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网络舆论与社会引导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主要是探讨网络舆论场与社会引导之间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国家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使主流的意识形态渗入到网络舆论场内,并且和场内的其他话语势力进行平等博弈,从而实现网络舆论场内的话语和谐,为“理想话语环境”的实现扫平道路。
     选择网络舆论场与社会的引导关系作为研究主题,有其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学术意义上看,首先是把场的理论应用到网络舆论研究当中,从争夺与博弈的角度来看待与研究网络舆论现象。其次,探讨“理想话语环境”与网络社会的关系问题,通过对网络舆论场内的话语博弈分析,来认识“理想话语环境”在网络社会中究竟是现实态还是未来态。
     “网络舆论场”是网络社会独有的一个时空环境,是现实社会场的一个延伸部分,与现实社会场不同且与现实社会场相互作用。网络舆论场是现实社会场的一个释放场,也是现实社会场的一个监控场。与受控性较强的现实社会场不同,网络舆论场有自己的一套运作逻辑,是一个人人可入的场所,是一个方便快捷的场所,是一个畅所欲言的场所,是一个关系互动的场所,是一个话语争夺的场所,也是一个权力争斗的场所。
     网络舆论场内存在着各种话语争夺势力,他们之间并非自由博弈,平等交流。网络舆论主体的草根特性,使得平民话语权得以张扬,权威评价机构的话语权势力逐渐衰微。网络舆论主体并非协调一致、共享网权,年龄、学历、地域背景不同,话语分量自然会有轻重之分;观点的交锋,意见的碰撞,再加上互动的持续,亦会使网络舆论主体产生分化。网络舆论主体之间仍存在群体极化现象和网络舆论暴力现象。网络舆论客体应具海性特征(即无所不包性),然“准选择性”(选择受限)依旧存在。网络舆论阵地的耀眼之星非博客莫属,然实力派代表仍归BBS论坛,新闻跟帖在二线游荡,电子邮件和ICQ/QQ时而会崭露锋芒,表明其不可小觑。网络民众的舆论评价,并非原汁原味,经过网络意见领袖、守门人以及权威评价机构的层层过滤以后,才得彰显,此时的舆论评价话语已是博弈的产品了。分析网络舆论场内话语权的争夺性斗争,可以理解民众评价的现实地位。民众的评价话语和权威机构的评价话语,时时处在博弈当中。民众的评价话语和权威机构的评价话语应该保持一个和谐、健康的博弈关系,通过平等对话与交流来促进理想话语环境的实现。
This Paper is mainly to discuss the relation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field and the Social guidance,Based on this,to go a step further to explain country should use What way to cause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permeate in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field,And country should how to gambe equally with other words influence in the field,Thus the harmonious words can be achieved in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field,the path For“ideal words environment”will be put down。
     Its is certain academic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elect the research subject about the the relations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field and Social guidance。Looked from the academic significance,First,the field theory is applied to the research about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Network public opinion phenomenon is treated From the angle of the competes and the gambling。Next,Through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relations of the“ideal words environment”and network society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about words gambling in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field, we will knew whether“the ideal words environment”in the network society is the reality condition or the future condition。“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field”, is a sole time and space environment in the network society ,is a extend of the realistic social environment。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realistic social environment and interacts with the realistic social environment。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field is a release field of the realistic social environment, and also a controll field of the realistic social environment。Different from the realistic social environment controlled Intensely ,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field has it’s own operation logic。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field is a place where person may enter , a convenience place, a place where every one can speak freely, a relational interaction place, a place where words compete, and also a place where authority battle。
     There have many words influences in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field。Each kind of the words compete for the influence。Free gambling and equal exchange don’t exist between them by no means。The words power of the common people can be made known widely because of the grass roots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subject。However, the words power and influence of the authority is on the decline。The subjects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by no means coordinate with and share the net power。The words influence produce the dividing line as a result of the different age , the school record, and the region background。The viewpoint confrontation, the opinion collision, in addition the continuing interaction, cause the subjects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to have the differentiation。