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交通方式对城市郊区化模式的作用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聚集与分散是城市化历程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以人口、工业、服务业、办工业等从大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为表现的城市郊区化,是城市空间成长的一种必然过程。如果没有城市空间结构的这种离心扩散过程,就不可能诞生现代的大城市。对城市现实问题的关注,无法回避城市郊区化现象。
     论文以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发展的密切联系是城市空间扩展变化的根据与条件为理论线索,研究交通方式对城市郊区化模式的作用机制问题。交通方式导致的可达性的改变对土地开发利用强度的影响,决定并强化了城市空间形态,城市空间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是交通方式和土地利用模式相互作用的结果。微观个体(厂商、居民)因交通方式进步降低了交通成本而不断进行的再区位过程,促使了城市空间的分散扩展,交通成本扮演了城市分散因子的角色。在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决定和强化作用以及城市交通的廊道效应等影响下,主要交通方式决定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郊区化模式的差异。
     因应不同的主要交通方式,在当代,已完成城市郊区化的发达国家,形成了蔓延式郊区化和新城模式郊区化两种典型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小汽车导向的蔓延式郊区化,使城市空间在一个广阔的地域内低密度延伸,成为一种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而以法国、日本等为代表的通过轨道交通导向的建设郊区新城来疏散中心城市功能的规划实践,则是一种城市空间扩展的崭新思路。
     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认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建设郊区新城,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国情约束条件下中国大城市郊区化的理性模式选择。
     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郊区化现象,是交通因素在一个连续的时间过程中作用于城市空间的结果,基于交通因素的城市郊区化研究打破了人们审视城市空间的“中心城市——城市郊区”的二元结构思维,把城市的发展置于区域基础之上。这是对城市空间组织体系运动规律的正确认识与把握。
The agglomeration and dispersion is the succession of two stages i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As a performance that population, industry, services and office move from the major city centres to the suburbs, suburban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process of urban growth. If there is no this kind of centrifugal proliferation, the modern major cities can't exist. Once we have concern about urban practical issues, we can't evade suburbanization.
     In terms of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land-use and transport development, the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mechanism of the mode of transportation to the pattern of suburbanization. The accessibility affecting by the mode of transportation changes the intensity of land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 the form of urban space, the form of urban space is the result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ode of transport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land-use. By reason of the transport cost reduced by traffic progresses, micro-individuals' (manufacturers, residents) process of re-location has affect the dispersion of th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transport cost plays a role of dispersion facto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both the role of determining as well as strengthening to the form of urban space by mode of transportation and the effects of urban transport corridor, major mode of transportation determines different pattern of suburbanization.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major mode of transportation, nowadays, there are two typical patterns of suburbaniz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suburban sprawl and suburban new towns. The dissertation considers that the auto-oriented suburbanization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is not a mode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planning practice of rail transit-oriented building of suburban new towns represented by France, Japan and others is a new idea of urban expansion.
     On the basis of comparison, the dissertation agrees it is the rational choice of suburbanization of major cities in China to build public transport-oriented suburban new towns and construct multi-centre groups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The phenomenon of suburbanization is a result traffic factor affects urban space continuously. The study based on traffic factor for suburbanization breakspeople's thinking about "central cities------suburbs" dual structure of urban space, itmakes people develop city on the basis of region. This is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about system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引文
[1]因人口总量、土地面积、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等差异,城市规模的划分没有统一的标准。中国国家统计局按人口规模,将城市分为400万以上、200-400万、100-200万、50-100万、20-50万、20万以下等6类。本文以人口数量为指标,将我国市区非农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称为大城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大部分属于本文所谓的大城市。
    [2]2004年12月,由中国市长协会主持、上百名专家共同编撰而成的《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发布,该报告预计未来5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5%以上,提出中国城市化的一项战略目标是建成具有容纳11至12亿人口的城市容量。也就是说,在目前5.6亿人的基础上,我国将要在40多年的时间内净增5.4至6.4亿多城市居民。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第872页。
    [1][美]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第246页。
    [2]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第67页。
    [3]转引自北村隆一:汽车化与城市生活--21世纪的城市与交通发展战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第14页。
    [4]国家建设部编写组:国外城市化发展概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第7页。
    [5][英]肯尼斯·巴顿:运输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第51页。
    [6]顾朝林(2000)认为,现代郊区化过程最为明显的有两种:一种是从城市核心向外自然扩展;另一种是通过自上而下设计新城的自城市中心向外的有规划的扩展。美国的郊区化以第一种形态为主,而欧洲的郊区化则以第二种形态为主。参见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第140页。
    [1]中国学术界对郊区化的研究观点由否定到接受的转变参见冯健: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第41-42页。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207页。
    [1][英]肯尼斯·巴顿:运输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第84页
    [1]Martin Joseph:Sociology for Everyone[M].Glasgow,1996,P.226.
    [1]Sylvia Flieis Fava:Urbanism in World Perspecive[M].New York,1968,P.217.
    [2]Daniel Schaffer:Two Centuries of American Planning[M].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8,P.130.
    [3]John,Adams etc:City and Their Vital Systems[M].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88,P.117.
    [1]Daniel Schaffer:Two Centuries of American Planning[M].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8,P.131.
