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一切经音义》文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一切經音義》是漢文《大藏經》中訓解疑難字詞的音義類訓詁學著作,其中《玄應音義》是現存最早的佛經音義,《慧琳音義》是集大成之作,《希麟音義》則對《慧琳音義》成書後新譯佛經進行訓釋。這三種音義代表了中國古代小學的新發展,其中《玄應音義》《慧琳音義》更是唐代文字、訓詁學的巨製。僅就其文字本身而言,《一切經音義》收錄了眾多古文、或體,比較完整、客觀地反映了从上古轉向中古,又从中古發展到近代這一時期的文字繁衍情況,具有現存其它字書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同時,《一切經音義》記載了作者當時所見佛經文俗寫字形,是極爲珍貴的文字史料;因此,根據《一切經音義》記載,對其文字進行整理研究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
     本文在《一切經音義》諸刻本校勘、整理基础上,从漢語言文字學和文獻學相結合的角度對《一切經音義》文字進行專題研究,主要系統考察了:(1)所引古文、籀文的字形、來源、性質等。(2)所引或體的字形、來源、性質等。(3)所收錄佛經文字的字形、來源、性質等。(4)《一切經音義》收字與原本《玉篇》的關係。(5)《一切經音義》文字在《龍龕手鏡》等字書中的傳承情況。(6)“非”類字情況。在上述目標任務的基礎上,進而探討玄應、慧琳的文字觀,分析《一切經音義》與唐代“正字”運動的關係等。
     本論文共分上、下篇及附錄。
     上篇爲通論篇,主要内容如下:
     緒論和第一章介紹《一切經音義》文字研究概況,指出本文的研究方法,闡明《一切經音義》文字研究對現行工具書編撰及古籍整理、研究的意義與應用價值。
     第二章梳理、辨析《一切經音義》所記載幾種主要文字類型,即古文、籀文、或體、佛經文字,指出其性質、來源、特點等,認爲其多數古文并非真古文,而爲其同源孳乳字所組成的同族字群。大多是文字孳乳過程中產生的字,具有同源性,或者是古之已有的假借字等。《一切經音義》所謂古文,可能借用漢代的稱謂而已,與真古文有別。
     其所收籀文,與今本《一切經音義》所收多同。
     其或體成分較雜,包含假借字、俗用字等,記載了當時及之前累積的各種或體字形,對中古時期漢字字形的調查和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
     其佛經文字,根據我們對麗藏本《一切經音義》所收經文用字與《中華大藏經》《大正藏》所收佛經原文比對,除個别字形因訛誤等原因未能覈實外,大多字形都能找到其原文出處,所錄字形基本與佛經原文相符。从字形來看,佛經文字具有較鮮明的俗用特徵,多數字形能在當時碑刻文等相關資料中找到其字形聯繋,當係漢魏至隋唐時期之俗用字。
     第三章著重分析《一切經音義》所收文字與原本《玉篇》、《龍龕手鏡》的關係,認爲《一切經音義》與原本《玉篇》關係密切,特別是《玄應音義》與原本《玉篇》之間相同之處頗多,相承關係明顯。同時,對《一切經音義》與《龍龕手鏡》收字作了徹底梳理比較,基本釐清二者之間關係。雖然就整體所收字形而言,除少部分可直接找出其淵源關係外,大多數均并不具有直接、明顯的對應性,但我們傾向於認爲《龍龕手鏡》係直接選用《一切經音義》所引材料,并把它作爲主要參考書進行引用。从收錄字詞方面來說,《龍龕手鏡》不僅直接从《一切經音義》中獲取佛經文中的文字字形,而且从《一切經音義》訓釋語中選用收錄了“內典”外的文字字形。从所收錄字詞比較上說,其間關係大致可歸納爲以下三點:其一、《龍龕手鏡》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一切經音義》爲藍本編纂而成,具有一致性。除共同收字詞部分外,其收字之順序亦和《一切經音義》所釋字詞順序具有緊密關係。許多釋字詞的先後順序即爲《一切經音義》中詞目字及相應訓釋語中的順序。其二、《龍龕手鏡》在收字上比《一切經音義》更具選擇性。《一切經音義》廣釋群籍,在收字上具有包羅萬象之特點,而《龍龕手鏡》具體而微,在收字上具有爬羅剔抉之特徵。《龍龕手鏡》未全部收錄《一切經音義》記載的佛經文字字形,亦未收錄《一切經音義》各版本本身諸多用字字形,但又兼收“外典”用字,而此部分文字,極有可能源自於《一切經音義》訓釋語部分。其三、《龍龕手鏡》在收字字形上比《一切經音義》更具規範性。《一切經音義》用字,包括所收佛經文字,較真實地保留着當時刻本俗用字多種形態,具有原生性和多樣性特徵。相較於《一切經音義》字形,作爲字書性質的《龍龕手鏡》所收文字字形則少了几分野性,不排除已經過編者的甄别和整理。
     第四章著重梳理、辨析《一切經音義》中“正體”“俗體”“近字”“通用”“時用”“今作”“宜作”“非體”“未見所出”“未詳所出”等各類術語及文字使用情況,在此基礎上,分析玄應、慧琳對《一切經音義》文字整理與訂正的局限性。認爲其多以《說文》系字書收字爲正體,對俗字多持否定態度。《一切經音義》中對此類字冠以“俗”名,但其地位多類似等同於“非”類字,音義在對某字是否是俗字的判斷的同時,往往又認爲其“非”,或以爲其“不合經義”,或以爲其“謬誤之甚”,或直接以“非”一概否定。一方面,顯示了當時文字俗變之勢,另一方面,顯示了作者對當時俗用字偏離以《說文》爲正統的文字的憂慮和對正統文字的捍衛。《一切經音義》中所謂“近字”實多爲俗用字。《一切經音義》中“通”的概念比較雜。主要指通用字,即相對於正體、俗體而言的一種通用字體,與《龍龕手鏡》中所指當屬同一概念。《龍龕手鏡》正字下或云“俗”“通”等釋語,恐本自《一切經音義》,而《一切經音義》中諸多通用字可能取自於對傳統典籍用字。因此,《一切經音義》所收通字與《五經文字》文字具有比較一致的出處,具有相承性,可能反映了典籍中本來的通用字情況;而《一切經音義》與《干祿字書》所收通字差異巨大,《干祿字書》所收通字在《一切經音義》中均稱爲俗,反映了《干字書》通字并非出自典籍用字實際,而是後人規範性的文字。《一切經音義》中的“非”類字,从總體上來說,當爲主要从正字、本字角度出發,以近乎苛刻的標準,對文字本原的一種追求與回歸,是以古爲正,以古爲本這種文字復古思想下的產物;是對佛經文俗用字的一種評判與否定,實際上是對當時佛經文字正形的總結性“結語”。《一切經音義》所涉及“宜作”字詞共計約80個,除佛經文中疑難俗訛字外,亦有音譯、雙音詞等。从其整個體例來看,“宜作”當爲相對於“非”而言的一種術語,雖相對於大量的“非”類字否定性評判語而言,其僅占很小的比重,但卻是《一切經音義》整個正形體系中極爲重要的一環,即既表明其編撰功能不僅辨析正俗,更明辨是非,通過對諸多文字現象所作出的肯定性評判,表明了作者的文字觀。
     同時,《一切經音義》作者對文字梳理的標準,事實上以《說文》系字書,如《古今字詁》、《字林》、《字統》、《古今文字》、《字書》等擬古、崇古文字爲其主要依據。其方法是以“古”律“今”,以正非俗,即以正統的文字對佛經文中的文字進行審視和評判。因此,面對著紛繁複雜的各形俗用字,評判的最終結果往往是以“非”居多。然其似乎并未濫用此評判標準,在辨析正俗,匡正是非的同時,對諸多“疑難俗訛字”亦多有存疑。主要術語有“未見所出”,亦或云“義疑,故兩存也”“未詳熟(孰)是”“不審孰是”“其義未詳”“作者未詳”“耳邊語也。未詳何出”“字書亦無此字也”等,顯示了《一切經音義》編撰時所堅持的實事求是、客觀、謹慎的態度。
     第五章主要从其文字“六書”理論、用字實踐、體例安排等三方面,對《一切經音義》所表現出來的文字觀進行分析評價,認爲《一切經音義》在分析字形結構時,并非完全遵循傳統“六書”理論,有時往往从實際用字出發,依據自己的認識,結合相關依據,直接从隸變俗字形進行分析,具有俗用特徵。同時,可能受當時某種“說文解字”風氣的影響,《一切經音義》對文字的解析中多含主觀臆斷成分。其對某些字形的分析,往往穿鑿俗解,附會文義,一反漢字結構約定俗成的社會性和歷史的傳承性。
     《一切經音義》在對佛經中大量用字進行梳理,并辨析正俗訛誤的同時,雖然客觀上又是對當時大量社會用字的整理,對當時社會用字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但其根本出發點還在於刊正佛典用字,著眼於佛理闡釋與傳播。正是由於出發點不同,著眼點不同,以經典文本靜止的文字來衡量不斷變化著的社會文字,因此,《一切經音義》對佛經文中的用字現象的評判雖不似《五經文字》中以“正誤”辨析之,然亦多以“非”類評判語辨析之,以以“古”非“今”的方式否定社會俗用字的合法性,缺少對社會用字的通變性。《一切經音義》作者文字觀具有保守性,但又具有多元性的特徵。
     第六章著重分析《一切經音義》文字在唐代“正字”運動中的價值和地位。認爲《一切經音義》有別於國家層面對傳統經典文獻用字進行規範,而是一場不自覺的規模宏大的來自佛家寺院的“正字”運動。亦有別於對整個社會用字進行規範,而是專門針對佛經文獻中的用字進行規範的佛家義書,是對當時社會用字規範的一種強有力的補充和發展。
     結語部分試从中國今古文學派的發展歷史中分析其興衰原因,并釐清其成書之後的發展軌跡。認爲《一切經音義》的編撰思想是崇古的,編撰方法屬於古文經學派。
     下篇爲《一切經音義》文字字表。
     附錄主要探討《玄應音義》與原本《玉篇》之關係。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is a great work in linguistics and criticalinterpretation of ancient text in Tang Dynasty, solely in terms of its own characters, this bookincludes a lot of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and Variant Chinese characters, which can embodythe characters development completely and objectively from remote ages to mediaeval times, andto modern times, and can’t replaceable; moreover,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records the Characters in popular form as many as the author could see at that time, which arevery valuable in academic research, that’s why it’s worthy to disposal and study its charactersbasing on the materials in this dictionary.
     This paper makes a monographic study on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basingon collating and disposalof a good many block-printed editions form the view point of thecombining of Chinese linguistics and Chinese classical documents, and systematically analyze asfollows:(1)the forms, original and its stuff of cited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dictionary;(2) the forms, original and its stuff of cited variant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dictionary;(3)theforms of recorded ‘characters of Buddhist texts’, and compa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between ancient characters of Buddhist texts and modern time’s;(4)the relations of Yupian(ancientChinese dictionary) in original edition and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5)thesuccession of characters in Long Kan Shou Jing and other related dictionaries which come downfrom 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6)the conditions of ‘not-so’ Chinesecharacters(Feiti Characters).And then, researches the views on characters of Xuanying and Huilin,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movement of standard writing forms fixed by state in TangDynasty and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nd an appendix.
     First of all, is general introduction, which contains eight chapters, as follows:
     Introduction and Chapter one, introduce the statues of linguistics researches on The Sound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and point out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make out the meaning andvaluable of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in dictionary writing and arrangements ofclassical documents nowadays.
     Chapter two, collects and analysts the stuff, original and traits of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characters of A Style of calligraphy, variant Chinese characters and characters of Buddhist textsrecorded in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The viewpoint of this chapter is: the so-called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is dictionaryare not really so, but belong to derivative characters group which have the same root, and most ofwhich are the products of the derivational process and have the same root, or are loan Chinesecharacters existed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so-called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Sound and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maybe just use the name of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in Han Dynasty,and it’s different from the real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But most of characters of A Style ofcalligraphy recorded in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are the same with the presentedition’s.
     And the ingredients of its variant Chinese characters are complex, containing loan Chinesecharacters and characters in popular form etc., recording every kinds of variant Chinese charactersat that time and later ages, and provide a lot of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n character’s form inmediaeval times.
     And about its ‘characters of Buddhist texts’, most of which can find the original basing onthe comparing of original text in Zhonghua Da Zang Jing (means Tripitaka of China) of Koreanversion and The Dazheng Buddhist Scripture. We can see that the characters in Buddhist texts aremarked feature in popular using, most of which and find relationship of forms in related materialssuch as stone inscription at that time, and they mostly are popular using characters from theEastern Han Dynasty to Sui and Tang Dynasty.
     Chapter three is mainly in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s of characters between The Sound and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and Yu Pian of original version and Long Kan Shou Jing. And I think the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ripitaka and Yu Pian of original version are very close, especially TheSound and Meaning of Xuanying and Yu Pian of original version, both are in same mostly and thetrait of inheritance is obvious, and this chapter compares all the characters in The Sound and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and Long Kan Shou Jing completely, and gets its relations into shape.although we can’t find the directed relations in character forms between these two dictionaries, butonly few of them have clear inheritance. But I also intend to point out that Long Kan Shou Jingcites the words in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directly and takes it as reference book.Form the viewpoint of character forms, we can see that Long Kan Shou Jing is not only uses thecharacter forms in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but also takes characters belong toancient codes and records outside Buddhism in the explaining words in the The Sound and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relationships from the viewpoint of comparingof characters: first, Long Kan Shou Jing is mostly base on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Tripitaka,so that they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which means they are not only collect somecharacters which are the same, but their orders also similar, the orders of lots of explainingcharacters in Long Kan Shou Jing are the same with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second, the characters in Long Kan Shou Jing are more selective, but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the Tripitaka seems all-embracing, it explains characters and words in a wide variety of books,which different from the selectiveness and delicateness of Long Kan Shou Jing, which not collectall characters forms of Buddhist texts in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and not collectcharacter forms in other verditions, but collect some characters from non-buddhist texts, and theoriginal of these characters from non-buddhist texts are probably explaining text of The Sound and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Third, the characters in Long Kan Shou Jing seem more normative than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which maintains the original popular forms of charactersveritably in its first version at that time, so that it has traits of original and variety. To comparewith the character forms of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characters in Long Kan ShouJing is less savagely, maybe because of the selection by authors.
