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新时期文学理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如果对中国的文学理论话语进行细心的爬梳与考察,便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它们从来都与言说者的身份认同密切相关,而不仅仅是纯粹知识话语层面的问题。那么,新时期文学理论的言说者是谁,他们以何种方式在言说,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言说?他们的言说是自觉自愿自律的,还是被权力、资本、媒介等所操控?本文尝试从政治、经济、媒介、文化四个维度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理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多元阐释。全文共分六章。
     绪论部分首先对选题的由来及意义进行了说明,然后对本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与评析,最后对本文的基本思路做了陈述。在绪论中从四个维度对身份认同关键词进行了解读,同时指出,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身份认同,都是一个多元化的建构过程,从身份认同的角度来对新时期文论言说者进行阐释,可以为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入思视角,提升和拓宽对文学理论研究的深度及广度,促进文艺学学科的发展。
     第一章论述了新时期文论言说者的身份内涵及其建构历程。新时期文论言说者的主体是人文知识分子,就其基本内涵而言,知识分子是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批判精神的人,而人文知识分子更富有人文精神,更注重人文价值的实现,强调以人文关怀的方式介入现实社会。从其演变的角度来看,新时期文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新启蒙主体的觉醒阶段、90年代走向边缘和分化的精英主体消解阶段和21世纪走向公民主体的新建构阶段。80年代的启蒙知识分子,延续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立法者”与“启蒙者”的认同模式,为国家的改革实践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基础,同时他们也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复杂性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所以,随着90年代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科技知识分子开始取代人文知识分子成为社会的中心,世俗化浪潮的涌起使人文知识分子的话语权旁落,其启蒙者身份遭到放逐,精英主体意识开始消解,人文知识分子开始急剧的分化和边缘化。经过80年代和90年代的大起大落,文论言说者们开始改变启蒙精英式的身份认同,从立法者走向阐释者,从精英主体走向公民主体。
     第二章论述了政治语境下新时期文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改革开放初期,启蒙知识分子以代言者和立言者的身份,为新时期初的改革开放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和余毒,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治氛围,体现出启蒙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力合作和合谋的一面。新启蒙文论话语中关于人性、人道主义、异化问题的讨论,既有反对和批判文革极“左”政治思想,与改革开放主流意识形态相吻合的一面,也有与主流意识形态产生龃龉,被权威政治话语拒斥的一面,表现出文论家与政治权力话语的复杂关系。但是从总体上看,新启蒙文论言说者代言与立言式的身份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他们自己所决定的,而是当时特殊的政治历史条件所赋予的。与此同时,新时期文论的“主体性文论”热、“审美反映论”热,文学研究向内转等一系列事件,也正是言说者力图与政治文论分道扬镳,确立文学研究的自主性,重建学术话语权,从而确立自主身份而做的一种煞费苦心的努力。其实,文学与政治之间本身就有无法摆脱的紧密关联,二者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有助于文学与政治的和谐发展,所以,文论言说者既要避免“政治狂热症”,也要防止“政治冷淡症”,应该以知识公民的姿态和理性的方式介入和审视政治,使文学与政治共同发展。
     第三章论述了市场经济语境下新时期文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随着90年代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的到来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在此境况下,文学空间既有发展也有变异,大众文化兴起,精英文化衰落,人文知识分子开始世俗化转向,文化资本的变迁使话语权逐渐旁落到科技知识分子手上。市场经济语境下文论言说者的价值认同主要有两种倾向:自由主义倾向者注重个人权力与自由,新左派倾向者关注平等与公正。文论家对消费社会的来临也反应不一:有的以批判者的身份,对消费社会所具有的商业化、媚俗化、欲望化等现象进行批判,有的学者还对西方消费文化暗含的文化侵略倾向表示了担忧,也有学者以阐释者的身份对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到来给予了肯定。无论采取何种立场,文论言说者在消费时代的身份建构,都需有语境意识和人文价值取向。与西方发达国家物质极端丰裕的消费社会不同,中国消费社会呈现出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杂糅混合的复杂状态,资源短缺和贫富分化的加剧也进一步提醒文学理论家们在构建自己的身份立场时要有足够的理性和社会责任感。市场经济和消费时代的来临使文论言说者逐渐边缘化,他们正在打破传统的精英认同模式,走向多元化的身份认同。市场经济不是完美无缺的制度,社会发展的路径也不仅仅由经济生活决定,文论言说者应该以富有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利用自己的知识,用独立和批判的眼光来关心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这或许是文论言说者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获得社会和民众关注的一条可行之途。
     第四章论述了媒介语境下新时期文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本章首先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媒介理论进行了解读,在当今这个媒介时代,文学话语的图像转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促成了文学场的裂变,重建媒介时代的文学场,应该将文学场视为一个以媒介为中心的开放场域,文学研究向媒介倾斜,不是要将文学研究化解在媒介研究之中,而是要研究媒介发展和变化对文学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以便更好的为文学发展服务。媒介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强势话语并构成了“话语霸权”,媒介异化的现象时有出现。媒介知识分子是媒介时代知识分子适应时代、主动同媒介相结合的产物,他们积极介入传媒,拓宽了自己的活动空间,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但是媒介拥有的“话语霸权”极有可能将知识分子最宝贵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意识侵吞掉,所以,文论言说者在建构自己的身份认同时,一方面不应该拒斥媒介,要从媒介的角度来对自己的身份建构作一番清理和反思,力争用好媒介这个平台让自己的真知灼见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又要谨防被媒介所操控,不要丧失自己理性、独立的思考和批判。
     第五章论述了新时期文论言说者的文化认同危机及其解决策略。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化场域中一元化的意识形态话语开始破裂,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主流文化构成文化的主体,这三种文化虽然各有其存在的合法性,但是也面临着身份危机:大众文化有数量缺质量,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在大众的接受和认可度上都比较欠缺。随着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碰撞也随之不断产生,文化认同危机凸显。一方面,全球化和现代信息革命的快速发展切实推动了文化认同的同质化,美国因为强大的国力优势而拥有文化霸权,对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进行“文化侵略”和“文化殖民”;另一方面,全球化也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和异质化,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使文化的民族性和本土性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得到加强,产生了文化认同中同质化与异质化的悖论。文化认同危机也引发了文学理论言说者的文化身份焦虑,其中比较突出的表现是中国文论“失语”说和后殖民主义文论的盛行,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每个文学理论研究者都面临着如何建构自己文化身份的问题,文论言说者可以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相互对话、沟通、融合,以一种和而不同的方式建构多元的文化认同,同时也要警惕“文化政治化”和原教旨主义的极端文化。
     结论部分从言说者的多元身份认同出发对新时期文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认为新时期文学理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从事文学理论研究也并非没有出路。一方面,随着中国社会发展重心的转移和政治生活由斗争向民主转移,文学理论已经被边缘化,文论言说者传统的立法者和启蒙者的身份认同遭到严峻挑战,与民众脱离的精英情结也使文学理论言说者陷入困境,同时文学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这些都使中国当代文论发展陷入到困境之中。但是另一方面,全球化和现代化为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和发展也为文论言说者提供了更加自由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实际上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的一个大好时机。多元化的社会决定了人文知识分子多元化的身份认同,文论言说者改变依附性的传统身份认同,弱化与民众脱离的精英情结,扎根中国的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开放、包容、独立、对话、批判的姿态不断反思和进取,这或许才是文学理论言说者比较现实可行的身份建构之途,文学理论也才能真正获得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本文主要运用了语境分析,关键词解析和历史研究这三种研究方法,通过语境分析,力图勾勒出在政治、经济、媒介、文化等不同语境中文论言说者身份认同的不同面貌;通过关键词解析,对本文所涉及的关键概念如身份认同、知识分子、人文知识分子、媒介权力、文化资本等作了解读;通过历史研究的方法,本文不仅力求结合新时期以来人文知识分子所置身的具体语境,对新时期文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发生变化的历史合理性进行说明,而且试图以当代视野和社会语境为参照,对言说者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作出详尽的分析和阐释。
If we inspect the literary theory of China carefully, we can discover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easily: they are always relatde to the speakers' identity, but is not belong to the pure knowledge discourse question. Then, who are speakers of the literary theory of the new era, how they speaking and why speak so? Their speaking is voluntary and autonomy, or contrlled by the authority, the capital, the medium and so on? The paper explain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identity of the new era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political, the economical, the medium and the cultural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
