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高校体育专业篮球教学方法多元化的应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为了提高体育专业的篮球技术教学质量,在篮球普修教学中开展了教学方法多元化的实验研究。该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2008级体育教育专业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教学实验,采用了T检验和卡方检验(X~2检验)方法,对实验和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教学实验证明:在篮球教学中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是可行的,无论是对技术动作的掌握,还是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都优于常规教学法,并存在显著性差异。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激发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了个体责任感。
     在篮球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更符合现代教学的特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人本发展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利于端正学习态度,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合作意识,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多元化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高校篮球普修课程教学,也可以为体育专业其它术科课程的教学,以及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有益的实践参考。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 should be appli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asketball teaching. The paper adopts such methods as expert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experimental and statistics to get students from grade 2008 in PE college into the study. As to the conclusion, the T examination method and X square method are adopted. As is shown in practical teaching,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 is available in mastery of the skills and comprehension of the theories. It raises the students' interests and potential and helpful in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 in basketball teaching has reached teaching goal in that i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eatures in modern teaching and put the students in the subject role. This method is helpful in the flowing aspects: improving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cultivating team-work spirit, etc. In conclusion,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 is universally applied in teaching for both PE majors and non- PE majors.
引文
1、季浏:《体育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2、季浏:《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王艳荣:《多元智能理论与学校体育观念的创新》山东体育学报.2003.(2)
    4、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98年
    5、普莱西·斯金纳著,刘范等译:《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
    6、布卢姆著,王刚译:《布卢姆掌握学习论文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
    7、B·S·布卢姆著,邱渊译:《教育评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8、Vemette,P.Four Fates:a voiding the cam on Mistakes of N voice Users of Cooperative Leaning,The High School Journal Feb/Match.1994
    9、David W.Johnson,Roget T.Johnson(1994).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ning.ALLYN and BACON.Fourth education.1994
    10、陈传锋:《微格教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
    11、孙立仁:《微格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9月
    12、宣桂鑫:《德国的微格教学》北京,高等师范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
    13、孙连众:《中学数学微格教学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14、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15、俞克纯:《激励·活力·凝聚力》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
    16、国家体育总局篮球管理中心:《全国青少年儿童篮球教学训练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17、徐本力:《体育控制论》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3月
    18、普莱西·斯金纳著,刘范等译:《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6月
    19、戴云璟:《交互式学与教策略》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
    20、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的思考》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8年
    21、B.S.布卢姆著,施良芳译:《教育目标分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2、王国林:《学生学习动机与对策探析》体育教学,2001年1月
    23、崔树毅:《主体性教学管理策略》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10月
    24、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
    25、商继宗:《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6、王逢贤:《教与学的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7、高文主:《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28:吴立岗:《现代教学论基础》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29、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
    30、霍华德·加德纳,兰金译:《智能的结构》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
    31、王策三:《教学实验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32、施良方:《学习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33、吴志宏:《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34、陶西平:《多元智能在中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5、尤洪林:《合作学习理论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36、陈祥慧:《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体育院系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37、陈雷:《“掌握学习”教学法在田径专选课铅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38、丁庆龙:《程序教学法在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39、殷建铭:《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40、张海英:《新课标下的生物模型教学初探》中学生物教学,2007年10月
    41、杨军:《专项理论课教学中运用发现法的实验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4)
    42、司璞:《发现学习教学模式在排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4)
    43、马晓军:《发现教学法在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足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四川体育科学.2001.(4)
    44、张保华:《发现法在体育健身课中的设计及实验研究》体育与科学.1998.(2)
    45、管仁利:《篮球战术“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研制与应用研究》哈尔滨体育 学院学报.2003.(2)
    46、郑裔军:《发现教学法在篮球选修课技术教学中的运用》科技咨询导报.2006.(9)
    47、张勋:《指导发现式教学在篮球普修课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48、冉清泉:《高校体育专业体操课程程序教学模式运用及实验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49、刘文波:《“多元整合”程序教学方法在足球专修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
    50、戴珂:《普通高校排球专项选修课程序教学实验》体育学刊.2007.(1)
    51、刘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游泳课中运用强化调控的程序教学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
    52、吕青:《“学导式程序化”教学法在体育院系跨栏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3)
    53、张保华:《发现法在体育健身课中的设计及实验研究》体育与科学.1998.(2)
    54、金喜添:《发现法在铅球教学中的运用》中国学校体育.1997.(1)
    55、管仁利:《篮球战术“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研制与应用研究》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2)
    56、郑裔军:《发现教学法在篮球选修课技术教学中的运用》科技咨询导报.2006.(6)
    57、张勋:《指导发现式教学在篮球普修课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58、冉清泉:《高校体育专业体操课程程序教学模式运用及实验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59、刘文波:《“多元整合”程序教学方法在足球专修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
    60、戴珂:《普通高校排球专项选修课程序教学实验》体育学刊.2007.(1)
    61、刘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游泳课中运用强化调控的程序教学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
    62、吕青:《“学导式程序化”教学法在体育院系跨栏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3)
    63、王锡群:《程序教学法”在高校篮球基本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3)
    64、朱铁峰:《篮球技术教学训练程序控制的研究与实施》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4.(4)
    65、谢自豪:《任务驱动程序教学法在篮球普修中运用的研究》咸宁学院学报.2005.(6)
    66、洪晓彬:《程序化行为对篮球罚篮命中率影响的实验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2)
    67、周炳仙:《谈体育教学中的掌握学习策略》中国成人教育.2007.(2)
    68、高燕华:《运用掌握学习法进行篮球技术教学的实验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4)
    69、史斌:《论体育课班级教学的个别化问题——基于掌握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5)
    70、杨国庆:《在体育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体育学刊.2004.(4)
    71、王刚:《“掌握学习”教学理论在高校普修篮球课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6)
    72、万良华:《高师体育专业篮球课程的合作教学模式》体育学刊.2006.(5)
    73、毕波:《合作学习在高校男生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74、林伟龙:《合作学习方式在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4)
    75、张秀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教学技能微格教学的实验研究》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
    76、牛晓雷:《微格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5)
    77、郭强:《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本科专修学生教学技能微格训练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4)
    78、王红英:《微格教学法在排球普修理论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
    79、袁建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说课”微格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6)
    80、毛丽红:《微格教学法在高师体育教学法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5)
    81、李凌:《运用微格教学培养体育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设计与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4)
    82、杨善乾:《篮球普修课中引入微格教学法尝试》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4)
    83、A.Barry Joyner:《Quality Control in Assessment》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Recreation & Dance.1997
    84、Morris,T.& Summers,J:《Sports Psychology-Theory Applications and Issues》Sydney:JohnWiley&Sons,19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