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国时期安徽矿业研究(1912-1945)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安徽省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种类繁多。以煤、铁、铜为主,兼有其他矿产。其中,部分矿产产量曾居全国首位,在能源供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清末以来,由于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的影响,安徽矿业开始起步,以池州煤矿最先利用机器生产为标志,逐渐步入近代行列。甲午战争后,外国商人在安徽创办了一系列矿厂,安徽地方人士也掀起了办矿热。随着对矿业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安徽民众开始从外国人手里争夺矿权以收回自办。但由于办矿者缺乏矿业知识、生产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等主观原因,致使办矿费工费时。加上日本低价收购铁矿、北洋军阀抢占矿山等外在因素,使安徽矿业发展遇到种种困难。但不可否认,清末民初,安徽矿业还是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安徽矿业出现衰败趋势。这一时期无论是官矿还是商矿,请领的矿区均为数不少,但因经费不足,拖欠矿税而被注销的矿区也不少。而日本压价采购矿石,更是雪上加霜,矿业看起来极不景气。但30年代创办的淮南煤矿给安徽矿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其从组织机构、交通运输到产销途径、生产设施都表现出良好的状况,这与政府资本的注入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问题,当时有关人士提出了种种意见和建议,力图振兴安徽矿业。对于存在问题严重的个别矿厂,如水东矿厂和馒头山矿厂,政府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整顿,从筹款到工程修筑都全面指导和参与,力图使矿厂营利。
     抗战时期,日本利用华中振兴公司、华中矿业公司以及傀儡政权,对安徽地区包括矿业在内的经济事业进行了掠夺和统制,大量铁矿被运回日本或者用于战争。日本主要掠夺马鞍山铁矿和淮南煤矿等重要矿山,牵涉到的公司有裕繁公司、宝兴公司等铁矿公司和淮南煤矿公司,这些公司被日本不同程度地控制和利用,成为其原料产地。国难当头,民众主张和日本断绝一切经济往来,更不容许矿产输往日本。但是裕繁等公司为了自身利益,继续向日本输出矿砂,致使民怨沸腾。安徽民众抗议无效时甚至诉诸首都抗日救国会,请其制止这一行为。首都抗日救国会派人对这种行为进行了惩罚,但效果并不理想。抗战胜利后,大部分矿业公司被国民党当局接收,安徽矿业走向衰落。
It has a variety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Anhui Province, especially in Coal, iron and copper, with other minerals, some of which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among the nation's mineral energy supply. Since the late Qing Dynasty, by foreign capitalism and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Anhui mining industry started, and gradually into ranks of modern times, the first use of the machine is in Chizhou coal production as the symbol. 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 foreign businessmen established a series of mines in Anhui Province, and some locals also set up mine. As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mining, Anhui people began to compete for mineral rights from the hands of foreigners.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poor mining knowledge, backward technology, outdated equipment and other subjective reasons, mining industry resulting in time-consuming work. With the Japanese low-cost acquisition of iron sand, the warlords capturing the mines and so on, so that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development of Anhui mines. Undeniably,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in China, Anhui mining developed to some extent.
     In the 1920s and 1930s, Anhui mining arise downdraght year by year. During this period, whether official or commercial mines, which are a large number of, for lack of funds and arrears in tax, a lot of mine were cancelled. Even worse, the Japanese put ore prices down. Mining industry looks very bad. But Huainan Coal Mine brings vitality in the 1930s from the organization, transportation to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production facilities. Official capital are closely linked. In order to solve problems in this period, specialists concerned in various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trying to revive the mining industry of Anhui. For individual mines having serious problem, such as Shuidong Mine and Mantou Mine, Government carried out focused works from the fund-raising to building in a comprehensive guidance and participation, trying to make mines profitable.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the Japanese set up the revitalization of companies and mining companies in Central China, and the puppet regime, controlled and plundered economic enterprise including mining in the region. And a large number of iron ore was shipped back to Japan or for war. They mainly plundered some important mines such as the Ma On Shan Iron and Huainan Coal Mine, which related Yufan Company, Baoxing Company and Huainan companies. These companies are controlled by Japan to some extent as sources of raw materials. China being faced with a crisis, the public of Anhui advocated cutting off all economic ties with Japan, not allowing minerals to be lost in Japan. But Yufan and other companies continued selling a large number of mines in the pursuit of profit, resulting in people's sulking. People began to protest against their behavior, even resort to the anti-Japanese organization of capital, making them stop this behavior.The anti-Japanese organization of capital put punishment on them. But effect is not idealistic. After the war, most of mining companys were seized by the Kuomintang authorities. In short, Mining industry of Anhui was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decline.
