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生态危机触目惊心,化解危机迫在眉睫。本文试图讨论我国农村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期待对解决该难题做出一点努力。论文分为导论、正文与结语三部分。
     导论部分首先提出论文研究的问题——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明确研究对象。其次,导论回顾了国内外农村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领域的相关文献,确定研究起点。
     本论文的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凸显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伟大目标与战略任务的重要意义。论文首先界定“生态文明”与“新农村生态文明”的意涵,分析“生态文明”与过往文明之间的差异,揭示新农村生态文明的特征;其次,该章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与价值。整体社会的和谐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础,农村地区也不例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必须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生态思想成果,也需要坚实的理论指导。第二章分别考察我国传统生态思想、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生态伦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阐述这些思想对我国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借鉴意义,客观地评价了这些思想的理论缺陷。同时,该章指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及其生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多次阐述过人与自然之间辩证统一关系,论证了人类社会的生产不能够脱离其客观基础——自然——制约与束缚的观点,并且指出:实现共产主义是解除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石。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科学发展观。
     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能脱离历史的视角。第三章分阶段考察了我国生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状况,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于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启示。
     为了准确地判断我国现阶段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情况,笔者实地调查了湖北省潜江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体状况,指出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暴露的缺陷。湖北省潜江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不足只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特例,探求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性对策离不开从普遍意义上分析其现况及其存在的不足。因此,第四章还指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现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落到实处、得到贯彻与执行。第五章重点讨论了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实现路径。其一,加强农民生态意识的培养。我国应该采取多种有效方式提升农民的生态意识,推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其二,推广生态农业制度。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分析了我国实施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结合我国农业地域的差异,指明了生态农业的具体方式;其三,实施农村可持续消费制度。自然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决定人类的消费不得超出自然的极限。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农民可持续地消费。论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反生态的消费现象及其成因,指出了农民可持续消费的具体路径;其四,健全生态益品分配制度。没有公正地分配生态益品,就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公正的生态益品分配需要环境法律制度的改进。论文对此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健全生态益品分配制度的路径;其五,完善农村环境公众参与制度。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农民的高度、有效的参与。论文思考了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价值及其路径,探索了促进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配套措施;其六,推行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农业科技下乡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有利于发展农业和繁荣农村。我国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存在一定的缺陷。论文针对这些缺陷,提出了相应的改进之道;最后,加强农民素质的培养。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才,尤其是农民。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农民,论文提出了相应的培养路径。
     我国要吸收国内外优秀的生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各种保障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是为结语。
We are now facing an ecological crisis which is shocking and it is extremely urgent for us to find possible approaches to resolve the crisis.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research systematically how rural areas in China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us to construct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Introductory part first proposes the issue on how to construct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hich determines a clear object for the research. Then it reviews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rural issu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t home and abroad. Therefore further it explicates the topic of the dissertation and identifies the stating point. And at last specifies innovation points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full text of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of its constructing for China to achieve great goals and strategic task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Firstly, the dissertation define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new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meaning,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past civilizations, reveals features of the new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Secondly, the chapter also illustrates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for China'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a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the whole basis of social harmony.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s to borrow ecological ideas from excellent civilization achievements of all ages. The second chapter examines the main content of China's traditional ecological thinking, the Western ecological ethics thought and the Western Ecological Marxism respectively. Through this, objectively evaluates the theoretical defects and elabo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theori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is chapter also indicates a solid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Marx's and Engels'nature theory and ecological ideas. Marx and Engels repeatedly state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demonstrating the production of human society can not break away from its objective basis, that is the view of nature——restrict and bound, and pointing out that realizing communism is the only way out of the ecological crisis in capitalist society.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for ecological theory of Marx's and Engels's. China's new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hould be based on Marx's and Engels's ecological thinking and adhere to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China's new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an not be divorced from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third chapter examines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status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each stage,sums up the experience, lesson and its enlightenment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t this stage.
     In order to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situation of current China's countrysid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we carry out a field survey of Hubei QianJiang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ry to combine this case study to point out the exposed flaws in China's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The experience and default of Hubei QianJiang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just a special case of rural China. We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general sense to analyze their current situation and its shortcoming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measures of new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rural areas. Chapter IV also indicates the statu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and its problems.
     New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must be carried out, implemented and executed.Chapter V focuses on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new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finds some methods to realize.
     Firstly,we must improve the level of farmers'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We can take various channels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ecological awareness in rural areas.
     Secondly, we should implement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system.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s benefit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e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principles of the eco-agriculture and demonstrates the specific ways to carry out the eco-agriculture system.
     Thirdly, Peasants' consumption must meet the need of ecological law. Govern-ments should pursue some laws and enforce farmers to consume reasonably.
     Fourthly, we should establish a fair distribution system of ecological goods.To fair distribute ecological goods as common goods accords the principle of social justice.Governments should protect the rights of environment and interests for people in the rural area.
     Fifthly, a new countrysid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annot be realized without the highly effectively participation of people in rural areas. China should create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for inspiring and encouraging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ixthly,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t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countryside. It would help farmer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echnology and reduce waste resource.
