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走进新时代——试论若干现代作家建国后的心路历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五四”热潮的高涨与衰退、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现代作家们在时代的激流里走过了三十年,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成为他们人生和创作的又一个转折点。建立人民共和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对包括五四以来接受过现代国家制度和现代科学的知识分子在内的所有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空前重大的历史变革。面对建国后大至社会制度和体制的变革、社会环境的变化、文学规范和出版制度的调整,小到个人身份、地位、生活的变化,正值中年的现代作家们,在适应环境和转变自我方面都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他们一生的创作和生活因此被分成了差别较大的两段。本论文选取了丁玲、赵树理、茅盾、老舍、沈从文五位作家,着眼于他们整个创作过程,重点论述建国后的发展变化,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现代作家建国后的成败得失,思索一代作家留给我们的启示。
     丁玲是五四时期走上文坛的女作家之一,与许多同时代女作家创作的“短命”相比,她的创作一直持续到生命的终点。在她六十年的创作之路上,丁玲给中国现代、当代甚至国际文坛带来了许多震惊和轰动。《莎菲女士的日记》震撼了二十年代后期的文坛,《水》是丁玲三十年代转向左翼文艺后的标志性作品,成为当时左翼文艺界注视的焦点。1936年,丁玲坚持到延安、上前线,决心为革命“做好一名小号兵”。随着对延安生活的深入了解,初来时的兴奋渐渐变为深沉的思索与深刻的社会批判,她写下了《在医院中》、《“三八节”有感》等暴露性作品;延安整风之后,丁玲对自己过去的作品和思想认识作了批判,文学观念、创作风格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创作了《田保霖》、《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作品。
     建国后,丁玲希望专职创作的计划未能实现,成了忙于行政事务的领导干部。“文革”结束后,从复出文坛到她去世的七年,丁玲再次铸就了一道短暂又纷纭复杂的风景。历尽磨难的丁玲不喜欢“伤痕文学”一类“哭哭啼啼”的作品,她心仪的是《杜晚香》这类能给人鼓舞、催人上进的作品。她写散文、回忆录、文论,倾力创办大型文学刊物《中国》。刚刚摘掉“右派”帽子的丁玲,不知不觉间被冠以“左派”的桂冠。真“左”假“左”的争论、解决“历史问题”的一波三折使丁玲最后的岁月并不平静。丁玲永远地走了,但学界围绕其人、其文的争论却在继续着,人们对丁玲创作、生活的思索仍然在继续着。
     赵树理的一生画出了一条默默无闻——戏剧性走红——达到高峰——渐趋暗淡——过早陨落的生活和创作的抛物线。他的一举成名,与文艺界肯定他的创作成功实践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密切关系,带有将其树为解放区本土成长起来的作家代表的强烈功利性。这种功利性使赵树理被急切地经典化,遮蔽了《小二黑结婚》与《讲话》孰先孰后的真相,使赵树理在享受成名的荣耀时难免尴尬。建国后,赵树理变得“看得多”、“写得少”,有近三年没有写东西。他曾为响应多写反映工人题材的号召而试图改变自己主要写农村题材的局面,但并不成功,只好“折回来走农村的熟路”,创作了《三里湾》。此后,赵树理迎来了一个短暂的创作高潮,或整理旧作、或创作反映现实的新作。赵树理是作为农民在生活着,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真正关心农民的生活和利益,对农民的热爱和对农村现状的忧虑使他超越了自己的作家身份,直接“参政议政”、大胆谏言,写下数万字的《公社应该如何领导农业生产之我见》。在复杂的政治运动中,历经磨难的赵树理发出了“我是农民中的圣人,知识分子中的傻瓜”的慨叹。“文革”期间,这位实践《延座讲话》的典范型作家被批评为反对毛主席文艺思想的“黑作家”,不久被折磨致死。
     茅盾建国前是个多产的作家。五四退潮后,茅盾曾消沉过、迷茫过,他从文学理论研究转向文学创作。从《蚀》三部曲到《子夜》,茅盾的思想和创作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艺术上也日臻完善。抗日战争时期,茅盾逐渐倾向共产党,到建国前一直坚持在国统区开展文艺工作,在大后方艰苦的生活、动荡的环境下创作了《腐蚀》、《锻炼》等及时反映抗战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的作品。
     新中国成立前夕,茅盾中断手头的创作,北上解放区。沈部长的官衔、新的时代、新的文学规范,建国后茅盾的创作不知从何入手了。他为自己日益萎缩的创作状态感到忧虑,但几次创作努力都未见成效,“文化部长”最终未能再圆创作梦。建国后,茅盾的小说创作歉收,文学评论和理论文章、古体诗词创作是他思考文艺问题、抒发个人胸臆的文学表达。“文革”后期,在家闲居无事,创作的念头再次激起,他开始秘密续写《霜叶红似二月花》,但续写工作没有全部完成。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回首自己的一生,病危中的茅盾让儿子代笔写了两封信,表达了他的两个要求和心愿。一封信是写给党中央的,署名沈雁冰,请求中央审查他一生的功过,并追认他为党员;另一封信是写给作协的,署名茅盾,信中表达了他捐稿费25万元作为长篇小说的文艺奖金基金的愿望。
     与革命作家丁玲、实践《延座讲话》的经典作家赵树理、国统区进步作家代表茅盾等作家相比,老舍、沈从文等“自由主义”作家建国前后经历了较大的思想波澜。
     老舍的创作始于国外。1924年他到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身居异国,思乡、寂寞之情难以排遣,于是提笔创作。二十多年后,当新中国宣告成立时,老舍正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苦写”,新中国成立后好几个月,老舍才从国外归来。老舍回国后迅速成为新政权下的“红人”——担任多个行政职务,创作多产而又广受好评,不仅因《龙须沟》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的殊荣,而且以《茶馆》达到建国后创作的顶峰。老舍建国后的创作思想演变和1930年回国后到抗战时期的发展变化过程相似。1930年回国后,目睹国内的现实生活,老舍决定放弃早期的“幽默”风格,《月牙儿》、《骆驼祥子》显示了老舍严肃的现实主义创作的成功,也标志着他的创作逐渐走向顶峰。抗战爆发后,老舍开始写鼓词、坠子、相声等大众通俗文艺作品,并创作剧本宣传抗日。1941年后,他不满于这些“全无是处”的功利性创作,想从抗战宣传返回文学本位、从话剧为主的创作返回到小说创作。长篇小说《火葬》的失败没有使他气馁,建国前他完成了《四世同堂》这部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大部头”。在老舍那里,他首先看重的是“能写”,无论是“幽默”式的“玩玩”,还是功利性的宣传、“赶任务”,还有抗战时和建国初两度从小说转向戏剧都是为了先实现“能写”的最低要求。当他获得了“写”的权利后,他又不止于此,开始追求作品的艺术性,抗战后期和六十年代两次由戏剧转向小说即是如此。
     “文革”初,老舍不堪忍受红卫兵的侮辱投湖自尽。老舍之死引起了国内外强烈而持续的关注。国外在老舍去世数月后即对老舍之死进行报道,许多作家、学者纷纷著文缅怀。在国内,老舍之死经过了“文革”期间的遮遮掩掩甚至一度丑化歪曲后,在新时期引起学界浓厚的兴趣,“老舍之死”已成为一个研究课题,让感兴趣者为之孜孜不倦,并喜结硕果;“老舍之死”也成为“创作题材”进入到其他作家笔下的文学作品中,苏叔阳的话剧《老舍之死》、汪曾祺的小说《八月骄阳》都是以“老舍之死”为题材。
     沈从文这个“乡下人”一贯秉持作家“不介入分合不定的政治”的态度,但“政治”却时时将他卷进来。多年来“左”、“右”都挨骂的沈从文在共产党兵临城下时,面对国共两党的争夺,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选择了留下。这样的决定,有为孩子和家庭的功利考虑,也有对今后靠创作为生的坚强自信,更是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使然。虽然做好了“含笑上绞架”的最坏打算,但形势的发展还是超出了他能承受的极限。紧张、焦虑、无所适从将他推向疯狂,他甚至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平静下来之后,他选择了“改行”。1949年把沈从文的一生分成了两段——文学创作与文物研究。远离了文坛,又不能自己地关注着文坛;整日埋头于坛坛罐罐、花花朵朵,却情不自禁地提笔创作。文学和文物成为他不可缺少的“双履”。曾经的伤痛、自身创作的困境使沈从文难以再找回当年的创作才情,面对搜集来的数十万字的资料,他力不从心,只能搁笔兴叹,又回到文物研究工作。令人欣慰的是,沈从文丰硕的文物研究硕果累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建国后几乎没有新作的遗憾。
     丁玲、赵树理、茅盾、老舍、沈从文既是庞大的现代作家队伍中普通的成员,又是独具标志性意义的“这一个”。他们为研究现代作家建国后的思想、创作提供了不同的类型代表。五四退潮后,有的作家在抗战期间到达延安等解放区,思想和创作从此开始转变,兴奋——失落——忏悔——改造是这部分作家典型的思想发展历程。经过了延安整风,许多作家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改造,成为解放区文艺力量的一支。对许多一直呆在国统区、大后方的作家来说,他们思想、创作的变化大致从新中国成立前夕开始。面对即将建立的新政权、对共产党缺乏认识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和作家充满了疑惑、忧虑,思之再三,有的忍痛南下,有的挥泪去国,更多的是选择了留下,投身到新时代中。1949年之后,殊途同归的各路作家们跨到了新的时代,开始了人生的又一段征程。许多解放区作家走上新中国文化事业的领导岗位。国统区作家中虽也有许多人受到新政权的欢迎和重用,但他们在担任领导职务的同时又进行自我批判。整风运动的掀起,使处于不同地位的作家们认识到继续进行思想改造的必要性,随着“极左”政治的愈演愈烈,许多作家都受到冲击。
     现代作家建国后的创作呈现出较大差异,既有丁玲、茅盾等基本没有新作问世的作家,也有老舍这样创作多产且不乏杰作的作家,而沈从文、钱钟书这样的“转业”人员也不少。除了种种差异,建国后现代作家在否定和修改旧作、留下许多未完成之作等方面表现出许多共性。单个作家的创作历程和生活道路也许不无偶然性,但作为一个整体,现代作家建国后的一切又包含无限的必然性。总体而言,现代文学作家建国后的创作难尽人意,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既与建国后社会环境、文学环境等客观因素有关,也与作家本身的思想和性格弱点有关。我们梳理现代作家建国后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变化历程,既要达到对作家其人、其文乃至文学史更深的认识,更要总结、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为现在和未来的文学提供良好的借鉴。
     受学识、阅历等因素的影响,笔者在把握和驾驭这一选题时颇有力不从心之感,论文肯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是,相信凭着研究的热情、探究的勇气、勤奋的工作,本论文能为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些许帮助。
The modern writers went through the tides of history in over 30 years: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the great revolution, the arduous Anti-Japanese War, and the Civil War.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in 1949 marked another turning point in their lives and care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rul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were an unprecedented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for all those who had accepted the knowledge of modern country system since May 4~(th), including the intellectuals. The then middle-aged modern writers made great efforts to adjust to the changes in both environment and themselves: from changes in their own identity, status and lives all the way up to changes in the social system and environment, and the adjustment in literary publishing regulations. Therefore, their career and liv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distinguishing parts. In this thesis, I choose five writers to analyse: Ding Ling, Zhao Shuli, Mao Dun, Lao She and Shen Chongwen,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ir writing in relation to the whole career. Based on individual analysis, I endeavor to discuss the achievements and lessons of modern writers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and to ponder on the enlightenment they brought to us.
