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草根公益组织发展机制的探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1世纪以来,草根公益组织迅猛发展,成为公益事业的生力军。作为真正的民间组织,草根公益组织对于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社会领域的建设和发育、政府职能的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转型期的社会整合、社会资本的构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等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外部环境的限制以及草根公益组织本身的不成熟,草根公益组织整体发展情况不容乐观,亟待理论研究。然而,现有的草根公益组织的研究被大量的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NGO、公民社会等研究所遮蔽:而学者对公益组织的关注点主要还停留在官办组织上;在有限的关于草根公益组织的专门研究中,自上而下,宏观视角的总体性研究居多,深入组织内部,从草根组织的视角,动态研究其运行和发展的研究还十分缺乏。
     有鉴于此,本文选择草根公益组织的发展为主题,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草根公益组织的典型个案,通过深入草根公益组织内部,对草根公益组织的运作和管理进行长期跟踪调查搜集资料,将草根公益组织的发展放置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并结合相关理论,对草根公益组织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动员、内部治理和内部激励等机制的发展历程和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其发展动力和发展逻辑进行了分析,在探讨三个机制发展的共性和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归纳了中国草根公益组织发展的政府、社会、市场和草根公益组织四维变量模式,并提炼了中国草根公益组织“倚靠体制的自主性发展”路径。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的基本研究结论是:
     (1)关于草根公益组织的资源动员机制:资源动员机制是草根公益组织实现发展的基础机制。草根公益组织所拥有的合法性决定了其所能采用的资源动员方式和所能动员的资源类型;而组织素质和能力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动员的效果。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合法性主要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素质和能力则是草根公益组织发展的软肋。因此,发展组织的合法性、提高组织的素质和能力成为草根公共组织发展资源动员机制的重要策略。伴随着这两个因素的发展,草根公益组织的资源动员机制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阶梯性发展历程,最终形成以“准社会化动员”为主体,私人化动员和市场化动员为补充的“一体两翼”动员系统结构。这样的动员系统结构体现了草根公益组织从自身条件出发,在适应“强国家——弱社会”格局及社会转型环境中保持组织自主性的努力。
     (2)关于草根公益组织的内部治理机制:良好的内部治理机制有利于组织的决策和管理适应内外环境,从而保存组织的持续和健康发展。本文将中国草根公益组织治理机制的发展置于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宏观背景中,结合权威理论,分析了中国草根公益组织治理机制发展的特点、动力和障碍,提出了将创始人治理与制度化治理相结合的治理模式。认为治理传统、文化等是组织激励发展的宏观背景,组织的资源动员结构是草根公益组织内部治理机制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而草根公益组织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治理机制保持相对自主性的保障。由于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共同影响,中国草根公益组织在治理上往往先形成创始人治理模式,随后努力向制度化治理模式转型,但转型的过程并不顺利。究其原因,两种治理模式各自有其合理性和优势,同时也存在缺陷,但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影响,单一形式的治理模式难以应对草根公益组织的治理需要。因此,将创始人(精英)治理与制度化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成为草根公益组织比较现实的选择。
     (3)关于草根公益组织的内部激励机制:内部激励机制是草根公益组织的动力机制和稳定机制。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分析了社会转型期的需要,认为草根公益组织的激励机制发展受到外部环境约束和内部条件限制,物质激励不足和精神激励乏力是常常遇到的两大激励难题,草根公益组织的激励机制发展主要是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随着草根公益组织自有资源总量和能力的增加,草根公益公益组织的激励机制逐渐从单一的“精神共同体”激励,发展为以“精神共同体”为先导,以“事业共同体”为核心,以“生活共同体”为保障的完全性共同体激励体系。这样的激励机制不仅适应了转型社会时期人们的需要的发展特点,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草根公益组织的优势,使组织成员将自己的命运与组织的命运紧密结合,在实现组织社会使命,公共利益的同时也促进个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4)关于中国草根公益组织的发展路径:草根公益组织资源动员机制、内部治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发展的共性和内在联系中反映了组织发展的路径。本文从政府、社会、市场和组织本身的四维模式对草根公益组织的发展进行了解释,认为在这四个变量中,政府是主导性因素,社会是重要因素,市场是新兴的因素,处于补充的地位,组织自身是最直接的因素。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政府取向、社会取向和市场取向三种单一的发展路径。它们各有优势和缺点,实施的难易程度不同。中国草根公益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决定了单一取向的发展路径不能解决草根公益组织发展的问题,而融合了政府取向、社会取向和市场取向,将三者优势融为一体的,以政府取向为先导,以社会取向为基础和主体,以市场取向为补充的综合取向发展路径才是真正有利于草根公益组织的发展路径,而“倚靠体制的自主性发展”就是综合取向的发展路径典型代表。
Since the21st centur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s, become the main force of the public welfare undertakings. As the real folk organization,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ublic welfare undertakings, in the field of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reform of the government functions, the system of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integr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apital, social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so on. However,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 immaturity of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itsel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is not optimistic, and need to be the further theoretical research. However, existing research on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is drowned out by a large number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 and civil society institute; And schola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official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than to the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However, limited study on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is make out through the macro perspective of overall research than by researching its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dynamically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assroots organization itself.
     Because of this, this article choose the development of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as the theme, using the perspective of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to explore its way to develop when it wa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be in the face of the dual influenc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acro perspective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related theory of the medium point of view. On concrete method,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is used to select a typical case from the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s, and then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which is crucial importance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such as resources mobilization, internal control and internal incentive and mechanisms, were respectively under detail description; and its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and logic are analyzed. Finally, we explore the way of the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s to development by discussing commonality and inner link of development among the three mechanism.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the basic conclusion we have reached is as follow:
     (1) on resource mobilization mechanism of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resource mobilization mechanism is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The kind of the legitimacy that the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s possess will decide the way of resource mobilization that the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s can adopt and the resources type it can mobilize; and the organization quality and ability of a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s determines the effect of resource mobilization to a great extent. Howev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legitimacy is mainly provided by the state and society while quality and ability is the soft rib of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s a result, to extend the legitimacy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organization become an important strategy for grass-roots public organization to develop its resource mobilization mechanis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two factors, resource mobilization mechanism of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has experienced from simple to complex and a stepped development course, finally formed by " One Body Two Wings " mobilization system structure which take quasi social mobilization" as the main body and supplement with personal mobil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Such mobilization system structure reflects the fact that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industriously keep its autonomy while adapting to the pattern of "Strong state,weak society"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environment from their own conditions.
     (2)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mechanism about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A fine internal governance mechanism is beneficial to the organization's decision making and management to adapt to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so as to save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organization. Put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governance mechanism in the macroscopic background of transforming social governance model, and combining the theory of authorit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motiv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barri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governance mechanism, putting forwar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the model of synthetical governance which combining founder governance with institutionalized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conditions.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traditional governance culture is the organization incentive development macroscopic background,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resource mobilization is fundament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internal governance mechanism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s capacity for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s the guarantee of governance mechanism to maintain relative autonomy. Due to the mutual influence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conditions, a founder of governance mode has been form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Chinese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s, and then, with the growth of the organization, it will gradually transform into institutionalize governance model on a difficult journey. To investigate its reason, it is because that the two kinds of governance modes both has its rationality and advantages, as well as its flaws, but only with a single form of governance mode, it is difficult to deal with the grass-roots public governance needs of the organization when b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conditions, therefore, the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model that combine founder (elite)governance with the institutionalized management become the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realistic choice.
