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空间利用权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土地资源的日趋稀缺,以立体方式利用土地,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普遍趋势,土地立法也从“平面的土地立法”向“立体的土地立法”转变。比较而言,我国无论在土地立体利用的实践层面,还是在土地立体利用的立法层面,都处于相对落后状态。通过对空间利用权的民法原理的研究以及已有的先进立法经验的考察,明确了我国空间利用制度设计的理论依据以及经验借鉴,进而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认为建设用地使用权模式是我国立法的最佳选择,但是现行空间利用权制度设计还存在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性质不明确、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用地使用权设计不周延以及空间农地使用权无法体现等问题,提出应该通过确立广义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措施进行完善,意图对空间利用权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With the population explosion in the city and decrease of land resources, using land in stereoscopic form has become a general trend all over the world. Space right is a new right, which emerged when using of land developed from two-dimensional to stereoscopic form. Compared with the western countries, our country is left behind whether in the practice of using the land on stereoscopic form, or in the legislation of this aspect. By studying the theory of the civil law for spatial use rights and researching the existing legislative experience, this thesis makes clear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of our systematic design. In the same time it also points out the mode of use right of construction land is the best choice fit to our reality.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s some problems, such as unclear property of use right of spatial construction land, improper design of use right in construction land and farm land and non-display of use right of spatial farm land. So it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like defining broad concept of use right of construction land to improve our system of space use.
引文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第3版,第720页。
    [2] 王利明主编:《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10-011页。
    [3] 参见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8页。
    [1] 参见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物权篇》,法律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209-214页。
    [2] 王利明:《中周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物权篇》,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323页。
    [3] 参见刘保玉:《空间利用权的内涵界定与其在物权法业的规范模式选择》,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70页。
    [1] 温丰文:《空间权之法理》,载台湾《法令月刊》1988年第39卷第3期第9页。转引自陈祥健:《论空间权的构成及其三个法律问题》,载《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第1期第63页。
    [2] 王晓明:《空间权法律制度研究》郑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5年第20-32页。
    [1] 王泽鉴:《民法物权2用益物权·占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59页。
    [2] 王泽签:《民法物权2用益物权·占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59页。
    [1] 参见陈祥健:《论空间权的构成及其三个法律问题》,载《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第1期第63页。
    [2] 参见彭诚信,臧彦:《空间权若干问题在物权立法中的体现》,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97页。
    [3] Edmund F.Flcek.T homas P.Henderson,and Ross H.Johnson,Real Estat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Merrill Publi shing Company,1990.转引自彭诚信,臧彦:《空间权若干问题在物权立法中的体现》,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97页。
    [1] 粱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物权篇》,法律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254页。
    [1] 王利明著:《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1] 孙宪忠:《中国物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页。
    [2] 尹刚:《论一物一权原则及其与“双重所有权”理论的冲突》,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3期,第74页。
    [1] 孙宪忠:《中国物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42页。
    [1] 王利明主编:《判解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第3辑,第54-55页。
    [1]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著:《物权法(草案)参考》,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313页。
    [1] 王泽鉴著:《民法物权2用益物权·占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58页。
    [1] 参见日本民法第266条和274条,台湾地区现行“民法”第844条。
    [1] 刘得宽:《民法诸问题及新展望》,三民书局1980年版,第409页。
    [1] 参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著:《物权法(草案)参考》,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312-313页。
    [2] 参见王泽鉴著:《民法物权2用益物权·占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20-23页。
    [1] 史尚宽:《物权法论》,荣泰印书馆1979年5月版,第171页。
    [2] 彭真明,常健:《论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的相关规定》,载吴汉东主编:《私法研究·第5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
    [1] 梁慧星主编:《中国物权泫研究(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621页。
    [2] 王利明著:《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478-487页。
    [1]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著:《物权法(草案)参考》,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317页。
    [1] 参见陈祥健:《论空间权的构成及其三个法律问题》,载《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第1期第65页。
    [1] 参见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物权篇》,法律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210页。
    [1] 王泽鉴:《民法物权2用益物权·占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97页。
    [2] 陈样健:《建立我国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1期第66页。
    [1] 夏征农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8年12月版,第499页。
    [1] 王泽鉴:《民法概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507页。
    [1] 王泽鉴著:《民法物权2用益物权·占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58页。
    [2] 参见王泽鉴著:《民法物权2用益物权·占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48页。
    [1] 王轶:《我国合同法的规范类型及其适用》,http://www.eduboss.com/content/2005-10-22/72207.html
    [2] 王轶:《民法典的规范配置——以对我国<合同法>舰范配置的反思为中心》,《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279页。
    /
    [1] 参见王轶:《民法典的规范配置——以对我国(合同法)规范配置的反思为中心》,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279页。
    [1]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著.物权法(草案)参考.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
    [2] 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物权篇.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 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研究(上).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4] 梁慧星,陈华彬编著.物权法(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5] 梁慧星主编.中国物权法研究(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6] 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3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7] 王泽鉴著.民法物权2用益物权·占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8] 王泽鉴.民法概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9] 史尚宽著.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0] 史尚宽.物权法论.台北:荣泰印书馆,1979年.
