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饥饿叙事的意识形态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以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饥饿叙事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考察现当代文学史上关于饥饿的文学表述,试图理清新时期文学中饥饿叙事的逻辑起点及演变历程,并探讨诸种话语模式的建构及其意识形态蕴含。
     新时期是在否定极左倾思潮并重新肯定个人日常生活合法性的政治变革中拉开帷幕的。与此相对应,新时期的文学书写开始对利益个体和存在意义上的个体重新进行价值赋义,这便形成了改革意识形态规范下的主流书写和规避宏大叙事的纯文学书写这样两种路向。但是,这两种书写却在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的饥饿叙事语境中变得难以维系:改革意识形态所塑造的价值主体开始变得可疑;而纯个体叙事的文学与文化价值则开始丧失。
     本文试图还原现代以来饥饿叙事文本背后的话语冲突与整合,在历史经验与当下困境的对照中,反思现代性意识形态询唤出来的主流文学书写和纯文学书写。寻找当代文学转型的可能,是本论文所期望达到的一个内在目标。
     本文第一章回溯新时期文学前史,分别对革命语境中饥饿书写的几种话语形态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饥饿”在不同时期所承担的不同语义功能,以期为新时期的文学发展脉络提供一种历史参照。
     第二章重在勘察新时期以来在现代化发展思路指导下,文学如何借助饥饿表述突破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系统,并通过“财富”尊严观和先富合法性的话语选择而缔造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改革意识形态。
     第三章试图揭示文学在极力摆脱政治束缚、划定自我边界的过程中,某些回归“个体存在”的“小叙事”的演变逻辑及其遭遇到的悖论。
     第四章则在分析1990年代中期以来新饥饿叙事样态的基础上,考察自1980年代被确立起来的那种改革意识形态的偏颇性以及个体化写作的某些局限,并进而从现代化反思的角度对目前“底层叙事”的多种面向作出审理。
The paper looks into the Hunger Writing in the novels of the New Era., with a review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discourse mode concerning Hunger, trying to figure out its logic origin and the evolving process,and to discuss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ideology`s mining of every kind discourse mode .
     The New Era started with the political reform in which the Left-wing Literary Theory was being abandoned and the rational individual daily life was being reestablished. Correspondingly, writings in the New Era began to give new meanings to the Economic Man and the Dasein, which led to the two options of writing, namely the mainstream writing with the criterion of reform ideology and the pure literature writing without an overall narration. However, these two writings found it difficult to continue in the Hunger Writing context after the mid-and late 1990s, as the subject created by the reform ideology became Suspicious and the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values of the pure individualized writing began to lose.
     One of the objectives of the paper is to go back to things themselves the implied discourse conflict and conformity in the Hunger Writing , with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xperience in history and the difficulties today, with a reflection on the mainstream writ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modernity ideology and on the pure literature writing, trying to seek a possibility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e first chapter deals with the analysis of several forms of discourses in the Hunger Writing in the evolution context, and therefore reveals different semantic functions of“Hunger”in different times of the history, with the hope to provide a historical reference for the literature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investigates how literature breaks through the value mode of socialism and collectivism with the help of Hunger Writ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oughts of moderniz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how the reform ideology of“Efficiency first, equality not the least”is established with the choice of discourses like the dignity of“wealth”and the validity of“Get rich first”.
     The third chapter attempts to reveal the logic in the evolution and the fallacies it encounters in the“individualized writing”which returned to“individual existence”, while literature is trying its best to get rid of the political bond and establish integrality in the“individuality”.
     The fourth chapter further probes into the biased nature of the reform ideology founded in 1980, and some limitations of the individualized writing, and the kinds of directions of“grass-roots narration”in the“reflections on modernity”point of view ,on the ground of an analysis of the Hunger Writing in the narration of novels since mid-1990s.
引文
4陈思和王晓明等,《〈泥鳅〉:当代人道精神的体现》,《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5期
    5刘庆邦,《到城里去》,《十月》2003年第3期
    6范小青,《城乡简史》,《小说月报》,2006年第03期
    7贾平凹,《高兴》,作家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8白连春,《拯救父亲》,《人民文学》,2000年第9期
    9陈应松,《望粮山》,《上海文学》,2003年第6期
    10陈应松,《马嘶岭血案》,《人民文学》,2004年3期
    11贾平凹,《秦腔》,《收获》,2005年1、2期
    12曹征路,《那儿》,《当代》2004年第5期
    13“底层”是一个浮动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指向,涉及不同阶层。
    14邵燕君,《“写什么”和“怎么写”———谈“底层文学”的困境及对“纯文学”的反思》,《扬子江评论》2006年第1期
    