     Ding Ling was one of the female writers who entered the literature world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Compared with the short-lived career of her contemporary female writers, she never gave up writing until the end of her life. Over her 60-year writing career, she brought great impact and amazement to the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even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The Diary of Ms. Saffi, one of her early works, impacted greatly on literature world in the late 1920s. In the 1930s her novel Water marked a turning point to left-wing literature, a magnificent event in both her career and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bringing her to the limelight. In 1936, Ding Ling went to the front and Yan'an, determined to devote herself to the revolution. With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ife in Yan'an, her later works In the Hospital and About Women's Day revealed her change from early excitement to a deep reflection and severe criticism of the society. After the Yan'an Rectification Movement, Ding Ling reflected deeply on her previous works and thoughts, and went through an utter transformation of her literary views and writing style, resulting in the writing of Tian Baolin and the Sun Shining on the Shanggan River.
     After 1949,her wish to be devoted in professional writing failed, and Ding Ling became a cadre occupied with administrative affairs. The last 7 years of her life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were full of unrest and disturbance. The weather-beaten Ding Ling preferred such inspiring works as Du Wanxiang to the dispirited "scar literature". She wrote proses, memoirs and essays, and started the literary journal China. Her political stance was changed from the right-wing to the left-wing, the argument about which filled her last days with hardship. Ding Ling was gong forever, while people's discussion about her life and career was still going on.
     Zhao Shuli lived a life of ups and downs: he rose from obscurity, gained great fame, and then faded away. His overnight fame wa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Mao Zedong's Address On Literature And Art. The Yan'an literary circle aimed to set Zhao as a model of local writers, the pragmatic nature of which hid the fact that the novel Xiao Erhei Gets Married had been written before Mao's address. This inevitably put the famous Zhao Shuli in embarrassment. Facing the new environment after 1949, he was hesitant to write for three years or so. Corresponding to the official appeal, he once attempted to change the theme of his novels from the lives of farmers to that of workers, but in vain. His long novel Sanliwan reflected the movement of collectivization in rural China, which renewed his reputation. Thereafter, Zhao's career saw a short boom, embellishing his old works and writing new ones to reflect the reality. Zhao Shuli lived as a farmer himself, empathizing with the farmers and concerning himself with the life and interests of them. His love for farmers and anxiety about the rural situation urged him to go beyond his identity as a writer and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politics, writing the ten-thousand-word proposal My Opinion about How Commune Should Lead Rural Production. His behaviors seemed pedantic and feeble in the complicated political movements. So he lamented that he was a saint among farmers but a fool among intellectuals.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he was criticized as a counterrevolutionary writer against Mao Zhedong's Yan 'an Address, and was tortured to death.
     Mao Dun was a productive writer before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who had been lost and depressed after the May 4~(th) Movement. Later he turned from the research of literary theories to literary writing. From the trilogy of Shi all the way to Midnight, Mao Dun's thoughts and writing advanced with the time and became increasingly mature in artistic form.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the liberation war, Mao Dun grew to be sympathetic to the Communist Party. He carried on with the work of literature in the areas ruled by Kuomintang. Hardened by the hard life and turbulent situation there, he wrote novels such as Corruption and Exercises to depict the historical events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On the eve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Mao Dun's writing was suspended. He went up to the liberated areas in the north. After the self-criticism of the faults and defects of art and literature in Kuomintang-ruled areas at the first Congress of Art and Literature, he was appointed as the first Minister of Culture of the New China. The title of minister, the new age, and the new literary rules left Mao Dun at sea about how to write. Anxious about his disappearing inspiration, Mao Dun attempted to resume writing in several cases, but failed. The writing dream of the "Cultural Minister" ended up in vain, his novels after 1949 amounting to little. He pondered over the literary issues and expressed his personal feelings in the forms of literary critical articles, theoretical articles and archaism poetry. In the late Cultural Revolution, ungratified with the idle life, he decided to write a sequel to his previous novel Autumn Maple Leaves as red as the February Flowers secretly, which was not completed. In his last years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he seized the day to write the memoir My Past Way, which left lots of valuable historical materials to the later generations. At the end of his life, Mao Dun looked back on his own life and dictated two letters to express his appeals and wishes. One letter signed with Shen Yanbing was sent to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arty, pleading with them to examine his merits and demerits in life, and to recognize him posthumously as a party member. The other letter signed with Mao Dun was addressed to the Association of Writers, donating his 250-thousand remuneration as a literary fund for long novels.
     Compared with the revolutionary writer Ding Ling, classic writer Zhao Shu Li, and progressive writer Mao Dun, Lao She and Shen Chongwen,the liberalist writers, underwent dramatic changes in their thoughts around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Lao She's writing career originated from overseas. In 1924, he went to teach in the Oriental College, London University. Alone in a foreign country and stricken by home-sickness and loneliness, he decided to take up pen and began writing like his friend Xu Dishan. Twenty years later at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Lao She was still far away in America and he didn't come back until a couple of months afterwards. Lao She quickly gained popularity with the new government. He held several administrative posts, wrote productively and received wide reputation. His dramatic work Dragon Beard Ditch won him the honorable title of "the people's writer", and Teahouse marked the peak of his writing career.
     The change of Lao She's literary thoughts after 1949 was similar to that from his return to China in 1930 to the anti-Japanese war. When he came back from overseas, Lao She decided to abandon his humorous style in such novels as the Philosophy of Lao Zhang, Zhao Zi Said..., and Two Ma's, to adjust to the reality in China. His Crescent Moon and Luotuo Xiangzi finally marked the success of his realist writing and the peak of his novel writing. At the beginning of anti-Japanese war, he took up some popular literary forms, for instance, Guci, local operas, and cross talk. He also wrote many dramatic works to support the anti-Japanese war. He came to be discontented with the "worthless" utilitarian writing since 1941. He thought about the return from wartime propaganda to literature itself, and from dramatic writing to novels. Undiscouraged by the failure of his long novel Cremation, and inspired by his wife's description of the life in Beijing and his own memory of Beijing, he produced his most classic novel Four Generations Under One Roof. Apparently, Lao Sh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productivity, which was the basic element underlying his writing for fun, completing political tasks of utilitarian propaganda, and two turnings from novels to dramatic writing. The two turnings demonstrated his discontent with mere productivity and his pursuit of artistic valu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he commited suicide jumping into the lake, no longer able to endure the insult of the red guards. His death drew intense and enduring attention from both home and abroad, owing to its distinctive meaning and value. Several months later,his death was reported abroad and lamented by many writers and scholars. Ov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the fact of Lao She's death was once concealed and even twisted. Whereas, it became the center of attention in the academic circle of the new age,and saw friutful consequences as a research subject. It also entered other writers' literary works, for example, the dramatic writing The Death of Lao She by Su Shiyang and the novel The Blazing Sun in August by Wang Zengqi.
