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铁路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处置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我国铁路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与之相对的,我国在铁路公共安全领域所作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作为人们出行的重要公共交通工具,铁路部门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处置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铁路甚至国家的整体形象以及公众对铁路运输安全的信心。
     鉴于此,本文首先对国内外铁路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处置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回顾了安全事故理论、公共关系理论以及公共管理危机理论,并以此作为理论依据,分析了铁路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特点及产生根源。
     本文以“4.28”胶济铁路特大交通事故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总结铁路部门在该事件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思想文化、体制建设、信息沟通机制、问责制度、心理干预机制等不同角度,剖析各类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查找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铁路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处置的对策,提出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改善的危机应对机制。
     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旨在为铁路部门今后处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实践指导,从而提高铁路部门应对各类公共危机的能力。
In recent years, the quantity of emergency incident happened in China is increasing at present. On the contrary, there is not much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disposal of emergency incident. As one of important public transportation, the good or the bad on the disposal of railway public safety emergencies concerns image of the railway even nation.
     Firs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the disposal of emergency incident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review the theory of safe accidents、the theory of Public Relations and the theory of crisis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 and reason of emergency incident.
     The paper is refers in "4.28"jiaoji Serious Accident, summarize the question consist in the accident. It analyze the reason which consist in the accident from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such as culture、system、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accountability and mentality interference. Through search the question and analyze problem, 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disposal of emergency incident, recommend that establish efficient measures included prior budget、things in control and after the fact.
     The purpose of analysis and research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dispose emergency incident future.It also improves the railway's abilities on dealing all kinds of public crisis.
引文
①王德占,何世伟:《德国铁路10年间的事故回顾》,载《铁道货运》,2005年第8期,第35-37页。
    ②刘重庆:《国外铁路行车安全的监督和管理》,载中国铁道学会2004年度学术活动优秀论文评奖论文集,2005年6月,第900-901页。
    ①鲍志伦:《正确应对突发事件》,载《领导科学》,2005年19期。
    ①格伦·布鲁姆,艾伦·森特,斯科特·卡特理普著,明安香译:《有效的公共关系》,华夏出版社,2002。
    ②廖为建:《公共关系学简明教程》,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③居延安:《公共关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④谢俊贵:《社会组织公共关系危机预防管理研究》,载《软科学研究》,1998年8月,188-122。
    ①诺曼·R·奥古斯丁:《危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②游昌乔:《刀尖上的舞蹈——危机管理》,http://www.emkt.com.cn/column/youcq/more2.html,2004-05-11。
    ③朱延智:《企业危机管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④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载《中国行政》,2003年7月.第6-11页。
    ①《沈阳局“7.31”旅客列车重大事故通报》,铁安监电【2005】44号,第2页。
    ②《关于K27次旅客列车火灾事故的通报》,铁安监电【2005】69号,第2页。
    ①《关于成都铁路局近日连续发生三起行车事故的通报》,铁安监电【2009】56号,第1-2页。
    ②《关于T11次行李车火灾事故的通报》,运营专业电【2009】1400号,第3页。
    ①杨彬彬:《还原胶济线劫难》,载《双周刊》,2008年第10期,第12页。
    ①张勇:《胶济铁路交通事故各项救助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载《新华网》,2008年4月28日,http://news.sohu.com/20080428/n256562187.shtml.