     Finally, in term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igh-quality farmer is a key factor. Effective measures are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That i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We should absorb the excellent ecological thoughts at home and abroad, adhere to the guide of Marxism, and insist o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we also need to establish all kinds of the social insurance system, adopt with effective measures, and actively build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引文
① 席运官、钦佩编著:《有机农村生态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李周主编:《21世纪的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② 如胡浩民、马步广:《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4期,第109-112页。王桂林:《新农村建设如何走上生态文明之路》,《河南农业》2008年第11期,第51-53页。杜受祜、丁一:《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2期,第29-35页。
    ① 郁建兴:《新农村建设》,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
    ② 贺雪峰:《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③ 温铁军:《中国城镇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教训》,《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7期。
    ① 胡浩民、马步广:《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4期,第109-112页。
    ② 王桂林:《新农村建设如何走上生态文明之路》,《河南农业》2008年第11期,第51-53页。
    ③ 陈阿江:《从外源污染到内生污染——太湖流域水环境恶化的社会文化逻辑》,《学海》2007年第1期,第36-41页。
    ④ 参见陈阿江:《次生焦虑——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社会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⑤ 杜受祜、丁一:《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2期,第29-35页。
    ① 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4期,第4-5页。
    ② 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学习时报》(2006年9月27日)。
    ③ 严耕、杨志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9页。
    ④ 赵成:《生态文明的兴起及其对生态环境观的变革——对生态文明观的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① 黄国勤:《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严耕、杨国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② 张剑:《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③ 常丽霞,叶进:《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政府环境管理职能刍议》,《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66-71页.
    ④ 刘爱军:《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立法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⑤ 对近年来我国学术界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综述见王雨辰:《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8-279页。王雨辰教授详尽地整理了我国学术界研究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成果以及客观地评价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① 代表性成果有:何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何以可能?》,《哲学研究》2006年第1期;王雨辰:《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王雨辰:《哲学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王雨辰:《生态辩证法与解放的乌托邦——评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郭剑仁:《生态地批判——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② 何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何以可能?》,《哲学研究》2006年第1期,第15-21页。
    ③ 王雨辰:《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① (美)M·罗吉斯:《乡村社会变迁》,王晓毅、王地宁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② (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③ (美)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秦悦译,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④ (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⑤ Lynn White, Jr.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al Crisis", Science 155(March 10, 1967) p.1203-1207.
    ① 转引自(美)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杨通进译,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② (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1页。
    ③ 参见康芒纳在《封闭的循环》一书中对社会问题的分析,(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1-172页。
    ④ Garret Hardin, "Living on a lifeboat", Bioscience,24,1974, PP561-568.中文参见(美)加福特·哈丁:《生活在极限之内——生态学、经济学和人口禁忌》,戴星翼、张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① (澳大利亚)彼得·辛格:《动物解放》,钱永祥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② Tom Regan, The Case for Animal Right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美)汤姆·睿根(Tom Regan):《打开牢笼:面对动物权利的挑战》,莽萍、马天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美)汤姆·雷根、卡尔·科亨:《动物权利论争》,杨通进、江娅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杨通进译,许广明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① 关于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主要观点的详尽介绍参见本文第2章的相关内容。
    ② (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岳长岭、李建华译,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③ (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岳长岭、李建华译,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1994年再版序言。
    ④ 同上。
    ⑤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和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刘仁胜、肖峰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加拿大)丹尼斯·瑟龙:《马克思生态学与资本主义》,刘仁胜译,刘庸安校,《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3期,第158页。
    ⑥ (美)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梅俊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① 孙儒泳等编:《普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① 孙儒泳等编:《普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② 孙儒泳等编:《普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③ 孙儒泳等编:《普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④ 转引自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① 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② 中国参加人类环境会议的具体情况参见曲格平、彭近新主编:《环境的觉醒》,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曲格平:《我们需要一场变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序言》。
    ③ “生态环境”一词的使用似乎给中国学者开了一个大玩笑。多年以后,人们突然发现该词的使用不合逻辑,“生态,,与“环境”不能够组合成一个合成词。关于“生态环境”一词使用的争议参见侯甬坚:《“生态环境”用语产生的特殊时代背景》,《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1期,第116-123页;《科技术语研究》2005年第2期刊发的多篇论文。
    ① 转引自赵林:《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② 同上。
    ③ (美)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陈峰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4页。
    ④ 参见(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北京编译社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0-33页。
    ① (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王佩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6页。
    ② (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王佩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③ 佩里·安德森:《文明及其内涵》,叶彤译,《读书》1997年第11期。
    ④ 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2007年12月17日)。
    ① (英)莎士比亚:《哈姆莱特》,卞之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9页。
    ② 参见赵林:《神旨的感召》,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01页。
    ③ 如薄伽丘在《十日谈》中公开地嘲笑教会的虚伪与教士的荒淫无耻。(意)薄伽丘:《十日谈》,方平、王科一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④ (美)弗兰克·梯利:《伦理学概论》,何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5页。转引自周中之、高慧珠:《智慧之星与智慧之光——西方人生哲学对话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3页。
    ① 转引自周中之、高慧珠:《智慧之星与智慧之光——西方人生哲学对话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8页。
    ②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列举了诸多事实证明人类对自然的胜利不过是暂时的胜利。他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此他们这些地方失去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保存水分的中心,阿尔卑斯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十分细心地保护的松树,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高山畜牧业的基础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① (美)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潘琪译,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187页。
