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康德的至善学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康德的至善理论是康德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康德的道德哲学尽管是显学,但人们往往更为注重对其中的自由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对其至善学说的研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普遍认为至善理论是康德哲学中保守落后的部分。其实,康德的至善学说以及与其结合的目的论思想和其自由理论是联系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康德的至善学说更能够代表康德哲学所能达到的至高点,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康德的至善学说。本文试图在将康德的至善学说与传统善的理论特别是至善理论进行比较的前提下,对康德的至善学说的基本理路、基本内容作一研究,共分四章。
     第一章主要介绍康德以前传统哲学中善的观念的历史,特别是至善观念的历史。传统哲学中的至善理念对康德来说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康德继承的对象,同时也是康德批判的对象,它们对于理解康德的至善学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传统至善学说中的主要理论观点做以考察。这里的考察试图在全面介绍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的前提下,突出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康德所吸取的关于至善的不同规定,另一个就是康德对将至善看作外在的实体,并将其看作意志之决定根据的至善思想的批判。依照着康德批判目标的内在构成,即在第一批判中对至善(灵魂、世界整体和上帝)作为知识规定的批判与第二批判中对至善作为意志决定根据的批判,以及最终把至善确定为纯粹实践理性的最高客体——德性与幸福的统一,并把这种统一归结为神。我们把本章分为四个部分:一、主要在知识层面上来界定和理解至善的哲学传统,主要涉及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二、构成德性与幸福统一的至善内容在康德之前哲学中的体现,主要涉及伊壁鸠鲁和斯多亚学派;三、作为至善本身的神或上帝——中世纪的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四、在这种背景下康德的至善取向。
     第二章主要结合“三大批判”的相关文本介绍康德至善学说的基本思路。与传统至善理论比较,康德吸取了传统至善学说的某些内容,将这些内容安排在了以意志自由为基础的理路中,从而形成了从人的自由到至善的解释思路。通常在对康德至善理论的评价中,人们往往更为注重康德从内容上对传统至善理论的继承,由此认为康德提出至善理念是一种向神学形而上学的倒退。其实,康德尽管继承了传统形而上学包括神学形而上学关于至善的内容规定,但是已经把它们安排在了以自由为基础和出发点的思路中,至善在这里获得了新的意义。康德思考至善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两个过程:第一个就是在批评传统形而上学以及一切将至善实体化、对象化的基础上,将至善回归为自由的过程,由此确立了自由是整个至善理论的基础;另一个过程就是从自由出发推演至善,从而导致了至善地位在整个系统中的转换。这种转换又贯穿着康德所具有的人学立场。在对这两个过程的分析中,我们还简要介绍了康德对经验主义“善”的理论的批判以及康德的至善观念在内涵规定与对象所指方面与传统“至善”观念的差别。
     第三章主要通过对《实践理性批判》、《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以及《判断力批判》等几部著作的梳理,试图对康德至善的内容进行整理。参考学者们的研究,康德的“至善”包含三个层面:“个体的善”,“神性的善”,“共性的善”(也称共善)。“个体的至善”是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具有的理念,包括“最高的善”(德性)和“完满的善”(德性与幸福的一致)。康德意识到德性与幸福的比配是无法在有限的理性存在者——人世间完成的,进而提出了更高意义的“本源的善”或“神性的善”,即作为至善的上帝。只有通过上帝这个至高条件,德性与幸福的统一才是现实的。由此就引申出了康德的道德神学。但是康德并未因此而止步,他进一步探讨了一种上帝之国在人间实现的可能性,即在上帝立法下的个体人的联合体的可能性,这也就是康德更深层次的作为共善的至善。文章最后探讨了这种共同的善或社会联合体的善,它是理想至善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
     第四章主要介绍康德的至善理论的矛盾及其对思辨哲学方法的影响。康德至善学说的矛盾包括人和神、人学和神学立场的矛盾、知性式思维和目的论式思维的冲突。黑格尔通过消解知性方法,上升到思辨方法,吸取了康德的至善及合目的性的思想,形成了他的描述绝对理念发展的思辨哲学体系。
Kant’s theory of supreme good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his theory. For a long time,though Kant’s moral philosophy is a famous doctrine, the theory of freedom attractsmore attention and theory of supreme good is neglected, due to the fact that it is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ory of supreme good is the backward part of Kant’s theory.In fact, Kant’s theory of supreme good,teleology and freedom theory are linkedtogether. It can almost say that Kant’s theory of supreme good can better represent thecommanding height of Kant’s philosophy, the development of German classicalphilosophy inherits Kant’s theory of supreme good to a large extent. This dissertation,on the basis of comparing Kant’s theory of supreme good with traditional theory ofgood, especially with traditional theory of supreme good, tries to research into theprocedure and basic content of Kant’s theory of supreme good, and the dissertation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focuses on the history of good in traditional philosophy beforeKant, especially the history of supreme good. Supreme good in traditional philosophyhas double meaning for Kant, it is the object which Kant inherits, and at the same timeit is also the object which Kant criticizes, it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 Kant’s theory ofsupreme goo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investigate into the main theoreticalperspectives in traditional theory of supreme good. The investigation here tries tohighlight two