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现代化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乡村改造思想及实践研究(1921-1937)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以武力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从而使中国前现代社会发生了整体性溃败,并消极被动地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进程,从此,“现代化”就一直成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时代主题而令人关注。然而,由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畸形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从而使整个社会城乡二元化结构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致使广大乡村社会日益被现代社会边缘化了。尤其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社会已经走向了极为崩溃的边缘,整个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乡村危机。由于南京国民政府不能有效地动员和整合全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乡村农民,致使乡村社会日益疏离于国家政权之外,并最终成为了中国革命的策源地。
     面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波及全国范围的乡村危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以改造国家、复兴民族为己任,他们顺应时代的需要,在大革命时期,敏锐地把革命的触角深入广大乡村社会,大力领导乡村民众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又及时进行革命战略大转移,在中国最偏僻的乡村社会建立海陆丰、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等十多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同时,对各革命根据地积极开展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经济建设、以苏维埃政权为主要内容的政权建设、以普及大众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文化建设,以及一系列“除旧布新”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建设,从而走上了一条与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和乡村建设派开展的乡村改良运动完全不同路向的、体制外的另类乡村改造道路。在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和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过程中,以彭湃、瞿秋白和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联共(布)中央和共产国际指示精神的指导下,提出了极为丰富的关于乡村改造的思想和主张。在经济建设方面,主张开展土地革命,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充分保障革命战争的供给,并不断改善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大力促进工商业发展,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制定健全的财政制度,初步建立苏区金融体系。在苏维埃政权建设方面,主张大力开展苏维埃民主政治建设,加强苏维埃政权制度建设,并不断完善苏维埃政权的职能建设。在教育文化建设方面,主张大力普及苏区民众教育,加强革命宣传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在社会建设方面,主张改造流民、土匪和反动会道门分子,维护正常社会秩序;提倡男女平等,实现妇女解放;破除封建陋习,提倡移风易俗;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救乡村弱势群体。总之,以彭湃、瞿秋白和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这些乡村改造思想和主张,对中共在大革命时期领导的乡村农民运动和土地革命时期开展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同时,也是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和思想遗产。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的潮流,把革命的触角伸向广大的乡村社会。在大革命时期,中共领导广大乡村民众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农民运动,在土地革命时期,又成功地对各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一场“改天换地”的特殊形式的乡村改造运动。从而,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时候,让经过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最偏僻的乡村大地站稳了脚跟,并最终通过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今天,在举国上下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反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进行的那场特殊的乡村改造运动,对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After The Opium War, the Western big powers have turned on the front door by the military force which China stops all foreign contact, thus caused in front of China the modern society to have the integrity rout, and has passively and negatively integrated the world capitalism modernized advancement, from this time on,"the modernization" on continuously becomes the Chinese modern times society's time subject to make one pay attention.However, because the modern China's modernization is one kind of abnormal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ed process, thus causes the entire social city and countryside dualization structure tendency to be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 cause general village society marginalizes day by day by the modern society.Especially to the20th century twenty or thirty times, the Chinese village society already moved towards the edge which collapses extremely, the entire society appeared the serious village crisis. Because of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cannot effectively mobilize and integrate of the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 of the rural peasant, causes the village society day by day sparsely to outside the state power, and has ended in the place of origin which China revolutionizes.
     Facing the20th twenty or thirty times spread nationwide Rural Crisis, The young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ok transforming the country and revival nationality as own duty, they complied with the need of the times, in the Great Revolution times, they took the revolutionary antenna thorough general village society, vigorously leaded the village populace to develop keenly the imposing farmer movement.After the Great Revolution is defeate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lso was prompt carried on the revolutionary strategy big shift, established sea Lu Feng, Jing Gang Mountains and the central Chinese Soviet areas in the Chinese most remote village society and so on more than ten countryside revolutionary base.At the same time, developed positively to each revolutionary base take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as the cent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ake the Soviet political power as the primary coverage political power construction, take popularizes the popular education as the primary coverage education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as well as a series of "abolishing the old and establishing the new" the activity for the primary coverage social construction, thus has stepped onto one sends the development the village improvement movement does not go the same way completely to, outside the system with at that times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and the village 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the kind of village transformation path.In the Great Revolution times farmer movement and in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times countryside revolutionary base construction process, taking Peng pai, Qu Qiu bai and Mao Zedong the concrete practice which revolutionizes the Marxism universal principle and China unifies as main representative's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association altogether (cloth) the central committee and under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instruction spirit instruction, proposed extremely rich about the village transformation thought and the position.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spect, advocated the development agrarian revolution, emancipates the countryside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Expands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iligently, safeguards the revolutionary war fully the supplies, and progressive improvement general populace's living standard; Promotes the industry and commerce development vigorously, breaks enemy's economic blockade; Formulates the perfect financial system, establishes the Chinese Soviet areas finance system initially.In the Soviet political power construction aspect, advocated carries out the Soviet democratic politics construction vigorously, the enhancement soviet political power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consummates the Soviet political power unceasingly the function construction.In the education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aspect, advocated popularizes the Chinese Soviet areas mass education vigorously, the enhancement revolution propaganda education, carries out the richly colorful cultural entertainment activity.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aspect, advocated transforms the refugee, the bandit and the reactionary secret societies member, maintains the normal social order; Advocated the equality of the sexes, realizes the woman to liberate; Eradicates the feudal vulgar customs, advocated changes existing habits and customs; The perfect social security system, rescues the village weak trend community.ln brief, by Peng pai, Qu Qiu bai and Mao Ze dong these villages which proposed for main representative's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emolds one's ideology with the position, has provided the important theory instruction to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the Great Revolution time leadership village farmer movement and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time development countryside revolutionary base construction, simultaneously, also i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leaves posterity's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and the thought inheritance in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times.
