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能指的漂移—近三十年文学中的“身体”书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身体审美意识的上升,是当代文化最引人注目的景观之一。这一景观的理论背景来自西方古典哲学的“理性精神”向“感性经验”的转变。尼采、德勒兹、梅洛-庞蒂等哲学家以身体为准绳,将身体推进到一种认知主体论的地位。其后,由于受到20世纪中后期的后现代思潮和语言学转向的影响,身体被看作具有隐喻功能的能指,随着身体所指的变动而漂移。身体的这种所指转移和能指滑动的逻辑,使得我们有可能以身体书写为视角,对近三十年文学做出考察。
     在文革叙事中,“身体”作为一种政治的隐喻,面临两种矛盾的处境。一方面人们几乎看不到令人信服的基于个体经验的身体存在,例如文革叙事对女性身体的压制和“性”话语的遮蔽,另一方面作为“大他者”的民族身体的欲望性又无限膨胀,标语、口号、政治抒情诗、革命样板戏体现出了集千万人意志的民族自立、消除剥削压迫的人民公意。把身体的这两种处境缝合在一起的逻辑,从民众心理层面看是出于平等、公义等现代理念的追求;从身体修辞层面来看,是依靠隐喻和象征、领袖身体的借用、英雄叙事等叙事手法;从身体的欲望根性来说,则在于欲望是一种希望得到他者承认的欲望。平等的、民族独立的、反抗压迫的身体话语,既代表了中国革命的欲望想象,又折射出它只是西方现代话语的附属形式。
     文革叙事的遗产是丰富的。一方面,对于现代性的诉求,在新启蒙叙事中得到延续,只不过欲望主体被知识精英取代。文革叙事的受难模式,在新启蒙叙事话语中被一再使用,具有代表意义的先锋人物的自虐般的精神享受、身体退场模式依旧;另一方面,文革所压抑的东西,如对物欲、金钱欲、享乐欲、快感的追求等,在新生代和消费叙事中得到了相反的回应。
     新启蒙叙事中知识分子身体的出场,带来了这个新的审美趣味。在“人道主义”的正义立场之上,新启蒙叙事高扬人的形而上理性精神,成功将形而下的身体边缘化。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新启蒙思想始终无法摆脱大他者象征秩序的语言控制。而这在紧随其后的新生代叙事中受到有效的抵制。
     新生代作家们主动割裂了意识形态大他者的话语控制,这体现在类似“断裂"事件和挑战“父权”的性话语,以及女作家们的身体写作之中。通过对身体的本质直观,对隐喻的拒绝,对长期遭受男性中心主义压制的女性身体的展示,新生代叙事完成了文学史上的身体书写。新生代叙事的最直接的后果是把身体本体上升到了抵御生命虚无的层面,但是由于语言的象征本性,新生代在诗性地完成存在世界的展开之时不可避免地走上彻底的虚无之路。
     消费时代的来临,使得20世纪末以来的身体处境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一种基于大众消费平台的艺术生产、传播、接受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得以铺展开。70后作家把身体及其欲望功能成功地转化成了可消费的欲望之物,在消费之物产生的快感以及快感交换中,身体成为一种满足大众意识形态又操纵大众意识形态的当代景观。身体以转喻了的存在之物的形式被客观化、景观化、消费化,身体的新的在世方式,标志着一个幻像胜过现实的景观社会的到来。
The rise of the aesthetic ideology of body is one of the most conspicuous spectacles in contemporary culture.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s of this spectacle come from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rational spirit" to the "perceptional experience" of western classical philosophy. The philosophers such as Nietzsche, Deleuze, Merleau-Ponty take body as the criterion and push on body to the position of cognitive subject. Then, influenced by postmodernism and changes of linguistics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periods of the 20~(th) century, body is taken as the signifier with metaphor functions, drifting as the changes of the signified of body. The logic of the signifier's transfer and the signified's slide of body makes us study recent thirty years' literature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ignifier of body.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narrative, "body" is facing two sharply contradictory situations as a metaphor of politics. On the one hand, people can hardly see the convincing body existence based on individual experience, for example, the suppression of the female body and the shadowing of the "sexual" discourse. On the other hand, the desire of the national body as the "Other" is expanding unlimitedly. Posters, slogans, political lyrics and revolutionary model operas reflect hundreds and thousands people's will of national self-reliance and the consensus of the elimination of explotiation and oppression. The logic of suturing the two situations of body is for the pursuit of modern ideas of equality and jus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ople's psychology, for the narrative practices such as metaphor and symbol, the use of leaders' body and heroic narrativ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dy rhetoric and for the desire which wishes to be recognized by the "other" from the desire root of body. The body discourse of equality, national liberation and revolt against oppression not only represent the desire and imagination of China's revolution, but also refract that it is just the subsidiary form of western modern discourse. Its own desire is in fact the hostile "other's" desire.
