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漕运研究(1368~1840)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明清时期,政治、经济重心相分离,京师皇室、百官及军士所需粮饷完全依赖从南方运送至京师的漕粮,漕粮是明清两朝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把漕粮从江南输送到京师,依靠的是南起杭州北至京师的京杭运河,而在数千里的运河上,天津地区的运河处于上达京通、下接江淮的枢纽地位,每年数万只漕船和数百万石漕粮由此经过,并且还有大量漕粮在此截存,因此天津是明清时期整个漕运过程的关键环节所在,在明清漕运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漕运也成为影响明清时期天津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试图对明清时期天津的漕运情况作一全面而详尽的探讨。
     本文分为八章,加上绪论和结语共十部分。
     绪论的主要内容是对前人研究进行回顾,并对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范围及其他有关问题加以说明。
     第一章,以明清时期天津地区漕运的基本条件——南北运河为考察对象,重点介绍南北运河的水源及管理问题。指出南运河以卫河为主水源,北运河以白河为主水源,同时还各有众多其它水源;天津南北运河设有各级官员进行管理,而具体的维修任务则由沿运河设置的浅铺及夫役来承担。
     第二章,仍以明清时期天津地区漕运的基本条件——南北运河为考察对象,重点对南北运河之河道疏浚和堤岸维修以及维修费用进行了探讨,并对明清时期蓟运河的开通和维修加以论述。
     第三章,以明清时期经由天津和截留于天津的漕粮为考察对象,分别对两者进行数量的统计和分析,并对明清时期在天津截留漕粮的主要原因进行研究,指出这些原因包括漕船迟至、恐误回空,北河不畅、有碍通行以及预备赈济和筹措军饷等。
     第四章,继续以截留于天津的漕粮为考察对象,主要论述截留在天津之漕粮的存储仓廒及最终去向,即转运京通仓、用于赈济、充作军饷,另外,还有少数充作它用;最后,还对明清蓟运粮的沿革进行了探讨。
     第五章,以明清时期漕运人员为考察对象,主要论述他们在天津地区作奸犯科的情况,包括旗丁对漕粮的盗卖掺和、水手和纤夫的沿途扰害以及漕运官丁夹带私盐等。另外,还对明清政府针对这些弊行所制定的相关制度进行分析。
     第六章,主要论述明清漕船在天津出现的各种特殊问题,包括漕船催攒、漕粮冻阻、漕粮漂流、漕粮挂欠等,以及明清政府应对上述问题采取的各种措施。
     第七章,以漕粮海运为考察对象,主要论述明清时期在以内河运输漕粮为主的情况下,海运间或被实行的状况,其中重点介绍清朝道光六年实行海运的情况,从而以见一斑。
     第八章,主要论述明清时期漕运对天津各方面的影响。指出明清时期天津的商业、人口、民生、语言、信仰、文学等方面,在漕运的影响下,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可以说没有漕运,就没有其时天津的飞快成长。因此,漕运在天津城市成长的历史长河中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结语以简练的语句对全文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以予读者清晰的印象。
The center of polity and ecomomy is detached in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The provisionment of royalty,official and soldier absolutely dependes on the commissariat that carried from south to north by Canal,the carried commissariat is the economic base that depended on by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but the carried commissariat is carried from south to north by Canal that from Beijing to Hangzhou,Tianjin is the hinge of Canal,it leads to Beijing northward and connects Changjiang-Huaihe southward,there are numerous sails that carrying commissariat pass Tianjin,indeed much carried commissariat uninstalls and stores up in Tianjin,so Tianjin is the key of the course of carrying commissariat in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and is holded the balance in the history of carrying commissariat,carrying commissariat through Canal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ianjin in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This paper tries to in the round and amply discusses the cries of carrying commissariat about Tianjin in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The paper includes eight chapters,adding introduction and eplioque,it is in all ten seqments.
     The main content of introduction reviews the research of former scholars,and accounts for the basis and research confine of this paper,as well as other correlative issue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South and North Canal in Tianjin that is the basal condition of carrying commissariat,it emphaticly introduces the fountain and management of South and North Canal,pointes out Wei River is the central fountain of South Canal,Bai River is the central fountain of North Canal,furthermore,both South Canal and North Canal have numerous other riverhead;govemment founds diversified ranking official that administer South and North Canal,and founds grass-root unit and personnel that takes on idioqraphic repairing task of South and North Canal.
     The second chapter still discusses South and North Canal in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mainly discusses the dredging up of riverway and the maintenance of riverside,and the expense of maintaining South and North Canal.In addition,this chapter still discusses the circs of dredged and maintained about the canal of Jizhou.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arried commissariat that passing and uninstalling in Tianjin in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respectively statistics and analyses for them,otherwise,discusses still the reasons that uninstalling carried commissariat in Tianjin.
     The for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arried commissariat that uninstalling in Tianjin in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mainly discusses its storage and ultimately purpose,finally,discusses also the carried commissariat that carried to Jizhou.
     The fif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ersonnel who carrying commissariat by Canal,discusses the personnel' bad action,include stealing and selling carried commissariat,disarranging on the way,taking slinkingly salt,in addition,this chapter also discusses relative system aiming at personnel' bad action that constituted by government of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The six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special matter taking place in Tianjin about the sail that carrying commissariat,for example,the sail is hastened,carried commissariat is freezed,drifted and scarcity,and discusses relative system aiming at these issue by government of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The seven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arried commissariat by sea,treats the thing about carrying commissariat through sea is implemented at long intervals under giving priority to Canal,stressly introduces the thing implemented in the sixth year of Daoguang.
     The eighth chapter maily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carring commissariat by Canal on the business,population,life,language,belief and literature of Tianjin,they arises huge change.So there is not the pullulation of Tianjin at that time if there is a lack of earring commissariat by Canal,so carrying commissariat by Canal possesses holding the balance in the pullulation of history about Tianjin.
     Epiloque summarize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through concise language,ang gives readers clear impress.
引文
[1](乾隆)《天津府志》卷36《艺文·重修天津卫志序(清,薛柱斗)》p531,《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2](乾隆)《天津府志》卷38《艺文·天津卫旧志跋(明,吕盛)》p555,《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3](同治)《续天津县志》卷2《形胜》p285,《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1](明)王在晋《通漕类编》卷5《河渠·漕河总论》p368上,史部275册/四库存目。
    [2](明)王在晋《通漕类编》卷5《河渠·漕河总论》p367下,史部275册/四库存目。
    [3]《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食货典》卷174《漕运部总论二·图书编·六漕治法》p83921上。
    [4](乾隆)《天津县志》卷5《山川志·白河》p55,《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白河“古沽水也,亦
    [1](乾隆)《天津县志》卷5《山川志·白河》p56,《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2](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20《舆地二·水道图说》p915,《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3](乾隆)《天津县志》卷5《山川志·白河》p55-56,《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三里河,由都城至张湾入白(河);积水潭西海子,西山诸水所汇,由都城东至高丽庄入白(河);通惠河,亦名大通河,源出昌平州白浮村神山,经玉泉山入都城,出玉河桥水门,经大通桥,历通州,至张湾入白河(河);清泉河,在大兴县东南,亦日浑河旧渠,古浑河逆流也,元时其流渐弱,东至张家湾入白河:凉水河,在宛平县,由水头庄泉发源,至张家湾,由南新河入白;清河,宛平西北出玉泉,入白河;骆驼港河,出三河县兔儿山,经香河入白(河);牛家务河,一名绛河,在通州东北,出牛栏山,至王家桥入白(河)”。
    [4](明)黄承玄《河漕通考》卷下《河运·白河》p488下-489上,史部222册/四库存目。
    [5](明)王琼《漕河图志》卷1《漕河·直隶通州·支流四》p552下-553上,史部835册/续修四库。
    [6](明)黄承玄《河漕通考》卷下《河运·白河》p488下-489上,史部222册/四库存目。“保安府西北漕河、徐河、石桥河、一亩泉河、滋河、沙河、鸦儿河、唐河诸水,发源不一,至安州西北十八里合流,总名易水,过安州至雄县南,又名瓦济河,东北经保定县猫儿湾,又会中堡河、长流河、温仪河、拒马河、
    [1](乾隆)《天津县志》卷5《山川志·卫河》p56,《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2](明)王琼《漕河图志》卷2《漕河上源·河南淇县·支流二》p575上,史部835册/续修四库.
    [3](明)王琼《漕河图志》卷2《漕河上源·直隶浚县·支流一》p575下,史部835册/续修四库。
    [4](明)王琼《漕河图志》卷2《漕河上源·直隶内黄县·支流二》p576下,史部835册/续修四库。
    [1](明)王琼《漕河图志》卷2《漕河上源·山东馆陶县·支流一》p577上,史部835册/续修四库。
    [2](雍正)《大清会典》卷202《工部·河渠一·黄运·运道支河》p13577-13578,《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本。“漳河有二,曰清漳,曰浊漳,源并出山西,至河南交漳口会为一。至直隶广平,分而为三,一自广平,经魏县、元城,至山东馆陶入卫,一俗名老漳河。自山东邱县,经威县、南宫、枣强、武邑、景州、阜城、交河,至青县之杜林木村,与完固口支流合,至鲍家嘴归运,一俗名小漳河。自邱县经广宗、巨鹿、平乡、宁晋,合滏河,又经束鹿、冀州,合滹沱河,由衡水至献县完固口,复分为两,一与老漳合流鲍家嘴,一经河间、大城、静海,汇子牙河归淀”。
    [3](乾隆)《天津县志》卷5《山川志·附漳水》P57,《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4](明)王琼《漕河图志》卷1《漕河源委·汶河》p551上一下,史部835册/续修四库。
    [5](明)王琼《漕河图志》卷1《漕河·直隶青县·支流一》p555下,史部835册/续修四库。
    [6](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104《运河水》p568上,史部581册/四库全书.
    [7](乾隆)《天津县志》卷5《山川志·附子牙河及南北泊诸水》P59,《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交河县清河、李村河,灵寿县高阳河、淤泥河,高阳滋河、卫水、西韩河,平山县河、冶河,皆汇于滹沱”.
    [1](乾隆)《宁河县志》卷3《建置·河渠》p18a,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
    [2](民国)《蓟县志》卷1《地理·河流》p68-69,民国33年铅印本。
    [3](乾隆)《天津府志》卷17《河渠志下》p287,《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4](民国)《蓟县志》卷1《地理·河流》p69,民国33年铅印本。
    [5](乾隆)《天津府志》卷17《河渠志下》p287,《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6](乾隆)《宝坻县志>卷16《集说·河堤》p2a-2b,清乾隆十年刻本。
    [1](乾隆)《宝坻县志》卷2《形胜·山川·河》p2a,清乾隆十年刻本。
    [2](乾隆)《天津府志》卷17《河渠志下》p287,《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3](清)陈仪《直隶河渠志》p801-802,史部579册/四库全书。还乡河,“即浭水,亦名环香河。出迁安县泉庄黄山之麓,一泉涌出汇为方塘,澄碧中喷珠,累累西流成河,水势甚驶,至岩儿口入丰润之东北界,又西径五峰头,至韩家厓头迤逦西南流,至洼答村折而南,径东马庄又折而西,径丰润城北迤逦西南流,至张官屯入玉田县之东南界。又西南至蛮子营,沙流河自北来入之,径鸦鸿桥至运河头复折而南,自此河身顿狭,斗折蛇行,至赵官屯分为二股。一西南流径橡子庄、牛见头,至盛家庄入蓟运河,一南流径九丈窝、丰台镇,至江潢口入蓟运河”。
    [4](乾隆)《宁河县志》卷3《建置·河渠》p21a-21b,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筐儿港引河,在县西九十里,由天津塌河淀至堤头津、宁分界之石桥流入县境,迳赵温庄、造甲城至王家台入七里海,又东过罾口抵南涧沽入蓟运河,计长五十里”.
    [5](乾隆)《宁河县志'卷3‘建置·河渠'p20b-21a,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青龙湾引河在(宁河)县西北七十里,由宝坻东淀庄》宝、宁分界之大道,流入县境,迳潘家庄入后海,注七里海,复迳淮鱼淀入曲里海,东南抵宁车沽,会西引河合流入蓟运河归海,计长四十五里”。
    [6](乾隆)《宁河县志》卷3《建置·河渠》p21b-23a,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淮鱼淀西引河,由七里海南岸淮鱼淀西起,至宁车沽会东引河,合流入蓟运河,计长五十里”。
    [1](乾隆)《宁河县志》卷3《建置·河渠》p18b-19b,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
    [1]《清史稿》卷116,志91《职官志三·河道总督》p3341-3342。
    [2]姚汉源《京杭运河史》p674,引《(雍正)清会典》,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河道总督一员驻济宁,总理黄运两河事务,于通惠、北河、南旺、夏镇、中河、南河、卫河各设分司管理”.
    [3](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166《官司》p569下,史部582册/四库全书.
    [4](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131《工部·河工一》p141上,史部624册/四库全书.
    [5](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166《官司》p569下-570上,史部582册/四库全书。
    [1](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166《官司》p573上一下,史部582册/四库全书。
    [1](雍正)《畿辅通志》卷60《职官·总督部院》p408下,史部505册/四库全书.
