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画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画继》,宋邓椿著。此书是继《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志》之后的又一重要绘画史著作。《画继》自面世以来一直深受理论界的推崇与褒扬,诚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云:“椿以当代之人,论当代之艺,又颇议郭若虚之遗漏,故所收未免稍宽,然网罗赅备,俾后来得以考核。其持论以高雅为宗,不满徽宗之宗法度,亦不满石恪等之放佚,亦为平允。固赏鉴家所据为左验者矣!”是以后世学者对《画继》的史学意义及其学术价值均颇为看重,相关研究论文也相继出现。然相对于《历代名画记》及《图画见闻志》来说,对《画继》展开深入研究的相关专著及论文比较少。鉴于此,本论文将对《画继》作深入地探讨与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将其分上、下编。上编主要研究《画继》的版本源流,以及以宋代陈道人辅刻本为基础,对《画继》进行校注。下编则重点以“画者,文之极也”为切入点,辨析宋代士人涌入画流给中国画所带来的新气象,论述邓椿对“士人画”理论的建构以及《画继》在中国绘画美学史及中国绘画史学史上所起的继往开来的历史作用。
     邓椿云:“画者,文之极也。故古今之人,颇多著意。张彦远所次历代画人,冠裳大半。唐则少陵题咏,曲尽形容;昌黎作记,不遗毫发。本朝文忠欧公、三苏父子、两晁兄弟、山谷、后山、宛丘、淮海、月岩,以至漫士、龙眠,或评品精高,或挥染超拔。然则画者岂独艺之云乎?难者以为自古文何止数公,有不能且不好者,将应之曰:‘其为人也多文,虽有不晓画者寡矣!其为人也无文,虽有晓画者寡矣!’”对邓椿这段名言,近世理论家展开了多方面的论述。对此,我认为首先它是对宋代绘画现象的一种总结,这种现象就是绘画走向诗意化、文学化、文人化、写意化。邓椿的历史功绩则在于他用一部《画继》为我们详实地记载了当时的各色文人参预画事的盛况,最后他用“画者,文之极也”概括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画继》就是一部结构宏伟的历史画卷,他用七卷的篇幅为我们勾画了一部北宋后期至南宋年间,各色艺术家在“画者,文之极”的道路上所作贡献的图景。在这幅浩瀚的艺术图景中,不仅有帝王、轩冕才轩、岩穴上士、缙绅韦布、道人衲子的身影,甚至还活跃着贵胄妇女、各色画工的影子。
     徐书城先生说:“宋代绘画有两大特征:首先是写实和写意的形式相互对峙又平分秋色;其次,完成了绘画的诗化过程,确立了以诗入画的重要审美原则。(?)”是非常具有史学见地的,但也不全对。事实上宋代绘画在圣艺、侯王贵戚、轩冕才轩、岩穴上士、缙绅韦布、道人衲子等的实践下不仅完成了绘画诗意化的进程,也基本上实现了绘画写意化、文人化的进程。唯其如此,才能有后来所谓元代文人画的高峰。宋代的文人画家们,他们参与绘画活动完全是为着他们自身的需要,这些人本身就是皇帝、高僧、文学家、哲学家、官僚,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分子,他们用不着以绘画为手段来谋生,但他们深沉的思想和敏锐的情感却找到了绘画这种特殊的表达手段,并将这手段改造得更适合自己。如果说魏晋到唐代是文人画的萌芽,那么宋代士人画就处于发展阶段,宋代士人画的兴盛为后世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我认为“画者,文之极也”不仅仅是对宋代绘画的一种现象描绘,个时代的总结,更是一种“士入画”美学观的建构。邓椿的“画者,文之极也”已将“文”与“画”紧紧的结合在一起,是系统的文人画理论,对文人画在以后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他在《画继》中标举“士气”、重定“逸品”,崇尚“高雅”,脱略形似,独推“传神”,重视文学、书法入画法和画中意境的营造。这些涉及的都是后世文人画的核心概念。邓椿实际上是在苏轼提出的“士人画”概念基础上,又使文人画理论向更成熟迈进了一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邓椿的“画者,文之极也”理论的提出与建构,在中国文人化美学观的道路上具有继往开来之功的。因此,阮璞先生在其论著《画学丛证》中说:“故邓书之难能可贵,不在其将此九十三年前后辈出之画人二百一十九人逐一次第其姓名,作为小传以继郭书。而尤在其能将此一时期文人画思潮之种种表现,就其亲切之体认,随分加以记录。对于吾人今日探讨宋代文人画之有关问题,殊具有足资参证之价值。即如此书《杂说一论远》开宗明义之第一条,长不过百余字,而其表露之文人画观,实为宋代文人画理论中之最具条理性者,吾人稍绎其端绪,便可于小中见大。2”
     《画继》在中国绘画史学史上的史学意义也不可小觑。宋人好治史,其治史一方面是为“治世”而作,另一方面更是怀着强烈的史学创新意识,在史学上不断地推陈出新几乎成了宋人的集体追求。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由于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与史学意识才促使邓椿写出了《画继》这部中国绘画史著。从唐至宋,中国绘画史学史上出现了三部前后接续的绘画史著一即《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志》、《画继》,这三部史书在年代上首尾相接,内容上互相补充,成为中国绘画史学史上一道完美的史话。俞剑华先生曾说:“古代的中国画通史仅有《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志》和《画继》三种。”由此亦可见《画继》的重要性。《画继》的史学意义首先在于他继承了先哲的传统,承续《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志》之遗意,详细地记载了自北宋熙宁七年至乾道三年间的绘画史实;其次更在于他给我们构建了中国绘画史学史上第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纪传体画史,填补了中国绘画史学的空白,也为后世提供了有力的范本。他用纪传体的体裁,用纪传体的笔法,为我们贡献了一部宏伟的绘画史诗。它以人物传记为经,以时间为纬,再辅以杂论,为我们构建了一部北宋熙宁七年至乾道三年间中国绘画史的的立体镜像。虽然后世的中国绘画史再也没有出现象《画继》这样结构严谨的纪传体画史,但是均或多或少对邓椿做法有所借鉴。
     综合以上几点,我认为《画继》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中国绘画史巨著,它在中国绘画美学史与中国绘画史学史上都有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作用。
The book Hua ji written by Deng Chun has been canonized and won rave review from the critics since it was published publiclyjust as thebook Si Ku Quan Shu goes:"Just as a contemporary person,Deng Chun discussion contemporary art, and talk about things that Guo Ruo XU missing.....It Is indeed the basis of the connoisseur." Hua ji has the academic significance and historical influences.Although there are a lot of previous researches on the book, compared to the studies done on the books of the records of Art history and the Picture of knowledge, it still required advanced aesthetical research in this field.
     My thesis falls into two sections. In the first,we look at the prosperity and new aspect created by literati and their participation to paintings in Song Dynasty and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account for the theoritical framework of literati painting constructed by Deng Chun. Based on "painter is the ultimate of literature"principle, the thesis promotes a fuller understanding of the attribution of Hua ji to Chinese aesthetic history and Chinese painting history. In the second section we collate and annotate the book hua ji based on cheng dao ren's version, also the edition's system headstream of huaji is explored.
     Modern theorists explained Deng chun's word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We consider it elaborates the features of paintings in Song Dynasty,that is, poetic paintings, conceptual paitings,literature paintings.Hu ji is an exhibition of literati from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s in Song Dynasty practicing painting. Deng Chun summarizes with the words:hua zhe,wen zhi ji ye.'Hu ji is mainly talking about how the artists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 of the paintings:'hua zhe,wen zhi ji ye'from later Northern Song to Southern Song.Among them,there are also emperors,Taoists,xuan mian cai xuan,yan xue shang tujin sheng wei bu,even noble women,painters.
     Mr Xushucheng has ever said:'There are two features in paintings of Song Dynasty. First, two conflicting views, realism and abstractism,co-exist in the paiting:,but they have equal significance in paintings of Song Dynasty. Second, it develops the 'yi shi ru hua' aesthetical standard. About this we have our own thought. Firstly, the paintings of Song Dynasty not only embody the 'shi yi hua' principle with the efforts of people from different kinds of classed, also it realizes the 'xie yi hua,wen ren hua' value of painting.That's the reason why, later, so-called literati painting reaches its peak in Yuan Dynasty. In Song Dynasty, literati practice drawing to cater for their own interests. They are elites at that time. Drawing,for them, is not a way to make livings,but a method to express their rich emotions and deep thought. What's more, they talor it to their own needs. If literati painting began from Wei Jin to Tang Dynasty, shi ren hua,then, i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literati painting. The property of shi ren hua in Song Dynasty build the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ater literati painting.
     Secondly, the statement "painter is the ultimate of literature" is a general picture of the painting skills practiced in Song Dynasty. What's more, it's the aesthetic value construction of "literati painting". According to Deng Chun's theory,literature and painting should converge very well, which made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i paintings. The book hua ji highlights the creat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 of paintings by integrating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literature into paintings, which the concept of later literati paintings. Deng Chun perfects the literati painting theor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shi ren hua' put forward by shu shi.In this sense, we think Deng Chun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esthetic value, that is literature paintings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inter is the ultimate of literature" theory.
     People in Song Dynasty research history for social reform and historical innovation. Deng Chun wrote the book "Hua ji", a master piece of historical science in painting of our country, with a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s a historian. There are three important works in art history from Tang Dynasty to Song Dynasty. The three works, the records of Art history、the Picture of knowledge, and Hua ji connects a series of historical events according continuity and supplement each other.
     The book Hua ji has great historical signicifance in two ways. Firstly, it is the heritage of tradition and a further research after the records of Art history and the Picture of knowledge,. The history of painting from xi ning7years of Northern Song to Qian dao3years is recorded in detail in this book. Secondly, it creates annal-biography style in Chinese art historical books, which set a good model for later writers. Taking the time as the longitudinal coordinate and historical events as horizontal coordinate, the book presents an vivid picture of Chinese art history from Xi ning7years of Northern Song to Qian dao3years. It is used as a reference by younger generations,but no one did better than Deng Chun.
     From above, we think Deng Chun wrote a groundwork for Hua ji, a major work in Chinese art history and aesthetical history.
引文
1徐书城《宋代绘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P4页。
    2阮璞《画学从证》.《(画继)所显示之宋代文人画观》,上海书画出版社,P169页,1998年7月版。
    1阮璞《画学丛证》.《(画继)所显示之宋代文人画观》,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7月版。
    1参见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P182页。
    2《双流县志》卷二,民国六十五年,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3《双流县志》卷三,民国六十五年,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雍正)《四川通志卷》38之一隐逸传[M].四库全书本.全蜀艺文志下册卷55.氏族谱·双流邓氏[M]线装书局.2003.
    2《范太史集》卷44《资政殿学士范公(百禄)墓志铭》(以下简称《范百禄墓志铭》)。
    3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三百二十九。
    1以上均引自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三百二十九。
    1同上。
    2参考胡昭曦《巴蜀文脉之传承发展》,《中华文化论坛》(J)2009年S2期。
    3参见《全宋文》第12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P298页。
    4《双流县志》卷二,民国版。
    1据《宋史》卷一百六十八云:两省侍郎为正三品。
    2《画继》卷十。
    3《全宋文》收其文即:《画继.序》与《家传跋》。
    4由于此诗录于石岩刻,有些字淹灭难识,故以“口”代替,后同。
    5清刘喜海《金石苑》册四。又录于《全宋诗》第48册,北京火学出版社。
    6(明)孙凤《孙氏书画抄》卷下,涵芬楼秘笈本。
    1见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七。
    1见张彦远《法书要录》之《自序》。
    2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序。
    1见《画继》卷一。
    2见《画继》卷九。
    3见《画继》卷八。
    4见《画继》序。
    5《画继》卷十。
    1见周积寅主编《俞剑华美术论文选》,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
    2即范百禄。
    3《画继》卷四李世南条“余尝见其孙皓云”,是知其与李皓有交往。
    4《画继》卷三言其在兰陵胡世将家见收苏轼所画蟹,故知其亦与胡世将有来往。胡世将(1089-1142),字承公,徽宗崇宁进士,高宗时为福建路抚谕使,迁中书舍人,以事出知镇江,入为刑部侍郎,出知洪州,复知镇江。召为给事中,寻出为四川安抚,兼知成都府。
    5卷六“赵林”条有云:“李士举提刑家有所画《不凋图》。“
    6卷四“刘松老”条有:“成都李才元家有四轴山水。”
    1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三五《知潼川府何君墓志铭》。
    2《双流县志》P367页。
    3《画继》卷四“王冲隐”条,“尝于邵氏见《竹棘》《雪禽》”;“乔仲常”条,“一日作《河中图》赠邵泽民侍郎,至今藏其家”。卷五“智永”条,“尝作《潇湘夜雨图》上邵西山”。
    1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论气韵生动”。
    2《画继》卷三“李石”条。
    3中华书局1976年版《陆游集》P76。
    1中华书局1976年版《陆游集》P140。
    2参见《画继》卷八“铭心绝品”。
    1注:凡出处与《画继》之文字和内容完全一样的就不重复列出,有不同之处就辑录出来,以利学者考辨。
    2参见《四库全书》之《画史》P813-11。
    1《四库全书》之《画史》P813-12。
    2《四库全书》之《画史》P813-9。
    3《四库全书》之《画史》P83111。
    4《四库全书》之《画史》P813-12。
    5《四库全书》之《画史》P813-12。
    1《四库全书》之《画史》P813-12。
    2见《四库全书》之《画史》P813-12。
    3见《四库全书》之《画史》P813-12。
    4(宋)张邦基著《墨庄漫录》2004年9月版,中华书局,P216。
    5见《四库全书》之《画史》P813-12。
    6见《四库全书》之《画史》P813-18。
    1《四库全书》之《画史》P831-12。
    2(宋)张邦基著《墨庄漫录》中华书局,2004年9月版,P217。
    3见《四库全书》之《画史》P813-11。
    4见《四库全书》之《画史》P813-18。
    5见《四库全书》之《画史》P813-18。
    1参考张春林主编《苏轼全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P310。
    2张春林主编《苏轼全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589。
    1同上P720。
    2同上P202。
    3同上P1129。
    4同上P313。
    5同上P374。
    1张春林主编《苏轼全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P1449。
    2同上P1448。
    3见《苏东坡全集》中国书店出版社1986年6月版,P129。
    4张春林主编《苏轼全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P244。
    5同上,P244。
    1张春林主编《苏轼全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P1447。
    4见《苏东坡全集》珠海出版社,P1740。
    1参见《苏东坡全集》,P1393页。
    2参见《四库全书》本《山谷集》之P1113-398页。
    1见《四库全书》之《山谷集》P1113-288。
    2见《四库全书》之《山谷集》P1113-1。
    3见《四库全书》之《山谷集》P1113-52。
    4见《四库全书》之《山谷集》P1113-52。
    5见《四库全书》之《山谷集》之《戏赠米元章二首》。
    6见《四库全书》之《山谷外集》卷十四。
    1见《四库全书》之《山谷集》P1113-283。
    2见《四库全书》之《山谷集》p1113-48。
    3见《四库全书》之《山谷内集》卷六。
    4见《四库全书》之《山谷集》P1113-48。
    5见《四库全书》之《山谷集》P1113-49。
    1见《四库全书》之《山谷集》P1113-320。
    2见《四库全书》之《山谷集》P1113-56。
    3见《四库全书》之《山谷内集注》之P1114-227。
    4见《四库全书》之《山谷内集》卷八P1113-63。
    5见《四库全书》之《山谷内集》卷十一P1113-90。
    6见《四库全书》之《山谷外集》卷九P1113-450。
    7见《四库全书》之《山谷集》之P1113-148。
    1见《四库全书》之《山谷集》P1113-42。
    2见《四库全书》之《山谷集》P1113-379。
    3见《四库全书》之《山谷集》P1113-487。
    4见《四库全书》之《山谷集》P1113-287。
    5见《四库全书》之《山谷内集》卷九P1113-71。
    1见《四库全书》之《鸡肋集》P1118-556。
    2见《四库全书》之《鸡肋集》P1118-558。
    3见《四库全书》之《鸡肋集》卷六》P1118-447。
    1见《四库全书》之《鸡肋集》P1118-550。
    2见《四库全书》之《鸡肋集》P1118-459。
    3见《四库全书》之《鸡肋集》P1118-652-653。
    4见《四库全书》之《鸡肋集》P1118-556-557。
    5见《四库全书》之《鸡肋集》卷八P1118-462。
    1见《四库全书》之《画墁集》P1117-26。
    2见《四库全书》之《画墁集》卷三P1117-20。
    3见《四库全书》之《画墁集》P1117-26。
    4见《四库全书》之《画墁集》P1117-26。
    1见陈师道(宋)任渊注冒广生补笺《后山诗补笺》中华书局1995年6月1版,P454。
    2(宋)陈师道撰任渊注冒广生补笺《后山诗补笺》,中华书局1995年6月版,P316。
    1见《四库全书》之《简斋集》P1129-740。
    2见《四库全书》之《简斋集》P1129-738。
    3(宋)王安石撰(宋)李壁注李之亮补笺《王荆公诗注补笺》巴蜀书社2002年元月版P837页。
    4见《四库全书》本《临川文集》P1105-23。
    5(宋)王安石撰(宋)李壁注李之亮补笺《王荆公诗注补笺》巴蜀书社,2002年1月版,P10页。
    6《四库全书》之《淮海集》P1115-633。
    1见《四库全书》之《景迂生集》《宋故通直郎眉山苏叔党墓志铭》P1118-393。
    2见《四库全书》之《梦溪笔谈》卷十七。
    3参见《四库全书》之《德隅斋画品》,(宋)李廌撰。
    1同上。
    2参见苏辙《栾城集》,《四库全书》本。
    3参见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集》第二册。
    4参见《四库全书》本《溪堂集》。
    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十二,子部二十二)。
    2马端临《文献通考》之《总序》,中华书局,1986年版。
    3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P182页:并考其书非成于是年。有说《画继》有邓椿于乾道三年之自序,所见多本于自序末署:“是年闰旦华国邓椿公寿序。”“是年”联系上文“逮乾道之三撰”,固可指乾道三年,然考“闰旦”却不合。“闰旦”即“闰日”,积四年约成一日,加十二月中,由是二十八日增为二十九日,每四百年中共加九十七个闰日。据《宋史.律历志》是年无闰旦。因北宋八改历,各历所定不一,待觅《乾道历》再证之。
    1唐.杜佑《通典》:“珍州,古蛮夷之地,大唐贞观士年置珍州或为夜郎郡,领县四:营德、丽皋、夜郎、乐源。”
    1庞莲《回忆父亲庞青城》,《湖州文史》第九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毕斐《<历代名画记>版本源流才辨》,载《朵云》第66集《历代名画记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版,P187页。
    1据毕斐考证津逮秘书本《画继》当出王世贞金陵本。
    1参见张春林主编《苏轼全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P211页。
    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十二,子部艺术类,P30。
    1《画继》江参传曰:“贯道既到临安,即有旨馆于府治,明当引见,是夕殂。”
    1《学津讨源》,清嘉庆十年,张氏照旷阁刻本。
    1实际上,米田水译注本《图画见闻志.画继》不仅译注错误百出,其书句读与文字亦有很多错误,比如“死钟贼”校成“死遇贼”,“乌夜啼”校成“鸟夜啼”等,不一而足。为方便起见此处就不一一指出,读者可对照本论文第三章的校注。
    2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361页,2000年4月第一版。
    3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268页。
    4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268页,2000年4月第一版。
    1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282页。
    2同上286。
    3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297页,2000年4月第一版。
    4同上 P301页。
    5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305页,2000年4月第一版。
    6同上P322页。
    1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340页,2000年4月第一版。
    2同上P362页。
    3同上P380页。
    4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277页,2000年4月第一版。
    1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277页。
    2同上P282页。
    3同上P300页。
    4《苏轼诗集》卷二十四(宋)苏轼撰,(清)王文诰 辑注,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出版,2007年版。
    5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336。
    6《宋史翼》列传第十,P112页。
    1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353页。
    2同上P358页。
    3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359页,2000年4月第一版。
    4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347页,2000年4月第一版。
    5《老学庵笔记》.[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版。
    6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368页。
    1见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二之“纪艺上”。
    2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368页,2000年4月第一版。
    3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387页,2000年4月第一版。
    4参见《宋史》P1135-1136页。
    5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411页,2000年4月第一版。
    1见《四库全书》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五。
    2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404页,2000年4月第一版。
    3范哗《后汉书》卷四十一《宋均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
    4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407页,2000年4月第一版。
    5同上
    6同上
    1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277页,2000年4月第一版。
    2同上。
    1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280页,2000年4月第一版。
    2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280页,2000年4月第一版。。
    3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286页,2000年4月第一版。
    4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322页,2000年4月第一版。
    5同上P320页。
    1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328页,2000年4月第一版。
    2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329页。
    3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379页,2000年4月第一版。
    1同上P404页。
    2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404页,2000年4月第一版。
    3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P425页,2000年4月第一版。
    4同上。
    1軒轅:傅靓中古代帝王皇帝的名字。
    2史皇:指倉頡,傳說中最早發明文字之人。倉頡原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生十陝西省白水縣楊武村鳥羽山,享年110歲,爲軒轅黄帝左史官。他是我國原始象形文字的創造者,傅說他仰觀天象,俯察萬物,首創了“鳥迹書”,震驚塵寰,堪稱人文始祖。
    3會昌:唐武宗李炎年號(公元841-846年),會昌元年即841年。
    4神宗:名趙項,北宋第六位皇帝,生于慶暦八年(1048年),死於元豐八年(1085年)。熙甯:宋神宗的年號(公元1068-1077年),共計十年,期間發勤王安石燮法,俗稱“熙甯燮法”。
    5承平:持久太平。《漢書.食貨志》:“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
    6名腾:此處指有名望的才俊之士。
    7遊心:潛心;留心。《莊子.駢拇》:駢於辯者,纍瓦結縄竄句,遊心於堅白同異之間,而敝跬譽無用之言非乎?
