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荀子人性法律思想新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而依法治国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要建立和完善以人为本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运行机制,这是法律能否真正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建立和完善以人为本的法律体制和法律运行机制是我国法治建设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课题。本文以荀子的性恶论为核心论述了荀子的人性法律思想,揭示了我国古代人性法律思想的丰富内涵,这对于我国新时期的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本论文包括导论、正文十章和结论三个部分:
     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写作原因和写作目的以及人性法律思想的含义。通过对本问题研究现状的分析结合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论述了本论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一章主要通过对先秦社会基本情况的分析,介绍了我国先秦时期人性法律思想产生和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和儒、墨、道、法四家主要学派的人性法律思想。
     第二章通过对荀子人性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的介绍,分析了荀子人性法律思想对以往各家学派人性法律思想的吸收和继承,论述了荀子人性法律思想立足于战国诸侯纷争的社会现实,总括百家思想的鲜明时代特征。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荀子人性法律思想的哲学基础。荀子在“天人相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思想,把人定义为天下最为贵者,在这一主体性思想中,论述了人是礼法的主体。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荀子人性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突出论述了荀子的法治思想和礼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第五章通过阐述礼法共同的人性基础,论述了礼法相互关系的三种主要形式。
     第六章以静态的人性论为核心,论述了人性和法律的一般关系,并进而指出以人性论述法律是东西方思想家共同的认识规律,特别着重论述了荀子性恶论的实质以及性恶论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价值。
     第七章以动态的人性论为核心,分析了人性矛盾关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思想分析论述了人性的相互冲突是法律产生的基本前提,以及法律对人性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八章重点分析和论述了在立法和司法活动中,坚持以人性为核心的立法理念和司法的人性化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这不但关系到法律能否发挥调整社会关系的真正作用,而且也关系到社会正义能否真正的实现。
     第九章论述了人性和人权的相互关系,着重指出人权并不是对人性的全面肯定,而是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德治和法治思想正是直指人性的两面。在现代社会的法制建设中必须以人权保障为核心,但对人性也必须抱有必要的警省。
     第十章荀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但身后人们对其褒贬不一,并对其多有误解,真正认识荀子本人必须排除对其认识的片面性。只有站在历史角度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才能正确认识这位伟大思想家的历史功绩,他隆礼重法的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国家的治理模式,奠定了中国封建法制的理论基础。
     结论部分主要是对全文的论点和荀子人性法律思想的借鉴价值进行了归纳,指出了荀子人性法律思想对我国当前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By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the judicial administration must be implemented in all aspects. The key of the judicial administration is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people-oriented legal system and its operation mechanism, which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determining whether the law will actually serve the harmonious society. The biggest social program we are facing is how to build up and improve the people-oriented legal system and its oper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vicious the human nature as the core, this dissertation demonstrates the theory of humanistic legal thoughts of Xunzi and shows the plenty of humanistic legal thoughts in Chinese legal history which may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establishing the socialist people-oriented legal system and its operation mechanism.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three parts that is, introduction, text in ten chapters and conclusion.
     Introduction is to introduce the reason and aim of this dissert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the humanistic legal thoughts. By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udy situation of this program and in associate with the means of study of this dissertation, it demonstrates the theory value and meaning of practice of this dissert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social situation of the pre-Qin dynasty,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three periods of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istic legal thoughts in pre-Qin dynasty, and the humanistic legal thoughts of the four main streams, which are Confucianism, Mouism, Daoism, and Jurisprudence.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emergence of the humanistic legal thoughts of Xunzi,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the adoption and inheritance of sorts of different previous school of humanistic legal thoughts by the humanistic legal thoughts of Xunzi and demonstrates the social reality for the humanistic legal thoughts to be important among the schools of legal thoughts in the Spring &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which includes the fundamental features of hundreds of schools of thoughts.
     The third chapter demonstrates the philosophical basic of the humanistic legal thoughts of Xunzi. Based of the theory of“separation of nature and human”, Xunzi provided the bright thoughts of“producing the nature and using it”. He defined the human a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among the nature and based on this thought of subjective, he demonstrated that the human is the subject of the ritual law.
     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tend of the humanistic legal thoughts of Xunzi, It prominently demonstrates the main contend and fundamental features of the judicial administration and ritual administration of Xunzi.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utual humanistic basic of ritual and law, the fifth chapter demonstrates three main form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tual and law.
     Based on the core of static humanistic theory, the sixth chapter demonstrates the gene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ism and law and points out that it is the mutual cognitive rule to demonstrate the law by means of humanism. Especially, it demonstrates the nature of the theory of vicious the human nature of Xunzi and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of the thought of vicious the human nature.
     Based on the dynamic humanism as the core, the seventh chapter analyzes the contradict relationship of the humanism. Applied with the Marxist humanistic thought, it analyzes that the contradict relationship of the humanism is the fundamental premise of the emergence of the law and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regulation the humanism by law.
     The eighth chapter mainly demonstrates and analyzes that, during the legislation and judicatory activities, the significance and necessity of insisting on the legislation based on humanism and judicatory humanism. This is not only influential on whether the law will play the role of regulating the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also on whether the socialism will come in true.
     The ninth chapter demonst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umanism and human right. It points out that the human right is not to affirm the humanism in all respects, but it is the contradictory unite on affirmation and negation. The virtual administration and judicial administration are just the two sides of the humanism. It is a must that the protection of humanism is the core in the build up of the legal system in the modern society, but we shall exam and are careful about the humanism.
     The tenth chapter introduces that Xunzi is a great ideologist thinker, but he received different comments after he died and most people misread him. In order to understand Xunzi truly, it is a must to eliminate the unilateral understanding of Xunzi. Only from the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and applied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e can understand the achievement in the history of this great thinker. The thought of respecting the ritual and law has started the feudalism manner of administration in 2000-year history of China and established the theory base of feudalism legal system of China.
     The conclusion part mainly concludes the main argumenta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and the value of introducing the humanistic legal thoughts of Xunzi. It points out that the humanistic legal thoughts of Xunzi is very valuable for the current people-oriented administrative idea and the build up of harmonious society.
引文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18 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140 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509 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76 页。
    5《史记·管晏列传》《史记》(汉)司马迁著,中华书局 2006 年版,以下引用同此,只注篇名。
    6《商鞅·错法》。《商君书译著》石磊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以下引文同此,只注篇名。
    7《韩非子·八经》。张觉校注《韩非子校注》岳麓出版社 2006 年版,以下引用同此,只注篇名。
    8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1 月版,第 156 页。
     9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10 转引自薛德震:《人的哲学论纲》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12 月版,第 16 页。
    11 李龙主编,《人本法律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年 7 月版,第 61 页。
    12 李龙主编,《人本法律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80 页。
    13 李龙主编,《人本法律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82 页。
    14 李龙主编,《人本法律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83 页。
    15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第 9 页。
    16 李龙主编,《人本法律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年 7 月版,第 89 页。
    17 [德]拉德布鲁赫:《法学总论》,米健、朱林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35 页。
    18 [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4 年版,第 113 页。
    19 姚建宗:《法律与发展研究手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第 402 页。
    
    20《荀子·性恶》《荀子新注》[战国]荀况 北京大学注释 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以下引文同此,只注篇名。
    21 刘军宁:《共和 民主 宪政》上海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4 页。
    
    22 《荀子·性恶》
    23 王海明:《人性论》,商务印书馆 2005 年 6 月版,第 9 页。
    24 王海明:《人性论》,商务印书馆 2005 年 6 月版,第 9 页。
    25《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64 页。
    26 王海明:《人性论》,商务印书馆 2005 年 6 月版,第 71 页。
    27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1 月版,第 5 页。
    28《孟子·告子上》。《孟子》万丽华、蓝旭译,中华书局 2006 年版,以下引用同此,只注篇名。
    29《荀子·正名》。《荀子新注》北京大学注释,中华书局 1979 年版,以下引用同此,只注篇名。
    30《孟子·告子上》。
    31《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65 页。
    32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三卷,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03 页。
    33 Charles A.Ellwood,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Psychology ,D Appleton and Company, New york,1920,p.51.。
    34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79 页。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23 页。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293 页。
    37 章海山:《善的发现——人性和道德》,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89 页。
    38 王海明:《人性论》,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第 11 页。
    39 约翰·杜威:《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5 年版,第 150 页。
    40 约翰·杜威:《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5 年版,第 155 页。
    41 王海明:《人性论》,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第 11 页。
    42 王海明:《人性论》,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第 12 页。
    43《荀子·大略》。
    44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99 页。
    45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 1987 年版,第 88 页。
    46 王海明:《人性论》,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第 21 页。
    47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66 页。
    48 王海明:《人性论》,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第 22 页。
    49 王海明:《人性论》,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第 22 页。
    50 人民出版社主编:《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102 页。
    51 转引 美,列奥·斯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立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679 页。
    