     The last century twenty or thirty time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omplied with the times tidal current, extends the revolutionary antenna to the general village society.ln the Great Revolution time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leader general village populace developed an imposing national to revolutionize the farmer movement, in agrarian revolution times, also successfully carried on "will trade another day" the special form village transformation movement to various countrysides revolutionary base.Thus, revolutionizes in China is most critical, let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come to stop the heel in the Chinese most remote village earth after the Great Revolution be defeated, finally and through walks "the countryside to surround the city, the military equipment capture the political power" the path, has gained the final victory which China revolutionizes.Today, vigorously carries out the socialism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whole nation from top to bottom in the process, looking lack that special village transformation movement which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arries on in the last century twenty or thirty times, which has the important model and the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to the current socialism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引文
①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北育出版社,1996,8
    ①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95
    ①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96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88
    ①张厚安,徐勇.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武汉出版社,1995,12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5-6
    ②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7
    ①罗荣渠.走向现代化的中国道路——有关近百年中国大变革的一些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6.17:44-45
    ①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8
    ①杨开道.我国农村生活衰落的原因和解救的方法.东方杂志,1937,16
    ②章元警,许仕赢.乡村建设实验(第1集).北京:中华书局,1934,195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9
    ①富顺县志:农业(第15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302
    ②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4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12
    ①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265
    ②转引自段本洛.近代江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605
    ③刘克祥,吴太昌.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86
    ④饶涤生.日趋严重的农民离村问题.申报月刊,4(12):72
    ⑤(日)田中忠夫.中国农民的离村问题.社会月刊.1929,1(6)
    ⑥赵德馨.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267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
    ⑧张研,孙燕京.民国史料丛刊.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77
    ①吴至信.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东方杂志,34(第22、23、24号合刊):97-98
    ②池子华.农民“离村”的社会经济效应——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背景.中国农史,2002,21(4)
    ③董汝舟.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东方杂志,29(7):15
    ④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910
    ①根据孙晓村.现代中国的土地问题.教育与民众,1934,8(3)所载材料整理
    ②郭铁鎗.台港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研究评析.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223
    ③转引自赵效民.中国土地革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54
    ④韩德章.河北深泽县农场经营调查.社会科学杂志.1934,5(1)
    ⑤肖云岭、陈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20
    ⑥吴至信.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东方杂志,34(第22、23、24号合刊):97-98
    ⑦胡希平.徐海农村病态的经济观.农业周报,3(47):994
    ①陈正谟.各省农工雇佣习惯及需供状况.南京:中央文化教育馆,1935,68
    ②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650
    ③张培刚.中国农村经济的回顾与前瞻.经济评论,3(3)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
    ②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279-280
    ③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民发展.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④中央农业试验所.农情报告,1936,4(8)
    ①转引彭明.中国近现代史资料选辑(第3册),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88,408
    ②人民出版社编辑: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9
    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民国二十四年全国经济状况变动调查.农情报告,1935,5(7)
    ④中国银行经济研究所.中国农业经融概要.商务印书馆,2010,36
    ⑤马乘风.最近中国农村经济诸实相之暴露.中国经济,1933,1(1)
    ⑥骆耕漠.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中的新事态.中国农村,1(9)
    ①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编: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6
    ①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17
    ②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19
    ③胡林翼.胡文忠公遗集(卷86).上海著易堂,光绪十四年(1889)铅印本,33
    ④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41
    ⑤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3
    ⑥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46
    ①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146
    ②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140
    ③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④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47
    ⑤张昭军.科举制度改废与清末十年士人阶层的分流.史学月刊,2008,1
    ⑥彭湃.海丰农民运动报告.中国农民,1926,54
    ①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52
    ②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45
    ①费孝通.中国绅士.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②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02
    ③薛暮桥、冯和法.中国农村论文选(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14
    ④汪熙等.中国现代化问题:一个多方位的历史探索.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358
    ①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149
    ②李燕光.清代的政治制度.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257
    ③[法]谢和耐著,耿升译.中国社会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542
    ④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365
    ⑤周谷城.农村社会之新观察.周谷城史学论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03
    ⑥王先民.士绅阶层与晚清“民变”——绅民冲突的历史趋向与时代成因.近代史研究.2008,1:32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
    ②蔡树邦.近十年来中国佃农风潮的研究.东方杂志,1933,30(10):5
    ③中国经济情报社.中国经济年报(1934年第1辑).生活书店,1935,1
    ④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册).上海:三联书店,1957,1012
    ⑤人民出版社编辑: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1
    ①论废科举后补救之法.东方杂志.1906,11:253
    ②河南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三次行政会议记录,1936-06,128
    ③朱汉国、王印焕.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2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117-187
    ④李喜所.中外文化交流史(晚清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21
    ⑤教育部整理教育方案草案.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3辑),1914-12,34
    ①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628
    ②问天.述内地办学情形.教育杂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620
    ③郝锦花、王先明.论20世纪初叶中国乡间私塾的文化地位.浙江大学学报,2005,35(1)
    ④乔启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292
    ⑤黄运藩.请变通学务造呈.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982
    ①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②金观涛.开放中的变迁.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4,171
    ③巫宝山.各地农民状况调查·光山.东方杂志,1927,24(16)
    ④毕问尧、解质文.沧县徐官屯村概况调查.津南农声(创刊号),1935-01
    ①莫志斌.湖南教育史(2),长沙:岳麓书社,2008,816
    ②杨开道.我国农村生活衰落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东方杂志.192708-25,24(16):5-6
    ③民国时期江宁的乡村治理.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53
    ④湖北省民政厅编印.湖北县政概况(4),1934-07:1104
    ⑤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823
    ⑥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2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150
    ①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155
    ②潘光旦.潘光旦文集.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371-378
    ①[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247
    ①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中).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1114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
    ③(英)麦高温著,朱涛、倪静译.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815
    ④周燮初.吴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第3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428
    ①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237
    ①彭明.中国近现代史资料选辑(第二册)(1924—1927).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88,56
    ②王寅生.中国北部的兵差与农民.南京: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1931,8
    ③李文海.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00
    ④陈翰笙.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2辑).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405
    ⑤集成.各地农民状况调查——山东省.东方杂志,24(16):136
    ①半山.豫省匪势之猖獗.天津大公报,1922-09-02
    ②次行.关于我国人口之调查研究.东方杂志,1924-02-25,21(4):67
    ③李文海.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94
    ④张介侯.淮北农民之生活状况.东方杂志,24(16):73-74
    ⑤冯紫岗.农民问题概论.岐山书店,1929,178
    ⑥本书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209
    ①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60
    ②[美]洛易斯·惠勒·斯诺著,王恩先等译.斯诺眼中的中国.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2,37
    ③[美]阿瑟·恩·杨格著.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状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423-424
    ④转引自彭明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资料选辑(第三册)(1927—1931).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88,419
    ⑤民国二十三年度赈务报告.丛刊,(甲种,第四十三号):3
    ⑥中国经济情报社编辑.1935年中国经济年报(第2辑),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6,146
    ①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1937
    ②转引自彭明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资料选辑(第三册)(1927—1931),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88,419
    ③李文海.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30-231
    ④杨昌禄、罗宗泽.边城史话——匪患,湘西文史资料.湖南省保靖县印,1990,107
    ⑤汪志伊.荒政辑要.转引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86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财政经济(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456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著.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大事记(第21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112
    ③邓云特.中国灾荒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71
    ④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1
    ①转引自郑大华.国民乡村建设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4
    ②张培刚.民国二十三年的中国农业经济.东方杂志,82(13)
    ③郑大华.国民乡村建设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5-27
    ④转引彭明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资料选辑(第三册)(1927—1931),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88,421-422
    ⑤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50
    ⑥转引郑大华.国民乡村建设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0
    ①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党史资料(第4辑),南昌: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1987,2
    ②文华.西北农村写真.中华月报,1933-01,6
    ③民国日报(1930-09),附刊:星期评论(第20期)
    ④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902-903
    ⑤转引自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203-204
    ①张嘉璈.中国经济目前之病态及今后之治疗.世界编译所刊行,1932,11
    ①孙中山.在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届毕业礼的演讲.孙中山.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935
    ②人民出版社编辑: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6
    ③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198
