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蔡元培德育思想现代性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五四”时期国民对人的自身个性追求的关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了艰苦的思想探索,梁启超说:“人们意识到‘要拿旧的心理运用新制度,决然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试图通过各种途径特别是用教育来培养这种‘全人格觉悟’的新一代”。以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探索如何培养“健全人格”的“新民”,围绕实现人的现代化,促进国民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
     “现代化”给社会秩序与个体的心性秩序带来了有别于传统的现代性质,这种适应现代化生活的精神气质就是“现代性”。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一切发展,都是现代化转型和现代性培育的具体内容,都必须被置于现代化语境及现代性视野中加以观照。以此观之,蔡元培德育思想是我国德育思想现代性转变的重要开端。当前,基于人的现代性问题的重新凸显以及德育学科建设与德育实践的需要,将蔡元培德育思想置于现代性语境之中,挖掘其所蕴涵的现代性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
     蔡元培德育思想是在近代中国面临深刻民族危机,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其形成过程大体可以概括为德育思想现代性初现端倪的萌芽时期、德育思想现代性正式确立的形成时期和德育思想现代性实践的成熟时期。
     蔡元培的德育思想尊重和继承了中国传统教化思想。这体现在:象传统教化一样重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家庭教育;赋予传统道德规范以适应时代需要的现代性内涵;用传统话语对“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要旨进行中国化的阐释;以及对求知、实践、陶冶等传统道德教育途径的继承。
     但蔡元培德育思想在精神内核上告别了传统,是对传统教化的一种扬弃,是一个体现现代性精神和时代要求的德育思想体系。其现代性内涵主要表现在:第一,以“自由、平等、博爱”作为“道德之要旨”,作为道德教育的宗旨和纲领性内容,以期对国民进行有效的思想启蒙。第二,强调并忠实践履人格独立、教育独立、学术独立的独立精神,要求实现从传统依附型人格到现代性自由精神的转变。第三,对德育的功用做了现代性的阐释,认为德育是建立良好社会风气的工具,是实现强兵富国的保障,是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的手段,是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纽带,是规定教育发展方向的核心因素。第四,提出了现代性的德育目标,认为应以德育为中坚,“五育并举”,培养健全的人格;德育应培养尚德的人,培养“国家之良民”,培养人的良好习性,培养尚自然的个性追求;并从消极道德与积极道德之分的角度将德育目标划分为基础目标和最终目标。第五,提出了实施德育的现代性原则,主要有:实施五育并举的全面教育以其他诸育促进德育的教育原则,多层次的教育原则,针对性的教育原则,渐进提高的教育原则等。
     蔡元培德育思想的现代性不只体现在其理念和内容上,还体现在通过实践对近代中国教育所产生的实际变革上。除践履独立精神外,其主要实践还包括:以美育代宗教的科学、民主精神的时代追求,从少数人受教育到平民教育的教育平等思想的实践,从僵硬封闭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理念的实践,从修身律己到以身作则的自律身教思想的实践等。
     蔡元培德育思想体现在它的现代性的精神意蕴和对实践精神关怀顺应了民国初期思想启蒙的时代潮流,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为近代中国新教育提供了精神指向,为构建现代性教育制度提供了价值合理性依据,为思想启蒙提供了理论支撑与精神动力。更重要的是,直至今日,这一思想仍在认识和处理现代德育、德性与人性培养的关系、德育过程中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以及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健全发展等诸多方面对中国的国民道德教育提出要求、提供启示。
The keen concern on the pursuit of individualism by the Chinese people during the May4thear in Chinese history indicate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Accordingly,advanced intellectuals at the time were also struggling to explore new ideas to help the nationcounter against the crisis. For example, Mr. Liang Qichao said,“People began to realize that ‘itis definitely impossible to apply the new systems with the old ideas and values and a completeconsciousness of personality is needed’. And we should try to cultivate the new generation with a‘complete consciousness of personality’ by all means, especially by education.” Meanwhile,advanced intellectuals including Cai Yuanpei, Chen Duxiu and Hu Shi were endeavoring on thecultivation of “New Citizen” with “Healthy Personality” and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itizensfrom “Traditional Citizen” to “Modern Citizen”.