    [2]另一项贡献为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首先提出的中心地理论。
    [1]Federico Oliva,Marco Facchinetti,Valeria Fedeli:关于城市蔓延和交通规划的政治与政策[J].国外城市规划,2002年第6期,第13-24页。
    [1]王旭:美国城市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178页。
    [1][美]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第2页。
    [1]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第352页。
    [1][英]保罗·贝尔琴、戴维·艾萨克、古恩。陈著,刘书翰、孙钰译:全球视角中的城市经济[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第81页。
    [2]Kenneth T.Jackson:Crabgrass Frontier:The Suburb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P.12.
    [1]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第244页。
    [2]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第139页。
    [3][美]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第6-7页。
    [4]国内外学界对“郊区”概念的不同界定,参见孙群郎: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25-30页。
    [1]柴彦威:郊区化及其研究[J].经济地理,1995年第15卷第2期,第48-53页。
    [1]辞海(上)[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第794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交通[M].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第1页。
    [3]辞海(中)[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第2388页。
    [1]人们通常所言的城市交通就泛指城市内部交通。
    [2]中国大百科全书·交通[M].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第30-31页。
    [3]中国百科大辞典(1)[M].北京:中国大百科伞书出版社,1999,第714页。
    [1][美]约翰·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6-207页。
    [1]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第253页。
    [2]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第3页。
    [3]张宇燕:经济发腱与制度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第119页。
    [4]A·艾伦·斯密德.黄祖辉等译: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对法和经济学的进一步思考[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中文版序苦。
    [5]美国铁路运输概况:铁道运输与经济[J].2006年第28卷第8期,第93页。
    [6]美国政府铁路土地转让制度更为详尽的背景与内容,参见荣朝和:19世纪美国政府的铁路土地转让政策[J].铁道经济研究,2006年第3期,第32-36页。
    [1]美国铁路管制制度变迁的详细内容,参见欧国立:美国铁路产业管制的产生与变迁[J].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第46-51页。
    另见谭克虎、荣朝和:从《管制商务法》看美国铁路管制的演变[J].铁道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第33-39页;
    从《管制商务法》看美国铁路管制的演变(续)[J].铁道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第35-40页。
    [2]美国政府对公路的资助制度见论文第四章“汽车与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一节的相关分析。
    [3]赵坚、陈和:设立国土、交通、建设综合管理体制的思考[J].综合运输,2006年第1期,第22-26页。
    [4]赵坚、陈和:设立国土、交通、建设综合管理体制的思考[J].综合运输,2006年第1期,第22-26页。
    [5]北村隆一:汽车化与城市生活--21世纪的城市与交通发展战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第3页。
    [6]北村隆一:汽车化与城市生--21世纪的城市与交通发展战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第4页。
    [1]赵坚、陈和:设立国十、交通、建设综合管理体制的思考[J]_综合运输,2006年第1期,第22-26页。
    [2]宋彦、丁成日:交通政策与土地利用脱节的案例--析美国亚特兰大的MARTA公交系统[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第12卷第2期,第54-59页。
    [3]卢现祥:西方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第83页。
    [1][美]约翰·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1页。
    [1]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第49页。
    [2][德]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第167页。
    [1][美]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第79页。
    [1][英]肯尼斯·巴顿:运输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l,第49页。
    [1][美]埃德加·M·胡佛,王翼龙译: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第30页。
    [1]徐慰慈:城市交通规划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第88页。
    [1][美]约翰·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204页。
    [2]城市的廊道一般分为人工廊道和自然廊道,其中人工廊道以交通干线为主,自然廊道多以河流为主。
    [1]王旭:20世纪美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理论意义[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2卷第4期,第11-13页。
    [2][美]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第6页。
    [3]王旭、梁茂信:当代美国大都市区城郊发展失衡现象及其影响[J].世界历史,2005年第l期,第6-18页。
    [4]Charles N.Glaab,Thc American City:ADocumentary History[M].Homewood,Ⅲ:The Dorsey Press,1963,P.435.
    [1]张捷、赵民:新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田园城市思想的世纪演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第133页。
    [2][美]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第8页。
    [3]李国平等:首都圈结构、分工与营建战略[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第6页。
    [1]GOTTMAN J.Megalopolis:The Urbanized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M].New York:Twentieth Century Fund,1961,P.247.
    [2]BERLIN C.Sprawl Comes to the American Heartland[J].Focus,2002,46(4):PP.728-744.
    [3]SIERRA Club.1998 Sierra Club Sprawl Report[R].http:www.sierraclub.org/sprawl/report98/cities.asp.1998,1.
    [4]BRUECKNER J K,FANSLER D A.The Economics of Urban Sprawl:Theory and Evidence on the Spatial Sizes of Citie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3,65:PP.479-482.
    [5]MILLS E S.Book Review of Urban Sprawl Causes,Consequences and Policy Responses[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es,2003,33:PP.251-252.
    [6]HARVEY R O,CLARK W A V.The Nature and Economics of Urban Sprawl[J].A Quarterly Journal of Planning,Housing & Public Utilities,1965,Ⅻ(1):PP.110.
    [1]孙群郎: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46页。
    [1]王小侠:工业化时期的美国城市化[J].辽宁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第38-40页。
    [2]美国联邦统计:1910年第13次人口统计[M].华盛顿特区,1913,第80页。
    [3]王小侠:工业化时期的美国城市化[J].辽宁大学学报1999第1期,第38-40页。
    [1]孙群郎: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41页。
    [1][美]约翰·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页。
    [2]孙群郎: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106-107页。
    [1]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城市窄问结构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第140-141页。
    [2]关于美国郊区化的起源,学界的观点并不一致。见孙群郎:试析美国城市郊区化的起源[J].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3期,第44-54页。
    [1]孙群郎.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44-45页。
    [1]Howard P.Chudacoff: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Urban Society[M].Second Edition,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81,P.77.
