed abroad, and encourages them to serve their motherland in various ways. Nowadays, these kinds of personnel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our country's development.
引文
①张之洞:《劝学篇》,罗炳良主编:《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名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7页。
    ①卢云昆编选:《社会剧变与规范重建-严复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第4页。
    ②夏东元:《洋务运动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页。
    ③卢云昆编选:《社会剧变与规范重建-严复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①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研究的历史考察》,《文史哲》2005年第4期(总第289期)。
    ②戴学稷、徐如:《论容闳的爱国主义其贡献及其历史地位》,见吴文莱主编:《容闳与中国近代化》,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③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研究的历史考察》,《文史哲》2005年第4期(总第289期)。
    ④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研究的历史考察》,《文史哲》2005年第4期(总第289期)。
    ①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译序。
    ②黄士嘉:《晚清教育政策演变史(1862-1911)》,台湾:心理出版社2006年版,作者序。
    ①樊洪业、王扬宗:《西学东渐——科学在中国传播》,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①樊洪业、王扬宗:《西学东渐——科学在中国传播》,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②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③孙石月:《中国近代女子留学史》,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④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①吴霓:《中国人留学史话》,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8页。
    ②孙石月:《中国近代女子留学史》,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版,第7页。
    ①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恽铁樵、徐凤石译,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②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恽铁樵、徐凤石译,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③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恽铁樵、徐凤石译,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①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页。
    ①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恽铁樵、徐凤石译,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②龚自珍:《龚自珍全集》,见黄士嘉:《晚清教育政策演变史(1862-1911)》,台湾心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③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6页。
    ①卢云昆编选:《社会剧变与规范重建——严复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44-50页。
    ①卢云昆编选:《社会剧变与规范重建-严复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69页。
    ②卢云昆编选:《社会剧变与规范重建——严复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47页。
    ③黄士嘉:《晚清教育政策演变史(1862-1911)》,台湾心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④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恽铁樵、徐凤石译,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176页。
    ⑤张之洞:《劝学篇》,见罗炳良主编:《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名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7
    ⑥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29页。
    ①徐立亭:《严复》,哈尔滨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页。
    ②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90页。
    ③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41页。
    ④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3页。
    ⑤舒心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163页。
    ①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海文化出版社影印本1989年版,第2页。
    ②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恽铁樵、徐凤石译,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③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恽铁樵、徐凤石译,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④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恽铁樵、徐凤石译,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
    ⑤黄士嘉:《晚清教育政策演变史(1862-1911)》,台湾:心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143页。
    ①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恽铁樵、徐凤石译,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②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恽铁樵、徐凤石译,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③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恽铁樵、徐凤石译,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④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恽铁樵、徐凤石译,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页。
    ①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恽铁樵、徐凤石译,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142页。
    ②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4页。
    ③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41页。
    ④黄十嘉:《晚清教育政策演变史(1862-1911)》,台湾:心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164页
    ①黄士嘉:《晚清教育政策演变史(1862-1911)》,台湾:心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页。
    ②徐立亭:《严复》,哈尔滨出版社1996年版,第62-63页。
    ①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4页。
    ②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63页。
    ③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165-166页。
    ④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恽铁樵、徐凤石译,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①冯吉红:《简论张之洞的留学教育思想》,《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校报》(汉文综合版)2006年7月,第26卷第四期。
    ②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1983年版,第392页。
    ③容 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恽铁樵、徐凤石译,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①黄士嘉:《晚清教育政策演变史(1862-1911〕》,台湾:心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143-145页。
    ②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172页。
    ③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41页。
    ④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166-171页。
    ⑤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4页。
    ⑥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165页。
    ①黄士嘉:《晚清教育政策演变史(1862-1911)》,台湾:心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152页
    ②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170-171页。
    ③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1983年版,第396页。
    ④徐立亭:《严复》,哈尔滨出版社1996年版,第81页。
    ①徐立亭:《严复》,哈尔滨出版社1996年版,第69页。
    ②徐立亭:《严复》,哈尔滨出版社1996年版,第63-64页。
    ③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166页。
    ①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09页。
    ②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转引表中部分内容,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43页。
    ①黄士嘉:《晚清教育政策演变史(1862-1911)》,台湾:心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②卢云昆编选:《社会剧变与规范重建-严复文选》,《论世变之亟》’篇,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42页。
    ③张之洞:《劝学篇》,见罗炳良主编:《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名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8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见罗炳良主编:《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名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8页。
    ②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20页。
    ③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页。
    ④孙石月:《中国近代女子留学史》,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版,第93页。
    ⑤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7页。
    ⑥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7页。
    ①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4页。
    ②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41页。
    ③冯吉红:《简论张之洞的留学教育思想》,《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06年7月第96卷第四期。
    ①张之洞:《劝学篇》见罗炳良主编:《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名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7页。
    ②卢云昆选编:《社会剧变与规范重建——严复文选》,《论世变之亟》篇,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47页。