    ①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佳之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页。
    ② (德)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憾》,傅雅芳、郝冬瑾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3页。
    ① (美)艾伦·杜伦:《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未来》,毕聿译,刘晓君校,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② (美)艾伦·杜伦:《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未来》,毕聿译,刘晓君校,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4页。
    ③ (美)芭芭拉·沃德、勒内·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国外公害丛书》编委会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1页。
    ④ 参见(美)梭罗:《瓦尔登湖》,徐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55页。
    ① 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41页。
    ② 农业生产根本没有必要使用灭虫剂、除草剂和化肥。只要采用多元种植模式、掌握较多的农业知识,农民完全可以按照传统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生态农业。巴西著名的农业学家卢岑贝格在《自然不可改良》中对此作了充分的说明。参见(巴西)卢岑贝格:《自然不可改良》,黄凤祝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① 《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982年1月1日)。
    ② 温铁军:《“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读书》1996年第12期。
    ①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1991年11月29日)。
    ②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新农村——乡村治理与乡镇政府改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① 严耕、杨志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4-181页。
    ② 黄国勤:《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① 关于生态文明正义性特征的具体论证参见后文“生态益品公正分配制度”的论述。
    ② 见2011年6月3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在当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的发布的信息。《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探索我国农村环保新道路》,《晾望新闻周刊》(2011年6月13日)。
    ③ 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① 周生贤:《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7月18日),《中国环境监测》2006年第4期,第1页。
    ① (日)饭岛伸子:《访问加拿大印第安村落》,《中日新闻》,1975年10月17日。转引自(日)饭岛伸子:《环境社会学》,包智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页。
    ② (日)饭岛伸子:《环境社会学》,包智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页。
    ① 莽萍等:《物我相融的世界——中国人的信仰、生活与动物观》,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0页。
    ① 朱建军、吴建平主编:《生态环境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3页。
    ②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杨通进译,许广明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2页。
    ① 任俊华、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① 《礼记·孔子闲居》。
    ② 《孟子·梁惠王·上》。
    ③ 《荀子·天论》。
    ④ 《荀子·天论》。
    ① 《荀子·天论》。
    ② 《荀子·天论》。
    ③ 《荀子·天论》。
    ① 《易经·序卦》。
    ② 《易传》。
    ③ 《论语·季氏》。
    ④ 《周易》。
    ⑤ 《道德经》第25章。
    ⑥ 《荀子·天论》。
    ⑦ 《礼记·中庸》。
    ① 《孟子·梁惠王·上》。
    ② 《荀子·王制》。
    ③ 参见《孟子·梁惠王·上》。
    ④ 《荀子·非相》。
    ① 《荀子·非相》。
    ②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唯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颍封人之赐类。不弛劳而底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见张载:《正蒙·乾称篇·第十七上》。
    ③ 《论语》。
    ④ 《论语·述而》。
    ⑤ 《论语·泰伯》。
    ⑥ 《荀子·礼论》。
    ① 《荀子·王制》。
    ② 《荀子·王制》。
    ③ 《荀子·王制》。
    ④ 《荀子·富国》。
    ① 《荀子·富国》.
    ② 《荀子·富国》。
    ③ 《荀子·富国》。
    ④ 《荀子·富国》.
    ⑤ 《荀子·富国》.
    ⑥ 《老子》第51章。
    ⑦ 《老子》第67章。
    ① 关于荀子所言的“圣人之制”,见上文对荀子生态思想的介绍。
    ② 《荀子·王制》。
    ① 《礼记·月令》。
    ② 参见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 所谓“生态益品”,是指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即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它不仅给人类提供生存必需的食物、医药及工农业生产的原料,而且维持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参见战金艳编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辨识与评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①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和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②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和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③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和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④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和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⑤ 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18-919页。
    ⑥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9页。
    ⑦ (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岳长岭、李建华译,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① (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岳长岭、李建华译,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162页。
    ② (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岳长岭、李建华译,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122页。
    ③ (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岳长岭、李建华译,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123页。
    ④ (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岳长岭、李建华译,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123页。
    ①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加拿大)丹尼斯·瑟龙:《马克思生态学与资本主义》,刘仁胜译,刘庸安校,《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3期,第158页。
    ②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加拿大)丹尼斯·瑟龙:《马克思生态学与资本主义》,刘仁胜译,刘庸安校,《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3期,第158页。
    ③ 转引自(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和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①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7页。
    ②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加拿大)丹尼斯·瑟龙:《马克思生态学与资本主义》,刘仁胜译,刘庸安校,《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3期,第157页。
    ③ (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岳长岭、李建华译,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页。
    ④ (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岳长岭、李建华译,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168页。
    ① (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岳长岭、李建华译,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页。
    ① A1do Leopold(1887-1948)的名著《A Sand County Almanac》有多个中文译本。笔者所见过的吴美真译本与候文惠译本有所不同。吴美真译本中没有把利奥波德未出版的英文序翻译为中文,候文惠译本中把该英文序翻译为中文了。故此,以下引用该英文序言时,援引候文惠译本。"Land Ethic"一词,有学者译为“大地伦理”,也有学者译为“土地伦理”。
    ② 参见朱坦主编:《环境伦理学理论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8页。
    ③ (美)阿尔多·李奥帕德:《沙郡年记:李奥帕德的自然沉思》,吴美真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84页。
    ④ (美)阿尔多·李奥帕德:《沙郡年记:李奥帕德的自然沉思》,吴美真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85页。
    ⑤ (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英文版序。
    ① (美)阿尔多·李奥帕德:《沙郡年记:李奥帕德的自然沉思》,吴美真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63页。
    ② (美)阿尔多·李奥帕德:《沙郡年记:李奥帕德的自然沉思》,吴美真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63页。
    ③ (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9页。
    ① (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49页。
    ① Immanuel Kant, "Duties to Animals and Spirits", Lectures on Ethics,转引自(美)温茨:《现代环境伦理》,宋玉波、朱丹琼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5页。
    ① (美)罗斯:《正当与善》,林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06页。
    ② (美)贝思·辛格:《可操作的权利》,邵强进、林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① (美)贝思·辛格:《可操作的权利》,邵强进、林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② Clarence Morris, THE RIGHTS AND DUTIES OF FEASTS AND TREES:A LAW TEACHER'S ESSAY FOR LANDSCAPE ARCHITECTS,17 J. Legal Educ.185-192. (1954-1955).转引自(美)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杨通进译,梁治平校,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页。
    ③ EARL FNBAR MURPHY, Has Nature Any Right to Life? 22 Hastings L. J.467-484 (1970-1971).