    [2]Kenneth T.Jackson:Crabgrass Frontier:The Suburb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P.34.
    [1]Kenneth T.Jackson:Crabgrass Frontier:The Suburb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P.41.
    [2]Kenneth T.Jackson:Crabgrass Frontier:The Suburb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PP.41-42.
    [3]徐和平、李明秀、李庆余:公共政策与当代发达国家城市化模式-美国郊区化的经验与教训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190页。
    [4]Gary A.Tobin:"Suburban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tor Transportation: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Suburbanization Process"[M].Barry Schwartz,ed.,The Changing Face of the Suburb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6,PP.99.
    [1][美]约翰·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14页。
    [2]黄建中:特大城市用地发展与客运交通模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第56页。
    [3][美]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第253页。
    [4][美]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第87页。
    [5]Alexander B.Callow,Jr.ed.:American Urban History:An Interpretive Reader with Commentarie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P.499.
    [1]北村隆一:汽车化与城市生活--21世纪的城市与交通发展战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第3页。
    [2]J.Palen:The Urban World[M].NY:The McGraw-Hill Companies,1997,P.180.
    [3]孙群郎: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97页。
    [1]王旭、梁茂信:当代美国大都市区城郊发展失衡现象及其影响[J].世界历史,2005年第1期,第6-18页。
    [2]王旭、梁茂信:当代美国大都市区城郊发展失衡现象及其影响[J].世界历史,2005年第1期,第6-18页。
    [1]Barry Shwartz,ed.:Changing Face of the Suburb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6,P.106.
    [1][美]约翰·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6页。
    [2]张小路:美国的州际公路[J].中国科技纵横,2005年第4期,第80-94页。
    [3]关于美国早期公路改良的起因和过程,参见孙群郎: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129-130页。
    [1]George B.Tindall:The Emergence of the New South,1913-1945[M].Baton Rouge: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67,PP.255-256.
    [2]U.S.Department of Commerce,Bureau of the Census,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Colonial Times to 1950[M].Washingtond D.C.,1957,P.456.
    [3]George B.Tindall:The Emergence of the New South,1913-1945[M].Baton Rouge: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67),P.16.
    [4]U.S.Department of Commerce,Bureau of the Census,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Colonial Times to 1950[M].Washington D.C.,1957),P.456.
    [5]Monroe Lee Billington:The American South[M].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71,P.423.
    [6]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第452页。
    [7]U.S.Department of Commerce,Bureau of the Census,Historical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Colonial Times to 1970[M].Washington D.C.,1975,P.704.
    [8]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第453页。
    [9]转引自[美]约翰·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22页。
    [10][美]约翰·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21页。
    [1][美]Micheal Pollard 著:亨利·福特与福特公州[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第65、77、63页。
    [2]Carl Abbott:Urban America in the Modern Age,[M].Hartan Davidson,1987,P.36.
    [3]James Heilbrun:Urban Economics and Public Policy[M].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81,P.199.
    [1][美]约翰·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2][美]约翰·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4页。
    [1]罗思东:美国郊区的蔓延:对交通拥堵与土地资源流失的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第3期,第43-46页。
    [2]仇保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变革[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第31页。
    [3]转引自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8页。
    [1][美]约翰·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17页。
    [2]Barbara M.Kelly,ed.:Suburbia Re-examined[M].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9,P.187.
    [1]罗思东:美国郊区的蔓延:对交通拥堵与十地资源流失的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第3期,第43-46页。
    [2]罗思东:美国郊区的蔓延:对交通拥堵与土地资源流失的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第3期,第43-46页。
    [1]罗思东:美国郊区的蔓延:对交通拥堵与土地资源流失的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第3期,第43-46页。
    [2][美]约翰·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4页。
    [1]John Herbers:The New Heartland:America's Flight Beyond the Suburbs and How It Is Changing Our Future[M].New York:Times Books,1978,1986,P.138.
    [2][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第390页。
    [1][加拿大]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第309页。
    [2]Andres Duany,et al:Suburban Nation:The Rise of Sprawl and the Decline of the American Dream[M].New York:North Point Press,2000,P.25.
    [3][美]约翰·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4]北村隆一:汽车化与城市生活--21世纪的城市与交通发展战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第6页。
    [5]Carl Abbott:Urban American in the modern Age,1920 to the Present[M].Harlan Davidson,1987,P.115.