    ④人民出版社编辑: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9
    ①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向导(第191期),1927-03-12
    ②彭明.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二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356-358
    ①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编.农民运动资料(中国现代革命史丛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01
    ②[苏]A·B·巴库林.中国大革命时期武汉见闻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40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43
    ④千家驹,李紫翔.中国乡村建设批判.上海:新知书店,1936,3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3
    ①王树康.陈独秀评论选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93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4
    ③人民出版社编辑.中国现代革命史丛刊——农民运动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91
    ①人民出版社编辑.中国现代革命史丛刊——农民运动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46
    ②中国革命博物馆编.张国焘回忆录.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21
    ③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室,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国民党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37
    ④[美]洛易斯·惠勒·斯诺.斯诺文集(第1册).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208
    ⑤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三).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78-189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6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4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4-485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7-678
    ③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6-567
    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7
    ⑤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⑥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⑦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427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3
    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88
    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7
    ⑤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恳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⑥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1
    ⑦列宁.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73
    ①列宁.关于自决问题的争论.列宁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52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③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19
    ①尚书·多方.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228
    ②尚书·泰誓.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181
    ③孟子·梁惠王(下).四书章句集法.北京:中华书局,1983,216
    ④孟子·尽心(下)》.四书章句集法.北京:中华书局,1983,367
    ⑤康有为.孟子微.北京:中华书局,1987,20-21
    ⑥吕氏春秋·贵公.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631
    ①黄宗羲.原君.黄宗羲全集(1).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2-3
    ②黄宗羲.原君.黄宗羲全集(1).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6
    ③顾炎武.周室颁爵禄.日知录(卷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572
    ④顾炎武.守令.日知录(卷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718
    ①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123
    ①论语·季氏.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170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
    ①参考侯外庐.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及其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特征.中国封建社会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9-250
    ①中国史学会.太平天国(1).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神州国光社,1951,87-92
    ①中国史学会.太平天国(1).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神州国光社,1951,321
    ②中国史学会.太平天国(1).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神州国光社,1951,92
    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17
    ④列宁.列宁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7
    ①列宁.论东方各民族人民底觉醒.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1953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1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78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1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271
    ①列宁,斯大林.列宁斯大林论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136-137
    ②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2).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33-335
    ③修荣.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第2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456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1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279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1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55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1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325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2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95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834
    ④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5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译.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1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23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译.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1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38
    ③[美]罗伯特·诺斯,津尼亚·尤丁著、王淇译.罗易赴华使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354
    ④苏共中央马列研究院编.莫斯科与中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103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译.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1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345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译.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1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337
    ①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5卷).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7,246
    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5卷).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7,273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
    ②中共中央书记处.六大以前.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1
    ③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第二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63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9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第二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56-164
    ②[俄]尤.米.加列诺维奇.两大领袖:斯大林与毛泽东.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3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49-153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61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01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21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第二次至第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21-253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93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92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1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92-394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79
    ⑤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49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13
    ①韩延龙等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9-10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616-619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7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134
    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5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64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836-838
    ①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11
    ②吴明.彭湃印象记.彭湃史料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355
    ①张国焘.知识阶级在政治上的地位及其责任.向导(第12期)
    ②陈独秀.陈独秀文选(中册).上海:三联书店,1984,312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598-599
    ④张国焘.我的回忆.现代史料编刊社,1980,210
    ①陈其尤.回忆彭湃(未刊稿).转引自郭德宏,叶佐能主编.彭湃研究史料(上、下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178
    ②周凤.湃的小史(未刊稿).转引自郭德宏,叶佐能主编.彭湃研究史料(上、下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49
    ③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88
    ①摘自海丰县委党委办公室等编.海陆丰革命史料(第1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227
    ②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6-337
    ③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9
    ④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11
    ①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1
    ②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9
    ③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19
    ④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16-322
    ⑤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94
    ⑥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17
    ①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94
    ②张江明.彭湃关于农民运动的理论和实践.近代史研究,1982,3
    ③人民出版社编辑.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87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局编译处编.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论点摘编.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56-58
    ②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6
    ③人民出版社编辑.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5-47
    ①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27
    ②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0
    ①蔡洛.彭湃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72-193
    ②蔡洛.彭湃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84
    ③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77-279
    ①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81
    ②中共海丰县委党史办公室编.海陆丰革命史料(第2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159
    ③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5-336
    ④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95
    ①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4
    ①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11-119
    ②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0
    ③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24-126
    ④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20
    ①人民出版社编辑.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93
    ②孙武霞,许俊基.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32
    ③中央通讯(第6期),1927-09-23
    ①中共海丰县委党史办公室编.海陆丰革命史料(第2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138
    ②中共海丰县委党史办公室编.海陆丰革命史料(第2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144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期).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244
    ①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9-110
    ②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2
    ③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10-111
    ④郭德宏.彭湃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70-72
    ⑤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11
    ①彭明.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1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442
    ②人民出版社编辑.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75
    ③祝彦,江静.农民的伟大导师和朋友彭湃.党史纵览.2007,4
    ④刘林松,蔡洛.回忆彭湃.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57
