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全球化背景下海湾阿拉伯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东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地区,而海湾地区尤甚。海湾地区独特的地缘特征、丰富的能源储备和该地区民族、宗教、社会文化的复杂性吸引着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其关注和研究。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突出现象,也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围绕在波斯湾(也称阿拉伯湾)周围的是8个伊斯兰国家,其中7个是阿拉伯国家。当20世纪初西方殖民统治渗透到这个地区后,也预示着海湾地区封闭的社会状况被打破,也由此掀开了海湾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序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独立民族国家体系的建立为海湾国家发展现代化带来了契机,20世纪70年代以后石油资源的逐步国有化使海湾各国拥有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充足资金,长期沿袭伊斯兰传统基础的海湾国家在建设国家现代化的道路上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的变革形成社会各方势力的此消彼长,现代化建设引发的各种深层矛盾开始显现。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这股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新潮流通过各种介质在全球散播,它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明显的影响和变化,也对海湾国家造成巨大冲击。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予海湾国家充分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这些国家面临新的挑战。在全球化过程中,海湾国家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出现许多新问题,伴随着中东地区政治局势的动荡,各种关系错综交织,究其深层原因应归结于全球化引发海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的裂变和新旧思想的激烈对抗。海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彼此互有共性但也差异不少。如何从学理上审视和评估全球化背景下的海湾现代化建设是本论文研究的核心,本论文试图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结合历史分析和现状研究,从经济、宗教、社会与文化等不同层面分析海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得失利弊,探讨海湾国家现代化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进而揭示中东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本论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导论。简要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范围、意义、目标、方法,对海湾国家现代化发展阶段及特点作出自己的判定,并对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作了总结归纳。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分别从三个方面系统论述海湾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沿革、现状分析、利弊得失。这部分共三章。第一章从经济视角审视全球化与海湾国家现代化进程,对海湾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起步、发展、特点进行梳理,论证海湾国家建设现代化过程中的外源性、二元化、跳跃式、过度城市化的发展特征,说明海湾国家经济发展已经完全摆脱农牧经济格局,正逐步从家族统治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段向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促使海湾国家进行经济联合,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在欧佩克和欧阿佩克的石油控价职能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有所减弱的趋势下,海合会的成功组建和不断完善使海湾君主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有了更大发展空间。第二章从伊斯兰教的视角审视全球化与海湾国家现代化进程。系统分析了伊斯兰教的传统价值观,对伊斯兰教在海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的正负影响作了评论。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促使伊斯兰教传统思想发生新的变化,宗教改革成为海湾国家棘手但又不能回避的问题。海湾国家特殊的历史传统和政治体制使各国不可能发生诸如土耳其式的政教分离的局面,伊斯兰教如何服务政治,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如何适应全球化的冲击是伊斯兰教改革的重点。从长远来看,包括伊斯兰教在内的人类宗教信仰不会成为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障碍,在未来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教与海湾社会之间不会存在无法化解的矛盾,二者必将不断地调整自身的关系并随着时代的潮流向前发展。第三章着重论述海湾现代化进程对海湾国家社会文化产生的各种影响。通过海湾7国的人力资源发展、妇女社会地位变迁和文化安全等具有典型表征的事例,论述全球化对海湾国家社会生活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海湾社会不可能回避全球化,全球化带给海湾社会的利弊影响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遭遇,如何去弊取利,如何弘扬传统精粹,抵御西方文化霸权才是海湾国家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考量。论文第三部分是结语。旨在通过总结海湾国家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出现的是非曲直,为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某些有益启示。中国与海湾国家虽然存在多种差异,但融入全球化的两方为寻求共同利益,彼此交往日益紧密,海湾国家在建设国家现代化的道路上的曲折路程以及后来通过相互依赖、合作共赢、文化开放的有益实践,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得出的结论是:全盘照搬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行不通,只有在尊重传统、正视现实、把握机遇、坚持开放的前提下,才能向现代化迈进。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和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进行探索,现代化是各发展中国家追求的目标,但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
     种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导致海湾地区现代化进程并不平坦,对其现代化研究也才刚刚起步,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海湾国家的政局变化、石油经济、宗教复古思潮等方面。笔者尝试将全球化背景下的海湾国家现代化进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历史的回顾、现实的考察、理论的思考和综合性分析,可以说目前对这一进程的整体认识可能还是具有局限性,对许多重要问题的理解显然还有待于继续深入研究。现代化研究本身就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海湾国家复杂多变的社会现状要求研究人员具备广博的学识和敏锐的观察,但笔者自知学识和能力有限,论文中的错误和不当之处难以避免,只希翼能以自己绵薄之力为我国中东研究做些贡献。
引文
①Charles Issawi,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Middle East:1800-1914,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1966; An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Middle Fast and North Afric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2.
    ②Roger owen, The Middle East in the World Economy (1800----1914), London, I. B.Tauris & Co Ltd Publishers, 1981.
    ③Roger Owen&Sevket Pamuk, A History of Middle East Econom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I.B.Tauris Publishers, 1998.
    ④Don Peretz, The Middle East Today, Westport, Praeger Publishers, 1994.
    ⑤Yusif A. Sayigh, The Arab Economies-past Performance and future Prospects, Oxford, New York, 1982.
    ⑥Rogney Wilson, The Economies of the Middle East, New York: Halmes & Meier Publishers, 1979.
    ⑦Rodney Wils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Middle East, London, Routledgc, 1995.
    ⑧Colbert C. Held & Mildred McDonald Held, Middle East Pattern.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2000.
    ⑨Michael C. Hudson, Middle East Dilemm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①Masoud Kavoossi, The Globalization of Business and the Middle East, London, Quorum Books, 2000.
    ②Ahmed Galal Bernard Hoelcman, Arab Economic Integration, Cairo, Egyptian center for economic studies, 2003.
    ③M. Umer Chapra, Islam and the Economic Challenge, Britain, the Islamic foundation of Britain, 1992.
    ④Simon W Murden, Islam, the Middle East, and the New Global Hegemony,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cation, 2002.
    ⑤Belkacem Laabas, Arab Development Challenges of the New Millennium, Burlington, Ashgate publication company, 2002.
    ⑥Paul Rivlin, Economic Policy and Performance in the ARAB World, London, Lynne Itienner Publishers,2001.
    ①Clement M. Henry & Robert Springborg, Globaliz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Development in the Middle Eas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②M. Riad El-Ghonemy, Affluence and Poverty in the Middle East, London & New York, 1998.
    ③Abdulaziz Y. Saqqaf, The Middle East City: Ancient Tradition Confront a Modern World, New York, 1987.
    ④Simon W. Murden, Islam, the Middle East, and the New Global Hegemony,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cation, 2002.
    ⑤Laura Guazzone, The Middle East in Global Change: the Politics and Economics of Interdependence Versus Fragmentation, New Yorh, Macmillan Press, 1997.
    6 #12
    ⑦Imed Limam, Chanllenges and Reforms of Economic Regulation in MENA Countries, Cairo,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 2003.
    ⑧Samiha Fawry, Globalization and Firm Competitiveness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Region, Washington, The world Bank, 2002.
    ⑨Grey E. Burkhart & Susan Older,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Santa Monica, Rand, 2003. .2001
    ⑩#12
    ①黄民兴:《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58页。
    ①黄民兴:《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59页。
    
