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我国社会结构中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都市女性白领是中产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女性白领的发展壮大,是我国青年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和广泛就业的表征。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速,都市女性白领的职业状况、收入水平、社会交往及婚育选择,都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开展对都市女性白领尤其是都市青年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研究,为认识和解读社会结构变动和中产阶层陷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分析视角和理论框架,对于检验和反思我国社会转型和社会流动的理论进路与实践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身份建构”是指对身份进行自我定义和对自我建构不断修正的一系列动态过程,也包括一系列的外部建构力量。它既是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共同产物,又是客观实在与主观努力的统一体,还是一种静态表征与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本文以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为分析视角,在梳理都市女性白领身份意象的基础上,以上海外企的女性白领为的实证分析样本,用结构二重性来阐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心理机制,从职业身份(声望)、物化身份(财富)和交往身份(权力)三方面立体呈现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实践维度和行动逻辑,阐明她们身份危机和地位恐慌的意外后果,探寻她们身份再造和身份突围的协同策略。从吉登斯结构化理论来看,作为一种规范性要素,职场丽人和身份认同是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理想预设和心理契约。职业身份、物化身份和交往身份分别是她们身份建构的权威性资源、表意性符码和配置性资源。而身份危机和身份突围则是她们基于反思性监控的理性化行动。
     本文认为,在中国本土化的语境下,都市白领是青年职业女性身份建构的参照系,不断晋升更高的白领层级是她们身份建构的努力方向。目前,对白领身份的社会界定相对清晰,个人界定相对模糊。在白领内部,还有较多的层次。伪白领游走在白领与蓝领的身份边界,希望早日成为真正的白领,底层白领希望晋升中高级白领,而中高级白领又梦想成为金领。本文中接受访谈的大多为青年职业女性,她们部分人对自己的白领身份还不太确定,身份归属既模糊又清晰。部分人还属于伪白领阶层。多数人认为,为达到白领身份,还需要不断努力。同时,白领的性别差异还非常明显,女性白领比男性白领肩负着更多的社会期待。都市女性白领面临的身份迷失与身份张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身份认同的不准确或身份建构的实践路径有关。在身份建构的客观测量上,目前尚没有具体明确的指标体系。受阶层内部不同职业类型、不同年龄、不同区域、婚姻状况、户籍类型、工作年限,以及是否购置房产等变量的影响,都市女性白领在身份建构过程中的主观努力会表现出不同的样态。然而,她们身份建构的基本维度和方向是一致的,而且普遍有一种强烈的身份张力,这正是当下社会流动的总体趋势。
     总之,在社会转型加速期,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开展都市女性白领研究,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两个维度探讨都市女白领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分析和反思我国当下的都市女白领在职业分化、收入分化、身份区分、关系建构等方面的行动逻辑,关系到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从阶层地位来看,相对静止的社会流动和越来越相对固化的社会结构,是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外在约束;从心理机制来看,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在个体层面与社会层面的冲突竞合与和谐共生是同步的;从女性主义角度看,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比男性白领承受更大的社会压力:从主体性回归的角度看,如何跳出身份循环的怪圈,开展身份突围与身份重构,是都市女性白领面临的重大人生议题。
As a unique group in China's social structure, urban female white-collar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the middle class. Th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urban female collars represents the higher education level and broader employment of China's young professional females.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China's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ople should show more concerns on the career situation, income level,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marriage choice of urban female white-collars. The research on the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urban female white-collars and especially young ones will provide an important analytical perspective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ing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change and middle class trap, which is of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meaning to test and reflect the theoretical path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China's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mobility.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means self-definition of identity and continuous correction of self-construction., which is a series of dynamic process including outer construction force. It is not only the common product of self-identity and social identity, but also the entia of objective existence and subjective effort. It is the complex of static representation and dynamic process as well. Using Giddens's stucturation theory as the analytical perspective, female white-collars in the foreign enterprises of Shanghai as empirical example, and structural duality to explain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and society, based on the identity images of urban female white-collars,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probe into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urban female white-collars, to explore action logic and realistic trouble from their career identity(fame), materialization identity(wealth) and communication identity(power), to put across this group's identity crisis and status panic, and to seek the cooperative strategies for identity reconstruction and identity breakthrough. From Giddens's structuration theory, as a standardized element, urban beauties and identity identification are the ideal presupposition and psychological agreement of the urban female white-collars'identity construction. Career identity, materialization identity and communication identity are respectively the authoritative resource, representative symbol and distributive resource of their identity construction.
     This dissertation holds that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localization, urban white-collars are the reference of young professional females'identity construction. Continuously seeking higher positions is their direction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So far. it is relatively clear to define the identity of white-collars, and vague to define individuals. White-collars are divided into several levels. Fake white-collars go between white-collars and blue-collars and wish to become real white-collars some day. Rock-bottom white-collars want to be promoted to be middle and high level white-collars, and middle and high level white-collars dream to become gold-collars. Most young professional females as interviewees are not sure about their white-collar identity and their identity belongingness is both vague and clear. Some of them are fake white-collars. Most think they should make efforts to reach such degree as white-collar identity. Meanwhile, white-collars'gender difference is very clear, and females shoulder more social expectations than males. The group of urban female white-collars is facing the risk of identity loss and tension, which is to some degree related to inaccuracy or practical path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As for the objective measurement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there is so far no clear index system. Influenced by such variables as career types, ages, areas, marriage situations, household types, years of working, and house purchasing, urban female white-collars show different states in the process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However, their basic dimension and direction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are almost the same, and the severe identity tension is common among them, which is also the general trend today.
     In conclusion, in the accelerating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t relates to family harmony, soci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to research urban female white-collars from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to explore the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mechanism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psychology, to analyze and reflect their action logic in professional differentiation, income split, identity differentiation,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so on. From the point of class statu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relative static social mobility and class solidification is the outer restriction of urban female white-collars'identity construction; from feminism perspective, urban female white-collars shoulder more social pressure than males in identity construction; from the angle of entity return, it is the big issue for urban female white-collars to step out the circle of identity circulation and to carry out identity breakthrough and reconstruction.
引文
1侯小桥、张凌浩:《白领女性社会特征分析》,《魅力中国》2010年第3期下。
    2[美]C·赖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周晓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时立荣等:《C·赖特·米尔斯公共知识分子问题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3期。
    4肖昕茹、梁翠玲、丁金宏:《大城市白领居住模式的人口学特征分析——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 《人口与发展》2010年第1期。
    1崔岩:《性别职业隔离视野中的现代都市女性白领研究——以广州市某股份制银行为例》,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陈洛教授指导。
    2刘昕璐:《“白领炮灰团”:宁可减薪也要跳槽》,《上海青年报》2009年11月26日。
    3《职场女性十大揪心潜规则》,凤凰网,2010年9月6日。
    4实地访谈资料,受访对象:F19,22-30岁之间,上海某外企,化妆品行业,客户管理。
    1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1 Marchand. M. andParpart. J. Feminism. Postmodernism.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women and place. London and NewYork:Routledge.2003. p.81.
    2项蕴华:《身份建构研究综述》,《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5期。
    3王莹:《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4 Hans J.Mol. Identity and the Sacred.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6. P.65
    5 Hogg, M.A. Social Identity. Self-categor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Small Groups. In Sh. Ng. C. Candlin& C-y.Chiu(ed.).Language Matters:Communication, Culture, and Social Identity. Hong Kong: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2004. P.221-243.
    6 Jean-Claude Deschamps and Thierry Devos.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Identity and Personal Identity.In Stephen Worchel, J. Francisco Morales, Dario Paez and Jean-Claude Deschamps(eds). Social identit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8, P.1-6.
    2廉思:《“蚁族”身份认同研究》,《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12期。
    3张淑华、李海莹等:《身份认同研究综述》,《心理研究》2012年第5期。
    4王静:《“他者”的消解:近代城市移民的身份认同》,《理论月刊》2012年第5期。
    5覃明兴: 《移民的身份建构研究》, 《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叶继红:《农民集中居住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第4期。
    2李荣彬、张丽艳:《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我国106个城市的调查数据》,《人口与经济》2012年第4期。
    3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4崔岩:《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5期。
    5白文飞、徐玲:《流动儿章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中国社会利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第2期。
    6李虹、倪士光、黄琳妍:《流动人口自我身份认同的现状与政策建议》,《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7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8赵晔琴:《农民工:日常生活中的身份建构与空间型构》, 《社会》2007年第6期。
    1秦海霞:《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诉求与身份建构》,《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2王雨磊:《工人还是农民:消费对于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分析》,《南方人口》2012年第4期。
    3郑松泰:《“信息主导”背景下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和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4周芸:《山寨手机与青年农民工群体的城市身份建构:来自文化视角的分析》,《兰州学刊》2010年第1期。
    5华正新:《结构力量与身份认同:农民工中的青年技工》,《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5期。
    6符平:《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实践社会学研究的发现》,《社会》2006年第2期。
    1 朱虹:《打工妹的城市社会化—一项关于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经验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2佟新:《社会变迁与工人社会身份的重构——“失业危机”对工人的总义》,《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3康红梅、杨文健:《底层社会中个体职业身份建构类型研究:以南京市环卫业农民工为例》,《西北人口》2012年第2期。
    4韩丹:《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与城市适应》,《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2期。
    5叶继红:《从生产、生活和交往看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中州学刊》2008年第3期。
    6郁晓晖、张海波:《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构》,《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1期。
    7姚俊: 《失地农民市民身份认同障碍解析——基于长三角相关调查数据的分析》,《城市问题》2011年第8期。
    1廉思:《“蚁族”身份认同研究》,《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12期。
    2姚远、陈晌:《老年残疾人身份认同问题研究》,《人口研究》2011年第6期。
    3何言宏:《“知青作家”的身份认同——“文革”后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历史起源研究》,《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4刘靖、王伊欢:《同性恋者身份认同研究综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5胡全柱:《拾荒者的身份建构》,上海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陆晓聪教授指导。
    6王莹:《当代基督徒身份建构模式刍议》,《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刘保中:《基督徒群体身份认同冲突研究》,北京大学2010年研士学位论文,方文教授指导。