     Chapter four, disposing Xuanying and Huilin’s revisal of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Tripitaka, namely arranging and analyzing ‘standard writing forms’,‘popular form’,‘similarwords’,‘universal characters’,‘sometime-used characters’,‘not-so Chinese characters’,‘characterswhich can’t find provenance’,‘characters which not know provenance’,‘the present works’and‘suitable works’etc. in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and finding out its limitations.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takes characters in Shuo Wen Jie Zi as standard, andhold a negative attitude to popular forms, which were named as ‘vulgar’, and their position issimilar with‘not-so’ characters, when so and so character was judged as popular form one, it’ll bejudged as ‘not-so’ character at the same time, or against classical standard, or is wrong, even sayno to all this like characters because of ‘not-so’. On the one hand, it shows the tendency of characters popular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author of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Tripitaka was worrying for this tendency, and defended the standard character forms such as inShuo Wen Jie Zi. In fact, most of the similar characters in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are popular ones. The meaning of ‘tong’in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is a littledifferent, approximately means universal or common use, which means one kind of character usedcommonly at that time which different from standard character and popular character, and it seemsthe same as ones in Long Kan Shou Jing, in which, follow the standard words was explainingwords such as‘popular’or ‘universal’, maybe coming from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Tripitaka, and in which, a lot of common-used characters come from traditional classical, andthat’s why they have the same source and a succession relation with Wu Jing Yin Yi. Both of themcan show the conditions of original common-used characters in classical. But the common-usedcharacters in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ones in Gan LuZi Shu, the common-used characters in Gan Lu Zi Shu are called popular characters in The Sound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which means the common-used characters in Gan Lu Zi Shu are notadopted from classical, but from the ‘normative’ words in later time. As to the ‘not-so’ charactersin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in generally, the author from the viewpoint ofstandard words and classical, and took them as normal, to measured these so-called ‘not-so’ wordsby strict which nearly harsh terms, they are productions by the thought of ancient classical is theonly correctness, and are criticism of popular characters in Buddhist works, and a generalization tothe using of character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t that time. As to the suitable words in The Sound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there are about eighty, apart from difficult and complicated words,they also have pronunciation explaining and bi-syllable, in generally, the ‘suitable characters’ is aterminology comparing with ‘not-so’ characters. Although they just take a little part comparingwith large number of ‘not-so’ characters, but they are very important in the whole‘standardization’ system in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which shows the author notonly standardization the popular forms, but also distinguish ‘right’ and ‘wrong’, and he indicatedhis attitude to characters through his positive criticism to so-called standard characters.
     The standard of arranging and analyzing characters of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Tripitaka is adopted by ancient dictionaries, such as Shuo Wen Jie Zi, Gu Jin Zi Gu(whice meansthe explaining of characters at all times), Zi Lin(which means the forest of characters), Zi Tong,Gu Jin Wen Zi(which means characters at all times), Zi Shu(which means book of characters), andtook the ancient classical characters as normal. And its way to analyze characters is to regulatepresent characters by ancient ones, to say no to popular characters by the standard of ancient ones.That’s why the author often hold a negative attitude to variety popular-used words. But he didn’tused this standard abusively, he still maintain some difficulties when judging and analyzing, andput it as ‘characters which can’t find provenance’, or ‘its meaning is uncertain, so both are writinghere’, or ‘not know which is right’, or ‘can’t judge which is right’, or ‘its meaning can’t beunderstand in details’, or ‘not know this author’, or ‘whisper, not know its provenance’, or ‘thereis no such words in dictionaries’ etc. and this show the author’s attitude of object andmatter-of-fact when he compiling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Chapter five analyzing and assessing view of character in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Tripitaka mainly from the six categori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practice of characters’ using,and style arraging, and we can find that the author didn’t always follow the theory of sixcategori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when he analyzing characters’structure, sometime he began from the actual words, and accorded to his own realization, combining other theories, to analyze thestructure of characters directly, and this method had trait of ‘popular-used’. Maybe it wasinfluenced by so and so common practice of analyzing characters at that time, and it contained theauthor’s subjective opinions, that’s why he made a far-fetched comparison and violated thesociality established by usage and historical succession of characters.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arranged large number of characters in Buddhistworks and analyzed its yes or no,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arranged the characters in general socialusage, which has great value, but on the other hand, because his starting point is correctingcharacters in Buddhist works and spreading Buddhist thought, the author used rested ‘classicalworks’ to measure ever-changing social-used characters, which leading to shortness of flexibility,although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doesn’t analyzed characters by right or wrongas Wu Jing Wen Zi, but it used yes or no to critics characters’ usage. This standard of negatingpresent characters by ancient usage way is not applicable.
     Chapter six puts emphases on the value of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in themovement of standard writing forms fixed by state in Tang Dynasty. Comparing with thismovement, it standardized writing forms of Buddhist works in large scale in different level, it wasa voluntary movement of ‘ancient characters standardizing’, and it also different fromstandardizing characters all over the society, but a movement of standardizing characters inBuddhist scriptures, an supplementary and development of state’ standardizing movement.
     The concluding part tries to find out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Tripitaka from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resent and ancient character school, and gets its compilingcourse and developing locus into shape, and I think the compiling way of this dictionary belongsto ancient characters school.
     The last part is the characters table of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Attachment one: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Xuan Ying Yin Yi and Yu Pian onthe base of the characters.
     Attachment two: the comparison table of characters between Long Kan Shou Jing and The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引文
[1]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2版,第306頁。
    [2]《慧琳音義》處士顧齊之序言。
    [3]曾良指出,“義疏”來自佛家的“論釋”,中國的儒家義疏是源於佛教義疏的。佛教的“論”比中國的儒家義疏更早出現。(《敦煌佛經字詞與校勘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17、225頁)
    [4]虞萬里:《从儒典的“音義”說到佛典的〈一切經音義〉—兼論〈一切經音義三種校本合刊〉》。(《佛經音義研究:第二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553頁)
    [5]見徐時儀《一切經音義三種校本合刊》緒論注第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修訂版,第25頁)
    [6]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頁。
    [7]于亭:《玄應〈一切經音義〉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頁。
    [8]《慧琳音義》試太常寺奉禮郎景審序言。
    [9]梁曉虹指出,玄應之前隋朝東都洛陽慧日道場的沙門曇捷爲《妙法蓮華經》所著的《字釋》,其一部分內容被以引用的形式,保留在日本僧人中算的《妙法蓮華經釋文》中。此爲殘存最早的佛經音義。(《佛教與漢語史研究——以日本資料爲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75頁)
    [10]徐時儀推測玄應的卒年“只能是在龍朔年間(661~663),《玄應音義》的成書年代亦不會晚於此時”。(《玄應和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第35頁)虞萬里認爲玄應很可能在龍朔二年(662)夏季前後示寂。(《从儒典的“音義”説到佛典的〈一切經音義〉·佛經音義研究:第二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會論文集》,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
    [11]景審序云《慧琳音義》“建中末年創制,至元和二祀方就。”(《大正藏》第54冊)徐時儀認爲“《慧琳音義》成書在元和三年以前。”(《玄應和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第94頁)
    [12]徐時儀《一切經音義三種校本合刊》緒論中指出,考希麟在“旃蒙歲”條下云“旃蒙爲唐代宗永泰元年乙巳,到今統和五年丁亥,得二百二十三年”,可知《希麟音義》約撰於宋雍熙四年(987)。(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修訂版,第24頁)
    [13]詳見拙文《一切經音義引書考論》,《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黄仁瑄統計《玄應音義》引書凡241種(篇),《慧琳音義》引書凡425種(篇)。(《唐五代佛典音義研究》第153頁)
    [14]劉葉秋:《中國字典史略》,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08頁。
    [15]陸宗逹:《陸宗達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同,第568頁。
    [16]胡奇光:《中國小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0頁。
    [17]胡奇光:《中國小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頁。
    [18]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頁。
    [19]焦桂美:《論孫星衍的輯佚學思想、方法及成就》,《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年第6期,第65頁。
    [20]徐時儀:《略論佛經音義的校勘——兼述王國維、邵瑞彭、周祖謨和蔣禮鴻所撰〈玄應音義〉校勘》,《杭州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第76、77、78頁。
    [21]吳繼剛:《論莊炘等對〈玄應音義〉的研究》,《佛經音義研究:第二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509、523頁。
    [22]徐時儀:《略論佛經音義的校勘——兼述王國維、邵瑞彭、周祖謨和蔣禮鴻所撰〈玄應音義〉校勘》,《杭州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第81頁。
    [23]中華書局2010年出版單行本。
    [24]中華書局2010年出版單行本。
    [25]周法高:《玄應反切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48年第20本,第374、375、376頁。
    [26]王力:《玄應〈一切經音義〉反切考》,《語言研究》,1982年第1期,第18頁。
    [27]王坤堯:《玄應音系辨析》,《佛經音義研究——首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頁。
    [28]徐時儀:《玄應〈眾經音義〉研究》,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184頁。
    [29]黃侃:《文字聲韻訓詁筆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19頁。
    [30]周法高:《玄應反切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48年第20本,第368頁。
    [31]徐時儀:《玄應和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頁。
    [32]董志翹:《孜孜以求雙玉合璧——評玄應和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佛經音義研究:第二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542頁。
    [33]徐時儀:《略論佛經音義的校勘——兼述王國維、邵瑞彭、周祖謨和蔣禮鴻所撰〈玄應音義〉校勘》,《杭州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第80頁。
    [34]白兆麟:《展示佛經文獻之瑰寶,填補漢語研究之空白——評〈玄應眾經音義研究〉》,《學術界》,2006年第3期,第290頁。
    [35]董志翹:《孜孜以求雙玉合璧——評玄應和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佛經音義研究:第二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542頁。
    [36]于亭:《玄應〈一切經音義〉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序第2頁。
    [37]徐時儀:《玄應和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前言部分第6頁。
    [38]見《希麟音義》序。
    [39]見《希麟音義》序。方廣錩認爲,《慧琳音義》與《貞元入藏錄》關係最爲密切,是在《貞元入藏錄》的基礎上組織的。但是,慧琳并沒有把自己的工作完全局限在《貞元入藏錄》的形態上,而是自作主張,另作取捨。(《中國寫本大藏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88頁)
    [40]徐時儀:《一切經音義三種校本合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修訂版,緒論第24頁。
    [41]徐時儀:《玄應和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前言部分第9頁。
    [42]虞萬里:《从儒典的“音義”說到佛典的〈一切經音義〉——兼論〈一切經音義三種校本合刊〉》,《佛經音義研究:第二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561、562頁。
    [43]徐時儀:《玄應和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9頁。
    [44]姚永銘:《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0頁。
    [45]本文所引《一切經音義》以麗藏刻本爲底本,輔以獅谷本、磧砂藏本等爲參照。凡校補文字均以“[]”符號標注。“()”符號內字形爲原刻本用字。同時,爲便於查檢,論文中所引《一切經音義》條目和字形的出處用拼音字母和卷數,即《玄應音義》用(X+卷數)、《慧琳音義》用(H+卷數)、《希麟音義》用(卷數+L)表示,其中所引詞目用“【】”符號表示;爲節省篇幅,《一切經音義》條目中未涉及所釋字詞的訓釋文部分一般不作引用。
    [46]論文所引佛經原文據新文豐公司《大正新脩正藏》(前85卷),括符内“T”表示卷數,“no.”表示經文序號,“P”表示頁碼,a、b、c表欄數。下同。
    [47]今中華書局本《龍龕手鏡》無此字。
    [48]王念孫:《讀書雜志》,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964頁。
    [49]鄭賢章:《〈龍龕手鏡〉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329頁。
    [50]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665頁。
    [51]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年影印再版,第4303頁。
    [52]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年影印再版,第4306頁。
    [53]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釋支干》,《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1卷),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188頁。
    [54]吳其昌:《金文名象疏證》,《武大文哲季刊》,1936年6卷1期,第217頁。
    [55]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62頁。
    [56]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307頁。
    [57]鄭賢章:《〈龍龕手鏡〉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頁。
    [58]徐時儀:《玄應和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11頁。
    [59]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605頁。
    [60]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1193頁。
    [61]此義項一爲第2版新增,第1版無。
    [62]字形引自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俗別字譜”。(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580頁)
    [63]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560頁。
    [64]黄徵:《敦煌俗字典》,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539頁。
    [65]鄧福祿、韓小荊:《字典考正》,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89頁。
    [66]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558頁。
    [67]何寧撰:《淮南子集釋》,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841、842頁。
    [68]龍璋輯佚:《小學蒐佚》,民國攸縣龍氏排印本。
    [69]錢繹:《方言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78頁。
    [70]蔣禮鴻:《語言文字學論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66頁。
    [71]邵文利:《試論同源字——兼論〈同源字典〉的收字問題》,《內蒙古民族學院學報》,1989年2期,第22頁。
    [72]邵文利:《試論同源字——兼論〈同源字典〉的收字問題》,《內蒙古民族學院學報》,1989年2期,第23頁。
    [73]郝士宏:《古漢字同源分化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24、34頁。
    [74]詳參郝士宏《古漢字同源分化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頁。
    [75]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896頁。
    [76]孫詒讓撰:《札迻》,齊魯書社,1989年版,第115頁。
    [77]郝懿行:《爾雅義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24頁。
    [78]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459頁。
    [79]林義光:《文源》,中西書局,2012年版,第278頁。
    [80]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116頁。
    [81]郝士宏:《古漢字同源分化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251、252頁。
    [82]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上海書店,1985年版,卷19第32頁。
    [83]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270頁。
    [84]任繼愈:《佛教大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67頁。
    [85]張涌泉:《漢語俗字續考》,《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張涌泉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60頁。
    [86]裘錫圭:《古文字學簡史》,《文史叢稿:上古思想、民俗與古文字學史》,上海遠東出版社,2012年2版,第140頁。
    [87]張富海認爲,漢代人的所謂的“古文”并不單純,簡單地把漢人所謂古文歸入六國文字不妥當,把漢人所謂古文等同於齊魯文字更不合適。可以把漢人所謂古文分成兩部分,其大部分是六國文字,小部分是非六國文字。屬於六國文字古文的主體是戰國齊系文字中的魯文字,同時含有戰國晉系文字和楚文字的成分。非六國文字成分中,有少量西周銅器銘文中的字形,有漢代小學家考定爲古文的字形,甚至有編造拼湊的字形。(《漢人所謂古文之研究》,綫裝書局,2007年版,第331頁)