     As a writer, Sheng Chongwen the "countryman" stuck to the attitude of "avoiding politics", but he kept being involved in politics. For years Sheng had been criticized by both the left-wing and the right-wing. On the eve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faced with the competi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Kuomintang, he finally chose to stay in the mainland after a severe inner struggle. The dicision was based on his firm confidence to make a living by writing as well as his consideration for the welfare of his children and family. Though prepared for the worst consequence of being killed,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situation was still beyond him. Anxiety, stress and confusion were driving him so crazy that he attempted to commit suicide. Having calmed down, in 1949 he decided to get away from the literary world to take up the research of cultural relics. But he still kept a close eye on literature and sometimes even resume writing. Jeopardized by his previous trauma and the dilemma in career, he never retrieved the inspiration of writing. Fortunately, his research of cultural relics made up for the regret and left valuable achievements to later generations.
     As modern writers, Ding Ling, Zhao Shuli, Mao Dun, Lao She and Shen Chongwen are unique as well as common, serving as models of various though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modern writers after 1949. The writers who went to Yan'an and other liberated areas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all went through such a typical mental process: excitement, sense of loss, confession and rehabilitation. Through the Yan'an Rectification Movement, many writers were utterly transformed to become part of the power of art and literature in liberated areas. Many writers who had stayed outside the liberated areas began to undergo a transformation of mind and writing from 1949. Before the founding of the new power, liberal intellectuals and writers were filled with uncertainty and anxiety towards the Communist Party. Having thought twice, some of them chose to went to Taiwan, others went abroad with a heavy heart, but even more of them decided to stay and be devoted to the new age. Since 1949, a variety of writers gathered in the new era and set out on a new journey of life. Many writers in liberated areas became "old cadres" and leaders in the new China's cultural cause. Though some of the writers in Kuomintang-ruled area were also welcomed and put in important positions,they felt so unrest and uncertain that they kept carrying on self-criticism. From the enforcement of the extreme left politics to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hierarchical system of writers gradually disappeared, resulting in their common desperate situation.
     Great discrepancy were witnessed between the modern writers after 1949. There were unproductive writers such as Ding Ling and Mao Dun, productive writers such as Lao She, and "rehabilitated" writers such as Shen Chongwen and Qian Zhongshu. Apart from these varieties, they also shared common points in denying and devising their old works, and leaving unfinished works. The career and life of each individual writer may develop by chance, but what happened to the writers as a whole after 1949 had infinite inevitability. In general, the modern writers' work after 1949 proved unfruitful, which were caused by various elements connected not only with the social and literary environment after 1949, but also with the weakness of the writers' mind and character. To sort ou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writers' thoughts and writing, we need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riters, their works and eve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Furthermore, we have to summarize and absorb their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so as to use them for reference in the present and future literature.
     Restrict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knowledge, social experience, I can't master this topic well .There may well be some drawbacks in the thesis. However, I believe, under the research passion ,courage and hardwork, my thesis may be helpful to advance this topic.
引文
[1]转引自邢小群:《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第9页。
    [2]《作协整风简报》1957年5月30日
    [1]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2]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第24页。
    [1]陈徒手:《人有病 天知否》,第15页。
    [2]《作协整风简报》1957年6月27日。
    [1]毅真:《丁玲女士》,袁良骏主编《丁玲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23页。
    [2]沈从文:《论中国现代创作小说》,《沈从文选集》第五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72页。
    [1]茅盾:《女作家丁玲》,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第253页。
    [2]冯雪峰:《从<梦珂>到<夜>——<丁玲文集>后记》,《丁玲研究资料》,第295页。
    [3]《丁玲全集》第十一卷,第235页。
    [1]丁玲:《关于左联的片断回忆》,《生活 创作 时代灵魂》,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1-52页。
    [2]丁玲:《随感四则(四)》,《丁玲全集》第九卷,第436页。
    [3]丁玲:《我是人民的儿女》,《丁玲全集》第八卷,第309页。
    [1]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352页。
    [2]转引自阎纯德主编:《中国现代女作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9页。
    [3]严家炎:《开拓者的艰难跋涉——试论丁玲小说的历史贡献》,《文学评论》1987年第4期,第82-91页。
    [1]丁玲:《回忆潘汉年同志》,《丁玲文集》第五卷,第226页。
    [2]丁玲:《悼雪峰》,《丁玲文集》,第五卷,第181-182页。
    [1]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06页。
    [2]丁玲:《丁玲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44页。
    [3]朱鸿召:《丁玲到延安后的思想波澜》,《炎黄春秋》1999年第7期,52-56页。
    [4]参见杨桂欣著《丁玲与周扬的恩怨》,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1页
    [1]邓力群:《追思逝者,激励生者》,《解放军报》1986年4月22日。
    [2]丁玲:《西北战地服务团成立之前》,《丁玲文集》第四卷,第45页。
    [3]丁玲:《我怎样来陕北的》,《丁玲文集》第五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第311页。
    [1]丁玲:《关于<在医院中>》(草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6期,第99页。
    [2]丁玲:《和北京语言学院留学生的一次谈话》,《丁玲文集》第六卷,第436页。
    [1]引自《在医院中》,《丁玲文集》第三卷,以下引文凡未注明出处者同。
    [2]丁玲:《关于<在医院中>》(草稿),第99-100页。
    [3]参阅《文艺报》1957年9月29日第25期。
    [4]黄子平:《病的隐喻与文学生产——丁玲的<在医院中>及其他》,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 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2页。
    [1]丁玲:《关于<在医院中>》(草稿),第112、109页。
    [2]丁玲:《我们需要杂文》,《丁玲文集》第四卷,第383页。
    [1]黄子平:《病的隐喻与文学生产——丁玲的<在医院中>及其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第27页。
    [2]丁玲:《序<丁玲戏剧集>》,《丁玲文集》第六卷,第642页。
    [1]王雪瑛:《论丁玲的小说创作》,郜元宝、孙洁编:《“三八”节有感——关于丁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171-172页。
    [2]丁玲:《我们需要杂文》,《丁玲文集》第四卷,第383页。
    [3]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丁玲文集》第五卷,第280-281页。
    [1]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 1994年,第56页。
    [2]朱鸿召:《丁玲到延安后的思想波澜》,《炎黄春秋》1999年第7期。
    [3]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丁玲文集》第五卷,第282页。
    [4]《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33页。
    [5]丁玲:《毛主席给我们的一封信》,《丁玲文集》第五卷,第250页。
    [6]丁玲:《<一颗未出膛的枪弹>跋》,《丁玲文集》第六卷,第595页。
    [1]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书店,1992年,第132、99页。
    [2]赵超构:《延安一月》,第129、130、138、129页。
    [3]冯雪峰:《从<梦珂>到<夜>—<丁玲文集>后记》,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第298页。
    [1]丁玲:《一点经验》,《丁玲文集》第五卷,第389、391页。
    [2]丁玲;《序<桑干河上>》,《丁玲文集》第六卷,第598-599页。
    [3]丁玲:《一点经验》,《丁玲文集》第五卷,第392页。