    [2](雍正)《畿辅通志》卷60《职官·总督部院》p407下,史部505册/四库全书。
    [3](清)王履泰《畿辅安澜志》卫河卷8《官司》p33下,史部849册/续修四库.
    [4](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131《工部·都水清吏司·河工一》p142上一下,史部624册/四库全书.
    [5](清)黄澄贤、杨锡绂《漕运则例纂》卷5《督运职掌·监临官制·河道总督》p4a。清嘉庆刊本。
    [6](民国)《天津县新志》卷17《职官一·右县官》p502,《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7]《清史稿》卷116,志91《职官志三·河道总督》p3341-3342。
    [1]《清高宗实录》卷17,乾隆元年四月下辛巳p440下。
    [2]《清高宗实录》卷66,乾隆三年四月上壬辰p71上。
    [3]《清高宗实录》卷149,乾隆六年八月下己酉p1140上-下。
    [4]《清高宗实录》卷337,乾隆十四年三月下丙子p645下。
    [1]《清高宗实录》卷340,乾隆十四年五月上辛酉p709上.
    [1](清)黄澄贤、杨锡绂《漕运则例纂》卷5《督运职掌·监临官制·巡漕御史》p3a-3b,清嘉庆刊本。
    [2]《清高宗实录》卷403,乾隆十六年十一月下丙戌p297下。
    [1]《清世宗实录》卷49,雍正四年十月戊p746上。
    [2](清)王履泰《畿辅安澜志》白河卷4《官司》p163上,史部849册/续修四库。
    [1](清)王履泰《畿辅安澜志》白河卷4《官司》p163上一下,史部849册/续修四库。
    [2](清)王履泰《畿辅安澜志》白河卷4《官司》p163下,史部849册/续修四库。
    [3](乾隆)《武清县志》卷3《河渠》p14a-15b,清乾隆七年刻本。
    [4](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卷689《工部河工河员职掌》p5685-5686,《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本。
    [5](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卷689《工部河工河员职掌》p5686,《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本。
    [1](民国)《天津县新志》卷17《职官一·右州官》p501,《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1](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37《户部三·漕河》p640,子部868册/四库全书。
    [1](明)王琼《漕河图志》卷3《漕河夫数》P602下,史部835册/续修四库。
    [2](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104《运河水》p567下,史部581册/四库全书。
    [3](明)谢纯《漕运通志》卷2《漕渠·浅》P405,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从刊(56)。
    [4]《明神宗实录》卷五百七十五,万历四十六年十月丁卯。
    [5](明)王琼《漕河图志》卷1《漕河建置》P554上,史部835册/续修四库。
    [6](明)王琼《漕河图志》卷3《漕河夫数》p603上,史部835册/续修四库。
    [1](明)王琼《漕河图志》卷1《漕河建置》P554下,史部835册/续修四库.
    [2](明)王琼《漕河图志》卷3《漕河夫数》p603上,史部835册/续修四库。
    [3](明)王琼《漕河图志》卷1《漕河建置》P554下,史部835册/续修四库。
    [4](明)王琼《漕河图志》卷3《漕河夫数》p603下,史部835册/续修四库。
    [5](明)王琼《漕河图志》卷1《漕河建置》P555上,史部835册/续修四库。
    [6](明)王琼《漕河图志》卷3《漕河夫数》p603下,史部835册/续修四库。
    [7](明)王琼《漕河图志》卷1《漕河建置》P555上,史部835册/续修四库。
    [8](明)王琼《漕河图志》卷3《漕河夫数》p603下,史部835册/续修四库。
    [9](万历)《明会典》卷198《工部十八·河渠三·运道三·夫役》p361下-362上,史部792册/续修四库。“天津卫浅铺十二,旧十一,小甲十二名,夫一百八名,今存二十四名,军夫六十名,修堤小甲五名,夫四十五名。天津左卫浅铺二十四,小甲二十四名,夫二百十六名,今存四十八名,军夫一百八十名,修堤小甲五名,夫四十五名。天津右卫浅铺十,小甲十名,夫九十名,今存二十名,军夫五十名,修堤小甲五名,夫四十五名”.
    [1](雍正)《大清会典》卷206《工部·河渠五·河道夫役·直隶属》p13748-13749,《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本。
    [2](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131《工部·都水清吏司·河工一·夫役》p152下,史部624册/四库全书。
    [3](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1《皇言一·诏谕》p605,《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4](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卷690《工部·河工·河夫》p7519,《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本。
    [5](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卷690《工部·河工·河夫》p7517,《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本。
    [6](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卷690《工部·河工·河夫》p7521,《中国近代史科丛刊三编》本。“直隶运河岁需疏浚,应设浅夫六百三名半”。
    [7](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133《工部·河工三·疏浚》p180上,史部624册/四库全书。
    [8](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131《工部·都水清吏司·河工一·河兵》p151下,史部624册/四库全书。
    [9](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133《工部·河工三·琉浚》p180下,史部624册/四库全书。
    [10](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131《工部·都水清吏司·河工一·夫役》p155下,史部624册/四库全书。
    11(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39《户部》p215,史部621册/四库全书.乾隆十一年,议准:“各省漕船 抵天津。遇浅起驳,向于漕粮项下编征银一万四干五百余两,解交通济库发给运军,嗣后应于北河六汛增造垡船六十,召募衩夫百八十名,长设浅夫三百名,每月各给工食银一两二钱,令沿河汛弁上下游巡,督率衩夫、浅夫随时疏浚。其造船及置备器具,并夫役工食,皆于通济库收贮驳船银内动支,如有余剩,仍照数派给运军以为驳浅之用。”
    [1](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133《工部·河工三·疏浚》p181上,史部624册/四库全书.乾隆十四年,议准:“裁汰北运河岱(垡)船,其额设刮板三十具实属不敷,应增置三十具,以广器用,以利漕渠。”
    [2](清)黄澄贤、杨锡绂《漕运则例纂》卷12《漕运河道·北河挑浚》p23b,清嘉庆刊本.
    [3](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131《工部·都水清吏司·河工一·夫役》p152下,史部624册/四库全书。
    [4](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44《漕运河道·挑汛事例》p115-117,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乾隆)二十三年,以北运河六汛每汛向设刮板五副,额有浅夫八十名,祗敷刮板三副之用,其余二副竟同虚设,奏准将杨村一汛近海通潮淤浅无多,减去刮板二副,酌留三副,其余五汛各设五副,每副用浅夫二十名,除将杨村所余浅夫二十名拨入五汛,再添八十名,每名每月给工食银一两二钱,在于红拨项下支给,交通永道率同漕运通判管辖,遇有淤浅过多,本汛不敷,应用即将上下汛通融调拨,如有冒名缺额临时雇募等弊,将该管各官查参,嗣因浅夫多于粮船阻碍之时始用力刮挖,往往前船经过后船复停,乾隆三十年奏准,嗣后令通永道不时赴工亲行逐名查点,督率厅汛员弁严督浅夫探量水势,遇有淤浅立即上紧刮挖深通,以免舟行阻滞”。
    [5](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卷690《工部·河工·河夫》p7529,《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本。
    [6](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903《工部·河工·河夫》p6下,史部811册/续修四库。
    [7](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卷690《工部·河工·河夫》p5710,《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本。乾隆三十七年,议准“直隶杨村厅(?)沟汛,原设河兵四十五名,内裁减六名拨给文安县主簿.驻扎苏家桥防守”。
    [1](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卷690《工部·河工·河夫》p5710-5711,《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本,乾隆四十三年,议准“直隶通州、州同二汛,每汛抽拨战兵一名,守兵四名,共兵十名,改增北运河耍儿渡汛,以资修防力作”。
    [2](嘉庆)《大清会典》卷47《工部·都水清吏司》p2184,《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本。“共北运河河兵五百八十二人,浅夫五百人”。
    [3](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903《工部·河工·河兵》p1上,史部811册/续修四库,“通永道所属北运河河兵三百二十九名”。
    [4](清)黄澄贤、杨锡绂《漕运则例纂》卷12《漕运河道·北河挑浚》p22a-22b,清嘉庆刊本。
    [5](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104《运河水》p567下,史部581册/四库全书。
    [6](乾隆)《河间府志》卷3《山川》p4a-4b.
    [7](明)王琼《漕河图志》卷1《漕河建置》P555下。史部835册/续修四库。
    [8](明)王琼《漕河图志》卷3《漕河夫数》p603下,史部835册/续修四库.
    [9](万历)《大明会典》卷198《工部十八·河渠三·运道三·夫役》p362上,史部792册/续修四库。
    [1](明)谢肇浙《北河纪》卷4《河防纪》p627下,史部576册/四库全书。
    [2](明)王琼《漕河图志》卷1《漕河建置》P555下,史部835册/续修四库。
    [3](明)王琼《漕河图志》卷3《漕河夫数》p603下,史部835册/续修四库。
    [4](明)谢肇淛《北河纪》卷5《河臣纪》p652上,史部576册/四库全书。“静海县管河主簿一员,河道南接青县钓台浅起,北接天津卫稍直口止,共一百三十”。
    [5](明)谢肇淛《北河纪》卷5《河臣纪》p652上,史部576册/四库全书。“霸州管河同知一员,河道南接静海长屯起,北接静海观音堂止,共三里”。
    [6]由于史料限制,此部分所指的“南运河”,不仅限于现今天津行政区域内的南运河,而是指清朝所谓的南运河,即南从清河县起,北至天津止。另外,在时间上,此部分延伸至光绪年间。
    [1](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171《夫役》引(康熙)《大清会典》p629下-630上,史部582册/四库全书。
    [2](雍正)《大清会典》卷206《工部·河渠五·河道夫役》p13758-13759,《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本。
    [3](雍正)《大清会典》卷206《工部·河渠五·河道夫役·直隶属》p13747-13748,《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本。
    [4](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44《漕运河道·挑浚事例》p89,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5](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131《工部·都水清吏司·河工一·夫役》p153下-154上,史部624册/四库全书。
    [6](清)王履泰《畿辅安澜志》卫河卷8《官司·附河兵夫役》p40上一下,史部849册/续修四库。
    [1](清)王履泰《畿辅安澜志》清河卷下《官司)p399上一下,史部849册/续修四库.[乾隆九年工部会同兵部议略]“议得协办大学士刘于义、直隶总督高斌奏称:‘东西两淀泥沙淤淀.自设夫疏浚甚资利益,惟是役少工多,不敷调拨,应请添设夫六百名,照例造垡船二百只,以济日用,计每名月支工食银三千六百两,此项经费查有天津道属南运河兵六百名内应酌减三百名,计裁一年银四千三百两,以抵夫工食,可转无用为有用,但夫船倍加原数,需员督率弹压,并请设千总二员,即由垡船把总拔补,令其分管新旧夫船。'应如所请添设,以利宣泄”。《清高宗实录》卷401,乾隆十六年十月下壬子p272上一下。“(乾隆十六年十月)工部议准直隶总督方观承疏称:‘南运河额设兵六百名,已经酌裁,应留三百名,其拨防子牙河大堤之兵四十名,请定为额设,缺出令津军、子牙二厅就近招募。'从之”。
    [2](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131《工部·都水清吏司·河工一·河兵》p150上。史部624册/四库全书。“南运河河兵三百名,内食战粮者六十名”。
    [3](嘉庆)《大清会典》卷47《工部都水清吏司》p2184,《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本。
    [4](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903《工部河工河兵》p1上,史部811册/续修四库。
    [1](万历)《明会典》卷198《工部十八·河渠三·运道三·凡运河禁令》p37t下,史部792册/续修四库。
    [2](万历)《明会典)卷198《工部十八·河渠三·运道三·凡漕河事》p371下,史部792册/续修四库。
    [3](万历)《明会典》卷198《工部十八·河渠三·运道三·凡运河禁令》p371下,史部792册/续惨四库。
    [4](万历)《明会典》卷198《工部十八·河渠三·运道三·凡漕河事》p371下,史部792册/续修四库。
    [1](明)王在晋《通漕类编》卷5《河渠·漕河职掌》p365下,史部275册/四库存目。
    [2]《明神宗实录》卷192,万历十五年十一月辛卯。
    [3](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卷697《工部·河工考成·保固》p6043-6044,《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本。
    [1](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卷697《工部·河工考成·保固》p6046-6047,《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本。
    [2]《清高宗实录》卷123,乾隆五年七月下戊戌p814上.