引文
①戴慧珍,王鹤鸣,杨雨润等著:《安徽现代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4页。
    ①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95页。
    ②翁飞等著:《安徽近代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32页。
    ③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95页。
    ④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计划统计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①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计划统计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②翁飞等著:《安徽近代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35页。
    ①安徽省图书馆藏:《安徽省六十县产业调查繁表》,编者、版次不详,第1612页。
    ②王鹤鸣:《安徽近代经济探讨(1840-1949)》,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第35-36页。
    ①王生怀:《民国时期安徽文化与社会研究(1912-1937)》,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53页。
    ②安徽建设厅编译处:《安徽建设》第16-17号合刊,安徽省政府建设厅发行,第72-85页。
    ③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计划统计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①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 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101页。
    ①安徽建设厅编译处:《安徽建设》创刊号,安徽省政府建设厅发行,第11页。
    ②安徽省政府统计委员会:《安徽省统计年鉴》,出版社不详,1934年,第336页。
    ①安徽省政府秘书处:《安徽政治》第4卷第9期,安徽政治社,第6页。
    ①中国政协会议安徽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13辑,安徽省出版局内部发行,1983年,第84页。
    ②淮南煤矿局编印:《淮南煤矿六周纪念特刊》,出版社不详,1936年,第201页。
    ③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00页。
    ①安徽建设厅编译处:《安徽建设》第16-17号合刊,安徽省政府建设厅发行,第54页。
    ②马鞍山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马鞍山文史资料第四辑》,出版社不详,第46页。
    ①冯之:《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掠夺安徽矿山的概况》,载《工商史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页。
    ②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第412页。
    ①淮南煤矿局编:《淮南煤矿》,出版社不详,1934年,第1-2页。
    ①淮南煤矿局编印:《淮南煤矿六周纪念特刊》,出版社不详,1936年,第72页。
    ①淮南煤矿局编印:《淮南煤矿六周年纪念特刊》,出版社不详,1936年,第301页。
    ①安徽建设厅秘书处编辑股:《安徽建设季刊》1933年第1卷第1期,安徽建设厅发行,第90页。
    ②淮南煤矿局编印:《淮南煤矿》,出版社不详,1935年,第42页。
    ①根据淮南煤矿局编印的《淮南煤矿》(1935年)第15-16,18-19,21,24页绘制。
    ②淮南煤矿局编:《淮南煤矿》,出版社不详,1934年,第18页。
    ①淮南煤矿局编印:《淮南煤矿》,出版社不详,1934年,第21-22页。
    ①淮南煤矿局编印:《淮南煤矿》,出版社不详,1935年,第44-45页。
    ②沈世培:《文明的撞击与困惑:近代江淮地区经济和社会变迁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7页。
    ①淮南煤矿局编:《淮南煤矿》,出版社不详,1934年,第4页。
    ②淮南煤矿局编:《淮南煤矿》,出版社不详,1934年,第4页。
    ③淮南煤矿局编印:《淮南煤矿六周纪念特刊》,出版社不详,1936年,第237页。
    ④淮南煤矿局编:《淮南煤矿》,出版社不详,1934年,第8页
    ①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201页。
    ①安徽省建设厅秘书处编辑股:《安徽建设季刊》1933年第1卷第1期,安徽建设厅发行,第74页。
    ②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21页。
    ①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4-5页。
    ②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13页。
    ③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13页。
    ④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14页。
    ①马鞍山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马鞍山文史资料第四辑》出版社不详,1987年,第11页。
    ②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39页。
    ①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 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84页。
    ②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 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82页。
    ③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 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36页。
    ①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36页。
    ②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36页。
    ③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36页。
    ④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82页。
    ⑤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99-100页。
    ①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100页。
    ②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101页。
    ①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83页。
    ②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38页。
    ③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37页。