     The heritag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narrative is rich. On the one hand, the demands of the modernity continue in the new Enlightenment narrative, but the desire subject is replaced by the knowledge elite. The suffering mod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narrative is used again and again in the narrative discourse of the Enlightenment. The mode of representative pioneer figures' self-flagellating spirit enjoyment and the withdrawal of body remains. On the other hand, the things depressed by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such as the desire of goods, the desire of money, the desire of pleasure-seeking and the pursuit of pleasant sensation receive opposite response in the new generation and consumption narrative.
     The appearance of intellectuals' body in the new Enlightenment narrative has brought this new appreciating interest. On the justice stand of "humanitarianism", the new Enlightenment narrative lifts the human's metaphysical rational spirit subjectivity and successfully marginalizes the under-metaphysical existing way of body. The reason for this kind of result is that the new Enlightenment ideology still can not get rid of the linguistic control of the "Other" which symbolizes order. However, these disadvantages are effectively boycotted in the following new generation narrative.
     The new generation writers take the initiative to sever the discourse control of the ideology "Other", which is reflected in a similar "broken event", in the sexual discourse challenging the "patriarchy" and in the female writers' body writing. Through the direct observation of the nature of body, the rejection of metaphor and the exhibition of the female body long suppressed by the male-interest oriented society, the new generation narrative has completed the excellent body writing in the literature history. The most direct consequence of the new generation narrative is lifting the noumenon body to the balance tactics which resists the emptiness of life, but the new generation inevitably heads for the complete nothingness when they finish the launching of the existing world poetically because of the nature of nothingness of language.
     The advent of consumer era makes the situations of body since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have a fundamental transition. A kind of art production, dissemination and reception mode based on the platform of mass consumption spreads out with the mod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writers of the later 70s successfully transform body and its desire functions into things of desire that can be consumed. In the pleasant sensation of consuming things and the exchanges of pleasant sensations, body becomes a modern spectacle that not only reflects mass ideology but also controls mass ideology. Body exists as an object, spectacle and consumption in the form of metonymy. The new existing form of body symbolizes the advent of a spectacle society that phantasm is more important than reality.
引文
[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47页。
    [2]艾尔文·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1页。
    [3]参见汪民安、陈永国《身体转向》《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第1页。
    [4]参见杨大春《语言、身体、他者--当代法国哲学的三大主题》,三联书店,2007年11月版;姜宇辉《德勒兹身体美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参见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特纳《身体与社会》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另参见春风文艺出版社在2000年推出的14种在西方产生一定影响的身体研究的译作,如《身体与社会》、《身体意向》、《身体与性属》、《身体史话》、《身体思想》、《身体与情感》等。2002年6月,华龄出版社推出“生理人文系列图书”,其中包括《接吻的历史》《乳房的历史》等西方身体研究译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沐浴的历史》等。
    [7]笔者从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以“身体写作”进行逐年检索,得出的直接相关论文每年仍以二、三十篇计。
    [1]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的性、爱和爱欲》,陈永国,汪民安等译,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2]特纳《身体问题:社会理论的新近发现》,汪民安 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3]凯特·米利特《性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4]于坚 谢有顺《写作是身体的语言史》,《花城》,2003年第3期。
    [1]参见《文艺争鸣》关于“新世纪”文学研究专栏,陈晓明、程光炜、李杨等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当代文坛》等关于新时期文学、重返八十年代的系列研究成果。2008年4月11日上海市作协举行的“新时期文学三十年”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对于近三十年文学的经典化、八九十年代文学的比较等都有所探讨。参见傅小平《当代文学:有大作无大师?》《文学报》2008-4-25
    [1]邓晓芒《文学与文化三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614-633页。
    [1]科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06--307页。
    [2]序言部分 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对于中国学界来说,“身体”命题的发生源头显然在西学,学界引入身体范畴是西学东渐的结果。笔者以为尽管就古代汉语史来看“身”的命题从《黄帝内经》而至儒、道、释学皆有可考,然而儒学的“心、性、身”之论与西方社会学、史学、美学意义中的身体无论是概念内涵、精神脉络、审美路向还是论说方式都存在较为本质的区别。尽管汉语“身体”观念史对于本论题具有相当的参照意义,但中西身体观的互文关系远非短短一篇导论所能解释清楚,限于论题规模和笔者的学术能力,在此略去。相关讨论可参阅杨儒宾《儒学身体观》,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学研究所筹备处,1996年版:周与沉在《身体:思想与修行--以中国经典为中心的跨文化观照》,中国社科出版社,2005年版;张艳艳《先秦儒道身体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2]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6页。
