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偏离”与“重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从角色理论的视角出发,提出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变迁过程是社会变革与转型期大学生群体经历角色的多元化及其冲突与整合,克服角色偏离、实现政治人角色重构的过程。角色的冲突与整合构成了当代大学生“个人——社会”关系变动的重要内容,并对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变迁产生重要影响。作为中国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的真实写照,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变迁过程体现出社会变革与转型期社会结构对于角色的重新安排以及个人在角色选择与角色扮演中的积极作用,折射出社会转型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重要特征。
     文章内容一共包括八个部分。
     第一章,导言部分。介绍论文的选题及研究意义、研究进展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假设、理论选择与核心概念,以及研究方法等内容。
     第二章,从角色社会化的视角分析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内在结构及其特征、发生的机制与过程。大学生的社会角色具有过渡性、多重性和多变性特征。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发生过程是大学生接受、学习和发展政治传统、政治知识、政治技能,形成相对稳定成熟的社会政治心理倾向,并开始以正式的和独立的政治人身份学习和扮演其在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角色,从而使自己逐渐由一个自然人或一个非政治人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
     第三章,论证了社会因素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及其变迁过程的外在制约性。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结构乃至观念的变革,推动了传统政治角色向现代政治角色的转变,加速了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的成熟,促进政治心理培育方式的转变,但同时也对当代大学生的角色意识与政治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引发角色冲突与混乱、导致角色偏离与迷失。
     第四章,论证了个体意识的发展在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变迁中的主导作用。当代大学生角色的社会化过程是大学生群体主体地位的渐进获得过程。这是一个独特的社会角色类型走向独立、步入成熟的过程。自我意识的发展,主体意识的形成,以及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构成当代大学生积极演绎多元社会角色的主观条件,既是引发当代大学生角色冲突与角色偏离的主观原因,也是克服角色偏离,实现角色重构的内在动力。
     第五章与第六章分别论证了当代大学生角色冲突与整合的过程对其政治心理的直接影响。第五章主要分析角色的多元化及其冲突导致政治人角色发生偏离。变革社会中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带来当代大学生社会角色的多元化,引发了角色之间的相互冲突,从而使得政治人的传统身份与地位受到挑战,出现了部分偏离的现象;第六章主要分析角色冲突的化解与多元社会角色的整合推动了政治人角色的重新结构化,使得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经历了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政治人的身份和地位得以重新确立。
     第七章考察了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变迁的历史过程与现实表现、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变化趋势。与角色的觉醒、冲突、调整与适应过程相一致,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变迁经历了萌动、失衡、整合与重构的历史过程,在政治价值取向、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以及政治行为选择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并呈现出理性化、功利化、现实化、多元化的主导趋势。
     第八章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并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人角色的培育和政治心理的健康发展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On a perspective of Role Theory,this thesis argues that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s' psychology is a process of overcoming deviation of roles,achieving political roles of undergraduates as a collective group by dealing with diversity of roles and social and psychology crisis.The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of roles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dividual—society' relation of undergraduates' and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graduates' political psychology changes.As the real reflection of Chines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istorical change,the change of 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s' psychology embodies the social re-arrangement of roles and the individual's active choice and action of roles in China's Social Changes,and reflects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es of Chinese social structure during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globalization.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chapters.
     Chapter 1 is the introduction.It introduces the subject and the meaning of this research,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basic ideas,hypothesis,theories choice, core concepts and methodology.
     Chapter 2 deals with the inner structure,characteristics,mechanism and process of undergraduates' psychology on a perspective of role socialization. The process of undergraduates' psychology is a process during which they accept,learn and develop political traditions,knowledge and skills to shape comparatively stable political psychological political trends,to play the roles of formal and independent political actors,thus to turn them into political men from natural individuals or non-political men.
     Chapter 3 argues the Social factors' positive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s' psychology change.The changes of Chinese economical, political and social structures and ideas in globalization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political roles to contemporary political roles, accelerate the growing of undergraduates' psychology,advances the changes of methodology of cultivation of political psychology.But they also have negative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s' role sense and political psychology by raising role conflicts and confusion,deviation and missing.