    ①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21-322
    ②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东农民运动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6
    ③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24
    ①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43
    ②中共中央书记处.六大以前.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678
    ③瞿秋白.瞿秋白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97-298
    ④瞿秋白.政治运动与知识分子.向导(第18期),1923-01-31
    ⑤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80
    ①瞿秋白.瞿秋白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98
    ②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43-144
    ③瞿秋白.瞿秋白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137
    ④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86
    ⑤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97
    ①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89
    ②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7
    ③中共中央书记处.六大以前.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650
    ④瞿秋白.义和团运动之意义和五卅运动之前途.向导(第128期)
    ⑤瞿秋白.赤俄之第四年.北京:晨报,1922-08-16
    ⑥瞿秋白.瞿秋白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87
    ⑦中共中央书记处.六大以前.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698
    ①瞿秋白.国民会议与五卅运动.新青年(第3号)
    ②瞿秋白.瞿秋白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③瞿秋白.世界的与中国的赤化与反赤化的斗争.新青年(第5号)
    ④瞿秋白.北京屠杀与国民革命之前途.新青年(第4号)
    ⑤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74
    ⑥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608-612
    ①瞿秋白.农民政权与土地革命.向导(第195期),1927-05-08
    ①瞿秋白.革命失败之责任问题.向导(第200期),1927-07-08
    ②瞿秋白.中国革命和农民运动的策略.布尔什维克,第3卷(第4、5期合刊)
    ③瞿秋白.中共“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1927-08).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五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④瞿秋白.最近农民斗争的议决案(1927-08).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五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⑤瞿秋白.马克思主义还是民生主义.布尔塞维克(第14期),1928-01-16
    ①瞿秋白.中国革命与共产党的任务.布尔塞维克(第2、3期),1927-10-31,11-07
    ②瞿秋白.中国共产党土地问题党纲草案.布尔塞维克(第6期),1927-11
    ③瞿秋白.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政治决议案(1928年7月9日).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五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④瞿秋白.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北京:中央出版局印行,1928
    ⑤瞿秋白.中国革命与共产党.向六大的书面报告,中共中央印行,1928-06
    ①瞿秋白.农民政权与土地革命.向导(第195期),1927-05-08
    ②瞿秋白.瞿秋白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50-352
    ③瞿秋白.瞿秋白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46-347
    ④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83
    ①瞿秋白.中国的苏维埃政权与社会主义.布尔塞维克(第14期)
    ②瞿秋白.中国到哪里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北京分盟刊印的单行本,1932-06
    ③王铁仙主编.瞿秋白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02
    ①王其森.瞿秋白与苏区教育.瞿秋白研究(第3辑).北京:学术出版社,1991
    ②庄东晓.瞿秋白同志在中央苏区.本书编辑小组.忆秋白.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①本书编辑小组.忆秋白.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25
    ②本书编辑小组.忆秋白.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24-325
    ①汪木兰,邓家琪.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27-33
    ①毛泽东.告中国的农民.共产党(第3期),1920-12.后收入:一大前后.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07-214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32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4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6
    ③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7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9-21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湖南省委.建党和大革命时期毛泽东著作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627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
    ③转引自朱贵云主编.毛泽东著作研究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19-29
    ④袁永松.伟人毛泽东(上卷).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271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2-43
    ②转引自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29-130
    ③洛易斯.惠勒.斯诺.斯诺眼中的中国.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2,47
    ④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39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
    ②张国焘.张国焘回忆(第1册).北京:现代史料编刊社,1980,294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
    ④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3
    ①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5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2-41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3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
    ⑥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17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0-51
    ②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0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519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6-257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7-129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9-120
    ②中央苏区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的决议.红色中华,1933-08-15,103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9-121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0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0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6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3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0-131
    ③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43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8
    ①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564
    ②逄先知,冯惠主编:毛泽东年谱(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400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139
    ①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3
    ③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338-339
    ①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517-524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9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
    ④中央档案馆.秋收起义.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2,16-17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2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4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27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5
    ①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12-313
    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根据(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71-73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6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139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43
    ③陈荷夫编.中国宪法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89-90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8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3
    ②杨克敏.关于湘赣边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192902-25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2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2-73
    ②陈元晖,璩鑫圭,邹光威.老解放区教育资料(1).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40-41
    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234
    ②陈元晖,璩鑫圭,邹光威.老解放区教育资料(1).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8-29
    ③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的研究: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96-97
    ①董纯才主编.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1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50
    ②陈元晖,璩鑫圭,邹光威.老解放区教育资料(1).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0
    ③董纯才主编.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1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50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9
    ①陈元晖,璩鑫圭,邹光威.老解放区教育资料(1).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8
    ②董纯才主编.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1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50
    ③列宁.列宁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13
    ④苏区教育资料选编.小学课程教学大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97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4-96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4
    ①郑登云.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27
    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234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9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2
    ③赖志奎.浅析苏维埃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江西社会科学,1982,3
    ④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723-724
    ①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18-320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5
    ④本书编辑小组编.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3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8
    ①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330
    ②(美)菲尔·比林斯利.民国时期的土匪.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15
    ①中央档案馆,湖南省档案馆.湖南革命历史文件汇集.长沙:湖南省档案馆出版,1984,362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
    ③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央档案馆.八七会议.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6,73
    ④何长工.何长工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106
    ⑤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399-400
    ①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473-476
    ②何友良.中国苏维埃区域社会变动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69
    ①粱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42
    ②江西省妇女联合会,江西省档案馆.江西苏区妇女运动史料选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1
    ③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2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33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8-99
    ②全国妇联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论妇女解放.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51
    ③江西省妇女联合会,江西省档案馆选编.江西苏区妇女运动史料选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6062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
    ②全国妇联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论妇女解放.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49
    ③韩延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1
    ④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332
    ⑤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1947
    ⑥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332
    ⑦江西省妇女联合会,江西省档案馆选编.江西苏区妇女运动史料选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60-62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34
    ①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1
    ②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08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9-50
    ①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78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政治报告选集(1927—1933).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16
    ②广东省委编印.海陆丰苏维埃.1928
    ①罗浮.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海陆丰工农兵的大暴动.布尔什维克,1927-12-12
    ①广东省委编印.海陆丰苏维埃.1928
    ②王备.关于海陆丰苏维埃政府成立之前后及其影响的报告(1928-05-26).海丰县委党委办公室等编.海陆丰革命史料(第2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③广东省委编印.海陆丰苏维埃.1928
    ④海丰县委党委办公室等编.海陆丰革命史料(第2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187-188
    ⑤海丰县委党委办公室等编.海陆丰革命史料(第2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201
