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封贡关系视角下明代中朝使臣往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封贡关系为视角,以中朝使臣为研究对象,依靠中朝双方历史文献资料,把使臣交往置于中朝封贡关系的大外交语境中,通过使臣往来活动的实践建构和解读封贡关系,使封贡关系模式具有实证性和理论性基础。使臣是维护中朝封贡关系的践行者和实施者,双方使臣的言论和行为是中朝封贡关系最直接的表现方式。通过使臣身份、官品、言行、文化水平等方面的比较,尝试建构和诠释明代的“使臣文化”概念。以文化认同为纽带建构起长达277年之久的中朝封贡关系,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使臣往来中确立的行为规范,礼仪文化,接待传统等多为后人承继。对明代中朝使臣往来研究的意义不止于对这一问题做一整体概观,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一群体的出访活动及与此相关联的外交方式、理念等进行深入分析,亦可能对当今东亚国家乃至世界上国家间交往提供经验和启发。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论组成,正文包括六章:
     第一章为明鲜封贡关系与使臣往来关系的确立。首先介绍明朝建立后,明朝与高丽、朝鲜王朝封贡关系建立的过程和其间发生在两国之间的矛盾。朝鲜王朝建国后,明朝承认李成桂政权,但不对其进行册封,在这种背景下,双方开展使臣往来关系,其中朝鲜王朝遣使以请封和进贡为主。到建文三年,明朝册封朝鲜国王,双方才建立起正式的封贡关系,使臣往来对双方关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第二章为使臣的身份及选任标准。从中朝双方所派遣使臣的身份及选任标准方面进行论述。通过文献记载可以得出,明朝使臣身份主要为行人、给事中、翰林、宦官。朝鲜使臣身份为堂上官、王室宗亲与功臣、六曹与中枢府官,还有通过借衔提升官品而成为使臣的情况。在选任标准上,明朝主要选择文才学识卓著、熟知朝鲜风俗礼仪、个人形象良好、不辱君命的人充当使臣。朝鲜主要选择学识渊博、熟悉汉语、官品堂上的人担任使臣。
     第三章为使臣的种类及构成。明朝使臣主要以册封使、诏谕使为主,还有其他赏赐使、吊唁使等。使团主要由正使、副使、通官、跟役等组成。朝鲜使臣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以及“兼行”等,使团人员包括“三使”、通事、军官、随从等。
     第四章为使臣出使前的准备及使行路线。主要介绍双方使臣在出发前的准备工作,明朝使臣在出发前要接受皇帝的召见,颁赐诏书,授权使行任务,并嘱托不辱使命等。派遣品级不高的使臣出使还要通过“借官”达到出使要求,另外要准备随行携带物品,包括颁赐朝鲜的《大统历》、印章、冕服等,还要准备证明自身身份的牌文。朝鲜使臣出使前也要接受国王召见,领受赏赐,接受外交文书,举行拜表仪式,封裹方物等。双方使臣往来主要通过陆路和海路,在明朝前期和后期,多使用海路,其余时间通过陆路。
     第五章为使臣的接待制度。明朝主要在北京接待朝鲜使臣,朝鲜使臣到达辽东后,辽东都司会派人护送朝鲜使臣到北京会同馆。然后,明朝礼部负责接待朝鲜使臣,在会同馆内为其一行设“下马宴”(回程时设“上马宴”),点验方物,接纳朝鲜使臣进呈的表咨文,同时负责提供“下程”给朝鲜使臣,监督朝鲜使臣在会同馆内开市交易。鸿胪寺负责教习朝鲜使臣面见皇帝礼仪,回程时接受明朝赏赐,返回朝鲜。朝鲜接待明朝使臣的程序分为境外迎接,境内迎接,郊迎以及各种迎接礼仪。在明朝使臣出发到达义州前,朝鲜派出远接使到义州准备迎接。明朝使臣达到义州后,朝鲜又陆续派出宣慰使迎接明使进入朝鲜境内,在到达王京之前的五个城市分别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包括政府官员,地方官员,军队及普通民众都参与其中。到达王京郊外,国王亲自出城迎接并举行隆重的迎诏敕仪式。随后,明使入住太平馆,在朝鲜滞留期间,接受朝鲜国王的接见并参加政府及六曹准备的宴请等活动。在迎接过程中,赏赐朝鲜国王礼物,同时也接受朝鲜的赠礼和其他人情物件。使行任务完成后,朝鲜国王在太平馆为明使一行举行上马宴,然后返程。
     第六章为使臣的交流活动。朝鲜使臣到明朝主要进行贸易、文化交流以及游观等活动。在贸易活动中,主要介绍朝鲜使臣参与的违禁贸易,从违禁贸易的界定,违禁贸易的参与者,违禁贸易的禁令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一鲜为人知的贸易形式,并探究了其在明代朝鲜使行中流行的深层原因。明朝使臣到朝鲜的交流活动主要有宦官的私贸与征索,文臣的文化交流,游观等方面。其中对宦官的私贸及征索行为和文臣的诗文唱和两种使臣的不同风格进行评述,指出在不同时期两种使臣群体代表不同的文化。在明朝使臣游观部分,主要介绍了明朝使臣游观地点,游观中朝鲜方面的安排以及在游观中的文化交流。
     最后是结论,通过以上各章的研究,对明代中朝封贡关系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进而解读维系这种封贡关系的内在原因:帝制中国的传统影响力和向心力、汉文化圈的吸引力是朝鲜积极同明朝建立封贡关系的历史传统因素;对实现自身利益的考量是朝鲜积极遣使请封并建立封贡关系的现实原因;以“小中华”自居的心理平衡和优越感是朝鲜与明建立封贡关系的重要因素,同时,明朝乃至后来的清朝与朝鲜王朝间的封贡关系具有当时东亚社会所具有鲜明特色。在对中朝使臣群体所具有的外交经历,所形成的外交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外交启迪、外交价值等分析基础上,尝试建构并诠释明代的“使臣文化”。在中朝使臣往来的视野下,透视两国“立体外交”模式。
This thesis is a stud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ributary. It takes the Ming dynasty and Chosun Dynasty envoy groups as object,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materials of China and Korea, puts the envoy communication into the tributary diplomacy context, constructs and analysis the tributary through the envoy communication practice. It makes the tributary mode have both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Envoy is the one who fulfills and maintain the tributary. The envoy’s speech and behavior of both sides is the most direct way which can show the tributary.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envoy’s identity, ranks, speech, education level, the thesis try to explain the“envoy culture”concept of Ming dynasty. Take the cultural recognition as link, they establish the tributary which lasts for 277 years, and extends great impact on the later generations. Especially the code of conduct, etiquette, cultural, and reception system, which are established in the envoys contacts are inherited and continued. The meaning of the study of the envoy communication not only can we get a general overview of the envoys of this period of time, but also hope to through the inquiry of the diplomatic method, diplomatic activities, and diplomatic concept, 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their visiting, they provide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oday’s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the exchanges among East Asian countries. The thesis is made of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body, conclusion, and the body consist of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the establishment of tributary and envoys contacts. First, it introduces the conflicts between Ming, Gaoli and Chosun dynasty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ributary. It i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Ming dynasty. Ming recognizes the Li Chenggui regime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Chaosun dynasty, but do not confer a title upon him. Under such background, they started the envoy contacts. The Chosun dynasty sends envoys with the purpose of paying oblation and asking for conference. Until the third year of Jianwen, Ming confers title upon the King of Chosun, and then they set up the formal tributary.
     Chapter two: the envoy’s identity and the standard of selection. It will discuss the envoy identity and standard of selection of both sides. From documents and materials, we can conclude that envoy identity of Ming dynasty mainly are xingren(行人),Jishizhong (给事中),Hanlin(翰林),Eunuch(宦官). The envoy’s identity of Chosun dynasty mainly are officials above the third grade, royal clan, hero, officials from the six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central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the officials who borrow titles from government. Concerning the standard of selection, Ming dynasty is mainly focus on the officials who are knowledgeable, familiar with Chosun custom and etiquette, with good personal image, and the officials who can well perform emperor’s order; while Chosun are mainly focus on knowledgeable, familiar with Chinese language, and officials with high rank.
     Chapter three: type and composition of envoys. The envoys of Ming are mainly of conference, imperial decree. Besides, there are envoys of largess, condolence, etc. The mission are made up of commissioner, vice commissioner, interpreter and other followers. The envoys of Chosun are classified as regular, irregular, and mixed. The mission are made of commissioner, vice commissioner, secretary, interpreter, military official and servants, etc.
     Chapter four: the preparation and route of the mission. It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eparation before their departure. Ming envoys should accept emperor summon. The emperor will issue the pragmatic sanction, authorize the mission, ask them to well perform the mission. While sending lower rank officials as the envoys, they should meet the demand through the way of“borrow title”. Besides, the envoys should prepare accompanying belongs, which include Datong(大统)Calendar, seals, crown costume, and documents that can prove envoy’s identity etc. Before the departure, Chosun envoys also need to be summoned by the king, get the largess, accept the diplomatic documents, hold an report ceremony, and pack the seals etc. The envoys contacts are mainly by land and sea. During and after Ming dynasty, they mainly focus on sea, while in other time, they went by land.
     Chapter five: the reception system for envoys. Ming receives the envoys mainly in Beijing. As soon as the Chosun envoys arrive east Liao(辽东), the administration will send officials to protect them until they arrive Beijing Huitong Hote(l会同馆). Then the officials from Board of Rites and Ceremonies will admit the envoys, and there will be a welcoming feast in the Huitong Hotel (when they get back, there will be another feast for farewell). They will check the seals, receive the documents from Chosun.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ould provide the schedule for the envoys, and supervise the marketing and exchanges in the Huitong Hotel. Honglusi(鸿胪寺) bunch will teach the ceremony about how to behave in front of emperor. Then they will take the largess from Ming and get back to Chosun. The reception ceremony procedure can be divided into abroad, internal, external and other kinds when Chosun welcoming the Ming envoys. Before Ming envoys arrive at Yizhou(义州), Chosun will send ambassadors to Yizhou and prepare for the coming of Ming mission. When the Ming envoys get Yizhou, Chosun will continue to send ambassadors to welcome them until they are on the Chosun territory. Before Ming envoys get capital, there will be grand ceremonies in five cities, which are held separately. Administration officials, local governors, army, and the general citizens will all be involved in the ceremony. When they arrive at the suburb, the king himself will come out of town to welcome them, and hold the grand ceremony for welcoming the edict. Then the Ming envoys live in Taiping Hotel(太平 馆), and during their stay in Chosun, they will receive the king’s summon, and take part in the feast activities of government and administrations. During the process of welcoming, reward gifts to the king, and accept the gifts and other things from Chosun. When they finish the mission, the king will arrange the feast in Taiping Hotel, and then the envoys get back.
     Chapter six: envoys’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Chosun envoys come to Ming are mainly for trade, cultural exchange, and tourist etc. About the marketing activities, it will introduce this unfamiliar forbidding trade form which the Chosun envoys involved in. It will discuss the forbidding tra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finition,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 bans. Then it analysis the profound reasons about why it is so popular in the Chosun mission activities in Ming dynasty. When Ming envoys go to Chosun, the activities involve eununch’s private trade and importunity, official cultural exchange, tourist etc. It comments the two totally different type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eunuch and officials. Then it points out that the sending of different types of envoys reflects the change and direction of China-Korea relationship. And from the expression of political opinion, we can also see these two envoy groups represent two types of envoy culture. In the part of tourist, it introduces the Ming envoy’s visiting place, Chosun’s arrangement, and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during the tour.