    2刘泓:《广告传播对受众身份的建构》,《东南学术》2009年第4期。
    3王孟龙:《中国不存在中产阶级》,《英国金融时报》2006年7月8日。
    4蔡振峰:《中国还没有形成中产阶层》,《环球时报》2004年1月28日。
    5陈俊峰:《城市居住空间的符号分化与身份建构:以南京市东山区为个案》,《城市问题》2011年第10期。
    6 Jackman, Mary R.& Robert Jackman.1973.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38:569-582.
    7[匈牙利]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 Giddens. 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 London:Hutchinson & Co. Ltd.1973:1122113.
    2 Mann. Consciousness and Action among the Western Working Class. London:Macmil21an,1973:13.
    3[美]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李培林、张翼:《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社会》2008年第2期。
    5李春玲:《中产阶层:中国社会值得关注的人群》(节选),转载自中国网,http://www.chinaaelections.org/readnews.asp?
    6李培林:《研究中国当代社会冲突意识的七个发现》,《理论参考》2006年第5期:李培林、张翼: 《中国中间阶层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社会》2008年第2期。
    7赵延东:《“中间阶层认同”缺乏的成因及后果》,《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8沈晖:《当代中国中间阶层认同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79-80、87页。
    1李培林、张翼:《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社会》2008年第2期。
    2沈晖:《当代中国中间阶层认同研究》,中国大百利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页。
    3赵玲:《消费身份建构意义的伦理批判》,《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3期。
    4周晓虹:《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5李庆真:《从“月光族”到“年清族”——都市白领阶层消费理念分析》,《青年研究》2005年第11期。
    6夏建中、姚志杰:《白领群体生活方式的一项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7周晓虹: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8王建平:《分化与区隔:中国城市中产阶层消费特征及其社会效应》,《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
    9朱雨可、邹红:《中国社会流动中的新中间阶层消费需求变迁》, 《消费经济》2008年第2期。
    10刘毅:《中产阶层消费结构变迁及特征——基于珠江三角洲城镇住户调查的分析》,《经济学家》2008年第3期。
    1刘毅:《中产阶层消费需求结构的数量分析——基于珠江三角洲城镇居民住户的微观消费数据》,《消费经济》2008年第3期。
    2夏建中、姚志杰:《白领群体生活方式的一项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3陈曙红:《新中产阶级的教育消费及其动因探析》,《学术交流》2006年第9期。
    4来丰:《上海市白领人群媒介消费现状与特征——2010年上海市白领文化消费调查报告节选》,《新闻记者》2011年第6期。
    5李春玲:《中产阶级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49页。
    7[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57、800页。
    8[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百受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0-281页。
    9[德]G·西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458页。
    1[美]米尔斯: 《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26-327页。
    2贺琳凯:《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政治特征与政治功能研究》,《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黄相怀:《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政治学解读》,《科学社会主义》2003年第2期。
    4孙龙:《当前城市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基于北京业主群体的调查与分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5李春明:《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文化发展功能及其实现机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6齐杏发:《当前中国中产阶层政治态度的实证研究》,》《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7张翼:《当前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8周晓虹:《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299-324页: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54页: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辽宁教育出版
    社2004年版,第34页;陈冠任、易扬:《中国中产者调查》,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385页。
    9[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4-182、210-312页:[美]寒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沈宗美校,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63-264页;程巍:《中产阶级的孩子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37-268、461-462页。
    10[美]C.莱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周晓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9-81页。
    11胡联合、胡鞍钢:《中产阶层:“稳定器”还是相反或其他——西方关于中产阶层社会政治功能的研究综述及其启示》, 《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
    1崔岩:《性别职业隔离视野中的现代都市女性白领研究——以广州市某股份制银行为例》,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蓝李焰:《女性就业的边缘化——中国目前的职业性别隔离状况及其原因》,《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9期。
    3蔡禾、吴小平:《社会变迁与职业的性别不平等》,《管理世界》2002年第9期。
    4李春玲:《中国职业性别隔离的现状及变化趋势》,《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1戴桂玉:《西方生态女性主义主体身份建构理论研究》,《学术研究》2011年第12期。
    2陈凤珍:《生态女性文学批评的话语建构》,《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
    3梁晗昱:《身份焦虑与身份认同——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变性人手记)人物形象分析》,《柳州师专学报》2012年第3期。
    4杨效宏、陈京京:《错位的角色肯定:网络游戏中的青年女性身份认同——一次个案的观察与分析》,《兰州学刊》2009年第10期。
    5孟宪范:《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6张萌萌:《西方身份认同研究述评》,《云梦学刊》2011年第2期。
    1[美]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2张宛丽:《中国中间阶层研究报告》,载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54-256页。
    3刘欣:《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4李春玲:《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形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173页。
    1吕大乐: 《白领:新兴的中产阶级》,载周晓虹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Tajfel, H.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82 (33):p.24
    1 Bernd Simon,2003, Identity in Modern Society:A Social Psychological, Blackwell Publishers.44-62.
    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身份群体与阶级》,载戴维·B·格鲁斯基主编:《社会分层》,旧金山,维斯特尤出版社1994年版,第125页。
    3张静:《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4 Korostelina Karina v,2007,Social Identity and Conflicts, Palgrav e Macmilan.18.
    5[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2-216页。
    6伍庆:《消费社会与消费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7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06页。
    1王雨磊:《工人还是农民:消费对于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分析》, 《南方人口》2012年第4期。
    1[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2、79-80页。
    2[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8-99页。
    3郑杭生:《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之一——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94
    页。4郑杭生:《中国社会研究与中国社会学学派——以社会运行学派为例》,《社会学评论》(创刊号)2013年第1期。
    1杨发祥:《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建构历程及其内在关联》,《河北学刊》2006年第1期。
    2[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王铭校,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81-82、89页。
    1叶继红、张彦:《论白领犯罪的形成及其社会控制》,《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4期。
    2胡小武:《精神的救赎:白领“义工”与社会服务的结构重塑》,《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12期。
    3[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28页。
    4李培德:《上海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以1949年前的上海为讨论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1上海特别市社会局编:《上海之工业》,中华书局1930年版,统计表图10“上海历年开设厂数表”。
    2杜恂城:《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85-523页。
    3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1990年版,第722页。
    4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25-126页。
    5连连:《20世纪前期上海中产阶级的发展模式与群体特征》,《浙江学刊》2004年第4期。
    6朱邦兴、胡林阁、徐声合等:《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02页。
    7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过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6-137页。
    8[日]岩间一弘:《1940年前后上海职员阶层的生活情况》,甘慧杰译,《史林》2003年第4期。
    1周晓虹: 《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2李培林、张翼:《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社会》2008年第2期。
    3李春玲:《中国中产阶级的增长及其现状》,《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4李春玲: 《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形成——过程、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26-128页。
    1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0-91页。
    2卢汉龙:《上海解放前移民特征研究》,《学术季刊》1995年第1期。
    3连连:《萌生:1949年前的上海中产阶级——一项历史社会学的考察》,中国大百利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74页。
    4黄柏莉:《都市文化的现代性想象——以西关小姐为个案的考察》,《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5黄庐进:《社会转型深入时期上海城镇居民各收入阶层消费结构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7期。
    6肖昕茹、粱翠玲、丁金宏:《大城市白领居住模式的人口学特征分析——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人口与发展》2010年第1期。
    1王燕、张雷等:《上海白领择偶标准性别差异的心理学分析》,《社会学》2007年第2期。
    2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课题组:《努力打造外企管理和技术人员统战工作的新平台——关于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外企分会实践探索的调研报告》,内部资料。
    3张结海:《外地白领移民上海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4孙秀林、雷开春:《上海市新白领的政治态度与政治参与》, 《青年研究》2012年第4期。
    1上海市某行业协会实地访谈,受访对象:Q书记,2012年11月8日。
    2周晓虹:《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1李友梅: 《社会结构中的“白领”及其社会功能——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上海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2覃正爱、孙雪梅: 《也论男女就业不平等问题》,《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张抗私:《就业性别歧视与人力资本投资倾向的交互作用分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4张抗私:《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行为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4期。
    5黄琳:《劳功力市场中性别歧视的社会成本分析》, 《人才开发》2005年第1期。
    6上海市某职能机构实地访谈,受访对象:W处长,2012年11月8日。
    7张丹丹: 《市场化与性别工资差异研究》, 《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1期。
    1纪月梅、秦蓓:《性别工资差别与人力资本》,《世界经济文汇》2004年第6期。
    2王书玲:《HRM现象下的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研究》,《热点透视》2008年第10期。
    3黄琳:《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歧视的社会成本分析》,《人才开发》2005年第12期。
    4王美艳:《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异》,《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
    5姚先国、谢嗣胜:《职业隔离的经济效应》,《浙江夕、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6李春玲:《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形成——过程、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32页。
    7张抗私:《就业性别歧视与人力资本投资倾向的交互作用分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利学版)》2009年第6期。
    8刘精明:《教育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关于中高级白领职业阶层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李松柏:《中国中产阶级消费文化研究》,《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2壬建平:《“品味阶层”:现实抑或表象?》,《学术论坛》2007年第1期。
    3来丰:《上海市白领人群媒介消费现状与特征——2010年上海市白领文化消费调查报告节选》,《新闻记者》2011年第6期。
    4张琴、朱立新:《上海女性白领休闲限制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5江文君: 《白领丽人:近代上海的女职员》, 《史林》2011年第3期。
    1 Foote,Nelson N. "Identification as the Basis for a Theory of Motiv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51,16:14-21.
