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北朝隋唐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的文化与审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二十世纪至今,陕西、河南、宁夏、甘肃、山西等省考古新发现了近二十座入华粟特人墓葬,多出土围屏石榻、石堂或石椁等葬具。加之流失海内外的葬具构件,目前已知北朝隋唐时期的入华粟特人石质葬具近二十套。石质葬具表面的多幅图像具有内容丰富、雕绘精细、装饰奢华等特征,与同时期汉人墓葬图像的文化风格和审美旨趣有着明显差异。粟特故地的考古发现,包括盛骨瓮图像和庙宇、宫殿、宅邸壁画,为我们深入研究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提供了参照系。
     本文在全面搜集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和消化吸收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图像细读法、互证法、内容形式二分法、统计法、定量分析法、综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北朝隋唐时期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做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和诠释。本文首次将已知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将墓葬图像区分为图像内容和图像形式两大方面,并分别作了比较深入的专题研究。
     本文第一章按照时代顺序,对北齐、北周、隋、唐的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留存及图像程序做了统计与清理,特别是对青州石椁构件进行了尝试性复原,为后面各章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至第五章属于图像内容的专题研究。第二章的主题为丧葬习俗和死亡观念。本章对葬俗和死亡观的体现与转变,墓主画像的表现手法、特征及观念等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推测畏兽为中国墓葬艺术传统的乌获形象。
     第三章的主题为宗教文化及观念。本章结合中亚盛骨瓮和汉人墓葬,对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中祆教艺术(主要表现为火坛、祭司、祆神等)、守护神、飞天、森莫夫、卡拉鱼的文化来源、图像流变、象征意义和功能等做了较为详细的考辨和论述。
     第四、五章的主题为乐舞艺术、日常生活和物质文化。本章在对乐舞出现场合、乐队组合、舞蹈种类和特征、葡萄酒文化、服饰、建筑、狩猎、搏斗等图像细读的基础上,追溯其文化渊源,探索其所蕴涵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旨趣。
     第六章第一节至第三节属于图像形式的专题研究,从形式美角度对图像布局和构图、质感、技法、色彩和装饰纹样等的艺术特征和审美观念做了论述。
     第六章第四、五节为图像内容和图像形式的综合研究。第四节将图像题材分为日常生活、萨保或悻臣身份、丧葬仪式、祆教信仰等四类,对图像的粟特、中国、突厥、波斯等文化渊源做了归类梳理。第五节认为入华粟特文化的审美特征表现在善恶二元的袄教审美观、彼岸世界的憧憬与灵魂不朽、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身体审美等方面,对胡、汉审美文化的接受做了初步探索。
     结语对入华粟特人墓葬风格独特图像产生的历史原因做了分析和推定,认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而:入华粟特人进入中原的历史进程、当时的历史状况和政治形势、入华粟特人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地位。
Since twenty century, Shaanxi, Henan, Ningxia, Gansu, Shanxi and other provinces newly discovered nearly twenty graves about migrate Sogdian and unearthed some funeral utensils such as stone couch, stone house or stone coffin. Together with the funeral utensils loss of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total number of known stone funeral coffins of migrate Sogdian in the north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re near20. The pictures on the surfaces of stone coffins are informative, finely carved and luxury decorated, which are distinctly different from the grave pictures of the Hans in the same period in terms of cultural style and artistic taste. From the arch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the hometown of Sogdian, including pictures of ossuary, temple and dacha, we can have a deeper research on the pictures in graves of the migrate Sogdian.
     Based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collecting and absorbing into the pictures in graves of migrate Sogdian and the related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is article multi-levelly demonstrates and interprets the pictures in graves of migrate Sogdian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by the way of image interpretation, mutual proofs, content, form dichotomy, statistics,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synthesis method and so on many kinds of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article interprets the known pictures in graves of migrate Sogdian from an overall perspective in terms of picture content and picture form and makes thorough research on these two aspects.
     The first chapter makes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clarification of known pictures and picture programs based on the order of the Northern Qi, the Northern Zhou and Sui Dynasty. This chapter attempts to make a recovery of the stone coffin in QingZhou, which lay the foundation of the following chapters.
     The second chapter to the fifth chapter is about researches on picture content. The theme of the second chapter is funeral customs and death concepts. This chapter makes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the change in bury customs and death concepts, as well as technical express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concepts of the portraits of the tomb owner, which infers that Beast(Wei Shou) is Wu Huo of Chinese tomb art tradation.
     The theme of chapter3is religious culture and concepts. This chapter makes detailed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f cultural origin, image rheology, symbolic meaning and function of Zoroastrianism art (including fire alter, flamen, God of Zoroastrianism, patron saint, flying, Senmurv and Kara.
     Chapter4and Chapter5talk about music for art, daily life and the material culture. This chapter is to read back the cultural sources and to explore the implication of ideas and aesthetic interests of pictures about music and dance occasions, band,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ance, the wine culture, costumes, architecture, hunting, and fight.
     The first section to the third section of chapter6is about the researches on picture form. These sections discuss the art features and aesthetic ideas from the aspect of formal beauty layout and composition of a picture, simple sense, techniques, color and decoration pattern.
     The fourth and the fifth section of chapter6comprehensively research the picture content and form. These two sections divide the research into four part:daily life, Sabao,a favourite at court, about funeral, Zoroastrianism. The sections classify the cultural picture origin of the Sogdian, Chinese, Turks and Persian. Meanwhile, the two sections explore the acceptance of migrate Sogdian's culture characteristic and aesthetic culture.
     The conclusion chapter analyzes and presumes the historical reasons of graphical expressions of the unique style of the migrate Sogdian. There are three reasons in the following: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Sogdian migrate into China,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of the north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political status of migrate Sogdian.
引文
①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从稿二编》,陈美延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66页。
    ②如“敦煌学”举世矚目的学术成果和研究进程。
    ③2011年4月20日下午,葛承雍先生在西北大学南校区所作《学术境界与脱俗创新》的学术报告中指出:“文学靠诗赋,历史靠文献,考古靠文物,三者结合才是破解学术之谜的钥匙。”“跨学科‘触摸历史’的研究方法:借助细节,重回现场;借助文本,钩沉思想:借助个案,穿透史事:借助图像,观察真实:借助拓展,文史贯通。
    ④ Amu Darya, Oxus,汉代称其为妫水,唐代音译为乌浒河。⑤ Syr Darya,药杀水。
    ⑥中国古代文献称其为“萨宝水”、“那密水”,分别见《隋书·西域传》“康国”条和“交国”条。[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848、1849贝: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557、562页。
    ⑦[日]挂田良雄:《粟特的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88年,第5页。[俄]B.A.李特文 斯基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三卷),马小鹤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第195页。
    ①[俄]B.A.李特文斯基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三卷),马小鹤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第195页。
    ②陈海涛、刘惠琴:《来自文明十字路口的民族——唐代入华粟特人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9-24页。挂田良雄观点与此不同,详见[日]挂田良雄:《粟特的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88年,第1-2页。
    ①蔡鸿生:《中外交流史事考述》,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年,第3页。
    ②[俄]B.A.李特文斯基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三卷),马小鹤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第199页。
    ③关于康居和粟特的关系,可参看陈海涛、刘惠琴:《来自文明十字路口的民族——唐代入华粟特人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④[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848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243页。
    ⑥“九姓之中康、安、曹、石、米、何、史七姓常见载籍著录:戊地乃伐地之误,即西安国:火寻,《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作驩潜,《大唐西域记》作货利习弥伽,《元史》西北地附录作花刺了模。此(?)国人在唐代未见以国为姓者。综考隋唐诸书与玄奘《记传》,七姓之外尚有穆国或在九姓之列,余一国尚未能确定为何国。可是九姓个必代表九国:曹国有三:曰东曹,中曹,西曹:安国有三:曰东安、中安、西安;史国有二:曰大史、小史:则姓曹姓安姓史者,尚难确定为本国人或支国人也。”见冯承钧:《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论著汇辑》,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179-180页。
    ⑦蔡鸿生认为:“九姓包了粟特,粟特包不了九姓。”见蔡鸿生:《读史求识录》,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1页。
    ①蔡鸿生:《中外交流史事考述》,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年,第68页。
    ②马小鹤:《米国钵息德城考》,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编,马雍主编,《中亚学刊》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65-75负。又见马小鹤:《摩尼教与古代西域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38-351页。
    ③[苏]B.斯塔维斯基,《古代中亚艺术》,路远译,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年,第92页。
    ①今之基华汉国约略包括古代货利习弥之大部,见张星娘编注:《中西交通史料汇编》,朱杰勤校订,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369页。
    ①[俄]B.A.李特文斯基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三卷),马小鹤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第107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247页。
    ③蔡鸿生:《中外交流史事考述》,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年,第83页。
    ④昭陵博物馆:《唐安元寿夫妇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2期。
    ⑤洛阳市文物考古队:《洛阳龙门唐安菩夫妇墓》,《中原文物》,1982年第3期。
    ⑥天水市博物馆:《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考古》,1992年第1期。
    ⑦宁夏固原博物馆,韩兆民、韩孔乐:《宁夏固原唐史道德墓清理简报》,《文物》,1985年第11期。罗丰、郑克祥、耿志强:《宁夏固原隋史射勿墓发掘简报》,《文物》,1992年第10期。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⑧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盐池唐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9期。
    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代虞弘墓清理简报》,
    ①荣新江:《四海为家——粟特首领墓葬所见粟特人的多元文化》,《上海文博》,2004年第4期。
    ②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47页。
    ③[俄]马尔沙克:《公元6世纪下半叶中国艺术所见粟特主题》,马建译,《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汉唐考古》,第338页。
    ④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6-7页。
    ⑤ Annette L. Juliano. Converging Traditions in the Imagery of Yu Hong's Sarcophagus:Possible Buddhist Sources. Journal of Inner Asian Art and Archaeology. Volume 1.2006. pp.29-50. Mariko Namba Walter. Sogdians and Buddhism. Sino-Platonic Papers. Number 174. November 2006. pp.1-66张小贵:《中古华化袄教考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121-132页。
    ① Clive Bell. Art, New York, Frederick A. Stokes Company,1913.