    ①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73页。
    ②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264页。
    ③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264页。
    ①安徽建设厅秘书处编辑股:《安徽建设季刊》1933年第1卷第1期,安徽建设厅发行,第82页。
    ①安徽建设厅秘书处编辑股:《安徽建设季刊》1933年第1卷第1期,安徽建设厅发行,第89页。
    ②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99页。
    ③安徽建设厅秘书处编辑股:《安徽建设季刊》1933年第1卷第1期,安徽建设厅发行,第89页。
    ①安徽省建设厅编译处:《安徽建设》1929年第5期,安徽省政府建设厅发行,第17页。
    ②安徽省建设厅编译处:《安徽建设》1929年第5期,安徽省政府建设厅发行,第16页。
    ③安徽省建设厅编译处:《安徽建设·计划》1929年第1期,安徽省政府建设厅发行,第15页。
    ①安徽省建设厅编译处:《安徽建设》1929年第5期,安徽省政府建设厅发行,第17页。
    ②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煤炭工业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86页。
    ①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91页。
    ②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90页。
    ①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煤炭工业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80页。
    ①安徽省建设厅编译处:《安徽建设·计划》1929年第1期,安徽省政府建设厅发行,第14页。
    ①戴逸,汪润元主编:《中国近代史通鉴1840-1949》,红旗出版社,1997年,第627页。
    ②安徽省建设厅编译处:《安徽建设·论著》1929年第7期,安徽省政府建设厅发行,第10页。
    ①安徽省建设厅编译处:《安徽建设·论著》1929年第7期,安徽省政府建设厅发行,第13页。
    ②安徽省建设厅编译处:《安徽建设·论著》1929年第6期,安徽省政府建设厅发行,第11页。
    ③安徽省建设厅编译处:《安徽建设·报告》1930年第15期,安徽省政府建设厅发行,第11页。
    ①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总述》,方志出版社,1999年,第86页。
    ①黄美真主编:《日伪对华中沦陷区经济的掠夺与统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27页。
    ①黄美真主编:《日伪对华中沦陷区经济的掠夺与统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65页。
    ①黄美真主编:《日伪对华中沦陷区经济的掠夺与统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02页。
    ②黄美真主编:《日伪对华中沦陷区经济的掠夺与统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76页。
    ①安徽省档案馆编:《日本侵略安徽罪行史料》,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1页。
    ②安徽省档案馆编:《日本侵略安徽罪行史料》,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1页。
    ①安徽省档案馆,蚌埠市档案馆:《日本侵华在安徽的罪行》,皖内部图书95-034号,第153-154页。
    ②黄美真主编:《日伪对华中沦陷区经济的掠夺与统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39页。
    ③黄美真主编:《日伪对华中沦陷区经济的掠夺与统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40页。
    ①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出版社不详,1984年,第233-234页。
    ①马鞍山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马鞍山文史资料第四辑》,出版社不详,1987年,第56页。
    ①马鞍山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马鞍山文史资料第川辑》,出版社不详,1987年,第61-63页。
    ②《当涂福利民铁矿公司一再出售铁砂与日商该县抗日会请京会协助制止》,载《新京日报》1933年7月22日。
    ①《当涂利民铁矿公司以铁砂输日罚金二万》,载《新京日报》1933年2月18日。
    1.安徽建设
    2.安徽建设季刊
    3.安徽实业杂志
    4.安徽政治
    1.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总述[M],方志出版社,1999.
    2.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计划统计志[M],方志出版社,1998.
    3.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煤炭工业志[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
    4.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地质矿产志[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
    5.淮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淮北市志[M].方志出版社,1999.
    6.淮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淮南市志[M].黄山书社,1998.
    7.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当涂县志(一》[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8.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当涂县志(二)[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9.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宁国县志[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0.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南陵县志[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1.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芜湖县志[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2.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宿松县志(一)[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3.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宿松县志(二)[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4.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怀宁县志[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5.鲁式毅等编.当涂县志稿[M],抄本,1936.