    2 Jackman. M R.& Jackman. RW.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38,1973,569-582.
    3沈晖:《当代中国中间阶层认同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4转引自王宁:《消费社会学———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1New Coolins Concise English Dictionary.London & Glasgow, pubished by Collins,1982:1345.
    2何建章:《当代社会阶级结构和社会分层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7页。
    3[美]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4朱光磊等:《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6页。
    5郗杰英: 《解读“新白领”》, 《中国青年研究》2001年第6期。
    1杨雄:《上海“白领”青年职业生活调查》,《青年研究》1999年第6期。
    2王允:《消费时代中间阶层的话语与身份想象》,《东南传播》2008年第7期。
    3王伟勤、车同侠:《当代中国白领阶层社会心理与政治参与互动分析》,《河北学刊》2011年第4期。
    4沈晖:《当代中国中间阶层认同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96-133页。
    1李培林,张翼: 《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 《社会》2008年第2期。
    2吕庆春:《中产阶层的社会结构与自我认同》, 《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第4期。
    1李东文:《职业之领》,《新一代》2010年第5期。
    2王来: 《职场新“领”缤纷精彩》,《劳动保障世界》2010年第23期。
    1梁胜:《职场风云“五领”全释》,《决策探索》2005年第4期。
    2李友梅: 《上海社会结构变迁十五年》,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4页。
    3实地访谈资料,访谈对象,F03:22-30岁,上海某外企,采购员。
    1李春玲:《中产阶层:中国社会值得关注的人群》(节选),转引自http://www.chinaaclections.org/readnews.asp?(中国网)。
    2仇立平:《职业地位:社会分层的指示器——上海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3赵延东:《“中间阶层认同”缺乏的成因及后果》,《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4 Bernd Simon.2003. Identity in Modern Society:A Social Psychological. Blackwell Publishers.44-62.
    4雷开春:《白领新移民的地位认同偏移及其原因》,《青年研究》2009年第4期。
    5李强: 《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182页。
    1雷开春:《白领新移民的地位认同偏移及其原因分析》,《青年研究》2009年第4期。
    2张似韵:《消费实践与社会地位认同——有关以白领雇员为代表的上海中间阶层研究》,复旦大学2002级硕士论文。
    1刘世雄、欧亚洲、王小深: 《年轻白领消费群体的奢侈消费品购买动机研究》, 《营销传播论坛》2008年第4期。
    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1页。
    1[法]鲍德里亚: 《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143页。
    2赵方杜:《消费主义:一种新的身体规训》,《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1Korostelina Karina v,2007.Social Identity and Conflicts, Palsrav e Macmilan,18
    2百度百科:身份认同。
    3[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61页。
    4李友梅:《上海社会结构变迁十五年》,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4-157页。
    1Bernd Simon. Identity in Modern Social Psychological. Blackwell Publishers,2003. PP.44-62.
    2林晓兰:《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一个社会学的分析框架》,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妇女研究》2012年第3期。
    1张颐武:,《职场文化与都市白领的文学想象——关于职场小说的笔谈》之《“杜拉拉”的时代和“中国梦”的缩影》,《艺术评论》2010年第1期。
    2范成杰:《城市青年初始职业获得及机制》,《社会》2004年第8期。
    3景跃军:《中国女性的职业文化程度和职业地位评估》,《人口学刊》1997年第3期。
    4廖泉文: 《论妇女职业发展道路与大学教育》, 《东南学术》1998年第3期。
    1范成杰:《城市青年初始职业获得及机制》,《社会》2004年第8期。
    2李卫东:《性别—阶层背景与本科毕业生职业地位获得》,《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第3期。
    3李黎明、李卫东:《阶层背景对本科毕业生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市场转型与分割的阶层再生产》,《社会》2009年第5期。
    1范成杰:《城市青年初始职业获得及机制》,《社会》2004年第8期。
    2李春玲:《中国职业性别隔离的现状及变化趋势》,《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3陈姗姗:《依靠职业还是依靠婚姻——对当代中国女性社会流动两条路径的比较研究》,兰州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0-31页。
    1张晓燕、靳晓艳等:《基于性别差异的职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陈淑妮:《构建战略性职业竞争优势轨迹》, 《人力资源》2009年第19期。
    1王志伟:《职业竞争能力的经济学分析》,《中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2武中哲:《制度变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女性职业地位获得》,《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第2期。
    3Reskin. Barbara F. Sex Segregation in the Workplac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3:p241.
    1唐美玲:《青年白领的职业获得和职业流动——男性与女性的比较分析》,《青年研究》2007年第12期。
    2吴愈晓:《社会关系、初职获得方式与职业流动》,《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2期。
    3车文辉、杨婕娱:《城市职业女性社会网络的维持与再生产》,《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4陈芳:《职业流动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青年研究》2006年第7期。
    5侍建旻: 《职业教育与我国女性职业流动探析》,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第2期。
    1金窗爱、金喜在:《女性职业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2侍建旻:《职业教育与我国女性职业流动探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第2期。
    1唐美玲:《青年白领的职业获得和职业流动——男性与女性的比较分析》,《青年研究》2007年第12期。
    2陆德梅:《职业流动的途径及其相关因素对上海市劳动力市场的实证分析》,《社会》2005年第3期。
    3聂玉梅:《青年企业白领流动状况初探——苏州工业园区企业白领调查》,《青年研究》2004年第11期。
    1津窗爱、金喜在:《女性职业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2黄桂荣:《从社会流动看失业与再就业》, 《探索》2001年第4期。
    1金窗爱、金喜在: 《女性职业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2黄静晗、郑逸芳、郭涵: 《女性管理者职业发展障碍问题探讨——对福建省的调查与思考》,《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3李春玲: 《中国职业性别隔离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1唐美玲:《青年白领的职业获得与职业流动——男性与女性的比较分析》,《青年研究》2007年第12期。
    1周晓虹: 《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伺以可为?》,《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2本章接受访谈的都市女性白领,都在上海外企工作,年龄在27-33岁,学历都为大学本科以上,月收入在8000至20000元不等,原户籍有上海的,也有非上海的,有已婚的,也有未婚的,有一般职员、销售经理、审计经理、行政主管、财务总监、高级顾问等。
    3转引自罗筠筠:《审美应用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1-42页。
    4陈映婕、张虎生: 《对城镇生活的想象与认同:浙北C村的日常消费研究》, 《民俗研究》2011年第3期。
    1黄建君:《城市居民日常消费审美心理实证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城市问题》2006年第7期。
    2王建平:《中国城市中间阶层消费行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2页。
    3Baudrillard.Jean.The Consumer Society.London,Sage,1998.P.19.
    4[法]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5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52页。
    1[美]凡勃伦: 《有闲阶级论》,蔡百受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88页。
    1[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1页。
    1[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2方英: 《消费社会中女性的身体消费》, 《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章立明:《身体消费与性别本质主义》,《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6期。
    2周平:《大众传媒与身体消费的意识形态构建》,《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4期。
    3陈莉妤、陈长里: 《当代女性身体消费的伦理反思》,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吉志鹏:《福柯权力控制视域中身体消费的批判》,《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5期。
    2陈映婕、张虎生:《对城镇生活的想象与认同:浙北C村的日常消费研究》,《民俗研究》2011年第3期。
    3杨丽:《中产阶级奢侈品消费升华的供需关系》,《商业时代》2010年第16期。
    4桑叶斯、王剑平:《浅析影响我国奢侈品消费的动机及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师》2011年第1期。
    1徐玉洁:《经济社会学视阈下的奢侈品消费行为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28期。
    2苏言、闵唯:《逃离北上广:上海太昂贵》,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72页。
    3陈晨:《16至18世纪法国奢侈品消费的发展及其对法国经济文化的影响》,《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4李志榕、壬希俊:《奢侈品消费与大众传媒》,《求索》2008年第2期。
    5卞露、陈聪等:《新奢侈主义与城市青年白领消费——一种选择亲和》, 《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3期。
    1陈晨:《16至18世纪法国奢侈品消费的发展及其对法国经济文化的影响》,《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2刘志梅:《对广东奢侈品消费的现实思考》,《消费经济》2009年第6期。
    1郭君、苏勇:《中国奢侈品消费行为实证研究》,《管理评论》2007年第9期。
    2马建平:《奢侈品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力量》,《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3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绪论,第1页。
    4夏建中:《社会分层、白领群体及其生活方式的理论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页。
    1[德]齐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吴曣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72页。
    2李桂平、谭命知:《都市女性白领符号休闲消费的影响因索分析》,《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年第10期。
    1王宁:《略论休闲经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1Georg Simmel, Critical Assessments(III).London:Routledge,1994,P.51.