    ① Stone, Should Trees Have Standing?——Toward Legal Rights for Natural Object,45 S.Cal.L Rev.450(1972).转引自(美)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杨通进译,梁治平校,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页。克里斯托弗·D.斯通:《树应该有诉讼资格吗?——迈向自然物的法律权利》王明远译,《清华法治论衡》2010年第1期,第92-148页。
    ② 汪劲、严厚福、孙晓璞编译:《环境正义:丧钟为谁而鸣——美国联邦法院环境诉讼经典判例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
    ① J. B. Callicott, In Defense of Land Ethic, Albany,1989, pp134-136.转引自(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杨通进译,许广明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译者前言第4页。
    ② J. B. Callicott, In Defense of the Land Ethic, pp133-134.转引自(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杨通进译,许广明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译者前言第7-8页。
    ③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杨通进译,许广明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 (加)威廉·莱斯:《控制自然》,岳长龄、李建华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72页。
    ② (法)笛卡尔:《方法论》,转引自(加)威廉·莱斯:《控制自然》,岳长龄、李建华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72页。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②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③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④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69-58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③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④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⑤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②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②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③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122页。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18-919页。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79页。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③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79页。
    ④ 马克思在《共产主义宣言》中详尽地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对生产力的推进作用。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8-92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7-75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1页。
    ②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③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57页。
    ④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古希腊哲学关于事物是客观、流动的观点正确地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但是,这种观点虽然正确地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足以说明构成这幅总画面的各个细节;而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些细节,就看不清总画面。为了认识这些细节,我们不得不把它们从自然的或历史的联系中抽出来,从它们的特性、它们的特殊的原因和结果等等方面来分别地加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1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④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208页。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5页。
    ② 参见前文对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制度中人和自然双重异化理论的论述。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9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9页。
    ① 此处需要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有无正义理论,国内外学者间存有争议。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正义理论,不仅如此,他们还非常反对正义理论。我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有丰富的正义理论。不可否认,马克思、恩格斯的确批判过权利、正义等理论。但需要注意,他们批判的语境。严格说来,他们在批判权利制度时,立足于阶级社会中法律制度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设置这一事实。也就是说,他们批判的是阶级社会出现的劳动人民在法律上有权利而实质上却没有权利这一种不合理的社会事实。他们并没有认为劳动人民也不应该获得实质上的权利(利益)。相反,他们为之奋斗终身的、最为理想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就是满足了包括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沦落为劳动者的人在内的每一个人得到解放的社会。他们认为这一社会就是正义的社会。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有着自己的正义理论。
    ② 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批判见《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6-195页;马克思对拉萨尔的批判见《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31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70页。
    ① 曲格平:《周恩来是新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载曲格平:《梦想与期待》,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37页。周恩来会见日本客人一事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 1949-1976》(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18页。
    ① 这位记者名为中野纪邦,为日本富士电台工作。座谈会具体发言内容见《对外友协要求日本记者中野纪邦座谈公害问题》,载曲格平、彭近新主编:《环境觉醒——人类环境会议和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89-491页。
    ② 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48页。
    ③ 曲格平:《我们需要一场变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① 转引自曲格平、彭近新主编:《环境觉醒——人类环境会议和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64-465页。
    ② 转引自曲格平、彭近新主编:《环境觉醒——人类环境会议和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66页。
    ③ 转引自哲夫:《共和国领袖与环保(二)》,《沿海环境》1999年第2期,第24页。
    ④ 转引自哲夫:《共和国领袖与环保(一)》,《沿海环境》1999年第1期,第20页。
    ⑤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6页。
    ⑥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0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80页。
    ②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三日中央政治局提出)。这个纲要(草案)是在一九五五年十一月间毛泽东起草的《农业十七条》的基础上扩充发展起来的,由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并经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五日最高国务会议讨论后,下发给各地征求意见。一九五七年十月二十五日,中共中央根据近两年来的实践,对这个纲要(草案)作了一些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产生了纲要(修正草案),“提交农民和全体人民展开讨论,再作修改”,于一九五八年初产生了纲要(第二次修正草案)。一九五八年五月二十三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讨论了钢要(第二次修正草案),决定予以基本通过,并委托中央委员会根据当年的实行情况再作必要的修改。一九六0年四月十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讨论了一九五七年十月产生的纲要(修正草案),讨论通过并公布了《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钢要》。公布的这个《纲要》只将《纲要》(第二次修正草案)的第二十七条关于除四害的条文改为“从一九五六年起,在十二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老鼠、臭虫、苍蝇和蚊子。”其他各条没有变动。
    ③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第二十一条:从1956年开始,在12年内,绿化一切可能绿化的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上荒山上,只要是可能的,都要求有计划地种起树来。为此,除由国家建立苗圃以外,还要求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适当规模的苗圃,培育树苗。种树除了种用材林(包括竹林)以外,应当尽量发展桑、柞、茶、漆、果木、油料等经济林木。在绿化规划中,必须把防风林、防沙林、护田林,水源林、海防林和城市的防护林等等都包括进去。铁路、公路和河流两旁的绿化,由沿路沿河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负责经营,收益归合作社。铁路和公路两旁的绿化,应当按照铁道和交通部门所定的规格实施。积极防治森林的虫害和病害,加强护林防火工作。