    19同上,p14
    20参见让·德雷兹阿马蒂亚·森,《饥饿与公共行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p268-287
    21戴锦华《重写红色经典》,《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558—559页,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2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项研究的笔记)》,选自《图绘意识形态》斯拉沃热·齐泽克、泰奥德·阿多尔诺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163 -172
    
    23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p58
    24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p1
    25《中国救荒史·绪言》,邓云特著,上海书店1984年版,P3
    27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晓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P256-257
     28葛红兵宋耕,《身体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p121
    29“新时期文学”的起点原本定于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的1976年,后来被修改为以确定了改革开放总方针路线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12)为标志,其下限尚未有明确的界定,比如“新时期文学三十年”的提法实际上将期限延宕至今。
    30参见《中国粮食产量分析及展望》,中国市场研究网,http://www.cmrn.com.cn/cpcl/a/200903/686012.html
    33温铁军,《回望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访谈》http://www.nfcmag.com/articles/211
    34 2008年11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官方数据:中国农民工数量为2.3亿。
    35陈应松,《望粮山》,《上海文学》,2003年第6期
    36贾平凹,《秦腔》,《收获》,2005年1、2期
    37贾平凹,《高兴》,作家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38陈廷湘、李慧宇,中国新文化思想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P192
    39严家炎曾在《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中把茅盾、吴组缃列为“社会剖析派”。
    40《西柳集》,茅盾,1934年《文学》三卷五号
    41《西柳集》,同上
    42《西柳集》,同上
    43《致马子华》,茅盾,《茅盾书信集》,中国现代文学馆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P224
    44参见金宏宇《三十年代破产小说初论》,《武当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45编者:《四卷狂大号告读者》,《现代》第4卷第1期,1933年11月1日,转引自《中国乡土小说史》,丁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P66
    46尤其1928年—1930年的大饥荒,是以陕西、甘肃为中心,遍及山西、绥远、河北、察哈尔、热河、河南等8省,并波及山东、苏北、皖北、湖北、湖南、四川、广西的一部或大部,形成了个面积广袤的灾区。1931年的南方大水、1933-1935年的黄河数次决堤也致使众多灾民被迫逃亡、饿死或因饥饿而自杀。
    47章有义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第613页
    48《中国近代农业史》,桑国生,第178页。
    49《申报》1930年1月9日
    50《申报》1930年2月10日
    51黄修己,《不识时务亦俊杰——我心中的吴组缃先生》,《新文学史料》, 1995年01期
    52《中国救荒史·绪言》,邓云特著,上海书店1984年版,P3
    53包括叶紫的《丰收》、肖军的《八月的乡村》及萧红《生死场》三篇小说。
    54参见《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生死场〉的启示》,刘禾,《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唐小兵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5《效果历史的原则》,迦达默尔,甘阳译,《世界哲学》1986年第3期。兽》(麦田出版,2004年10月)则游走于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之际,从革命行动和文学叙事之间的互动关系来阐发“革命+恋爱”小说文本修辞。刘剑梅的博士论文讨论20世纪30年代“革命加恋爱”的小说政治,重新检视了“革命加恋爱”的谱系,反思其中所透露的中国现代性特征。这些学者的论述对本论文观点的提出都有重要启发、借鉴作用。
    59《地泉》,1930年由上海平凡书局初版,1932年改由上海湖风书局再版。作者华汉(阳翰生)曾约易嘉、郑伯奇、茅盾、钱杏邨等人作序,自己又写了一篇重版自序,集中对早期普罗小说的浪漫主义、脸谱化倾向等创作弊端进行了批判。
    60《〈地泉〉五人序》,易嘉(瞿秋白)、钱杏邨等,见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一1937),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P864
    61茅盾,《致罗荪》,见《茅盾书信集》,中国现代文学馆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P207
    62梅内纳·威内斯,《令人着迷的物》,见《物质文化读本》,孟悦,罗钢主编,北大出版社2008年版,P486
    63《中共冀中区党委关于土地改革第一节阶段几个问题的经验介绍》,转引自《土地改革运动史》,罗平汉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P46
    64郭于华,《倾听无声者的声音》,《读书》2008第6期
    68柳青,《创业史》(第一部),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 P159-161
    
