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道德学习是传统道德教育向现代道德教育转型的创新手段,既是对道德理论创新学科发展的积极探索,也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旨归和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道德学习是道德个体对道德原则和社会规范进行自主建构,并自觉完成道德品质内化、道德行为外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知行统一的学习、互喻性学习和选择性学习。大学生道德学习不仅指大学生进行的道德学习实践活动还内在地包含教师对其进行的咨询指导。因此道德学习不是对道德教育的简单否定与疏离,而是对道德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创新与超越。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是行为主体道德发展的“硬币的两面”,二者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不可分割。
     21世纪初道德学习开始进入国内学界的研究视野,并呈现出起步晚、进步快的态势。现阶段的道德学习研究主要具有生长性、阶段性和局限性三个特点。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审照时代特征不够、学科交叉的包容性不强,特别是将大学生作为道德学习研究主体的较深入的研究尚属空白。
     针对这种研究现状,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学科交叉为视角,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心理学规律为依据,以社会时代特征和特定的文化传统为背景,以大学生道德实践为基础,以国外先进的道德学习经验为参照,以多元的研究方法为手段,以大学生道德学习理论探索和模式建构为目标,从四个方面对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以理论的追根溯源为逻辑起点,对道德学习进行了多学科的理论建构:首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为理论源头,对道德学习进行概念考察。在此基础上,笔者重新界定了道德的概念、学习的分类和道德学习的概念及内涵;其次,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较深入细致地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对道德学习的理论指导,解读考量了中西方道德学习理论,建构了较扎实的道德学习理论基石;最后,笔者试图以时代特征为背景,以个体的内在独特性为前提,以多维的视角为手段,确证概括出当代大学生道德学习的本质特征,即受动性和主动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开放性的统一、规范性和愉悦性的统一。
     在理论探析的基础上,本文还着力从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实践基础和实施策略两个层面对大学生道德学习进行实践分析和方法建构:在大学生道德学习实践基础的研究中,笔者首先论证了当今中国最显著的时代特征就是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与中国社会转型的并肩而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稳步推进。提出并较深入地剖析了当代中国大学生的道德学习必须审照时代特征,理性全面地认识全球化和中国社会转型对大学生道德学习的选择作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大学生道德学习的促生作用和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对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孵化作用。同时,客观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道德学习的意识增强、能力提升、条件优化的有利条件。最后,以开放的国际视野,通过比较研究认为:美国的道德学习具有环境整合化、方法多样化、内容一体化和理论系统化的优势;而日本的道德学习则是善于向东西方国家进行道德学习、不断更新完善道德学习理念、建立独具特色的道德学习理论、积极推行道德学习实践的典范。美国和日本的道德学习理论与实践经验都有助于改进和提高我国大学生的道德学习实践活动。
     对行动策略的研究是本文方法建构部分。研究认为我国大学生的道德实践,应遵循人本原则、整体原则和创新原则。以公正团体法完善大学生道德认知使其“知善”,以情感体验法培育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其“欲善”,以榜样示范法优化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其“行善”。最终实现道德学习的发展功能、塑造功能和个体享用功能。
     最后,本文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当代大学生延展性的生存样态,创造性地提出建构大学生延展式道德学习模式。大学生延展式道德学习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终身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延展性特征为实践基础,采用五维延展的结构方式,以主体的延展为前提,内容的延展为核心,途径的延展为中介,环境的延展为突破,时间的延展为目标,使大学生自觉地将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内化成道德习惯,并固化为自身存在方式的道德学习模式。具有延展性、统合性和发展性三个基本特征。
Moral learning is an innovative way through which conventional moral-education transforms to modern moral-education. It is not only a quest for the innovation of moral theory, but reflects the value end-resul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utlook and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growth needs. Moral learning is a social practice that reflects each individual’s conscious construction of moral principles, social norms, internalization of moral attibutes as well as externalization of moral behaviors. It is an integrated learning of cognition and behavior, a configurative learning and choice learning as well. Moral learning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moral learning practice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but also includes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that tutors have delivered. Therefore moral learning is not a simple negation and alien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but rather, an innovative probe into the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conventional moral-education. Moral learning and moral education,“two sides of one coin”amid a behavioral subject’s moral development, are interrelated and intersupplementary, thus can never be separated.
     The study on moral learning emerged in Chinese academia at the beginning of 21st century. In spite of a short history, it has undergone a very rapid development. Study at present stage has three characteristics, i.e. it appears to be on the rise, it tends to develop with stages and have certain limitations. Its limitations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a deficient respond to the times, an insufficient inclusiveness of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s, notably a blind eye on a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s the study subjects.
     Bas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reality, this paper takes Marxist philosoph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thnics as well as psychology as research profiles, applies Marxist theories and the rules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s theoretical paradigms; adopts a holistic methodology, i.e. with the feature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as a setting, with university student’s moral practice as a basis, with modern moral learning experience abroad as a reference; with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paradigm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moral learning as an objective to conduct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on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moral learning. It is going to be elaborated in four aspects.
     Starting with tracing conventional theories, the author attempts to set up a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in a multidisciplinary profile. First, subjects including Marxist philosoph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thnics and psychology and so on, have been taken as theoretical origins to reexamine the concept of moral learning. Based on which, the concept of morality, categorization of learning and the connotation of moral learning have been redefined. Second, a historic research methodology is going to be adopted to probe into Marxist theories’guidance to moral learning. Meanwhile, a rang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oral learning theories and literature are going to be reviewed. Thereafter, a substantial theoretical paradigm attempts to be built up. Finally,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current social times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internal specificity of each individual, the author is going to accommodate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to generalize the substantive characteristics of present university student’s moral learning, i.e. it is a unification of passivity and initiativeness, hereditability and openness, normativeness and joviality.