    ①海丰县委党委办公室等编.海陆丰革命史料(第2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233
    ②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72
    ③海丰县委党委办公室等编.海陆丰革命史料(第2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54-55
    ④海丰县委党委办公室等编.海陆丰革命史料(第2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144
    ⑤叶佐能.海陆丰工农根据地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117
    ⑥海丰县委党委办公室等编.海陆丰革命史料(第2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144
    ①海丰县委党委办公室等编.海陆丰革命史料(第2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111-113
    ①海丰县委党委办公室等编.海陆丰革命史料(第2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138-141
    ②海丰县委党委办公室等编.海陆丰革命史料(第2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144
    ①彭湃.海陆丰农民的八年战斗.叶佐能.海陆丰农民运动,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②罗浮.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海陆丰工农兵的大暴动.布尔什维克,192712-12
    ③中央通告第三十七号——关于没收土地和建立苏维埃(1928-03-10).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
    ①中共广东省委复海陆丰同志电(1927年11月).海丰县委党委办公室等编.海陆丰革命史料(第2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局编译处编.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论点摘编.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56-58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8
    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小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249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8-69
    ②本书编辑组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7,8
    ③本书编辑组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7,19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
    ①湘赣边界各县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1928-10-0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②文辉抗.红色大本营: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神帅.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329
    ③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5
    ①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18-19
    ②徐正芝.忆塘边的革命斗争(内部馆藏资料).转引自余伯流,陈刚.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320-321
    ①张冬莲.忆三湾乡的妇女工作(内部馆藏资料).转引自余伯流,陈刚.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321
    ②转引自许毅主编.中央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长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①本书编辑组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的经济斗争.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7.44-45
    ①谭冠三.在我记忆中的井冈山斗争(内部采访资料).转引自余伯流,陈刚.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1-72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2
    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194
    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71-72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8-139
    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根据(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71-73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3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8
    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188
    ②余伯流,夏道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276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177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4-77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3-75
    ③余伯流,陈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313
    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187
    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188-189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5
    ③余伯流,陈刚.毛泽东与井冈山.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162
    ④余伯流、夏道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308
    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244-245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6
    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小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501
    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小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193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4
    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71-73
    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小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193
    ②肖云岭,陈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93
    ③肖云岭,陈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42
    ①中央档案馆,湖南省档案馆.湖南革命历史文件汇集,长沙:湖南省档案馆出版,1984,362
    ②何长工.改造袁、王与“双枪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会议资料).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
    ②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77-178
    ③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59-160
    ④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20-221
    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小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273
    ②黄家煌.兴国的社会情况.新江西,1(2)
    ①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1
    ①关于设立国民经济部.红色中华,1933-04-23,(77)
    ②参见陈荣华、何友良.中央苏区史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150
    ①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152
    ②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6-137,184-188
    ③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109
    ④克珍.赣西苏维埃区域的现状(1930-02-19).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
    ⑤邓子恢,张鼎丞.闽西红军与红十二军.福建党史资料,3(26)
    ①江虞.赣西南工农群众的斗争.红旗,1930-06-28
    ②邓子恢.龙岩人民革命斗争同忆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61,157
    ①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338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
    ③中央苏区国民经济部和土地部.关于发展农业与工业生产的布告.红色中华,1933-02-30
    ④许毅等编.中央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长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94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1-332
    ②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155
    ③瑞金在秋收中怎样解雇劳动力的问题.红色中华,1934-07-19
    ④一个模范的劳动互助社.红色中华,1934-03-15
    ⑤毛泽东.农村调查.华中新华书店,1949
    ⑥毛泽东.春耕运动总结与夏耕运动的任务.红色中华,1934-05-28
    ⑦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7
    ①毛泽东.才溪妇女积极参加春耕.红色中华,1934-03-29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2
    ③转引自唐志宏,谭继和主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稿.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336
    ④彭明.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四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321
    ①许毅等编.中央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长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
    ①刘少奇.论国家工厂的管理.斗争,1934-03,(53)
    ②苏维埃国有工厂管理条例.红色中华,1934,175
    ③关于经济政策的决议案.苏维埃中国,1931-12-01
    ④张闻天.五一节与<劳动法>执行的检阅.斗争,1933-10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②吴亮平.经济建设的初步总结.红旗周报(第62期),1933
    ①中央税收人民委员.建立关税制度宣传纲要,1933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4
    ①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539
    ②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510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43
    ①陈荷夫主编.中国宪法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89-90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0
    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11-07).福建省档案馆选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律文件选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
    ④苏维埃暂行选举法(1933-09).福建省档案馆选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律文件选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
    ①福建省档案馆选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律文件选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7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6
    ③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677
    ④张叔复.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2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69
    ⑤毛泽东.长冈乡调查(1933-11).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⑥毛泽东.才溪乡调查(1933-11).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⑦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4-125
    ⑧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6册),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出版,1979,539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40
    ②毛泽东.第二次全苏大会特刊.红色中华(第3期)1934-01-26
    ③逢先知.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407-408
    ①毛泽东.第二次全苏大会特刊.红色中华(第3期)1934-01-26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4
    ③毛泽东.第二次全苏大会特刊.红色中华(第3期)193401-26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137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译.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2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56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
    ①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苏维埃中国,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翻印,1957
    ②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52
    ①李国强.中央苏区教育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171
    ②钟贡勋.江西农村视察记.中央日报,1935-03-15
    ③中央教育部编印.<苏维埃公民>教科书前言,1934-04
    ④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784
    ⑤陈元晖,璩鑫圭,邹光威.老解放区教育资料(1).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76-277
    ⑥(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北京:三联书店,1979,159
    ①戴向青,余伯流等.中央革命根据地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565
    ②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824-825
    ③华东师范大学教科所.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184-185
    ④董纯才.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1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144
    ①黄保华.论中央苏区的革命标语宣传.赣南师范学院党报,1998,2
    ①红色中华,1934-04-26
    ②张怀万巡视赣西南报告(1930-04-05).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③江西省文化厅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委员会等.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选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218
    ④汤家庆.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史.福州:鹭江出版社,1996,96
    ⑤刘云.中央苏区文化艺术史.南昌:西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316
    ①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256
    ②关于永定县政治经济情况与群众要求革命情况报告(1928-07-29).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
    ③刘建华.风雪激荡二十年.刘建华回忆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10
    ④本书编写组.陈奇涵传.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55-56
    ①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512-513
    ②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476
    ③陈奇涵.赣南党的历史.回忆中央苏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5
    ①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76-77
    ②毛泽东.兴国调查(1930-10).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③江西省档案馆选编.湘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135
    ④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225
    ⑤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337
    ①毛泽东.寻邬调查(1930-0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②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2
    ③本书编辑小组.湘鄂川黔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147
    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90
    ⑤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194
    ①何友良.中国苏维埃区域社会变动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207-210