    [1]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82页。
    [2]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3]吉尔·德勒兹《尼采与哲学》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1]吉尔·德勒兹《尼采与哲学》,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
    [2]梅洛·庞蒂《知觉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学的结论》,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1页。
    [3]杨大春《语言、身体、他者--当代法国哲学的三大主题》,三联书店,2007年11月版,第139页。
    [1]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17页。
    [2]黄作《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3]《助成“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93页。
    [1]转引自黄作《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1页。
    [2]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页。
    [3]王晓华在《身体美学--回归身体主体的美学》(《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区分了以身体主体、身体客体、身体主客统一体三种认识论的审美形态之后,认为以身体为审美主体才是身体美学的根基。这种论断既没有摆脱身体主客体对立的二元论划分,又带有明显的身体一元论的独断色彩。笔者认为,在身体美学中,与其机械地鉴别身体主客体,不如以现象学地方法将这个问题悬置起来,去直观地分析“身体”所附着的文化意义。就文学身体学来说,从身体的修辞进入探讨近年来有关身体叙事的历史和现实价值,或许是一条较为合理的路径。
    [1]杨儒宾《儒学身体观》,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8年版,第2页。
    [2]约翰·奧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春风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3]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6--40页。
    [4]葛红兵《身体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第16-17页。
    [5]让-吕克·南茜《身体》,《后身体:文化、权力和和生命政治学》,汪民安 陈永国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3页。
    [1]齐泽克《如何令身体陷入僵局》,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7-79页。
    [2]于坚、谢有顺《写作是身体的语言史》《花城》2003年第3期。在这篇对话中,于坚也认为作品本身有身体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体,问题在于:你作为诗人,与别的身体的不同,就在于你的 身体能够超凡脱俗地说话。……而一个诗人的语感直接来自身体,是最少受到教育改造的部分。”
    [1]能指是拉康从索绪尔那里借用来的语言学概念。拉康对能指重新加以阐释,构筑自己的象征界域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拉康接受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中关于语言和言语,能指与所指的区分。在索绪尔那里,能指(语言的音响形象)和所指(意义)是语言符号的一体两面,不可分割,但在拉康看来,能指对于所指具有源出意义,能指产生所指,并且在所指之上自由漂移,由能指漂移构成的能指链条形成象征性的符号集合。这个先验于个体在世的象征性语言的集合在婴儿走出镜像阶段之后取代了镜像阶段中的那个异己的“小他者”,形成了新的“大他者”,决定着主体,产生世界。参见拉康《无意识中文字的动因或自弗洛伊德以来的理性》《拉康选集》,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424-586页。
    [2]科林伍德《精神镜像》,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3]彼得·布鲁克斯《身体活--现代叙述中的欲望对象》,2005年版,第2页。作者认为的现代叙述指的是以18世纪为起点的文学叙述。
    [4]彼得·布鲁克斯《身体活--现代叙述中的欲望对象》,2005年版,第10页。
    [1]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06页。
    [1]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
    [2]马元龙《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东方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46-150页。
    [3]葛红兵《轻柔的快板》华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1]典型的例证是:2004年4月《文学评论》编辑部、《文学前沿》编辑部在北京联合主办了“身体写作与消费时代的文化症状学术讨论会”包括钱中文、童庆炳、张颐武、朱大可、孟繁华、陶东风、叶舒宪等在内的50多位学者,从各个角度对“身体写作”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2004年第4期的《文学评论》刊登了该讨论会的综述。2004年第4期《求是学刊》刊发了题为“身体写作及其文化思考”的一组笔谈,其中包括孟繁华的文章《战斗的身体与文化政治》、黄应全的《解构“身体写作”的女权主义颠覆神话》以及彭亚非的《“身体写作”质疑》。2004年第5期的《文艺争鸣》以“身体写作的文学考察',为题发表了一组评论文章,包括:阎真的《身体写作的历史语境评析》、朱国华的《关于身体写作的诘问》以及林树明的《关于“身体书写”》伴随着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及学术期刊上的讨论,一些学术网站上也组织了激烈的论争:“世纪中国”网站的“世纪周刊”2004年5月“时代专题”为:“欲望与愤怒”:重论“身体写作”,收入朱大可的《肉身叙事的策略、逻辑及其敌人》、张柠的《肉体符号的文化分析》以及张念的《身体写作的前生今世》3篇文章。2004年8月,“文化研究”网第13期的“批评视域”栏目,以赵凝的“胸口写作”为引子,组织了一场学者-文人(包括尹丽川、王朔、朱大可、张颐武等)之间关于“身体写作”的大讨论。
    [2]南帆《身体的叙事》《天涯》2000年第6期。
    [3]王晓华《西方生命美学局限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4]王晓华《个体哲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页。
    [1]《求是学刊》2004年第6期。
    [2]《江海学刊》2005年第2期。
    [1]可参见葛红兵的《身体政治》,葛红兵先生总结了四种身体本位的汉语始源思想即:贵身;赤身;修身:舍身体现的是以身为贵的身体本体论思想,但后世尤其是儒家正统思想更看重心、性、理、气,而使身的肉身实践者内涵、身的躯体学含义,身的自在自为者地位被取消了,成了心的从属物。周与沉在《身体:思想与修行》中也认为:中国经典思想中的身体是一气流通的生命体,精气化行的行躯、心灵、神明诸层面,以显/微、彰/隐、明/暗有别的方式涵育于实存性的身体中。相对于西方思想世界的“身/心”、“灵/肉”二分,中国古代身体观呈现出“形--气--心”三相一体的理想结构。
    [1]布迪厄《实践感》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页。
    [3]柄古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2006年8月版,第12页。
    [1]文革叙事是一个概念宽泛而模糊的概念。本文所指仅限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文艺形态,如阶级斗争小说、革命样板戏、地下文学等,而不包含进入新时期以后创作的反映文革历史的文学创作。
    [2]汉娜·阿伦特《论革命》,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1]古斯塔夫·勒庞《革命心理学》,佟德志、刘训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2]谢冕《文学的绿色革命》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7页。
    [1]黄俊杰《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身体政治论”:特质与含义》国际汉学(第四辑),大象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页。