     Based on the above theoret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intends to carry out an empirical review and a methodological construction on university student’s moral learning according to their moral learning practice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the author starts with expounding the most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i.e. globalization and China’s social transformation are keeping abreast to boom,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s pacing ahead, the build-up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taking place steadily. Moreover, the author argues that contemporary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moral learning has to consider the features of the times. That’s to say, we should hold a rational view on the impacts that globalization, China’s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build-up of harmonious society have made on university student’s moral learning. In the meanwhile, the author also analyses the advantag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moral learning, e.g. their moral learning awareness has been increasingly strengthened, their moral learning capability has been increasingly enhanced and their moral learning condition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optimized. In the end, based on a comparative study, the author comes up with the point that moral lear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ends to have following superiority, e.g. a united environment, a diversified methodology, an integrated content as well as a systemized theoretical paradigm; while the reality of moral learning in Japan is inclined to learn from other countries, to upgrade its moral learning concepts, to establish unique moral learning theories and to advocate its moral learning models. In a word, moral learning theories and experiences from both America and Japan can contribute to enhancing the effects of moral learning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The analysis on action strategy is a major construct in this paper. It is argued that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moral practice shall be based on a humanity-oriented, an integrated and innovative principle. That’s to say, university student’s moral cognition can be appropriately motivated and perfected by introducing a just and fair team, university student’s moral emotions can be well fostered and cultivated by using an emotion-experienced strategy, also university student’s moral actions and behaviors can be optimized by setting up various exemplars. In one word, moral learning’s developmental function, molding function as well as individual-sharing function are expected to be achieved.
     In conclusion, this paper examines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extended survival possibilities and conditions, based on which, the author argues that an extended moral learning model might be built up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This extended moral learning model is based on Marxist’s theory of people's overall development and lifelong learning. At the same time, this learning model has a basis on university student’s extended characteristics in life and learning. Adopting a five-dimensional extended framework, the author takes subject's extension as a premise; content's extension as a core; channel's extension as a mediation; environment’s extension as a breaking point; time's extension as a goal, to enable university students to consciously internalize certain social and moral norms and principles, then turn these internalized norms into moral habits and eventually allow them to become a moral learning model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survival. This extended moral learning model tends to have extended, synthetic and developmental properties.
引文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载《人民日报》2004-10-15。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①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载《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
    ②冯建军:《论当代学校教育中的道德学习》,载《教育评论》2002年第2期。
    ①胡锦涛: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
    ③尼采著,苗力年译:《哲学与真理》,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①吴俊:《道德学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②[法]涂尔干著,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页。
    ③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①刘放桐:《重新认识杜威的“实用主义”》,载《探索与争鸣》1996年第8期。
    ②[法]萨特著,周煦良、汤永宽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21页。
    ③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04页。
    ④Meriel Downey and A.Kelly著,王箭等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引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09页。
    ①姚小平:《洪堡特传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①说明:截止到2008年,国内出版的道德学习研究专著共有三本分别为:王健敏著,《道德学习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戚万学等著,《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吴俊著,《道德学习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②王健敏:《道德学习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③朱小蔓[序]:王健敏《道德学习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④施光明:《让德育从重“教”走向重“学”—评<道德学习论>》,载《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⑤戚万学等:《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①吴俊:《道德学习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6页。
    ②高德胜:《生活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③候晶晶:《关怀德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78页。
    ①说明:两个读本均由施民贵主编,《小学生道德学习读本》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出版;《初中生道德学习读本》,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出版。
    ②王健敏:《道德学习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③王健敏:《道德学习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④程肇基:《论体验式道德学习与生活资源开发》,载《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第9期。
    ⑤赵飞、刘惊铎:《体验式教材:德育教材新样态》,载《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
    ⑥说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刘惊铎教育研究2003.2)、《论生命体验的道德教育价值》(林瑞青教育评论2004.6)、《在体验中收获感动——体验式道德学习的四种方式》(毕让玉中国德育2007.3)等文章都就体验对道德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
    ⑦姚亚萍、刘京铎:《体验式道德学习研讨会述要》,载《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
    ①参见戚万学:《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121页。
    ②冯建军:《论道德学习》,载《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第8期。
    ③刘春,李燕:《建构主义的道德学习观及其教育学意义》,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④檀传宝:《让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试论欣赏性德育模式的具体建构》,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⑤说明:《探究性道德学习的基础》探讨了该模式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探究性道德学习:一种新的道德教育模式》阐明了该模式的内涵、价值、过程和方法;《道德教育的时代课题:探究性道德学习》揭示了探究式道德学习的本质特征;《探究性道德学习的德育价值分析》分析了传统道德教育弊端,突出了探究式道德学习的五项德育价值。
    ⑥谈心:《略论道德学习的机制及其实现方式》,载《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5期。
    ①朱小蔓:《道德学习与脑培养》,载《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②冉乃彦:《小学生怎样学道德?》,载《中国教育报》2005年2月21日。
    ③刘慧:《关注小学生的道德学习样态——基于沈阳市四所小学的调查研究》载《思想理论教育(下半月行动版)》2006年第10期。
    ④黄勤锦:《研究性道德学习中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作用与培养》,载《教学研究》2006年第6期。
    ⑤吴昌珍:《儒家道德主体意识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影响》,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第10期。
    ⑥刘莉:《论全球化视域下大学生的道德学习》载《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3页。
    ①班华:《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8页。
    