    ②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
    ①陈荣华、何友良.中央苏区史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182
    ②陈立明.江西苏区纪事(1927—1937).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340
    ③参阅陈荣华,何友良.中央苏区史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178
    ①瑞金人民法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审判资料选编.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1,167
    ②转引自何友良.中华苏维埃区域社会变动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124
    ③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182
    ①万振凡、林颂华.江西近代社会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00
    ②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724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革命根据地经济史料选编(上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234
    ④陈立明.中国苏区词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636
    ⑤朱汉国.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579
    ①本书编辑小组.湘鄂川黔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225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45
    ③温锐.中华苏维埃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37
    ④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
    ⑤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469
    ⑥韩延龙,常兆儒.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54
    ①韩延龙、常兆儒.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2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20
    ②韩延龙、常兆儒.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3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7
    ③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356
    ①朱汉国.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512
    ①孔雪雄.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参见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73
    ②梁濑溟.梁濑溟全集(1).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606
    ③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56
    ④朱汉国.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15
    ⑤梁漱溟.梁漱溟全集(2).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582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51
    ②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319
    ①晏阳初.晏阳初全集(第1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247
    ②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1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607-608
    ③李宗黄.考察江宁邹平青岛定县纪实(出版处、出版年不详)“自序”
    ④转引自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61
    ①卢作孚.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2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
    ④转引自朱贵云主编.毛泽东著作研究文集.1991,19-20
    ①袁永松.伟人毛泽东(上卷).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271
    ②瞿秋白.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第二章附言).中共中央书记处.六大以前.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698
    ③瞿秋白.国民会议与五卅运动.新青年(第3号)
    ④瞿秋白.国民革命中之农民问题.瞿秋白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⑤瞿秋白.世界的与中国的赤化与反赤化的斗争.新青年(第5号)
    ①梁漱溟.本院设立旨趣及办法概要.乡村建设,1934-05,3(27)
    ②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984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0
    ①毛泽东.中央苏区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的决议.红色中华,1933-08-15,103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9-121
    ③晏阳初.晏阳初全集(2).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34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乡村书店,1937,17
    ②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618
    ③陶行知.我们的信条.陶行知全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651
    ④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80
    ⑤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10-111
    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234
    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老解放区教育资料(1).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8
    ③江西省教育厅.江西苏区教育资料选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60,136-137
    ④董纯才.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1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50
    ⑤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老解放区教育资料(1).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0
    ①晏阳初.晏阳初全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251
    ②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514
    ③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508
    ①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147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7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⑤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616
    ⑥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75
    ①晏阳初.平民教育新运动.宋恩荣.晏阳初全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31
    ②晏阳初.平民教育.宋恩荣.晏阳初全集(第l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50-51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2),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351
    ②梁漱溟.梁漱溟全集(1).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314-315
    ③江恒源.徐公桥.中华职业教育社印行,1929,11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2
    ①金冲及.中国近代的革命和改革.光明日报,1990-12-05
    ②梁漱溟.我们的两大难处.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③薛暮桥.薛暮桥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117
    ④梁漱溟.梁漱溟全集(2).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574-575
    ①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322
    ②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356
    ①中国闽两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案(1929-07-27).红四军入闽和古田会议文献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9
    ①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322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117
    ③转引赖宏、凌步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发展史.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214
    ④共产国际执委给中共中央关于国民党改组派和中共任务问题的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五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422-423
    ①福建省档案馆选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律文件选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6
    ②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372
    ③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苏维埃中国(第2辑).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翻印,1957,259
    ④彭明.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四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307
    ⑤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153
    ①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309
    ②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52
    ③陈元晖璩鑫圭邹光威主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1).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8
    ①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南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784
    ②(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北京:三联书店,1979,159
    ③中共龙岩党史征集领导小组.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3辑).中共龙岩党史,1981,8
    ④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330
    ⑤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336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40
    ②江西省档案馆选编.湘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135
    ①红色中华(第129期),1933-11-26
    ②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336
    ③温锐.中华苏维埃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37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士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92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1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92-394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79
    ③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6
    ①韩延龙、常兆儒.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建文献选编(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8
    ②何友良.中国苏维埃区域社会变动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173、249
    ①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
    ②刘奇.农村社会转型与三农政策取向.中国农村经济,2007,4
    [1]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张厚安,徐勇.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
    [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罗荣渠.走向现代化的中国道路——有关近百年中国大变革的一些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6.17
    [7]杨开道.我国农村生活衰落的原因和解救的方法.东方杂志,1937,16
    [8]章元警、许仕赢.乡村建设实验(第1集).北京:中华书局,1934
    [9]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0]富顺县志:农业(第15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11]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4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2]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13]段本洛.近代江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14]刘克祥,吴太昌.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饶涤生.日趋严重的农民离村问题.申报月刊,4(12)
    [16](日)田中忠夫.中国农民的离村问题.社会月刊,1929,1(6)
    [17]赵德馨.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18]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9]张研,孙燕京.民国史料丛刊.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20]吴至信.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东方杂志,1934(第22、23、24号合刊)
    [21]池子华.农民“离村”的社会经济效应——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背景.中国农史,2002
    [22]董汝舟.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东方杂志,29(7)
    [23]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
    [24]孙晓村.现代中国的土地问题.教育与民众,1934,8(3)
    [25]郭铁鎗.台港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研究评析.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26]赵效民.中国土地革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7]韩德章.河北深泽县农场经营调查.社会科学杂志,1934,5(1)
    [28]肖云岭、陈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29]胡希平.徐海农村病态的经济观.农业周报,3(47)
    [30]陈正谟.各省农工雇佣习惯及需供状况.南京:中央文化教育馆,1935
    [31]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
    [32]张培刚.中国农村经济的回顾与前瞻.经济评论,3(3)
    [33]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
    [34]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民发展.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35]中央农业试验所.农情报告,1936,4(8)
    [36]彭明.中国近现代史资料选辑(第3册),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88
    [37]人民出版社编辑: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8]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民国二十四年全国经济状况变动调查.农情报告,1935,5(7)
    [39]中国银行经济研究所.中国农业经融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2010
    [40]马乘风.最近中国农村经济诸实相之暴露.中国经济,1933,1(1)
    [41]骆耕漠.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中的新事态.中国农村,1(9)
    [42]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43]胡林翼.胡文忠公遗集(卷86).上海著易堂,光绪十四年(1889)铅印本,33
    [44]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45]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46]张昭军.科举制度改废与清末十年士人阶层的分流.史学月刊,2008
    [47]彭湃.海丰农民运动报告.中国农民,1926,54
    [48]费孝通.中国绅士.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9]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0]薛暮桥、冯和法.中国农村论文选(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51]汪熙等.中国现代化问题:一个多方位的历史探索.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52]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53]李燕光.清代的政治制度.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54][法]谢和耐著,耿升译.中国社会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55]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56]周谷城.农村社会之新观察.周谷城史学论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57]王先民.士绅阶层与晚清“民变”——绅民冲突的历史趋向与时代成因.近代史研究,2008,1