    ④ 《周恩来选集》(下卷),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46页。
    ⑤ 《周恩来选集》(下卷),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47页。
    ⑥ 《周恩来选集》(下卷),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47页。
    ① 曲格平、彭近新主编:《环境觉醒——人类环境会议和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6页。
    ② 岩流:《中国的绿色文明》,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0页。
    ③ 《以路线为纲搞好环境保护,为广大人民和子孙后代造福——顾明同志在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的发言》,
    ① 汪劲:《从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特征论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定位》,《中外法学》2004年第4期,第474-475页。
    ① 邓小平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147页。
    ② 邓小平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① 《决定》明确提出:“迅速增加化肥、农药、农用塑料和各种除草剂的生产,并保证产品质量。广积农家肥,多种绿肥,多制饼肥和其它有机肥,积极扩大秸秆还田。增产化肥,要努力使氮、磷、钾保持合理的比例。……要广泛推行科学施肥、科学用药,充分发挥化肥和农药的效能,认真研究防治化肥、农药对作物、水面、环境造成污染的有效方法,并且积极推广生物防治”。
    ②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0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② 在会见美国驻华大使德科克时,邓小平指出:“我们打算坚持植树造林,坚持它二十年,五十年。……黄河所以叫‘黄’河,就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我们计划在那个地方先种树,把黄土高原变成草原和牧区。就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人们会富裕起来。生态环境也会发生很好的变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67-868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2页。
    ② 其他二个国家发展战略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③ 转引自曲格平:《我们需要一场变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5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4页。
    ②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页。
    ③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57页。
    ①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路、沼气建设,继续改造农村危房,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② 《报告》正式表述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① 参见周文颖:《环境保护部召开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报告会周生贤强调,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努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中国环境报》(2010年10月25日)第1版。
    ② 王治河:《中国和谐主义与后现代生态文明的建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6期,第46-5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2页。
    ② 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004年1月12日)。
    ③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4月5日)。
    ① 关于自然对人类社会文化、文明的作用与价值参见前文第1章相关内容。
    ② 参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① 周恩来原本接受过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节欲”、“仁爱”等观念无疑影响过周恩来。同时,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了环境保护运动,这些运动已经影响到各国的政治,如196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就职演说中就专门谈及“环境保护”。正是因为对尼克松就职演说中的“环境保护”意义不明,周恩来开始关注到环境保护问题,要求中共中央调查部研究局从近年的国外书报杂志中选择有关材料,进行整理编辑,供决策参考。周恩来了解尼克松演说中“环境保护”一词的意思一事,见熊蕾:《40年前,周恩来开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秘书参考》2007年第11期第53页。
    ② 曲格平:《环境意识的觉醒》,该文是作者为1981年出版的《环境污染与治理》一书写的序言,后收入作者论文集《我们需要一场变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① 转引自熊蕾:《40年前,周恩来开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秘书参考》2007年第11期第54页。由于笔者无法查找外交部的资料,与该文核对。该文作者熊蕾乃当时的主谈人熊向晖之女,应该具有可信度。
    ② 1972年9月8日,周恩来在邀集国家计委和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上,对治理“三废”(工业废水、废气、废渣)问题作指示。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49页。
    ③ 1972年9月8日,周恩来在邀集国家计委和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上,对治理“三废”(工业废水、废气、废渣)问题作指示。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49页。
    ① 毛寿龙:《迈向绿色的市场经济》,刘军宁等编:《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68页。
    ②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③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页.
    ④ 《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70页。
    ① 在谈及计划生育时,周恩来首先表达了“人口多,应该肯定是好事”的观点。见《应该确立社会主义人口论的正确观点》(一九六三年七月八日)。这是他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百零一次会议上讲话的第六个问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37页。
    ① 吴为穹:《安得渠水清如许,两岸百姓尽欢颜》,《潜江日报》(2008年1月25日)。
    ② 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潜江生态文明》。
    ①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环发(2011)29号]。
    ① 杨雪鸿:《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强力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向纵深发展》,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编:《环保工作通报》第23期(2010年12月30日)。
    ②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以太湖治理为重中之重共建生态文明的先行区》,国家环境保护部生态司编:《生态建设示范区工作简讯》,2010年第7期(总第61期)(2010年10月18日),第10-11页。
    ① 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探索我国农村环保新道路》(2011年6月13日),《晾望新闻周刊》。
    ① (苏)B.基鲁索夫:《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余谋昌译,《哲学译丛》1986年第4期,第31页。
    ① 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第33页。
    ② 钱俊生、余谋昌:《生态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2004年版,第237页。
    ③ 包庆德:《起源与变迁:人类的生态和生态意识扫描》,《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第45页。
    ④ 高中华:《环境问题抉择论——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性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71-272页。
    ⑤ (美)迈克尔·贝尔:《环境社会学的邀请》,昌敦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4页。
    ① 戈尔这样评价蕾切尔·卡逊及其名著《寂静的春天》:“《寂静的春天》播下了新行动主义的种子,并且已经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中。1964年春天,蕾切尔·卡逊逝世后,一切都很清楚了,她的声音永远不会寂静。她惊醒的不但是我们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应该恰当地被看成是现代环境运动的肇始。蕾切尔·卡逊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寂静的春天》中所关心的那些事情。她将我们带回如下在现代文明中丧失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的基本观念: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本书犹如一道闪电,第一次使我们时代可加辩论的最重要的事情显现出来。”见(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吕瑞兰、李长生译,戈尔所写的《前言》。
    ① 该次大会指出:“除非唤起人民众认识到,环境的质量和人类需要的不断满足之间有着根本的联系,否则就不会有意义地减少地方和国际对环境的威胁……适当的行动是建立在全面的知识和技术的稳固基础上的。行动依赖动机,动机又依赖广泛的了解……这里需要有连续的教育作用。这样,各地社会的所有阶层才会开始知道自己的责任,并开始愿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环境教育确实是个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环境教育是涉及整个社会的全球性的终身过程。它的对象是社会的所有成员……我们将来的空气、水、土壤、森林以及物质财富最终只能依赖人类的态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感到,通过适当的环境教育,人人都有环境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参见黄祥康:《环境问题和环境教育》,《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第26页。