     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sion. After the study of the above chapters, we can get a clearer recognition about the tributary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and then we can analysis the profound reason of the maintenance of this relationship. The traditional impact, centralism, and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Han culture of the empirical China are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al factors why Chosun wants to set up the tributary with Ming. The measurement of profit is the realistic reason why Chosun sends envoys to ask for and at last set up the tributary. Chosun likes to take himself as“mini-China”, and this priority feeling 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ributary. Besides, the tributary in Ming and the later Qing dynasty ha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 of eastern Asi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nvoy groups’diplomatic experience, concept, moral and behavior standard, inspiration, value, this thesis try to construct of“Envoy Culture”of Ming dynasty. Under the vision of envoy communication, this thesis tries to clarify the“Three-dimensional Diplomacy”mode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引文
1 [美]费正清:《论清代的朝贡制度》,载于《哈佛亚洲研究杂志》1941年第6期。
    2 [美]费正清:《中国的世界秩序:传统中国的对外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 [日]滨下武志著,朱荫贵、欧阳菲译:《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4 [韩]金翰奎:《中国的世界秩序研究》,首尔:一潮阁1976年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者注:论文脚注及参考文献中所谓台湾的“中央图书馆”、“国立中央图书馆”、“国史馆”、“国立”等均应加引号。
    1 [韩]金容九:《世界观冲突的国际政治学:东洋之礼与西洋公法》,首尔:罗南出版社1997年版。
    2高明士:《从天下秩序看古代的中韩关系》,收录在《中韩关系史论文集》,台北:韩国研究学会1983年版,第16页。
    3参见黄枝连:《亚洲的华夏秩序:中国与亚洲国家关系形态论》、《东亚的礼仪世界:中国封建王朝与朝鲜半岛关系形态论》、《朝鲜的儒化情景构造:朝鲜王朝与满清王朝的关系形态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1994年、1995年版。
    4何芳川:《“华夷秩序”论》,载于《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5参见陈尚胜:《试论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基本理念》,载于《孔子研究》2010年第5期。他认为:“具体来说,天下观支配了中国封建王朝在华夷关系网络中所扮演的角色观念,使封贡关系成为涉外关系的基本模式。步近智:《18—19世纪中韩华夷观的变革对中韩两国的影响》,载于《当代韩国》2001年第3期。
    6刑义田:《天下一家:中国人的天下观》,收录在《永恒的巨流》,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年版。
    7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 [韩]全海宗著,全善姬译:《中韩关系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张存武:《清韩封贡关系之制度性分析》,收录在《清代中韩关系论文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3[韩]全海宗著,全善姬译:《中韩关系史论集》,第242页。
    4叶泉宏:《明代前期中韩国交之研究(1368—1488)》,台北: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5张存武:《清韩宗藩贸易(1637—189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78年版。
    1张存武:《清代中韩关系论文集》,第72页。
    2姜龙范,刘子敏:《明代中朝关系史》,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白新良等:《中朝关系史——明清时期》,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3孙卫国:《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朝鲜王朝尊周思明问题研究(1637—1800)》,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李善洪:《明清时期朝鲜对华外交使节初探》,载于《历史档案》2008年第2期。
    2王裕明:《明代遣使朝鲜述论》,载于《齐鲁学刊》1998年第2期。
    3李新峰:《明前期赴朝鲜使臣丛考》,收录在《明清论丛》第4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
    4高艳林:《明代中朝使臣往来研究》,载于《南开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5陈尚胜:《明朝初期与朝鲜海上交通考》,载于《海交史研究》1997年第1期;张士尊:《明朝与朝鲜交通路线变化考》,载于《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6万明:《明代后期中朝关系的重要史实见证一一李朝档案<朝鲜迎接天使都监都厅仪轨>管窥》,载于《学术月刊》2005年第9期。此文通过对中国历史档案馆藏朝鲜王朝档案文书《朝鲜迎接天使都监都厅仪轨》的考证,再现了朝鲜光海君朝两度接待明朝使臣的场景,为研究明代使臣出使朝鲜的迎接仪式提供了参考依据。
    7 [韩]李铉淙:《明使接待考》,载于《乡土首尔》1961年第12期;金九镇:《试论朝鲜前期韩中关系》,载于《弘益史学》1990年第4期;曹永禄:《鲜初的朝鲜出身明使考:成宗朝的对明交涉和明使郑同》,载于《国史馆论丛》1990年第14辑;张熙兴:《朝鲜时代对明使行的接待和护送军:以义州民的生活为中心》,载于《白山学报》2006年第75号;金圣七:《燕行小考》,载于《历史学报》1960年第12期;沈喁俊:《金堉的<朝京日录>:以丙子胡乱时的朝明关系为中心》,载于《韩国学》1979年第21期;金松姬:《朝鲜初期对明外交之研究:以对明使臣和明使臣迎接官的特性为中心》,载于《史学研究》1998年第55、56合集。
    8陈尚胜:《中韩交流三千年》,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9吴莲姬:《明清时期中韩文化交流概况》,载于《当代韩国》2002年秋季号。
    10 [韩]李元淳:《“赴京使行”在文化史上的意义》,见其著作:《朝鲜西学史研究》第一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王剑:《论明代中前期中朝使臣的走私贸易》,载于《吉林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2 [韩]李铉淙:《对明贸易》,载于《韩国史论》1982年第11期。
    1高艳林:《明代中朝使臣往来研究》,载于《南开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71页。
    1卜子夏:《子夏易传》卷2《周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经部第1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1页。
    1王昭禹:《周礼详解》卷33,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经部第85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35页。
    2王钦若:《册府元龟》卷652,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子部第219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85页。
    1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前言》,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页。
    1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1,第8页。
    2贺次君、施和金点校,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38,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748页。
    3李贤等:《明一统志》卷89《外夷》,“朝鲜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231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875页。
    4胡士鄂点校、朱元璋:《明太祖集》卷2《谕高丽国王诏》,合肥:黄山书社1991年版,第23页。
    5朱元璋:《皇明祖训》卷1,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史部第26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167页。
    1林冠群、周济夫点校,邱濬:《大学衍义补》卷155,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3页。
    2高艳林:《明代中朝使臣往来研究》,载于《南开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根据韩国学者李铉淙统计,明朝出使朝鲜使臣次数为186次。王裕明在《明代遣使朝鲜述论》一文中认为:“有明一代,先后遣使朝鲜170余次,使节达200多人。”载于《齐鲁学刊》1998年第2期。
    1 [韩]全海宗著,全善姬译:《中韩关系史论集》,第19页。
    2《明太祖实录》卷38,洪武二年元月乙卯,台北: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年版。
    3《明太祖实录》卷47,洪武二年十二月甲戍。
    1叶泉宏:《明代前期中韩国交之研究》,台北: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7页。
    2 [朝]郑麟趾:《高丽史》卷41《世家》,恭愍王十八年四月己酉,首尔:首尔大学奎章阁藏影印本。
    3 [朝]郑麟趾:《高丽史》卷41《世家》,恭愍王十八年五月辛丑。
    4《明太祖实录》卷44,洪武二年八月丙子。
    5《明太祖实录》卷55,洪武三年八月辛酉。
    1《明太祖实录》卷77,洪武五年十二月壬辰。
    2《明太祖实录》卷89,洪武七年五月壬申。
    3 [朝]李圭景:《五洲衍文长笺散稿》,《经史篇》,“元末明初明末清初辩证说”,首尔:明文堂1982年版。李圭景(生卒年不详):朝鲜后期实学派思想家,号五洲。朝鲜后期实学派“四大家”之一的李德懋孙子。主要活动在朝鲜宪宗时期(1835-1849年)。
    1 [朝]郑麟趾:《高丽史》卷43《世家》,恭愍王二十一年五月壬子。
    2 [朝]郑麟趾:《高丽史》卷43《世家》,恭愍王二十一年五月癸酉。
    3 [朝]郑麟趾:《高丽史》卷44《世家》,恭愍王二十三年九月甲子。
    4参见叶泉宏:《明代前期中韩国交之研究》,第45页。
    5《明太祖实录》卷98,洪武八年三月丁卯。
    6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1,第13页。
    7 [朝]郑麟趾:《高丽史》卷47《列传》,辛禑王六年四月庚申。
    1《明太祖实录》卷187,洪武二十年十二月壬申。
    2姜龙范、刘子敏:《明代中朝关系史》,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85页。
    3《明太祖实录》卷190,洪武二十一年四月壬戍。
    4《明太祖实录》卷190,洪武二十一年四月壬戍。
    5 [韩]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太祖实录》卷1《总书》,首尔:探求堂1986年版。
    6《明太祖实录》卷183,洪武二十年七月庚辰。
    1 [朝]郑麟趾:《高丽史》卷50《列传》,辛禑王十四年四月丁未。
    2国君亲朝为藩国对宗主国表示诚服的作为,在元朝时,高丽王曾屡次入元朝觐,因此李成桂欲效法元朝案例,结果明太祖疑其有诈而拒绝,使高丽国王亲朝的传统,在明朝断绝。
    3《明太祖实录》卷198,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甲子。
    4《明太祖实录》卷199,洪武二十三年元月癸未。
    5《明太祖实录》卷217,洪武二十五年三月庚戍。
    6《朝鲜太祖实录》卷1,太祖元年七月丙申。
    1参见姜龙范、刘子敏:《明代中朝关系史》,第107页。
    2《朝鲜太祖实录》卷1,太祖元年八月戊寅。
    3《明太祖实录》卷221,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庚寅。
    4《明太祖实录》卷223,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乙酉。
    5《朝鲜太祖实录》卷3,太祖二年四月丙子。
    1《朝鲜太祖实录》卷1,太祖元年七月丁酉。
    1《朝鲜太宗实录》卷2,太宗元年十月壬午。
    2《朝鲜太祖实录》卷2,太祖元年十月庚午。
    3《朝鲜太祖实录》卷2,太祖元年十二月甲辰。
    4《朝鲜太祖实录》卷3,太祖二年二月庚寅。
    1《朝鲜太祖实录》卷3,太祖二年二月庚寅。
    2根据《朝鲜太祖实录》。
    3《朝鲜太祖实录》卷3,太祖二年五月丁卯。
    1《朝鲜太祖实录》卷6,太祖三年六月乙亥。
    2《朝鲜太祖实录》卷6,太祖三年十一月乙卯。
    3《朝鲜太祖实录》卷15,太祖七年九月丁丑。
    1《朝鲜太宗实录》卷1,太宗元年六月己巳。
    1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17《行人司》,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史部第791册,第180页。
    2陆容:《菽园杂记》卷6,北京: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72页。
    3陆容:《菽园杂记》卷6,第72页。
    1张廷玉:《明史》卷74《职官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10页。
    2《朝鲜世宗实录》卷21,世宗五年九月癸卯。
    3张廷玉:《明史》卷320《外国一》,第8287页。
    4《明宪宗实录》卷61,成化四年十二月辛亥。
    5《明世宗实录》卷5,正德十六年八月辛巳。
    1王聘珍撰:《大戴礼记解诂》卷12《朝事第七十七》,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5页。
    2王聘珍撰:《大戴礼记解诂》卷12《朝事第七十七》,第226页。
    3张廷玉:《明史》卷74《职官三》,第1809页。