    [1]美国政府住宅政策对郊区化影响的具体分析,参见孙群郎: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145一15]页。
    [2]Kenneth T.Jackson:Crabgrass Frontier:The Suburb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P.247
    [3]北村隆一:汽车化与城市生活--21世纪的城市与交通发展战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第3页。
    [4]北村隆一:汽车化与城市生活--21世纪的城市与交通发展战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日文版前言
    [1]国家建设部编写组:,国外城市化发展概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第58页。
    [2][美]理查德·瑞吉斯特: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前言,第3页。
    [1]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12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第112页。
    [2]1915年,美国的泰勒(Graham Romeyn Taylor)为了把工厂从市区迁入郊区,以分散特大城市人口的过度集中,提出了在大城市建立“卫星城”(satellite cities)的概念。1924年,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城市会议上,通过了防止城市的过度发展而应当建立卫星城市的决议。依照与中心城市联系的紧密程度,卫星城被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依附阶段、半依附阶段、半独立阶段、独立阶段。
    [2]肖亦卓:规划与现实:国外新城运动经验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第2期,第135-138页。
    [3]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第2-3页,
    [4]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第123页。
    [1]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第6页。
    [2]郝娟:西欧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第49-50页。
    [1]郝娟:西欧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第180页。
    [2]张捷、赵民:新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田园城市思想的世纪演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第2页。
    [3]张捷、赵民:新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田园城市思想的世纪演绎[M].北京:中国建筑T业…版社,2005,第75-78页。
    [4]不包括由地方政府兴建的两个新城:克兰女姆林顿(Cmmlington)和基林华斯(Killingworth)。
    [1]郝娟:西欧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第196-197页。
    [2]郝娟:西欧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第196-197页。
    [1]http://www.metro.tokyo.jp/CHINESE/RESIDENT/LIVING1N/cont1-01.htm
    [1]瞭望新闻周刊.2004年8月2日第31期,第55页。
    [1]叶霞飞、蔡蔚: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还原方法的基础研究[J].铁道学报,2002年2月,第24卷第1期,第97-103页。
    [2]叶霞飞、蔡蔚: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还原方法的基础研究[J].铁道学报,2002年2月,第24卷第1期,第97-103页。
    [1]陈劲松:新城模式:国际大都市发展实证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第135页。
    [1]邓奕:反思日本新城建设50年[J].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第6期,第128-130页
    [1]邓奕:反思日本新城建设50年[J].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第6期,第128-130页
    [2]二战后,为了复兴经济和规制经济活动,日本政府设立了特殊法人社团--公团,经营私人部门不愿涉足的公共事业。由于开发建设的需求减少,这些公团现在已经逐渐解散或废止。
    [3]张捷、赵民:新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田园城市思想的世纪演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第196页。
    [1]Peter H.Mann.An Approach to Urban Sociology[M].Routledge,London,1998,P.141.
    [1]黄士正:新趋势--20世纪90年代北京城市功能布局的演变[J].北京规划建设,2003年第3期,第22-25页。
    [2]高向东、江取珍:对上海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的探讨[J].城市规划,2002年第26卷第1期,第66-69,89页。
    [1]杨忠伟、范凌云:中国大都市郊区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第101页。
    [2]周尚意、李新、董蓬勃:北京郊区化进程中人口分布与大中型商场布局的互动[J].经济地理,2003年5月第23卷第3期,第334-337,362页。
    [3]周尚意、李新、董蓬勃:北京郊区化进程中人口分布与大中型商场布局的互动[J].经济地理,2003年5 月第23卷第3期,第334-337,362页。
    [1]周一星、孟延春:沈阳的郊区化--兼论中西方郊区化的比较[J].地理学报,1997年7月第52卷第4期,第289-299页。
    [1]黄士正:新趋势--20世纪90年代北京城市功能布局的演变[J].北京规划建设,2003年第3期,第22-25页。
    [2]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wszb/zhibo150/content_751666.htm
    [3]许炳、徐伟:我国大学城建设的模式及功能[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年第1期,第29-32页。
    [1]宋金平、王恩儒等:北京住宅郊区化与就业空间错位[J].地理学报,2007年第62卷第4期,第387-396页。
    [2]《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04-2020)》。
    [3]北京统计信息网,http://www.bjstats.gov.cn/。
    [1]北京统计信息网,http://www.bjstats.gov.cn/。
    [2]《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04-2020)》
    [1]周文斌:北京卫星城与郊区城市化的关系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11期,第71-77页。
    [2]王亚钧、路林:从卫星城到新城--北京城市空间格局的发展与变化[J].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第5期,第19-22页。
    [1]城市核心区的概念与城市建成区有些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城市核心区的范国要求在空间上连续分布。城乡过渡带范围相对于传统的城乡结合部有所扩大,城乡结合部是为了方便管理、行政意义上的区域划分。不同历史时期北京城市核心区与城乡过渡带的具体范围,见方修琦、章文波等:近百年来北京城市空间扩展与城乡过渡带演变[J].城市规划,2002年第26卷第4期,第56-60页。
    [1]原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局长刘太格语。见《刘太格:城市规划需要跟土地谈恋爱--访原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局长刘太格博士》,《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第5期,第50页。
    [1]凯文·林奇:林庆怡等译: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第27页。
    [1]列宁: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第364页。
    [2]协同学的创始人哈肯说:“如果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非外界强加给系统的.而是系统内外矛盾的结果),则系统是自组织的”。(参见H.哈肯.信息与自组织:复杂系统的宏观方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第29页.)
    [1][美]阿瑟·奥沙利文(Arthur O'Sullivan),苏晓燕等主译.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第165-267页.
    [2][英]巴顿(Button,K.J.).城市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北村隆一著,吴戈,石京译.汽车化与城市生活--21世纪的城市与交通发展战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第3-19页.
    [4]蔡孝箴.城市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版社,1998,第210-240页.
    [5]柴彦威.城市空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第13-14页.
    [6]柴彦威.郊区化及其研究[J].经济地理,1995年第15卷第2期,第48-53页.
