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山西近代煤矿企业的个案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山西地处内陆,受外来近代文化影响较晚,近代工业的起步迟,发展也相对落后于自洋务运动就迅速发展的江南及沿海地区。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国内外人士纷纷关注到山西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具有战略性地位的煤炭资源储量巨大,但真正的近代工业化煤炭企业一直到20世纪初才在山西开始产生。山西的地主、商人、票号商投资近代工业,山西地方政府也开始关注近代工业。尤其是在山西争矿运动的过程中,在各界爱国同胞的支持下,山西绅商创办了山西第一家近代煤矿企业“保晋矿务公司”。这是山西近代工业中资金比较雄厚、相对成规模的第一个民族资本主义煤矿企业,也是山西煤炭工业史上进入机械与半机械化采煤的开始。它的创办与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山西民族工业的发展,使山西近代的采煤工艺从原始镐刨人背的土法开采,转变为机械和半机械化生产,许多民间的小型煤窑也转向规模化、企业化生产,山西的煤炭市场从原来的民用煤为主转化为工业能源用煤与普通民用煤并重。特别是保金矿务公司以现代企业形式组建,并使用机器生产,初步确立煤钢结合的生产模式,公司还在山西各地建立分公司生产和销售煤炭,某种程度上开始了山西近代采煤业、钢铁和机械工业相结合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促进了山西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当然,正由于它是山西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保晋公司在发展中会面临各种问题,反映了山西近代工业化所遇到的经济和社会困境,但是,作为山西近代第一个民营的近代煤矿企业,它在山西近代地方工业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任何其他企业都不能取代的,它对20世纪山西工业化的发展具有历史性的长久影响。
Shanxi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inland, modern culture by external influence is late, the modern industry started late,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backward in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i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jiangnan and coastal areas. The19th century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t home and abroad to have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Shanxi abundant mineral resources, especially in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strategic position of huge reserves of coal resources, but the real modern industrialization coal enterprise has always been to20century began to produce it in Shanxi. The landlord, businessmen, Shanxi exchange business investment modern industry, Shanxi local government also begins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modern industry. Especially in Shanxi for ore athletic process, patriotic compatriots i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under the support of Shanxi businessmen founded the first commercial Shanxi modern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Directors of the Baojin company in Shanxi Province". This is modern industrial capital in Shanxi Province is abundant, relative to the size of the first national capitalism in coal mine enterprises, Shanxi coal industry to the mechanical and half mechanization mining start. It star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greatly stimulated the development of Shanxi national industry and make the mining technique of modern people back from the original picks planing of mining method, change is mechanical and half mechanization production, many of the small coal mines also turned to private enterprise scale, production, Shanxi coal market from the original civil coal primarily into industrial energy use coal and ordinary civil equal emphasis on coal. Especially the directors of the Baojin company in accordance with modern enterprise established form, and use the machine production, preliminary establishment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oal and steel production model, the Baojin company also establishing a branch office in different Shanxi coal production and sales and to some degree in shanxi coal industry began to modern industrial machinery, steel and the combin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model, promote the Shanxi modern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of course, is because it is the first modern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Shanxi, the Baojin company in developing will face all kinds of problems, reflects the modern industrialization of Shanxi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ifficulties, but, as the first modern private of shanxi coal mine enterprises modern, it in Shanxi modern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where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any other enterprise can replace, it of the20th century the development of Shanxi industrialization of historical long-term effects.