     Chapter 4 deals with the predominant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awareness on 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s' psychology change.The socialization of 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s is a gradual process of gaining subjectivity, which is a unique kind of role' turning into independence and growing up. The developing of self-awareness,shaping of subjectivity,together with values diversity constitutes the subjective conditions for 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s' active multi roles,which are not only the subjective reasons role conflicts and deviation,but also the inner force to overcome role deviation to achieve role reconstruction.
     Chapter 5 and Chapter 6 deal with the direct influence of 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s' socialization on their political psychology.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s achieve role integ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role of political men after role conflicts and devi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ciety and individuals.Chapter 5 mainly deals with role diversity and role deviation led by role conflicts.The multi-value orientation in a changing society leads to the diversity of undergraduates' roles and their role conflicts,to challenge the traditional identities and positions with role deviation in some degree. Chapter 6 argues that the resolving of role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of multi-roles promotes the re-structure of political men's roles,to lead a transformation of undergraduates' psychology from traditional one to a contemporary one and thus the re-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men' identities and positions.
     Chapter 7 deal with the history,current situation,main characteristics, problems and changing trends of 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s' psychology. The same to role awareness,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s' psychology goes through a process of intimating, unbalancing and reconstruction.They show timely characteristics in political values,cognition,emotion,evaluation and actions.The dominant trend is to be rational,utilitarian,realistic and to seek diversity.
     chapter 8 concludes the thesis and deals with and outlook the cultivation of 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s' political rol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s' healthy psychology.
引文
[1]卢志高,罗宏远,当前青年主要政治思想倾向剖析,青年研究,1990(4);张树辉,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探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6);
    [1]林嘉诚著,政治心理形成与政治参与行为,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78页;
    [1]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0-102页.
    [1]王晓燕,冲突与整合——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变迁,当代青年研究,2004(4);
    [1][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50页;
    [2]这四种模式指政治化、个人化、理想化与制度化.“政治化使孩童学习权威的存在;个人化使孩童先认同个人,再认同制度;理想化使孩童产生英雄崇拜或信任;制度化则使孩童能逐渐认同政府为制度.”[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07页;
    [1]D·J·Elkins.Globalization,Tolecommunication and Virtual Ethnic Communities[J].International Science Review,1997:18;
    [2][荷兰]亨克·德克尔.政治社会化理论与研究:现状EB/OL].http://www.polisino.org/pool/zzshhllyyj.htm,2005-08-20.
    [3]美国部分数据出自:夏人青,美国当代大学生状况评介,高等教育研究1996(2);
    [1]日本部分数据出自:张广平编译,日本青年政治意识的变化——从70年代到90年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4);
    [1]郭亨杰,心理学:学习与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128页;
    [1][美]阿尔蒙德,小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页;
    [1]“选举”部分数据出自:赵勇,美国青年“远离选举”政治现象分析,当代青年研究,2001(2);
    [1]张兴慧,美青年人看不上大选,中国青年报,2000年10月24日:
    [1]详见R.Linton,The study of Man,(New York:Appleton),转引自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四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彼特·布劳,不平等与异质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陈映芳,“关于在青年社会学中导入角色理论的理论思考”,社会学研究,2000(6);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版:第109-110页;
    [1]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70页;
    [2]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75页;
    [3]张日昇,同一性与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一同一性地位的构成及其自我测定,心理科学,2000(4);
    [4]Kit Welclean.Erik Erikson:His Life,work and Significance,Philadelphia:Open University Press,2000年版:第50页;
    [1][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著,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4页;
    [2]G R Adairs,Adolescent Identity Formation[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2年版:第9页;
    [3]Marcia JE.3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 Identity StatU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66年版:第551-558页;
    [1]陈义平著,政治人:模铸与发展——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公民政治分析,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
    [1]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61页.