     (3) on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of internal incentive mechanism:The internal incentive mechanism is the power of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and stability mechanism.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needs of the social transition according to Marxist theory, pointing out that incentive mechanism of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restrained by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conditions, as a result,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often encountered with insufficient material incentive and low efficiency spirit incentive which are two big incentive problems as well as two core issues on the wa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With the increase of resources and ability of the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gradually develops from a single "spirit community" into a comprehensive and complete incentive system which taking the "spirit community " as the guide," and making the business community" as the core, constructing "living community" as the security. Such incentive mechanism not only adapt to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people's needs, but also fully embodies the advantages of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making the organization members to combine closely his/her personal destiny with the destiny of the organization to make sure that every individual's comprehensive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an be attained while the social mission of the organization has been realized.
     4)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a's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The commonality and inner link of development among the resource mobilization mechanism, internal governance mechanism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of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reflects its development path.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development of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from a four dimensional model which include the government, society, market and organization itself, thinking of that in the four variables, government is the dominant factor,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one, and as an emerging factors, market be in a supplementary position, and for the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itself, it is the most direct factor.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four variables will decide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such as the government orientation development path, social orientation development path and market orientation development path, and so on. All three has i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be in different difficulty when being implemented. None of the three kinds of development path can solve all the issues that the organization be faced with successfully only by itself. According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 internal condition, combing the government orientation, social orientation and market orientation together to form the a comprehensive orientation of development path that takes the government orientation as the guide, based on the social orientation and the main body, with market orientation as the supplement is really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relying on system to independently develop " is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comprehensive orientation one for the grassroo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引文
① 王名,贾西津.中国NGO的发展分析[J].管理世界,2002(8).
    ② 徐永光:论公益界的“三个世界”http://study.foundationcenter.ore.cn/html/2012-01/130.html基金会信息中心网2012-1-13
    ① 刘京.美国公益启示录:寻找中国公益组织突围的钥匙[N].公益时报.2011.11.22.
    ① 康晓光,冯利主编.2011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9.
    ② 姚华平.国家与社会互动: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路径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① 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② 乔松,王乐芝.中国草根组织与政府关系模式的探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8).
    ③ 史传林.草根NGO的伦理困境与改善策略[J].学术交流.2009(8).
    ④ 贾西津.第三次改革--中国非营利部门战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① 徐晞著.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① 何增科.中国公民社会制度环境要素分析[A].俞可平编.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1-165.
    ② 王名,刘求实.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分析[A].中国非营利评论:第一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26-131.
    ③ 华安德.转型国家的公民社会:中国的社团[A].中国非营利评论:第一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4-61.
    ④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1).
    ⑤ 王名,贾西津.中国NGO的发展分析[J].管理世界.2002(8).
    ⑥ 纪丕霞,赵永厚.我国草根NGO发展的难题分析[J].科技信息,2006,(1).
    ⑦ 熊莲.我国草根NGO发展研究——以重庆绿联会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07.
    ⑧ 李月娥,李坚.草根公益组织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沈阳青春志愿者”个案分析[J]行政与法201
    ⑨ 赵颖:从社会运行角度看我国“草根”民间组织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北京“农友之家”的个案研究学会
    ① 高丙中.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② 陈津利.中国慈善组织个案研究[Ml.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③ 孙立平等著.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7.
    ④ 我国19个省份已开展或试行社会组织直接登记[N].京华时报.2013-2-13
    ① 萨拉蒙等著,贾西津等译.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1-29.
    ② 郭国庆,李先国.国外非营利机构筹资模式及启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12)周批改,周亚平.国外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及启示[J].东南学术.2004(1).
    ③ 田凯.组织外形化:非协调约束下的组织运作*一个研究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4).
    ④ 2010年“调研中国”上海财经大学调研团队.游走于理想和现实之间——上海地区草根NGO生存状态调研报告[J]南风窗.2010-12-10
    ⑤ 专家称官民不分体制导致慈善组织负面频发[N]京华时报.2011年11月17日08:10
    ⑥ 杨磊.2768家环保NGO生存困境22.5%没有筹到经费[J]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04月25日
    ⑦ 腾讯公益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等.2010年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腾讯公益http://gongyi.qq. com/zt2010/gyrc/
    ① 草根组织的魅力型领导研究——以全国首家无偿鲜血志愿者协会为例//李建华.伦理学与公共事务:第3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② 徐永光.中国NPO治理现状和展望:从英雄时代到制度时代http://www.sina.com.cn 2005/03/09 15:46阿拉善SEE生态协会
    ① 赵灵敏.“汉达”10年:草根NGO的坚守与困惑[J].南风窗.2006(16).
    ② 邓国胜.中国草根NGO发展的现状与障碍[J].社会观察.2010(5).
    ③ 王裕瑞.草根公益组织的现状及发展[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① 刘杰,田毅鹏.本土情境下中国第三部门发展困境及道路选择[J].社会科学研究,2010(5).
    ② 周玲.中国草根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危机与治理困境及应对策略探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9(2)
    ③ 孙琦,汪雷.草根慈善组织的合法性困境及其克服[J].铜陵学院学报.2010(3).
    ④ 李月娥等.草根公益组织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沈阳青春志愿者”个案分析[J].行政与法.2011(8)
    ① 和经纬,黄培茹,黄慧.在资源与制度之间:农民工草根NGO的生存策略----以珠三角农民工维权NGO为例[J].社会.2009(6).
    ② 朱健刚.行动的力量——民间志愿组织实践逻辑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60
    ③ 康晓光等著.NGO与政府合作策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④ 王娟.从我国草根民间组织与政府合作看其发展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① 何艳玲,周晓锋,张鹏举.边缘草根组织的行动策略及其解释[J].公共管理学报.2009(1).
    ② 邓莉雅,王金红.中国NGO生存与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广东番禺打工族文书处理服务部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4(2).
    ③ 朱力,龙永红.我国现代慈善资源的动员机制[J].南京社会科学2012(1)
    ④ 廖雪飞.草根NGO的“公募”之路一以“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为例[J].中国非营利组织评论.2007(2).
    ⑤ 熊小叶.社会资本与草根非政府组织筹资[J].经营管理者2010,(5).
    ⑥ 张志祥.网络草根组织资源动员研究——以多背一公斤为个案[D].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⑦ 佟磊.草根组织的合作之道——绿色知音.//王名主编.清华发展研究报告2003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45-146.
    ① 赵秀梅.中国NGO对政府的策略——一个初步的考察[J].开放时代.2004(6).
    ② 徐永光.社会企业发展模式内地选择之困[EB/OL].南都公益基金会http://www.naradafoundation.org/sys/html/1 m_316/2011-01-05/140708.htm
    ③ 沙勇.社会企业发展演化及中国的策略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11(7).