    4孙承泽:《天府广记》卷31,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99页。
    5张廷玉:《明史》卷74《职官三》,第1810页。
    6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17《行人司》,史部第791册,第180页。
    7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18《行人司》,史部第791册,第180页。
    8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1,第48页。
    9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1,第19页。
    10参见韩海梅:《明代行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北大学2007年,第39页。
    11张廷玉:《明史》卷70《选举二》,第1695页。
    1《明太祖实录》卷23,吴元年五月己亥。
    2《明太祖实录》卷52,洪武三年五月丁巳。
    3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221《翰林院》,史部第792册,第622页。
    4周应宾《旧京词林志》卷4,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81年版,第333页。
    5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213《六科》,史部第792册,第526页。
    6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213《六科》,史部第792册,第528页。
    7《明太祖实录》卷110,洪武九年十一月辛巳。
    8见《朝鲜世宗实录》卷28,世宗七年四月庚戍。
    1 [朝]徐居正等:《经国大典》卷3《礼典》,“事大”,首尔:首尔大学奎章阁藏影印本。
    2《朝鲜太祖实录》卷2,太祖元年十一月乙酉。
    3见《朝鲜太祖实录》卷12,太祖六年十二月丙申。朝鲜初期,明朝礼部规定朝鲜每三年朝贡一次,但实际上,朝鲜积极入贡,基本上保证一年三贡,因此太祖六年礼部咨文的“每三年一贡”可能为“一年三贡”的笔误。
    4 [韩]金松姬:《朝鲜初期对明外交之研究:以对明使臣和明使臣迎接官的特性为中心》,载于《史学研究》1998年第55、56合集。作者按:“括号里的数字代表借衔官员的数量。其他项里包括了诸如虽然是堂上官但具体官职不详者或者职称获得堂上官资格,但实际上还有堂下官被选派为使臣的情况。”
    1《朝鲜太祖实录》卷11,太祖六年六月庚寅。
    2《朝鲜太宗实录》卷5,太宗三年四月己酉。
    3《朝鲜太祖实录》卷6,太祖三年六月己巳。
    1《朝鲜世宗实录》卷1,世宗继位年八月庚子。
    2《朝鲜世宗实录》卷46,世宗十一年十月庚子。
    3《朝鲜成宗实录》卷140,成宗十三年四月戊午。
    4《朝鲜世宗实录》卷38,世宗九年十一月甲辰。
    5《朝鲜世宗实录》卷84,世宗二十一年闰二月丙午。
    6参见《朝鲜世宗实录》卷84,世宗二十一年三月甲寅。
    7《朝鲜太宗实录》卷4,太宗二年十月甲寅。
    1《朝鲜成宗实录》卷5,成宗元年五月辛丑。
    2《朝鲜成宗实录》卷5,成宗元年五月辛丑。
    3殷梦霞、于浩:《使朝鲜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666页。
    4《朝鲜成宗实录》卷269,成宗二十三年九月甲戍。
    1《明太祖实录》卷44,洪武二年八月丙子。
    2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17《行人司》,史部第791册,第180页。
    3《明太祖实录》卷138.,洪武十四年八月辛酉。
    4《朝鲜太宗实录》卷6,太宗三年十一月甲午。
    5《朝鲜太宗实录》卷8,太宗四年十月己巳。
    1《朝鲜世宗实录》卷81,世宗二十年五月乙巳。
    2《朝鲜世宗实录》卷24,世宗六年六月辛未。
    3《朝鲜世宗实录》卷87,世宗二十一年十二月壬寅。
    4参见《朝鲜太祖实录》卷3,太祖二年六月戊戌,“贺圣节使判三司事尹虎卒于金岩驿”、《朝鲜世宗实录》卷60,世宗十五年五月乙卯,“工曹参判李兢,以谢恩副使赴京,道上遘疾,至甜水站卒。”相关记载还可见《朝鲜世祖实录》卷28,世祖八年五月戊午,《朝鲜世祖实录》卷44,世祖十三年十二月己酉。
    5《朝鲜太祖实录》卷4,太祖二年八月戊子。
    6参见《朝鲜太祖实录》卷4,太祖二年十二月戊戌。
    7《朝鲜太宗实录》卷3,太宗二年五月丙戍。
    1《朝鲜世宗实录》卷82,世宗二十年七月戊申。
    2《朝鲜中宗实录》卷18,中宗八年八月戊申。
    3《朝鲜中宗实录》卷18,中宗八年八月戊申。
    4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卷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第810页。
    5 [朝]许筠:《惺所覆瓿稿》卷24,收录在《韩国文集丛刊》(74),首尔:景仁文化社1997年版,第355页。
    1《朝鲜宣祖改修实录》卷8,宣祖七年十一月辛未。
    2《朝鲜世宗实录》卷113,世宗二十八年八月庚戌。
    1 [韩]李铉淙:《明使接待考》,载于《乡土首尔》1961年第12期,第89页。
    1《明太宗实录》卷11,洪武三十五年八月壬子。
    2《朝鲜成宗实录》卷5,成宗元年五月甲午。
    3《朝鲜太宗实录》卷6,太宗三年十一月丙子。
    4《明太祖实录》卷22,永乐元年八月癸丑。
    5《朝鲜成宗实录》卷156,成宗十四年七月癸巳。
    1 [朝]金指南撰,朝鲜史编修会编:《通文馆志》卷3《事大》,“赴京使行”,载于《朝鲜史料丛刊》第二十一,京城:朝鲜总督府影印京城帝国大学所藏朝鲜肃宗四十六年刻本,昭和19年。
    2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05《朝贡》,史部第791册,第74页。
    3《朝鲜太祖实录》卷4,太祖二年九月甲辰。
    1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05《朝贡》,史部第791册,第75页。
    2姜龙范,刘子敏:《明代中朝关系史》,第226页。
    3《朝鲜中宗实录》卷70,中宗二十六年三月甲午。
    4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05《朝贡》,史部第791册,第74页。
    5 [韩]金九镇:《试论朝鲜前期韩中关系史》,载于《弘益史学》1990年第4期,第13页。作者按:“( )”代表兼
    1 [朝]郑昌顺:《同文汇考?原编》卷33,台北:圭庭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13页。
    1 [韩]金松姬:《朝鲜初期对明外交之研究:以对明使臣和明使臣迎接官的特性为中心》,第208页。
    1《朝鲜世宗实录》卷113,世宗二十八年八月庚戍。
    2《朝鲜世祖实录》卷25,世祖七年八月丁亥。
    1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05《礼部六十三》,史部第791册,第74页。
    2朱元璋:《皇明祖训》卷1,四库存目丛书本,史部264册,第168页。
    3《朝鲜太祖实录》卷6,太祖三年六月甲申。
    1 [朝]鱼叔权:《稗官杂记》,收录于《大东野乘》,第736页。
    2《朝鲜宣祖实录》卷22,宣祖二十一年三月辛亥。
    1根据高艳林统计,每年为0.6次。
    2《通文馆志》卷4《事大》,“敕使行”。
    3《通文馆志》卷4《事大》,“敕使行”。
    4参见孙卫国:《论明初的宦官外交》,载于《南开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5倪谦:《朝鲜纪事》,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1《通文馆志》卷4《事大》,“敕使行”。
    2《朝鲜太宗实录》卷15,太宗八年四月甲午。
    3《朝鲜中宗实录》卷41,中宗十六年四月辛卯。
    4 [朝]郑士信:《梅窗先生朝天录》,收录在林基中:《燕行录全集》(9),首尔:东国大学出版部2001年版,第385页。
    5 [朝]佚名:《朝天日录》,收录在《燕行录全集》(20),第27页。
    1 [朝]李弘胄:《梨川相公使行日记》,收录在《燕行录全集》(10),第120—125页。
    2 [朝]苏巡:《葆真堂燕行日记》,收录在《燕行录全集》(3),第448页。
    3《通文馆志》卷3《事大》,“赴京使行”。
    4《同文汇考?原编》卷18,第1页。
    5《朝鲜太宗实录》卷33,太宗十七年三月丙辰。《通文馆志》卷3《事大》,“赴京使行”。
    1《经国大典》卷1《吏典》,“正三品衙门”。
    2《通文馆志》卷3《事大》,“赴京使行”。
    3张存武:《清韩宗藩贸易》,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年版,第20页。
    4《经国大典》卷4《兵典》,“驿马”。
    5《朝鲜太祖实录》卷10,太祖五年十一月丁丑。
    6《朝鲜太宗实录》卷15,太宗八年四月庚辰。
    1《通文馆志》卷3,《事大》,“赴京使行”。
    2《通文馆志》卷3《事大》,“中原进贡路程”,航海路程。
    3 [朝]金堉:《朝京日录》丙子年七月十五日丁巳,收录在《燕行录全集》(16),第441页。
    4 [朝]金堉:《朝京日录》丙子年七月十五日丁巳,第449页。
    5 [朝]金堉:《朝京日录》丙子年七月十五日丁巳,第441页。
    1张廷玉:《明史》卷56《志第三十二》,第1415页。
    2张廷玉:《明史》卷56《志第三十二》,第1415页。
    1张廷玉:《明史》卷56《志第三十二》,第1415页。
    2张廷玉:《明史》卷56《志第三十二》,第1425页。
    3张宁:《方洲集》卷12《奉使录》(上)《乞定名次题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186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49页。
    4孙承泽:《天府广记》卷31,第399页。
    5张廷玉:《明史》卷176《刘定之传》,第4693页。
    1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1《吏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9页。
    2《朝鲜太宗实录》卷1,太宗元年六月己巳。
    3《朝鲜太宗实录》卷4,太宗二年十月乙丑。
    4《朝鲜太宗实录》卷4,太宗三年四月戊申。
    5《朝鲜正祖实录》卷21,正祖十年四月甲申。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中国明朝档案总汇》第77册《朝鲜迎接天使都监都厅仪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53—455页。
    2《通文馆志》卷4《事大》,“敕使行”。
    3《通文馆志》卷4《事大》,“敕使行”。
    1《明宣宗实录》卷47,宣德三年九月乙酉。
    2《明英宗实录》卷45,正统三年八月己未。
    3《朝鲜太宗实录》卷6,太宗三年十月辛未。
    4《朝鲜世宗实录》卷25,世宗六年九月壬午。
    5《朝鲜中宗实录》卷90,中宗三十四年四月丙寅
    1李善洪:《朝鲜对明清外交文书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页。
    2《朝鲜中宗实录》卷23,中宗十年十一月丙申。
    3《朝鲜太祖实录》卷9,太祖五年六月庚子。
    4《朝鲜太祖实录》卷9,太祖五年六月庚子。
    5《朝鲜太祖实录》卷6,太祖六年十二月丙午。
    6《朝鲜太宗实录》卷7,太宗四年三月戊辰。
    1《朝鲜世宗实录》卷19,世宗五年正月甲辰。
    2李善洪:《朝鲜对明清外交文书研究》,第154页。
    3《朝鲜世祖实录》卷39,世祖十二年八月庚戍。
    4《经国大典》卷3《礼典》,“事大”。
    5《通文馆志》卷3《事大》,“查对”。
    6《朝鲜光海君日记》卷49,光海君四年正月丁未条。
    7《经国大典》卷3《礼典》,“事大”。
    8《朝鲜太宗实录》卷2,太宗元年八月戊辰。
    9《朝鲜太宗实录》卷2,太宗元年九月己亥。
    10《朝鲜世宗实录》卷1,世宗即位年九月癸丑。
    1《朝鲜世宗实录》卷3,世宗元年二月甲申。
    2《朝鲜世宗实录》,《五礼》,“嘉礼仪式”,拜表仪。
    3《朝鲜世宗实录》,《五礼》,“嘉礼仪式”,拜表仪。
    1《朝鲜世宗实录》,《五礼》,“嘉礼仪式”,拜表仪。
    2《朝鲜端宗实录》卷10,端宗二年二月戊子。
    3李善洪:《朝鲜对明清外交文书研究》,第157页。
    4《朝鲜太宗实录》卷6,太宗三年十一月丙子。
    1《经国大典》卷3《礼典》,“事大”。
    2《经国大典》卷3《礼典》,“事大”。
    3《朝鲜世宗实录》卷46,世宗十一年十一月辛未。
    4《朝鲜世宗实录》卷46,世宗十一年十二月乙酉。
    5《朝鲜世宗实录》卷47,世宗十二年二月丁酉。
    1《通文馆志》卷3《事大》,“中原进贡路程”。
    2参见[朝]郑麟趾:《高丽史》卷41《世家》,恭愍王十八年四月己酉。
    3参见[朝]权近:《阳村集》卷6《奉使录》,收录在《燕行录全集》(1),第156页。
    4参见[朝]权近:《阳村集》卷6《奉使录》,收录在《燕行录全集》(1),第177—194页。
    1参见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8—11页。
    2参见孙卫国:《朝鲜入明贡道考》,收录于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编《韩国学论文集》第二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1页。
    3倪谦:《朝鲜纪事》,第1页。孙卫国在《朝鲜入明贡道考》中认为“东八站”为辽东都司、甜水站、连山关、镇夷堡(通远堡)、镇东堡(松站)、凤凰城、汤站、九连城。收录于《韩国学论文集》第二辑,第40—41页。
    4倪谦:《朝鲜纪事》,第3—11页。
    5《通文馆志》卷3《事大》,“中原进贡路程”,航海路程。
    6张廷玉:《明史》卷320《外国一》,第8306页。
    7 [朝]洪翼汉:《朝天航海路》卷1,甲子年九月十二日—十月十二日,收录在《燕行录全集》(17),第155—188页。
    8参见[朝]金堉:《朝京日录》,丙子年七月初一至八月十八日,收录在《燕行录全集》(16),第442—455页。
    9《通文馆志》卷3《事大》,“中原进贡路程”,航海路程。
    1《通文馆志》卷3《事大》,“中原进贡道路”。
    2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05《朝贡》,史部第791册,第75页。
    3《朝鲜文宗实录》卷9,文宗元年九月甲寅。
    4 [韩]张熙兴:《朝鲜时代对明使行的接待和护送军—以义州民的生活为中心》,载于《白山学报》2006年第75号。
    1 [朝]朴容大等:《增补文献备考》卷24,首尔:明文堂1957年版,第1页。
    2 [朝]崔德中:《燕行录》壬辰年十二月十日,收录在《燕行录全集》(39),第467页。
    3参见毕恭等:《辽东志》卷1《地理志》,“山川”,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64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75页。
    4 [朝]崔溥:《漂海录》卷3,戊申年六月四日,收录在《燕行录全集》(1),第582页。
    5倪谦:《朝鲜纪事》,第16页。“一日一站,将西至东八站,无草料处则速行,至辽东。”
    6 [朝]许篈:《朝天记》(上),甲戍年六月二十二日乙丑,收录于《燕行录全集》(6),第90页。
    7毕恭等:《辽东志》卷4《典礼志》,“夷人入贡”,第569页。
    8《通文馆志》卷3《事大》,“中原进贡路程”。
    9 [朝]许篈:《朝天记》(上),甲戍年六月二十二日乙丑,收录在《燕行录全集》(6),第91页。
    1 [朝]许篈:《朝天记》(中),甲戍年七月十八日庚寅,收录在《燕行录全集》(6),第171页。
    2 [朝]许篈:《朝天记》(中),甲戍年七月十八日庚寅,收录在《燕行录全集》(6),第219页。
    3 [朝]许篈:《朝天记》(中),甲戍年八月四日乙巳,收录在《燕行录全集》(6),第219页。
    4 [朝]许篈:《朝天记》(中),甲戍年八月四日乙巳,收录在《燕行录全集》(6),第218页。
    1杨雨蕾:《十六至十九世纪初中韩文化交流研究—以朝鲜赴京使臣为中心》,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5年,第19页。
    2《通文馆志》卷3《事大》,“中原进贡路程”,航海路程。