     Modernization brings about distinctive modern qualities to both social order andpsychological order of individuals and the spiritual qualities that adapt modernized life is called“Modernity”. Any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society in modern times is the specific content ofmodernized transformation and modernity cultivation, and must be observed in modernizedcontext and modernity perspective. Therefore, Cai Yuanpei’s ideas on moral education can beregarded as a significant beginning of modernity transformation in moral ideas in China.Currently, the rising concern on the issues concerning the modernity of humans and the practicalrequirement in moral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 constitute an urgentdemand for putting Cai Yuanpei’s ideas into a modernity context so as to explore the modernityconnotations conceived in the ideas.
     Generated in the time when China was confronted with the severest crisis in modern times,Cai Yuanpei’s moral education ideas are also a product of the integration of western culture andeastern culture. The formation of Cai Yuanpei’s ideas on moral education include three keystages, namely the Beginning Stage when the modernity of his moral education ideas began totake seeds, the Germination Stage when the modernity of his moral education ideas were finallyformed and the Maturing Stag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rnity of his moral education ideas.
     Cai Yuanpei’s ideas on moral education are an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educationideas, e.g. the key significance on moral education, the focus on family education, integration ofmodernity connotations into traditional rule of ethics, illustration of “Liberty, Equality andFraternity”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words,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 meansincluding seeking knowledge, practice and cultivating, etc.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also innovations in the core values of Cai Yuanpei’s moraleducation ideas, which are also a clear display of modernity spirit and demands of the time. Themodernity connotations of Cai Yuanpei’s moral education ideas are generally reflected in fiveaspects. Firstly,“Liberty, Equality and Fraternity” are regarded as the “Key of Ethics” or theguidelines of moral education so as to achieve effective enlightenment for citizens. Secondly, thespirit of independence in personality, education and academy is emphasized and strictlyimplemented an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personality featuring dependence tomodernized liberty. Thirdly, the functions of moral education are given modernized illustrationsin Cai Yuanpei’s moral education ideas, which hold that moral education are powerful in that itis a tool to establish sound social morality, a guarante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military power and awealthy country, an essential way to promot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itizens both mentally andphysically and core factors regulat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ducation. Fourthly, modernitymoral education goals are promulgated in Cai Yuanpei’s moral education ideas, which hold thatmoral education should be the backbone of all kinds of education in the cultivation of soundpersonality and the goals of moral education are to cultivate the people who admire ethics, the“good citizens of the country”, the good habits and nature of citizens and the individual pursuitwith enough respect for the nature. Meanwhile, basic goals and final goals are also classified inCai Yuanpei’s ideas on mor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positive ethics and negative ethics. Fifthly,the modernity principl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are also put forward in CaiYuanpei’s moral education ideas, e.g. promoting moral education by other means of education,multi-level education, specific education method for specific targets, developing strategies foreducation.etc.
     Besides the modernity on values and content, the modernity of Cai Yuanpei’s moraleducation ideas has brought about greater revolution on the education in China through practice.In addition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irit of liberty, the practice of his ideas on moraleducation has also generated a variety of innovations, e.g. education equality ideas fromeducation for few people to education for the public,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hooling ideas fromstiff and closed schooling to the modernized idea of “Freedom of Thoughts and Coexistence of Difference”, etc.
     With modernity connotations and powerful benefits in practice, Cai Yuanpei’s moraleducation ideas follow the trend of the times and are of grea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in that theideas direct the new education in China, provide basis for the rationality of values for theestablishment of modernity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 and giv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spiritualmomentum for enlightenment. More importantly, Cai Yuanpei’s moral education ideas are stillproviding important and infinite guidelines and inspirations for the moral education of citizens inChina in many aspects, e.g. the recogni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odern moral education,cultivation of ethics and cultivation of humanism, the distinguishing of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in the course of moral education, respecting the student as the principal role in education,pushing forward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citizens, etc.