    ①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主要来自发掘简报、考古报告及相关研究论著,出处小——注明。
    ①邢福来:《北朝至隋初入华粟特贵族墓围屏石榻研究》,《考古与文物》,2002年增刊《汉唐考古》,第227-239页。
    ①张庆捷:《入华粟特人石葬具图像初探》,收入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29-454页。该文为一篇总论性文章,将已知的入华粟特人墓葬出十材料基本搜集殆尽
    ①夏名采:《青州傅家北齐画像补遗》,《文物》,2001年第5期,第93页。
    ②括号内为原报告序号和命名。
    ③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262页。
    ④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64页。
    ①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262页。
    ①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75页。
    ②荣新江:《Miho美术馆粟特石棺屏风的图像及其组合》,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四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7-208页。
    ③[法]德凯琳(Catherine Delacour),黎北岚(Penelope Riboud):《巴黎吉美博物馆展围屏石榻上刻绘的宴饮和宗教题材》,施纯琳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09页。
    ④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27页。
    ①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周康业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6期,第34页。
    ②孙福喜:《西安史君墓粟特文、汉文双语题铭汉文考释》,西安市义物保护考古所编,《西安文物考古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84-191页。
    ①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31页。
    ②原州联合考古队:《北周田弘墓——原州联合考古队发掘调查报告2》,东京:勉诚出版,2000年,第123页。
    ③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36页。
    ④尹夏清:《北朝隋唐石墓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48页。
    ①郑岩:《北周康业墓石榻画像札记》,《文物》,2008年第11期。
    ②郑岩:《逝者的“血具”——再论北周康业墓石棺床画像》,《美苑》,2010年第2期。
    ③郑岩:《逝者的“面具”——再论北周康业墓石棺床画像》,《美苑》,2010年第2期,第10页。
    ④尹申平,邢福来,李明:《罕见北周贴金浅浮雕围屏石榻面世》,《中国文物报》,2000年8月13日,第一版。李明:《奇绝安伽墓》,《中国文物报》,2000年8月30日,第一版。邢福来:《北周安伽墓出土贴金彩绘石刻说明》,《中国文物报》,2000年8月30日,第一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郊北周安伽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6期,第28-35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发现的北周安伽墓》,《文物》,2001年第1期,第4-26页。
    ⑤葛承雍:《中亚粟特胡名“伽”字考证》,饶宗颐主编,《华学》第六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收入葛承雍:《唐韵胡音与外来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42-348页。
    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①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39页。
    ①杨军凯:《论西安北周凉州萨保史君石堂的图像程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编,《西安文物考古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02页。
    ①天水市博物馆:《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考古》,1992年第1期。
    ② B.I.Marshak, La thematique sogdienne dans I'art de la Chine de la seconde moite du VI'siecle. Academie des Inscriptions & Belles-Lettres, Comptes rendus des seances de I'annee 2001, janvier-mars, Paris 2001.pp.244-252.中译本见[俄]马尔沙克:《公元6世纪下半叶中国艺术所见粟特主题》,马建 译,《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汉唐考古》,第328-340页。
    ①姜伯勤:《天水隋石屏风墓胡人“酒如绳”袄祭画像石画像研究》,《敦煌研究》,2003年第1期。收入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55-170页。
    ①哈丽娜:《揭秘建国以来我省最大的文物走私涉外案——天水罕见国宝这样“流”向法国》,《兰州晚报》,2008年12月12日,第A21版。
    ②[意]康马泰:《鲜卑粟特墓葬中的波斯神兽解读》,毛民译,《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56页。
    ①[法]黎北岚:《袄神崇拜:中国境内的中亚聚落信仰何种宗教》,毕波、郑文彬译,《法国汉学》 从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423页。
    ①[法]黎北岚:《袄神崇拜:中国境内的中亚聚落信仰何种宗教》,毕波、郑文彬 译,《法国汉学》从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424页。
    ②[法]德凯琳(Catherine Delacour),黎北岚(Penelope Riboud):《巴黎吉美博物馆展围屏石榻上刻绘的宴饮和宗教题材》,施纯琳 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08-125页。
    ③万毅:《巴黎吉美博物馆展胡人石棺床图像试探》,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十二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5页。
    ①万毅:《巴黎吉美博物馆展胡人石棺床图像试探》,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十二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3页。
    ②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89页。
    ①[法]德凯琳(Catherine Delacour),黎北岚(Penelope Riboud):《巴黎吉美博物馆展围屏石榻上刻绘的宴饮和宗教题材》,施纯琳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20页。
    ②[法]德凯琳(Catherine Delacour),黎北岚(Penelope Riboud):《巴黎吉美博物馆展围屏石榻上刻绘的宴饮和宗教题材》,施纯琳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22页。
    ①葛承雍:《祆教圣火艺术的新发现——隋代安备墓文物初探》,《美术研究》,2009年第3期。
    ②吕建中主编:《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0页。
    ①葛承雍:《袄教圣火艺术的新发现——隋代安备墓文物初探》,《美术研究》,2009年第3期。葛承雍:《隋安备墓新出石刻图像的粟特艺术》,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十二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3页。
    ②吕建中主编:《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0页。
    ①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市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3期,第7页。
    ②[俄]马尔沙克:《公元6世纪下半叶中国艺术所见粟特主题》,马建译,《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汉唐考古》,第335页。
    ①姜伯勤:《隋检校萨宝虞弘墓石椁画像石图像程序试探》,[美]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9-50页。收入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21-138页。
    ②姜伯勤:《隋检校萨宝虞弘墓袄教画像石图像的再探讨》,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四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3-198页。收入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39-154页。
    ①張庆捷:《虞弘墓石椁图像整理散记》,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五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9-222贝。以《虞弘墓石堂图像整理散记》为题收入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81-502页。
    ②齐东方:《虞弘墓人兽搏斗图像及其文化属性》,《文物》,2006年第8期。
    ① Annette L. Juliano. Converging Traditions in the Imagery of Yu Hong's Sarcophagus:Possible Buddhist Sources, Journal of Inner Asian Art and Archaeology, Volume 1,2006, pp.29-50,张小贵:《中古华化袄教考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121-132页。
    ①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盐池唐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9期,第51页。
    ②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盐池唐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9期,第52页。
    ③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77页。
    ①尹夏清:《北朝隋唐石墓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22-123页。
    ①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80页。
    ①林梅村:《固原粟特墓所出中古波斯文印章及其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1期,第54页。
    ①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99-103页。
    ②2006年,尹夏清从昭陵博物馆工作人员张志攀、李浪涛处得知,《唐安元寿夫妇墓发掘简报》错将临川公主李孟姜石墓门中的门额、门楣、门柱、门槛和门砧石资料写入安元寿夫妇的石墓门中。这里以尹夏清报告为准。见尹夏清:《北朝隋唐石基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73、87页。
    ①姜伯勤认为兽面驮囊为袄神,详见姜伯勤:《唐安菩墓所出三彩骆驼所见“盛于皮袋”的祆神——兼论六胡州突厥人与粟特人之袄神崇拜》,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七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5-70页。收入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225-236页。
    ①李鸿宾:《安菩墓志铭再考——个胡人家族入居内地的案例分析》,杜文玉主编,《唐史论丛》第十二辑——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第二次会议暨唐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年,第174页。
    ②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综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527-528页。
    ③李青、高占盈:《楼兰古墓粟特壁画艺术之新发现》,《西北美术》,2004年第3期。第16页。
    ①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综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528页。
    ②李青、高占盈:《楼兰古墓粟特壁画艺术之新发现》,《西北美术》,2004年第3期,第16-17页。
    ③南香红:《楼兰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访文物专家孟凡人》,《南方周末》,2003年3月27日,第六版。
    ④孟凡人:《楼兰考古学的重要性与开展楼兰考古工作的紧迫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可行性》,2003年楼兰学术研讨会论文,并见何德修主编;《缤纷楼兰》,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79页。
    ①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综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400-410页。
    ②最近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该墓墓主应为侨居楼兰的中亚贵鹴人,恐非。详见陈晓露:《楼兰壁画墓所见贵霜文化因素》,《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2期.
    ③[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68页。
    ①又称为二元神教(Dualism)、马兹达教(Mazdeism)、拜火教、火袄教或袄教,但后者为琐罗亚斯德教传入中国后的专用名称,由于本文涉及琐罗亚斯德教的多个版本,所以使用“琐罗亚斯德教”这一最广意义的名称。据蔡鸿生、林悟殊等研究,琐罗亚斯德教有六个版本:波斯阿契美尼王朝版、波斯萨珊王朝版、中亚粟特版、中古中国版、现代伊朗本十版和印度巴斯版。见林悟殊:《中译本序(一)》,[英]玛丽·博伊斯:《伊朗琐罗亚德教村落》,张小贵、殷小平 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序第7-9页。
    ①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257页。
    ②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35页。
    ③[前苏联]加富罗夫:《中亚塔吉克史》,肖之兴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21页。
    ④葛承雍:《袄教东传长安及其在陕西的遗痕》,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第十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收入葛承雍:《唐韵胡音与外来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56页。
    ①《希罗多德历史:希腊波斯战争史》,王以铸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72页。
    ②林悟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第87页。
    ③林悟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第88页。
    ④[美]W.M.麦高文:《中亚古国史》,章巽译,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84页。
    ⑤ Mary Boyce, Zoroastrians:Their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es,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9. pp.120-121.
    ⑥ Mary Boyce, Zoroastrians:Their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es,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9, p.52.
    ⑦ Mary Boyce. Zoroastrians:Their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es,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9, p.121.