     The introduction part make an explanation to the significance and origin of the paper, then summary the general research situation , at last, introduce the basic train of thinking and the research means of the paper. The topic is a quite novel question, is also a real existence question. the paper may provide a new angle of view to study the literary theory of the new era, widen the research depth and the breadth , promote the literary theory discipline development.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identity connotation and their construction course of the new era. The main part is the humanities intellectual of the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identity of the new era . From the aespect of the common tense, the intellectual has the community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and the society critical spirit, and the humanities intellectual has more humanism spirit, think highly of realization of the humanities value, and like paying great attention to realistic society by the way of humane concern. From the aespect of the process, the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identity of the new era go through three stages : the enlightenmenter's awaking stage in the 80s, the elite's resolution stage in the 80s, and toward the citizen in the 21~(st). In the 80s , the enlightenment intellectuals continued the the Chinese tradition intellectual's identity model :"the legislator" and "the enlightenmenter" , provided the ideology foundation for the national reform practice. But they also lackde the essential psychology preparation for the Chinese modernization path's complexity. Therefore, when the society begin to comprehensive reforming in the 90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llectuals began to substitute for the humanities intellectuals and occupied the social center place. Because the secularization tide's surging and the humanities intellectuals' charm eliminating, the humanities intellectuals' discourse power lost. The enlightenmenter 's identity to be sent into exile, the elite consciousness starts to dissapear, and the humanities intellectuals begin to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marginalization suddenly. After experiencing the rises and falls suddenly in the 80s and the 90s, the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begin to change the identity of enlightment elite . They incline to become the interpreter and the citizen from the legislator and the elite.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political identity of the new era .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reform and open of china, the enlightenment intellectuals swept off the barrier and the surplus poison as representative of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of china and created a good political atmosphere for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discourse. The behavior manifested the relation of cooperation between of the enlightenment intellectuals and the political power. On the one hand, the discussion about human nature, humanitarianism and the disassimilation question of discourse opposes and criticizes the ultra-left political thinking of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adapt the discourse to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of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lso have contradictory with the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repelled by the authoritative political discourse. The condition displays the complex relations between of literature theoretician and the political power discourse. Generally speaking, however, the new enlightenment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political identity of representative of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of china decided by political record condition at that time and not by themselves to a great extent. Meanwhile, a series of events such as "subjectivity literary theory ", "esthetic reflection theory" and literature research's turning toward internal and so on are the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effort which takes great pains for establishes their independent identity. They also try to separate from politicization literature theory ,establish literature research 's independency and reconstruction academic discourse power. Actually, there is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of the literature and the politics. Both of them will harmonious developmen if they keep the suitable tension between of them. Therefore, on the one hand, literature theoretician should avoid "the symptoms of political crazy", on the other hand, they must prevent "the symptoms of political indifference". The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should take part in and examine carefully politics by the way of rationality as the knowledge citizen. Then literary theory obtain the intrinsic power of development, and the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also get a feasible means to join the center society by the way of standing in the edge standpoint.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identity of the new era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context. when the society begin to comprehensive reforming in the 90s,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he consumption society's arrival become unmodifiable fact, under this condition, under this condition, the literature space not noly has the development but also has the variation. The mass culture emerges, the elite culture declines, the humanities intellectual begin to secularization turning, cultural capital's vicissitude cause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llectuals obstain the discourse power. The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identity in the market economy comtext has mainly two kinds of tendency: the liberalism tendency pays great attention individual authority and the freedom, the new left tendency care of equal and is fair. Literature theoretician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to the consumption society's arrival, some scholars critique the phenomenas such as the commercialization, curries favor with the world as the critic, the desire and so on, some scholars worry about the cultural aggression tendency in the Western consumption culture, some scholars approve the consumption society and consumption culture's arrival as the interpreter. No matter what standpoint they keep, the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should have the context consciousness and the humanities value's idea when they construct their identity in the consumption society. Different from the consumption society in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y, consumption society in China present a mixture and complex condition of pre-modern, modern and postmodern. The aggravating that the shortage of resources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of the rich and the poor reminds that the literature theoreticians should have the enough rationality and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when they construct own identity. The arrival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he consumption time causes the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marginalization gradually, they are also breaking free from the tradition model of the elite identity, move toward the multiplex identity. The market economy is not the perfect system, the social's development also not only decided by the economic. The literary researcher should think highly of the humanities concern, pay attention to all kinds of contradiction and the question in our society with critique and rational judgment, and it is a feasible access that the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obtain social and populace's attention and can enter into the social center by the way of standing in the edge standpoint.