    [4]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第272页。
    [1]1948年8月6日陈明给丁玲的信,转引自李向东:《有关<桑干河上>出版的一点新资料—读陈明致丁玲的两封信》,《新文学史料》,2003年第3期,第171页。
    [2]冯雪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我们文学发展上的意义》,《丁玲研究资料》,第399-400页。
    [3]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俄译本前言》,《丁玲文集》第六卷,第605页。
    [4]此文发表于《人民文学》一九五七年第十期
    [1]竹可羽:《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研究资料》,第397页。
    [2]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重印前言》,《丁玲文集》第六卷,第602页。
    [3]中岛碧:《丁玲论》,孙瑞珍、王中忱编:《丁玲研究在国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85页。
    [4]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 1994年,第56页。
    [1]丁玲:《讲一点心里话》,《丁玲文集》第四卷,第356-357页。
    [2]三篇文章均见《丁玲文集》第六卷。
    [3]邢小群:《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山东画报出版社,第4页。
    [1]周良沛:《丁玲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
    [2]马烽:《文研所开办前的一些情况》,《山西文学》2000年第10期。
    [3]邢小群:《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第32、55页。
    [4]邢小群对徐刚的访谈,见《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第55页。
    [5]邢小群:《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第59页。
    [1]丁玲:1980年给孙犁的信,《丁玲全集》第十卷,第131页。
    [1]丁玲:《“牛棚”小品》刊出的故事——在“《十月》文学奖”授奖大会上的讲话,《丁玲文集》第五卷,第430、433页。
    [2]《丁玲全集》第八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0页。
    [3]袁良骏:《丁玲研究五十年》,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79页。
    [4]转引自石潇纯:《缘定今生辙——丁玲与她的编辑生涯》,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0页。
    [1]《丁玲全集》第十二卷,第257页。
    [1]《丁玲全集》第十二卷,第256页。
    [1]杨桂欣:《我所接触的暮年丁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第320页。
    [1]袁良骏:《丁玲研究五十年》,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43页。
    [2]王蒙:》我心目中的丁玲》,《读书》,1997年2期,第90页。
    [3]李陀:《丁玲不简单——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在话语生产中的复杂角色》,《今天》,1993年第3期,第36页。
    [4]王蒙:《丁玲——令人思量和唏嘘》,收入《不成样子的怀念》,第135页。
    [5]秦林芳:《新时期丁玲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侧面》,《南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72页。
    [1]丁玲1978年10月8日日记,《丁玲文集》第九卷。
    [2]丁玲:《作家是政治化了的人》,《丁玲文集》第六卷,第230页。
    [1]丁玲:《和北京语言学院留学生的一次谈话》,《丁玲文集》第六卷,第437-438页。
    [2]王蒙:《丁玲——令人思量和唏嘘》,收入《不成样子的怀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34页。
    [1]丁玲:《丁玲文集》第五卷,第415页。
    [2]罗守让:《丁玲在新文学史上的意义和地位》,《文艺理论与批评》,1990年第1期,第116页。
    [3]袁良骏:《新时期丁玲小说研究漫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第3期。
    [1]丁玲文学创作国际研讨会文集编写小组:《丁玲文学创作国际研讨会文集》,湖南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280页。
    [2]《丁玲文学创作国际研讨会文集》,284-285页。
    [3]陈明:《事实与传说》,《作品与争鸣》,1997年第2期,第88-89页。
    [1]周良沛:《重读丁玲》,《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第4期,第44-51页。
    [2]袁良骏:《丁玲:不解的恩怨和谜团》,《粤海风》,2001年第5期(人生语栏目)。
    [3]涂绍钧:《走近丁玲》,远方出版社,2003年,第45-131页。
    [1]《丁玲与中国女性文学》,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6-53、43-45、5-6页。
    [1]李普:《赵树理印象记》赵树理研究资料(乙种),黄修己编,北岳文艺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9页。
    [2]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67页、172页。
    [1]杨献珍:《<小二黑结婚>出版经过》,《赵树理研究资料(乙种)》,第89页。
    [2]发表于1943年12月版《华北文化》革新2卷6期,收入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乙种)》,第169-171页。
    [3]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赵树理研究资料(乙种)》,第180页。
    [1]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赵树理研究资料》(乙种),第200-201页。
    [2]史纪言:《文艺随笔》,《文艺杂志》1947年1月。
    [1]王瑶:《赵树理的文学成就》,《赵树理研究文集》(上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第46页。
    [2]冯牧:《人民文艺的杰出成果——推荐<李有才板话>》,《赵树理研究资料(乙种)》,第172页。
    [3]贺桂梅:《赵树理文学的现代性问题》,收入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8-99页。
    [1]杨劼:《赵树理和孙犁——“延安小说”变革的艺术解读》,《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第2期,第20-28页。
    [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9页。
    [3]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第291页。
    [4]《沪文化界热烈欢迎解放区作品》,载1946年8月29日《解放日报》。
    [5]陈改玲:《作为“纪程碑”的开明版“新文学选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6期,第46-75页。
    [6]夏志清:《第二阶段的共产小说(节选)》,《赵树理研究文集》下卷(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23页。
    [1]庄汉新:《鲁迅+赵树理=当代农民文学的新方向》,《赵树理研究文集》上卷,第281页。
    [2]鲁迅:《文艺的大众化》,《集外集拾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第146页。
    [3]贺桂梅:《赵树理文学的现代性问题》,收入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第93-94页。
    [1]杨劼:《赵树理和孙犁——“延安小说”变革的艺术解读》,《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第2期,第20-28页。
    [2]孙犁:《谈赵树理》,《赵树理研究文集》上卷,第25-26页。
    [3]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赵树理研究资料》,第182页。
    [4]赵树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赵树理全集》第五卷,第385页。
    [5]赵树理:《决心到群众中去》,《赵树理全集》第四卷,第254页。
    [1]苗培时:《<小二黑结婚>在太行山》,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乙种)》,第221页.
    [2]《<李有才板话>俄译本序言》,转引自《中国解放区文学俄文版序跋集》宋绍香 译/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第108页。
    [3](美国)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撼世界》,北京出版社,1980年,第109页。
    [4][苏]克里夫佐夫:《关于赵树理和他的小说(节选)》刘祖熙译,《赵树理研究文集》下卷(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257页。
    [1]戴光中:《赵树理传》,第222页。
    [2]赵树理:《我的水平和宏愿》,《赵树理全集》第五卷,第205页。
    [3]赵树理:《<三里湾>写作前后》,《赵树理全集》第四卷,第277页。
    [1]贺桂梅:《赵树理文学的现代性问题》,收入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第99页。
    [2]李文儒:《论<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赵树理研究文集》上卷,第7页。
    [3]赵树理:《也算经验》,《赵树理全集》第四卷,第183页。
    [1]关于《个板》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有1944年和1945年两种说法,可参见《<地板>写作时间考》,《赵树理研究文集》中卷,第307-312页。
    [2]彦克:《赵树理同志的作品在部队》,《山西文学》,1982年12月。
    [3]戴光中:《黎明时期的歌手——论赵树理在四十年代的崛起》,《赵树理研究文集》上卷,第68页。
    [4]韩北生:《读<邪不压正>后的感想和建议》,《人民日报》1948年12月21日。
    [5]党自强:《<邪不压正>读后感》,《人民日报》1948年12月21日。
    [6]这四篇文章是:耿西的《漫谈<邪不压正>》、而东的《读了<邪不压正>》、乔雨舟的《关于<邪不压正>争论的我见》、王青的《关于<邪不压正>》。
    [1]赵树理:《关于<邪不压正>》,《赵树理全集》第四卷,第194-197页。
    [2]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第312页。
    [1]赵树理:《关于<邪不压正>》,《赵树理全集》第四卷,第197页。
    [2]戴光中:《赵树理传》,第248页。
    [3]王春:《赵树理是怎样成为作家的》(1949年1月),《赵树理研究资料》,第11-13页。
    [4]孙犁:《谈赵树理》,《赵树理研究文集》上卷,第26页。
    [1]周恩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收入《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五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主编,第648页。
    [2]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收入《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五册,第686、701页。
    [1]史纪言:《赵树理同志生平纪略》,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乙种)》,第77页。
    [2]李普:《赵树理印象记》,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乙种),第20页。
    [2]《<金锁>发表前后》、《对<金锁>问题的再检讨》,《赵树理全集》第四卷,第207-210页、213-216页。
    [3]赵树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赵树理全集》第五卷,第379页。
    [1]周扬:《建设社会主义文学的任务—一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议(扩大)上的报告》,《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议(扩大)上的报告、发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1]竹可羽:《评<邪不压正>和<传家宝>》,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乙种),第217页。
    [1]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第165、166、164页。
    [2]孙犁:《谈赵树理》,《赵树理研究文集》上卷,第27页。
    [1]张颐武:《赵树理与“写作”——读解赵树理的最后三篇小说》,《赵树理研究文集》上卷,第274页。
    [2]孙犁:《谈赵树理》,《赵树理研究文集》上卷,第26页。
    [3]张颐武:《赵树理与“写作”——读解赵树理的最后三篇小说》,《赵树理研究文集》上卷,第272页。
    [4]和磊:《赵树理:被展览的经典》,《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3期,第75-86页。