引文
①《张之洞.致西安鹿尚书》,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初二日亥刻发,《张文襄公全集》卷67。
    ①陈会谷:《中国之煤矿》,《东方杂志》,1912年,第四号,第4页。
    ①郭廷以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矿务档》(山西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年,第1883页。
    ②李思涵:《晚清的收回矿权运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0年,第205页。
    ①李思涵:《晚清的收回矿权运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0年,第205页。
    ②李思涵:《晚清的收回矿权运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0年,第207页。
    ③李思涵:《晚清的收回矿权运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0年,第251页。
    ④《张文襄公全集》卷154,《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十六日致太原胡抚台电》,引自李恩涵:《晚清的收回矿权运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0年,第220页。
    ①李思涵:《晚清的收回矿权运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0年,第214页。
    ②李思涵:《晚清的收回矿权运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0年,第224页。
    ③李思涵:《晚清的收回矿权运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0年,第224页。
    ④李思涵:《晚清的收回矿权运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0年,第232页。
    ⑤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10页。
    ①李思涵:《晚清的收回矿权运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0年,第236页。
    ②山西同乡会事务所编辑:《山西矿务档案》,山西晋新书社,1907年,第19页。
    ③曹惠明:《保晋档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6页。
    ①郭廷以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矿务档》(山西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0年,第1591页。
    ②李思涵:《晚清的收回矿权运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0年,第251页。
    ①李思涵:《晚清的收回矿权运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0年,第251页。
    ②李宏龄:《同舟忠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50页。
    ①《山西省主要煤矿者采掘面积表》,山西省实业厅发表,1934年,引自候振彤译编:山西历史辑览(1909—1943),山西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第100页。
    ②中共山西省调查研究室编:《山西省经济资料》第而分册,山西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08页。
    ①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102页。
    ②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103页。
    ③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103页。
    ④侯振彤译编:《山西历史辑览(1909—1943)》,山西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出版,1987年,第161页。
    ①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191页。
    ②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95页。
    ③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99页。
    ①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99页。
    ①朱荫贵:《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28页。
    ①《保晋公司报告书稿》,曹惠明:《保晋档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8页。
    ②刘存善:《从争矿运功到保晋矿务公司》,《文史月刊》,2000年,第7页。
    ①《保晋公司报告书稿》,曹惠明:《保晋档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8页。
    ①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12页。
    ①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13页。
    ①《保晋公司报告书稿》,曹惠明:《保晋档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9页。
    ②《山西保晋矿务公司章程》第32条,曹惠明:《保晋档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页。
    ③《山西保晋矿务公司章程》第32条,曹惠明:《保晋档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页。
    ①阳泉矿务局矿史编写组编:《阳泉煤矿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9页。
    ②《山两保晋矿务公司章程》第48条,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山西旧志二种》,附录:民国《山西省志》,中华书局,2006年,第570页。
    ③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55页。
    ④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55页。
    ①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60页。
    ②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60页。
    ③《保晋公司报告书稿》,曹惠明:《保晋档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5页。
    ①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61页。
    ①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61页。
    ②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61页。
    ③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63页。
    ①胡忠贵:《山西煤炭工业简史》,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6页。
    ②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32页。
    ①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33页。
    ①山西煤炭工业志编委会编:《山西煤炭炭工业志》,煤炭工业出版社,1991年,第164页。
    ②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26页。
    ③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44页。
    ①山西煤炭工业志编委会编:《山西煤炭工业志》,煤炭工业出版社,1991年,第100页。
    ②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98页。
    ③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99页。
    ①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95页。
    ②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95页。
    ①附《保晋公司关于矿共及保安诸规则》,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近保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3页。
    ②山西煤炭工业志编委会编:《山西煤炭工业志》,煤炭工业出版社,1991年,第175页。
    ③山西煤炭工业志编委会编:《山西煤炭工业志》,煤炭工业出版社,1991年,第129页。
    ①山西煤炭工业志编委会编:《山西煤炭工业志》,煤炭工业出版社,1991年,第623页。
    ②山西煤炭工业志编委会编:《山西煤炭工业志》,煤炭工业出版社,1991年,第514页。
    ①李思涵:《晚清的收回矿权运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0年,第203、204页。
    ②李思涵:《晚清的收回矿权运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0年,第207页。
    ③曹惠明:《保晋档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5页。
    ④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21页。
    ⑤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21页。
    ①曹惠明:《保晋档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8页。
    ②曹惠明:《保晋档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82页。
    ①曹惠明:《保晋档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82页。
    ②阳泉矿务局矿史编写组编:《阳泉煤矿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9页。
    ①阳泉矿务局矿史编写组编:《阳泉煤矿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99页。
    ②(日)富永健一著,董兴华译:《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现代化理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96页。
    ①(日)富永健一著,董兴华译:《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现代化理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9页。
    ②曹惠明:《保晋档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8页。
    ①阳泉矿务局矿史编写组编:《阳泉煤矿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84页
    ①阳泉矿务局矿史编写组编:《阳泉煤矿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84页。
    ②阳泉矿务局矿史编写组编:《阳泉煤矿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85页
    ③曹惠明:《保晋档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04页。
    ④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12页。
    ⑤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12页。
    ⑥虞和寅:《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印行,1926年,第12页。
    ①曹惠明:《保晋档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9页。
    ①《保晋公司报告书稿》,曹惠明:《保晋档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6页。
    ①《保晋公司报告书稿》,曹惠明:《保晋档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78。
    [1]曹惠明主编.保晋档案.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2]虞和寅.山西平定阳泉附近保晋煤矿铁厂报告.农商部矿政司.1926.
    [3](瑞典)新常富著,赵奇英、高时臻译.晋矿.山西大国民印刷厂.1913.