     The fo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identity under the medium context. This chapter explain several kinds of representative medium identity theory firstly. In today's medium time, the literature discourse' image transformation is inevitable tendency. Meanwhile, the transformation also facilitate the fission in the literature field. If we reconstruction literature field in the medium time, we should regarded the literature field as a open field.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inclines to the medium, it is not replace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with the medium research, but study the influence and the consequence created by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hange of the medium research so that the literary theory serves for the literary development. The medium already became the authority discourse in the modern society and constituted "the discourse hegemony", the medium disassimilation's phenomenon occurs now and then. The medium intellectual is the production to combine the intellectual with the media. They adapt the time and intervene the media positively. It widen their activity space and obtain more freedom. But the medium's "the discourse hegemony " possibly embezzles the intellectuals' precious critical spirit and the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Therefore, when they construct their identity ,the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should not repel the medium and should make a arrange and reconsideration to their identity , using medium express thoughts and serve for our society . Meanwhile, they should guard against that is controlled by the medium and don't lose independent and rationality pondering and criticizing.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 the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culture identity crisis and the solution of the new era .Since the new time, the unified ideology discourse started to burst in the Chinese culture field, The culture main body composed by the mass culture, the elite culture and the mainstream culture. The three cultures although has its existence validity respectively, but is also facing identity crisis: The mass culture has quantity but lack the quality, the elite culture and the mainstream culture is quite defective in populace's acceptance and approval. Along with the globalization's tide spread the world, the conflict and the collision occur among the different culture , and the culture identity crisis highlighting. On the one hand, globalization and the modern information revolution's fast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culture identity's homogenization, the US have the cultural hegemony because of its powerful national strength and implement "the cultural aggression" and "the culture colonizes" to other national- nationality's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the globalization also promote the cultural multiplication and the tendency of the difference. The conflict and the fusion among the different cultures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aboriginality and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and has the paradox of the tendency between of the same and difference of the culture identity crisis. The culture identity crisis also initiated the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cultural identity crisis, and the prominent performance is the opinion of the literary theory's "aphasia"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the popular of the post-colonialism theory. Today the speed of globalization day by day, every literary theory speaker all should face the question how to construct oneself culture identity. The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should dialog, communication and fusion between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Western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modern culture. They should construct their culture identity by the way of containing, opening, developing, criticizing, and prevent "the cultural politicization" and guest against defending stubbornly the cultural tradition purely.
     The conclusion part is a summary of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literary theory in the new time that embark from the speakers' identity. It thinks that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coexist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ry theory in the new time. It is hopeful that engage in the literary theory research. On the one hand, becaus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center of gravity in our society and the shift from the struggle to the democracy of the political life, the literary theory have already marginalized. The traditional identity of the legislator and the interprter encounter the serious challenge, the elite complex that separate itself from the populace also cause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fall into dire straits, the literary theory has separated itself from the the practice and copied the West literary theory for a long time. All of these cause the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of China fall into dire straits.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e globalization and the modernization have provided a good opportunity for the literature and the cultural's development of China. The great progress and the development also have provided a development space freely and broadly. In fact, it is a golden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ry theory of China. If the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can change the traditional dependence identity, weaken the elite complex, root China's reality, embark from the reality, pond and advance unceasingly stand at the point of opening, containing, independencing and talking, they can enter into the social center by the way of standing in the edge standpoint and the literary theory be able to obtain the true power and the fountainhead of the development.
     The paper mainly use the three research means: the complex analysis, the key words analysis and the historical study. By the way of the complex analysis, the paper try to outline the different appearance of the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identity under the complex of the politics, the economy and the medium. By the way of the key words analysis, the paper make a explanation for the essential concepts such as the identity, the intellectual, the humanities intellectual, the medium authority, the cultural capital. By the way of the historical study, the paper not only explains the changes ' historical rationality of the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identity in the new time under the concrete comtext , but also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opportunity and the challenge that the literary theory speakers confront under the concrete historal, try to give some suggestion for its development direction at the base of above explanation.
引文
[1][美]卡尔·博格斯:《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李俊、蔡海榕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133-134页。
    [2]谭好哲:《现代境况与文艺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山东大学学报》 1995年第2期。
    [3]Sheldon Stryker,Peter J.Burke,The Past,Present,and Future of an Identity Theory,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Vol.63,No.4,Special Millenium Issue on the State of Sociological Social Psychology,(Dec.,2000),p.284.