    [3]《清仁宗实录》卷114,嘉庆八年六月上癸酉p517下-518上。
    [1](清)黄澄贤、杨锡绂《漕运则例纂》卷12《漕运河道·北河挑浚》p23a-24a,清嘉庆刊本。
    [2](雍正)《畿辅通志》卷21《川·白河》p424上,史部504册/四库全书。
    [3](乾隆)《天津县志》卷5《山川志·白河》p55,《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4](光绪)《大清会典》卷25《户部仓场衙门·户部仓场侍郎》p230下-231上,史部第794册/续修四库。
    [5](明)张燧《经世挈要》卷15《漕运事宜·六漕治法》p234下-235上,北图古籍珍本丛刊(47)。
    [6](明)刘天和《问水集》卷1《运河·白河(凡三条)》p258-259,史部221册/四库存目。
    [1](万历)《大明会典》卷198《工部十八·河渠三·运道三·凡漕河事》p372上,史部792册/续修四库。
    [2](清)黄澄贤、杨锡绂《漕运则例纂》卷12《漕运河道·北河挑浚》p22b,清嘉庆刊本。
    [3](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39《户部·北河浚浅》p215,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4](清)黄澄贤、杨锡绂《漕运则例纂》卷12《漕运河道·北河挑浚》p23a-23b,清嘉庆刊本。
    [5](清)黄澄贤、杨锡绂《漕运则例纂》卷12《漕运河道·北河挑浚》p23b,清嘉庆刊本.
    [6](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44《漕运河道·挑汛事例》p104,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乾隆十五年将“旧设划船改为刮板,顿设浅夫四百八十名,不敷应用,如遇琉浚紧急,临时雇夫协济”。
    [7](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44《漕运河道·挑汛事例》p115-117,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乾隆二十三年“以北运河六汛每汛向设刮板五副,额有浅夫八十名,祗敷刮板三副之用,其余二副竟同虚设,奏准将杨村一汛近海通潮淤浅无多减去刮板二副,酌留三副,其余五汛各设五副,每副用浅夫二十名,除将杨村所余浅夫二十名拨入五汛,再添八十名,每名每月给工食银一两二钱。在于红拨项下支给,交通永道率同漕运通判管辖,遇有淤浅过多,本汛不敷应用,即将上下汛通融调拨,如有冒名缺额,临时雇募等弊,将该管各官查参。嗣因浅夫多于粮船阻碍之时始用力刮挖,往往前船经过,后船复停。乾隆三十年奏准,嗣后令通永道不时赴工,亲行逐名查点,督率厅汛员弁严督浅夫探量水势,遇有淤浅立即上紧刮挖深通,以免舟行阻滞”。
    [8](光绪)《大清会典》卷25《户部仓场衙门·户部仓场侍郎》p230下-231上,史部794册/续修四库。
    [1](明)刘天和《问水集》卷1《黄河·堤防之制》 p254下-255上,史部221册/四库存目。
    [2](雍正)《大清会典》卷207《工部·河渠六·工程·凡土方木石工程》p13805-13806,《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本。
    [3](嘉庆)《大清会典》卷47《工部·都水清吏司》p2195。《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本。
    [1](乾隆)《天津县志》卷21《艺文志·南运河自独流杨柳青至天津西岸不宜筑堤说(陈弘谋)》p229,《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2]《清高宗实录》卷52,乾隆二年闰九月上己巳p888上。
    [3]《清高宗实录》卷91,乾隆四年四月下辛丑p403上。
    [4]《清高宗实录》卷133,乾隆五年十二月下壬子p929上。
    [1](乾隆)《天津县志》卷21《艺文志·南运河修防条议(陈弘谋)》p226-227,《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2](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21《舆地三·堤闸津梁·北运河诸堤》p928,《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1](清)王履泰《畿辅安澜志》白河卷2《原委》p132下,史部849册/续修四库。
    [2](光绪)《通州志》卷3《漕运·修浚》p10b-11a。
    [3](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40《白河考》p617-619,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4](清)王履泰《畿辅安澜志》白河卷2《原委》p128下,史部849册/续修四库。
    [5]《清高宗实录》卷404,乾隆十六年十二月上癸卯p310下-311下。
    [1]《清高宗实录》卷780,乾隆三十二年三月上乙亥p587下-588下。
    [2]《清宣宗实录》卷97,道光六年四月乙亥p584上.
    [3]《清圣祖实录》卷217,康熙四十三年十月戊辰p197上-下。
    [4]《清圣祖实录》卷245,康熙五十年二月戊辰p430下。
    [5]《清高宗实录》卷260,乾隆十一年三月上戊寅p371下-372上。
    [1]《清高宗实录》卷212,乾隆九年三月癸巳P730上。
    [2]《清高宗实录》卷237,乾隆十年三月丁酉P51下。
    [3]《清高宗实录》卷305,乾隆十二年十二月壬午P994下-P995上。
    [4]《清高宗实录》卷658,乾隆二十七年四月戊寅P371上-下。
    [5]《清宣宗实录》卷49,道光三年二月戊辰p883上。
    [6]《清世宗实录》卷39,雍正三年十二月辛卯p582上。
    [7](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21《舆地三·堤闸津梁·南运河诸口岸》p932,《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权家口在静海县北三里许,运河东岸。雍正五年议于此开引河,后中止”。
    [1]《清高宗实录,卷41,乾隆二年四月辛巳p737上-下。
    [2]《清高宗实录》卷53,乾隆二年闰九月下己卯pB95上-下。
    [3](清)靳辅《治河奏绩书》卷4《治纪·栽植柳株》p739下-740上,史部579册/四库全书。
    [1](明)刘天和《问水集》卷1《黄河·植柳六法》p256下-257下,史部221册/四库存目。
    [2](明)万恭《治水筌蹄》卷上,明万历张文奇重刊本。
    [3](明)谢肇淛《北河纪》卷6《河政纪》p662下,史部576册/四库全书。
    [1](清)靳辅《治河奏绩书》卷4《治纪·栽植柳株》p739下-740上,史部579册/四库全书。
    [2](乾隆)《天津县志》卷21《艺文志·南运河放淤记(陈弘谋)》p224,《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3](清)沈兆淫《蓬窗随录》卷4《疏·陈畿辅河道疏(陈宏谋)》p524上-527上,子部1197册/续修四库。
    [1](乾隆)《天津县志》卷21《艺文志·南运河放淤记(陈弘谋)》p224-226,《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1]《明穆宗实录》卷42,隆庆四年二月癸亥。
    [2]《明神宗实录》卷138,万历十一年六月乙亥.
    [3](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44《挑浚事例》p96-97,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通州至天津沿河州县各分汛地,每年额解挑浅银两向系通惠河分司经收,专司挑挖,康熙三十九年题准将通惠河分司裁革,各州县所解挑浅一项节省解部,将通永道税务归并坐粮厅征收,所得盈余以充挑河挖浅及修筑堤岸之用”。
    [4]《清圣祖实录》卷199,康熙三十九年六月p24下-p25上。
    [5](清)黄澄贤、杨锡绂《漕运则例纂》卷12《漕运河道·挑浚事例》p17a,清嘉庆刊本。
    [6](乾隆)《天津府志》卷12《田赋·天津县·存留银》p218,《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1]《清高宗实录》卷991,乾隆四十年九月下辛酉p230下-231上。“军机大臣议覆直隶总督周元理奏称:‘南北运河每年额定岁抢修银各一万五千两,照数豫领,节年通融办理,与永定河旧例相同。今永定河岁抢修工银既经酌改,则运河亦宜另定章程。应如所奏,嗣后南北运河每年秋成后,各先发银六千两,分贮天津、通永二道库,派员办料备用,倘遇不敷,借款垫办。其岁修银数,每年秋汛后,令各该道将下年各工亲往确估详报,该督覆勘,奏明领办,次年照估兴修。所有原定银数,照永定河新例删除。'从之”。
    [2](光绪)《顺天府志》卷45《河渠志十·河工六》p339上,史部684册/续修四库。
    [3](乾隆)《天津县志》卷1《纪恩》p32,《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4](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904《工部·河工·河工经费·岁修抢修一》p17上,史部811册/续修四库。
    [5]《清高宗实录》卷877,乾隆三十六年正月下辛未p750下-751上。
    [6]《清高宗实录》卷555,乾隆二十三年正月下丙辰p33上。
    [7]《清仁宗实录》卷94,嘉庆七年二月乙丑p262下-263上。
    [1]《清仁宗实录》卷311,嘉庆二十年十月戊寅p135上-下。
    [2]《清仁宗实录》卷255,嘉庆十七年三月丁酉p449下-450上。
    [3]《清宣宗实录》卷66,道光四年三月壬申p43上-下。
    [4]《清宣宗实录》卷71,道光四年闰七月甲申p125上-下。
    [5]《清宣宗实录》卷53,道光三年六月壬戌p959上-下。
    [6]《清宣宗实录》卷55,道光三年七月下己丑p980下-981上。
    [7]《清宣宗实录》卷69,道光四年六月乙卯p103下-104上。
    [8]《清宣宗实录》卷70,道光四年七月戊子p123下-124上。“谕内阁:‘前据程含章等奏直隶治水大纲,请先筹拨银一百二十万两,当经部议奏准,于广东、江西、浙江三省共拨银四十万两,余解八十万两,俟广东等三省续收捐监银两尽收尽解,以备支用。兹据程含章等奏,工需紧要,现拨银两,骤难到齐,实属缓不济急,必须另行筹拨,方可及时兴办,自系实在情形。着户部查明,前拨江西地丁银二十万两,同现拨江西、浙江、银二十五万两,俱径行解交直隶,其广东省十五万两,内除捐监银五万两,已准截留解到外,所拨封贮银十万两,着户部咨催该省,即行起解。至此外不敷银两,着户部于长芦盐课及山东、河南、山西三省内酌拨银四十万两,于今冬解到直隶,迅速妥议具奏。其余银二十万两,仍催广东等省续收捐监银两,尽收尽解,以期无误要工”。
    [1](民国)《天津县新志》卷27《丛余》p1062,《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2](明)黄承玄《河漕通考》卷下《河运·蓟州运道》p491上-下,史部222册/四库存目。
    [3](明)谢纯《漕运通志》卷8《漕例略》p471,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56)。
    [4]《明宪宗实录》卷29,成化二年夏四月辛酉。
    [5]《明宪宗实录》卷之101,成化八年二月戊辰。
    [6](清)王履泰《畿辅安澜志》蓟运河卷下《修治·明边饷》p624上,史部849册/续修四库。
    [7]《明宪宗实录》卷248,成化二十年春正月壬子。
    [8]《明宪宗实录》卷287,成化二十三年二月庚辰。
    [9]《明孝宗实录》卷35,弘治三年二月辛卯。
    [10]《明孝宗实录》卷211,弘治十七年闰四月乙丑。
    11(民国)《天津县新志》卷27《从余》p1062,《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天顺二年,议自小直沽凿河四十里达蓟州,以免海运,三年一浚,寻罢”。
    [1]《明世宗实录》卷5,正德十六年八月辛亥。
    [2]圆《明世宗实录》卷10,嘉靖元年正月癸亥.
    [3](万历)《明会典》卷199《工部十九·河渠四·水利·蓟州河》p374上一下。史部792册/续修四库。
    [4]《明世宗实录》卷35,嘉靖三年春正月戊子.
    [5]《明世宗实录》卷82,嘉靖六年十一月乙亥。
    [6](民国)《蓟县志》卷8《故事·漕运》p586。
    [7]《明世宗实录》卷209,嘉靖十七年二月丁卯。
    [8]《明世宗实录》卷329,嘉靖二十六年十月戊辰.