Here still exists Community polarization Phenomenon and network public opinion violence phenomenon between the subjecs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The objects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should have the sea characteristic (all-embracing), however“the semi-selectivity”(limited choice) Still exists. The dazzling star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field belongs to the Blog,however the real power faction still belongs to the BBS forum, the News placard tours in two line,the Email and ICQ/QQ also Show the strength from time to time to indicate that it can’t be neglected。The network populace's public opinion appraisal will forms finally after layer upon layer filters of the network opinion leaders,the porters ,and the authority appraises organization。By now,the public opinion appraisal words are the product of the gambling already。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ruggle of the words power, we may understand the realistic status of the populace appraise。Populace appraise words and the authoritative organization's appraisal words keep on gambling at times。The populace appraise words and the authoritative organization's appraisal words should keep a harmonious and Health gambling relations to urge the ideal words environment come true。
引文
1 Michael E .Doherty ,Jr ,“Marshall McLuhan Meets William Gibson in ‘Cyberspace’”,CMC Magazine September 1 ,1995/p.4。
    
    1《比尔·乔伊畅谈数字设计革命》,《参考消息》,2000年4月15日。
    2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1[德]Georg Simmel,《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页。
    1姜奇平:《数字财富》,海洋出版社,1999年版。
    2[法]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442页。
    3[美]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页。
    1详情见莱因戈德的个人网站http://www. rheingold.com。在这个网站上,他不仅有个人经历的介绍,还发布了他所写的有关网络文化的论文。
    2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9月,第441—445页。
    3Electronic Communities:Global Village or Cyberbalkans,http://web.mit.edu/marshall/www/papers/CyberBalka-ns.pdf。
    4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Eliza Tanner,“Chilean Conversations:Internet Forum Participants Debate Augusto Pinochets deten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June2001,p.383。
    2杰夫·莫根姆:《互联网的政治冲击:英国政党对互联网的应用》,载《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3Jennifer Stromer-Galley:《On-Line Interaction and Why Candidates Avoid it》,《Journal of Communication》,Autumn 2000,Vo l.50,No.4,p.111。
    4Merrill Morris,Christine Ogan:《the Internet As Mass Media》,《Journal of Communication》,Winter1996,p.39。
    1Mary E.McCoy,“Dark Alliance:News Repair and Institutional Author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Journal of Communication,March 2001,p.164。
    2Jane B.Singer,“Compaign Contributions:On line Newspaper Coverage of Election 2000”,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Spring2003,Vo l.80,No.1,pp.39-56。
    1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久、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69页。
    2Howard Rheingold:《the virtual community》,A second edition,MIT Press ,2000。
    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景天魁研究员于1998年7月2日致函德国著名社会思想家哈贝马斯,向他请教五个问题。哈贝马斯于8月16日回函逐一作了简要回答,其中对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和历史特性、工具性行动和交往性行动的关系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2劳伦斯·莱斯格:《代码——塑造网络空间的法律》,中信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3《A Declaration of the Independence of Cyberspace》已译成中文出版,载高鸿钧(主编):《清华法治论衡》第四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美]劳伦斯·莱斯格:《代码:塑造网络空间的法律》,中信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2[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8月。
    3[美]Patricia Wallace:《互联网心理学》,谢影、苟建新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1版。
    4[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8月。
    
    1姜士林等主编:《世界宪法全书》,青岛出版社,1997年版。
    2[美]欧文?M?费斯:《言论自由的反讽》,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1刘正荣:《从非理性网络舆论看网民群体心理》,《现代传播》,2007年03期。
    2蒋宏,戴永明:《平民舆论:一种基于网络技术的社会监督》,《新闻界》,2006年01期。
    3莫蓉:《网络:新闻公正的助推器——谈“农民工丧生暴风雪”事件中的丰田车主留言及其反响》,《新闻记者》,2007年06期。