    [1]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2][法]笛卡儿:《哲学原理》,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2-3页。
    [3][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70页。
    [1][英]洛克:《人类理解论》(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14页。
    [2][英]乔治·拉伦(Jorge Larrain):《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7页。
    [3][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15-116页。
    [1][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张唤民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112页。
    [2][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页。
    [1][法]拉康:《拉康选集》,储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90页。
    [2][法]拉康:《拉康选集》,储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11-312页。
    [3][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4][美]乔治·H·咪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页。
    [1]Tafel H,Turner J C,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In:Worchel S,Austin W(eds).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icago:Nelson Hall,1986,p.7-24.
    [2]Richard Jenkins,Social Identity,London:Routledge,1996,p.4.
    [3]Tajfel H,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apters 1 - 3.London:Academic Press,1978.
    [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162页。
    [5][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齐心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2][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8-189页。
    [3][美]刘易斯·科赛:《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
    [4]Joseph E.Davis(edited):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Transactions Publishers,New Jersey,2000,p.185.
    [1][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2][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载罗刚、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8页。
    [3]Reviewed Work(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by Smart Hall;Paul Du Gay,by Jessica Jacobson,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ol.48,No.1.(Mar.,1997),p.153.
    [4]Reviewed Work(s):The Saturated Self:Dilemmas of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Life.by Kenneth J.Gergen Philip Wexl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97,No.6.(May,1992),p.1751.
    [1][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5页。
    [2][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8页。
    [1][德]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徐彬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162页。普路透斯(Proteus),是《奥德赛》中的海神,能以多种形态出现,后用来指易变的人或事物。
    [2]Steven Hitlin,Values as the Core of Personal Identity:Drawing Links between Two Theories of Self,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Vol.66,No.2,Special Issue:Social Identity:Sociological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Jun.,2003),p.118.
    [3]Sheldon Stryker,Timothy J.Owens,and Robert W.White,Self,Identity,and Social Movement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0,p.98.
    [1]王增进认为,英语词intellectual也是现今“知识分子”词义源头之一,因为“知识分子”除了“社会现实批判者”这一种含义外,还有“智力水平较高的人”的意思,这层意思并非来自法语或俄语,而是来自英语词ntellectual,不过本文还是采纳学界的普遍看法,以法语和俄语的“知识分子”为源头。参见王增进:《后现代与知识分子社会位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2]王增进:《后现代与知识分子社会位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3]《苏联百科词典》,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1590页。
    [4]王增进:《后现代与知识分子社会位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5]王增进:《后现代与知识分子社会位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6]王增进:《后现代与知识分子社会位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1]王增进:《后现代与知识分子社会位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2][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擦》,郭方等译,郑也夫、冯克利校,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版,第236-237页。
    [3]许纪霖:《知识分子死亡了吗》,载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1]《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6154页。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52页。
    [3]彭克宏主编:《社会科学大词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版,第315页。
    [4]袁方主编:《社会学百科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第177页。
    [5]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13页。
    [6][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周纪荣、周琪校,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64页
    [7][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周纪荣、周琪校,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58页。
    [1][美]刘易斯·科赛:《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郭方等译,郑也夫、冯克利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前言第3页。
    [2][美]艾尔文·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顾晓辉、蔡嵘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引言第1页。
    [3][美]艾尔文·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顾晓辉、蔡嵘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1][美]爱德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陆建德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48、64页
    [2][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2页。
    [3][法]福柯:《知识分子与权力》,载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206页。
    [4][法]福柯:《知识分子与权力》,载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206页。
    [1][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8页。
    [2][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7页。
    [3]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97页。
    [1][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6页。
    [2]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00页。
    [3]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6页。
    [1][法]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书信录》,谈瀛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页。
    [2]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页。
    [3][法]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书信录》,谈瀛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8页。
    [4]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224页。
    [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引言第2页。
    [2]南帆:《人文精神:背景和框架》,《读书》1997年第4期。
    [1]许纪霖、陈思和、蔡翔、郜元宝:《道统、学统与政统》,<读书》1994年第3期。
    [2]张汝伦、王晓明、朱学勤、陈思和:《人文精神: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读书》1994年第3期。
    [3]吴炫、王干、费振钟、王彬彬:《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文精神》,《读书》1994年第3期。
    [4]张汝伦、王晓明、朱学勤、陈思和:《人文精神: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读书》1994年第3期。
    [5]王蒙:《人文精神问题偶感》,《东方》1994年第5期。
    [6]吴炫、王干、费振钟、王彬彬:《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文精神》,《读书》1994年第3期。
    [7]王干:《具体而实在的人文精神》,《中华读书报》1995年4月19日。
    [1]刘鸿武:《人文科学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2]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163页。
    [3][德]马科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143页。
    [4][美]刘易斯·科赛:《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郭方等译,郑也夫、冯克利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前言第2页。
    [5]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导论第2页。
    [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35、36页。
    [2]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36页。
    [1]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载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97-9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页。
    [3][匈]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2-54页。
    [1][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钢等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143页。
    [2]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1]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导论第4-5页。
    [2]许纪霖等:《道统、学统与政统》,《读书》1994年第5期。
    [3]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4]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1]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1]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2]王蒙等:《道德乌托邦与价值标准--精神家园何妨共建》,《读书》1995年第8期。
    [1]李泽厚、王德胜:《关于文化现状道德重建的对话》(下),《东方》,1994年第6期。
    [2]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皈,第75-76页。
    [1][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2][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3][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1页。
    [1][德]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徐彬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页。
    [2]徐贲:《我们是谁?--论文化批评中的共同体身份认同问题》,载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485-486页。
    [3]Richard Jenkins,Social Identity,London:Routledge,1996,p3-4.