引文
①王炳照、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六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序言第3页。
    ②[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③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①《先生》编写组,中信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第3页。
    ②王栻:《严复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版,第13页。
    ①解语:《论蔡元培健全人格教育思想》,《考试周刊》,2012年第13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③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十卷),沈鹏等编,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980页。
    ④远志明等:《社会与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页。
    ⑤孙杰著:《五四时期教育目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第6页。
    ①梁启超著《新民说》,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7月第1版,第17页。
    ②陈独秀:《陈独秀教育论著选》,戚谢美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③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任建树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3页。
    ④陈独秀:《新青年》杂志,1918年1月15日版
    ⑤李大钊:《李大钊文集》(第一卷),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4页。
    ①陈占彪著《五四知识分子的淑世意识》,商务印书馆,2010年12月第1版,第449页
    ②鲁迅:《文化解剖与社会批判:鲁迅文选》,吴晓明等选编,上海运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28-33页。
    ①程方平,《教育价值: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起点》,《德育信息》,1998年,第3期。
    ②贡华南主编《现代性与国民意识》,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9月第1版,第1页。
    ①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71380
    ②http//www.sxbac.net.cn/04/details.aspx?p
    ①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35页。
    ①金耀基:《蔡元培象征的学术世界》,刘军宁主编《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598页。
    ①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页。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35页。
    ③陈剑旄:《蔡元培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4期。
    ①张喜梅:《蔡元培德育思想浅析》,《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1期。
    ②王安阳:《蔡元培的与思想体系新探》,《中国徳育》2006年第3期。
    ③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0页。
    ④侯德泉:《蔡元培德育思想初探》,《怀化师专学报》,2001年第6期。
    ⑤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67页。
    ①班建武:《适应于超越:蔡元培德育思想的两个向度》,《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第6期。
    ②王本朝:《以美育代宗教与中国现代美学的身份认同》,《艺术百家》,2011年第5期。
    ③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页。
    ④周玉琴、宋鑫华:《蔡元培德育思想初探》,《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6期。
    ①张喜梅:《蔡元培德育思想浅析》,《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1期。
    ②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37页。
    ③陈剑旄:《蔡元培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4期。
    ④王玉生:《试论蔡元培徳育实施的原则和方法》,《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①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74页。
    ②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90页。
    ③周玉琴、宋鑫华:《蔡元培德育思想初探》,《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6期。
    ①王玉生:《试论蔡元培徳育实施的原则和方法》,《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②陈勇、远长春:《蔡元培教育思想及对现代知识经济社会教育的启示》,《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第4期。
    ③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4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261页。
    ①王安阳:《蔡元培的与思想体系新探》,《中国徳育》2006年第3期。
    ①李艺怀:《自由美丽的人格的培育——蔡元培德育思想解读》,《改革与开放》2010年12期。
    ②刘晓,杨文武:《蔡元培主体性教育思想及对高校徳育的启示》,《天中学刊》2009年第6期。
    ③曲莉,陈海燕《蔡元培德育思想对当今医学教育的启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年第7期。
    ①赵燕:《王国维与蔡元培完全人格教育思想》,《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5期。
    ②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期第13页。
    ①刘刚强:《王国维美论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②于伟《现代性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2版,第15页。
    ①[德]哈贝马斯:《现代性——未完成的读本》,汪民安等编《现代性基本读本》(上),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
    108页。
    ②[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概念》,汪民安等编《现代性基本读本》(上),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③[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①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0页。
    ②黄钊著,《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史论(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第23页。
    ①蔡元培.《<中国古代哲学史大纲>序》,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88页。
    ①蔡元培.传略(上).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19页。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19页。
    ③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0页。
    ④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404页。
    ①黄炎培:《八十年来》,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33页。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55页。
    ①胡适:《我们对于受教育者的希望》,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8页。
    ②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东方杂志》第31卷第1号。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135页。
    ②《教育杂志》第4卷,第7号,1912年10月。
    ③张允侯等编:《华法教育会大纲》,《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6页。
    ④高平叔编:《复吴敬恒函》,《蔡元培全集》中华书局,1984年,第3卷,第11页。
    ⑤高平叔编:《北大第二十二年开学式演说词》,《蔡元培全集》,中华书局,1984年,第3卷,第344页。
    ⑥高平叔编:《北大第二十二年开学式演说词》,《蔡元培全集》,中华书局,1984年,第3卷,第344页。
    ①转引自周策纵《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197页。
    ②《北京大学日刊》1919年9月20日。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中华书局,1984年,第4卷,第177页。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中华书局,1984年,第5卷,第196页。
    ③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中华书局,1984年,第5卷,第475-480页。
    ④陈平原、郑勇主编《追忆蔡元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3页。
    ⑤陈平原、郑勇主编《追忆蔡元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96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纪念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9-90页。
    ②蔡元培:《自写年谱》,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02页。
    ①《重庆扫荡报》“忆蔡孑民先生”1940年3月24日。
    ②陈平原、郑勇主《追忆蔡元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68页。
    ①陈平原、郑勇主编《追忆蔡元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1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中华书局,1984年,第1卷,第392页。