    ①[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48页。
    ②参见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29—30页。
    ③臧克和:《中国文字与儒学思想》,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16页。
    ①[荷兰]别涅狄克特?斯宾诺莎著,刘昇译:《伦理学伦理学问题》,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第175页。
    ②转引自普列汉诺夫:《唯物主义史论丛》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69页。
    ④[德]康德著,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01页。
    ⑤[英]达尔文编,叶笃庄,叶晓译:《达尔文生平》,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4页。
    ③李大钊:《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1919年12月1日),《李大钊文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l38页。
    ④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页。
    ①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12页。
    ②《论语·学而》。
    ③《礼记·月令》。
    ④《论语·述而》。
    ⑤《荀子·儒效》。
    ⑥参见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①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53页。
    ①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页。
    ②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页。
    ③戚万学:《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④王健敏:《道德学习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⑤吴俊:《道德学习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⑥朱小蔓:《社会转型期道德学习的研究论证报告》2003年。
    ①冯光:《论道德学习的特性》,载《天津教育》2006年第5期。
    ②蓝维:《道德学习:德育研究与实践领域的时代命题》,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增刊。
    ③陈桂生:《走向“道德学习”》,载《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2期。
    ④王海明:《道德学习解析》,载《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2期。
    ①[苏]包德列夫著,李渊庭译:《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45页。
    ②[德]康德著,赵鹏等译:《论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③[德]康德著,赵鹏等译:《论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④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9页。
    ⑤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①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②罗国杰:《伦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449页。
    ③周中之:《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62页。
    ④王健敏:《道德学习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①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河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35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6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3—13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4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7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1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3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一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
    ④毛泽东:《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44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1页。
    ②唐凯麟、王泽英:《20世纪中国伦理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68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9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9页。
    ④江泽民:《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载《人民日报》1999-06-16。
    ⑤江泽民:《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载《人民日报》1999-06-16。
    ⑥中国教育报网:1989-08-29。
    ⑦《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88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84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1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1-92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60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31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④江泽民:《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载《人民日报》1999年6月16日。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0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3页。
    ③《论语·颜渊》。
    ④《论语·颜渊》。
    ⑤《苟子·修身》。
    ①《论语·颜渊》。
    ②《论语·颜渊》。
    ③《日知录·正始》。
    ④参见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57—658页。
    
