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循环经济促进法》在柳州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来带动经济增长,必然会对城市现有的生态环境造成更大不良影响,削弱城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为改变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柳州市作为广西的工业强市,在广西的经济建设中极具代表性。所以,在柳州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柳州乃至广西的工业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了解、分析《循环经济促进法》在柳州的实施情况,总结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良好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以期达到促进《循环经济促进法》在柳州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推动柳州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开展了本次调研。
The rel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intensify because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roughout the country in these years. The city's exis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ust be destroyed if the people continue to follow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production and mode of development which can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over the years, and of cours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s out of the question."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ircular Economy Promotion Law" provides a good opportunity for changing the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it can als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Liuzhou is an industrial power city; it is a representative city in Guangxi. So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can promote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Liuzhou, Guangxi's whole economy can be benefit from it, too.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firstly, analyz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Promotion Law"; Secondly, summing up the positive aspects and clearing up the negative aspects; finally, giving the tactics for the problems and trying to promote the "Circular Economy Promotion Law" better implement, so promoting the Liuzhou's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引文
1 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E8/0L].http://www.gov.cn/flfg/2008-08/29/content_1084355.htm,2008-8-29.
    2 王庆华.福建推进循环经济的阶段性评价[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第一期
    3 乔刚.生态文明理念与循环经济新发展方式的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第五期
    4 古德生,吴超.金属矿山科技和环境问题及其思考[J].科技导报,2011,第12期
    5 何翔舟.循环经济时代政府管理角色定位[J].政治学研究,2005.第三期
    6上海质量技术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EB/OL].: http://www.shzj.gov.cn/art/2011/9/15/art_43219_47.html
    7 王斌.浅谈室内空间生态设计[J].学理论,2010,第10期
    8郭薇.实施和促进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第18期
    9何其.《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和促进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第18期
    10百度知道网,柳州市市情[EB/OL].: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4549197.html
    11燕乃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建设[M].第71-7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03
    12陈伟.开源节流提高资源利用率.中国环境网[EB/OL].: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1203/t20120318_714171.html
    13 王晓霞.现实与虚拟社会人际关系的文化探究[M].第23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05
    14 赵营波.人类活动对人类生态环境协调机制的冲击[J].未来与发展,2001,第一期
    15 孙佑海.解读《循环经济促进法》推进可持续发展[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8,第10期
    16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五条
    17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柳州市“十一五”工业节能及发展循环经济情况[R].柳州:柳州宣传部.2010.
    18梁斌.柳州市工业循环经济研究初探[C].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07.
    19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八条
    20 陈烈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来自柳州市“十一五”成就系列报道之二[N].科技日报,2010年.
    21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六条
    22 毛爽,龚中宇,李明.工业企业能源审计报告编制要领[J].中国计量,2011,第五期.
    23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四十四、四十五条
    24 柳荫.生态文明视野下循环经济建设的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25 彭运华.提高120万吨球团生产线产量质量的改造[J].柳钢科技.2011
    26 梁斌,柳州市工业循环经济研究[C].]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
    27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柳州市“十一五”工业节能及发展循环经济情况[R].柳州:柳州宣传部.2010.
    28 固定层间歇式造气技术发展展望[EB/OL].: http://www.allycat.cn/a/jishujiaoliu/xingyejishu/2011/0718/617.html
    29 梁斌.柳州市工业循环经济研究初探[C].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
    30 刘贤东.造气吹风气回收装置应用总结[J].全国造气技术通讯,2010,第三期
    31 杨文汉.关于湿热磷酸结合生产磷酸盐的工艺路线探讨[J].贵州化工,1994.第一期
    32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柳州市“十一五”工业节能及发展循环经济情况[R].柳州:柳州工信委,2011.
    33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二十九、第四十二条
    34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以技术创新推进节能降耗建设节约环保型钢铁企业[J].广西节能,2010.
    35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柳州市“十一五”工业节能及发展循环经济情况[R].柳州:柳州工信委,2011
    36 汪家铭.达钢集团年产10万吨甲醇装置建成投产[J].四川化工,2009,第四期
    37汤艳红.菱花集团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38黄选高.广西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十思考[J].市场论坛,2006,第四期
    39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三十条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煤矸石、尾矿、废石、废料、废气等工业废物进行综合利用。第三十一条企业应当发展串联用水系统和循环用水系统,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企业应当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再生利用。第三十二条企业应当采用先进或者适用的回收技术、工艺和设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压等进行综合利用。
    40 于今.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辅导百问[M].第58-60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1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十八条
    42 中国钢铁科技网:烧结节能降耗的新技术[EB/0L].http://kj.chinatsi.com/content.aspx?newsid=192
    43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以技术创新推进节能降耗建设节约环保型钢铁企业[J].广西节能,2006年
    44王贵明,梁铁等.烧结烟气深度脱硫及硫铵制备技术研究与应用[EB/OL].: http://www.lbyjcx.com/html/kjcgzh/4779.html
    45姚仁仕.焦炉煤气脱硫脱氰的生产[M].第102-104页,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
    46崔红,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资源节约型钢铁企业[J].广西节能,2007,第一期
    47王贵明,覃洁,宁玲.依靠科技进步实施节能减排——柳钢环保50年[J].柳钢科技,第51-52页,2008.
    48王贵明,覃洁,宁玲.依靠科技进步实施节能减排——柳钢环保50年[J].柳钢科技,2008,第S1期
    49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以技术创新推进节能降耗建设节约环保型钢铁企业[J].广西节能.2010
    50潘立慧,魏松波.干熄焦技术[M].第6-10页,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02
    51李全球.第一套国产化75t/h干熄焦工程建设简介[A].中国炼焦行业协会2005年第四届一次理事大会,2005.