    [7]陈劲松.新城模式:国际大都市发展实证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8]陈雪明.美国城市化和郊区化历史回顾及对中国城市的展望[J].国外城市规划,2003年第1期,第51-56页.
    [9]仇保兴.卫星城规划建设若干要点--以北京卫星城市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6年第30卷第3期,第9-12页.
    [10]川上秀光,吕斌译.多中心城市结构论与东京的再开发[J].城市规划,1988年第6期,第27-30页.
    [11]David N.Bengston,刘丽.美国城市增长管理和开敞空间保护的国家政策--美国的政策手段及经验教训[J].国土资源情报,2004年第4期,第42-49页.
    [12]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编,钱振东,陆振波译.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发展中城市政策制定者资料手册[M].北京,人们交通出版社,2005,第17-100页.
    [13]邓奕.反思日本新城建设50年[J].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第6期,第126-130页.
    [14]丁芸.城市公共经济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5]董国良,张亦周.畅通城市论:21世纪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6]董睿,李泽琛.从美国城市郊区化看中国城市郊区化[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第157-158页.
    [17]段进.城市形态研究与空间战略规划[J].城市规划.2003,第27卷第2期,第45-48页.
    [18]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第39-51页.
    [19]方维慰.信息技术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第13卷第1期,第30-33页.
    [20]方修琦,章文波等.近百年来北京城市空间扩展与城乡过滤带演变[J].城市规划期,2002年第26卷第4期,第56-60页.
    [21]冯健.我国城市郊区化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人文地理,2001年第16卷第6期,第30-35页.
    [22]顾保南,叶霞飞,曹仲明.东京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及其启示[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1998年第1期,第67-72页.
    [23]顾朝林,陈振光.中国大都市空间增长形态[J].城市规划,1994年第18卷第6期,第45-50页.
    [24]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第139-140页.
    [25]郭鸿懋等.城市空间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第21,23-24,39-45,52-55页.
    [26]国家建设部编写组[编].国外城市化发展概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7]郝娟.西欧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版社,1997.
    [28]黄建中.特大城市用地发展与客运交通模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9]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0][加]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31]姜涛.由密尔顿·凯恩斯新城规划看当代城市规划新特征[J].规划师,2002年第18卷第4期,第73-76页.
    [32][美]卡尔·艾博特著.王旭,郭立明,姜立杰译.大都市边疆:当代美国西部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第133-159页.
    [33]柯焕章.北京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的回顾与构想[J].北京规划建设,2003年第4期,第28-33页.
    [34][英]肯尼斯·巴顿.运输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第26-55页.
    [35]李翅.走向理性之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新区发展与增长调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6]李其荣.对立与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7]李强,李晓林.北京市近郊大型居住区居民上班出行特征分析[J].城市问题,2007年第7期,第55-59页.
    [38]李强,杨开忠著.城市蔓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第40-47页.
    [39]李晓慧.新城市主义溯源[J].中外建筑,2003年第3期,第18-19,14页.
    [40][加]梁鹤年.精明增长[J].城市规划,2005年第19卷第10期,第65-69页.
    [41]梁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2]刘秉镰,郑立波.中国城市郊区化的特点及动力机制[J].理论学刊,2004年第10期,第68-70页.
    [43]刘健.从巴黎新城看北京新城[J].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第1期,第76-81页.
    [44]刘健.基于区域整体的郊区发展--巴黎的区域实践对北京的启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45]刘健.马恩拉瓦莱:从新城到欧洲中心--巴黎地区新城建设回顾[J].国外城市规划,2002年第1期,第27-31页.
    [46]刘念雄.北京城市大型商业设施边缘化的思考[J].北京规划建设,1998年第2期,第39-41页.
    [47]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48]卢明华,李国平,孙铁山.东京大都市圈内各核心城市的职能分工及启示研究[J].地理科学,2003年第23卷第2期,第150-156页.
    [49]卢为民.大都市郊区住区的组织与发展:以上海为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50]卢现祥.西方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51]罗仁朝.新城市主义的理论价值与现实选择[J].规划师,2003年第19卷第11期,第102-104页.
    [52]罗思东.美国郊区的蔓延:对交通拥堵与土地资源流失的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第3期,第43-46页.
    [53]马野.中心城市的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54]迈克尔·布鲁顿,希拉·布鲁顿等.英国新城发展与建设[J].城市规划,2003年第27卷第12期,第78-81页.
    [55]孟祥林.城市郊区化模式比较与我国的选择--以英美澳日等国为例[J].城市问题,2006年第5期,第62-67页.
    [56]牛慧恩.交通与美国城市发展[J].国外城市规划,2002年第5期,第53-54页.
    [57]欧国立.美国铁路产业管制的产生与变迁[J].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第46-51页.
    [58]秦应兵,杜文.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35卷第3期,第284-287页.
    [59]邱建华.交通方式的进步对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规划的影响[J].规划师,2001年第18卷第7期,第67-69页.
    [60][法]冉-弗朗索瓦·杜雷.城市机动性--城市研究的新概念框架[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2期,第90-92页.
    [61]荣朝和.19世纪美国政府的铁路土地转让政策[J].铁道经济研究,2006年第3期,第32-36页.
    [62]荣朝和.论交通运输在经济时空推移和结构演变中的宏观作用[J].地理学报,1995年第50卷第5期,第394-401页.