    5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第 199-200 页。
    5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第 98 页,第 669 页。
    54《神圣家族》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166—167 页。
     55《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载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1 年第 3 期,第 3、10 页。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9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第 131 页。
    57《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左传译文》沈玉成注,中华书局 1981 年版,以下引文同此,只注篇名。
    58《周礼·地官·大司徒》。《周礼注疏》(汉)郑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版以下引文同此,只注篇名。
    59《礼记·中庸》。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 年影印本,以下引文同此,只注篇名。
    60《孟子·离娄上》。
    61 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25 页。
    62 章学诚,《校佳谁违同义》卷一《原道第一》,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第 3 页。
    63 黄绍箕,《中国教育史》卷四,1902 年版,第 2—4 页。
    64《史记·历书》。
    65《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66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116 页。
    67《史记·孔子世家》。
    68《论语·卫灵公》。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 年影印本,以下引文同此,只注篇名。
    69 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364 页。
    70 详见邹昌林:《中国礼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版。
    71 胡戟:《中华文化通志。礼仪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72 [美]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序言,第 2 页。
    73 刘泽华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42 页。
    74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1 月版,第 20 页。
    
    75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1 月版,第 20 页。
    76 欧阳祯人:《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414 页。
    77《尚书·无逸》。《尚书译注》李民,王健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版,以下引文同此,只注篇名
    78《尚书·康诰》。
    79《诗·大雅·文王》。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 年影印本。以下引文同此,只注篇名
    80《左传》僖公五年引《周书》。
    81 同上。
    82《尚书·诏诰》。
    83 同上。
    84《尚书·诏诰》。
    85《诗·大雅·文王》。
    86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1 月版,第 19 页。
    87《尚书·诏诰》。
    88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5 页。
    89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6 页。
    90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38 页。
    91 侯欣一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7 页。
    92《诗·小雅·北山》。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 年影印本。以下引文同此,只注篇名
    93《国语·晋语四》。《国语》 (春秋)左丘明著 李维琦标点,岳麓书社 2006 年版。以下引文同此,只注篇名
    94《左传》昭公七年。
    95《礼记·王制》。
    96《左传》文公十八年。
    97《左传》文公十八年。
    
    98 王国维:《释礼》,《观堂集林》卷 6。
    99《礼记·曲礼上》。
    100《左传》隐公十一年。
    101《礼记·大传》。
    102《史记·太史公自序》
    103《史记·太史公自序》
    104《尚书·康浩》。
    105《孝经·五刑》。《孝经译注》 汪受宽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年版
    106《礼记·曲礼上》
    107《周礼·秋官·小司寇》。
    108《汉书·贾谊传》。
    109《礼记·文王世子》。
    110《周礼·秋官·小司寇》。
    111《国语·鲁语上》。
    112《管子·任法》。黎翔凤著:《管子校注》,中华书局 2004 年 6 月版,以下引用同此,只注篇名。
    113《孟子·公孙丑上》。
    114《礼纬·含文嘉》。
    115《后汉书·陈宠传》《后汉书》 (宋)范晔撰; (唐)李贤等注 中华书局, 2005 版,以下引文同此,只注篇名
    116《论语·微子》。
    117《左传》昭公二十年引《尚书·康诰》。
    118《尚书·酒诰》。
    119《论语·为政》。
    120《尚书·康诰》。
    121《尚书·康诰》。
    122《史记·周本纪》。
    123《左传》昭公十六年。
    124《国语·晋语》。
    
    125《战国策·秦策》。
    126 毛泽东:《组织起来》,载《毛泽东选集》第 3 卷。
    127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第 188 页。
    128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 年版,第 29 页。
    
    129《左传》桓公六年。
    130《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131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27 页。
    132《礼记·表记》。
    133 郭沫若:《十批判书》,科学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93—94 页。
    134《诗·国风·鄘风·相鼠》“人而无礼”。《小雅·十月之交》“礼则然矣”。《楚茨》“礼义卒度”,“式礼莫衍”,“礼义既备”。《宾之初筵》“以洽百礼”,“百礼既至”。
    135 高春花:《荀子礼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
    136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0 页。
    137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7 页。
    138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7 页。
     139《论语·季氏》
    141 郭沫若:《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社 1954 年版,第 273 页。
    142《管子·牧民》。
    143《史记·管晏列传》。
    144《国语·齐语》。
    145《左传》昭公 6 年。
    146《左传》昭公 6 年孔颖达疏。
    147《荀子·非十二子》。
    148《论语·阴货》。
    149《礼记·檀弓》。
    150《孟子·梁惠王上》。
    151《左传》哀公十一年。
    152《论语·雍也》。
    153《论语·学而》。
    154《论语·阴货》。
    155 武树臣等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700 页。
     156 张晋藩、郭成伟、相自成:《孔子法律思想的历史地位》载《孔子法律思想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第 39—64 页。
     157《孟子·孙丑上》。《孟子》万丽华、兰旭译注中华书局 2006 年版。有关《孟子》引注同此。
    158《孟子·滕文公上》。
    159《孟子·滕文公下》。
    160《孟子·梁惠王上》。
    161《孟子·离篓上》。
    162《孟子·梁惠王上》。
    163《孟子·梁惠王上》。
    164《孟子·离篓上》。
    165《孟子·离篓上》。
    166《孟子·公孙丑上》。
    
    167《孟子·滕文公上》。
    168《孟子·离篓上》。
    169《孟子·公孙丑上》。
    170《孟子·梁惠王上》。
    171《孟子·尽心上》。
    172《孟子·梁惠王下》。
    173《孟子·离娄下》。
    174《孟子·梁惠王下》。
    175《孟子·滕文公下》。
    176《孟子·离娄下》。
    177《孟子·公孙丑上》。
    178《孟子·公孙丑下》。
    179《孟子·离娄下》。
    180《商君书·君臣》。
    181《商君书·开塞》。
    182《商君书·更法》。
    183《商君书·靳令》。
    184《管子·任法》。黎翔凤著:《管子校注》,中华书局 2004 年 6 月版。有关引文同此。
    185《管子·任法》。
    186《管子·版法解》。
    187《管子·任法》。
    188《商君书·错法》。
    189《商君书·壹言》。
    
    190《商君书·赏刑》。
    191《商君书·算地》。
    192《商君书·修权》。
    193《商君书·开塞》。
    194《商君书·画策》。
    195《荀子·性恶》。
    196《韩非子·忠孝》。张觉校注:《韩非子校注》,岳麓书社 2006 年 5 月版。以下引注同此,只注篇名。
    197《韩非子·务内》。
    
    198《韩非子·六反》。
    199《韩非子·难一》。
    200《韩非子·显学》。
    201《韩非子·饰邪》。
    202《商君书·勒令》。
    203《韩非子·难三》。
    204《韩非子·内储说下》。
    205《韩非·心度》。
    206《韩非子·难势》。
    207 吴忠希,《中国人权思想史略》,学林出版社 2004 年 6 月版,第 59 页。
    208 吴忠希,《中国人权思想史略》,学林出版社 2004 年 6 月版,第 60 页。
    209《老子》第 37 章。《老子》 [专著] / 饶尚宽译注 北京 : 中华书局 2006 版。以下引文容此,只注篇名。
    210《老子》第 4 章。
    211《老子》第 3 章。
    212《老子》第 57 章。
    213《老子》第 22 章。
    214《老子》第 19 章。
    215《老子》第 8 章。
    216《老子》第 28 章。
    217《老子》第 65 章。
    218《老子》第 18 章。
    219《老子》第 38 章。
    220《老子》第 57 章。
    221《庄子·在宥》。陆永品著:《庄子通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年版。以下引文同此,只注篇名。
    222《庄子·天地》。
    223《庄子·胜箧》。
    224《墨子·尚同上》,孙治让:《墨子闲诂》,卷三中华书局 2001 年版,第 74-75 页。以下引文同此,注篇名。
    225《墨子·七患》,孙治让:《墨子闲诂》,卷一,中华书局 2001 版,第 27-28 页。
    226《墨子·尚同下》。
    