    [1]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5页;
    [2]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3页;
    [3]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4页;
    [1]昝宝毅,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社会,1987年(1),转引自:丁水木,张绪山著,社会角色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
    [2]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41页.转引自:丁水木,张绪山著,社会角色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7页;
    [1][美]乔纳森·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第48页;
    [2]丁水木,张绪山著,社会角色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7页;
    [3]中国社会学函授大学教学参考资料(五),第117页。转引自:丁水木,张绪山著,社会角色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7页;
    [4]邓肯·米切尔主编,新社会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265页。转引自:丁水木,张绪山著,社会角色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7页;
    [5]陈映芳,“关于在青年社会学中导入角色理论的理论思考”,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
    [1]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转引自谢维和,陆建华,曲力秋著,当代青年社会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第235页;
    [1]林嘉诚著,政治心理形成与政治参与行为,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87-226页;
    [1]房宁 王炳权 马利军等著,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1]姜素红,法治意识的培养与强化,湖湘论坛,2006年第3期;
    [2][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胡子祥,当代大学生社会参与意识的实证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5):
    [1][美]理查德·布伦盖特,玛格丽特·布伦盖特,孙忠雄译,生命过程与代政治学,当代青年研究,1990(5);
    [1]谢维和,陆建华,曲力秋著,当代青年社会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第235页;
    [2]张世欣著,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8月版:第258-259页;
    [1]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71-375页。奚从清,俞国良,角色理论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4-155;
    [2]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金国华主编,青年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页;
    [1][日]关忠文编著,习川,黄奔译,青年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1]楼培敏,“国外青年心理研究的多维趋向”,当代青年研究,1994年第2期;
    [1]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36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
    [1]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7-158页。
    [1]详见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林嘉诚著,政治心理形成与政治参与行为,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87页;
    [2]林嘉诚著,政治心理形成与政治参与行为,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90页;
    [1]社会变迁是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是社会的发展、前进、停滞、倒退等一切现象和过程的总和。一般概括为社会进化、社会改革、社会革命、社会倒退四种形式。我国现阶段的改革是一种有意识的、短期内就见效的社会变迁,是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详见:刘豪兴,社会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15页;
    [2]社会转型,从广义的角度而言,就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即从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社会、农业社会、乡村社会、封闭半封闭社会向现代的市场经济社会、工业社会、城市社会、开放型社会转化.这一转化,早从1840年鸦片战争便缓慢地开始了,直到1978以来我国这种社会转型的步伐才大大加快。狭义的社会转型,一般是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加速变迁这一时期,简单地说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本文从狭义的角度使用这一概念。
    [1]靳晓熙,论中国社会改革的渐进路径——从经济体制改革透视政治体制改革,经济论坛,2004.16:
    [1]李路路,当代中国社会的变革,节选自《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5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中国网,2005年11月24日。
    [1]王怀超,中国政治体制改革24年(上、下),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4月22日,4月24日.
    [2]周岩,姚俊德,政治文明建设廿五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重要会议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提法,奋斗,2003(3);
    [1]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五日),来源:人民网。
    [2]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2年10月12日),来源:人民网。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来源:新华社;
    [1]沃尔夫冈·查普夫著,陈黎,陆宏成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57页;
    [1]李路路,当代中国社会的变革,节选自《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5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中国网,2005年11月24日,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shfz/1020010.htm.