    2张文建、仲红梅: 《上海白领旅游消费偏好调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杨晓光:《关于文化消费的理论探讨》,《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2张太原:《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以北京为例》,《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1期。
    3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0页。
    4朱伟珏、姚瑶:《阶级、阶层与文化消费——布迪厄文化消费理论研究》, 《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1[法]布尔迪厄: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4页。
    2和淑萍、于庆文:《后工业化中国城市文化消费经济差异分析》,《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3Lewis Friedland et al. Capital Consumption, Communication, and Citizenship,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611.2007,pp.31-50.
    4胡敏中:《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5杨晨、刘计峰:《国外阶层文化消费品位研究:从单一化到多九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2期。
    6杨晓光:《关于文化消费的理论探讨》,《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7朱伟珏:《权力与时尚再生产——布迪厄文化消费理论再考察》, 《社会》2012年第1期。
    1许荣:《中国中间阶层文化品位与地位恐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版,第35页。
    2张博颖:《选择与重构:当前审美文化消费的社会学探索——对天津市高收入阶层的调研分析》,《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3 Daniel Bell,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New York,1973, p.125.
    4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2页。
    5姚先国、谢嗣胜:《职业隔离的经济效应》,《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利学版)》2006年第2期。
    6符健春、付萍:《人力资本与职业流动的关系研究:社会资本的角色》, 《人类工效学》2008年第3期。
    1夏建中、姚志杰:《白领群体生活方式的一项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2王建平:《分位与区隔:中国城市中产阶层消费特征及其社会效应》,《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
    3林晓兰、牛绍华:《身份的物化:都市女性白领的消费镜像——基于上海外企的实证调查》,《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4页。
    2陈天柱、苏祥:《中国白领阶层意识形成的两种理解释及其比较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2期。
    3刘祖云:《论社会交往与社会发展》, 《求索》1991年第2期。
    4叶鹏飞:《探索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之路——基于社会交往内卷化的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1期。
    1姚纪纲、张俊卿:《论经济环境对社会交往的影响》,《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禹芳琴:《论货币与社会交往关系》,《求索》2005年第4期。
    3范宝舟:《货币与社会交往》,《哲学动态》2003年第8期。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2页。
    5禹芳琴:《浅析社会交往的货币化》,《学术论坛》2011年第5期。
    6[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刘小枫编,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7周建国:《紧缩圈层结构论——一项中国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2期。
    8刁鹏飞:《中产阶级的社会支持网:北京与香港的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47页。
    1杨晨、刘计峰:《国外阶层文化消费品位研究:从单一化到多元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2期。
    2陈凤敏:《社会交往的特征及其精神生产力功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3[美]彼得·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王春光、谢圣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46、57-59、67页。
    4刘精明、李路路:《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1[美]普特南:《独自打保龄球:美国下降的社会资本》,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168页。
    2王如鹏:《简论圈子文化》,《学术交流》2009年第11期。
    3吕露光:《城市社会交往的特征与障碍问题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第4期。
    4边燕杰等:《中国城市的职业、阶层和关系网》,《开放时代》2005年第4期。
    5张文宏:《阶层地位对城市居民社会网络构成模式的影响》,《开放时代》2005年第6期。
    6阳妮伽:《从交往理论的角度分析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版)》2010年第9期。
    7[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陈永国、汪民安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8-59页。
    8实地调查资料,受访人:F12,22-30岁,上海某外企,快速消费品。
    9张胜康:《社会交往与青年社会化的作用机制》,《当代青年研究》1999年第3期。
    10罗家德、叶勇助: 《中国人的信任游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黄国光:《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2 王毅杰、周现富:《城市居民信任的差序格局》,《天府新论》2009年第2期。
    3刁鹏飞:《中产阶级的社会支持网:北京与香港的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47页。
    4王绍光、刘欣:《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5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6[法]布尔迪厄:《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余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页。
    7周建国:《紧缩圈层结构论——一项中国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2期。
    8金盛华、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禹芳琴:《浅析社会交往的货币化》,《学术论坛》2011年第5期。
    10任敏:《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类型及其互动逻辑——试谈“差序格局”模型的扩展》,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胡荣:《影响村民社会交往的因素分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谭同学:《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结合中的工具性圈层格局——基于桥村田野经验的分析》,《开放时代》2009年第8期。
    3实地访谈资料,受访人:F19,22-30岁之间,上海某化妆品外企,客户管理。
    4实地访谈资料,受访人:F14,20-30岁之间,上海某外企,广告业设计师。
    5蔡志海: 《转型期我国市民社会交往研究》, 《城市问题》2000年第1期。
    6罗家德:《关系与圈子——中国人工作场域中的圈子现象》, 《管理学报》2012年第2期。
    7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编《社会学研讨会论文(29)》,2003年11月14日,第2-3页。
    1赵彦:《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女性的社会交往》,《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4期。
    2[英]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05页。
    3李琦:《交往问题研究的实践论转向——马克思社会交往思想的理论探析》.《兰州学刊》2007年第6期。
    4李志刚、吴缚龙、卢汉龙:《当代我国大都市的社会空间分异》,《城市规划》2004年第6期。
    5吕露光:《从分异隔离走向和谐交往——城市社会交往研究》,《学术界》2005年第3期。
    6谭日辉:《社会空间特性对社会交往的影响——以长沙市为例》,《城市问题》2012年第2期。
    7实地访谈资料,受访对象:F28,22-30岁之间,上海某外企,行政人员。
    8周晓虹:《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利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67页。
    9[美]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73页。
    1周晓虹:《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
    2罗天强:《社会交往视野中的技术》,《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3蒋涤非:《城市形态活力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5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1陈凤敏:《社会交往的特征及其精神生产力功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2[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洪佩郁、蔺青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375页。
    3李琦:《交往问题研究的实践论转向——马克思社会交往思想的理论探析》,《兰州学刊》2007年第6期。
    4艾跃进:《漫议社会交往中的礼仪》,《道德与文明》2004年第6期。
    5实地访谈资料,受访人:F30,20-30岁之间,上海某外企HR。
    1[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38页。
    2李松玉:《制度权威与社会交往》,《理论学刊》2005年第2期。
    3姚纪纲:《论社会交往的动力机制》,《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4讨论网是指人们经常与之讨论重要问题的交往对象,这些人可以是自己的家庭成员、亲属、同事、朋友或其他人:拜年网则是春节期间相互拜年的交往对象。参见刘精明、李路路:《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5卜长莉:《社会交往的新特点》,《社会观察》2006年第10期。
    6苏焘:《关系情境、社会资本与组织人际行为:基于社会网络的实证研究》,扬州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7[美]科尔曼: 《社会理论的基础》(上),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63页。
    1范进:《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6期。
    2周晓虹:《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页。
    3吕晓燕:黄广凌:《近代早期英国中下层妇女之间的社会交往及其作用探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4唐娅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与女性的社会交往》,《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1张果、董慧:《自由的整合,现实的重构:网络空间中的秩序与活力探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11期。
    2童星:《网络对社会交往行动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3郑庆基:《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交往探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专辑。
    4常东亮、董慧:《论转型社会境遇中的社会交往与社会活力》,《理论导刊》2012年第1期。
    5[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6页。
    1卜长莉:《社会交往的新特点》,《社会观察》2006年第10期。
    2黄胜进:《网络社会交往行为问题的哲学反思》,《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3[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10页。
    4周晓虹:《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60、179页。
    5米平治:《网络时代社会交往的变化以及问题初探》,《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6实地调查资料,受访人:F24,22-30岁之间,上海某外企,行政助理。
    1卜长莉等:《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交往方式的崭新特征》,《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0页。
    3李庆真:《从“月光族”到“年清族”:都市白领阶层消费理念分析》,《青年研究》2005年第11期。
    4[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6-78页。
    1[美]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周晓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导论。
    2许荣:《中国中间阶层的文化品位与地位恐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2页。
    1许荣:《中国中间阶层的文化品位与地位恐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7页。
    1安献丽:《工作倦怠的心理调试》,《中国健康》2004年第4期。
    2张艳:《谈女性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协调与平衡》,《求实》2006年S2期。
    3文勇:《当代中国职业女性的角色冲突》,《学术交流》1994年第4期。
    4杨雪云:《文化堕距与青年职业女性角色冲突原因探析》,《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4期。
    5杨爱珍:《当代职业女性角色冲突的原因和对策》,《理论建设》1995年第4期。
    6唐美玲:《青年白领的家庭角色与工作价值取向关系分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王凤仙、丁娟:《影响女性阶层上升流动的社会性别因素——北京职业女性阶层流动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杨秀云:《浅析现代妇女的家庭地位和职业地位》,《妇女学苑》1994年第3期。
    3肖听茹、梁翠玲、丁金宏:《大城市白领居住模式的人口学特征分析——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 《人口与发展》2010年第1期。
    1Lena Edlund. Sex and the City,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107(01).