    8稽:稽考。方冊:典籍。唐張九齡《賀赦表》:“臣聞古之王政,雖在方冊,將崇舊典,必俟聖君。”
    9诸:之於。逮:直至。乾道:南宋皇帝孝宗趙皇帝宋孝宗趙昚的第二個年號(1165-1173),共九年,乾道三祀即1167年。
    10悉數:全部。畢見:完全見到。《史記.屈原賈生列傅》:“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
    11裒成:彙集而成,輯錄。
    12軒冕:本指古時大夫以上官員的車乘和冕服,引申爲顯貴者。《管子.輕重甲》:“故軒冕立於朝,爵祿不隨,臣不爲忠。”軒冕才賢:指有才能而又賢良的顯貴。
    13岩穴上士:指隱居不仕的高士。古時隐士多山居,故稱。《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其君見好岩穴之士,所傾蓋與車以見窮閭隘巷之士以十數,伉禮下布衣之士以百數矣。”
    14以上内容出自郭虚若《圖書見聞志》卷一之《論氣韻非師》。
    15妙悟:猶言神悟。它本是中國禪宗的一個重要範疇之一,其根本要義在于通過人們的參禪來“識心見性,自成佛道”,從而達到本心清凈、空靈清澈的精神境界。後運用于書論,唐張彦遠《暦代名書記》雲:“封之令人終日不倦,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兩忘,離形去智。”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湜精能:精通熟練。唐皇甫湜《韓文公墓志銘》:“然而栗密窈眇,章妥句適,精能之至,入神出天。”
    16愷之:指六朝書家頗愷之,字長康。探微:指六朝宋書家陸探微。摩詰:指唐代書家、詩人王维,字摩詰。道子:唐代書聖吳道子,擅長書佛像,有“吳带當風”之稱。
    17青雲:指德高望重之士。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麈韻》:“鼇日來深殿,青雲满後麈。”仇兆?注:“青雲,指文士之追随者。”
    1微意:深微的含羲。晋袁宏《後漢纪.明帝纪下》:“如业侍左右,必能發起微意,增廣徽猷者也。”
    2肯首:點頭表示同意。宋邵伯温《固見前錄》卷二:“帝自此禦朝即拱嘿不言,大臣奏事,可即肯首,不即摇首。”
    3閏,陰歷以月毬繞地毬定歷法,每年和迥歸年的365日5時48分46秒相差约10日21峙,積以置閏,所以每三年要閏一個月,每五年閏兩個月,每十九年閏七個月。這檬每逢閏年所加的一個月,稻為閏月。閏月加在某月之後。旦:農歷初一。是年閏旦:即乾道三年(1167年)閏七月初一。
    4華國:華陽國的簡稱,指巴蜀一带。典出束晋常璩《華陽國志》,“華陽”乃取“苹山之陽”,其《巴誌》雲:“華赐之壤,梁岷之域,是其一囿,囿中有國,则巴蜀也!”相富于今陕西秦嶺以南、四川和雲南、貴州這一廣闊地匾。《蜀誌》雲:“蜀之爲邦,天文撲洛輝其上,地理顺、嚼鐵其娩五嶽则華山表其閑”。
    5邵椿:字公壽,四川雙流人。故自雲華國人。
    6陳道人:姓隙,名起,字宗之,又字彦才,號芸居,南宋杭州地區著名刻書家。
    ㈠以爲:宋陳道人本作“以謂”,毛晋本及四庫全害本校爲“以爲”,“謂”通“爲”
    1宋徽宗,名趟估(公元1082-1135年),神宗第11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後立他爲帝。在位25年,國亡被金人俘往黑龍江,受折磨而死,终年54歲,葬于永佑陵。宋徽宗不是個好皇帝,然書壹俱佳。
    2天縱:指上天所赋予,才智超群(多用做封帝王的誉辭)。将:大也。《输捂.子罕》:“固天縱之将聖,又多能也。”
    3萬幾:指帝工日常處理的纷繁的政務。晉葛洪《抱樸子.論仙》:“[帝王]思勞于萬幾,神驰于宇宙。”
    4秘府:當指秘閣,置于秘書省内,專奉禦害制書畫古器等。宋太宗端拱元年,詔就崇文院中堂建秘閣,擇三館真本書籍萬余卷及内出古書、墨迹均收藏其中。
    5充牣:充仞,充满。司馬相如《子虚赋》;“珍怪鳥默,萬端鳞崪,充牣其中,不可腾記。”李善注引《廣雅》:“充牣,满也。”填溢:充寒满溢。《太平廣記》卷三一五引漢應劭《風俗通.張助》:“傅者過差,便言此樹能令盲者得視。速近翕然,互來請福。其下常卓焉填溢,酒肉滂沱。”
    6曹弗興:三國吴畫家,善畫龍、虎、馬及人物。在常峙,嚴武的棋、皇象的字、曹不興的畫被稱爲“三絕”。
    7黄居寀:字伯鸞,成都(今屬四川)人,黄筌季子。擅繪花竹禽岛,精于勾勒,用筆劲挺工穏,填彩濃厚華簏,其園竹翎毛形象逼真,妙得自然;怪石山水超過乃父,舆父同仕後蜀,爲翰林待詔。嘗合作殿廷牆壁,宫闈屏幛,不可勝記。入宋仍任翰林待韶,尤得太宗看重,授光禄丞,委以搜訪名畫,覽定品目,一時儕輩莫不斂衽。
    8宣和:宋徽宗最後一個年號(1119-1125年),共七年。睿覽:望鑒;禦覽。(唐)錢起《蓋地圖賦》:“廣豎亥之遐步,资重華之睿覽。”
    9妙髓:巧妙地體現。六法:南宋謝赫《古畫品錄》:“六法者何:一曰,氣韻生勤是也;二曰,骨法用筆是也;三曰應物象形是也;四曰髓纇赋彩是也;五曰弳營位置是也:六曰傅移摹窟是也。”
    10翎毛:岛翎舆献毛,借指以岛默爲题材的中國畫,也指畫中的鳥默。宋郭若虚《圖畫見聞志.論制作楷模》:“畫翎毛者,必须知識褚禽形髓名件。”
    11衆史:衆畫工。
    12政和:宋徽宗年號,從1111-1118年,共八年。
    13上林: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及周至、户縣界,它本是秦代的舊苑,漢武帝時重修並加擴大。後以此泛指泛指帝王的園囿。(宋)嶽飛《從駕遊内苑應制》詩:“勒報遊西内,春光靄上林。”
    14太液:古池名。漢太液池,在陕西省畏安縣西。唐太液池,在大明宫中含凉殿後,中有太液亭。(唐)李白《宫中行樂詞》之八:“鶯歌聞太液,凰吹遶瀛洲。”
    15翔鳳:即鳳凰。漢班固《幽通賦》:“翔凰哀鳴集其上,清水泌流注其前。”
    16警露舞風:相傅鹤性機警,至八月白露降,流于草上,滴滴有聲,因即高呜相警,移徙所宿虚,慮有變害。(兑《藝文類聚》卷九十引晋周處《風土記》)。
    17引吭:謂高呜或高聲吟唱。唐斡愈《燕河南府秀才》詩:“怒起簸羽翩,引吭吐鏗轟。”唳天:封天而鳴。
    18極:痢盡,竭盡。王粲《登樓赋》:“平原遠而極目兮。”
    19刷羽:禽類以喙整刷羽毛,以便奮飛。南朝梁簡文帝《泳單凫》詩:“銜苔入淺水,刷羽向沙洲。”
    20清迥,清明曠遠。南朝宋鲍照《舞鹤賦》:“錘浮曠之藻質,抱清迥之明心。”明何景明《畫鹤赋》:“志清逈而内真,倦皎潔而外宣。”
    21縑素:细绢,可供書畫。張彦速《曆代名畫記.吴道子》:氣韻雄壯,幾不容於縑素:筆迹磊落,遂恣意於壁牆。
    22散綺:舒展阴的美麗绸缎,引申爲絢麗的雲霞。南齊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餘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練。”
    1意匠:詩文、给畫等的精心構思。杜甫《丹青引》:“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淡經營中。”天成:天然形成。
    2奪:腾過。造化:指自然。晉.郭璞《葬書》:“微妙在智,觸類而長,玄通陰了,巧奪造化。”
    3《南史·蕭賁傅》:“……能書善畫,于扇上圖山水,咫尺之内,便覺萬裹爲遙。”
    4晴巒:晴朗的山巒。疊秀:重叠而秀出。北魏酈道元《水弳注.河水四》:“河水翼岸夾山,巍峯峻翠,(?)山叠秀,重嶺斡霄。”
    5閬風:山名,閬風巅,在昆侖山上。群玉:山名,傅説西王母所居之處。《山海弳.西山弳》:“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晋郭璞注:“此山多玉石,因以名雲。”唐李白《清平調》詞之一:“若非群玉山顽兑,舍向瑤台月下逢。”
    6明霞:燦爛的雲霞。(唐)盧照鄰《駙馬都尉喬君集序》:“明霞曉挹,终登不死之庭;甘露秋團,儻踐無生之岸。”《說文》:“舒,缓也。”
    7天漢、银潢:均指银河。《舊唐書.彭王僅傅》:“銀潢毓慶,璿萼分輝。”此處爲同羲业用。
    8飛顴:高聳的宫闕。漢王延壽《鲁靈光殿賦》:“陽榭外望,高樱飛觀。”倚空:立空。
    9缥缈:亦作“缥眇”,亦作“缥渺”,高速隐约貌。《文遴.木華<海赋>》:“羣仙缥吵,餐玉清涯。”李善注:“缥眇,遠視之貌。”唐杜甫《白帝城最高樓》詩:“城尖徑仄旌旆愁,獨立缥缈之飛樱。”空明:空曠澄澈。唐韓愈《祭郴州李使君文》:“航北湖之空明,覷鳞介之驚透。”
    10汗漫:廣大,漫無邊隙。《淮南子.俶真訓》:“至德之世,甘暝于(?)洞澜之域而徙倚于汗漫之宇。”宋文天祥《酹江月.南康軍和束坡》詞:“空翠晴嵐浮汗漫,還障天東半壁。”
    11蓬瀛:指蓬莱和瀛洲,道教傅説中的神仙居虚。《史記.封禅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傅在渤海中,去人不速。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盖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葵皆在焉。”
    12嶢嶢:山险高状。《白虎通》:“嶢嶢犹也,至高之貌。”
    13六合:上、下和東、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成玄英疏:“六合,天地四方。”隘:控制。九州:古代中國的别稱。《楚醉.離骚》:“思九州之博大兮,豈惟是其有女?”宋陸遊《示免》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14上已:三月上旬的一個巳日。曹魏以後,這個節日固定在三月三日。舊俗以此日在水邊洗濯汗垢,祭祀祖先,叫做祓禊、修禊。《後漢書·禮儀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絮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疚爲大絮。”魏晋以後把上巳節固定爲三月三日,此後便成了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筋日。
    15宰丞:宰相及重臣。唐李德裕《次柳氏舊固.元宗二則》:“玄宗初即位,禮貌火臣,賓禮故老……其他宰臣,優窿莫及。”燕:通“宴”,宴欲。瓊林:瓊林宛,北宋内宛名,在阴封城西。
    16鸂鶒:亦作“鸂鶆”,水鳥名,形大于鸳鸯,而多紫色,好业遊,俗稱紫鸳鸯。唐温庭筠《阴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一百韻》:“溟渚藏鸂鶒,幽屏臥鷓鴣。”
    17奎書:指帝王的墨迹。元李冶《敬齊古今黈拾遺》卷一:“世以秘監爲奎府,禦書爲奎畫,謂奎宿主文章也,故宋有奎文閣、寶奎樓之稱。”
    18凑:汇集。虚日:空闲的日子;间断的日子。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五:村民见之,以鱼鳢非树中之物,咸谓是神,乃依树起屋,宰牲祭祀,未尝虚日,因遂名鲼父庙。
    19赤鳥:古代傅説中的瑞岛。《尚書大傅》卷二:“武王伐紂,觀兵於孟津,有火流於王屋,化爲赤扃,三足。”白鵲:白羽鹊,瑞岛。天鹿:又名天禄,傅説中的靈獸。文禽:羽毛有文彩的岛。應璩《舆满公琰書》:“高樹翳朝雲,文禽蔽绿水。”李周翰注:“文綵之鳥也。”
    20檜芝:指檜舆靈芝。檜能畏毒;靈芝服之能成仙。金柑:金橘。宋韓彦直《橘錄.金柑》:“金柑比他柑特小,其大如錢,小如能目。色似金,肌理细瑩,圆丹可翫。噉者不削去金衣。若用以漬蜜尤佳。”駢竹:亚生之竹。來禽:即沙果,味甘,能招衆禽,故名。《藝文類聚》卷八七引晋郭義恭《廣志》:“林檎似赤柰,亦名黑檎……一名來禽,言味甘熟則來禽也。”
    21連理:不同根草木,枝斡連生。舊以爲吉祥之兆。漢班固《白虎通.封禪》:“德至草木,朱草生,木連理。”並蒂:雨朵花或兩個果子共一蒂。唐杜甫《進艇》詩:“俱飛蛱蝶元相逐,並蒂芙蓉本自雙。”
    1素馨:常綠灌木,初秋開花,白色,香氣清冽,原產印度。末利:即茉莉花。天竺:古印度名。娑羅:即柳安木,常缘大喬木,亦產于印度,古人附舍爲月中桂樹,故尤其貴之。宋洪邁《容齊四筆.娑羅树》:“世俗多指言月中桂爲娑羅樹,不知所起。”
    2究:追查。《説文解字》:“究,窮也。”方域:地域。性類:物類。晋陵機《遂志赋》:“随性颧以曲成。”
    3玉芝:芝草的一種,又稱白芝。宮闥:宫門,這裏代指宫中。《後漢書.謝弼傳》:“伏惟皇太後定策宫闥,援立聖明。”
    4甘露:甘美的露水。《老子》:“天地相合,以降廿露。”宵零:夜裹零落。紫篁:紫竹,竹的一種,長成後莖成紫黑色。
    5陽鳥:岛名。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一.陽鳥》(集解)引陳藏器口:“陽鳥出建州。似鶴而殊小,身黑,颈長而白。”丹兔:赤兔。雪鹰:白羽之鷹。以上在古代均视爲瑞物。
    6越裳:古南海國名。《後漢害.南蠻傅》:“交趾之南,有越裳國。”越裳産白雉,其質美如玉。
    7鸑鷟:鳳屬。《國語.周藉上》:“周之典也,鸑鷟鳴于岐山。”韋昭注:“三君雲:鸞鷟,鳳之別名也。《詩》霎:‘鳳皇鸣矣,于彼高岡。’其在岐山之脊乎?”《新编分門古今類事.萝兆門中》:“鳳岛有五色赤文章者,鳳也;青者,鷺也;黄者,鵷鶵也;紫者,鸑鷟也。”
    8巢蓬之巍:即巢巍,傳説中的神巍,爲長壽的祥瑞之物。《史記.龜策列傅》:“巍在其中,巢于芳莲之上。”張世南《炙龜論》:“龜老則神,年至八百,反大如錢。夏则遊于香荷,冬则藏于藕節。”六目七星:常指巢蓮巍身上的花紋。
    9盤螭:盤卷的無角龍。《説文》:“螭,若能而黄,北方謂之地螻,從蟲,離聲,或無角曰螭。”翥:飛舉。翥鳳:展翅高飛的凰凰。《楚辭.速遊》:“鸞岛軒翥而翔飛。”
    10秘書省:官署名。束漢桓帝始置秘書監一官,典司圖籍,先屬太常寺。北宋前期,经籍圖害歸秘閣,秘書僅掌祭祀祝版。神宗元豊改官制,秘書省職事恢複。宋之日曆所、舍要所、國史實缘院等均歸秘書省管辖,规模较唐時较大。
    11訖事:畢事。禦:帝王臨幸。提舉:官名,宋樞密院编修敕令所有提舉,宰相兼;同提翠,孰政兼。廳事:官署视事問案的廳堂。
    12三公:宋以太尉、司徒、司空爲三公,爲宰相、貌王使相加官,其特拜者不預政事,皆赴上於尚害省。宰執:宋代真正握有最高行政權者叫“宰執”。所謂“宰孰”,即“宰相”舆“孰政”之统稱。宋代的宰相稱中書門下平章事,副職稱参知政事,参知政事也稱爲“執政“,這是趟匡胤爲牵制宰相而設置的。使相:宋以貌王、留守、節度使加侍中、中書令、同平章事者,皆謂之使相,實不主政事。從官:指皇帝的隨從、近臣。
    13徙倚:猫徘徊;留連。王績《野望》:“柬臯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14蔡攸:徽宗朝大佞臣之一,蔡京子。曆造少師,封英國公,领樞密院。
    15宸筆:猶帝王貌筆置,這裏指宋徽宗禦畫。
    16北齊文宣帝:高洋,字子進,南北朝峙期北齊開國皇帝,在位10年。《北齊文宣幸晉陽圖》在《宣和畫譜》中作《北齊後主幸晋赐》。
    17靈台郎:宋代爲太史局屬官,主觀测天象。辰正:辰時正。辰時,又名早食,朝食,即上午七峙至九時。
    18逡巡:欲行,恭敬貌。漢·賈誼《新害.過秦输上》:“逡巡而不敢進。”
    19幣帛:泛指财物。《左傅.襄公八年》:“敬共幣帛,以待來者,小國之道也。”筐篚:本羲爲盛物之竹器,方日筐,圆曰篚。引申爲帝王厚赐的物品,亦指帝王恩赐。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望人筐篚恩,實顯邦國活。”
    1畫學:宋代培餋给畫人才的學校。宋洪邁《夷堅乙志·畫學生》:“政和中肇置畫學,用太學法補試四方畫工。”《宋史.選舉志三》:“畫學之業,曰佛道,曰人物,曰山水,曰鳥獸,日花竹,曰屋木,以《說文》、《爾雅》、《方言》、《释名》教授。”畫學大致從1104年到1110,共七年。
    2進士科:古峙進士爲人才遴拔中之壹途,随炀帝時設進士科,爲科舉科目之壹。唐宋凡翠人試于禮部者,皆得進士,宋以後,進士科逐渐成爲科翠制度的一種主要科目。
    3博士:宋徽宗朝書學、畫學以次阴設,設“博士”畏其事,從九品官。害稱“宋四家”之一米芾,亦曾受召任此職。《畫繼》卷三“轩冕才賢”米友仁條霎:“元章富置畫學之初,召爲博士。”
    4臣之先祖:此指鄧洵武。鄧洵武崇甯三年(1104年)遷尚書右丞、中書侍郎。政和六年(1116年)知樞密院,拜少保,封莘國公。
    5猶子:侄子。《論語.先進》:“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宋子房,本書卷三有博。
    6出自宋寇准《春日登樓懷歸》:“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横。荒村生斷靄,古寺語流鶯。舊業遙清渭,沈思忽自驚。”又韋應物《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無人舟自横。”
    7鴟吻:中國古代建築屋脊正脊雨端的一種饰物。初作鴟尾之形,一説爲蚩(一種海獸)尾之形,象征辟除火炎。後來式樣改燮,折而向上似張口吞脊,因名鴟吻,又稱“能吻”。
    8乱離:因遭戟乱而流離失所。此處特指靖康之乱。
    9中貴:即中官、宦官。李白《古風》:“中貴多黄金,連雲開甲宅。”
    10寶籙宫:北宋末年徽宗崇信道教,道士林靈素以方術得徽宗寵信,並築通真宫以居之。請治宫禁怪,于政和五年(1115年)于宫城之東北建道觀“上清寶籙宫”,與延福宫之東門相封。政和七年二月,林靈素受命于上清寶籙宫宣講青華帝君夜降宣和殿事,舆會道士多逹二千余人。
    11泥:拘泥。繩墨:指规矩和法度。漢張衡《思玄赋》:“竦余身而顺止兮,遵绳墨而不跌。”
    12乖:背雕。《說文》:乖,庆也。
    (一)“缥缈空明”, 津逮秘書本、学津讨源本均脱“空明”二字。以宋本爲是。
    1鄆王,《宋史》:“鄆工楷,帝第三子,初名焕……改王鄆。”然宋徽宗第二子早夭,故鄧椿霎郓王爲其第二子。
    2秀拔:美好特出;秀麗挺拔。《三國志.蜀志.彭羕傅》:“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
    3射策:漢興起的考試法之一。選士的一種以經衍爲内容的考試方法,主試者提出問题,書之于策,覆置案頭,受試人拈取其一,叫作“射”,按所射的策上的题目作答。《漢書.萧望之傅》:“望之以策甲科爲郎。”顏師古注:“射策者,謂爲難問疑羲害于策,量其大小署爲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顯。有欲射者,随其所取得而释之,以知優劣。”
    4多士:古指聚多的賢士,也指百官。《書.多方》:“猷告雨有方多士,暨殷多士。”《詩.大雅.文王》:“濟濟多士,文王以寧。”推服:推静佩服。
    5便面:扇子的一種。《漢書.張敞傅》:“白以便面拊馬”。颜师古注:“便面,所以障面,蓋扇之類也。不欲見人,以此自障面,則得其便,故曰便面,亦曰屏面。”
    6克肖:相似。唐斡愈《平淮西碑》:“天以唐克肖其德,聖子神孫,繼續承承於千萬年。”
    7光州:州名,治所在定城(今屬河南)。防禦使:宋爲武官轉遷之陪,無實職。趟令穰:字大年,汴京(今河南開封市)人,生卒年不祥,宋太祖趟匡胤五世孫。官至光州防禦使、崇信罩觀察留後,卒赠“阴府儀同三司”,追封“榮國公”。
    8杜甫《戲爲雙松圖歌》:“天下幾人畫古松,畢宏已老韋偃少。”畢宏,《暦代名盏記》载:“大曆二年(767年)爲给事中,畫松石於左省鹿壁,好事者皆詩泳之。改京兆少尹,爲左庶子。樹石擅名於代,树木改步變古,自宏始也。”章偃:善畫鞍焉,舆曹霸、韓斡齊名。(唐)張彦遠謂:“居閑嘗以越笺點簇鞍焉,或腾或倚,或齕或飲,或驚或止,或走或起,或翹或跂,其小者或頭一點,或尾一抹,曲盡其妙,宛然如真。”
    9小李將軍:《曆代名畫記》:“思訓子昭道,林甫從弟也,燮父之势,妙又遇之。官至太子中舍,創海圖之妙。世上言山水都稱大李将軍、小李將軍。昭道雖不至将車,俗因其父呼之。”
    10誅求:強行索取。期尅:猶尅期,嚴格规定期限。(唐)袁皓《寄嶽陽嚴使君》詩:“萬恨只憑期尅手,寸心唯繁別雕腸。”
    11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稻豫章黄先生,洪州分甯(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害法家,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
    12李太白詩雲:“玉樓巢翡翠,金殿鎖鸳鸯。”此處黄庭坠乃活用其詩,蓋有所譏也。翡翠:岛名。《楚辭.招魂》:“翡翠珠被,爛其光些。”《異物志》雲:“翠鳥形如燕,赤而雄曰翡,青而雌曰翠。”
    13張舜民,生卒年不群,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芸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齌。邠州(今陕西彬縣)人。詩人陳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造士,爲襄樂令。元豊中,瑕度帥高遵裕辟掌 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遇監察禦史。爲人刚直敢言。徽宗峙升任右辣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逹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後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黛爭事,牵連治罪,被贬爲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後又出任遇集賢殿修撰。
    1李将車:李思訓也。《曆代名畫記》:“李思訓,宗室也,即李林甫之伯父。早以藝稱於常峙。一家五人,並善丹青,世鹹重之。書畫稱一畴之妙。官至左武衛大將軍。封彭城公。阴元六年赠秦州都督。其畫山水樹石,筆格遒劲。湍濑潺潺,雲霞縹缈。……峙人謂之李将軍其人也。”此處以趙令松比李將軍!
    2麝煤:指含有麝香的墨塊,後亦泛指名貴的香墨。韓偓《横塘》詩:“蜀纸麝煤添筆媚,越甌犀液發茶香。”
    3朽蠹,本書卷三:“畫家于人物,必‘九朽一罷’,謂先以土筆撲取形似,數次修改,故曰‘九朽’,繼以淡墨一描而成,故曰‘一罷’。罷者,畢事也。”
    4次其韻:依次按所步詩中的韻脚作詩。
    5天骥:駿馬的美稱。德力:天然的氣力。《南秦錄》:“呂光計西域,上疏曰:‘惟龜茲據三十六國中,入其國城,天骥龍麟,嫋丹髦萬計,盈廄。’”
    6元微之《望雲騅歌》:“色沮聲悲仰天拆,天不遣言君未職。”兀:還,仍。
    7杜甫《丹青引》:“斯须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焉空。”駑駘:劣焉。《楚辭.九辯》:“卻騏骥而不乘兮,策駑駘而取路。”
    8《苟子》:“夫驥一日千裹,鴑馬十駕,則亦及之。”
    9箭:通“蹑”,追踨。《漢書.禮樂志》:“籋浮霎,吨上驰。”颜师古注引蘇林日:“籋,音蹑,言天焉蹋浮雲也。”
    10《墨荘漫缘》:“又有士雷,亦妙给事,嘗于錢德輿次權少卿家見所作《寒溪小雪》横卷,翎毛竹木,種種皆奇,可亚大年。”
    11李錞(生卒年不祥),字希聲,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官至秘害丞,江西詩社中人。有《李希聲集》,不知卷數,原害久佚,《宋史.藝文志》著缘于文史類,作《李錞詩話》。
    12李太白《經乱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害懷赠江夏章太守良宰》詩:“門開九江轉,枕下五湖連。”
    13範仲淹《酬李光化見寄二首》:“萬裹承平堯舜風,使君尺素本空空。”
    14零落:指凋謝;脱落。《離骚》:“惟草木之零落兮。”王逸注:“零落皆墜也,草曰零,木曰落。”
    15寒食:亦稱“禁煙節”、“百五節”,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箭前一二日。是日初爲箭時,禁煌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牽勾、門卵等風俗。
    16汀沙:小沙洲。一家:這裹指江天一色的明麗境界。
    17雲锦:這裹指江中的荷如霎锦一般。明镜:形容江面明淨如鏡。典出斡昌黎《曲江荷花行》雲:“問言何處芙蓉多,撐舟昆明渡雲锦。”自注雲:“昆明池周回四十裹,芙蓉之盛,如雲锦也。”
    18舂鉏:鷺鷺。《雨雅.释岛》注:“鷺,舂鉏。”《詩.陳風.宛丘》:“無冬燕夏,值其鷺羽。”陸機疏雲:“鷺,水鳥也。好而漂白,故謂之白鳥。齊魯之間謂之舂鉏。”由于白鹭在水邊等候捕焦時久,舍翰流單腿懸起休息,因此又稱爲“獨春”。浦激:水邊。(唐)楊炯《青苔赋》:“桂舟横兮蘭枻觸,浦激退兮心断續。”
    19衰柳:紅霜後衰败的柳樹。丹枫:经霜後葉子泛紅的楓樹。此雨物均用以點缀秋天之景。唐李商隠《訪秋》詩:“殷勤報秋意,只是有丹楓。”
    20剪水:捅勤水波。细舞風:随風轻舞。飛花:這裹富指飘落的梅花。陸遊《月上海棠》:“斜陽廢苑朱門閉。吊興亡、遺恨浪痕裹。淡淡宫梅,也依然、點酥剪水。凝愁處,似憶宣華舊事。”
    1剡溪:水名,今在浙江省嵊縣南部,曹娥江上遊,以風景秀麓著稱。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據雲剡溪有九曲,一曲在六詔、二曲在蹕駐、三曲在西湖、四曲存臼溪、五曲在三石、六曲在茅渚、七曲在班溪、八曲在高嶴、九曲在公棠。故其詩有“剡溪幾曲知名處”之語。
    2嗣王:封爵的一種,高於郡王,低於親王,始於唐代,在宋代被正式採用。神宗時,有感於其父宋英宗以外藩入繼仁宗,将其本生叔父趟宗暉封為嗣濮王並規定世襲。宗漢,字献甫。初嗣濮王,諡孝簡,追封景王。英宗弟。
    3安懿王:趙允讓(995年-1059年),宋朝皇族,字益之,宋太宗第四子商王趙元份的第三子。濮安懿王。史稱他天资渾厚,外莊内宽,喜慍不見于色。慶暦四年(1044年),封汝南郡王,拜同平章事,改判人宗正司。嘉祜四年(1059年)去世,年六十五,赠太尉、中書令,追封濮王,諡號安懿。
    4京塵:京洛塵。晋陸機《爲顧彦先赠婦》:“京洛多風麈,素衣化爲缁。”花奴:特指唐玄宗峙汝南王李琎。琎善擊羯鼓。唐南卓《羯鼓靈》:“上性俊邁,酷不好琴。曾聽琴,正弄,未及畢,叱弄琴者出,曰:‘待詔出去。’謂内中官曰:‘速召花奴将羯鼓來,爲我解穢。
    5弱水:泛指險而遙遠的河流。蘇轼《金山妙高台》:蓬莱不可到,弱水三萬裹。鑒湖:在浙江省绍興城两南,爲浙江名湖之一,俗雲:“鑒湖八百裏”。雅名镜湖、贺鑒湖。
    6鄴公:鄴康公宗漢者,濮安王懿少子而英宗弟也。绍聖元年,宗漢初封于鄴,是爲鄴公。
    7元符:宋哲宗趙煦年號之一,公元1098至1100年。
    8出身:唐代舉子中禮部試稱及第,中吏部試稱出身。宋代中殿試稱及第出身。《宋史.遴舉志一》:“太平興國二年,禦殿覆試……得吕蒙正以下一百九人。越二日,覆試諸科,得二百人,並赐科一百了八十余人,並赐出身;‘九經’七人不中格,亦憐其老,特赐同‘三傅’出身。”
    9春詞:指有關男女戀情的詞,《岛夜啼》爲詞牌名。凡語:鄙凡的語詞。
    10雅什:指高雅的書篇,古時詩文以十篇爲一卷。
    11後山居士:隙師道(1053~1102),北宋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後山。漠族,彭城(今江酥徐州)人。江西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12《高轩遇》:李贺作。原詩是描述韓愈约皇甫浞訪李贺家的情形,詩如下:“華裾織翠青如葸,金環壓辔摇冬瓏。馬蹄隐耳聲隆隆,入门下馬氟如虹。罢是束京才子,文章钜公。二十八宿蕹心胸,殿前作赋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元精炯炯貫當中。鹿眉畫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明發嘗以此爲题目畫《高轩过圖》,监多士题詠之。張嘉甫题曰:“百尺長康善畫而不能詩,杜子美善詩而不能畫,從容二子之間者,王右丞也。若明發,蓋右丞之季孟雲。”晁無咎题曰:“嘉甫謂長康善畫而不能寄,杜子美能詩而不能畫,明發兼此二勝,可立摩詰季孟間。余以畫及詩信嘉甫知言。”
    13滕王,《畫断》雲:嗣滕王湛然,畫蛱蝶雀兄,曲盡精理。江都王,《暦代名書記》雲:江都王绪,霍王元軌之子,善書,畫鞍馬擅名。
    14杜甫曰:“未覺千金满高價。”
    15《唐書》:“王維善畫繪,工以爲天機所到,學者不及也。”
    16笺,《山谷集》之《詠大年永年畫》:“往時宗室,或以篆隸知名,今大年兄弟,精于小筝,亶亶然似褚李矣!”《王直方詩話》:“大年喜微行,而善畫小景。”
    17杜甫《畫障歌》曰:“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堙霸。”此处活用其意。朽老:谓树石。
    18八二:當是明發行第。行第是兄弟或姐妹間的排行次序,稱行弟之風在唐宋時期最爲流行。李涉詩雲:“唐氏一門今五龍,聲體殷殷皆如锺。就中十一最年少,别有俊氣横心胸。”後尝“八二”,亦“十一”之比也。
    1杜甫《畫障歌》:“初驚無拘攀,何得立突兀。”《尚書》曰:“天地開辟,耀澄舒光。”
    2_二豪:此處指上陳與大年。劉伶《灑德歌》:“二豪在側,焉知蜾蠃之與螟蛉。”角立:並立。
    3特轉:謂受特遷升遷。(宋)趙昇《朝野類要.轉轉》:“謂非循常法轉轉,而特有指揮賞轉者。
    4犍爲:古郡名,屬益州。
    5光堯皇帝:指宋高宗趙構。
    6趙伯駒,宋太祖七世孫,趙令穰之子。
    7賞賚:賞赐,赐予。
    8恠:同怪。鈐辖:官名,也叫兵馬馬辖。以朝官及諸諸使以上充任,官高资資者稱都鈐辖,官卑資淺者稱鈐轄。北宋前期,原是臨時委派的統兵官,後來成爲固定的差遣,有路分鈐辖、州鈐轄,其轄區一州、一路、兩路、三路不等,掌軍旅屯戌、營防守?等。
    9路分:職官名,即路分督監,掌一府民兵之政。文天祥《指南錄<出真州>詩序》:“予在门外,久之,忽有二人來,曰:‘羲兵頭目張路分、徐路分也。’”
    10川派:指文同湖州畫派,因文同屬四川人,川人皆學其書法。
    11笙竹: 《山海缝.中山缝》:“龜山,又東七十袅,曰丙山,多笙竹。”郝懿行笺注: 爲笙亦當爲桂,桂陽所生竹,因以爲名也。”然元《竹譜》:“笙竹出江浙,河南北、湘漢雨江之間俱有之。凡六種:有黄笙、绵筆、早筆、晚筆、石筆、操筆。”
    12石室:文同之號也。
    13廉介:清廉耿介。修潔:高尚纯潔。
    14籍:憑籍。添差:宋制,凡授正官,皆作計給俸禄的虚銜,實不任事。内外政務則于正官外另立他官主管,稱“差遣”,差遣員额外的虚銜,則稱“添差”。
    15官:名嗣勤用,做官。秭歸:縣名,于湖北西北部。
    16尚爲匹配,事奉。《史記.司馬相如列傅》:“卓王孫喟然而欺,自以得使女尚司馬長卿晚。”後專指娶公主爲妻曰尚。宋英宗:趙曙(1032年-1067年),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1067年在位,原名宗寅,後改名趙曙,太宗曾孫,濮王允讓之子。蜀國畏公主:宋英宗次女,魏國大畏公主,母高皇後。嘉祐八年,封寶安公主。宋神宗登基,進舒國長公主,改蜀國畏公主,下嫁左衛將軍王詵。公主逝世後追封越國長公主,諡賢惠。後造封越國大長公主,累改秦國大長公主、荊國大長公主、魏國大長公主。
    17利州:路名,治所在興元府(今陕西漢中)。防禦使爲本爲一區掌管防禦的武職,宋朝時只爲官轉遷之階,無實職。
    18戚裹:本指帝王外戚居住之地,亦借指外戚。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立秋》:中寅戚裹,取索供賣。
    19角:兢赛,兢孚。
    20平居:平日,平時,攘:排斥,抵制。膏粱:肥美的食物。黜遠:疏遠,斥逐。罄色:指歌舞和女色。然《宣和畫譜》載:“(王詵)内則朋淫縱欲而失行,外則狎邪罔上而不忠。”《续资治通鑒长编》:“诜侍主疾,与婢奸主旁,婢数抵戾主,有后言,身复与应和。及薨,乳母诉之,上命有司穷治,婢等八人皆杖配窑务车兵营。”與此相矛盾!