    3 [朝]崔德中:《燕行录》,《路程记》,收录在《燕行录全集》(39),第420页。
    1《朝鲜仁祖实录》卷13,仁祖四年闰六月癸酉。
    2董越:《朝鲜赋》,台北:商务印书馆1969年版,第2页。
    3 [韩]李铉淙:《明使接待考》,第158页。
    1《通文馆志》卷3《事大》,“留馆日子”。
    2 [朝]金昌业:《燕行日记》卷1,收录在《燕行录全集》(31),第284页。
    3《朝鲜世宗实录》卷75,世宗十八年十二月丙辰。
    4《朝鲜世宗实录》卷75,世宗十八年十二月丙辰。
    5《朝鲜世宗实录》卷79,世宗十九年十二月壬午。
    1《朝鲜世宗实录》卷81,世宗二十年五月戊午。
    2《朝鲜世祖实录》卷21,世祖六年八月己巳。
    3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1,第26页。
    4《朝鲜成宗实录》卷129,成宗十二年五月丙申。
    1《朝鲜成宗实录》卷134卷,成宗十二年十月辛酉。
    2《朝鲜成宗实录》卷219,成宗十九年八月乙卯。
    3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1,第26页。另见《通文馆志》卷3《事大》,“中原进贡路程”。
    4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页。
    1张廷玉:《明史》卷320《外国一》,第8306页。
    2[朝]郑经世:《愚伏集》卷3《请复登州旧路奏文》,收录于《韩国文集丛刊》(68),首尔:景仁文化社1997年版,第45页。
    1 [朝]郑经世:《愚伏集》卷3《请复登州旧路奏文》,第45页。
    2 [日]松浦章:《明清时代东亚海域的文化交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4页。
    3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清史料》甲编第八本,第722丁表,转引自松浦章:《明清时代中国与朝鲜的交流—朝鲜使节与漂着船》,台北:学乐书局2002年版,第4页。
    1《朝鲜太宗实录》卷17,太宗九年四月戊寅。
    2以上详细过程参见《通文馆志》卷3《事大》。
    3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第76册,北京: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4页。“连山关位于辽阳东南一百八十里,为朝鲜入贡要道。”
    4《朝鲜世宗实录》卷86,世宗二十一年九月辛亥。
    5《朝鲜世宗实录》卷54,世宗十三年十二月甲寅。
    6 [朝]许篈:《朝天记》(上),甲戍年六月二十八日辛未,收录于《燕行录全集》(6),第132页。
    1《通文馆志》卷3《事大》,“中路宴享”。
    2《通文馆志》卷3《事大》,“入栅报单”。
    3 [朝]许篈:《朝天记》(上)甲戍年六月二十二日乙丑,收录于《燕行录全集》(6),第90页。
    4参见《朝鲜太祖实录》卷四,太祖二年八月戍子。
    5张廷玉:《明史》卷56《志第三十二》,第1423页。
    6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45《兵部》,史部第791册,第475页。
    1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45《兵部》,史部第791册,第475页。
    2 [朝]权近:《阳村集》卷6《奉使录》,收录于《燕行录全集》(1),第172页。
    3《明太宗实录》卷45,太宗三年八月丁丑。
    4《明太宗实录》卷82,太宗六年八月辛巳。
    5 [朝]崔溥:《漂海录》卷3,戊申年四月二十三日,收录于《燕行录全集》(1),第535页。
    6 [朝]崔溥:《漂海录》卷3,戊申年三月二十九日,收录于《燕行录全集》(1),第501页。
    7 [朝]许篈:《朝天记》(中),甲戍年八月四日乙巳,收录于《燕行录全集》(6),第217页。
    8 [朝]崔溥《漂海录》卷3,戊申年三月二十九日,收录于《燕行录全集》(1),第501页。
    9 [朝]崔溥:《漂海录》卷3,戊申年三月二十八日,收录于《燕行录全集》(1),第500页。
    1 [朝]许篈:《朝天记》(中)甲戍年八月四日乙巳,收录于《燕行录全集》(6),第217页。
    2 [朝]许篈:《朝天记》(中)甲戍年八月十六日丁巳,收录于《燕行录全集》(6),第236页。
    3张廷玉:《明史》卷56《志第三十二》,第1423页。
    4张廷玉:《明史》卷56《志第三十二》,第1424页。
    5《明宣宗实录》卷82,宣德六年八月癸卯。
    6《明孝宗实录》卷174,弘治十四年五月壬戍。
    7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09《礼部》,史部第791册,第112页。
    8参见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45《兵部》,史部第791册,第475页。
    1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09《礼部》,史部第791册,第113页。
    2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09《礼部》,史部第791册,第113页。
    1 [朝]崔德中:《燕行录》,《下马宴》,收录于《燕行录全集》(39),第403页。
    2 [朝]许篈:《朝天记》(中),甲戍年八月十六日丁巳,收录于《燕行录全集》(6),第229页。
    3《通文馆志》卷3《事大》,“辞朝”、“上马宴”。
    4 [朝]崔德中:《燕行录》,《上马宴》,收录于《燕行录全集》(39),第408页。
    5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08《朝贡》,史部第791册,第111页。
    6《通文馆志》卷3《事大》,“告示”。
    7《明孝宗实录》卷170,弘治十四年正月壬申。
    8《明孝宗实录》卷159,弘治十三年二月癸巳。
    9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08《朝贡》,史部第791册,第111页。
    1《通文馆志》卷3《事大》,“告示”。
    2 [朝]许篈:《朝天记》(中),甲戍年八月二十一日壬戍,收录于《燕行录全集》(6),第232页。
    3 [日]松浦章:《明清时代中国与朝鲜的交流—朝鲜使节与漂着船》,台北:乐学书局2002年版,第69页。
    4《通文馆志》卷3《事大》,“留馆日子”。
    5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05《主客清吏司》,史部第791册,第74页。
    6 [朝]许篈:《朝天记》(中),甲戍年八月七日戊申,收录于《燕行录全集》(6),第222页。
    7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08《朝贡通例》,史部第791册,第102页。
    8《通文馆志》卷3《事大》,“方物岁币呈纳”。
    1 [朝]崔德中:《燕行录》,《表咨文呈纳》,收录于《燕行录全集》(39),第400页。
    2 [朝]金景善:《燕轩直指》卷1《文书原道数》,收录于《燕行录全集》(70),第251页。
    3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15《礼部》,史部第791册,第158页。
    4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15《礼部七十三》,史部第791册,第158页。
    5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15《礼部七十三》,史部第791册,第159页。
    1 [朝]许篈:《朝天记》(中),甲戍年八月八日乙酉,收录于《燕行录全集》(6),第223页。
    2张廷玉:《明史》卷56《志第三十二》,第1423页。
    3 [朝]许篈:《朝天记》(中),甲戍年八月八日乙酉,收录于《燕行录全集》(6),第223页。
    4 [朝]崔德中:《燕行录》,《上马宴》,收录于《燕行录全集》(39),第408页。
    5参见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44《礼部二》,史部第790册,第14页。
    6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44《礼部二》,史部第790册,第16页。
    7 [朝]许篈:《朝天记》(中),甲戍年八月七日戊申,收录于《燕行录全集》(6),第221页。
    8张廷玉:《明史》卷56《志第三十二》,第1423页。
    1《通文馆志》卷3《事大》,“朝参”。
    2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05《礼部六十三》,第75页。
    3《朝鲜世宗实录》卷46,世宗十一年十一月辛未。“此乃高皇帝成法不可改也”。
    4《通文馆志》卷3《事大》,“方物数目”。其中正朝方物同冬至,故未列出。进香使进呈皇后与皇太后方物皆同皇帝。
    1李贤等:《明一统志》卷89《外夷》,“朝鲜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231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877页。
    1参见[韩]柳承宙:《朝鲜前期的金银矿业研究》,载于《韩国史研究》1979年第20号,第93页。
    2《朝鲜世宗实录》卷45,世宗十一年八月壬辰。
    3《朝鲜世宗实录》卷46,世宗十一年十一月辛未。
    4参见李贤淑:《明代中韩封贡贸易》(1401—1591年),硕士学位论文,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1988年。
    5参见[韩]申奭镐:《朝鲜王朝开国当时之对明关系》,载于《国史上之诸问题》第一卷,国史编纂委员会1959年版,第104页。
    6《明太祖实录》卷245,洪武二十九年三月丙寅。
    7《朝鲜世宗实录》卷48,世宗十二年四月壬辰。
    8《朝鲜成宗实录》卷251,成宗二十二年三月乙巳。
    1《朝鲜世宗实录》卷22,世宗五年十月乙丑。
    2《朝鲜成宗实录》卷79,成宗八年四月乙酉。
    3《朝鲜世宗实录》卷50,世宗十二年十月庚寅,“土豹貂皮,中国之人以为至宝”。
    4《朝鲜世宗实录》卷28,世宗七年四月丁卯。
    5《朝鲜成宗实录》卷57,成宗六年七月辛酉。
    6《朝鲜世宗实录》卷19,世宗五年三月壬寅。
    7《朝鲜世宗实录》卷24,世宗六年六月乙卯。
    8参见《经国大典》卷5《刑典》,“禁制”。
    9参见《朝鲜世宗实录》卷3,世宗元年正月癸丑,“进献种马每四年一进”。
    1《朝鲜世宗实录》卷49,世宗十二年九月辛亥。
    2[韩]金九镇:《论朝鲜前期韩中关系史》,第43页。
    3 [朝]许篈:《朝天记》(上),甲戍年六月二十四日丁卯,收录于《燕行录全集》(6),第106页。
    4关于别贡,可参阅刁书仁:《明前期明朝向朝鲜索征的“别贡”》,载于《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5 [韩]李铉淙:《对明关系》,载于《韩国史》第9册,国史编纂委员会1973年版,第338—342页。转引自金九镇:《论朝鲜前期韩中关系史》,第45页。
    1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11《给赐》,史部第791册,第126页。
    2[朝]崔德中:《燕行录》,《赍回物目》,收录于《燕行录全集》(39),第406页。其中赏赐物品以个人为单位。
    1参见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11《给赐》,史部第791册,第125页。
    2[朝]崔德中:《燕行录》,《领赏仪》,收录于《燕行录全集》(39),第405页。
    1《通文馆志》卷4《事大》,“宾使差遣”。
    2张廷玉:《明史》卷56《志第三十二》,第1425页。
    3参阅万明:《明代后期中朝关系的重要史实见证一一李朝档案(朝鲜迎接天使都监都厅仪轨)管窥》,载于《学术月刊》2005年第9期。
    1《朝鲜世宗实录》卷19,世宗五年三月己丑。
    2《通文馆志》卷4《事大》,“牌文”、“宾使差遣”。
    1《通文馆志》卷4《事大》,“牌文”。
    1《通文馆志》卷4《事大》,“宾使差遣”。
    2《经国大典》卷3《礼典》,“待使客”。
    3《通文馆志》卷4《事大》,“宾使差遣”。
    4《通文馆志》卷4《事大》,“都司宴享”。
    5《通文馆志》卷4《事大》,“中江宴享”。
    6《朝鲜中宗实录》卷83,中宗三十二年二月丁巳。
    7《朝鲜中宗实录》卷83,中宗三十二年二月丁巳。
    8《通文馆志》卷4《事大》,“宾使差遣”。
    9《经国大典》卷3《礼典》,“待使客”。
    10迎慰六处出自《通文馆志》,在《经国大典》中为五处,应采用《经过大典》记载,因为《经国大典》更早。
    1《经国大典》卷3《礼典》,“待使客”。
    2《通文馆志》卷4《事大》,“鸭绿江迎敕仪”。
    3《通文馆志》卷4《事大》,“夫马入把”。
    1《朝鲜世宗实录》卷66,世宗十六年十月丁巳。
    2《通文馆志》卷4《事大》,“各务差使员”。
    1《通文馆志》卷4《事大》,“龙湾宴享”。
    2 [朝]李荇、洪彦弼等:《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53《义州牧》,“楼亭”,首尔:东国文化社1958年版。
    3《朝鲜世宗实录》卷148《地理志》,“平安道”,义州牧。
    4《朝鲜中宗实录》卷43,中宗十七年元月戊辰。
    5《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52《定州》。
    6 [韩]李铉淙:《明使接待考》,第103页。
    7《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51《平壤府》,“宫室”。
    1《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41《黄州》,“宫室”。
    2《通文馆志》卷4《事大》,“问安节次”。
    3董越:《朝鲜赋》,第5页。
    4《通文馆志》卷4《事大》,“问安节次”。
    5《朝鲜世宗实录》卷43,世宗十一年三月壬戍。
    6《朝鲜世宗实录》卷25,世宗六年八月庚申。
    1《朝鲜世宗实录》卷26,世宗六年十月乙丑。
    2《朝鲜世宗实录》卷57,世宗十四年七月甲戍。
    3《朝鲜中宗实录》卷83,中宗三十二年二月己巳。
    4《朝鲜世宗实录》卷53,世宗十三年八月甲寅。
    5《朝鲜中宗实录》卷83,中宗三十一年十二月丙申。
    6 [韩]《东国舆地备考》卷2《驿院》,首尔:首尔特别市史编纂委员会1956年版。
    7参见《朝鲜太祖实录》卷4,太祖二年十二月己卯;《朝鲜太祖实录》卷9,太祖五年六月丁酉;《朝鲜太祖实录》卷14,太祖七年六月戊戌。
    1《朝鲜太宗实录》卷34,太宗十七年七月乙丑。
    2《朝鲜太宗实录》卷1,太宗元年六月己巳。
    3《朝鲜光海君日记》卷47,光海君三年十一月甲寅
    1《通文馆志》卷4《事大》,“郊迎仪”。
    2参见《通文馆志》卷4《事大》,“郊迎仪”、“仁政殿接见仪”、“请留节次仪”等。
    1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58《礼部十六》,史部第790册,第183页。
    2 [朝]朴容大等:《增补文献备考》卷177,第4页。
    3参见《经国大典》卷3《礼典》,“朝仪”。
    4《朝鲜成宗实录》卷214,成宗十九年三月丁丑。
    5《朝鲜成宗实录》卷214,成宗十九年三月丁丑。
    1《朝鲜世宗实录》卷48,世宗十二年四月丙戍。
    1《通文馆志》卷4《事大》,“仁政殿接见仪”。
    2《朝鲜文宗实录》卷2,文宗即位年七月癸亥。
    3《经国大典》卷3《礼典》,“朝仪”。
    4《通文馆志》卷4《事大》,“见官礼仪”。
    1《经国大典》卷3《礼典》,“待使客”。
    2《通文馆志》卷4《事大》,“入京宴享仪”。
    3《朝鲜中宗实录》卷83,中宗三十一年十二月庚寅。
    1在朝鲜王朝时期,太平馆是中国使臣使行朝鲜期间的住宿及活动场所,与之相对应的明、清时期朝接待朝鲜使臣的场所为会同馆,关于会同馆的研究在国内有多篇论文发表,主要有王静的《明朝会同馆论考》,载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3期。王建峰的《明代会同馆管理人员及其职掌考述》,载于《烟台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明代会同馆职能考述》,载于《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魏华仙的《论明代会同馆与对外朝贡贸易》,载于《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祁庆富、金成南的《清代北京的朝鲜使馆》,载于《清史研究》2004年第3期。关于朝鲜王朝时期的太平馆研究,在国内至今为止仍属空白。