    2张立新、胡夏娟、壬云:《高知女性大龄未婚原因分析》,《当代人》2008年第12期。
    3高修娟:《“剩女难嫁”的社会学解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4郜键:《青年白领“婚姻等待”状况分析》,《青年探索》2002年第4期。
    5丁皖燕:《白领青年择偶标准的性别差异》,第二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论文,2008年。
    1许光:《低生育水平下城市青年生育意愿的经济约束与政策突破》,《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5期。
    2陈倩:《试论正确对待女性生育权》,《经济生活》2008年第12期。
    3国云丹:《高知女性、生育与职业发展》,《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第3期。
    4王惠君:《城市女性生育问题探析》, 《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第3期。
    1《六成白领处“过劳死”状态都市白领压力指数排行》,39健康网(http://www.39.net/),2011年4月27日。
    2《上海白领“泛泛忧”京城白领更怕“没文化”》,人民网,2011年8月30日。
    3沈建华、朱佐想等:《上海市外企女性白领阶层的体育活动状况》,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4吴桐、张巧丽、雷顺群:《北京CBD地区白领人士亚健康调查报告》, 《中国现代医生》2009年第1期。
    1林琼申等:《1030例在职已婚女性健康体检结果分析》,《海南医学》2010年第14期。
    2 Schenker MB, Eat on M, Green R, et al. Self-reported stress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of female lawyers. J Occup Environment.1997,39 (6):556-68.
    3朱建伟: 《当代女性健康审美偏颇与健身路径选择》,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0期。
    1[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8页。
    2 Greden JF, "The Burden of Recurrent Depression:Cause. Consequences and Future Prospects". J Clin Psychiatry. Vol.62,2001, PP.5-9.
    3 Greden JF. The burden of recurrent depression:Cause, consequences and future prospects. J Clin Psychiatry.2001.62:5-9.
    4关梅林、曹慧、张建新:《白领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第11期。
    5李亚明、吴品玉、应芸等:《已婚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第10期。
    1臧红雨:《工作压力的形成及其管理》,《管理现代化》1997年第1期。
    2 Orr S T, James SA, Mil ler CA, et al. Psychosociali stressors and low birth-weight in an urban population. Am J Prev.M ed. 1996,12 (6):459-66.
    3 Osipow SH. 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 revised edition (professional manual). Odessa: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1998,1-5.
    4王治明、兰亚佳、王绵珍等:《教师职业紧张应对资源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第6期。
    5肖元梅、王治明、王绵珍等:《脑力劳动者应对资源和紧张反应的关系研究》,《卫生研究》2005年第1期。
    6关梅林、曹慧、张建新: 《白领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第11期。
    7 Kishi R, Kit ahara T, Masuchi A, et al. Work-related reproductive, musculoskeletal and mental disorders am on g working women-history, current issue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Ind Health,2002,40 (2):101-102.
    1赵凌云:《上海青年白领生活压力调查与分析》,《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2贺雷:《我国“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及解决措施》,《辽宁经济》2008年第7期。
    3[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87页。
    1Theodore Roszak. Person-Planet:The Creative Destruction of Industrial Society, London:Gollancz.l979. P.xxviii.
    1[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8页。
    2赵慧珠:《“回家”是否是女性发展的合理模式?》, 《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3期。
    3李昭:《浅析“女性回家”问题的文化成因与发展现状》,《剑南文学》2012年第2期。
    4罗丽芳:《走过去,前面是个天——从女性的双重角色冲突看“女人回家”》,《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5陈晨:《女性的天平——对“女性回家”的经济学思考》,《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4期。
    6糟艳丽:《当代职业女性家庭角色与自我认识和调适》,《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张艳:《谈女性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协调与平衡》,《求实》2006年S2期。
    2陈虹:《中国城市职业女性双重角色冲突的原因及其化解路径》,《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3丛志杰:《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职业女性角色冲突问题的几点思考》,《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4吴海艳、李耀锋:《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及其对策分析》,《甘肃农业》2006年第10期。
    5蒋莱:《领导力发展视角下的职业女性工作一生活平衡策略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12年第2期。
    6郭宗萱:《现代社会职业女性角色变化与价值选择》,《职教论坛》2011年第16期。
    3崔岩:《性别职业隔离视野中的现代都市女性白领研究——以广州市某股份制银行为例》,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8王政、陈雁:《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6-363页。
    1[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6页。
    1[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1-22页。
    2狄凌芳:《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职业女性角色冲突》,《黑河学刊》2009年第4期。
    3赵琦:《家务劳动对城镇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人口与经济》2009年S1期。
    4丛志杰: 《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职业女性角色冲突问题的几点思考》,《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1慕亚芹、黄婉玲:《职业女性工作与家庭冲突的社会学分析——以10位女性为例》,《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2李超海,《家庭本位还是事业本位:女私营企业家的价值观分析——以珠三角地区例》,《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3曲文勇:《当代中国职业女性的角色冲突》,《学术交流》1994年第4期。
    4王操红、江历明:《处于工作、家庭边界的职业女性角色冲突研究》,《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5宋广智、廖倩媛:《城市已婚职业女性家庭角色冲突的情境分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19期。
    6杨雪云:《文化堕距与青年职业女性角色冲突原因探析》,《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4期。
    7林胜男: 《文化社会学视域下职业女性的角色冲突与调适》,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1[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8页。
    1李友梅:《社会结构中的“白领”及其社会功能——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上害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2孙秀林、雷开春:《上海市新白领的政治态度与政治参与》,《青年研究》2012年第4期。
    3王伟勤:《当代中国白领阶层政治参与特征与功能》,《理论导刊》2011年第11期。
    4王伟勤、车同侠:《当代中国白领阶层社会心理与政治参与互动分析》,《河北学刊》2011年第4期。
    5周云:《都市职业女性政治参与行为分析——基于上海的实证调查》,《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第1期。
    1周云:《关于都市职业女性政治参与意识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对上海市职业女性的抽样调查》,《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3期。
    2黄建荣、沈云、沈建青等:《上海市白领人群生活体育的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体育科研》2009年第2期。
    1李宏利:《传统价值回归分析:以70年代青年人为例》,《山西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张永广:《都市青年基督徒的信仰世界》,《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第7期。
    3胡小武:《精神的救赎:白领“义工”与社会服务的结构重塑》,《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12期。
    4倪芳:《都市白领青年的公益责任认同研究——上海市B俱乐部的社会学考察》,《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9期。
    5实地访谈资料,受访对象:F10:31-35岁之间,上海某外企,亚太区市场经理。
    1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5期。
    2张广利:《重构女性主体性:一种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3徐勇:《都市白领的主体建构及文学想象》,《艺术评论》2010年第1期。
    1[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22页。
    2刘祖云:《社会转型与社会流功:从理论到现实的探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3李路路:《再生产与统治——社会流动机制的再思考》, 《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4刘精明:《教育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关于中高级白领职业阶层的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实地访谈资料,受访对象:F1,31岁-35岁,上海某外企,HR咨询师。
    2[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18-219页。
    3傅美蓉:《女书与性别身份认同》,《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陈定家: 《全球化与身份危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冠任、易扬: 《中国中产者调查——来自中国社会中产阶层的权威报告》,团结出版社2004年版。
    陈曙红: 《中国中间阶层教育与成就动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版。
    陈潭: 《单位身份的松动——中国人事档案制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程菁: 《消费镜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程巍: 《中产阶级的孩子们》,三联书店2006年版。
    刁鹏飞: 《中产阶级的社会支持网:北京与香港的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杜恂城: 《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方心清: 《现代生活方式前沿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风笑天: 《社会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高宣扬: 《流行文化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高亚春: 《消费与象征—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辜振丰: 《布尔乔亚:欲望与消费的古典记忆》,岳麓书社2004年版。
    郭茜: 《收入和实践双重视野下的休闲需求》,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何成洲:《跨学科视野下得文化身份认同:批评与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何建章: 《当代社会阶级结构和社会分层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何艳玲: 《都市街区中的国家与社会:乐街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黄凤祝: 《城市与社会》,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黄国光: 《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黄庐进: 《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华东理_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黄升民: 《多种形态的中国城市家庭消费》,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姜彩芬: 《面子与消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蒋涤非: 《城市形态活力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蒋原伦: 《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金盛华、张杰: 《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李程骅: 《商业新业态:城市消费大变革》,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李春玲、吕鹏: 《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版。
    李春玲:《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形成——过程、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李强: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测量与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李强: 《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
    李强: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李友梅: 《上海社会结构变迁十五年》,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友梅、肖瑛、黄晓春: 《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郭玉锦: 《中国身份制及其潜功能研究——一个国企的实证分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梁簌溟: 《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吕梁山: 《赖特的阶级理论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
    刘小枫: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
    连连:《萌生:1949年前的上海中产阶级——一项历史社会学的考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
    刘毅:《转型期中产阶层消费特征: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卢泰宏: 《消费者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陆学艺: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罗钢、王中忱: 《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罗家德、叶勇助: 《中国人的信任游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罗筠筠: 《审美应用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马杰伟: 《酒吧工厂:南中国城市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马奇: 《规则的动态演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莫少群: 《20世纪西方消费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潘定民: 《欲望经济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潘慧: 《结构调整中的消费转型》,学林出版社2009年版。