    ①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专门论述了自然对人的优先性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他说:“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通过实践创造对
    ① 参见国家环境保护局宣教司副司长杨朝飞:《关于环境意识内涵的研究》,《环境保护》1992年第4期,第2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然的优先性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辩证关系的观点参见本文第2章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① (美)赫尔曼·E.戴利、肯尼迪·N.汤森:《珍惜地球》,马杰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79页。
    ② (圭亚那)施里达斯·拉夫尔:《我们的家园——地球》,夏堃堡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2页。
    ① 《建立乡村生态家园协会,引导村民参与环保,共建生态和谐家园——姜堰市创建乡村生态家园协会调研报告》,http://www.jyhb.gov.cn/0/600/60028/0/WebSite/0/308523/0/ShowTxtContent.shtml,2011年11月20日访问。
    ① 关于日本《环境教育推进法》对公众参与的原则性规定见该法第3条。《环境教育推进法》第3条:鉴于持续享受地球环境带来的恩惠,保护及养育丰饶的自然,并构筑与此共生的地区社会,降低环境负荷,形成循环型社会的重要性,环保活动、增进环保意欲及环境教育是为了尊重国民及民间团体等各主体的自觉意识,发挥构成社会的多样主体各自的切实作用,以构筑可持续社会而进行的。鉴于通过森林、田园、公园、河川、湖沼、海岸、海洋等自然体验活动及其他体验活动,以加深对环保的理解和关心的重要性,环保活动、增进环保意欲及环境教育应努力获得地区住民及构成社会的多种主体的参与和协作……。参见宋宁尔、姜春洁:《论日本环境教育立法中的“社会参与”激励原则》,《科学与管理》,2010年第5期,第8页。
    ② 《里约宣言》原则10:环境问题最好是在全体有关市民的参与下,在有关级别上加以处理。在国家一级,每一个人都应能适当地获得公共当局所持有的关于环境的资料,包括关于在其社区内的危险物质和活动的资料,并应有机会参与各项决策进程。各国应通过广泛提供资料来便利及鼓励公众的认识和参与。应让人人都能有效地使用司法和行政程序,包括补偿和补救程序。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118页。“总的说来,这种再利用的条件是:这种排泄物必须是大量的,而这只有在大规模的劳动的条件下才有可能;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态;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化学工业提供了废物利用的最显著的例子。它不仅找到新的方法来利用本工业的废料,而且还利用其他各种各样工业的废料,例如,把以前几乎毫无用处的煤焦油转化为苯胺染料,茜红染料(茜素),近来甚至把它转化为约品。”“应该把这种通过生产排泄物的再利用而造成的节约和由于废料的减少而造成的节约区别开来,后一种节约是把生产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进入生产中去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
    ② 实际上,美国宇航员发回的地球在宇宙中运行的照片对当时的社会思想影响颇大。在茫茫地宇宙中,只有地球作为一个孤独的生命载体负载着几十亿普罗大众。这是人类首次从外太空观看到人类所居住的家园——地球的景象。这一景象与人类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人类从这一张照片中看到了地球的有限性。
    ③ K. E. Boulding, The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 in H. Jarrett(ed.)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a Growing Economy,Johns Hokings University Press, Baltimore MD,转引自(英)E.库拉:《环境经济学思想史》,谢扬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2页。
    ① (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与技术》,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② (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与技术》,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③ (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与技术》,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④ (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与技术》,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29页。
    ①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2页。
    ① 关于人类社会集体行为的困局,参见奥尔森:《集体行为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② (圭亚那)施里达斯·拉夫尔:《我们的家园——地球》,夏堃堡等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① (奥)路德维希·冯·米瑟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韩光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3页。
    ② (美)赫伯特·西蒙:《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杨砾译,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③ 参见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7-58页。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9页。
    ② (美)布尔斯廷:《美国人——民主的历程》,谢延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页。
    ③ 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一文中以房子的大小为例说明了这种产品的相对稀缺。他说:“一座小房子不管怎样小,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它就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但是,一旦在这座小房子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这座小房子就缩成可怜的茅舍模样了。这时,且狭小的房子证明了它的居住者不能讲究或者只能有很低的要求;并且,不管小房子的规模怎样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扩大起来,只要近旁的宫殿以同样的或者更大的程度扩大起来,那座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会在那四壁之内越发觉得不舒适,越发不满意,越发感到受压抑。……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在衡量需要和享受是以社会为尺度,而不是以满足它们的物品为尺度的。因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的性质,所以它们是相对的。”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9页。
    ① 马克思曾经在讨论劳动异化时说过:“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了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了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了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② (日)见田宗介:《现代社会理论》,第84-85页,转引自徐新:《现代社会的消费伦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0页。
    ① James Houston, The Heart's Desire, a Guide Personal Fulfillmen, A Lion Book, Oxford Batavia Sydney,1992, p.13.转引自徐新:《现代社会的消费伦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7页。
    ② Robert Heibroner, Demend of the Supply Sid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38 June.1981. P.40.转引自赵玲:《消费合宜性的伦理意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4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08页。
    ② 《全球环境展望2007》,第13页。
    ③ 世界自然基金会:《生命行星报告2006》。
    ④ UNEP2009,第1页。
    ① UNEP2009,第2页。
    ②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年鉴2007》,第17页。
    ① 《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探索我国农村环保新道路》(2011年6月13日),《瞭望新闻周刊》。
    ② 《里约宣言》原则8:“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使所有人都享有较高的生活素质,各国应当减少和消除不能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并且推行适当的人口政策。”
    ① UNEP, Elements for Policies for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Nairobi Symposium on 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s [Z].Oslo,, Norway,1994.
    ① 马克思指出,“这种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在人与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与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① 环境保护部:《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② 环境保护部:《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③ 《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探索我国农村环保新道路》(2011年6月13日),《晾望新闻周刊》。
    ② William Cobbett语,转引自(美)杰里米.沃尔德伦:《法律与分歧》,王柱国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04页。
    ① 美国第12898号总统行政命令由克林顿总统于1994年发布,称为环境正义执行令(THE ENVIRONMENT JUSTICE EXECUTIVE ORDER 12898).
    ② 转引自马晶:《环境正义的法哲学研究》,吉林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第8页.