    [88]吳大澂:《說文古籀補》,《說文古籀補三種》,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5頁。
    [89]裘錫圭:《吳大澂》,《文史叢稿:上古思想、民俗與古文字學史》,上海遠東出版社,2012年2版,第172頁。
    [90]王國維:《〈史籀篇疏证〉序》,《觀堂集林》,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54、255页。
    [91]王國維:《戰國時秦用籀文六國用古文說》,《觀堂集林》,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306、307页。
    [92]李零:《汗簡》,中華書局,2010年2版,第159頁。
    [93]李零:《蘭臺萬卷:讀〈漢書·藝文志〉》,三聯書店,2011年版,第66頁。
    [94]黄德寬、陳秉新:《漢語文字學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2版,第205頁。
    [95]《一切經音義》中有今作字,多云“今作某某”,共收錄相關條目約586條(包括重復詞目)。從廣義上說,古文之外,均可稱爲今文。
    [96]林義光:《文源》,中西書局,2012年版,第238頁。
    [97]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上海書店,1985年版,卷6第24頁。
    [98]商承祚:《〈說文〉中之古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23頁。
    [99]徐在國:《隸定古文疏證》,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頁。
    [100]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殷虛書契考釋三種》,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463、464頁。
    [101]商承祚:《〈說文〉中之古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88頁。
    [102]徐在國:《隸定古文疏證》,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頁。
    [103]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年影印再版,第3874頁。
    [104]林義光:《文源》,中西書局,2012年版,第400頁。
    [105]黄德寬主編:《古文字譜系疏證》,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第828頁。
    [106]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年影印再版,第3874頁。
    [107]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年影印再版,第3415頁。
    [108]林義光:《文源》,中西書局,2012年版,第73頁。
    [109]孫常敘:《麥尊銘文句讀試解》,《松遼學刊》,1983年第Z1期,第79頁。
    [110]商承祚:《殷虛文字考》,《國學叢刊》,1925年第2卷4期,第113頁。
    [111]唐蘭:《略論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銅器群的重要意義—陜西扶風新出墻盤銘文解釋》,《唐蘭先生金文論集》,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頁。
    [112]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上海書店,1985年版,卷17第49頁。
    [113]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2006年2版,第998頁。
    [114]裘錫圭:《古文字釋讀三則》,《徐中舒先生九十壽辰紀念文集》,巴蜀出版社,1990年版,第18、19頁。
    [115]黄錫全:《汗簡注釋》,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152頁。
    [116]黄錫全:《汗簡注釋》,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510頁。
    [117]商承祚:《〈說文〉中之古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7頁。
    [118]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2006年2版,第632頁。
    [119]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217頁。
    [120]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夫差監》,《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8卷),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156頁。
    [121]裘錫圭:《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農業》,《全國商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85年《殷都學刊增刊》第214頁。
    [122]商承祚:《甲骨文字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193頁。
    [123]商承祚:《〈說文〉中之古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9頁。
    [124]黄德寬:《古文字考釋二題》,《于省吾教授誕辰100周年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276、277頁。
    [125]劉敦愿:《釋齊》,《文史哲》,1984年第5期,第29頁。
    [126]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274頁。
    [127]商承祚:《中山王鼎、壺銘文芻議》,《古文字研究》(第7輯),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59頁。
    [128]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137頁。
    [129]丁山:《亞橐·殷商氏族方國志》,《甲骨文所見氏族及制度》,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91頁。
    [130]邵瑛:《說文解字群經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續修四庫全書》版,第33頁。
    [131]黄錫全:《汗簡注釋》,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416頁。
    [132]方濬益:《益公鐘·綴遺齋彝器款式考釋》,《金文文獻集成》(古代文獻·銘文及考釋·第14冊),綫裝書局,2005年影印版,第26頁。
    [133]裘錫圭:《說卜辭的焚巫尪與作土龍》,《甲骨文與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5頁。
    [134]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308頁。
    [135]聞一多:《釋爲釋豖》,《考古社刊》,1937年第6期,第190頁。
    [136]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121頁。
    [137]高鴻縉:《中國字例·第三篇》,臺灣三民書局,1992年9版,第365頁。
    [138]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64頁。
    [139]郭沫若:《金文餘醳之餘·釋氒氏》,《金文叢考》(考古編·第5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342頁。
    [140]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59、60頁。
    [141]沈建華:《甲骨文釋文二則》,《古文字研究》(第6輯),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08、209頁。
    [142]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218頁。
    [143]黄錫全:《汗簡注釋》,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451頁。
    [144]夏淥:《造字形義來源非一說》,《武漢大學學報》,1987年第2期,第93頁。
    [145]白川靜:《作冊考》,臺灣《中國文字》(第39冊),第4391頁。
    [146]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年影印再版,第665頁。
    [147]白川靜:《作冊考》,臺灣《中國文字》(第39冊),第4395頁。
    [148]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2006年2版,第1425頁。
    [149]周策縱:《說“尤”與蚩尤》,臺灣《中國文字》(第48冊),第5240頁。
    [150]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上海書店,1985年版,卷19第114頁。
    [151]陳居淵:《〈易章句〉導讀》,齊魯書社,2002年版,第177頁。
    [152]陳世輝:《師同鼎銘文考釋》,《史學集刊》,1984年第1期,第1、2頁。
    [153]張富海:《說“”、“冤”》,《古文字研究》(第28輯),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522頁。
    [154]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271頁。
    [155]唐桂馨:《說文識小錄》,《〈說文解字〉研究文獻集成》(現當代卷·第7冊),作家出版社,2006年影印版。
    [156]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712頁。
    [157]于省吾:《釋鬼方昜》,《甲骨文字釋林》,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425頁。
    [158]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2006年2版,第1044頁。
    [159]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377頁。
    [160]俞樾:《春秋名字解詁補義》,《春秋戰國史研究文獻叢刊·第2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版,第208頁。
    [161]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407頁。
    [162]蘭陵笑笑生著:《金瓶梅》,齊魯書社,1991年版,第358頁。
    [163]曹雪芹、高鶚著:《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624頁。
    [164]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572頁。
    [165]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206頁。
    [166]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年影印再版,第1507頁。
    [167]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577頁。
    [168]楊伯峻撰:《列子集釋》,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223頁。
    [169]高田忠周:《古籀篇》,《金文文獻集成》(現代文獻·文字學研究·第32冊),綫裝書局,2005年影印版,第217頁。
    [170]孫雍長:《轉注論》(增補本),語文出版社,2010年版。
    [171]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35頁。
    [172]高田忠周:《古籀篇》,《金文文獻集成》(現代文獻·文字學研究·第33冊),綫裝書局,2005年影印版,第32頁。
    [173]孫詒讓:《契文舉例》,齊魯書社,1992年版,第47頁。
    [174]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24頁。
    [175]金祥恒:《釋廏》,臺灣《中國文字》(第9冊),1020頁。
    [176]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369頁。
    [177]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362頁。
    [178]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369頁。
    [179]唐蘭:《論周昭王時代的青銅器銘刻》,《古文字研究》(第2輯),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3頁。
    [180]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2006年2版,第363頁。
    [181]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458頁。
    [182]黄錫全:《汗簡注釋》,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420頁。
    [183]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159頁。
    [184]錢繹:《方言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676頁。
    [185]朱歧祥:《殷虛甲骨文字通釋稿》,臺灣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版,第342頁。
    [186]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2006年2版,第1003頁。
    [187]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殷虛書契考釋三種》,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511頁。
    [188]鄭玄注、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56頁。
    [189]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3129頁。
    [190]鄭玄注、賈公彥疏:《儀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329頁。
    [191]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777頁。
    [192]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744頁。
    [193]馮登府:《三家詩異文疏證》,清經解本。
    [194]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534頁。
    [195]林義光:《文源》,中西書局,2012年版,第325頁。
    [196]宋應星:《天工開物》,商務印書館,1933年版,第293、294頁。
    [197]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701頁。
    [198]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678頁。
    [199]于省吾:《雙劍誃殷契駢枝三編·釋》,《雙劍誃殷契駢枝·雙劍誃殷契駢枝續編·雙劍誃殷契駢枝三編》,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292、293頁。
    [200]于省吾:《釋》,《甲骨文字釋林》,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49頁。
    [201]陳奐傳:《詩毛氏傳疏》,商務印書館,民國28年版,卷9第20頁。
    [202]吳大澂:《說文古籀補·附錄》,《說文古籀補三種》,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75頁。
    [203]柯昌濟:《大鼎·韡華閣集古錄跋尾》,《金文文獻集成》(現代文獻·銘文及考釋·第25冊),綫裝書局,2005年影印版,第130頁。
    [204]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499頁。
    [205]徐寶貴:《戰國璽印文字考釋》,臺灣《中國文字》,新第15期,第183頁。
    [206]容庚:《金文編》,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08頁。
    [207]強運開:《說文古籀三補》,《說文古籀補三種》,2011年版,中華書局,第203頁。
    [208]馬薇廎:《彝銘中所加于器上的形容字》,臺灣《中國文字》(第43冊),第4686頁。
    [209]戴家詳:《金文大字典》,學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4306頁。
    [210]王獻唐:《黄縣器》,山東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6页。
    [211]黄德寬主編:《古文字譜系疏證》,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第2714頁。
    [212]秦倞:《〈周易〉之“有言”與出土讞中的占辭“愆”》,《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4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79、280頁。
    [213]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710頁。
    [214]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710頁。
    [215]周忠兵認爲“从現有材料看《說文》訓爲辠,讀若愆的的來源并不是很明確。”(《从甲骨金文材料看商周時的墨刑》,《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4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頁)
    [216]劉釗:《利用郭店楚簡字形考釋金文一例》,《古文字研究》(第24輯),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278頁。
    [217]李玲璞:《古漢字與中國文化源》,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6頁。
    [218]羅振玉:《增訂殷墟書契考釋》,《殷虛書契考釋三種》,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483頁。
    [219]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中華書局出版,1962年版,第43頁。
    [220]王獻唐:《古文字中所見之火燭》,齊魯書社,1979年版,第12頁。
    [221]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112頁。
    [222]裘錫圭:《釋“勿”“發”》,《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78頁。
    [223]郭沫若:《金文餘釋之餘·釋賁屯》,《金文叢考》(考古編·第5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220頁。
    [224]鄭玄注、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版,第1499頁。
    [225]董蓮池:《說文解字考證》,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144頁。
    [226]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2版,第1217頁。
    [227]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087頁。
    [228]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108頁。
    [229]王力:《同源字典》,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320頁。
    [230]王輝:《高山鼓乘集——王輝學術文存二》,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134頁。
    [231]王念孫:《讀書雜志》,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38頁。
    [232]王先謙撰:《荀子集解》,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481頁。
    [233]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2版,第2752頁。
    [234]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1987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914頁。
    [235]裘錫圭:《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農業》,《全國商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85年2月《殷都學刊增刊》,第214頁。
    [236]高鴻縉:《散盤集釋》,臺灣師範大學,1957年版,第73頁。
    [237]孫雍長:《轉注論》(增補本),語文出版社,2010年版。
    [238]高鴻縉:《散盤集釋》,臺灣師範大學,1957年版,第73頁。
    [239]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上海書店,1985年版,卷28第87頁。
    [240]黄錫全:《汗簡注釋》,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415頁。
    [241]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殷虛書契考釋三種》,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493頁。
    [242]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200頁。
    [243]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上海書店,1985年版,卷11第90頁。
    [244]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324頁。
    [245]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92頁。
    [246]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中》,《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8卷),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18頁。
    [247]唐蘭:《釋真》,《唐蘭先生金文論集》,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頁。
    [248]唐蘭:《殷虛文字記》,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102頁。
    [249]呂不韋著、高誘注:《呂氏春秋》,上海書店,1985年版,第165頁。
    [250]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年影印再版,第3496頁。
    [251]姚孝遂:《甲骨文字詁林》,中華書局,1996年版,第2511頁。
    [252]楊樹達:《字義同緣於語源同例證》,《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商務印書館,2011年版,第108頁。
    [253]湯餘惠:《略論戰國文字形體研究中的幾個問題》,《古文字研究》(第15輯),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61頁。
    [254]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903頁。
    [255]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902頁。
    [256]洪亮吉:《春秋左傳詁》,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445頁。
    [257]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902、903頁。
    [258]辛棄疾:《稼軒長短句》,元大德三年刻本。
    [259]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734頁。
    [260]殷寄明:《漢語同源字詞》,東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288頁。
    [261]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上海書店,1985年版,卷17第11頁。
    [262]周祖謨:《方言校箋》,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41頁。
    [263]王國維:《釋》,《觀堂集林》,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88頁。
    [264]苗夔:《說文聲訂》,光緒12年刊許學叢書本,卷24。
    [265]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39頁。
    [266]黄錫全:《汗簡注釋》,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208頁。
    [267]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464頁。
    [268]殷寄明:《漢語同源字詞》,東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555頁。
    [269]郝士宏:《說及的一組字》,《古文字學論稿》,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99頁。
    [270]林義光:《文源》,中西書局,2012年版,第405頁。
    [271]黄錫全:《汗簡注釋》,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385頁。
    [272]黄錫全:《汗簡注釋》,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385頁。
    [273]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353頁。
    [274]錢繹:《方言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668頁。
    [275]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589頁。
    [276]林義光:《文源》,中西書局,2012年版,第300頁。
    [277]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釋支干》,《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1卷),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198頁。
    [278]郭沫若:《師克盨銘考釋》,《文物》1962年第6期,第10頁。
    [279]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585頁。
    [280]陳獨秀:《小學識字教本》,《陳獨秀著作選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9頁。
    [281]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102頁。
    [282]周法高:《金文詁林》,香港中文大學,1974年版,第1394頁。
    [283]黄錫全:《汗簡注釋》,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177頁。
    [284]唐蘭:《殷虛文字記》,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59頁。
    [285]戴家祥:《金文大字典》,學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頁。
    [286]裘錫圭:《說字小記》,《北京師範學院學報》1988年第2期,第8頁。
    [287]商承祚:《甲骨文字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11頁。
    [288]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考古學報》1956年第4期,第90頁。
    [289]鄭玄注、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221頁。
    [290]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308頁。
    [291]李玲璞:《古漢字與中國文化源》,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18頁。
    [292]孫雍長:《轉注論》(增補本),語文出版社,2010年版。
