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日本当代油画的研究与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日本一百多年的油画历史几乎是紧跟西方美术的发展史,它追随过学院派、印象派、现代主义、欧洲抽象、美国抽象、波普乃至后现代油画,这种情况和经济、文化、建筑等各领域一样。从日本的明治时代(1893),日本人便前赴后继地虚心而又充满激情地、贪婪地吸收西方美术的精华,可以说正是他们这种热情与谦虚,让他们本来的传统与西方文化发生了热烈的交溶与冲突。他们敢于面对批评,进行了诸多改革与尝试,融会东西方的精华。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当代日本油画基本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一套油画体系。
     本文以充实的材料为依据,系统而详细分析了当代日本油画的发展状况、油画的传入、发展轨迹和变迁。介绍了接受西方的新思潮和承载日本美术界发展的各种社会机制以及对日本油画发展起很重要作用的社会环节,深入探讨了日本接受外来文化的态度与方法的精神因素,力图梳理和提供较为清晰的当代日本油画的脉络和现实实态,剖析它存在的各种利弊的深层原因并提出自己客观的见解和思考。
     在当前信息时代的发展中,西方强势文化与全球化趋势正日益消解着民族的差异,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趋向被西方同化危机下,日本是亚洲率先走向现代化的国家。一百年前它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桥梁,今天它仍然可以作为我们接受和吸收西方文化的镜子,所以通过本文对日本当代油画的研究与透析,它所获得的成功和失败及面临的各种困惑与处境,对我国油画艺术今后的发展和前进,肯定会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Japan's history of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of painting almost keeps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art history.It has followed the academicism,impressionism, modernism,and abstractionism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pop and even postmodernism oil paintings.This just liked the other aspects such as economy,culture, and architecture and so on.From Japan's Meiji era(1893),the Japanese advanced wave upon wave to absorb the essence of Western art greedily,with an open mind and passion.It can be said that it is their passion and humility let them blend th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culture into a warm melting and conflict.However,the most importantly, they faced criticism for a number of reforms and experiments,combined the best of East and West.After nearly a hundred years of development,Japanese contemporary paintings has formed its own set of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il system.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ir introduction,and development tracks as well as the vicissitudes systematically,with details and based on rich materials.It introduces the new ideas from the west,all kinds of social mechanisms which had supported the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arts,and the social links,one of the very essential roles in the painting development.The author explores deeply the mental element in the attitudes of accepting the foreign culture and methods.He tries to sort out and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s the readers more clearly context of modern paintings as well as the realistic states.We can see that he also has the ambitions to analyze the various pros and cons of its underlying causes and to propose their own opinions and thinking objectively.
     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the Western strong culture and a trend of globalization is increasingly eliminating national differences,especially under the crisis tha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ends to be assimilated,Japan is the first Asian country to take the lead in the modernization.One hundred years ago,it was a bridge for china to learn from the West,today it can still be a mirror for our Chinese to accept and absorb Western culture.Therefore,this paper will definitely contribute to be a positive reference for our Chines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in painting arts,as it has made commitment to study and dialyze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Japanese contemporary oil paintings,their various confusion and conditions.