    ①《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页。
    ②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①蔡元培研究会主编:《论蔡元培》,旅游出版社1989年版。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页
    ③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1页
    ④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1页。
    ⑤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44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版1984版,第11-12页。
    ②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12页。
    ①《致汪康年函》,《蔡元培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92页。
    ②蔡元培:《为自费游学德国请学部给予咨文呈》,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94页。
    ③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38页。
    ①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15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998年版,第149页。
    ②高平叔编《蔡元培年谱长编》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98页。
    ③蔡元培《孑民自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①蔡元培:《孑民自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②蔡元培:《孑民自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5页。
    ③蔡元培:《孑民自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①蔡元培:《孑民自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②黄炎培:《八十年来》,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33页。
    ③俞子夷:《回忆蔡元培和草创时的光复会》,《文史资料选辑》第77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④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38页。
    ①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1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998年版,第150-151页。
    ②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998年版,第321页。
    ①蔡元培:《孑民自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7-58页。
    ②蔡建国,:《在传统与近代之间——蔡元培文化思想再论》,《史林》1996年第3期。
    ③唐振常:《蔡元培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页。
    ④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33页。
    ①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998年版,第201页。
    ②蔡元培:《孑民自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③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7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998年版,第306页。
    ①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998年版,第7、8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页。
    ②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998年版,第9页。
    ③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998年版,第177页。
    ④熊明安主编《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史》,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①王炳照、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六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7页。
    ①张岂之:《近代伦理思想史》,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96页。
    ①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57页。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53页。
    ③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55页。
    ④杨祖陶、邓晓芒编译《康德三大批判精粹》,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⑤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7页。
    ⑥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61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0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92页。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93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00页。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76页
    ③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87页。
    ④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86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86页。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86页。
    ③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86页。
    ④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87页。
    ⑤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88页。
    ⑥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87页。
    ⑦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88页。
    ⑧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88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90页。
    ②《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85页。
    ③《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页。
    ④《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03页。
    ①《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04页。
    ②《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90页。
    ③《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92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21页。
    ②《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90页。
    ③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74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135页。
    ②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65页。
    ③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0页。
    ④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64页。
    ⑤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页。
    ①许纪霖:《上半个世纪的自由主义》,《读书》2000年01期,第38页。
    ①法国大革命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第4条(节选),1789年。http//zh.wikipedia.org/wiki/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36页。
    ③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36-437页。
    ④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36页。
    ⑤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6页。
    ⑥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21页。
    ⑦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98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22页。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0页。
    ③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7页。
    ④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7页。
    ①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96页。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5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09页。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7页。
    ③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7页。