    ① 我国《宪法》第2条: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② 关于环境权入宪问题的详尽讨论,参见张震:《作为基本权利的环境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吴卫星:《环境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① 郇庆治:《终结“无边界的发展”:环境正义视角》,《绿叶》2009年第10期,第118页。
    ① 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① 参见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② 汪劲:《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之公众参与问题研究——兼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相关规定的施行》,《法学评论》2004年第2期。
    ① 国务院:《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2001年4月28日发布)。
    ② 国务院:《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2001年4月28日发布)。
    ①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杜1993年版,第223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7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7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5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5页。
    ⑤ 参见前文关于生态意识部分的论述。
    ①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生态承载力、城市与发展》,第4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毛泽东文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9年版。
    8、《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9、《邓小平文选》(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13、《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4、余谋昌:《生态伦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余谋昌:《当代社会与环境科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6、石云霞:《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历史研究》(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王雨辰:《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8、王雨辰:《哲学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9、夏建国:《文化模式与全球文化》,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曲格平:《我们需要一场变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1、郭剑仁:《生态地批判——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2、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23、陈阿江:《次生焦虑——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社会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4、郁建兴:《新农村建设》,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
    25、袁银传:《小农意识与中国现代化》,武汉出版社2000年版。
    26、贺雪峰:《乡村的前途——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7、孙来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席运官、钦佩:《有机农村生态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29、李周主编:《21世纪的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0、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1、左亚文:《和合思想的当代阐释:唯物辩证法与东方智慧的对话》,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2、田广清:《和谐论》,中国华侨出版社1988年版。
    33、赵林:《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4、赵林:《神旨的感召》,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5、孙儒泳等编:《普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6、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37、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38、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9、陈学明:《苏联东欧剧变后国外马克思主义趋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0、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1、夏建国:《实践规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2、周中之、高慧珠:《智慧之星与智慧之光——西方人生哲学对话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3、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4、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45、朱坦主编:《环境伦理学理论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8页。
    46、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7、任俊华、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8、朱建军、吴建平主编:《生态环境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49、莽萍等:《物我相融的世界——中国人的信仰、生活与动物观》,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0、刘军宁等编:《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三联书店1997年版。
    51、赵玲:《消费合宜性的伦理意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52、曲格平、彭近新主编:《环境觉醒——人类环境会议和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53、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黑龙江出版社2002年版。
    54、徐新:《现代社会的消费伦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5、姬振海:《生态文明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6、严耕、杨志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57、黄国勤:《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58、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9、周毅:《21世纪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60、刘宗超:《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中国科技出版社1997年版。
    61、岩流:《中国的绿色文明》,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2、王吉业:《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研究对策》,安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
    63、李恒远、常纪文主编:《中国环境法治》(2008年卷),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6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生态农业适用模式与技术》,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65、张震:《作为基本权利的环境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66、吴卫星:《环境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67、高中华:《环境问题抉择论——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性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68、钱俊生、余谋昌:《生态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2004年版。
    69、(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与技术》,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0、(美)艾伦·杜伦:《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未来》,毕聿译,刘晓君校,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1、(美)雷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2、(美)芭芭拉·沃德、勒内·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国外公害丛书》编委会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3、(美)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李宝恒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4、(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叶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5、(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6、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7、(美)赫尔曼·E.戴利、肯尼迪·N.汤森:《珍惜地球》,马杰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78、(美)加福特·哈丁:《生活在极限之内——生态学、经济学和人口禁忌》,戴星翼、张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79、(美)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梅俊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80、(美)奥尔森:《集体行为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81、(美)汤姆·睿根:《打开牢笼:面对动物权利的挑战》,莽萍、马天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2、(美)汤姆·雷根、卡尔·科亨:《动物权利论争》,杨通进、江娅译,中国政 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3、(美)杰里米·沃尔德伦:《法律与分歧》,王柱国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84、(美)贝思·辛格:《可操作的权利》,邵强进、林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5、(美)罗斯:《正当与善》,林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86、(美)赫伯特·西蒙:《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杨砾译,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
    87、(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蒋重跃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8、(美)布尔斯廷:《美国人——民主的历程》,谢延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89、(美)迈克尔·贝尔:《环境社会学的邀请》,昌敦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0、(美)梭罗:《瓦尔登湖》,徐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91、(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2、(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和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93、(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刘仁胜、肖峰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94、(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寥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95、(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96、(美)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林官明、杨爱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7、(美)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大自然的权利》,杨通进译,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