    1王爱玲、郑保章:《浅谈BBS中的“舆论绑架”与媒介偏视》,《新闻界》,2006年05期。
    2杨慧琼:《从议程设置理论解析网络受众的传播地位——以媒介事件马加爵入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02期。
    3韦路、张明新:《第三数字鸿沟:互联网上的知识沟》,《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04期。
    4周裕琼:《网络世界中的意见领袖——以强国论坛“十大网友”为例》,《当代传播》,2006年03期。
    5燕道成,蔡骐:《国外网络舆论管理及启示》,《当代传播》,2007年02期。
    1陈灿军:《论网络传播伦理构建的基本原则》,《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王勇:《网络时代的匿名传播伦理和跨文化传播伦理》,《东南传播》,2007年02期。
    3胡磊:《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伦理探析》,《当代传播》,2007年04期。
    4盛志宏:《自我节制:网络传播中受众的伦理选择》,《学术论坛》,2007年08期。
    5李琼瑶:《网络新闻传播中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1邓劲松、蒋宏:《博客传播特性与学习运用》,《新闻界》,2006年02期。
    2周玉黍:《BLOG使用对人际友情的影响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期02期。
    3陈景尧:《人人皆媒体——博客时代的媒体博弈》,《新闻界》,2006年03期。
    4田智辉、张颖:《主流媒体应对博客(BLOG)策略探析》,《现代传播》,2006年05期。
    5李明:《博客文化价值观分析》,《新闻界》,2006年04期。
    6郑亚楠:《名人博客塑造的媒介文化奇观——兼谈网络自由的幻象》,《新闻记者》,2006年12期。
    7董天策、刘琛:《博客文化解析》,《当代传播》,2006年03期。
    1顾晓鸣:《进进出出——在网与络、情与爱之间》,三联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刘建明:《舆论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页。
    1数据来源于http://www.iresearch.com.cn。
    4《位置决定态度——透过3377事件的极端性看它的普遍性》,张美然吧,百度贴吧,2007年11月25日。
    6 [罗马尼亚]马内阿:《论小丑》,章艳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92页。
    8《中国“网络特务”真相》,《青年参考》,2004年2月18日,总第1013期。
    1陈新汉著:《民众评价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2页。
    5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湖北美术出版社,1996年6月版,第52页。
    
    6葛兰西:《狱中杂记》,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16页。
    7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版,第159页。
    1此次评选活动由天涯社区论坛主办、新快报和新快网协办。详情参看http://www.dianping.com/group/datou/topic/161651?pageno=1。
    2《29%中国网民热衷IM,地震消息多通过QQ传播》,《赛迪网》,2008年5月23日。
    1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朱景文:现代西方法社会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第171页。
    3[美]E·A·罗斯:《社会控制》,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43页。
    1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版,第44—45页。
    
    2《互联网已成不良情绪发泄场》,《中国青年报》,2007年1月8日。
    3肖朝虎:《安全:令人不安》,《中国计算机报》,1998年16期。
    4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重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2页。
    5哈贝马斯,卢曼:《社会理论还是社会技术论》,法兰克福1971年版,第124页。
    6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3页。
    7哈贝马斯:《包容它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8张闳:《网络版动物庄园》,《新世纪周刊》,2007年第30期。
    9凯斯·桑斯坦著,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10凯斯·桑斯坦著,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11[法]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136页。
    12凯斯·桑斯坦著,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14《“恶搞事件”警示什么——从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看“网络舆论暴力”》,《人民日报》,2008年1月11日。
    1《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新闻战线》,1996年第11期。
    2 [日]北冈诚司:《巴赫金——对话与狂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3库尔特?卢因:《群体生活的传播渠道》,《人际关系》第1卷,第2期,第45页。
    4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5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 2000年版,第246页。
    6盖茨:《未来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6-157页。
    7 Erving Goffman: Behavior in Public Places, New York: Free Press, 1963。
    
    9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89页。
    10巴赫金:《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40页。
    11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刘建明:《基础舆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孟小平:《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
    【3】杨张乔:《声张自我的艺术——舆论社会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4年版。
    【4】李普曼:《舆论学》,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5】刘建明:《当代中国的舆论形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6】张学洪:《舆论传播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秦志希:《舆论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8】盛沛林:《舆论战100例》,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6月版。
    【9】侯军:《疲软的舆论监督——社会学者对社会的警告》,中国妇女出版社, 1989年3月第一版。
    【10】刘建明:《穿越舆论隧道:社会力学的若干定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0年6月第一版。
    【11】新华社新闻研究所:《舆论引导艺术》,新华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