    ④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09页。
    ⑤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09页。
    ⑥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9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8页。
    ②鲁晓琴:《论我国社会公德的现代建构》,河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卷,第9页。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4卷,第291页。
    ①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卷,第9页。
    ②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卷,第434页。
    ③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388页。
    ④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卷,第83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83页。
    ②http://baike.baidu.com/view/3496.htm
    ③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178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卷,第599页。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135页。
    ③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21页。
    ④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1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页。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81页。
    ③张汝伦:《蔡元培文选——文化融合与道德教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376页。
    ④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237页。
    ⑤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129-130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81页。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81-82页。
    ③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81页。
    ④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82页。
    ⑤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98页。
    ①陈剑旄,《蔡元培伦理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8页。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174页。
    ③王玉生,《中国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39页。
    ④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卷,第376页。
    ⑤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137页。
    ①人民日报:着力提高国民素质,1997年10月20日。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167页。
    ③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167页。
    ④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167页。
    ①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卷,第101页。
    ②蔡元培著:《蔡孑民先生言行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①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5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90页。
    ②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卷,第90页。
    ③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90-91页。
    ④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卷,第3页。
    ⑤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90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26页。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4卷,第601页。
    ③高平叔主编:《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2页。
    ④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5卷,第231页。
    ⑤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卷,第102页。
    ⑥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卷,第3页。
    ⑦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5卷,第233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卷,第228页。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108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4卷,第586页。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卷,第419-420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166页。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8卷,第71页。
    ③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126页。
    ①参见余英时:《引言——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氏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6-17页。
    ③蔡元培:《中学修身教科书》,《蔡元培全集》第二卷,第95页。
    ①吕坤:《呻吟语》,学苑出版社1993年版,第79页。
    ②蔡元培:《中国教育的发展》,《蔡元培全集》第5卷,第255-256页。
    ①王云五:《蔡孑民先生的贡献》,《东方杂志》第三十七卷第八号。
    ②参见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③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卷,第632页。
    ①蔡元培:《向大总统辞北京大学校长职呈》,《蔡元培全集》第5卷,第9页。
    ②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97页。
    ③转引自张晓唯《蔡元培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80页。
    ①朱元善:《教育独立》,《教育杂志》1916年第八卷第一号。
    ②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蔡元培全集》第2卷,第9页。
    ③蔡元培:《教育独立平议》,《蔡元培全集》第4卷,第585页。
    ④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4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998年版,第585-586页。
    ⑤舒新城著,《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第14章。
    ①蔡元培:《大学院公报发刊词》,《蔡元培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94页。
    ②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卷,第212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五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07-508页。
    ①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转引自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48页。
    ②叔永:《党化教育是有可能的吗?》,《独立评论》1933年第三号。
    ③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第6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94页。
    ④胡适:《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07页。
    ①蔡元培:《我们希望的江浙青年》(1935年1月),《蔡元培全集》第8卷,第14页。
    ①蔡元培:《国化教科书问题》,《蔡元培全集》,第7卷,第55页。
    ②蔡元培:《国化教科书问题》,《蔡元培全集》,第7卷,第55页。
    ③蔡元培:《国化教科书问题》,《蔡元培全集》,第7卷,第55页。
    ④蔡元培:《国化教科书问题》,《蔡元培全集》,第7卷,第55页。
    ⑤蔡元培:《国化教科书问题》,《蔡元培全集》,第7卷,第55页。
    ①蔡元培:《中央研究院与中央大学联合招待国民会议代表的大会欢迎词》,《蔡元培全集》第7卷,第106页。
    ②蔡元培:《请于美国退回庚款留学名额中增加北大人选呈》,《蔡元培全集》第3卷304页。
    ③蔡元培:《论大学应设各科研究所之理由》,《蔡元培全集》第8卷,第2页。
    ④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二册(1917-1924),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01页。
    ⑤浦江清:《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增补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页。
    ①潘菽:《学术独立》,《学识杂志》1947年第10期。
    ②《胡适论学术独立十年计划及其反响》,《读书通讯》1947年第144期。
    ③“王重民致胡适”,《胡适来往书信选》下册,第257页。
    ④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450页。
    ①翁文灏:《追念蔡孑民先生》,(重庆)《中央日报》1940年3月24日。
    ①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35页。
