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事执行救济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事执行救济是民事执行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对于民事执行的救济在理论上缺乏系统研究,立法上还很不完善,在司法实践当中执行混乱的现象普遍存在,执行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常常受到侵害而缺乏有效的救济。鉴于此,本文就民事执行救济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并且就重构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提出了一些设想。全文除引言和结束语共三个部分,约3万字。
     一、民事执行救济的一般衡界
     笔者在对学术界关于民事执行救济的概念进行比较分析之后,对民事执行救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之上对民事执行救济的特征及其自身所具有的功能进行了剖析。笔者认为,民事执行救济是在民事执行过程中,执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执行机关的民事执行行为的侵害时,依法请求有关机关对其权益加以保护和救济的方法或制度。进而指出,民事执行救济的特征主要为: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为前提,依申请而发起,救济主体具有多样性,其目的是对违法或不当行为造成的消极后果进行矫正与补救。民事执行救济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保护功能、监控功能、平衡功能以及维护社会秩序四个方面。
     二、民事执行救济的方式
     笔者借鉴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实践,将民事执行救济的方式划分为程序上的执行救济与实体上的执行救济两大类。并且分别从申请救济的理由、主体及各自的程序进行了论述。在此部分,笔者在对传统学说进行比较与评析的基础上还对各种执行救济的法律性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论证。关于程序上的执行救济,笔者指出,执行异议是对程序性事项的救济,是指执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因执行机关在执行程序上的违法或不当行为侵害自己的合法权益时,要求执行机构采取排除或补救措施的一种救济方法。指出异议权是一种程序上的权利;关于实体上的执行救济,即异议之诉。包括债务人异议之诉和第三人异议之诉。关于这两种异议之诉的法律性质,笔者在分别对传统的学说(给付诉讼说、确认诉讼说、形成诉讼说、命令诉讼说、救济诉讼说、新形成诉讼说)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异议之诉性质观。指出债务人异议之诉的性质是形成之诉,其诉讼标的是执行债务人变更原执行名义执行力的请求。第三人异
    
    异议之诉的性质是给付之诉,其诉讼标的是第三人不许强制执行的请求。
     三、我国民事执行救济的现状与完善
     在该部分,笔者对我国民事执行救济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并指出了其
    中的缺陷与不足之处。最后,笔者就建立和完善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提
    出了一些立法上的建议。笔者指出,目前我国民事执行救济缺乏程序上的
    救济,对于执行机关在程序上违法或不当的执行行为侵害执行当事人或利
    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时,没有在制度上给予具体的救济措施。而且,对于
    实体权利的保护也存在不尽人意之处。首先,没有规定对被执行人(债务
    人)实体权利予以救济的措施。其次,即使现在地案外人异议制度也存在
    严重缺陷,没能真正起到保护案外人合法权益的作用。鉴于此,为了建立
    和完善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笔者在设计原则和制度上提出了自己的见
    解:即在设计原则上应当遵循程序公正原则、公平保护原则、审执分离原
    则、全面设计原则;在救济制度上应当建立程序上的救济,并且完善实体
    上的救济,建立债务人异议之诉和第三人异议之诉。
The civil execution relief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civil execution system. Nowadays, the theory of the civil execution relief is not perfect in our country, the rights of the client and the third part are usually violated in the execution practice . The author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commentary which is on the basic problems in civil execution relief and puts forward rebuild about civil execution relief in China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he three parts and about thirty thousand words.
    Preface
    The preface mainly introduces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researching civil execution relief and constructing civil execution relief system.
    1,The general definition of the civil execution relief. After comparing the definition about civil execution relief, the author explains the content of civil execution relief and analyses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The author thinks the civil execution relief is a method or system that the client or the third part ask the executive to protect them from infringement caused by the executive, and point out that the civil execution relief contains three characteristic: premise based on rights being infringed, starting by a petition, and purpose for rectification and remedy; the functions of civil execution relief mainly include such four aspects as protection, supervision, equilibrium and maintaining social order.
    2,The methods for civil execution relief. By studying the legislation about civil execution relief from foreign .The author puts it into procedural and substantive civil execution relief, and discusses the cause, client and procedure. Meanwhile, the autho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its nature in law respectively .The author shows that the purpose of execution objection is to protect the client or the third part from procedural violation that makes an infringement on their rights, and claims that object of civil action of debtor objection proceedings is to
    
    
    make a requirement that the debtor should eliminate the former execution, and the object of civil action of the third part objection proceedings is a claim that the third part prohibit the execution coming from the executive .
    3, Elab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ivil execution relief.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describes and analyzes our country's present civil execution relief system and point out its shortages, in the end, the author gives some propositions about our country's civil execution relief system from legislation.
    Conclusion
    The author explains the aim of writing this paper and expects for the new civil execution relief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a requirement that we should thoroughly, on the basis of the practice of civil execution, make an investigation into other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when drawing up the statute of compelling execution in the long run.
引文
1、竹下守夫:《日本民事执行法理论与实务研究》,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程燎原,王人博:《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孙加瑞:《强制执行实务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4、童兆洪:《民事强制执行新论》,北京:人们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5、谭秋桂:《民事执行原理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6、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卢云主编:《法学基础理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8、杨与龄:《强制执行法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陈荣宗:《强制执行法》,台湾:三民书局1999年版。
    10、白绿铉:《日本新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1、林升格:《强制执行法理论与实务》,台湾:五南书局1983年版。
    12、陈世荣:《强制执行法诠释》,台湾:1998年自印版。
    13、马原主编:《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适用》,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1年版。
    14、谭兵主编:《民事诉讼法》,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5、刘军宁:《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北京:三联出版社1995年版。
    16、耿云卿:《强制执行法释义》,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印发1979年版。
    17、章武生:《司法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8、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程序改革热点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19、江伟,邵明,陈刚:《民事诉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版。
    20、霍力民主编:《民事强制执行新视野》,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21、李祖军:《民事诉讼目的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2、李祖军主编:《民事诉讼法学论点要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
    
    版。
    23、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汪伟成:《强制执行法实用》,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版。
    25、童兆洪:《民事执行前言问题》,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26、李龙:《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7、常怡主编:《强制执行理论与实务》,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28、赵泽君:《民事诉讼规则疑难问题例说》,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1、常怡,崔婕:“完善民事强制执行立法若干问题研究”,《中国法学》(北京),2000年第4期。
    2、童兆洪:“民事执行救济制度刍论”,《比较法学研究》(北京),2000年第3期
    3、王洪光:“执行异议与执行异议之诉——关于改革执行异议的思考”,《云南法学》(昆明),2000年第4期。
    4、李龙:“民事诉权论纲”,《现代法学》(重庆),2003年第4期。
    5、江伟,肖建国:“论我国强制执行法的基本结构”,《法学家》(北京),2001年第4期。
    6、江伟,段厚省:“请求权竞合与诉讼标的理论之关系重述”,《法学家》(北京),2003年第4期。
    7、胡玉鸿:“程序公正的价值”,《政治与法律》(上海),2003年第6期。
    8、冯慧,窦云鸽:“海峡两岸执行救济制度比较”,《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天津),2001年第3期。
    9、程方伟,伍小冰:“强制执行权研究”,《行政与法》(哈尔滨),2003年第2期。
    10、梁向阳:“论我国强制执行法的基本原则”,《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郑州),2002年第2期。
    11、朱杰,肖国耀:“民事诉讼异议制度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呼和浩特),2001年第6期。
    12、童兆洪:“民事执行权若干问题研究”,《法学家》(北京),2002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