    [9]《明神宗实录》卷2,隆庆六年六月己巳。
    [10](明)王在晋《通漕类编》卷5《河渠·漕河职掌》p366下,史部275册/四库存目。
    [1]《明神宗实录》卷16,万历元年八月辛酉。
    [2](民国)《蓟县志》卷8《故事·漕运》p586,民国33年铅印本。
    [3](万历)《明会典》卷199《工部十九·河渠四·水利·天津海口新河》p374下-375上,史部792册/续修四库。
    [1](乾隆)《宝坻县志》卷16《集说·附新河》p6a-Tb,清乾隆十年刻本。
    [2]《清代漕运全书》卷44《漕运河道·挑浚事例》P111-113,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3](乾隆)《宁河县志》卷3《建置·河渠》p18b-19b,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
    [1](万历)《大明会典》卷27《户部十四·漕运》p472上,史部789册/续修四库。
    [2](万历)《大明会典》卷27《户部十四·漕运·脚耗轻??》p485下,史部789册/续修四库。
    [3](万历)《大明会典》卷27《户部十四·漕运·脚耗轻??》p485下一486上,史部789册/续修四库。
    [1](万历)《大明会典》卷27《户部十四·漕运·漕禁》p497下,史部789册/续修四库。弘治十三年奏准:“官军漕运将正耗粮米照数交兑,不许折收轻赍及中途粜卖,违者,军余欠十石,小旗欠五十石,总旗欠一百石以上者,俱问发边卫哨瞭。百户欠三百石,千户欠五百石,指挥欠一千石,把总、都指挥等官欠三千石以上,俱问发原卫带俸差操。若总欠数多,总督漕运、总兵等官另行奏请定夺,原卖官银责付领运交纳,所得价银入官。”
    [2](万历)《明会典》卷27《户部十四·漕运·漕运总数》p482下,史部789册/续修四库。
    [3](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3《漕粮额征·蠲缓升除》p113,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4](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3《漕粮额征·蠲缓升除》p114,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3《漕粮额征·蠲缓升除》10127,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3《漕粮额征·蠲缓升除》p199-200,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清高宗实录》卷1460,乾隆五十九年九月上己丑p500上-下。
    [4](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3《漕粮额征·蠲缓升除》p115-116,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5]《清高宗实录》卷274,乾隆十一年九月上辛丑p585下。
    [6]《清仁宗实录》卷183,嘉庆十二年七月乙丑p418 下-419上。
    [7]《清宣宗实录》卷27,道光元年十二月辛卯p487上。
    [1]《清高宗实录》卷645,乾隆二十六年九月下壬子p214上-下。
    [2](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4《漕粮额征·蠲缓升除》p164,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清高宗实录》卷555,乾隆二十三年正月下丙辰p30下-p31下。
    [4]《清宣宗实录》卷218,道光十二年八月下乙未p243下。
    [1](万历)《大明会典》卷27《户部十四·漕运·漕规》p489上,史部789册/续修四库。
    [2]《明神宗实录》卷3,隆庆六年七月庚辰。
    [3]《明神宗实录》卷7,隆庆六年十一月庚戌。
    [4]《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食货典》卷168《漕运部汇考十四·皇清一·漕规》p83870下。
    [5](万历)《大明会典》卷27《户部十四·漕运·漕规》p489上,史部789册/续修四库。
    [1]《明武宗实录》卷181,正德十四年十二月壬午,
    [2]《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169《漕运部汇考十五·皇清二·顺治十三年·凡运粮程限》p83878下。
    [3]《明宪宗实录》卷226,成化十八年夏四月辛酉。
    [4]《明神宗实录》卷499,万历四十年九月庚戌。
    [5](明)谢纯《漕运通志》卷8《漕例略》p470,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56)。
    [6]《明宣宗实录》卷59,宣德四年十一月戊申。
    [7]《明英宗实录》卷250,景泰六年二月丙申。
    [1]《明英宗实录》卷345,天顺六年冬十月丁亥。
    [2]《明宪宗实录》卷110,成化八年卜一月己亥。
    [3]《明武宗实录》卷79,正德六年九月丁巳。
    [4](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29《政经三·漕运·截留转运》p1077,《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5]《清高宗实录》卷70,乾隆三年六月上庚寅p129上。
    [6](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29《政经三·漕运·截留转运》p1078,《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7]《清高宗实录》卷738,乾隆三十年六月上壬子p132下。
    [8]《清高宗实录》卷1216,乾隆四十九年十月上丁亥p306下。
    [9](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29《政经三·漕运·截留转运》p1079,《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1]《清高宗实录》卷1288,乾隆五十二年九月上丁卯p269下-270上。
    [2](清)薛风柞《两河清汇》卷2《运河》p367,史部579册/四库全书。
    [3](清)黄澄贤、杨锡绂《漕运则例纂》卷18《截留拨运·截留恩旨》p81a-81b,清嘉庆刊本。
    [4]《清高宗实录》卷860,乾隆三十五年闰五月上辛亥p528上。
    [5]《清仁宗实录》卷198,嘉庆十三年七月上己巳p628上-下。
    [6](明)汪应蛟《抚畿奏疏》卷7《畿民万分危急赈救已穷恳乞再赐兴发疏》p42a-53a,明万历传抄本。
    [1](清)黄澄贤、杨锡绂《漕运则例纂》卷18《截留拨运·截留事例》p38b,清嘉庆刊本。
    [2](清)黄澄贤、杨锡绂《漕运则例纂》卷18《截留拨运·截留恩旨》p56b,清嘉庆刊本。
    [3](清)黄澄贤、杨锡绂《漕运则例纂》卷18《截留拨运·截留恩旨》p748,清嘉庆刊本。
    [4](清)黄澄贤、杨锡绂《漕运则例纂》卷18《截留拨运·截留恩旨》p82a-82b,清嘉庆刊本。
    [5](清)黄澄贤、杨锡绂《漕运则例纂》卷18《截留拨运·截留恩旨》p84a-85a,清嘉庆刊本。
    [6](同治)《续天津县志》卷首《恭纪恩典》p277,《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7]《清高宗实录》卷1349,乾隆五十五年二月下癸酉p52上-下。
    [1]《明神宗实录》卷183,万历十五年二月乙亥。
    [2]《明神宗实录》卷249,万历二十年六月甲午。
    [3]《明熹宗实录》卷80,天启七年正月壬辰。
    [4]《明熹宗实录》卷85,天启七年六月庚寅。
    [5]《明熹宗实录》卷86,天启七年七月己卯。
    [6]《明熹宗实录》卷87,天启七年八月庚戌。
    [1]《清高宗实录》卷1165,乾隆四十七年九月下壬子p615上。
    [2](清)载龄等《清代漕运全书》卷68《截拨事例·截留拨运》p704-707,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由于史料限止,在这一部分的分析中,大都以清朝为例。
    [1](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68《截拨事例·截留拨运》P698-699,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50《随漕解款·随漕竹术》p361,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清世宗实录》卷108,雍正九年七月己卯p435上-下。
    [4](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66《京通粮储·钱粮事例》p529,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5]《清世宗实录》卷108,雍正九年七月己卯p435上-下。
    [6](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68《截拨事例·截留拨运》P659-661,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68《截拨事例·截留拨运》P676-678,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68《截拨事例·截留拨运》P650,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55《收受粮米》p641-642,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4](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55《收受粮米》p642,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5](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68《截拨事例·截留拨运》P698-699,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6](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68《截拨事例·截留拨运》P649-650,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7](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鹄《截拨事例·截留拨运》P678-679,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8](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68《截拨事例·截留拨运》P706,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9](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68《截拨事例·截留拨运》P672-674,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清宣宗实录》卷91,道光五年十一月甲申p461下-462上。
    [2](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57《余米(?)羡》p731,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68《截拨事例·截留拨运》P698-699,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4](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68《截拨事例·截留拨运》P674-67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5](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66《钱粮事例》p522,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6]《清高宗实录》卷544,乾隆二十二年八月上乙丑p914上-915上。
    [1](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68《截拨事例·截留拨运》P700-701,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68《截拨事例·截留拨运》P649-650,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68《截拨事例·截留拨运》P663-664,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4](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29《政经三·漕运》p1077,《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1](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57《余米(?)羡》p731,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57《余米(?)羡》p732,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68《截拨事例·截留拨运》P676-678,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乾隆二十五年条记载:“羡余一项已于二十四年北仓截留案内奏明全行给与,所有(?)夫银,每石一分,亦一律支给。”
    [4](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68《截拨事例·截留拨运》P698-699,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5](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68《截拨事例·截留拨运》P675-676,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6](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68《截拨事例·截留拨运》P697-698,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明)张燧《经世挈要》卷15《漕运事宜·天津截粮》p233下-234上,北图古籍珍本丛刊(47)。
    [2]《清仁宗实录》卷297,嘉庆十九年九月下甲辰p1073上-下。
    [3]《清仁宗实录》卷297,嘉庆十九年九月下壬子p1081上-下。
    [4](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67《霉变仓粮》P592-596,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5](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132《运河水》p165下,史部582册/四库全书。
    [6]《清高宗实录》卷442,乾隆十八年七月上壬戌p752上。
    [7]《清高宗实录》卷647,乾隆二十六年十月下庚寅p244上。
    [1](清)李绂《穆堂别稿》卷19《漕行日记三》p15b,清乾隆十三年刻本.“止作七百六十四囤,省囤二百四十”。
    [1](康熙)《天津卫志》卷1《古迹·军粮城》p25,《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2](康熙)《天津卫志》卷4《艺文下·书·求志旧书(胡文璧)》p87,《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3](明)谢纯《漕运通志》卷8《漕例略》p457,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56)。
    [4]《明太宗实录》卷44,永乐三年秋七月庚戌。
    [5](乾隆)《天津县志》卷6《古迹志·尹儿湾》p64,《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尹儿湾,在天津城东,永乐初,建百万仓于此,因筑城置卫以储海运”。
    [6](明)谢纯《漕运通志》卷10《漕文略·平江侯恭襄陈公神道碑铭(杨少师士奇撰)》p568,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56)。
    [7](明)夏良胜《中庸衍义》卷12《九经之义》p611,子部715册/四库全书。
    [1](康熙)《天津卫志》卷1《建置·仓廒》p21,《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2](民国)《天津县新志》卷25《旧迹·三仓》p1050,《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3](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31《经政五·仓储·天津府》p1091,《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大运仓廒三十间,今废;大盈仓在府治东,廒九座,四十五间,久废;广备仓在府治西,廒七座,三十五间,久废”。
    [4](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11《职官二·历朝·户部分司监督》p739,《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5](乾隆)《天津县志》卷20《艺文·户部分司题名记(明朱鸿渐)》p211。《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6](民国)《天津县新志》卷17《职官(一)》p499,《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7](乾隆)《天津县志》卷20《艺文·户部分司题名记(明朱鸿渐)》p211,《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1](明)张学颜《万历会计录》卷36《仓场·沿革事例》P1149下,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53)。
    [2](明)张学颜《万历会计录》卷36《仓场·沿革事例》p1147上-下,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从刊(53)。
    [3](明)张学颜《万历会计录》卷36《仓场·沿革事例》P1150上,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53)。
    [4](明)刘斯洁《太仓考》卷1《职官·水次仓监督》p716下,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56)。
    [5](万历)《大明会典》卷21《户部八·仓庾一·京仓·水次仓五处》p350下,史部789册/续修四库。“凡管粮专官……万历二年铸给监督徐州淮安临清德州天津仓关防”。
    [6](明)张学颜《万历会计录》卷36《仓场·沿革事例》P1154上-下,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从刊(53)。
    [1](民国)《天津县新志》卷25《旧迹·三仓》p1050,《天津通志·旧制点校》本(中)。“崇祯末,(三仓)遭闯寇之乱,焚毁无遗,今仓门口犹存旧名”.
    [2](清)于缙《大观堂文集》卷3《奏疏下·漕挽迟速疏》p151,史部67册/四库存目。
    [3](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31《经政五·仓储·天津府》p1091,《天津通志·旧制点校》本(上)。
    [4](民国)王守恂《天津政俗沿革记》卷6《田赋·仓廒》p11b-12b,民国27年金钺刻本。
    [5](民国)王守恂《天津政俗沿革记》卷6《田赋·仓廒》p11b-12b,民国27年金钺刻本。
    [6](乾隆)《天津县志》卷7《城池公署志·仓廒》p73,《天津通志·旧制点校》本(中)。
    [7]《清世宗实录》卷35,雍正三年八月辛卯p535下-536上。
    [8](清)李绂《穆堂别稿》卷31《请设天津北仓大使疏》,乾隆十三年刻本。
    [9]《清高宗实录》卷459,乾隆十九年三月下己卯p970上。
    [1](清)李绂《穆堂别稿》卷31《请设天津北仓大使疏》,乾隆十三年刻本。
    [2](乾隆)《天津县志》卷12《田赋志·存留银》p115,《天津通志·旧制点校》本(中)。
    [3]《清高宗实录》卷459,乾隆十九年三月下己卯p970上。
    [4](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54《修建仓廒》p581-583,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5](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54《修建仓廒》P571-572,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6](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54《修建仓廒》p581-583,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乾隆)《宝坻县志》卷16《集说·剥船》p20b,清乾隆十年刻本。
    [2](乾隆)《宝坻县志》卷16《集说·剥船》p21a,清乾隆十年刻本。
    [1]《明神宗实录》卷368,万历三十年二月癸巳条,记载户部覆议巡仓御史严一鹏漕政五事,其中言及“河西务额设剥船八百只,属务关主事”。
    [2](明)毕自严《度支奏议》云南司卷1《题覆江广派造剥船疏》p88下-90上,史部489册/续修四库。
    [3](明)王在晋《通漕类编》卷3《漕船》p321下,史部275册/四库存目。“(万历)七年题准,剥船十年一造……河西务船八百只,每只价银三十五两,外河剥船二百只,每只价银五十三两一钱零,二项俱动支淮扬二钞关税银打造,抵价俱于各役脚价内陆续扣还,河西务船属钞关,外河船属通粮厅,如遇粮船浅阻即与随地起剥,如水势稍可通行,粮船直抵二坝,不许剥,遇浅就令撑夫抗负抵坝落崖,每订石与轻赍银内给脚价银三钱五分,通仓郎中不时看验水势浅深,不得执为定例”.