    [293]王念孫:《讀書雜志》,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頁。
    [294]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2006年2版,第89、90頁。
    [295]吳大澂:《字說·韶字說》,《說文解字研究文獻集成》(古代卷·第8冊),作家出版社,2007年影印版。
    [296]孔安國傳、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79頁。
    [297]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上海書店,1985年版,卷6第12頁。
    [298]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190頁。
    [299]陳雄根:《釋旨》,《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1997年)》,《甲骨文獻集成》(甲骨文考釋·文字考釋·第14冊),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影印版,第230頁。
    [300]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518頁。
    [301]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397頁。
    [302]孫星衍撰:《尚書今古文注疏》,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63頁。
    [303]商承祚:《甲骨文字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23頁。
    [304]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版,391頁。
    [305]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殷虛書契考釋三種》,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494頁。
    [306]商承祚:《甲骨文字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95頁。
    [307]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584頁。
    [308]高田忠周:《古籀篇》,《金文文獻集成》(現代文獻·文字學研究·第32冊),綫裝書局,2005年影印版,第329頁。
    [309]孫詒讓:《名原·古籀撰異》,《四庫未收收輯刊》(10輯·2冊),北京出版社,1997年影印版,第336頁。
    [310]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584頁。
    [311]唐蘭:《釋真》,《唐蘭先生金文論集》,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頁。。
    [312]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323頁。
    [313]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2006年2版,第479頁。
    [314]黄錫全:《汗簡注釋》,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186頁。
    [315]黄錫全:《汗簡注釋》,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274頁。
    [316]鄭玄注、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888頁。
    [317]黄錫全:《汗簡注釋》,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159頁。
    [318]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335頁。
    [319]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585頁。
    [320]董蓮池:《說文解字考證》,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451頁。
    [321]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287頁。
    [322]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殷虛書契考釋三種》,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526頁。
    [323]鄭玄注、賈公彥疏:《儀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31頁。
    [324]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779頁。
    [325]劉釗:《金文編附錄存疑字考釋》,《人文雜志》1995年第2期,第103頁。
    [326]李玲璞:《古漢字與中國文化源》,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27]曹德和:《詈詞演變與雅化傾向——從鳥等的語音、語義和字符演變說起》,《漢語史學報》(第6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6頁。
    [328]周祖謨:《方言校箋》,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40頁。
    [329]錢繹:《方言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72頁。
    [330]徐在國:《隸定古文疏證》,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頁。
    [331]范曄撰、李賢等注:《後漢書》,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915頁。
    [332]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51頁。
    [333]邵英:《古文字形體考古研究》,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18頁。
    [334]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176頁。
    [335]鄭玄注、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版,第553頁。
    [336]朱德煕著、裘錫圭、李家浩整理:《朱德煕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5年版,第151頁。
    [337]鄭玄注、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版,第553頁。
    [338]朱德煕著、裘錫圭、李家浩整理:《朱德煕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5年版,第152頁。
    [339]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686頁。
    [340]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719頁。
    [341]吳大澂:《說文古籀補》,《說文古籀補三種》,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5頁。
    [342]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第51頁。
    [343]王國維:《〈史籀篇疏证〉序》,《觀堂集林》,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54、255頁。
    [344]王國維:《戰國時秦用籀文六國用古文說》,《觀堂集林》,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305頁。
    [345]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第55頁。
    [346]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第51頁。
    [347]黄德寬、陳秉新:《漢語文字學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2版,第232頁。
    [348]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383頁。
    [349]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第50頁。
    [350]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211頁。
    [351]王國維:《史籀篇疏證》,《王國維遺書》,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據商務印書館1940年版影印,第12頁。
    [352]林義光:《文源》,中西書局,2012年版,第398頁。
    [353]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5336、5337頁。
    [354]強運開:《說文古籀三補》,《說文古籀補三種》,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203頁。
    [355]篆隸相混之例,《一切經音義》多見,可參見拙著《〈一切經音義〉刻本用字研究》。
    [356]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中華書局,1982年影印版,第5336、5337頁。
    [357]丁佛言:《說文古籀補補》,《說文古籀補三種》,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150頁。
    [358]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510頁,
    [359]黄德寬主編:《古文字譜系疏證》,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第3931頁。
    [360]裘錫圭:《釋“尌”》,《龍宇純先生七秩晉五壽慶論文集》,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版,第189、190頁。
    [361]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6頁。
    [362]張麗君:《針炙量詞“痏”“壯”考釋》,《古漢語研究》,1993年1期,第40頁。
    [363]林澐:《先秦古文字中待探索的偏旁》,《林澐學術文集二》,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78頁。
    [364]郭永秉:《談古文字中的“要”字和从“要”之字》,《古文字研究》(第28輯),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111頁。
    [365]季旭昇:《說“婁”、“要”》,《古文字研究》(第26輯),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486、487頁。
    [366]王國維:《史籀篇疏證》,《王國維遺書》,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據商務印書館1940年版影印,第20頁。
    [367]裘錫圭:《古文字學簡史》,《文史叢稿:上古思想、民俗與古文字學史》,上海遠東出版社,2012年2版,第141頁。
    [368]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880頁。
    [369]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94頁。
    [370]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777頁。
    [371]郝懿行:《爾雅義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4頁。
    [372]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師旅鼎》,《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8卷),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頁。
    [373]洪興祖:《楚辭補注》,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67頁。
    [374]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745頁。
    [375]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327頁。
    [376]鄭玄注、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04頁。
    [377]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201頁。
    [378]陸宗達:《陸宗達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343頁。
    [379]郭璞注、邢昺疏:《爾雅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13頁。
    [380]郭璞注、邢昺疏:《爾雅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14頁。
    [381]郝懿行:《爾雅義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797頁。
    [382]強運開:《說文古籀三補》,《說文古籀補三種》,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185頁。
    [383]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603頁。
    [384]錢繹:《方言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698頁。
    [385]俞樾:《諸子平議》,中華書局,1954年版,第583頁。
    [386]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092頁。
    [387]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87頁。
    [388]于省吾:《甲骨文字詁林》,中華書局,1996年版,第3013頁。
    [389]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上海書店,1985年版,卷4第18頁。
    [390]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上海書店,1985年版,卷4第19頁。
    [391]詹鄞鑫:《华厦考》,《詹鄞鑫文字训诂论集》,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93頁。
    [392]夏淥:《釋對及一組與農業有關的字》,《河南大學學報》,1986年第2期,第107頁。
    [393]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453頁。
    [394]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2版,第297頁。
    [395]司馬遷著:《史記》,中華書局,2009年第2版(中華經典普及文庫),第59頁。
    [396]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2版,第305頁。
    [397]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374頁。
    [398]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2版,第1216頁。
    [399]麗藏本《玄應音義》此條目在卷12。
    [400]江藍生:《生經·舅甥經詞語札記》,《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江藍生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4頁。
    [401]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第381頁。
    [402]孫詒讓:《周禮正義》,中華書局,1087年版,第2183頁。
    [403]郝懿行:《爾雅義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109頁。
    [404]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30頁。
    [405]《全唐詩》(卷162),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1681頁。
    [406]《全唐詩》(卷680),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7014頁。
    [407]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598頁。
    [408]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887頁。
    [409]強運開:《說文古籀三補》,《說文古籀補三種》,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221頁。
    [410]方以智:《通雅》,中國書店,1990年影印版,第240頁。
    [411]容庚:《弭叔簋及訇簋考釋的商榷》,《文物》,文物出版社,1960年8、9期合刊,第78頁。
    [412]李福泉:《訇銘文的綜合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學報》,1979年第2期。
    [413]王國維:《釋旬》,《觀堂集林》,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86頁。
    [414]孫詒讓:《墨子間詁》,中華書局,2001年版,第726頁。
    [415]孫詒讓:《周禮正義》,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1022頁。
    [416]孫星衍撰:《尚書今古文注疏》,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255頁。
    [417]《全唐詩》(卷440),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4900頁。
    [418]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191頁。
    [419]“苦”有本或作“苫”。
    [420]左丘明傳、杜預注、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213頁。
    [421]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上海書店,1985年版,卷8第52頁。
    [422]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389頁。
    [423]鄭珍:《說文新附考》,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王云五叢書集成本。
    [424]俞樾:《諸子平議》,中華書局,1954年版,第566頁。
    [425]錢繹:《方言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511頁。
    [426]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808頁。
    [427]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789頁。
    [428]王引之:《經義述聞》,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頁。
    [429]沈括著、胡道靜、金良年、胡小靜譯注:《夢溪筆談全譯》,貴州人民出版社,第87頁。
    [434]原刻本作“犬”。誤。今改。
    [435]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726頁。
    [436]鄭玄注、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50頁。
    [437]韓小荆:《〈可洪音義〉研究——以文字爲中心》,巴蜀書社,2009年版,第438頁。
    [438]強運開:《石鼓釋文》,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卷上。
    [439]張溥輯:《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顏光祿集》,光绪己卯信述堂重刻本。
    [440]沈約撰:《宋書》,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1895頁。
    [441]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587頁。
    [442]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770頁。
    [443]王引之:《經傳釋詞》,岳麓書社,1982年版,第96頁。
    [444]黄暉撰:《論衡校釋》,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294頁。
    [445]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565頁。
    [446]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亦考釋此字。(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1193頁)
    [447]今中華書局本《龍龕手鏡》無此字。
    [448]黄生撰、黄承吉合按:《字詁義府合按》,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25頁。
    [449]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江醴陵集》,光绪己卯信述堂重刻本。
    [450]和邦額:《夜譚隨錄》,乾隆辛亥年刻本。
    [451]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70頁。
    [452]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731頁。
    [453]司馬光編著、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鑒》,中華書局,1956年版,第2435頁。
    [454]李延壽撰:《北史》,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2873頁。
    [455]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66頁。
    [456]項楚:《變文字義零拾》,《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項楚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頁。
    [457]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730、731頁。
    [458]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532頁。
    [459]錢繹:《方言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60頁。
    [460]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252頁。
    [461]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78頁。
    [462]王先謙撰:《荀子集解》,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326頁。
    [463]王先謙撰:《荀子集解》,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226頁。
    [464]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671頁。
    [465]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840頁。
    [466]據楊寶忠考證,此《類篇》與今本《類篇》迥異。見楊寶忠《疑難字考釋與研究》。(中華書局,2005年版)
    [467]《漢語大字典》,崇文書局,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2版,第698頁。
    [468]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頁。
    [469]釋道世撰、周叔迦、蘇晉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作“”。(中華書局,2003年版,第1020頁)
    [470]查慎行《武行寓樓與德尹夜話》云“迎面蛛絲落幾番,每從遠信報平安。各驚顏狀他鄉換,一落江湖戢影難。犵鳥蠻花天萬里,朔雲邊雪路千盤。六年蹤跡連床話,大似羌村夢夜闌”。(《敬業堂詩集·西江集》(卷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40頁)
    [471]《玄應音義》收錄於《菩薩處胎經》,《慧琳音義》轉錄。
    [472]王先慎撰:《韓非子集解》,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221頁。
    [473]孫詒讓:《札迻》,齊魯書社,1989年版,第286頁。
    [474]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658頁。
    [475]鄭玄注、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141頁。
    [476]朱熹:《楚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14頁。
    [477]洪亮吉:《春秋左傳詁》,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167頁。
    [478]張政烺:《“”字說》,《張政烺文史論集》,中華書局,2004年版,第111、112頁。
    [479]黄侃:《黄侃論學雜著》,中華書局,1964年版,第419頁。
    [480]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41頁。
    [481]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287頁。
    [482]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691頁。
    [483]蕭統編、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選》,中華書局,1987年版,862頁。
    [484]俞樾:《群經平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續修四庫全書》版,第21頁。
    [485]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2版,第2786頁。
    [486]郝懿行:《爾雅義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93頁。
    [487]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2006年版,第230頁。
    [488]孫詒讓:《墨子間詁》,中華書局,2001年版,第485頁。
    [489]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154頁。
    [490]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2006年版,第675頁。
    [491]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588頁。
    [492]呂不韋著、高誘注:《呂氏春秋》,上海書店,1985年版,第142頁。
    [493]王聘珍撰:《大戴禮記解詁》,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39頁。
    [494]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上海書店,2011年版,第77頁。
    [495]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1186頁。
    [496]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6頁。
    [497]郝懿行:《爾雅義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55頁。
    [498]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1189頁。
    [499]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46頁。
    [500]王先謙撰:《荀子集解》,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243頁。
    [501]參李霞《慧琳〈一切經音義〉所引〈玉篇〉考》,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502]《玄應音義》僅收一條,卷18釋《六世阿毗曇論》第10卷“湴泥”詞目釋“湴”云“又作淜,同。排咸、白監二反。無舟渡河也。《說文》:涉渡水也。《玉篇》:皮氷反”。《慧琳音義》轉錄,但無“《玉篇》:皮氷反”一語。多數學者認爲係後人增補。
    [503]另見文後附錄《〈玄應音義〉與原本〈玉篇〉關係尋微》一文。
    [504]韓小荆:《〈可洪音義〉研究——以文字爲中心》,巴蜀書社,2009年版,第504頁。