引文
[1]《(IMA)绘画的今口》,三越美术馆1997年版,展览的画册前言第3页。
    [2]《2003年第三届油画大展研讨会的发表文章》。
    [1]M·苏立文(英)著/陈瑞林 译:《东西美术的交流》,江西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99-200页。
    [1]河北伦明(日):《美术时评》,斯文阁1994年版,第6页。
    [2]同上,第209页。
    [1]周作人:《周作人论日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1]福泽谕吉(日):《脱亚伦》,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页。
    [1]福泽谕吉(日):《脱亚伦》,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页。
    [1]福泽谕吉(日):《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页。
    [1]福泽谕吉(日):《文明论概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页。
    [1]濑木慎一(日):《日本的前卫1994—1999》,生活之友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
    [1]濑木慎一(日):《日本的前卫1994—1999》,生活之友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118页。
    [1]濑木慎一(日):《日本的前卫1994—1999》,生活之友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2]濑木慎一(日):《日本的前卫1994—1999》,生活之友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1]吴延璆:《日本近代化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4页。
    [1]濑木慎一(日):《日本的前卫1994—1999》,生活之友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1]M·苏立文(英)著/陈瑞林 译:《东西美术的交流》,江西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68页。
    [1]《近代日本美术家列传》,(日)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2004年版,第249页。
    [1]濑木慎一(日):《日本的前卫1994—1999》,生活之友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1]河北伦明(日):《美术时评》,斯文阁1994年版,第14页。
    [1]濑木慎一(日):《日本的前卫1994—1999》,生活之友出版社2005年版,第220页。
    [2]濑木慎一(日):《日本的前卫1994—1999》,生活之友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1]《近代日本美术家列传》,(日)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2004年版,第315页。
    [1]M·苏立文(英)著/陈瑞林 译:《东西美术的交流》,江西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页。
    [1]《近代日本美术家列传》,(日)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2004年版,第394页。
    [1]吉原治良(日);《具体美术宣言》,1956年,第1页。
    [2]吉原治良(日);《具体美术宣言》,1956年,第2页。
    [3]M·苏立文(英)著/陈瑞林 译:《东西美术的交流》,江西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10页。
    [4]M·苏立文(英)著/陈瑞林 译:《东西美术的交流》,江西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10页。
    [1]河北伦明(日):《美术时评·上》,斯文阁1994年版,第74页。
    [2]河北伦明(日):《美术时评·上》,斯文阁1994年版,第218页。
    [1]M·苏立文(英)著/陈瑞林 译:《东西美术的交流》,江西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93页。
    [1]黄笃:《意大利的贫穷艺术与口本的物派》(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06年,第49页。
    [2]引自《KASHIWAGI TOMOO.YOSHISHIGE SAITO:Time Space Wood》,第81页。
    [3]千叶成夫(日):《现代美术逸脱史》,第179页。
    [1]《美术手贴》,斯文阁1994年版,第74页。
    [1]《李禹焕(日)与Alexandra Munroe的谈话》,横滨美术馆1993年版。
    [2]M·苏立文(英)著/陈瑞林 译:《东西美术的交流》,江西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93页。
    [1]大宫知信(日):《美术スキセ ダ 战后美术史》,江西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34页。
    [1]《(IMA)绘画的今日》,三越美术馆1997年版,展览的画册前言第3页。
    [2]《读卖新闻》(关于中坚力1—第四回日本秀作美术展),1982年3月28日版。
    [1]濑木慎一(日):《日本的前卫1994—1999》,生活之友出版社2005年版,第363页。
    [2]《熊本日日新闻》(立足本土开拓新时代—第四十四回熊日综合美术展),1989年12月3日版。
    [1]《现代的视觉》(画集前言),三越美术馆1998年版。
    [2]《现代的视觉》(画集前言),三越美术馆1998年版。
    [1]《月刊美术》,三越美术馆1995年12月版。
    [1]河北伦明(日):《岛田章三画展》(画集前言),读卖新闻社1989年版。
    [1]《月刊美术》(野田弘志与诹访敦对话),三越美术馆2006年10月版。
    [1]《月刊美术》(野田弘志与诹访敦对话),三越美术馆2006年10月版。