    227《墨子·耕柱》。
    228《墨子·尚贤中》。
    229《墨子·尚贤上》。
    230《墨子·尚贤中》。
    231《墨子·尚贤上》。
    232《墨子·尚贤中》。
     233《史记·索隐》。
    
    2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8 页。
    235 参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人民出版社 1976 年版,第 221 页。
    2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68—169 页。
    237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第 11 页。
    238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173 页。
    239 马晓红《礼与法》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5 页。
    24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96 页。
    241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26 页。
    242 [日] 武内义雄博士《中国思想史》岩波书店 1957 年,第 5 页。
     243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6-20 页。
    244 郭沫若:《十批判书》科学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209 页。
    245 [美]黄仁宇:《大中国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年版,第二步战略目标 23—26 页。
    246《庄子·天下篇》。
    247《汉书·艺文志》。
    248 牟宗三:《历史哲学》,(台湾)学生书局 1984 年版,第 101 页。
    24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121 页。
    
    250 刘耘华:《诠释学与先秦儒家之意义生成》,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1 页。
    251 [英]阿伦·布落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年版,第 3 页。
    
    252 [意]加林:《意大利人文主义》(中译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版,序第 2 页。
    253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0 页。
    254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0 页
    255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0 页。
    256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0 页
    257《荀子·王制》。
    258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 年影印本,第 43 页。
    259 见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5 页。
    260 见廖其发:《先秦两汉人性论与教育思想研究》,重庆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版,第 16-17 页。
     261《论语·颜渊》。
    262《说苑·政理》。《说苑》汉 刘向著 商务印书馆
    263《韩非·内储说上》。
    264 李宗桂,载陆建华:《荀子礼学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1 月版,第 2 页。
    265 徐复现:《中国人性论史》,第 24 页。
    266 徐复现:《中国人性论史》,第 27 页。
    267《礼记·经解》。
    
    
    268《论语·阳皆》。
    269《论语·为政》。
    270《孟子·梁惠王》。
    271《孟子·滕文公》。
    272《论语·阳皆》。
    
    
    273《孝经·开宗明义章》。
    274《韩非子·王蠹》。
    275《左传》昭公 20 年。
    276《荀子·王制》。
    277《荀子·王制》。
    278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第 36 页。
    279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第 36 页。
    
    280《荀子·天论》。
    281《荀子·天论》。
    282《荀子·天论》。
    283《荀子·天论》。
    284《史记·河渠书》。
    285《史记·河渠书》。。
    286《荀子·天论》。
    
    287《荀子·天论》。
    288《荀子·解蔽》。
    289《荀子·天论》。
    290《荀子·天论》。
    
    291《荀子·天论》。
    292 李中华主编:《中国人学思想史》北京出版社 2005 年 3 月版,第 88 页。
    
    
    293《荀子·天论》。
    294《荀子·天论》。
    295《荀子·天论》。
    296《荀子·天论》。
    297《荀子·天论》。
    298《荀子·天论》。
    299《荀子·天论》。
    
    300《荀子·性恶》。
    301《荀子·非十二子》。
    302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册),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78 页。
    
    303 张立文,《新人学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8 月版,第 115 页。
    304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49 页。
    305 张立文:《新人学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3 页。
    306 何颖:《非理性及其价值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39 页。
    307 韩民青:《哲学人类学》,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65 页。
    308 张立文:《新人学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41 页。
    309 张立文:《新人学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43 页。
    310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457 页。
    311 韩民青:《哲学人类学》,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65 页。
    312 张立文:《新人学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42 页
    313 袁贵仁:《人的哲学》,工人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60 页。
    314《荀子·天论》。
    315《孟子离娄上》。
    316 [英]休谟:《人性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80 年版,第 6 页。
    
    3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 24 页。
    3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457 页。
    319《马克思论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9页。
    320《荀子·非相》。
    321《荀子·王制》。
    322《孟子·高娄下》。
    323《荀子·王制》。
    324 J.L.弗里德曼等:《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135 页。
    325 参见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
    326 J.L.弗里德曼等:《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135 页。
    327 [前苏]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103 页。
    328 [美]基辛:《当代文化人类学》下册,巨流图书公司印行 1980 年版,第 544 页。
    329《荀子·天论》。
    330《荀子·解蔽》。
    
    331《荀子·儒效》。
    332《荀子··荀子劝学》。
    333 今人叫思维,古人认为思维活动是心在进行。
    334《荀子·正名》。
    335《荀子·解蔽》。
    
    336《荀子·儒效》。
    337《荀子·儒效》。
    338《荀子·解蔽》。
    339《荀子·解蔽》。
    340《荀子·解蔽》。
    
    341《荀子·解蔽》。
    342 李龙主编:《人本法律思想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79 页。
    343 李龙主编:《人本法律思想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79 页。
    344《荀子·性恶》。
    345 陆建华:《荀子礼学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5 页。
    346 王杰:《礼治、法治抑或人治——荀子历史哲学基本特征的再探讨》,载《理论探讨》1988(6),第 71 页。
    347《荀子·礼论》。
    348《荀子·大略》。
    
    349《荀子,性恶》。
    350《荀子·性恶》。
    351 李中华主编:《中国人学思想史》北京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75 页。
    352《荀子·性恶》。
    353《荀子·劝学》。
    354《礼记·礼运》
    355 王晓锋著:《礼与中国传统政治体制制度》,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6页。
    356《荀子·性恶》。
    357《荀子·成相》。
    358《荀子·君道》。
    359《荀子·王制》。
    360《荀子·王霸》。
    361《荀子·王霸》。
    362《荀子·君道》。
    363 薛德震:《人的哲学论纲》,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2 页。
    364 薛德震:《人的哲学论纲》,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53 页。
    365 [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39—40 页。
    366 参见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349 页。
    
    367 韩德民:《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齐鲁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41 页。
    368 马国瑶:《荀子政治理论与实践》,文史哲出版社民国八十五年,第 237 页。
    369《韩非子·难三》。
    
    370《荀子·君道》。
    371《荀子·王制》。
    372《荀子·君道》。
    373《荀子·劝学》。
    374《论语·尧曰》。
    375《荀子·富国》。
    
    
    376《荀子·议兵》。
    377《荀子·君子》。
    378《荀子·君子》。
    379《荀子·成相》。
    380《荀子·王制》。
    381《荀子·不苟》。
    382《荀子·荣辱》。
    383《荀子·荣辱》。
    384《荀子·正论》。
    385《荀子·王霸》。
    386《荀子·君道》。
    387《荀子·修身》。
    388 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第 195 页。
    389《平津馆文稿》卷上。
    390《荀子·君子》。
    391《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载,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子南奢侈逾制。楚王将讨伐子南。但子南的儿子弃疾是楚王的御士。楚王每见弃疾则论,如此三次。弃疾问王这是为什么?王曰:“令尹之不能,尔所知也。国将讨焉,尔其居乎?能,善也。”楚王这句话的意思是:令尹行为不善,你是知道的。国家将讨伐他,而你(作为令尹之子)还能留在我身边,为我服务吗?弃疾表示,既不愿继续留在楚王身边,但也愿把王的密令泄露出去。最后,弃疾自杀。这个记载的事件说明,春秋时期的楚国还实行”杀其父而臣其子的古老风俗。因楚王虽然杀子南,但还希望子南之子弃疾留在自己身边作御士。楚国还没有实行罪及三族之罚,或罪及三族之法。
    392《荀子·君子》。
    393《荀子·性恶》。
    394《荀子·大略》。
    395 郭成伟:《郭成伟教授论文集》,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4 页。
    396《荀子·天论》。
    397《荀子·性恶》。
    398《荀子·天论》。
    