    【12】马乾乐主编:《舆论学概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第一版。
    【13】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与新闻工作》,新华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一版。
    【14】刘建明主编:《宣传舆论学大辞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8月第一版。
    【15】杨明品:《新闻舆论监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16】田大宪:《新闻舆论监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17】徐向红:《现代舆论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6月第一版。
    【18】李良栋:《误区与超越——当代中国的社会舆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5年3月第一版。
    【19】刘建明:《天理民心——当代中国的社会舆论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20】康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闻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8月第一版。
    【21】[苏]M·C·奥舍罗夫:《社会舆论与法》,王长青等译,新华出版社,1991年7月第一版。
    【22】喻国明:《解构民意: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23】刘建明:《基础舆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第一版。
    【24】昝爱宗:《第四种权力——从舆论监督到新闻法治》,民族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
    【25】[日]佐藤彰等:《民意调查》,周金城等译,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9年12月第一版。
    【26】胡钰:《新闻与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27】王雄:《新闻舆论研究》,新华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28】丁柏铨等:《新闻舆论引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29】戴元光等:《中国新闻与传播学——宣传学与舆论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第一版。
    【30】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华夏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31】刘建明:《当代中国舆论形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第一版。
    【31】廖永亮:《舆论调控学》,新华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32】韩运荣、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及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第一版。
    【33】王梅芳:《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34】[德]汉斯——约阿希姆·诺伊鲍尔:《谣言女神》,顾牧译,中信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35】周甲禄:《舆论监督权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36】陈富清:《江泽民舆论导向思想研究》,新华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37】汤李梁:《把握舆论导向700例》,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1】[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2】Ray Eldon Hiebert ,Donald F·Ungurait:《大众传播媒介》,潘邦顺译,风云论坛出版社,1996年9月。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第二编译室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版。
    【4】[加拿大]麦克鲁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何道宽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邵培仁、陈建洲:《传播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叶琼丰:《时空隧道:网络时代话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7】[美]麦克尔·E·罗洛夫:《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王江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6月第一版。
    【8】席文举:《整合型媒体功能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社。
    【9】邓炘炘等:《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10】董天策:《网络新闻传播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
    【11】齐沪扬:《传播语言学》,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12】雪莉·贝尔吉:《大众媒介概论》,赵敬松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
    【13】[美]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金燕宁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7月第一版。
    【14】[美]本·巴格迪坎:《传播媒介的垄断一个触目惊心的报告:五十家大公司怎样控制美国的所见所闻》,林珊等译,新华出版社,1986年3月第一版。
    【15】[美]洛雷塔·A·马兰德罗:《非言语交流》,孟小平等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年7月第一版。
    【1】[美] E·A·罗斯:《社会控制》,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张小军:《社会场论》,团结出版社,1991年版。
    【3】潘德冰:《社会场论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美]阿尔文·托夫勒:《权力的转移》,吴迎春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5】[德]埃利亚斯·卡内提:《群众与权力》,冯文光译,2003年1月第一版。
    【6】[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7】[苏]A·B·彼得罗夫斯基:《集体的社会心理学》,卢盛忠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6月第一版。
    【8】[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9】[德]G.克劳斯:《从哲学看控制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0】[苏]尼·伊·茹科夫:《控制论的哲学原理》,徐世京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
    【11】沈小峰等:《耗散结构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第一版。