aspects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main representatives and their theory.One is the different regulations about supreme good absorbed by Kant; another is thatKant recognizes supreme good as external entity, and as the criticism of supreme goodtheory which takes supreme good as the deciding factor of will. On the basis ofinternal structure Kant wants to criticize, that is criticism of supreme good (soul, thewhole world and God) in the first critical theory which is the knowledge regulation.The second criticism is criticism of supreme good which takes supreme good as thedeciding factor of will, and ensure supreme good as the highest object of purepractical reason, that is the unity of virtue and happiness, and attributing the unity toGod.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is the tradition of philosophywhich defines and understands supreme good in the knowledge level, mainly involving Socrates, Plato and Aristotle. The second is the content of supreme goodwhich consists of virtue and happiness embodied in the philosophy before Kant,mainly involving Epicurus and the school of Stoics. The third is god which is supremegood itself, that is Augustine and Thomas Aquinas in middle ages. The fourth is ofKant’s orientation in supreme good in such context.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thinking of Kant's theory ofsupreme good on the basis of integrating related text of the three critical books.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supreme good, Kant absorbs some contents oftraditional theory of supreme good, arranging these contents in logic on the basis offree will, consequently forming the explanatory logic of from freedom to supremegood. Generally in the evaluation of Kant,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what Kantinherits from content, and thereby regard supreme good of Kant as a retrogress totheology metaphysics. In fact, though Kant inherits the content regulation aboutsupreme good in traditional metaphysics including theology metaphysics, he hasarranged it in logics on the basis of freedom, thus giving supreme good new meaninghere. The logic of Kant's thinking can come down to two courses, the first course istaking supreme good back to freedom, on the basis of criticizing traditionalmetaphysics and all the theories taking supreme good as entity and object,conforming freedom as the basis of supreme good. Another course is deduce supremegood from freedom, leading to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sition of supreme good in thewhole system. This transformation runs through Kant's humanist position. In theanalysis on these courses, we also need to introduce Kant's criticism of empiricalgood,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Kant's supreme good and traditional supreme goodin the aspect of connotation object referent.
     The third chapter is to clear up Kant's supreme good through combing Critiqueof Practical Reason, Religion in Pure Rational Limits, Historical Rational CriticismCorpus and so on. Kant's supreme good contains three levels: the good of individuals,the good of God, the good of common. There are two goals of supreme good whichindividuals pursue, the highest good and perfect good. Kant realizes that thecombination between virtue and happiness is hard to completed in people restricted bysensibility, thus he puts forward more significant supreme good, that is original good,divine good, established by soul and God, and people realized the unity of virtue andhappiness in God. Therefore, next we will discuss God, as divine good as supremegood self. But Kant has not deterred, though he introduces supreme good into religion, the religion has exceeded theological significance. It is the unity of individuals underGod's legislation, which is also supreme good in deeper level. Finally we will discussthe implement of supreme good, that is a kind of good of common or good of socialconsortium, embodiment of ideal in reality.