    52覃洁,冯祖强,余轶峰.节能减排科学发展构建环境和谐的新柳钢[J].柳钢科技,2007,第三期
    53崔红.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资源节约型钢铁企业[J].广西节能,2007,第一期
    54龚正茂.柳钢节水途径浅析[A].全国能源与热工2008学术年会,2008.
    55王贵明,覃洁,宁玲.依靠科技进步实施节能减排——柳钢环保50年[J].柳钢科技,2008,第S1期
    56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概况[EB/OL].:http://www.lzhg.cn/aboutus/index.htm
    57 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环保工作汇报材料[R].柳州发改委
    58何息忠.金属碳基催化剂催化还原法治理氮氧化物在航天发射场的应用[J].污染防治技术,第1-4期
    59林英雄.球团竖炉烟尘除尘脱硫净化技术设备[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第二期
    60徐东升.焦炉煤气脱硫工艺的探讨[J].昆钢科技,2009,第六期
    61童庆慧.硝酸尾气治理技术进展[J].中氮肥,2009,第三期
    62廖良美,丁玉梅.发展循环经济我国面临的“瓶颈”及突破[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第三期
    63孙佑海.《循环经济促进法》有效实施的思考和建议[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第二期
    64高新.四部委出台投融资政策支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0.,第17期
    65国家发布投融资政策支持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2010,第8期
    [1]朱伯玉.循环经济法制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王明远.清洁生产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罗秋振.绿色动能为工业提速增收[N].柳州日报,2010年,06,10:第二版.
    [4]王蓉.资源循环与共享的立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5]叶健.循环经济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N].辽宁日报,2008年09月08日,第二版.
    [6]姜锦红.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化学工业快速发展——以柳州市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9,第五期
    [7]黄庆周.科学管理节能降耗实现柳钢炼铁经济友好发展[J].柳钢科技,2010,(S1)
    [8]陆芝南,潘晋辉.柳钢4号高炉煤气布袋除尘系统的运行及改造[J].炼铁,1998,第A期
    [9]蒋万胜,李小燕.建国以来我国农民环保观念的变迁及其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第一期
    [10]李龙强,李桂丽.生态文明概念形成过程及背景探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第六期
    [11]蒋万胜,李小燕.建国以来我国农民环保观念的变迁及其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第一期
    [12]董长弟.和谐社会视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第十二期
    [13]左晓龙.绿色税收理论及我国绿色税制体系的构建[D].保定市:河北大学,2010.
    [14]周少玲.中国从防治水患到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J].党史文苑,2011,第四期
    [15]汤艳红.菱花集团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16]郭薇.实施和促进可持续发展[N].中国环境报,2008,09,05:第二版
    [17]常新婷.我国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18]鲁长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0.
    [19]梁景理.践行科学发展观开创柳钢新局面[N].经理日报,2008,04,15:第四版
    [20]杨海霞.循环经济新政频出亮点多[J].资源再生,2010,第六期
    [21]朱剑红.鼓励资源循环利用企业上市[N].人民日报,2010,05,11:第三版.
    [22]赵永新.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N].人民日报,2005,06,06:第五版.
    [23]范伟,李玉梅.环境问题和新时期的环境保护[N].学习时报,2005,05,30:第三版
    [24]解振华.构建新时期环保战略[J].环境经济,2005,第六期
    [25]王明远.清洁生产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6]王树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治——循环经济立法问题专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7]王磊.试析《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机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第六期
    [28]沈默,赵鹏飞.循环经济促进法与推进物流包装绿色化[J].江苏商论,2008,第十一期
    [29]何庆光,周平.广西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综合评价[J].经济研究参考,2010,第五期
    [30]李倩.《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解读[J].法学杂志,2009,第三期
    [31]刘东强.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科学发展观,2006,第二期
    [32]廖华,万子姣.《循环经济促进法》在民族地区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第五期
    [33]缪宁.《循环经济促进法》主要制度解析及完善[J].经济与法,2010,第一期
    [34]万元,王宇红.《循环经济促进法》在陕北能源开发中的适用[J].法治时空·网络财富,2009,第三期
    [35]黄金狮.贯彻《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政策建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问题与对策[J].新经济导刊,2009,第三期
    [36]蒋洪强,张伟.如何缓解资源环境瓶颈[EB/OL].http://www.qstheory.cn/st/stsp/201202/t20120201_136460.htm,2012-2-1.
    [37]孙佑海.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EB/OL].:http://www.gdepb.gov.cn/kjyst/qjsc/xgzl/200810/t20081009_56155.html,2008-10-09.
    [38]廖赤眉,严志强,许光珍.广西有色金属工业矿区土地复垦与固体废弃物处置用地管理模式研究——以平果铝业公司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
    [39]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加大投融资政策支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答记者问[EB/OL].: http:/www.law-lib.com/fzdt/newshtml/21/20100511140311.htm
    [40]四部门出投融资政策鼓励资源循环利用企业上市[EB/OL].http://www.epday.com/html/62/n-28162.html
    [41]覃洁,冯祖强,余轶峰.节能减排科学发展构建环境和谐的新柳钢[J].柳钢科技,2007,09,15.
    [42]特赢教育网[EB/OL].:http://www.teying123.com/news.asp?id=1734
    [43]中国新余欢迎您![EB/OL].:http://www.xinyu.gov.cn/content/2010/05/18/90605.htm
    [44]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加大投融资政策支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答记者问-政策法规-报价资讯中心-中国再生资源交易网[EB/OL].:http://www.zz91.com/cn/trade77339.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