    【12】[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3】汪行福:《走出时代的困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吉登斯、贝克和拉什:《自反性现代化》,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5】[英]贝尔特:《20世纪的社会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16】[美]里茨尔:《社会的麦当劳化》,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7】[英]鲍曼:《个体化社会》,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8】[美]爱默生:《自然沉思录》,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3年版。
    【1】张理海:《社会评价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2】[美]乔治·吉尔德:《重获企业精神》,林民旺、李翠英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3】马俊峰:《评价活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第一版。
    【4】[捷]弗·布罗日克:《价值与评价》,李志林译,知识出版社,1988年12月第一版。
    【5】冯平:《评价论》,东方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
    【6】王玉梁:《价值哲学新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7月第一版。
    【7】黄凯锋著:《价值论及其部类研究》,学林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8】陈新汉著:《民众评价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9】陈新汉著:《权威评价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1】刘华芹:《天涯虚拟社区:互联网上基于文本的社会互动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
    【2】[美]麦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3】胡泳、范海燕:《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4】[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5】乔岗:《网络化生存》,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6】王小东:《信息时代的世界地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7】李河:《得乐园?失乐园:网络与文明的传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8】[美]威廉?J?米切尔:《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范海燕、胡泳译,三联书店,1999年第一版。
    【9】[加]埃里克?麦克鲁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鲁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10】[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11】[美]柯利弗德?G?克利斯蒂安等:《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张晓辉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12】陈卫星:《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13】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5月第一版。
    【14】陆群等:《网络中国——网络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年8月第一版。
    【15】杜骏飞:《网络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16】严耕等:《网络伦理》,背景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
    【17】张振:《网络时代伦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18】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19】黄寰:《网络伦理危机及对策》,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20】国际电信联盟报告:《网络的挑战》,汪向东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7月第一版。
    【21】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22】严耕:《网络悖论——网络的文化反思》,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23】冯鹏志:《伸延的世界——网络化及其限制》,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
    【24】崔晓西:《流动的边界:网络与信息》,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
    【25】[英]约翰·诺顿:《互联网——从神话到现实》,朱萍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26】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
    【27】郑巨欣:《到网上交流:品味网络》,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28】常晋芳:《网络哲学引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29】刘文富:《网络政治》,商务印书馆,2002年12月第一版。
    【30】谢泽明:《网络社会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31】李伦:《鼠标下的德性》,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32】贺善侃:《网络时代——社会发展的新纪元》,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33】刘向晖:《草根革命》,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2月第一版。
    【34】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
    【35】李玉华等:《网络世界与精神家园——网络心理现象透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36】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37】王逢振:《网络幽灵》,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38】吴士余:《解读数字鸿沟——技术殖民与社会分化》,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12月第一版。
    【39】[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40】程东华:《网络的心理行为公开报告》,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41】[美]威廉·J·米切尔:《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范海燕译,三联书店,1999年12月第一版。
    【42】许志龙:《中国网络问题报告》,兵器工业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
    【43】[美]约纳森·罗森诺:《网络法:关于因特网的法律》,张皋彤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44】许秀中:《网络与网络犯罪》,中信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45】徐小岩:《计算机网络战》,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