    2 [韩]李铉淙:《明使接待考》,载于《乡土首尔》1961年第12号;李上百:《朝鲜初期外国使臣的接待和明使的游观研究》,载于《国史馆论丛》2004年第104辑。
    3《朝鲜太祖实录》卷3,太祖二年正月乙亥。
    4《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4《开城府》。
    5《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3《汉城府》。
    6《朝鲜世宗实录》卷148《地理志》。
    7董越:《朝鲜赋》,第5页。
    8《朝鲜太祖实录》卷8,太祖四年闰九月庚辰。
    9《朝鲜太宗实录》卷17,太宗九年四月乙酉。
    1《朝鲜太宗实录》卷21,太宗十一年正月戊辰。
    2《朝鲜世宗实录》卷5,世宗元年八月丁丑。
    3《朝鲜世宗实录》卷5,世宗元年八月戊寅。
    4《朝鲜世宗实录》卷43,世宗十一年正月癸丑。
    5《朝鲜世宗实录》卷43,世宗十一年正月丁卯。
    6《朝鲜世宗实录》卷59,世宗十五年二月己亥。
    7《朝鲜世宗实录》卷60,世宗十五年六月癸未。
    8《朝鲜宣祖实录》卷26,宣祖二十五年五月壬戍。
    9 [朝]金正浩:《大东地志》卷1《汉城府》,首尔:首尔大学奎章阁藏影印本,第29页。
    1《朝鲜宣祖实录》卷30,宣祖二十五年九月戊午。
    2《通文馆志》卷4,《事大》,“仁政殿接见仪”。
    3《朝鲜宣祖实录》卷52,宣祖二十七年六月丙子。
    4 [朝]金正浩:《大东地志》卷1《汉城府》,第29页。
    5《朝鲜世宗实录》卷51,世宗十三年正月乙酉。
    6参阅万明:《明代后期中朝关系的重要史实见证——李朝档案(朝鲜迎接天使都监都厅仪轨)管窥》,载于《学术月刊》2005年第9期。据万明考证:“高丽迎接天使都监始设于高丽文宗在位期间,即中国的北宋时期,到朝鲜王朝时期,仍名为迎接都监,是一种临时设置机构。按照朝鲜官制,都监之下设厅,厅下有所,因事而设,事完裁撤,人员不固定。”
    7《朝鲜迎接天使都监都厅仪轨》(奎14545,14546)也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不分卷,手写行书,每半页14行,每行字不等,收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辽宁档案馆编:《中国明朝档案总汇》第77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版,第261—654页。
    8迎接都监仪轨作为记录接待明朝使臣的明细文书,现在可见的仅为1610年到1643年间的16种,光海君以前的朝鲜王朝各朝有无仪轨暂无史料可查。仁祖时期以后以《勅使誊录》代替仪轨收录中国使臣出使朝鲜王朝的情况,正祖时期编制的《同文汇考》收录了朝鲜王朝与清朝、日本交往的文书。
    1参见《通文馆志》卷4《事大》,“都监堂上以下各务差备官”,《仪轨》(奎14559、14557等)。
    2根据《迎接都监都厅仪轨》(奎14559)记载:“馆伴行兵曹判书洪瑞凤”。
    3根据《迎接都监都厅仪轨》(奎14559)记载:“提调行户曹判书金时譲”。
    4根据《迎接都监都厅仪轨》(奎14559)记载:“都厅弘文馆副应教李景义、弘文馆校理俞省曾”。
    5根据《迎接都监军色仪轨》(奎14577),朗厅3员(户曹正郎郑翼卿、李袗、洪珍),差备译官2员,书吏5员,文书直1员,使令8员,假使令5员,守直军士2员,布物直军士2员,茶母1员等。
    6根据《迎接都监应办色仪轨》(奎14578),郎厅2员(户曹正郎张遇汉、户曹佐郎朴守玄),算员2(林义善、李敬民)。
    7根据《迎接都监宴享色仪轨》(奎14579),郎厅1员(礼曹正郎尹世任)所属四司监造官为内资寺奉事柳应昌,内瞻寺主簿李庆忠,礼宾寺参奉金有声,典牲属奉事李逸彦,书吏6员,库直1员,使令5员,假使令2员,内资寺(书员1,库直1,假使令1),内瞻寺(书员1,库直1,假使令1),礼宾寺(书员2,库直1,假使令1),典牲属(书员1,库直1,假使令1)。
    8根据《迎接都监米面色仪轨》(奎14569),郎厅2员(通礼院右通礼李光春、尚衣院正元振河)书吏3员(米面、放排、器皿、炭烧木、油烛茶酒香),库直1员,使令6员,守直军士2员,烧木炭直军士2员。
    1根据《迎接都监饭膳色仪轨》(奎14563),郎厅3员(弘文馆校理柳颖、副司果李奇英、奉常寺佥正罗纬素),译官2员,书吏3员,库直2员,使令3员,守直军士2员,柴木直军士2员,差官接待次知(书吏2员,库直1员,使令2员),放粮官1员。
    2根据《迎接都监杂物色仪轨》(奎14571),郎厅3员(成均馆直讲郑弘任、副司果沈第、副司果尹孝永)译官2员,书吏4员,库直2员,使令7员,守直军士3员。
    3《通文馆志》卷4《事大》,“各房日供”。
    1董越:《朝鲜赋》,第7页。
    2《朝鲜太祖实录》卷10,太祖五年七月庚辰。
    1《通文馆志》卷4《事大》,“入京宴享仪”。
    2《朝鲜世宗实录》卷44,世宗十一年五月辛酉。
    3《朝鲜世宗实录》卷115,世宗二十九年三月庚辰。
    4《朝鲜世宗实录》卷53,世宗十三年七月丁丑。
    5《朝鲜世宗实录》卷95,世宗二十四年正月戊辰。
    6《朝鲜中宗实录》卷41,中宗十六年四月辛卯。
    7《朝鲜成宗实录》卷117,成宗十一年五月己酉。
    1《朝鲜成宗实录》卷118,成宗十一年六月庚戊。
    2《朝鲜成宗实录》卷118,成宗十一年六月庚戊。
    3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1,第31页。
    4《朝鲜成宗实录》卷156,成宗十四年七月乙未。
    1《朝鲜太宗实录》卷1,太宗元年六月己巳。
    2倪谦:《朝鲜纪事》,第11页。
    3 [朝]南秀文:《敬斋遗稿》卷1《太平馆重修记》,收录在《韩国文集丛刊》(9),第43页。
    4《朝鲜世宗实录》卷80,世宗二十年二月癸未。
    5《朝鲜成宗实录》卷5,成宗元年五月乙未。
    1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1,第31页。
    2张廷玉:《明史》卷56《志第三十二》,第1425页。
    3《朝鲜太宗实录》卷12,太宗六年闰七月庚午。
    4《朝鲜太宗实录》卷13,太宗七年六月丁酉。
    5《朝鲜太宗实录》卷34,太宗十七年七月丙寅。
    6《朝鲜太宗实录》卷34,太宗十七年十二月庚戍。
    7《朝鲜世祖实录》卷46,世祖十四年四月戊戌。
    1《通文馆志》卷4《事大》,“册封仪”。
    2《通文馆志》卷4《事大》,“吊祭仪”。
    3《通文馆志》卷4《事大》,“礼单”。上述物品在崇德八年(1643年)开始减半,到顺治五年(1648年)又减少。
    4《朝鲜太宗实录》卷11,太宗六年四月癸未。
    1《朝鲜太宗实录》卷34,太宗十七年八月乙酉。
    2《通文馆志》卷4《事大》,“礼单”。
    3《朝鲜太宗实录》卷34,太宗十七年八月己丑。
    4《朝鲜明宗实录》卷3,明宗元年一月乙酉。
    1《通文馆志》卷4《事大》,“礼单”。
    2《通文馆志》卷4《事大》,“礼单”。
    3《通文馆志》卷4《事大》,“礼单”。
    1《朝鲜世宗实录》卷53,世宗十三年五月壬午。
    2《朝鲜中宗实录》卷84,中宗三十二年四月甲子。
    3《朝鲜成宗实录》卷213,成宗十九年二月癸亥。
    4《朝鲜成宗实录》卷214,成宗十九年三月丁卯。
    1董越:《朝鲜赋》,第7页。
    2《朝鲜端宗实录》卷2,端宗即位年八月丙戍。
    1[朝]许篈《朝天记》(中),甲戍年八月三十日辛未,收录于《燕行录全集》(6),第261页
    2[朝]许篈《朝天记》(中),甲戍年八月二十三日甲子,收录于《燕行录全集》(6),第261页
    1 [韩]张熙兴:《朝鲜时代对明使行的接待和护送军—以义州民的生活为中心》,载于《白山学报》2006年第75号,作者在文中提到护送军与密贸易的关联。白玉京:《朝鲜前期使行密贸易研究—以赴京使行为中心》,载于《历史文化研究》2006年第25辑。中国学者高艳林:《明代中朝贸易及贸易中的相互了解》,载于《求是学刊》2005年第4期。作者认为在朝鲜使臣使行明朝时存在“违禁贸易”,在文中主要论述朝鲜使臣潜贸弓角问题。
    2侯馥中:《明代中国与朝鲜贸易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9年。侯环:《明代中国与朝鲜的贸易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6年。王剑:《论明代中前期中朝使臣的走私贸易》,载于《吉林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3高艳林:《明代中朝贸易及贸易中的相互了解》,载于《求是学刊》2005年第4期。作者使用“违禁贸易”这一概念,主要论述朝鲜潜贸弓角问题。
    4《经国大典》卷5《刑典》,“禁制”。
    5《朝鲜太宗实录》卷18,太宗九年十月戊申。
    1《朝鲜世宗实录》卷122,世宗三十年十二月甲戍。
    2《朝鲜太宗实录》卷15,太宗八年三月戊午。
    3《朝鲜太宗实录》卷9,太宗五年二月丙戍。
    4《朝鲜太宗实录》卷15,太宗八年三月戊午。
    5《朝鲜太宗实录》卷15,太宗八年三月戊午。
    1《朝鲜太宗实录》卷33,太宗十七年五月戊子。
    2 [朝]许篈:《朝天记》中,甲戌年八月二十一日壬戍,收录于《燕行录全集》(6),第261页。
    3《朝鲜世宗实录》卷27,世宗七年二月己未。
    1《朝鲜成宗实录》卷75,成宗八年一月辛亥。
    2《朝鲜世宗实录》卷54,世宗十三年十二月辛丑。
    3《朝鲜世宗实录》卷31,世宗八年三月己酉。
    1《朝鲜太宗实录》卷10,太宗五年十月甲申。
    2《朝鲜太宗实录》卷33,太宗十七年五月辛卯。
    3《朝鲜世宗实录》卷22,世宗五年十一月庚辰。
    4《朝鲜世宗实录》卷22,世宗五年十月乙丑。
    5《朝鲜世宗实录》卷22,世宗五年十月乙丑。
    1《朝鲜太宗实录》卷11,太宗六年一月己未。
    2《朝鲜世宗实录》卷23,世宗六年正月己亥。
    3《朝鲜太宗实录》卷25,太宗十三年三月壬寅。
    4《朝鲜世宗实录》卷22,世宗五年十一月丙戍。
    5《朝鲜世宗实录》卷22,世宗五年十一月丙戍。
    6《朝鲜世宗实录》卷20,世宗五年四月丙辰。
    1《朝鲜太祖实录》卷12,太祖六年十二月甲辰。
    2《朝鲜太宗实录》卷15,太宗八年三月戊午。
    3《朝鲜太宗实录》卷9,太宗五年二月丙戍。
    4《朝鲜太宗实录》卷14,太宗七年九月丁巳。
    5《朝鲜太宗实录》卷15,太宗八年三月戊午。
    1《朝鲜太宗实录》卷33,太宗十七年四月甲戍。
    2《朝鲜太宗实录》卷33,太宗十七年五月戊子。
    3《朝鲜太宗实录》卷33,太宗十七年五月戊戌。
    4《朝鲜太宗实录》卷34,太宗十七年九月癸丑。
    1《朝鲜世宗实录》卷14,世宗三年十一月甲戍。
    2《朝鲜世宗实录》卷22,世宗五年十一月己亥。
    3《朝鲜世宗实录》卷37,世宗九年九月丁未。
    4《朝鲜世宗实录》卷48,世宗十二年四月壬辰。
    5《经国大典》卷5《刑典》,“禁制”。
    1《朝鲜世宗实录》卷48,世宗十二年五月辛酉。
    2《朝鲜成宗实录》卷79,成宗八年四月己酉。
    3《朝鲜成宗实录》卷79,成宗八年四月甲寅。
    4《朝鲜成宗实录》卷79,成宗八年四月乙卯。
    5《朝鲜成宗实录》卷79,成宗八年四月壬戍。
    6《朝鲜中宗实录》卷32,中宗十三年三月壬寅。
    7《朝鲜中宗实录》卷32,中宗十三年三月癸卯。
    1《朝鲜中宗实录》卷32,中宗十三年四月癸巳。
    2《朝鲜中宗实录》卷45,中宗十七年八月乙酉。
    3《朝鲜中宗实录》卷32,中宗十三年三月壬寅。
    1《朝鲜成宗实录》卷83,成宗八年八月庚申。
    2《朝鲜中宗实录》卷32,中宗十三年三月壬寅。
    3《朝鲜中宗实录》卷32,中宗十三年三月壬寅。
    4《朝鲜世宗实录》卷61,世宗十五年闰八月乙亥。
    1《朝鲜世宗实录》卷69,世宗十七年八月癸亥。
    2《朝鲜文宗实录》卷8,文宗元年七月庚申。
    3根据《朝鲜王朝实录》。
    1《朝鲜世宗实录》卷88,世宗二十二年一月丙午。
    2《朝鲜中宗实录》卷23,中宗十年十一月甲申。
    1《朝鲜中宗实录》卷23,中宗十年十一月甲申。
    2《朝鲜世宗实录》卷71,世宗十八年一月丁卯。
    3《朝鲜成宗实录》卷198,成宗十七年十二月己亥。
    4《朝鲜燕山君日记》卷6,燕山君元年六月庚午。
    5《朝鲜燕山君日记》卷43,燕山君八年三月丙申。
    1叶泉宏:《明代前期中韩国交之研究》,第54页。
    2《朝鲜世祖实录》卷3,世祖二年四月戊申。
    3叶泉宏:《明代前期中韩国交之研究》,第125页。
    4《朝鲜燕山君日记》卷49,燕山君九年五月癸酉。
    5《朝鲜成宗实录》卷228,成宗二十年五月甲申。
    1《朝鲜成宗实录》卷200,成宗十八年二月壬申。
    2《朝鲜成宗实录》卷200,成宗十八年二月壬申。
    3《朝鲜成宗实录》卷219,成宗十九年八月乙卯。
    4《朝鲜成宗实录》卷235,成宗二十年十二月己丑。
    5姜龙范、刘子敏:《明代中朝关系史》,第285页。
    6《朝鲜太宗实录》卷34,太宗十七年十二月乙未。
    7《朝鲜太宗实录》卷35,太宗十八年四月乙未。
    1《朝鲜燕山君日记》卷2,燕山君元年一月甲辰。
    2《朝鲜端宗实录》卷14,端宗三年四月己卯。
    3《朝鲜世宗实录》卷60,世宗十五年六月壬辰。
    4朴真奭:《中朝经济文化交流史研究》,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8页。
    1《朝鲜成宗实录》卷101,成宗十年二月庚子。
    2朴真奭:《中朝经济文化交流史研究》,第287页。
    3《朝鲜世宗实录》卷81,世宗二十年六月甲子。
    4《朝鲜太宗实录》卷29,太宗十五年三月癸丑。
    5《朝鲜世宗实录》卷19,世宗五年三月癸卯。
    6《朝鲜世宗实录》卷48,世宗十二年四月庚寅。
    7《朝鲜中宗实录》卷55,中宗二十年十月壬子。
    8 [朝]权近:《阳村集》,《阳村先生年谱》,收录于《韩国文集丛刊》(7),第9页。
    1《朝鲜太宗实录》卷15,太宗八年四月庚辰。
    2《朝鲜中宗实录》卷77,中宗二十九年四月庚申。
    3《朝鲜中宗实录》卷55,中宗二十年十月壬子。
    4《朝鲜太宗实录》卷33,太宗十七年三月丙辰。
    5《经国大典》卷3《礼典》,“藏文书”
    1《朝鲜中宗实录》卷53,中宗二十年三月丙寅。
    2《朝鲜中宗实录》卷77,中宗二十九年四月丁酉。
    3 [朝]鱼叔权:《稗官杂记》,收录于《大东野乘》,民族文化促进会1971年版,第730页。
    4《朝鲜中宗实录》卷80,中宗三十年十一月癸酉。
    5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105《朝贡》,史部第791册,第75页。
    6 [朝]鱼叔权:《稗官杂记》,收录于《大东野乘》,第730页。
    7《朝鲜肃宗实录》卷48,肃宗三十六年三月丁卯。
    1 [朝]《大东野乘》卷55《甲辰漫录》,首尔:民族文化促进会1971年版,第621页。
    2姜龙范、刘子敏:《明代中朝关系史》,第240页。
    3《朝鲜世祖实录》卷3,世祖二年三月辛卯。
    1《朝鲜世宗实录》卷95,世宗二十四年一月丁卯。
    2《朝鲜世宗实录》卷95,世宗二十四年一月戊辰。
    3《朝鲜成宗实录》卷154,成宗十四年五月壬寅。
    4《朝鲜中宗实录》卷41,中宗十六年四月辛卯。
    5《朝鲜中宗实录》卷84,中宗三十二年三月癸巳。
    1《朝鲜太宗实录》卷25,太宗十三年三月壬寅。
    2《经国大典》卷3《礼典》,事大。
    3《朝鲜太宗实录》卷12,太宗六年八月壬辰。
    4《朝鲜文宗实录》卷4,文宗即位年十月庚午。
    5《朝鲜太祖实录》卷5,太祖三年四月戊寅。
    6《朝鲜睿宗实录》卷5,睿宗元年四月己未。
    7《朝鲜太祖实录》卷5,太祖三年五月戊午。
    8《朝鲜睿宗实录》卷5,睿宗元年四月乙亥。
    1《朝鲜中宗实录》卷83,中宗三十二年二月戊寅。
    2《朝鲜太宗实录》卷5,太宗三年四月丙辰。
    3《朝鲜太宗实录》卷5,太宗三年四月壬申。
    4《朝鲜太宗实录》卷12,太宗六年七月丙午。
    5《朝鲜太宗实录》卷33,太宗十七年六月癸丑。
    1《朝鲜睿宗实录》卷6,睿宗元年七月壬寅。
    2《朝鲜太宗实录》卷14,太宗七年八月丁亥。
    3《朝鲜太宗实录》卷16,太宗八年七月戊申。
    4《朝鲜太宗实录》卷16,太宗八年十一月丙辰。
    5《朝鲜太宗实录》卷34,太宗十七年八月丙戍。
    6《朝鲜世宗实录》卷21,世宗五年九月庚辰。
    1《朝鲜世宗实录》卷21,世宗五年九月乙巳。
    2《朝鲜世宗实录》卷21,世宗五年九月乙巳。
    3《朝鲜世宗实录》卷45,世宗十一年七月庚申。
    4《朝鲜世宗实录》卷46,世宗十一年十二月乙酉。
    5《朝鲜世宗实录》卷53,世宗十三年八月辛亥。
    1《朝鲜太宗实录》卷6,太宗三年十月辛未。
    2叶泉宏:《明代前期中韩国交之研究》,第131页。
    1叶泉宏:《明代前期中韩国交之研究》,第122页。
    2参见姜龙范、刘子敏:《明代中朝关系史》,第260页
    3叶泉宏:《明代前期中韩国交之研究》,第123页。