    [4]张捷夫.山西历史札记.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5]阳泉矿务局矿史编写组.阳泉煤矿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6]陈霈主编.阳泉市志.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
    [7]李浩、郭海.晋矿魂.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8]张秉权.山西工业基本建设简况.太原,山西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1987.
    [9]晋阳日报三十周年纪念特刊.三十年来之山西.三十年来之山西经济,1926.
    [10]李恩涵.晚清的收回矿权运动.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
    [11]山西同乡会事务所编.山西矿务档案.太原,山西晋新书社,1907年.
    [12]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史·卷六.近代卷·记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6.
    [13]张正明.山西工商业史拾掇.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14]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15]侯振彤译编.山西地方史志资料丛书之九.山西历史辑览(1909——1943).太原,山西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1987.
    [16]徐月文主编.张郑生、杨纯渊副主编.山西经济开发史.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
    [17]山西经济委员会.阎武宏.山西经济.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18]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山西省).南京,国际贸易局,1937.
    [19]乔志强.山西通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
    [20]山西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山西通志.第十二卷.煤炭工业志.北京,中华书局,1993.
    [21]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译.山西大观.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
    [22]全汉昇.山西煤矿资源与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关系.北京,中央研究院院刊,第三辑.
    [23]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编.近代的山西.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24]山西文史资料编辑部.山西文史资料全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
    [25]山西文史资料编辑部.山西文史资料精选.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
    [26]阳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阳泉市志.太原,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
    [27]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山西概况(下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28]山西煤炭志编纂办公室编.山西煤炭工业志.太原,煤炭工业出版社,1991.
    [29]景占魁.阎锡山与西北实业公司.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1.
    [30]谢家荣.中国矿业纪要第2次.北京,实业部地质调查所,1926.
    [31]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32]胡荣铨.中国煤矿(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33]董继斌等主编.晋商与中国近代金融.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
    [34]孙虞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序.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35]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下.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36]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四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
    [37]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编.旧中国开滦煤矿的工资制度和包工制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38]张忠民.艰难的变迁—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39]孔令仁主编.中国近代企业的开拓者.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40]张建波.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想.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41]张忠民、陆兴龙、李一翔主编.近代社会环境与企业发展.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42][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朱荫贵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3]徐鼎新.中国近代企业的科技力量与科技效应.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44]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二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45](澳)蒂姆·赖特著 丁长清译.中国经济和社会中的煤矿业.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46]沈阳炜主编.近代中国企业制度与发展.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47]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北京,中华书局,2001.
    [48]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9]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等.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0]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1]张仲礼主编.中国近代城市企业·社会·空间.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52](日)富永健一著.董兴华译.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现代化理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196.
    [53]马俊亚.规模经济与区域发展—近代江南地区企业经营现代化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4]王笛著译.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与微观世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5]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6]黄宗智.经验与理论 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7]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
    [58]杜赞奇.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59]彭久松.中国契约股份制.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1]国民政府工商部工商访问局.工商半月刊.1929年,15.
    [2]雒春普.晋商渠本翘与山西保晋矿务公司.经济问题,2007,2.
    [3]马伟.煤矿业与近代山西社会(1895-1936).山西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2007,6.
    [4]李丽娜、任吉东.铁路与山西近代煤矿业的发展:1907—1937.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1.
    [5]曾谦.近代山西煤炭的开发与运销.山西档案,2009,1.
    [6]卢润杰.渠本翘与山西现代工业现代教育.晋中学院学报,2008,4.
    [7]胡永华.官督商办企业:由传统向近代企业制度演进的过渡性组织形态.江汉论坛,2006,6.
    [8]姬沈育.从中国近代公司制度的失败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经济经纬,1998,6.
    [9]李玉、熊秋良.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史:史学领域的一块处女地.社会科学研究,1997,4.
    [10]吴静.技术引进和企业发展一章华毛绒纺织公司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1.
    [11]叶晓青.近代西方科技的引进及其影响.历史研究,1982,1.
    [12]吴静.近代中国民办企业的技术引进:以荣氏、刘氏、吴氏企业集团为中心(1866一1949).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5.
    [13]卢润杰.渠本翘与山西现代工业现代教育.晋中学院学报,第25卷,2008,2.
    [14]刘存善.从争矿运动到保晋矿务公司.文史月刊,2000,7.
    [15]行定远.山西民众争矿运动及晋矿归公运动.文史月刊,1998,2.
    [16]曹惠民、吕新.保晋公司档案:尽显山西近代保矿风云.山西档案,2010,2.
    [17]李玉.中国近代企业史研究概述.史学月刊,2004,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