    1見東坡《寶给堂記》。
    2東轩:指的是蘇辙,蘇辙被贬筠州監鹽酒税,由于大水泛濫,他只好在郡府借居,将聽事堂的束侧畏廊朋辟居住,取名“東轩”。。
    3锦囊犀軸:謂犀軸装裱,盛以锦囊。指封畫的珍爱收藏。象床:象牙装饰的床。叉竿:指盏叉,用于把畫徒牆上取下或挂上。
    4金碌:指金粉和用孔雀石制成的绿色颜料。常用于畫金碧山水。
    5寶陁山:即普陀山,與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业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顴世音菩薩教化衆生的道埸。宋屬明州昌平縣。
    6平速,郭熙霎:自近山而望速山,謂之平速。
    7破墨:山水畫中一種渲染水墨的技法,即以水破濃墨而成淡墨量染晝面,濃淡相間,以顯示物象的境界。三昧:本是佛教語。梵文音譯,又譯“三摩地”,意譯爲“正定”,謂屏除雜念,心不散乱,專注一境。後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中:“長沙僧懷素好草書,自言得草型三昧。”
    8稣東坡有《害王定國所藏煙江叠障圖》。
    9房相:指房玄龄,唐朝名相,居位十五年。宿因:佛教語,謂前世因缘。
    10山陰陳迹:越州山陰躲有蘭渚,王羲之舆群賢于此祓楔,作《蘭亭集序》,中有“俯仰之間,已爲隙迹”之句,故雲“山陰陳迹”。
    11雪溪乘興:此用晋王徽之雪夜至剡溪訪戴逵事。南朝宋到劉慶《世說新語.任誔》:“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同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兄戴?’”宋範成大《巾子山又雨》詩:“如今只憶雪溪句,乘興而來興盡還。”藓東坡嘗泳王詵此畫雲:“溪山雪月雨佳哉,賓主淡锋夜轉雷。猶言不見戴安道,爲問適從何處来?”
    12四明狂客:即贺知章,唐玄宗時會稽永興人,性放曠,晚年尤其放從,自號四明狂客.稣東坡嘗有詩泳王詵《四明狂客》:“毫端偶集—微塵,何處溪山非此身。狂客思歸便歸去,更求救赐枉天真。”
    13西塞:山名,在浙江湖州西南。《西塞風雨圆》:唐张志和《渔歌子》曰:“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鳃魚肥。”
    14著色山水:即青绿山水。
    (一)“麝煤”,宋陳道人本、津逮秘書本作“麝媒”,《四庫》版作“麝煤”,當是
    (二)八二:四库全書》本作“八二’,《學津討源》本作“二人’,汲古閣本亦作“二人”,陈道人本作“二八”。查(宋)任子渊注《後山詩注補笺》作“八二”,當是!
    (三)唱:宋陳道人本,汲古閣本,均作“唱”,四库全書本作“倡”。“唱”通“倡”。
    (四)秭歸:宋陳道人本、明刻本均爲姊郷,富誤!宋無“秭郊”這個地名。四库本、毛晋本校爲“姊歸”當是。
    1《論語》曰:“志与道,據于德,依于仁,遊于藝。”
    2蟠鬱:盤曲郁结。唐司空圖《與王駕評持書》:“河汾蟠欎之氣,宜繼有人。
    3兑米芾《畫史》:“蘇軾子瞻作墨竹,從地一直起至頂。余問:‘何不逐節分?’曰:‘竹生畴何嘗逐節生?’運思清拔,出于文同舆可,自謂拈一瓣香。以墨深爲面,淡爲背,自舆可始也。作成林竹甚精。子瞻作枯木,枝斡虯屈無端,如其胸中盤郁也。”
    4文同(1018-1079年),字與可,號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稱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縣(今屬四川绵陽市鹽亭縣)人。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选士:,遷太常博士、集賢校理,曆官邛州、火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縣)等知州或知縣。元豊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吳典)就任,世人稱文湖州,未到任而卒,享年61歲。
    5王定國:王鞏,字定國,號介庵,自號清虚居士,王旦之孫。曆宦通判揚州,可權知宿州,右朝奉郎,端明殿學士,工部尚書,後宦止宗正寺承。舆蘇轼友善。
    6参見蘇東坡《舆王定國書》之八。
    7蘭陵:郡名,今屬山東。胡世将:(1085-1142)字承公,常州晋陵(今江酥武進)人。徽宗崇甯五年(1106)進士,曾任尚書右司员外朗、兵部侍郎。四川安撫制置使等官。绍興九年和十年(1139-1140),他任川陕宣撫使,此畴,金兵大舉造攻關中,長安陷落;西北守軍分屯各地,面臨覆诚的危险。胡世将調勤吴蚧之弟吴磷等人出擎,屡挫金兵,使“分屯之草,得全師而返”。绍興十一年,收複隴州等地。
    8绒心:顺從心靈的引導。逾矩:超越法度。
    9黄州:位于湖北省柬部,大别山南麓。宋为郡,治江滨。元丰间,蘇東坡曾贬官于此五年。
    10此出米芾《畫史》“酥轼子瞻絛”。然語不顺,有缺字,兑校纪。
    11秋毫:指毛筆。南朝宋鲍照《飛白害势銘》:“秋毫精劲,霜素凝鲜。”颖:毛筆頭上尖銳的鋒毫。
    12觞次:飮酒之所。
    13造物:猫造化。爐锤:锤竦。
    14斧斤:斤,斫木也。一《説文》。段注:凡斫物者皆曰斧,斫木之斧,則謂之斤。此處引申爲作文章的功夫。
    15見《山谷集》之《题子瞻畫竹石》,首聯、颔聯爲:“風枝雨菜瘠土竹,龍蹲能踞蓍蘇石。”
    16郭祥正(1035-1113年),北宋詩人。字功父。自號謝公山人,又號漳南浪士。常塗人(今属安徽)。翠進士,知武周縣,遂致仕,起知端州,後棄去,家于于山,著有《青山集》。
    ㈠“蟠鬰”,汲古閣本,四庫全書本均作“盤鬰”。此依宋陳道人本。
    (二)“……起作雨行,枯樹、怪石各一,以赠之。”褚本均如此。然“起作雨行”,不知所雲。此句出米芾《畫史》,查米原文爲:“……即起作雨枝竹,一枯樹,一怪石。”是知此處脱一“竹”字,當以此爲是!今补入。
    ㈢“不可回”,汲古閣,四庫全書本均作“不可留”,此依宋隙道人本。
    1牙角:棱角,此處借指人的锋芒或銳氣。槎牙:形容错落不齊之狀,這裹形容胸懷不平。金段克己《乙巳清明遊青陽峡》詩:“府肺槎牙倩酒澆,颇我非狂亦非狷。”
    2森然:衆多貌。不可回:不可返回,不可扭轉。
    3舒城:縣名,宋屬廬江郡。漢高祖四年(前203年)始置舒縣,翌年改龍舒縣。唐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設舒城躲延用至今。
    4翠:科举中選。賢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賢良方正:漢代遴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始于漢文帝二年(前178)。《史記.孝文本纪》:“漢文帝下詔霎:‘二三執政……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辣者,以匡朕之不逮。’”被舉蔫者封政治得失應直言極辣,如表現特別優秀,則授以官職。唐宋沿用,設“賢良方正科”。
    5熙甯:宋神宗年號之一,傱公元1068至1077年。熙甯三年即1070年。
    6登第:猫登科。第,指科舉考試錄取列榜的甲乙次第。唐鄭谷《赠劉神童》詩:“還家雖解喜,登第宋知榮。”《新唐書.選舉志上》:“通四弳業成,上於尚書,吏部試之,登第者加一陪放選。
    7陸佃(1042-1102),字晨師,號陶山,越州山陰人,睦遊祖父。生于宋仁宗慶曆二年,卒于徽宗崇常元年,年六十一歲。宋熙甯三年(1070)逛士,授蔡州推官、國子監直講。元豊時擢中書舍人、给事中。哲宗時徙知鄧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爲禮部侍郎,命修《哲宗實錄》。後拜尚害右丞,蒋左丞。
    8中書門下省删定官:古代官名。负责修改審定律令。《舊唐害.刑法志》:“則天(武則天)又敕内史裴居道……舆删定官袁智弘等十馀人,删改格式,加针帐及勾帐式,通舊式成二十卷。”宋承唐制。
    9董敦逸:宋哲宗、宋徽宗時人,嘗官監察禦史。辟:征召,蔫舉。檢法禦史台:實爲禦史台檢法。禦史台:宋時最高監察機關。檢法:掌檢祥法律的官具。
    10朝奉郎:宋文散官名。正六品上,文官第十四陈,相富于唐之朝議郎。元豊改制用以换後行员外郎、左右司辣,後定爲第二十二階。
    11元符:宋哲宗趟煦年號之一,公元1098-1100年,元符三年即1100年。致仕:辞去官職.
    12崇甯:宋徽宗年號,公元1102年到1106年,崇甯五年即1106年。
    13微旨:精深微妙的意旨。立朝:在朝爲官。籍籍有聲:指名聲極大,廣有聲譽.
    14韓幹:唐代著名畫家,擅畏畫馬。吴道玄:唐代著名畫聖,以畫人物著名。李思訓:唐代著名山水畫家。韓混:唐代著名畫家:能書善畫,畏于隸書;章草學梁侍中,草書得張旭筆法,亦工篆草。擅畫晨村風俗景物,寫牛、羊、纑等走獸神熊生勤,尤以畫牛“曲盎其妙”
    15飛龍:指駿焉。本特指唐代禦廄中右膊印飛字,左项印龍形之焉。状質:描给形體。喷玉:焉嘘氟或鼓鼻畴喷出雪白的唾沫,以此形容焉劈大雄猛。唐五代裔知之《赢駿篇》:喷玉畏呜西北來,自言當代是能媒。圆形:圖给形象。汗血:汗出如血之馬。《史記.大宛傅》:“(大宛)多善馬,馬汗血,其先天馬種也。”
    16駟:本義爲同駕一辆卓的四匹焉,或駕四馬之車。千駟,言其多也,非確指。。
    17見蘇戟《次韻吴傅正枯木歌》。
    18孫太古:孫知微,字太古,宋太宗、真宗(公元976至1022年)時眉州彭山(今四川彭山)人,善道釋,凡寫聖像必先齋戒疏瀹,精心率意,虚神静思,方始援毫,故用筆放逸,不蹈襲前人筆墨畦畛。
    19秀鐵面:指宋法雲圆通秀禅師。——参兑宋惠洪《禅林僧寶傅》
    20趣:佛教藉,指聚生論回的去處。《俱舍論》:“謂前所説地狱、傍生、鬼及人、天,是名五趣。’
    21呂吉甫:惠卿(1032-1111年),字吉甫,泉州晋江人,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嘉祏二年(1057年)進士,宋神宗熙甯年間,王安石燮法的第二號人物,然爲人奸惡。
    1自在:佛教以心離烦惱、通连無礙爲自在。跏跌:结跏趺坐的簡稱。佛教修禅者坐法爲兩足交叉置于左右股上,稱全跏趺;單以左足押在右股上,或單以右足押在左股上,叫半跏跌。佛教韶爲跏趺可以減少妄念,集中思想。合爪:合掌。佛教兩手相合表示虔誠。
    2破坐:破除坐禪。唐代以後的禪宗主張破坐。
    3澄心堂纸:南唐李後主宫廷所造的一種细薄光潤的纸,以產于李後主的澄心堂,故名之。
    4九歌:《九歌》是《楚辭》篇名。原爲傅說中的一種速古歌曲的名稍,戰國楚人屈原撼民間祭神樂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
    5《歸去來辭》:束晋文學家陶渊明的著名篇章,内容主要表現其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
    6宋人趟清献公以清德服一世,平生蓄雷氏琴一張,鹤與白龜各一,所向與之俱。始除師成都,公單卓就道,以琴、鹤、龜自随。元豊間再移蜀。前已放鹤,自是以龜投淮中。蘇轼有《題李伯時畫(趟叔仁琴鹤圖)》。
    7《後漢書.逸民傅》:“嚴光,字子陵,少與光武同遊學,及光武即位,使聘之,三反而後至……除爲辣議。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後人名其钓處‘嚴陵濑’。”
    8《漢書.禮樂志.天焉歌》:“天焉徕出泉水,虎脊雨化若鬼。”
    9天育:唐廄名也。老杜有《天育骠騎歌》。
    10蘇轼有《戲書李们時畫禦焉好頭赤》。黄庭堅《和子瞻献書伯峙畫好頭赤》:“李侯畫骨不畫肉,筆下馬生如破竹。秦驹雖入天仗圖,猶恐真龍在空谷。精神權奇汗满赤,有頭赤岛能逐日。安得身爲漢都護,十六城看曆唇。”
    11沐猴馬,斡鄂《四峙篡要》曰:“常系彌猴于馬房内,辟惡消百病,令焉不著疥。”
    12俗言虎食狗則醉,故山谷《题伯峙畫揩癢虎》曰:“猛虎肉醉初醒畴,揩癢苛癢風助威。能令漢家重九鼎,桐江波上一絲風。”
    13蘇束坡有《跋李伯時孝弳圖》、《書林次中所得李伯時(歸去來)、(陽關圖)》、《题李们峙畫趙景仁琴鹤國》、《書李伯畴山莊;芏圖》、《跋李伯時萄居圖》、《戲書李伯時畫禦焉好頭赤》、《沐猴馬赞》,黄山谷有《题伯時畫揩癢虎》、《詠伯畴畫太初所獲大宛虎脊天馬圖》、《詠伯時畫馮奉世所獲火宛象龍圖》、《詠伯畴天育骠骑圖》、《和子瞻戲害伯時好頭赤》、《题陽關圖二首》等。
    14宣仁聖烈皇後:高氏(1032年一1093年),名高滔滔,爲宋英宗皇後,宋神宗母親,毫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人。曾垂簇聽政八年,爲政清明,被後人譽爲女中亮舜。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9月,高太後病逝,终年62歲。諡號爲宣仁聖烈皇後,舆宋神宗同葬永裕陵(今河南鞏躲)。--《宋史》P8625頁。
    15補:補授官職。《史記.平舉害》:“入物者補官,出货者除罪。”校書郎:秘書省屬官,掌典校群書,群定典籍。
    16撥發:猫調撥。太常博士:太常寺屬官有博士,掌教弟子,分弳任職,如《詩》,分鲁、齊、韓三家,各置一人;國有疑事,则備咨詢,秩四百石,漢宣帝增爲比六百石。其職相富于後世的國子博士。三國魏文帝初置太常博士,掌引導乘舆,撰定五禮(吉、嘉、賓、軍、凶)儀注,監视儀物,議定王公大臣諡法等事。晋以後沿置,城稱清要,而品级不高,唐從七品上。宋太常博博士職守同前代。
    17出知:出任知州。
    18《宋史》徽宗本纪稱:畫學置博士一員掌其事。米芾、宋迪先後任畫學博士。又據《宋會要辑稿》崇儒三大觀元年二月十七日條,畫學博士之下:“韶害、畫學输、學正、學錄、學直各置一名。”
    119摧:擢升。禮部员外郎:禮部次官。禮部,中國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設。隋唐爲六部之壹。曆代相沿。畏官爲禮部尚害。考吉、嘉、軍、賓、凶五禮之用;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举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来事。元豊改制後禮部有3個下属部門祠部、主客、膳部,尚書、侍郎各一人,郎中、員外郎四司各一人。
    1《束都事略》:米芾善書畫,好古錘鼎、器皿、法害。初補校書郎,出知無爲軍,逾年,召爲害畫博士,摧禮部员外郎。淮陽軍:宋置,治下邳,在今江稣邳躲東三裏。
    2面文:面部文采。骨木:猫骨法,指人的骨相特征。
    3子敬:東晋書法家王献之,字子敬。書練裙:指子敬書窟其甥羊欣的白绢下裳。典出《宋書.羊欣傅》:“献之嘗夏月入縣,欣著新绢裙書寝,献之害裙數幅而去。欣本工害,因此彌善。”
    4支、許、王、謝:指東晋名士支遁、許拘、王羲之和謝安。《晉書.王羲之》:“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謝安未仕峙亦居焉。孫绰、李充、許詢、支遁等皆以文羲冠世,並築束土,與羲之同好。”
    5寶晋齋:米芾尚晉人害法,賓爵齋是他得到晋王羲之《王略帖》、谢安《八月五日帖》、王献之《十二日帖》墨迹後自题的害齋名。
    6利:指利州路。悴:通判。
    7無聲之詩:即畫也。黄庭堅《次韻子瞻子由题憩園圖》:“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窟出無聲詩。”
    8濟北:郡名,治所在今山束長清縣南。
    9吏部郎中:吏部官,正五品上。
    10绍聖:1094年四月-1098年五月,是宋哲宗趟煦的第二個年號。北宋使用這個年號共四年。摘:降職並外放。監信州税:监管信州税的官。
    11張天覺:即張商英,字天覺,號無盎居士。大觀除中害侍郎,拜尚書右仆射。當國:執政,主持國事。
    12知泗州:做泗州行政畏官。泗州,北宋爲淮南東路泗州,州治泗州城。今属安徽。
    13吞:容纳,涵容。吞霎萝:容纳雲夢澤,形容畫家涵餋極廣。典出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張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氟蒸霎萝泽,波撼嶽陽城。”
    14琖:通盏,指酒杯。聖賢:清酒與濁酒的並稱,亦泛指酒。唐白居易《和萝遊春詩一百韻》:“九醞倩望餐,八珍窮水陸。”
    15清秋:清爽的秋天。衡霍:指衡山,衡山一名霍山,故稱。
    16虎觀:白虎觀的筒稻,爲漢宫中講論弳學之所。後泛指宫廷中講學虎。南朝梁劉勰《文心雕能.時序》:“及明帝疉耀,崇愛儒衍,肄禮壁堂講文虎觀。”清汗:猫汗青。爲平仄故倒装用,下一句“未”爲仄聲,則封句得用平聲。汗青:本義指古時在竹簡上記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便于書寫,並免蟲蛀,故稱。此借指史册!補之曾官至禮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入朝主管鸿慶宫。後還家葺歸東園,自號歸來子,故霎“虎觀他年清汗手”。
    17陳無已,即隙師道,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後山,彭城人。少以文謁曾南豊,南豊一見奇之,許其必以文著。元祐中,侍從合薦于朝,起爲太學博上。绍聖初,以進非科舉而罷。建中靖國初,入秘書焉正字,以卒。
    18前身:前世。阮始平:即阮鹹,阮籍從子,竹林七賢之一,誉爲始平太守。王摩詰:即王维,唐代著名詩人、壹家。此處借指晁補之做官爲人舆阮鹹類似,作畫可比王摩潔。
    1偃屈:抑郁,屈服。蓋代:蓋世。又《南史》:“齊兢陵王子良子小贲,于扇上圖山水,咫尺之内,更覺萬裹爲遙。
    2蓮社:佛教浮土宗最初的结社。晉廬山東林寺高僧慧速與僧俗十八賢结社念佛,因寺池中有白蓮,故名。
    3粉本:指畫稿。古人作畫,先施粉上樣,然後依樣落筆,故稱書稿爲粉本。
    4孟仲甯:宋代與晁説之l叫峙的畫家。説之霎:“《白蓮社圖》,余自以意先爲山石位置向背,物皆粉本,以投畫史孟仲甯,使模寫潤色之。”——兑《鹅肋集》
    5侯昱:《圖畫見聞志》作侯翼, 《聖朝名畫評》作侯翌。宋畫家,善道釋人物畫。
    6鞬服:盛弓箭的器具。
    7司焉温公:即司馬光,哲宗時官尚書左仆射,卒赠温國公。
    8著述科:司馬光在元佑元年主政後,提出“十科舉士”建議,其中第七科即是:文章典麗可備著述科。
    9靖康:宋軟宗趟桓年號,只一年。著作郎:宋著作郎逮秘書省,掌修日曆。
    10試:宋官制之一,凡任職低于陪官名銜二等者,稱試。中書舍人:中害省屬官,掌誥敕等事,爲正四品。東宫詹事:即太子詹事,太子屬官,詹事一人,正三品;《漢書百官表》:“詹事,秦官,掌皇後、皇太子家,秩二千石。”應劭雲:“詹,省也,給也。言給事太子。”
    11建炎:南宋高宗趙構的第一個年號。初政:阴始執政。待制:官名,唐置。太宗即位,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書、門下雨省,以備訪問。宋因其制,于殿、閣均設待制之官,如“保和殿待制”、“能圖閣待制”之類,典守文物,位在學士、直學士之下。侍讀:官名,唐開元十三年(725年)置集賢院侍講學士舆侍讀直學士,衬論文史,整理弳籍,備皇帝顾問。宋鹹平二年(999年)置翰林侍讀學士舆侍講學士。
    12謝元晖:指南朝著名山水詩人謝眺,字玄晖。其《晚登三山還望京邑》:“餘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練。”
    13陂塍:山田。塍:田埂。墟裹:村落。晋陶潜《歸園田居》詩之一:“暧暧速人村,依依墟裹煙。”
    14虎頭:謂颐形似虎,古峙以爲貴相。宋陸避《憶昔》:“虎頭空有相,麟閣竟無缘。”
    15笺《束都事略》:“張舜民,字芸叟,邠州人。翠進士,王安石行新法,舜民上書,謂不當與民爭利。元登中,環慶师遵裕辟掌機宜文字。遵裕败,謫監郴州酒税。元祐初司馬光舉舜民才氟秀異,刚直敢言,召試秘閣校理,除监察禦史。上書論西夏强臣争權,戎人樂鷔,豈宜加以爵命,罔及太師文彦博,遂左遷判登鼓院。台諌交章,乞還舜民職位,不報。逾年,通判號州,後入黨籍。”入黛:指寫入以司馬光爲主的元祐黛籍。
    16绍興:宋高宗趟耩年號之一,公元1131年至1162年。直學士:官名。唐門下省弘文館、中書省集賢殿書院皆置學士,掌校理圖籍,六品以下稱直學士,宋龍圖、天章、寶文等各閣皆有學士、直學士。
    17南遷:指南渡。羁旅:寄居他鄉。
    18忽忽:急速貌。二妃:指舜帝之妻娥皇、女英。《水經注.湘水》:“言大舜之陟方也,二妃從征,溺于湘江,神遊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故民爲立祠于侧焉。”橘洲:即橘子洲,在長沙市城两湘水中。
    19伸霜纨:指纨扇。蘇柬坡《江神子.孤山竹閣送述古》:“翠娥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淚偷弹。”
    20正字:官名。北齊始置,舆校書郎同主雠校典籍,刊正文章。元豊改製前文官遷轉的低级官階。《宋史》職官治九:“诸寺、監主薄,秘書省校書郎,秘書省正字有齣身轉大理評事,無齣身轉太常寺奉禮郎。”此處鄧正字不祥其名。
    (一)“衙賢”,褚本均爲“魏賢”,宋本亦如是,富误,畫史並無魏賢其人,故校爲“衛賢”。
    1張舜民有《宿處岩寺》持,末亦雲:“我有故山歸未得,年年魂萝繞天涯。”
    2簡州:州名,治所在陽安,今四川簡陽縣束。
    3榆討:官名。掌修國史,唐宋均曾設置,位次编修。
    4太學博士:學官名,掌經教授,考校程文,以德行道藝訓尊學生。
    5辙方郎中:官名。兵部從官,掌天下地圖及城隍、镇戍、堡寨、烽候,及沿邊少數民族内附等事。從六品。
    6錘郭:此處當指錘隐、郭權。皆五代南唐人,工花竹。
    7季子:年龄最小的兄子。
    8预:参舆,参加。計偕,《史記.儒林列傅序》:“郡國躲道邑有好文學、敬長上、……當舆計偕,指太常得受業如弟子。”司焉貞《索隐》:“計,計吏也。偕,俱也。謂令舆計吏俱指太常也。”後遂用“計偕”稱舉人赴京舍試。