    [505]鄭賢章:《〈龍龕手鏡〉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頁。
    [506]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630頁。
    [507]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695頁。
    [508]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528頁。
    [509]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469頁。
    [510]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617頁。
    [511]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692頁。
    [512]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467頁。
    [513]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486頁。
    [514]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647頁。
    [515]張涌泉:《漢語俗字研究》(增訂本),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第367頁。
    [516]張涌泉:《漢語俗字研究》(增訂本),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第367頁。
    [517]任繼愈《佛教大辭典》指出,“菩薩”,梵文Bodhisattva的音譯之略,全稱“菩提薩埵”,原始含義是“聰慧者”。“菩提”,梵文Bodhi的音譯。到大乘階段,開始分菩提爲多種,而把佛功德中之菩提稱爲“無上菩提”。以成佛爲目的,追求“無上菩提”的眾生,名之爲“菩提薩埵”,略稱“菩薩”。(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071、1076頁)
    [518]又頗疑記錄“菩薩”“菩提”之“”“”均爲俗訛誤字,似與“無”相關。曾良指出,“涅槃”的俗寫或作“”,跟“無”草書有關。敦煌卷子中,“涅槃”俗寫爲“”“”較多,也偶見寫作“”“”,偶爾還有寫作“”。(《敦煌佛經字詞與校勘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75、276頁)
    [519]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439、440頁。
    [520]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568頁。
    [521]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712頁。
    [522]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859頁。
    [523]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621頁。
    [524]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854頁。
    [525]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704頁。
    [526]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733頁。
    [527]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876頁。
    [528]韓小荆:《〈可洪音義〉研究——以文字爲中心》,巴蜀書社,2009年版,第427頁。
    [529]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30頁。
    [530]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358頁。
    [531]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1087、1088頁。
    [532]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527頁。
    [533]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988頁。
    [534]唐文:《鄭玄辭典》,語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24頁。
    [535]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585頁。
    [536]朱熹:《詩集傳》,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201頁。
    [537]許維遹撰:《呂氏春秋集釋》,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16頁。
    [538]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846、847頁。
    [540]原本恐誤。似作“”。
    [541]鄭賢章:《〈龍龕手鏡〉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頁。
    [542]如《慧琳音義》卷4“纖長”詞目釋“纖”云“相鹽反。《廣雅》:纖,微也。《方言》:小也。《說文》:細也。从系,韱聲。又說韱字下从韭,箋聲也。箋音接閻反。二人从从音从戈。經从土从非作,不成字也”。
    [543]張涌泉:《試論漢語俗字研究的意義》,《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張涌泉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03、105頁。
    [546]陳五云等曾指出《慧琳音義》“正體”幾大主要來源和依據:其一、以《說文》小篆的隸定傳承字爲正體。其二、以經典傳承字爲正體。其三、以《說文》隸變傳承字爲正體。其四、以專名字爲正體。其五、以《玉篇》爲正體。其六、以後出本字爲正體。其七、以《說文》譌體爲正體。其八、以借字爲正體。(陳五雲、徐時儀、梁曉虹《从慧琳音義中有關“正字”的術語應用看唐代佛經抄寫中的用字習俗》,《第二屆中國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547]高鴻縉:《中國字例》,臺灣三民書局,1992年9版,第263頁。
    [548]戴家祥:《金文大字典》,學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2716頁。
    [549]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412頁。
    [550]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966頁。
    [551]劉桓:《殷契偶札》,《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49頁。
    [552]于省吾云“”即今方言切物曰剁的“剁”字。(《釋奴、婢》,《考古》,1962年第9期第498頁)
    [553]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上海書店,1985年版,卷6第102頁。
    [554]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944頁。
    [555]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527頁。
    [556]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52頁。
    [557]楊伯峻撰:《列子集釋》,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183頁。
    [558]王先謙撰:《韓非子集解》,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52頁。
    [559]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2版,第2852頁。
    [560]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中華書局,1987年第2版,第1021頁。
    [561]李曄:《周代農業生產工具名物考》,《學術研究》,1963年第2期。
    [562]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11頁。
    [563]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版,第82頁。
    [564]周祖謨校箋:《方言校箋》,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14頁。
    [565]許進雄:《“柔”字解》,《許進雄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601頁。
    [566]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年影印再版,第2832頁。
    [567]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348頁。
    [568]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778頁。
    [569]洪興祖:《楚辭補注》,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220頁。
    [570]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上海書店,1985年版,卷5第120頁。
    [571]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上海書店,1985年版,卷6第44頁。
    [572]郭象注、成玄英疏:《莊子注疏》,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483頁。
    [573]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頁。
    [574]張涌泉:《試論漢語俗字研究的意義》,《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張涌泉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01頁。
    [575]鄭玄章:《〈龍龕手鏡〉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頁。
    [576]疑原刻本誤,恐本作“雁”。詳見下篇字表注釋。
    [577]裘錫圭:《釋殷墟卜辭中與建筑有關的兩個詞——‘門塾’與‘’》,《出土文獻研究續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2頁。
    [578]董蓮池指出,許慎把“追”字分析爲形聲字,是把所从的“”旁當作了《說文》訓爲小阜的“”
    (古堆字),這是錯誤的。“追”字本是从止追師的會意字。由於相混,漸漸無人知道“追”字所从的“”是古“師”字。(《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68頁)
    [579]陳奐:《詩毛氏傳疏》,商務印書館,1934年再版,第29頁。
    [580]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1438頁。
    [581]王力:《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628頁。
    [582]陸宗達:《陸宗達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319頁。
    [583]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019頁。
    [584]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55頁。
    [585]任繼愈:《佛教大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7頁。
    [586]《全唐詩》(卷224),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2393頁。
    [587]于省吾:《雙劍誃殷契駢枝三編·釋》,《雙劍誃殷契駢枝·雙劍誃殷契駢枝續編·雙劍誃殷契駢枝三編》,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291頁。
    [588]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2006年2版,第1511頁。
    [589]李守奎、劉波:《續論隓字構形與隓聲字的音義》,《古文字研究》(第29輯),中華書局,2012年版,第657頁。
    [590]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2009年3版,第1586、1587頁。
    [591]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2版,第1916頁。
    [592]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380頁。
    [593]林義光:《文源》,中西書局,2012年版,第386頁。
    [594]邵瑛:《說文解字群經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續修四庫全書》版,第306頁。
    [595]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99頁。
    [596]郭沫若:《陜西新出土器銘考釋》,《說文月刊》,1943年版,第3卷第10期,第154頁。
    [597]于省吾:《釋量》,《甲骨文字釋林》,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416頁。
    [598]王獻唐:《釋每美》,臺灣《中國文字》(第35冊),第3933、3934、3935頁。
    [599]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年影印再版,第193頁。
    [600]此部分內容發表於拙文《試論一切經音義刻本用字的學術價值》,《黄岡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
    [601]以《一切經音義》詞目字進行統計,包括重條目字。
    [602]徐時儀《玄應〈眾經音義〉研究》指“稱一些當時新產生的字爲近字。”(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602頁)
    [603]黄仁瑄:《玄應〈一切經音義〉中的近字》,《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
    [604]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2265頁。
    [605]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276頁。
    [606]裘錫圭:《戰國貨幣考十二篇》,《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449頁。
    [607]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738頁。
    [608]郭象注、成玄英疏:《莊子注疏》,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20頁。
    [609]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3036頁。
    [610]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356頁。
    [611]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21頁。
    [612]王琦注:《李賀詩歌集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13頁。
    [613]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66頁。
    [614]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第266頁。
    [615]裘錫圭指出,文字之間的通用關係,古代多用“A與B同”“A同B”“A與B通”“A通B”等說法,B起注釋A的作用,一般都以習用字充當B。(《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第267頁)
    [616]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上海書店,2011年版,第61頁。
    [617]王念孫:《讀書雜志》,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33頁。
    [618]范曄撰、李賢等注:《後漢書》,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965頁。
    [619]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61頁。
    [620]郭沫若:《管子集校》,《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0頁。
    [621]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2006年版,第740頁。
    [622]白玉崢:《契文舉例校讀》,臺灣《中國文字》(第52冊),第5837頁。
    [623]張政烺:《殷契“田”解》,《張政烺文史論集》,中華書局,2004年版,第594頁。
    [624]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514頁。
    [625]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192、193頁。
    [626]林澐:《豊豐辨》,《古文字研究》(第12輯),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86頁。
    [627]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281頁。
    [628]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689頁。
    [629]錢繹:《方言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66頁。
    [630]蕭統編、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選》,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645頁。
    [631]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980頁。
    [632]蕭統編、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選》,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549頁。
    [633]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871頁。
    [634]王引之:《經義述聞》,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83頁。
    [636]陳五云:《从新視角看漢字:俗文字學》,河南人民出版社,第85頁。
    [637]劉中富:《〈干祿字書〉字類研究》,齊魯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頁。
    [638]鄭賢章:《〈龍龕手鏡〉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頁。
    [639]以《一切經音義》詞目字作統計,含重復條目。
    [640]《一切經音義》中有“古文”“古字”,但無“古用”。
    [641]《一切經音義》收有相關“今用”字約19條。但據體例,似與其他術語有別,當非獨立的術語,主要術語爲“某某非今用”。
    [642]據體例,其“今作”字當主要屬“古今字”範疇。
    [643]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02頁。
    [644]孫詒讓:《周禮正義》,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2354頁。
    [645]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198頁。
    [646]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487頁。
    [647]孫詒讓:《周禮正義》,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3236頁。
    [648]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457頁。
    [649]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945頁。
    [650]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307頁。
    [651]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361頁。
    [652]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500頁。
    [654]邱德修:《說“輦”及其相關的問題》,《第三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輔仁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254頁。
    [655]董蓮池指出,“裘”字衣旁中間从的“求”,像多足蟲,爲“蛷”之初文。并非像裘之毛文,只充當聲符。(《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334頁)
    [656]吳鎮烽:《金文研究札記》,《人文雜志》1981年第2期,第95頁。
    [657]張政烺:《中山王壺及鼎銘考釋》,《古文字研究》(第1輯),中華書局出版社,1979年版,第219頁。
    [658]黄錫全:《汗簡注釋》,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414頁。
    [659]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518頁。
    [660]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176頁。
    [661]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161頁。
    [662]商承祚:《〈說文〉中之古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03頁。
    [663]洪興祖:《楚辭補注》,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314頁。
    [664]洪興祖:《楚辭補注》,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21頁。
    [665]黄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撰:《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82頁。
    [666]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397頁。
    [667]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45頁。
    [668]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92頁。
    [669]王先謙撰:《荀子集解》,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52頁。
    [670]董蓮池:《從金文勻、鈞的構形說“”爲金之初文》,《古文字研究》(第29輯),中華書局,2012年版,第313頁。
    [671]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173頁。
    [672]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129頁。
    [673]孫詒讓:《周禮正義》,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3291頁。
    [674]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718頁。
    [675]魏徵等撰:《隋書》,中華書局,1973年版,第942頁。
    [676]劉昫等撰:《舊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1985頁。
    [677]洪成玉:《古今字》,語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7頁。
    [678]韓小荆認爲宜作是“對于某些存在問題的經文,在沒有十分把握作出肯定判斷的情況下,參照異文和被釋字字音、字形,考定出一個比較合理的經文正字。”(《可洪音義研究—以文字爲中心》,巴蜀書社,第70頁)可能有待商榷。
    [679]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230頁。
    [680]鄭玄注、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77、678頁。
    [681]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2版,第2556頁。
    [682]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738頁。
    [683]李維琦:《佛經詞語匯釋》,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366頁。
    [686]毛遠明:《〈玄應音義〉中的“非”類字研究》,《佛經音義研究:第二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52-63頁。
    [687]本章節內容側重於從“佛經文用字”角度進行闡述。
    [688]毛遠明:《〈玄應音義〉中的‘非’類字研究》,《佛經音義研究:第二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60、61頁。
    [689]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3544頁。
    [690]郝懿行:《爾雅義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868頁。
    [691]黄靈庚:《楚辭章句疏證》,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2382頁。
    [692]王輝:《秦銅器銘文編年集釋》,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第24頁。
    [693]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97頁。
    [694]紀昀:《閱微草堂筆記》,中國文聯出版社,1996年版,第54頁。
    [695]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236頁。
    [696]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150頁。
    [697]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64頁。
    [698]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672頁。
    [699]蕭統編、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選》,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238頁。
    [700]嚴一萍:《釋》,臺灣《中國文字》(第7冊)。
    [701]嚴一萍:《釋》,臺灣《中國文字》(第7冊),第719頁。
    [702]嚴一萍:《釋》,臺灣《中國文字》(第7冊),第720頁。
    [703]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29頁。
    [704]洪亮吉撰:《春秋左傳詁》,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419頁。
    [705]陳奐:《詩毛氏傳疏》,商務印書館,1933年版,第90頁。
    [706]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472頁。
    [707]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第205頁。
    [708]毛遠明:《〈玄應音義〉中的‘非’類字研究》,《佛經音義研究:第二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52頁。
    [709]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818頁。
    [710]郭象注、成玄英疏:《莊子注疏》,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395頁。
    [711]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912頁。
    [712]蕭統編、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選》,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60頁。
    [713]脫脫等撰:《宋史》,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114頁。
    [714]李延壽撰:《南史》,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2401頁。