    ⑧[唐]杜佑:《通典》,王文锦等 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256页。
    ①[伊朗]贾利尔·杜斯特哈赫选编:《阿维斯塔——琐罗亚斯德教圣书》,元文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92-293页。
    ②林悟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第89页。
    ③林悟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第98页。
    ④[英]玛丽·博伊斯:《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村落》,张小贵、殷小平 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11页。
    ⑤蔡鸿生曾引用前苏联学者的研究结论:“据巴托里德研究.俄属突厥斯坦的火袄教,与波斯火袄教不同的地方特点,就表现在葬式上流行盛骨瓮。”见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6页。
    ⑥黄景略、吴梦麟、叶学明:《丧葬陵墓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07页。
    ⑦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02页。
    ①岑仲勉:《隋唐史》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19贝。
    ②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7页。蔡鸿生:《唐代“黄坑”辨》,余太山主编,《欧亚学刊》第3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44-250页,收入蔡鸿生:《中外交流史事考述》,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年,第60-67页。崔岩:《也谈唐代太原“黄坑”葬俗的宗教属性》,《洛阳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22-24页。张小贵:《中古华化袄教考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180页。
    ③齐东方:《唐的丧葬观念习俗与礼仪制度》,《考古学报》2006年第1期,第62页。
    ④葛承雍:《唐韵胡音与外来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60页。
    ⑤[前苏联]加富罗夫:《中亚塔吉克史》,肖之兴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21页。
    ⑥林悟殊:《西安北周安伽墓葬式的再思考》,《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第67页。
    ①[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850页。
    ② Mary Boyce. Textual Sources for the Study of Zoroastrianism,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4. p.65.转引自张小贵:《中古华化袄教考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171页。
    ① V.V.Barthold, A Short History of Turkestan, Four Studies on the Central Asia Vol. I, Leiden 1962, pp.9-10转引自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6页。
    ②拉波波尔特:《花刺子模的盛骨瓮(花刺子模宗教史)》,《苏联民族学》1962年第4期,第80-83页。转引自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35页。
    ④马尔沙克(B.I.Marshak), On the Iconography of Ossuaries from Biya-Naiman, Silk Road Art and Archaeology 4,1995/96, pp.299-321马尔沙克撰写的第十章《索格底亚那》第一部分《索格特及其周围地区》略有涉及,见[俄]B.A.李特文斯基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三卷),马小鹤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第195-217页。普加琴科娃(G.A.Pu-gachenkova), The Form and Style of Sogdian Ossuaries, Bulletin of the Asia Institute (BAI), new series8 (The Archaeology and Art of Central Asia Studies from the Former Soviet Union),1996, pp.227-243帕夫琴斯凯娅(L.V.Pavchinskaia), Sogdian Ossuaries, Bulletin of the Asia Institute (BAI), new series8 (The Archaeology and Art of Central Asia Studies from the Former Soviet Union),1996, pp.209-226.
    ⑤ F.Grenet, Zoroastrian Themes on Early Mediaeval Sogdian Ossuries (6th-8th Centuries), Paper in 34 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sian and North African Studies,1993. F.Grenet, Zoroastrain Themes on Early Medieval Sogdian Ossuaries, A Zoroastrian Tapestry. Art, Religion and Culture, ed. Ph. J. Godrej and F. P. Mistree, Majin Publishing, Ahmedobad,2001. pp.90-97中译本见[法]葛勒内:《粟特盛骨瓮上的歌舞和神衹》,毛民译,《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101-106页。[法]葛勒耐:《北朝粟特本十纳骨瓮上的袄教主题》,毛民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90-198页。
    ⑥施安昌:《北齐粟特贵族墓石刻考——故宫博物院藏建筑型盛骨瓮初探》,《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第2期,第70-78页。收入施安昌:《火坛与祭司鸟神:中国古代袄教美术考古手记》,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82-88页。
    ⑦姜伯勤:《新疆等地所出盛骨瓮图像与粟特盛骨瓮图像的比较研究》,收入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85-194页。该文所涉及盛骨瓮包括:吉木萨尔与撒马尔于出土品;焉耆与楚河出土品:故宫藏盛骨瓮与比雅纳尔曼盛骨瓮等。
    ①[俄]B.A.李特文斯基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三卷),马小鹤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第214-216页。
    ②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6页。
    ③龚方震,晏可佳:《袄教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157页。
    ④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周康业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6期,第34页。
    ⑤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86页。
    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3期,第24页。
    ⑦“入中原后,又在北齐、北周和隋三个朝代任过官职,历任直突都督、轻车将军、直斋都督、直荡都督、使持节都督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射声校尉、假仪同三司、游击将军、使持节仪同大将军、仪同三司等职,封爵广兴县开国伯,食邑六百户。在北周还曾‘检校萨宝府’,职掌来华外国人事务。最高官职为仪同大将军,品级为九命。临终为隋仪同三司,品阶为正五品,却‘敕领左帐内,镇押并部’,是一个经历和身份均比较特殊的官员。”见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60页。
    ⑧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185-220页。
    ①李鸿宾:《安菩墓志铭再考——一个胡人家族入居内地的案例分析》,杜文玉主编,《唐史论丛》第十二辑——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第二次会议暨唐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年,第163页。
    ②牛致功:《(安元寿夫妇墓志铭>中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第40页。
    ③葛承雍:《袄教圣火艺术的新发现——隋代安备墓文物初探》,《美术研究》,2009年第3期,第15页。
    ①杨泓:《北朝至隋唐从西域来华民族人士墓葬概说》,饶宗颐主编,《华学》第八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第223-227页。
    ②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盐池唐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9期,第55页。
    ③邢福来:《安伽墓石刻的艺术特点及墓葬发掘的意义》,周晓陆主编,《艺术考古:中国艺术与考古研究所成立纪念文集》,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年,第141页。此观点还见于邢福来:《从安伽墓说起
    -略论入华粟特人的葬俗》,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新果集:庆祝林沄先生七十华诞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485贝。
    ④荣新汀:《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318页。
    ⑤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周康业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6期,第15-16页。
    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47页。
    ⑦郑岩曾谈到粟特葬俗在中原的的遗留:“但是在汉化的总趋势下,原来的习俗还会有所遗留,墓葬中出现一些奇特的现象。如虞弘石棺中不见尸骨,而摆放随葬品,但石棺底部虚空,似可起到盛骨瓮的 作用:安伽墓的尸骨在甬道内,而不在石棺床上,该墓在封闭时室内还曾点火焚烧,墓内缺少随葬品;天水石马坪墓随葬品摆放整齐,似未曾被盗,但除了棺床上有石枕和金钗、铜镜等遗物外,报告中未有关于尸骨的介绍。”见郑岩:《青州傅家北齐画像石与入华袄教美术》,载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260-261页。其所列虞弘墓和天水石马坪墓关于尸骨情况均与考古报告不符,关于“虞弘石棺底部”“起到盛骨瓮的作用”的推测不能成立,想当然地认为石棺底部起到盛骨瓮作用的观点也不能成立。
    ①[宋]范晔:《后汉书》,[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718页。
    ②[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864页。
    ③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4页。
    ① Guitty Azarpay, Sogdian Painting:The Pictorial Epic in Oriental Art, 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p.127.
    ②[法]葛勒耐:《北朝粟特本土盛骨瓮上的祆教主题》,毛民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90-192页。
    ③龚方震,晏可佳:《祆教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159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268页。
    ⑤昭陵博物馆:《唐安元寿夫妇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2期,第47页。
    ⑥周绍良主编,赵超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991页。
    ⑦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周康业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6期,第15-17页。
    ⑧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市北周史君石椁墓》,《考古》,2004年第7期,第40页。
    ①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3期,第19页。
    ②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146-220页。
    ③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盐池唐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9期,第48页。同文53页“其它类出土物”又云“铜钱:3枚,均出于M5。2枚为‘开元通宝’,钱文端正清晰,轮廓整齐,直径2.4厘米。1枚为‘货泉’,直径2.1厘米。”不知孰对孰非?
    ④昭陵博物馆:《唐安元寿夫妇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2期,第25页。
    ①夏鼐:《赞皇李希宗墓出土的拜占廷金币》,《考古》1977年第6期,第406页。后收入夏鼐:《夏鼐文集》下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98页。
    ②王维坤:《隋唐墓葬出十的死者口中含币习俗溯源》,《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5期,第84页。
    ③在古希腊,为了让死者的亡魂顺利到达冥府,要在死者口中放一枚钱币(通常为一奥博尔,obol),以作为向斯蒂克斯河(Styx)的摆渡神卡戎(Charon)支付的摆渡钱。见郭云艳:《中国发现的拜占廷金币及其仿制品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39页。
    ④[日]小谷仲男:《关于死者口中含币的习俗——汉唐墓葬中的西方因素(一)》,王维坤、刘勇译,《人文杂志》,1991年第5期。[日]小谷仲男:《关于死者口中含币的习俗——汉唐墓葬中的西方因素(二)》,王维坤、刘勇译,《人文杂志》,1993年第1期。
    ⑤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162页。
    ⑥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163页。
    ⑦“我国在殷周时代便已有死者口中含贝的风俗,考古学上和文献上都有很多证据。当时贝是作为货币的。秦汉时代,贝被铜钱所取代。将铜钱和饭及珠玉一起含于死者口中,成了秦汉及以后的习俗。……高昌这种死者口中含钱的习俗当溯源十我国的内地。”见夏鼐:《综述中国出土的波斯萨珊朝银币》,《考古学报》1974年第1期,第106页。收入夏鼐:《夏鼐文集》下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69页。
    ⑧徐苹芳:《考古学上所见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燕京学报》新一期,1995年,第306页。
    ⑨主张新疆高昌地区口含金银币习俗为中原传入,见李朝全:《口含物习俗研究》,《考古》,1995年第8期,第729页。
    ⑩认为“勿庸讳言,这种死者口中含币习俗并不是先从西亚、中亚传到今天的新疆,然后再传到中原内地,恰恰相反,是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先从中原内地传到甘肃、新疆,然后再不断地向西传到了中亚和西亚。”见王维坤:《丝绸之路沿线发现的死者口中含币习俗研究》,《考古学报》,2003年第2期,第235-236页。
    11王维坤:《丝绸之路沿线发现的死者口中含币习俗研究》,《考古学报》,2003年第2期,第233页。
    ①林悟殊:《西安北周安伽墓葬式的再思考》,《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第69页。
    ②张绪山:《我国境内发现的拜古庭金币及其相关问题》,彭小瑜、张绪山 主编,《西学研究》2003年第一辑(总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82页。
    ①夏名采:《青州傅家北齐画像补遗》,《文物》,2001年第5期,第92-93页。
    ①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市北周史君石椁墓》,《考古》,2004年第7期,第48页。
    ②姜伯葍:《北周粟特人史君石堂图像考察》,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七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0页。
    ③张倩仪:《魏晋南北朝升天图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22页。
    ④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262页。
    ①[英]玛丽·博伊斯:《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村落》,张小贵、殷小平 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60页。
    ②林悟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第101页。
    ③张小贵:《中古华化袄教考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173页。
    ④林悟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第103页。
    ①元文琪:《二元神论:古波斯宗教神话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02页。
    ②[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 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78页。
    ③徐吉军、贺云翱:《中国丧葬礼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8页。
    ④林悟殊:《西安北周安伽墓葬式的再思考》,《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第67页。
    ⑤[法]L.布尔努瓦:《丝绸之路》,耿昇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97页。
    ①[法]葛勒耐:《北朝粟特本土盛骨瓮上的袄教主题》,毛民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94页。
    ②魏庆征:《古代伊朗神话》,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30-331页。
    ①元文琪:《二元神论:古波斯宗教神话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18页。
    ②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332页。
    ③林悟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第52页。见帕拉维文的琐罗亚斯德教经典《大本逢希欣》(The Greater Bundahishn)第三章及Mary Boyce. Textual Sources for the Study of Zoroastrianism.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4, pp.48-49.