    9兵部尚書:兵部主官,宋屬尚書省,叢二品。承務郎:宋神宗元豊改制,用爲新寄禄官,叢九品。
    10英州:治所在今廣東英德縣東。儋州:舊屬廣東瓊崖道。廉州:屬廣束,故治即今之合浦躲。永州:屬湖南,治所零陵縣。
    11欒城公:指蘇辙。著有《欒城集》。
    12僅:将近。
    13以上從晁以道爲蘇遇所作《墓志銘》中辑出,然此志有缺,其文略如下:“宋通直郎酥遇叔黨,東坡先生之季子也。母同安郡夫人王氏。元祐五年,先生知杭州,叔黨年十有九,以詩赋解雨浙路禮部試。下七年,先生爲兵部尚書,任右承務郎。明年先生出師定武,即謫知英州,繼贬惠州安置,三年遷儋耳安置,既四年,渐徒廉州、永州居住。邈乎萬死不测之險也,獨叔黛侍先生以往來……叔父巢城公每稱其孝,以訓宗族(後缺)……”
    14少府監:官名。宋先以朝官一人判監事器玩服餙工巧之事,分属于文思院、後苑造作所,本監只掌制造門戟、神衣、旌節、祭玉法物、牌印等,並统褚州鑄錢监。元豊改制,始依唐制,置监、少監,领文思、绫绵、染、裁造、文繡五院。南宋建炎初並入工部。绍興三年(1133)恢複将作監。置一承,使兼總少府之事。
    15複古:宋迪,字複古,官司封郎,善畫。猫子:侄子。
    16正郎:尚書省诸司郎中的別稻。
    17士人畫:文人畫。此處是中國给畫史上最早提出文人畫的概念。
    18鞭策:焉鞭子。槽櫪:亦作“槽曆”,養馬之所。宋陸遊《醉歌》:“戰馬死槽櫪,公卿守和约。”芻株:餏牛焉的草料。《周禮·大宰》:“芻秣之式。”注曰:“養牛焉禾谷也。”
    ㈠“小坡解與石傅神”,宋陳道人本及王氏畫苑本均作“與竹石傅神”,似衍一字,与上句封仗不工。汲古閣本、四庫全書本、學津封源本均作“與竹傅神”,然上下文同畴出现雨個“竹”字,有“合掌”之嫌,酥轼作爲大詩豪富不會出此大错,查《蘇轼全集》,原詩焉“小坡今與石傅神”,常是。
    1崇、觀:指崇甯、大觀年简,乃宋徽宗朝連用的雨個年號,時間兑前注。
    2畫學:宋徽宗在崇甯、大觀年間,于翰林圖畫院之外別開“蛊學”,投馆招生,是再門的给畫教育機横,纳入國子監學校教育系统,有完善的教學制度。
    3大父中書公:即鄧椿祖父鄧洵武,崇甯三年(1104年)遷尚書右丞、中青侍郎,故稱。
    4駕部郎中:兵部下屬之駕部司,投郎中、具外郎各一人,掌管舆輦、車乘、傳驛、廄牧焉牛雜畜之籍。宋時駕部屬左民尚害。駕部郎中爲正六品。
    5湖州:代指文同,因文同尝于湖州为官。文同竹派畴稻湖州派。
    6入室:比喻學問或技能已连到深奥的境界。《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宋入于室也。”
    7凰尾竹:竹的一種,其竿叢生,枝细而柔软,葉密生,摇曳如鳳尾,故名。
    8中峰:我眉山有大、中、小三我,此中峰即爲中我。
    9象耳山:在四川彭山縣東北,山形聋秀,峰巒連绵。
    10文正公:指範仲淹,淹卒赠兵部尚書,諡文正。諸孫:本家孫輩。德孺:範仲淹第四字,名纯粹,字德孺,官至龍圖閣孕士。
    11溟水:水名,在今河南境内,流以新鄭。
    12訪戴:指王子猷雪夜訪戴逵,典出《世説新詩.任涎》,见前注。
    13脊令:水岛名。《詩.小雅.常隸》:“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後因以喻兄弟友爱,急難相顧。
    14鳳翔:路名,治所在鳳翔府,今屬陕西。
    15虏人:造裹指金人。《四库全書》本作“適兵燮死之”,不知何故。
    16德州:公元583年(隋文帝)置州,治安德(今陵縣)。德州之名始于此。
    17嘉王:宋徽宗第三子趟楷,大觀二年正月進封嘉王。政和八年,王昂原被考官定爲第二名,因主考官摄定的第一名爲嘉王趟楷,徽宗爲避嫌及籠酪士子,遂摧王昂爲魁首。故這一榜仍稱爲嘉王榜。登:中選。登甲科:即中進士。
    18能圖:宋代龍圆閣學士的省稱。
    19陳去非:即陳與羲,字去非,江西詩派的代表人物。绍興中累官至参知政事。
    20何文縝:即何栗,字文縝,仙井人。政和丙甲進士第一,官至尚書右仆射兼中害侍郎。陷金營,不食而死,年三十九。——参見《宋史》P11135-11136页。
    21李太白《越女詞》:“新妝荡新波,光景雨奇絕。”又昌黎《西州裴功曹》詩:“是時山水秋,光景何鲜新。
    22溪藤:指剡溪纸,浙江剡溪所麈的藤制纸富時最爲有名。蘇東坡《孫莘老求墨妙亭》:“書來乞詩要自寫,爲把栗尾書溪藤。”蘇辙注:“溪藤,剡溪纸也。”《纸谱》:“剡豁之藤為纸最妙。”
    23典出唐杜荀鹤《松窗雜記》:“唐進士趟颜于畫工處得一软障,圖一婦人甚麗,颜謂畫工曰:‘世無其人也,如可令生,余願纳爲妻。’畫工曰:‘余神畫也,此亦有名,日真真,呼其名百日,必活。’颜如其言,遂呼之百曰……果活,步下言笑如常。”
    ㈠“适虏人屠城”,《四库全书》本作“适兵变死之”,不知何故。今依宋本、明汲古阁本。
    1熹微:指早上天色微明。晋.陶潜《归去来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2笺,《雪溪友議》:“崔涯,張祐齋名,每題詩娼肆,譽之則車焉繼來,毁之則杯盤失错。嘗作詩嘲李端端:黄昏不語不知行,鼻似煙囱耳似鐺。爱把象牙梳插鬓,昆侖山上月初生。’端端道旁見二子,再拜曰:‘端端祗候三郎、六郎,伏望哀之。’乃重赠曰:‘觅得黄骝備繡鞍,善和坊裹取端端。揚州近日浑成美,一朵能行白牡丹。’于是賓客兢臻其户。或曰:‘李家娘子,才出墨池,便登雪嶺,何其一日黑白不均。’
    3《羯鼓錄》:“唐明皇曹二月初詰旦,巾櫛方畢,時宿雨始晴,景色明麗。帝曰:‘封此景物,豈可不與判断乎!’命取羯鼓,臨轩縱擎,曲名《春光好》。回顧柳杏皆已微折。上笑曰:‘此一事不喚我作天公可乎!’
    4大庾嶺:五嶺之一,相傳漢武帝有庾姓将軍築城于此,因有大庾之名,又名梅嶺,在今江西大余與廣東南雄交界處。李義山《對梅雪》詩:“梅花大庚嶺頭發。”《白氏六帖》:“大庚嶺上梅,南枝落,北枝朋。”
    5管城:即管城子,毛筆的別稱。唐韓愈嘗作寓言《毛颖传》,説毛筆被封在管城,叫“管城子”。後因以爲毛筆的代稱。宋劉克莊《念奴驕》詞:“颠毛雖秃,尚堪封管城子。”
    6王寀:字辅道,—字道辅,號南陔,江州德安(今屬江西)人,韶子。登第,官校書郎,翰林學士,兵部侍郎。因病迷惑,好神仙道術,徽宗重和元年爲林靈素所陷,下狱棄市,享年四十
    7協律郎:掌樂律等事的官具,屬太常寺,從八品上。通判:官名,俗稱悴,副職,與權知軍、州事共同處理政事,其職责爲:凡兵民、缝谷、户口、賦役、狱讼聽断之事,可否裁決,與守臣通簽書施行。通判還有一個職責:所部官有善否及職事修廢,得剌舉以聞。——《宋史.職官誌七》澧州:州名,治所在澧赐(今湖南澧縣)
    8適丁:恰逢。宋範成大《古風上知府秘書》之一:“時哉適丁是,邂逅真良圖。”錘贼:即錘相,于建炎四年(1130年)二月起兵反宋,建國號爲楚,同年兵败被俘。
    9春官:春官爲禮部的通稱。太常:掌宗廓祭祀、禮樂及文化教育的官具,屬禮部。
    10四更:指淩晨一時至三時。唐杜甫《月》詩:“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樓。”
    11中郎:指東漢著名書法家蔡邕,長于隸書,創飛白體,官至左中郎将,人稱“蔡中郎”。
    12此句“元晖”,《山谷集》之《戲赠米元章》作“玄晖”。玄晖,謂谢眺也。刓:磨去棱角。《史記·酈生賈陸傳》:“刻印刓而不能授。”
    13虎兄:米友仁小名。教字:令字,讓字。阿章:這裹指米芾,字元章。
    14被遇:受到寵幸,蒙受恩遇。光堯:指宋高宗趙構。
    15敷文閣直學士:官名,南宋高宗绍興間置,爲從三品官職。
    16濛漾鸿:謂混沌貌。米氏父子擅長米點山水,其畫面朦朧迷遠,故雲。
    1監察禦史:唐禦史台分爲三院,監察禦史屬察院,品秩不高而權限廣内外官吏均受其監察,宋峙監察禦史爲六人,分察六部百司,品级爲徒七品。
    2宣渝:即宣諭史,宋徽宗後置,掌制置兵焉移屯等事,權雖重,事畢則罷。
    3晉康:郡名,故治在廣東德慶縣束。
    4赴阙:入朝,指晉兑皇帝。登封:上朝封答皇帝拘問。入館:進入三館任職。宋初以史館、昭文館、集賢院爲三能,又以廣文館、太學館、律學館爲三馆。郎:帝王侍從官的簡稻,務颇問,供差遣,亦有宿衛宫殿者。意:宋代官名,即褚路提點刑狱公事,相當于後世的按察司之職。
    5錢端回:本書卷五有其傅。
    6妙年:少壯之年。登科:亦稻“登第”,指科舉考中進士。
    7武學博士:宋學官名,筒稍武博,國子监屬官。慶曆三年(1043)建武學,置武學教授,不久廢。熙甯五年(1092)複置武學,武學教授以文武官知罩事者充任。元豊五年(1082)改武學教授爲武學博士,掌以兵書、弓焉、武藝教誨學生。
    8升堂:升堂和入室是孔子用来比喻學問所逹到的雨種境界。升堂:比喻学问技艺已入门。《论语·先进》:“子日:‘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9资州:州名,治所在今资中縣治(今屬四川)。
    10趟逵字莊叔,其先秦人,後徙蜀之资州。生卒年均不祥,约宋徽宗政和六年,至高宗绍興三十二年間在世,年四十一歲。累遷至中書舍人。薦连士類,爲時名臣。畴稱爲“小東坡”。
    11太學博士:國子監属官,共十人。元豊三年(1080)起置,從七品。教九弳、五经、三禮、三傅等。
    12徑:直;行:從事。直情徑行:憑著自己的意思径直地去做,比喻想怎麽斡就怎麽斡。《禮記.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13石室:古代藏圖書楠案虎。《史記·太史公自序》:“周道廢,秦撥去古文,焚滅《詩》《害》,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圖籍散乱。”宋司馬光《神宗皇帝挽辭》之二:“它年紬石室,光大繼皇填。”
    14鲜儷:少有相配。
    15心畫形:漢楊雄《法言.問神》:“言,心聲也:害,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
    16右:上也。古人崇右,故以右爲上,爲贵。
    17郭恕先:名忠恕,字恕先。五代周入宋初畫家,嘗爲國子主簿,不知所终。—祥見《圖畫見固志》卷三紀藝中。
    18牢落:寥落,稀疏零落貌。
    19妥:通“堕”,落下,掉下。杜甫《重過何氏》:“花妥鶯捎蝶。”
    1毰毽:岛羽张阴。
    2纲羅:搜羅:包容。漢司焉遷《報任少卿書》:“近自托於無能之醉,網羅天下放失舊聞。”微:衰微,衰落。
    3衡陽:在湘江上遊,今屬湖南。相傅“北雁南飛,至此歇翅停回”,再不向南。王勃《滕王閣序》云:“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賓;雁陣驚寒,聲断衡陽之浦”;範仲淹的《漁家傲》中“塞下秋来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王安石亦有“萬裏衡隔雁,寻常到此回”
    4高郵:宋爲“軍”,治所在高郵(今江蘇省高郵躲)。
    5解潜:宋人,绍典初爲荊南镇撫使。
    6浮屠:和尚。弱冠:古時以男子二十葳爲成人,初加冠,因職猫未壯,故稱弱冠。
    7编管:宋代官吏得罪,謫放偏速州郡,编入孩地户籍,並由地方官吏加以管束,謂之“编管”。惠州:州名,故治在今廣束惠陽縣。
    8關捩:棙同捩。比喻原理,道理。宋陛遊《上執政害》: “夫文章小技耳,然舆至道同一關捩。”
    9大尹:封府躲行政畏官的稱呼。京尹:即京都所在地的行政畏官。盛章,字才叔,襄陽人,嘗雨度爲開封府尹(大觀中與宣和中),靖康元年致仕。
    10醢川:這裏指代王安石,安石爲臨川人。
    11被祸:遭遇炎祸。
    12沔州:宋改興州爲沔州,治略陽,即今陕西省略陽縣。
    13工氣:人工造作的習氣。
    14枯枿:枯枝,枯株。
    15飛白:指飛白書,相傅此書髓创始于漢蔡邕,書髓筆畫如枯筆書就,中間有絲絲露白。
    16信州:唐置,宋日信州上饒郡,故治在今江西上饒縣西北。
    17平江:宋初置平江軍,後改爲府,即今江蘇吴縣治。教官:學官统稱。宋元明清之府州縣學教授、學正、教渝、訓導等,通稻教官。
    18敕:委任。江州:宋曰江州浔陽郡,治地即今江西九江。開堂:佛教語,指開埴說法。拈香:撮香焚烧以敬佛。
    19三世諸佛:三世者,即遇去、现在舆未来也。遇去佛爲迦葉諸佛,现在佛焉釋迦牟尼佛,未来佛爲彌勒佛。
    (一)“稻粱微”,汲古閣、四库全書本均作“稻粱肥”。宋陳道人本作“稻粱微”。又查《雞肋集》《题周兼彦所收李甲畫三绝》,亦作“稻粱微”,富以此爲准。“雁南飛”之峙,也正是“稻粱微”之时。
    1辟谷又稱“卻谷”、“断谷”、“絕谷”、“休糧”、“絕粒”等,即不吃五谷。方十道家富做修煉成仙的一種方法。服漆辟谷:或爲服氣辟谷之误,即以服氣與辟谷相配合,並以服氣爲基磋,通過服氣逹到辟谷的目的。《抱模子内篇.雜應》篇载有服氣辟谷法,有:食十二畴氟法,食歲星氣法,食六戊精氟法,思神食氣法等。
    2意往:謂信步前往。無礙:没有障礙。佛語謂通连自在是也。
    3剩齊:多多賜予。
    4叙州:宋改戎州置,故治在今宜賓縣。宣化縣:故治在今宜賓縣西北。
    5樊賓:不詳其人。少卿:爲上卿之副職。
    6煉指:束香于指,以火烧灼。此爲僧徒修辣苦行之一法。供佛:谓在佛前供奉、祭祀。
    7居:通“舉”,總也。慊:不满足,遺憾。
    8張如瑩:即张澄(?-一一四三),一作張微,字如瑩,一字逹明,唬澹岩,李公麟外甥,舒城(今屬安徽)人。徽宗大觀元年(1107),知臨川縣。欽宗靖康元年(1126),爲监察禦史,高宗建炎元年(1127),任中書舍人。二年,試禦史中丞。三年,拜尚書右丞。
    9殂:指去世。信:碓實。有命:謂由命運主宰。《输藉.颜渊》:“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一)服習辟谷:宋本為“服漆闢毂”,然未固有服漆能辟谷之説。或爲“服氣辟谷”之誤,即以服氣與辟谷相配合,並以服氣爲基礎,通遇服氣逹到辟谷的目的。《抱模子内篇.雜應》篇载有食十二時氣法,食歲星氟法,食六戊精氟法,思神食氣法等。四库全書本作“服習辟谷”,亦通。今雒四库本。
    (二)忽被召去:汲古閣本作“每被召去”,不通。四庫全書本作“寻被召去”,亦通。然宋陳道人本爲“忽被召去”,以此爲是。
    1搢绅:本羲插笏于绅。绅,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嶈于腰陳的大带。搢绅,引申爲有官辙的或做過官的人,後用爲官宦或儒者的代稱。章布:指寒素之士,平民。宋嶽珂《桯史.萬春伶語》:“(胡给事)物色爲首者,盡繁狱,章布益不平。”
    2鄢陵:縣名,在河南省中部。主簿:官名。各级主官屬下掌管文書的佐吏。《文献通考》卷六十三:“蓋古者官府皆有主簿一官,上自三公及禦史府,下至九寺、五监以至郡縣皆有之。所职者簿书,盖曹掾之流。”
    3劉勰《文心雕能》:“文貴形似。”
    4《四庫全書》本作:“赋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
    5一律:一個檬于;一個道理。酥東坡在其詩中屢屡表逹“詩畫本一律”的藝衍見解,如《韓斡焉》:“少陵翰墨燕形畫,韓斡丹青不捂詩。”
    6《唐朝名畫缘》:“邊鸞,京兆人也,少攻丹青,最畏于花岛折枝。”
    7《事實類苑》:“趟昌,漢州人。善畫花。每晨朝露下畴,驍欄檻諦玩,手中調采色寫之,自號窟生趟昌。”
    8幽人: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孔颖逹疏:“幽人貞吉者,既無险鞋,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
    9決:急速。《莊子.逍遥遊》:“決起而飛。”
    10可憐:可爱。白居易《暮江吟》:“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1天巧:指不假雕饰,自然工巧。毫楮:指毛筆和纸。
    12安肅:宋置安肅軍,随又改安肃縣,今徐水躲治(今屬河北)。
    13明经:宋以弳羲输策試進士。及第:即登第。
    14大理寺丞:大理寺畏官大理卿的属官。大理寺蕾爲掌刑狱、司法的機關。
    15刽夷:也作“创痍”,創傷,或比喻遭受破壤或炎害後的情景。
    16李太白《遊秋浦白聳陂》:“山光摇稹雪,猿影挂寒枝。”
    (一)“呙詩必以詩,定知非詩人。”宋刻本及汲古阁本均如是。四库全书本校为“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二)“決峙起”,宋陳道人本、汲古閣本作“決時起”,四庫全書本作“決起峙”。今依宋陳道人本
    1雕本:即早期的雕刻版本。现存《蘇柬坡集》刻本爲: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黄葉村。
    2颐:颌也。鼓枻:划桨,谓泛舟。
    3尚书郎:尚书省下属司的长官,从五品
    4阎刘:不详所指。翰墨:笔墨,此借指书画。
    5俘休:即张舜民,字芸叟,号俘休居士。本书卷三有传。
    6都司:唐宋尚书省左右司,因分辖六部诸司事务,故名。
    7穷:空也。坐:招致。
    8九鼎扛笔力:此为倒装句,本为笔力扛九鼎,因压“i”韵而倒装之。谓其笔力劲健也。
    9什袭:重重包裹,谓珍重。藏幂:收藏保护。幂:覆盖。
    10李文正:即李時,宋太宗时拜为平章事,卒谥文正。
    11太府寺丞:太府卿副贰,位次太府少卿。太府寺为管金帛库藏出纳等事的机关。漕:宋朝漕运司的省称。
    12变相:敷演佛经内容而绘成的具体图相。
    13公是先生:即刘敞,字原父,庆历进士,尝知制诰,奉使契丹,学问渊博,为文敏赡,世称公是先生。
    14築堂:横築書齑。講業:研習旱業。抱甕:傅説孔子學生子贡遊楚返晋遇漢陰,兑一老人抱甕灌園,就建議他用機械汲水,老人不願意,並說這樣做,爲人舍有心機,曰:“吾非不知,羞而不爲也。”見《莊子.天地》。後以“抱甕”喻安于拙陋的淳模生活。
    15崇宁:宋徽宗年号之一(公元1102年至1106年),崇宁甲申即崇宁三年(1104年)。
    16潼川:府名,故治在三台县(今属四川)。夔宪:夔州行政长官。
    17萧撻覽:遼朝名将,官至南院都監。他于“景德元年九月,引兵掠宋。宋真宗幸澶渊,相持十余日,统軍撻覽出督戟。畴威虎軍頭張瑰守床子弩,弩撼機發,矢中捷覽额,撻覽死。”——《宋史.冠准傅》。從 史害上看射死撻覽的是张瑰,然邵椿雲是靳發高祖,不知何故。叙倅:叙州通判。
    1《荀子.勸學》:“孚不可以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藍;冰,水爲之,而寒于水。”
    2除:拜官,授職。浙西:路名,约今浙江西部。参議:宋置,或稱参議革事,爲都督等统兵的僚屬,位在参謀官下。
    3鄄城:縣名,故城在今山束濮縣東。
    4李文靖:即李沆(947-1004年),字太初,洺州肥鄉(今屬河北)人。累加門下侍郎、尚書右仆射。景德元年卒,年五十八。諡文靖。
    5恩科:宋峙科舉,凡士子于鄉試合格後,禮部試或廷試未缘者,遇皇帝親試時,可別立名冊呈奏,特許附試,稱爲特奏,一般皆能中,故稱恩科。仕:爲官,任職。尉:武官统稱,宋峙爲縣尉,一般從八品至從九品。
    6湖洲:即文同。文同(1018-1079年),字與可,人稱石室先生,自號笑笑居士、笑笑先生等。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縣(今屬四川绵陽市鹽亭縣)人。元豊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興)就任,故世人稱文湖州,未到任而卒。
    7三墳記:爲李曜卿兄弟三人建的,李季卿撰文,李赐冰篆書,唐大曆二年(767年)刻。碑文雨面,共23行,行20字。原石久佚,宋代有重刻本,現存陕西省西安碑林。《三墳記碑》承李斯《嶧山碑》玉筋筆法,以瘦劲取腾,结體修長,線倏遒勁平整,筆畫徒頭至尾粗細一致,婉曲翩然。《三墳記》爲李陽冰代表作,在唐代篆害中,李陽冰成就最高的,謂之“缴線描”
    8秀才:宋代各府向朝廷贡舉人才應禮部會試,沿用唐代後期之法,先進行遴拔考試,其中凡應舉選拔考試,以爭取舉薦的,都稱爲秀才。李欣,字粹老,少舉造士,棄官爲道人,遍遊湖湘間,晚年居臨安。掳《春渚紀聞》载:“束坡儲倅錢塘日,粹老以幅绢作春山横軸,且書一詩其後,不通姓名,付樵者,令俟投坡之出投之。坡展視詩畫盖已奇之矣。”後偶會于湖山僧居,東坡因和其詩。
    9次韻:即步其韻,謂依次以所和詩中的韻作詩。
    10白樂天詩曰:“宜富早罷去,收取霎泉身。”
    11白樂天有《白發感秋》詩。
    12劉禹锡詩曰:“不改南山色,其余事事新。”
    13武陵春:東漢劉晨、阮肇入天台,鲢食桃果,寻水于武陵溪,遇仙款留,及出,已曆七世。見《太平絮覽》卷四一引南朝宋劉羲度《幽明錄》。此處《武陵春》富指李颀所畫山水畫。
    14《高郵志》:“陳直躬,陳偕之子也,家故饒财,而偕獨喜學畫,其後伎日以進,家日以微,遂以爲業。士大夫既喜其畫,且愛其爲人,往往稱之。直躬亦世其學雲。”
    15蘇翰林:即蘇束坡,蘇東坡于宋哲宗畴嘗官翰林學士。
    16笺,宋.何薳《春諸纪固》:“朱象先少時畫筆常恨燕前人深速之趣。壹日,鵝溪绢上作小山,覺不如意,急前去故墨,再三揮染,即有悟見。自後作畫,多再滌去,或以细石磨绢,要令墨色著入绢缨。”
    1霖零:形容久雨不停。屈盤:屈折盤旋。
    2《四庫全書.霏雪錄》(明)鎦績撰:“世傳《七子入關圖》所乘雜牛馬骡纑,而巾服亦不等。题者往往不知主名。吾友唐君愚士博學強耙,亦嘗题之雲:‘七騎從容出帝闉,蹇驢驄馬襍山犉;瀛州學士参差出,十八人中一半人。似以爲登瀛圖之半也!’予偶閱元曹文貞公《伯啓集》有《题七子圖詩》曰:‘清譚飘逸事淩遲,七子高風世所師;公室倾危無砥柱,服牛乘馬欲何之?’是指晉世清譚之流。按豫章黄太史《题七子畫》曰:‘眉山老書生作此《七才子入關圖》,作人物亦各有意熊,予以爲趙子雲之苗裔。模寫物象渐密,而放浪閑遠則不逮也!’或謂七子者皆詩人,此筆乃少丘壑耶!山谷曰:‘一丘一壑,自须其人胷次有之,但肇間那可得。’豫章以博洽名世,其题七子止雲雲,若此不知,文贞果何所據而言之耶?又虞文靖《题孟浩然像》雲:風雪高堂破帽溫,七人圖裹一人存。是則七子乃唐人也欺!”