    
    399《荀子·礼论》。
    400《论语·为政》。
    401《荀子·君道》。
    402《荀子·君道》。
    403《荀子·君道》。
    404《荀子·君道》。
    405《荀子·君道》。
    406《荀子·王制》。
    407《荀子·君道》。
    408《荀子·王制》。
    409 E. Patterson,Jurisprudence The Foundation Press, 1953,p,101。
    410《荀子·君道》。
    411《荀子·王制》。
    412《荀子·王霸》。
    413《荀子·子道》。
    414《荀子·子道》
    
    415《荀子·富国》。
    416《荀子·议兵》。
    417《荀子·强国》。
    418《荀子·君道》。
    419 参见《殷虚书契前·膈编》。
    420 参见王国维:《释礼》,《观赏集林》卷 6。
    
    421 马小江:《礼与法》,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 年 4 月版,第 7 页。
    422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3 页。
    423 马小红:《礼与法》,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 年 4 月,第 8 页。
    424 马小红:《礼与法》,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 年 4 月版,第 7-9 页。
    425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 4 月版,第 4 页。
    426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 4 月版,第 4 页。
    427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 4 月版,第 6 页。
    428《礼记·曲礼上》。
    429《礼记·曲礼上》。
    430《左传》隐公 11 年。
    431《荀子·大略》
    432《荀子·劝学》
    433《荀子·儒效》
    434《荀子·强国》
    435《荀子·王霸》
    436《荀子·大略》
    437 王启发:《礼学思想体系探源》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5 年 1 月版,第 4—5 页。
    438 [法]孟德斯鸠,(上)《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 1961 版,第 313 页。
    439《荀子·性恶》。
    440《荀子·性恶》。
    441《荀子·性恶》。
    442《荀子·荣辱》。
    443《荀子·王霸》。
    444《荀子·荣辱》。
    445《荀子·王霸》。
    446《荀子·王制》。
    
    
    447《荀子·性恶》。
    448《荀子·荣辱》。
    449《荀子·王霸》。
    450《荀子·正论》。
    451《荀子·富国》。
    452《荀子·礼论》。
    453 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6 页。
    454 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5 页。
    455 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31 页。
    456 陆建华:《荀子礼学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2 月版,第 33 页。
    457 徐绍烈先生认为荀子的礼有两种作用:一是“养”,一种是“别”,见徐绍烈:《荀子与礼治》,《学灯》第6 卷,第 5 册,第 17 号,1924 年。陶师承先生认为荀子礼治之效能是“养”和“别”。见陶师承:《荀子研究》,123 页,大东书局,1926.
    458《左传》昭公 25 年。
    459《左传》昭公 26 年。
    460《左传》昭公 26 年。
    461《礼记·礼运》。
    462《荀子·议兵》。
    463《荀子·强国》。
    464《荀子·儒效》。
    465《荀子·性恶》。
    466《荀子·荣辱》。
    467《荀子·性恶》。
    468 [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 1957 年版,第 79 页。
    469 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年 1 月版,第 19 页。
    470 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年 1 月版,第 31 页。
    471《荀子·性恶》。
    472《荀子·荣辱》。
    473《荀子·王霸》。
    475《荀子·性恶》。
    476《荀子·礼论》。
    477《荀子·礼论》。
    478《荀子·性恶》。
    479《荀子·性恶》。
    480《荀子·成相》。
    481《荀子·君道》。
    482《荀子·礼论》。
    483《荀子·仲尼》。
    484《荀子·劝学》。
    485 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史》,群众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17 页。
    486 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一卷,法律出版社,1999 年版,第 499-500 页。
    487 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北大出版社 1998 年 3 月版,第 39 页。
    488 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北大出版社 1998 年 3 月版,第 43 页。
    489《老子·五十七章》。
    490《伦语·为政》。
    491 陆建华,《荀子礼学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1004 年 12 月版,第 118 页。
    492《论语·子路》。
    493《商君书·修权》。
    494《商君书·定分》。
    495《管子·任法》。
    496《管子·任法》。
    497《孟子·梁蕙王上》。
    498《孟子·梁蕙王上》。
    499《庄子·天近》。
    500《庄子·天道》。
    501 陈登元:《荀子·哲学》,商务印书馆,1928 年版,第 127 页。
    502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 672 页。
    503 徐公喜:《荀子礼法思想探析》、《朱子学刊》第 10 辑,第 208 页,黄山书社,2000 版。
    504《荀子·劝学》。
    505 张泳:《孟荀法律思想比较研究》,《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礼科版)2000 年第 3 期,第 62 页。
    506《荀子·修身》。
    507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3 年 5 月版,第 117 页。
    508《荀子·修身》。
    509《荀子·王霸》。
    510 方尔加:《荀子辩论》,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 年版,第 127 页。
    
    511 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4 年版,第 370 页。
    512 杨荣国主编:《简明中国哲学史》(修订本),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94 页。
    513 陆建华著:《荀子礼学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第 118 页。
    514《荀子·王制》。
    515《荀子·君道》。
    516《荀子·成相》。
    517《荀子·君道》。
    518《荀子·成相》。
    519《荀子·富国》。
    520《荀子·王制》。
    521《荀子·君子》。
    522《荀子·王制》
    523《荀子·王霸》。
    524《荀子·王霸》。
    525《荀子·大略》,
    526 陆建华《荀子礼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2 月版,第 125 页。
    527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3 年 5 月版,第 117 页。
    528 李中华主编:《中国人学思想史》北京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89 页。
    529 吴实明:《荀子政治思想的探讨》,《政治月刊》第 1 卷第 6 期,第 75 页,1934 年。
    530《荀子·议兵》。
    531《荀子·君道》。
    532《荀子·议兵》。
    533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3 年 5 月版,第 112 页。
    534《荀子·性恶》
    535《荀子·性恶》。
    536《荀子与儒家的学统和道统》,第 515 页。
    537《荀子·性恶》
    538《荀子·强国》。
    539《荀子·大略》。
    540《荀子·议兵》。
    541《大戴礼记·礼察篇》。《大戴礼记》戴德撰 庐辩注 中华书局,1985 年版
    542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3 年 5 月版,第 98 页。
    543《荀子·性恶》
    544《荀子·致士》。
    545《论语·为政》
    546《荀子·大略》
    547 岑贤安、何成轩:《荀子不是从礼到法的过渡桥梁》、《学术论坛》1981 年第 4 期,第 48 页。
    548 商积顺:《试论荀子礼法思想的独特性格》,载《管理学刊》1994 年第 4 期,第 19 页。
    549 张国华、饶鑫贤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纲》上,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125 页。
    
    550《国语·齐语》。
    551《荀子·性恶》。
    552《韩非子·外储者说左下》、《韩非子·忠孝》。
    553 张宏生著:《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30-31 页。
    554 王哲,《西方法律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5 页。
    55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49 页。
    5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20-321 页。
    557 郭强:《大学社会学教程》中国审计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44-45 页。
    558 汤黎虹著:《社会法通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年 11 月版,第 1 页。
    559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
    560 转引薛德震:《人的哲学论纲》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54 页。
    
    561 刘玉安主编《西方政治思想通史》,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8 月版,第 10 页。
    562 刘玉安主编《西方政治思想通史》,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8 月版,第 10 页。
    563 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刷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23 页。
    564 刘玉安主编《西方政治思想通史》,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8 月版,第 28 页。
    565 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4---25 页。
    566 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63 页。
    
    567 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93 页。
    568《论语·为政》。
    569《管子·明法》
    570《商君书·错法》。
    571《韩非子·忠孝》。
     572《春秋繁露·精华》。《春秋繁露》 (汉)董仲舒撰; (清)凌曙注 中华书局, 1975
    57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445 页。
    574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 1979 年版,第 115 页。
    575 [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 1985 年版,第 94 页。
    576 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6 页。
    577 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32 页。
    578《管子·禁藏》。
    