    ①王三义:《工业文明的挑战与中东近代经济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页。
    ②黄民兴:《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70页。
    ③王三义:《工业文明的挑战与中东近代经济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6页。
    ④王三义:《工业文明的挑战与中东近代经济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6页。
    
    ①[美]西·内·费希尔:《中东史》(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88-490页。
    ②[美]西·内·费希尔:《中东史》(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42页。
    
    ①黄民兴:《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79页。
    ②黄民兴:《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70、180页。
    ①黄民兴:《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80页。
    ②Elie Kedourio, E, England and Middle East: The Destruction of the Ottoman Empire, 1914-1921, San Francisco, 1987, pp, 192-193.
    ①哈全安:《中东国家的现代化历程》,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3页。
    ②彭树智主编:《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进程》,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页。
    ①[美]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884页。
    ①黄民兴:《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10页。
    ②黄民兴:《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10-211页。
    ①彭树智主编:《二十世纪中东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4页。
    
    ①黄民兴:《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80-281页。
    ②黄民兴:《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81页。
    ③注释:1杜诺姆约合939.3平方米。
    ①彭树智主编:《二十世纪中东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5页。
    
    ①安维华、钱雪梅主编:《海湾石油新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167页。
    ②安维华、钱雪梅主编:《海湾石油新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页。
    ③黄民兴:《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73页。
    ①黄民兴:《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79-285页。
    
    ①安维华、钱雪梅主编:《海湾石油新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69页。
    ②安维华、钱雪梅主编:《海湾石油新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71页。
    
    ①安维华、钱雪梅主编:《海湾石油新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页。
    ②黄民兴:《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42页。
    ①赖海榕:“伊拉克经济形势好转”,载《学习时报》第402期,参见:http://www.studytimes.com.cn.
    ①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资料http://iq.mofcom.gov.cn/aarticle/ddgk/zwrenkou/200701/20070104265012.html
    ①王铁铮、林松业:《中东国家通史——沙特阿拉伯卷》,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41页。
    ②王铁铮、林松业:《中东国家通史——沙特阿拉伯卷》,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42页。
    ①#12
    ②王铁铮、林松业:《中东国家通史——沙特阿拉伯卷》,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44-145页。
    ③George Kheirallah, Arabia Reborn,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1952, p.197.
    ①王铁铮、林松业:《中东国家通史——沙特阿拉伯卷》,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53页。
    ①沙特阿拉伯王国经济与计划部报告:《1970-2006发展计划成就:事实与数字》,2007年版。参见:http://www.planning.gov.sa/index.jsp?event=SwitchLanguage&Code=AR.
    ②沙特阿拉伯王国经济与计划部报告:《1970-2006发展计划成就:事实与数字》,2007年版。参见:http://www.planning.gov.sa/index.jsp?event=SwitchLanguage&Code=AR.
    