    ①参见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60—661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8-1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页。
    ①《孟子师说》卷七。
    ②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48页。
    ③夏甄陶:《人:关系、活动、发展》,载《哲学研究》1997年第10期。
    ④《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85页。
    
    ①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②王玄武:《比较德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尼各马可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5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尼各马可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5页。
    ③[英]罗素著,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3页。
    
    ①[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上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27页。
    ②[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上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80页。
    ③[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上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3页。
    ③A.MacIntyre, After Virtue, Notre Dame,Ind.University of Notre Press, 1984, p68。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4页。
    ②李大钊:《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1919年12月1日)《李大钊文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1页。
    ③冯定:《新人群的道德观》(1937年4月3日)《冯定文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45页。
    ①鲁洁、王逢贤:《德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53页。
    
    ①H·哈桑M·A梅和J·B梅勒:《性格研究》第3卷,纽约: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28年-1932年
    ②杨贤江:《青年的道德观念》(1924年9月5日)《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88页
    ①孙正聿:《哲学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页。
    ②《我们有什么样的青年一代》,载《中国青年报》1993-02-23.
    ③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页。
    ①P.H.Hrist, Knowledge and the Curriculum: A Collection of philosophical Papers ,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4, p.44。
    ②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54页。
    ①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②刘莉:《国家文化安全视域下的大学生文化教育》,载《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④Rogers.C.R,On Becoming a Person ,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61.
    ⑤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30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45页。
    ①易法建:《道德场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3页。
    ③[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43页。
    
    ①徐飞:《爱因斯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页。
    ②[美]马尔库塞,李小兵等译:《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97页。
    ③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9页。
    ②[英]戴维·赫尔德著,杨雪东等译:《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①参见[英]安东尼·吉登斯著,郑戈译:《第三条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②张森林:《试论全球化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载《中共长春市委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
    ③张森林、吴绍禹:《全球化趋势与和谐世界的必然选择》,载梁守德、李义虎主编《全球化与和谐世界》,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第188页。
    ④[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惠斌、杨学冬译:《超越左与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7页。
    ①葛红兵:《障碍与认同——当代中国文化问题》,学林出版社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②时殷弘:《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外交战略分析》,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
    ③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④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1994-199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⑤参见刘祖云:《社会转型解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5页。
    ①郑杭生:《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若干新趋势——一种社会学分析的新视角》,载《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②[德]赫尔穆特?施密特著,柴方国译:《全球化与道德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③[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7页。
    ④刘莉:《论大学生弱势群体道德学习》,载《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
    ⑤[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页。
    
    ①鲁洁:《转型期中国道德教育面临的选择》,载《高等教育研究》(武昌)2000年第5期。
    ②参见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载《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年第1期。
    ①周济:五年来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就“教育公平”问题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散发材料之二2008 3 14,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info1205480551775369.
    ②蓝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高教探索》,2006年第1期。
    ③联合国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38页。
    ④邬大光、赵婷婷:《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⑤王洪才:《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四个阶段》,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3期。
    ⑥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内涵和概念解析》,载《教育研究》2004年第9期。
    ①《礼记·大学》
    ②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024/2256582.html12
    ①[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⑦《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载《人民日报》2006-10-19。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66-167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载《人民日报》2006-10-19。
    ①夏甄陶:《人:关系、活动、发展》,载《哲学研究》1997年第10期。。
    