    
    579《商君书·错法》。
    580《商君书·错法》。
    581《韩非子·显学》。
    582《韩非子·显学》。
    583《荀子·富国》。
    
    584 朱熹:《四书章句·论语集注》,齐鲁书社 1992 年版,第 174 页。
    585 戴震:《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279 页。
    586 扬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年版,导论,第 1 页。
    587《孟子·公孙丑上》。
    588《孟子·告子上》。
    589《孟子·公孙丑上》。
    590《孟子·告子上》。
    591《孟子·告子上》。
    592《孟子·公孙丑上》。
    593《孟子·腾文公下》。
    594《春秋繁露·玉环》。
    595《朱子文集·五十八》。
    596《朱子文集·五十八》。
     597 转引张奇伟《亚圣精蕴-孟子哲学真缔》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0 页。
     598 转引自王倩:《对荀韩为性恶论者的质疑》读周炽成《荀子韩非子的社会历史哲学》载《孔子研究》2000年第 3 期。
    599《荀子·正名》
    600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601《汉书·艺文志》
    602《韩非子·八经》
    603《荀子·性恶》。
    604《荀子·富国》
    605 徐进:《中国古代正统法律思想研究》,第六章,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606 刘玉安等著《西方政治思想通史》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8 月版,第 38 页。
    607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出版 1965 年第 169 页。
    608《荀子·性恶》。
    609《荀子·性恶》。
    610《荀子·性恶》。
    611 高春花:《荀子礼学思想及现代价值》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41 页。
    612《荀子·天论》。
    613《荀子·正名》。
    614 转引自梁宗华:《孟荀人性论之争及其历史意义》,载赵宗正等著《孔孟荀比较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第 135 页。
    615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64 页。
    616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50 页。
    617 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31 页。
     618《荀子·王制》。
    619 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00 页。
    620 黎庆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八》中华书局 1994 年版,第 3254 页。
    621 陈灃著:《东塾读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232 页。
    622《论语·颜渊》。
    623《史记·管晏列传》。
    624《管子·牧民》。
    625《孟子·离娄上》
    626 北岳:《论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载刘海年、李步云主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51 页。
    627 北岳:《论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载刘海年、李步云主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51 页。
     628 李龙主编:《人本法律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65 页。
    629《管子·七法》。
    630《商鞅·开塞》。
    631 李中华主编:《中国人学思想史》,北京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82 页。
    632 张国华、饶鑫贤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纲》,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116 页。
    633 李中华主编:《中国人学思想史》,北京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82 页。
    634 张立文,《新人学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版,第134页。
    635 张立文,《新人学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版,第134页。
    636 参见:张立文,《新人学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版,第134页。
    
    637 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6 月版,第 98 页。
    638 见周长龄:《法律的起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第 1 页。
    639 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会 2003 年 6 月版,第 26 页。
    64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39 页。
    641 周长龄:《法律的起源》,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 年 1 月版,第 1-2 页。
    6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03 页。
    643 郭道晖:《法理学精义》,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8 页。
    644 张乃根:《当代西方法哲学主要流派》,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89-----192 页。
    645 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版,第 98 页。
    
    6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293 页。
    647《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社 1975 年版,第 669 页。
    64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社 1995 年版,第 444 页。
    649 章海山:《善的发现—人性和道德》,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28 页
    65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67 页。
    65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67—168 页。
    652《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124、79 页,
    65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23 页。
    65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95 页。
    655《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第 538 页。
    656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 1964 年版,第 7 页。
    6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 1964 年版,第 363 页。
    65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5 页。
    659《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32、53 页
    6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24 页。
    661 王双桥:《人学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4 页。
    66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34 页。
    66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927 页
    66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452 页
    66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96 页。
    666《荀子·非向》。
    667《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第 512 页。
    66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96 页。
    6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30 页。
    670 [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第 138 页。
    671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读》,商务印书馆 1964 年版,第 406 页。
    672 王双桥:《人学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52 页。
    673 王双桥:《人学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52 页。
    67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0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80 页。
    675《列宁全集》第 38 卷,人民出版社社 1959 年版,第 228 页。
    676《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78-79 页。
    67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3 页。
    67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368 页。
    67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36 页。
    680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华夏出版社 1987 年,第 105 页。
    681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1 月版,第 4 页。
    68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2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版,第 163 页。
    68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版,第 12 页。
    68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版,第 32 页。
    
    68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82 页。
    686《荀子·礼论》。
    687《荀子·性恶》。
    688《荀子·性恶》。
    689《荀子·性恶》。
    690《荀子·性恶》。
    691 杨金海:《人的存在论》,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63 页。
    69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版,第 443 页。
    693 章海山:《善的发现》,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年 1 月版,第 307 页。
    694《荀子·君道》。
    695《荀子·君道》。
    696《荀子·正论》。
    697《荀子·正论》。
    
    698《荀子·乐论》。
    699 赵士林:《礼的诗化:从宗教情感到审美情感---荀子美学新解》,载《哲学研究》2001 年第 6 期。
    700 [美]拉兹洛:《用系统的观点看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年版,第 87 页。
    701《荀子·礼论》。
    702《荀子·大略》。
    703《荀子·大略》。
    704《荀子·修身》
    705《荀子·乐论》
    70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512 页。
    70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68 页。
    708《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70 页。
    709 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09 页。
    710《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70 页。
    
    7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320 页
    712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社 1975 年版,第 87---100 页
    713 张立文:《新人学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27 页。
    714 张立文:《新人学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23 页
    715 张立文:《新人学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36 页
    716 吴鹏森:《犯罪社会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28 页。
    
    717 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年 8 月版,第 96 页。
    718 参见王双桥:《人学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10 页。
    719 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年 8 月版,第 227 页。
    720 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年 8 月版,第 228 页。
    
    721 刘军宁:《保守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年版,第 91 页。
    722 吴鹏森:《犯罪社会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29 页。
    
    723 边沁:《立法理论——刑法典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3 年版,第 150 页
    724 肖万源、徐远和主编:《国古代人学思想概要》东方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2 页
    725 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 人的使命》,商务印书馆 1984 版,第 8、44 页
    7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4 页。
    727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 1961 年版,第 46 页
    7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452、461、460 页
    729《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二卷,329 页
    730 美,兰德:《新个体主义伦理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3 年版,第 6 页,
    731 美,兰德:《新个体主义伦理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3 年版,第 20 页,
    
    732 转自余潇枫:《哲学人格》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5 页。
    733 英、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年版,第 97 页。
    734 英,梅因:《古代法》商务印书馆 1959 年版,第 97 页
    735 德,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85 页
    736 戚渊:《论立法权》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6--57 页。
    737《马克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703 页。
    738 李龙主编:《人本法律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68 页。
    739 李龙主编:《人本法律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68 页。
    
    740 李龙主编:《人本法律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16 页。
    741《毛泽东早年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 页。
    742 李龙主编:《人本法律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78 页
    
    743 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第 203、47 页。
    744《邓小平文选》第 1 卷,人民出版社,第 218 页。
    745 参见周旺生:《立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12 页
    746 参见,周旺生:《立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19 页
    747 参见,孙国华主编:《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研究》,群众出版社,1996 年版,第 36-37 页
    748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 年版,第 272 页
    749《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273 页,
    75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83 页
    751 冯亚东:《理性主义与刑法模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49-50 页
    752《礼论》。
    753 北岳:《人类理性协议与法律规则的来源》,载《现代法学》,1997 年第一期,第 8 页。
    754 杨一平,《司法正义论》,法律出版社,1998 年版,第 26 页
    755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06 页。
     756 塞缪尔.辛廷顿:《变化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7 年版,第 7 页
     757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年版,第 290 页
    758 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77 页。
    759 [英]霍布斯转引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78 页。
    760 [英]英 培根:《培根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1983 年,第二版,第 194 页
    761 [英霍布斯转引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78 页。
    