    ①钱学文:《当代沙特阿拉伯王国社会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页。
    ②《世界知识年鉴2002/2003》,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77页。
    ①沙特阿拉伯王国经济与计划部报告:《1970-2006发展计划成就:事实与数字》,2007年版。参见:http://www.planning.gov.sa/index.jsp?event=SwitchLanguage&Code=AR.
    ①油气储量根据2006年美国《油气杂志》年终号资料;其他数据根据卡塔尔经济与贸易部资料,参见:http://www.mec.gov.qa/economy/file2005.php.
    
    ①潇河:《阿联酋:海湾地区的经济发动机》,《中国石化》2006年第10期,第58页。
    ②阿联酋经济部计划署:《2006年经济与社会发展年度报告》,参见:http://www.economy.ae/min/index.jsp.
    ①油气储量根据2006年美国《油气杂志》年终号资料;其他数据根据阿曼新闻部资料,参见:http://www.omanet.om/arabic/home.asp.
    ①王景祺:《列国志——科威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页。
    ①科威特计划部统计局资料,参见:http://www.mop.gov.kw/MOpwebsite/arabic/default.asp.
    ①美国中央情报局资料,参见:https://www.cia.gov/cia/publications/factbook/index.html.
    
    ①黄培昭、苏丽雅:《当代阿曼苏丹国社会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00、310-322页。
    ②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9页。
    ①李景国:《城市化》,载2002年9月2日《北京青年报》。参见: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2/Sep/197467.htm。
    ①科威特计划部统计局资料,参见:http://www.mop.gov.kw/MOpwebsite/arabic/default.asp。
    ②科威特计划部统计局资料,参见:http://www.mop.gov.kw/MOpwebsite/arabic/default.asp。
    ③海湾合作委员会秘书处信息中心资料,参见:http://library.gcc-sg.org/gccstat/;互联网世界统计网,参见: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
    ①国际电信联盟资料,参见:http://www.itu.int/net/home/index.aspx。
    ①巴林财政部资料,参见:http://www.mofne.gov.bh/mofhome.asp;巴林经济发展委员会资料,参见:http://www.bahrainedb.com/;海湾合作委员会秘书处信息中心资料,参见:http://library.gcc-sg.org/gccstat/;互联网世界统计网,参见: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联合国发展计划署《2007/2008人类发展指数报告》,参见:http://hdr.undp.org/en/statistics/。
    ①卡塔尔经贸部资料,参见:http://www.mec.gov.qa/;海湾合作委员会秘书处信息中心资料,参见:http://library.gcc-sg.org/gccstat/;互联网世界统计网,参见: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联合国发展计划署《2007/2008人类发展指数报告》,参见:http://hdr.undp.org/en/statistics/。
    ①黄培昭、苏丽雅:《当代阿曼苏丹国社会与文化》中的有关数据;阿曼新闻部资料,参见:http://www.omanet.om/arabic/home.asp;海湾合作委员会秘书处信息中心资料,参见:http://library.gcc-sg.org/gccstat/;互联网世界统计网,参见: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联合国发展计划署《2007/2008人类发展指数报告》,参见:http://hdr.undp.org/en/statistics/;国际电信联盟资料,参见:www.itu.int/。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1、132页。
    ①杜红:《阿拉伯国家现代化历程的特点、问题及发展前景》,《阿拉伯世界》1996年第3期,第10页。
    ②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西亚研究室:《石油土国沙特阿拉伯》,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44、145页。
    ①盖德里·盖勒阿吉:《科威特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1页,转引自安维华、钱雪梅:《海湾石油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46页。
    ②彭树智:《二十世纪中东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8页。
    ①注释:该报告列举全球177个国家,涉及到海湾阿拉伯国家排名依次是:科威特(33)、卡塔尔(35)、阿联酋(39)、巴林(41)、阿曼(58)、沙特(61),伊拉克未列入排名。
    
    ①安维华、钱雪梅主编:《海湾石油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75页。
    ②Colben C.Held & Mildred McDonald Held, Middle East Pattern, p190.
    ③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7年统计资料。
    ①Middle East Economic Handbook, p35.
    ①田文林:《抗拒与变迁:中东经济现代化的多维透视》,《阿拉伯世界》2001年第3期,第16页。
    ①贺力平:《经济现代化:一个多世纪以来的进程、意义和展望》,《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7-8月,第36页。
    ②王京烈:《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11-214页。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1页。
    ②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8页。
    
    ①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6页。
    ②何炼成:《中国发展经济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①安维华、钱雪梅主编:《海湾石油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24页。
    ②注释:由于印度尼西亚已不是石油净出口国,该国于2007年底向OPEC递交申请退出该组织。
    ③注释:厄瓜多尔早于1973年加入OPEC,但于1992年退出该组织,直到2007年11月又重新加入OPEC。
    ④[英]安东尼·桑普森:《七姊妹——大石油公司及其创造的世界》,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09页。
    ①尹崇敬主编:《中东问题100年》,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675页。
    ①尹崇敬主编:《中东问题100年》,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675页。
    ①敏敬:《海湾区域经济合作的进展与挑战》,《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年第1期,第32页。
    ②“半岛台”2008年1月1日新闻,参见:http://www.aljazeera.net/NR/exeres/359D7763-568D-43A8-860C-056CD4F5BA7E.htm。
    ①李荣、程星原:《海湾经济一体化成果与问题简介》,《国际信息资料》2004年第9期,第14页。
    ①于光远:《经济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26页。
    ①郑玉琳:《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成功的实践及其原因探析》,《经济经纬》1999年第5期,第88页。
    ①[英]G·H·詹森:《战斗的伊斯兰》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8-10页。
    ①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埃及]穆斯塔发·本·穆罕默德艾玛热编:《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宝文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0页。
    ③[埃及]穆斯塔发·本·穆罕默德艾玛热编:《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宝文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0页。
    ①[埃及]艾哈迈德·爱敏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4卷(纳忠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93页。
    ①彭树智主编:《伊斯兰教和中东现代化进程》,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②[埃及]穆斯塔发·本·穆罕默德艾玛热编:《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宝文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9页。
    ①马贤、马效智著:《伊斯兰伦理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①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677页。
    