    [4](明)毕自严《度支奏议》云南司卷1《题覆江广派造剥船疏》p88下-90上,史部489册/续修四库。
    [5](明)毕自严《度支奏议》云南司卷9《题催淮厂江广新造剥船疏》p447下-450上,史部489册/续修四库。
    [6](乾隆)《宝坻县志》卷16《集说·剥船》p21b,清乾隆十年刻本。
    [7]毋(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29《经政三·漕运·拨船》p1071,《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8](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29《经政三·漕运·拨船》p1071,《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1](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29《经政三·漕运》p1071,《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2]参见(乾隆)《武清县志》卷17《艺文上·奏疏·请更剥运之例疏》p44a-45b,清乾隆七年刻本。
    [3](乾隆)《宝坻县志》卷16《集说·剥船》p22a,清乾隆十年刻本。康熙三十九年,总督仓场侍郎石文桂疏请“革红剥船,将办船地亩征科给运丁费,各自带剥船以备用,如所请,剥船始废”。
    [4](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29《经政三·漕运·拨船》 p1072,《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5](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2《户部·漕运二·驳船》p312上,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6](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2《户部·漕运二·驳船》p311下,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1](清)黄掌纶《长芦盐法志》卷16《奏书下·乾隆四十八年》p323下-324上,史部840册/续修四库。
    [1](清)黄掌纶《长芦盐法志》卷2《谕旨二·乾隆五十年九月初四日》p27上-28上,史部840册/续修四库。
    [2](清)黄掌纶《长芦盐法志》卷2《谕旨二·乾隆五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p28下-29上,史部840册/续修四库。
    [3](清)黄掌纶《长芦盐法志》卷19《营建·拨船》p416下-420上,史部840册/续修四库。
    [4](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29《经政三·漕运·拨船》p1074,《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5](清)黄掌纶《长芦盐法志》卷19《营建·拨船》p416下-420上,史部840册/续修四库。
    [1](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29《经政三·漕运·拨船》p1074,《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2]《清高宗实录》卷1264,乾降五十一年九月上乙亥p1027下。
    [1](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29《经政三·漕运·拨船》p1074。《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2]《清仁宗实录》卷241,嘉庆十六年闰三月丙申p251下-252上。
    [3]清户部编纂《户部则例》卷21《漕运·直隶拨船》p23a-23b,清同治问刊本。
    [4](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29《经政三·漕运·拨船》p1074。《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5]《清宣宗实录》卷212,道光十二年五月下乙亥p131下-132上。
    [1](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29《经政三·漕运·拨船》p1075,《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2](万历)《大明会典》卷27《户部十四·脚耗轻赍》p484上,史部789册/续修四库。
    [3](万历)《大明会典》卷27《户部十四·脚耗轻赍》p486上-下,史部789册/续修四库。
    [1](万历)《大明会典》卷27《户部十四·脚耗轻赍》p487上,史部789册/续修四库。
    [2](明)谢纯《漕运通志》卷8《漕例略》p478,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56)。
    [3]《清高宗实录》卷1334,乾隆五十四年七月上甲午p1075上-下。
    [1](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66《钱粮事例》p519,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66《钱粮事例》p522,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清)韩文绮《韩大中丞奏议》卷8《请分年缓扣帮丁借支银两疏》p295下-296下,史部498册/续修四库。
    [4](清)韩文绮《韩大中丞奏议》卷11《据情奏恳疏》p447下-448下,史部498册/续修四库。
    [5]《明宪宗实录》卷145,成化十一年九月辛未。
    [1]《明武宗实录》卷116,正德九年九月庚申。
    [2]《明神宗实录》卷407,万历三十三年三月丙申。
    [3](明)毕自严《度支奏议》堂稿卷8《漕政废弛已极新运振刷宜豫疏》p303-307,史部483册/续修四库。
    [4](明)张燧《经世挈要》卷15《漕政诸弊·剥船泓船之害》p231上-下,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47)。
    [1](明)毕自严《度支奏议》云南司卷4《捉获船户插和漕粮疏》p211下-213下,史部489册/续修四库。
    [2]《明神宗实录》卷483,万历三十九年五月庚子。
    [3](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56《京通粮储·收受粮米》p668-669,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4](清)金应麟《豸华堂文钞》卷11《请除漕政弊端折》p5a-5b,光绪元年刊本。
    [1]《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170《漕运部汇考十六·皇清三·康熙二十五年》p83888上。
    [2](清)载龄等惨纂《清代漕运全书》卷58《粮色参奏》p68,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清)李绂《穆堂别稿》卷20《漕行日计四》p1a-14b,清乾隆十三年刻本.
    [1]《清高宗实录》卷1363,乾隆五十五年九月下癸卯p290-上。
    [2]《清高宗实录》卷453,乾隆十八年十二月下庚戌p914上。
    [3]《清高宗实录》卷571,乾隆二十三年九月下癸丑p258上。
    [4]《清高宗实录》卷5,雍正十三年十月下甲午p252上-下。
    [5]《清高宗实录》卷241,乾隆十年五月下戊戌p108上。
    [6]《清高宗实录》卷278,乾隆十一年十一月上丙申p632上-下。
    [7](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68《截拨事例·截留拨运》p674,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明宪宗实录》卷264,成化二十一年夏四月己卯。户部奏:“山东比岁灾甚,兹宜量留漕粮四万石于东昌、临清二仓,两平交纳,内二万石听巡抚都御史盛顒坐拨灾重州县赈济,秋成抵斗还官,余俟本部别用,其纳完空船令于天津囤内领粮四万石,并所留耗粮斛夫运赴通州仓补纳。”从之。
    [2]《明神宗实录》卷207,万历十七年正月庚午。
    [3]《清高宗实录》卷278,乾隆十一年十一月上丙申p632上-下。
    [4](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68《截拨事例·截留拨运》p696,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5]《清高宗实录》卷1223,乾隆五十年正月下庚辰p401上。
    [1](明)张瀚《皇明疏议辑略》卷15《漕运·国朝运法议(邵宝)》p738-739,史部462册/续修四库。
    [2](民国)《蓟县志》卷8《故事·漕运》p600-601,民国33年铅印本。
    [3](万历)《大明会典》卷28《户部十五·边粮·蓟州》p515下,史部789册/续修四库。
    [1](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37《国用考·漕运上·漕禁新例》p434上,史部762册/续修四库。
    [2](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3《户部·漕运三·重运禁例》P350上,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3](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3《户部·漕运三·重运禁例》p350下,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1]《清高宗实录》卷412,乾隆十七年四月上壬辰p388上-下。
    [2](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3《户部·漕运三·重运禁例》p348下,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3](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3《户部·漕运三·重运禁例》p350上-下,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4]《清高宗实录》卷86,乾隆四年二月上己丑p347下-348下。
    [5](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3《户部·漕运三·重运禁例》p354上-下。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1](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3《户部·漕运三·重运禁例》p353下,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2](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3《户部·漕运三·重运禁例》p353下,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3](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3《户部·漕运三·重运禁例》p353下-354上.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4](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3《户部·漕运三·重运禁例》p354上,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5](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3《户部·漕运三·重运禁例》p350下,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6](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3《户部·漕运三·重运禁例》p351上-下,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7](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3《户部·漕运三·漕粮杂禁》p360上,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1](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3《户部·漕运三·重运禁例》p351下,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2]《清高宗实录》卷136,乾隆六年正月下乙未p955上-下。
    [3](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3《户部·漕运三·重运禁例》p354上,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4]《清高宗实录》卷1306,乾隆五十三年六月壬辰p572上。
    [1]《清仁宗实录》卷214,嘉庆十四年六月下丙午p865下。
    [2]《清仁宗实录》卷212,嘉庆十四年五月下壬午p847上-848上。
    [3]《清宣宗实录》卷206,道光十二年二月癸巳p31下-32上。
    [1](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37《国用考·漕运上·漕禁新例》p433下,史部762册/续修四库。
    [2](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3《户部·漕运三·重运禁例》p349下,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3](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3《户部·漕运三·重运禁例》p352上,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4](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3《户部·漕运三·重运禁例》p349下,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1](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3《户部·漕运三·回空禁例》p356下-357上,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2]《清仁宗实录》卷214,嘉庆十四年六月下丙午p865下-866上。
    [3]《清仁宗实录》卷215,嘉庆十四年七月上壬戌p881下-882上。
    [1]《清宣宗实录》卷5,嘉庆二十五年九月下乙亥p134下-135上。
    [2]《清宣宗实录》卷206,道光十二年二月癸巳p31下-32上。
    [3]《清仁宗实录》卷170,嘉庆十一年十一月上壬子p217下-218上。
    [4]《清宣宗实录》卷284,道光十六年六月壬申p389下-390上。
    [5]《清宣宗实录》卷302,道光十七年十月戊辰p711下-712上。
    [6]《清宣宗实录》卷196,道光十一年九月上丙辰p1090上-下。
    [7]《清仁宗实录》卷170,嘉庆十一年十一月上壬子p217下-218上。
    [1]《清仁宗实录》卷288,嘉庆十九年三月下乙卯p940下-941上。
    [2]《清仁宗实录》卷308,嘉庆二十年七月辛卯p90下。
    [3]《清仁宗实录》卷334,嘉庆二十二年九月丙寅p410上-下。
    [4]《清宣宗实录》卷254,道光十四年七月乙丑p855上856上。
    [5]《清宣宗实录》卷287,道光十六年八月己巳p431下-432上。
    [6]《清高宗实录》卷1354,乾隆五十五年五月上丙戌p139上-下。
    [7]《清宣宗实录》卷285,道光十六年七月上甲申p398下-399上。
    [1]《明英宗实录》卷258,景泰六年九月庚子。
    [2]《明宪宗实录》卷4,天顺八年夏四月乙未。
    [3]《明宪宗实录》卷167,成化十三年六月癸卯。
    [4]《清高宗实录》卷1306,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上癸巳p572下-573下。
    [5]《清宣宗实录》卷261,道光十四年十二月壬辰p974上。
    [6]《清宣宗实录》卷284,道光十六年六月壬戌p385下-386上。
    [7]《请宣宗实录》卷284,道光十六年六月戊辰p388上-下。
    [1]《明孝宗实录》卷177,弘治十四年闰七月癸卯。
    [2](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83《通漕禁令·盘诘事例》p82,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83《通漕禁令·盘诘事例》p84,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清)莽鹄立《山东盐法志》卷9《禁令·改定私盐处分》p469-470,1辑24/四库未收。
    [2](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3《户部·漕运三·回空禁例》p355下-356上,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3](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3《户部·漕运三·回空禁例》p356下,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4]《清宣宗实录》卷190,道光十一年六月庚寅p1006上-下。
    [5](乾隆)《天津县志》卷1《纪恩志·雍正元年七月十三日》p24,《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6](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3《户部·漕运三·回空禁例》p355上,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7](清)黄掌纶《长芦盐法志》卷7《律令·考成·缉私》p141下,史部840册/续修四库。
    [1](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3《户部·漕运三·重运禁例》p353上一下,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2](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3《户部·漕运三·回空禁例》p357上,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3](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83《通漕禁令·盘诘事例》p125-126,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4]《清世宗实录》卷43,雍正四年四月癸亥p627下-628上。
    [5]《清宜宗实录》卷275,道光十五年十二月上己巳p245上-246上。
    [1]《清仁宗实录》卷231,嘉庆十五年六月下甲辰p103下-104下。
    [2]《清仁宗实录》卷234嘉庆十五年九月辛未p152下。谕内阁:“嵩年自七月内派令查缉私盐,督办认真,屡有缉获,前已施恩交部议叙,兹据奏又续获私贩十二起,著回恩赏戴花翎,以示奖励,其委员内实在出力者并著查明保奏。”
    [3]《清仁宗实录》卷249,嘉庆十六年十月己未p364下-366上。
    [4]《清仁宗实录》卷252,嘉庆十六年十二月丙寅p407下-408上。
    [5](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83《通漕禁令·盘诘事例》p123-124,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6]《清宣宗实录》卷21,道光元年七月甲子p383上。