    ④ 郑胜分,王致稚.台湾社会企业的发展经验[J].中国非营利研究评论.2010(1).
    ⑤ 徐永光.社会企业运动有汹涌之势.商务周刊,2011(5)
    ⑥ 韩青妍.我国发展社会企业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⑦ 陆丰.不管白猫黑猫,满足需求就是好猫?[EB/OL]中国公益创业网http://www.gycye.com/?action-blogdetail-u id-4-id-2927
    ① 司马言.中国社会企业:难以言说的希望[EB/OL]公益慈善论坛2011年6月07
    ② 徐永光.社会企业发展模式内地选择之困[EB/OL].南都公益基金会http://www.naradafoundation.org/sys/html/1 m_316/2011-01-05/140708.htm
    ③ 刘春湘.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研究[D].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④ 赵黎青.组织治理与中国非营利组织建设[[EB/OL]]豆丁书房http://www.docin.com/p-417306133.html 2012-10-25.
    ⑤ 徐晞著.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04.
    ⑥ 程昔武著.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88
    ⑦ 草根组织的魅力型领导研究——以全国首家无偿鲜血志愿者协会为例//李建华.伦理学与公共事务:第3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⑧ 徐永光.中国NPO治理现状和展望:从英雄时代到制度时代http://www.sina.com.cn 2005/03/09 15:46阿拉善SEE生态协会
    ① 娜拉.中国草根NGO的问责现状与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http://www.nporuc.org/html/achieve ments/20090907/167.html.2009-09-07
    ② 社会资源研究所.徒具虚名的NGO理事会[EB/OL]新浪公益http://gongyi.sina.com.cn2011年06月15日
    ③ 程昔武著.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3.
    ④ 程昔武著.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3.
    ⑤ 娜拉.中国草根NGO的问责现状与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http://www.nporuc.org/html/achieve ments/20090907/167.html.2009-09-07
    ⑥ 毛刚.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⑦ 程昔武著.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39-168.
    ① 徐晞著.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203.
    ② 徐晞著.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203.
    ③ 郭于华等著.事业共同体:第三部门激励机制个案探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④ 纪丕霞,赵永厚.我国草根NGO发展的难题分析[J].科技信息,2006,(1):19-20.
    ⑤ 熊莲.我国草根NGO发展研究——以重庆绿联会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07.
    ① 邓国胜.中国草根NGO发展的现状与障碍[J].社会观察,2010,(5).
    ② 允春喜、张绪龙中国草根组织发展路径探析———基于草根组织与政府关系的视角[J].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2013(1).
    ③ 刘杰,田毅鹏.本土情境下中国第三部门发展困境及道路选择[J].社会科学研究.2010(5).
    ④ 唐文玉、马西恒.去政治的自主性:民办社会组织的生存策略[J].浙江社会科学.2011(10).
    ① 孙莉莉.政治结构与社会基础:中国草根志愿组织研究进展[J].求实.2010(5).
    ① (美)巴比著,李美华等译.社会学研究方法[M].台北:时英出版有限公司,1998.
    ①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7-9.
    ②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
    ①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73.
    ① 应研究对象的要求,对机构名称以及旗下各公益团队进行了化名。
    ① NGO大舞台:A省的第三部门21世纪网http://www.21cbh.com/HTML/2007-10-10/HTML_N4CB4JYYSM8M. html 2007-10-9A省NGO组织走在全国前列http://news.QQ.com2008年03月02日12:06 云网A省NGO找“婆婆”难发展需解“套”来源http://news.kunming.cn/yn-news/content/2011-10/09/content_2689824.htm
    ① 罗伯特.金.默顿著,何凡兴等译.论理论社会学[J]华夏出版社,1990:54-55.
    ② 郑杭生,章谦.社会转型理论视角下的中国非营利组织//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应用——当代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4.
    ① 郑杭生.中国社会学年鉴1979-1989[M]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② 郑杭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与中国社会学的坚实进展——以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构论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04(5)。
    ③ 郑杭生,李强等著.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① 郑杭生.社会转型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② 郑杭生.中国社会大转型[J].中国软科学.1994(1)
    ③ 孙立平等.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激励个案[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5
    ④ 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5(6).
    ⑤ 康晓光、卢宪英、韩恒:改革时代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行政吸纳社会,载王名主编.中国民间组织30年—一走向公民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87-337.
    ① 郑杭生.关于城市社会阶层划分的几个问题[J]l江苏社会科学,2002(3)
    ② 李强.当前中国社会的四个利益群体[J].学术界.2000(3)
    ③ 蔡慎坤.中国富人为什么越来越富2012-1-31http://blog.ifeng.com/article/16071003.html中国家庭收入差距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来源:燕赵都市报2012年12月10日01:34
    ① 徐永光.全球社团革命的中国经验——以中国C基金会为例口2001-3-15http://www.naradafoundation.org/sys/ht ml/lm 28/2007-07-30/104505.htm
    ① 顾昕,王旭.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J].社会学研究.2005(2).155-176.
    ① 最先提出“半官半民”概念的是正颖等人。参见王颖、折晓叶、孙炳耀:‘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336页.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
    ② 郑杭生,章谦.社会转型理论视角下的中国非营利组织[C].郑杭生著.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应用——当代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7.
    ① 王名,刘培锋.民间组织通论[M].时事出版社,2004:22
    ② 王名,刘培锋.民间组织通论[M].时事出版社,2004.22
    ③ 高丙中.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④ 和经纬,黄培茹,黄慧.在资源与制度之间:农民工草根NGO的生存策略----以珠三角农民工维权NGO为例[J].社会.2009(6).
    ⑤ 朱健刚.行动的力量——民间志愿组织实践逻辑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60.
    ① 赵秀梅.中国NGO对政府的策略——一个初步的考察[J].开放时代.2004(6).
    ② 郑杭生等.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社会学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43.
    ③ 郑杭生等.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社会学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41.
    ① 于怀超主编.社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426.
    ① 周秋光,徐美辉.道家、佛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Jl.道德与文明.2006(2):4-8.
    ② 邓万春.动员主体再造与客体多元化——基层组织动员个案研究.2006年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论文
    ③ 肖立斌.中国传统道德中“仁”与“义”的对立统一[J].道德与文明.2006(1).
    ① 肖立斌.中国传统道德中“仁”与“义”的对立统一[J1.道德与文明.2006(1).
    ② 杨江,赵晗冰.从伦理观看当代中西慈善文化差异[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
    ③ 石成金.传家宝全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64.
    ① 靳环宇.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慈善事业观的演变探讨.商业时代.2008(26).
    ② 王瑾,康晓光.当代中国大陆慈善文化的研究[C].康晓光等著.依附式发展的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75.
    ① 吴俊斌.公民社会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66.
    ② 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5.
    ③ 卓高生.当代中国公益精神研究[D].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① 王名等编著.德国非营利组织[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0-31
    ②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406.
    ③ 卢咏.第三力量:美国非营利机构与民间外交[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4-25.
    ① 王瑾,康晓光.当代中国大陆慈善文化的研究[C].康晓光等著.依附式发展的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75.
    ② 康晓光等著.依附式发展的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75
    ③ 王瑾,康晓光.当代中国大陆慈善文化的研究[C].康晓光等著.依附式发展的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75.