    [2]汤普森区分了意识形态各个阶段的所指差异。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被用来作为批评青年黑格尔派的错误概念“是一种理论学说和活动,它错误地认为观念是自主有效的,它不了解社会-历史生活的真正情况与特点”;马克思、恩格斯的概念中同时伴随着一个阶级论的副概念即:“它是一种观念体系,它表达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以幻想的形式代表阶级关系”以及一个潜在的概念:“意识形态是一个代表体系,它通过人们着眼于过去而不是将来,或者着眼于掩盖阶级关系和脱离对社会变革的集体追求,用以维持现存的阶级统治关系”。在列宁和卢卡奇和曼海姆等人的阐述中,经典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的批判色彩被驱除,代之以一个中性的概念:“意识形态可以被视为受环境制约的、使人们(包括参与以形态分析的人们)所共有的思想和经验模式的交织体系”。《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30-58页。
    [3]宋光瑛《银幕中心的他者--“革命样板戏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文艺研究》2007年第4期。
    [1]这里隐含着一个悖论:女性因为容易受伤害而起身闹革命,但残酷的战争中,女性无疑更容易受到伤害,《红》剧的解决办法是让革命队伍里唯一的男性洪常青的牺牲,用他的肉身牺牲替代了观众可能因为女性牺牲而产生的对革命正义的质疑。为此,《红》剧几乎用整整一幕来表现洪常青英勇就义。
    [2]转引自方成《精神分析与后现代批评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0页。
    [1]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6页。
    [2]黄子平《灰澜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
    [3]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和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48-70页。
    [4]南帆《文学、革命与性》《文艺争鸣》2000年第5期。
    [5]《艺术世界》,2000年第11号。
    [1]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年版14页。
    [2]齐泽克《幻想的瘟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4页。
    [3]《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洪子城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519页。
    [4]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新星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34-35页。
    [1]蔡翔、费振钟、王尧《文革与叙事:关于文革研究的对话》。《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2]刘小枫《现代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21页。
    [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9页。
    [1]李扬《毛泽东文艺思想与现代性》,张颐武编《现代性中国》,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页。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625页。
    [3]杨建《中国知青文学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143-144页。
    [4]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2003年1月版,第2页。
    [1]《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分为激进派、文革幸存者和既得利益者,但这种划分仅指中共高层的权力架构,而忽略了民间和大众意识形态。
    [2]这些地下手抄本共同的特征是,情节离奇,充满暴力、玄疑,主题多为正邪斗法,邪恶的一方或者是西方反华势力,或者是国民党的潜伏特务.其中像《绿色的尸体》、《一百个美女的塑像》更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糜烂生活的中国式想象。参见白士弘编《暗流:文革手抄文存》,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以“白洋淀”诗歌为代表的地下诗歌显然没有以西方为假想敌,但很多诗人更倾向于普希金、叶赛宁、茨维塔耶娃的抒情方式,并没有表现出对西方特别的仇恨或者亲近。
    [3]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天涯》,1997年第5期。
    [4]何言宏《共谋与裂隙--伤痕、反思小说新论之一》《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5]吴子林《现代性、现代性体验与文革文学》《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94年版,第76页。
    [2]浩然《有关〈金光大道〉的几句话》,《金光大道》附录,华龄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3]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天涯》,1997年第5期。
    [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73-374页。
    [1]苏珊·桑塔格《作为隐喻的疾病》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24页。
    [1]《艳阳天》第一卷出版于1964年,第二卷出版于,1966年3月,第三卷出版于1966年5月,考虑到作品内容、形式上与文革叙事具有的连续性因素,我也把这部作品看作文革小说。
    [1]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7页。
    [2]Alexsandre Kojeve,Introduction to the Reading of Hegel,trans.J.Nichols,Jr.New York:Basic Books,1969,P7
    [3]《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22页。
    [1]罗兰.巴特《批评随笔四》,转引自彼得·毕尔格《主体的退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87页。
    [2]樊国宾《主体的生成--50年成长小说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30页。
    [1]《舍勒选集》刘小枫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39页。
    [2]文革爆发后先后,在大连的苏联公民因没有佩戴毛主席像章,而被游街示众,而1967年,由于缅甸政府要求当地左翼学生摘下毛主席像章时,引发了骚乱和冲突。《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50页,154页。
    [1]《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94年版,第73页。
    [2]祝克懿《语言学视野中的“样板戏”》,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1页,310页。
    [1]威廉·布兰查德《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分析》,戴长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1]“文革”期间,全国各地(以北京和上海为中心)纷纷设立名目繁多的创作班子与写作小组专职文艺创作与批评,它们遵循“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的“三结合”创作原则,文艺作品。在当时造成比较大影响的创作成品有《金训华之歌》(仇学宝、钱家梁、郭鸿喜)、《牛田洋》(署名南哨)、《桐柏英雄》(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桐柏英雄》创作组集体创作,前涉执笔)、《虹南作战史》(上海县《虹南作战史》写作组)等,这些作品的署名大都是以集体(创作班子/写作小组之名)为名,有的署名以集体匿名的方式出现,如《牛田洋》的作者署名为“南哨”,这是写作小组的笔名。当时较为知名的集体笔名有:初澜、江天(文化部写作班子);梁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写作组):丁学雷、方泽生、罗思鼎、任犊、方耕、常峰、方岩梁、石一歌(上海大革命批判写作小组,根据小组成员与文章内容而取的多个笔名):解胜文(陆军27军写作组):此外还有北京的辛文彤、洪广思,唐晓文等。参见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1999年版,第186页,209页。
    [1]例如,出版于1978年12月的一本短篇小说集的卷首,仍然按照政治斗争模式配以《努力写好革命人民同林彪、“四人帮”的斗争》为题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在内容提要部分介绍说:这些作品,力图通过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揭露林彪、“四人帮”的罪行及其恶劣影响,表现人民群众对“四人帮”的仇恨,对党的热爱,以及对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醒来吧,弟弟》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2]布迪厄等:《实践与反思》,中央编译出版社 第133-134页。