    [1]戴光中:《赵树理传》,第174-175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50页。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61页。
    [1]赵树理:《决心到群众中去》,《赵树理全集》第四卷,第254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47、868页。
    [2]赵树理:《决心到群众中去》,《赵树理全集》第四卷,第256页。
    [3]1962年4月27日在作家学习《讲话》体会报告会上,赵树理作《文艺与生活》的发言,收入《赵树理全集》第四卷,第499-501页。在一九六二年创作的《张来兴》末尾标注“一九六二年五月,为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周年试笔”。
    [1]戴光中:《赵树理传》,第275-276页。
    [2]赵树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赵树理文集》第四卷,第1841页。
    [3]李扬:《沈从文的最后40年》,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116页。
    [1]周扬:《赵树理文集·序》,《赵树理研究文集》上卷,第31页。
    [1]茅盾:《我的回顾》,《茅盾选集·自序》,见《茅盾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
    [2]《<子夜>是怎样写成的》,《子夜·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85页。
    [1]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下),第634页。
    [1]茅盾:《人民的文艺》,《茅盾全集》第二十三卷,第266页。
    [2]茅盾:《文艺创作问题——一月六日在文化部对北京市文艺干部的讲演》,《茅盾全集》第二十四卷,第102页。
    [1]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下),第723页。
    [2]茅盾:《<茅盾选集>自序》,《茅盾全集》第二十四卷,第210页。
    [3][2]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下),第724、725页。
    [1]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下),第726-727页。
    [2]《茅盾全集》第二十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310页。
    [1]陈徒手:《果戈理到中国也要有苦闷》,《人有病天知否》,第388页。
    [2]孙中田、周明编:《茅盾书简》,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232页。
    [1]黄侯兴:《“人生派”大师——茅盾》,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65页。
    [2]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下),第718页。
    [1]《<霜叶红似二月花>新版后记》,《茅盾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51页。
    [1]参见孙中田、查国华编:《茅盾研究资料》(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2]《茅盾全集·补遗》(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68-251页。
    [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1页。
    [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232页。
    [2](日)立间祥介:《日文版<霜叶红似二月花>解说》(1980年),钱青译,李岫编:《茅盾研究在国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56页。
    [3]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下),第710页。
    [1]茅盾1974年10月5日《致臧克家》的信,见孙中田、周明编:《茅盾书简》,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316页。
    [2]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第356页。
    [3]茅盾:《无题》,《茅盾全集》第十卷,第380页。
    [4]茅盾:《感怀》,《茅盾全集》第十卷,第381页。
    [1]转引自《我走过的道路》(下),第710-711页。
    [2]茅盾:《一九五九年春节》,《茅盾全集》第三卷,第401页。
    [3]转引自叶子铭:《梦回星移——茅盾晚年生活见闻》,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第123页。
    [4]茅盾1971年2月1-9日日记,转引自叶子铭《梦回星移 茅盾晚年生活见闻》第124页。
    [1]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下),第710页。
    [2]茅盾:一九七四年十月五日致臧克家的信,见孙中田、周明编:《茅盾书简》,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316页。
    [3]茅盾:致陈瑜清的信,《茅盾书简》,第306页。
    [4]一九七五年五月二十四日致臧克家的信,《茅盾书简》,第336页。
    [5]一九七六年一月二十三日致臧克家,《茅盾书简》,第369页。
    [6]一九七六年十月五日致臧克家,《茅盾书简》,第377页。
    [7]转引自《我走过的道路》(下)第710-711页。
    [8]一九七四年二月四日致沈楚,《茅盾书简》,第306页。
    [1]即《关于<吕梁英雄传>》,《茅盾全集》第二十三卷,第331页。
    [2]茅盾:《杂谈文艺现象》,《茅盾全集》第二十三卷,第51页。
    [3]《人民的文艺——四月八日在广州青年会讲演》,《茅盾全集》第二十三卷,第263页。
    [4]《五十年代是“人民的世纪”——纪念“文协”七周年暨第一届“五四”文艺节》,《茅盾全集》第二十三卷,第96页。
    [5]即《关于<李有才板话>》、《论赵树理的小说》两文,见《茅盾全集》第二十三卷。
    [6]《关于<李有才板话>》,《茅盾全集》第二十三卷,第339-340页。
    [7]《论赵树理的小说》,《茅盾全集》第二十三卷,第368-369页。
    [8]《为工农兵——在新华广播电台播讲》,《茅盾全集》第二十四卷,第39页。
    [1]茅盾:《人民的文艺》,《茅盾全集》第二十三卷,第266页。
    [2]《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茅盾全集》第二十四卷,第46-67页。
    [3]《欣赏与创作——一九五0年一月八日在北京大众文艺讲座上讲》,《茅盾全集》第二十四卷,第100页。
    [4]《认真改造思想,坚决面向工农兵!》,《茅盾全集》第二十四卷,第223页。
    [1]以上引文分别见《文学艺术工作中的关键问题》,《茅盾全集》第二十四卷,第453、456-457、459页。
    [2]《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反对教条主义和小资产阶级思想》,《茅盾全集》第二十五卷,第4页。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茅盾全集》第二十五卷,第53-55页。
    [4]《文艺创作问题》,《茅盾全集》第二十四卷,第110、120页。
    [5]《茅盾评论文集·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6]《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茅盾全集》第二十六卷,第73页。
    [7]《五个问题》,《茅盾全集》第二十六卷,第219页。
    [1]《新的现实和新的任务》,《茅盾全集》第二十四卷,第254-287页。
    [2]《欣赏与创作》,《茅盾全集》第二十四卷,第97页。
    [3]《文学艺术工作中的关键性问题》,《茅盾全集》第二十四卷,第456页。
    [4]《创作问题漫谈》,《茅盾全集》第二十五卷,第453、454页。
    [1]《欣赏与创作》,《茅盾全集》第二十四卷,第100页。
    [2]《关于写真实和独立思考》,《茅盾全集》第二十五卷,第105页。
    [3]《读<老坚决外传>等三篇作品的笔记》,《茅盾全集》第二十六卷,第423页。
    [4]《漫谈文学的民族形式》,《茅盾文艺评论集》(上),第386页。
    [5]《五个问题》,《茅盾文艺评论集》(下),第509页。
    [1]《读<老坚决外传>等三篇作品的笔记》,《茅盾全集》第二十六卷,第423页。
    [2]《鼓吹集·后记》,《茅盾全集》第二十五卷,第361-362页。
    [3]《鼓吹续集·后记》,《茅盾全集》第二十五卷,第364页。
    [4]《解放思想,发扬文艺民主》,《茅盾文艺评论集》(下),第773页。
    [1]《茅盾全集》第十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35-136页。
    [1](日本)水上勉:《蟋蟀葫芦》(也译作《蟋蟀罐》)、井上靖:《壶》。
    [2]傅光明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3]傅光明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
    [1]老舍:《我怎么写<老张的哲学>》,《老舍文集》第十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164-165页。
    [1]老舍:《我怎样写<二马>》,《老舍文集》第十五卷,第173页。
    [2]朱自清:《<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老舍研究资料》(上),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第72页。
    [1]老舍:《我怎样写<赵子曰>》,《老舍文集》第十五卷,第170页。
    [2]老舍:《我怎样写<猫城记>》,《老舍文集》第十五卷,第187页。
    [1]老舍:《我怎样写通俗文艺》,《老舍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57页。
    [1]老舍:《闲话我的七个话剧》,《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老舍研究专集》(上),第130、126页。
    [2]老舍:《答客问》,《时事新报》,1942年7月19日。
    [3]老舍:《我怎样写<火葬>》,《收获》,1979年第2期。
    [1]1949年2月9日老舍写给别人的信,见《老舍全集》第十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730页。
    [2]《海外书简》原载1947年11月17日香港《华商报》,转引自《老舍全集》第十五卷,第682页。
    [3]1948年2月27日《致何容》,《老舍全集》第十五卷,第687页。
    [4]《我说》,《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369页。
    [5](日)石垣绫子:《老舍——在美国生活的时期》,夏姮翔译。转引自张桂兴编《老舍评说七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年,第177页。
    [1]1948年2月27日《致何容》,《老舍全集》第十五卷,第687-688页。
    [2](日)石垣绫子:《老舍——在美国生活的时期》(夏姮翔译),转引自张桂兴编《老舍评说七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年,第177-178页。
    [3]臧克家:《向老舍先生学习》,见《老舍研究论文集》,孟广来、史若平、吴开晋、牛运清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5页。
    [4]胡挈青:《巨人的风格》,张桂兴《老舍年谱》下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503页。
    [5]曹禺:《怀念老舍先生》,转引自《老舍年谱》下卷,第504页。
    [6]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第199页。
    [1]胡挈青:《曲艺》,转引自《老舍年谱》下卷,第510页。
    [2]乔志高:《老舍在美国》,转引自张桂兴编《老舍评说七十年》,第140页。
    [3]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第237页。
    [4]见傅光明《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第20-21页。
    [1]老舍:《新社会就是一座大学校》,《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476页。
    [2]老舍:《写于一九五0年十月一日》,《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423、424页。
    [3]老舍:《毛主席给了我新的文艺生命》,《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494、495、498页。
    [4]樊骏:《从<鼓书艺人>看老舍创作的发展》,《老舍研究论文集》,第118页。
    [1]老舍:《我热爱新北京》,《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441页。
    [2]老舍:《毛主席给了我新的文艺生命》第十四卷,第497页。
    [3]老舍《<龙须沟>写作经过》,《老舍文集》第十六卷,第238页。
    [1]老舍:《文牛》,《老舍全集》第十五卷,第478-479页。
    [2]老舍:《自述》,《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255页。
    [3]邢小群的说法,见《老舍之死采访实录》第339-340页。
    [4]王蒙的说法,见《老舍之死采访实录》第200页。
    [5]老舍:《毛主席给了我新的文艺生命》第十四卷,第495页。
    [6]老舍:《十年笔墨》,转引自《老舍年谱》下卷,第753页。
    [7]见《老舍之死口述实录》,第340-341页。
    [1]石兴泽:《四重意识:老舍五六十年代》,见张桂兴编《老舍评说七十年》,第193页。
    [2]老舍:《剧本习作的一些经验》,《老舍全集》第十七卷,第287页。
    [3]老舍:《生活,学习,工作》,《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545页。
    [4]见《老舍之死采访实录》第339页.