    ④ Mary Boyce. On the Zoroastrian Temple Cult of Fi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95. No.3 (Jul.-Sep..1975). pp.454-465.
    ⑤林悟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第56页。
    ①[英]玛丽·博伊斯:《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村落》,张小贵、殷小平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04页。
    ②[法]葛勒耐:《北朝粟特本土盛骨瓮上的祆教主题》,毛民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91页。
    ③[法]荀勒耐:《北朝粟特本土盛骨瓮上的袄教主题》,毛民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92页。
    ④详见本文第三章《火坛与祭司》一节。
    ⑤ Annette L.Juliano, Judith A.Lerner. The Miho Couch Revisited in Light of Recent Discoveries, Orientations, Oct.2001中译本:[美]安尼塔·朱里安诺、朱迪斯·勒内:《根据新近的发现对美穗(Miho)石榻的再认识》,陈永耘译,周伟洲主编,《西北民族论从》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95页。
    ①元文琪:《二元神论:古波斯宗教神话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06页。
    ②[法]葛勒耐:《北朝粟特本土盛骨瓮上的祆教主题》,毛民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95-196页。
    ③[法]葛勒耐:《北朝粟特本十盛骨瓮上的袄教主题》,毛民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96页。
    ④详见本文第三章《袄神图像考辨》一节。
    ⑤ Guitty Azarpay, Sogdian Painting:The Pictorial Epic in Oriental Art, 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 p139.
    ①林悟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第99页。
    ②饶宗颐:《塞种与Soma——不死药的来源探索》,刘东主编,《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总第12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页。
    ③魏庆征:《古代伊朗神话》,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33灭。
    ④[法]葛勒耐:《北趄粟特本土盛骨瓮上的袄教主题》,毛民 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90-192页。
    ①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06-110页。图像中的舞蹈应为胡旋舞,见陈海涛:《胡旋舞、胡腾舞与柘枝舞——对安伽墓与虞弘墓中舞蹈归属的浅析》,《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3期,第58页。
    ①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72页。
    ①葛承雍:《隋安备墓新出石刻图像的粟特艺术》,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十二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页。
    ②葛承雍:《隋安备墓新出石刻图像的粟特艺术》,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十二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页。
    ①郑岩:《墓主画像研究》,山东大学考古学系编,《刘敦愿先生纪念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50页。郑岩所谓“墓主画像”与笔者所指范围不同,相当于笔者所谓“墓主标准像”。
    ①郑岩:《墓主画像研究》,山东大学考古学系编,《刘敦愿先生纪念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57页。
    ②郑岩:《墓主画像研究》,山东大学考古学系编,《刘敦愿先生纪念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56-461页。第459页载;“如果说墓主画像是通过西王母像间接地受到了佛教艺术的影响,那么南北朝以后大量佛教造像的出现,对作为世俗艺术的墓主像则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人们在为父母亡灵起塔开窟、刻经造像的同时,许多佛教艺术的符号,也会运用到墓主画像中来。墓主像坐于楼阁或帷帐之中,佛像则居于华盖之下,北朝敦煌的佛像有的也在阙门之下,二者都处于闭合的礼仪空间中;正面墓主像均为坐式,与佛像的跌坐也十分类似;墓主两侧僮仆恭立,恰与佛像两侧侍立的菩萨、弟子相似,这些形式方面的共性,既是二者沟通的前提,也会在沟通中进一步强化。”
    ③郑岩:《北齐徐显秀墓墓主画像有关问题》,《文物》,2003年第10期,第59页。
    ④王银田、刘俊喜:《大同智家堡北魏墓石椁壁画》,《文物》,2001年第7期。
    ⑤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253页。
    ①宁夏固原博物馆:《固原北魏墓漆棺画》,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②王太明:《榆社县发现一批石棺》,山西省考古学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三)》,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20页。
    ③康业墓主像为正面,则是对中原传统作法的继承,这与整个围屏石榻图像浓厚的中原文化艺术传统相一致,属于入华粟特人墓葬墓主像的个例。
    ④[俄]亚·伊·科索拉波夫、鲍·伊·马尔沙克:《中亚壁画——艺术史与实验研究(上)》,杨军涛译,《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73页。
    ⑤山东省博物馆:《山东嘉祥英山一号隋墓清理简报——隋代墓室壁画的首次发现》,《文物》,1981年第4期。
    ⑥郑岩:《北齐徐显秀墓墓主画像有关问题》,《文物》,2003年第10期,第59页。
    ①郑岩:《墓主画像研究》,山东大学考古学系编,《刘敦愿先生纪念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51-453页。
    ①李学勤:《比较考古学随笔》,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117-125页。
    ②李零:《论中国的有翼神兽》,载李零:《入山与出塞》,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87页。
    ①李零:《论中国的有翼神兽》,载李零:《入山与出塞》,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11页。
    ②霍巍:《胡人俑、有翼神兽、西王母神像的考察与汉晋时期中国西南的中外文化交流》,《九州学林》1卷2期,香港城市大学中国义化研究中心、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冬季,第36-92页。
    ③沈琍:《中国有翼神兽渊源问题探讨》,《美术研究》,2007年第4期,第59-67贝。
    ④姜们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217-224页。
    ⑤孔令伟:《“畏兽”寻证》,范景中、郑岩、孔令伟主编,《“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年,第421-447页。
    ⑥孔令伟:《“畏兽”寻证》,范景中、郑岩、孔令伟主编,《“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年,第421页。此说值得商榨,据笔者初步调查,早至汉代、晚至元代均有畏兽图像出现,详见后。
    ①“我们并不怀疑异兽图像是汉代即已见到的传统中国美术中的神怪图像,值得注意的是,在北齐安阳所出石棺床画像石中,这种传统传袭而来的图像,被祆教美术采纳为袄教天神图像。”见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41-42贝。
    ②孔令伟:《“畏兽”寻证》,范景中、郑岩、孔令伟主编,《“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年,第423页。
    ③饶宗颐:《澄心论萃》,胡晓明 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64-265页。
    ④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增补修订本)》,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第31页。
    ⑤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增补修订本)》,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第74-75页。
    ⑥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增补修订本)》,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第83页。
    ①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增补修订本)》,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第486-487页
    ②[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828页。
    ③[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于安澜编,《画史丛书》第一册,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24-25页。
    ④王原祁等纂辑:《佩文斋书画谱》,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4年,第2597页。
    ①[美]卜苏珊:《中国六世纪初的和元氏墓志上的雷公、风神图》,张元林译,《敦煌研究》,1991年第3期,第43页。
    ②施安昌:《火坛与祭司鸟神:中国古代祆教美术考古手记》,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50
    ③施安昌:《火坛与祭司鸟神:中国古代祆教美术考古手记》,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64页。
    ④孔令伟:《“畏兽”寻证》,范景中、郑岩、孔令伟主编,《“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年,第438页。
    ⑤参见《畏兽资料简表》,孔令伟:《“畏兽”寻证》,范景中、郑岩、孔令伟主编,《“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年,第441-445页。
    ①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76页。
    ②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59页。
    ①发掘简报《西安市北周史君石椁墓》中的石堂线图中有畏兽图像,但在文字论述部分并没有提到。笔者在西安博物院仔细察看了原件。
    ②天水市博物馆:《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考古》,1992年第1期,第47页。
    ①施安昌:《火坛与祭司鸟神:中国古代袄教美术考古手记》,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47页。
    ②孙迪,杨明权:《巩县石窟:流失海外石刻造像研究》,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年,第132-133页。
    ③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219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62页。
    ⑤南京博物院、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北京:文化部文物管理局,1956年,第16页。
    ①孙迪:《流失海外响堂山石窟造像新识》,《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第19页。
    ②孔令伟:《“畏兽”寻证》,范景中、郑岩、孔令伟主编,《“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年,第434页。
    ③姚迁,古兵编著,郭群摄影:《六朝艺术》,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3页。
    ①呼林贵:《户县祖庵发现的特殊石棺》,《文博》,2005年第1期,第12页。
    ②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76页。
    ③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78页。
    ④[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46页。
    ⑤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15页。
    ⑥“我们并不怀疑异兽图像是汉代即已见到的传统中国美术中的神怪图像,值得注意的是,在北齐安阳所出石棺床画像石中,这种传统传袭而来的图像,被祆教美术采纳为袄教天神图像。”“总之,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汉代以来以动物形式出现的神怪异兽,也就被波斯一系的入华祆教采用,作天神中的一种图像。北齐有拜火坛的双阙画像石上多有异兽,就是有力的证明。”见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41-42页。
    ⑦“身披火焰的拓仰诸神是拜火教众多神祗(天神、僚神、守护神)中的成员,他们是鲜卑和汉人心目中的胡天火神。”见施安昌:《火坛与祭司鸟神:中国古代袄教美术考古手记》,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48页。
    ⑧“畏兽为天神的象征,似无疑义。不过,除了象征天象,畏兽也有战神或守护神的意味,起到驱邪和镇守的作用。”见孔令伟:《“畏兽”寻证》,范景中、郑岩、孔令伟主编,《“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年,第421-422页。
    ⑨“由于未有对应的祆教造型或文献,故亦不应排除一个可能,是此造型被中土袄教徒吸收而成了祆教神祗。”见张倩仪:《魏晋南北朝升天图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91-192页。
    ①“这些怪兽刻在石棺上或墓志上,不外乎在墓内主详瑞驱避邪,‘振除灾害’,‘更与寿福’。”见洛阳博物馆,黄明兰:《洛阳北魏画象石棺》,《考古》,1980年第3期,第238页。
    ①林圣智认为安阳底座博山炉下方口嘲莲花的兽首为新出现的母题,是流行于北齐时期的佛教造像装饰题材。见林圣智:《北朝晚期汉地粟特人葬具与北魏墓葬文化——以北齐安阳石棺床为主的考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一本第三分,2010年,第534页。
    ②分别为1.鸡头,2.象头,3.神兽头,4.狮子头,5.鹰头,6.牛头,7.神鸟头,8.神兽头,9.狮头,10.神兽头,11.鹰头,12.龙头,13.狮头,14.象头,15.马头,16.神兽头,17.鹰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43页。