    潘泽泉:《社会、主体性与秩序:农民工研究的空间转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彭华民: 《消费社会学新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祁进玉:《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8年版。
    上海特别市社会局编: 《上海之工业》,中华书局1930年版。
    沈晖: 《当代中国中间阶层认同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沈瑞英:《矛盾与变量: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版。
    沈奕斐: 《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苏言、闵唯: 《逃离北上广:上海太昂贵》,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孙本文: 《社会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35年影印本。
    陶家俊: 《文化身份的嬗变——E.M.福斯特小说和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建平: 《中国城市中间阶层消费行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版。
    王宁: 《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王宁: 《消费社会学(第二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王宁: 《消费社会学探索》,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王宁: 《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王宁: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莹: 《身份构建与文化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王岳川: 《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王政、陈雁: 《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吴新云:《身份的疆界: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思想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伍庆: 《消费社会与消费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夏建中: 《社会分层、白领群体及其生活方式的理论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夏莹: 《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项俊波: 《结构经济学:从结构视角看中国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忻平: 《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邢崇: 《后现代视域下本雅消费文化理论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徐新: 《现代社会的消费伦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许荣: 《中国中间阶层文化品位与地位恐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版。
    严泉、陆红梅: 《台湾的中产阶级》,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
    杨柳: 《性的消费主义》,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仰海峰: 《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3月版。
    袁方、林彬: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袁进、丁云亮:《身份构建与物质生活——20世纪50年代上海工人的社会文化生活》,上海世界出版集团2008年版。
    臧旭恒: 《居民资产与消费选择行为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翟学伟: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海洋: 《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张静: 《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张梦霞: 《女性价值观与购买行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张天勇: 《社会符号化: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鲍德里亚后期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张宛丽: 《中国中间阶层研究报告》,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张伟: 《冲突与变数》,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张筱薏: 《消费背后的隐匿力量:消费文化权力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张云鹏: 《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张仲礼: 《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1990年版。
    赵万里: 《科学的社会建构》,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赵卫华: 《地位与消费: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消费状况研究》,社会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郑杭生、杨敏: 《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
    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郑祥福: 《文化批判与后现代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郑也夫: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郑也夫: 《消费的秘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周长城: 《生活质量的指标构建及其现状评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周晓虹: 《中国中产阶级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朱邦兴、胡林阁、徐声合等: 《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朱光磊等: 《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邹依仁: 《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美]艾伦: 《中国梦:全球最大的中产阶级的崛起及其影响》,孙雪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美]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贾春增、董天民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美]朱迪斯·巴特勒:《性别麻烦:女性助于与身份的颠覆》,宋素凤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年版。
    [英]齐格蒙特·鲍曼: 《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
    [英]齐格蒙德·鲍曼:《工作、消费、新穷人》,仇子明、李兰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
    [美]鲍尔: 《教育与中产阶级:一种务实、细致而持久的社会学分析方法》,胡泽刚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法]鲍德里亚: 《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法]布尔迪厄: 《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英]鲁珀特·布朗: 《群体过程》,胡鑫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美]彼得·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王春光、谢圣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法]罗兰·巴尔特: 《符号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李幼蒸译,2008年版。
    [美]凡勃伦: 《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蔡百受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美]保罗·福塞尔: 《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位》,梁丽真等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英]诺曼·费尔克: 《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美]S·T·菲斯克、S·E·泰勒: 《社会认知——人怎样认识自己和他人》,张庆林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美]盖伊: 《施尼兹勒的世纪:中产阶级文化的形成》,梁永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菲利克斯·格罗斯: 《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等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英]葛凯: 《中国消费的崛起》,曹槟译,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
    [法]阿尔弗雷德·格罗塞: 《身份认同的困境》,王琨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 《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德]哈贝马斯: 《交往行动理论》 (第1卷),洪佩郁、蔺青译,重庆出版社11994年版。
    [德]哈贝马斯: 《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德]阿克塞尔·霍耐特: 《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沈宗美校,三联书店1989年版。
    [澳]迈克尔A豪格:《社会认同过程: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英]斯图尔特·霍尔: 《表征:文化表象与意义实践》,徐亮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英]吉登斯: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1998年版。
    [英]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1998年版。
    [美]科尔曼: 《社会理论的基础》(上),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美]曼纽尔·卡斯特: 《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美]库利: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法]让-马克·夸克: 《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美]戴安娜·克兰: 《文化生产:媒体与都是艺术》,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美]凯里: 《解读休闲:身份与交际》,曹志建、李奉栖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匈牙利]卢卡奇: 《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瑞典]洛夫格伦、弗雷克曼:《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赵丙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英]李斯特: 《公民身份:女性主义的视角》,夏宏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
    [美]缪雷·罗斯巴德:《权力与市场》,刘云鹏、戴忠玉、李卫公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美]埃里克·欧林·赖特: 《阶级》,刘磊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美]流心: 《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常姝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德]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德]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英]安格斯·麦迪逊: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王小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德]曼海姆: 《文化社会学论要》,刘继同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美]米尔斯: 《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美]米尔斯: 《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周晓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米德: 《心灵、自我和社会》,赵月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美]普特南: 《独自打保龄球:美国下降的社会资本》,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德]齐美尔: 《时尚的哲学》,费勇、吴曣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德]齐美尔: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德]齐美尔: 《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加]大卫·切尔: 《家庭生活的社会学》,彭锢旎译,中华书局2005年版。
    [美]乔治·瑞泽尔: 《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杨淑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法]乔治·瑞泽尔: 《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英]巴特·范·斯廷博根: 《公民身份的条件》,郭台辉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印]阿马蒂亚·森:《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李风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斯沃茨: 《文化与权利: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英]尼克·史蒂文森: 《文化与公民身份》,陈志杰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美]桑内特: 《新资本主义的文化》,李继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德]桑巴特: 《奢侈与资本主义》,王燕平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德]郝尔穆特·施密特、[德]白伦: 《理解中国》,梅兆荣等译,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
    [法]托克维尔: 《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法]托克维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美]H·特纳: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吴曲辉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英]布莱恩·特纳: 《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郭忠华等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美]查尔斯·蒂利:《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谢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加拿大]查尔斯·泰勒: 《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雪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美]乔纳森·H·特瑞: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 《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德]盖奥尔格·西美尔: 《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德]西美尔: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刘小枫编,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美]迈克尔·西尔弗斯坦: 《奢侈正在流行:新奢侈时代的制胜理念》,高晓燕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英]德里克·希特: 《何为公民身份》,郭忠华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美]杨凤岗: 《皈信·同化·叠合身份认同》,默言译,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日]岩间一弘: 《1940年前后上海职员阶层的生活情况》,甘慧杰译, 《史林》2003年第4期。