    [3]李扬《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文艺研究》,2005年第1期。
    [1]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155页。
    [1]《关于(一个冬天的童话)》《当代》1999年第3期。
    [2]王蒙的发言见《我们的责任》,《文艺报》1979年第11、12期合刊号;鲁彦周观点见:《鲁彦周小说散文选集后记》,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446页;刘绍棠:《走在乡土文学的创作道路上》,见其《一个农家子弟的创作道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29页。
    [3]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74页。
    [1]据统计,1978年,1979年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伤痕和反思小说占到60%左右,如果去除军事、儿童、科幻类题材的小说,则要占到70%--80%许志英、丁帆编著的《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4--46页。
    [1]麦克法考尔 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1]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387页。
    [2]叶秀山《康德之“启蒙”观念及其批判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这其中的矛盾性,在林毓生看来,很符合韦伯的“ideal-type”观念,这一理念指的是形成对于历史探索性的理解所建构的“本身具有前后一致(不自相矛盾)的思想图像”。正是由于这种思想图像具有概念上的纯粹性。因此是不可能在实在中的任何地方发现它所要指称的东西,所以韦伯说它是一个“乌托邦”。在林毓生看来,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式用思想革命来改造国民性的论式蕴涵了自我否定的逻辑。他们的语言只能被其他人当作是疯话。根本无法沟通,遑论思想革命!鲁迅带有一元式思想决定论倾向的论式,无可避免地陷入了逻辑的死结。他自己也变得绝望。这样的逻辑死结命令(逼使)鲁迅及其追随者非自我否定思想革命不可--因此非另找出路不可。这种自我否定的逻辑,从韦伯“理念型分析”的观点来看,已经蕴涵在“思想革命”的逻辑之内了。《王元化林毓生谈话录》,《文汇报》2008-03-30
    [2]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天涯》,1997年第5期。
    [3]张光芒《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三月版,350页。
    [1]董健、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2]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4页。
    [3]《忏悔录》第一卷,第891页,转引自,转引自彼得毕尔格《主体的退隐》,陈良梅夏青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1]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天涯》,1997年第5期。
    [2]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文学评论》,1985年第6期。
    [3]程文超等《欲望的重新叙述--20世纪中国文学叙事与文艺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4]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天涯》,1997年第5期。
    [1]张弦《惨淡经营--谈我的两个短篇的创作》,《新时期作家谈创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87页。
    [1]《<公开的“内参”>答读者》,《当代》1982年第4期。
    [1]王安忆《小说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左岸文化网http://www.eduww.com/Article/Class4/200405/686.html
    [2]刘再复《性格组合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83页,424页,427页。
    [1]任仲伦《目光应穿透扭曲的表层》《文汇报》1986年10月7日
    [1]陈晓明《无边的挑战》,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36--237页。
    [2]余华:《两个问题》,《我能否相信自己--余华随笔选》,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178页。
    [1]苏童:《答自己问》,载《寻找灯绳》,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2]许志英、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653页。
    [3]李陀《漫说“纯文学”》,《上海文学》2001年第1期。其后,《上海文学》就“重说‘纯文学'”的话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主要有薛毅《开放我们的文学观念》,张闳《文学的力量与“介人性”》(接下页), 葛红兵《介入:作为一种纯粹的文学信念》、韩少功《好“自我”而知恶》、吴炫《文学的穿越性》、王光东《文学意义的当下思索》、南帆《空洞的理念》、王斑《蜕变与分化》、罗岗《文学:实践与反思》、陶东风《纯粹的关注、颠倒的经济与赢者输逻辑》。
    [1]李洁非《实验和先锋小说(1985--1988)》,《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5期。
    [1]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版,第312页。
    [2]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科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1]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136页。
    [2]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41页。
    [1]参见汪继芳:《断裂:世纪末的文学事故·韩东访谈录》,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4月第215-216页。
    [2]这里有必要简单提及作为80、90年代之交反精英叙事的代表人物王朔。可以说,从徐星、王朔开始,知识分子式的精英写作受到了强力的挑战。但是王朔的这种反精英与其说是对知识精英的本能反感,不如说是一种大院贵族,中心旁落之后的失落。在王朔的笔下痞子其实更应该被理解为虎落平原的失意英雄。《顽的就是心跳》、《给我顶住》里不厌其烦地表达的对婚姻和家庭生活的厌弃,证明了在王朔的意识中,日常和家庭生活只是些鸡毛蒜皮的小市民情趣。从这一点上说,蔡翔先生很早就做出了精准的评价。“在王朔的作品中,浸透了一种优越感(尽管是一种破落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使他们在落魄之中仍然相信自己“不是一个俗人”,从而拒绝着“正常人”的生活(比如站在柜台后面卖避孕套或者(接下页) 套着袖章的小职员形象)。边缘处的徜徉,一方面使他们对传统规范和秩序做出痞子式的破坏,以发泄心中的苦闷和失意,(接下页)另一方面又时时继续“末路英雄”的梦想,在梦想中超越常人,虚构着往日和未来的辉煌。”参见《旧时王谢堂前燕--关于王朔和王朔现象》葛红兵朱立冬编《王朔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12页。
    [1]许志英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72页。
    [2]韩东《我的文学宣言》1998年8月21日《南方周末》17版专题:《一份挑战文学秩序的问卷》。
    [1]《棋王》中对吃的本能表现最为成功,除了王一生对饥饿的痛苦记忆之外,知青吃蛇的一段也写得饶有兴味:“蛇肉到了时间,端进屋里,掀开锅,一大团蒸气冒出来,大家并不缩头,慢慢看清了,都叫一声好。两大条蛇肉亮晶晶地盘在碗里,粉粉地冒蒸气。……我将酱油膏和草酸冲好水,把葱末、姜末和蒜末投进去,叫声:‘吃起来!'大家就乒乒乓乓地盛饭,伸筷撕那蛇肉蘸料,刚入嘴嚼,纷纷嚷鲜。”《大淖纪事》里有一段苏北乡俗的描写堪为经典:“这里人家的婚嫁极少明媒正娶,花轿吹鼓手是挣不着他们的钱的。媳妇,多是自己跑来的;姑娘,一般是自己找人。他们在男女关系上是比较随便的。姑娘在家生私孩子:一个媳妇,在丈夫之外,再“靠”一个,不是稀奇事。这里的女人和男人好,还是恼,只有一个标准:情愿。有的姑娘、媳妇相与了一个男人,自然也跟他要钱买花戴,但是有的不但不要他们的钱,反而把钱给他花,叫做‘倒贴'。因此,街里的人说这里“风气不好”。到底是哪里的风气更好一些呢?难说。”然而在新启蒙时代理性占据中心的时代,这样自然淳朴的描写显得稀缺且珍贵。
    [1]葛红兵《世纪末的审美处境:晚生代写作论纲》《小说评论》1999年第6期。
    [2]许志英 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75页。
    [1]蓝马《非非主义宣言》,所谓三还原,意为摒弃诗歌创作活动中的语言、意识、文化的多重障碍,进入生命的前语言和前文化,潜意识中寻找生命的直觉体验。
    [2]翟永明《正如你所看到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3]于坚《拒绝隐喻》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页。