    【46】黄鸣奋:《比特挑战缪斯:网络与艺术》,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
    【1】T.H.Marshall and Tom Bottomore:《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Pluto Press,1991。
    【1】李玮慧:《从博客看平民话语权》,《财经界》,2006年10月。
    【2】刘九洲:《以媒体为支点的三个舆论场整合探讨》,《新闻界》,2007年1月。
    【3】龙欢:《公众舆论: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孙志刚事件的再分析》,《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3月(下)。
    【4】唐利平:《国家与社会:当代中国研究的主流分析框架》,《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5】迟晓航:《理想、官方、民间——浅议舆论的三个层次》,《行政与法》,2004年第4期。
    【6】周永康:《社会控制与社会自主的博弈与互动:论社区参与》,《西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7】杨桂华:《社会控制理论的三大历史阶段》,《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8】郭玉锦:《网上公共领域》,《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9】邱鸿峰、杨松:《网络传播、公共领域与行政控制》,《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6期。
    【10】张莲芳:《网络传播与民间舆论》,《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06年第1期。
    【11】赵志立:《网络传播的社会控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4期。
    【12】胡文财、刘志刚:《网络传播的社会控制分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3】贾宝林:《网络民意与政府决策》,《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4】郑璐:《网络社会与理想话语环境》,《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5】童星、严新明:《网络社会控制的悖论》,《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2期。
    【16】陈玲:《网络社会的草根性》,《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第10期。
    【17】王雪:《网络舆论、集体行为与社会控制》,《探求》,2007年第1期。
    【18】刘翔:《网络舆论与政府行为》,《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年7月。
    【19】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5月。
    【20】王君平:《虚拟的网络社区,现实的公共领域——浅谈强国论坛对公共领域的重构或转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6期。
    【21】马大康:《虚拟网络空间的话语狂欢》,《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22】田佑中:《论因特网时代的社会控制》,《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5期。
    【23】钟玉英、王举兴:《论网络时代的社会控制与政府角色》,《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24】孙立平:《迈向实践的社会学》,《江海学刊》,2002年3月。
    【25】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26】李骏:《国家-社会关系特征:实践社会学的一项个案考察》,《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7】肖星:《事件、行动与访谈:国家-社会关系的微观投影——实践社会学的一项个案考察》,《求索》,2006年9月。
    【28】马凌:《多数的暴政与舆论的宗教——托克维尔的公共舆论概念》,《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9】龚炜:《临时舆论群的形成因素及传播特点》,《新闻界》,2007年第1期。
    【30】李蓓:《从“网络恶搞”现象看网络传播娱乐化的舆论导向》,《东南传播》,2007年第7期。
    【31】刘正荣:《从非理性网络舆论看网民群体心理》,《现代传播》,2007年第3期。
    【32】傅开强、张战胜:《全球化时代舆论危机现象探析》,《军事记者》,2007年第7期。
    【33】杨刚、阎文平:《危机传播:正确引导舆论促进危机解决》,《青年记者》,2007年7月下。
    【34】俞永生:《和谐社会构建中强化舆论监督的路径》,《理论界》,2007年7月。
    【35】陈月生:《国外政府对新闻舆论的控制和影响研究综述》,《社科纵横》,2006年第12期。
    【36】燕道成:《国外网络舆论管理及启示》,《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37】唐光怀:《国外舆论监督立法的概要及其借鉴意义》,《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统战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2期。
    【38】曹雍:《娱乐化与舆论引导——浅析媒介舆论引导的错位》,《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年第4期。
    【39】张涛甫、童兵:《当代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动力分析》,《新闻学与传播学》,2007年第3期。
    【40】崔强:《把握三大功能,营造和谐舆论》,《新闻爱好者》,2007年2月(下半月)。
    【41】曹小英:《改善当前舆论监督的途径》,《当代传播》,2007年第1期。
    【42】张琪:《牢牢掌握面向公众的“话语权”》,《新重庆》,2007年第5期。
    【43】刘正荣:《网上舆论引导中的“议程设置”》,《新闻战线》,2007年第5期。
    【44】吕坤良:《网络舆论传播与和谐社会构建》,《青年记者》,2007年第8期。
    【45】李戈:《网络舆论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影响》,《南方论刊》,2007年第7期。
    【46】曾德保:《网络舆论的特性及其规律》,《政工研究动态》,2007年第16期。
    【47】赵艳丽:《网络舆论监督:打造同一个舆论场》,《青年记者》,2007年8月下。
    【48】唐光怀:《西方舆论监督法的原则探析与借鉴》,《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9】高静、王兴仓:《论信息时代当的舆论影响能力》,《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50】丁柏铨、刘爽:《论危机事件中的信息发布与舆论控制》,《新闻知识》,2004年11月。
    【51】雷跃捷、唐远清:《论如何建立健全舆论引导工作格局和工作机制》,《新闻学与传播学》,2007年第2期。
    【52】陈力丹、闫伊默:《论我国舆论监督的制度困境》,《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53】王来华:《舆情问题研究论略》,《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54】林竹:《中国舆情思想的历史渊源及其本质》,《社科纵横》,2005年第4期。
    【55】谢海光、陈中润:《互联网内容及舆情深度分析模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56】石奇亭:《从官员问责到问责官员——略论如何搞好新时期舆论监督》,《青年记者》,2006年第6期。
    【57】刘刚:《传媒在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中的作用》,《中国记者》,2005年9月。
    【58】夏玉成:《公共舆论的精神品格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1期。