    ④ 邓国胜.中国草根NGO发展的现状与障碍[J].社会观察.2010(5).
    ① 王名.民间组织的发展及通向公民社会的道路//王名主编.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9.
    ② 腾讯公益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等.2010年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http://gongyi.qq.com/a/ 20101217/000036.htm
    ③ 陈晓春著.市场经济与非营利组织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305.
    ① 杜志莹,宋宗合.草根NGO面临五大组织障碍,缺使命感留不住人才[N].公益时报(2009-10-14).
    ② 此项调查中,包括未注册的、工商注册的和民政注册的草根公益组织占样本总数的66.5%,其余还包括官办公益组织、境外组织等。
    ③ 邓国胜.中国草根NG0发展的现状与障碍[J].社会观察.2010(5).
    ④ 刘培峰.扩展中的公民结社权//王名主编.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82
    ① 康晓光,韩恒.行政吸纳社会一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在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7(2):116-128.
    ② 邓国胜.中国草根NGO发展的现状与障碍[J].社会观察.2010(5):12-13.
    ③ 康佳玲等.游走于理想和现实之间——上海地区草根NGO生存状态调研报告[EB/OL]. http://www.nfcmag.com /article/2667.html南风窗.2010-12-10
    ④ 康晓光,冯利主编.2011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4.
    ⑤ 明远.中国NGO:精神·处境·使命[EB/OL]. http://www.21gwy.com/ms/fzfzz/a/7235/457235.html.
    ① 唐明勇,孙晓晖著.危难与应对新中国视野下的危机事件与社会动员个案研究[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279
    ②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课题组.西部大开发中社会动员与大众参与的现状分析[J].天府新论.2006(4).
    ③ 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0-202
    ① 唐明勇,孙晓晖著.危难与应对新中国视野下的危机事件与社会动员个案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153.
    ② 刘威.慈善资源动员与权力边界意识:国家的视角[J].东南学术.2010(4)
    ③ 孙立平晋军何江穗.以社会化的方式重组社会资源——对“希望工程”资源动员过程的研究[A]//中国扶贫论文精粹[C];2001年
    ④ 孙立平等著.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285.
    ⑤ 邓万春.社会动员:能力与方向[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1)
    ⑥ 龙太江.从“对社会动员”到“由社会动员”——危机管理中的动员问题[J].政治与法律.2005(2).
    ① 孙立平等著.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① 创始人Z:《我们的文化产业道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快乐并困惑着的探索》2007.5.18私人博客
    ② 创始人Z:《我们的文化产业道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快乐并困惑着的探索》2007.5.18私人博客
    ① 创始人Z:《我们的文化产业道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快乐并困惑着的探索》2007.5.18私人博客
    ① 创始人Z:《我们的文化产业道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快乐并困惑着的探索》2007.5.18私人博客
    ② 公益人的工资与公益机构的行政经费昆明B组织/云南C基金会户外筹款小组
    ① 孙立平等著.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99.
    ① 这是由田凯提出的一个概念,表示组织形式与组织运作不一致的情况。
    ② 孙立平等著.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99.
    ① XX省C基金会外围志愿团队项目申请评审会在X市举行[2011年3月28日][http://www.ynprojecthope.org/Html/5484.html
    ① 高丙中.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2):100-109.
    ② 陈津利.中国慈善组织个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③ 孙立平等著.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7.
    ④ 邓宁华.“寄居蟹的艺术”:体制内社会组织的环境适应策略——对天津市两个省级组织的个案研究[Jl.公共管理学报.2011(3).
    ① 赵荣等.从政府公益到社会化公益:巨灾后看到的公民社会发育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8.
    ① L.M.Salamon.1981."Rethinking Public Management:Third-Party Government and the Changing of Governm ent Action, Public Policy,29(3),255-275.
    ② 唐明勇,孙晓晖著.危难与应对新中国视野下的危机事件与社会动员个案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50
    ① 甘泉,骆郁廷.社会动员的本质探析[J].学术探索.2011(12).
    ① 唐文玉,马西恒.去政治的自主性:民办社会组织的生存策略——以恩派(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1(10).
    ① 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等.2011年中国公益资源匹配报告
    ①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② Bian Yanjie, Soon Ang. Guanxi Networks and Job Mobility in China and Singapore[J]. Social Forces, 1997(75).
    ③ 耿新著.企业家社会资本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P83)
    ④ L.M.Salamon.1981."Rethinking Public Management:Third-Party Government and the Changing of Governm ent Action, Public Policy,29(3),255-275.
    ⑤ 王名主编清华发展研究报告2003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2 P73
    ① 龙太江.从“对社会动员”到“由社会动员”——危机管理中的动员问题[J].政治与法律2005(2)
    ① 刘杰,田毅鹏.本土情境下中国第三部门发展困境及道路选择[J].社会科学研究.2010(5).
    ① 邓万春.从能力到主体:社会动员研究的话语转向[J].理论导刊.2009(1).
    ① 孙立平等著.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287.
    ① 邓万春.社会动员:能力与方向[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1):65-72.
    ②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课题组.西部大开发中社会动员与大众参与的现状分析[J].天府新论.2006(4).
    ③ 陈华.吸纳与合作:非政府组织与中国社会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13-114.
    ① 周玉.“人治”文化遗存与现代法治型人格的建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校报.2001(3).
    ② 周玉.“人治”文化遗存与现代法治型人格的建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校报.2001(3).
    ① 王学秀.文化传统-与中国式管理价值观选择[J].企业管理.2006(2).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① 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M].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45
    ② 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M].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46.
    ③ 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M].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48.
    ① 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M].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57.
    ② 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M].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60.
    ③ 董临萍、张文贤.国外组织情境下魅力型领导理论研究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11).
    ④ 冯园园.魅力型领导的组织环境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⑤ 董临萍、张文贤.国外组织情境下魅力型领导理论研究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11).
    ⑥ 李松玉.制度权威与个人权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3).
    ① 李松玉.制度与制度权威.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① 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M].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48.
    ① 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1.
    ① 孙立平.权威基础转换的异步性与“权威真空”一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中的错位现象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1990(6)
    ① 王金红.村民自治与广东农村治理模式的发展——一珠江三角洲若干经济发达村庄治理模式发展的案例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① 娜拉.中国草根NGO的问责现状与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http://www.nporuc.org/html/achieve ments/20090907/167.html.2009-09-07
    ② 社会资源研究所.徒具虚名的NGO理事会[EB/OL].NGO交流网http://www.ngocn.net/?action-viewnews-itemid-79630 2011年6月15日06:50
    ① 王学秀.文化传统与中国式管理价值观选择[J]企业管理.2006(2).
    ② 康佳玲等.游走于理想和现实之间——上海地区草根NGO生存状态调研报告[J]南风窗.2010-12-10
    ① 腾讯公益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等.2010年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腾讯公益http://gongyi.qq. com/zt2010/gyrc/
    ② 草根组织的魅力型领导研究——以全国首家无偿鲜血志愿者协会为例//古学斌,阮曾媛琪,王思斌等编.实践为本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③ 徐永光.中国NPO治理现状和展望:从英雄时代到制度时代http://www.sina.com.cn 2005/03/0915:46阿拉善SEE生态协会
    ① 李松玉.制度与制度权威[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① 李松玉.制度权威与个人权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3).