    ①彭树智主编:《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进程》,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4页。
    ②[英]G·H·詹森:《战斗的伊斯兰》,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49页。
    ①王铁铮、林松业著:《中东国家通史——沙特阿拉伯卷》,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74-276页。
    ①曲洪著:《当代中东政治伊斯兰:观察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②[美] J·L·埃斯波西托著:《伊斯兰威胁:神话还是现实?》(东方晓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①[美] J·L·埃斯波西托著:《伊斯兰威胁:神话还是现实?》(东方晓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①[埃及]侯赛因·卡米勒·巴哈丁著:《无身份世界中的爱国主义——全球化的挑战》(朱威烈、王有勇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4-29页。
    ①Paul Rivlin, Economic Policy and Performance in the Arab World, Lynne Rienner, 2001, p90.
    ①Jean Eric Aubert & Jean Louis Reiffers, Knowledge Economies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Washington, the World Bank, 2003, pp..41-47.
    ②马秀卿:《石油·发展·挑战: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东经济》,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第145页。
    ①陈立:《阿拉伯国家高校存在的问题》,《西亚非洲》2003年第2期,第35页。
    ②Khalifa A. Al-Suvaidi,“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History and Prospects”in K. E. Shaw,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Gulf, Problem and Prospects,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1997,pp.137-138.
    ①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735页。
    ②彭树智主编:《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进程》,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4页。
    
    ①彭树智主编:《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进程》,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1页。
    ②彭树智主编:《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进程》,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0、351、377页。
    ①新华社通讯社参考消息编辑部:《穆斯林世界》,1984年版,第39页。
    ①吴云贵:《伊斯兰教与现代化》,《回族研究》,1992年第3期,第41页。
    ①彭树智主编:《二十世纪中东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8页。
    ②#12
    ①参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报告,第319页。
    ①黄民兴著:《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11页。
    
    ①黄民兴著:《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79页。
    ②黄民兴著:《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83页。
    ③[英]路透社2007年12月31日报道,“伊拉克难民在叙利亚从事性交易”,参见:http://www.reuters.com/article/worldNews/idUSL2966165920071231?pageNumber=1&virtualBrandChannel=0。
    ①黄民兴著:《沙特阿拉伯——一个产油国人力资源的发展》,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3页。
    ②Herbert L. Bodman & Nayereh Esfahlani Tohidi: Women in Muslim Societies: Diversity Within Unity,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Colorado, 1998. p.25.
    ③UNESCO: education statistics database, statistics of education Attainment and Illiteracy, 1970-1980, CRS-E-44, Paris, 1983, pp.50-53.
    ④钟志成著:《中东国家通史——海湾五国卷》,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53页。
    ①王铁铮主编:《沙特阿拉伯的国家与政治》,三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3页。
    ①黄民兴著:《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83页。
    ②黄民兴著:《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85页。
    ③World wide Guide to Women in Leadership, see: http://www.guide2womenleaders.com/Iraq.htm.
    
    ①World wide Guide to Women in Leadership, see: http://www.guide2womenleaders.com/Iraq.htm.
    ②陈静:《当代海湾妇女发展问题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32页。
    