    [7]《清宣宗实录》卷187,道光十一年四月丁亥p957下-958上。
    [1](万历)《大明会典》卷27《户部十四·漕运·督运官员》p475上-476上,史部789册/续修四库。
    [2](万历)《大明会典》卷27《户部十四·漕运·督运官员》p474下,史部789册/续修四库。
    [1](清)黄澄贤、杨锡绂《漕运则例纂》卷5《督运职掌·监临官制·巡漕御史》p3a-3b,清嘉庆刊本。
    [2](万历)《大明会典》卷27《户部十四·漕运·督运官员》p475下,史部789册/续修四库。
    [3](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131《运河水》p157上,史部582册/四库全书。
    [1]《清世宗实录》卷9,雍正元年七月庚寅p171-2。
    [2]《清世宗实录》卷50,雍正四年十一月己酉p756下。
    [3]《清高宗实录》卷1008,乾隆四十一年五月乙亥p540下-541上。
    [4]《清高宗实录》卷1291,乾隆五十二年十月下辛亥p307下。
    [5]《清宣宗实录》卷90,道光五年十月戊寅p455下-456上。
    [6]《明神宗实录》卷54,万历四年九月癸巳。
    [1]《清高宗实录》卷393,乾隆十六年六月下庚申p161 上一下。
    [2]《清高宗实录》卷1402,乾隆五十七年闰四月上壬申p831上-下。
    [3]《清仁宗实录》卷183,嘉庆十二年七月壬寅p403上-404上。
    [4]《清仁宗实录》卷185,嘉庆十二年九月丁未p434上-下。
    [5]《清宜宗实录》卷309,道光十八年闰四月丁亥p815下。
    [6]《清宣宗实录》卷323,道光十九年六月丁丑p1069上-下。
    [7]《清高宗实录》卷937,乾隆三十八年六月下辛亥p619上-下。
    [1]《明武宗实录》卷171,正德十四年二月丁亥。“命运船冻阻天津即于天津仓交纳,凡米六万石,从其左都督朱宁奏也”。
    [2]《明熹宗实录》卷76,天启六年九月甲午。
    [3]《明熹宗实录》卷83,天启七年四月丁未。
    [4](明)毕自严《度支奏议》云南司卷1《条议漕粮守冻事宜疏》p67下,史部489册/续修四库。
    [1](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43《户部·漕运三》p344下,史部621册/四库全书。
    [2](清)黄澄贤、杨锡绂《漕运则例纂》卷13《粮运限期·回空事例》p34a,清嘉庆刊本。
    [3]《清高宗实录》卷1216,乾隆四十九年十月上丙申p318下-319上。
    [4]《清宣宗实录》卷91,道光五年十一月戊戌p469下。
    [5]《明武宗实录》卷95,正德七年十二月辛亥。
    [6]《明武宗实录》卷171,正德十四年二月丁亥。
    [7]《明穆宗实录》卷63,隆庆五年十一月戊子。
    [1]《明穆宗实录》卷63,隆庆五年十一月乙酉。
    [2]《明熹宗实录》卷78,天启六年十一月丙子。
    [3]《明宪宗实录》卷110,成化八年十一月辛酉。
    [4](万历)《大明会典》卷27《户部十四·漕运·漕规·凡优恤官军》p491上,史部789册/续修四库。
    [5](明)谢纯《漕运通志》卷8《漕例略》p470,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56)。
    [6](明)谢纯《漕运通志》卷8《漕例略》p488。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56)。
    [7]《清高宗实录》卷1217,乾隆四十九年十月下辛亥p329上。
    [8](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13《兑运事例·沿途冻阻》p51,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清高宗实录》卷396,乾隆十六年八月上戊戌p206上。
    [2]《明英宗实录》卷210,景泰二年十一月庚子。
    [3](万历)《大明会典》卷27《户部十四·漕运·凡漂流》p492上,史部789册/续修四库。
    [4](明)王在晋《通漕类编》之《漂流挂欠》p322下-323上,史部275/四库存目。
    [5](万历)《大明会典》卷27《户部十四·漕运·凡漂流》p492下,史部789册/续修四库。
    [6](明)张学颜《万历会计录》卷35《漂流挂欠》p1109下,北图古籍珍本丛刊(53)。
    [1](万历)《大明会典》卷27《户部十四·漕运·凡漂流》p492上,史部789册/续修四库。
    [2]《明宪宗实录》卷283,成化二十二年冬十月己丑。
    [3](明)王在晋《通漕类编》之《漂流挂欠》p323上,史部275册/四库存目。
    [1](万历)《大明会典》卷27《户部十四·漕运·凡漂流》p493上,史部789册/续修四库。
    [2](明)王在晋《通漕类编》之《漂流挂欠》p323上,史部275册/四库存目。
    [3]《明神宗实录》卷212,万历十七年六月辛巳。
    [4](万历)《大明会典》卷27《户部十四·漕运·凡漂流》p492下,史部789册/续修四库。
    [5](万历)《大明会典》卷27《户部十四·漕运·凡漂流》p492上,史部789册/续修四库。
    [6](明)王在晋《通漕类编》之《漂流挂欠》p326下-327上,史部275册/四库存目。
    [1](明)王在晋《通漕类编》之《漂流挂欠》p325上,史部275册/四库存目。
    [2]《明穆宗实录》卷11,隆庆元年八月丙戌。
    [3]《明神宗实录》卷364,万历二十九年十月己卯。在册封桂王之诏中言及“各处运粮官军原非侵欺,偶值风火等项损失官粮,非力所及者,许陈告所在官司勘明具奏,尽其家产变卖赔补完足,与免本罪”。
    [4]《明神宗实录》卷437,万历三十五年八月庚午。
    [5]《明穆宗实录》卷63,隆庆五年十一月乙酉。
    [6](明)王在晋《通漕类编》之《漂流挂欠》p326上,史部275册/四库存目。
    [7]《明世宗实录》卷538,嘉靖四十三年九月癸亥。
    [1](明)张学颜《万历会计录》卷35《漂流挂欠》p1109上,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53)。
    [2]《明穆宗实录》卷39,隆庆三年十一月丁丑。
    [3](明)王在晋《通漕类编》之《漂流挂欠》p324上,史部275册/四库存目。
    [4](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37《国用考·漕运上·新定漕规·凡漂流》p433上,史部762册/续修四库。
    [1]《明武宗实录》卷132,正德十年十二月丁卯。
    [2]《明世宗实录》卷25,嘉靖二年四月壬辰.
    [3]《明世宗实录》卷421嘉靖三十四年四月丙子。
    [4](万历)《大明会典》卷27《户部十四·漕运·凡漂流》p493下,史部789册/续修四库。
    [1]《明穆宗实录》卷65,隆庆六年正月丙子。
    [2]《明穆宗实录》卷64,隆庆五年十二月辛亥。
    [1]《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169《漕运部汇考十五·皇清二·凡飘流定例·顺治八年》p83876中。
    [2]《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168《漕运部汇考十四·皇清一·户部漕运定制·大清会典户部漕运一·漕规》p83871上,
    [3]《清高宗实录》卷87,乾隆四年二月下甲辰p356上-357上。
    [4]《清世宗实录》卷133,雍正十一年七月戊戌p721下。
    [1]《清高宗实录》卷221,乾隆九年七月下甲辰p853下-854上。
    [2]《清高宗实录》卷665,乾隆二十七年六月下癸丑p438下。
    [3]《清高宗实录》卷738,乾隆三十年六月上戊午p135下。
    [4]《清高宗实录》卷937,乾隆三十八年六月下丁未p613上。
    [1]《清高宗实录》卷1044,乾隆四十二年十一月上甲子p978上-下。
    [2]《清仁宗实录》卷185,嘉庆十二年九月己未p438下-439下。
    [1](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71《截拨事例·截留剥运》p56-57,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清宣宗实录》卷53,道光三年六月庚申p958下。
    [3]《清高宗实录》卷345,乾隆十四年七月下甲子p769下-771上。
    [4]《清高宗实录》卷610,乾隆二十五年四月上丁亥p859下-860上。
    [5](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56《京通粮储·收受粮米》p668-669,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1《纪一·皇言一·嘉庆十二年三月》p616,《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2](明)张学颜《万历会计录》卷35《漂流挂欠》p1109上-下,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53)。
    [3](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37《国用考·漕运上·新定漕规·凡挂欠》 p433上-下,史部762册/续修四库。
    [1](明)王在晋《通漕类编》之《漂流挂欠》p324上,史部275/四库存目。
    [2](明)毕自严《度支奏议》堂稿卷7《漕粮积欠恳乞严追比重考成疏》p298-302,史部483/续修四库。
    [3](明)毕自严《度支奏议》云南司卷1《题覆漕院参罚运官挂欠疏》p82下-86下,史部489册/续修四库。
    [1](明)毕自严《度支奏议》云南司卷4《覆津部查参冻粮官旗挂欠极多疏》p225上-230上,史部489册/续修四库。
    [2](明)毕自严《度支奏议》云南司卷14《题截津漕米挂欠数多疏》p661上-667上,史部489册/续修四库。
    [1](明)毕自严《度支奏议》云南司卷9《覆津门冻粮道厅漫不综稽疏》p433上-437下,史部489册/续修四库。
    [2](明)王在晋《通漕类编》之《漂流挂欠》p324下,史部275/四库存目。
    [1](明)王在晋《通漕类编》之《漂流挂欠》p324下-325上,史部275册/四库存目。
    [2](明)王在晋《通漕类编》之《漂流挂欠》p326下,史部275册/四库存目。
    [3]《明神宗实录》卷483,万历三十九年五月庚子。
    [4](明)王在晋《通漕类编》之《漂流挂欠》p323下,史部275/四库存目。
    [5](明)毕自严《度支奏议》堂稿卷7《漕粮积欠恳乞严追比重考成疏》p298-302,史部483册/续修四库。
    [6](明)毕自严《度支奏议》云南司卷4《覆津部查参冻粮官旗挂欠极多疏》p225上-230上,史部489册/续修四库。
    [1](明)毕自严《度支奏议》云南司卷14《题截津漕米挂欠数多疏》p661上-667上,史部489册/续修四库。
    [2](明)毕自严《度支奏议》云南司卷15《题截津漕米缺额酌议追补找截疏》p6下-9上,史部490册/续修四库。
    [3]《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169《漕运部汇考十五·皇清二·顺治四年》p83875中。
    [4]《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169《漕运部汇考十五·皇清二·顺治五年》p83815下。
    [1]《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169《漕运部汇考十五·皇清二·顺治七年》p83876上。
    [2]《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169《漕运部汇考十五·皇清二·顺治十二年》p83878中-下。
    [1](清)朱轼《大清律集解附例》卷7《户律·收粮违限·条例》p155-156,1辑26/四库未收。
    [2]《清世宗实录》卷51,雍正四年十二月戊寅p773上-下。
    [1](明)王在晋《通漕类编》卷9《海运·历代海运考》p429下,史部275册/四库存目。
    [2](明)王在晋《通漕类编》卷9《海运·历代海运考》p428下-429上,史部275册/四库存目。
    [3](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30《经政四·海运》p1081,《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1](清)曹溶《明漕运志》,载于《学海类编》第四册p216下。“永乐十三年,罢海运粮,命平江伯陈瑄 于湖广江西造平底浅船三千艘以从河运,岁运三百余万石”。
    [2](明)王在晋《通漕类编》卷9《海运·历代海运考》p442上-下,史部275册/四库存目。
    [3]《明世宗实录》卷249,嘉靖二十年五月丁亥。
    [4]《明世宗实录》卷249,嘉靖二十年五月丁亥。
    [1]《明世宗实录》卷392,嘉靖三十-年十二月乙未。
    [2]《明世宗实录》卷394,嘉靖三十二年二月甲戌。
    [3]《明世宗实录》卷419,嘉靖三十四年二月癸酉。
    [4]《明穆宗实录》卷55,隆庆五年三月丙寅。
    [5](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118《运河水》p7上,史部582册/四库全书。
    [1]《明穆宗实录》卷58,隆庆五年六月庚申。
    [2]《明穆宗实录》卷61,隆庆五年九月乙酉。
    [1]《明穆宗实录》卷68,隆庆六年三月丙午。
    [2]《明神宗实录》卷14,万历元年六月壬戌。
    [3]《明神宗实录》卷46,万历四年正月癸丑。“令户工二部其会同原建议刘应节,并工科勘议以闻”。
    [4]《明神宗实录》卷47,万历四年二月己巳。“上命应节暂解营务,会同拭并该省抚按官亲到地方虚心计议,先将难处开浚,试验果否可行,细估具奏,毋浔拘泥原议,含糊两可,致误人计,户工二部各先发银三万两付应节支用,以后工费另行议处”。
    [5]《明神宗实录》卷48,万历四年三月辛亥。
    [1](清)万斯同《历代河渠考》卷1《海运》p550下-551上,史部224/四库存目。
    [2](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131《运河水》p156上-下,史部582册/四库全书。
    [3]《崇祯实录》卷13,怀宗端皇帝十三,崇祯十三年六月戊寅。
    [4]《崇祯实录》卷13,怀宗端皇帝十三,崇祯十三年八月辛亥。
    [5]《崇祯实录》卷13,怀宗端皇帝十三,崇祯十三年六月壬子。
    [6](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132《运河水》p165下-167下,史部582册/四库全书。
    [7]《清圣祖实录》卷106,康熙二十一年十一月丙辰p73上-下。
    [1]《清圣祖实录》卷106,康熙二十一年十一月庚申p74下。
    [2]《清仁宗实录》卷125,嘉庆九年正月丙午p684下-685下。
    [3]《清仁宗实录》卷125,嘉庆八年十二月庚寅p678上-下。
    [4]《清仁宗实录》卷125,嘉庆九年正月丙午p684下-685下。
    [5]《清仁宗实录》卷226,嘉庆十五年二月下壬子p40上-下。
    [6]《清仁宗实录》卷228,嘉庆十五年四月壬辰p58下-59上。
    [7]《清仁宗实录》卷240,嘉庆十六年三月己未p238上-240下。
    [1]《清宣宗实录》卷79,道光五年二月癸亥p271上-下。
    [2]《清宣宗实录》卷81,道光五年四月己未p303上-下。
    [3]《清宣宗实录》卷81,道光五年四月丁卯p308下-309上。
    [4]《清宣宗实录》卷84,道光五年六月下乙酉p360下-361上。
    [5]《清宣宗实录》卷88,道光五年九月壬辰p411上-412上。
    [1](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1《海运事宜·淀津督收》p533-534,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1《海运事宜·淀津督收》p532-533,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1《海运事宜·仓场转运》p559-560,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4](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1《海运事宜·淀津督收》p527,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清宣宗实录》卷92,道光五年十二月丁巳上p491上-下。
    [2]《清宣宗实录》卷95,道光六年二月癸亥p539下。
    [3]《清宣宗实录》卷94,道光六年正月乙酉p510下-511上。
    [1](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1《海运事宜·淀津督收》p548-550,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1《海运事宜·淀津督收》p551-553,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1《海运事宜·淀津督收》p530,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1《海运事宜·淀津督收》p530-532,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1《海运事宜·仓场转运》p564-566,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l《海运事宜·仓场转运》p566-567,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l《海运事宜·仓场转运》p568-569,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1《海运事宜·仓场转运》p572-573,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4](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1《海运事宜·淀津督收》p53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5](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1《海运事宜·淀津督收》p544-54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6](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1《海运事宜·淀津督收》p546-548,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1《海运事宜·淀津督收》p546-548,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1《海运事宜·淀津督收》p528-529,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l《海运事宜·仓场转运》p563-564,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1《海运事宜·淀津督收》p546-548,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1《海运事宜·仓场转运》p558-559,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4](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1《海运事宜·仓场转运》p570-572,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5]《清宣宗实录》卷96,道光六年三月甲申p552上-553上。
    [6]《清宣宗实录》卷96,道光六年三月庚子p563下。
    [1](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1《海运事宜·淀津督收》p536-538,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1《海运事宜·淀津督收》p540-541,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清宣宗实录》卷95,道光六年二月癸亥p539下。道光六年二月,谕军机大臣等:“据陶澍奏,海船初运米石现已尽船尽兑,陆续开出十激地方,候过二月初八日风信开行,若遇顺风,旬余即可抵津等语,海船乘风开行,抵津迅速,必须将应用剥船及一切事宜,豫为布置周妥,着那彦成即饬陶梁、郑祖琛等遵照节次奏定章程,即日筹各妥协,以便海船随到随剥,勿稍迟滞,将此谕令知之。”