    ①郭振宗:《在领导干部培训中实施案例教育的体会——“4.28”胶济铁路交通事故处置案例教学引发的思考》,载《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56页。
    ①Celo:《“4.28”事故现场目击记》,载《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4月29日,第004版。
    ②陈光明:《制度病根不除,铁路悲剧难止》,载《嘉兴日报》,2008年4月29日,第002版。
    ①吉密欧(Jamil Anderlini):《中国昨日凌晨发生火车相撞事故》,载《金融时报》,2008年4月29日。
    ①任民:《铁道部发言人称部长刘志军调任发改委系传言》,载《中国网》,2009年5月7日,http://finance.sdnews.com.cn/2008/5/7/550230.html。
    ②沈嘉:《新疆自治区副主席胡伟否认出任铁道部部长传言》,载《中国新闻网》,2008年5月9日,http://news.sohu.com/20080509/n256761414.shtml。
    ①赵佳月,张林:《铁路部门正在分析车厢黑匣子,详尽原因将公布》,载《南方日报》,2008年4月30日。
    ②东征:《大量旅客滞留,事故原因可能与调整运营时间有关》,载《搜狐新闻》,2008年4月28日,http://news.sohu.com/20080428/n256559331.shtml。
    ①张东峰:《山东高密警方拘留一青年,引发网络争议》,载《南方都市报》,2009年5月5日,第A24版。
    ①杨彬彬:《“4.28”铁路重特大事故》,载《双周刊》,2008第10期,第12页。
    ②瞿方业:《火车年年撞,问责须升级》,载《北京晨报》,2009年7月1日,第A6版。
    ①赵仁伟,王海鹰:《“4.28”胶济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案一审宣判》,载《新华网》,2009年12月4日,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9-12/04/content_12588066.htm。
    ②张有义:《“刑责”胶济铁路事故》,载《财经》,2009年第26期。
    ①阿丙:《铁道线上的凌晨噩梦》,载《湖南安全与防灾》,2008年第157期,第33-36页。
    ①洪谱:《论新形势下的铁路公共危机管理》,载《理论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1期,第46页。
    ②孙冰:《胶济铁路事故是否能够换来“亡羊补牢”》,载《中国经济周刊》,2008第17期,第39-40页。
    ③朱敏:《列车何以惊魂》,载《中国报道》,2008年第6期,第110页。
    ①李楠:《关于事故调查报告公开的一系列思考》,载《中国安全生产报》,2009年8月6日,第003版。
    ①李楠:《关于事故调查报告公开的一系列思考》,载《中国安全生产报》,2009年8月6日,第003版。
    ②王强:《公共危机应急反应管理体系:反思与重建》,载《江海学刊》,2004年第2期,第90-93页。
    ①杨芙容:《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4月,第12页。
    ①袁正兵:《131公里时速悲剧的背后——“4.28“胶济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调查》,载《法制与经济》,2008年第6期,第29页。
    ①李余华,李黎青,丁阳喜:《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①郑志国:《公共组织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浅论》,吉林大学,2008年5月19日,第17页。
    ①郭巍青:《行政问责制度的困境》,载《南风窗》,2008年第11期。
    ①吴宜蓁:《危机传播:公共关系与语义观点的理论与证实》,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
    ①S.Herman,W.McChesney:The Global Media. The New Missionaries of Corporate Coptalism, London:Wellington House,1997。
    ②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王成等译,中信出版社,2003。
    ③北京太平洋国际战略研究所:《应对危机:美国国家安全决策机制》,时事出版社,2001。
    ①托马斯·布兰顿:《世界知情权》,载《外交政策》,2002年第2期。
    [1]王德占,何世伟:《德国铁路10年间的事故回顾》,载《铁道货运》,2005年第8期,第35-37页。
    [2]刘重庆:《国外铁路行车安全的监督和管理》,载《中国铁道学会2004年度学术活动优秀论文评奖论文集》,2005年6月,第900-901页。
    [3]鲍志伦:《正确应对突发事件》,载《领导科学》,2005年19期。
    [4]格伦·布鲁姆,艾伦·森特,斯科特·卡特理普著,明安香译:《有效的公共关系》,华夏出版社,2002。
    [5]廖为建:《公共关系学简明教程》,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6]居延安:《公共关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7]谢俊贵:《社会组织公共关系危机预防管理研究》,载《软科学研究》,1998年8月,188-122。
    [8]诺曼·R·奥古斯丁:《危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9]游昌乔:《刀尖上的舞蹈——危机管理》,载《营销传播网》,2004年5月11日,http://www.emkt.com.cn/column/youcq/more2.html。