    【59】夏玉成:《和谐社会与公共舆论自由独立精神之辩》,《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60】叶战备、金太军:《和谐社会视野下的舆论监督》,《理论探讨》,2006年2月。
    【61】王来华、林竹:《对舆情、民意和舆论三概念异同的初步辨析》,《新视野》,2004年第5期。
    【62】蒋宏、戴永明:《平民舆论:一种基于网络技术的社会监督》,《新闻界》,2006年1月。
    【63】毕宏音:《影响民众舆情的中介性社会事项》,《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64】张克生:《执政机制的舆情学理判读》,《理论月刊》,2005年8月。
    【65】刘晓明:《新形式下的舆情特点和分析方法》,《党政论坛》,2005年7月。
    【66】严励:《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及预防处置机制》,《政法学刊》,2007年第1期。
    【67】司祝建、胡其加:《构建和谐社会须辨证应对社会舆论多元化》,《江南论坛》,2006年2月。
    【68】吕屏、陶楠:《由“定州事件”看舆论引导与控制的缺失》,《当代传播》,2006年第1期。
    【69】刘月平:《社会心理压力及情绪的不良转化——兼论与舆情的关系》,《兰州学刊》,2004年第6期。
    【70】刘毅:《突发性群体事件中舆情信息的汇集与分析》,《学术交流》,2005年第10期。
    【71】文新良:《网络舆论与公共决策》,《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1期。
    【72】李琼瑶:《网络舆论的现状及引导》,《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73】温淑春:《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的舆情视角》,《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1期。
    【74】陈月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构成要素、特征和类型的舆情视角》,《理论月刊》,2006年第2期。
    【75】王来华:《舆情变动规律初论》,《学术交流》,2005年第12期。
    【76】张克生:《舆情机制是国家决策的根本机制》,《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第4期。
    【77】王来华、陈月生:《舆情的主客体关系与突发性群体事件》,《社科纵横》,2004年第4期。
    【78】肖金明:《舆论权论纲:意义与功能》,《河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79】王存福:《论公众舆论与公共政策》,《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79】赵红全:《论我国公共领域的现代生长》,《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80】于为民、李芳:《论舆论监督的评价标准》,《新闻爱好者》,2003年1月。
    【81】陈月生:《试论国家管理者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社科纵横》,2006年第1期。
    【82】毕宏音:《试论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效果评价体系的建构》,《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第6期。
    【83】王焕斌:《“网络社会”:内涵及其特征探析》,《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84】郑中玉、何明升:《“网络社会”的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
    【85】刘国建:《“网络社会”的特征及其哲学思考》,《学术研究》,2002年第2期。
    【86】王毅:《“网络社会”的社会学定位》,《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87】冯鹏志:《“虚拟安全阀”:网络社会张力的根源及其调适》,《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4期。
    【88】戚攻:《“虚拟社会”与社会学》,《社会》,2001年第2期。
    【89】戚攻:《从社会学理论域考察网络社会群体》,《探索》,2001年第2期。
    【90】王晓霞:《“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91】彭小川、毛晓丹:《BBS群体特征的社会网络分析》,《青年研究》,2004年第4期。
    【92】陶文昭:《互联网群体极化评析》,《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2007年9月。
    【93】刘友红:《人在电脑网络社会里的“虚拟”生存——实践范畴的再思考》,《哲学动态》,2000年第1期。
    【94】李玮慧:《从博客看平民话语权》,《财经界》(下半月刊),2006年10月。
    【95】郭湛:《信息与网络时代的主体》,《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96】孙伟平:《信息网络技术与“网络社会”的崛起》,《河北学刊》,2004年第1期。
    【97】曾祥正:《信息网络社会权力分配趋向》,《新视野》,2002年第1期。
    【98】姚伟:《再论网络社会资本》,《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2期。
    【99】谢俊贵:《凝视网络社会——卡斯特尔信息社会理论述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00】代金平、周卫红等:《哲学网络观研究:内容与意义》,《探索》,2006年第5期。
    【101】侯峰:《浅谈虚拟生存的特点及其超现实性》,《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
    【102】邹勇文、赖晨:《现实社区与虚拟社区》,《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03】李斌:《第三网络社会与新“差序格局”》,《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04】郭玉锦、王欢:《网上公共领域》,《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7月。
    【105】董金平、高玉玲:《网络,乌托邦或异化——对网络社会的解读》,《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06】卢显良、卢军:《网络技术和网络社会》,《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
    【107】万林艳:《网络时代的主体状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108】张彬、庞涛:《网络生存与社会控制》,《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6期。
    【109】赵晓红、安维复:《网络社会:一种共享的交往模式》,《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10期。
    【110】王炜:《网络社会——人类生存理想的乌托邦》,《情报科学》,2001年10月。
    【111】戚攻:《网络社会——社会学研究的新课题》,《探索》,2000年第3期。
    【112】尤红斌:《网络社会——虚拟与实在的互动》,《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13】朱敏:《网络社会与人的存在方式》,《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8月。
    【114】徐振岭、乔小毅:《网络社会与政府治理范式的互动》,《前沿》,2004年第12期。
    【115】高兆明:《网络社会中的自我认同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116】黄胜进:《网络社会交往行为问题的哲学反思》,《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117】钱文武:《网络社会分析及和谐运行》,《理论建设》,2006年第3期。