    ③左侧分别为:1.狮头,2.鹰头,3.牛头,4.神兽头,5.龙头,6.怪兽头,7.龙头,8.鹰头。右侧分别为:1.神鸟头,2.狮头,3.虎头,4.龙头,5.神鸟头,6.牛头,7.象头,8.羊头。分别见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41、45页。
    ④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市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3期,第8页。
    ⑤[日]八木春生:《中国北魏时代的金刚力士像》,苏哲译,《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364页。
    ①[日]八木春生:《中国北魏时代的金刚力士像》,苏哲译,《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365页。
    ②尹夏清:《北周史君墓石墓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2期,第74页。
    ①由于其与火坛的重要联系,故与火坛一起讨论。
    ②滕磊:《中国袄教艺术中的犬神形象》,《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1期。
    ③这是主题先行研究误区的突出例子,“凡犬皆袄”是其研究的指导思想。有学者早已指出这种研究思路的不妥之处,如德凯琳、黎北岚指出:“出土在中国的粟特人墓中之浮雕艺术,时常以狗为表现题材。其中,在虞弘石椁上,此种母题小仅在呈现有墓主形象之场景中重复出现,它在近似于上述之无人乘 骑的骏马图中,也出现两次。如同多数世界文化传统一般,中国传统文化也将狗作为忠诚品性的表征。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丧葬艺术当中屡次出现这种题材。即使此一动物在袄教里(尤其是在袄教的丧葬礼仪中)受到相当的重视,笔者以为,吉美所藏石榻的第一和第十条石板中所出现的两条狗,无法与任何确切的袄教性题材怍联系,反而更有可能与墓主人夫妇之象征表现有关。”见[法]德凯琳(Catherine Delacour),黎北岚(Penelope Riboud):《巴黎吉美博物馆展围屏石榻上刻绘的宴饮和宗教题材》,施纯琳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09页注。
    ①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周康业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6期,第32页。
    ①万毅:《巴黎吉美博物馆展胡人石棺床图像试探》,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十二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20页。
    ①葛承雍:《袄教圣火艺术的新发现——隋代安备墓文物初探》,《美术研究》,2009年第3期,第15-16 页
    ①葛承雍:《袄教圣火艺术的新发现——隋代安备墓文物初探》,《美术研究》,2009年第3期,第16页。
    ②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30-131页。
    ③张小贵:《中古华化袄教考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131页。
    ④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16页。
    ①杨军凯:《论西安北周凉州萨保史君石堂的图像程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编,《西安文物考古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5页。
    ②根据当时印章图像可知,阿契美尼德王朝晚期琐罗亚斯德教火庙中的火坛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似方形基座,方柱体,表面有凿刻,顶部为层级的雄堞,像一只风格化的大碗,用来盛放火与灰烬,可能是帝王之家所用:第二种呈柱状,上下各有两级或三级均匀的层级,中间柱较细,现在的琐罗亚斯德教徒仍在使用这种形制的火坛,因此其也被称为“标准火坛”。第三种呈细柱状,主要见于巴比伦和亚述的印章上。见张小贵:《中古华化袄教考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122-123页。
    ③萨珊王朝摩岸雕刻和钱币上的火坛以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标准火坛”样式为主,又有了一些变化。如萨珊钱币上的火坛,坛柱分为光柱、柱上系吉祥带,柱上有币文火神授徽等不同形式,坛侧亦分别装饰神授徽、公牛徽、新月和星等不同图案。见张小贵:《中古华化认教考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123页。
    ①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齐东安王娄睿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34-137页。
    ②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0期,第13页。
    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67、78页。
    ④施安昌:《北齐徐显秀、娄叡墓中的火坛和礼器》,《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6期。收入施女昌:《火坛与祭司鸟神:中国古代袄教美术考古手记》,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118-128页。
    ①单海澜:《袄教祭司鸟神与千秋、万岁图像之比较研究》,西安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8-9页。
    ②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7页。
    ①朱岩石:《“千秋万岁”图像源流浅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与边疆考古研究》编委会编,《汉唐与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35页。
    ②朱岩石:《“千秋万岁”图像源流浅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与边疆考古研究》编委会编,《汉唐与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31-135页。
    ③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24页。
    ④任平山:《迦陵频伽及其相关问题》,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92页。
    ⑤任平山:《迦陵频伽及其相关问题》,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92页。
    ①任平山:《迦陵频伽及其相关问题》,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93-94页。
    ②“甘奇,中亚地区一种特有建筑材料,亦译作甘奇水泥或甘奇石膏。由含石膏和粘上的石状岩烧制而得,可用于抹灰,也可浇铸和雕刻装饰性塑件。”见[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21页注1。
    ③[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40页。
    ④任平山:《迦陵频伽及其相关问题》,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94页。由于作者没有给出图版,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据笔者所知,其所指很有可能是莫拉-库尔十出十的盛骨瓮,图版见本文图2-1上左。
    ①[伊朗]贾利尔·杜斯特哈赫选编:《阿维斯塔——琐罗亚斯德教圣书》,元文琪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36-437页。
    ②林悟殊:《中古三夷教辨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58页。
    ③张小贵:《中古华化袄教考述》,北京:义物出版社,2010年,第69页。
    ④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295页。
    ⑤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6页。
    ⑥林悟殊:《中古三夷教辨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59页!。
    ① W. B. Henning, A Sogdian God,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Vol. ⅩⅩⅧ, No.11,1965. pp.242-254姜们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296页。
    ② F.Grenet, Zoroastrain Themes on Early Medieval Sogdian Ossuaries, A Zoroastrian Tapestry, Art, Religion and Culture, ed. Ph. J. Godrej and F. P. Mistree, Majin Publishing. Ahmedobad,2001,pp.90-97中译本见[法]葛勒内:《粟特盛骨瓮上的歌舞和神祇》,毛民译,《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101-106页。[法]葛勒耐《北朝粟特本土纳骨瓮上的袄教主题》,毛民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90-198页。
    ③[意]康马泰:《粟特神祗的印度图像研究——考古和文字证据》,李欣译,《敦煌学辑刊》,2008年第4期。
    ①姜伯勤:《敦煌白画中的粟特神祗》,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编,《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论文集》,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第296-309页。收入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北京:中国社科会学出版社,1996年,第179-195页: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237-248页。姜伯勤:《敦煌白画中粟特神祗图像的再考察》,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二辑,广一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63-291页。收入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249-270页。
    ② Markus Mode, Sogdian Gods in Exile:Some iconographic evidence from Khotan in the light of recently excavated material from Sogdiana, Silk Road and Archaeology,2,1991/1992,pp.179-214.
    ③荣新江:《(释迦降伏外道像>中的袄神密斯拉与祖尔万》,《华林》编辑委员会编,《华林》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01-213页。收入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326-342贝。
    ④姜伯勤:《中国袄教图像中的袄教万神殿与天宫建制》,载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295-298页。姜先生列表中有非人像的神祗,如森莫夫、赫瓦雷纳等,笔者将此列入《祥禽瑞兽》一节专门讨论。
    ①这种情况在姜先生另一篇文章的统计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308页。
    ②详见《畏兽为乌获述考》一节。
    ③李铁生:《古中亚币:前伊斯兰王朝》,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年,第217页图6-9。另外,图6-22、图6-27等图钱币背面亦有阿胡拉·马兹达像。
    ④李铁生:《古中亚币:前伊斯兰王朝》,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年,第231页图7-2。
    ①Maria Brosius, The Persian:An Introductions, Taylor & Francis e-Library, London and New York,2006. p67, Figure 15.
    ②荣新江:    ③毛民:《天马与水神》,《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36页。
    ④毛民:《天马与水神》,《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36页。
    ⑤[法]葛乐耐(Frantz GRENET):《粟特人的自画像》,毛民 译,《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07页。
    ①如朱丽安诺、乐仲迪、马尔沙克、姜伯勤、荣新江、康马泰、杨巨平等。杨巨平观点见杨巨平:《娜娜女神的传播与演变》,《世界历史》,2010年第5期,第114页。
    ②朱丽安诺、乐仲迪、姜伯勤等认为是理想中天国,马尔沙克、荣新江等认为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圣殿。
    ①韩伟:《磨砚书稿:韩伟考古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16页。
    ②韩伟:《磨砚书稿:韩伟考古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17页。
    ③毕波:《虞弘墓所謂“夫妇宴饮图”辨析》,《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1期。
    ④杨军凯:《论西安北周凉州薩保史君石堂的图像程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编,《西安文物考古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6-197页。
    ①林梅村:《高昌火袄教遗迹考》,《文物》,2006年第7期,第60页。
    ②张小贵:《中古华化袄教考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67页。
    ③[意]康马泰:《粟特神祗的印度图像研究——考古和文字证据》,李欣译,《敦煌学辑刊》,2008年第4期,第164页。
    ④可能只是口头上的,因为姜文发表于2005年,而杨文发表于2004年。杨军凯:《论西安北周凉州萨保史君石堂的图像程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编,《西安文物考古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01页。
    ⑤姜伯勤:《北周粟特人史君石堂图像考察》,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七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9页。
    ⑥姜伯勤:《北周粟特人史君石堂图像考察》,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七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0页。
    ⑦ Frantz GRENET. Penelope RIBOUD, et YANG Junkai, Zoroastrian Scenes on a newly Discovered Sogdian Tomb in Xi'an, Northern China. Studia iranica. vol.33 (2004) pp.273-284.
