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历史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整合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涉及课程目标、教材编写、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以及课程资源等问题,其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利用是重要环节。历史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是历史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如何有效整合纷繁的历史课程资源,是值得我们研究、解决的问题。
     历史课程资源整合是指使不同的历史课程资源因素融入到相同的课程目标之中,使这些课程资源都紧紧围绕课程目标这个“魂”来展开。本文主要从课程结构资源整合、信息化网络资源整合和政史地学科资源整合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充分利用和合理整合历史课程资源将有助于历史课程的顺利实施以及人文素养的提高。
     教师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同时也是课程资源的整合者,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决定了课程资源的整合力度和效度。学生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对教育教学具有能动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课程资源,在这个意义上说,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我们在课程资源整合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师和学生的作用。课程资源整合必须坚持针对性、系统性、教师的指导性和学生间的协作性原则,因地制宜地整合纷繁的历史课程资源。
The present reform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poses us a new question for study, that is, the use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It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to realize the aim of curriculum, thus requires the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teachers, and the whole society. The use and integration of history curriculum resour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alizing the standard of curriculum in history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history in our county. Therefore, how to conform the complex curriculum resources effectively in history is the question, which is worth our studying and solving.
     That resource integrates the history course is that the history course resource factor showing diversity to melts enter to making course resource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course target come to spread out this "soul" in identical course target.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be that structure resource integrates , informationization network history resource integrates county history field discipline resource from the course to integrate three aspect being in progress mainly expound. Integrate history course resource fully utilize and rational carrying out smooth being helpful to a history course and the humanity accomplishment rise.
     Teachers are not only the most integrator of course resource, but themselves the most important curriculum resource. They decide the potency and effect of the curriculum resources’conformity. As one of main bodies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students are motile to teaching and education. Students can gain curriculum resources through many kinds of ways. In this sense, students are also the important curriculum resources. The curriculum resources conformity must persist the certain principles, pay attention to pertinences, systematic ness, teacher's instruction and students' cooperation, and as circumstances permit effectively conform complex history curriculum resources.
引文
①朱慕菊主编、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4 月第一版,第 256 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 7 月版,第 35 页
    ①余伟民 《历史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187 页
    ①杜作润,《课程整合的现实性解说》,《现代大学教育》,2001 年第 1 期
    ②李子运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中国远程教育》,2001 年第 5 期。
    ③何可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 年第 1、2 期。
    ①吴志宏.中小学管理比较.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
    1、朱慕菊主编、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 4 月第 1 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3、朱汉国/王斯德主编,《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4、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年 12 月第 1 版.
    5、刘军:《历史教学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6 月第 1 版.
    6、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7、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8、杨扬主编:《历史教学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9、于春燕 王文丰编著:《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示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10、白月桥著:《历史教学问题探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11、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年版.
    12、彭邵东:《信息技术教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13、张彦灵 李有梅:《网络教育基础与应用技术》,西南交通出版社,2003 年 6 月版.
    14、崔保国:《信息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8 月版
    15、李运林 徐福荫:《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8 月版
    16、祝智庭:《网络教育应用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 9 月版
    17、马和民 吴瑞君:《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年 12 月版
    18、余武:《教育技术:信息时代教与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19、黎加厚:《教育技术教程: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教与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20、高校教育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理论导读:信息时代的教学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21、刘捷:《挑战 21 世纪的教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年版
    22、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年版
    23、金吾伦:《塑造未来——信息告诉公路通向新社会》,武汉出版社,1998 年版
    24、李晓文,王莹编著:《教学策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25、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
    26、乌美娜主编:《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
    27、张学斌编著:《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28、周小山、严先元编著:《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9、钟启泉主编:《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30、施良方:《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年版
    1、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教育研究》,2001 年第 9 期
    2、范兆雄:《课程资源的曾面与开发》,《教育评论》,2002 年第 4 期
    3、全平:《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2002 年第 4 期
    4、张雪芳:《课程资源整合探究式教学初探》,《教学研究》,2005 年 11 期
    5、范兆雄:《课程资源系统分析》,《西北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 5 期
    6、王苏:《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研究》,2002 年第 6 期
    7、季苹:《论课程结构(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小学管理》,2001年第 2 期
    8、熊和平:《浅谈对地方实施与管理国家课程的几点认识》,《教学与管理》,2003 年第 1 期
    9、许洁英:《试论国家课程的作用与特点——以英格兰国家课程为例》,《西北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2 期
    10、卓晴君,徐岩:《关于地方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2 年第 4 期
    11、赵志军:《地方课程建设应把我的几个关键问题》,《中国教育学刊》,2002 年第 3 期
    12、柳夕浪:《地方课程管理:地位、作用与策略》,《课程 教材 教法》,2001 年 11 期
    13、艾志辉:《突出地方课程特征,编出地方教材特色》,《课程改革研究》。
    14、徐玉珍:《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开发关系评析》,《教育科学研究》,2002 年第 5 期
    15、尹德涛:《中国大陆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中小学教学研究》,2002年第 6 期
    16、唐林飞:《校本课程开发中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杭州示范学院 人文学院,310012
    17、赵登明:《新课程改革与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历史教学》,2006 年第 2 期
    18、魏铁进,《网络环境下我国信息资源整合问题思考》,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4):65-68.
    19、王丽华:《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黑龙江教育》,2002 年第 11 期
    20、王珊莉:《高中历史多媒体课件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宁波大学学报(教育教学版)》,2000 年第 3 期
    21、王志华:《论历史多媒体课件中的启发式导入新课》,《教育探索》,2003 年第 10 期
    22、周德芬:《浅谈多媒体历史教学》,《中国教育科学探究》,期刊网资源。
    23、李冬梅:《基于网络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初探》,《历史教学》,2002 年第 5 期
    24、何成刚、陈亚东:《历史教学网络资源的分类及开发》,《历史教学》,2002 年第 12 期
    25、韩月玲:《多媒体课程资源整合的探讨》,《现代远距离教育》,2003 年第 2 期
    26、曹诗图:《“史地结合”的学术研究传统应该继承发扬》,《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9 年第 1 期
    27、颜士之、许为民:《张其史地结合思想与浙江大学史地系办学特色》,《浙江大学学报》,1998 年第 3 期
    28、陈晓力:《关于高中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3)
    29、谢慧盈:《发展课程理论、结构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课程·教材·教法》,2000(2)
    30、黎加厚:《现代教育技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课程·教材·教法》,1997(4)
    31、杜作润:《课程整合的现实性解说》,《现代大学教育》,2001(1)
    32、赵启泰、赵守文:《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人民教育》,2001(5)
    33、杨启亮:《论主体性教师素质的培养》,《教育评论》,2000(2)
    34、王长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重新发现》,《教育研究》,2001(11)
    35、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教育研究》,2001(12)
    36、叶澜:《在学校改革实践中造就新型教师》,《中国教育学刊》,20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