    艾跃进: 《漫议社会交往中的礼仪》, 《道德与文明》2004年第6期。
    边燕杰: 《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南京大学社会学
    系编《社会学研讨会论文(29)》,2003年11月14日,第2-3页。
    边燕杰等: 《中国城市的职业、阶层和关系网》, 《开放时代》2005年第4期。
    卞露、陈聪、甄凯晨: 《新奢侈主义与城市青年白领消费——一种选择性亲和》, 《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3期。
    卜长莉、管树侠:《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交往方式的崭新特征》,《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蔡禾、吴小平: 《社会变迁与职业的性别不平等》, 《管理世界》2002年第9期。
    蔡振峰: 《中国还没有形成中产阶层》, 《环球时报》2004年1月28日。
    蔡志海: 《转型期我国市民社会交往研究》, 《城市问题》2000年第1期。
    常东亮、董慧: 《论转型社会境遇中的社会交往与社会活力》, 《理论导刊》2012年第1期。
    车文辉、杨婕娱: 《城市职业女性社会网络的维持与再生产》,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陈晨: 《16至18世纪法国奢侈品消费的发展及其对法国经济文化的影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陈晨: 《女性的天平——对“女性回家”的经济学思考》,《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 4期。
    陈芳: 《职业流动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 《青年研究》2006年第7期。
    陈凤敏: 《社会交往的特征及其精神生产力功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陈虹: 《中国城市职业女性双重角色冲突的原因及其化解路径》,《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陈莉妤、陈长里: 《当代女性身体消费的伦理反思》,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陈倩: 《试论正确对待女性生育权》, 《经济生活》2008年第12期。
    陈曙红: 《新中产阶级的教育消费及其动因探析》, 《学术交流》2006年第9期。
    陈天柱、苏祥: 《中国白领阶层意识形成的两种理论解释及其比较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
    陈映婕、张虎生: 《对城镇生活的想象与认同:浙北C村的日常消费研究》, 《民俗研究》2011年第3期。
    仇立平: 《职业地位:社会分层的指示器——上海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 《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丛志杰: 《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职业女性角色冲突问题的几点思考》, 《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狄凌芳: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职业女性角色冲突》, 《黑河学刊》2009年第4期。
    范宝舟: 《货币与社会交往》, 《哲学动态》2003年第8期。
    范成杰: 《城市青年初始职业获得及机制》, 《社会》2004年第8期。
    范进: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6期。
    方英: 《消费社会中女性的身体消费》, 《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符健春、付萍:《人力资本与职业流动的关系研究:社会资本的角色》,《人类l工效学》2008年第3期。
    傅美蓉: 《女书与性别身份认同》,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高修娟: 《“剩女难嫁”的社会学解读》,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郜键: 《青年白领“婚姻等待”状况分析》, 《青年探索》2002年第4期。
    关梅林、曹慧、张建新: 《白领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 年第11期。
    郭君、苏勇: 《中国奢侈品消费行为实证研究》, 《管理评论》2007年第9期。
    国云丹: 《高知女性、生育与职业发展》, 《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第3期。
    和淑萍、于庆文: 《后工业化中国城市文化消费经济差异分析》,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贺琳凯:《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政治特征与政治功能研究》,《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胡联合、胡鞍钢:《中产阶层:“稳定器”还是相反或其他——西方关于中产阶层社会
    政治功能的研究综述及其启示》, 《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
    胡敏中: 《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胡荣: 《影响村民社会交往的因素分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胡小武:《精神的救赎:白领“义工”与社会服务的结构重塑》,《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12期。
    黄桂荣: 《从社会流动看失业与再就业》, 《探索》2001年第4期。
    黄建君:《城市居民日常消费审美心理实证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城市问题》2006年第7期。
    黄静晗、郑逸芳、郭涵:《女性管理者职业发展障碍问题探讨——对福建省的调查与思
    考》,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黄琳: 《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歧视的社会成本分析》, 《人才开发》2005年第12期。
    黄庐进: 《社会转型深入时期上海城镇居民各收入阶层消费结构研究》, 《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7期。
    黄胜进: 《网络社会交往行为问题的哲学反思》, 《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黄相怀: 《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政治学解读》, 《科学社会主义》2003年第2期。
    吉志鹏: 《福柯权力控制视域中身体消费的批判》, 《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5期。
    蒋莱: 《领导力发展视角下的职业女性工作—生活平衡策略研究》, 《妇女研究论丛》2012年第2期。
    金窗爱、金喜在:《女性职业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景跃军:《中国女性的职业文化程度和职业地位评估》,《人口学刊》1997年第3期。
    来丰:《上海市白领人群媒介消费现状与特征——2010年上海市白领文化消费调查报告(节选)》, 《新闻记者》2011年第6期。
    蓝李焰: 《女性就业的边缘化——中国目前的职业性别隔离状况及其原因》,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9期。
    雷开春: 《白领新移民的地位认同偏移及其原因分析》, 《青年研究》2009年第4期。
    李超海, 《家庭本位还是事业本位:女私营企业家的价值观分析——以珠三角地区为
    例》,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李春玲: 《中产阶层:中国社会值得关注的人群》,转引自http://www.chinaaelections.org/readnews.asp?(中国网)。
    李春玲: 《中产阶级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 《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李春玲: 《中国职业性别隔离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李春玲: 《中国中产阶级的增长及其现状》, 《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李春明: 《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文化发展功能及其实现机制》,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李桂平、谭命知: 《都市女性白领符号休闲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年第10期。
    李宏利: 《传统价值回归分析:以70年代青年人为例》, 《山西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李黎明、李卫东:《阶层背景对本科毕业生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市场转型与分割的
    阶层再生产》, 《社会》2009年第5期。
    李路路: 《再生产与统治——社会流动机制的再思考》, 《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李培林、张翼: 《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 《社会》2008年第2期。
    李培林: 《研究中国当代社会冲突意识的七个发现》, 《理论参考》2006年第5期。
    李琦: 《交往问题研究的实践论转向——马克思社会交往思想的理论探析》, 《兰州学刊》2007年第6期。
    李庆真: 《从“月光族”到“年清族”:都市白领阶层消费理念分析》, 《青年研究》2005年第11期。
    李松柏: 《中国中产阶级消费文化研究》,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李松玉: 《制度权威与社会交往》, 《理论学刊》2005年第2期。
    李卫东: 《性别——阶层背景与本科毕业生职业地位获得》, 《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第3期。
    李亚明、吴品玉、应芸等: 《已婚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第10期。
    李友梅: 《社会结构中的“白领”及其社会功能——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上海为例》, 《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李志刚、吴缚龙、卢汉龙: 《当代我国大都市的社会空间分异》, 《城市规划》2004年第6期。
    李志榕、王希俊: 《奢侈品消费与大众传媒》, 《求索》2008年第2期。
    李正东: 《关于当前中产阶层研究的几个思考》, 《天府新论》2004年第1期。
    连连: 《20世纪前期上海中产阶级的发展模式与群体特征》, 《浙江学刊》2004年第4期。
    廖泉文: 《论妇女职业发展道路与大学教育》, 《东南学术》1998年第3期。
    林胜男: 《文化社会学视域下职业女性的角色冲突与调适》,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林晓兰、牛绍华:《身份的物化:都市女性白领的消费镜像——基于上海外企的实证调
    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林晓兰:《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一个社会学的分析框架》,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妇女研究》2012年第3期。
    刘精明、李路路:《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
    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 《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刘强:《当代香港中产阶层政治取向分析》,《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刘欣: 《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 《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刘毅:《中产阶层消费结构变迁及特征——基于珠江三角洲城镇住户调查的分析》,《经济学家》2008年第3期。
    刘毅:《中产阶层消费需求结构的数量分析——基于珠江三角洲城镇居民住户的微观消费数据》, 《消费经济》2008年第3期。
    刘志梅: 《对广东奢侈品消费的现实思考》, 《消费经济》2009年第6期。
    刘祖云: 《论社会交往与社会发展》, 《求索》1991年第2期。
    刘祖云: 《社会转型与社会流动:从理论到现实的探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卢汉龙: 《上海解放前移民特征研究》, 《学术季刊》1995年第1期。
    陆德梅: 《职业流动的途径及其相关因素对上海市劳动力市场的实证分析》, 《社会》2005年第3期。
    吕大乐: 《白领:新兴的中产阶级》,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会议论文。
    吕露光: 《城市社会交往的特征与障碍问题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第4期。
    吕露光: 《从分异隔离走向和谐交往——城市社会交往研究》, 《学术界》2005年第3期。
    吕庆春: 《中产阶层的社会结构与自我认同》, 《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第4期。
    吕晓燕:黄广凌: 《近代早期英国中下层妇女之间的社会交往及其作用探析》,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罗家德: 《关系与圈子——中国人工作场域中的圈子现象》, 《管理学报》2012年第2期。
    罗丽芳: 《走过去,前面是个天——从女性的双重角色冲突看“女人回家”》,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罗天强: 《社会交往视野中的技术》,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马建平: 《奢侈品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力量》,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米平治: 《网络时代社会交往的变化以及问题初探》,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慕亚芹、黄婉玲: 《职业女性工作与家庭冲突的社会学分析——以10位女性为例》,《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倪芳: 《都市白领青年的公益责任认同研究——上海市B俱乐部的社会学考察》,《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9期。
    聂玉梅:《青年企业白领流动状况初探——苏州工业园区企业白领调查》,《青年研究》2004年第11期。
    齐杏发: 《当前中国中产阶层政治态度的实证研究》, 《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曲文勇: 《当代中国职业女性的角色冲突》, 《学术交流》1994年第4期。
    任敏: 《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类型及其互动逻辑——试谈“差序格局”模型的扩展》,《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桑叶斯、王剑平:《浅析影响我国奢侈品消费的动机及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师》2011年第1期。
    沈建华、朱佐想等: 《上海市外企女性白领阶层的体育活动状况》,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侍建旻: 《职业教育与我国女性职业流动探析》,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第2期。
    宋广智、廖倩媛:《城市已婚职业女性家庭角色冲突的情境分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19期。
    孙龙: 《当前城市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基于北京业主群体的调查与分析》,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孙秀林、雷开春: 《上海市新白领的政治态度与政治参与》, 《青年研究》2012年第4期。
    覃正爱、孙雪梅: 《也论男女就业不平等问题》,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谭日辉: 《社会空间特性对社会交往的影响——以长沙市为例》, 《城市问题》2012年第2期。
    谭同学: 《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结合中的工具性圈层格局——基于桥村田野经验的分析》, 《开放时代》2009年第8期。
    唐美玲: 《青年白领的家庭角色与工作价值取向关系分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唐娅辉: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与女性的社会交往》,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童星: 《网络对社会交往行动的影响》, 《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王操红、江历明: 《处于工作、家庭边界的职业女性角色冲突研究》,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王凤仙、丁娟:《影响女性阶层上升流动的社会性别因素——北京职业女性阶层流动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年第3期。