    [1]1820年至1920年一百年间欧洲向全世界移民累计6000万人,其中有3600万人转向美国。参见:胡鞍钢,中国社会转型的四大特点,学习月刊,2005(10);
    ##属性不符
    [1]吕乃基,科技革命与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页。
    [2]全球化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全球化指从孤立的地域性国家走向全球社会的进程;广义的全球化则是指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世界各国之影响、互动日益加强,使得具有共性的文化样式逐渐普及推广成为全球通行标准的态势或趋势。本文从广义角度去理解。
    [3]J.Norraan Parmer,Milton Frinkel stein,Rober M.Stephen,Jr.Pelpie and Progress,A Global History,Laidlaw Brothers,1978.转引自何丰伦,论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全球化时代,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5月;
    [1]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
    [2]杨帆,改革中期的中国社会分析,中国青年,1995年(5);
    [1]宁玉民,等,试论社会转型期中国政治文化变迁,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4);
    [1]展明锋,彭建标:社会转型期政治社会化的时代背景分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1]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1]杜秀梅,金辉根,大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特点探析,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2(3);
    [2]实践创业类更受大学生青昧,来源:天府热线http://etfolcom;
    [1]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70页;
    [1]“社会本位”,还是“个人本位”?吴鲁平著,中国当代大学生问题报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王绍玉,跨越转折,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报告,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62;佘双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特点及趋势分析,青年研究1999年(3);
    [2]姚迎春,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7-8;
    [3]武俊平,第五代人,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叶浩生,西方心理学历史与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70页;
    [2]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页;
    [1]戈玲,试析当代青年价值观念变化对其政治倾向形成的影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2);
    [2]王绍玉,跨越转折,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报告,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56-57页;
    [1]Cumming,1993,转引自徐钟庚,“学生角色新论”,《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6);
    [1]赵海月,政治冷漠现象探析,社会科学战线,1995(6)。
    [2]张龙平,政治冷漠的深层透析与政治参与形式优化,理论与改革,1999(3)。
    [3]李雪卿,试论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4]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页。
    [5]杨光斌,政治冷漠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3)。
    [1]王严,当前青年学生群体政治心理的分析及引导,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4):19;
    [1]谢维和,陆健华,曲立秋著,当代青年社会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第220-226页;
    [1]杨雄,90年代中国大学生择业观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青年研究,1997年第9期;
    [1]董宽,十年回首:中国大学生心态历程,大学生,1989(4);
    [2]王严,当前青年学生群体政治心理的分析及引导,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王严,当前青年学生群体政治心理的分析及引导,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张华,1992-2002:中国青年就业态势与职业价值取向,中国青少年研究网,http://www.cycs.org/Article.asp?Category=1&ID=668。
    [2]王严,当前青年学生群体政治心理的分析及引导,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告,国家统计局,2007年9月18日;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sqd/t20070918_402433210.htm;
    [2]王严,当前青年学生群体政治心理的分析及引导,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王严,当前青年学生群体政治心理的分析及引导,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翟帆,刘继安,范绪锋,中国教育报,2002年6月5日第1版;
    [1]王严,当前青年学生群体政治心理的分析及引导,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一),山西青年报2000年7月19日第3版;
    2002年高校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述评之三,中国教育报,2002年6月6日第1版;
    2003年高校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述评之二,中国教育报,2003年6月6日第1版;
    2004年高校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中国教育报,2004年6月3日第1版;
    2004年高校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述评之二,中国教育报,2004年6月5日第1版;
    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中国教育报,2005年6月3日第1版;
    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述评之三,中国教育报,2005年6月6日第1版;
    2006年高校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述评之三,中国教育报,2006年6月6日第1版:
    2007年高校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中国教育报,2007年7月25日第1版;
    2007年高校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述评(上),中国教育报,2007年7月27日第1版;
    [1]管文虎,当前大学生的政治心态及调控对策研究,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3(37-40);
    [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和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联合出版:第268页;
    [1]黄志坚,世纪之交论青年,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2]陶国富,青年精神支柱的倾斜及重构,《青年研究》1991(4);
    [3]以上两组数据均引自:北京大学团委,《北京大学毕业生的调查》,《青年研究》1997(3);
    [1]范钦林等,市场经济时代与青年世俗化,中国青年研究,1997(4);
    [2]周宪主编,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1][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93;
    [1]吴端,青年与危机——埃里克森的青年理论简介,当代青年研究1987(5);
    [1]刘江等,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矛盾冲突及其解决,广西社会科学,2002(5);
    1.金国华主编,《青年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2.时蓉华编著,《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时蓉华著,《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美]威廉·麦独孤著,《社会心理学导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吴江霖,戴健林等编著,《社会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1992年版。