    [715]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691頁。
    [716]脫脫等撰:《宋史》,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10235頁。
    [717]范曄撰、李賢等注:《後漢書》,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964頁。
    [718]范曄撰、李賢等注:《後漢書》,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965頁。
    [719]李富孫:《春秋左傳異文釋》,清經解本。
    [720]范曄撰、李賢等注:《後漢書》,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888頁。
    [721]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2版,第400頁。
    [722]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047頁。
    [723]黄暉撰:《論衡校釋》,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586頁。
    [724]郭茂倩:《樂府詩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1035頁。
    [725]黄靈庚疏證:《楚辭章句疏證》,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2911頁。
    [726]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上海書店,1985年版,第20卷第42頁。
    [727]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3060頁。
    [728]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71頁。
    [729]蕭統編、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選》,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426頁。
    [730]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710頁。
    [731]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896頁。
    [732]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915頁。
    [733]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3954頁。
    [734]洪亮吉撰:《春秋左傳詁》,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333頁。
    [735]王先謙撰:《韓非子集解》,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459頁。
    [736]蕭統編、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選》,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974頁。
    [737]司馬光編著、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鑒》,中華書局,1956年版,第449頁。
    [738]王力:《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932頁。
    [739]洪亮吉撰:《春秋左傳詁》,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440頁。
    [740]錢繹:《方言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686頁。
    [741]《慧琳音義》轉錄作“埤”。
    [742]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2版,第3014頁。
    [743]馬瑞辰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273頁。
    [744]王念孫:《讀書雜志》,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0頁。
    [745]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2版,第2500頁。
    [746]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607頁。
    [747]蕭統編、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選》,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429頁。
    [748]郭象注、成玄英疏:《莊子注疏》,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39頁。
    [749]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699頁。
    [750]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40頁。
    [751]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49頁。
    [752]王引之:《經義述聞》,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634頁。
    [753]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27頁。
    [754]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上海書店,1985年版,第14卷第48頁。
    [755]王先謙撰:《荀子集解》,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24頁。
    [756]孫詒讓:《周禮正義》,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3230頁。
    [757]王聘珍撰:《大戴禮記解詁》,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237頁。
    [758]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240頁。
    [759]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798頁。
    [760]楊伯峻撰:《列子集釋》,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264頁。
    [761]崔豹:《古今注》,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頁。
    [762]張涌泉:《敦煌寫本辨偽研究——基于字形分析角度的考察》,《張涌泉敦煌文獻論叢》,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96頁。
    [763]楊伯峻撰:《列子集釋》,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254頁。
    [764]施耐庵、羅貫中著:《水滸傳》,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2版,第27頁。
    [765]孫光憲:《北夢鎖言》,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428頁。
    [766]《全唐詩》(卷791),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8904頁。
    [767]王先謙撰:《荀子集解》,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123頁。
    [768]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691頁。
    [769]黄靈庚:《楚辭章句疏證》,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2749頁。
    [770]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3281頁。
    [771]楊明照撰:《抱朴子外篇校箋》,中華書局,1991年版,第547頁。
    [772]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頁。
    [773]鄭玄注、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142頁。
    [774]王念孫:《讀書雜志》,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頁。
    [775]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704頁。
    [776]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1101頁。
    [777]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705頁。
    [778]郝懿行:《爾雅義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頁。
    [779]司馬光編著、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鑒》,中華書局,1956年版,第158頁。
    [780]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605頁。
    [781]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2版,第2126頁。
    [782]劉淇著、章錫琛校注:《助字辨略》,中華書局,2004年2版,第170頁。
    [783]王引之:《經傳釋詞》,岳麓書社,1982年版,第133頁。
    [784]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633頁。
    [785]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418頁。
    [786]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769頁。
    [787]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586頁。
    [788]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140頁。
    [789]王念孫:《經義述聞》,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83頁。
    [790]洪興祖:《楚辭補注》,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58頁。
    [791]杜預集解:《春秋經傳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360頁。
    [792]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577頁。
    [793]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88頁。
    [794]錢繹:《方言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606、607頁。
    [795]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374頁。
    [796]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2版,第12頁。
    [797]錢大昕:《廿二史考異》,鳳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914頁。
    [798]孫詒讓:《札迻》,齊魯書社,1989年版,第252頁。
    [799]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3694頁。
    [800]鄭玄注、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663頁。
    [801]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3433頁。
    [802]肅子顯撰:《南齊書》、中華書局,1972年版,第147頁。
    [803]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70頁。
    [804]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812頁。
    [805]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379頁。
    [806]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887頁。
    [807]周祖謨校箋:《方言校箋》,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75頁。
    [808]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4173頁。
    [809]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第208頁。
    [810]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704頁。
    [811]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821頁。
    [812]玄奘、辯機著、季羨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記》,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173頁。
    [813]楊明照撰:《抱朴子外篇校箋》,中華書局,1991年版,396頁。
    [814]見朱慶之《代前言:佛教混合漢語初論》,《佛教漢語研究》(商務出版社,2009年版,第1頁)
    [815]楊寶忠:《疑難字續考》,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381頁。
    [816]毛遠明:《玄應音義中“非”類字研究》,《佛經音義研究:第二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
    [817]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94頁。
    [818]王念孫:《讀書雜志》,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944頁。
    [819]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3547頁。
    [820]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600頁。
    [821]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97頁。
    [822]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869頁。
    [823]毛遠明對此未作細分,見《〈玄應音義〉中的“非”類字研究》,《佛經音義研究:第二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
    [824]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2009年第3版,第828頁。
    [825]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84頁。
    [826]高亨注:《詩經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93頁。
    [827]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861頁。
    [828]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2版,第2200頁。
    [829]韓小荆:《〈可洪音義〉研究——以文字爲中心》,巴蜀書社,2009年版,第677頁。
    [830]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2版,第2819頁。
    [831]任繼昉:《釋名匯校》,齊魯書社,2006年版,第107頁。
    [832]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899頁。
    [833]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061年版,第93、94頁。
    [834]《全唐詩》(卷791),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8903頁。
    [835]《全唐詩》(全唐詩逸卷),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10218頁。
    [836]黄靈庚:《楚辭章句疏證》,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2934頁。
    [837]王力:《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61頁。
    [838]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214頁。
    [839]俞樾:《春秋名字解詁補義》,《春秋戰國史研究文獻叢刊》(第2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版,第208頁。
    [840]此條內容已發表於拙著《一切經音義刻本用字研究》第6章“疑難俗訛字叢考”。
    [841]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838頁。
    [842]李維琦:《佛經詞語匯釋》,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頁。
    [843]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70頁。
    [844]鄭玄注、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21頁。
    [845]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692頁。
    [846]黄靈庚:《楚辭章句疏證》,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616頁。
    [847]郝懿行:《爾雅義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50頁。
    [848]鄭玄注、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143頁。
    [849]據其反切,“鈏”當爲‘’同詞異寫字。
    [850]洪亮吉:《春秋左傳詁》,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478頁。
    [851]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491頁。
    [852]鄭玄注、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97頁。
    [853]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683、1684頁。
    [854]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128頁。
    [855]王先謙撰:《荀子集解》,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326頁。
    [856]王先謙撰:《荀子集解》,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226頁。
    [857]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4170頁。
    [858]胡奇光:《中國小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頁,第112頁。
    [859]詳參郎晶晶《字林研究》,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860]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43頁。
    [861]《慧琳音義》收錄此詞目於《沙彌十戒並威儀》。《大正藏》收《沙彌十戒並威儀》,但未檢得此詞目。
    [862]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654頁。
    [863]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81頁。
    [864]許維遹撰:《呂氏春秋集釋》,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219頁。
    [865]諸祖耿:《戰國策集注匯考》,鳳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561頁。
    [866]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2版,第12頁。
    [867]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772頁。
    [868]王先謙撰:《荀子集解》,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326頁。
    [869]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219頁。
    [870]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420頁。
    [871]鄭賢章:《〈龍龕手鏡〉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205頁。
    [872]《全唐詩》(卷600),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6941頁。
    [873]《全唐詩》(卷643),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7362頁。
    [874]韓小荆:《〈可洪音義〉研究——以文字爲中心》,巴蜀書社,2009年版,第536頁。
    [875]姚永銘:《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86頁。
    [876]徐時儀:《玄應和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頁。
    [877]顧野王:《原本玉篇殘卷》,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55頁。
    [878]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90年2版,第731頁。
    [879]錢繹:《方言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31頁。
    [880]呂不韋著、高誘注:《呂氏春秋》,上海書店,1985年版,第338頁。
    [881]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48頁。
    [882]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485頁。
    [883]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85頁。
    [884]姚永銘:《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82頁。
    [885]雷漢卿:《禪籍方俗詞研究》,巴蜀書社,2010年版,第629頁。
    [886]慧琳在卷64中指出佛經文作“消”“非經義”,如《慧琳音義》卷64“乾痟”詞目釋“痟”云“下小焦反。《埤蒼》:痟謂渴病也,亦痟瘦病也。从疒肖聲。經从水作消。《考聲》:消謂滅也,非經義”。
    [887]郝懿行:《爾雅義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75頁。
    [888]錢繹:《方言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574頁。
    [889]徐時儀:《玄應和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55頁。
    [890]郞晶晶曾撰寫《字林研究》,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891]許啟峰曾撰寫《字書研究》,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892]裘錫圭指出,“六書”一詞最早見于屬於古文經系統的《周禮》。不過據近人研究,把“六書”解釋爲“造字之本”,大概是漢代古文學家的創造。公元1世紀末,許慎撰寫《說文解字》,爲古文學家對文字的研究作了出色的總結。(《古文字學簡史》,《文史叢稿:上古思想、民俗與古文字學史》,上海遠東出版社,2012年2版,第141頁)
    [893]孫雍長指出:“其說的流播不僅僅使得對轉注問題的研究更加複雜混亂,使得客體存在的轉注造字之法益發未能被人們正確認識,更主要的是要看到,它對漢字研究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在於:它一度混淆了造字法則與字形結構這兩個概念的界限,使人們簡單地把‘字之體’與造字之法等同起來,似乎一種‘字之體’便只能是一種造字之法的產物,从而把對漢字的研究引到一種形而上學的方法論。……所以我們說它是對漢字造字法則研究的一個大倒退。”(《轉注論》(增補本),語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11、12頁)
    [894]王念孫:《廣雅疏證》,中華書局,2004年第2版,第1頁。
    [895]白兆麟:《轉注說源流述評》,《安徽大學學報》,1982年第1期,第98頁。
    [896]孫雍長:《轉注論》(增補本),語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頁。
    [897]劉興均:《“六書”研究的一次大膽超越——評鍾如雄教授〈漢字轉注學原理〉》,《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第261頁。
    [898]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第103頁。
    [899]景審《慧琳音義》序。
    [900]黄德寬、陳秉新:《漢語文字學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2版,第120頁。
    [901]裘錫圭:《四十年來文字學研究的回顧》,《文史叢稿:上古思想、民俗與古文字學史》,上海遠東出版社,2012年2版。第249頁。
    [902]孫雍長:《轉注論》(增補本),語文出版社,2010年版,自序。
    [903]白兆麟:《論傳統‘六書’之本原意義》,《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第65頁。
    [904]白兆麟:《論傳統‘六書’之本原意義》,《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第65頁。
    [905]白兆麟:《轉注字之類型例析》,《長江學術》,2007年3期,第127頁。
    [906]鍾如雄:《敦煌變文轉注字考》,《古漢語研究》,2007年第4期,第32、33、34、35、36頁。
    [907]解冰指出慧琳音義中明確分析指明了“轉注”字共有48條(其中一條重出)。黄仁瑄指出凡48例(其中一例是對《周禮》相關文字的解說)
    [908]黄仁瑄:《唐五代佛典音義研究》,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113頁。
    [909]解冰:《慧琳〈一切經音義〉轉注、假借考》,《貴州大學學報》,1992年第2期,第59、60頁。
    [910]如《慧琳音義》卷85“巃嵸”詞目云“上禄孔反,下宗孔反。《考聲》云:山峯叢叢高皃。《古今正字》轉注字也”。
    [911]如《慧琳音義》卷35“荏苒”詞目云“上耳枕反,下音染。案:荏苒,猶因循不覺盈時也。轉注字也”。
    [912]如《慧琳音義》卷78“砰”詞目云“下坎閤反。《考聲》:石相聲。二字正體並从石。轉注字也。《說文》云:石聲也。从石盇聲”。
    [913]孫詒讓:《周禮正義》,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215頁。
    [914]何寧撰:《淮南子集釋》,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2頁。
    [915]王符撰、汪繼培箋:《潛夫論箋校正》,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261頁。
    [916]楊伯峻撰:《列子集釋》,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252頁。
    [917]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535頁。
    [918]鄭玄注、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51頁。
    [919]郝懿行:《爾雅義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34頁。
    [920]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363頁。