    [1]《第一回春阳会展画集》,春阳美术家协会1922年版。
    [1]《月刊美术》,三越美术馆2003年10月版。
    [2]《月刊美术》,三越美术馆2003年10月版。
    [1]《月刊美术》(追求效率性会给文化带来衰退的危机),三越美术馆2005年12月版。
    [1]福泽谕吉(日):《文明论概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页。
    [2]陈永明:《日本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3年版,第310页。
    [1]《大学的序列》,朝日新闻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
    [1]濑木慎一(日):《日本的前卫1994—1999》,生活之友出版社2005年版,第209页。
    [2]濑木慎一(日):《日本的前卫1994—1999》,生活之友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页。
    [1]叶渭渠:《日本文学史》,广西师范出版社1997年版,第44页。
    [1]宫崎进(日):《相笠昌义画集》(相笠昌义的眼光),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
    [1]德拉克罗瓦(法) 著/李嘉熙 译:《德拉克罗瓦日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07页。
    [1]东山魁夷(日) 著/唐月梅 译:《探索日本之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7页。
    [1]张文锋 译:《象征主义·意象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0页。
    [1]《美术之窗》,生活之反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31页。
    [1]《国领经郎画集》,朝日新闻出版社1983年5月版。
    [2]《国领经郎画集》,朝日新闻出版社1983年5月版。
    [1]佐佐木丰(日):《画风的小偷》,艺术新闻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1]佐佐木丰(日):《画风的小偷》,艺术新闻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1]佐佐木丰(日):《画风的小偷》,艺术新闻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1]《月刊美术》,三越美术馆2001年10月版。
    [1]《近代日本美术家列传》,(日)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2004年版,第81页。
    [1]高川光太郎(日):《スバ 》,1910年版,第10页。
    [2]高川光太郎(日):《スバ 》,1910年版,第10页。
    [1]冈本太郎:《今日的艺术》,光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1]《月刊美术》,三越美术馆1997年6月版,第64页。
    [2]《月川美术》,三越美术馆1997年6月版,第64页。
    [1]《日本秀作美术展》(河北伦明、村木明、岩崎吉一访谈),读卖新闻出版社1982年3月25日版。
    [1]大宫知信(日):《美术スキセ ダ 战后美术史》,东京印书馆2006年版,第242页。
    [2]大宫知信(日):《美术スキセ ダ 战后美术史》,东京印书馆2006年版,第243页。
    [3]大宫知信(日):《美术スキセ ダ 战后美术史》,东京印书馆2006年版,第244页。
    [1]大宫知佶(日):《美术スキセ ダ 战后美术史》,东京印书馆2006年版,第212页。
    [1]濑木慎一(日):《日本近代事件簿》,江西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00页。
    [1]河北伦明(日):《美术时评·下》,斯文阁1994年版,第421页。
    《昨日、今日的美术家》 河北伦明(日) 讲谈社 1985.7
    《视觉艺术的社会心理》 中川作一(日)著/赵秀侠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近代日本美术家列传》 濑木慎一(日) 神奈川美术馆 1998
    《现代美术事典》(日) 美术出版社编 1990
    《现代美术的历史》 上田高弘(日) 美术出版社编 1988
    《日本美术演进小史》(日) 东京日本评论社 1988
    《藤田嗣治“异邦人”的生涯》 近藤史人(日) 讲谈社 2001
    《近代美术事件簿》 濑木慎一(日) 讲谈社 2004
    《从美术的角度看日本文化观》 盐田博子(日) 集英社 2002
    《近代日本绘画史》 高阶秀尔(日) 集英社 1996
    《东西艺术精神的传统和交流》 山本正男(日) 东京理想社 1995
    《青木繁》 河北伦明(日) 日本经济新闻社 1985
    《三尾公三》 河北伦明(日) 日本经济新闻社 1992
    《安井曾太郎》 河北伦明(日) 日本经济新闻社 1992
    《池田满寿夫》 河北伦明(日) 日本经济新闻社 1992
    《有元利夫》 河北伦明(日) 日本经济新闻社 1992
    《富田物一郎》 河北伦明(日) 日本经济新闻社 1992
    《大津英敏》 河北伦明(日) 日本经济新闻社 1992
    《裸妇、国领经郎》 河北伦明(日) 日本经济新闻社 1992
    《MADO美术之窗》(日) 生活之友社 2001.9
    《MADO美术之窗》(日) 生活之友社 2002.3
    《MADO美术之窗》(日) 生活之友社 2003.2
    《MADO美术之窗》(日) 生活之友社 2005.1
    《月刊美术》(日) 实业之日本社 1960-2007
    《美术手帖》(日) 美术出版社 1982-2008
    《艺术新潮》 新潮社 1998-2006
    《现代日本的美术》 生活之友社 1990-2006
    《日本前卫1945-1999》 濑木慎一(日) 生活之友社 2007
    《艺术公论1988-2007》 濑木慎一(日) 日本美术出版社 2007
    《风土》 和迁哲郎(日)著/陈力卫译 商务印书馆 2006
    《现代日本绘画》 本江邦夫(日) 书房 2006.12
    《今日的艺术》 冈本太郎(日) 光之社 1999.3
    《日本的传统》 冈本太郎(日) 光之社 2006.4
    《日本近代的步伐》 丰桥市美术博物馆 1994.10