    [1]引文均见《毛主席给了我新的文艺生命》,《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494、495、497页。
    [2]《新社会就是一座大学校》,《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477页。
    [3]《认真检查自己的思想》,《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478页。
    [4]《暑中写剧记》,《老舍全集》第十七卷,第192页。
    [5]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第199页。
    [1]老舍:《我怎么写的<春华秋实>剧本》,《老舍全集)第十六卷,第352页。
    [2]陈徒手:《老舍:花开花落有几回》,《人有病,天知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63页。
    [3]老舍:《我怎么写的<春华秋实>剧本》,《老舍全集》第十七卷,第352、353页。
    [1]《暑中写剧记》,《老舍全集》第十七卷,第194页。
    [2]老舍:《十年笔墨》,龙东主编:《抬头见喜》,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第246页。
    [3]陈徒手:《老舍:花开花落有几回》,《人有病,天知否》,第49、54页。
    [1]赵家璧:《老舍和我》,转引自《老舍年谱》下卷,第762-763页。
    [2]关纪新:《老舍评传》,重庆出版社,1998年,第425页。
    [3]《<老舍选集>自序》,《老舍全集》,第十七卷,第202、203页。
    [1]老舍:《我怎样写<骆驼样子>》,《老舍全集》第十六卷,第206页。
    [2]金宏宇:《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132页。
    [3]《<老舍选集>自序》,《老舍全集》,第十七卷,第203页。
    [1]《<骆驼祥子>后记》,《老舍全集》,第十七卷,第412页。
    [2]老舍:《老舍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466页。
    [3]胡挈青、舒济:《破镜重圆——记<四世同堂>结尾的丢失和英文缩写本的复译》,《四世同堂(缩写本)·跋》,北京出版社,1982年,第754-756页。
    [1]老舍:《我怎么写的<春华秋实>剧本》,《老舍全集》第十七卷,第363页。
    [2]陈徒手:《老舍:花开花落有几回》,《人有病,天知否》,第73-74页。
    [1]老舍:《为人民写作最光荣》,《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466页。
    [2]老舍:《谈<茶馆>》,《老舍全集》第十七卷,第536页。
    [3]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老舍全集》第十七卷,第542页。
    [1]老舍:《“五四”给了我什么》,《老舍文集》第十四卷,第655页。
    [2]胡挈青:《<老舍剧作选>再版后记》,《老舍剧作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375页。
    [3]《<老舍剧作选>自序》,《老舍全集》第十七卷,第628-629页。
    [4]以上引文均见陈徒手:《老舍:花开花落有几回》,《人有病,天知否》,第77页。
    [5]老舍:《写于一九五0年十月一日》,《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423页。
    [6]老舍:《感谢共产党和毛主席》,《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463页。
    [1]老舍:《谈讽刺》,《老舍全集》第十七卷,第424页。
    [2]老舍:《自由和作家》,《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641-647页。
    [3]老舍:《论悲剧》,《老舍全集》第十七卷,第466-467页。
    [1]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第371页。
    [2]傅光明:《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第46页。
    [1]石兴泽:《老舍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文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33页。
    [2]胡挈青:《<老舍剧作选>再版后记》,《老舍剧作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375页。
    [3]老舍:《闲谈》,《老舍全集》第15卷,494-495页。
    [1]老舍:《樱海集·序》,《老舍全集》第七卷,第152-153页。
    [2]参见《老舍年谱》下卷,第516页。
    [3]老舍:《旅美观感》,《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404页。
    [1]老舍:《创作的繁荣与提高——在北京市第三次文代会上的发言摘要》,《老舍全集》第十八卷,第348、349页。
    [2]以上事例均见陈徒手:《老舍:花开花落有几回》,《人有病,天知否》,第72、73、54页。
    [1]根据周总理的意思,周扬想授给他代表全国的“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因为解放区来的一些作家、理论家认为老舍刚从美国回来,没参加革命斗争的反对意见而一度处于进退两难中,最后由北京市出面授予“市级”的这一称号。
    [1]齐锡宝:《回忆老舍先生奉命写<人同此心>的前前后后》,《电影创作》,1994年第1期。
    [2]老舍:《咱们今年都要拿起笔来》,《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517页。
    [1]孔庆东:《老舍与国民精神》,《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第62-70页。
    [2]见《老舍之死采访实录》,第289页。
    [1]沈从文:《湘行书简·感慨之至》,《沈从文全集》第十一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04页。
    [2]沈从文:《边城·题记》,《沈从文全集》第八卷,第59页。
    [1]沈从文:《北平的印象和感想》,《沈从文全集》第十二卷,第283、285、279页。
    [2]沈从文:《忆北平》,《沈从文全集》第十二卷,第271页。
    [1]沈从文:《北平的印象和感想》,《沈从文全集》第十二卷,第284、285页。
    [2]沈从文:《迎接秋天》,《沈从文全集》第十四卷,第394页。
    [3]沈从文:《学者在北平——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十八卷,第456页。
    [4]子冈:《沈从文在北平》,见《沈从文评说八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年,第222页.
    [5]《沈从文全集》第二十七卷,第91页。
    [6]王亚蓉编:《沈从文晚年口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5页。
    [7]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413页。
    [8]沈从文:《政治与文学》,《沈从文全集》第十四卷,254页。
    [1]沈从文:《新党中一个湖南乡下人和一个湖南人的朋友》,《沈从文全集》第十四卷,第294页。
    [2]沈从文:《一种新的希望》,《沈从文全集》第十四卷,第279页。
    [3]沈从文:《芷江县的熊公馆》,《沈从文全集》第十二卷,第288页。
    [4]1990年9月汪曾祺与李辉的谈话,参见李辉:《沈从文与丁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9页。
    [5]沈从文:《中国往何处去》,《沈从文全集》第十四卷,第323页。
    [1]乐黛云:《我的理解 我的怀念》,见《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第194页。
    [2]《沈从文全集》第十九卷,第17页。
    [3]沈从文给朋友炳堃的信,《沈从文全集》第十八卷,第523页。
    [4]1948年11月28日给大哥沈云麓的信,见《沈从文全集》第十八卷,第515-516页。
    [1]黄永玉:《这些忧郁的碎屑》,《比我老的老头》,作家出版社,2003年,第82页。
    [2]黄永玉:《太阳下的风景——沈从文与我》,孙冰主编《沈从文印象》,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182页。
    [3]黄永玉:《这一些忧郁的碎屑》,《沈从文印象》,第214页。
    [1]此文可参见《沫若文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第528-534页。
    [2]沈虎雏:《团聚》,龙东主编《无从驯服的斑马》,中国青年出版社,第192、193页。
    [3]沈从文:《题<阿丽思中国游记>存底本》,《沈从文全集》第十四卷,第455页。
    [4]沈从文:《题<绿魇>文旁》,《沈从文全集》第十四卷,第456页。
    [5]沈从文:《题<爱眉小扎>》,《沈从文全集》第十四卷,第475页。
    [6]《沈从文家书》(上),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3、134页。
    [7]沈从文:《水云》,《沈从文全集》第十二卷,第94页。
    [8]见《沈从文家书》(上),第134页。
    [1]见《沈从文全集》第十九卷,第33-34页。
    [2]沈虎雏:《团聚》,龙东主编《无从驯服的斑马》,第196、175页。
    [3]1949年7月给刘子衡的信,《沈从文全集》第十九卷,第45页。
    [4]巴金:《怀念从文》,《长河不尽流》,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1页。
    [1]1948年11月28日给大哥沈云麓的信,‘沈从文全集》第十八卷,第515 516页。
    [2]1952年8月18日致丁玲,《沈从文全集》第十九卷,第353页。
    [1]1949年5月30日日记,《从文家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60-161页。
    [2]分别见1980年11月7日沈从文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讲演、1980年11月24日沈从文在美国圣若望大学的讲演,《沈从文文集》第十卷,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第335页。
    [3]1956年12月10日,长沙写给兆和的信,《沈从文家书》(上),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269页。
    [4]巨文教:《张兆和、汪曾祺谈沈从文——访张兆和汪曾祺两位先生谈话笔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2期,第275页。
    [5]汪曾祺:《沈从文转业之谜》,《沈从文评说八十年》,第122页。
    [1]1949年11月13日日记,《沈从文全集》第十九卷,第57页。
    [2]沈从文将这篇文章交给丁玲,丁玲转交有关部门发表的,1951年11月13日沈从文给张兆和的信中提到此事。
    [3]1959年1月8日,给云六大哥的信,《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第286页。
    [4]林蒲:《投岩麝退香》,《长河不尽流》,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60页。
    [5]《沈从文全集》二十七卷,第462页。
    [1]沈从文:《题<八骏图>自存本》,《沈从文全集》第十四卷,第465页。
    [2]《沈从文家书》(上),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77、216、269页。
    [3]1951年9月2日致一位青年记者的信。
    [4]1959年3月12日,复沈云麓的信,《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第296页。
    [5]转引自陈徒手《人有病 天知否》,第26页。
    [6]1956年12月10日,致张兆和的信,《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第110-111页。
    [1]1957年4月30日,致张兆和的信,《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第168页.