    ③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38页。
    ④黄士嘉:《晚清教育政策演变史(1862-1911)》,台湾:心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413页。
    ①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3页。
    ②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185-187页。
    ③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6-197页。
    ①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41页。
    ②朱有珊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42页。
    ①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43页。
    ②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3页
    ③吴霓:《中国人留学史西》,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4页。
    ④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83年版版,第17页。
    ①刘功君:《杨枢与清末留日教育初探》,《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第8期,2007年8月。
    ②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83年版版,第62页。
    ③王忠萍:《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留美高潮的兴起》,《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3卷第5期,2006年9月。
    ④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7-278页。
    ①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184页。
    ②刘功君:《杨枢与清末留日教育初探》,《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第8期,2007年8月
    ①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9页。
    ②刘功君:《清末留日经费的筹付与管理》,《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6卷第1期,2007年1月。
    ③外务部:《奏议复派赴出洋游学办法章程折》,见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180页
    ①舒新成:《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188页。
    ②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5页。
    ③舒新成:《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190-191页。
    ④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42页。
    ⑤舒新成:《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184-185页。
    ①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2页。
    ①姜新:《评清末民初的留学生归国考试》,《史学月刊》2005年第12期。
    ①宋小勤:《中西文化碰撞产生的矛盾——浅析留美幼童被撤回的原因》,《文化研究》2006年9月上旬。
    ①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恽铁樵、徐凤石译,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
    ②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181页。
    ③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4页。
    ④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41页。
    ⑤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3页。
    ①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166页。
    ②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81页。
    ①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09页。
    ②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166页。
    ①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09页。
    ②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10页。
    ③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150页。
    ④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166页。
    ①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恽铁樵、徐凤石译,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②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8页。
    ③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166、177、186页。
    ①蒋国华:《出国留学:新世纪新思考》,《北京观察》2001年第12期。
    ①郭汉民、贺金林:《论甲午战前的晚清留学政策》,《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3期,2000年5月。
    ②2006年5月29日,在教育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曹国兴公布。
    1.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2. 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3.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4. 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5.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版。
    6. 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7.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8. 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 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0.夏东元:《洋务运动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孙石月:《中国近代女子留学史》,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版。
    12.卢云昆编选:《社会剧变与规范重建——严复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13.徐立亭:《严复》哈尔滨出版社1996年版。
    14.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5.吴霓:《中国人留学史话》,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6.吴文莱主编:《容闳与中国近代化》,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
    17.樊洪业、王扬宗:《西学东渐——科学在中国传播》,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18.张之洞:《劝学篇》,见罗炳良主编:《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名著》,华夏出 版社2002年版。
    19.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恽铁樵 徐凤石译,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
    20.黄士嘉:《晚清教育政策演变史(1862-1911)》,台湾:心理出版社2006年版。
    21.李本义:《清代第一批留美计划的破产及其影响》,《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6期。
    22.冯开文:《论晚清的留学政策》,《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
    23.韦恒:《试论毛泽东与中国留学教育》,《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24.林文:《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评析》,《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1期。
    25.黄新宪:《对留学生“学而不归”问题的思考》,《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26.戴学稷 徐如:《论容闳的爱国主义其贡献及其历史地位》,见吴文莱主编:《容闳与中国近代化》,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
    27.郭汉民贺金林:《论甲午战前的晚清留学政策》,《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3期,2000年5月。
    28.邵巍:《中国留学溯源与分期》,《神州学人》2001年07期。
    29.靳春泓:《浅析清末留日热潮形成的原因》,《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3卷第1期,2003年3月。
    30.吕玉琪:《留学潮与当前留学面临的形式分析》,《江西教育科研》2003年第11期。
    31.刘晓琴:《晚清归国留英生的奖励与任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0卷第1期,2004年1月。
    32.冯玮:《清政府鼓励赴日留学政策的“二律背反”》,《学术研究》2004年第10期。
    33.茆诗珍、徐飞:《庚款留美发端考——梁诚首倡庚款留美计划的历史考察》,
    《中国科技史杂志》第26卷,2005年第1期。
    34.蒋纯焦:《近代中国留美和留日教育之比较》,《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35.朱琳琳:《试论晚清时期官派留学制度的创立及其发展》,《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8卷第4期,2005年7月。
    36.唐颖:《试论庚款兴学与中国现代早期科学教育》,《伊犁教育学院学报》第18卷第3期,2005年9月.
    37.梁燕波、王晨:《近代中国的留学教育及其影响》,《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2卷第3期,2005年5月。
    38.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研究的历史考察》,《文史哲》2005年第4期(总第289期)。
    39.朱卫斌:《试论美国“庚款兴学”》,《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5期。
    40.姜新:《评清末民初的留学生归国考试》,《史学月刊》2005年第12期。
    41.张翠萍、韩乐:《浅析历史上美国的第二次退款兴学》,《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8卷第2期(总第77期)。
    42.冯吉红:《简论张之洞的留学教育思想》,《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第26卷第4期,2006年7月。
    43.王忠萍:《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留美高潮的兴起》,《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3卷第5期,2006年9月。
    44.王雅戈:《容闳与图书馆》,《大学图书情报学刊》第24卷第5期,2006年10月。
    45.李喜所:《容闳晚年的新探索》,《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6期,2006年11月。
    46.霍慧新:《鼓励与约束-论晚清早期留学教育立法的两个方面》,《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8期。
    47.韩浩:《从容闳的“教育救国”实践到现代留学事业的发展》,《教育探索》2006年第10期。
    48.姜朝晖:《教育经费独立运动与庚款用途之争》,《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49.刘功君:《清末留日经费的筹付与管理》,《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第26卷第1期,2007年1月。
    50.刘功君:《杨枢与清末留日教育初探》,《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第8期,2007年8月
    51.杨锦銮:《合作与歧异:容闳与曾国藩关系探微》,《兰州学刊》,2007年第8期(总第167期)。
    52.蒋国华:《出国留学:新世纪新思考》,《北京观察》2001年第12期。
    53.2006年5月29日,在教育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曹国兴讲话。
    54.《20世纪50年代大批留学生回国(新中国档案)》,《人民日报》2009年9月5日第5版。
    55.《60年教育纪事:中国留学生追忆留苏的燃情岁月》,《中国教育报》2009年9月7日第4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