    ① 王金红.村民自治与广东农村治理模式的发展——一珠江三角洲若干经济发达村庄治理模式发展的案例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7.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① 游莉.人的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2009
    ② 张锴.“人的需要”的“实践人本质论”解读——兼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39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8.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86.
    ① 马克思患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9.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
    ③ 戴景平.人的需要:马克思人性生论的逻辑起点[J].长白学刊.2007(2)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287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牡.1980:19.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367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123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9.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人民出版社1979:260.
    ① 王宁.消费社会学———个分析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96
    ② 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07
    ③ 张焕明.需要与消费:异化后的扬弃[J].云南社会科学.2006(2).
    ① 陈听.救赎与消费[MI.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87.
    ② 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64
    ③ 陈学明等.痛苦中的安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178
    ④ 陈学明等.痛苦中的安乐[M].昆明:云南人民f}{版社,1998.117
    ⑤ 陈学明等.痛苦中的安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115
    ① 吉志鹏.消费社会与人的发展研究[D].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②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6-7.
    ③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MI.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
    ① 徐永光仿照毛主席三个世界的理论,按组织综合实力、影响力的大小将中国的公益组织划分为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具有官办背景的组织,第二世界时非公募基金会,第三世界是广大的草根组织。
    ② 杜志莹,宋宗合.草根NGO面临五大组织障碍,缺使命感留不住人才[N].公益时报2009年10月14日
    ① 康晓光,冯利主编.2011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4
    ② 吴俊斌.公民社会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66.
    ③ 何增科.导论[A].何增科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5.
    ④ [美]吉登·巴克.公民社会和民主:理论和可能性之间的差距[A].何增科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5.
    ① 刘杰,田毅鹏.本土情境下中国第三部门发展困境及道路选择[J].社会科学研究,2010(5).
    ① 郭于华等著.事业共同体:第三部门激励机制个案探索.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04
    ② 郭于华等著.事业共同体:第三部门激励机制个案探索.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104-105
    ① 朱健刚.行动的力量——民间志愿组织实践逻辑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① 叶玉海.组织文化的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05
    ① 创始人Z.公民社会需要慈悲与智慧——参访台湾NGO有感.私人博客
    ② 黄国秋.论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核心及其基本要求[J].山东社会科学.2001(3).
    ③ 李燕,邵林.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的几点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2).
    ① 罗明忠.组织文化、员工激励及其相容性———基于广州某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分析与思考[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② 李丽娟主编.管理学原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40杨亚婕主编.管理学理论与实务.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201
    ① Mael F, Ashforth B E. Alumni and their alma mater:a partial test of reformulated model of organization al identification [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2(13):103-123.
    ② Dutton J E, Dukerieh J M, Harquail C V. Organizational images and member identification [J]. Admi 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4,39:239-263.
    ③ 徐玮伶,郑伯墉.组织认同:理论与本质之初步探索分析[J].中山管理评论.2002(1):45-64.
    ④ 魏钧,陈中原,张勉.组织认同的基础理论\测量及相关变量[J].心理科学进展.2007(6):948-955.
    ⑤ Riketta M.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A meat-analysis [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5. (66) :358-384.
    ⑥ 王彦斌,赵晓荣.中国企业员工的组织认同及其整合基础:以企业控股形式为视点的分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6):49-54.
    ① 郭于华等著.事业共同体:第三部门激励机制个案探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85.
    ② 郭于华等著.事业共同体:第三部门激励机制个案探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88
    ① 宝贡敏,徐碧祥.组织认同理论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1).
    ① 康佳玲等.游走于理想和现实之间——上海地区草根NGO生存状态调研报告[J]南风窗.2010-12-10
    ② 李丽娟主编.管理学原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40杨亚婕主编.管理学理论与实务.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201
    ① 杨亚婕主编.管理学理论与实务.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199.
    ① 罗明忠.组织文化、员工激励及其相容性———基于广州某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分析与思考[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① 郭于华等著.事业共同体:第三部门激励机制个案探索.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252.
    ① 黄波,吴乐珍,古小华主编.非营利组织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36.
    ①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商务印书馆,1999:65-66.
    ① 梁晓燕:NGO需要类家庭氛围http://www.ngocn.net/?action-viewnews-itemid-80166
    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d9e57801017aao.htm2013.06.10 22:18:53
    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d9e57801017aao.htm2013-06-14 12:54:22
    ① 胡群英.共同体:人的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及其现代意义[J].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1月
    ①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商务印书馆,1999:54.
    ②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商务印书馆,1999:71.
    ③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商务印书馆,1999:74.
    ④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商务印书馆,1999;76.
    ⑤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商务印书馆,1999:95.
    ⑥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商务印书馆,1999:54.
    ⑦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商务印书馆,1999:53
    ① 齐格蒙特·鲍曼著.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2003:2.
    ② 也被国内学术界译作社群主义,因此把共同体也译作“社群”。
    ③ 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7.
    ④ 俞可平.社群主义[Ml.北京:科学社会出版社.1999:57-58.
    ⑤ [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译林出版社2001:181-182.
    ⑥ 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科学社会出版社.1999:59-61.
    ⑦ 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科学社会出版社.1999:63-64.
    ① 秦龙.马克思对“共同体”的探索[J].社会主义研究.2006(3).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56.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394.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31.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24.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120.
    ① 肖红军,秦在东.精神共同体及其形成路径探析[J].学术论坛.2011(6).
    ① 周建国.单位制与共同体:一种可重拾的美德[J].浙江学刊2009年第4期
    ① 汪火根.中国社会共同体的演变与重构:以民间组织为视角[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9(3).
    ② 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科学社会出版社.1999:65.
    ③ 张云昊.从前现代到现代——共同体变迁的内在逻辑及其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6).
    ④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商务印书馆,1999:53
    ① 汪火根.中国社会共同体的演变与重构:以民间组织为视角[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9(3)。
    ① 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科学社会出版社.1999;57-58
    ① DIM AGGIO P.POWELL W. 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 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48 (2):147-160. MEYER J, ROWAN B.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J].America 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7,83 (2):340-363.
    ① 田凯.组织外形化:非协调约束下的组织运作——一个研究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4).
    ① 罗明忠.组织文化、员工激励及其相容性——基于广州某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分析与思考[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② 草根义工组织生存艰难组织松散等成发展瓶颈http://www.jimo.ccoo.cn/news/local/1312372.html半岛网、半岛都市报2012-5-22
    ① 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5(6).
    ① 刘杰,田毅鹏.本土情境下中国第三部门发展困境及道路选择[J].社会科学研究.2010(5):88-94.
    ① 郑杭生等.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社会学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41.
    ① 《2011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核心数据发布稿
    ② 中国慈善捐赠连续两年严重下滑2012年仅700亿元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3_04_09_137495,shtml
    ① 萨拉蒙等著,贾西津等译.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1-29
    ② 郭国庆,李先国.国外非营利机构筹资模式及启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12)周批改,周亚平.国外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及启示[J].东南学术.2004(1).