    [5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9]蔡树邦.近十年来中国佃农风潮的研究.东方杂志,1933,30(10)
    [60]中国经济情报社.中国经济年报(1934年第1辑).生活书店,1935
    [61]论废科举后补救之法.东方杂志,1906,11
    [62]河南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三次行政会议记录,1936-06
    [63]朱汉国、王印焕.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2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64]李喜所.中外文化交流史(晚清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65]教育部整理教育方案草案.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3辑),1914-12
    [66]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
    [67]问天.述内地办学情形.教育杂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
    [68]郝锦花、王先明.论20世纪初叶中国乡间私塾的文化地位.浙江大学学报,2005,35(1)
    [69]乔启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
    [70]黄运藩.请变通学务造呈.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
    [71]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72]金观涛.开放中的变迁.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4
    [73]巫宝山.各地农民状况调查·光山.东方杂志,1927,24(16)
    [74]毕问尧、解质文.沧县徐官屯村概况调查.津南农声(创刊号),1935
    [75]莫志斌.湖南教育史(2),长沙:岳麓书社,2008
    [76]杨开道.我国农村生活衰落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东方杂志,1927-08-25,24(16)
    [77]民国时期江宁的乡村治理.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8]湖北省民政厅编印.湖北县政概况(4),1934-07
    [79]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
    [80]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2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81]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82]潘光旦.潘光旦文集.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83][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84]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中).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85](英)麦高温著,朱涛、倪静译.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
    [86]周燮初.吴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第3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87]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88]彭明.中国近现代史资料选辑(第二册)(1924—1927).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88
    [89]王寅生.中国北部的兵差与农民.南京: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1931
    [90]李文海.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91]陈翰笙.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2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
    [92]集成.各地农民状况调查——山东省.东方杂志,24(16)
    [93]半山.豫省匪势之猖獗.天津:大公报,1922-09-02
    [94]次行.关于我国人口之调查研究.东方杂志,1924-02-25,21(4)
    [95]张介侯.淮北农民之生活状况.东方杂志,24(16),
    [96]冯紫岗.农民问题概论.岐山书店,1929
    [97]本书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98]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99][美]洛易斯·惠勒·斯诺著,王恩先等译.斯诺眼中的中国.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2
    [100][美]阿瑟·恩·杨格著.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状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01]民国二十三年度赈务报告.丛刊,(甲种,第四十三号)
    [102]中国经济情报社编辑.1935年中国经济年报(第2辑),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6
    [103]杨昌禄、罗宗泽.边城史话——匪患,湘西文史资料.湖南省保靖县印,1990
    [104]汪志伊.荒政辑要.转引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10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财政经济(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106]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著.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大事记(第21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7]郑大华.国民乡村建设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08]张培刚.民国二十三年的中国农业经济.东方杂志,82(13)
    [109]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党史资料(第4辑),南昌: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1987
    [110]文华.西北农村写真.中华月报,1933-01
    [111]民国日报(1930-09),附刊:星期评论(第20期)
    [112]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113]张嘉璈.中国经济目前之病态及今后之治疗.世界编译所刊行,1932
    [114]孙中山.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1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116]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向导(第191期),1927-03-12
    [117]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编.农民运动资料(中国现代革命史丛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18][苏]A·B·巴库林.中国大革命时期武汉见闻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19]千家驹,李紫翔.中国乡村建设批判.上海:新知书店,1936
    [120]王树康.陈独秀评论选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
    [121]人民出版社编辑.中国现代革命史丛刊——农民运动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22]中国革命博物馆编.张国焘回忆录.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23]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室,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国民党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24][美]洛易斯·惠勒·斯诺.斯诺文集(第1册).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125]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三).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12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0]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3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13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恳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4]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5]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36]尚书·多方.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7]孟子·梁惠王(下).四书章句集法.北京:中华书局,1983
    [138]康有为.孟子微.北京:中华书局,1987
    [139]吕氏春秋·贵公.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40]黄宗羲.原君.黄宗羲全集(1).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141]顾炎武.周室颁爵禄.日知录(卷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42]顾炎武.守令.日知录(卷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4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144]论语·季氏.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145]侯外庐.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及其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特征.中国封建社会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46]中国史学会.太平天国(1).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神州国光社,1951
    [147]列宁.列宁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8]列宁.论东方各民族人民底觉醒.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1953
    [149]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1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50]列宁、斯大林.列宁斯大林论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151]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2).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52]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第2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15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2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54]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55][美]罗伯特·诺斯,津尼亚·尤丁著、王淇译.罗易赴华使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
    [156]苏共中央马列研究院编.莫斯科与中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157]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15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5卷).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7
    [159]中共中央书记处.六大以前.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60]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第二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61][俄]尤.米.加列诺维奇.两大领袖:斯大林与毛泽东.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16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163]韩延龙等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1卷).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6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7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165]彭湃.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66]吴明.彭湃印象记.彭湃史料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
    [167]张国焘.知识阶级在政治上的地位及其责任.向导(第12期)
    [168]陈独秀.陈独秀文选(中册).上海:三联书店,1984
    [169]张国焘.我的回忆.现代史料编刊社,1980
    [170]郭德宏,叶佐能主编.彭湃研究史料(上、下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171]海丰县委党委办公室等编.海陆丰革命史料(第1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172]张江明.彭湃关于农民运动的理论和实践.近代史研究,1982,3
    [17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局编译处编.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论点摘编.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
    [174]蔡洛.彭湃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75]中共海丰县委党史办公室编.海陆丰革命史料(第2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176]孙武霞,许俊基.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77]中央通讯(第6期),1927-09-23
    [178]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期).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
    [179]郭德宏.彭湃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180]彭明.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1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181]人民出版社编辑.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182]祝彦,江静.农民的伟大导师和朋友彭湃.党史纵览,2007,4
    [183]刘林松,蔡洛.回忆彭湃.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184]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东农民运动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85]瞿秋白.瞿秋白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86]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87]瞿秋白.政治运动与知识分子.向导(第18期),1923-01-31
    [188]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89]瞿秋白.瞿秋白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190]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91]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92]瞿秋白.义和团运动之意义和五卅运动之前途.向导(第128期)
    [193]瞿秋白.赤俄之第四年.北京:晨报,1922-08-16
    [194]瞿秋白.瞿秋白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95]瞿秋白.国民会议与五卅运动.新青年(第3号)
    [196]瞿秋白.世界的与中国的赤化与反赤化的斗争.新青年(第5号)
    [197]瞿秋白.北京屠杀与国民革命之前途.新青年(第4号)
    [198]瞿秋白.农民政权与土地革命.向导(第195期),1927-05-08
    [199]瞿秋白.革命失败之责任问题.向导(第200期),1927-07-08
    [200]瞿秋白.中国革命和农民运动的策略.布尔什维克(第3卷)(第4、5期合刊)
    [201]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五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02]瞿秋白.马克思主义还是民生主义.布尔塞维克(第14期),1928-01-16
    [203]瞿秋白.中国革命与共产党的任务.布尔塞维克(第2、3期),1927-10-31,11-07
    [204]瞿秋白.中国共产党土地问题党纲草案.布尔塞维克(第6期),1927-11
    [205]瞿秋白.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北京:中央出版局印行,1928
    [206]瞿秋白.中国革命与共产党.向六大的书面报告,中共中央印行,1928-06
    [207]瞿秋白.农民政权与土地革命.向导(第195期),1927-05-08
    [208]瞿秋白.中国的苏维埃政权与社会主义.布尔塞维克(第14期)
    [209]瞿秋白.中国到哪里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北京分盟刊印的单行本,1932-06
    [210]王铁仙主编.瞿秋白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11]王其森.瞿秋白与苏区教育.瞿秋白研究(第3辑).北京:学术出版社,1991
    [212]本书编辑小组.忆秋白.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13]汪木兰,邓家琪.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214]毛泽东.告中国的农民.共产党(第3期),1920-12
    [21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1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17]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湖南省委.建党和大革命时期毛泽东著作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
    [219]朱贵云主编.毛泽东著作研究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220]袁永松.伟人毛泽东(上卷).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
    [221]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22]洛易斯.惠勒.斯诺.斯诺眼中的中国.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2