    7.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周晓虹著,《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9.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庞树奇,范明林主编,《普通社会学理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版:
    11.[日]青井和夫著,《社会学原理》,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2.[美]乔纳森·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册),华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美]尹恩·罗伯逊著,《现代西方社会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版;
    14.罗谟鸿,邓清华,胡建华,李芳编著,《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孙立平著,《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6.孙立平著,《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7.张静 主编,《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18.丁水木,张绪山著,《社会角色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9.奚从清,俞国良,《角色理论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154-155;
    20.吴鲁平著,《中国当代大学生问题报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1.房宁等著,《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2.苏颂兴,胡振平著,《分化与整合: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23.[法]让-查尔斯·拉葛雷主编,《青年与全球化——现代性及其挑战》,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4.杨雄等著,《社会转型与青年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25.王绍玉等著,《跨越转折——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报告》,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26.阎世东著,《社会转型与当代大学生》,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年版;
    27.陈映芳著,《“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8.武俊平著,《第五代人》,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9.叶南客著,《边际人:大过渡时代的转型人格》,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版:
    30.张永杰,程远忠著,《第四代人》,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31.钱永祥主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中国青年》(1992——2002的中国青年),研究出版社2003年版;
    32.谢维和,陆建华,曲力秋著,《当代青年社会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
    33.万素英,张秋山,李维意,黄云明编著,《大学生生活质量调研报告》,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4.[美]Richard Fracks著,《青年与社会变迁》,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64年版;
    35.黄志坚,潘岳,李晨 主编,《走向新世纪的中国青年》,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版;
    36.[日]武田 彻 等编著,王国栋译,《多梦年华:当代青年心理探幽》,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37.[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著,《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版;
    38.[美]威廉·斯通著,《政治心理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9.张明橱著,《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40.蒋云根著,《政治人的心理世界》,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41.朱永新,袁振国编著,《政治心理学》,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42.黄健钢著,《政治民主化与群体心态》,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43.张世欣著,《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44.赵渭荣著,《转型期的中国政治社会化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5.马振清著,《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版;
    46.王沪宁著,《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7.[美]格雷厄姆·沃拉斯著,朱曾汶译,《政治中的人性》,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48.孔德元著,《政治社会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1版;
    49.陈炳璋著,《政治社会学》,台湾:三民书局1973年版;
    50.[英]艾森克主编,《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上),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版;
    51.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2.彭聃玲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吴鲁平,“大学生思想的新趋向”,《青年研究》1985年第1期;
    2.谢昌逸,“对青年研究的基本认识”,《青年研究》,1986第1期;
    3.熊建生,方立新,“大学生的从政心理”,《青年研究》1986年第8期;
    4.恒心,海锋,“当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六个特点”,《当代青年研究》1987年第10期;
    5.[美]刘P·L·艾伦著,张敏杰译,“中国青年的意向”,《当代青年研究》,1987年第11期;
    6.刘东兴,“青年与历史的双向选择”,《当代青年研究》,1988年第10期;
    7.杨小鲁,“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探讨”,《当代青年研究》1988总第6期;
    8.姚焕,1978-1987:中国大学生思想轨迹初探,高等教育研究1988年第4期;
    9.董宽:“十年回首:中国大学生心态历程”,《大学生》,1989年第4期;
    10.叶南客,唐仲勋,“论当代青年政治生活的三大走向”,《青年研究》1989年第6期;
    11.曹志刚,“青年政治‘参与意识”',《青年研究》1990年第8期;
    12.倪建译,“十一国青年对国家和社会的态度”(续),《青年研究》1990年第10期;
    13.陶国富,“青年精神支柱的倾斜及重构”,北京《青年研究》,1991第4期;
    14.卢志高,罗宏远,“当前青年主要政治思想倾向剖析”,《青年研究》1990年第4期;
    15.张卫红,“大学生“毛泽东”热的类型分析“,《当代青年研究》,1990年第5期;
    16.王国发,“青年政治负情绪及其控制”,《青年研究》1991年第5期;
    17.林龙飞,“九十年代大学生思想走向”,《青年研究》,1991年第6期;
    18.陆建华,“当代青年的政治价值观”,《青年研究》1991年第1期;
    19.司晓宏,张东明,“当代青年的政治价值观念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青年研究》1991年第4期;
    20.张东升,“改革开放中青年政治社会化探析”,《青年研究》1992年第8期;
    21.陈旭光,“‘体验——选择模式'与大学生政治观培养”,《青年研究》1993年第5期;
    22.“90年代大学生价值取向透析”,《求是》1993年第3期;
    23.吕嘉,“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误区——80年代后期北京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分析”,《青年研究》1992年第1期;
    24.楼培敏,“国外青年心理研究的多维趋向”,《当代青年研究》,1994年第2期;
    25.黑龙江省青少年研究所课题组,“青年:推动社会变革的活跃力量”,《青年研究》1993年第5期;[问卷调查:黑龙江]
    26.卢平,“当代中国青年的政治效应及其评价”,《青年研究》1994年第2期;[随机抽样调查]
    27.佘双好,李斌雄,“大学生政治新走向”,《青年研究》1994年第7期;
    1.《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2.沈杰,“进入世纪初年的中国青年”,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社科院出版社,2002年版;
    3.沈杰,“入世之后的中国青年”,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社科院出版社,2003年版;
    4.沈杰,“2003年的中国青年”,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社科院出版社,2004年版.