    [1]新生代作家打着“拒绝隐喻”、“诗到语言为止”、“本质还原”的旗帜,但是他们的实际创作中却往往自我矛盾。仅以我们举过的《0档案》为例,在卷三恋爱史中描述青春期的冲动时便充满隐喻:“只是动作的各种细节行为的各种局部只是和肉体有关和皮肤有关和四肢有关和茎有关和根有关和圆的有关和长的有关和弹性的有关和柔软的有关和坚硬的有关和汁液有关和摩擦有关和交流有关和透气有关和开放有关和进攻有关和蹦踢喷射冲刺有关(回忆)那一日他们同班男生全是13岁涌进来学校的男厕墙上画着禁止的一切好多动作手淫这个动作强奸这个动作梅毒这个动作海洛因这个动作坏的这类动作手淫是最初的动词男人的入场券手黏乎乎立刻完事……”在这段文字中“皮肤、弹性、柔软、坚硬、汁液、摩擦、交流、透气……”充满联想和暗示,而“茎、根”、“男人的入场券”更是直接的隐喻。朱文在《弟弟的演奏》中也曾经这样调侃性地运用隐喻:“一到周末,我就勃起得厉害。那是一个勃起的年代,人人都开始正视自己的勃起,人人都学着不用头脑而用龟头来思考。社会也在勃起,经济也在勃起,科学也在勃起,文化也在勃起,体育也在勃起,连同政治体制也在勃起,但是就是有点举而不坚。”拒绝隐喻的无法完成是因为语言本身即是一种隐喻的形式,这导致了新生代叙事不可避免地走向虚无,关于这点,本文将在第三节做详细论述。
    [2]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张志扬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09页。
    [1]海德格尔《诗·语言·思》《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编,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第18页。
    [1]齐泽克《幻想的瘟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0--221页。
    [1]王朔《我看王朔》《北京青年报》2000年10月11日。
    [2]葛红兵《障碍与禁忌--论韩东的小说》《南方文坛》1996年第6期。
    [3]陶东风《王彪论》《文艺争鸣》1997年第1期。
    [1]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8页,199页。
    [2]同上,200--201页。
    [1]韩东:《关于语言、杨黎及其它》,见《作家》2003年第8期。
    [1]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2]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编选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58页。
    [1]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论名著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0页。
    [1]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1]宗仁发《文学期刊改版谈》,《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2期尽管后来的实践看来,这种所谓的迎合“大众”的写作迎合的只是一部分带有自恋情结的中产阶级趣味。这种趣味的中心化带来的是大众的文化诉求的边缘化。吊诡的是当新的媒体如电视、网络对大众文化消费攻城略地的时候,文学自身恰恰被边缘化了,当然,这一切显现出来时,已经进入了21世纪。
    [2]美女作家现象产生于《小说界》1996年第3期,随后《山花》(1998年第1期)《芙蓉》(1998年第4期)、《作家》(1998年第7期)、《长城》(1999年第l期)先后推出相关栏目。《收获》、《钟山》等大型文学刊物也发表了“70后”作家的作品,这些栏目共发表70余篇小说,其中近七成为女作家的作品。
    [3]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9页。
    [4]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25页。
    [1]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45页。
    [1]“景观”概念为当代社会学家居易德波所创设,然而在他著名的《景观社会》中没有一个明确给出“景观”的界定,只是论述到“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spectacles)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representalion)。”在著作的第一章,他引了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第二版序言里的一段话,“对于符号胜过实物、副本胜过原本、表象胜过现实、现象胜过本质的这个时代……真理(接下页) 被认为是亵渎神明的,只有幻象才是神圣的。事实上,神圣性正依真理之减少和幻想增加的程度而增加,所以,最高级的幻想也就是最高级的神圣。”试图不证自明地显现出景观的幻象本质。在德波这里,景观代表着幻想,代表着符号,代表着操纵与被操纵。在消费时代之中,景观不仅指物的堆积,也包括消费品的堆积,而所有这些消费品中,“身体”是最耀眼夺目,也最具有交换价值的物品。
    [1]布迪厄《<区分>导言》罗钢 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科出版社,第44页。
    [1]在小说的后记中,作者记述了他在酒吧里把作品读给外国朋友听的经历,并且说:“我想告诉中国人,虽然这部书里的外国人看起来多少都有点奇怪,可人性上与我们中国人还是共通的。”而他的外国朋友则半开玩笑说:“是吗?恐怕中国人读了这部书后,会觉得外国人比他们想象中的更加奇怪了!”《身体上的国境线》,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2页。
    [1]西丽亚卢瑞《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1]张一兵《代译序:德波和他的<景观社会>》,《景观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173页。
    [2]Bodkin:Archetypal Patterns in Tragic Poetry,in W.Sutton and R.Foster ed:Modem Criticism,pp219-220
    [3]德波《景观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1]转引自黄作《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9页。
    [1]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译林出版社,车槿山译,2006年4月版,第149页。
    [1]鲍德里亚《身体,或符号的巨大坟墓》,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1]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47页。
    [2]罗钢 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科出版社,第27页。
    [1]曾繁仁《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1]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译者注。
    [2]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5页。
    [1]德波《景观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4]Daniler Kleppner Roman Jackiw《量子物理百年历程》侯春风译《现代物理知识》16卷第4期总84期。
    [5]韦尔施《重构美学》 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149页。
    [1]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陈刚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89页,第346页。
    [1]鲍德里亚《符号的交换与死亡》《理性与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l版,349页。
    [2]“底层”问题最早缘自蔡翔先生1995年的一篇散文《底层》,九十年代中期的现实主义冲击波浪潮中,因为小说作品的强烈的“分享艰难”式的安抚态度,削弱了底层话题的应有力度。2003年蔡翔在《天涯》发表的一份访谈中再度把问题提出,这一话题因为2004年底曹征路的小说《那儿》等一部分作品出现而重新引起关注。2005年7月南帆等学者在《上海文学》发表关于底层问题的讨论,因为过于学术化的论说方式引起了学者吴亮的反驳。
    [3]齐泽克:《幻想的瘟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2]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1]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学术研究》,2004年第2期。
    [2]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209页。
    [3]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1]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21页。
    1.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梅洛·庞蒂《知觉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学结论》三联书店2002年7月版