    ②蔡元培:《自写年谱》,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02页。
    ①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7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90页。
    ②蔡尚思著:《蔡元培学术思想传记》,裳棣出版社,1950年初版,第325页。
    ③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40页。
    ①文艺美学丛书编辑委员会:《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55页。
    ②文艺美学丛书编辑委员会:《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69页。
    ③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7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36页。
    ④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7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90页。
    ①张圣华主编:《蔡元培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2页。
    ②刘晓,杨文武:《蔡元培主体性教育思想及对高校徳育的启示》,《天中学刊》2009年第6期。
    ③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5页。
    ④高平叔主编:《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2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5卷,第231页。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卷,第102页。
    ③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卷,第3页。
    ④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5卷,第233页。
    ⑤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86页。
    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87页。
    ⑦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3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7页。
    ①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94页。
    ②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3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7页。
    ③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①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3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0页。
    ②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3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8页。
    ③刘小锋:《试析蔡元培先生的美育观》,《东南文化》1993年第6期,第58页。
    ①文艺美学丛书编辑委员会:《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
    ②蔡元培,《十五年来我国大学教育之进步》,《蔡元培教育论集》,第413页。
    ③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998年版,第285页。
    ①《在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演说词》,《东方杂志》第14卷第4号,1917年4月15日。
    ①郑天挺,《蔡元培在北大的二三事》,《文史资料选辑》,第38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第85-86页。
    ①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4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998年版,第337页。
    ②周作人:《周作人回忆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492-493页。
    ③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29页。
    ④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中华书局,1984年,第3卷,第28页。
    ①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卷,第451页。
    ①余英时:《陈寅恪与儒学实践》,氏著《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21页。
    ①高叔平:《蔡元培年谱长编》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10页。
    ②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③蔡元培:《北京大学进德会旨趣书》,《蔡元培全集》第三卷,第238页。
    ①蔡元培:《北京大学进德会旨趣书》,《蔡元培全集》第三卷,第239页。
    ②参见《北京大学月刊》,1918年7月4日。
    ①参见《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3月21日。
    ②参见《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3月21日。
    ③张晓唯:《蔡元培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5-56页。
    ④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⑤杨亮功:《早期三十年的教受教育者活·五四》,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18页。
    ①陈志超编:《陈垣来往书信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09页。
    ②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第39页。
    ③沈尹默:《我和北大》,政协全国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61辑,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26页。
    ④周作人:《苦茶——周作人回想录》,敦煌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21页。
    ⑤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第3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16页。
    ⑥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第41页。
    ⑦蔡元培:《自写年谱》(手稿本),转引自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
    29页。
    ⑧杨晦:《五四运动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282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90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第291页。
    ①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系1999年印行,第41页。
    ②罗章龙:《陈独秀先生在红楼的日子——红楼感旧录之一》,载童宗盛编《中国百位名人学者忆名师》,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4-55页。
    ③参见冯天瑜:《“封建”考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④周质平:《胡适与中国现代思潮》,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0页。
    ⑤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1922年第4期。
    ①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84-285页。
    ①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第133页。
    ②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第133页。
    ③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第132页。
    ①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第288页。
    ②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第133页。
    ③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第248页。
    ④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第215页。
    ①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第410页。
    ②张汝伦编选:文化融合与道德教化——蔡元培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第256页。
    ③张汝伦编选:文化融合与道德教化——蔡元培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第255页。
    ④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1页。
    ⑤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第216页。
    ①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第203页。
    ②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第204页。
    ③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9年,第197页。
    ①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第248页。
    ②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第395页。
    ①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卷,第9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卷,第16页。
    ③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卷,第93页。
    ④孙常炜,《蔡元培全集》,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68年,第312页。