    [2]1956年12月10日,给张兆和的信,《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第111页。
    [3]李辉:《百年沈从文》,见《中国文人的命运》,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4页。
    [1]转引自《人有病 天知否》,第16页。
    [2]《沈从文家书》(上),第199页。
    [1]沈从文:《创作计划》,《沈从文全集》第二十七卷,第509-510页。
    [2]1957年8月3日复沈云麓的信,《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第182页。
    [1]1957年8月13日致张兆和的信,《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第185页。
    [2]1957年8月11日张兆和致沈从文的信,《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第183页。
    [3]1957年8月23日致张兆和的信,《沈从文全集》第200页。
    [4]1957年8月26日致张兆和的信,《沈从文全集》第208页。
    [1]1961年1月下旬,致张兆和的信,《沈从文全集》第二十一卷,第15页。
    [2]1961年1月11日致沈云麓的信,《沈从文全集》第二十一卷,第5-6页。
    [3]张小璋:《沈从文未了之愿》,《天津日报》,2002年9月3日。
    [4]《沈从文全集》第十九卷,第173页。
    [5]1960年9月18日致沈云麓的信,《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第465页。
    [1]1961年2月2日复汪曾祺,《沈从文全集》第二十一卷,第19页。
    [2]1961年6月30日给沈云麓的信,《沈从文全集》第二十一卷,第64页。
    [3]1961年7月23日,张兆和致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二十一卷,第76-77页。
    [4]1961年7月18日,复张僖的信,《沈从文全集》第二十一卷,第74、75页。
    [1]《沈从文家书》,第359页。
    [2]分别见1980年11月24日沈从文在美国圣若望大学的讲演、1980年11月7日沈从文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讲演,《沈从文文集》第十卷,第355页。
    [3]1959年1月8日给沈云麓的信,《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第286页。
    [1]转引自陈徒手:《午门城下的沈从文》,《人有病天知否》,第26、21、17页。
    [2]1978年5月致胡乔木的信,见《沈从文全集》第二十五卷,第247页。
    [3]陈徒手:《午门城下的沈从文》,《人有病天知否》,第25页。
    [4]袁鹰:《胡乔木同志和副刊》,《我所知道的胡乔木》,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第194-197页。
    [1]涂光群:《沈从文写<跑龙套>》,《中国三代作家纪实》,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第273页。
    [2]1957年8月20日,致张兆和,《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第192页。
    [1]1957年11月3日复沈云麓,《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第220-221页。
    [2]沈虎雏2000年3月14日口述资料,转引自《人有病 天知否》,第16页。
    [1]1957年8月3日复沈云麓的信,《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第181页。
    [2]1957年8月11日张兆和致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第183页。
    [1]转引自《人有病天知否》,第26页。
    [2]《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第465页。
    [3]1962年1月14日致张兆和的信,《沈从文全集》第二十一卷,第155页。
    [4]1961年1月下旬致张兆和的信,《沈从文全集》第二十一卷,第15页。
    [5]1961年2月2日复汪曾祺的信,《沈从文全集》第二十一卷,第27、21-22页。
    [1]沈从文:《抽象的抒情》,《沈从文全集》第十六卷,第533页。
    [1]1957年11月3日复沈云麓,《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第220-221页。
    [2]1959年6月13日致沈云麓的信,《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第319、320页。
    [3]1960年9月18日致沈云麓的信,《沈从文全集》第二十卷,第465-466页。
    [1]收入全集时编者改名为《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工作的四点建议》,《沈从文全集》第三十一卷。
    [2]发表于1959年5月7日的《人民日报》。
    [3]黄苗子:《生命之火常明》,《沈从文评说八十年》,第64页。
    [1]《沈从文家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59页。
    [1]参见《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9页。
    [1]贺仲明:《喑哑的夜莺·何其芳评传》,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3-124页。
    [2]赵超构:《延安一月》,第116、83页。
    [1]《丁玲文集》第三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52-356页。
    [2]王琳:《狂飙诗·柯仲平传》,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第416页。
    [3]贺仲明:《喑哑的夜莺·何其芳评传》,第124页。
    [1]何其芳:《一个平常的故事》,《何其芳文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215页。
    [2]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第254页。
    [1]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见《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文学运动史料选》第四辑,上海教育出版社,第581-582页。
    [2]丁玲:《我们需要杂文》,《丁玲文集》第四卷,第385页。
    [3]萧军:《论同志的爱与耐》,《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 文学运动史料选》,第599-602页。
    [4]罗烽:《还是杂文时代》,《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 文学运动史料选》,第585页。
    [1]参见《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7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51-852页。
    [1]何其芳:《杂记三则》(1942年8月),《何其芳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4页。
    [2]周立波:《思想、生活和形式》,《解放日报》,1942年6月12日。
    [3]周立波:《后悔与前瞻》,《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 文学运动》理论编一卷,第419-420页。
    [1]胡光凡:《周立波评传》,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82-183页。
    [2]《延安文艺丛书》小说卷(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88页。
    [3]万国庆:《凝眸黄土地》,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1页。
    [4]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书店出版,1992年,第138、132页。
    [5]《延安一月》第59、91页。
    [1]巴金:《衷心感谢他》,《人民日报》1978年8月20日。
    [2]《衷心感谢他——纪念何其芳同志逝世十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2页。
    [3]丁玲:《关于立场问题我见》,《丁玲文集》第六卷,第17页。
    [4]何其芳:《朱总司令的话》,《何其芳文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301-302页。
    [5]《延安一月》,第97页。
    [1]杨建新等编著:《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第256页。
    [1]萧乾:《往事三瞥》(1979年5月),见《一本褪色的相册》,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106页。
    [1]参见《胡风杂文集》,三联书店1987年,第439页。
    [2]韦君宜:《思痛录》,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第21页。
    [1]茅盾:《我走过的道路》,第724页。
    [2]《夏衍七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441页。
    [1]季羡林:《我的心是一面镜子》,《东方》,1994年第5期
    [2]《吴晗自传书信文集》,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年,第16页。
    [3]王蒙:《杂感》,《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4]《到解放区后我学习到了些什么》,《光明日报》,1949年7月2日。
    [1]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三联书店,2000年9月,第610页。
    [2]夏衍:《懒寻旧梦录》,第580页。
    [1]《夏衍七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820-821页。
    [2]季羡林:《我对知识分子问题的一些看法》,《人民日报》,1956年1月13日。
    [3]夏衍:《<今日谈>代序》,《夏衍七十年文选》,第344页。
    [4]夏衍:《懒寻旧梦录》,第630页。
    [1]朱光潜:《自我检讨》,《人民日报》,1949年11月27日。
    [2]冯友兰:《我对于共产党员的认识》,《人民教育》,1949年第3卷4期。
    [3]季羡林:《我的心是一面镜子》,《东方》,1994年第5期。
    [1]许杰:《从今日开始》,《文汇报》,1949年6月25日。
    [2]曹禺:《我对今后创作的初步认识》,1950年10月《文艺报》第3期。
    [3]参见《巴金选集》第九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17页。
    [1]周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文集》第二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第103页。
    [2]朱光潜:《从参观西北土地改革认识新中国的伟大》,《人民日报》,1951年3月27日。
    [1]《延安一月》,第138、100、80-81页。
    [1]《老舍选集·自序》,《老舍文集》第16卷,第223、224页。
    [2]《巴金选集·自序》,转引自《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谢冕、洪子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51-54页。
    [3]《曹禺选集·自序》,《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第54页。
    [4]《张天翼选集·自序》,《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第56页。
    [5]《茅盾选集·自序》,《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第50页。
    [6]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19卷10号,1928年10月18日。
    [1]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8卷20号,1929年5月12。
    [2]《茅盾选集·自序》,转引自《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谢冕、洪子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7页。
    [3]老舍:《为人民写作最光荣》,《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466页。,
    [1]《<田汉剧作选>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
    [2]参见陈改玲:《作为“纪程碑”的开明版“新文学选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6期,第46-75页。
    [3]《巴金选集·自序》,转引自《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第52页。
    [4]分别见《茅盾选集》、《巴金选集》、《张天翼选集》之《自序》,转引自《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第50、52、57页。
    [1]参见孔令云:《<骆驼祥子>的版本变迁——从出版与接受的角度考察》,《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7-12页。
    [2]《曹禺选集》,《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第56页。
    [1]万一:《丁玲著作未竟始末》,《出版参考》,2005年第2期,第6页。
    [1]茅盾:《我走过的道路》,第634页。
    [2]钱钟书:《<围城>重印前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1]杨绛:《将饮茶》三联书店,1987年,第137-138页。
    [2]钱钟书:《<围城>重印前记》。
    [3]转引自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第371页。
    [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1-232页。
    [1]周建人:《让人民应该多说话》,载上海《民主周刊》,1卷3期。
    [1]汪东林:《梁漱溟问答录》,湖南出版社,1988年,第110页。
    [2]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联书店,1984年,第124-126页。
    [3]《金岳霖回忆与回忆金岳霖》,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页。
    [4]耿云志:《胡适年谱》,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75页。
    [1]张元济写给张国淦的信,《张元济书札(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91页。
    [1]梁漱溟:《自述》,《梁漱溟全集》第二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页。
    [2]梁漱溟:《香港脱险寄宽恕两儿》,《我的努力与反省》,漓江出版社,1987年。
    [3]傅国涌:《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82页。
    [4]《柳亚子选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84页。
    [5]参见傅国涌《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第72页。
    [1]《金岳霖回忆与回忆金岳霖》,第100页。
    [2]邢小群:《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第26页。
    [1]参见《沈从文全集》第十九卷,第25页。
    [2]老舍:《闲谈》,《老舍全集》第十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494-495页。
    [3]转引自陈徒手:《人有病 天知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388页。
    [1]丁玲:《毛主席给我们的一封信》,《丁玲文集》第五卷,第251页。
    [2]张光年:《回忆周扬——与李辉对话录》,见王蒙、袁鹰主编《忆周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0页。
    [3]据周扬之子周艾若回忆,周扬50年代初说过这样的话:“有两个东西你要崇拜,迷信。一个是苏联,一个是毛泽东。”见《是是非非说周扬》,《李辉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1998年,第393页。
    [4]王德芬:《萧军在延安》,《新文学史料》,1987年第4期。
    [1]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重印前言》,《丁玲文集》第六卷,第603页。
    [2](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28页。
    [1]转引自张捷:《列宁与高尔基》,《文艺理论与研究》,2000年第6期,第25-37页。
    [2]林精华:《勃洛克不可缺失的另一半》,[俄]勃洛克《知识分子与革命》,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3页。
    [1]赵超构:《延安一月》,第78页。
    [2]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1页。
    [3]丁玲:《文艺界对王实味应有之态度》,袁良骏主编《丁玲集外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133页。
    [1]李辉:《中国文人的命运》,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页。
    [2]程光炜:《文化的转轨——“鲁郭茅巴老曹”在中国》,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年。
    [3]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第53页。
    [4]转引自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第151页。
    [5]祝勇:《知识分子应该干什么·序》,祝勇编《知识分子应该干什么》,时事出版社,1999年,第2页。
    [6]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第66页。
    [1]于风政:《改造——1949——1957年的知识分子》,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7页。
    [1]许纪霖:《知识分子与商品经济》,《许纪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39页。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黄修己:《20世纪中国文学史》,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唐金海、周斌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通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孔范今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唐弢、严家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980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三联书店,2002