    ③ 郑胜分、王致稚.台湾社会企业的发展经验[J].中国非营利研究评论32-59
    ④ 徐永光.社会企业发展模式内地选择之困[EB/OL]南都基金会官方网站http://www.naradafoundation.org/svs/htm 1/lm 316/2011-01-05/140708.htm2011-1-5 14
    ⑤ 沙勇.社会企业发展演化及中国的策略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11(7).
    ⑥ [美]弗斯顿伯格.非营利机构的生财之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转引自黄剑禹 社会企业: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新方向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6月
    ⑦ 徐永光.社会企业运动有汹涌之势.商务周刊,2011(5)
    ① 和经纬,黄培茹,黄慧.在资源与制度之间:农民工草根NGO的生存策略----以珠三角农民工维权NGO为例[J].社会.2009(6).
    ② 朱健刚.行动的力量——民间志愿组织实践逻辑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60
    ① 刘杰,田毅鹏.本土情境下中国第三部门发展困境及道路选择[J].社会科学研究.2010(5):88-94.
    ① 张沁洁,王建平.行业协会的组织自主性研究——以广东省级行业协会为例[J]社会.2010(5).
    ② [美]莱斯特·萨拉蒙.非营利领域及其存在的原因[A].李亚平、于海.第三域的兴起[C].上海:复旦大学学出版社.1998.35.
    ① [美]朱莉费希尔.NGO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发展[M].邓国胜、赵秀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74
    ① 叶玉海.组织文化的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05
    ② Pfeffer, J. and G Salancik.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Dependence Perspectiv e. NewYork:Harper&Row:47,48,94.
    ① [美]莱斯特·萨拉蒙、赫尔穆特·安海尔.公民社会部门[A].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66.
    ① 唐文玉、马西恒.去政治的自主性:民办社会组织的生存策略[J].浙江社会科学.2011(10).
    ② 唐文玉、马西恒.去政治的自主性:民办社会组织的生存策略[J].浙江社会科学.2011(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崽格斯全集(第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列宁选集(第1卷)[H].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三联书店,1998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曹雷雨等.译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美)巴比著,李美华等译.社会学研究方法[M].台北:时英出版有限公司,1998.
    (美)比索普,格林著,丁开杰等译.慈善资本主义:富人在如何拯救世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美)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美)丹尼.L乔金森著,龙筱红,张小山译.参与观察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美)迪斯等著,颜德治等译.企业型非营利组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商务印书馆,1999.
    (美)弗斯顿伯格.非营利机构的生财之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英)J.C.亚历山大编,邓正来译.国家与市民社会—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M].2005.
    (俄)卡拉一穆尔扎,徐昌翰等译.论意识操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美)科特勒著 孟延春等译,非营利组织的战略营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美)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美)罗伯特·帕特南著,王列等译.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德)马克斯·韦伯著,李秋零,川薇译.社会科学方法论[M].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99.
    (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M].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美)迈尔斯,休伯曼著;张芬芬译.质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与实践[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美)米歇尔·诺顿著张秀琴、江立新译,全球筹款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英)齐格蒙特·鲍曼.欧阳景根译.共同体: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安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美)萨拉蒙等著,贾西津等译.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美)W·理查德·斯科特著,黄洋等译.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M]华夏出版社.2002.
    (美)詹姆斯·科尔曼著,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陈津利.中国慈善组织个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陈华.吸纳与合作:非政府组织与中国社会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陈桦,刘宗志著.救灾与济贫:中国封建时代的社会救助活动(1750-1911)[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陈践,彭华民.社团大时代[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陈昕.救赎与消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陈学明等.痛苦中的安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陈晓春著.市场经济与非营利组织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程昔武著.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
    邓胜国.非营利组织评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邓胜国著.公益项目评估一以“幸福工程”为案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高红著.城市整合:社团、政府与市民社会[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社会组织建设:现实、挑战与前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郭国庆.现代非营利组织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郭于华等著.事业共同体:第三部门激励机制个案探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何增科.公民社会与民主治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黄波,吴乐珍,古小华主编.非营利组织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9
    李亚平,于海编.第三域的兴起——西方志愿工作及志愿组织理论文选[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李丽娟主编,王艳利,徐雅娟副主编.管理学原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07.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林滨.儒家与基督教利他主义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林伟贤,魏炜.慈善的商业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林修果主编.非政府组织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廖鸿,石国亮等编著.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C].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刘培峰.结社自由及其限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刘少杰主编.当代国外社会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卢咏著.第三力量:美国非营利机构与民间外交[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贾西津.第三次改革-中国非营利部门战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康晓光,冯利主编.2011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康晓光等著.依附式发展的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康晓光等著.公益组织与政府合作策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秦晖.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石成金.传家宝全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施昌奎.转型期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孙立平等.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唐明勇,孙晓晖著.危难与应对新中国视野下的危机事件与社会动员个案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田凯.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行——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个案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陶传进,刘忠祥编著.基金会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王春霞,刘惠新.近代浙商与慈善公益事业研究(1840-193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王名,刘国翰,何建宇.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王名.民间组织通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
    王名.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王名主编.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王名主编.2003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王名等编著.英国非营利组织[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王名等编著.德国非营利组织[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王宁.消费社会学——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王俊秋.中国慈善与救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王日根.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M].长沙:岳麓书院.2003.
    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吴东民.非营利组织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吴俊斌.公民社会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萧美娟,林国才,庄玉惜著.NGO市场营销、筹募与问责理论与操作[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徐晞著.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04.
    徐麟.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薛毅.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俞可平等著.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杨淦,傅钵.漫话慈善[M].新华出版社.2006.
    杨团.和谐社会与慈善事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杨团主编.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杨亚婕主编.管理学理论与实务.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赵黎青.NGOs非政府组织与可持续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赵荣等.从政府公益到社会化公益:巨灾后看到的公民社会发育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强,余晓敏等著.NGO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8.
    张兵武.公益之痒:商业社会中如何做公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张军涛,曹煜玲编著.第三部门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张文.宋朝民间慈善活动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张忠汝,范明林.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机制:对两个非政府组织的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朱健刚.行动的力量——民间志愿组织实践逻辑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资中筠著.财富的归宿——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郑功成.中华慈善事业[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制度变迁与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郑功成等著.当代中国慈善事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郑杭生等.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社会学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郑杭生,李强等著.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拓展: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轮、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郑杭生.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应用:当代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郑杭生.本土特质与世界眼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刘春湘.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研究[D].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毛刚.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张明.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杜倩萍.当代中国草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张瑞玲.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民间社团组织运作—以H市SAMQ为个案[D].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张志祥.网络草根组织资源动员研究[D].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李劲.社会转型视域中的中国公民社会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8
    杨守金.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卓高生.当代中国公益精神研究[D].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吉志鹏.消费社会与人的发展研究[D].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冯园园.魅力型领导的组织环境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游莉.人的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张锴.“人的需要”的“实践人本质论”解读——兼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叶玉海.组织文化的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05
    刘佳.草根社会服务组织社会资本与筹资能力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王慧琴.草根青年公益组织运行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杨继红.草根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吴甦.中国草根组织发展及其与政府关系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熊小叶.草根非政府组织社会资本提升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王裕瑞.草根公益组织的现状及发展[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陈姣姣.塑造志愿行动的公共空间——一个农民工草根志愿组织的实践逻辑[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许钦城.草根公益组织与政府互动合作关系研究汕头大学[D].汕头大硕士学位论文.2009.