    5.朱学勤,“简论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观念转变”,许江主编,人文中国,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6 徐英善,“改革开放二十年大学生政治思想轨迹探析”,《思想政治教育》(人大复印资料),1999年第11期。
    7.董金平,“社会转型期青年政治心态变化轨迹与特点分析”,《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8.张佩国,“当代中国青年道德人格的转型”,《中国青年研究》,1997第5期;
    9.陈映芳,“关于在青年社会学中导入角色理论的理论思考”,《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
    10.叶俊杰,“埃里克森的认同概念与心理历史学”,《丽水市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11.杨雄,“从社会参与看青年政治观的演变”,引自苏颂兴主编:《分化与整合: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12.杨雄,“九十年代中国大学生择业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青年研究》,1997第9期;
    13.杨帆,“改革中期的中国社会分析”,《中国青年》1995年第5期;
    14.吕卫华,“农村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构”,《青年研究》2007年第1期;
    15.邓秀珍,“试论角色行为模式的特征”,《心理科学探新》,1998年第3期;
    16.方巍,“高校学生社会化:模式及其反思”,《青年研究》,1996年第4期;
    17.刘江等,“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矛盾冲突及其解决”,《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18.刘建军,王静琦,“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面临的挑战与高校之对策”,《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年第3期;
    19.刘小川,“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20.周贺,“当代社会转型与我国青年政治社会化的互动分析”,《长白学刊》,2002年第3期;
    21.张日昇,“同一性与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同一性地位的构成及其自我测定”,《心理科学》,2000年第4期;
    22.冷熙亮,“14岁至35岁:当代青年的年龄界限”,《中国青年研究》1999年 第3期第21-23页;
    23.徐仲庚,“学生角色新论”,《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第6期第20-23页;
    24.陈映芳,“关于在青年社会学中导入角色理论的理论思考”,《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
    25.孙爱军,“政治社会化:大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11期;
    26.楼培敏,“国外青年心理研究的多维趋向”,《当代青年研究》1994年第2期;
    27.叶俊杰,“埃里克森的认同概念与心理历史学”,《丽水市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28.陈义彦,“台湾地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之研究”,(台北:德成书店,1979)第127页。转引自[香港]余振,郭振林“中国大学生的家庭政治社会化”,《开放时代》1999年第1期;
    29.James.C.Davies,"The Family's Role in Socialization",in N.Adler andC.Harrington(eds.),The Learning of Political Behavior(Scott,Foresman and Company,1970),P.117.引自注,第127页。转引自[香港]余振,郭振林“中国大学生的家庭政治社会化”,《开放时代》1999年第1期;
    30.Gabriel A.Almond and Sidnue Verba,The Civic Culture(Newbury Park.London.Delhi:Sage,1989),PP.299-301.转引自[香港]余振,郭振林“中国大学生的家庭政治社会化”,《开放时代》1999年第1期;
    31.刘江等,“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矛盾冲突及其解决”,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32.李斌,“青年组织与青年的政治社会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33.林建军,“论青年学生政治参与的自律理性”,《上饶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
    34.刘江等,“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矛盾冲突及其解决”,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35.刘世丽,李冲,“经济发展、教育改革与政治参与”,《当代青年研究》,2002年第2期;
    36.徐英善:“改革开放二十年大学生政治思想轨迹探析”,《思想政治教育》(人大复印资料),1999年第11期:
    37.范钦林等,“市场经济时代与青年世俗化”,《中国青年研究》1997第4期
    38.方巍,“高校学生社会化:模式及其反思”,《青年研究》1996年第4期。
    39.潘黔玲,“试论大学生政治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12月第2卷第4期;
    40.师建康,“简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意义和内容”,《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41.宁玉民等:“试论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政治文化变迁”,《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42.曹雅丽:“网络时代的中国青年政治参与”,《中国青年研究》2001年第6期;
    43.展明锋,彭建标,“社会转型期政治社会化的时代背景分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44.刘建军,王静琦,“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面临的挑战与高校之对策”,《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年第3期;