    ①王景祺编著:《列国志——科威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3、84页。
    ②钟志成著:《中东国家通史——海湾五国卷》,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18、319页。
    ③黄培昭、苏丽雅著:《当代阿曼苏丹国社会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09页。
    ④Mona Al Munajjed, Women in Saudi Arabia Toda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7, pp.93-95.
    ①海湾战略研究中心报告:《2006海湾妇女成就》,参见:http://www.womengateway.com/arwg/e-+library/Studies/PoliticalParticipation/education1.htm;UNDP: Conditions of Women in Bahrain, see: http://www.pogar.org/countries/gender.asp?cid=2。
    ①海湾战略研究中心报告:《2006海湾妇女成就》,参见:http://www.womengateway.com/arwg/e-+library/Studies/PoliticalParticipation/education1.htm;UNDP: Conditions of Women in Bahrain, see: http://www.pogar.org/countries/gender.asp?cid=2。
    ①蔡伟良、陈杰著:《当代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社会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页。
    ①黄培昭、苏丽雅著:《当代阿曼苏丹国社会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页;海湾战略研究中心报告:《2006海湾妇女成就》,参见:http://www.womengateway.com/arwg/e-+library/Studies/PoliticalParticipation/education1.htm。
    ②海湾战略研究中心报告:《2006海湾妇女成就》,参见:http://www.womengateway.com/arwg/e-+library/Studies/PoliticalParticipation/education1.htm。
    ①黄民兴著:《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36、284页。
    ②黄民兴著:《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83页。
    ③Andrea Buffa, Iraqi Women Under Siege Unemployment, Violence Rising, see: http://www.war-times.org/issues/14art1.html.
    ④注释:荣誉处死(honor killing)即通过处死被玷污了的女性(如被强奸的女性)而恢复家族的荣誉。
    ①UNDP: Iraq Living Conditions Survey 2004,see:http://www.iq.undp.org.
    ①蔡伟良、陈杰著:《当代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社会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60-263页;UNDP: Conditions of Women in UAE, see: http://www.pogar.org/countries/gender.asp?cid=21。
    ①UNDP: Conditions of Women in Kuwait, see: http://www.pogar.org/countries/gender.asp?cid=8;王景祺编著:《列国志——科威特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0-85页。
    ②UNDP: Conditions of Women in Qatar, see: http://www.pogar.org/countries/gender.asp?cid=15.
    ①UNDP: Conditions of Women in Bahrain, see: http://www.pogar.org/countries/gender.asp?cid=2.
    ②UNDP: Conditions of Women in Oman, see: http://www.pogar.org/countries/gender.asp?cid=13;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7/2008, Table 31, Gender inequality in economic activity;黄培昭、苏丽雅著:《当代阿曼苏丹国社会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11-215页。
    ①UNDP: Conditions of Women in Saudi Arabia, see: http://www.pogar.org/countries/gender.asp?cid=16;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Ministry of Planning 1990-1995, p.37,see: http://www.saudinf.com/main/c6g.htm; Princess Dima Bint Turki Bin Abdul Aziz, The changing role of women in Saudi Arabia, Al-Hayat, 2007/07/07, see: http://english.daralhayat.com/Spec/07-2007/Article-20070707-a1a540da-c0a8-10ed-01a3-d191ba88b1aa/story.html.
    
    ①UNDP: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7/2008, Table 28.
    ②伍庆玲:《科威特妇女的社会地位》,《阿拉伯世界》1996年第4期,第49页。
    ①张骥、刘中民:《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①朱传荣:《试论面向21世纪的中国文化安全战略》,《江南社会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第8页。
    ②张守富、朱彦振:《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三大安全》,《党政干部论坛》2000年第12期,第9页。
    ③许嘉:《国际经济与国家安全概念的重新界定》,《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6期,第97页。
    ④朱阳明主编:《亚太安全战略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5页。
    ⑤张骥、刘中民:《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⑥王逸舟主编:《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①[英]汤因比:《文明经受着考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60页。
    
    ①《浅谈当代中国的文化安全问题》,参见:http://www.edu.cn/20030102/3075196_1.shtml。
    ②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69页。
    ③李希光、刘康:《妖魔化与媒体轰炸》,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页。
    ①朱威烈:《<当代中东国家社会与文化>总序》,《阿拉伯世界》2002年第4期,第4-5页。
    ①马丽蓉:《西方霸权语境中的阿拉伯-伊斯兰问题研究》,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第42-43页。
    ①国际电信联盟资料,参见:http://www.itu.int。
    ②Gabriel Accascina.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for Development in the Arab States, UNDP, 2002, p4.
    ③资中筠主编:《国际政治理论探索在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6页。
    