    3隐士趙雲子,善畫道像,于青城丈人觀畫褚仙奇绝。孫太古嘗陰使人問已畫,趙雲:孫畫雖善,而傷豊满,乏清秀。豫由是感悟。——《圖畫见闻志》。苗裔:子孫後代。
    4蘇東坡《舆王定國尺牘》雲:“稣州何充畫真,雖不全似,而筆墨之精,已可奇也。”则知何充爲蘇州人也。又《圖画見闻志》:“何充,姑蘇人,工传寫,擅藝東南,無出其右者。”
    5《莊子.大字師篇》:“是適入之適,而不自適其適者也。”
    6出蘇东坡《詠蜗牛》,詩意戒登高也。
    7出蘇东坡詠《鬼蝶》,詩意欺倏忽者。
    8章惇(1035-1105),字子厚,福建浦城人。“惇豪俊、博學文。”嘗得王安石提拔。哲宗朝官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盡複王安石之政,力排元祐黨人。
    9笺,《墨荘漫錄》雲:“章友直伯益,以篆得名,召至京师翰林院篆字,待韶數人聞其名,然心末之服,俟其至,俱來見之,雲:聞先生之藝久矣,願見筆法,以爲模式。伯益命粘纸各數張,作工圖。即令泚墨濡毫。其一縱横各作十九畫,成一其局;其一作十圆圈,成一口射貼。其筆之粗細間架,然毫發之失。褚人兑之大驚,欺服崇而去。”
    10潼川府:宋乾德四年,改劍南東川節度爲静戎軍節度。太平興國三年,改安静軍。重和元年十一月,升梓州焉潼川府。熙甯五年,省永泰躲爲镇,入鹽亭縣。十年,複置永泰尉司,後改日安泰。
    11戎倅:戎州通判。
    12通譜:同姓的人互認爲同族。
    13吾子:古時對人的尊稱。
    14《禮記.學記》:“善學者师逸而功倍。”
    15《畫品》曰:“吴道子才通思速,下筆如有神助。”《易曰》:“精義入神。”
    16《南史.任昉傅》:“時琅邪王融有才儁,自謂無封當時,見時之文,怳然自失。”
    17尚氣:縱任意氣。唐孫元晏《泳史詩.宋.袁粲》:“負才尚氣满朝知,高臥閑吟見客稀。’
    (一)“秋雨零零”,宋本爲“霖零”,汲古閣本及四库全書本爲“零零”,今依宋本。
    (二)“黄斌老”條“潼川府”,宋本、明刻本及四库全書本為“潼川”,汲古閣本為“潼州”。查《宋史.地理誌》中隻有“潼川府”,未見有“漳州府”。
    1二器:此處指彝舆舟。彝爲大型盛酒器。彝舆舟均能虚懷容物,黄山谷以此來規勸黄彝。
    2舉八行:中選八行科。八行爲孝、悌、睦、姻、任、恤、忠、和八種品行。《宋史.徽宗纪二》:“甲辰,立八行取士科。”
    3森削:《集韻》:草木茂貌。元次山《訟木魅》曰:“兑榛梗之森梢。”
    4牦牡:陰踢。漢揚雄《太玄.攡》:“一書一夜,陰陽分索。夜道極陰,畫道極陽。牝牡羣貞,以攡吉凶。”範望注:“陰爲牝,陽爲牡。陰陽牝牡,萬物化生,各得其正。”
    5黄庭堅害《劉明仲墨竹賦》全卷今尚存,可参閱。
    6心手不自知:謂得心愿手,随心所欲也。
    7許尹于南宋绍興二十五年(1155)作《黄陳詩集注序》簡介任氏霎:“三江任君子渊,博極群害,尚友古人。”又雲:“子渊名渊,嘗以文藝類試有司,爲四川第一,蓋今日之國士天下士也。”任子渊以注《山谷集》而有聲後世。
    8文潛:張耒,字文潜。蘇門四學士之一,官至太常少卿。
    9顿解:本佛教語,猫顿悟。
    10浯溪:溪水名,在湖南永州祁陽縣西南,唐代詩人元结曾蔔居于此,取名浯溪。造極:逹到完美的境界。
    11徐师川:名徐俯,字師川,黄庭坚外甥,工詩,绍興間参知政事。
    12玄冬:“玄”爲黑色,古代以四方爲四季之位,北方冬位,其色黑,故冬天又别稱“玄冬”。東晋張望《贫士詩》:“炎夏燕完,玄冬熬暖褐。”
    13榆次:縣名。公元979年,宋太宗滅北漢,置並州于榆次,越三年,複遷唐明镇,榆次複縣制。
    14河東:路名,治所在並州(今太原市)。漕:宋为管漕運司的官具。
    15高謝:推醉。《晉書·孫愉孔汪等傅输》:“愉高謝百萬之赀,辭榮數畝之宅,弘止足之分,有廉讓之風者矣。”
    16季父:叔父。差肩:謂並列。耶律楚材《琴道喻五十韻》:“自弹數十弄,以爲無差肩。”
    17滄州:州名,故治在清池(今河北省滄縣東南)。
    18河中:府名,以位于黄河中遊而得名,治所在河柬(今山西永濟縣蒲州镇)。
    19龍眠:指龍眠居士李公麟,本書卷三有傅。
    ㈠又“牝牡十三辈”似指竹子十三枝,然用“牡牝”形容,不知所霎,查任子渊註《山毂集》原詩為“壮士十三辈”。以“壯士”喻“竹”,似乎更有氣势。
    1邵溥:字澤民,堯夫孫,伯温子也。宣和七年累官禮部具外郎,借太史卿充送伴金國使,靖康元年爲戶部侍郎,僞楚峙權户部尚書。——群兑《宋史翼》列傅P112頁。
    2能宫散齋:佛弳故事靓海龍王詣靈鹫山,聞佛説法,满心歡喜,遂請佛至龍宫供餋,佛舆諸比丘薩 入龍宫受供説火法。
    3李白捉月:傅説李白酒醉泛舟富塗采石,俯捉江中月影而溺死。
    4玄真子:唐張志和坐事贬南浦尉,會赦還,以毅丧不複仕,居江湖,自號煙波釣徒,著《玄真子》,亦以玄真子自號。張志和有《漁歌子》詞:“西塞山前白鹭飛,桃花流水鳜焦肥。”
    5列子禦風:列子即列禦寇,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傳説他不食官遺之粟,以清静無爲,特立獨行處世,還能禦風而行。《莊子.逍遙进》:“列子禦風而行,泠然善也。”
    6汝州:州名,治所在梁縣(今河南臨汝)。甯極先生:孔畋,字甯極,孔子之後,隐居汝州,性孤潔,好讀書,勤止必禮法,州以行羲聞,授秘害省校書郎,致仕卒。
    7纎悉晕具:细微祥盡,全都载明。明袁宏道《蓄促缎》:“凡促織之熊貌性情,纎悉必具。”
    8永康:宋爲罩名,治所在今四川灌縣。尊江:縣名,故城在今灌縣柬。
    9懸绝:相差極速。唐劉禹锡《上中書李相公啓》:“高卑邈殊,禮數懸絕。”
    10宋吴曾《能改齊漫錄.記詩》:“政和間,林靈素主張道教,以僧爲德士,使加冠巾,其意以释出其下耳。”
    11外道:佛教徒稱本教以外的宗教及思想爲外道。
    12祠部:這裹當指祠部(即禮部)所發的度牒。唐宋以來,祠部發給或售给出家人的愚證,可以免地税和徭役。
    13寓居:儒居,寄居。渠州:州名,即今四川省渠縣治。
    14郭遊卿:本書卷五有傅。
    15汴:汴京。即今開封。遂甯:縣名,今屬四川。靈泉山:在遂甯縣東十裏。趾:脚下。
    16工氣:畫工之氟。舆蘇軾所提倡之“士氣”相封。
    17察院:院試的考埸。
    18谛玩:審视把玩。
    19唐臣:即李世南,字唐臣。前有傅。
    1宅相:外甥的代稱。典出晉代魏舒舅出贵甥故事,張昌嗣乃與可外孫,故謂宅相。
    2攒三聚五:畫竹菜的方法,一般畫竹葉是三片一组,或五片一组,故名。
    3吉州:治所即今之江西省吉安市。
    4《圖畫見聞志》:徐易暨弟白,海州人,並工畫焦,精密形似,绰有可觀。
    5仲:指任才仲,本書卷三有傅。
    6洪州:州名,故治即今南昌。
    7祖:效法。伯峙:即李公麟,本書卷三有傅。
    8興元:府名,治南鄭,即今陕西省南鄭縣治。
    1關右:指潼關以西,古人在地理上以西爲右。
    2陽狂:同佯狂,假装疯巅。《大戴橙記.保傅》:而箕子被發陽狂。
    3廛市:商肆集中之虎。《舊唐書.隐逸傅.史德羲》:“騎牛带瓢,出入郊郭廛市,號爲逸人。”
    4薰浴:薰香淋浴。
    5漢州:州名,治所在今四川省廣漢躲。
    6駕部:官署名,三國魏始設,掌車馬、舆輦、驛置、廄牧之事。晉、南北朝沿置。北齊有駕部,歸殿中尚書管辖。隋改歸兵部,置郎中、具外郎,唐、宋沿襲。
    7景祐:宋仁宗趟祯年號之一,1034年至1038年十一月。
    8鼻祖:始祖,這裏指尹喜。李耳:指老聃。此句乃以尹喜、老聃典故喻之。尹喜傅爲春秋末戟國初時道家創始人,道教樓觀派的始祖。曾任函谷關尹,又稱關尹子。守關門,即函谷關尹。傅説尹喜他在此等到了老子。《續文献通考》卷二四一:“老子西遊,喜見紫氟來,知有真人富遇,物色而遮之,果得老子。”
    9香火舊缘:謂香火昔日的因缘。此處指尹、李二家的因缘。
    10以上出自蘇東坡《赠李道士並叙》。
    11房州:州名,治所在房陵,即今湖北省房縣。
    12《續通鑒畏篇》:“熙甯五年三月,權鄆州觀察推官許安世,爲著作郎集賢校理正中書房公事。七年七月,察房荊湖路。”
    13《夷堅志》:“三朵花,房州異人,或雲姓李氏,常戴三朵花入市,群人稻三朵花先生。”
    (一)“李德柔”條,宋隙道人本、汲古閣本均作“君緩其狱”,四库全書本校爲“李缓其狱”。又查稣束坡诗集《赠李道士並敘》原文爲“君缓其狱”。然而從語氣上來説,東坡此詩是赠給李道上的,常用第二人稱“君”,而《畫繼》是轉述,常用第三人稱,似用“李”字更好,鄧椿可能没有注意這點,依然照抄蘇東坡原文。
    (二)另李德柔“赐號妙應”,查《蘇轼集》爲“赐號妙間”。不知孰是孰非。
    1杜了美《詠懷古迹》:“畫圖省識春風面。”又唐宋峙,凡全真道人,例稻先生。
    2越雋:古郡名,约爲霎南、四川及貴州一带。夜郎,爲古國名,其地约在雲南、貴州、四川三省相鄰的一部分地區。據《後漢害》記载:夜郎者,初,有三筋大竹流入足間,聞其中有號聲,剖竹視之,得一男兒。歸而餋之,及畏有才武。自立爲夜郎侯,以竹爲姓。漢武帝時,拜唐蒙爲都尉,開牂牁,以重幣喻告諸種侯王,侯王服徒。因靳竹王,置群牁郡,以吴霸爲太守,及置越雋、朱提、益州,(含四郡)。後夷濮阻城,鹹怨竹王非血氣所生,求立後嗣。霸表封其三子列侯;死,配食父祠,今竹王三郎神是也。
    3曲盡:委曲而詳盡。金王若虚《滹南詩話》卷一:”樂天之詩,情致曲盡,入人肝脾。
    4雨余:雨後。蜡蝀:虹也。
    5李騭:宋人,字顯夫,成都人,官至朝散大夫。以能書名,得真、行、草三味,而真尤勝。蘇戟嘗師之。参見《書史會要》。
    6武洞清:[宋]畏沙人,嶽子,能世其學,有過父之譽。作佛像羅漢,善戰掣筆,作髭發尤工。布置落墨,廣狭大小,横斜曲直,莫不合度,而坐作進退,向背俯仰,皆有思致。尤得人物名,獲譽於一峙。至有市廛人,以畫刻石著洞清姓名而求售者。——参見《圖畫見聞志》、《宣和畫譜》、《海嶽畫史》。
    7關中:指陕西渭河流域一带。
    8棄蔭:放棄庇蔭。庇陰:封建時代子孫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隋書.柳述傅》少以父陰。方外:世俗之外。《莊子·大宗師》:彼遊方之外者也。走方外:指去修道者或做僧人。
    9之罘:地名,在今煙台市,因境内芝罘岛而得名。秦始皇三次束巡此岛,始有“之罘”之稱,後改爲“芝罘”
    10蔡迨肩吾,人名,姓蔡名迨,字肩吾。其傅不明,宋陸遊《老擎庵筆記》卷四有:“予参成都議蟆··時淩霎山、安樂園皆盛處,纠曹何預元立、法曹蔡迨肩吾皆佳士,日相與同盤桓。”息巍:即調息呼吸静如睡眠的龜。或謂巍睡眠時由耳出入,道家由此而學巍之調息呼吸以求畏生。
    11神屋:巍觳的别稱。
    12王安上:字纯甫,北宋臨川人(今江西省束鄉縣上池村人),王安石弟。
    13以謂:此意勤用法,“以之謂”,意爲“把……當作”。
    14惠洪,字覺範,姓喻氏,高安人。少孤,能缉文。《山谷集》卷二十有《赠惠洪》。
    15詩見稣東坡《赠寫真妙善師》。
    16《萏唐書.音樂志》:“穆穆天容。”
    17颜延年《赠王太常》:“仄同幽人居,效扉常書閉。”
    (一)“真慧”,宋陈道人本纲目中为“真慧”,传记中为“真惠”,诸本均依纲目统一改为“真慧”
    (二)“妙善師”,宋陳道人本爲“妙喜師”,汲古閣標目爲“妙善師”,然正文爲“妙喜師”,四库害本標目舆正文均爲“妙善師”,查《蘇轼集》原文爲《赠寫真妙善师》。
    1侑坐:陪坐。鬓眉古,《左傅》昭公二十年:有君子白皙,鬓眉甚古。
    2《自氏六帖》:“大庚嶺上梅,南枝落,北枝開。”
    3晴昊:晴空。
    4磨錢作镜:猫磨铜作镜,古峙铜、錢常互用。此處謂花光和尚心境清如磨錢作镜,畫境自然清速,非阴同、荊浩能比。
    5嘉州:北周置,治平羌(今四川樂山)。隋大業初改眉州。唐既有眉州,也有嘉州。嘉州有今樂山、峨眉等地。南宋度元時升爲嘉定府。講饰:講道傅經的高僧。
    6溷濁:同混淘,混乱汗濁。《楚辭.九章.涉江》:“世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颇。”
    7入室:謂技藝學問得到师傅。《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8受業:從師學習。《孟子.告子下》:“交得見於鄒君,可以假館,願留而受業於門。”雲頂山:在今四川省金堂縣龍泉山脈中段,又名石城山、三學山等。
    9隐諱:有所忌諱而隱瞞不説。
    10郭,通“廓”,爲古城之外牆。出廓,即出城。
    11就溷:上厕所。
    12坐化:佛教徒端坐安然而逝,謂之“坐化”。
    13少遊:秦顴,字少遊。官至太學博士,畏于文詞,蘇束坡以爲屈宋才。
    14戴逵,柬晋琴家、藝術家,字安道。戴逵是史上著名的雕塑家兼畫家,少负才名,能文,工書畫,善琴,其余巧藝靡不畢綜。《晋書》列于隐逸傅中,稱其:“性高潔,常以禮度自處,深以放连爲非道。”
    15否臧:褒贬,品評。
    16南商:縣名,于今陕西商南躲皂角铺置,因在商山南西,故名爲南商躲。
    17侯溥:據《榻公筆錄》(宋楊延龄撰)载:“余熙甯間見川人侯溥爲余相笏,甚驗,溥應賢良,博學人也。”曾任成都府教授,撰《壽甯院記》等。
    (一)“仲仁”條,“洗烦惱”,宋陳道人本作“烦腦”,其他褚本爲“烦惱”。
    (三)“意法能研思”,似缺一主语,查秦观《淮海集》之《五百罗汉图记》原文为“余意法能研思”。
    1慈藍:指佛寺。
    2税鞅:解脱羁绊。税:通捝,解脱意。鞅:本指古代用馬拉车時套在馬頸上的皮套子,引申爲羁绊。唐常袞《加朱希彩幽州管内顴察使制》:“……疆吏缓带,戎车税鞅,典從事簡,方面以甯。”
    3翻香煮茗:猶焚香煮茶。翻:同燔,焚烧。
    4嚣麈:纷乱的麈世。宋張孝祥《減字木蘭花》詞:“識破嚣麈,作箇逍遙物外人。”
    5孔南明:不详其人。崔德符:名鶠,字德符,软宗时官龙图阁直学士。
    6一日千里: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为进展极快。《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史记.刺客列传》:“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驾马先之。”
    7陈涧上:名恬,字叔易,居阳翟涧上村,人称涧上丈人,工诗文,与鲜于绰、崔鶠齐名。
    8陳無已(1090-1138),字去非,號简齋,洛陽(今屬河南)人,政和三年,登甲科,累遷太常博士。绍興年間,曆任兵部具外郎、遷中書舍人,出知湖州,擢翰林學士、知制誥。绍興七年,拜参知政事,次年以疾卒,年四十九。《宋史》有传。長于詩,創簡齋體。有《簡齋集》十卷,《無住詞》一卷。
    9傳法:佛教謂師徒以佛法相受。
    10忘機:周纯,字忘機,前有传。亚:次于。
    11传模:传移模寫。
    12印湘:宋畫家,善传模。米芾《畫史》謂其:“見畫即摹,無不乱真。”匹亚:彼此相當,不相上下。
    13宇文時中,字季蒙,生卒年不祥,宇文虚中之兄弟。曾做过湖州太守,故本書亦稱“宇文湖州”。
    14邵西山,即邵博,字公濟,號西山,伯温次子。著有《西山集》五十七卷,《聞見後錄》三十卷。
    15篷窗:有篷蓋的船窗。剪燭,典出唐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後專以“剪燭”謂促膝夜談。
    16勝士:佛教語,對持戒者的尊稱。
    17義山:即李商隱。問歸篇:指李商隱《夜雨寄北》詩開篇即有句“君問歸其未有期”。
    18矍然:驚懼貌。
    19漢嘉:縣名,在四川雅安縣北。
    1世胄:世家子弟。
    2漢僳:宋子房字也,兑卷三有傅。
    3賈昌朝:仁宋慶曆中官至相位,卒諡文元。褚孫:本家孫輩。
    4賈炎,字畏卿,昌朝弟昌衡從子,以昌朝陰,更曆管库,積遷至工部侍郎。政和中,以顯谟閣待制知應天府。徙鄆州、永典。……以疾卒,年五十八,赠銀青光禄大夫。
    5描金:用金粉或银粉在衣縷上钩勒描畫的方法。
    6半刺:宋朝州郡長史、通判、别駕的别稱,因其榷居州郡畏官刺史之半,故稱。
    7熙:這裡指郭熙,北宋著名山水畫傢。
    8季孟:本指春秋時鲁國貴族孫氏和孟孫氏,二者皆賢。後引申爲伯仲之間,不相上下。
    9宣仁聖烈:高氏(1032年—1093年),名高滔滔,爲宋英宗皇後,宋神宗母親,宋仁宗皇後曹氏是其姨母。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人,终年62歲。諡號爲“宣仁聖烈”
    10季能兄弟:即前文之郭道卿、郭进卿兄弟。
    11朱希真,即朱敦儒,本害卷三有傅。
    12從宦:做官。馬曹:管馬的官職,多閑散官髓或卑微小官。
    13補官敕牒:補授官職的文書或委任状。
    14眉倅:指眉州通判。
    15文正公:指李昉,宋太宗朝拜爲平章事,卒諡文正。無盡:即張商英,號燕盡居士,徽宗時官至尚書右仆射。
    16朝请大夫:文散官名。隋始置。宋從五品,第十三陪。元豐改制用以代前行郎中。後定爲第十七階。
    17才元:名大臨,才元爲其字也,神宗峙官擢知制器、终天章閣待制,世以書鳴。
    18範瓊、陳皓、彭堅三人同畴同藝,名振三川,大中初複興佛寺後,三人分畫成都大慈、聖壽、聖具、浮衆、中興五寺牆二百余間,各盡所蕴。淳化後兩遭兵火,颇有毁廢矣!(辛顯雲:範爲神品,陳、彭爲妙品。仁顯霎:範、陳爲妙品上,彭爲妙品。誉見文潞公家墳寺積度院有移置壁畫婆叟仙一躯,乃範瓊所作,辛顯抨爲神品常矣!——《圖畫見聞志》。檬,指畫稿。
    (一)“同郭季能兄弟”,津逮秘書本脱一“郭”字。
    1青城山:又名丈人山,在四川灌躲,道教聖地。
    2能虎君:道教神。
    3朝議大夫:文散官名。隋文帝始置。煬帝時罷。唐爲正五品下,文官第十一陪。宋元豊改制用以代太常卿、少卿及左、右司郎中,後定爲第十五陪。
    4公擇:李常字。李常登皇祐進士,調江州判官。熙甯中,爲右正言,知辣院。王安石舆之善。時安石立新法,常極言其不便。哲宗時,累拜禦史中丞,出知鄧州。徙成都,卒于行次。
    5貺:通“況”,比方。《楚辭.悲回風》:“更统世而自既。”
    6踈:同疏。迂踈:迂腐疏闊。修謹:謂行事或處世谨慎,拘守禮法。
    7貺:赐给,赠送。此處與上文雖同一字,但字羲不同,需予以注意。
    8魯直:黄庭堅字也。
    9《左傅》:“齊陳乞早:‘彼此偃蹇。’”杜注:“驕傲也。”
    10衛書:衛夫人書法。衛夫人,名鑠,字茂猗(公元242-349年),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北)人,晉代著名書法家。衛鑠爲汝陰太守李矩之妻,世稻衛夫人。衛夫人師承錘繇,妙傅其法。王羲之少時曾從其學書。琰慧:指蔡琰的智慧。蔡琰,蔡邕女,博學多才,通音律,善書法。
    11典出《世說新語.巧藝》:“(顧恺之)曾以一廚畫暂寄桓玄,皆其妙迹所珍秘者,封题之。玄開其後取之,誑言不開。愷之不疑是竊,直霎:‘畫妙通神,燮化飛去,猫人之登仙也。’”
    12黄山谷《题李夫人偃竹》:“孤根偃蹇非傲世,劲節臒枝萬壑風。閨中白發翰墨手,落筆乃與天同功。”
    13顯恭皇後(1084年—1108年)王氏,北宋宋徽宗的元配皇後,開封人,父貌爲德州刺史王藻。徽宗即位後册立爲皇後,生趟桓(即宋欽宗)和崇國公主。王皇後性格恭謹節儉,大觀二年(1108年)王皇後薨逝,享年二十五歲,諡曰静和,先葬于裕陵,绍具年間才改于徽宗廟室。
    14室:妻也。《禮記·曲禮上》:“三十曰壮,有室。”
    15湖州:指文同。張昌嗣:字起之,梓潼(今四川梓潼)人,文同外孫。本書卷四有傅。
    16奩具:盛梳妝用品的盒子。
    17章友直:字伯益,善畫巍蛇,以篆筆畫,亦有意。又能以篆筆畫棋盤,筆筆相似。其女並能之。--米芾《畫史》
    18任才仲,任誼字也,本害卷三有傅。豔豔有畫《花鳥卷》现藏上海博物館。
    19錘贼:指錘相(?——1130),宋武陵唐封鄉水連村(今鼎城匾許家橘绑雙堰尚村)人。于建炎四年(1130)起兵反宋,後被镇壓,死于湖南攸縣。
    20弳略:經略使的簡稱。宋真宗朝後渐成陕西、河束、廣南諸路長官,掌兵民之政。
    (一)“宜如李”,米芾《畫史》作“宜如季”,富误!