    ①毕波:《虞弘墓所谓“夫妇宴饮图”辨析》,《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1期,第79-80页。
    ②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66页。
    ③[俄]马尔沙克:《公元6世纪下半叶中国艺术所见粟特主题》,马建译,《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汉唐考古》,第338页。
    ④[法]黎北岚:《袄神崇拜:中国境内的中亚聚落信仰何种宗教》,毕波、郑文彬译,《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416-429页。[法]德凯琳(Catherine Delacour),黎北岚(Penelope Riboud):《巴黎吉美博物馆展围屏石榻上刻绘的宴饮和宗教题材》,施纯琳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08-125页。
    ①万毅:《巴黎吉美博物馆展胡人石棺床图像试探》,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十二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38页。
    ②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255页。
    ③有两位分别重复,土矅日神——凯阳族先祖神keyan其实就是作者所列祖尔万神:两个“大神”,一个为木曜日神温没斯(Ormazd,粟特文Wrmzt),一个为阿摩(Adbag),其实都指的足袄教主神阿胡拉·马兹达。
    ①与此相类似的是,张小贵对天水、虞弘等密特拉神像提出了质疑。详见张小贵:《袄神密特拉源流及其形象考》,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罗丰主编,《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宗教与历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244-260页。
    ②[意]康马泰:《粟特神祗的印度图像研究——考古和文字证据》,李欣 译,《敦煌学辑刊》,2008年第4期,第150-151页。
    ①杨军凯:《论西安北周凉州萨保史君石堂的图像程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编,《西安文物考古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4-195页。
    ②赵晶:《北周史君墓“四臂守护神”图像的相关研究——兼谈与“天王俑”的关系》,陕西历史博物馆编,《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十六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年,第292-298页。
    ①林圣智:《北朝晚期汉地粟特人葬具与北魏墓葬文化——以北齐安阳石棺床为主的考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一本第三分,2010年,第533页。
    ②林圣智:《北朝晚期汉地粟特人葬具与北魏墓葬文化——以北齐安阳石棺床为主的考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一本第三分,2010年,第532页。
    ①吕建中主编:《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0页。
    ②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30页。
    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周康业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6期,第19灭。
    ④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市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3期,第8页。
    ①[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42页。
    ②李凇:《略论中国早期天王图像及其西方来源》,载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26-127页。
    ③李凇:《略论中国早期天王图像及其西方来源》,载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30页。
    ①[日]吉村怜:《天人诞生图研究:东亚佛教美术史论文集》,卞立强 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33页。
    ②段义杰:《飞天、乾闼婆与紧那罗——再谈敦煌飞天》,《敦煌研究》,1987年第1期。收入:段文杰:《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89页。
    ①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16页。
    ①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市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3期,第8页。
    ②葛承雍:《袄教圣火艺术的新发现——隋代安备墓文物初探》,《美术研究》,2009年第3期,第16页。
    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市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3期,第17页。
    ①尹夏清:《北周史君墓石墓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2期,第75页。
    ②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大同方山北魏永固陵》,《文物》,1978年第7期。
    ③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7期。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⑤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0期。
    ⑥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99页。
    ⑦尹夏清:《北朝隋唐石墓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55页。
    ⑧ A. M. Belenizki. Mittelasian, Kunst Der Sogden, Leipzig; Veb E. A. Seeman Buch- und kunstverlag, 1980. p40, p1,64.
    ⑨[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 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44页。
    ①又译为森木鹿、森穆鲁、圣姆尔、圣穆夫、席穆尔格(据法尔西语Simurgh翻译等)。
    ②[意]康马泰:《鲜卑粟特墓葬中的波斯神兽解读》,毛民译,《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53页。
    ③[伊朗]贾利尔·杜斯特哈赫选编:《阿维斯塔——琐罗亚斯德教圣书》,元文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55-256页。
    ① Bundahis,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 Vol. V. Delhi, India,1977.p 50转引自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64、169页。
    ②头部为独角牛、羊形,两肢为蹄形,尾部为凤尾形。见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革委会写作小组:《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唐代窖藏文物》,《文物》,1972年第1期。
    ③赵超:《略论唐代金银器研究中的分期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与边疆考古研究》编委会编,《汉唐与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994年,第181页。
    ④孙机认为“但他(笔者注,指赵超)举出的萨珊纹样皆为塞穆鲁纹。这种神兽的头部似犬,前肢为兽爪,尾部为花苞形的孔雀尾:与飞廉的头部多为双角或独角的牛、羊形,前肢为蹄形,尾部为凤尾形者颇不相同。赵文未能认识塞穆鲁纹与飞廉纹的区别,其说不确。”见孙机:《七鸵纹银盘与飞廉纹银盘》,载孙机:《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长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76页注19。
    ⑤孙机:《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长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76页。
    ⑥孙机:《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长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70页。
    ⑦孙机:《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长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70-172页。
    ①孙机:《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十问题》,长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72页。
    ②孙机:《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十问题》,长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72页。
    ③施安昌:《火坛与祭司鸟神:中国古代袄教美术考古手记》,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125页。
    ④施安昌:《火坛与祭司鸟神:中国古代认教美术考古手记》,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150页。
    ⑤施安昌:《火坛与祭司鸟神:中国古代袄教美术考古手记》,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156页。
    ⑥这里依考古报告编号,非姜氏文编号。
    ⑦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27-128页。
    ⑧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49-150页。
    ①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69页。
    ②详见本文第二章第四节《畏兽为乌获述考》一节。
    ③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64-67页。
    ④同文以《鲜印粟特墓葬中的波斯神兽解读》为题发表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⑤[意]康马泰:《对北朝粟特石屏所见的一种神异飞兽的解读》,毛民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85-186页。
    ⑥[法]德凯琳(Catherine Delacour),黎北岚(Penelope Riboud):《巴黎吉美博物馆展围屏石榻上刻绘的宴饮和宗教题材》,施纯琳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10页。
    ①万毅:《巴黎吉美博物馆展胡人石棺床图像试探》,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十二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0页。
    ①施安昌:《火坛与祭司鸟神:中国古代袄教美术考古手记》,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155页。
    ②魏庆征:《古代伊朗神话》,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58页。
    ③ R. A. Jairazbhoy, Oriental Influences in Western Art. New York. Asia Pub. House1965.转引自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65页。
    ④郭物:《中国袄教艺术中的鱼马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王仲殊先生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667-680页。
    ⑤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27-129页。
    ⑥郭物:《中国袄教艺术中的鱼马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山.纪的中国考古学:王仲殊先生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667页。
    ①龚方震、晏可佳《祆教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45页。
    ②[伊朗]贾利尔·杜斯特哈赫选编:《阿维斯塔——琐罗亚斯德教圣书》,元文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52页。
    ③魏庆征:《古代伊朗神话》,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60页。
    ④ B. I. M arshak, V. I. Raspopova, Wall paintings from.a house with a granary. Panjikent,1st quarter of the eighth century A. D., Silk Road Art and Archaeology (Kamakura),1,1990, pp.123-176转引自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29页。
    ⑤ Guitty Azarpay, With contributions by A.M.Belenitskii, B.I.Marshak, and Mark J.Dresden, Sogdian Painting:The Pictorial Epic in Oriental Art, Berkeley · Los Angeles·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nia Press, 1981.p.66, Figure 31.
    ⑥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28页。
    ⑦[意]康马泰:《鲜卑粟特墓葬中的波斯神兽解读》,毛民译,《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53页。
    ⑧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周康业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6期,第34页。
    ①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01页。
    ②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03页。
    ③[俄]马尔沙克:《公元6世纪下半叶中国艺术所见粟特主题》,马建译,《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汉唐考古》,第336页。
    ④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65-66页。
    ⑤[意]康马泰:《对北朝粟特石屏所见的一种神异飞兽的解读》》,毛民 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84页。
    ⑥郭物:《中国袄教艺术中的鱼马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王仲殊先生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676页。
    ①许新国、赵丰:《都兰出土丝织品初探》,《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5-16期,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许新国:《都兰叶蕃墓出十含绶鸟织锦研究》,《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
    ②万毅:《巴黎吉美博物馆展胡人石棺床图像试探》,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十二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页。
    ①[法]德凯琳(Catherine Delacour),黎北岚(Penelope Riboud):《巴黎吉美博物馆展围屏石榻上刻绘的宴饮和宗教题材》,施纯琳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17-118页。
    ②[法]德凯琳(Catherine Delacour),黎北岚(Penelope Riboud):《巴黎吉美博物馆展围屏石榻上刻绘的宴饮和宗教题材》,施纯琳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18页。
    ①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48页。
    ②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第48页译为戴环鸟,第67页又译为衔铃鸟,后者似更为妥当。
    ③ G. Azarpay, Some Iranian Iconographic Formulae in Sogdian Painting, Iranica Antiqua XI (1976).168-177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67-69页。
    ④ Guitty Azarpay. With contributions by A.M.Belenitskii. B.I.Marshak. and Mark J.Dresden, Sogdian Painting:The Pictorial Epic in Oriental Art,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nia Press,1981, p112.