     The fourth chapter introduces contradictions in Kant’s theory of supreme good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speculative philosophy. Contradictions in Kant’s theory ofsupreme good include that between man and God, that between humanology andtheology, and conflict between intellectual-type of thinking and teleological thinking.Hegel, absorbing Kant's supreme good and idea of purposiveness, through dissolvingintellectuality, went up to speculative method, forming system of speculativephilosophy describing development of absolute idea.
引文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
    ②[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9,第177页。
    ①参见叶秀山先生相关文章:《人有“希望”的权利——围绕着康德“至善”的理念》(载《世界哲学》2012年第一期);《论康德“自然目的论”之意义》(载《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②陈文昌:《康德“至善”概念的完整含义》[J],载于《唐山学院学报》,第21卷,第3期,第35页。
    ④参见王小波《道德学与至善学——康德的两种伦理学及其内在融贯性问题》,张传有《对康德德福一致至善论的反思》以及戴景平的《幸福、道德与至善——康德关于幸福与道德的二律背反》等。
    ⑤参见丁宁《论康德的至善学说》,周银珍《康德至善论探析》以及吕耀怀的《义务、自律与至善——康德伦理思想中的几个重要范畴分析》等。
    ①王晓朝:《从至善走向共善》[J],载于《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第13-18页。
    ②王晓朝:《从至善走向共善》[J],载于《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第13-18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第521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美诺篇》[M],转引自王静:《美德即知识——试析苏格拉底伦理哲学观》[J],载于《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第24卷,第1期。
    ①【奥】龚博慈,希腊思想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135页
    ②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2》[M],人民出版社,1993,第442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第107页,苏格拉底对阿那克萨戈拉努斯说的不彻底性进行的批评,见《斐多篇》。
    ②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2》[M],人民出版社,1993,第423页。
    ③[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第401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第484页。
    ②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2》[M],人民出版社,1993,第443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M],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第506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M],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第507页。
    ①[挪]G·希尔贝克,N·伊耶:《西方哲学史》[M],童世骏郁振华刘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第260页。参见《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第500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M],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第500、501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第3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第4页。
    ③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认为人的伦理生活只能在城邦中才能实现,所以伦理学和政治学是一体的。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第6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第13页。再可参见上书第225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第12页。
    ④具体可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M],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第283-288页;见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3》[M],人民出版社,1993,第881-889页对此的解释。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73-74页。
    ②参见《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第22页:“一个完全合乎德性而现实活动着,并拥有充分的外在善的人,难道不能称之为幸福吗?还必须加上,他不是短时间的,而注定终生如此生活,指导末日的到来。”
    ①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7,第293-294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第452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第227页。
    ④[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第229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第228页。
    ①[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M],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第29页。
    ②[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M],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第30页。
    ①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7,第103页。
    ②[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M],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第72页。
    ①[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M],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第74页。
    ②[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M],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第75页。
    ③转引自[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M],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第81页。
    ①[英]休谟:《人性论》(下册)[M],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第508-509页。
    ②[英]休谟:《人性论》(下册)[M],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第509页。
    ③[英]休谟:《人性论》(下册)[M],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第509页。
    ①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130页。
    ①邓晓芒:《康德道德哲学详解》[J],载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第44-47页。
    ①[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295页。同类表述又见310页:“这样同一种东西,它的表象是我们的判断的绝对主词,因此不能被用做某个他物的规定,它就是实体。我,作为一个思维着的存在者,就是我的一切可能的判断的绝对主词,而这个关于我本身的表象不能被用作任何一个他物的谓词。所以我作为思维着的存在者(灵魂),就是实体。”
    ①[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AVIII。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参见韩水法译本,第61页。
    ②[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参见韩水法译本,第62页。
    ③[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参见韩水法译本,第64-65页。
    ④[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参见韩水法译本,第65页。
    ⑤[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参见韩水法译本,第62页。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参见韩水法译本,第62页。
    ②[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0页。参见韩水法译本,第63页。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参见韩水法译本,第65页。
    ②[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参见韩水法译本,第65页。
    ③[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参见韩水法译本,第65页。
    ④[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参见韩水法译本,第26页。
    ⑤[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第85页。参见韩水法译本,第67页。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第85-86页。参见韩水法译本,第68页。
    ②刘笑菊:《康德的“善良意志”及其当代意义》,载于《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第19页。
    ③[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参见韩水法译本,第70页。
    ①参见黑格尔《小逻辑》“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二种态度”之“经验主义”。
    ①[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610页。
    ②[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614页。
    ③[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614页。
    ②[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参见韩水法译本,第42页。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参见韩水法译本,第42页。
    ②[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参见韩水法译本,第20页。
    ①邓晓芒:《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J],载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24-30页。
    ②白文君:《论康德自由的层次性及逻辑跃进》[J],载于《理论月刊》,2011年第8期,第59-61页。
    ①[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374页。