    杨守森:《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周晓明、王又平主编:《现代中国文学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
    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苏光文、胡国强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下卷),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顾彬(德):《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黄修己:《赵树理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王蒙:《不成样子的怀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中国妇女运动史 新民主主义时期》,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范智红:《世变缘常 四十年代小说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毛巧辉:《涵化与归化——论延安时期解放区的“民间文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苏春生:《中国解放区文学思潮流派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袁牧之:《解放区的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
    钱理群主编:《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2000
    徐遁翔,黄万华著:《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杨建新等编著:《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
    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一九四九年后中国文坛纪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程光炜:《文化的转轨——“鲁郭茅巴老曹”在中国(1949——1976)》,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陆贵山、周忠厚编著:《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横排版
    (荷兰)福克马、易布斯:《二十世纪文学理论》,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5
    邵荃麟:《邵荃麟评论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汪晖:《汪晖自选集》,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宋绍香 译/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俄文版序跋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主编:《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五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周良沛:《丁玲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
    石潇纯:《缘定今生辙——丁玲与她的编辑生涯》,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丁玲文学创作国际研讨会文集编写小组:《丁玲文学创作国际研讨会文集》,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4
    涂绍钧:《走近丁玲》,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
    丁玲与中国女性文学编写小组:《丁玲与中国女性文学》,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8
    杨桂欣编:《观察丁玲》,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
    汪洪编:《左右说丁玲》,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
    (美国)海伦·福斯特·斯诺:《中国新女性》,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袁良骏:《丁玲研究五十年》,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
    秦林芳:《丁玲的最后37年》,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杨桂欣:《我所接触的暮年丁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邢小群:《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杨桂欣:《丁玲与周扬的恩怨》,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丁玲与中国女性文学编写小组:《丁玲与中国女性文学》,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
    黄修己:《赵树理评传》,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
    杨志杰:《赵树理小说人物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
    (美)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撼世界》,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中国赵树理研究会编:《赵树理研究文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98
    《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茅盾:《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79
    孙中田、周明编:《茅盾书简》,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
    黄侯兴:《“人生派”大师——茅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茅盾:《茅盾文艺评论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
    叶子铭:《梦回星移 茅盾晚年生活见闻》,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孙中田、查国华编:《茅盾研究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龙东主编:《抬头见喜》,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石兴泽:《老舍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文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老舍:《老舍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甘海岚编:《老舍年谱》,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张桂兴编:《老舍评说七十年》,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
    关纪新:《老舍评传》,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傅光明:《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长河不尽流》,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黄永玉:《比我老的老头》,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
    王亚蓉编:《沈从文晚年口述》,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沈从文、张兆和等:《沈从文家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孙冰主编:《沈从文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王珞编:《沈从文评说八十年》,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
    沈从文:《沈从文别集·月下小景》,长沙:岳麓出版社,1992
    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北京:三联书店,2001
    李扬:《沈从文的最后40年》,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许纪霖:《许纪霖自选集》,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李辉:《中国文人的命运》,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
    李辉:《人生扫描》,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傅国涌:《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贺照田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的知识与知识分子》,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延安文艺丛书》小说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涂光群:《中国三代作家纪实》,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
    杨尚昆等著:《我所知道的胡乔木》,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
    贺仲明:《喑哑的夜莺何其芳评传》,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胡采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胡光凡:《周立波评传》,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万国庆:《凝眸黄土地》,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北京:三联书店,2000
    李子云编:《夏衍七十年文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
    耿云志:《胡适年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于风政:《改造——1949——1957年的知识分子》,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王晶垚等编:《柳亚子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刘培育编:《金岳霖的回忆与回忆金岳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北京:三联书店,1984
    胡风:《胡风杂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87
    汪东林:《梁漱溟问答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杨绛:《将饮茶》,北京:三联书店,1987
    苏双碧主编:《吴晗自传书信文集》,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
    (俄)勃洛克:《知识分子与革命》,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
    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高新民、张树军:《延安整风实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李欧梵:《文学趋势:通向革命之路,1927-1949》,《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美国费正清、费维恺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袁良骏编:《丁玲集外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冯雪峰著:《雪峰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金宏宇:《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冯至:《冯至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牛汉、邓九平主编:《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孟长勇:《从东方到西方——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陈国恩:《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外文化》,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贺立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想与知识分子人格精神》,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杨春时:《百年文心——20世纪中国文学思想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朱德发:《20世纪中国文学理性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陈国恩:《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江边:《20世纪中国文学流派》,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
    马丽蓉:《20世纪中国文学与伊斯兰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谭桂林:《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丁玲文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丁玲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丁玲选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赵树理全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
    《茅盾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老舍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老舍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沈从文全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沈从文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联合出版社,1982
    《何其芳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巴金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1993
    《孙犁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
    《孙犁文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李陀:《丁玲不简单——毛体制下知识分子在话语生产中的复杂角色》,《今天》,1993年3期
    叶兆言:《围城里的笑声》,《收获》,2000年4期
    钱理群:《矛盾与困惑中的写作》,《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3期,第48-50页
    黄平:《有目的之行动与未预期之后果——中国知识分子在五十年代的经历探源》, 《中国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秋季卷
    王增如:《丁玲和“诬告信”事件风波》,《世纪》,2000年第4期
    赵浩生:《周扬笑谈历史功过》,原载《七十年代》月刊(香港),1978年9月号,《新文学史料》1979年2月转载
    王蒙:《我心目中的丁玲》,《读书》,1997年2期,第4-9页
    朱鸿召:《丁玲到延安后的思想波澜》,《炎黄春秋》,1999年第7期,第52-56页
    严家炎:《开拓者的艰难跋涉——试论丁玲小说的历史贡献》,《文学评论》1987年第4期
    罗守让:《丁玲在新文学史上的意义和地位》,《文艺理论与批评》,1990年第1期
    袁良骏:《新时期丁玲小说研究漫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第3期
    周良沛:《重读丁玲》,《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第4期,第44-52页
    袁良骏:《丁玲:不解的恩怨和谜团》,《粤海风》,2001年第5期(人生语栏目)
    丁玲:《关于<在医院中>》(草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6期,第97-114页
    王增如、李向东:《读丁玲关于<在医院中>》(草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6期,第115-124页
    李向东:《有关(桑干河上)出版的一点新资料—读陈明致丁玲的两封信》,《新文学史料》,2003年第3期,第169-175页
    马烽:《文研所开办前的一些情况》,《山西文学》,2000年第10期
    罗守让:《丁玲在新文学史上的意义和地位》,《文艺理论与批评》,1990年第1期
    袁良骏:《新时期丁玲小说研究漫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第3期
    陈明:《事实与传说》,《作品与争鸣》,1997年第2期,第88-89页
    周良沛:《重读丁玲》,《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第4期,第44-51页
    和磊:《赵树理:被展览的经典》,《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3期,第75-86页
    杨劫:《赵树理和孙犁——“延安小说”变革的艺术解读》,《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第2期,第20-28页
    孔庆东:《老舍与国民精神》,《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第62-70页
    巨文教:《张兆和、汪曾祺谈沈从文——访张兆和汪曾祺两位先生谈话笔录》,《中 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2期,第275-283页
    陈改玲:《作为“纪程碑”的开明版“新文学选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6期,第46-75页
    孔令云:《<骆驼祥子>的版本变迁——从出版与接受的角度考察》,《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7-12页
    万一:《丁玲著作未竟始末》,《出版参考》,2005年第2期,第6页
    甘露:《一次难忘的探视——忆丁玲探望周扬》,《新文学史料》,1991年第3期
    张捷:《列宁与高尔基》,《文艺理论与研究》,2000年第6期,第25-37页
    王德芬:《萧军在延安》,《新文学史料》,1987年第4期
    王蒙:《杂感》,《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第63-6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