    [63]荣朝和.论运输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64]荣朝和.西方运输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65]单皓.二战后美国城市的发展[J].城市规划,2003年第27卷第6期,第72-80页.
    [66]单连龙.国外大城市交通发展的经验及思考[J].综合运输,2004年第3期,第66-69页
    [67]商渝.我国城市郊区化与城市体系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年第35卷第2期,第76-79页.
    [68]石忆邵,张翔.城市郊区化研究述要[J].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第3期,第56-58页.
    [69]史向前.北京市零售业“中心空洞化”趋势浅析[J].中国流通经济,1997年第2期,第32-34页.
    [70]宋家明.香港的城市规划体系与制度(上)[J].北京规划建设,2002年第6期,第39-42页.
    [71]宋家明.香港的城市规划体系与制度(下)[J].北京规划建设,2003年第1期,第59-62页.
    [72]宋金平,王恩儒等.北京住宅郊区化与就业空间错位[J].地理学,2007年第62卷第4期,第387-396页.
    [73]宋彦,丁成日.交通政策与土地利用脱节的案例--析美国亚特兰大的MARTA公交系统[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第12卷第2期,第54-59页.
    [74]孙群郎,韩宇.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原因[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6卷第5期,第65-69页.
    [75]孙群郎.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49-56,121-137,224-251页.
    [76]孙群郎.试析美国城市郊区化的起源[J].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3期,第44-54页.
    [77]孙胤社.城市空间结构的扩散演变:理论与实证[J].城市规划,1994年第8卷第5期,第16-20页
    [78]孙壮志,周晓勤,胡思继.日本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制度[J].铁道工程学报,2002年第4期,第16-19,11页.
    [79]谭克虎,荣朝和.从《管制商务法》看美国铁路管制的演变[J].铁道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第33-39页.
    [80]谭克虎,荣朝和.从《管制商务法》看美国铁路管制的演变(续)[J].铁道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第35-40页.
    [81]唐子米.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J].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第6期,第1-11页.
    [82]藤田昌久(Masahisa Fujita),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Anthony J.Venables)著.梁琦主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3]王春才,赵坚.促进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对策[J].综合运输,2006年第12期,第38-42页.
    [84]王春艳,李瑞林.美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其经验借鉴[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8卷第3期,第77-81页.
    [85]王丹,王士君.美国“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发展观解读[J].国际城市规划,2007年第22卷第2期,第61-66页.
    [86]王富臣.城市形态的维度:空间和时间[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3卷第1期,第28-33页.
    [87]王昊,莫飞.从美国新城市主义的角度看北京的郊区化趋势[J].国外城市规划,2005年第6期,第44-48页.
    [88]王慧.失望的家园,黯然的美国梦--对美国郊区化负面效应的分析[J].城市规划,2002年第 26卷第4期,第93-96页.
    [89]王缉宪.国外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一体规划的方法与实践[J].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1期,第5-9页.
    [90]王静霞.新时期城市交通规划的作用与思路转变[J].城市交通,2006年第4卷第1期,第17-22页.
    [91]王骏阳.库里蒂巴与可持续发展规划[J].国外城市规划,2000年第4期,第9-12页.
    [92]王玲慧,万勇.国际大都市新城发展特点比较[J].城市问题,2000年第2期,第66-70页.
    [93]王鹏.从卫星城到新城--跳出同心圆的人口和产业[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第2期,第139-143页.
    [94]王欣,曹周建等.关于城市郊区化本质的讨论[J].城市发展研究,2003年第10卷第4期,第28-33页.
    [95]王旭.肯尼思·杰克逊与美国郊区化研究--《马唐草边疆》评介[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30-33页.
    [96]王旭.美国城市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178页。
    [97]王亚钧,路林.从卫星城到新城--北京城市空间格局的发展与变化[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第5期,第19-22页.
    [98]王亚钧,路林。从卫星城到新城--北京城市空间格局的发展与变化[J].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第5期,第19-22页.
    [99]王亚钧,吕佳.新城规划:构建城市空间新格局[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第第1期,第43-44页.
    [100]王媛媛,陆化普.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与交通结构组合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44卷第9期,第1240-1243页.
    [101]王铮,邓悦,葛昭攀等著.理论经济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02]吴启焰,朱喜钢.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第17卷第2期,第46-50页.
    [103]向俊波,谢惠芳.从巴黎、伦敦到北京--60年的同与异[J].城市规划,2005年第29卷第6期,第19-24页.
    [104]向俊波,谢惠芳.新城建设:从伦敦、巴黎到北京--多中心下的同与异[J].城市问题,2005年第3期,第12-14页.
    [105]肖梦.城市微宏观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6]肖亦卓.规划与现实:国外新城运动经验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第2期,第135-138页.
    [107]肖亦卓.国际城市空间扩展模式--以东京和巴黎为例[J].城市问题,2003年第3期,第30-33页.
    [108]肖云.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管理[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09]徐和平,李明秀,李庆余.公共政策与当代发达国家城市化模式:美国郊区化的经验与教训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0]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11]扬忠华.香港的土地使用与交通运输规划实践[J].城市规划,1999年第23卷第5期,第37-41页.
    [112]杨长明.中国城市郊区化与政府管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113]杨文,魏海涛.城市郊区化研究[J].城市问题,2000年第3期,第12-15页.