    [223]张国焘.张国焘回忆(第1册).北京:现代史料编刊社,1980
    [224]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央档案馆.八七会议.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225]中央苏区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的决议.红色中华,1933-08-15,103
    [226]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革命根据地经济史料选编(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
    [227]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228]逢先知,冯惠主编:毛泽东年谱(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29]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30]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231]中央档案馆.秋收起义.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2
    [23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根据(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233]陈荷夫编.中国宪法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234]杨克敏.关于湘赣边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1929-02-25
    [235]陈元晖,璩鑫圭,邹光威.老解放区教育资料(1).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36]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237]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的研究: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238]董纯才主编.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1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239]列宁.列宁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40]苏区教育资料选编.小学课程教学大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
    [241]郑登云.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4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43]赖志奎.浅析苏维埃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南昌:江西社会科学,1982
    [244]本书编辑小组编.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3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245](美)菲尔·比林斯利.民国时期的土匪.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
    [246]中央档案馆,湖南省档案馆.湖南革命历史文件汇集.湖南省档案馆出版,1984
    [247]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央档案馆.八七会议.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6
    [248]何长工.何长工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
    [249]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
    [250]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251]何友良.中国苏维埃区域社会变动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252]粱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
    [253]江西省妇女联合会,江西省档案馆.江西苏区妇女运动史料选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254]全国妇联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论妇女解放.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55]韩延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56]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257]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58]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59]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政治报告选集(1927—1933).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
    [260]广东省委编印.海陆丰苏维埃,1928
    [261]罗浮.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海陆丰工农兵的大暴动.布尔什维克,1927-12-12
    [262]海丰县委党委办公室等编.海陆丰革命史料(第2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263]叶佐能.海陆丰工农根据地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264]叶佐能.海陆丰农民运动,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265]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
    [26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小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267]本书编辑组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7
    [268]文辉抗.红色大本营: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神帅.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269]江西省档案馆,中央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270]余伯流,陈刚.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271]许毅主编.中央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长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72]本书编辑组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的经济斗争.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7
    [27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根据(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274]余伯流,夏道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
    [275]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276]余伯流,陈刚.毛泽东与井冈山.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277]肖云岭,陈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278]何长工.改造袁、王与“双枪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会议资料).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279]黄家煌.兴国的社会情况.新江西,1(2)
    [280]关于设立国民经济部.红色中华,1933-04-23,(77)
    [281]陈荣华、何友良.中央苏区史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282]邓子恢,张鼎丞.闽西红军与红十二军.福建党史资料,3(26)
    [283]江虞.赣西南工农群众的斗争.红旗,1930-06-28
    [284]邓子恢.龙岩人民革命斗争同忆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61
    [285]中央苏区国民经济部和土地部.关于发展农业与工业生产的布告.红色中华,1933-02-30
    [286]许毅等编.中央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长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87]瑞金在秋收中怎样解雇劳动力的问题.红色中华,1934-07-19
    [288]一个模范的劳动互助社.红色中华,1934-03-15
    [289]毛泽东.农村调查.华中新华书店,1949
    [290]毛泽东.春耕运动总结与夏耕运动的任务.红色中华,1934-05-28
    [291]毛泽东.才溪妇女积极参加春耕.红色中华,1934-03-29
    [292]唐志宏,谭继和主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稿.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
    [293]彭明.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四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94]刘少奇.论国家工厂的管理.斗争,1934-03,(53)
    [295]苏维埃国有工厂管理条例.红色中华,1934
    [296]关于经济政策的决议案.苏维埃中国,1931-12-01
    [297]张闻天.五一节与<劳动法>执行的检阅.斗争,1933-10
    [298]吴亮平.经济建设的初步总结.红旗周报(第62期),1933
    [299]中央税收人民委员.建立关税制度宣传纲要,1933
    [300]厦门大学法律系,福建省档案馆选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律文件选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
    [30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302]张叔复.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2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03]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6册),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出版,1979
    [304]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05]毛泽东.第二次全苏大会特刊.红色中华(第3期),1934-01-26
    [306]逢先知.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307]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译.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2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308]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苏维埃中国,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翻印,1957
    [309]李国强.中央苏区教育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310]钟贡勋.江西农村视察记.中央日报,1935-03-15
    [311]中央教育部编印.<苏维埃公民>教科书前言,1934-04
    [312]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13](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北京:三联书店,1979
    [314]戴向青,余伯流等.中央革命根据地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15]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16]华东师范大学教科所.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317]黄保华.论中央苏区的革命标语宣传.赣南师范学院党报,1998,2
    [318]红色中华,1934-04-26
    [319]江西省文化厅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委员会等.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选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
    [320]汤家庆.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史.福州:鹭江出版社,1996
    [321]刘云.中央苏区文化艺术史.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
    [322]刘建华.刘建华回忆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323]本书编写组.陈奇涵传.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
    [324]陈奇涵.赣南党的历史.回忆中央苏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
    [325]江西省档案馆选编.湘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
    [326]本书编辑小组.湘鄂川黔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
    [32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28]陈立明.江西苏区纪事(1927—1937).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329]瑞金人民法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审判资料选编.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1
    [330]何友良.中华苏维埃区域社会变动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331]万振凡、林颂华.江西近代社会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32]陈立明.中国苏区词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333]朱汉国.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334]温锐.中华苏维埃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35]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
    [336]韩延龙,常兆儒.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337]韩延龙,常兆儒.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2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338]韩延龙,常兆儒.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3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339]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40]梁濑溟.梁濑溟全集(1).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341]朱汉国.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342]梁漱溟.梁漱溟全集(2).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
    [343]李宗黄.考察江宁邹平青岛定县纪实(出版处、出版年不详)
    [344]卢作孚.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45]袁永松.伟人毛泽东(上卷).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
    [346]瞿秋白.国民会议与五卅运动.新青年(第3号)
    [347]瞿秋白.国民革命中之农民问题.瞿秋白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348]瞿秋白.世界的与中国的赤化与反赤化的斗争.新青年(第5号)
    [349]梁漱溟.本院设立旨趣及办法概要.乡村建设,1934-05,3(27)
    [350]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
    [351]毛泽东.中央苏区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的决议.红色中华,1933-08-15,103
    [352]晏阳初.晏阳初全集(2).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353]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乡村书店,1937
    [35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355]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
    [356]江西省教育厅.江西苏区教育资料选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60
    [357]晏阳初.晏阳初全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358]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359]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60]孙冶方.为什么要批判乡村改良主义工作.中国农村,1935-05-01
    [36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62]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36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64]赵演.现阶段中国教育鸟瞰及其改进趋势.教育杂志,1935-03,25(3)
    [365]中华教育界·乡村运动与乡村教育专号,1934-10,22(4)
    [366]江恒源.徐公桥.中华职业教育社印行,1929
    [367]金冲及.中国近代的革命和改革.光明日报,1990-12-05
    [368]梁漱溟.我们的两大难处.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69]薛暮桥.薛暮桥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
    [370][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
    [371]埃德加·斯诺.旅行于方生之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67
    [372]中国闽两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案(1929-07-27).红四军入闽和古田会议文献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9
    [373]赖宏、凌步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发展史.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374]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五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
    [375]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苏维埃中国(第2辑).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翻印,1957
    [37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77]红色中华(第129期),1933-11-26
    [378]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
    [379]刘奇.农村社会转型与三农政策取向.中国农村经济,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