    ①赵鸣九:《大学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②江丕权、李越:《关于大学生的思维训练》,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8期。
    ③李明、刘文:《大学生思维方式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载《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①邓辉、李炳煌:《大学生实践能力结构分析与提升》,载《求索》2008年第3期。
    ①http://www.america.gov/st/educ-chinese/2008/November/200811191613091CJsamohT0.8655207.html
    ②载《甘肃日报》2008-03-14。
    ①方德葵:《虚拟大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②http://msn.chinabyte.com/340/8675340.shtml
    ①[美]R·赫斯利普著,王邦虎译:《美国人的道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②郑富兴:《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新品格教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页。
    ③王玄武:《比较教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8页。
    ①[日]押谷由夫:《新道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培养理想、希望和勇气》,东洋馆出版社1999年版,第86页。
    ②参见曹能秀:《当代日本道德教育理论研究特色》,载《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③曹能秀、王凌:《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载《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
    
    ①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思想教育教研组(编):《思想品德教育参考资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②《诗·小雅·鹤鸣》。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①[美]弗兰克·梯利著,何意译:《伦理学概论》,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6页。
    ①王健敏:《道德学习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②[苏]马卡连柯等编辑,刘长松、杨慕之译:《论共产主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年版,第227页。
    ③《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杜1990年版,第189页。
    
    ①[苏]包德列夫著,李渊庭译:《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47-48页。
    ②范树成:《德育过程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4页。
    ③范树成:《德育过程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5页。
    ①王玄武:《比较德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5页。
    ①《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55页。
    ②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
    ④[英]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10页。
    ⑤班华:《现代教育论》(第二版),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4页。
    ⑥《论语?学而》
    ⑦《孟子?告子上》
    ⑧《孟子?梁惠王下》
    ⑨范仲淹:《岳阳楼记》
    ⑩李达:《社会之基础知识》(1929年4月)、《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03页。
    ①[英]亚当·斯密著,蒋自强等译:《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5页。
    ②朱小蔓:《教育情感论纲》,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③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4页。
    
    ①[英]达尔文著,潘光旦、胡寿文译:《人类的由来》,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84页。
    ②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①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4页。
    ②李伯黍、岑国桢:《道德发展与德育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页。
    ①参见李伯黍、岑国桢:《道德发展与德育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104页。
    ②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页。
    ③[美]班杜拉著,郭占基等译:《社会学习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9页。
    ④[美]班杜拉著,郭占基等译:《社会学习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0页。
    ①[美]班杜拉著,郭占基等译:《社会学习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51页。
    ②[美]班杜拉著,郭占基等译:《社会学习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2页。
    ③《论语·里仁》
    ④《论语·尽心上》
    ⑤《荀子·修身》
    ⑥鲁洁:《德育社会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55页。
    ①唐淑萍:《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7年,第171页。
    ②《荀子·修身》
    ③《论语·学而》
    ①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6页。
    ②夏甄陶:《人:关系、活动、发展》,载《哲学研究》》1997年第10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页。
    ④梁启超:《教育应用的道德公准》(1922年)《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l7页。
    ⑤[英]亚当?斯密著,蒋自强等译:《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81页。
    ①哲学译丛编辑部:《伦理学问题译丛》,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44页。
    ②[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页。
    ③陈桂生:《关于德育“活动”的运行机制》,载《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4期。
    ①[德]康德著,赵鹏等译:《论教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②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76页。
    ①[苏]苏霍姆林斯基,蔡汀等译:《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2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8页。
    ②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64页。
    ③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6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4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④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0页。
    ①[日]日本筑波大学教育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74页。
    ②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③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0页。
    ④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⑤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①[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0页。
    ②[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5页。
    ①说明: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是从建设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而“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或者教育方式。是从应用角度看问题的。祝智庭:《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变革》,载《聆听前沿——全国首届教育学研究生暑期学校演讲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齐心王兵等译:《社会学》第4版,第668-669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齐心王兵等译:《社会学》第4版,第669页。
    
    ①Kenneth H. Tucker,JR, Anthony Giddens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Sage Press, 1998, p.113.
    ②[德]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91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8页。
    ②[苏]列尔涅尔著,刘定一译:《控制论基础》,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①[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倪梁康选编:《胡塞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94页。
    ②余灵灵:《哈贝马斯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0-181页。
    ③唐凯麟:《伦理学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4页。
    ④[苏]包德列夫著,李渊庭译:《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48页。
    ①赵鸣九:《大学生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②刘莉:《全球化视域下大学生的道德学习》,载《福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③联合国教科文国际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6页。
    ④联合国教科文国际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0页。
    ①联合国教科文国际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0页。
    ②鲁洁:《德育社会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254页。
    ③[德]马丁?布贝尔:《我与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58—159页。
    