    王惠君: 《城市女性生育问题探析》, 《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第3期。
    王建平: 《“品味阶层”:现实抑或表象?》, 《学术论坛》2007年第1期。
    王建平: 《分化与区隔:中国城市中产阶层消费特征及其社会效应》,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
    王建平: 《分化与区隔:中国城市中产阶层消费特征及其社会效应》,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
    王美艳: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异》, 《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
    王孟龙: 《中国不存在中产阶级》, 《英国金融时报》2006年7月8日。
    王宁: 《略论休闲经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王如鹏: 《简论圈子文化》, 《学术交流》2009年第11期。
    王绍光、刘欣: 《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 《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王书玲、王艳: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研究》, 《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23期。
    王伟勤,车同侠: 《当代中国白领阶层社会心理与政治参与互动分析》, 《河北学刊》2011年第4期。
    王伟勤: 《当代中国白领阶层政治参与特征与功能》, 《理论导刊》2011年第11期。
    王燕、张雷、吴国宏等:《上海白领择偶标准性别差异的心理学分析》,《社会学》2007年第2期。
    王毅杰、周现富: 《城市居民信任的差序格局》, 《天府新论》2009年第2期。
    王志伟: 《职业竞争能力的经济学分析》, 《中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文勇: 《当代中国职业女性的角色冲突》, 《学术交流》1994年第4期。
    吴愈晓、吴晓刚: 《我国非农职业的性别隔离研究(1982—2000)》, 《社会》2008年第5期。
    吴愈晓: 《社会关系、初职获得方式与职业流动》, 《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2期。
    武中哲: 《制度变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女性职业地位获得》, 《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第2期。
    郗杰英: 《解读“新白领”》, 《中国青年研究》2001年第6期。
    夏建中、姚志杰: 《白领群体生活方式的一项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肖昕茹、梁翠玲、丁金宏:《大城市白领居住模式的人口学特征分析——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 《人口与发展》2010年第1期。
    肖元梅、王治明、王绵珍等: 《脑力劳动者应对资源和紧张反应的关系研究》, 《卫生研究》2005年第1期。
    徐玉洁: 《经济社会学视阈下的奢侈品消费行为分析》, 《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28期。
    许光: 《低生育水平下城市青年生育意愿的经济约束与政策突破》, 《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5期。
    杨晨、刘计峰: 《国外阶层文化消费品位研究:从单一化到多元化》,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2期。
    杨晨、刘计峰: 《国外阶层文化消费品位研究:从单一化到多元化》,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2期。
    杨晓光: 《关于文化消费的理论探讨》, 《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杨雄: 《上海“白领”青年职业生活调查》, 《青年研究》1999年第6期。
    杨雪云: 《文化堕距与青年职业女性角色冲突原因探析》,《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4期。
    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姚纪纲、张俊卿:《论经济环境对社会交往的影响》,《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姚纪纲: 《论社会交往的动力机制》,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姚先国、谢嗣胜: 《职业隔离的经济效应》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叶继红、张彦: 《论白领犯罪的形成及其社会控制》, 《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4期。
    叶鹏飞: 《探索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之路——基于社会交往内卷化的分析》, 《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1期。
    禹芳琴: 《浅析社会交往的货币化》, 《学术论坛》2011年第5期。
    臧红雨: 《工作压力的形成及其管理》, 《管理现代化》1997年第1期。
    张博颖:《选择与重构:当前审美文化消费的社会学探索——对天津市高收入阶层的调研分析》, 《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张月丹: 《市场化与性别工资差异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1期。
    张果、董慧:《自由的整合,现实的重构:网络空间中的秩序与活力探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11期。
    张结海:《外地白领移民上海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张抗私:《就业性别歧视与人力资本投资倾向的交互作用分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张抗私: 《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行为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4期。
    张胜康:《社会交往与青年社会化的作用机制》,《当代青年研究》1999年第3期。
    张太原: 《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以北京为例》,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1期。
    张文宏: 《阶层地位对城市居民社会网络构成模式的影响》, 《开放时代》2005年第6期。
    张文建、仲红梅: 《上海白领旅游消费偏好调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张艳: 《谈女性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协调与平衡》, 《求实》2006年S2期。
    张翼: 《当前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 《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张永广: 《都市青年基督徒的信仰世界》, 《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第7期。
    章立明: 《身体消费与性别本质主义》, 《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6期。
    赵方杜:《消费主义:一种新的身体规训》,《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赵慧珠: 《“回家”是否是女性发展的合理模式?》, 《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3期。
    赵凌云: 《上海青年白领生活压力调查与分析》,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赵琦: 《家务劳动对城镇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人口与经济》2009年S1期。
    赵延东: 《“中间阶层认同”缺乏的成因及后果》, 《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赵彦: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女性的社会交往》, 《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4期。
    郑庆基: 《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交往探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专辑。
    周建国: 《紧缩圈层结构论——一项中国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2期。
    周平:《大众传媒与身体消费的意识形态构建》,《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4期。
    周晓虹:中产阶级: 《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周云:《都市职业女性政治参与行为分析——基于上海的实证调查》,《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第1期。
    周云:《关于都市职业女性政治参与意识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对上海市职业女
    性的抽样调查》, 《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3期。
    朱伟珏、姚瑶: 《阶级、阶层与文化消费——布迪厄文化消费理论研究》, 《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朱伟珏: 《权力与时尚再生产——布迪厄文化消费理论再考察》, 《社会》2012年第1期。
    朱雨可、邹红: 《中国社会流动中的新中间阶层消费需求变迁》, 《消费经济》2008年第2期。
    陈姗姗: 《依靠职业还是依靠婚姻——对当代中国女性社会流动两条路径的比较研究》,兰州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崔岩: 《性别职业隔离视野中的现代都市女性白领研究——以广州市某股份制银行为例》,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胡全柱: 《拾荒者的身份建构》,上海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苏焘: 《关系情境、社会资本与组织人际行为:基于社会网络的实证研究》,扬州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张似韵: 《消费实践与社会地位认同:有关以白领雇员为代表的上海中间阶层研究》,复旦大学2002级硕士论文。
    Abrams, Dominic, Michael A.Hogg. Social Identity Theory. Constructive and Critical Advances. New York:Harvester Wheatsheaf,1990.
    Baudrillard, Jean. The Consumer Society. London, Sage,1998.
    Berger, Peter L., Thomas Luckman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Graden City. New York:Anchor Books,1966.
    Bernd Simon. Identity in Modern Social Psychological. Blackwell Publishers.2003.
    Burke. Peter and Judy Tully. "The Measurement of Role/Identity." Social Forces,1977,55: 88-97.
    Bernd Simon, Identity in Modern Society:A Social Psychological,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3.44-62.
    Daniel Bell,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New York,1973, p.125.
    Deschamps,Jean-Claude,Thierry Devos.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Identity and Personal Identity". In Worchel, Stephen, J. Francisco Morales, Dario Paez and Jean-Claude Deschamps (ed.). Social Identity. London:SAGE Publishications,1998.
    Foote,Nelson N. "Identification as the Basis for a Theory of Motiv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51,16:14-21.
    Giddens. 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 London:Hutchinson & Co. Ltd.1973:1122113.
    Greden JF, "The Burden of Recurrent Depression:Cause, Consequences and Future Prospects", J Clin Psychiatry, Vol.62,2001, PP.5-9.
    Haring. Hermann, Maureen Junker-Kenny,&Dietmar Mieth. Creating Identity. London:SCM Press,2002.
    Hogg, Michael A., Dominic Abrams. Social Identifications:A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pretation Relations and Group Processes. London:Routledge,1988.
    Hogg, Michael A.,Deborah J.Terry,& Katherine M.White. "A Tale of Two Theories:A Critical Comparision of Identity Theory with Social Identity Theory".Social Psychologyl81 Quarterly,Vol.58.No.4.,1995.
    Hogg,Michael A.,Dominic Abrams. Social Identif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8.
    Hogg,Michael A..."Social Identity, Self-categor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mall Groups".In Ng, Sh..C.Candling&C-y.Chiu(ed.).Language Matters:Communication. Culture, and Social Identity. HongKong:City University of HongKong Press,2004.
    Holland,W.,J.Lachicotte.D.Skinnwe,&C.Cain. Identity and Agency in Cultural Worlds.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
    Jackman, M R,& Jackman, RW,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38,1973,569-582. Korostelina Karina v. Social Identity and Conflicts. Palgrav e Macmilan.18.2007.
    Lena Edlund, Sex and the City.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107(01).
    Leary, Mark R., June P.Tangney. Handbook of Self and Identity. New York:Guilford Press, 2003.
    Lewis Friedland et al, Capital Consumption, Communication, and Citizenship,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611,2007,pp.31-50.
    Mann. Consciousness and Action among the Western Working Class. London:Macmil21an, 1973:13.
    Orr S T, James SA, Miller CA, et al. Psychosociali stressors and low birth-weight in an urban population. Am J Prev.M ed,1996,12 (6):459-66.
    Osipow SH. 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 revised edition (professional manual). Odessa: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1998,1-5.
    Reskin, Barbara F. Sex Segregation in the Workplac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993:p241.
    Sarup, M.. Identity, Culture and the Post-modern World. Athens, Georgia: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
    Schenker MB, Eat on M, Green R, et al. Self-reported stress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of female lawyers. J Occup Environment,1997,39 (6):556-6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