    ②[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378页。
    ③[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378页。
    ④[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378-379页。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参见韩水法译本序言,第1页。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序言)[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参见韩水法译本序言,第1-2页。
    ②[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612页。
    ③[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614页。
    ①[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614页。
    ②[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612页。
    ③[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613页。
    ①[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615页。
    ③[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615页。
    ④[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615页。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第2-3页。参见韩水法译本序言,第2页。
    ②[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617页。
    ①[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626页。
    ①[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626页。
    ②[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627页。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第2页。参见韩水法译本序言,第2页。
    ①李秋零:《康德何以步安瑟尔谟的后尘》[J],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第33-39页。
    ②李秋零:《康德何以步安瑟尔谟的后尘》[J],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第33-39页。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第88页。参见韩水法译本,第69-70页。
    ①[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620页。
    ②[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621页。
    ③[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621页。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9,第121页。
    ②[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9,第121页。
    ③[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9,第122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9,第124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第154页。见韩译本第123页。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9,第70页。
    ②[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9,第125页。
    ③[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9,第125、126页。参见邓译本156、157页。
    ④[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9,第125页。
    ⑤[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9,第125页。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9,第126页。
    ①[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M],李秋零译,商务印书馆,2012,第7页。转引自李秋零:《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译本序言》,ⅩⅤ。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9,第137页。
    ②[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464页。
    ③[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M],李秋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006页。
    ①[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459页。
    ②[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464页。
    ①[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471页。
    ②[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491页。
    ③[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494页。
    ④见[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0,第480页注○2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9,第1-2页。
    ②[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9,第2页。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9,第134页。
    ②[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9,第134页。
    ③[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9,第134页。
    ④[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9,第134页。
    ①参见[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9,第135页,注○1。
    ③[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9,第137页。
    ①[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第一版序言)[M],李秋零译,商务印书馆,2012,第5页。
    ①[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M],李秋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459页。
    ②[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M],李秋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459页。
    ③[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M],李秋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459页。
    ①[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M],李秋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468-469页。
    ②[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M],李秋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470页。
    ③[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M],李秋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463页。
    ②[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M],李秋零译,商务印书馆,2012,第92页。
    ①[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M],李秋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100页。
    ①[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第13页。
    ②[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第14页。
    ①[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M],李秋零译,商务印书馆,2012,第24页。
    ②[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M],李秋零译,商务印书馆,2012,第25页。
    ③[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M],李秋零译,商务印书馆,2012,第25页。
    ④[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M],李秋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32页。
    ①[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M],李秋零译,商务印书馆,2012,第90页。
    ①[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M],李秋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95页。
    ②[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M],李秋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96-97页。
    ③见《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商务印书馆)第91页:“如果找不到任何手段来建立一种目的完全是在人心中真正防止这种恶并促进善的联合体,即建立一个持久存在的、日益扩展的、纯粹为了维护道德性的、以联合起来的力量抵制恶的社会,那么,无论单个的人想要如何致力于摆脱恶的统治,恶都要不停地把滞留在返回到这种统治之下的危险之中。”
    ①[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M],李秋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98页。
    ②[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M],李秋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99页。
    ③[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M],李秋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98页。
    ①[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杨祖陶译,人民出版社,2004,第617页。
    ①[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M],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第306页。
    ①张会永:参见《通向至善之途》[J]的相关分析,载于《浙江学刊》,2011年,第5期,第73-79页。
    ①[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M],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第293页。
    ②[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M],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第294页。