    [1]朱立元:《关于当前文艺学学科反思和建设的几点思考》,《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
    [2]钱中文:《文艺学的合法性危机》,《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3]童庆炳:《文学本质观和我们的问题意识》,《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0页。
    [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五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90-391页。
    [1]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编:《人道主义、人性论异化问题研究专辑(1978.12-1983.4)》,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1983年版,第33-36页。
    [2]辽 宁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编:《异化与人:国内哲学界五年来关于异化、人性、人道主义问题的论争》,辽宁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1982年版,第255、261、262页。
    [3]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6页。
    [1]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五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44页。
    [2]张婷婷、杜书瀛:《新时期文艺学反思录》,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1]中央党校语文教研室编:《当代文艺思潮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53页。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网址:http://www.people.com.cn
    [1]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0页。
    [2]胡耀邦:《理论工作务虚会引言》,《三中全会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8页。
    [3]《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五),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46页。
    [4]《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五),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9页。
    [5]1982年11月召开的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将“四项基本原则”写进宪法。
    [6]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8页。
    [1]卢之超:《80年代那场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争论》,《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
    [2]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13页。
    [1][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7-178页。
    [2]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4页。
    [1][法]福柯:《权力的眼睛--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
    [2]Stuart Hall,"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in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edited by S.Hall,D.Held and T.McCrew,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p275.
    [1]蒋孔阳:《美和美的创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2页。
    [2]童庆炳:《关于文学特征问题的思考》(1982),《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1982·理论一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658-659页。
    [3]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1]钱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7-158页。
    [2]钱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页。
    [3]童庆炳:《新时期文学审美特征论及其意义》,《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1]王杰:《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文艺研究》2006年第8期。
    [2]林兴宅:《论阿Q的性格系统》,《鲁迅研究》1984年第4期。
    [1]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0页。
    [1]《论语·子路》,载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3页。
    [2]《论语·阳货》,载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8页。
    [3]《荀子·非相篇》,载《诸子集成》第2册,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53页。
    [4]白居易:《与元九书》,载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39-194页。
    [5]白居易:《与元九书》,载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40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2]蔡英文:《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阿伦特的政治思想》,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60页。
    [1][德]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徐彬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页。
    [1]胡明:《文艺学的前沿、热点与高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蔡伟明主编:《转型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原载1998年1月《市场经济导报》,孟繁华文。
    [1]网易读书网站,网址:http://163.cmfu.com
    [1][美]泰勒·考恩:《商业文化礼赞》,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1页。
    [2][美]泰勒·考恩:《商业文化礼赞》,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1页。
    [3][美]泰勒·考恩:《商业文化礼赞》,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1页。
    [1][德]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金元浦、周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罕7月版,829页。
    [2][德]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霍桂桓、李宝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4-45页。
    [3]何龙:《追踪文学新潮》,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第148页。
    [1]阎真:《时代语境中的知识分子--说说<沧浪之水>》,《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1期。
    [2]蔡伟明主编:《转型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191页,原载1998年1月《市场经济导报》,孟繁华文。
    [1]徐友渔:《自由主义与当代中国》,载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416页。
    [1]河村:《什么是自由主义》,《天涯》2001年第4期。
    [2]汪丁丁:《自由主义:一段脚踏实地的叙说》,载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63页。
    [3][英]弗·奥·哈耶克:《自由宪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5-76页。
    [4]李泽厚、王德胜:《关于文化现状、道德重建的对话》,载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
    [1][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64页。
    [2]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90年代批判》自序,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1]甘阳:《自由主义:贵族的还是平民的?》,载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2]任剑涛:《解读“新左派”》,载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193页。
    [1][德]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1]Raymond Williams,key 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London:Fontana,1976,p199.
    [2]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7页。
    [1]赵毅衡:《走向边缘》,《读书》1994年第1期。
    [2]陶东风:《中心与边缘的位移》,《东方》1994年第4期。
    [3]陈思和:《我往何处去--新文化传统与当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3期。
    [1]高丙中:《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中国文化的群体差异及其变迁》,《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2期。
    [1]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4-8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1]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史语所集刊》,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66页。
    [2]孟轲:《孟子·滕文公上》,载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8页。
    [3]孟轲:《孟子·尽心下》,载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7页。
    [4]荀子:《荀子·哀公》,载荀况:《荀子》,廖名春、邹新明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43页。
    [5]孔子:《论语·子张》,载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0页。
    [6]孔子:《论语·卫灵公》,载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7页。
    [7]孔子:《论语·子罕》,载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3页。
    [8]孟轲:《孟子·滕文公下》,载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6页。
    [1]李春青:《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1][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47-148页。
    [1][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24页。
    [1]陈新年:《消费经济转型与消费政策--关于如何进一步扩大消费的思考》,《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83期。
    [2]吴敬链:《中国经济转型的困难与出路》,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
    [1]孔泾源:《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4)》,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2]《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加大》,网址:http://fund.jrj.com.cn
    [1]高小康:《当代审美文化的消费本质与时代特征》,《学术研究》2006年第3期。
    [2]李诚、阎嘉:《消费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国消费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研讨会侧记》,《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3]李诚、阎嘉:《消费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国消费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研讨会侧记》,《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1][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0页。
    [2][法]鲍德里亚:《完美的罪行》,王为民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0页。
    [3][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杜2000年版,第40页。
    [4]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38页。
    [1]李西建:《文化转向与文艺学知识形态的建构》,《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
    [2][法]布尔迪厄:[美]《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9页。
    [3][法]布尔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页。
    [4]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62页。
    [1][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193页。
    [2]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63页。
    [3][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3页。
    [1][法]布尔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134页。
    [1][英]保罗·约翰逊:《知识分子》,杨正润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69-470页。
    [2][英]保罗·约翰逊:《知识分子》,杨正润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69页。
    [3]王增进:《后现代与知识分子的位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134页。
    [1]王一川:《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160页。
    [1]汪丁丁:《精英与市场》,《IT经理世界》2006年第16期。