    ①赵鸣九:《大学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②李忠尚:《软科学词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64页。
    ①哈耶克:《自由执行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2页。
    ②鲁洁:《转型期中国道德教育面临的选择》,载《高等教育研究(武昌)》2000年第5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4页。
    ③孔汉思、库舍尔:《全球伦理宣言——世界宗教会议宣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页。
    ⑤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下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19页。
    ①章建刚:《儒家伦理、市场伦理和普遍伦理》,载《哲学研究》2000年第2期。
    ②梁启超:《中国道德之大原》(1912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上海中华书局1932年版。
    ③戚万学:《道德教育新视野》,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④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⑤Zhao Tingyang, On the Best Possible Golden Rule[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Winter 2005:13-22
    ⑥联合国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1-192页。
    ⑦张森林:《试论全球化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载《中共长春市委学校学报》2004年第8期。
    ②[美]彼得·辛格著,应奇、杨立峰译:《一个世界——全球化伦理》,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72—173页。
    ③[英]齐格蒙特?鲍曼著,郇建立译:《被围困的社会》,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③《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79页。
    ④胡锦涛: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①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载《求是》2006年第9期。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2页。
    ③《毛泽东选集》1卷本,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621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5—176页。
    ①徐少锦、温克勤:《伦理百科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311页。
    ②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79页。
    ③《克里托篇》48b
    
    ①邱仁宗:《论“人”的概念——生命伦理学的视角》,载《哲学研究》1998年第9期。
    ②[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89页。
    ①高德胜:《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7—138页。
    ②张岱年:《生命与道德》,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5期。
    ③B·弗里奇:《论未来研究》,载《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1年第4期。
    ④[英]齐格蒙特?鲍曼著,欧阳景根译:《流动的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0页。
    ①[美]弗洛姆著,徐纪亮、张庆熊译:《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南方丛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57页。
    ②[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上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6页。
    ③T.Lickona, Educating for Character: How Our Schools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liity, New York: Bantam,1991, p.211.
    
    ①郑永廷、张彦:《德育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
    ②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9页。
    ①严耕:《网络伦理》,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224-225页。
    
    ①参见檀传宝:《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191页。
    ②尧新瑜:学位论文《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①[美]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86页。
    ②《易·贲卦·象传》
    
    ①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4页。
    ②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4页。
    ③[美]弗兰克?宁柯维奇:《美国对外文化关系的历史轨迹》编译参考1991年第7期。
    ①刘莉:《国家文化安全与大学生文化教育》,载《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②许庆华:《高校校园文化的解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载《前沿》2004年第9期。
    ①刘大椿:《网络世界中的伦理》,载《人民日报》2002—06—22。
    
    ①王逢振:《网络幽灵》,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4页。
    ①[苏]科恩著,史民德等译:《青年心理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1页。
    ①钱焕琦:《大学生心理卫生——迈向21世纪的通行证》,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4页。
    ②Attili, G.Successful and disconfirmed children in the peer group: Indices of social competence within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J].Human Development.1990(33):238—249.
    ③Kellam,D.Sheppard,G.,Brown,C.,Fleming,J.P..Social adaptation to first grade and teenage drug,alcohol, and cigarette use[J].Journal of School Health.1982(52):301—306.
    ①石芳华:《美国学校朋辈心理咨询述评》,载《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8期。
    ②孙炳海、孙昕怡:《朋辈心理咨询模式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运用》,载《教育评论》2003年6期。
    ③刘莉:《大学生弱势群体的道德学习》,载《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
    ①[英]亚当·斯密著,蒋自强等译:《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8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3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7页。
    ②[美]约翰·布雷萧著,郑玉英译:《家庭会伤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③刘晓东:《儿童哲学初探》,载《江西教育科研》1991年第3期。
    ①[美]加雷斯·皮·马修斯著,陈国荣译:《哲学与幼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3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4页。
    ①《马卡连柯全集》第5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年版,第404页。
    ②[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肖海译:《教育的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599页。
    ③[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蔡汀等译:《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2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⑤赵祥麟主编:《外国教育家评传》第2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750页。
    ①李园会:《杜威的教育思想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77年版,第99页。
    ②《荀子·劝学》
    ③蔡元培:《美育代宗教》(1932年)《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63页
    ④[法]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⑤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页。
    ①[美]班杜拉著,郭占基等译:《社会学习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9页。
    ②[美]班杜拉著,郭占基等译:《社会学习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0页。
    ③转引自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9页。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32页。
    ③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6页。
    ①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第二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②[英]亚当?斯密,蒋自强等译:《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98页。
    ③[美]阿格妮丝?赫勒著,衣俊卿译:《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69页。
    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0页。
    