    4叶泉宏:《明代前期中韩国交之研究》,第124页。
    1《朝鲜世宗实录》卷127,世宗三十二年闰一月戊申。
    2叶泉宏:《明代前期中韩国交之研究》,第125页。
    3参见《明孝宗实录》卷187,弘治十五年五月乙亥。
    4叶泉宏:《明代前期中韩国交之研究》,第127页。
    5姜龙范、刘子敏:《明代中朝关系史》,第264页。
    1《朝鲜成宗实录》卷214,成宗十九年三月甲戍。
    2叶泉宏:《明代前期中韩国交之研究》,第129页。
    3姜龙范、刘子敏:《明代中朝关系史》,第265页。
    1《朝鲜世祖实录》卷19,世祖六年二月辛亥。
    1《朝鲜成宗实录》卷5,成宗元年五月庚辰。
    2《朝鲜成宗实录》卷6,成宗元年六月壬戌。
    3《朝鲜成宗实录》卷119,成宗十一年七月壬辰。
    4《朝鲜世祖实录》卷46,世祖十四年四月庚子。
    5《朝鲜中宗实录》卷84,中宗三十二年三月癸巳。
    6《通文馆志》卷4《事大》,“问安节次”。
    1《通文馆志》卷4《事大》,“都监堂上以下各务差备官”。
    2《朝鲜成宗实录》卷119,成宗十一年七月丙戌。
    3《朝鲜成宗实录》卷119,成宗十一年七月丙戌。
    4《朝鲜成宗实录》卷118,成宗十一年六月甲子。
    5 [朝]国史编纂委员会:《备边司謄录》,显宗十一年三月二十日,首尔:景仁文化社1982年版。
    6《朝鲜中宗实录》卷63,中宗二十三年十月丙辰。
    7《朝鲜中宗实录》卷63,中宗二十三年十月庚戌。
    1《朝鲜燕山君日记》卷60,燕山君十一年十月庚午。
    2《朝鲜中宗实录》卷84,中宗三十二年三月癸巳。
    3 [朝]沈象圭编著:《万机要览》卷3《财用编》,“海税量船录案”,首尔:景仁文化社1972年版。
    4 [韩]朴兴秀:《度量衡》,载于《首尔六百年史》第一卷,首尔:首尔特别市编纂委员会1977年版,第536页。转引自李上百:《朝鲜初期外国使臣的接待和明使的游观研究》,载于《国史馆论丛》2004年第104辑。
    5《朝鲜中宗实录》卷90,中宗三十四年四月戊申。
    6《朝鲜宣祖实录》卷6,宣祖五年十一月丁亥。
    7《朝鲜成宗实录》卷5,成宗元年五月壬午。
    8《朝鲜成宗实录》卷64,成宗七年二月庚子。
    1《朝鲜中宗实录》卷84,中宗三十二年三月癸巳。
    2《朝鲜成宗实录》卷214,成宗十九年三月壬午。
    3《朝鲜成宗实录》卷214,成宗十九年三月癸未。
    1司马迁:《史记》卷26《历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56页。
    1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1《朝鲜》,第9页。
    2 [韩]李基白:《韩国史新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98页。
    3关于朝鲜派往日本的通信使研究可见日本学者夫马进的《朝鲜燕行使与朝鲜通信使》,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1张存武:《清代中韩关系论文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80页。
    2 [英]爱德华?泰勒著,谢继胜等译:《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1张廷玉:《明史》卷56《志第三十二》,第1425页。
    2高艳林:《明代中朝使臣往来研究》,载于《南开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3《朝鲜中宗实录》卷76,中宗二十八年十月戊寅。
    1. [明]姚广孝:《明太祖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2. [明]杨士奇:《明太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3. [明]杨士奇:《明仁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4. [明]杨士奇:《明宣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5. [明]陈文:《明英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6. [明]刘吉:《明宪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7. [明]李东阳:《明孝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8. [明]费宏:《明武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9. [明]张居正:《明世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10. [明]张居正:《明穆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11. [明]叶向高:《明神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12. [明]叶向高:《明光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13. [明]温体仁:《明熹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14. [韩]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太祖实录》,首尔:探求堂1986年版。
    15. [韩]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太宗实录》,首尔:探求堂1986年版。
    16. [韩]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世宗实录》,首尔:探求堂1986年版。
    17. [韩]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文宗实录》,首尔:探求堂1986年版。
    18. [韩]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端宗实录》,首尔:探求堂1986年版。
    19. [韩]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世祖实录》,首尔:探求堂1986年版。
    20. [韩]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睿宗实录》,首尔:探求堂1986年版。
    21. [韩]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成宗实录》,首尔:探求堂1986年版。
    22. [韩]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燕山君日记》,首尔:探求堂1986年版。
    23. [韩]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中宗实录》,首尔:探求堂1986年版。
    24. [韩]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文宗实录》,首尔:探求堂1986年版。
    25. [韩]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宣祖实录》,首尔:探求堂1986年版。
    26. [韩]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宣祖改修实录》,首尔:探求堂1986年版。
    27. [韩]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光海君日记》,首尔:探求堂1986年版。
    28. [韩]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仁祖实录》,首尔:探求堂1986年版。
    29. [朝]郑麟趾:《高丽史》,首尔:首尔大学奎章阁藏影印本。
    30. [朝]徐居正等:《经国大典》,首尔:首尔大学奎章阁藏影印本。
    31. [朝]李圭景:《五洲衍文长笺散稿》,首尔:明文堂1982年版。
    32. [朝]南秀文:《敬斋遗稿》,收录于《韩国文集丛刊》(9),首尔:景仁文化社1997年版。
    33. [朝]许篈:《惺所覆瓿稿》,收录于《韩国文集丛刊》(74),首尔:景仁文化社1997年版。
    34. [朝]金指南著,朝鲜史编修会编:《通文馆志》,《朝鲜史料丛刊》第二十一,京城:朝鲜总督府影印京城帝国大学所藏朝鲜肃宗四十六年刻本,昭和19年。
    35. [朝]郑昌顺:《同文汇考》,台北:圭庭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版。
    36. [朝]国史编纂委员会:《备边司謄录》,首尔:景仁文化社1982年版。
    37. [朝]朴容大等:《增补文献备考》,首尔:明文堂1957年版。
    38. [朝]李荇、洪彦弼等:《新增东国舆地胜览》,首尔:东国文化社1958年版。
    39. [韩]《东国舆地备考》,首尔:首尔特别市史编纂委员会1956年版。
    40. [朝]金正浩:《大东地志》,首尔:首尔大学奎章阁藏影印本。
    41. [朝]鱼叔权:《稗官杂记》,收录于《大东野乘》,民族文化促进会1971年版。
    42. [朝]沈象圭编著:《万机要览》,首尔:景仁文化社1972年版。
    43. [朝]朴趾源:《热河日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44. [朝]崔溥:《漂海录》,收录于《燕行录全集》(1),首尔:东国大学出版部2001年版。
    45. [朝]权近:《阳村集》,收录于《燕行录全集》(1),首尔:东国大学出版部2001年版。
    46. [朝]苏巡:《葆真堂燕行日记》,收录于《燕行录全集》(3),首尔:东国大学出版部2001年版。
    47. [朝]许篈:《朝天记》,收录于《燕行录全集》(6),首尔:东国大学出版部2001年版。
    48. [朝]郑士信:《梅窗先生朝天录》,收录于林基中:《燕行录全集》(9),首尔:东国大学出版部2001年版。
    49. [朝]李弘胄:《梨川相公使行日记》,收录于《燕行录全集》(10),首尔:东国大学出版部2001年版。
    50. [朝]金堉:《朝京日录》,收录于《燕行录全集》(16),首尔:东国大学出版部2001年版。
    51. [朝]洪翼汉:《朝天航海路》,收录于《燕行录全集》(17),首尔:东国大学出版部2001年版。
    52. [朝]佚名:《朝天日录》,收录于《燕行录全集》(20),首尔:东国大学出版部2001年版。
    53. [朝]金昌业:《燕行日记》,收录于《燕行录全集》(31),首尔:东国大学出版部2001年版。
    54. [朝]崔德中:《燕行录》,收录于《燕行录全集》(39),首尔:东国大学出版部2001年版。
    55. [朝]金景善:《燕轩直指》,收录于《燕行录全集》(70),首尔:东国大学出版部2001年版。
    56. [周]卜子夏:《子夏易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经部第1册。
    57.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58.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59. [宋]王昭禹撰:《周礼详解》,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经部第85册。
    60.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子部第219册。
    61. [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62. [明]李贤等:《明一统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231册。
    63. [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合肥:黄山书社1991年版。
    64. [明]朱元璋:《皇明祖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史部第264册。
    65. [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791册。
    66. [明]参见毕恭等:《辽东志》,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646册。
    67. [明]陆容:《菽园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35年版。
    68. [明]邱濬:《大学衍义补》,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年版。
    69. [明]倪谦:《朝鲜纪事》,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70. [明]董越:《朝鲜赋》,台北:商务印书馆1969年版。
    71. [明]张宁:《方洲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186册。
    72.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73. [明]周应宾《旧京词林志》,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81年版。
    74.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34年版。
    75.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76. [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
    77.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78. [清]谈迁:《国榷》,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79. [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子部第174册。
    80. [清]阮元校刻:《周礼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81. [清]阮元校刻:《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82. [清]阮元校刻:《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83. [清]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84. [清]王聘珍撰:《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85. [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朴真奭:《中朝经济文化交流史研究》,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张存武:《清代中韩关系论文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3.张存武:《清韩宗藩贸易》,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年版。
    4.殷梦霞、于浩:《使朝鲜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5.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6.陈尚胜等:《朝鲜王朝(1392—1910)对华观的演变—<朝天录>和<燕行录>初探》,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刘家驹:《清朝初期的中韩关系》,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版。
    8.叶泉宏:《明代前期中韩国交之研究(1368—1488)》,台北: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9.葛振家:《催薄漂海录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葛振家:《催薄〈漂海录〉评注》,北京:线装书局2002年版。