    ①李刚:《网络扩张后发展中国家政治生活的潜在影响》,《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5期,第70页。
    ②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71页。
    ①高祖贵:《美国与伊斯兰世界》,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②马丽蓉:《西方霸权语境中的阿拉伯-伊斯兰问题研究》,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第270页。
    ③方力:《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相互渗透与影响》,《理论前沿》2000年第21期,第5页。
    ④范风国:《维护文化安全浅探》,《中国国防报》2001年8月20日。
    ①排名前十位依次是:英语、汉语、西班牙语、日语、德语、法语、葡萄牙语、韩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参见: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stats7.htm。
    ①参见:弗朗西斯科·洛佩斯·塞格雷拉:《全球化与世界体系:庆贺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60年诞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安德烈·冈德·弗兰克:《依附性积累与不发达》,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①朱威烈主编:《国际文化战略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1-192页。
    ②朱威烈主编:《国际文化战略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页。
    ①张宏等著:《当代阿拉伯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
    Abbas Alnasrawi, Arab Nationalism, Oil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Dependency, London, Greenward Press, 1991.
    Ahmed Galal Bernard Hoekman, Arab Economic Integration, Cairo, Egyptian Center for Economic Studies, 2003.
    Ali Mohammadi, Islam Encountering Globalization, London, RoutledgeCurzon, 2002.
    Bradley Louis Glasse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Reform, Northampton,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02.
    Clement M. Henry & Robort Springborg, Globaliz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Development in the Middle Eas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D. Champino, The Paradoxical Kingdom: Saudi Arabia and the Momentum of Reform, London, 2003.
    Edited by Anouar Abdel-Malek, translated by Michael Pallis, Contemporary Arab Political Thought, Zed Books Ltd, London, 1983.
    Grey E. Burkhart & Susan Older,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Santa Monica, Rand, 2003.
    Hassan Hakimian & Jeffrey B. Nugent, Trade Policy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London, RoutledgeCurzon, 2004.
    IMF, Regional Economic Outlook: Middle East and Central Asia 2007.
    Issawi, Charles, An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Cambridge University, 1995.
    Jean-Eric Aubert & Jean-Louis Reiffers, Knowledge Economies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the World Bank, 2003.
    John L. Esposito, Islam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1980.
    M.J.Leve, Modern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eti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Masoud Kavoossi, The Globalization of Business and The Middle East, London, Quorum Books, 2000.
    Michael C. Hudson, Middle East Dilemm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Nora Bensahel & Damel L. Byman, The Future Security Environment in the Middle East, Arlington, RAND, 2004.
    Roger Owen & Sevket Pamuk, A History of Middle East Econom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I. B. Tauris Publishers, 1998.
    Samiha Fawzy, Globalization and Firm Competitiveness in the Middle East and Africa Region, the World Bank, 2002.
    Shahud Yusuf, Globalization and the Challenge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World Bank, 2001.
    Simon W. Murden, Islam, the Middle East, and the New Global Hegemony,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cation, 2002.
    The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2000,2005,2007).
    UNCTAD, Information Economy Report 2005.
    UNDP,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2000-2007).
    Voll, John O., Islam: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he Modern World,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1994.
    Andrew Rathmell & Kirsten Schulze,“Political Reform in the Gulf: the Case of Qatar”, Middle Eastern Studies, Vol. 36, No. 4, October, 2000.
    Cecilia Klein(etc),“Joining the global rules-based econom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GCC”, Middle East Policy, February, 2000.
    Cecilia Klein; Abdelali Jbili; Kevin R. Taecher; Shafeeq Ghabra,“Joining the Global Rules-based Econom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GCC”, Middle East Policy, Feb, 2000.
    Chas,W. Freeman,“The GCC at 25: A Tour D'horizon”, Middle East Policy, Vol. XIII, No. 4, Winter, 2006.
    Fauzi Najjar,“The Arabs, Islam and Globalization”, Middle East Policy, Vol. XII, No. 3, Fall, 2005.
    Frauke Heard-Bey,“Conflict Resolution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The Role of the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1970-2002”, Middle Eastern Studies, Vol. 42, No. 2, March, 2006.
    Joshua Teielbaum,“Dueling for Da’wa: State vs. society on the Saudi Internet”, The Middle East Journal, Vol. 56, No. 2, Spring, 2002.
    Mohamed Jaber,“GCC 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 quest for development”, Middle East Policy, Vol. VII, No. 2, February, 2000.
    Nadeya Sayed Ali Mohammed,“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rab Gulf States: the case of Bahrain, Oman and Kuwait”, Burlington, VT:Ashgate, 2003.
    R. Hrair Dekmejian,“The Anatomy of Islamic Revival: Legitimacy Crisis, Ethnic Conflict and the Search for Islamic Alternatives”, The Middle East Journal, Vol. 34, No. 1, Winter, 1980.