    [11] 王利明著.物权法论(修订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2] 王利明著.物权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3] 王利明主编.判解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3.
    [14] 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物权篇.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15] 王利明主编.民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6] 郑瑞云著.民法物权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7] 日本民法典.王书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18] 高富平.土地使用权和用益物权——我国不动产物权体系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19] 李永泉主编.建筑法与房地产法概论.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0] 梁建达主编.台港澳民事法理论与实务.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1] 于海涌,丁南主编.民法物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22] 孙宪忠.中国物权法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3] 黄莹,孟勤国主编.中国物权法的理论探索.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24] 刘得宽.民法诸问题及新展望.台北:三民书居,1980年版
    [25] 本书编委会.汉语大词典(普及本).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26] (日)大村敦志著;江溯,张立艳译.民法总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7] 崔建远.土地上的权利群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8] 戴志中等著.城市制高空间.成都: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9] 戴志中,郑圣峰著.城市桥空间.成都: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0] 杨冬辉著.城市空间扩展与土地自然演进:城市发展的自然演进规划研究.成都: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1] (美)贝哈安特(Roger Bernhardt)著.不动产法[英文本].董安生,查松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2] 杨振山,(意)桑德罗·斯奇巴尼(sandro Schipani)主编.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物权和债权之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3] (日)田山辉明著.物权法增订本.陆庆胜译J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4] (德)M.沃尔夫(Manfred wolf)著.物权法.吴越,李大雪译.第20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5] 尹田主编.法国物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36] (美)罗杰·H·伯恩哈特(Roger H.Bernhardt),安·M·伯克哈特著(Ann M.Burkhart)著.不动产.第4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7] (德)鲍尔(Baur),(德)施蒂尔纳(Sturner)著.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8] 姚士谋主编.王兴中等副主编.中国大都市的空间扩展.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8.
    [39] 夏征农主编.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8.
    [4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_l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1] 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42] 吴汉东主编.私法研究·第5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43] (日)三潴信三著.物权法提要(上、下卷).孙芳泽.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44] (美)罗杰·H.伯恩哈特(Roger H.Bernhardt),(美)安·M.伯克哈特(Ann M.Burkhan)著.不动产.钟书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45] (意)桑德罗·斯奇巴尼选编.物与物权.范怀俊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46] (日)横田秀雄著.民法物权篇.程树德等译上海:普及书局,1907.
    [47] (古罗马)优士丁尼著.法学阶梯.徐国栋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48] 法国民法典.马育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49] 日本民法.曹为,王书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0.8.
    [50] 意大利民法典.费安玲,丁玫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51] 苏俄民法典.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52]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Dieter Medicus)编.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53] (日)横田秀雄著.民法物权篇.程树德等译.上海:普及书局,1907.
    [54] (苏)斯米尔诺夫等著.苏联民法(上卷).黄良平,丁文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1.
    [55] (日)寓井政章著.民法原论(第一卷).陈海瀛,陈海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56] (日)大村敦志著.民法总论.江溯,张立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7] 魁北克民法典.孙建江,郭站红,朱亚芬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8] 美国财产法.陈辉萍,Mary Szto编译.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
    [59] 德国民法典.郑冲,贾红梅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60] 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李浩培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1] 瑞士民法典.殷生根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
    [62] 陈祥健.论空间权的构成及其三个法律问题.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1).
    [63] 陈祥健.关于空间权的性质与立法体例的探讨.中国法学,2002,(5).
    [64] 陈祥健.建立我国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政法论坛,2003,(1).
    [65] 林旭霞.土地空间权若干问题探析.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8,(12).
    [66] 胡兰玲.土地空间权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9).
    [67] 朱沛智.浅谈高空建筑权.经济法制,1994,(12).
    [68] 胡兰玲.土地空间权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9).
    [69] 何庆.台湾关于空间权与发展权的立法研究.中外房地产导报,2001,(18).
    [70] 王轶.民法典的规范配置——以对我国《合同法》规范配置的反思为中心.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71] 彭诚信,臧彦.空间权若干问题在物权立法中的体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