    [1]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页。
    [1][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47页。
    [2][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4页。
    [3][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7-118页。
    [1][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2][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3][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4页。
    [1][法]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2]潘知常、林玮:《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52页。
    [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3][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汪晖译,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5页。
    [1][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2][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3][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201页。
    [4][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社会结构》,曹卫东译.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版,第143页。
    [1]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页。
    [2][意]葛兰西:《实践哲学》,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64页。
    [3]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348页。
    [1][意]葛兰西:《狱中杂记》,曹雷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2]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黎明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版,第80页。
    [3]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黎明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版,第82页。
    [1]潘知常、林玮主编:《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2][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6页。
    [3][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6-177页。
    [4][法]福柯:《权力的眼睛--副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4页。
    [1]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7页。
    [2][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2-233页。
    [3]殷晓蓉:《话语分析:如何为媒介等社会语言实践提供说明?》,载张国良主编:《中国传播学评论》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4][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1][法]鲍德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2]潘知常、林玮主编:《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45-346页。
    [1][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
    [2][法]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载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科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6页。
    [3][法]鲍德里亚:《仿真与类像》,载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科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0页。
    [4][法]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载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科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6页。
    [1][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2]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3][英]雷蒙·威廉斯:《文化分析》,赵国新译,选自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1][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4页。
    [2][英]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6页。
    [3][英]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92页。
    [4]潘知常、林玮主编:《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
    [1]潘知常、林玮主编:《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
    [2]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黎明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版,第148页。
    [3][英]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王广州译,选自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7页。
    [1][英]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王广州译,选自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9页。
    [2][英]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王广州译,选自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8页。
    [3][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7页。
    [1][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35页。
    [2]李岩:《媒介批评:立场、范畴、命题、方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页。
    [3][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1]童庆炳:《文学独特审美场域与文学人口--与文学终结论者对话》,《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
    [1]Scott Lash,Sociology of Postmodernism,London:Routeldge,1990,p175.
    [2][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2页。
    [1]赖大仁:《图像化扩张与“文学性”坚守》,《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2][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1][美]威廉·米歇尔:《图像转向》,载《文化研究》2002年第三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2][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3][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6页。
    [4][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
    [1][法]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载载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科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5页。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73页。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73页。
    [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73页。
    [4]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2001年版,第76页。
    [1]单正平:《编辑的权力--文化生产中媒介的主导作用》,载孙绍先主编:《文学艺术与媒介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2][法]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页。
    [1]新华网:2007年中国作家富豪榜揭晓 郭敬明居榜首,网址:http://www.sc.xinhuanet.tom
    [2]王东:《内容是金:2005年原创长篇回暖之年?》,《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12月10日。
    [3]《余华:好读不等于轻浮》,网址:http://biz.163.com。
    [1][法]布尔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144页。
    [2][法]布尔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
    [1][美]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一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杜立平译,新华社出版社1990年版,第8-9页。
    [1][美]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2][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走向文学人类学》,载[美]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6页。
    [1]王一川:《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
    [2]王一川:《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1][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81页。
    [2][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62页。
    [3][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2-233页。
    [4][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页。
    [5][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8页
    [6][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28页。
    [1]Denis Mcquail,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Sage Publications,1994,p1.
    [2]王怡红:《认识西方“媒介权力”研究的历史和方法》,《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2期。
    [3]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页。
    [4]刘斌:《大众媒介:权力的眼睛》,《现代传播》2000年第2期。
    [1][美]马克.利维:《新闻与传播:走向网络空间的时代》,《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1期。
    [2][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王文斌译,第186页。
    [3][英]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王广州译,选自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7页。
    [1][美]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黄煜、裘志康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2页。
    [2]周宪:《文化工业--公共领域--收视率--布尔迪厄的媒体批判理论》,《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3]刘斌:《大众媒介:权力的眼睛》,《现代传播》2000年第2期。
    [1]赵继伦:《论大众媒介权力的滥用及其社会控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2]田大宪:《媒介的权力及其异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杜2000年版,第66页。
    [2][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杜2000年版,第67页。
    [1][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杜2000年版,第67页。
    [2][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1]颜敏:《人文学术为何疏离又怎样进入大众社会》,《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2][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85页。
    [3][法]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4][法]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1]许纪霖:《知识分子是否已经死亡》,载陶东风主编:《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2][美]罗宾斯:《知识分子:美学、政治和学术》,王文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77页。
    [3][法]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1]王岳川:《媒介哲学后记》,载王岳川主编:《媒介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8页。
    [2][法]布尔迪厄、[美]哈克:《自由交流》,桂裕芳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0页。
    [3][美]罗宾斯:《知识分子:美学、政治和学术》,王文斌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7页。
    [1][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0页。
    [2][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导言第2页。
    [3]Stuart Hall,"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in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edited by S.Hall,D.Held and T.McCrew,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p277.