    ①B.A.Sichel, Moral Education: Character,Community, and Ideals,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41-42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齐心王兵等译:《社会学》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69页。
    ③班华:《略论终身道德学习》,载《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4期。
    ④参见吴俊:《道德学习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6-18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鲁洁.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王玄武.比较德育学[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岳麟章.当代西方政治思潮[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7]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8]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李延明.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学说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0]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1]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2]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13]裴长洪.世界问题报告: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14]任宝祥.中外教育家论德育[M].成都:电子科技出版社,1995.
    [15]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16]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7]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8]厉以贤.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19]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
    [20]江万秀.中国德育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21]李伯黍.道德发展与德育模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2]钟启泉.西方德育原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23]陈根法.心灵的秩序:道德哲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24]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5]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6]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7]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28]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9]郑永廷、张彦.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0]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1]吴安春.回归道德智慧——转型期的道德教育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2]杨韶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7.
    [33]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4] [美]R.赫斯利普著王邦虎译.美国人的道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5]林滨,贺希荣.全球化视野中的伦理批判与道德教育的重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6]郑富兴.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新品格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7] [美]内尔.诺丁斯著侯晶晶译.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8]王立仁.德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9]鲁洁.超越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0]汪丁丁.市场经济与道德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1]杨凤.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2]王健敏.道德学习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3]易法建.道德场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44]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5]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7.
    [46]世界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7]徐向东.自我、他人与道德——道德哲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8]王国银.德性伦理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49] [德]康德.康德谈道德哲学中译本[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5.
    [50]李蜀人.道德王国的重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1] [英]罗素.罗素道德哲学中译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52]李德顺,孙伟平.道德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53]田秀云.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4]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5]刘智峰.道德中国——当代中国道德伦理的深重忧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6]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7]金生鋐.德性与教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58] [美]霍尔.戴维斯著陆有铨魏贤超译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9]罗国杰,夏伟东.以德治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0]戚万学.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61]吴铎,罗振国.德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2]朱小蔓,金生鋐.道德教育评论2006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3]陈会昌.德育忧思——转型期学生个性心理研究[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
    [64]鲁洁.德育现代化实践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65] [英]吉登斯著李惠斌、杨学冬译.超越左与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6]葛红兵.障碍与认同——当代中国文化问题[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67] [美]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震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68]戚万学.道德教育新视野[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69]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70]吴俊.道德学习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71] [美]威尔斯曼著袁振国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72]高德胜.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73]苏振芳.网络文化研究——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4] [法]爱弥尔.涂尔干.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75]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
    [76]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7]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78] [德]费迪南.费尔曼著李健鸣译.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79]胡林英.道德内化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0]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1]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8.