    [10]《沈阳局“7.31”旅客列车重大事故通报》,铁安监电【2005】44号。
    [11]《关于K27次旅客列车火灾事故的通报》,铁安监电【2005】69号。
    [12]《关于成都铁路局近日连续发生三起行车事故的通报》,铁安监电【2009】56号。
    [13]《关于T11次行李车火灾事故的通报》,运营专业电【2009】1400号。
    [14]杨彬彬:《还原胶济线劫难》,载《双周刊》,2008年第10期,第12页。
    [15]张勇:《胶济铁路交通事故各项救助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载《新华网》,2008年4月28日,http://news. sohu. com/20080428/n256562187. shtml。
    [16]郭振宗:《在领导干部培训中实施案例教育的体会——“4.28”胶济铁路交通事故处置案例教学引发的思考》,载《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56页。
    [17]Celo:《“4.28”事故现场目击记》,载《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4月29日,第004版。
    [18]陈光明:《制度病根不除,铁路悲剧难止》,载《嘉兴日报》,2008年4月29 日,第002版。
    [19]吉密欧(Jamil Anderlini):《中国昨日凌晨发生火车相撞事故》,载《金融时报》,2008年4月29日。
    [20]任民:《铁道部发言人称部长刘志军调任发改委系传言》,载《中国网》,2009年5月7日,http://finance.sdnews. com. cn/2008/5/7/550230. html.
    [21]沈嘉:《新疆自治区副主席胡伟否认出任铁道部部长传言》,载《中国新闻网》,2008年5月9日,http://news. sohu. com/20080509/n256761414. shtml.
    [22]赵佳月,张林:《铁路部门正在分析车厢黑匣子,详尽原因将公布》,载《南方日报》,2008年4月30日。
    [23]东征:《大量旅客滞留,事故原因可能与调整运营时间有关》,载《搜狐新闻》,2008年4月28日,http://news.sohu. com/20080428/n256559331. shtml.
    [24]张东峰:《山东高密警方拘留一青年,引发网络争议》,载《南方都市报》,2009年5月5日,第A24版。
    [25]杨彬彬:《“4.28”铁路重特大事故》,载《双周刊》,2008第10期,第12页。
    [26]瞿方业:《火车年年撞,问责须升级》,载《北京晨报》,2009年7月1日,第A6版。
    [27]赵仁伟,王海鹰:《“4.28”胶济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案一审宣判》,载《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 com/video/2009-12/04/content_12588066. htm。
    [28]张有义:《“刑责”胶济铁路事故》,载《财经》,2009年第26期。
    [29]阿丙:《铁道线上的凌晨噩梦》,载《湖南安全与防灾》,2008年第157期,第33-36页。
    [30]洪谱:《论新形势下的铁路公共危机管理》,载《理论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1期,第46页。
    [31]孙冰:《胶济铁路事故是否能够换来“亡羊补牢”》,载《中国经济周刊》,2008第17期,第39-40页。
    [32]朱敏:《列车何以惊魂》,载《中国报道》,2008年第6期,第110页。
    [33]李楠:《关于事故调查报告公开的一系列思考》,载《中国安全生产报》,2009年8月6日,第003版。
    [34]王强:《公共危机应急反应管理体系:反思与重建》,载《江海学刊》,2004 年第2期,第90-93页。
    [35]杨芙容:《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4月,第12页。
    [36]袁正兵:《131公里时速悲剧的背后——“4.28“胶济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调查》,载《法制与经济》,2008年第6期,第29页。
    [37]李余华,李黎青,丁阳喜:《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8]郑志国:《公共组织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浅论》,吉林大学,2008年5月19日,第17页。
    [39]郭巍青:《行政问责制度的困境》,载《南风窗》,2008年第11期。
    [40]吴宜蓁:《危机传播:公共关系与语义观点的理论与证实》,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
    [41]S.Herman, W.McChesney:The Global Media, The New Missionaries of Corporate Coptalism, London:Wellington House,1997。
    [42]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王成等译,中信出版社,2003。
    [43]北京太平洋国际战略研究所:《应对危机:美国国家安全决策机制》,时事出版社,2001。
    [44]托马斯·布兰顿:《世界知情权》,载《外交政策》,2002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