    11.付百臣:《中朝历代朝贡制度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2.孙宏年:《清代中越宗藩关系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3.彭林:《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蔡茂松:《韩国近世思想文化史》,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版。
    15.朴键一:《中国对朝鲜半岛的研究》,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6.姜龙范,刘子敏:《明代中朝关系史》,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17.白新良等:《中朝关系史——明清时期》,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18.孙卫国:《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朝鲜王朝尊周思明问题研究(1637—1800)》,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9.李善洪:《朝鲜对明清外交文书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0.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21.张士尊:《明代辽东边疆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2.杨旸:《明代辽东都司》,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3.杨旸:《明代东北疆域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4.杨军,张乃和:《东亚史》,长春:长春出版社2006年版。
    25.王锡昌等:《明代国际关系》,台北:学生书局1968年版。
    26.郑樑生:《明代中日关系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版。
    27.陈尚胜:《中韩交流三千年》,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28.陈尚胜:《中韩关系史论》,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
    29.刘为:《清代中朝使者往来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0.杨军:《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1.李花子:《清朝与朝鲜关系史研究:以越境交涉为中心》,香港:香港亚洲出版社2006年版。
    32.高明士:《从天下秩序看古代的中韩关系》,收录于《中韩关系史论文集》,台北:韩国研究学会1983年版。
    33.黄枝连:《亚洲的华夏秩序—中国与亚洲国家关系形态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4.黄枝连:《东亚的礼仪世界—中国封建王朝与朝鲜半岛关系形态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5.黄枝连:《朝鲜的儒化情景构造—朝鲜王朝与满清王朝的关系形态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6.张永江:《清代藩部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7.尹永日:《朝鲜与清贸易关系史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8.宋慧娟:《清代中朝宗藩关系嬗变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9.王正毅:《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0.李云泉:《朝贡制度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41.朱云影:《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2.蒋菲菲、王小甫:《中韩关系史》(古代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43.杨昭全,何彤梅:《中国—朝鲜、韩国关系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4.杨昭全,韩俊光:《中朝关系简史》,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45.杨昭全:《中国—朝鲜、韩国文化交流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年版。
    46.张维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7.姜龙范:《清代中朝日关系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48.邵毅平:《朝鲜半岛地缘环境的挑战与应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49.朴文一,金龟春:《中国古代文化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哈尔滨: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50.刁书仁:《明清中朝日关系史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
    51.金柄珉:《朝鲜--韩国文化的历史与传统》,哈尔滨: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52.刘永智:《中朝关系史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53.杨通方:《中韩古代关系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4.李虎:《中朝日三国西学史比较研究》,北京: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55.南炳文、汤纲:《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6.郑判龙:《朝鲜—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57.王臻:《朝鲜前期与明建州女真关系研究》,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58.刘顺利:《王朝间的对话》,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9.金文学:《东亚三国志中、日、韩文化比较体验记》,北京: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60.刑义田:《永恒的巨流》,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年版。
    61.魏志江:《中韩关系史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2.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3.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65.李洵:《下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6.南炳文:《20世纪中国明史研究回顾》,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7.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68.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69.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0.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1.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72.赵毅:《明清史抉微》,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3.赵轶峰:《千秋功罪——君主与中国政治》,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74.赵轶峰:《明代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
    75.赵轶峰:《明代国家宗教管理制度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6.赵轶峰:《学史丛录》,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77.赵克生:《明朝嘉靖时期国家祭礼改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78.刘炬:《高句丽政治制度研究》,香港:香港亚洲出版社2008年版。
    79.刘炬:《海东大外交》,香港:香港亚洲出版社2009年版。
    80.赵兴元:《图们江北朝鲜移民问题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81.郑毅:《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第1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
    82.陈剑峰:《文化与东亚、西欧国际秩序》,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步近智:《18—19世纪中韩华夷观的变革对中韩两国的影响》,载于《当代韩国》2001年第3期。
    2.李善洪:《明清时期朝鲜对华外交使节初探》,载于《历史档案》2008年第2期。
    3.王裕明:《明代遣使朝鲜述论》,载于《齐鲁学刊》1998年第2期。
    4.高艳林:《明代中朝使臣往来研究》,载于《南开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5.陈尚胜:《明朝初期与朝鲜海上交通考》,载于《海交史研究》1997年第1期。
    6.张士尊:《明朝与朝鲜交通路线变化考》,载于《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7.翟意安:《滨下武志的朝贡贸易体系理论述评》,载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8.伍庆玲:《朝贡贸易制度论》,载于《南洋问题研究》2002年第4期。
    9.李云泉:《朝贡制度的理论渊源与时代特征》,载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3期。
    10.李大龙:《关于藩属体制的几个理论问题—对中国古代疆域理论发展的理论阐释》,载于《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4期。
    11.罗志田:《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研究:《怀柔远人》的史学启示》,载于《历史研究》1999年第1期。
    12.张钰梅:《简论明初的朝贡制度》,载于《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13.李金明:《论明初的海禁与朝贡贸易》,载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7期。
    14.魏华仙:《论明代会同馆与对外朝贡贸易》,载于《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15.孙卫国:《论事大主义与朝鲜王朝对明关系》,载于《南开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6.孙卫国:《试论朝鲜王朝尊明贬清的理论基础》,载于《史学月刊》2004年第6期。
    17.孙卫国:《〈明实录〉东传朝鲜及其影响》,载于《文献季刊》2002年第1期。
    18.孙卫国:《论明初的宦官外交》,载于《南开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19.王伟:《明代宦官专权成因考虑》,载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0.栾凡:《明朝对中朝朝贡的组织管理及其影响》,载于《西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21.栾凡:《明代女真社会的“商人”群体》,载于《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4期。
    22.桑秋杰:《明朝时期中国儒学对朝鲜的影响》,载于《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23.凌文峰:《明代朝贡贸易衰败的经济原因探析》,载于《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
    24.王裕明:《明代遣使朝鲜述论》,载于《齐鲁学刊》1998年第2期。
    25.高艳林:《明代中朝贸易及贸易中的相互了解》,载于《求是学刊》2005年第4期。
    26.高艳林:《明代中朝使臣往来研究》,载于《南开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27.马彦丽:《明清朝贡制度之比较》,载于《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28.王臻:《清朝对李朝图们江地区的边境贸易简论》,载于《东疆学刊》1999年第4期。
    29.喻常森:《试论朝贡制度的演变》,载于《南洋问题研究》2000年第1期。
    30.权赫秀:《中国古代朝贡关系研究评述》,载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3期。
    31.张婷婷:《明代朝鲜朝贡路线的演变》,载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2.徐东日:《朝鲜李朝时期:中朝两国诗歌文学之关联》,载于《东疆学刊》1998年第2期。
    33.王剑:《论明代中前期中朝使臣的走私贸易》,载于《吉林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34.刁书仁:《明前期明朝向朝鲜索征的“别贡”》,载于《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35.王静:《明朝会同馆论考》,载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3期。
    36.王建峰:《明代会同馆管理人员及其职掌考述》,载于《烟台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37.王建峰:《明代会同馆职能考述》,载于《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38.魏华仙:《论明代会同馆与对外朝贡贸易》,载于《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39.祁庆富、金成南:《清代北京的朝鲜使馆》,载于《清史研究》2004年第3期。
    40.林琳:《明朝与朝鲜李朝、日本图书交流初探》,载于《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41.万明:《明代后期中朝关系的重要史实见证—李朝档案《朝鲜迎接天使都监都厅仪轨》管窥》,载于《学术月刊》2005年第9期。
    42.吴莲姬:《明清时期中韩文化交流概况》,载于《当代韩国》2002年秋季号。
    43.李云泉:《清代前期对藩属国的封赏与朝贡贸易》,载于《东方论坛》2003年第6期。
    44.张增香:《试论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色》,载于《延边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45.崔一:《试析朝鲜的中国观》,载于《延边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46.杨昭全:《中国古代小说在朝鲜之传播及影响》,载于《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5期。