    (二)“固藏”,米芾《畫史》作“顧藏”,不如“固藏”含蓄。
    1政、宣:指宋徽宗政和、宣和年號。宦寺:宦官。宦官古稱寺人,故稱宦寺。
    2六麽:即《六麽令》,唐教坊曲名,後用爲詞牌。麽同幺,小的意思,因此調羽弦最小,節奏繁急,故名。其詞爲雙調,九十四字,仄韻。
    (一)“惊其睡”,津逮秘书本为“惊其寝”,今依宋陈道人本。
    1丘杜:指丘文播與杜措,均爲五代時爲蜀人,並以畫道释爲名。金水張:指張玄,筒州金水石城山人,善圖僧相,畫摧漢名播天下,稱“金水张家羅漢”。——《圖畫見聞志》、《益州名畫錄》。
    2閬州:即閬中,在四川北部,五代及北宋南宋,閬中均爲閬州治。
    3出身:入仕之途。
    4疾,古同“嫉”,妒忌。監牧:使徒管匾的監督者。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
    5加意:特别留意;非常留心。
    6吴筆:吴道子的畫。
    7精神體段:指豐采神韻與形體。
    8三清:道教封玉清境洞真教主元始天尊,上清境洞玄教主靈寶天尊,太清境洞神教主道德天尊的合稱。
    9武洞清(生卒年不祥)北宋畫家,長沙人,故又稱畏沙之武。父嶽,善畫,尤畏于天神星象,用肇搁熟。洞清得其家傅,畫勝于父。所给佛道人物,唯妙唯肖,名盛一時。《宣和畫譜》赞其畫像“布置落墨,廣狭大小,横斜曲直,莫不合度,而坐作、進退、向背,皆有思。”《圖畫見聞志》:“武洞清,畏沙人,工畫佛道,人物特爲精妙。有雜功德、十一曜、二十八宿、十二真人等像傅于世。”其《女仙像》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10三元:亦稱“三元大帝”、“三官帝君”,全稱“三元三品三官大帝”,太極尊神。其中“天官”名爲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總主褚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赐福。“地官”名爲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隸屬上清境,總主五帝五嶽褚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爲人赦罪。“水官”名爲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隸屬玉清境。水官由風泽之氟和晨浩之精结成,總主水中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間,校戒罪福,爲人消炎。
    1平陽:府名,治所在臨汾。
    2翊聖真武:道教神,即翊聖真君、真武大帝,二神合爲玄武,北方之神,龜蛇合體。宋時避“玄”諱,改玄武餍真武。
    3支:同“肢”。
    4平畫:壁畫。宋郭若虚《圖畫兑聞志.雜畫》:“馮清,陕郡閿绑人,善畫槖駞,兼工平畫。”
    5视候:看望問候。
    6鄜延:路名,治所在延州(今延安)。
    7利州:路名:今四川廣元縣治。典元:府名,治南鄭,今陕西南鄭縣治。
    8傅神:此虎指畫像。荊公:指王安石,元豊中拜左仆射,先封舒國公,後改封荊,世稱“王荊公”。
    9去:離開。錘山:即紫金山,在今南京市柬北,王安石晚年居于此。
    10渠:他也。
    11窈窕:幽深貌。晋.陶渊明《歸去來兮辭》:“窈窕以寻壑。”
    12不著:不執著,不挂碾。宋梅堯臣《寄隐静山懷賢畏老》詩:“高僧心不著,一似五峯雲。”
    13褚生:此虎指儒生。
    14萧然:萧灑;悠閑。晋葛洪《抱模子.刺驕》:“高蹈獨往,萧然自得。”
    15遭遇:猫隙遇。南朝梁·丘逞《舆陳伯之害》:“遭遇明主。”
    16輦下:本羲皇帝卓舆之下,此處用來代指京城。
    17燕文季:《圖畫見聞志》作燕貴,《聖朝名置評》作燕文貴。神廟:指宋神宗趟頊。
    (一)“竹村暮霭”,王本、汲古阁本、学津讨源本、四库全书本均作“竹林”,今依宋陈道人本。
    1宋迪,字復古。洛陽(今河南洛陽)人,道弟,聲譽大遇其兄。以進上摧第爲司封郎。嗜古好作山水。尤工平速,師李成。速思高妙,筆墨清潤,禽岛亦妙。又喜畫松,或高或偃,或孤或雙,以至于千萬株,森森然殊可駭。其潇湘八景初未嘗命名,後人乃以《平沙雁落》、《速浦帆蹄》、《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煙寺晚錘》、《焦邨落照》等目之。
    2信:誠也,確實羲。天趣:天然的旨趣,自然的意趣。
    3存中《筆談》:即沈括的《夢溪筆談》,因沈括字存中。
    4郭志:指郭若虚的《圖畫見聞志》。此句見郭若虚《圖畫見聞志》卷三:“用智,居小窯镇,多謂之小窯陳。”
    5京西:路名,治所在洛陽。
    6熙豊:宋神宗熙甯、元豊年號的合稱。
    7吴子野:揭愓人,有道之士。……築庵于潮陽蔴田山,東坡名其庵曰“遠遊”,且爲銘。一《潮州志》P28466。又蘇轼《速遊庵銘並序》:“吴速遊,吴複古子野,吾不知其何人也!……有得于屈原《速遊》者,故以名其庵而銘之。”
    8池州,宋屬江南東路,辖境相當今安徽貴池、铜陵等市躲。秋浦:秋日的水演。九華:即九華山,在安徽省青愓縣境。
    9建昌罩:屬江西,故治即今江西南城縣。
    10謝逸,字無逸,號溪堂,撫州臨川人。屢舉進士不第,後绝意仕進,以持文自娱。政和三年卒。江西詩派重要作家。
    11晋陶潛《歸去來辭》:“雲無心以出岫,爲倦能而知還。”
    12将仕郎:文散官名。隋始置,唐爲文官第二十九階,即最低一陪,從九品下。唐代自開府至将仕郎,爲文散官,共二十九陪。兑《新唐害.百官志一》。唐斡愈《舆于襄陽害》:“将仕郎守國子四門博士韓愈,謹奉書尚書閣下。”宋同。徽宗崇甯二年(1103)用以代軍巡判官。政和六年(1116)改迪功郎。改定爲第三十七陪,仍爲最低陪。南宋于迪功郎下,再增置通仕、登仕、将仕三郎,以奏補未出身官人。
    13戎籍:罩籍。
    1斂衽:整筋衣襟,表示恭敬。漢桓宽《鹽鐵論.非鞅》:“诸侯斂袵,西面而向風。
    2華陰:宋爲苹州華陰郡,即今陕西省革縣治。敷水:镇名,在華陰縣西
    3藏蓄:指畫所蕴含的内涵。清劉大櫆《春秋發微序》:“其見之文章,則藏蓄高速而不可以一端测也。”
    4《圖畫見聞志》:高克明,京師人,仁宗朝爲翰林待韶,工畫山水畫。采撷諸家之美,参成一藝之精。團扇队屏,尤畏小景。但矜其巧密,殊乏飘逸之妙。馬行家:汴梁一像繁華的街道,因宁涛畫遇于巧密、顯露,故稻之爲“焉行家山水”。
    5耀州:宋爲耀州華原郡,治華原(今屬陕西)。
    6邢州:州名,故治在邢台縣(今属河北)。
    7春溜:春水奔流。
    8其名:指畫名《满溪春溜》,《林泉高致》之《畫题》:“春霎出谷,满溪春溜……皆春题也。”
    9青州:宋爲青州北海郡,治東陽(今屬河北)。
    10营丘:指李成(919-967),五代及北宋畫家,字鹹熙。原籍畏安,先世系唐宗室,祖父李鼎于五代時避乱遷家營丘(今山柬昌樂),故又稱李成爲李營丘。
    11崇、觀間:指宋徽宗崇甯(1102年-1106年)、大觀(1107年-1110年)年間。
    12懷州:州名,治所在野王城(今河南沁陽)。
    13鼓板:宋元民間常見的一種表演藝術,藝人用鼓、板、箫、管等樂器演奏。
    14步骤:追随,效法。宋羅大弳《鹤林玉露》卷十六:“東坡步骤太史公者也。”營丘:指李成。
    15籍籍:形容聲名盛大。蘇轼《減字木蘭花·赠潤守許仲途》:“落筆生風,籍籍聲名不负公。”
    16方響:古磐類打擎樂器。由十六枚大小相同、厚薄不一的畏方鐵片组成,分雨排懸于架上。用小鐵槌擎奏.聲音清濁不等。創始于南朝梁,爲隋唐燕樂中常用樂器。
    17洺州:宋爲洺州廣平郡,治所在永平躲(今屬河北)。臨洺:宋爲镇,即今之臨洛阴。
    18兀坐:獨自端坐。
    19比:等到。補2官:補授官職。《史記·平准書》:“入物者補官,出货者除罪。”
    1睥睨:眼睛斜著看,形容高傲的檬子。王安石《虎圖》:睥睨衆史如庸奴。
    2兵火:指戰乱。偶:同“遇”,碰到,遇到。
    3光堯:指宋高宗趙構。
    4蘇武:蘇武帝天漢元年,以中郎将出使匈奴,单于留不遺,欲其降,武堅贞不屈,持漢符節牧羊于北海畔十九年,始元六年得歸,须發盡白。
    5袴:同“裤”。
    6成忠:宋階官名。徽宗政和中,定武臣官階五十三階,第四十九階爲成忠郎,以代舊官左班殿直。
    7能占:指能口頭吟詩詞。
    8明節皇後:劉氏(1088-1121),宋徽宗妃子。公元1114年被封爲貴妃,生下三男一女。宣和三年,小劉貴妃去世,初諡“明節和文”,後諡爲“明節皇後”。
    9笺:文體名,書劄、奏記一類(多呈皇後、太子、諸王)。
    10被酒:中酒,即喝醉了。
    11曲盡:委曲而祥盡。金王若虚《滹南詩話》卷一:“樂天之詩,情致曲盡,入人肝脾。”
    12工:通“攻”。墨花:指水墨花卉畫。元湯垕《畫鑒》:“徽宗性嗜畫,作花鳥、山石、人物,入妙品,作墨花、墨石,間有入神品者。”
    13参見蘇東坡《墨花並叙》:世多以墨畫山水竹石人物者,未有以畫花者。汴人尹白能爲之,爲賦一首:“造物本無物,忽然非所難。花心起墨暈,春色散毫端。缥缈形才具,扶疏態自完。蓬風盡倾倒,杏雨半披残。獨有狂居士,求爲黑牡丹。兼书平子赋,歸向雪堂看。”
    14趙昌:宋畫家,工花卉。王友:字仲益,蜀人,師趙昌畫花,不由筆墨,專尚設色,得其芳豔之卉,今豪贵家得友之筆,往往目爲趙昌。以其親切,故難辨。——《聖朝名畫評》
    15飛白:書體名,一種特殊書法,筆畫中絲絲露白,似枯筆所寫,传爲蔡邕發明。元趙孟頫亦雲:“石如飛白木如籀。”
    16折枝:中國花岛畫基本表现形式之一,畫花卉不寫全株,只選擇其中一枝或若幹小枝入畫,故名。折枝花岛的形式在中唐至晚唐之際,邊鸞已開始畫折枝構圖,及至宋代,已成爲花鳥畫家最常见的構圖形式。
    17奪:壓倒,勝过。造物:舊時以爲萬物是天造的,故稱天爲“造物”。蘇轼《泗州僧伽塔》詩:“若使人人禱辄遂,造物應须日千燮。”郭熙《林泉高致》:“欲奪其造化,則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飽遊妖看,曆曆羅列于胸中。”
    1畫學論:畫學教論。正九品。《宋舍要輯稿》崇儒三大觀元年二月十七日條,雲:“韶書、畫學論、學正、翠錄、學直各置一名。”
    2推官:節度使、觀察使的屬僚,位次判官,掌推勘刑狱诉讼。
    3彭州:州名,以天彭镇西北故繁城爲州治。崇甯:即今之唐昌镇。唐朝置唐昌躲,改曰周昌,寻複曰康昌,五代梁改曰蹄化,後唐複故,晋改曰彭山,漢又後故,宋改曰永昌,崇甯元年始改曰崇甯。
    4帳:同幛。
    5乖:背離。
    6傅神:這裏指的是畫人像。
    7不果行:没有成爲成行;终于没有寶行。
    8生意:謂生機也。
    9普州:北周建德四年(575年)置,治安嶽縣(今縣北。宋初移今治)。隋大業初廢。唐武德二年(619年)複置。天寶元年(742年)改爲安嶽郡,乾元元年(758年)複爲普州。宋先後屬梓州路及潼川府路,寶祐後廢。推官:節度使、觀察使的屬僚,掌推勘刑狱诉讼,宋實爲郡佐。
    10當塗:亦作富途,此處指途中。宋蘇轼《甘露寺》:“我欲訪甘露,富途無閑官。”
    11措大:舊指贫寒失意的讀書人。
    12居禮:即唐末畫家麻居禮,蜀人,師張南本,光化、天複間聲迹甚高。資、筒、邛、蜀,甚有其筆。一—《圖畫見聞志》
    13何丞相文縝:即何栗,字文縝,欽宗峙曾拜爲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即宰相。
    14鲁衛:語出《論語.子路》:“鲁衛之政,兄弟也。”後以“魯衛”代稱兄弟。
    (一)“楊祁”條“超然堂”,津逮秘害本、四庫全書本作“超然臺”,陳道人本作“堂”,今依宋本。
    (三)“韓若拙”條,宋陳道人本作“不果行”。明津逮秘书本改“不畏行”,不通。
    1“京”指天子定都的京師;“畿”指以天子居住地王城爲中心的方圆500裹以内的地方。京畿一詞出現于中國唐朝,當畴将唐長安城周遇地匾分爲京縣(赤縣)和畿縣,京城所管辖的躲爲赤縣,京城的旁邑爲畿縣,统稱京畿。中國唐時有京畿道,宋畴有京畿路。
    2供禦壹:侍奉皇帝作畫。
    3本:畫稿樣本也。
    4张庭坚,生卒年不祥。字才叔,廣安草(今四川廣安)人。哲宗元祐六年(1091)進士,調成都觀察推官。绍聖中通判漢州,入爲樞密院编修文字,除著作佐郎,擢右正言。又出通判陳州。卒年五十七。諡節湣。
    5河間:宋初爲郡,後改爲府,治所在河間繇。
    6筍箨:指筍皮,筍殼。
    7色色:樣檬;各式各檬。《新唐書.選舉志上》:“敦厚浮薄,色色有之。”畢具:完全具備。
    8宣和髓:北宋宣和年間畫院中形成的一種给畫流派及風格。多以山水、花岛、宫室台閣爲题材,強调“格法”,畫面講究工致富麓。
    1無咎:指晁補之,字無咎,卷三有傅。《跋畫魚圖》:見《雞肋集》《跋李遵易畫魚圆》。值得稱道的是,晁補之在此詩中提出了“大小惟意,而不在形”给畫美學觀。
    2西京:古都名。五代後晋自東都河南府遥都汴州,以汴州爲東京開封府,改東都河南府爲西京。大内:指皇宫。
    3學:同“拿”。拿霎:猫淩雲,上揽雲霄之意。
    4張勘:宋畫家,工畫蕃爲。
    5並門:指並州,即今之太原。
    6槖鸵:骆鸵。《山海弳·北山弳》:“其獸多槖鸵,其鳥多寓。”
    7獃子:盖古手卷之類。陸遊《老學閹筆記.卷三》:“宣和間,雖風俗已尚諂諛,然猫趣簡便。久之,乃有以駢儷笺啟與手書俱行者。主於笺啟,故謂手書爲小簡,然猫各爲一缄。已而或厄于書吏,不能俱连,於是駢缄之,謂之雙書。绍興初,趟相元镇貴重,時方多故,人恐其不暇盡觀書,乃以爵裹或更作一单纸,直叙所请而並上之,謂之品之封。後複止用雙害,而小筒多其幅至十幅。秦太師富國,有掐者嘗執政矣,出爲建康留守,每發一書,則書百幅,择十之一用之。于是不腾其烦,人情厭患。忽燮而爲獃子,衆稍便之。俄而獃子自二幅增至十幅,每幅皆具街,其烦彌甚。而謝贺之颊爲雙害自若。绍具末,史魏公参政,始命書吏鏤版徒邸吏告報,不受雙書,後來者皆循爲例,政府雙書遂绝。然笺敞不發,便用一二矮纸密行細書,舆獃子同,博封之,至今猶然。然外郡則猫用雙害也。”
    8兩蜀:即雨川,東川和西川。《宋史.食货志上三》:“天聖中,詔減兩蜀歲翰锦绮、鹿胎、透背、欹正之半,罷作绫花纱。”
    1相州:州名,州治在郑(在今中國河北省臨漳縣西)。中都:即京都。《史記·平准書》:“漕轉山東粟,以給中都官。”
    2良工心苦:指技藝高明的工匠費盡心血構思弳營。語出杜甫《题李尊師松樹障子歌》:“己知仙客意相貌,更覺良工心獨苦。”
    3屋杪:屋顶。
    4江左:古時在地理上以東爲左,江左也叫“江東”,指畏江下遊南岸地匾。
    5卓辂式:車辆的式樣。卓骆:多指天子的卓辆。
    6除:任授官職。提舉車辂院:掌管卓辂院。車辂院,宋置,屬太仆寺,掌乘舆、法物。提舉:原意是“管理”,宋代以後設主管專門事務的職官,即以“提翠”命名。有“提舉常平”、“提舉市舶”、“提舉學事”等官號,其官署稱“司”。宋代另有“提翠宫觀”之名,爲安置老病無能的大臣及高级冗官閑員而設,坐食俸禄而不管事,稻爲“祠椽之官”。
    7據周密《遇眼煙霎缘》言镇江張萬户所藏縝畫,上题“金陵陶縝筆”,是知陶縝爲金陵人也。
    8元祐(元年:1086年——末年:1094年)是宋哲宗趟煦的第一個年號。绍聖(1094年四月-1098年五月)是宋哲宗趟煦的第二個年號,北宋使用這個年號共四年。
    9差高:略低于。
    10绛州:州名,治正平(今山西新绛)
    11村田樂:本爲宋、元、明畴表现農村生活的一種民間舞蹈。宋範成大《上元纪吴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村田蓑笠野,街市管弦清。”自注:“村田樂。”
    (一)“陶縝”條,宋隙道人本、明刻本、津逮秘书本作“《题所畫果示德逢》”,四庫全害本改“题所畫花果示德逢”,蓋因後文有“所畫花果,精緻可玩。”。均误!查王荊公原詩爲《陶縝菜示德逢》:“江南種菜漫阡陌,紫芥缘菘何所直?陶生畫此共言好,一幅往往黄金百。北山老圊不慕此,但守荒畦斫荆棘。陶生餋目渠善腹,各以所畏爲物役。”篕古文之“菜”與“菜”字形相近,故宋刻工誤刻之,後人因之。
    1玉牒:本指記载帝王谱系、暦數及政令因革之書,宫廷文献,皇帝家族之譜册。宋羅大經《鹤林玉露》卷三:“玉牒修書,始于大中祥符,至于政宣而極備……编年以纪帝系,而戴其暦數及朝廷政令之因革者,爲《玉牒》。”此處用來借指王族或宗室。大保:宋神宗熙甯初行保甲法,十家爲一保,設保長;五十爲一大保,設大保長,此處常指大保長。
    2艾宣:“錘陵人。工畫花竹翎毛,孤標高致,別是風规。敗草荒榛,尤長野趣;鹌鹁一種,特見精絕。”崔愨:“字子中,白之弟也,今爲左廷直。工畫花竹翎毛,状物布景,與白相類。嘗觀《败荷雪雁》及《四時花竹》,風範清懿,動多新巧,有時作隔蘆睡雁,尤多意思。”许道甯:“長安人。工畫山水,學李光丞。始尚矜謹,老年唯以筆畫簡快爲任。故峰巒峭拔,林木劲硬,別成一家體。”——《圖畫見聞志》
    3節推:官名。唐朝始置,節度使、觀察使、團練使、防禦使、采訪處置使下皆設一具,位次于判官、掌書記,掌推勾狱訟之事。五代沿襲唐制。宋朝時三司下各部每部設一员,主管各案公事;開封府所属投左、右廳,每廳推官各一員,分日輪流審判案件;臨安府設節度推官、觀察推官各一员;諸州幕職中亦有節度、觀察推官。金朝時推官始爲地方正式職官,品秩爲從六品或正七品。
    4東丹王:契丹天皇王之弟,號人皇王,名突欲,後唐長興二年投歸中國,明宗赐姓李名赞華。善畫本國人物鞍馬,多寫貴人酋长,胡服鞍勒,率皆珍華,而馬尚豊肥,筆乏壯氣。——《圖畫見聞志》
    5燕肅,字穆之。其先燕蓟人,後徒家曹南,位龍圖閣直學士,以尚書禮部侍郎致仕。文學治行外,尤善畫山水寒林。--《圖畫見聞志》。燕公之筆,渾然天成,粲然日新,已雕畫工之度,得詩人之清麗。--《東坡集》
    6朝議:文散官名。隋文帝始置,煬帝時罷。唐爲正五品下,文官第十一階。宋元豊改制用以代太常卿、少卿及左、右司郎中,後定爲第十五階。
    7文元公:贾公朝,仁宗朝官至相位,英宗時判尚書都省,封魏國公,卒諡文元。
    8寶學:宋寶文閣、寶章閣等學士、直學士的簡稱。
    9中奉:文散官名。宋爲文散官第七階,正四品。元豊改制後停用。徽宗大觀二年(1108)又置,爲文官第十三階,金爲從三品。
    10锦峰白蓮居士,又稱錘峰隐居,又稱錘峰隐者,皆李重光畫自题號,意是錘山隐居耳。每自畫必题曰錘隐筆,上著内殿圖書之印及押用内合同集賢黑印。--米芾《畫史》。……隐居江南,所畫多爲僞南唐李煜所有,煜皆题印以秘之。近世米芾論畫,言錘隱者蓋南唐李氏道號,爲錘山之隐者耳。固非錘隱也,因以辨之。——《宣和畫譜》
    11劉真白:不詳其人,本書卷九作劉貞白。
    12孫知微,字太古,眉陽人,精黄老學,善佛道畫。--《圖畫見聞志》。孫知微作星辰多奇異,不類人間所传,信異人也。然是逸格,造次而成,平淡而生動。雖清拔,筆皆不圓,學者莫及,然自有瓌古圆劲之氣,畫龍有神采,不俗也。——米芾《畫史》
    1邵溥,字泽民,邵伯温畏子,宋代進士,唇官靖康户部侍郎,绍具待制、宣撫川陕。有《邵氏集》二十卷。
    2董奴子:一作董好子,唐畫家,善花岛、松石、寫真。
    3邵博:字公濟,洛陽人,邵伯温之次子。屢官右朝議大夫,主管襲慶府仙源縣太極境,居犍爲。绍興九年,除秘害校害郎,兼寶禄院檢討官。……绍興二十八年,降授左朝散郎,卒于犍爲。著有《聞兑後錄》三十卷。——詳見《宋史翼》P112頁。太史:官名,掌天文曆算。