    762 [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华夏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00 页
    763 [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华夏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00 页
    764 转引自:杨一平:《司法正义论》,法律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33-134 页
    765 [法]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商务印书馆 1988 年版,第 304 页
    766 [英]培根:《培根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3 年,第二版,第 123 页
    767 杨一平:《司法正义论》,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27 页
    768 杨一平:《司法正义论》,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27 页
    769 焦宏昌、周大纲主编:《港澳台法制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半,第 128 页。
    770 胡玉鸿:《司法公正的理论根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40 页。
    77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681 页。
     772 杨一平:《司法正义论》,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34 页。
     773 夏勇:《权利概念的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8 页。
    77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版,第 444 页。
    77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9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版,22 页。
    776 李步云主编:《人权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7 页。
    777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5 页。
    77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社 1995 年版,第 776 页。
    77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社 1995 年版,第 25 页。
    78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版,第 30 页。
     78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1 页。
     782 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28——129 页。
    783 王杰:《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12 页。
    784 王杰:《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12 页。
    785《荀子·礼论》。
    786《荀子·乐论》。
    787 高春花:《荀子礼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34 页。
    788《论语·先进》。
    789《礼记·经解》。
    790《论语·为政》。
    791《孟子·离娄上》。
    792《韩非·显学》。
    
    793《尚书·无逸》。
    794 张国华、饶鑫贤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纲》,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42 页。
    795《论语·子路》。
    796 王晓锋:《礼与中国传统政治制度》,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62 页。
    797《孟子·尽心下》。
    798 王晓锋:《礼与中国传统政治制度》,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6 页。
    
    799 张国华、饶鑫贤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纲》,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100 页。
    800《论语·公冶长》。
    801《孟子·公孙丑上》。
    802《孟子·梁惠王上》。
    
    803《荀子·大略》。
    804《荀子·致士》。
    805《荀子·不苟》。
    
    806《荀子·荣辱》。
    807《荀子·荣辱》。
    808《韩非·心度》。
    809 王杰:《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23-231 页。
    810《荀子·强国》。
    811 王杰:《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23、229 页。
    812《管子·牧民》。
    813《慎子·内篇》。
     8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37 页。
     815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40 页。
    816 参见陈弘毅:《法治启蒙与现代法的精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第 5-7 页。
    817 陈弘毅:《法治启蒙与现代法的精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第 9 页。
    818 陈弘毅:《法治启蒙与现代法的精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第 9 页。
    819 沈宗灵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年版,第 190-191 页。
    
    820 沈宗灵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年版,第 181 页。
    821 程燎原:《从法制到法治》,法律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84 页。
    822 程燎原:《从法制到法治》,法律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84 页。
     8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1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546 页。
    824 参见李步云、张志铭:《跨世纪的目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中国法学》,1997 年,第 6 期。
    825 载《法学研究》1994 年第四期。
    826 载《天津社会科学》1997 年第二期。
    827 载《南京社会科学》1993 年第一期。
    828 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 年第四期。
    829 郝铁川:《性善论对中国法治的消极影响》载《法学评论》2001 年,第 2 期。
    830 曹希岭:《人性论与法治人治的关系》,载《浙江学刊》,2003 年第 5 期。
    831 曹希岭:《人性论与法治人治的关系》,载《浙江学刊》,2003 年第 5 期。
    832《荀子·正名》。
    833 梁治平:《法辩》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167----168 页。
    834 凯尔森:《自然法与法实证主义》,转引自长尾龙一:《人性与法哲学——羊乎?狼乎?》,黄源盛等译,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第 214-215 页。
    835 同上注,第 217 页。
    836 卓泽渊:《法的价值》,法律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32 页。
    837 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年版,第 163 页。
    8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142-143 页。
    839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年版,第 44 页。
    840 长尾龙一:《人性与法哲学——羊乎?狼乎?》,黄源盛等译,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第 223 页。
    841 长尾龙一:《人性与法哲学——羊乎?狼乎?》,黄源盛等译,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第 225 页。
    842 曹希岭:《人性论与法治人治的关系》,载《浙江学刊》,2003 年第 5 期。
    843《荀子·正名》。
    844《荀子·正名》。
    
    845 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载《开放的宪政》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编,1999 年。第 99 页。
    846 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载《开放的宪政》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编,1999 年。第 99 页。
    847 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载《开放的宪政》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编,1999 年。第 108 页。
    848 方克立主编:《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诠释》,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第 518 页。
    84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46 卷上,第 495 页。
    850《资本论》第 3 卷,第 1019 页,人民出版社 1965 年版。
    85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78 页。
    852 杨师群:《东周秦汉社会转型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4 页。
    853 刘向《孙卿出叙录》。
    854 据桓宽《监铁论·论儒》。
    855《孙卿书叙录》。
    856《荀子·强国》。
    857 据《史记春申君列传》。
    
    858 据《战国策·楚策四》《韩诗外传》卷四第二十五章《荀子·赋》。
    859 据《风俗通义·家通》。
    860 据《孙卿书叙录》。
    861《荀子·尧问》。
    862《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诠释》方立克主编:商务印书版 2003 年 6 月版 496 页。
    863 扬倞:《荀子注序》载王先谦《荀子集册》上册,中华书局,1988 年。
    864《荀子笺释序》
    865 谭嗣同《仁学》,《谭嗣同仓集》下册,中华书局 1990 年,第 337 页。
    866 梁启超《论支那家教改革》《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
    867 梁启超《之友夏惠卿先生》《饮冰室全集·文集四十四》上第 21 页。
    868 郭沫若《十批判出》,东方出版社,1996 年版,第 218-259 页。
    869 儒斯年《性命古训辨证》《儒斯年先生全集》第二册,台北联经也版公司,1980 年版。
    870 王中江:《荀学与儒家的学统和道统》载方克立主编《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诠释》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第 500 页。
    871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 1997 年版,第 71 页。
    872 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109 页。
    873 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年 3 月版,第 87 页。
    874 谭嗣同:《仁学》二十九,《谭嗣同全集》下册,中华书局部 1990 年,第 337 页。
    
    875《论语·季氏》。
    876《孟子·梁惠王上》。
    877《荀子·王霸》。
    878 谭宇权:《荀子学说评论》文津出版社民国八十三年版,第 35—36 页。
    879《荀子·非十二子》。
    880《荀子·非十二子》。
    881《荀子·非十二子》。
    
    882《荀子·非十二子》。
    883《荀子·非十二子》。
    884《荀子·天论》。
    885《荀子·天论》。
    886《论语·阳货》。
    887《韩非子·显学》。
    
    888《荀子·非十二子》。
    889《孟子·告子下》。
    890 王中江:《礼学思想体系探源》,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8 页。
    891 马国瑶:《荀子政治理论与实践》,文史哲出版社民国八十五年版,第 237 页。
    892《荀子·非相》。
    893《荀子·王制》。
    894《汉书·董仲舒传》。
    895 王杰:《儒家思想的人学视野》,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00 页。
    896《儒家思想的人学视野》,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01 页。
    897《战国策·叙》。
    898《荀子·强国》。
    899《荀子·强国》。
    900《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901《韩非子·五蠹》。
    902《荀子·非十二分》。
    903《荀子·天论》。
    904《荀子·解蔽》。
    
    905 张国华、饶鑫贤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纲》上册,甘肃人民出版 1984 年版,第 118 页。
    906《荀子·议兵》。
    907《荀子·非十二子》。
    908《中国法律思想史纲》,张国华,饶鑫贤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会,1984 年版,第 114 页。
    
    909《孟子·万章下》。
    910《孟子·滕文公上》。
    911《孟子·滕文公上》。
    912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上第 140 页。
    913 方克立主编,《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诠释》,商务印书馆,2003 年 6 月版,第 528 页。
    914 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齐鲁书社,1982 年第 173 页。
    915 郭志坤:《荀子论稿》,三联书店 1991 年版。
    916 高春花:《荀子礼学思想及现代价值》,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77 页。
    917 方立克主编:《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诠释》,尚无印书馆 2003 年版,第 520 页。
    918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第 125 页。
    919 周自强:《中国古代思想史》先秦卷,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56 页。
    920《荀子·富国》。
    921《荀子·君道》。
    922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第十二张第三节,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923 见《韩非子诡使》(《五蠹》。
    924 周自强:《中国古代思想史》先秦卷,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57 页。
    925 郭沫若:《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 1954 年版,第 337 页。
    926《荀子·性恶》。
    927 王杰:《儒家文化,人学视野》,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年 10 月,第 176 页。
    928 侯欣一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25 页。
    
