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志愿服务对志愿者健康职业人格的影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国内外关于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的研究较多,但关于志愿者的职业人格特征、志愿服务与职业人格塑造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则较少。笔者尝试将志愿服务纳入志愿者的职业生涯视角进行分析,结合志愿服务理论与职业生涯理论,探讨志愿服务对职业人格的塑造意义。
     笔者以霍兰德职业人格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深度访谈法,以8位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志愿服务前后个人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的改变;参与志愿服务与个人职业规划的关联;参与志愿服务对个人职业人格的影响。在对访谈资料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志愿服务主要从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气质、职业能力四个方面影响职业人格的形成。
     (2)将志愿者的职业人格特征归纳为能力取向型、奉献服务型、豁达自信型、职业探索型。
     (3)志愿服务是志愿者职业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志愿服务是志愿者个人职业探索的主要途径之一。
     (4)印证了霍兰德职业性向理论中关于人与职业交互作用的观点。
     (5)明晰志愿服务对志愿者职业发展的价值意义,有助于志愿者管理的科学化,为志愿者的培训、管理和引导提供新的指导思路。
The studies on volunteers and volunteers services have been largely emphasized in recent years, but few of them focus on the volunteer's occupation personal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lunteers services and occupation personality. The writer will consider volunteer with a vocation career perspective, combined with volunteer theory with career theory, to research into the significance of volunteers services on occupation personality.
     The writer bases on Holland Personality theory, using depth interviews with eight volunteers for the study, try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ing the personal interests, abilities, values changes. In interviews on the basis of careful analysis, the paper concluded:
     (1) Volunteers services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professional values, career interest, professional qualities, professional ability.
     (2) The features of vocational personality are mainly generalized into four types, which are personality oriented induction type, dedication service, open-minded self-type and vocational exploration type.
     (3) Volunteer service is a great important part of , and also one of the main ways to explore his vocational career.
     (4) Confirmed the interaction of professional and the individual career explore, from the theory of Holland vocational personality.
     (5)Cleared the significance of volunteer services to volunte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ill help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provide a new guide thinking for the volunteer training.
引文
①辞海彩图缩印本(音序)第二册、第四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2749页。
    ②丁元竹、江汛清:《志愿活动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6秦晖:《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比较研究》,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①马飞翔:《论市场经济下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②钟辰:《推进志愿服务的理论视野》,《当代青年研究》1998年第3期。
    ③减乐源:《学习雷锋与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山东省团校学报》1995年第1期。
    ④金大陆、袁沛林:《上海青年心目中的志愿者行动——关于对青年志愿者行动认识、理解与心态的调查》,《当代青年研究》1998年第3期。
    ⑤汪智汉、吴猛:《津贴志愿者概念及其论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⑥同注释3。
    ⑦同注释3
    ⑧同注释4。
    ⑨谭建光:《全球化背景下的志愿服务与国际融合》,《江海学刊》2005年第1期。丁元竹:《国外志愿服务的发展》,《社区》2005年第4期。
    ⑩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课题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研究报告》,《中国青年研究》2001年第2期。
    ①江汛清:《关于志愿服务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21卷第4期。
    ②王妮丽、崔紫君:《非营利组织中的志愿者及其管理,《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③冯婕、姜继为:《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双弱势原则”》,《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④张瑾:《奥运会志愿者与人力资源管理》,《首都体育学报》2003年第6期。
    ⑤宋玉芳:《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研究》,《体育科学》2005年第2期。
    ⑥李亚平、王承思、黄家谦:《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一“域”——境外志愿组织和志愿活动简介》,《学术月刊》1998年第11期。
    ⑦李丹、王锐兰:《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胜任特征模型研究》,《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2期。
    ①毛丽娜:《高校学生正确职业人格教育的思考》,《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②鲁建敏:《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及人格对职业兴趣影响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③王芙蓉:《职业人格测量工具的研究现状》,《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8年第35卷第1期。
    
    ①Holland, J. L. , Making vocational choice:A theory of career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1973.
    ②Surkis.S.(1992).Work values: Influences of basic individual values and education level on their importance.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The Hebrew University, Jerusalem.
    ①Roen S. An underlying strueture of motivational need taxonomies: across-cultural confirmation. In: Triandis HC, Dunnette MD, Hough L M. Handbook of industrial & organizational Psyehology(2), New York: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Inc, 1994, 241一269.
    ②Ros M, Scohwarz S H, Surkiss S. Basic individual values, work values, and the meaning of work.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1999,48(1):49-71.
    ③Schwartz S H.A theory of cultural values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work.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1999,48(1):23-47.