    4缫諫:盡忠進辣。
    5江南後主李煜,才識清赡,書畫兼精,嘗觀所畫林石飛岛,速遇常流,高出意外。金陵王相家有《雜禽花木》,李忠武家有《竹枝圖》,皆稀世之珍玩也。其書名金错刀。--《圖畫見聞志》
    6孫遇,會稽山人,志行孤潔,情韻疏放。廣明中避地入蜀,遂居成都。善畫人物、能水、松石、墨竹,兼畏天王鬼神,筆力狂怪,不以傅彩爲功。畏安、蜀川皆有畫壁,實奇迹也。初名位,後改名遇,亦有圖軸傅于世(仁顯抨逸品)。——《圖畫見聞志》
    7盧楞伽,一作盧棱加。唐畫家,吴道子弟子,工佛道,亦善山水畫。
    8曹道元:疑爲曹仲元,五代南唐人,工畫佛道鬼神。曹弗具:一作曹不興,三國吴畫家,尤畏于畫龍。
    9崔愨:字子中,白之弟也。今爲左廷直,工畫花竹翎毛,状物布景,與白相颧。--《圖畫見聞志》
    10提刑:宋提點刑狱公事的簡稱。宋初投于各路,掌所屬各州的司法刑狱和監察,兼管農業等事。後來提刑使、按察使及提刑按察使均簡稱提刑。
    11文正公:指李昉,太宗朝官至平章事,卒諡文正。
    12《楊妃外傅》:貴妃有姊三人,皆豊硕修整,工于謔浪,巧會旨趣。號國不施妝粉,自炫美豔,常素面朝天。又《舊唐書》雲:三姨封虢國。
    13符寶:即符寅郎,北宋前期爲寄椽官,徽宗又觀元年始除官,徒七品,掌外廷符璽,别置内符寶郎掌宫内符璽。
    14李邦獻:宋高宗時人,字士舉,懷州(今河南沁陽)人,李邦彦弟。高宗绍興三年(壹壹三三)爲夔州路安撫司幹辨公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九)。四年,通判長軍(同上書卷七七)。二十六年知撫州,遷荊湖南路轉運判官,兩浙、江西轉運副使(同上書卷壹七三、壹七四)。孝宗乾道二年(壹壹六六)知恭州(《宋會要辑稿》職官七壹之壹七)。敷文閣學士,宋官名。敷文閣,绍興十年(1140)建,以藏徽宗作品,置學士、直學士、侍制等官。
    1制斡:官名,全名置制司斡辦公事,執掌不詳。
    2撫斡:安撫司斡辦公事的簡稻,執掌不群。
    3童仁益:北宋畫家,字友賢,蜀郡今四川人。工人物尊像,自學無师授。嘗畫青城山丈人觀褚仙像。淳化末成都天度觀舊有石恪畫左右龍虎君,仁益見之,遂抒思援毫,亦于天度觀前書能虎君兩堵,筆力壯健。又欲焉张侍郎寫真,張自稱貌陋,請爲鲍清畫五禽圖圖成,以五禽美姿入張神熊,欺爲觀止。大中祥符初與黄休複論六法,其藝益進。——《圖直見聞志》
    4波旬(梵文Papiyas或Papman),在《阿含弳》中常作魔(mara,即魔摧),或魔波旬(Mara-Papman)。经载,他是欲界第六天主,故又稱爲“自在天主”或“天子魔”。其所爲在于學取或断除人的生命、善根,而妨礙善事、破壤正教。《阿含弳》記载當佛告以即将滅度時,波旬歡喜踴躍。
    5範瓊:文宗時人,開成年舆隙皓、彭堅同畴同藝,寓居蜀城。三人善畫人物、佛像、天工、摧漢、鬼神,三人同手于諸寺圖畫佛像甚多。——《益州名畫錄》
    6張南本,不知何许人,工畫佛道鬼神,兼精畫火。——《圖畫見聞志》
    7道士厲歸真,異人也。莫知其鄉裹,善畫牛虎,兼工騺禽雀竹,绰有奇思。——《圖畫見聞志》
    8十一曜:道教稱日、月、金星、木星、火星、水星、土星、羅喉、针都、月孛、紫氟爲十一曜,其神稱爲十一曜神。
    9安撫:即安撫使,宋初爲诸路炎傷及用兵的特遣專使。後漸成爲各路負责軍務治安的畏官,以知州、知府兼任。
    10紀真、黄懷玉,並工畫山水,學範宽逼真。——《圖畫兑聞志》
    11郭熙,河赐温人,今爲禦害院藝學。工畫山水寒林,施爲巧赡,位置淵深。雖複學慕營丘,亦能自放胸臆,巨障高壁,多多益壯。今之世爲獨絕矣!——《圖畫見聞志》
    12開封尹:官名。北宋曾于京都開封設置府尹,以文臣充,專掌府事,位在尚害下、侍郎上,少尹二人佐之,然不常置。
    13宣献公:即宋綬,字公垂,趟州平棘(今河北趟躲)人。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赐同進士出身。仁宗時爲兵部尚書,参知政事。卒諡宣献。
    14太常少卿:太常寺少卿,太常寺副畏官,正四品。太常寺爲掌宗廓祭祀、禮樂及文化教育的機關。
    15唐希雅,嘉典(今浙江嘉興)人。妙于畫竹,兼工翎毛。始學李後主金错刀書,遂缘興入于畫。故爲竹木,多颤掣之筆。萧疏氟韻,無謝東海矣!徐铉雲:“翎毛粗成而已,精神遇之。”——《同畫見固志》
    1折枝:花卉畫的一種。畫花卉不寫全株,只畫從樹斡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唐代韓偓《已凉》詩:“碧欗斡外鏽簾垂,猩色屏風畫折枝。
    2張戡,瓦橘人,工畫蕃馬。居近燕山,得胡人形骨之妙,盡戎衣鞍勒之精。然則人稱高名,馬虧先匠。今時爲獨步矣!——《圖畫見聞志》
    3趙邈卓,一作趟邀龊,性惟簧魯,不善修饰,故人號爲邈龊。妙工畫虎,有伏崖、啸風、舐掌等虎傅于世。——《圖畫見聞志》
    4包贵,宣城人,善畫虎,名聞四遠,世號老包也!包鼎,贵之了,雖從父訓,抑又次焉!子孫襲而學者甚衆。雖非颊犬,然终不能践貴,鼎之閾矣!以上各有圖軸傅于世。——《圖畫兑聞志》
    5勾龍爽,蜀人,國初爲翰林待韶,工畫佛道人物,善爲古體衣冠,精裁密致。亦一代之奇筆也。有功德並故事人物傅于世。——《圖畫兑聞志》
    6杜措:圖畫見聞志作杜楷。蜀(今四川)人。幼慕李升山水,畏亦勤學,廿年中畫夕不舍。工山水,多作老木懸崖,回阿速岫,殊多雅思。有秋日井州路詩意圖並山水卷轴傅于世。兼畏道釋人物。有十六耀漢、地藏菩薩及太子舍身畏餓虎圖、善惠仙人布發掩泥圖畫壁數堵。——《成都志補》、《宣和畫藉》、《益州名畫缘》、《圖畫見聞志》
    7水晶宫:即浙江湖州。唐楊漢公《题郡城樓》:“吳興城闕水雲中,畫舫青簾處虚通。溪上玉樓樓上月,清光合作水晶宫。”欧陽修亦雲:“吴興水晶宫,樓閣在寒鑒。”
    8此用韓愈被贬潮州時舆富地大颠禪師的典故。唐代大颠寶通禪師(732-824),廣東潮陽人,法號寶通,自號大颠和尚。據《潮州府志》载,大曆年中,大颠禪師舆蘖山惟儼禅師一同在西山師事惠照禪師,受戒後往南嶽参褐石頭希遥禪师,大悟宗旨,並得曹溪之法。唐貞元初年,入耀浮,至潮陽開辟牛岩道埸,並于潮州西幽嶺下创建靈山禅院。大師驻潮州峙,曾折服了一代文豪韓退之,後來韓愈封大颠禅師問道留衣致敬,成爲千古佳話。--参見《潮州府志》、《韓文公别傅》。
    9江贯道,即江参,本害卷三有傅。
    10承議:即承議郎,文散官。隋始置。唐爲文官第十五陪,正六品下。宋元豊改制用以代左右正言、太常博士、國子博士。後定爲第二十三階。
    11宋均:字叔癢,南陽安衆人。掳説他爲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敷爲民患,常募設楹阱而猫多傷害。均到,下記屬縣曰:“夫虎豹在山,黿鼉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獸,猫北土之有雞豚也。今爲民害,咎在残吏,而勞勤張捕,非憂恤之本也。其務退奸貪,思進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裸制。”其後傅言虎相舆束遊度江。(《後漢書》卷四十一《宋均傳》)
    12何耕(一一二七-一一八三),字道夫,號怡庵,世居漢州绵竹,後徙德愓(今屬四川)。高宗绍興十七年(一一四七)四川類試奏名第一,赐進士出身,充彭州教授,遷成都教授。孝宗初,爲成都府路轉運司斡辦,俄通判成都府。乾道初,知雅州。八年,知嘉州,除潼川府路提點刑狱。淳熙五年(一一七八)召爲倉部具外郎。六年,改户部郎中兼國史编修官(《南宋館閣續錄》卷九)。未幾,遷國子司業就升祭酒。八年,出知潼川府(同上害卷七)。十年卒,年五十七。著作僅《雨宋名賢小集》卷二二六存《蕙庵詩稿》一卷。事見《周文忠公集》卷三五《知潼川府何君墓志铭》。
    13範榮公,即範百禄,字子功,成都苹陽人。官至翰林學士,中害侍郎。
    1连守:即逹州守。逹州,治通川(今屬四川)。守爲州郡最高行政長官。
    2艾宣,錘陵人。工畫花竹翎毛,孤標高致,別是風规。败草荒榛,尤長野趣。鵪鶉一種,特兑精絕。—《圖畫見聞志》
    3王友:漢州人,少辣本郡克甯軍籍。工畫花果,肺趙昌,爲高足。雖窮傅彩之功,终乏潤澤之妙。《圖畫見聞志》
    4给事:即给事中。宋神宗元豐改制後,公治吏、户、橙、兵、刑、工六房,主審讀韶旨、奏状,關判門下省日常公事。
    5易元吉,字度之,畏沙人,靈機深敏,畫制優長。花岛蜂蟬,勤臻精奥。始以花果尊門,及見趟昌之迹,乃欺服焉!後志欲以古人所未到者驰其名,遂寫獐猿。嘗进荊湖間,入萬守山百余裏。以睹猿狄獐鹿之屬。逮諸林石景物,一一心傅足記。得天性野逸之姿……——《圖畫兑聞志》
    6燕穆之,即燕肅,兑前注。官龍閣閣直學士(從三品,班在直根密之下,景德四年置。),人稱“燕龍圖”。
    7智永,本害卷五有傳。
    8即爲彌勒菩蘑,又稱阿逸多(Ajita),羲爲無能腾。因彌勒菩薩封一切衆生不起殺想,不食衆生肉的廣大慈心,故稱“慈氏菩薩”。
    9建喝僧慧崇,工畫鹅、雁、鷺鷥,尤工小景。善爲寒汀速渚。潇灑虚曠之象,人所未到也。——《圖畫見聞志》
    10廣安:宋初置廣安罩,後改甯西軍,治渠江。博士:古代專掌弳學傅授的學官,宋之醫、書、算、畫等學皆置。
    11許道甯,畏安人。工畫山水,學李光丞。始尚矜謹,老年唯以筆畫簡快爲已任,故峰巒峭拔,林木勁硬,别成一家髓。故張文懿赠詩曰:“李成謝世範宽死,唯有長安許道甯。”——《圖畫見聞志》
    12牛腰:謂所見圖轴數量之多也。李白《醉後赠王曆陽》詩:“書秃千兔笔,詩载兩牛腰。”
    13惭惶毅人之物:謂名不符寶之物。典出米芾《畫史》:“近世人或有资力,元非酷好,意作標韻,至假耳目於人。此渭之好事者,置锦囊玉轴以爲珍秘,開之或笑倒。余辄撫案大叫日:‘惭惶毅人!’”
    1著意:集中注意力;用心;留意。《楚辭·九辯》:“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朱熹集注:“著意,猶言著乎心,言存於心而不释也。”
    2冠裳:指官宦士绅。唐高彦休《唐闕史·虎食伊璠》:“冠裳晨賈,挈妻孥潛蹟而齣者,不可腾記。
    3少陵:指杜甫,杜甫曾居杜陵,自稱杜陵布衣,又稱少陵野老。题詠:指题泳繪畫作品的詩。昌黎:指韓愈,昌黎人,世稱昌黎先生。
    4文忠欧公:指欧陽修,官至太子少師,卒諡文忠。三蘇父子:指稣束坡、東坡父蘇洵、弟蘇轍,三人俱以文名世。兩晁兄弟:指兄晁補之,從弟晁說之。山谷:黄庭坠,史载:(黄庭堅)初,遊灊皖山谷寺,樂其清泉,因自號山谷道人。後山:隙師道,北宋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已,號後山。宛丘:張耒,字文潜,號柯山,人稱宛丘先生、張右史。淮海:秦觀,字少遊,一字太虚,號淮海居士,別號邗溝居士;“蘇門四學士”之一。月岩:程绍開(1223——1280),南宋學官,又名绍魁,字及甫,號月岩。以上皆是一代文豪。
    5漫士:即襄愓漫士米黻,字元章。能眠:指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畫家,字伯時,號能眠居士。卷三有傅
    6難者:詰難者。
    7《曆代名畫記》曰:夫畫者……窮神燮、测幽微,與六籍同功,四時亚運。故鄧椿雲畫能盈天地萬物。
    8《圖畫見聞志》:“凡畫必周氣韻,方號世珍;不雨,雕竭巧思,止同衆工之事,雖曰畫而非畫。”
    9《圖畫見聞志》:“竊顴自古奇迹,多是軒冕才賢,岩穴上士,依仁进藝,探赜鉤深,高雅之情,一寄一畫。人品既已高矣,氣韻不得不高;氣韻既已高矣,生勤不得不致。”
    10有以哉:猫有因,有道理;有规律。《詩·邶風·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11朱景真,常爲朱景玄。《唐賢畫錄》,爲《唐朝名畫錄》。該書定畫爲“神、妙、能、逸”四品,前三品均分上、中、下三個等级,唯逸品不分等次。
    12黄休複:北宋蜀(今四川)人,字歸本,一作端本。约活勤于北宋鹹平之前。通《春秋》學,曾校《左傅》、《公羊傅》、《穀梁傅》。兼精畫學,收藏甚富,景德中著《益州名畫錄》三卷,並有《茅亭客話》十卷行世。
    13見杜甫《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配極元都》:“……畫手看前輩,吴生速擅埸。森耀移地轴,妙絕勤宫牆。五聖聯龍衮,千官列雁行。冕旒皆秀發,旌旆盡飛揚。翠柏深留景,红梨迥得霜。……”
    (一)《益州名畫錄》,宋陳道人本作“益州名畫記”,四库全書本校爲“益州名畫缘”,當是。
    1詩出杜甫《戲爲雙松圖歌》:“天下幾人畫古松,晕宏已老章偃少。绝筆畏風起鐵末,满堂勤色嗟神妙。雨株惨裂苔蘚皮,屈鐵交错回高枝。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松根胡僧憩寂寞,鹿眉皓首無住著。偏袒右肩露雙脚,葉裹松子僧前落。韋侯韋侯數相兑,我有一匹好東绢,重之不減锦繡段。已令拂拭光淩乱,請公放筆爲直斡。”
    2辦:成也。《管子·形势》:“父母不易其则,故家事辦焉。”
    3真放——皮日休《七爱詩序》:“負逸氣者,必有真放。
    4出自稣柬坡集《子由新修汝州龍興寺吴畫壁》
    5應天:指應天寺。景模:一作景焕,五代蜀畫家。
    6阗噎:充塞,擁擠。《文選·左思<吴都赋>》:“冠蓋雲陰,閭閻闐噎。”劉逵注:“閭閻闐噎,言人物遍满之貌。”郭若虚引語見《圖畫見聞志》卷六《應天六绝》。
    7杜默:宋詩人,詩與石曼卿、欧陽修齊名,然杜詩多不合格律,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二十:“杜默爲詩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爲杜撰。”盧仝:唐代持人,“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的嫡系子孫。祖籍範陽(今河北涿縣),生于河南濟源市武山镇(今思禮村),早年隐少室山,自號玉川子。他刻苦讀書,博覽經史,工詩精文。馬異:[唐](约公元七九九年前後在世)字不詳,睦州人。《全唐詩》雲:河南人。此從《唐才子傳》。生卒年均不詳,约唐德宗貞元十五年前後在世。少舆皇甫湜同學。性高疏,詞調怪涩。處仝以爲同志,舆之訂交。興元元年(公元七八四年),進士第二人及第。後不知所终。異詩作風舆虞仝同,有集《唐才子傅》傅世。
    8欧赐燗(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後蜀任職爲中書舍人。據《宣和畫措》载,他事孟昶時曆任翰林學士、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後,授爲散骑常侍,工持文,特别畏于詞,是花間派重要作家。有《题景焕畫應天寺壁天王歌》,詩中把孫位與景樸亚稱,詩曰:“锦城東北黄金地,故迹何人典此寺。白眉畏老重名公,曾識會稽山處士。寺門左壁圖天王,威儀部從來何方。鬼神怪異满壁走,當簷飒飒生秋光。我聞天王分理四天下,水晶宫殿琉璃瓦。彩仗時彄狒秫装,金鞭频策騏驎馬。毗沙大像何光辉,手擎巨塔淩霎飛。地神封出寶瓶子,天女倒披金縷衣。唐朝說著名公畫,周時毫端善圖窟。張僧繇是有神人,吴道子稱無敵者。奇哉妙手傅孫公,能如此地留神蹤。斜窥小鬼怒雙目,直倚越狼高半胸。寶冠勤總生威容,趨蹌左右來倾恭。臂横鷹爪尖鐵利,腰缠虎皮斑剥紅。飘飘但恐入雲中,步骤還疑歸海東。蟒蛇拖得潭身堕,精魅搦來雙眼空。富時此藝實難有,镇在寶坊稱不朽。束遏畫了空西遏,留舆後人教敵手。後人見者皆心驚,盡爲名公不敢爭。誰知未满三十载,或有異人來間生。匡山處士名稱模,頭骨高奇連五嶽。曾持象簡累爲官,又有蛇珠常在握。昔年畏老遇奇蹤,今日門師識景公。興來便請泥高壁,乱搶筆頭如疾風。逡巡陈仗何颠逸,散漫奇形皆湧出。交加器械满虚空,雨面或然如門敵。聖王怒色覽柬西,劍刃一挥皆整齊。腕頭狮子咬金甲,脚底夜叉擎络鞮。焉頭壯健多筋節,鳥觜彎環如屈鐵。遍身蛇虺乱縱横,绕颔髑髏斡孑裂。眉粗眼豎發如錐子,怪異令人不可知。科顽巨卒欲生鬼,半面女郎安小兄。況聞此寺初典置,地脈沈沈當正氣。如何請得二山人,下筆鹹成千古事。君不見明皇天寶年,畫龍致雨非偶然。包含萬象藏心裹,燮现百般生眼前。後來畫品列名賢,唯此二人堪比肩。人間是物皆求得,此檬欲于何處傅。嘗憂壁底生雲霧,揭起寺門天上去。”
    9《圖畫見聞志》之《應天三绝》郭若虚注:辛顯雲“景焕所畫,不及孫位速甚!”
    (一)“瓣”,宋陈道人本,津逮秘书本均为“辨”,实误!王本、学津讨源本、四库校为“辦”,当是。
    (二)“壹容轻議”,津逮秘书本、四库本作“壹可輕議”。今依宋陳道人本。
    (三)“为…所误”,宋本、津逮秘书本均为“为…之误”,四库本校成“为……所误”,当是!
    1放意:绒情;恣意。晋陶潜《詠二疏》:“放意樂餘年,遑恤身後慮。”
    2典:托物比興也。
    3窠植:指叢生的灌木之類。
    4微:微妙,精深也。
    5痛:盡情地,徹底地。裁損:裁減。
    6澄心纸:即澄心堂纸,南唐李後主所喜歡的一種细薄光潤的纸,並特辟南唐烈祖李節度金陵峙宴居、讀害、閱覽奏章的“澄心堂”來聍藏它,還設局令承禦監制造這種佳纸,命之爲“澄心堂纸”
    7颇:此指颇愷之。
    8木强:質直刚強。《漢書.張周趟任等傅赞》:“周昌,木强人也。”颜師古注:“言其强質如木石然。”宋张邦基《墨莊漫錄》卷二:“(侯恩)爲人,刚方不挠,好面折人,一州號爲木強。”
    9德隅齋畫:指《德隅齋畫品》,宋李廌撰。廌字方叔,愓翟人,少以文字見知于稣轼。後轼知舉,廌竟不得第,终偃蹇而卒。元符元年(1098)趟令畤爲襄愓令,行囊中聍带名畫,李加以評鑒,輯此《德隅齋畫品》。
    10德麟:趟令畴(1061-1134)初字景贶,蘇轼爲之改字德麟,自號聊複翁。太祖次子燕王德昭(趙德昭)玄孫。元祐中簽害颍州公事,畴蘇轼爲知州,薦其才于朝。後坐元祐黛籍,被廢十年。绍興初,襲封安定郡王,遷甯速罩承宣使。四年卒,赠開府儀同三司。
    11逸格:畫之逸格,最難其侍。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繪,筆簡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雨。——黄休複《益州名畫缘》
    12孫位,見前注。《益州名畫錄》列”逸品”唯一人,即搽位。
    13石恪,蜀人,性滑稽,有口辯。工畫佛道人物。始師張南本,後筆墨縱逸,不專规矩……——《圖畫兑聞志》
    14豫太古,即孫知微,彭山人,知書能語《論》,通《老》學,善雜畫。初師沙門令宗,凡牧伯所至,必與之相款。高谈劇辩,皆出人意。蜀中寺觀,多有親筆。畫释老事迹,則不茹葷食,在于山野,弳時方成。——《聖朝名畫評》
    15麓:同“粗”。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蘭豁(今浙江蘭溪)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宋人黄休複的《益州名畫錄》载贯休“詩名高箭,宇内馘知。善草書圖畫,峙人比之懷素、阎立本。”《宣和畫譜》和元人夏文彦的《圖繪寶鑒》記“其(贯休)畫像多作古野之貌,不颧世間所傅。或問之,雲:‘自萝中所睹雨!’”