    929 饶鑫贤:《中国法律史论搞》1999 年版,第 50 页。
    930 林存光:《儒教中国》,齐鲁出版社,2003 年 10 月版,第 108 页。
    931《春秋繁露·立元神》。
    932《春秋繁露·奉本》。
    933《春秋繁露·阴阳义》。
    934《新语·无为》。《陆贾新语注释》 作者:江津、王利器
     935《过秦论》。《贾谊集校注》(汉)贾谊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936《新书·制不定》。(汉)刘向编《新书》
    
    937《尚书·大禹谟》。
    938 张晋藩:《中国近代社会与法制文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12 月版,第 5 页。
    1. 朱熹:《四书章句·论语集注》,齐鲁书社 1992 年版
    2. 刘向《孙卿出叙录》
    3. 桓宽《监铁论·论儒》
    4.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5. 黎庆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八》,中华书局 1994 年版
    6. 陈灃著:《东塾读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年版
    7. 扬倞:《荀子注序》,载王先谦《荀子集册》,上册,中华书局
    8. 谭宇权:《荀子学说评论》,文津出版社民国八十三年版
    9.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中华书局 1989 年版
    10. 梁启超《论支那家教改革》,《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中华书局 1989 年版
    11. 梁启超《之友夏惠卿先生》,《饮冰室全集·文集四十四》,上中华书局 1989 年版
    12. 儒斯年《性命古训辨证》,《儒斯年先生全集》,第二册,台北联经也版公司,
    1980 年版
    13. 王国维:《释礼》,《观堂集林》,卷 6 中华书局 1959 年版
    14. 韩德民:《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齐鲁出版社 2001 年版
    15. 马国瑶:《荀子政治理论与实践》,文史哲出版社民国八十五年
    16. 陈登元:《荀子·哲学》,商务印书馆,1928 年版
    17. 方尔加:《荀子辩论》,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 年版
    18. 戴震:《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19. 扬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20. 孙治让:《墨子闲诂》,卷一,卷三,中华书局 2001 年版
    21. [战国]孟轲著:《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 1960 年版,2000 年重印
    22. 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 2006 年版
    23. [战国]荀况:《荀子新注》,北京大学注释 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24. 梁启雄著:《荀子简释》,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25. 张觉校注:《韩非子校注》,岳麓书社 2006 年 5 月版
    26. 辛志凤、蒋玉斌等:《墨子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1 月版
    27. 王天海 校释:《荀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年 12 月
    28. 宋继民 注译:《荀子》,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6 年 1 月
    29. 陆永品著:《庄子通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年 5 月版
    30. 黎翔凤著:《管子校注》,中华书局 2004 年 6 月版
    31. 文选德:《〈道德经〉诠释》,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5 月版
    32. [清]王先谦 撰:《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 1988 年版
    33. 国学整理社辑:《诸子集成》,中华书局 1954 版 1996 年重印
    34. [战国]荀况 撰《荀子》,普通古籍 二十卷校勘补遗一卷,(唐)杨倞注;(清)卢文弨,(清)谢墉校,中华书局,民国 25 年(1936)
    35. [先秦]韩非著《韩非子》,集释,二十卷/, 陈奇猷校注,中华书局, 1958 年版
    36. 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 2006 年版
    37. [春秋]老子著:《道德经》, , 苏南注评,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 年版
    38. 陈戌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 2006 年版
    39. 黄寿祺、张善文撰:《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年版
    40.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 年影印本
    41. [战国]左丘明撰:《左传》,春秋经传集解,[西晋]杜预集解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版
    42. 沈玉成译:《左传译文》,中华书局,1981,2005 重印
    43. [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6 年版
    44. 《二十五史·史记·汉书》,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1988 重印
    45. [汉]郑玄注:《周礼注疏》, [唐]贾公彦疏;黄侃经文句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46. [汉]郑玄注:《周礼:四十二卷》,[唐]陆德明音义,中华书局,民国间
    47. 李民、王健撰:《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版
    48. 陈梦家著:《尚书通论》,中华书局,2005 年版
    49. [汉]班固撰:《汉书》,[唐]颜师古注 中华书局,2000 年版
    50. [宋]范晔撰:《后汉书》,[唐]李贤等注 中华书局,2005 年版
    51. [汉]董仲舒撰:《春秋繁露》,直隶书局,民国间
    52. [汉]董仲舒撰:《春秋繁露》,[清]凌曙注,中华书局,1975 年版
    53. [宋]朱熹撰《朱子文集》,中华书局,1985
    54. 梁启超:《饮水室文萃: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年 5 月版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 1964 年版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第 3 卷,第 19 卷,第 32 卷,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第 25 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第 3 卷,第 20 卷,第 40 卷,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3 卷,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
    8.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人民出版社 1976 年版
    9. 马克思:《马克思论人》,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10.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
    11. 马克思:《资本论》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65 年版
    12.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社 1975 年版
    13.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14. 人民出版社主编:《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15.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
    16.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17.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
    18. 《列宁全集》第 38 卷,人民出版社社 1959 年版
    19. 《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20. 毛泽东:《组织起来》,载《毛泽东选集》第 3 卷 1977 年版
    21. 《毛泽东早年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
    22. 《邓小平文选》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1. 吴忠希,《中国人权思想史略》,学林出版社 2004 年 6 月版
    2. 郭沫若《十批判出》,东方出版社,1996 年版
    3.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1 月版
    4. 李龙主编,《人本法律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年 7 月版
    5. 姚建宗:《法律与发展研究手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6.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三卷,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7.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册),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8.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9. 章海山:《善的发现——人性和道德》,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10.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 1987 年版
    11.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读》,商务印书馆 1964 年版
    12. 牟宗三:《历史哲学》,(台湾)学生书局 1984 年版
    13.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年版
    14. 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15. 章学诚:《校佳谁违同义》卷一《原道第一》,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
    16. 黄绍箕:《中国教育史》卷四,1902 年版
    17.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
    18. 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19. 邹昌林:《中国礼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版
    20. 胡戟:《中华文化通志·礼仪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21. 刘泽华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22. 欧阳祯人:《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23. 侯欣一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24. 高春花:《荀子礼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
    25.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
    26. 刘耘华:《诠释学与先秦儒家之意义生成》,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年版
    27. 李中华主编:《中国人学思想史》北京出版社 2005 年 3 月版
    28. 袁贵仁:《人的哲学》,工人出版社 1988 年版
    29. 陆建华:《荀子礼学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30. 王杰:《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年版
    31. 王晓锋著:《礼与中国传统政治体制制度》,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32. 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史》,群众出版社 1982 年版
    33. 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一卷,法律出版社,1999 年版
    34. 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北大出版社 1998 年 3 月版
    35. 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4 年版
    36. 杨荣国主编:《简明中国哲学史》(修订本),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
    37. 张宏生著:《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38. 郭强:《大学社会学教程》中国审计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1 年版
    39. 汤黎虹著:《社会法通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年 11 月版
    40. 刘玉安主编《西方政治思想通史》,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8 月版
    41. 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刷出版社 1982 年版
    42. 张奇伟《亚圣精蕴-孟子哲学真谛》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43. 徐进:《中国古代正统法律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44. 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45. 张乃根:《当代西方法哲学主要流派》,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46. 王双桥:《人学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47. 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
    48. 吴鹏森:《犯罪社会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 年版
    49. 肖万源、徐远和主编:《国古代人学思想概要》东方出版社 1994 年版
    50. 戚渊:《论立法权》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 年版
    51. 周旺生:《立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52. 孙国华主编:《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研究》,群众出版社,1996 年版
    53. 焦宏昌、周大纲主编:《港澳台法制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54. 胡玉鸿:《司法公正的理论根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
    55. 夏勇:《权利概念的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56. 陈弘毅:《法治启蒙与现代法的精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
    57. 程燎原:《从法制到法治》,法律出版社,1999 年版
    58. 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载《开放的宪政》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编,1999年
    59. 方克立主编:《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诠释》,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
    60. 王中江:《礼学思想体系探源》,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5 年版