    [921]古文“卝”與古“卵”形相近,蓋多混。《古文字類編》收“卵”作“(望山M2簡)”“(雲夢日甲)”等形,或可隸作“卝”,同形。《九經字樣》云“卝,上《說文》下隸變”,《五經文字》云“卝,古患反,見《詩·風》。《字林》不見。又古猛反,見《周禮》。《說文》以爲古字”,段玉裁釋“磺”注“賈疏云:經所云卝,是總角之卝字。此官取金玉,於卝字無所用,故轉从石邊廣之字。語甚明析。……卝本《說文》字,古音如關,亦如鯤。引伸爲總角卝兮之卝,又假借爲金玉樸之磺。……至於《說文》字本作卝,不作。《五經文字》曰:卝,古患反,見《詩·風》。《說文》以爲古字。《九經字様》曰:卝,上《說文》下變。是《說文》字作卝,唐時不誤,確然可證。《五經文字》又云:卝,《字林》不見,可證卝變爲,始於《字林》。今時《說文》作不作卝,則五季以後據《字林》改《說文》者所爲也。《說文》旣無卝,乃有淺人於《石部》妄增之。卝果是古文磺,則鄭何必云之言,賈何必云此官取金玉於卝字無所用哉。今於《部》正之,於《石部》刪之。學者循是以求之,許書之眞面可見矣”。
    [922]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740頁。
    [923]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692頁。
    [924]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519頁。
    [925]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中華書局,2004年版,第439頁。
    [926]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145頁。
    [927]黄錫全:《汗簡注釋》,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302頁。
    [928]戴侗:《六書故》,中華書局,2012年版,第157頁。
    [929]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431頁。
    [930]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4年版,第3518頁。
    [931]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796頁。
    [932]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280頁。
    [933]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90頁。
    [934]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年影印再版,第441頁。
    [935]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56頁。
    [936]聞一多:《語言文字編·釋桑》,《聞一多全集》(第10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58頁。
    [937]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77頁。
    [938]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上海書店,1985年版,卷3第113頁。
    [939]麗藏本《玄應音義》第9卷作“”。
    [940]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上海書店,1985年版,卷9第98頁。
    [941]高田忠周:《古籀篇》,《金文文獻集成》(現代文獻·文字學研究·第34冊),綫裝書局,2005年影印版,第243、244頁。
    [942]黄仁瑄:《慧琳〈一切經音義〉中的一些轉注字》,《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10期,第82頁。
    [943]錢穆:《莊子纂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版,第147頁。
    [944]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450頁。
    [945]孫詒讓:《周禮正義》,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691頁。
    [946]董莲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196页。
    [947]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34頁。
    [948]李道平撰:《周易集解纂疏》,中華書局,1994年版,第610頁。
    [949]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840頁。
    [950]戴家祥:《金文大字典》,學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3825、3826頁。
    [951]戴家祥:《金文大字典》,學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3817頁。
    [952]林義光:《文源》,中西書局,2012年版,第128、315頁。
    [953]董蓮池指出,敻字秦簡所見作,上從角,中從臼,下從又。篆文是角之訛,目是臼之訛,攴是又之訛。字的構形之旨待考。(《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130頁)
    [954]林義光:《文源》,中西書局,2012年版,第206頁。
    [955]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361頁。
    [956]王先謙撰:《荀子集解》,中華書局,1988年版,337頁。
    [957]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241頁。
    [958]周振甫譯注:《周易譯注》,中華書局,1991年版,第257頁。
    [959]鄭玄注、賈公彥疏:《儀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0頁。
    [960]林義光:《文源》,中西書局,2012年版,第261頁。
    [961]林義光:《文源》,中西書局,2012年版,第63頁。
    [962]林義光:《文源》,中西書局,2012年版,第177頁。
    [963]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上海書店,1985年版,卷3第29、30頁。
    [964]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935頁。
    [965]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2版,第3303頁。
    [966]歐陽修、宋祈撰:《新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5679頁。
    [967]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2版,第2599頁。
    [968]《全唐詩》(卷524),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5998頁。
    [969]《全唐詩》(卷427),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4704頁。
    [970]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942頁。
    [971]蕭璋:《釋至》,《國立浙江大學文學院集刊》,1943年第3集,第`16頁。
    [972]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248頁。
    [973]馬敘倫:《讀金器刻詞》,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89頁。
    [974]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127頁。
    [975]唐蘭:《天壤閣甲骨文存》,《甲骨文獻集成》(甲骨文考釋·著錄片考釋·第2冊),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影印版,第485、486頁。
    [976]詹鄞鑫:《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長度單位探源》,《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第6期。
    [977]林義光:《文源》,中西書局,2012年版,第94頁。
    [978]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517頁。
    [979]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72頁。
    [980]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3260頁。
    [981]王先慎撰:《韓非子集解》,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387頁。
    [982]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5頁。
    [983]王引之:《經傳釋詞》,岳麓書社,1982年版,第116頁。
    [984]于省吾:《釋丯》,《甲骨文字釋林》,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353、356、357頁。
    [985]戴侗:《六書故》,中華書局,2012年版,第688頁。
    [986]于省吾:《釋能和以及从的字》,《古文字研究》(第8輯),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2、8頁。
    [987]裘錫圭:《文字學概要》,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181頁。
    [988]毛遠明:《玄應音義中“非”類字研究》,《佛經音義研究:第二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
    [989]王念孫:《經義述聞》,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990]解冰:《慧琳〈一切經音義〉轉注、假借考》,《貴州大學學報》,1992年第2期,第63頁。
    [991]錢繹:《方言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02頁。
    [992]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334頁。
    [993]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65頁。
    [994]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2版,第2401頁。
    [995]李維琦:《佛經詞語匯釋》,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208頁。
    [996]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761頁。
    [997]錢大昕:《廿二史考異》,鳳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245頁。
    [998]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上海書店,2011年版,第98頁。
    [999]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148頁。
    [1000]王念孫:《讀書雜志》,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622頁。
    [1001]周紹良、張涌泉、黄徵輯校:《敦煌變文講經文因緣輯校》,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83頁。
    [1002]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651頁。
    [1003]俞樾:《諸子平議》,中華書局,1954年版,第124頁。
    [1004]錢繹:《方言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464頁。
    [1005]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701頁。
    [1006]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3015頁。
    [1007]郭象注、成玄英疏:《莊子注疏》,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287頁。
    [1008]郝懿行:《爾雅義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11頁。
    [1009]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83頁。
    [1010]黎翔鳳撰:《管子校注》,中華書局,2004年版,第1172頁。
    [1011]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2版,第1485頁。
    [1012]任繼昉:《釋名匯校》,齊魯書社,2006年版,第461頁。
    [1013]王引之:《經義述聞》,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頁。
    [1014]郝懿行:《爾雅義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39頁。
    [1015]任繼愈:《佛教大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71頁。
    [1016]范曄撰、李賢等注:《後漢書》,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299頁。
    [1017]孫詒讓:《周禮正義》,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3556頁。
    [1018]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519頁。
    [1019]王念孫:《讀書雜志》,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622頁。
    [1020]王先謙:《釋名疏證補》,清光緒22年刻本。
    [1021]王琦注:《李賀詩歌集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17頁。
    [1022]任繼愈:《佛教大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1頁。
    [1023]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910頁。
    [1024]房玄齡等撰:《晉書》,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1759頁。
    [1025]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2版,第3265頁。
    [1026]蕭統編、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選》,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169頁。
    [1027]陸宗達:《陸宗達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319頁。
    [1028]孔安國傳、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03頁。
    [1029]陸德明撰、黄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中華書局,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763頁。
    [1030]解冰:《慧琳〈一切經音義〉轉注、假借考》,《貴州大學學報》,1992年第2期,第61頁。
    [1031]黄仁瑄:《慧琳〈一切經音義〉中的假借》,《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第40頁。
    [1032]黄仁瑄:《唐五代佛典音義研究》,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130-138頁。
    [1033]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第107頁。
    [1034]唐蘭:《中國文字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頁。
    [1035]濮之珍:《中國語言學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頁。
    [1036]于亭:《玄應〈一切經音義〉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16頁。
    [1037]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第105頁。
    [1038]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年影印再版,第1617、1618頁。
    [1039]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上海書店,1985年版,卷14第51頁。
    [1040]林義光:《文源》,中西書局,2012年版,第419、420頁。今《五經文字》未見收“朚”。
    [1041]徐時儀:《一切經音義三種校本合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修訂版,第12頁。
    [1042]本章部分內容發表於拙著《一切經音義刻本用字研究》。
    [1043]張湧泉:《敦煌俗字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頁。
    [1044]陳五云:《从新視角看漢字:俗文字學》,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頁。
    [1045]李海霞、何寧:《唐代的正字運動》,《文史雜志》,2000年第1期。
    [1046]陳五云:《从新視角看漢字:俗文字學》,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頁。
    [1047]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2版,第2048頁。
    [1048]參見拙著《一切經音義刻本用字研究》。
    [1049]范曄撰、李賢等注:《後漢書》,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967頁。
    [1050]本人曾撰《閔行區地名考》一文(未刊),認爲今上海市閔行區地名中“行”表“航渡義”,“閔行”即以其渡口而命名。
    [1051]徐中舒《甲骨文字典》釋“”云“《說文》以爲舟名,非其本義。航杭古通用”,又引毛傳“杭,渡也”云“此即用其本義”。(《甲骨文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955頁)
    [1052]徐時儀:《玄應和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2頁。
    [1053]徐時儀:《一切經音義三種校本合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1054][美]斯坦利·威斯坦因:《唐代佛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05頁。
    [1055]何寄澎在《北宋的古文運動》中指出,韓愈對文章最關心的反不在內容的道,或者用,而在文學語言的辭。他討論最多的也正是辭。《答尉遲生書》云:辭不足,不可以成文。《答李翊書》云:當其取於心而注於手也,惟陳言之務去。《答陳生書》云: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辭。《答劉劉正夫書》云: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則已,用則必尚其能者。有者非他,能自樹立,不因循是也。《南陽樊紹述墓志銘》云:惟古於詞必已出,降而不能乃剽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30、231頁)
    [1056]徐剛:《古文源流考》,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頁。
    [1057]轉錄自李富華、何梅《漢文佛敎大藏經研究》第21頁。(宗敎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1058]方廣錩:《中國寫本大藏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頁。
    [1059]唐蘭指出:“中國文字史上第一次同文字是秦時的小篆,結果失敗了。這第二次定隸書(即現在所謂楷書),卻成功了。”(《中國文字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頁)
    [1060]胡奇光:《中國小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頁。
    [1061]唐蘭指出,“中國人研究文字,據現在所知,是周朝開始的。”(《中國文字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9頁)
    [1062]于亭在《玄應〈一切經音義〉研究》中指出,雖然《玄應音義》確有字書之用,但就體式來說,《玄應音義》是依賴於語境,爲了研讀經典、臨機搜訪而作的音義書,而非按聲韻或部首的原則編纂的字典、詞典。(《玄應〈一切經音義〉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頁)
    [1063]徐時儀:《玄應和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61頁。
    [1064]徐時儀指出其“雙字立目,收錄復詞”,云“《一切經音義》从佛經中收釋的詞語也多爲雙音節詞,即使玄應和慧琳所釋是單音詞,也多以以雙字立目,主觀上或許是爲了便於檢索查找,客觀上則是東漢以來漢語由單音詞向復合詞發展的趨勢在佛經翻譯中的如實反映,體現了漢語詞匯發展的雙音化趨勢”。(《玄應和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67頁)
    [1065]徐時儀:《玄應和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89頁。
    [1066]徐時儀:《玄應和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60頁。
    [1067]劉葉秋:《中國字典史略》,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05頁。
    [1068]余嘉錫:《四庫全書提要辯證》,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11頁。
    [1069]濮之珍:《中國語言學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頁。
    [1070]顧亭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商務出版社,2011年版,第252頁。
    [1071]黄德寬:《開啟中華文明的管鑰——漢字的釋讀與探索》,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年2011版,第288頁。
    [1072]周予同:《經學史與經學之派別——皮錫瑞〈經學歷史〉序》,《周予同經學史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2頁。
    [1073]湯用彤指出,綜計太宗一生,并未誠心獎挹佛法,僅于晚年或稍有改變。(《隋唐佛教史稿》,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頁)
    [1074]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8、19頁。
    [1075][美]斯坦利·威斯坦因:《唐代佛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2頁。
    [1076]徐時儀:《玄應和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頁。
    [1077]《大唐三藏圣教序》,《全唐文》(卷10),中華書局,1983年影印版,第119頁。
    [1078]贊寧:《宋高僧傳》,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108頁。
    [1079][美]斯坦利·威斯坦因:《唐代佛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04頁。
    [1080]《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序》,《全唐文》(卷55),中華書局,1983年影印版,第590頁。
    [1081]徐剛:《古文源流考》,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21、23頁。
    [1082]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786頁。
    [1083]陳夢家:《中國文字學》,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156頁。
    [1084]郭預衡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長編》,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2版,第202頁。
    [1085]陈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上海書店,2005年版,第66頁。
    [1086]陈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上海書店,2005年版,第66、67頁。
    [1087]陈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上海書店,2005年版,第67頁。
    [1088]陈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上海書店,2005年版,第67頁。
    [1089]可參拙著《一切經音義刻本用字研究》,亦可參張鉉、曹小雲《佛經音義避諱現象分析》一文(《佛經音義研究:第二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
    [1090]贊寧:《宋高僧傳》,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108、109頁。
    [1091]杜繼文主編:《佛教史》,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頁。
    [1092]杜繼文主編:《佛教史》,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5頁。
    [1093]李尚全:《簡明中國佛教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114頁。
    [1094]贊寧:《宋高僧傳》,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645頁。
    [1095]杜繼文主編:《佛教史》,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5、286頁。
    [1096]杜繼文主編:《佛教史》,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9頁。
    [1097]錢穆:《宋明理學概述》,九洲出版社,2010年版,第1頁。
    [1098]李尚全:《簡明中國佛教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112頁。
    [1099]錢穆:《宋明理學概述》,九洲出版社,2010年版,第1頁。
    [1100]皮錫瑞:《經學歷史》,中華書局,2004年版,第156、189頁。
    [1101]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上海書店,2005年版,第68頁。
    [1102]見海山仙館叢書《一切經音義》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續修四庫全書》版)
    [1103]王國維:《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國新發現之學問》,《王國維文集》,中華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頁。
    [1104]徐剛:《古文源流考》,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272頁。
    [1105]濮之珍云“段玉裁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開始編撰《說文解字讀》,至乾隆五十九年告成,歷時十九載。又以此爲基礎,歷時十三載,于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完成《說文解字注》。又過八年,至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得以刊行”。(《中國語言學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25頁)
    [1106]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頁。
    [1107]周予同:《漢學與宋學》,《周予同經學史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21頁。
    [1108]虞萬里:《从儒典的“音義”說到佛典的〈一切經音義〉—兼論〈一切經音義三種校本合刊〉》,《佛經音義研究:第二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568頁。
    [1109]劉中富:《字考釋——兼及、、》,《中國文字研究》(第4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9、230頁。
    [1160]據文意,恐作“”。《說文》云“會,合也。从亼,从曾省。曾,益也。凡會之屬皆从會。,古文會如此”,此字又或作“”等形,《玉篇》云“會,古文”,《集韻》云“會,古作”。
    [1250]见宋本《玉篇》序。
    [1251]于亭:《玄應〈一切經音義〉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216頁。
    [1]漢·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版.