    4.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5.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6.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7.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锸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8.布赖恩·特纳《身体与社会》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9.彼德·布鲁克斯《身体活》朱生坚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版
    10.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的性、爱和爱欲》,陈永国,汪民安等译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1.约翰·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张旭春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2.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佘碧平译2000年版
    13.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居易·德波《景观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马克思·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16.简·盖洛普《通过身体思考》杨莉馨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7.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8.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19.艾尔文·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顾晓辉 蔡嵘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版
    20.科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1.科林伍德《精神镜像》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22.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真实之复兴:极度现代的世界中的身体、自然和地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23.安德鲁·斯特拉桑《身体思想》王业伟、赵国新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24.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25.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26.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27.凯伦·法林顿《刑罚的历史》陈丽红、李臻译希望出版社2003年版
    28.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9.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0.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31.彼得·毕尔格《主体的退隐》陈良梅夏青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3.普里莫兹克《梅洛一庞蒂》关群德译中华书局2003年版
    34.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35.马尔库塞《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集》李小兵译三联书店1989年
    36.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郭英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37.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38.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三联书店1989
    39.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
    40.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41.米歇尔·昂弗莱《享乐的艺术》刘汉全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42.托尼·阿纳特勒拉《被遗忘的性》刘伟、许均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3.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2001年版
    44.玛丽·伊格尔顿编《女权主义文学理论》胡敏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45.乔万尼·恩特维斯特尔《时髦的身体》郜元宝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6.包亚明主编《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7.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48.张京媛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9.张京媛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0.汪民安编《色情、耗费与普遍经济一乔治·巴塔耶文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5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2.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53.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4.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5.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56.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57.奇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58.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 N'I生滥用之研究》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59.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60.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译林出版社2006年4月版
    61.罗钢、王中忱编《消费文化读本》 中国社科出版社2003年版
    62.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63.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64.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由--人格主义哲学体验》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65.卡西尔《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
    66.西美尔《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67.《剑桥年度主题讲座:身体》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68.阿尔波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
    69.埃尔温·薛定谔著《生命是什么》罗来鸥、罗辽复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03
    70.麦克法考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中国社科出版社1994年版
    71.麦克法考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中国社科出版社1994年版
    72.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73.许志英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74.葛红兵梁艳萍《文学史学》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75.王晓华《西方生命美学局限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6.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77.刘小枫《沉重的肉身》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8.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79.李扬《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0.倪梁康《面对实事本身一现象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81.程文超《欲望的重新叙述--20世纪中国的文学叙事与文艺精神》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