    李鑫.草根型民间慈善组织身份认同的社会政策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王娟.从我国草根民间组织与政府合作看其发展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孔德君.转型期我国草根公益组织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熊莲.我国草根公益组织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和经纬,黄培茹,黄慧.在资源与制度之间:农民工草根公益组织的生存策略以珠三角农民工维权
    公益组织为例[J].孟宪斌.我国草根公益组织发展的困惑与出路[J]法制与社会.2011-05
    廖雪飞.草根公益组织的“公募”之路——以“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为例[J].中国非营利评论.2007(12).
    熊小叶.社会资本与草根非政府组织筹资[J].经营管理者.2010(03).
    史传林.草根公益组织的伦理困境与改善策略[J].学术交流2009(08).
    周雨.论中国草根公益组织的异化困境及其对策[J]传承.2007(05).
    李月娥,李坚.草根公益组织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沈阳青春志愿者”个案分析[J]行政与法2011
    赵颖.从社会运行角度看我国“草根”民间组织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北京“农友之家”的个案研究[J]学2007(03).
    邓国胜.中国草根公益组织发展的现状与障碍[J]社会观察.2010(5).
    李利.我国草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困境以及社会资本的提升——以草根非政府组织天津“太阳村”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1(08).
    郭枫,邵亚雄.从网络公益组织看中国“草根”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问题[J]社团管理研究.2011(3).
    孙琦,汪雷.草根慈善组织的合法性困境及其克服[J]铜陵学院学报.2010(06).
    周玲.中国草根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危机与治理困境及应对策略探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9(03).
    朱健刚.草根公益组织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J]开放时代.2004(12).
    张锐.草根志愿者组织有效参与灾害性公共危机管理新模式[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杨晓光,丛玉飞.低碳经济下我国草根环境公益组织与政府协同关系构建[J]当代经济研究,2010(11).
    朱峰.草根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及其与政府关系模式初探——以河北省保定市爱心志愿者联盟为个案[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8).
    周军,唐兴霖.我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间的关系——以草根环境公益组织为例[J]理论探讨.2008(11).
    乔松,王乐芝.中国草根组织与政府关系模式的探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08).
    周爱萍.草根青年环保组织的志愿者动员与管理研究——以温州绿眼睛环保组织为例[J]生态经.2011(05).
    何雪松,董林茂.认知、文化和结构的三重嵌入:草根非营利组织“绿”的个案研究[J]社会工作.2011(01).
    陈天祥,徐于琳.游走于国家与社会之间:草根志愿组织的行动策略——以广州启智队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2011(1).
    何艳玲,周晓锋.边缘草根组织的行动策略及其解释[J]公共管理学报.2009(01).
    梁莹.公民参与草根公益组织:现状与阻滞因素分析——基于对南京市500位公民的实证调查[J]社会主义研究.2007(10).
    张志祥.网络草根组织的生发机制探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8(11).
    杨群英,莫丽月.我国民间组织的“草根”境遇及现行登记管理制度之改革[J]湘潭大学学报.2008(5).
    刘勇进.草根青年组织的个案研究——对北京打工青年艺术团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9(5).
    徐宇珊.中国草根组织发展的几大趋势[J].学会.2008(01).
    赵孟营.组织合法性:在组织理性与事实的社会组织之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2).
    刘杰.田毅鹏本土情境下中国第三部门发展困境及道路选择[J].社会科学研究.2010(5).
    孙莉莉.政治结构与社会基础:中国草根志愿组织研究进展[J].求实.2010(5).
    李宜钊.投资社会资本: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另一种策略[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
    龙永红.官办慈善组织的资源动员:体制依赖及其转型[J]学习与实践.2011(10).
    石大建,李向平.资源动员理论及其研究纬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
    王宁.代表性还足典型性?—个案的属性和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J].社会学研究2002(5).
    刘京.美国公益启示录:寻找中国公益组织突围的钥匙[N].公益时报.2011.11.22.
    毕素华.论政府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J].甘肃社会科学.2007(06).
    李国林.略论政府在社会慈善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求实.2005(05).
    李坚,李月娥,张进美.政府主导的慈善事业发展模式及其转型[J].党政干部学刊.2010(02).
    刘亚娜.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分析——基于中美比较的借鉴与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08(08).
    马国川.政府包办的慈善模式观察与思考[J]观察与思考.2006年Z1期.
    孙炳耀.中国社会团体官民二重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94,(2).
    王俊秋.论我国的政府与慈善机构的关系[J].沈阳大学学报.2008(04).
    孙萍,吕志娟.慈善事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J].中州学刊.2006(03).
    侯保龙.我国民间志愿性慈善组织的困境与政府管理创新——一种善治的话语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0(02).
    黄子建,申永丰.良性互动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必然趋势[J].理论前沿.2006(10).
    林尚立,王华.创造治理:民间组织与公共服务型政府[J].学术月刊.2006(5).
    汪大海,何立军.中国慈善事业的合作治理模式及其路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0(5).
    张康之.走向合作治理的历史进程[J].湖南社会科学.2006(4).
    张伟兵.慈善组织与中国社会的治理和善治[J]晋阳学刊,2006(06).
    林尚立,王华.创造治理:民间组织与公共服务型政府[J].学术月刊.2006(5).
    郁建兴,吴宇.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J].人文杂志.2003(4).
    田凯.组织外形化:非协调约束下的组织运作——一个研究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04).
    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5(6).
    赵映振,郑程浩.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关系研究:问题和未来发展[J].社团管理研究.2011(7).
    田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信任关系研究——一个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视角的分析[J].学术研究.2005(01).
    任慧颖.对中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研究探讨——以中国C基金会为个案[J].山东社会科学.2005(10).
    田凯.组织外形化:非协调约束下的组织运作——一个研究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4).
    田凯.西方非营利组织理论述评[J].中国行政管理.2003(6).
    田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信任关系研究——一个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视角的分析[J].2005(1).
    田凯.机会与约束:中国福利制度转型中非营利部门发展的条件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3(2).
    刘继同.转型期中国政府与慈善机构关系的战略转变[J].甘肃理论学刊.2007(1).
    李迎生.加快慈善公益事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J].中州学刊.2006(7).
    陶海洋.慈善、慈善事业及其“现代困境”[J].浙江学刊.2008(4).
    邓国胜.政府以及相关群体在慈善事业中的角色与责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5).
    刘威.从“中国经验”到“中国模式”——慈善救助之文化逻辑、经验局限与发展走向[J].福建论坛.2010(2).
    刘威.反思与前瞻——中国社会慈善救助发展六十年[J].学术论坛.2009(12).
    王守杰.论慈善事业从传统恩赐向现代公益的转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任慧颖.对中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研究探讨——以中国C基金会为个案[J].山东社会科学.2005(10).