    [82]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8.
    [83]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84]哈佛燕京学社.全球化与文明对话[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85]塞缪尔.亨廷顿.全球化的文化动力当今世界的文化多样性[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86]韦正翔.国际政治的全球化与国际道德危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87]邬志辉.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8]丰子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9]于桂芝.全球化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M ]杭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90]王逸舟.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91]曾盛聪.伦理变迁与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92]郑杭生.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93]仇立平.社会研究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1]张森林吴绍禹.全球化趋势与和谐世界的必然选择[A].梁守德、李义虎主编.全球化与和谐世界[C]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2]孟万金.美国道德教育50年的演进历程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6(2).
    [3]冯建军.论当代学校教育中的道德学习教育评论[J].2002(2).
    [4]时殷弘.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外交战略分析[J].国际政治研究,北京大学主办, 2006,(1).
    [5]高德胜.道德学习在生活中是如何发生的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6]张森林.试论全球化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J].中共长春市委学校学报2004,(4).
    [7]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J].教育研究2000,(7).
    [8]刘莉.全球化视域下大学生的道德学习[J].福州大学学报2008(4).
    [9]王海明.道德学习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7(2).
    [10]张顺洪.解放思想要针对实际问题和困难[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6).
    [11]候晶晶、朱小曼.论基于关怀式道德教育的道德学习[J].当代教育科学2005(4)
    [12]孙美玲.论道德学习的情境支撑[J].教育探索2008(2).
    [13] Zhao Tingyang. On the Best Possible Golden Rule[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Winter 2005:13-22
    [14]刘莉.国家文化安全视域下的大学生文化教育[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3).
    [15]邱仁宗.论“人”的概念——生命伦理学的视角[J].哲学研究,1998,(9).
    [16]方同义.论社会主义历史自觉能动性的主体方位和制约因素[J].浙江社会科学2004,(3).
    [17]袁贵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国社会科学2008(1).
    [18]吴小欧.社会转型期道德学习的难为与有为[J].教育科学2005(3).
    [19]郑富兴.论终身道德学习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2003(2).
    [20]侯惠勤.我国意识形态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7).
    [21]班华.略论终身道德学习[J].当代教育科学2004(04).
    [22]黄勤锦.研究性道德学习中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作用与培养[J].教学研究2006(11).
    [23]孙艳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河海大学2007.
    [24]刘烨.初中生道德学习特点及德育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
    [25]郑杭生.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若干新趋势—一种社会学分析的新视角[J].社会科学2006(10).
    [26]朱小曼.道德学习与脑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科学版)2005(2).
    [27]刘莉.大学生弱势群体道德学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
    [28]杨东平.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平衡器、稳定器[J].山东教育2002(13).
    [29]林瑞青.论生命体验的道德教育价值[J].教育评论2004(6).
    [30]程肇基.论体验式道德学习与生活资源开发[J].教师教育研究2006(9).
    [31]赵飞、刘惊铎.体验式教材:德育教材新样态[J].教育研究2006(7).
    [32]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J].教育研究.2003(12).
    [33]毕让玉.在体验中收获感动——体验式道德学习的四种方式[J].中国德育2007(2).
    [34]杜秀芳.道德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江西教育科研[J].2006(12).
    [35]朱小蔓.素质教育与德育[J].中国德育2001(1).
    [36]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J].教育研究,2000(7).
    [1] Kashima Y. Culture as meaning syetem versusculture as signific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00,31(1)
    [2] Backer Gary, Nigel Tomes, Human Capital and the Riseand fall of families,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4(3),1-39, 1986.
    [3] Noddings. N.Women and Evi1[M].Bcrkclcy: University of CaliforPress, 1989.
    [4]M.Nussbaum:The Fragility of Goodness[A].Noddings.Nel(Ed.) Stories LivesTe11:Narrativc and Dialogue in Education [C].New York Tcachers College Press, 1991
    [5] Radhashyam Sarangi.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Bases and Implications, Published by deeppublications,Rajouri Garden,New Delhi
    [6] B. L,ovard Mcclellan( 1999) Moral Education in America: Schools and the Shaping of Character from Colonial Times to the Present, Published b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N Y 10027
    [7] Kenneth A. Strike( 1990).The Legal and Moral Resonsibilityof Teachers, in The Morel Dimensions of Teaching,,Jossev-Bass.211.
    [8] Law rence Konblberg(1978),Moral Education Reappraised, The Humanist,
    [9] Carol Gilligan( 1982).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0]Nel Noddings(1984),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Universitv of California Press, 1.
    [11] Nel Noddings( 1992),A Morally Defensible Mission for Schools in the 21stGentury, ira,/aue Rolararl Martha, The School-home:Rethinking Schools for Changing Familie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eity Prees.
    [12] Bush(2005), Bush Plans to Fight For Character Education,http://www.ethics.org/today
    [13] Konlberg,L.(1972).Acognitive development approach to moral education.Humanist,November-December,
    [14] Durkheim,E.Moral Education:A study in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New York:Free Press,196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