    [4](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1《海运事宜·淀津督收》p540-541,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清宣宗实录》卷95,道光六年二月癸亥p539下。
    [2](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1《海运事宜·淀津督收》p540-541,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1《海运事宜·淀津督收》p541-544,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4](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1《海运事宜·淀津督收》p541-543,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蒋朱顺等四船斫桅松舱,例应豁免米二百三十八石六斗五升”,“在洋失风事故赵联盛等四船,共米二千八百五十石”,“黄遇泰一船装米九百石,在洋遇风微有碰伤,米石无损”。
    [5]参见《清宣宗实录》卷120,道光七年六月丙申p1021上-1022上;卷122,道光七年七月下庚午p1053上-1054上;卷124,道光七年八月下壬辰p1073上-下;卷124,道光七年八月下癸巳p1073下-1074下;卷124,道光七年八月下癸巳p1075上-下;卷125,道光七年九月上癸丑p1093上-1094下;卷127,道光七年十月上乙亥p1116上-下;卷127,道光七年十月上乙亥p1117上;卷128,道光七年十月下己丑p1131上-下;卷129,道光七年十一月上甲辰p1146上-1147上。
    [6]《清宣宗实录》卷129,道光七年十一月上乙巳p1148下-1149上。
    [1](弘治)《明会典》卷25《户部十·漕运·事例》,史部617册/四库全书。“洪熙元年,令官军运粮船内许附载物货,资给盘剥折耗之费”。
    [2](清)叶方恒《山东全河备考》卷3《职官志下·漕河禁例》P470下,史部224册/四库存目。“凡漕运军人许带土产换易柴盐,每船不得过十石,若多载货物沿途贸易稽留者,听巡河御史及河闸部员盘检入官并治其罪”。
    [3](明)张学颜《万历会计录》卷35《土宜》p1107下,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53)。“洪熙元年,令运军除正粮外附载自己什物,官司毋得阻挡”。
    [4](明)劳堪《宪章类编》卷19《漕运》p712下,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46)。“成化元年九月,漕运总兵杨茂奏,各处运粮旗军以洪闸滩浅盘剥多费,各带土产物货以资用度,乞免河西务张家湾等处税课以舒军困,上下其议行之”。
    [5](明)张学颜《万历会计录》卷35《土宜》p1107下,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53)。
    [6](明)张学颜《万历会计录》卷35《土宜》p1107下-1108上,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53)。
    [7](明)张学颜《万历会计录》卷35《土宜》p1108上,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53)。
    [8](明)毕自严《度支奏议》云南司卷5《覆巡仓罗万爵条议迟漕弊端疏》p274上,史部489册/续修四库。
    [9]《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169《漕运部汇考十五·皇清二·顺治十七年》p83880中.“凡盘查旧例,漕船每只许带土宜六十石,顺治十七年题准总漕仓场于漕船过淮抵通日盘查货物,自六十石外,尽追入官,弁丁治罪”。
    [1](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83《通漕禁令·盘诘事例》p95-96,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2](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83《通漕禁令·盘诘事例》p98-99,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3]《清仁宗实录》卷56,嘉庆四年十二月丁亥p724上-下。
    [4]《清宣宗实录》卷129,道光七年十一月上癸卯p1144下-1145下。
    [5]《清高宗实录》卷1235,乾隆五十年七月下丁卯p593上-594上。
    [6]《清仁宗实录>卷239,嘉庆十六年二月辛卯p225下-226上。
    [7]《清宣宗实录》卷65,道光四年二月辛酉p33下-34下。
    [1](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90《海运事宜·上洋受兑》P482。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2](民国)《天津县新志》卷26《物产》P1056,《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3](康熙)《天津卫志》卷1《建置·集期》p23,《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4](同治)《续天津县志》卷19《艺文·津门》p475,《天津通志 旧志点校》本(中)。
    [1](民国)张江裁《杨柳青小志》之《河流》p679,《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下)。
    [2](民国)王守恂《天津政俗沿革记》卷7《货殖百货》p3b,民国27年金钺刻本。
    [3](明)李邦华《李忠肃先生集》卷3《更置闽营裁冗琉》p113-114,集部81册/四库禁毁。
    [4](乾隆)《天津县志》卷7《公署·附园亭·水西庄记》p78,《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5](同治)《续天津县志》卷19《艺文·初到津门》p475,《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6](同治)《续天津县志》卷19《艺文·津门》p475,《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7](清)崔旭《津门百咏·天津城》,载于《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专辑p149。
    [1](民国)王守恂《天津政俗沿革记》卷7《货殖·商栈》p4a,民国27年金钺刻本。
    [2](康熙)《天津卫志》卷1《建置·集期》p23,《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3]贾长华主编《宝地三岔河口》之《三岔河口一带的民谣(重阳)》p41,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4]贾长华主编《老城旧事》之《当年一段“数来宝”(郭金智)》p96-97,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5](民国)《静海县志》人民部《风俗志·土农工商·工》p7b,民国23年铅印本。
    [1]《清高宗实录》卷626,乾隆二十五年十二月上辛巳p1034下。
    [2](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卷83《通漕禁令·盘诘事例》p122,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3]《清宣宗实录》卷129,道光七年十一月上癸卯p1144下-1145下。
    [4](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26《风俗物产·静海县》p1025,《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5](清)爱新觉罗·永理《杨柳青竹枝词(二)》,载于《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专辑p144。
    [1](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25《寺观·浙江乡祠》,《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2]齐弈《天津部分会馆简介》《天津文史资料选集》第56集,第158页,转引自高艳林《天津人口研究》P78,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3](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24《公廨》,《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4](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24《公廨》,《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5]杨仲绰《天津“广帮”略记》,《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二七辑,第43-66页,转引自高艳林《天津人口研究》p66,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6]张章翔《在天津的“宁波帮”》,《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二七辑,第67-87页,转引自高艳林《天津人口研究》p66-67,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1](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43《传五·人物三·天津县》p1328-1329,《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2](同治)《续天津县志》卷13《附侨寓》p385,《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3](同治)《续天津县志》卷13《附侨寓》p386,《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4](同治)《续天津县志》卷13《附侨寓》p386,《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5](同治)《续天津县志》卷13《附侨寓》p385,《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6](同治)《续天津县志》卷13《附侨寓》p385-386,《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7](同治)《续天津县志》卷13《附侨寓》p386-387,《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1](康熙)《天津卫志》卷2《利弊》p27,《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2](康熙)《天津卫志》卷2《户口》p34,《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3](康熙)《天津卫志》(点校本)卷2《利弊》p27,《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4](同治)《续天津县志》卷8《风俗》p316,《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5](乾隆)《天津县志》卷13《风俗物产志·风俗》p121引康熙《天津卫志》,《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1](嘉靖)《河间府志》卷6《河道志·漕运》p10b,史部192册/四库存目
    [2](清)李祖陶辑《国朝文录》卷50《漕运总督杨勤悫公神道碑(清鲁九皋)》p86上,集部1669册/续修四库。
    [1](康熙)《天津卫志》卷2《利弊》p27,《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2](乾隆)《武清县志》卷11《艺文碑记李公生祠记(清陈懿典)》p31b,清乾隆七年刻本。
    [3](民国)《蓟县志》《原志张(朝琮)序》p9,民国33年铅印本。
    [1](乾隆)《天津府志》卷39《艺文志·夜宿独流(明,张宁)》p577,《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2](清)英廉《梦堂诗稿》卷8,丁卯至己巳《宿杨柳青》,9辑26/四库未收。
    [3](清)英廉《梦堂诗稿》卷8,丁卯至己巳《津门杂咏四首》之一,9辑26/四库未收。
    [4](清)蔡新《缉斋诗稿》卷6《思予归养恭纪十首》之六,清乾隆刻本。
    [1](乾隆)《天津县志》卷22《艺文·直沽口》p236,《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2](清)沈峻《津门棹歌(一)》,载于《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专辑p143。
    [3](清)梅宝璐《潞河棹歌(二)》,载于《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专辑p195。
    [1]参见徐晓望《妈祖的子民》p393-400,学林出版社,1999。
    [2](乾隆)《天津县志》卷8《学校·附坛庙·天后宫》p87,《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明永乐元年重建,正统十年参将杨节重修,礼部札付道士邵振祖领道藏一部,春秋二祭”。
    [3](清)黄掌纶《长芦盐法志》卷19《营建·庙宇》p426上-下,史部840册/续修四库。
    [4]贾长华主编《老城旧事》之《当年一段“数来宝”(郭金智)》p96-97,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5](同治)《续天津县志》卷19《艺文(四)·闺秀》 p470,《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1](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26《风俗》p1024-1025,《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2](清)崔旭《皇会》,载于《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专辑p151。
    [3](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26《风俗》p1024-1025,《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
    [4](清)黄掌纶《长芦盐法志》卷18《文艺·诗·三水中分(张志奇)》p395下,史部840册/续修四库。
    [5](乾隆)《天津县志》卷22《艺文·舟次直沽简彭彦实》p237,《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1](清)田同之《放舟三会口》,载于《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专辑p64。
    [2](清)黄掌纶《长芦盐法志》卷4《天章二·高宗纯皇帝(乾隆三十六年)御制诗·即事》p66下,史部840册/续修四库。
    [3](乾隆)《武清县志》卷12《艺文·诗·河西务又决(清,李可桢)》p43a,清乾隆七年刻本。
    [1](清)阎廷谟《北河续纪》附余后《观海天津(明,王懋德)》p825下,史部223册/四库存目。
    [2](清)阎廷谟《北河续纪》附余后《又天津作(明,于慎行)》p827下-828上,史部223册/四库存目。
    [3](清)李卫《畿辅通志》卷9《宸章》(圣祖仁皇帝御制诗)p137,史部504册/四库全书。
    [4](明)李东阳《吴粳万艘》,载于《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专辑p14。
    [1](清)张霪《春日天津竹枝词》,载于《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专辑p48。
    [2](清)李卫《畿辅通志》卷9《宸章》(圣祖仁皇帝御制诗)p137,史部504册/四库全书。
    [3](清)梅成栋《夜泊杨村》,载于《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专辑p268。
    [4](清)梅成栋《杨村题壁》,载于《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专辑p268-269。
    [1](清)吴合伦《潞水帆樯》,载于《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专辑p264。
    [2](清)高尔俨《长堤翠柳》,载于《天津文史从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专辑p293。
    [3](民国)《静海县志》土地部《方舆志·风景》p65b,民国23年铅印本。“自漕运废弛后,堤工保护松懈,树木减少,时断时续,金堤千里。绿树万重,亦想象焉”。
    [4](清)毛家彦《静海八景》,载于《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专辑p298。
    [5](民国)《静海县志》土地部《方舆志·风景》p65b,民国23年铅印本。
    [1](乾隆)《宁河县志》卷14《题咏原八景·潮河银练》p24b,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
    [2](乾隆)《武清县志》卷12《艺文·诗·河西务》p38a-38b,清乾隆七年刻本。
    [3](清)黄掌纶《长芦盐法志》卷4《天章二·高宗纯皇帝御制诗·北仓》p79上,史部840册/续修四库。
    [4](清)李庆辰《津俗》,载于《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专辑p206。
    [1](同治)《续天津县志》卷19《艺文四·闺秀·津门杂咏(王韫徽)》p470,《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中)。
    [2](清)叶绍本《白鹤山房诗钞》卷17《今体诗六十七首·咏史四首》p132,集部1483册/续修四库。
    [1]贾长华主编《宝地三岔河口》之《三岔河口一带的民谣(重阳)》p41-42,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2](民国)《静海县志》首部《新序·序一(吴闽生)》p1a-2a,民国23年铅印本。
    1.《明太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下同。
    2.《明宣宗实录》
    3.《明英宗实录》
    4.《明宪宗实录》
    5.《明孝宗实录》
    6.《明武宗实录》
    7.《明世宗实录》
    8.《明穆宗实录》
    9.《明神宗实录》
    10.《明熹宗实录》
    11.《崇祯实录》
    12.《崇祯长编》
    13.《清圣祖实录》,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5。下同。
    14.《清世宗实录》
    15.《清高宗实录》
    16.《清仁宗实录》
    17.《清宣宗实录》
    18.(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19.(民国)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98。
    20.(弘治)《明会典》,四库全书史部第617-618册。
    21.(万历)《大明会典》,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789-792册。