    杨方方.现代发展现代慈善事业应该认识的几个基础性问题[J].社会科学.2004(3).
    谢忠强,李云.试论我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历史沿革[J].延边大学学报.2010(4).
    张奇林.论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四大因素[J].经济评论.1997(6).
    刘祖云.非政府组织:兴起背景与功能解读[J].湖南社会科学.2008(1).
    王卫平.论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J].江苏社会科学.1999(2).
    孙中民.论我国慈善理念的变迁与政府职责[J].理论导刊.2009(9).
    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5(6).
    郑杭生.改革开放30年: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从社会学视角看中国社会的几个显著特点[J].社会科学研究.2008(4).
    郑杭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与中国社会学的坚实进展——以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
    科本土论和社会互构论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04(05).
    郑杭生.社会转型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郑杭生.中国社会大转型[J].中国软科学.1994(1).
    郑杭生.社会转型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探索的梳理和回顾之二[J].社会学研究.2003(9).
    郑杭生,洪大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主要内涵[J].社会学研究.1996(1).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4(2).
    罗兴佐.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述评[J].学术界.2006(4).
    李世书.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嬗变及其发展趋势[J].理论月刊.2005(12).
    张焕明.需要与消费:异化后的扬弃[J].云南社会科学.2006(2).
    顾昕,王旭.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J].社会学研究.2005(2)
    高丙中.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邓万春.动员主体再造与客体多元化——基层组织动员个案研究.2006年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论文
    肖立斌.中国传统道德中“仁”与“义”的对立统一[J].道德与文明.2006(1).
    靳环宇.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慈善事业观的演变探讨.商业时代.2008(26).
    杜志莹,宋宗合.草根NGO面临五大组织障碍,缺使命感留不住人才[N].公益时报(2009-10-14).
    康晓光,韩恒.行政吸纳社会一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在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7(2
    邓国胜.中国草根NGO发展的现状与障碍[J].社会观察.2010(5)
    邓宁华.“寄居蟹的艺术”:体制内社会组织的环境适应策略——对天津市两个省级组织的个案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1(3)
    刘威.慈善资源动员与权力边界意识:国家的视角[J].东南学术2010(4).
    甘泉,骆郁廷.社会动员的本质探析[J].学术探索2011(12)
    邓万春.社会动员:能力与方向[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1)
    邓万春.从能力到主体:社会动员研究的话语转向[J].理论导刊.2009(1).
    龙太江.从“对社会动员”到“由社会动员”——危机管理中的动员问题[J].政治与法律.2005(2).
    董临萍、张文贤.国外组织情境下魅力型领导理论研究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11).
    李松玉.制度权威与个人权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3).
    孙立平.权威基础转换的异步性与“权威真空”一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中的错位现象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1990(6)
    赵灵敏.汉达10年:草根NGO的坚守与困惑[J].南风窗.2006(16).
    娜拉.中国草根NGO的问责现状与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http://www.nporuc.org/html/achievements/20090907/167.html.2009-09-07
    梁枫.草根NGO内部治理之“怪现状”法律透[EB/OL]梁枫律师的博客——京华枫云录http://jhfy.blog.sohu.com/113960140.html2009-04-0811:48
    社会资源研究所.徒具虚名的NGO理事会[EB/OL].NGO交流网http://www.ngocn.net/7action-viewnews-itemid-796302011年6月15日06:50
    戴景平.人的需要:马克思人性生论的逻辑起点[J].长自学刊.2007.2
    黄国秋.论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核心及其基本要求[J].山东社会科学.2001(3).
    李燕,邵林.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的几点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2).
    罗明忠.组织文化、员工激励及其相容性——基于广州某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分析与思考[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1(1).
    徐玮伶,郑伯墉.组织认同:理论与本质之初步探索分析[J].中山管理评论.2002(1)
    魏钧,陈中原,张勉.组织认同的基础理论\测量及相关变量[J].心理科学进展.2007(6)
    王彦斌,赵晓荣.中国企业员工的组织认同及其整合基础:以企业控股形式为视点的分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6)
    梁晓燕:NGO需要类家庭氛围http://www.ngocn.net/?action-viewnews-itemid-80166
    胡群英.共同体:人的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及其现代意义[J].甘肃理论学刊.2010(1).
    秦龙.马克思对“共同体”的探索[J].社会主义研究,2006(3).
    汪火根.中国社会共同体的演变与重构:以民间组织为视角[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9(3).
    张云昊.从前现代到现代——共同体变迁的内在逻辑及其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6).
    肖红军,秦在东.精神共同体及其形成路径探析[J].学术论坛.2011(6).
    周建国.单位制与共同体:一种可重拾的美德[J].浙江学刊2009年第4期
    楼慧心.如何解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慈善的否定性论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2)
    张荣昌.培育和完现善中国特色非政府组织:现状与思考[J].宁波党校学报2003(6)
    美国非营利组织运作和管理启示与思考——民政部赴美国代表团学习考察报告[J].社团管理研
    究.2010
    华婉伶.杨平:用传统文化抵御现代性冲击[J].社会创业家.2010(8))
    周丹薇.林启泰:再造中国慈善文化[J].社会创业家.2010(8).
    戴景平.人的需要:马克思人性生论的逻辑起点[J].长白学刊.2007.2
    李权广.公益何以可能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视角[J].世纪桥.2011(21)
    倪粱康.“全球伦理”的基础——儒家文化传统问题与“金规则”[J].江苏社会科学,2002,(1).
    安晋军.比较视野中儒家忠恕思想的特点探究[J].道德与文明.2011(2)
    Powell & DiMaggio.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Burton weisbrod." Toward a theory of the Voluntary Nonprofit Sector in Three-Sector Economy", in E.Phelps.ed. Altruism Morality and Economic Theory.New York:Russel Sage.1974.
    Henry B.Hansmann.."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 "Yale Law Journal,1980:89; 835-901. L.M.Salamon. "Rethinking Public Management:Third-Party Government and the Changing of Government Action, Public Policy,29(3),1981:255-275.
    Mechanic D. Sources of Power of Lower Participants in Complex Organizations [J]. AdministrativeScience Quarterly,1962(7):349-364.
    Bian Yanjie, Soon Ang. Guanxi Networks and Job Mobility in China and Singapore[J]. Social Forces,1997(75).
    Burt Ronald. 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Selznick P. Institutionalism "Old" and "New"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6(41). Zald MN, McCarthy JD. The dynamics of social movements:Resource Mobilization, Social Control and Tactics[M].Cambridge:Winthrop Publishers, Inc..1979.
    Morris AD, McClurg-Mueller C. Frontiers in Social Movement Theory [M].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Katz D, Kahn RL.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 [M].New York:Wiley,1966.
    DIM AGGIO P, POWELL W. 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48 (2):147-160.
    MEYER J, ROWAN B.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7,83 (2):340-363.
    Mael F, Ashforth B E. Alumni and their alma mater:a partial test of reformulated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2(13):103-123.
    Dutton J E, Dukerieh J M, Harquail C V. Organizational images and member identification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4,39:239-26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