    《宫崎进展》 横槟美术馆 2002
    《美术时评》(上下集) 河北伦明(日) 思文阁出版 1994
    《日本文化论》 石田英一郎(日) 筑摩书房 1969.5
    《日本人的意识构造》会田雄次(日) 讲谈社 1970.11
    《战后美术展略史(1945—1990)》 浅野敞一郎(日) 求龙堂 1997.3
    《日本人的精神史》(全6卷) 龟井胜一郎(日) 文艺春秋社 1967
    《被西欧的冲击的日本》 平川祜宏(日) 讲谈社 1974
    《近代日本绘画史》 河北伦明、高偕秀尔(日) 中央公论社 1978
    《日本美术院史》 齐藤隆三(日) 中央公论美术出版社 1974
    《近代日本画的光芒》 岩崎吉一(日) 东京新闻社 1995.5
    《东洋的美学》 水尾比吕志(日) 美术出版社 1963.8
    《武士道》 新渡户稻造(日)/张行彦译 商务印书馆 1993
    《日本人为什么成功》 森岛通夫(日)/胡国成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
    《战后美术史》 大宫知信(日) 东京印书馆 2006.10
    《美与游历》(东山魁夷的世界) 东山魁夷(日)著/诸葛蔚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日本人的意识构造-风土历史、社会》会田雄次(日)著/何慈毅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文明论概略》 福泽谕吉(日) 商务出版社 1980
    《丑陋的日本人》 高桥敷(日)/王新民 译 古吴轩出版社 2008
    《日本电影100年》 四方田犬彦(日)著/t众一译 三联书店 2006
    《日本与日本人》 小泉八云(日)著/胡山源 译 九州出版社 2005
    《画风泥棒》 佐佐木豊(日) 艺术新闻社 2000.8.20
    《激荡的百年史》 前首相吉田茂(日)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2
    《爱与痛的边缘》 余杰 大象出版社 2001
    《日本教育》 陈永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日本论》 戴季陶 九州出版社 2005.4
    《20世纪日本美术》 刘晓路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3
    《日本美术史纲》 刘晓路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6
    《西风东渐—中日摄取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 于桂芬 商务印务馆 2001.7
    《日本古代文学思潮史》 叶渭渠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1
    《日本哲学与现代化》 卞崇道 沈阳出版社 2003.4
    《日本文化-模仿与创新的轨迹》 王勇 高教出版社 2001.3
    《日本文化史》 叶渭渠 广西师范出版社 2003.4
    《哀物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 叶渭渠 广西师范出版社 2003.4
    《东亚文明撞击—日本文化的历史与特征》 高增杰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6
    《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 王晓秋 中华书局 2000.8
    《看不透的日本》 李兆忠(编著) 东方出版社 2006.12
    《中国文化的展望》 殷海光 上海三联书店 2002.12
    《抽象派绘画史》 米歇尔,瑟福(美)著/王昭仁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2
    《东方古典美—中日传统审美意识比较》 姜文情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9
    《21世纪日本沉浮辩》 蒋云峰(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3
    《创造精致》 李砚祖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1.3
    《近代中日绘画交流史》 陈振濂 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0.10
    《周作人论日本》 周作人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9
    《日本的文明》 叶谓渠(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荣衰论 战后日本经济史1945-2004》 孙执中 人民出版社 2006
    《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边界》 高名潞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8
    《禅宗与中国文化》 葛兆光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6
    《现代与后现代》 河清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8.11
    《中国思想史论集》 徐复观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4.6
    《艺术与视知觉》鲁道夫·阿恩海姆(美)/腾守尧、朱缰源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8
    《德川宗教:现代日本的文化渊源》贝拉(美)著/王晓山、戴茸 译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中津大学出版社 1998.8
    《现代艺术哲学》H·G·布著腾宇译(美)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3
    《东西方美术的交流 M·苏立文(英)著/陈端林 译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8.6
    《菊与刀》 鲁思.本尼迪克特(美) 商务印书馆 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