    Richard W. Bulliet,“The future of the Islamic Movement”, Foreign Affairs, November/December, 1993.
    Sajjad ur Rehman & Husain Al-Ansari,“The digital marketplace an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education in the GCC member nations: a critical review”, Library Review, Vol. 52, No.4, 2004.
    Steffen Hertog,“The GCC and Arab economic integration: a new paradigm”, Middle East Policy, Vol. XIV, No. 1, Spring, 2007.
    Steve Yetiv,“Kuwait Democratic Experiment in Broader International Context”, The Middle East Journal, Spring, 2002.
    Sulayman Khalaf & Saad Alkobaisi,“Migrants’Strategies of Coping and Patterns of Accommodation in the Oil-Rich Gulf Societies: Evidence from the UAE”, British 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Studies, Vol. 26, No. 2 , Nov, 1999.
    [英] G·H·詹森著:《战斗的伊斯兰》,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美] J·L·埃斯波西托著,东方晓等译:《伊斯兰威胁:神话还是现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埃及]艾哈迈德·艾敏著,纳忠等译:《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1~6册),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李琨译:《文化与帝国主义》,三联书店2003年版。
    安维华、钱雪梅主编:《海湾石油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英]伯纳德·刘易斯著,郑之书译:《中东,激荡在辉煌的历史中》,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版。
    蔡伟良、陈杰著:《当代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社会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陈德成主编:《中东政治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济的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陈嘉厚主编:《现代伊斯兰主义》,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陈建民编著:《当代中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英]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编,曹荣湘等译:《治理全球化:权力、权威与全球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英]戴维·赫尔德等著,杨雪冬等译:《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德]迪特·森格哈斯著,张文武等译:《文明内部的冲突与世界秩序》,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高鸿钧著:《伊斯兰教法:传统与现代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高祖贵著:《美国与伊斯兰世界》,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
    哈全安著:《中东国家的现代化历程》,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何传启:《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埃及]侯赛因﹒卡米勒﹒巴哈丁著,朱威烈、王有勇译:《无身份世界中的爱国主义:全球化的挑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埃及]侯赛因·卡米勒·巴哈丁著,朱威烈、丁俊译:《十字路口》,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黄民兴著:《沙特阿拉伯:一个产油国人力资源的发展》,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黄培昭、苏丽雅著:《当代阿曼苏丹国社会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黄振编著:《列国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姜桂石等著:《全球化与亚洲现代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刘慧著:《当代伊朗社会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刘竞、安维华主编:《现代海湾国家政治体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刘靖华、东方晓著:《现代政治与伊斯兰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刘中民著:《挑战与回应:中东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关系评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马丽蓉著:《西方霸权语境中的阿拉伯-伊斯兰问题研究》,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
    马贤、马效智著:《伊斯兰伦理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纳忠等著:《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彭树智主编,黄民兴著:《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彭树智主编,王铁铮、林松业著:《中东国家通史——沙特阿拉伯卷》,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彭树智主编,王新中、冀开运著:《中东国家通史——伊朗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彭树智主编,钟志成著:《中东国家通史——海湾五国卷》,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彭树智主编:《二十世纪中东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彭树智主编:《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进程》,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钱乘旦等著:《世界现代化进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钱学文著:《当代沙特阿拉伯王国社会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钱学文著:《海湾国家经济贸易发展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曲洪著:《当代中东政治伊斯兰:观察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埃及]萨米尔·阿明著,任友谅等译:《世界一体化的挑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苏国勋等著:《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汤林森著,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王锋、陈冬梅著:《伊朗历史文化与伊朗穆斯林风情礼仪》,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王京烈主编:《当代中东政治思潮》,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王京烈主编:《动荡中东多视角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王京烈主编:《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王三义著:《工业文明的挑战与中东近代经济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正伟著:《伊斯兰经济制度论纲》,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吴茴萱著:《当代卡塔尔国社会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伍庆玲著:《现代中东妇女问题》,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吴云贵、周燮藩著:《近现代伊斯兰教思潮与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吴云贵著:《近代伊斯兰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美]西里尔·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美]西里尔·布莱克著:《现代化的动力》,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美]希提著:《阿拉伯通史》,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肖宪著:《传统的回归: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杨灏城、朱克柔主编:《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宗教与世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张宏等著:《当代阿拉伯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张骥、刘中民等著:《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张俊彦主编:《变化中的中东经济:现状与前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张俊彦主编:《中东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张铭著:《现代化视野中的伊斯兰复兴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张铁伟编著:《列国志——伊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张旭东著:《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振国主编:《未成功的现代化:关于巴列维的“白色革命”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赵国忠主编:《简明西亚北非百科全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朱威烈主编:《国际文化战略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安和芬:《中东国家外贸政策的调整》,载《世界经济》,1995年第2期。