    【118】童星、罗军:《网络社会及其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挑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119】黄少华:《网络社会学的基本议题》,《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20】童星、严新明:《网络社会控制的悖论》,《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2期。
    【121】杨之光、张雯:《网络社会本质与运行机制》,《情报科学》,2003年第9期。
    【122】刘保、肖峰:《网络社会的二元纬度分析》,《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23】郑少翀、陈凤:《网络社会的哲学思考》,《东南学术》,2001年第2期。
    【124】戚攻:《网络社会的本质:一种数字化社会关系结构》,《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25】袁方、王全印:《网络社会的虚实之辨》,《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26】冯鹏志:《网络社会规范的形构基础及其涵义》,《学海》,2001年第6期。
    【127】杨军:《网络社会问题与控制》,《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28】胡兵:《网络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控制》,《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2月。
    【129】魏光峰:《网络秩序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130】王勇、蔡娟:《网络越轨及其调控》,《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31】钟瑛、刘海贵:《网络身份的意义探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32】易作连:《虚拟与真实:网络社会中的人类生存方式》,《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133】肖峰:《虚拟实在的本体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134】徐世甫:《虚拟生存的哲学反思》,《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135】陈晓强:《虚拟社群:一种新的、真实的社会群体形式》,《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36】王学风:《论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与提升》,《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137】钱再见、高晓霞:《论网络社会及其风险防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138】杨帆、姜乐军:《论网络社会的社会规范与整合》,《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39】黄少华:《论网络空间的社会特性》,《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40】康健:《试论网络社会及其特殊的现实性》,《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第3期。
    【141】李荫榕、高献中:《试论网络社会的实践与人的主体性》,《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4期。
    【142】马学清:《“沉默的螺旋”在传统大众传播环境和网络传播环境中表现方式的差异》,《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43】彭兰:《P2P技术与网络传播的未来》,《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44】郑家建:《倾听与回应:社会传播中“弱势群体”的声音》,《东南学术》,2002年第3期。
    【145】郑智斌、刘莎:《公众议题的兴起——网络传播与传统新闻传播互动论》,《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4年第3期。
    【146】邓劲松、蒋宏:《博客的传播特性分析与学习运用》,《新闻界》,2006年第2期。
    【147】刘光磊:《受众的嬗变——从网络传播看受众的角色变化》,《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48】吴晓明:《媒介传播中的话语权倾向》,《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49】彭鹏:《浅析网络媒体在舆论战中的运用》,《军事记者》,2005年第8期。
    【150】李建国:《浅议网络传播中的矛盾现象》,《图书馆论坛》,2004年第4期。
    【151】吴弘、黄颖:《网上舆论监督的法律思考》,《信息网络安全》,2006年第4期。
    【152】叶惠敏、唐三平:《用于网上舆论观点抽取的几种方法》,《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年第5期。
    【153】冯国森:《社会留言网络传播的危害与消解对策》,《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54】宋慧丽、李炯:《突发事件与网络传播特点》,《新闻爱好者》,2005年第11期。
    【155】乐程:《简析网络传播中受众角色的变化》,《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56】王威、李冬等:《网上舆论引导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理论界》,2005年第8期。
    【157】曾建平:《网络传播个人化与虚拟社区的社会学思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158】黄小琴、项国雄:《网络传播中的潜意识》,《新闻界》,2005年第1期。
    【159】秦恒:《网络传播中议程设置的互动性研究》,《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160】谢红焰:《网络传播:在自由与控制的交战中寻找未来》,《科教文汇》,2006年第1期。
    【161】王求:《网络传播对网民行为方式的影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2期。
    【162】戴黍:《网络传播的特征、问题与对策》,《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163】刘红霞:《网络传播的负面效果及对策》,《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64】汪蓉:《网络媒体人与网络舆论导向》,《新闻战线》,2005年第1期。
    【165】彭红艳、周丹:《网络社区心理场探析》,《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66】闵大洪:《网络舆论,民意表达的平台》,《青年记者》,2004年第10期。
    【167】张桂霞:《网络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倾向分析》,《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68】杜涛:《网络舆论的演变特征分析》,《新闻爱好者》,2005年第1期。
    【169】傅治平:《自由互动的虚拟现实》,《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70】刘路悦:《角色变异:网络传播挑战“把关人”权利》,《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171】李淑兰、陈莹:《论互联网受众发展趋势》,《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72】赖广昌:《试论网络规范的构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2月社会科学专辑。
    【173】王飞:《从传播个案看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传媒观察》,2003年第8期。
    【174】徐岚:《从突发事件看网络媒体之应对与局限》,《传媒观察》,2003年第6期。
    【175】张明、靖鸣:《政府新闻发布与民众知情权、话语权冲突与协调——以松花江污染事件为例》,《新闻大学》,2006年第1期。
    【176】李立文、余冲:《突发事件中的传统传播与网络传播》,《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