    45.和育东,“当代大学生爱国思想之研究”,《青年研究》,1995年第11期;
    46.葛飞,“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分析及引导”,《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5期;
    47.王治永,“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心理与政治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1期;
    48.周贺,“当代社会转型与我国青年政治社会化的互动分析”,《长白学刊》,2002年第3期;
    49.阎志刚,社会转型与转型中的社会问题,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50.[美]理查德·G·布朗加特,玛格丽特·M·布朗加特,“青年的政治社会化与教育”(上)莫东江译,《青年研究》1998年第1期;
    51.[美]理查德·G·布朗加特,玛格丽特·M·布朗加特,“青年的政治社会化与教育”(下)莫东江译,《青年研究》1998年第2期;
    52.郑志谦,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问题研究,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53.陈锡敏,“浅论当代青年爱国行为的培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54.罗月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55.苗岭峻,徐浩然,“关于互联网与中国在校大学生政治意识关系的实证研究”,摘自《博客中国》Blogchina.com《传播学论坛》2004-2-21;
    57.王晓燕,“冲突与整合: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变迁”,《当代青年研究》(大学生卷)2004年第2期;
    58.江西省高等学校教改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调查问卷》(2005);
    59.北京大学团委,“北京大学毕业生的调查”,《青年研究》,1997第3期;
    60.单光鼎,陆建华主编,“偏离与吸纳——中国青年发展总报告”,《中国青年发展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版;
    61.李俊,当代社会变革与中国政治社会化互动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1);
    62.程颖,社会变革对当代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5);
    63.西方政治社会化研究的源流及其启示,云南社会科学,2006(4);
    64.日本青年政治意识的变化——从70年代到90年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4);
    65.政治社会化理论的产生、发展和研究领域,文史哲,2004(2);
    66.[美]阿尔蒙德,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67."Special Overview:Political Enthusiasm Exists Side by Side With Political Indifference",Yu Shuang hao,Chinese Education &Society,10611932,May/jun97,Vol.30;
    68."When society changes more rapidly than you:A comparison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processes in East and West German adolescents after the reunification",Kai Schnabel,Rainer Watermann;
    69.Sophist.《互联网与参与民主制的复兴》,世纪中国,www.cc.org.cn,2001年6月27日;
    70."Difference and indifference:A U.S.Feninist Response to Global Politics";
    71."The Cost of Political Indifference",BORIS YELTSIN;
    72."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Citizen Political Indifference",Dobbs Ferry,NY:Transnational Publishers,1986,208pp;
    73."Inter-ethnic Friendship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Values in Adolescence",Heinz Reinders,Dagmar Bergs-Winkels,http://www,findarticles,com/cf-0/m0341/3-54/53870361/print.jhtml;
    74.Considering political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Sonia H.Goltz:THE BEHAVIOR ANALYST TODAY,VOLUME 4,ISSUE 3,2003;
    1.高韫芳,当代大学生角色人格之民主关怀,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韩晓峰,大学生政治认同状态模型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陈俊峰,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角色研究,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4.俞海洛,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史研究(1949-1988),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5.文学,当前大学生的政治心态及调控对策研究,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6.苗一梅,蒙古族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特征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7.陈春荣,当代大学生中的政治冷漠现象分析与对策,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中国青少年研究网,http://www.cycrc.org/
    2.中国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
    3.中国大学生在线,http://www.univs.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