    ⑤贝利:《九世纪典籍中的琐罗亚斯德教问题》,牛津,1943年。转引自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69页。
    ⑥详见李零:《论中国的有翼神兽》、《再论中国的有翼神兽》,载李零:《入山与出塞》,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87-144页。
    ⑦赵丰: 《唐系翼马纬锦與何稠仿制波斯锦》,《文物》,2010年第3期。
    ①承蒙罗艺峰教授指教该乐器的名称,特致谢忱。
    ②姜伯勤:《北周粟特人史君石堂图像考察》,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七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3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70页。
    ①[唐]魏征、令狐德菜:《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379-380页。
    ②[唐]魏征、令狐德菜:《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49页。
    ③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丁如明等 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7-38页。
    ①《安禄山事迹》卷上载: “潜于诸道商胡兴贩,每岁输异方珍货计百万数。每商至,则禄山胡服坐重床,烧香列珍宝,令百胡侍左右,群胡罗拜于下,邀福于天。禄山盛陈牲牢,诸巫击鼓、歌舞,至暮而散。遂令群胡于诸道潜市罗帛,及造绯紫袍、金银鱼袋、腰带等百万计,将为叛逆之资,已八九年矣。又每岁献俘虏、牛羊、驼马,不绝于路,珍禽奇兽、珠宝异物贡无虚月,所过郡县,疲于递运,人不聊生。”见[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曾贻芬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83页。《新唐书·安禄山传》亦载:“至大会,禄山踞重床,燎香,陈怪珍,胡人数百侍左右,引见诸贾,陈牺牲,女巫鼓舞于前以自神。”见[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414页。
    ②龚方震、晏可佳:《袄教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254-255页。
    ③[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069页。
    ④[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376-377页。
    ①王国维:《王国维文集》(第二卷),姚淦铭、王燕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社,1997年,第223页。
    ②谷苞:《(龟兹乐)与<十二木卡姆)——为纪念维吾尔族著名音乐家吐尔地阿洪诞生一百周年而作》,载谷苞:《古代新疆的音乐舞蹈与古代社会》,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4负。
    ③向达:《西域传来之画派与乐舞》,载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6页。
    ④常任侠:《丝绸之路与西域文化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165页。
    ⑤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舞蹈史研究组编:《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第145页。
    ⑥欧阳予倩主编:《唐代舞蹈》,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111页。
    ⑦周到:《胡腾舞何时传入中原》,周到:《汉画与戏曲文物》,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82页。
    ⑧激川:《胡腾舞考》,《新疆艺术》编辑部编,《丝绸之路乐舞艺术》,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96页。
    ⑨杜金鹏:《胡腾舞再探讨》,《故宫文物月刊》,1997年2期,第71页。
    ⑩张庆捷:《北朝隋唐粟特的“胡腾舞”》,《法国汉学》从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此据《北朝唐代粟特的“胡腾舞”》,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93页。
    11段晴:《筋斗背后的故事——从一个家喻户晓的词汇透视粟特文化的遗踪》,《法崭汉学》从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409页。
    ①荣新江:《何谓胡人》,樊英峰L编,《乾陵文化研究(四)》,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第7页。
    ②[汉]许慎:《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68页下。
    ③[梁]顾野王:《宋本玉篇》,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年.第424页。
    ④龚方震,晏可佳:《袄教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239页。
    ⑤段晴:《筋斗背后的故事——从一个家喻户晓的词汇透视粟特文化的遗踪》,《法国汉学》从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413页。
    ⑥[晋]司马彪:《后汉书志》,[梁]刘昭 注补,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272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039页。
    ②王国维:《观堂集林(外二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08页。
    ③张庆捷:《北朝隋唐粟特的“胡腾舞”》,《法国汉学》从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此据《北朝唐代粟特的“胡腾舞”》,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93页。
    ④[法]德凯琳(Catherine Delacour),黎北岚(Penelope Riboud):《巴黎吉美博物馆展围屏石榻上刻绘的宴饮和宗教题材》,施纯琳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21页。
    ⑤此文原载于1956年5月《舞蹈学习资料》第4辑,后收入欧阳予倩:《欧阳予倩全集》第五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258-265页。
    ⑥常任侠:《丝绸之路与西域文化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167页。
    ①虽然这里运用了提问的形式,好像有不确定的意味,其实结合上下文可以看出,作者显然是肯定在康国进“胡旋女”以前已经有胡旋舞传入中原。见欧阳予倩主编:《唐代舞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25页。同见欧阳予倩:《欧阳予倩李集》第五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225页。
    ②阴法鲁:《漫谈唐代舞蹈中的几个舞种》,《舞蹈》,1980年第4期,第42页。同见阴法鲁:《阴法鲁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71页。
    ③阴法鲁:《阴法鲁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72页。
    ④柴剑虹:《胡旋舞散论》,舞蹈艺术,1981年第1期。收入柴剑虹:《敦煌吐鲁番学论稿》,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88-297页。
    ⑤彭松:《<胡旋舞>辨误》,《舞蹈论从》,1986年第1期。收入董锡玖编:《敦煌舞蹈》,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2年,第88-93页。
    ⑥欧阳予倩主编:《唐代舞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109-111页。
    ⑦柴剑虹:《敦煌叶鲁鲁学论稿》,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90页。
    ⑧柴剑虹:《敦煌叶鲁番学论稿》,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91页。
    ⑨柴剑虹:《敦煌叶鲁番学论稿》,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91页。
    ①朱广琴:《北魏(胡旋舞)铜带版略考》,《当代戏剧》,1987年第4期,第59页。
    ②关于此窟壁画舞蹈图像是否属于胡旋舞,学界进行了持久而又多方面的探讨,具体情况参看胡同庆、王义芝:《敦煌壁画“胡旋舞”是非研究之述评》,http://www.dha.ac.cn/03A7/index.htm' 2010-10-08/2010-10-30
    ③王克芬:《中国舞蹈史(隋、唐、五代部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第11页。
    ④分别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盐池唐墓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9期,第56页。韩志刚:《宁夏盐池唐墓石刻所反映的胡旋舞》,《文博》,1994年第3期。罗丰:《隋唐间中亚流传中国之胡旋舞—以新获宁夏盐池石门胡舞为中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第2期,收入罗丰:《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280-298页。陈水耘:《贺兰山下的文明见证——对宁夏6件国宝级文物的探析》,《东方收藏》,2010年第7期。
    ⑤毛颖:《唐鎏金婴戏图小银瓶图像探析》,《南方文物》1995年第4期。
    ⑥张杏缓:《记一件唐代执壶》,《文物春秋》,1998年第1期,第79页。图见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陶瓷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第233页。
    ⑦临朐县博物馆:《北齐崔考壁画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27-28页。
    ⑧罗雄岩:《“胡旋舞”’,绿洲文化传承新考》,《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⑨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密县打虎亭汉墓》.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238、239页。
    ⑩出立坤:《六方连续纹样考》,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新果集:庆祝林沄先生七十华诞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466页。笔者认为此舞很可能是胡腾舞,详见后。
    ①分别为:昭武九姓之石国、北魏时期拓拔魏、南蛮诸国。刘虹:《柘枝舞研究综述》,《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7页。
    ②向达《柘枝舞小考》,载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③常任侠:《丝绸之路与西域文化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169-175页。
    ④阎万钧:《昭武九姓国及其音乐舞蹈艺术的东传》,《敦煌学辑刊》,1986年第2期。
    ⑤赵世骞:《试论西域乐舞对中原的影响》,《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⑥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⑦王嵘:《西域艺术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⑧陈海涛、刘惠琴:《来自文明十字路口的民族——唐代入华粟特人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68页。
    ⑨李才秀:《从敦煌壁画中的舞姿看古代西域与内地的乐舞交流》,吴曼英等编,《敦煌舞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151-152页。
    ①赵文润:《隋唐时期西域乐舞在中原的传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第109-110页。
    ②“左边舞人下部残缺,右边舞人左足立莲花上 ,右足后勾,十指交叉,双臂前仲,拧头后顾,舞姿健美有力,特别是她头上所戴帽子,系有两条飘带,这一特殊装束在上述对柘枝舞表演的描述中多有反映,可见表现的正是柘枝舞的形象。”见陈海涛:《胡旋舞、胡腾舞与柘枝舞——对安伽墓与虞弘墓中舞蹈归属的浅析》,《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3期,第60页。
    ③考古报告认为是胡腾舞,见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19页。
    ①阴法鲁:《阴法鲁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89页。这也是在研究胡旋舞、胡腾舞和柘枝舞的过程中一直困扰笔者的主要问题之一。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建系十周年系庆期间,王克芬教授于2010年12月12日上午在西安音乐学院作《唐代舞蹈的兼容精神及其审美特征》的报告,报告结束后笔者曾将自己整理收集的所有胡旋舞、胡腾舞和柘枝舞图像展示给王克芬教授看,并向她咨询了许多相关问题。我们交谈后,笔者对上文所引阴法鲁所言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与阴法鲁、王克芬严谨的为学态度相比,时下个别学者的研究则令人汗颜,要么是缺乏新资料、新观点的人云亦云,要么是为了标新立异而忽略文献、实物资料的信口开河。借此机会对给笔者提供这次参会信息和机会的仵埂教授、罗希同门和写作本文过程中提供帮助的王克芬教授和侯文靖女士致以谢意。
    ②巩恩馥:《莫高窟第220窟“胡旋舞”质疑》,《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
    ③陈海涛:《胡旋舞、胡腾舞与柘枝舞——对安伽墓与虞弘墓中舞蹈归属的浅析》,《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3期。陈海涛、刘忠琴:《来自文明十字路口的民族——唐代入华粟特人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54-376页。
    ④张庆捷:《北朝隋唐粟特的“胡腾舞”》,《法国汉学》从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90-401页。以《北朝唐代粟特的“胡腾舞”》为题收入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69-398页。张庆捷:《目藏入华粟特人石床榻舞蹈图》,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编,《俞伟超先生纪念文集:学术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以《目藏入华粟特人石床榻舞蹈图释证》为题收入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99-414贝。
    ⑤中国戏曲研究院编校:《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48页。
    ①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6页。
    ①[唐]徐坚等:《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2页。
    ②[唐]徐坚等:《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2页。
    ③闻一多:《闻一多全集·文艺评论》,孙党伯、袁春正 主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9-210页。
    ④ Guitty Azarpay, Sogdian Painting:The Pictorial Epic in Oriental Art. 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60.