    61. 李泽厚:(上)《中国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年版
    62. 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齐鲁书社,1982 年
    63. 郭志坤:《荀子论稿》,三联书店 1991 年版
    64.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第十二张第三节,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65. 林存光:《儒教中国》,齐鲁出版社,2003 年 10 月版
    66. 《高清海哲学文存》第 2 卷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
    67. 余潇枫:《哲学人格》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68. 冯亚东:《理性主义与刑法模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69. 杨一平,《司法正义论》,法律出版社,1998 年版
    70.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71. 廖其发:《先秦两汉人性论与教育思想研究》,重庆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版
    72. 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 月版
    73. 侯欣一:《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 月版
    74.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9 年 1 月版
    75. 范进学:《法的观念与现代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年 8 月版
    76. 薛德震:《人的哲学论纲》,人民出版社,2005 年 12 月版
    77. 谢岳、程竹汝:《法治与德治——现代国家的治理逻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9 月版
    78. 饶鑫贤:《中国法律史论稿》,法律出版社,1999 年 10 月版
    79.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年 2 月版
    80. 万其刚:《立法理念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4 月版
    81. [中国]夏勇、李林、[瑞士]丽狄亚.芭斯塔.弗莱纳主编:《中国法制论坛:法治与 20 世纪》,社会文献出版社,2004 年 8 月版
    82. 郭道晖:《法理学精义》,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年 11 月版
    83. 中国哲学教研室、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4 年 10月版
    84. 王启发:《礼学思想体系探源》,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年 1 月版
    85. 夏甄陶:《论荀子的哲学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 8 月版
    86. 马小红:《礼与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年 4 月版
    87. 何颖:《非理性及其价值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 7 月版
    88. 杜宴林:《法律的人文主义解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年 9 月版
    89. 周立升 严炳罡 等著:《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5 月版
    90. 唐雄山著:《老庄人性思想的现代诠释与重构》,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0月
    91. 王晓昕、李友学主编:《传统文化与道德建设》,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4 年 10月版
    92. 张松辉著:《老子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8 月
    93. 李为善、刘奔主编:《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年 7 月
    94. 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5 月
    95. 韦政通著:《中国思想史》(上),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3 年版
    96. 黄开国著:《儒家人性与伦理新论》,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9 月版
    97. 胡贤鑫著《人性及其根据》,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12 月
    98. 卢风、刘湘溶主编《现代发展观与环境伦理》,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4 月版
    99. 胡海波、郑弘波、孙璟涛著《哲学与人性的观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 月版
    100.王国银著:《德性伦理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6 月版
    101.英炜主编:《人类本性哲学》,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7 年 1 月
    102.黄慧英著:《儒家伦理: 体与用》,上海三联书店 2005 年 11 月
    103.张立文:《新人类学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8 月版
    104.韩民青:《哲学人类学》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0 年 6 月版
    105.杨师群:《东周秦汉社会转型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年版
    10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 5 月版
    107.周自强:《插图本中国古代思想史.先秦卷》,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年 10 月版
    108.尹伊君:《社会变迁的法律解释》,商务印书馆,2004 年 4 月版
    109.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年 8 月版
    110.李步云:《人权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2 月版
    111.刘军宁:《上海三联文库学术系列: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8 年 12 月版
    112.王海明:《人性论》,商务印书馆,2005 年 6 月版
    113.周长龄:《法律的起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 年 1 月版
    114.张国华、饶鑫贤:《中国法律思想史纲》(上),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年 8 月版
    115.武树臣:《儒家法律传统》,法律出版社,2003 年 9 月版
    116.武树臣等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117.熊良智、庄剑编著:《荀子与现代社会》,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 年 10 月版
    118.彭基博著:《荀子我言》,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3 年 1 月版
    119.祁志祥著:《中国人学史》,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3 月版
    120.江山:《法的自然精神导论》,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
    121.杨金海著:《人的存在论》,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5
    122.谭嗣同:《仁学》二十九,《谭嗣同全集》下册,中华书局部 1990 年
    1.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
    2.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
    3. [德]拉德布鲁赫:《法学总论》,米健、朱林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4. [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5. [美]列奥·斯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立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6.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
    7. [日]武内义雄博士《中国思想史》岩波书店 1957 年
    8. [美]黄仁宇:《大中国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年版
    9. [英]边沁:《立法理论——刑法典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
    10. [意]加林:《意大利人文主义》(中译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版
    11. [英]休谟:《人性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80 年版,第 6 页
    12. [美]J.L.弗里德曼等;《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13. [前苏]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14. [奥]凯尔森:《自然法与法实证主义》,转引自长尾龙一:《人性与法哲学——羊乎?狼乎?》,黄源盛等译,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
    15. [法]孟德斯鸠,(上)《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 1961 版,
    16. [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 1957 年版
    17.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 1979 年版
    18. [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 1985 年版
    19. [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出版 1965 年
    20. [德]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
    21. [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
    22.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 1 月版
    23. [美]拉兹洛:《用系统的观点看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年版
    24. [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 人的使命》,商务印书馆 1984 版
    25.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 1961 年版
    26. [美]美,兰德:《新个体主义伦理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3 年版
    27. [英]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年版
    28. [英]梅因:《古代法》商务印书馆 1959 年版
    29. [德]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年版
    30. [美]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
    31. [美]塞缪尔.辛廷顿:《变化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7 年版
    32. [英] 培根:《培根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1983 年,第二版
    33. [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华夏出版社,1999 年版
    34. [法]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商务印书馆 1988 年版
    35. [日]长尾龙一:《人性与法哲学——羊乎?狼乎?》,黄源盛等译,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
    36.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 1997 年版
    37. [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年版
    38. [美]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华夏出版社,1987 年 11 月版
    39. [美]孙隆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0 月版
    40. [美]马斯洛著,成名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九州出版社 2003 年 8 月
    41. [英]马丁·科恩 著《101 个道德难题》,新华出版社 2005 年 1 月
    42. [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年 9 月版
    43. [英]阿伦.布洛克著、董乐山译:《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年 10 月版
    44. [美]基辛:《当代文化人类学》下册,巨流图书公司印行 1980 年版
    45. Charles A.Ellwood,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Psychology ,D Appleton and Company, New york,1920.
    46. E. Patterson,Jurisprudence The Foundation Press, 1953
    1. 徐公喜:《荀子礼法思想探析》、《朱子学刊》第 10 辑,第 208 页,黄山书社,2000 年版
    2. 张泳:《孟荀法律思想比较研究》,《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礼科版)2000 年第 3期
    3. 吴实明:《荀子政治思想的探讨》,《政治月刊》第 1 卷第 6 期,第 75 页,1934年
    4. 王倩:《对荀韩为性恶论者的质疑》读周炽成《荀子韩非子的社会历史哲学》载《孔子研究》2000 年第 3 期
    5. 梁宗华:《孟荀人性论之争及其历史意义》,载赵宗正等著《孔孟荀比较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6. 北岳:《论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载刘海年、李步云主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7. 赵士林:《礼的诗化:从宗教情感到审美情感---荀子美学新解》,载《哲学研究》2001 年第 6 期
    8. 李步云、张志铭:《跨世纪的目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中国法学》,1997 年,第 6 期
    9. 商积顺:《试论荀子礼法思想的独特性格》,载《管理学刊》1994 年第 4 期
    10. 岑贤安、何成轩:《荀子不是从礼到法的过渡桥梁》、《学术论坛》1981 年第 4期
    11. 王杰:《礼治、法治抑或人治——荀子历史哲学基本特征的再探讨》,载《理论探讨》1988(6)
    12. 《法学研究》1994 年第四期
    13. 《天津社会科学》1997 年第二期
    14. 《南京社会科学》1993 年第一期
    1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 年第四期
    16. 郝铁川:《性善论对中国法治的消极影响》载《法学评论》2001 年,第 2 期
    17. 曹希岭:《人性论与法治人治的关系》,载《浙江学刊》,2003 年第 5 期
    18. 梁治平:《法辩》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19.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载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1 年第 3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