    16雲子,即趟雲子,善畫道像,于青城丈人觀畫褚仙奇絕,孫太古嘗陰使人問已畫,趟雲:“豫畫雖善,而傷豊满,乏清秀。”孫由是感悟。——《圖畫見聞志》
    (一)“後學之凡下”,四庫本作“後學者凡下”,未若“後學之凡下”語氣重,故依宋陳道人本。
    1丘文播,暨弟文曉,廣漢人。並工佛道人物,兼善山水。其品降高、趟辈。成都並其鄉裹,颇有畫迹。文播後改名潜。——《圖畫見聞志》
    2定本:有固定套式的檬本、底本。
    3長沙之武:指畏沙武洞清,宋畫家,工道释人物。見前注。
    4槍:同“搶”。
    5宋複古張素败壁之余意:見本害卷六之“陳用之”條。
    6荣辑子邕:不詳其人。宋黄庭堅有《奉答謝公定舆榮子邕論狄元規孫少述詩畏韻》。宋张耒亦有《秋日獨酌懷榮子邕》。是以知其人交往亦甚廣。
    7質,以物相贅也。——《説文》。
    8维山:指王維的山水。戴特:指戴嵩的牛。“戴嵩,韓晋公(即韓混)之镇浙右,署爲巡官,師晋公之畫。不善他物。唯善水年而已。田家川原,亦有意。”——《曆代名畫記》。戴嵩之牛舆韓斡之馬,並稱“韓焉戴牛”。
    9徐熙:錘陵人,世爲江南仕族。熙澈度閑放,以高雅自任。善畫花木、禽魚、蟬蝶、蔬果。學窮造化,意出古今。徐铉雲:“落墨爲格,雜彩副之,迹與色不相隐映也。”又熙自撰《翠微堂記》雲:“落筆之隙,未嘗以傅色暈淡细碎爲功。”此真無愧於前賢之作。富時已爲難得,李後主愛重其迹。阴寶未,歸朝,悉贡上宸廷,藏之秘府。亦有野鸭、花竹、雜禽、焦蟹、草蟲、果瓜並四時折枝等圖,傅于世。——《圖畫見聞志》
    1赐緋:即賜給緋色的官服。唐代五品、四品官服緋,宋代服緋品级不盡相同。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三:“太宗方獎拔文士,固其(王禹偁)名,召拜右拾遺,直史館,赐緋。”
    2偶:遇到。亟:急切。衆史:衆畫家。
    3留守:北宋于西京河南(治所洛愓)置留守,以知府兼,總京城守衛、修葺、弹壓、兵民之事。
    4登時:立刻。《北史.祖珽傅》:“至夜,珽忽令大叫,鼓譟聒天,贼衆大驚,登時走散。”
    5薛志:宣和間畫院畫師,本害卷七有傅。
    6明连皇後:劉氏,北宋宋徽宗之妃嬪。劉氏出身寒微,入宫後即為徽宗所寵幸,由才人晋升至僅次於皇後的貴妃,生濟赐益王趟械,祁王趟模,信王趟榛。政和三年(1113年)秋薨逝,追封為皇後,諡曰明连。
    7赏赉:赏赐。
    8先大父:指鄧椿祖父鄧洵武,雙流人。绍聖中,爲國史院编修官,撰《神宗史》,遷起居舍人,進中書舍人、给事中兼侍講,修《哲宗實錄》遷吏部侍郎。崇甯三年(1104年)遷尚書右承、中書侍郎。政和六年(1116年)知枢密院,拜少保,封莘國公。
    9樞府:舊時以政府的中枢爲枢府,主管革政大權的中樞機横,宋代多指枢密院。
    10先君:指邵椿父鄧雍。提舉:掌管义。宋蘇轼《上神宗皇帝書》:“臣頃在陕西,見刺義勇提舉諸縣。”
    11比:介詞,等到,待到。
    12内藏庫:宋官署名。宋太平興國三年(978)置,屬太府寺。掌储存每所弳費節余,以供非常之用。
    13第:封建社舍官僚貴族的大宅子。
    14交通:串通,勾结。
    1處士:古時稱有德才而隐居不願做官的人。
    2界作:指界畫。尚:尊崇。
    3取:古同“最”。尚:矜誇,崇尚。
    4鸭脚:指银杏果實。榧:爲紅豆杉科植物香榧的種子,仁可食。《本草》:“榧實,壹名玉山果。”《集韻》“榧子”注霎:“木名,有實,出東陽諸郡。”芡:一年水生草,莖業都有刺,果實叫芡實,外皮有刺,種子的仁亦可食。
    5相因:相關;相互依托。
    6模勒:依照原檬雕刻。害丹:古畴刻碑,先用朱筆在石上寫所要刻的文字,叫害丹,後泛指害寫碑志。装背:装裱書畫。種飛白筆:似指移植飛白筆法。描畫欄界:指畫界畫。
    7假:借也。名器:即名號舆卓服儀制。《左傅·成公二年》:“唯器舆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杜预注:“器,卓服;名,爵號。”
    8服緋紫、佩魚:唐峙五品以上官職服緋紫、佩焦袋,宋因襲之。秦始皇時以紫绯绿袍爲三等品服,庻人以白……唐高宗朝,给五品以上随身魚,又勒品官紫服,金玉带;深浅绯服,並金带;深浅綠服、亚银带。——《圖畫兑聞志》
    9異數:特殊的禮遇。《宋史.嶽雲傅》:“奏乞推異數,飛力辭不受。”
    10谚班:指上朝峙依品秩站立。
    11系籍:謂記载名册,或登記入籍,這裹指入畫院籍。
    12食錢:飯錢。直:通“值”。俸直:薪金,薪禄。
    13勘旁:依據其他予以霰定。
    14宿直:夜間宿值。直,通“值”。
    15高麗:古朝鲜國名。王漙《五代會要》:“高麗,本扶余之別種,都平壤城,在京師東五千一百裏。前王姓高氏。晋天成四年,封權知國事王建爲高麗國王,自後有國者皆王氏。”
    1詩出黄山谷《謝鄭閎中惠高麗松扇》。會稽内史:據《晉書》载,王述、王羲之皆爲會稽内史,按《職官志》“諸王國以内史掌太守之任。”此引用以屬鄭閎中,鄭閎中元豊三年守越州告老,越州即會稽也。三韓:古代(公元前2世纪末至公元後4世纪左右)朝鲜半岛南部的三個部落聯盟——馬韓、辰斡和弁韓,後以“三韓”指稱高麗,即今之朝鲜。黄門:《晋志》曰:“给事黃門侍郎與侍中俱管門下後事,或謂之門下省。”
    2博物注魚虫——《博物志》霎:“漢桓帝時,蔡偷始捣魚網造纸。”此借用。又稣轼《和張耒高麗松扇》:“……猫腾漢宫悲婕好,網蠢不兄乘鸞子。”此處活用其意。
    3王介甫詩:“眉目分明畫不如。”
    4集陳隼:即隼集陳庭。《國捂.鲁捂下》:“仲尼在陳,有隼集于陳侯之庭而死,桔矢贯之,石砮其畏尺有咫。陳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館問之。仲尼曰:‘隼之來也速矣,此肅慎氏之天也……’”
    5史臣:這裹指鄭閎中。劉向《戰國策》叙曰:“皆定以投青書,可缮寫。”應劭《風俗通》按劉向别缘曰:6殺青者,直用青竹筒書耳。”殺青書:此處代指高麗松扇。
    6倭扇:日本折扇。
    8罨畫:色彩鲜明的给畫。宋菜適《送惠縣丞歸陽羲》詩:“二嶺描成翠骨堆,一川罨畫繡徘徊。”
    8竹山:縣名,今屬湖北省襄赐。尉:縣尉。
    9明州:州名,治鄮縣(故城在今浙江鄞縣東)。舶官:提舉市舶司的官吏,孩司掌海外來華船舶商贷的征税的征税、贸易等事。
    10西天布:即印度布。西天爲中國古代封印度的通稱,印度古稱天竺,因在中國之西,故稱。
    11相好:佛教捂。佛经稱释迦牟尼佛有三十二種相,八十二種好。又稱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亦用作佛像的敬稱。漢牟融《理惑論》:“佛身相好,燮化神力無方。”
    12地:底子。觸:斡犯,衝犯。
    13邵太史:即邵博,嘗爲太史。見卷八注。
    14黎州:宋爲黎州漢源郡,治漢源,即今四川漢源縣。
    15公廨:官署。
    16茶焉司:官署名。宋有都大提舉茶馬司,掌以川茶與西北少數民族交换馬匹。宋熙甯七年(1074年)始建秦州茶焉司,凡漢地所產之茶與邊速少數民族地匾所產之馬,由政府進行買賣交易。
    1参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评“王微”条。
    2参见宋邓椿《画继》“何充”条。
    3参见宋邓椿《画继》卷九。
    1 (宋)邓椿《画继》卷一,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2(明)陶宗仪《书史会要》,《四库全书》本P814-723。
    1(宋)董逌的《广川画跋》,参见《四库全书》本。
    2参见(宋)邓椿《画继》卷一,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1吴乘权《纲鬣易知录》中华书局P2045。
    2参见(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版P511-516。
    1参见(宋)邓椿《画继》卷一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2参考拙作《仙风道骨(听琴图>》,《电影评介》2010年第9期。
    3以上参见《世说新语.巧艺》(南朝宋)刘义庆,中华书局,1999年版。
    1(宋)邓椿《画继》卷一,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2(宋徽宗)《二家宫词》,参见《文渊阁四库全书》卷第一千四百一十六。台湾商务印书馆,P692页。
    3(宋)陆游《老学庵笔记》,P36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1丁传靖辑《宋人轶事汇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P61页。
    2(宋)米芾《画史》《四库全书》本。
    3(清)钱杜《树壶画忆》,参见《四库全书》本。
    1(宋)佚名《宣和画谱》,参见《四库全书》本。
    1见《画继》卷一
    2(元)脱脱等撰《宋史.选举志》P376,中华书局,1977年版。
    3同上P384页。
    4同上P3688页。
    5同上
    6“三舍升降法”详见(元)脱脱等撰《宋史.选举志三》P3657,中华书局,1977年版。
    1《宋史.选举志一》P3622:“崇宁三年,遂诏:‘天下取士,悉由学校升贡,其州郡发解及试礼部法并罢。’自此,岁试上舍,悉差知举,如礼部试。”
    2出身:指科举中选者的身份与资格。“画院出身”说明画家也能通过“画”的途径进入仕途。
    3(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中华书局,1996年版。
    4(宋)邓椿《画继》卷一,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5同上卷三。
    6同上卷一。
    7(宋)邓椿《画继》卷一,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1同上卷六。
    1参见邓椿《画继》卷一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1《赵氏族谱》卷1之11a《太祖皇帝玉牒大训》。又见于赵思濂《续修山阴华舍赵氏宗谱》(1882)。
    2《宋史》卷一百五十七,P3676
    3《宋史》卷二七七,9418页。
    1《宋史》卷二四四,8672页。
    2《宋史》卷一百五十七,P3676
    3《画继》卷二
    1《宋史》卷一百五十七,P3676页。
    2《画继》云其为“徽宗第二子”,乃误。
    3《画继》卷二。
    1《乐全集》卷38。
    2以上参考(美)贾思扬著《天潢贵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画继》卷二
    2见《宣和画谱》。
    1明莫是龙《画说》。
    2《画禅室随笔》
    1参考徐书城《宋代绘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P178——183页。
    2汤垕《画鉴》
    3同上。
    1苏轼《宝绘堂记》。亦见《画继》卷二
    2苏轼曾赠王诜《杞菊赋》、《超然台记》、《题韩干马》、《开大运河诗》,其中苏东坡承认《游孤仙诗》讥讽朝廷新法后公事边陲之多;《杞菊赋》讥讽朝廷新法削减公使钱太甚;《超然台记》讽刺朝廷政事缺失并新法不便;《题韩于马诗》以骐骥自比,讥讽执政无能等,遂使王诜亦被祸。
    3苏轼《题王晋卿诗后》,《苏轼全集》卷六十九。
    4《宣和画谱》卷十二,“山水三”。
    5黄庭坚《山谷别集》卷八。
    1邓椿《画继》卷二
    1明汪柯玉《珊瑚网》,见于安澜主编《中国历代美术典籍汇编》(十),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P187-188页。
    2《画继》卷十。
    1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三。
    2邓椿《画继》卷十。
    3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画源》。
    1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集》卷三十二《(孤舟横笛)王晋卿笔》。
    2参考张荣国《富贵与超逸——王诜小青绿山水成因探析》[J],《中国书画》(2009,09)。
    3元胡祗通《紫山大全集》卷七《题江山小景图有序》。
    4苏轼《东坡集》卷十七《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仆赋诗十四韵,晋卿和之,语特奇丽。因复次韵,不独纪其诗画之美,亦为道其出处契阔之故,而终之以不忘在莒之戒,亦朋友忠爱之义也》。
    1蔡倏《铁围山丛谈》,中华书局,1983年版。
    1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P585页。
    1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四还录有赵岐为画家,但赵岐历史上并不善画,因此我在录入时将其删掉,后文会对此进行说明。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1这些轩冕才贤、岩穴上士的画传、画迹参见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1《旧唐书》卷一百《阎立本传》。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六法》,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3同上卷四。
    1以上参考阮璞《画学从证》P145-148页,上海书画出版,1998年版。
    1见(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论气韵非师》,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2(宋)邓椿《画继》卷三,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1邓椿《画继》卷三,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2邓椿《画继》卷三,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3同上《画继》序。
    1苏轼于文人画的影响及理论建树,先哲论述多矣!本文为说明问题,仍不得不重复。虽有些观点与前人不同,然亦只能同中见异耳。
    1苏轼《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诗》。
    1见苏轼《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作诗为谢且遗古铜剑二》。
    2苏轼《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1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2欧阳修《鉴画》
    3苏轼《东坡题跋》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4邓椿《画继》卷四“薛判官”条。
    1邓椿《画继》卷三。
    2《苏轼文集》卷11,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P367页。
    1《画继》卷四“雍秀才”条。
    1王微《叙画》
    2宗炳《画山水序》
    1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山水树石》。
    2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集》之《山水训》,于安澜《画论从刊》,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77年版。
    3此节参考陈滞冬《中国书画与文人意识》,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P104-105页。
    4《画继》卷四“李颀秀才”条。
    1《画继》卷四。
    2唐白居易《养竹记》,《全唐文》卷六七六,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版。
    1唐刘岩夫《植竹记》,《全唐文》卷七三九,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版
    2参考《宣和画谱》“文同”条。
    3苏轼《书文与可墨竹并叙》《东坡集》卷十六。
    1苏轼《墨君堂记》,《东坡集》卷三十一,《四库备要》本。
    2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诗》见四部从刊本《集注分类东坡诗》,第210卷,第226页。
    3《画和画谱》卷二十。
    4苏轼《文与可画篔筜偃竹记一首》,《东坡集》卷三十二,《四库备要》本。
    5米芾《画史》。
    6《画继》卷三。
    1参见《画继》卷四。
    2《宣和画谱》卷二十。
    3参见《画继》卷四“何充”秀才条。
    1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P26.
    2以上引语俱出《画继》卷三。
    1以上俱出《画继》卷四。
    2(传)王维《画山水诀》,四库全书本。
    1《画继》卷四“朱象先”条。
    1据邵博《邵氏闻见录》卷一引《太宗实录》和《国史,释道志》,开宝七年,太祖召凤翔道士张守真,令降神,神有“晋王有仁心”等语,第二天,太祖死,太宗(即晋王)登极。
    2《长编》卷三十四,淳化四年闰十月丙午条。
    3李攸《宋朝事实》卷三,江少虞:《皇朝事实类苑》卷二
    4《宋朝事实》卷七,《道释》。
    1《宋会要》《瑞异一》之29-30。
    2林灵素神霄说全文摘要如下:陛下乃上帝之长子,天上最高处神霄府之神霄玉清真王,号长生大帝君,主南方。受上帝之命,率仙府卿吏下降主人事,建成赵宋朝廷。青华帝君权其府事。——《长编纪事本末》卷127。
    3《宋史》卷462《林灵素传》。
    4岳珂《悜史》卷8《玉虚密词》。
    1《宋大诏令集》卷二二四《改定道阶等御笔手诏》。
    2唐.僧黄蘖《宛陵录》。
    1《四灯》指《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等,以《景德传灯录》三十卷为最早,其书稿,即出于杨亿之手。《广灯录》则成于杨亿的诗友,驸马都尉李遵勖。所谓灯录,也就是历代禅师言论的记录,即语录。
    2《东坡志林》卷二。
    1《长编》卷六十一,大中祥符六年十一月记事。
    1惠洪,《画继》亦有其传,传曰:惠洪觉范,能画梅竹。每用皂子胶画梅于生绢扇上,灯月下映之,宛然影也。其笔力于枝梗极遒劲。
    2参见邓椿《画继》卷五,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3夏文彦《图画宝鉴》卷三。
    4吴太素《松斋梅谱》卷一,日本广岛市中央图书馆,1988。
    5同上卷一
    6参见邓椿《画继》卷五,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1本节参考程杰《论花光仲仁的绘画成就》,《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一期。
    1(宋)虚堂智愚.虚堂和尚语录[M].宋·妙源编.见: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编.禅宗语录辑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546页
    2华镇《云溪居士集》卷六《南岳僧仲仁墨画梅花》。
    1《画继》卷五“惠洪觉范”条。
    1宋范成大《梅谱》。
    2明刘玉《已虐编》。
    3明解缙《跋王侍郎所藏扬补之梅》。
    4《清江县志·方伎》。
    1《华光梅谱》并不一定是华光所著,《四库全书提要》曾指出,俞剑华先生在《中国画论类编》中亦说:“若定为补之所作,而托始于仲仁,则并无可议。或者此种口诀即由华光寺僧所传而补之记之。补之有所疑,而华光寺僧就所闻以解之。故书中并未一语及于仲仁,而所谓‘华光指迷’者,焉知非华光寺僧耶?”
    2参考黄颐寿《墨梅画师扬无咎》。
    3司马光《司马温国文正公集》卷十二。
    4参考《淮北学佛网》原文链接:http://huaib.com/wenhua/shixiu/shuhua/2007-10-27/10999.shtml
    1《画继》卷五。
    2陈高华.宋辽金画家史料[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779页
    3夏文彦《图绘宝鉴》即谓法常“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人物,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妆饰,但粗恶无古法,诚非雅玩。”
    1《画继》卷五“觉心”条。
    2《豫章先生文集》卷十九。
    1元.汤垕《画鉴》。
    2《画继》卷五。
    1(宋)虚堂智愚.虚堂和尚语录[M].宋·妙源编.见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编.禅宗语录辑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546页
    2参考孟宪伟《禅宗与法常的绘画艺术》。
    3(宋)环溪惟一.环溪和尚语录[M],元·觉此编.见:中华电子佛典协会编.新纂续藏经,第70卷No.1388.45页。
    4《画继》卷三“周纯”条。
    5《画继》卷五。
    1参见《画继》卷六。
    1《画继》卷六。
    2参见《画继》卷六《人物传写》。
    3以上参见《画继》卷六《花竹翎毛》。
    1见《四库全书》之《鸡肋集》P1118-652-653。
    1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五页。
    2邓椿《画继》卷五。
    3徐书城《宋代绘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P4页。
    1[德]温克尔曼,《论希腊人的艺术》,载《希腊人的艺术》,页173-201。
    1参见《宋史.选举志》。
    2参见《宋史.选举志一》。
    3《画继》卷三。
    1参见郭熙《林泉高致》。
    1参见《南田画跋》。
    2《苏东坡全集》卷二十,苏轼撰,孔凡礼、茅维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07月版。
    1《画继》卷九。
    1《画继》卷三。
    2《画继》卷九。
    3同上。
    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P118
    1参考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上册,人民美术出版社。
    2清.方薰《山静居画论》。
    1见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十。
    1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
    2《画继》卷三。
    3《画继》卷四。
    1《画继》卷三。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论顾陆张吴用笔》,人民美术出版社。
    1《老子》第三十九章。
    2《老子》第一章。
    3《庄子.知北游》。
    4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论顾陆张吴用笔》,人民美术出版社
    5队上参考许祖良《张彦远评传》之《本体论的形神观》,南京大学出版社,P136,2001年版。
    1邓椿《画继》卷九。
    2参见《画继》卷三。
    3《画继》卷三米友仁条。
    4《画继》卷九。
    1引自陈撰《玉几山房画外录》。
    1在北宋那个以皇家画院为主的时代,绘画的话语权主要被统治者,被画院所掌握。
    1关于“逸格”,第今对邓椿的这个理论贡献阐述得也比较多,比如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陈传席的《中国绘画美学史》、陈谷香的《宋代美术理论家邓椿的历史地位》等,均论述较详细。为了建构邓椿的绘画美学观,这里不得不重述,故里面的资料及内容可能存在雷同,敬请理解!我所要做的是尽量做到和而不同,如是而已。
    2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
    3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五版,P186
    1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1苏辙《栾城后集》,卷二十一。
    2董其昌《画旨》。
    1清恽格《南田画跋》之《题画》。
    2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P26.
    3同上P26.
    4同上P115.
    5同上P128.
    1邓椿《画继》卷九。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P190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董其昌《容台别集》卷一。
    1《东坡诗话》
    2邓椿《画继》卷九。
    3同上卷一。
    1《画继》卷十。
    2同上
    3《东坡题跋》卷五。
    4《画继》卷三。
    5《图画见闻志》卷六《应天三绝》。
    1《画继》卷三
    2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
    3倪瓒《清閟阁全集。
    4倪瓒《清閟阁全集》。
    5同上。
    1邓椿《画继.序》。
    2姚最《续画品》
    3邓椿《画继.序》。
    4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1元王恽《秋涧先生火全文集》卷五十八。
    2同上,卷一《论气韵非师》。
    1《唐文粹》卷九十七。
    2参见《画继》卷三。
    3参见《画继》卷一。
    1韩拙《山水纯全集》《论古今学者》。
    2董其昌《画旨》。
    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
    2转引自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P73页。
    3邓椿《画继》卷三。
    4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
    1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1沈宗骞《芥舟学画编》。
    2张式《画谭》。
    3明李日华《墨君题话》,《美术丛书》第二集第二辑。
    4王概等编《芥子园画传》初集之《学画浅说》,康熙十八年湖上李渔刊本。
    1邓椿《画继》卷四。
    2同上。
    3同上,卷五。
    4同上,卷五。
    5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论顾陆张吴用笔》。
    1《画继》卷四。
    2《画继》卷七。
    1《画继》卷三。
    1元徐显《稗史集传》,明李栻《历代小史》商务印书馆《景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1940年,上海。
    2柯九思题《墨竹图》,见顾复《平生壮观》卷九,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影印清蒋正抄本,1962年,上海。
    3参见夏文彦《图绘宝鉴》序。
    1唐孙过庭《书谱》。
    1清刘熙载《艺概.书概》。
    2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论气韵非师》。
    3邓椿《画继》卷九。
    1中国人物画自古就称为传神、写真、写像、传写。
    1《左传,滕文公下》。
    2《左传.宣公二年》。
    3参考许祖良《张彦远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P99页。
    4参考杨渭生《两宋文化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一月版。
    5《浮溪集》卷2《乞修日历状》。
    1参考杨渭生《两宋文化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一月版,P611-612.
    1《欧阳文忠公集》附录卷五,欧阳发《先公事迹》,参见《新五代史,十国年谱论》。
    2《欧阳文忠公集,居士集》卷三十九《王彦章画像记》。
    3《通志.总序》。
    1《夹漈遗稿》卷二《寄方礼部书》。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
    1参考许祖良《张彦远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关于三家画史的继承关系,现见著公开发表的论文有崔莉萍的《论三家画史的延续性》、时空的《论唐宋绘画史籍的继承关系》、辛立娥的《宋代画学的时代特色》均有所论述,内容各有侧重。本节为探讨《画继》的写作构思不得不重写,对以上诸家文章均有所借鉴。
    2《嘉祐集笺注》卷四《衡论上》,曾枣庄、全成礼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3同上。
    4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
    1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
    1邓椿《画继》卷四“靳东发”条。
    2邓椿《画继》卷四“朱象先”、“何充”条。
    3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之《论画体工用榻写》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P26。
    1参见《历代名画记》卷五“卫协”条。
    1许祖良《张彦远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P245-255。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兴废》。
    1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
    1(宋)张邦基著《墨庄漫录》2004年9月版,中华书局,P216
    2见《四库全书》之《画史》P813-12
    1见《四库全书》之《山谷集》P1113-288
    2见《四库全书》本《山谷集》之P1113-398页
    1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叙诸家文字》。
    2这里的画学著作指的是广义的,凡是其著作涉及绘画知识,包括画家传记,画史常识,画法理论等诸方面均可视为画学著作。
    1吴泽《史学概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版,P206。
    1见刘勰《三国志.史传篇》。
    1见邓椿《画继》卷一
    1徐书城《宋代绘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P4页。
    1阮璞《画学从证》.《<画继)所显示之宋代文人画观》,上海书画出版社,P169页,1998年7月版。
    1、《画继》.宋陈道人本.辽宁博物馆藏。
    2、《画继》.明刻本.复旦大学藏。
    3、《画继》.毛氏汲古阁本.上海图书馆藏。
    4、《画继》.明翻宋本.上海画院藏。
    5、《画继》.王氏画苑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
    6、《画继》.《古今图书集成》卷七百五十八。
    7、《画继》.《佩文斋书画谱》卷十一、十二、十五、十八。
    8、《画继》.《四库全书》本.上海大学图书馆藏。
    9、《画继》.《学津讨原》本.上海大学图书馆藏。
    10《画继》.清道光年间邹氏辑抄《绘事晬编》本.北大图书馆收藏。
    11、《画综》.旧抄《绘事杂录》本.故宫博物院收藏。
    12、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3、沈子丞辑.《历代论画名著汇编》.文物出版社.1982版。
    14、于安澜.《画史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15、《画继.画继补遗》.黄苗子点校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16、米田水注译本.《图画见闻志.画继》.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17、黄宾虹.邓实.《美术丛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8、阮璞.《画学丛证》.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
    19、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20、徐书城.《宋代绘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21、(宋)蔡倏.《铁围山丛谈》.中华书局.1983年9月版。
    22、(宋)邵博.《邵氏闻见录》.中华书局.1983年9月版。
    23、(宋)苏轼撰.《东坡志林》.王松龄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9月版。
    24、《东轩笔录》.[宋]魏泰撰.李裕民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9月版。
    25、《青箱杂记》.[宋]吴处厚撰.李裕民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9月版。
    26、《齐东野语》.[宋]周密撰.张茂鹏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9月版。
    27、《癸辛杂识》. [宋]周密撰.吴企明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9月版。
    28、《邵氏闻见录》.[宋]邵伯温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9月版。
    29、《宋史翼》.陆心源.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版。
    30、《游宦纪闻旧闻证误》.[宋]张世南.李心传撰.张茂鹏、崔文印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9月版。
    31、《四朝闻见录》.[宋]叶绍翁撰.沈锡麟、冯惠民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9月版。
    32、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1986年影印本。
    33、《鹤林玉露》.[宋]罗大经撰.王瑞来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9月版。
    34、《石林燕语》.[宋]叶梦得撰.宇文绍奕考异.侯忠义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9月版。
    35、《鸡肋编》.[宋]庄绰撰、萧鲁阳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9月版。
    36、《建炎以来朝野余记》.[宋]李心传撰.徐规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9月版。
    37、《清波余志校注》.[宋]周煇著著.刘永翔校注.中华书局.1983年9月版。
    38、《老学庵笔记》.[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杈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版。
    39、《木斋记事.春明退朝录》.[宋]范慎、宋敏求撰汝沛诚诚刚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版。
    40、《渑水燕谈录.归田录》.[宋]王辟之、欧阳修撰.昌友仁、李伟国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版。
    41、《尤川略志.尤川别志》.[宋]苏辙撰.俞宗宪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版。
    42、《山谷内集.山谷外集.别集》黄庭坚撰.《四库全书》本。
    43、苏轼.《苏轼全集》.《四库全书》本。
    44、苏轼.《东坡集》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九年版.上海图书馆藏。
    45、《苏东坡全集》.王文浩注.珠海出版社.1996年.全6册。
    46、《苏诗查注朴正》四卷.(清)沈钦韩撰.《丛书集成续编》集部子日第101册.上海书店。
    47、《山谷内集.外集.别集诗注》(宋)黄庭坚撰.(宋)任渊、史容、史季温注.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48、《王荆公诗注补笺》.王安石撰.巴蜀书社.2002年版。
    49、《鸡肋集》.(宋)晁补之.吉林出版集团.2005年版。
    50、《面史》.(宋)米芾.《四库全书》本。
    51、《宣和画谱》.(宋)佚名.《四库全书》本。
    52、(宋)张邦基著.《墨庄漫录》.2004年9月版.中华书局。
    53、(未)张舜民.《画墁集》.《四库全书》本。
    54、(宋)陈师道撰.任渊注、冒广生朴笺《后山诗扑笺》.中华书局. 199.5年6月1版。
    55、沈括《梦溪笔谈》.《四库全书》本。
    56、(宋)陈与义.《简斋集》.《四库全书》本。
    57、谢巍.《中国面学著作考录》.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
    58、毕斐.“《历代名画记》校笺与研究”.优秀博士论文网。
    59、李良.“《五代名面朴遗》研究与笺注”.优秀顿士论文网。
    60、郭苏晨.“《图画见闻志》研究”.优秀硕士论文。
    61、王清源.《馆藏未代陈道人刻本“画继”》.《图书馆学刊》.2006年第4期。
    62、傅新生.《宋代出版的几部美木书籍》.《新美术》.2003年第二期。
    63、陈谷香.《宋代美术理论家邓椿的楞史地位》.《美术》2008第七期。
    64、葛华作.《直叙与评论的对立——邓椿(面继)叙论方式研究》.《艺苑》2009年第5期。
    65、(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66、《寺塔记.益州名画录.元代画塑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
    67、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68、郑苏淮.《宋代美学思想史》.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69、汪流的.《艺术特征论》.文化出版社.1986年版。
    70、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71、令狐彪.《关于宋代画学》.《美术研究》.1981年第一期。
    72、许婉璞.《明代中晚期刻书业的特色及其文化意义》.《中国出版》2005第七期。
    73、蔡罕.《北宋画学与翰林图画院》.《浙江学刊》.1999年第二期。
    74、崔莉萍.《论三家画史的延续性》.《美术与设计》.2001年第四期。
    75、辛立娥.《宋代画学的时代特色》. 南京艺术学院2008硕士学位论文。
    76、杨仁恺.《南宋时期收藏概况》.《中国书画》.2005年第三期。
    77、胡昭曦.《双流文脉之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11月刊。
    78、(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
    79、(宋)司马迁.《资治通鉴》.岳麓书社.2009年版。
    80、(宋)欧阳修等撰.《新唐史》.中华书局。
    81、吴泽主编.《史学概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2、许祖良著.《张彦远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