    69斐迪南·滕尼斯,转引自《共同体》,齐格蒙特·鲍曼,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版,P5
    70《倾听无声者的声音》,郭于华,《读书》2008第6期
    7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P383
    72陈北鸥:《人民学习辞典》,上海:广益书局,1952年,P331
    73《地委关于土改工作的布置》,《李华林笔记本》,临沂市档案馆馆藏档案:5-1-9,转引自《革命与乡村——解放区土地改革研究:1941-1948》,王友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P98
    
    74赵树理,《地板》,《赵树理全集》(1),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P236
    75赵树理,《穷苦人要学当家》,《赵树理全集》(5),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p180
    76周立波,《暴风骤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P180
    77周立波,《暴风骤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P232
    78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见王晓明主编《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下卷,中国出版集团2002年版,p195
    79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P237
    
    80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见《赵树理全集》(1),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P358-359
    81上面所引《创业史》中高增福诉苦一段是其回忆土改时期自己和姚士杰之间斗争的场面。
    82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 1942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2
     83同上,P15
    84蔡翔,《当代文学中的动员结构》(上),《上海文学》,2008年03期
    85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下),杨念群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507
    86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序》,三联书店,2003年9月,p1
    87蔡翔,《当代文学中的动员结构》(上),《上海文学》,2008年03期
    88温铁军,《中国50年来6次粮食供求波动分析》,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9柳青,《创业史》(第一部),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P1
    91邵荃麟,《关于“写中间人物”的材料》,文艺报,1964年8、9期合刊
    
    9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P103
    93陈顺馨,《1962夹缝中的挣扎·前言》,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p7
    94柳青,《在陕西省出版局召开的业余作者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延河》1979年6月号,转引自刘建军、蒙万夫、张长仓,《论柳青的艺术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p121
    99《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p112
    100《中共中央关于抓紧进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的批示》(1963年5月10日),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6/66671/4493613.html
    101七场扬剧,见《剧本》,1963年3月号
    102浩然,《艳阳天》(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P36-37
    103焦二菊的弟弟焦庆一家也是闹粮户,这让韩百仲、焦二菊夫妇感到很难堪。“一个老社员,贫农,也跟着富裕中农闹粮食……是丢焦二菊的脸,丢韩百仲的脸,更是丢穷人的脸。真是糊涂虫啊,你怎么不想想你是个什么人呀?这种事儿让支部书记知道了,就够丢人的了,晚上开会,乡委书记一参加,她再跟着帮帮一闹,得,全乡全知道韩百仲有这么个老丈人家了,焦二菊也出了名啦。”见浩然,《艳阳天》(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P448-449
    
    104《创业史》(第一部),柳青,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P162-P163
    105浩然,《艳阳天》(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P378-387
    106《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45
    107金宏宇,《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307-308
    
    108约瑟夫·弗莱彻,《境遇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 P47
    109同上,P52
    110同上,P21
    111比如,在同时期针对《苦恋》的自上而下的大批判。
    
    112涂光群,《刘心武创作〈班主任〉》,见《五十年文坛亲历记》,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P243-245
    113刘锡城,《文学理论批评座谈会》,见《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45-246
    114刘思谦,《张一弓创作论》,《文学评论》1983年第3期
    121《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阎云翔著,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P21
    122《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见《乡土中国》费孝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版,P250-251
    123高晓声,《中国农村里的事情——在密西根大学的讲演》(本文是作者1988年3月22日在密西根大学应奥森柏格教授的邀请作的讲演),《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2期
    124刘锡诚,《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p463
    125《钟山》1979年第5期
    126《人民文学》1980年第2期
    127《人民文学》1980年第8期
    128高晓声,《中国农村里的事情——在密西根大学的讲演》(本文是作者1988年3月22日在密西根大学应奥森柏格教授的邀请作的讲演),《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2期
     130费孝通,《从欲望到需要》,见《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P80
    