    ③[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M],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第301页。
    ④[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M],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第301页。
    [1][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4][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M],李秋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6][德]康德:《实用人类学》[M],邓晓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7][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M],孙少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8][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注释本)[M]、《判断力批判》(注释本)[M],李秋零译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0][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1][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注释本》[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2][德]康德:《康德论上帝与宗教》[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
    [15][古希腊]柏拉图:《政治家》[M],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18][古罗马]马可·奥勒留:《沉思录》[M],朱汝庆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9][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追寻美德:道德伦理研究》[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20][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希腊人和希腊文明》[M],王大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1][美]特伦斯·欧文:《古典思想》[M],覃方明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2][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M],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3][加拿大]约翰·华特生:《康德哲学讲解》[M],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4][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M],龚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5][美]施尼温德:《自律的发明:近代道德哲学史》[M],张志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
    [26][美]汤姆·洛克摩尔:《在康德的唤醒下——20世纪西方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7][美]博格:《康德、罗尔斯与全球正义》[M],刘萃徐向东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28][美]雅克·蒂洛,基思·W·克拉斯曼:《伦理学与生活:第9版》[M],程立显刘建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年版。
    [29][德]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现代哲学的基石》[M],郭大为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0][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M],吴象婴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英]缪勒:《宗教学导论》[M],陈观胜李培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2][美]桑德尔:《民主的不满》[M],曾纪茂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3][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康乐简慧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4][美]杜兰特:《理性开始的时代》[M],台湾幼师文化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35][英]罗素:《罗素道德哲学》[M],李国山等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
    [36][美]德洛里奥:《道德自我性的基础:阿奎那论神圣的善及诸美德之间的联系》[M],刘玮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7][英]哈奇森:《论美与德性观念的根源》[M],高乐田黄文红杨海军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8][英]斯密:《道德情操论》[M],谢宗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39][英]戴维斯:《欧洲史》[M],郭方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
    [40][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41][美]施特劳斯等:《修昔底德的春秋笔法》[M],刘小枫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42][英]洛克:《政府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3][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修订版)》[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44][德]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M],翁绍军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5][英]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46][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M],曾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47][美]R.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M],蒋庆等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8][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4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M],苗力田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0][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程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51][德]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2][挪]G·希尔贝克,N·伊耶:《西方哲学史》[M],童世骏郁振华刘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53][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4][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55][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6]《大学·中庸》[C],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7]邓晓芒:《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M],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58]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9]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0]邓晓芒:《康德道德宗教精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1]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1781年之后的论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2]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64]申建为:《中国道德文化与世界道德前景》[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年版。
    [65]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第版。
    [66]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7]赵广明:《康德的信仰——康德的自由、自然和上帝理念批判》[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8]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评述》[M],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69]吴天岳:《意愿与自由:奥古斯丁意愿概念的道德心理学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0]田秀云白臣:《当代社会责任伦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72]李蜀人:《道德王国的重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73]王兵:《康德前批判期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4]樊浩:《中国伦理道德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75]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76]卢文迪:《希腊史》[M],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版。
    [77]石敏敏:《斯多亚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78]冯俊:《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79]罗国杰,宋西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80]黎鸣:《道德的沦陷》[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81]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82]杨伯峻:《论语译注》[C],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83]杨伯峻:《孟子译注》[C],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84]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85]郭广银,杨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樊浩.中国伦理理念的价值生态及其在文明互动中的意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6):67-74.
    [2]邓晓芒.康德道德哲学详解[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4-47.
    [3]钱广华.康德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5):23-34,62.
    [4]邓晓芒.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4-30.
    [5]张会永.通向至善之途[J].浙江学刊,2011(5):73-79.
    [6]白文君.论康德自由的层次性及逻辑跃进[J].理论月刊,2011(8):59-61
    [7]李秋零.康德何以步安瑟尔谟的后尘[J].中国人民大学报,1999(2):33-39.