    [4][法]布尔迪厄、[美]哈克:《自由交流》,桂裕芳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7-18页。
    [1][法]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2][法]布尔迪厄、[美]哈克:《自由交流》,桂裕芳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2页。
    [3][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75页。
    [4][美]布尔迪厄、[美]哈克:《自由交流》,桂裕芳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7-18页。
    [1]张世鹏:《什么是全球化》,载陈定家主编:《全球化与身份危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2]张世鹏:《什么是全球化》,载陈定家主编:《全球化与身份危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1]张世鹏:《什么是全球化》,载陈定家主编:《全球化与身份危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2]参见王玉恒:《全球化与价值冲突的讨论综述》,《学术界》2000年第6期。
    [1][葡]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极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的未来》,张世鹏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38-40页。
    [1]刘力:《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后来居上的必由之路》,《国际经济评论》1997年第11期。
    [2]沈骥如:《中国不当“不先生”--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第260-261页。
    [3]阿里夫·德里克:《全球主义与地域政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5期。
    [4]汉斯-马丁、哈拉尔特·舒曼《全球化陷阱》,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8、297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5页。
    [2]比尔·克林顿:《希望与历史之间:迎接21世纪对美国的挑战》,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页。
    [3]陈安国《论“全球化”意识形态的陷阱》,《社会科学》2000年第10期。
    [4]王逸舟《全球化时代的国家经济、政治与安全》,《世界经济》1998年第8期。
    [1]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
    [1][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页。
    [2][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3]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求是学刊》2005年第5期。
    [4]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5][英]乔治·拉伦(Jorge Larrain):《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195页。
    [1][德]汉斯-彼得·马丁、哈拉尔特·舒曼:《全球化陷阱》,张世鹤、王锡君、王学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2][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3]高长江:《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1]庞朴:《全球化与“天下平”》,《瞭望》2004年第40期。
    [2]费孝通:《“全球化”新的挑战:怎样为确立文化关系的“礼的秩序”做出贡献?》,《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7年第2期。
    [3]季羡林:《西方的没落》,《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7年第2期。
    [4]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求是学刊》2005年第5期。
    [1]阿尔君·阿帕杜莱:《全球文化经济中的断裂与差异》,陈燕谷译,选自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27-528页。
    [1][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三好将夫:《全球化的文化》,马丁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8页。
    [2]乐黛云:《多元化及其发展中的两种危险》,《东方文化》2000年第4期。
    [3][美]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王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页。
    [1]艾斐:《时代精神与文学的价值导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0页。
    [1][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24页。
    [2][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99页。
    [3][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页。
    [4][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年版,第197页。
    [1]朱立元主编:《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639-640页。
    [2][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彭锋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5-36页。
    [3][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彭锋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51页。
    [1][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彭锋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58页。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网址:http://www.people.com.cn
    [2]《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网址:http://news.163.com
    [1][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43页。
    [2][美]艾尔文·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顾晓辉、蔡嵘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1][美]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南开大学社会学系集体翻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282页。
    [1]《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网址:http://news.163.com
    [2][美]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08-309、315页。
    [1]杨桂青:《略论主流文化的实践性与利益旨归》,《哲学研究》2006年第3期。
    [1]陶东风:《全球化、文化认同与后殖民批评》,载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2页。
    [2]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文艺争鸣》1996年第2期。
    [1]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4页。
    [2]谢冕:《多层建构中的中国文学与汉语文学--文学研究视野的展延》,《文艺争鸣》1992年第4期。
    [3]陈立旭:《90年代中国后殖民批评文化理论审视》,《宁波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
    [1]王宁:《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及影视传媒的功能:中国的视角》,载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页。
    [2]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1]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载《费孝通九十新语》,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211页。
    [2][英]乔治·拉伦(Jorge Larrain):《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1]Stuart Hall and Paul de Gey,ed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London:Sage,1996,pp4.
    [2]包兆会:《“中国文学与文化认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3][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第94页。
    [1][英]吉登斯等《自反性现代化》,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6页。
    [1]钱中文等:《“文艺学研究的核心价值问题”笔谈》,《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孙立平认为:“西欧作为现代化的第一批国家,其现代化具有一种鲜明的‘内发'性质。对于西欧现代化的‘内发性',学者们曾用不同语言加以概括和说明。哥迈尼在《现代化的社会学》一书中将其称之为‘原生型'现代化。列维在《现代化与社会结构》一书中则将其称之为‘内源发展国家'。但不论冠之以什么样的概念,其大致的含义都是:西欧的现代化作为一种没有先例的历史过程,是在自己内部现代性因素不断成熟的情况下逐步演进的,这个过程更切近于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51页。
    [1][美]比尔·克林顿:《希望与历史之间:迎接21世纪对美国的挑战》,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页。
    [2][德]汉斯-彼得·马丁、哈拉尔特·舒曼:《全球化陷阱》,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7页。
    [3]陈炎:《面向“市场”与“世界”的人文社科创新》,《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24期。
    [4]童庆炳:《文学理论:从“中心”到“边缘”的运动》,《文艺理论》人大复印资料1999年第2期。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2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 杜书瀛、钱竞主编:《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5 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 钱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 李春青:《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 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 刘鸿武:《人文科学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 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 南帆:《文学理论新读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2 王一川:《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 张婷婷、杜书瀛:《新时期文艺学反思录》,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4 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5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6 朱立元主编:《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17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18 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9 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 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 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22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3 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4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 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6 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7 李世涛:《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8 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29 王增进:《后现代与知识分子社会位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0 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 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32 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3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4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5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6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37 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8 陈晓明:《后现代主义》,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9 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0 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1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2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43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4 陈定家主编:《全球化与身份危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5 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6 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7 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8 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0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1 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版。
    52 蔡伟明主编:《转型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出版社1998年版。
    53 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54 潘知常、林玮主编:《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55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56 孙绍先:《文学艺术与媒介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7 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8 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黎明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版。
    59 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0 王岳川:《媒介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1 孙绍先:《文学艺术与媒介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2 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63 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科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英]笛卡儿:《哲学原理》,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3[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4[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5[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6[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7[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等译,刘琛、张建忠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版。
    9[法]拉康:《拉康选集》,储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10[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1[英]乔治·拉伦:《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2[美]爱德华·W·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韩刚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美]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14[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5[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6[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17[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8[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郭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9[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周纪荣、周琪校,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0[德]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徐彬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22[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23[美]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南开大学社会学系集体翻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24[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25[美]泰勒·考恩:《商业文化礼赞》,严忠志,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6[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7[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8[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 张辑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9[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0[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1[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信息时代三部曲》,夏铸九、黄丽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2[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3[英]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4[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35[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6[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7[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38[匈]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9[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40[美]卡尔·博格斯:《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李俊、蔡海榕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1[英]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戴从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2[美]艾尔文·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顾晓辉、蔡嵘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3[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4[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洪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5[美]萨义德著:《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46[意]葛兰西:《实践哲学》,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47[美]布鲁斯·罗宾斯:《知识分子:美学、政治与学术》,王文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8[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版。
    49[英]F.A.哈耶克、[美]罗伯特·诺齐克等:《知识分子为什么反对市场》,秋风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0[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51[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50[美]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3[美]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54[法]布尔迪厄、[美]哈克:《自由交流》,桂裕芳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
    55[法]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6[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杜2000年版。
    58[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58[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9[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彭锋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60[法]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书信录》,谈瀛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1[法]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岛子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62[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63[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64[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65[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6[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67[美]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黄煜、裘志康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68[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9[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0[美]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一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杜立平译,新华社出版社1990年版。
    7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72[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73[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74[德]汉斯-彼得·马丁、哈拉尔特·舒曼:《全球化陷阱》,张世鹤、王锡君、王学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75[葡]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极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的未来》,张世鹏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76[美]佛雷德里克·杰姆逊、三好将夫:《全球化的文化》,马丁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7[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8[美]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王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9[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80[英]吉登斯:《自反性现代化》,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 Richard Jenkins,Social Identity,London:Routledge,1996.