    136张颐武,《新新中国的形象》,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39952_22396.html
    137可参见刘旭,《高晓声的小说及其国民性话语——兼谈当代文学史写作》,《文学评论》, 2008年第3期
    146《老霜的苦闷》,《文汇》月刊1982年第1期
    147阿莱达·阿斯曼,《回忆有多真实?》,见《社会回忆:历史、回忆、传承》,哈拉尔德·韦尔策编,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p61-68
    148温铁军认为“大包干”之后集体经济已经名存实亡了。参见温铁军《政府退出与农民组织建设》,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4-12/23/content_5737006.htm
    151例如:敏泽,《我的喜悦》,原载于《文汇月刊》1983年第8期;雷达《<鲁班的子孙>的沉思》,《当代文坛》1984年第4期;曾镇南,《也谈〈鲁班子孙〉》,《文艺报》1983年第11期;梅朵《我读<鲁班的子孙>》,《文艺报》1983年第11期
    152敏泽,《我的喜悦》,原载于《文汇月刊》1983年第8期
    153曾镇南,《也谈〈鲁班子孙〉》,《文艺报》1983年第11期
    154引玉,《旧规范解决不了新矛盾——读<鲁班的子孙>》,《作品与争鸣》1983年第12期
    
    155雷达,《<鲁班的子孙>的沉思》,《当代文坛》1984年第4期
    156秦晋《也谈对<鲁班的子孙>的评价——给雷达同志的信》,《当代文坛》1984年第10期
    157敏泽,《我的喜悦》,原载于《文汇月刊》1983年第8期
    158雷达《<鲁班的子孙>的沉思》,《当代文坛》1984年第4期
    159秦晋《也谈对<鲁班的子孙>的评价——给雷达同志的信》,《当代文坛》1984年第10期
    160墨铸,《新时期农村变革中的“畸形怪物”》,《山东文学》1984年第11期
    161“象‘小木匠’这样的所谓‘改革者’在生活中多的是,其实我并没有将他当一个改革者来写的,他只不过顺从改革的潮流,做了一件改革的事,他的灵魂深处还是一个落后的王国。”王润滋,《人民是土地,文学是树——创作断想》,《文艺研究》1982年第2期
    162王润滋《从<鲁班的子孙>谈起——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山东文学》1984年第11期
    170贾平凹,《腊月·正月》,见《鸡窝洼的人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p286-287
    
    171《努力塑造光彩动人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记本刊召开的一次座谈会》,《文艺报》1981,24
    172孙健忠,《如何深刻反映农村生活?——在长沙召开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座谈会纪要》,《文艺报》1981.21
    173雷达晓蓉,《农村在变革中,文学要大步走——记〈文艺报〉〈人民文学〉召开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座谈会》,《文艺报》1984,4
    174参见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175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三联书店,2002年8月北京第1版,p44--58
    176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p58
    177初刊于《十月》1984年第2期
    
    180黄子平,《我读〈绿化树〉》,《文艺报》,1984年第11期
    181王晓明,《所罗门的瓶子——论张贤亮的小说创作》,《上海文学》1986年第2期
    182王鸿生,《文化批评:政治和伦理》,《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6期
    190陆文夫,《美食家》,初刊于《收获》1983年第1期
    191张贤亮,《河的子孙》,《当代》1983年第1期
    192阎纲,《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一文将李铜钟说成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殉道者”,见《新文学论丛》, 1980年第3期;刘福林在《一幕给人以鼓舞力量的悲剧——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一文中将李铜钟视为一尊以栩栩如生的饥饿图为背景的“流光溢彩的铜像”,《文艺报》1981, 7
    193季红真,《古老黄河的灵魂——评张贤亮的近作〈河的子孙〉》,《当代》,1983年第4期
    194张贤亮,《河的子孙》,见《张贤亮中短篇小说集》,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P190
    195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P8
    199刘恒,《狗日的粮食》,见《狗日的粮食》,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以下关于《狗日的粮食》的引文皆出自该版本
    
    200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82,P110
    201海德格尔,转引自《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汪民安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12
     202苏童,《一九三四年的逃亡》,载《收获》1987年第5期
    204陈晓明,《暴力与游戏:无主体的话语——孙甘露与后现代的话语特征》,《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01期
    205苏童,《米》,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p6
    211洪治纲,《中国当代先锋文学发展主潮》,《小说评论》2005年05期
    
    212肖鹰,《近年非理性主义小说的批判》,《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06期
    213张光芒,《欲望时代的缪斯》,《文艺评论》2003年03期
    
    214莫言,《丰乳肥臀》,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P79
    215莫言,《丰乳肥臀》,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P81
    216莫言,《丰乳肥臀》,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P297
    