    47.葛兆光:《大明衣冠今何在》,载于《史学月刊》2005年第10期。
    48.赵兴元:《18世纪朝鲜学者朴趾源的人与自然观》,载于《古代文明》2007年第3期。
    49.王政尧:《〈燕行录〉初探》,载于《清史研究》1997年第3期。
    50.何芳川:《“华夷秩序”论》,载于《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51.何芳川:《古代来华使节考论》,载于《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52.杨雨蕾:《汉译西学书传入朝鲜述论》,载于《文献》2001年第2期。
    53.陈潮:《明清之季中韩宗藩关系探索》,载于《学术论坛》1997年第1期。
    54.孙卫国:《试论朝鲜王朝之慕华思想》,载于《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1期。
    55.黄美子:《朝鲜燕行使与中国琉璃厂》,载于《东疆学刊》2004年第2期。
    56.简军波:《中华朝贡体系:观念结构与功能》,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1期。
    57.万明:《明代外交观念的演进—明太祖诏令文书所见之天下国家观》,载于《古代文明》2010年第2期。
    58.张文:《论古代中国的国家观与天下观—边境与边界形成的历史坐标》,载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3期。
    59.尚会鹏:《“伦人”与“天下”—解读以朝贡体系为核心的古代东亚国际秩序》,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2期。
    60.曹春茹:《明代使臣在朝鲜的政治、文化活动》,载于《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61.王克平:《朝鲜赴明使臣的中国观—以朝鲜赴明使臣所作纪行录为考察中心》,载于《东疆学刊》2009年第1期。
    62.陈尚胜:《试论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基本理念》,载于《孔子研究》2010年第5期。
    63.姜守鹏:《辽东战争时期明朝与朝鲜关系的变化》,收录于《中朝关系史研究论文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
    64.高明士:《从天下秩序看古代的中韩关系》,收录于《中韩关系论文集2》,台北,韩国研究学会1983年版。
    65.陈尚胜:《论朝鲜王朝对明朝的事大观》,收录于《第二届韩国传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6.陈潮:《礼治文化传统与朝鲜王朝时期的中韩关系》,收录于《第二届韩国传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7.郑成宏、李敦球:《华夷观三步曲—从“尊华攘夷”到“华夷一也”再到“师夷长技”》,收录于《第二届韩国传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8.刘春兰:《试论明清之际朝鲜社会的慕华崇明思想对明移民的影响》,收录于《第二届韩国传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9.孙卫国:《朝鲜入明贡道考》,收录于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编《韩国学论文集》第2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0.葛振家:《论明代中国人的朝鲜观》,收录于《韩国学论文集》第4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1.李新峰:《明前期赴朝鲜使臣丛考》,收录于《明清论丛》第4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
    72.邹振环:《明末清初朝鲜的赴京使团与汉文西书的东传》,收录于《韩国研究论丛》第4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3.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编:《韩国学论文集》第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74.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编:《韩国学论文集》第8辑,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1. [韩]李基白:《韩国史新论》,北京: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版。
    2. [韩]李成茂:《高丽朝鲜两朝的科举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 [韩]李正浩:《韩文的创制与易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 [韩]崔根德:《韩国儒学思想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年版。
    5. [韩]全海宗:《中韩关系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6. [韩]李元淳:《朝鲜西学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7. [韩]全海宗:《东亚文化比较史研究》,首尔:一潮阁1976年版。
    8. [韩]金翰奎:《中国的世界秩序研究》,首尔:一潮阁1976年版。
    9. [韩]金容九:《世界观冲突的国际政治学:东洋之礼与西洋公法》,首尔:罗南出版社1997年版。
    10. [韩]李元淳:《燕京琉璃厂市与朝鲜学人》,《韩国传统文化?历史卷》(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
    11. [韩]申奭镐:《朝鲜王朝开国当时之对明关系》,载于《国史上之诸问题》第1卷,国史编纂委员会1959年版。
    12. [韩]朴天圭:《权阳村?应制诗?对明外交》,载于《汉文学论集》第1集,1983年。
    13. [韩]朴南勳:《朝鲜初期对明贸易?实际》,载于《关东史学》第1辑,1982年9月。
    14. [韩]李相佰:《李朝建国?研究》,载于《震檀学报》第5卷,昭和11年。
    15. [韩]金钟圆:《朝清初期交涉考》,《韩国传统文化?历史卷》(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
    16. [英]爱德华?泰勒著,谢继胜等译:《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7. [美]马土·宓亨利:《远东国际关系史》(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18. [美]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 [美]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0. [美]费正清:《中国的世界秩序:传统中国的对外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1.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22.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23. [美]马士·宓亨利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上海:上海书店2000年版。
    24. [美]劳伦斯·迈耶、约翰·伯内特、苏珊·奥格登:《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5. Fairbank,John K,The Chinese World Order: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8.
    26. Fairbank,John K,“Tributary Trade and China’s Relations with the West”, in Far Eastern Quarterly,Vol.1,1942.
    27. [日]滨下武志著,朱荫贵、欧阳菲译:《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 [日]松浦章:《明清时代中国与朝鲜的交流—朝鲜使节与漂着船》,台北:乐学书局2002年版。
    29. [日]松浦章:《明清时代东亚海域的文化交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0. [日]西嶋定生:《册封体制与东亚世界》,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89年版。
    31. [日]滨下武志:《朝贡システムと近代アジア》,东京:东京岩波书店1997年版。
    32. [日]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国家和东亚社会》,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年版。
    33. [日]夫马进:《朝鲜燕行使与朝鲜通信使:使节视野中的中国·日本》,《复旦文史丛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34. [日]夫马进:《中国东亚外交史研究》,东京: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07年版。
    35. [韩]白玉京:《朝鲜前期使行密贸易研究—以赴京使行为中心》,载于《历史文化研究》2006年第25辑。
    36. [韩]曹永禄:《鲜初的朝鲜出身明使考:成宗朝的对明交涉和明使郑同》,载于《国史馆论丛》1990年第14辑。
    37. [韩]金圣七:《燕行小考》,载于《历史学报》1960年第12期。
    38. [韩]沈喁俊:《金堉的<朝京日录>:以丙子胡乱时的朝明关系为中心》,载于《韩国学》1979年第21期。
    39. [韩]李铉淙:《对明贸易》,载于《韩国史论》1982年第11期。
    40. [韩]金松姬:《朝鲜初期对明外交之研究:以对明使臣和明使臣迎接官的特性为中心》,载于《史学研究》第55、56合集。
    41. [韩]李铉淙:《明使接待考》,载于《乡土首尔》1961年第12期。
    42. [韩]金九镇:《试论朝鲜前期韩中关系史》,载于《弘益史学》1990年第4期。
    43. [韩]张熙兴:《朝鲜时代对明使行的接待和护送军—以义州民的生活为中心》,载于《白山学报》2006年第75号。
    44. [韩]柳承宙:《朝鲜前期的金银矿业研究》,载于《韩国史研究》1979年第20号。
    45. [韩]李上百:《朝鲜初期外国使臣的接待和明使的游观研究》,载于《国史馆论丛》2004年第104辑。
    46. [韩]郑容和:《从周边视角来看朝贡关系—朝鲜王朝对朝贡体系的认识和利用》,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
    47. [韩]吴一焕:《17世纪初明朝与朝鲜海路交通的启用》,载于《历史教学》1996年第12期。
    48. [韩]朴元熇:《明初朝鲜?辽东攻伐计划?表笺问题》,载于《白山学报》1975年第19号。
    49. [韩]金汉植:《明代中国人?对韩半岛认识》,载于《东洋文化研究》1981年第8期。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中国明朝档案总汇》第77册《朝鲜迎接天使都监都厅仪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张存武、叶泉宏:《清入关前与朝鲜往来国书汇编》(1619—1643),台北:国史馆印行2000年版。
    4.李光涛:《明清档案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
    5.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清史资料》(1—7),北京:中华书局1980—1989年版。
    6.杜宏刚:《韩国文集中的明代史料》(1—13),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赵兴元:《同文汇考:中朝史料》,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8.王崇实:《朝鲜文献中的东北史料》,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9.刁书仁、衣兴国:《二十六史中朝关系史料选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
    10.辽宁省档案馆:《明代辽东档案汇编》,沈阳:辽沈书社1985年版。
    11.刘菁华、许清玉、胡显慧:《明实录朝鲜资料辑录》,成都:四川巴蜀书社2005年版。
    12.杨渭生:《十至十四世纪中韩关系史料汇编》(上、下),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13.姜孟山:《中国正史中的朝鲜史料》(第一、二卷),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王其榘:《明实录:邻国朝鲜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1983年版。
    15.杨雨蕾:《十六至十九世纪初中韩文化交流研究:以朝鲜赴京使臣为中心》,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5年。
    16.侯馥中:《明代中国与朝鲜贸易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9年。
    17.石元蒙:《明清朝贡体制的两种实践》(1840年前),博士学位论文,广州:暨南大学2004年。
    18.廉松心:《十八世纪中朝文化交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9.杨昕:《“朝天录”中的明代中国形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0.王克平:《朝鲜与明外交关系研究—以“诗赋外交”为中心》,博士学位论文,延吉:延边大学2009年。
    21.张其贤:《“中国”概念与“华夷”之辩的历史探讨》,博士学位论文,台北:国立台湾大学2009年。
    22.李贤淑:《明代中韩封贡贸易》(1401—1591年),硕士学位论文,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1988年。
    23.韩海梅:《明代行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北大学2007年。
    24.侯环:《明代中国与朝鲜的贸易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6年。
    25.王学伟:《明洪武时期出访安南使臣研究(1368—1398年),硕士学位论文,广州:暨南大学2006年。
    26.闫晓静:《朝鲜对明宗系辩诬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9年。
    27.崔坚:《试论建文帝时期明与朝鲜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延吉:延边大学2010年。
    28.李鸣鸣:《明代外交使臣出访制度考》,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9. [韩]郑恩主:《朝鲜时代与明清使行关联的绘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首尔:韩国中央研究院2008年。
    30. Yun,Peter:Rethinking the tribute system:Korean states and northeast Asian interstate relations ,600-1600. Ph.D.thesi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1998.
    31. Walker , HughDyson:TheYI-mingRapprochement:Sino-Koreanforeing relations ,1392-1592.Ph.D.Thesi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197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