    16.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六十县产业调查繁表(上)[M],编者、版次不详.
    17.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六十县产业调查繁表(中)[M],编者、版次不详.
    18.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六十县产业调查繁表(下)[M],编者、版次不详.
    19.安徽省政府编.安徽概览)[M],[安庆]:安徽省政府,民国三十三年(1944)
    20.安徽省建设厅秘书室编辑.安徽战时经济建设论丛[M],安徽省建设厅,民国三十四年(1945)
    21.东亚同文会编.安徽省志(1-2)册[M],民国手抄本.
    22.安徽省档案馆,蚌埠市档案馆.日本侵华在安徽的罪行[M],皖内部图书 95-034号.
    23.淮南煤矿局编印.淮南煤矿六周纪念特刊[M],出版社不详,1936.
    24.淮南煤矿局编.淮南煤矿[M],出版社不详,1934.
    25.马鞍山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马鞍山文史资料第四辑[M],出版社不详,1987.
    26.马鞍山地方志办公室编.马鞍山市志资料第一辑[M],出版社不详,1984.
    27.陈真,姚洛,逢先知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
    28.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三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
    29.白家驹.第七次中国矿业纪要[M].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1945.
    30.谢家荣.第二次中国矿业纪要[M].农商部地质调查所,1924.
    31.侯德封.第三次中国矿业纪要[M].农矿部地质调查所,1929.
    32.侯德封.第四次中国矿业纪要[M].实业部地质调查所,1932.
    33.侯德封.第五次中国矿业纪要[M].实业部地质调查所,1935.
    34.经济部编.矿业法规第2集[M].经济部,1939.
    1.沈世培.文明的撞击与困惑:近代江淮地区经济和社会变迁研究[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2.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3.安徽省政府统计委员会.安徽省统计年鉴[M].1934.
    4.王生怀.民国时期安徽文化与社会研究(1912-1937)[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5.王鹤鸣.安徽经济探讨(1840-1949)[M],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
    6.翁飞等著.安徽近代史[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7.戴慧珍,王鹤鸣,杨雨润等.安徽现代史[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
    8.欧阳发,周明洁,施立业主编.经济史踪[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9.陆德生,徐承伦,张伟主编.政治风云[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10.金妤,陈文等编著.锦绣安徽——淮南卷[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11.戴逸,汪润元主编.中国近代史通鉴1840-1949[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
    12.黄美真主编.日伪对华中沦陷区经济的掠夺与统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3.徐梗生.中外合办煤铁矿业史话[M].商务印书馆,1947.
    14.谭熙鸿.十年来之中国经济[M].中华书局,1948.
    15.伍启元.中日战争与中国经济[M].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
    16.谢国兴著.中国近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M].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
    17.丁文江.中国官办矿业史略[M].地质调查所,1928.
    18.马韵珂著.中国矿业史略[M].开明书店,1932.
    19.丁文江著.外资矿业史资料[M].古籍网http://youa.baidu.com/item/38e30d4779feef337a0ee7e4,1929.
    20.丁格兰(F. R. Jegengren)著;谢家荣译.中国铁矿志汉英对照下[M].农商部地质调查所,1923.
    21.胡荣铨.中国煤矿[M].商务印书馆,1934.
    22.周开庆.民国经济史[M].台湾华文书局印行,1967.
    23.陆仰渊,方庆秋主编.民国社会经济史[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24.《旧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编写组.旧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M].人民出版社,1977.
    25.虞宝棠.国民政府与民国经济[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6.傅英主编.中国矿业法制史[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
    27.(澳)赖特著,丁长清译.中国经济和社会中的煤矿业[M].东方出版社,1991.
    28.清庆瑞.抗战时期的经济[M].北京出版社,1995.
    29.张公权.中国通货膨胀史[M].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
    30.孙健.中国经济史—近代部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31.史全生主编.中华民国经济史[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32.中国企业史编辑委员会编.中国企业史(近代卷)[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33.唐凌.开发与掠夺一一抗战时期的中国矿业[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4.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M].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1.