    217转引自萨缪尔·托蒂:《古典时代有关人类主体拥有自己身体的方式的观点以及笛卡尔对它的反驳》,见《后身体文化、权利、和生命政治学》,汪民安、陈永国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P173-174。
    218罗塞林·雷伊著,孙畅译,《疼痛的历史》,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P53
    219蔡翔,《人生的艺术化》,《小说评论》1992年第5期
    220莫言,《吃相凶恶》,见《莫言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P1106
    221莫言,《饥饿和孤独是我的创作财富》,见《莫言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P276
    222同上,P110
    223莫言,《吃的耻辱》,见《莫言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P104
    224莫言,《丰乳肥臀》,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P299
    225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23-24
    226作品的表述都代表某位作家的观点,而不能替代历史真实。
    227莫言,《饥饿和孤独是我的创作财富》,见《莫言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P280
    228《红蝗》中描写四老爷大便过程:“四老爷蹲在春天的麦田里拉屎看起来是拉屎,其实并不仅仅是拉屎了,他拉出的是一些高尚的思想。混元真气在四老爷体内循环贯通,四老爷双目迷茫,见物而不见物,他抛弃了一切物的形体,看到一种象淤泥般的、暗红色的精神在天地间融会贯通着。”
    229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P46
    230莫言,《红蝗》,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P33
    231莫言在《红蝗》的结尾部分这样写道:总有一天,我要编导一部真正的戏剧,在这部剧里,梦幻与现实、科学与童话、上帝与魔鬼、爱情与卖淫、高贵与卑贱、美女与大便、过去与现在、金奖牌与避孕套……互相掺和、紧密团结、环环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
    232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P325
    233可参见《感官的王国——莫言笔下的经验形态及功能》,张闳,《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05期
    234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21
    235莫言,《酒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P280
    236乐钢,《以肉为本,体书“莫言”》,见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第2版,p489
    237《红蝗》的结尾这样写到:“饥馑伴随瘟疫,饥馑和瘟疫使人类残酷无情,人吃人,人即非人,人非人,社会也就是非人的社会,人吃人,社会也就是吃人的社会。如果大家是清醒的,我们喝的是葡萄美酒;如果大家是疯狂的,杯子里盛的是什么液体?”
    238《感官的王国——莫言笔下的经验形态及功能》,张闳,《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05期
    239乐钢,《以肉为本,体书“莫言”》,见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第2版
    
    240白浩,《新世纪底层文学的书写与讨论》,《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6期
    241让·德雷兹、阿玛蒂亚·森,《饥饿与公共行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p44
    242也即《饥饿与公共行为》中所说的“地方性营养不良与剥夺”
    245罗素·W·贝尔克,《财产与延伸的自我》,见《物质文化读本》,孟悦、罗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p116
    246参见罗岗、刘丽,《历史开裂处的个人叙述——城乡间的“女性”与当代文学中“个人意识”的悖论》,《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
    247参见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p3
    248罗素·W·贝尔克,《财产与延伸的自我》,见《物质文化读本》,孟悦、罗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p149-150
    249罗岗、刘丽,《历史开裂处的个人叙述——城乡间的“女性”与当代文学中“个人意识”的悖论》,《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
    253贾平凹,《高兴》,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p44-46
    254贾平凹,《高兴》,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p359-360
    255贾平凹,《高兴》,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p313
    256《孙小宁、贾平凹谈〈高兴〉:刘高兴的灵魂更靠近城市》,《北京晚报》,2007-11-19
    257贾平凹韩鲁华,《写出底层生存状态下人的本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58陈应松,《望粮山》,《小说选刊》2003年第8期
    263贺雪峰,《农民价值观的类型及相互关系——对当前中国农村严重伦理危机的讨论》,《开放时代》2008年03期
    266王鸿生,《视角:城与乡的对接——由〈上塘书〉想到》,《叙事与中国经验》,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p133
    267徐德明,《“乡下人进城”叙事与“城乡意识形态”》,《文艺争鸣》2007年第6期
    268谈歌,《天下荒年》,《北京文学》1995年第10期
    