    ①程方平,《教育价值: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起点》,《德育信息》,1998年,第2期。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卷,第475-476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53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136页。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130页。
    ①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131页。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289页。
    ③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卷,第290页。
    ①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卷,第12页。
    ②梁漱溟,《东西方文化与哲学》,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13页。
    ①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0卷,第370页。
    ②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卷,第585页。
    ①韩钟文,《人生成功的道路》,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71页。
    ②高平叔主编:《蔡元培纪念集》,中华书局,1984年,第74页。
    ③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160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马克思,恩格斯,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列宁选集(第1--4卷)[M],列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毛泽东选集(第1--4卷)[M],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刘少奇选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上卷)[M],刘少奇,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5、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1-18卷)[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998年版。
    6、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1-7卷),中华书局[M],1984年版。
    7、金林祥著《蔡元培教育思想研究》[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8、金林祥著《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高平叔著《蔡元培年谱长编》(1-4卷)[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高平叔著《蔡元培年谱长编》(上、中、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1、蔡建国著《蔡元培与近代中国》[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12、蔡建国编《蔡元培纪念集》[M],中华书局,1984年版。
    13、蔡建国编《蔡元培画传》[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14、梁柱著《蔡元培与北京大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5、周天度著《蔡元培传》[M],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6、崔志海著《蔡元培》[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7、唐振常著《蔡元培传》[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8、刘惠文著《蔡元培的文化思想》[M],兵器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
    19、张晓唯著《蔡元培与胡适》[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蔡元培研究会编《论蔡元培》[M],旅游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1、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研究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聂振斌著《蔡元培及其美学思想》[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3、张晓唯著《蔡元培评传》[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4、李雄挥著《蔡元培美感教育思想述评》[M],台湾省立台东师范专科专科学校出版发行,1980年版。
    25、王玉生著《蔡元培大学教育思想论纲》[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26、吴家莹著《蔡元培与北大校务革新》[M],台湾花莲师范学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出版,1992年版。
    27、谢义勇著《蔡元培社会教育思想之研究》[M],台湾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1989年版。
    28、陶侃著《蔡元培哲学思想研究》[M],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29、文艺美学丛书编委会编《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30、高平叔编《蔡元培哲学论著》[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1、叶隽考释《蔡元培:大学的意义》[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32、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中、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
    33、陈洪捷著《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4、王坤庆著《现代教育哲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5、陈桂生著《教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6、黄济著《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7、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8、单中惠著《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9、肖前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0、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1、周谷城著《中国通史》(上、下册)[M],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42、韩钟文著《美善境界的寻求——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研究》[M],齐鲁书社,2002年版
    43、陈平原著《中国大学十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4、全增嘏主编《西方哲学史》(上、下册)[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5、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6、赵中建编《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科学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7、马勇著《严复学术思想评传》[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
    48、孔子著,程昌明译注《论语》[M],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49、孟子著,梁海明译注《孟子》[M],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50、汤一介、杜维明主编《中国哲学经典》(新文化运动时期卷)[M],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51、钱曼倩、金林祥主编《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M],1996年版。
    52、叶秀山著《哲学要义》[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版。
    53、董泽芳著《大学的理念与追求》[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4、陈桂生著《教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5、梁漱溟著《忆往谈旧录》[M],金城出版社,2006年版。
    56、董宝良、周洪宇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7、钱理群、高远东编《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8、李怡著《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9、孙中山著《三民主义》[M],岳麓书社,2000年版。
    60、王前著《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1、郑金洲、瞿葆奎著《中国教育学百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2、陈科美、金林祥主编《上海近代教育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3、刘军宁主编《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M],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
    64、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5、(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6、冯友兰著,赵复三译《中国哲学简史》[M],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
    67、Robin Barrow&Ronald Woods: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of Education,London,Methuen,C(c)1982。
    68、Winch,Christopher,Gingell,John:Key Concepts in the philosophy ofEducation.London;New York:Routledge,C(c)1999.