    [8]秦相平.至善论与中立性的对立—近代至善论自由主义与政治自由主义争论的研究综述[J].理论与现代化,2013(2):58-64.
    [9]郭蓉.走向至善的澄明之境[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1,32(2):19-24,57.
    [10]张会永.作为永久和平的至善—康德历史目的论中的道德与政治之辨[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11,29(124):116-120.
    [11]殷小勇.至善与圆善—论牟宗三对康德三个公设的消解[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73-77.
    [12]樊浩.中国伦理的重建[J].天津社会科学,1995(2):58-63.
    [13]陈瑞丰.中西古代世界观及其德性追求[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2(3):14-20.
    [14]洪璇茉,朱倩.追求“至善”的人生[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8(7):41.
    [15]胡建.追求“至善”一幸福与道德的匹配一致—古希腊社会文化价值目标的演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57-62.
    [16]宋清华.至善理想的形而上基础[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4):17-21.
    [17]王天成.至善、自由与生命—西方道德哲学中超道德价值的演变[J].天津社会科学,2001(4):35-38.
    [18]戴景平.至善:生活意义的最高追求[J].长白学刊,2008,(2):13-16.
    [19]蔺海鲲.至善—人类道德的终极价值目标[J].社科纵横,2007,22(3):41-43.
    [20]徐晓宇.至善:康德的自由在人学意义上的实现[J].学术交流,2013(6):25-28.
    [21]冯昊青.至善:德性与幸福的合题—论康德伦理学中的德福观[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1):19-22.
    [22]冯显德.康德至善论与康德伦理学[J],学术论坛,2005(4).
    [23]邓晓芒.西方伦理中的善[J],社会科学战线,2005(5).
    [24]葛彬超,朱会晖对康德哲学中至善理念研究的再思[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62(6):737-741.
    [25]丁东红.百年康德哲学研究在中国[J].哲学世界,2009(4):32-42.
    [26]冯显德.康德至善论研究综述[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5-8.
    [27]舒远招,朱俊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的新进展[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25(1):13-17.
    [28]郭大为.愈追思,愈景仰—德国康德哲学研究的近况[J].世界哲学,2005(1):74-77.
    [29]张传有.对康德德福一致至善论的反思[J].道德与文明,2012(3):75-80.
    [30]张会永.康德与施莱尔马赫至善学说评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31-137.
    [31]周银珍.康德至善论探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4):83-86.
    [32]姜淼.康德政治哲学的理论价值与时代意义[J].广西社会科学,2009(2):33-36.
    [33]王丹.判断力的来源及作用—论康德哲学两大领域的过渡[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9(5):43-45.
    [34]杨豹.理性、中道与幸福[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2):39-42.
    [35]牟世晶.对柏拉图善理念的探寻[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1):15-18.
    [36]郭琰.灵魂、理性与德性——苏格拉底道德哲学思想初探[J].兰州学刊,2008(12):17-19,118.
    [37]李萍.德性与理性:伦理学为什么可能?——斯多亚主义立场辨思[J].伦理学研究,2003(5):41-44,101.
    [38]舒远招,朱俊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的新进展[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1):13-17.
    [39]陈文昌.康德“至善”概念的完整含义[J].唐山学院学报,2008,21(3):35-37,40.
    [40]王小波.道德学与至善学——康德的两种伦理学及其内在融贯性问题[J].道德与文明,2013(2):84-90.
    [41]戴景平.幸福、道德与至善——康德关于幸福与道德的二律背反[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2):91-94.
    [42]丁宁.论康德的至善学说[J].东方论坛,2009(4):20-24.
    [43]吕耀怀,李季璇.义务、自律与至善——康德伦理思想中的几个重要范畴分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7(4):1-5.
    [1]许婷婷.康德论“自然美”[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2012.
    [2]刘伟斌.康德至善论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08.
    [3]顾园园.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浙江:浙江财经学院,2009.
    [1]郭大为.德国康德哲学研究的近况[N],光明日报,2004-06-01(B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