    [114]杨吾扬.交通运输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15]杨忠伟,范凌云.中国大都市郊区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16]姚为群.全球城市的经济成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17]叶霞飞,蔡蔚: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还原方法的基础研究[J].铁道学报,2002年第24卷第1期,第97-103页.
    [118]于文波,刘晓霞等.美国城市蔓延之后的规划运动及其启示[J].人文地理,2004年第19卷第4 期,第55-58,81页.
    [119]袁家冬,李少星.日本三大都市圈快速轻轨交通网的形成与发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5年第14卷第3期,第1-6页.
    [120][美]约翰·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8-26,321-325页.
    [121]张捷,赵民.新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田园城市思想的世纪演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第52-81,116-131,152-167页。
    [122]张京祥,崔功豪.城市空间结构增长原理[J].人文地理,2000年第15卷笫2期,第15-18页.
    [123]张静,魏春雨.基于理性增长理念的新城镇开发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期,2007年第21卷第3期,第77-80页.
    [124]张可云,黄良浩,李希琦.北京新城规划的实施思路和体制保障[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第17-23页.
    [125]张玲蓉.试论19世纪美国交通革命[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6卷第5期,第121-125页.
    [126]张明,丁成日.土地使用与交通的整合:新城市主义和理性增长[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第12卷第4期,第46-52页.
    [127]张文新.中国城市郊区化研究的评价与展望[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第1期,第55-58页.
    [128]张小路.美国的州际公路[J].中国科技纵横,2005年第4期,第80-94页.
    [129]张小松,胡志晖.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影响范围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3卷第8期,第1118-1121页.
    [130]张晓青.西方城市蔓延和理性增长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第13卷第2期,第34-38页.
    [131]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132]赵坚,陈和.设立国土、交通、建设综合管理体制的思考[J].综合运输,2006年第1期,第22-26页.
    [133]赵坚,杨轶.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3年第3卷第2期,第65-71页。
    [134]赵黎明,冷晓明.城市创新系统[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135]赵伟.城市经济理论与中国城市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136]郑国.北京市制造业空间结构演化研究[J].人文地理,2006年第21卷第5期,第84-88页.
    [137]郑捷奋,刘洪玉.日本轨道交通与土地的综合开发[J].中国铁道科学,2003年第24卷第4期,第133-138页.
    [138]郑立波.中国城市郊区化主要约束因素分析[J].齐鲁学刊,2005年第6期,第154-157页.
    [139]郑振奋,刘洪玉.日本轨道交通与土地的综合开发[J].中国铁道科学,2003年第24卷第4期,第133-138页.
    [140]周素红,阎小培.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的进展[J]规划师,2005年第21卷第3期,第58-62页.
    [141]周晓华.新城模式:国际大都市发展实证案例.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42]周一星,孟延春.北京的郊区化及其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43]周一星,孟延春.沈阳的郊区化--兼论中西方郊区化的比较[J].地理学报,1997年第52卷第4期,第289-299页.
    [144]周一星.对城市郊区化要因势利导[J].城市规划,1999年第23卷第4期,第13-17页.
    [145]诸大建,刘冬华.管理城市成长:精明增长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7卷第4期,第22-28页.
    [146]卓健.从步行城市到汽车城市--马克·韦尔《城市与汽车》评介[J].国外城市规划,2005年
    [1] Adrian Guilermo Aguilar.Mexico City Growth and Regional Dispersal: theExpansion of Largest Cities and New Spatial Forms[J]. HABITAT INTL. Vol. 23, No. 3(1999)391-412.
    [2] Alex Anas, Hyok-Joo Rhee.When Are Urban Growth Boundaries Not Second-best Policies to Congestion Tolls?[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61 (2007) 263-286.
    [3] Altshuler, Alan. Review of the Costs of Sprawl[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77,43 (4 ) :207-209.
    [4] Barbara C. Richardson. Sustainable Transport: Analysis Frameworks[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13 (2005).
    [5] Barry Shwartz,ed..Changing Face of the Suburbs[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6,P106.
    [6] Black R William.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A US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Vol. 4, No. 3. 1996.
    [7] Bourne L. S..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City:Readings on Urban Form,Growth,and Policy[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3-28.
    [8] Cideon Golany, ed..Intematnal Urban Growth Policies: New-town Contributions[M].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1978.
    [9] Colin G.Pooley, Jean Turnbull.Modal Choice and Modal Change: the Journey to Work in Britain since 1890[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8 (2000) 11-24.
    [10] Daniel A. Badoe, Eric J. Miller. Transportation-land-use Interaction: Empirical Findings in North America,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Modeling.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5 (2000) 235-263.
    
    [11] David N. Bengston, Jennifer O. Fletcher, Kristen C. Nelson.Public Policies for Managing Urban Growth and Protecting Open Space: Policy Instruments and Lessons Learned in the United Stat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69 (2004) 271-286.
    
    [12] Dennis Hardy.From garden cities to New Towns : Campaigning for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1899-1946 [M].New York : E & FN Spon, 1991.
    [13] Donald Vandegrift,Tommer Yoked.Obesity Rates,Income,and Suburban Sprawl:an Analysis of US States[J]. Health & Place 10 (2004) 221-229.
    [14] Elena G. Irwin , Nancy E. Bockstael. Land Use Externalities, Open Space Preservation and Urban Sprawl[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34 (2004)
    [15] Eric Hanushek, Kuzey Yilmaz.The complementarity of Tiebout and Alonso[J]. 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 16 (2007) 243-261.