    82.黄作《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3.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3月版
    84.王艳芳《女性写作与自我认同》,中国社科出版社2006年版
    85.江怡《理性与启蒙一后现代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86.方成《精神分析与后现代批评话语》 中国社科出版社2001年版
    87.黄书泉《文学转型与小说嬗变》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8.雷龙乾《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哲学阐释》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9.王晓华《个体哲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90.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三联书店2004年
    91.邹诗鹏《实践--生存论》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2.周与沉《身体:思想与修行--以中国经典为中心的跨文化观照》中国社科出版社2005年版
    93.杨大春《感性的诗学:梅洛一庞蒂与法国哲学主流》人民出版社2005年
    94.冯俊等著《后现代哲学讲演录》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95.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6.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97.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98.陈嘉明等著《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9.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00.韩毓海《从“红玫瑰”到“红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101.韩毓海主编《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与社会》(文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102.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03.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三联书店2004
    104.张光芒《启蒙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05.周宪《现代性的张力》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6.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07.叶舒宪主编《性别诗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08.叶舒宪主编《文学与治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09.康正果《身体和情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10.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1.张旭春《政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政治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2.于坚、谢有顺《于坚谢有顺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3.朱德发等著《20世纪中国文学理性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4.赵毅衡《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15.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16.南帆《理论的紧张》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117.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118.汪晖《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9.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和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120.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21.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三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122.张阂《声音的诗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3.赵园《赵园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4.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25.陈方竞《多重对话:中国新文学的发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6.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127.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128.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9.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30.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132.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3.荒林、王光明《两性对话--20世纪中国女性与文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134.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5.李小江等《历史、史学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6.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37.张志扬《偶在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38.孔范今等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研究资料》(上、下)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139.孔范今等主编《中国新时期新文学史研究资料》(上、下)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40.刘志荣《潜在写作:1949--1976》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141.杨建《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朝华出版社1993年版
    142.韩秋红、庞立生、王艳华《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143.朱立元编《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和批评发展概况的调查报告》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44.邵燕君《“美女文学”现象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145.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146.姜宇辉《德勒兹身体美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7.张艳艳《先秦儒道身体观与其美学意义考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48.杨大春《语言 身体 他者-当代法国哲学的三大主题》三联书店2007年版
    149.张钧《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150.张颐武主编《现代性与中国》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