    69、Unger,Harlow G:Encyclopedia of America Education.New York:Facts on File,Inc.,1996,
    70、Edwards,Paul:Th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N.Y.,Macmillan&Free Press,1967.
    71、Audi,Robert: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6.
    72、Brook Noel Moore,Kenneth Bruder:Philosophy:The Power of Ideas.N.y.,Mc Graw-Hill,2005.
    73、现代学术经典·蔡元培卷[M],刘梦溪主编,河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4、五四风云人物文萃·蔡元培卷[M].张殿兴,荆名取编撰,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75、蔡元培文选---文化融合与道德教化.张汝伦选编[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
    76、中国伦理学史,蔡元培著[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77、一代人师---蔡元培传,黄肇珩著[M],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2年版。
    78、蔡元培与北京大学,高平叔著,《传记文学》(台北)[M],第72卷,第1期,1998年版。
    79、追忆蔡元培,陈平原、郑勇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80、纪念蔡元培,梁漱溟著,赵百生编[M],中国文化名人画名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81、蔡元培与二十一世纪,中国蔡元培学术文化随笔,桂勤著,桂勤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82、严复选集,周振甫选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83、北大校长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书院编[M],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84、中国伦理学名著导读,唐凯麟、邓名瑛主编[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5、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献,陈崧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86、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中国民权保障同盟,陈漱渝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87、良心论,何怀宏著[M],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88、比较伦理学,黄建中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9、20世纪中国伦理思潮问题,唐凯麟,王泽应著[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0、新伦理学教程,魏英敏、王泽应主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1、道莫盛于趋时--新中国伦理学研究50年的回溯与前瞻,王泽应著[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92、天人之变--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近代转型,张怀承著[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3、新伦理学,王海明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94、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转型,樊浩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5、中国教育哲学史(第1--4卷),张瑞璠主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6、中国近现代伦理思想史,张锡勤等编著[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97、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张岂之等著[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98、吴灿新,蔡元培人道主义伦理思想初探[J],天津社会科学,1987(5)。
    99、王凤贤,论蔡元培德育论的特色[J],浙江学刊,1985(4)。
    100、谭维克,蔡元培的道德教育思想[J],道德与文明,1985(4)。
    101、徐少锦、熊坤新,论蔡元培科技伦理思想[J],.道德与文明,1987(2)。
    102、程斯辉,蔡元培的道德教育思想浅谈[J],湖北大学学报,1987(3)。
    103、陈铮,蔡元培德育思想初探[J],光明日报,1988年7月20日。
    104、徐曼,蔡元培与中国近代伦理学的建构[J],道德与文明,2002(4.)。
    105、王列盈,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成因及其内涵探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2)。
    106、侯德泉,蔡元培德育思想初探[J],怀化师专学报,2001(6)。
    107、刘宗棠,蔡元培与新思潮[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108、宗盟,“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蔡元培教育思想研究札记[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109、李克荣、徐永赞,蔡元培德育思想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l)。
    110、权佳果,蔡元培《中学修身教科书》中的伦理及德育思想[J],武陵学刊,1998(5)。
    111、刘惠文,蔡元培与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问题[J],天津师大学报,1999(5)。
    113、章小谦,试析蔡元培的“世界观教育”思想[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114、丁祖豪,蔡元培与20世纪中国哲学[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115、邬学军,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兼容并包--从蔡元培文化哲学观照中国先进文化的特质内涵[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2)。
    116、余翔林,五育并举以道德为根本--蔡元培的德育观[J],科学时报,2002年4月4日。
    117、张建仁,试论蔡元培关于健全人格的培养[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118、李立侠,蔡元培与素质教育[J],世纪桥,1999(6)。
    119、葛新斌,论蔡元培“融合创新论”的现代价值[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
    120、张家康,陈独秀与蔡元培[J],党史天地,1997(10)。
    121、靳树鹏,北大的校格与蔡元培的人格[J],炎黄春秋,1998(8)。
    122、王素洁,张元济和蔡元培的交谊与其教育救国之路[J],东岳论丛,1999(5)。
    123、梁涌,蔡元培思想对现代化的启迪[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0(2)。
    124、吴国群,“中庸之道”:蔡元培评价的关键[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0(4)。
    125、杨际开,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中国知识典范的转换--以早年蔡元培的思想变化为线索[J],浙江学刊,2002(4)。
    126、宋艳丽,论蔡元培德育思想的时代价值[J],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2003(1)。
    127、刘惠文,见论蔡元培文化建设主张[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
    128、任彩红,近十年来蔡元培研究述评[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2)。
    129、斯麟辩,纪念蔡元培逝世六十周年座谈会综述[J],史林,2000〔2)。
    130、冯友兰,蔡元培的人格与气象[J],群言,1987(7)。
    131、林语堂,想念蔡元培,大成[J],杂志(67)。
    132、肖万源《试论蔡元培的哲学思想》[J],社会科学辑刊1985(1)。
    133、刘惠文《略论蔡元培教育哲学》[J],船山学刊1999年(2)。
    134、王坤庆等《论蔡元培的大学理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
    135、周勇《大学教授的学术生活空间——以蔡元培、胡适与顾颉刚为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2)。
    136、李学功《“回到马克思”——从哲学观的视角看》[J],哲学研究2000(4)。
    137、张一兵《但开风气不为先——<回到马克思)的本真心路历程》[J],哲学动态2001(3)。
    138、《哲学动态》记者《重释历史唯物主义与“回归马克思”--访段忠桥教授》[J],哲学动态2002(9)。
    139、罗明东等《从“外国化”、“中国化”到“中国特色教育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
    140、郑金州《略析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5)。
    141、金生铉《无立场的教育学思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6(3)。
    142、安启念《奥伊则尔曼论辩证唯物主义》[J](上、下册),哲学动态2003(1、2)。
    143、杨天平《民国初年教育宗旨的理论基础》[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
    144、汤广全《素质教育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6)。
    145、常艳芳《大学精神的人文视界》[J],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146、胡志坚《自我统摄下的心理与行为——蔡元培、黄炎培和陶行知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特点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147、陈剑旄《蔡元培伦理思想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博土学位论文。
    148、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康德美学思想的中国境遇及其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院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
    149、张力红《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