    272同上
    273黄平,《〈高兴〉:“左翼”之外的“底层文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74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p6
    278王鸿生,《文化批评:政治和伦理》,《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6期
    279米兰·昆德拉将“小说的精神”定义为“建立于人类事件相对性与暧昧性之上的世界的表现模式。”见《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p18
    叶紫,《丰收》,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
    吴组缃,《西柳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版
    茅盾,《茅盾选集》(1-5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茅盾,《茅盾书信集》,中国现代文学馆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周立波,《暴风骤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柳青,《创业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
    《夺印》,见《剧本》,1963年3月号
    浩然,《艳阳天》,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赵树理,《赵树理全集》(1-5),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高晓声,《高晓声文集·散文随笔卷》,陆文夫,费振钟主编,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高晓声,《高晓声文集·短篇小说卷》,陆文夫,费振钟主编,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矫健,《矫健中短篇小说集》,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李佩甫,《黑蜻蜓》,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张贤亮,《张贤亮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
    陆文夫,《美食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阿城,《棋王》,作家出版社1985年版
    苏童,《一九三四年的逃亡》,《收获》,1987年第5期
    苏童,《米》,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苏童,《罂粟之家》,《收获》1988年第6期
    莫言,《丰乳肥臀》,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
    莫言,《莫言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莫言,《红蝗》,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莫言,《白狗秋千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莫言,《酒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尤凤伟,《泥鳅》,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刘恒,《狗日的粮食》,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张炜,《古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张炜,《九月寓言》,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虹影,《饥饿的女儿》,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阎连科,《受活》,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贾平凹,《高兴》,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贾平凹,《秦腔》,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杨显惠,《夹边沟纪事》,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杨显惠,《定西孤儿院纪事》,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
    罗伟章,《饥饿百年》,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刘庆邦,《到城里去》,《十月》2003年第3期
    范小青,《像鸟一样飞来飞去》,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陈应松,《松鸦为什么鸣叫》,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陈应松,《到天边收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曹征路,《那儿》,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钟山》(1979~1985)
    《人民文学》(1978~2005)
    《文艺报》(1978~1985)
    《当代作家评论》(1994~2006)
    《上海文学》(1984~2007)
    《收获》(1978~2006)
    1、S.W.明茨,《吃》( Tasting Food,Tasting Freedom ) [M],林为正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2、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让·德雷兹阿马蒂亚·森,《饥饿与公共行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邓云特,《中国救荒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
    6、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M],龚晓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7、葛红兵宋耕,《身体政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8、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9、茅盾,《茅盾书信集》[M],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0、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高军编,《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资料选辑)[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3、《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927一1937)》[G],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4、罗平汉著,《土地改革运动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5、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版
    16、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7、陈北鸥,《人民学习辞典》[G],上海:广益书局,1952年版
    18、王友明,《革命与乡村——解放区土地改革研究:1941-1948》[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19、王晓明主编,《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史论》[C],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02年版
    20、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1、陈廷湘、李慧宇,《中国新文化思想史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2、杨念群等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下)[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M],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9月版
    24、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5、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G],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金宏宇,《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约瑟夫·弗莱彻,《境遇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8、涂光群,《五十年文坛亲历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9、刘锡城,《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版
    32、让·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34、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回忆:历史、回忆、传承》[C],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5、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6、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37、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M],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1版
    38、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程立显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39、詹姆斯·C·斯科特著,郑广怀等译,《弱者的武器》[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40、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版
    41、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2、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利、和生命政治学》[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3、罗塞林·雷伊著,孙畅译,《疼痛的历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
    44、巴赫金,《拉伯雷研究》东方出版中心[M],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5、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第2版
    46、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7、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8、孙立平在《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9、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50、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51、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2、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3、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4、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5、韩敏,《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6、孟昭华编著,《中国灾荒史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
    57、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下)》[C],金光耀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8、苏珊·桑塔格,《关于他人的痛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59、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60、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
    61、许志英、丁帆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62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项研究的笔记)》[C],选自《图绘意识形态》斯拉沃热·齐泽克、泰奥德·阿多尔诺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3、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4、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65、徐庆全,《风雨送春归:新时期文坛思想解放运动记事》[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6、张光年,《文坛回春纪事(上下)》[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67、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8、沈宝祥,《胡耀邦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9、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70、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上、下)[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71、孔范今施战军主编,《新时期文学思潮研究资料》(上、中、下)[C],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72、孔范今施战军主编,《莫言研究资料》[C],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73、孔范今施战军主编,《苏童研究资料》[C],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74、高王凌,《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
    75、赵顺宏,《社会转型期乡土小说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年5月版
    76、赵园,《地之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7、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78、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79、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80、孟悦,《历史与叙述》[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1、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82、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83、布斯(Booth,WC),《小说修辞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版
    84、[美]阿列克斯·英克尔斯戴维·H·史密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M],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1992年版
    85、张柠,《文化的病证》[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86、王鸿生,《叙事与中国经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7、王鸿生,《无神的庙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8、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89、蔡翔,《何谓文学本身》[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90、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M],北京:北大出版社,2005年版
    91、杨继绳,《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Excellent Culture Press(Hong Kong),2004年版
    92、[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0年版
    93、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