    98、(美)彼得·S·温茨:《现代环境伦理》,宋玉波、朱丹琼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9、(德)诺贝特·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翟三江、陆兴华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100、(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王佩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101、(德)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憾》,傅雅芳、郝冬瑾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02、(英)E.库拉:《环境经济学思想史》,谢扬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3、(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05、(英)莎士比亚:《哈姆莱特》,卞之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106、(奥)路德维希·冯·米瑟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韩光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7、(巴西)卢岑贝格:《自然不可改良》,黄凤祝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08、(加)威廉·莱斯:《控制自然》,岳长龄、李建华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109、(圭亚那)施里达斯·拉夫尔:《我们的家园——地球》,夏堃堡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10、(日)饭岛伸子:《环境社会学》,包智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11、(日)岩佐茂:《环境的思想》(修订版),韩立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112、(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北京编译社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13、(澳大利亚)彼得·辛格:《动物解放》,钱永祥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114、汪劲、严厚福、孙晓璞编译:《环境正义:丧钟为谁而鸣——美国联邦法院环境诉讼经典判例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5、(意)薄伽丘:《十日谈》,方平、王科一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116、(美)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 的政治》,陈峰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1、何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何以可能?》,《哲学研究》2006年第1期。
    2、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4期。
    3、王雨辰:《生态辩证法与解放的乌托邦——评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2期。
    4、陈阿江:《从外源污染到内生污染——太湖流域水环境恶化的社会文化逻辑》,《学海》2007年第1期。
    5、郇庆治:《终结“无边界的发展”:环境正义视角》,《绿叶》2009年第10期。
    6、徐勇:《现代化视野中的“三农问题”》,《理论月刊》2004年第9期。
    7、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学习时报》(2006年9月27日)。
    8、苏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
    9、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概况》,《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3期。
    10、陈学明:《人的满足最终在于生产活动而不在于消费活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6期。
    11、王治河:《中国和谐主义与后现代生态文明的建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6期。
    12、陆学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中国现代化》,《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3、刘思华:《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纲》,《理论月刊》2006年第2期。
    14、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探析》,《中州学刊》2006年第1期。
    15、熊蕾:《40年前,周恩来开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秘书参考》2007年第11期。
    16、詹花秀:《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生态经济》2005年第11期。
    17、陈寿朋:《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8、王爱武:《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恢复》,《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24期。
    19、王磊:《浅议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对策》,《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第10期。
    20、张晓玲:《中国文化中的和谐精神对当代人权发展的价值》,《理论前沿》2003年第18期。
    21、汪劲:《从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特征论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定位》,《中外法学》2004年第4期。
    22、常丽霞、叶进:《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政府环境管理职能刍议》,《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3、吴宁:《高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8期。
    24、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探微》,《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7期。
    25、刘仁胜:《约翰·福斯特对马克思生态学的阐释》,《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26、陈华兴、李明华:《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限度及其超越》,《新华文摘》1998年第3期。
    27、黄国勤:《江西省生态安全面临的问题和生态建设对策》,《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第2期。
    28、胡浩民、马步广:《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4期。
    29、王桂林:《新农村建设如何走上生态文明之路》,《河南农业》2008年第11期。
    30、杜受祜、丁一:《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2期。
    31、佩里·安德森:《文明及其内涵》,叶彤译,《读书》1997年第11期。
    32、(苏)B.基鲁索夫:《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余谋昌 译,《哲学译丛》1986年第4期。
    33、王韬洋:《‘环境正义运动’及其对当代环境伦理的影响》,《求索》2003年第5期。
    34、刘陶:《循环经济的本质和实践模式》,《学习月刊》2010年第9期(上半月)。
    35、宋宁尔、姜春洁:《论日本环境教育立法中的“社会参与”激励原则》,《科学与管理》,2010年第5期。
    36、黄祥康:《环境问题和环境教育》,《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
    37、杨朝飞:《关于环境意识内涵的研究》,《环境保护》1992年第4期。
    38、申曙光:《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39、包庆德:《起源与变迁:人类的生态和生态意识扫描》,《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40、曾正德:《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探索》,《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41、王春祥、李学达、高金库、高峰:《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应用》,《生态农业研究》1998年第1期。
    42、哲夫:《共和国领袖与环保(二)》,《沿海环境》1999年第2期。
    43、哲夫:《共和国领袖与环保(一)》,《沿海环境》1999年第1期。
    44、温铁军:《中国城镇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教训》,《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7期。
    45、(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加拿大)丹尼斯·瑟龙:《马克思生态学与资本主义》,刘仁胜译,刘庸安校,《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3期。
    46、吴为穹:《安得渠水清如许,两岸百姓尽欢颜》,《潜江日报》(2008年1月25日)。
    47、马晶:《环境正义的法哲学研究》,吉林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48、刘爱军:《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立法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49、赵成:《生态文明的兴起及其对生态环境观的变革——对生态文明观的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50、张剑:《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 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规划纲要》(2011年3月16日)。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 (2010年12月31日)。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0月18日)。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2009年12月31日)。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2008年12月31日)。
    6、《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2日)。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2007年12月31日)。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2006年12月31日)。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2005年12月31日)。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3、《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2011年10月17日)。
    14、《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005年12月3日)。
    15、《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1996年8月 3日)。
    1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1990年12月5日)。
    17、《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1984年5月8日)。
    1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环境保护部:《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环境保护部:《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年鉴2009》。
    2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年鉴2007》。
    2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年鉴2006》。
    24、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生态承载力、城市与发展》。
    25、世界自然基金会:《生命行星报告2006》。
    26、《里约宣言》。
    27、《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潜江生态文明》。
    28、《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探索我国农村环保新道路》,《瞭望新闻周刊》(2011年6月13日)。
    1、John Bellamy Foster, Marx's Ecology, Monthly Review Press,2000.
    2、John Bellamy Foster, Ecology Against Capitalism, Monthly Review Press, 2002.
    3、William Leiss, The Domination of Nature,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94.
    4、James O' Connor, Natural Causes:Essays in Ecological Marxism, The Guilford Press,1997.
    5、Aldo Leopold, A Sand County Almana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9.
    6、David Pepper, Eco-socialism:from deep ecology to social justic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
    7、Rudolf Bahro, from Red to Green:Interviews with New Left Review, London:Verson,1984.
    8、Patrick Baert, Social Theo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olity Press Limited,1998.
    9、Ryle, Martin, Ecology and Socialism, London:Radius 1988.
    10、William Leiss, Under technology's thumb, Kingston and 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90.
    11、Ted Benton, The Greening of Marxism, 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1996.
    12、Andre Gorz, Ecology As Politics,Boston:South End Press,1980.
    13、Quentin Skinner, The Foundations of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14、John Simmoms, Moral Principles and Political Obligation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9.
    15、George Klosko, The Principles of Fairness and Political Obligation, Ethics,vol.97, pp353-362.
    16、Clarence Morris, The Rights and Duties of Feasts and Trees:A Law Teacher's Essay For Landscape Architects,17 J. Legal Educ.185-192. (1954-1955)
    17、Earl Fnbar Murphy, Has Nature Any Right to Life? 22 Hastings L. J.467 —484 (1970-1971).
    18、Stone, Should Trees Have Standing?——Toward Legal Rights for Natural Object,45 S. Cal. L. Rev.450(197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