    蔡伟良:《阿联酋的报业:历史与现状》,载《阿拉伯世界》,2003年第6期。
    蔡伟良:《阿联酋的教育》,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05年第1期。
    蔡伟良:《阿联酋文化事业发展现状研究》,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年第2期。
    车效梅:《经济全球化中的中东地区经济一体化》,载《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陈德照:《海湾战争后中东经济形势的变化》,载《世界经济》,1995年第1期。
    陈建民:《埃及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的经济关系》,载《西亚非洲》,1998年第4期。
    陈建民:《经济全球化与中东经济合作体系: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载《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第2期。
    陈杰:《阿联酋经济多元化战略下的旅游业现状及前景》,载《中东研究》,2005年第2期。
    陈杰:《从妇女地位变迁看当代阿联酋妇女解放事业》,载《亚洲论坛》,2006年3月。
    陈静:《海湾妇女:历史、现状与未来》,载《西亚非洲》,2002年第3期。
    程星源:《阿拉伯自由贸易区简介》,载《国际资料信息》,2003年第11期。
    丁克家:《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回应——试论20世纪中东伊斯兰哲学思想的多向探索》,载《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第7期。
    杜红:《“现代化的伊斯兰模式”刍议与构想》,载《甘肃民族研究》,1997年第3期。
    杜红:《阿拉伯国家的现代化历程》,载《阿拉伯世界》,1996年第1期。
    杜红:《阿拉伯国家现代化历程的特点、问题及发展前景》,载《阿拉伯世界》,1996年第3期。
    杜红:《从传统走向现代化——对伊斯兰文化的若干思考》,载《中国穆斯林》,1997年第3期。
    杜红:《对宗教与现代化问题的思考》,载《宁夏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杜红:《论现代化进程中的两种伊斯兰思潮》,载《宁夏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杜红:《伊斯兰教与经济现代化》,载《世界宗教与文化》,1996年第3期。
    杜红:《伊斯兰教与伊斯兰国家的现代化》,载《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1期。
    范鸿达:《伊朗外交:宗教领袖与总统的作用》,载《西亚非洲》2002年第5期。
    范若兰:《阿拉伯女权运动与西方女权运动的比较研究》,载《西亚非洲》,1992年第2期。
    冯璐璐:《对伊斯兰经济现代化问题的再思考》,载《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第11期。
    冯璐璐:《全球化背景下中东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载《西亚非洲》,2005年第4期。
    冯璐璐:《中东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与战略构想》,载《山西师大学报》,2005年第7期。
    冯璐璐:《中东经济现代化进程与民族主义》,载《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冯璐璐:《中东经济现代化研究述评》,载《阿拉伯世界》,2005年第2期。
    哈全安:《伊斯兰传统文明的基本特征与中东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轨迹》,载《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韩志斌:《全球化对复兴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与特征——对后冷战时代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个案考察》,载《西亚非洲》,2005年第3期。
    黄凤志:《关于20世纪中东国家现代化问题的思考》,载《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2000年第3期。
    黄民兴:《论沙特阿拉伯现代化的阶段及其特点》,载《西亚非洲》,1994年第6期。
    黄民兴:《浅析石油对现代中东经济的影响》,载《阿拉伯世界》,1996年第2期。
    黄民兴:《试析中东现代化的特点》,载《西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巨永明:《资本全球化与中东恐怖主义》,载《西亚非洲》,2003年第5期。
    李春放:《论伊朗现代伊斯兰政治模式》,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李国发:《从地中海经济圈计划看阿拉伯国家面临的挑战》,载《阿拉伯世界》,1997年第3期。
    李国发:《地中海经济圈计划》,载《阿拉伯世界》,1997年第3期。
    李伟建:《从全球化视角看中东能源问题》,载《阿拉伯世界》,2002年第1期。
    李伟建:《论世纪之交之伊斯兰运动》,载《阿拉伯世界》,2001年第1期。
    李伟建:《9·11事件与中东社会思潮》,载《西亚非洲》,2002年第5期。
    刘晖、张延晖:《世纪新秩序中阿拉伯自由贸易区的崛起》,载《阿拉伯世界》,1998年第2期。
    刘中民:《伊斯兰复兴运动与当代埃及》,载《西亚非洲》,2000年第3期。
    刘中民:《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东现代化的互动关系》,载《西亚非洲》,1999年第2期。
    卢少志:《当代中东国家现代化的阻力与困难》,载《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报》,2000年第3期。
    卢少志:《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东政治民主化》,载《西亚非洲》,2003年第2期。
    马志学:《全球化与中东现代化进程——兼议沙特现代化面临的挑战》,载《阿拉伯世界》,2002年第1期。
    南文渊:《伊斯兰教与商业经济》,载《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第2期。
    钮松:《阿拉伯国家现代化历程的特点》,载《阿拉伯世界》,2005年第2期。
    钱乘旦:《宗教对抗国家——埃及现代化的难题》,载《世界历史》,2000年第3期。
    钱学文:《全球化对阿拉伯国家政治的挑战与机遇》,载《阿拉伯世界》,2001年第4期。
    尚劝余:《全球化与伊斯兰圣战》,载《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孙溯源:《阿拉伯国家与经济全球化》,载《阿拉伯世界》,2001年第4期。
    唐宝才:《21世纪中东政体经济发展走势探讨》,载《西亚非洲》,2003年第5期。
    田文林:《抗拒与变迁:中东经济现代化的多维透视》,载《阿拉伯世界》,2001年第1期。
    田文林:《文化现代化视角中的伊斯兰复兴主义》,载《阿拉伯世界》,2001年第1期。
    田文林:《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与社会发展陷阱》,载《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王三义:《传统社会诸因素对中东现代化的影响》,载《西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王泰:《全球化挑战埃及:历史、问题与对策》,载《阿拉伯世界》,2001年第4期。
    王泰:《现代中东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征》,载《阿拉伯世界》,2005年第2期。
    王铁铮:《关于中东国家现代化问题的思考》,载《西亚非洲》,2007年第2期。
    王夏晔:《伊斯兰与转型中的中东》,载《阿拉伯世界》,2002年第2期。
    闫文虎:《论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互动关系》,载《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严庭国:《全球化进程中的阿拉伯经济》,载《阿拉伯世界》,2001年第4期。
    杨光:《90年代中东经济展望与市场》,载《世界经济》,1994年第2期。
    杨光:《全球化挑战与中东非洲》,载《世界经济》,2000年第3期。
    杨建荣:《阿拉伯海湾国家经济一体化及面临的挑战》,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杨建荣:《论阿拉伯经济一体化》,载《西亚非洲》,1998年第4期。
    杨鲁萍:《全球化与中东政治民主化》,载《西亚非洲》,2001年第6期。
    杨增耀:《论中、西亚地区的经济合作》,载《中东研究》,1993年第3期。
    姚大学、李芳洲:《全球化与中东国家的经济改革》,载《西亚非洲》,2005年第4期。
    姚大学、王泰:《中东国家的现代化改革及其发展前景》,载《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报》,2000年第3期。
    姚大学:《全球化与中东区域经济一体化》,载《西亚非洲》,2006年第5期。
    姚大学:《伊斯兰教与战后中东社会现代化》,载《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8期。
    詹家峰、张金荣、张金升:《伊斯兰教与中东国家经济现代化》,载《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张学岩:《中东伊斯兰国家现代化阻力的文化分析》,载《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2期。
    赵伟明:《全球化与中东:挑战与应对》,载《国际观察》,2002年第1期。
    赵伟明:《中东地区经济合作的前景》,载《世界经济》,1995年第2期。
    朱婉娟:《海湾战争后中东资本市场的变化及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载《世界经济》,1994年第11期。
    
    #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