    22.(雍正)《大清会典》,《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本。
    23.(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四库全书史部第620-625册。
    24.(嘉庆)《大清会典》,《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本。
    25.(嘉庆)《大清会典事例》,《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本。
    26.(光绪)《大清会典》,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794册。
    27.(光绪)《大清会典事例》,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798-814册。
    28.(明)劳堪:《宪章类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46)。
    29.(明)刘斯洁:《太仓考》,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56)。
    30.(明)张学颜:《万历会计录》,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53)。
    31.(明)刘邦谟、王好善辑:《宝坻政书》,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48)。
    32.(明)王圻:《续文献通考》,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761-767册。
    33.(明)汪应蛟:《抚畿奏疏》,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480册。
    34.(清)朱轼:《大清律集解附例》,1辑26-1四库未收。
    35.(清)莽鹄立:《山东盐法志》,1辑24-329四库未收。
    36.(清)黄掌纶:《长芦盐法志》,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40册。
    37.(清)载龄等修纂:《清代漕运全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38.(清)唐执玉、李卫修,陈仪纂:《(雍正)畿辅通志》,四库全书史部第501-506册。
    39.(清)李鸿章等修,黄彭年等纂:《(光绪)畿辅通志》,清光绪十年(甲申·1884)古莲华池刻。
    40.(明)樊深撰:《(嘉靖)河间府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92册。
    41.(清)杜甲等纂修:《(乾隆)河间府志》,中共该号委员会号人民政府复制。
    42.(明)沈应文、张元芳纂修:《(万历)顺天府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08册。
    43.(清)周家楣、沈秉成、薛福成修,张之洞、缪荃孙纂:《(光绪)顺天府志》,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683-686册。
    44.(清)薛柱斗纂修:《(康熙)天津卫志》,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下同。
    45.(清)李梅宾、程凤文修,吴廷华、汪沆纂:《(乾隆)天津府志》。
    46.(清)沈家本 荣铨等修,徐宗亮 蔡启盛纂:《(光绪)重修天津府志》。
    47.(清)张志奇、朱奎扬修,吴廷华、汪沆纂:《(乾隆)天津县志》。
    48.(清)吴惠元修,蒋玉虹、俞樾纂:《(同治)续天津县志》。
    49.高凌雯纂:《(民国)天津县新志》。
    50.张江裁;《(民国)杨柳青小志》,民国27年《京津风土丛书》本。
    51.王守恂撰:《(民国)天津政俗沿革记》,民国27年金钺刻本。
    52.(清)吴翀修,曹涵、赵晃纂:《(乾隆)武清县志》,清乾隆七年刻本。
    53.(清)洪肇楙纂修:《(乾隆)宝坻县志》,清乾隆十年刻本。
    54.(清)关廷牧修,徐以观纂:《(乾隆)宁河县志》,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
    55.(民国)白凤文等修,高毓彤纂:《静海县志》,民国23年铅印本。
    56.(民国)徐葆莹、李午阶修,仇锡廷纂:《蓟县志》,民国33年铅印本。
    57.(明)王恕:《王端毅公奏议》,四库全书史部第427册
    58.(明)王琼:《漕河图志》,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35册。
    59.(明)谢纯:《漕运通志》,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56)。
    60.(明)刘天和:《问水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21册。
    61.(明)吴仲:《通惠河志》,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50册。
    62.(明)万恭:《治水筌蹄》,明万历张文奇重刊本。
    63.(明)王在晋:《通漕类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75册。
    64.(明)谢肇淛:《北河纪》,四库全书史部第576册。
    65.(明)朱国盛纂,徐标续纂:《南河全考》,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729册。
    66.(清)万斯同:《历代河渠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24册。
    67.(明)黄承玄:《河漕通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22册。
    68.(清)阎廷谟:《北河续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23册。
    69.(清)曹溶:《明漕运志》,《学海类编》第四册。
    70.(清)叶方恒:《山东全河备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24册。
    71.(清)靳辅:《治河奏绩书》,四库全书史部第579册。
    72.(清)张伯行:《居济一得》,四库全书史部第579册。
    73.(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四库全书史部第580-582册。
    74.(清)陈仪:《直隶河渠志》,四库全书史部第579册。
    75.(清)王履泰:《畿辅安澜志》,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49册。
    76.(清)黄澄贤、杨锡绂:《漕运则例纂》,清嘉庆刊本。
    77.(清)薛凤祚:《两河清汇》,四库全书史部第579册。
    78.(清)康基田:《河渠纪闻》,清嘉庆霞荫堂刻本。
    79.(明)张瀚:《皇明疏议辑略》,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462册。
    80.(明)汪应蛟:《海防奏疏》,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480册。
    81.(明)张燧:《经世挈要》,北图古籍珍本丛刊(47)。
    82.(明)毕自严:《度支奏议》,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489册。
    83.(清)于缙:《大观堂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67册。
    84.(清)李绂:《穆堂别稿》,清乾隆十三年刻本。
    85.(清)韩文绮:《韩大中丞奏议》,清道光刻本。
    86.(清)金应麟:《豸华堂文钞》,光绪元年刊本。
    87.(明)夏良胜:《中庸衍义》,四库全书子部第715册。
    88.(清)孙承泽撰:《春明梦余录》,四库全书子部第868-869册
    89.(清)沈兆澐:《蓬窗随录》,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197-1198册。
    90.(明)余继登:《淡然轩集》四库全书集部第1291册。
    91.(明)李邦华:《李忠肃先生集》,集81-1/四库禁毁。
    92.(清)蔡新:《缉斋诗稿》,清乾隆刻本。
    93.(清)英廉:《梦堂诗稿》,9辑26-377/未收。
    94.(清)叶绍本:《白鹤山房诗钞》,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83册。
    95.(清)陈梦雷编纂,蒋廷锡校订:《古今图书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87。
    96.(清)李祖陶辑:《国朝文录》,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669-1670册。
    1.南炳文、汤纲:《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南炳文:《明史新探》,北京:中华书局,2007。
    3.南炳文:《明清史蠡测》,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
    4.郑天挺主编:《明清史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5.万新平、濮文起编著的《天津史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6.李小林、李晟文著:《明史研究备览》,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
    7.张利民:《解读天津六百年》,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8.林延清著:《明清史探究》,天津: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9.吴缉华:《明代海运及运河的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1961。
    10.(日)星斌夫:《明代漕运研究》,东京:日本学术振兴会,1963。
    11.史念海:《中国的运河》,西安,陕谣人民出版社,1985。
    12.傅崇兰:《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13.鞠继武,潘凤英:《京杭运河巡礼》,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14.天津文史研究馆:《天津文史丛刊》第五辑《天津风物诗选》专辑,1985。
    15.李华彬:《天津港史》(古代部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
    16.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津简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17.来新夏:《天津近代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18.王树才:《河北省航运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19.郭蕴静:《天津古代城市发展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
    20.岳国芳:《中国大运河》,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12。
    21.罗传栋:《长江航运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年版。
    22.罗澍伟:《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1993。
    23.天津市河北区地方志办公室:《天津河北简史》,1995。
    24.彭云鹤:《明清漕运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5.李文治、江太新:《清代漕运》,北京:中华书局,1995。
    26.鲍彦邦:《明代漕运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
    27.姚汉源:《京杭运河史》,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28.贵志俊彦等:《天津史文献目录》,东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平成10年3月。
    29.吴琦:《漕运与中国社会》,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0.徐晓望:《妈祖的子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1.天津市北辰区地方志编委会:《天津市北辰区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32.天津市红桥区地方编委会:《天津市红桥区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1。
    33.安作璋:《中国运河文化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34.陈壁显:《中国大运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1。
    35.高艳林:《天津人口研究(1404-1949)》,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36.来新夏:《天津的城市发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37.万新平:《天津社会科学年鉴》,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38.贾长华主编:《宝地三岔河口》,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39.贾长华主编:《老城旧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40.傅崇兰:《中国运河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41.(美)黄仁宇:《明代的漕运》,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42.倪玉平:《清代漕粮海运与社会变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43.天津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天津古史寻绎》,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1.马云青:《清季漕运遗闻》,《近代史资料》1957,(6)。
    2.张仲:《天津市区的历史变迁》,《天津师院学报》1979.2。
    3.韩嘉谷:《海河水系的形成及其影响》,《天津史研究会年会论文选》1982。
    4.殷崇浩:《<清史稿·漕运>订补六则》,《江汉论坛》1984.1。
    5.林纯业:《明代漕运与天津商业城市的兴起》,《天津社会科学》1984.5。
    6.冷东:《从临清的兴盛看明代漕运的经济影响》,《松辽学刊》(社科版)1985(增刊)。
    7.林纯业:《明代天津商业城市的兴起》,《天津史研究》1985.3。
    8.林纯业:《清代漕运对天津城市发展的经济影响》,《天津史研究》1986.2。
    9.王永谦:《明清漕运沿革与清代前中期漕运弊端》,《平准学刊》第三辑(上册),1986。
    10.冷东:《从临清的衰落看清代漕运经济影响的终结》,《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1987.2
    11.胡光明:《开埠前天津城市化过程及内贸型商业市场的形成》,《天津社会科学》1987.2。
    12.冯超:《论元、明、清河漕与海运之变迁》,《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3。
    13.戴鞍钢:《清代漕运兴废与山东运河沿线社会经济的变化》,《齐鲁学刊》1988.4。
    14.郭蕴静:《清代天津商业城市的形成初探》,《天津社会科学》1988.8。
    15.王翁如:《(卫志)中的浅和浅夫解》,《天津文史丛刊》第八期,天津文史研究馆,1988。
    16.戴鞍钢:《晚清湖北漕改述略》,《江汉论坛》1988.10。
    17.孙白桦:《清前期的漕运与商品经济》,《平准学刊》第五辑(上册),1989。
    18.孙白桦:《清代漕运中的屯丁》,《平准学刊》第五辑(上册),1989。
    19.王永谦:《潞河漕运与京通仓储》,《平准学》,1989。
    20.林仕梁:《明代漕军制初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5。
    21.许檀:《明清时期运河的商品流通》,《历史档案》1992.1。
    22.吴琦:《清代漕粮在京城的社会功用》,《中国农史》1992.2。
    23.张照东:《清代漕运与南北物资交流》,《清史研究》1992.3。
    24.鲍彦邦:《明代运军的编制、任务及其签补制度》,《暨南学报》(哲社版)1992.3。
    25.成刚:《明代漕运管理初探》,《财经研究》1993.7。
    26.鲍彦邦:《明代漕粮折征的数额、用途及影响》,《暨南学报》(哲社版)1994.1。
    27.周祚绍:《清代前期漕运及其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山东大学学报》1994.1。
    28.赵全鹏:《明代漕运中的商业思想》,《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1。
    29.赵全鹏:《明代漕运与江南重赋》,《历史教学问题》1995.2。
    30.赵全鹏:《明代漕运中的商业活动》,《史林》1996.1。
    31.陈峰:《清代漕运水手的结帮活动及其对社会的危害》,《社会科学战线》1996.2。
    32.吴琦:《“漕运”辨义》,《中国农史》1996年第15卷第4期。
    33.陈峰:《明代的运军》,《中州学刊》1997.1。
    34.陈峰:《清代漕运运输者的私货运销活动》,《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4。
    35.封越健:《明代漕船修造制度述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4。
    36.张维中:《宿迁与明、清“河漕”》,《黄河史志资料》1998.1。
    37.杨杭军:《略论清朝嘉道时期漕运之弊及其影响》,《中州学刊》1998.1。
    38.陈峰:《略论清代的漕弊》,《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4。
    39.赵践:《清初漕赋》。《历史档案》1999.3。
    40.倪玉平:《试论道光初年漕粮海运》,《历史档案》2002.1。
    41.倪玉平:《道光六年漕粮海运的几个问题》,《清史研究》2002.3。
    42.钱克金、刘莉:《明代大运河的治理及其有关重要历史作用》,《社科纵横》2002.4。
    43.吴琦:《清代漕运水手行帮会社的形成:从庵堂到老堂船》,《江汉论坛》2002.12。
    44.李留文:《明清河南漕粮探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3.1。
    45.倪玉平:《嘉道之际的漕弊问题》,《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5。
    46.张利民:《天津史研究综述》,《天津社会科学年鉴》2004。
    47.卢伯炜:《清代道光六年漕政改革的意义》,《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6。
    48.刘清平:《明代漕运是浅谈》,《沧桑》2005.z1。
    49.王伟:《明代漕军制的形成及演变》,《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