    35.重庆市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经济法规(上、下)[M].档案出版社,1992.
    36.纪辛.矿业史话[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工矿业[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38.《中国矿床发现史.安徽卷》编委会编.中国矿床发现史.安徽卷[M].地质出版社,1996.
    39.马茂棠.安徽航运史[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40.徐则浩.安徽抗日战争史[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41.唐力行.明清以来徽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M].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42.宓汝成.中华民国铁路史资料[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3.王燕国.中国矿业风采录[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4.吴晓煜.矿业史事杂俎[M].齐鲁书社,2003.
    45.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清代的矿业[M].中华书局,1983.
    46.《中国近代煤矿史》编写组编写.中国近代煤矿史[M].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
    1.冯之.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掠夺安徽矿山的概况》[J],《工商史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2.程华亭.我所知淮南煤矿的缘起[J].《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13辑,安徽省出版局内部发行,1983.
    3.汪敬虞,李一诚.中国工业发展初期的工矿统计表[J].近代史资料,1954(2).
    4.王可风.辛亥革命前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我国矿山[J].学术月刊,1957(10-12).
    5.于中.英帝在安徽铜官山矿的侵略活动[J].史学月刊,1960(1).
    6.王立达.抗日战争期间内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沦陷区设立的中国合办事业[J].史学月刊,1960(2).
    7.何玉畴.1905-1909年安徽绅商资产阶级在收回铜官山矿权斗争中的两重性[M].历史教学与研究,1960(5-6).
    8.柳仲文.日本帝国主义对近代钢铁工业的垄断[C].历史论文选集(合肥师范),1961.
    9.黄德鹤.官僚买办集团是怎样掠夺淮南煤矿的[J].江淮研究,1965(1).
    10.林敦奎,梅负.中国早期煤矿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J].新建设,1965(6).
    11.马陵合,徐希军.抗战前十年国民党安徽地方政权中党政矛盾和派系斗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28(4)].
    12.王鹤鸣.安徽近代煤铁矿业的三起三落[J].淮北煤师范学报,1986(3).
    13.陈蕊,窦祥铭.民国时期安徽匪患特点及成因初探[J].巢湖学院学报,2009(4)
    14.汪志国.民国时期安徽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及灾害救助[J].灾害学,2009[24(3)].
    15.沈寂.清末收回铜官山利权运动[J].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1983.
    16.乔志强.辛亥革命前的收回矿权运动[J].近代史研究,1981(3).
    17.刘世龙.略论收回利权运动对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J]、历史教学,1985(5).
    18.邵春宝.试论清末厘金对民族资本的摧残[J].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84(6).
    19.程麟荪.论抗日战争前资源员委员会的重工业建设计划[J].近代史研究,1986(2).
    20.黄逸平.旧中国的钢铁工业[J].学术月刊,1981(4).
    21.刘国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对华工矿业投资及掠夺[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9(6)].
    22.徐友春.日本在沦陷区的经济掠夺与政治统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5(4).
    23.唐锡强.抗战时期日伪对安徽经济的掠夺[J].安徽史学,1994(4).
    24.唐凌.抗战时期的中国煤矿市场[J].近代史研究,1996(5).
    25.唐凌.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矿业政策[J].抗日战争研究,1993(4).
    26.王卫星.抗战时期资源委员会厂矿的兴衰[J].江海学刊,1996(5).
    27.刘影,施式亮.中国近代煤矿业发展历程及煤矿事故概况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1)].
    28.徐建生.民国初年经济政策的背景与起步[J].民国档案,1998(10).
    29.张连红.民国时期中央经济机构演变述略[J].南京师大学报,1997(1).
    30.宗玉梅,林乘东.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工业政策初探[J].民国档案,1994(2).
    31.陈克俭.试论国民党政府时期工商税收的特点、性质和作用[J].厦门大学学报,1986(4).
    32.庄廷江.抗日时期四川煤矿业研究[D].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7.
    33.匡济才.抗战时期四川矿业述论[D].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2.
    34.姚荣荣.民国时期广东的矿业管理(1927-1937)[D].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