    [16] Faisal A. Mubarak.Urban Growth Boundary Policy and Residential Suburbanization: Riyadh, Saudi Arabia[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8 (2004) 567-591.
    [17] Frank Southworth .On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Land Use Change Policies on Automobile Vehicle Miles of Travel[J]. Energy Policy 29 (2001) 1271-1283.
    [18] Frederic J. Osborn,Arnold Whittick. New Towns:Their Origins, Achievements and Progress[M]. London: Leonard Hill, and 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of America Ltd.. 1977.
    [19] Genevieve Giuliano, Joyce Dargay.Car Ownership, Travel and Land Use: a Comparison of the US and Great Britain[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40 (2006) 106-124.
    [20] Goran Vuk. Transport Impacts of the Copenhagen Metro[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13 (2005)
    [21] H.S. Sudhira, T.V. Ramachandra, K.S.Jagadish.Urban Sprawl: Metrics, Dynamics and Modelling Using G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5 (2004) 29-39.
    [22]Herbert J Gans.The Levittowners: Ways of Life and Politics in a New Suburban Community[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7, 1982.
    [23] J. Vernon Henderson, Hyoung Gun Wang.Urbanization and city growth: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37 (2007) 283-313.
    [24] John A. Dutton.New American Urbanism Re-forming the Suburban Metroplis [M].Italy:Skira editore S. p. A. ,2000:1-40.
    [25] John E. Hasse, Richard G. Lathrop.Land Resource Impact Indicators of Urban Sprawl[J]. Applied Geography 23 (2003) 159-175.
    [26] Kenneth B. Hall, Gerald A. Porterfield.Community by Design:New Urbanism for Suburbs and Small Communities [M] .New York : McGraw Hill ,2001:10 -32.
    [27] Kenneth T. Jackson.Crabgrass Frontier:The Suburb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28] Linda Harris Dobkins, Yannis M. Ioannidesb.Spatial Interactions among U.S. Cities: 1900-1990[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31 (2001) 701-731.
    [29] Luisito Bertinelli, Duncan Black.Urbanization and Growth[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56 (2004) 80-96.
    [30] Marc Antrop .Landscape Change and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Europ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67 (2004) 9-26.
    [31] Mark Clapson.Invincible Green Suburbs, Brave New Towns : Social Change and Urban Dispersal in Post-war England[M]. New York: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8.
    [32] Narisra Limtanakool, Martin Dijst,Tim Schwanen.The Influence of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Land Use and Travel Time Considerations on Mode Choice for Medium- and Longer-distance Trips[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14 (2006) 327-341.
    [33] Nathaniel Baum-Snow.Suburbaniz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in the Monocentric Model[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62 (2007) 405-423.
    [34] Newman,Kenworthy. Sustainability and Cities:Overcoming Automobile Dependence[M]. Island Press, 1999.
    
    [35] Owen,W. Transportation and world development,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7
    [36] Paul van de Coevering, Tim Schwanen.Re-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Urban Form on Travel Patterns in Europe and North-America[J]. Transport Policy 13 (2006) 229-239.
    [37] Peter O. Muller.Contemporary Suburban America[M].Englewood Cliffs, N. J. : Prentice Hall, Inc. ,1981.
    [38] Peter W G Newman Jeffrey R Kenworthy. The Land Use-transport Connection [J]. Land Use Policy, Vol. 13, No. 1. 1996
    [39] R Ramanathan.Link between Population and Number of Vehicles:Evidence from Indian Cities[J]. Cities, Vol. 17, No. 4(2000)263-269.
    [40] Richard Walker .Industry Builds the City: the Suburban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1850-1940[J].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27, 1 (2001) 36-57.
    [41] Richard Walker,Robert D. Lewis.Beyond the Crabgrass Frontier: Industry and the Spread of North American cities, 1850-1950[J[.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27, 1 (2001) 3-19.
    [42] Robert D. Lewis.A City Transformed: Manufacturing Districts and Suburban Growth in Montreal, 1850-1929[J]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27, 1 (2001) 20-35.
    [43] Roberto Camagni, Maria Cristina Gibelli, Paolo Rigamonti.Urban Mobility and Urban Form: th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of Different Patterns of Urban Expansion[J]. Ecological Economics 40 (2002) 199-216.
    [44] Ronnie Donaldson .Mass Rapid Rail Development in South Africa's Metropolitan Core:towards a New Urban Form?[J]. Land Use Policy 23 (2006) 344-352.
    [45] Sam B. Warner Jr..Streetcar Suburbs: The Process of Growth in Boston, 1870—1900[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and The M. I. T. Press, 1962.
    [46] Tingwei Zhang.Land Market Forces and Government's Role in Sprawl:the case of China[J]. Cities, Vol. 17, No. 2(2000)123-135.
    [47] Veli Himanen, Martin Lee-Gosselin, Adriaan Perrels. Sustainability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External Effects of Transport[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13 (2005) 23-28.
    [48] William M. Dobrine, ed.The Suburban Community[M].New York: G.P. Putnam's Sons, 1958.
    [49] William R. Black. An Unpopular Essay on Transportation[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9 (2001)1-11.
    [50] Yannis M. Ioannides, Henry G. Overman.Zipf's Law for Cities: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33 (2003) 127-13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