    2 Tajfel H,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apters1-3,London:Academic Press,1978.
    3 Sheldon Stryker,Timothy J.Owens,and Robert W.White:Self,Identity,and Social Movement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0.
    4 Stuart Hall,"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in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edited by S.Hall,D.Held and T.McCrew,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
    5 Scott Lash,Sociology of Postmodernism,London:Routeldge,1990.
    6 Denis Mcquail,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Sage Publications,1994.
    7 Stuart Hall and Paul de Gey,ed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London:Sage,1996.
    8 Chris Barker,Cultural Studies: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0.
    9 Stuart Hall(edited),Representation:Cultural Rer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2.
    10 Scott Lash and Jonathan Friedman(edited) Modernity and Identity,Blackwell,1992.
    11 Joseph E.Davis(edited):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Transactions Publishers,New Jersey,2000.
    12 Tafel H,Turner J C,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In:Worchel S,Austin W(eds).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icago:Nelson Hall,1986.
    13 Sheldon Stryker,Peter J.Burke,The Past,Present,and Future of an Identity Theory,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Vol.63,No.4,Special Millenium Issue on the State of Sociological Social Psychology,(Dec.,2000)
    14 Steven Hitlin,Values as the Core of Personal Identity:Drawing Links between Two Theories of Self,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Vol.66,No.2,Special Issue:Social Identity:Sociological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Jun.,2003)
    15 Reviewed Work(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by Stuart Hall;Paul Du Gay,by Jessica Jacobson,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ol.48,No.1.(Mar.,1997)
    16 Reviewed Work(s):The Saturated Self:Dilemmas of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Life.by Kenneth J.Gergen Philip Wexl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97,No.6.(May,1992)
    1 谭好哲:《现代境况与文艺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山东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2 南帆:《人文精神:背景和框架》,《读书》1997年第4期。
    3 许纪霖、陈思和、蔡翔、郜元宝:《道统、学统与政统》,《读书》1994年第3期。
    4 张汝伦、王晓明、朱学勤、陈思和:《人文精神: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读书》1994年第3期。
    5 王蒙等:《道德乌托邦与价值标准--精神家园何妨共建》,《读书》1995年第8期。
    6 朱立元:《关于当前文艺学学科反思和建设的几点思考》,《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
    7 钱中文:《文艺学的合法性危机》,《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8 童庆炳:《文学本质观和我们的问题意识》,《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9 童庆炳:《新时期文学审美特征论及其意义》,《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10 童庆炳:《文学独特审美场域与文学人口--与文学终结论者对话》,《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
    11 胡明:《文艺学的前沿、热点与高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2 包兆会:《“中国文学与文化认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13 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文艺争鸣》1996年第2期。
    14 赵毅衡:《走向边缘》,《读书》1994年第1期。
    15 陈思和:《我往何处去--新文化传统与当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3期。
    16 高丙中:《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中国文化的群体差异及其变迁》,《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2期。
    17 高小康:《当代审美文化的消费本质与时代特征》,《学术研究》2006年第3期。
    18 李诚、阎嘉:《消费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国消费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研讨会侧记》,《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19 李西建:《文化转向与文艺学知识形态的建构》,《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
    20 赖大仁:《图像化扩张与“文学性”坚守》,《文学评论》2005年第20期
    21 《认识西方“媒介权力”研究的历史和方法》,《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2期
    22 刘斌:《大众媒介:权力的眼睛》,《现代传播》2000年第2期。
    23 赵继伦:《论大众媒介权力的滥用及其社会控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24 田大宪:《媒介的权力及其异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25 颜敏:《人文学术为何疏离又怎样进入大众社会》,《江西社会科学》21307年第4期。
    26 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求是学刊》2005年第5期。
    27 高长江:《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28 庞朴:《全球化与“天下平”》,《瞭望》2004年第40期。
    29 乐黛云:《多元化及其发展中的两种危险》,《东方文化》2000年第4期。
    30 杨桂青:《略论主流文化的实践性与利益旨归》,《哲学研究》2006年第3期。
    http://news.163.com
    http://www.xinhuanet.com
    http://www.people.com.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