    [2]南唐·徐鍇.《說文解字繋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影印清道光年間祁嶲藻刻本.
    [3]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經韻樓刻本.
    [4]清·桂馥.《說文解字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影印崇文書局刻本.
    [5]清·王筠.《說文句讀》[M].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影印刻本.
    [6]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M].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影印臨嘯閣刻本.
    [7]清·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M].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
    [8]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2版.
    [9]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甲骨文編》[M].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
    [10]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M].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版.
    [11]劉釗、洪颺、張新俊.《新甲骨文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2]容庚.《金文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
    [13]董蓮池.《新金文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
    [14]湯餘惠.《戰國文字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5]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M].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
    [16]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增訂本)[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7]曾憲通.《長沙楚帛書文字編》[M].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版.
    [18]張守中、張小滄、郝建文.《郭店楚簡文字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19]駢宇騫.《銀雀山漢簡文字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20]高明、葛英會.《古陶文字徵》[M].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版.
    [21]高明、涂白奎.《古文字類編》(增訂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2]黄德寬、何琳儀、徐在國、郝士宏、陳秉新、王蘊智.《古文字譜系疏證》[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
    [23]臧克和.《中古漢字流變》[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24]郭忠恕;李零、劉新光整理.《汗簡》[M].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影印《四部叢刊》影印馮舒本.
    [25]夏竦編;李零、劉新光整理.《古文四聲韻》[M].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影印北京圖書館藏宋刻配抄本.
    [26]吳大澂、丁佛言、強運開.《說文古籀補三種》[M].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影印本.
    [27]唐·唐玄度.《九經字樣》[M].後不知足齋叢書。清光绪中常熟鲍氏刻本.
    [28]唐·顔元孫.《干禄字書》[M].後不知足齋叢書。清光绪中常熟鲍氏刻本.
    [29]唐·張參.《五經文字》[M].後不知足齋叢書。清光绪中常熟鲍氏刻本.
    [30]唐·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四庫全書》影印故宫博物院本.
    [31]梁·顾野王.《大廣益會玉篇》[M].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影印張氏澤存堂本.
    [32]梁·顾野王.《原本玉篇残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彙集黎本、羅本影印本.
    [33][日]釋空海.《篆隷萬象名義》[M].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影印日本高山寺藏鳥羽永久二年寫本.
    [34]遼·行均.《龍龕手鏡》[M].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影印高麗本.
    [35]金·韓孝彦、韓道昭.《改併五音類聚四聲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四庫全書》影印明成化7年本.
    [36]宋·戴侗.《六書故》[M].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影印李鼎元刊本.
    [37]周祖謨.《爾雅校箋》[M].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影印《天祿琳琅叢書》所收宋刻本.
    [38]余迺永.《新校互注宋本廣韵》[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影印張氏澤存堂翻刻宋本.
    [39]明·張自烈;清·廖文英.《正字通》[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6年影印清康煕九年序弘文書院刊本.
    [40]清·王念孫.《廣雅疏證》[M].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影印嘉慶年間王氏家刻本.
    [41]宋·丁度等.《宋刻集韻》[M].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影印北京圖書館藏宋本.
    [42]宋·司馬光.《類篇》[M].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影印姚刊三韻本.
    [43]宋·洪适.《隷釋·隷續》[M].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影印洪氏晦木齋刻本.
    [44]清·劉淇.《助字辨略》[M].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版.
    [45]清·黄生撰,黄承吉合按.《字詁義府合按》[M].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版.
    [46]清·張玉書.《康熙字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7月版.
    [47]王國維.《觀堂集林》[M].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影印商務本.
    [48]宗邦福.《故訓匯纂》[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49]唐·陸徳明撰,黄焯彚校.《經典釋文彙校》[M].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
    [50]呂浩.《篆隷萬象名義校釋》[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7年版.
    [51]呂浩.《篆隷萬象名義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52]劉中富.《干禄字書字類研究》[M].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版.
    [53]朱葆華.《原本玉篇文字研究》[M].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版.
    [54]周祖謨.《方言校箋》[M].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版.
    [55]華學誠.《揚雄方言校釋匯證》[M].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
    [56]任繼昉.《釋名匯校》[M].濟南:齊鲁書社,2006年版.
    [57]《漢语大字典》[M].武漢:湖北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武漢:湖北長江出版集團·崇文書局;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版.
    [58]《中華字海》[M].北京:中華書局、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4年版.
    [59]黄徵.《敦煌俗字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0]黄徵.《敦煌語言文字學研究》[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1]李圃.《異體字字典》[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版.
    [62]秦公.《碑别字新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63]秦公、劉大新.《廣碑别字》[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
    [64]清·石梁.《草字彙》[M].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版.
    [65]《行草大字典》[M].北京:北京中國書店,1981年版.
    [66]李圃主編.《古文字詁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7]劉復、李家瑞編.《宋元以來俗字譜》[M].北平: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單刊,中華民國十九年版.
    [68]高亨.《古字通假會典》[M].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版.
    [69]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M].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版.
    [70]馮其庸、鄧安生.《通假字彚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71]《日本古寫經善本叢刊·玄應撰〈一切經音義〉二十五卷》(第1輯)[M].日本國際佛教大學院大學,平成十八年(2006年)影印本.
    [72]《一切經音義》[M].日本昭和七年(1932年)山田孝雄編印本.
    [73]《一切經音義》[M].上海:上海影印宋版藏經會,1935年影印宋磧砂藏本.
    [74]《一切經音義》[M].臺灣:臺灣大通書局1970年釋翻刻麗藏影印本.
    [75]《正續〈一切經音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日本獅谷白蓮社刻本.
    [76]《一切經音義》[M].北京:中華書局,《中華大藏經》(第56、57、58、59卷)1993年影印刻本.
    [77]《大正新修大藏經》[M].臺灣: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印行,1983年版.
    [78]《大正新修大藏經》CBETA电子佛典系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7版.
    [79]《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第25冊[M].北京:中華書局,《中華大藏經》(第59、60卷)1993年影印刻本.
    [80]徐時儀.《〈一切經音義〉三種校本合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2012年版.
    [81]徐時儀.《玄應〈衆經音義〉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版.
    [82]徐時儀.《〈慧琳音義〉研究》[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年版.
    [83]徐時儀.《玄應和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4]梁曉虹、徐時儀、陳五雲.《佛經音義與漢語詞匯研究》[M].北京:商務出版社,2005年版.
    [85]梁曉虹.《佛教與漢語史研究—以日本資料爲中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86]徐時儀、陳五雲、梁曉虹.《佛經音義研究:首届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87]徐時儀、陳五雲、梁曉虹.《佛經音義研究:第二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
    [88]陳五雲、徐時儀、梁曉虹.《佛經音義與漢字研究》[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版.
    [89]陳五雲.《从新視角看漢字:俗文字學》[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0]于亭.《玄應〈一切經音義〉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91]黄淬泊.《慧琳〈一切經音義〉反切考》[M].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
    [92]張幼軍.《佛教漢語訓釋方法探索》[M].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93]朱慶之.《佛教漢語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版.
    [94]李小榮.《漢譯佛典文體及其影響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95]姚永銘.《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96]方廣錩.《中國寫本大藏經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97]李富華、何梅.《漢文佛教大藏經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98]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随函錄〉研究》[M].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99]韓小荆.《〈可洪音義〉研究—以文字爲中心》[M].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9年版.
    [100]毛遠明.《碑刻文獻學通論》[M].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版.
    [101]毛遠明.《漢魏六朝碑刻校注》[M].北京:綫裝書局,2008年版.
    [102]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年版.
    [103]張富祥.《宋代文獻學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04]嚴紹璗.《漢籍在日本的流佈研究》[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05]清·王念孫.《讀書雜誌》[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影印王氏家刻本.
    [106]清·王引之.《經義述聞》[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影印道光七年刻本.
    [107]周祖謨.《問學集》[M].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版.
    [108]陳垣.《校勘學釋例》[M].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新1版.
    [109]俞樾、劉師培、楊樹達、馬敘倫、姚維銳.《古書疑義舉例五種》[M].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2版.
    [110]吴金華.《古文獻整理與古漢語研究》[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11]項楚.《敦煌變文選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
    [112]張小豔.《敦煌書儀語言研究》[M].北京:商務出版社,2007年版.
    [113]曾良.《敦煌文獻字義通釋》[M].福州:厦門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114]趙立偉.《魏三體石經古文緝證》[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
    [115]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M].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版.
    [116]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17]張涌泉.《敦煌文獻論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118]楊寶忠.《疑難字考釋與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版.
    [119]楊寶忠.《疑難字續考》[M].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版.
    [120]鄭賢章.《〈龍龕手鏡〉研究》[M].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21]鄧福祿、韓小荊.《字典考正》[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2]李維琦.《佛經詞語匯釋》[M].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23]張金泉、許建平.《敦煌音義匯考》[M].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124]歐昌俊、李海霞.《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研究》[M].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版.
    [125]曾良.《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
    [126]曾良.《隋唐出土墓誌文字研究及整理》[M].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版.
    [127]劉釗.《古文字構形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8]周志鋒.《明清小說俗字俗語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
    [129]王立軍.《宋代雕版楷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30]陳淑梅.《東漢碑隷構形系統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31]王力.《漢語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版.
    [132]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
    [133]裘錫圭.《文字學概要》[M].北京:商務印書舘,1988年版.
    [134]裘錫圭.《古文字論集》[M].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版.
    [135]唐蘭.《中國文字學》[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年版.
    [136]宋均芬.《漢語文字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137]胡樸安.《中國文字學史》[M].北京:商務印書舘,1998年影印第1版.
    [138]楊樹達.《中國文字學概要、文字形義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版.
    [139]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全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版.
    [140]胡奇光.《中國小學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1]濮之珍.《中國語言學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42]劉葉秋.《中國字典史略》[M].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
    [143]商承祚.《〈說文〉中之古文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44]王平.《〈說文〉重文研究》[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145]李榮.《文字問題》[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
    [146]張元濟.《校史隨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47]孫雍長.《轉注論》(增補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10年版.
    [148]黄仁瑄.《唐五代佛典音義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版.
    [149]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2版.
    [150]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151]孫玉文.《漢語變調構詞研究》(增訂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
    [152]鍾如雄.《漢字轉注學原理》[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153]黄德寬.《漢字理論叢稿》[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
    [154]黄德寬、陳秉新.《漢語文字學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55]黄德寬.《開啟中華文明的管鑰—漢字的釋讀與探索》[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156]徐在國.《隸定古文疏證》[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57]徐在國.《傳抄古文字編》[M].北京:綫裝書局,2006年版.
    [158]張富海.《漢人所謂古文之研究》[M].北京:綫裝書局,2007年版.
    [159]郝士宏.《古漢字同源分化研究》[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160]雷漢卿.《禪籍方俗詞研究》[M].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版.
    [161]徐時儀.《敦煌寫卷佛經音義時俗用字初探》[J].中國文字研究,2011(14).
    [162]徐時儀.《略論漢語字與詞的互動》[J].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8(5).
    [163]徐時儀.《〈一切經音義〉與古籍整理研究》[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9(1).
    [164]徐時儀.《略論〈一切經音義〉與詞匯學研究》[J].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9(5).
    [165]陳五雲、徐時儀、梁曉虹《从〈慧琳音義〉中有關“正字”的術語應用看唐代佛經抄寫中的用字習俗》[C].《第二屆中國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66]毛遠明.《〈玄應音義〉中的“非”組字研究》[C].《佛經音義研究:第二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
    [167]黄仁瑄.《慧琳〈一切經音義〉中的轉注字》[J].古漢語研究,2005(1).
    [168]黄仁瑄.《玄應〈一切經音義〉中的假借、借字》[J].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3(7).
    [169]黄仁瑄.《慧琳〈一切經音義〉中的轉注兼會意字》[J].語言研究,2005(2).
    [170]黄仁瑄.《玄應〈一切經音義〉中的近字》[J].語言研究,2006(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