    ④严君:《基于职业能力模型的职业资格制度建设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5年。
    ⑤陈宇:《中国就业培训鉴定工作词典》,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
    ⑥汤向玲:《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2006年。
    ①《哈佛管理前沿》,《哈佛管理通讯》编辑组编:《重塑:设计你的职业生涯》,丁春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②同注释1
    ③http://drbeverlygrissom.com/
    ④时小燕:《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与对策分析》,硕士学位论文,河海大学,2007年。
    ⑤汪智汉、吴猛:《津贴志愿者及其论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⑥王三意:《浅析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社会功能》,《青年探索》2009年第4期。
    ⑦常春梅:《从青年发展看“青年志愿者行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①卓凯:《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就业作用的实证研究》,《财经界》2008年第2期。
    梁绿琦:《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成才》,《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第11期。
    ①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①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90-292页。
    ①贺腾飞,肖海雁:《当代青年职业价值观问题研究》,《太原科技》2008年第5期。
    ②Ros M, Scohwarz S H, Surkiss S. Basic individual values, work values, and the meaning of work.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1999,48(1):49-71.
    ①程良越、王建农.《职业生涯辅导》,香港:点道国际DICC,2007年,第149页。
    ①程良越、王建农.《职业生涯辅导》,香港:点道国际DICC,2007年,第149页。
    [1]丁元竹.《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2]丁元竹、江汛清.《志愿活动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3]田军.《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
    [4]黄中天.《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5]程良越、王建农.《职业生涯辅导》,香港:点道国际DICC,2007年。
    [6]江汛清.《与世界通行——全球化下的志愿服务》,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7] 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陈会昌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
    [8]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9]秦晖.《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比较研究》,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陈立思:《建立和谐社会:志愿服务的历史使命和发展机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1]陈立思:《关于志愿服务未来发展的两个重要问题》,北京大学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编,《中国志愿服务回顾与展望学术论坛论文集》,北京:2007年。
    [12]常春梅:《从青年发展看“青年志愿者行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3]仇力平:《上海社区的志愿者活动》,《社会》1998年第2期。
    [14]丁元竹:《国外志愿服务的发展》,《社区》2005年第4期。
    [15]李家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BC——写在新生入学之际》,《北京教育》2006年第10期。
    [16]吴鲁平、牛茜:《志愿者的收获和快乐功效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2期。
    [17]吴鲁平:《志愿者的参与动机:类型、结构——对24名青年志愿者的访谈分析》,《青年研究》2007年第5期。
    [18]吴鲁平:《志愿者参与动机的结构转型和多元共生现象研究——对24名青年志愿者的访谈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2期。
    [19]方巍:《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社会化的拓展》,《青年探索》1997年第1期。
    [20]金大陆、袁沛林:《上海青年心目中的志愿者行动——关于对青年志愿者行动认识、理解与心态的调查》,《当代青年研究》1998年第3期。
    [21]李春宏、王杏珍:《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文化内涵分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22]张华:《多维视野中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5期。
    [23]谭建光:《志愿服务的社会辐射:从城市到农村—对广东省宝安、番禺、南海三地区的调查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5期。
    [24]谭建光:《社会转型时期的志愿服务与人文精神》,《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25]谭建光:《深圳青年志愿者的个案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26]谭建光、何国森、刘珊:《中小城镇青年志愿服务发展模式初探——对广东省佛山市的调查分析》,《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27]谭建光:《志愿服务与义务工作:两种观念影响下的行为模式——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为个案的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28]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团体的政治文化功能探讨》,《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29]刘秋颖、郑浣淑(韩)、苏彦捷:《人格与职业兴趣的关系:中韩比较的角度.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30]刘广珠、赵淑萍:《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与应用》,《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31]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心理学报》1999年第3期。
    [32]刘长江、郝芳:《职业兴趣的结构:理论与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1期。
    [33]马剑虹、倪陈明:《企业职工的工作价值观特征分析》,《应用心理学》1998年第4期。
    [34]夏青:《职业人格培养视野下高校图书馆关于队伍建设》,《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13期。
    [35]鲁建敏:《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及人格对职业兴趣影响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36]赵鑫、王艳:《霍兰德职业人格——工作环境类型理论及其启示》,《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37]吕国富:《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38]杨静、张进辅:《青年职业价值观研究述评》,《价值工程》2004年第9期。
    [39]宁维卫:《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社会心理学研究》1991年第2期。
    [40]罗成俊:《大学教师职业人格之于学生学业发展的意义》,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6年。
    [41]王振华:《大学生工作价值观及其与职业兴趣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2] Holland, J. L. , Making vocational choice:A theory of career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43] Surkis.S.(1992).Work values: Influences of basic individual values and education level on their importance.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The Hebrew University, Jerusalem.
    [44] Roen S. An underlying strueture of motivational need taxonomies: across-cultural confirmation. In: Triandis HC, Dunnette MD, Hough L M. Handbook of industrial & organizational Psyehology(2), New York: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Inc, 1994, 241一269.
    [45] Ros M, Scohwarz S H, Surkiss S. Basic individual values, work values, and the meaning of work.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1999,48(1):49-71.
    [46] Schwartz S H.A theory of cultural values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work.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1999,48(1):23-47.
    [47]John Wilson, Marc. Musick: Who cares? Toward an Integrated Theory of Volunteer Work,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97,10.
    [48]Peggy A.Thoits, Lyndi N. Hewitt: Volunteer Work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Vol.42,No.2(Jun.,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