    ⑤[俄]B.A.李特文斯基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三卷),马小鹤 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年,第215页。
    ①[法]葛勒耐:《北朝粟特本土盛骨瓮上的祆教主题》,毛民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91页。
    ①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25-26页。
    ②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44页。
    ①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45页。
    ①[法]德凯琳(Catherine Delacour),黎北岚(Penelope Riboud):《巴黎吉美博物馆展围屏石榻上刻绘的宴饮和宗教题材》,施纯琳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22页。
    ①翟晓兰:《舞筵与胡腾·胡旋·柘枝舞关系之初探》,《文博》,2010年3期,第32-37页。
    ①陈习刚:《葡萄、葡萄酒的起源及传入新疆的时代与路线》,《古今农业》,2009年第1期,第54页。
    ②[日]古贺守:《葡萄酒的世界史》,汪平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③陈习刚:《葡萄、葡萄酒的起源及传入新疆的时代与路线》,《古今农业》,2009年第1期,第55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唐]张守节 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60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唐]张守节 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73页。
    ⑥张星 烺编注:《中西交通史料汇编》,朱杰勤 校订,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281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唐]李贤 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922页。
    ⑧研究成果见葛承雍:《“胡人岁献葡萄酒”的艺术考古与文物印证》,《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6期,第82页注<5>。陈习刚:《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葡萄文化》,《许昌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24页注②。
    ⑨见W. B. Henning, A Sogdian God,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Vol. ⅩⅩⅧ.No.Ⅱ.1965,p.244注(16).
    ①张南:《古代新疆的葡萄种植与酿造业的发展》,《新疆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第51-57页。
    ②胡澍:《葡萄引种内地时间考》,《新疆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
    ③[苏]阿布杜罗耶夫:《中亚古代葡萄种植业和酿造业》,《中亚研究》,1985年第1期。
    ④[苏]别尔季木拉多夫:《苏都沙那西北的酒坊》,《苏联考古学》,1986年第4期,第210-214页。转引自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68页。
    ⑤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1页。
    ①波斯萨珊王朝国王一年有两次接见公众,一次是春季的新日节(Nowroz),一次是秋季的密特拉节(Mihrgahn)。新日节是一个欢乐的节日,国家举行多种多样的活动,收入都赠与国王,在节日的六天里国王接见宗教首领和他们的家族,有秩序地给他们分发礼物。第六天时国王将会与亲近的人庆祝节日。据Trever推测,密特拉节是一年之始,国王作为密特拉神的代表;Christensen对此予以证实,因为在那天国王会带上饰有太阳的王冠。总之,安阳石棺床反映的宫廷气派与宗教习俗主要来自萨珊王朝。见Gustina Scaglia, Central Asians on a Northern Ch'I Gate Shrine, Artibus Asiae, Institute of Fine Arts, Vol.ⅩⅪ 1, New York University,1958. pp.19-20.
    ②[俄]马尔沙克:《公元6世纪下半叶中国艺术所见粟特主题》,马建译,《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汉唐考古》,第329页。
    ①葛承雍:《“胡人岁献葡萄酒”的艺术考古与文物印证》,《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6期,第87-96页。
    ①天水市博物馆:《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考古》,1992年第1期,第52页。
    ②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57-162页。
    ③[俄]马尔沙克:《公元6世纪下半叶中国艺术所见粟特主题》,马建 译,《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汉唐考古》,第338页。
    ④天水市博物馆:《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考古》,1992年第1期,第53页。
    ①[法]德凯琳(Catherine Delacour),黎北岚(Penelope Riboud):《巴黎吉美博物馆展围屏石榻上刻绘的宴饮和宗教题材》,施纯琳 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24-125页。
    ②万毅:《巴黎吉美博物馆展胡人石棺床图像试探》,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十二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4页。
    ①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09页。
    ②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10页。
    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02-103页。
    ④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50页。
    ⑤[俄]马尔沙克:《公元6世纪下半叶中国艺术所见粟特主题》,马建译,《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汉唐考古》,第336页。
    ①[俄]马尔沙克:《公元6世纪下半叶中国艺术所见粟特主题》,马建译,《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汉唐考古》,第337页。
    ②括号中的前一数字表示墓葬的数量,后一数字表示图像的数量,因为在同一座墓葬中同一场景中的葡萄酒图像可以出现多次。
    ③序号均按每面屏风或壁部从左至石顺序排列。
    ①Haoma,阿维斯塔语,或称帕拉维语Hom,亦称波斯语Houm,印度人称之为苏摩(Soma),是一种从同名药草中榨取的汁液,在宗教节日和致祭行礼时供人饮用。“祛除死亡”足它的固定修饰语。人们像崇奉神灵一样地向豪麻(胡姆)祈求佑助。[伊朗]贾利尔·杜斯特哈赫选编:《阿维斯塔——琐罗亚斯德教圣书》,元文琪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4页注④。
    ②[伊朗]贾利尔·杜斯特哈赫选编:《阿维斯塔——琐罗亚斯德教圣书》,元义琪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84页。
    ①[伊朗]贾利尔·杜斯特哈赫选编:《阿维斯塔——琐罗亚斯德教圣书》,元文琪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94页。
    ②[伊朗]贾利尔·杜斯特哈赫选编:《阿维斯塔——琐罗亚斯德教圣书》,元文琪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95-96页。
    ③[伊朗]贾利尔·杜斯特哈赫选编:《阿维斯塔——琐罗亚斯德教圣书》,元文琪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99页。
    ④元文琪:《二元神论:古波斯宗教神话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61页。
    ⑤The Zend-Avesta,Part 1(Sacred Book of the East,Edited by F. Max Muller Vol.Ⅳ)p.1 ⅹⅸ.Delhi,1980.转引自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43页。
    ⑥[法]霍本:《苏摩-豪麻问题——有关这个讨论的导言性概说和评论》,陈吴 译,朱玉麒 主编,《西域文史》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69页。
    ①施安昌:《火坛与祭司鸟神:中国古代袄教美术考古手记》,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146页。
    ②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39页。
    ③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03页。
    ④饶宗颐:《塞种与Soma-——不死药的来源探索》,刘东主编,《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总第12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8页补记一第一条。
    ⑤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50-51页。
    ⑥林悟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第99页。
    ⑦ G. Hoffman, Auszuge aus syrischen Akten Persischer Marlyrer, Leipzig 1880, repr.1966. pp.296-297.转引自林悟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第56页。
    ⑧施安昌:《火坛与祭司鸟神:中国古代袄教美术考古手记》,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145页。
    ①葛承雍:《“胡人岁献葡萄酒”的艺术考古与文物印证》,《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6期,第83页。
    ②[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孙毓棠、谢方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8页。
    ③葛承雍:《“胡人岁献葡萄酒”的艺术考古与文物印证》,《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6期,第83页。
    ④清光绪丙子(公元1876年)春刊于广州,菊坡精社藏版。
    ⑤[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295页上。
    ⑥芮传明:《葡萄与葡萄酒传入中国考》,《史林》,1991年第3期。张南:《古代新疆的葡萄种植与酿造业的发展》,《新疆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苏振兴:《古代中西葡萄、葡萄酒考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陈习刚:《唐代葡萄酒产地考——从吐鲁番文书入手》,《古今农业》,2006年第3期;《葡萄、葡萄酒在古代中国的传播》,《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隋唐时期的葡萄文化》,《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第1期。葛承雍:《“胡人岁献葡萄酒”的艺术考古与文物印证》,《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6期。陈习刚:《葡萄、葡萄酒的起源及传入新疆的时代与路线》,《古今农业》,2009年第1期。
    ⑦[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55页。
    ①[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169页。
    ②[宋]王溥:《唐会要》.方诗铭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134页。葛承雍:《“胡人岁献葡萄酒”的艺术考古与文物印证》,《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6期,第84页。
    ③[俄]马尔沙克:《公元6世纪下半叶中国艺术所见粟特主题》,马建译,《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汉唐考古》,第328-340页。[法]童丕:《中国北方的粟特遗存——山西的葡萄种植业》,阿米娜 译,《法国汉学》从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05-225页。
    ④葛承雍:《“胡人岁献葡萄酒”的艺术考古与文物印证》,《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6期,第83页。
    ⑤夏鼐、蔡鸿生、孙机、葛承雍、齐东方、罗丰、韩香、刘文锁等学者有相关研究。
    ①荣新江:《金樽美酒醉他乡——从安伽墓看粟特物质文化的东渐》,《文物天地》,2005年第1期。荣新江:《金樽美酒醉他乡——从安伽墓看粟特物质文化的东渐(增订稿)》,赵丰编,《丝绸之路:艺术与生活》,香港:艺纱堂/服饰出版,2007年,第19-24页。
    ②张凌:《安伽、虞弘和史君等墓出土石葬具图像中的器物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③赵晶:《唐代胡瓶的考古发现与综合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④张桢:《日前发现入华胡人石质葬具图像中反映的酒文化》,《文博》,2010年第3期。
    ⑤张桢:《日前发现入华胡人石质葬具图像中反映的酒文化》,《文博》,2010年第3期,第44页。
    ⑥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2页。
    ⑦[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855页。
    ①[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37页
    ②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82页。
    ③谢大任主编:《拉丁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479页。
    ④参见孙机:《玛瑙兽首杯》,载孙机:《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长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79页。
    ①天水市博物馆:《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考古》,1992年第1期,第49页。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63页。
    ②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53页注107。
    ①姜们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50页。
    ②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55页注134、136。
    ③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44-145页。
    ④张桢定为来通。张桢:《日前发现入华胡人石质葬具图像中反映的酒文化》,《文博》,2010年第3期,第43贝。
    ⑤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82页。
    ⑥孙机:《唐·李寿石椁线刻<侍女图>、<乐舞图>散记》,载孙机:《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长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01页。
    ⑦刘文锁:《丝绸之路——内陆欧亚考古与历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9页。
    ①[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97页。
    ②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82页。
    ①葛承雍:《“胡人岁献葡萄酒”的艺术考古与文物印证》,《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6期,第88-89页。“赤韦”,《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二册第17页记录为“赤违”,韦即违,熟制的兽皮。吐鲁番文书中多次出现“赤韦”、“赤违”、“赤威”等专有名词,即绛红色的皮子。从事鞣皮革的“韦匠”与皮匠是两个不同手工业行当,韦匠用硝鞣制皮革,用一种“苏”的绛红色植物染料染色,成品柔软光亮,外观好看。而皮匠主要掌握缝制皮革制品技术。从吐鲁番文书来看,高昌的韦匠和皮匠都是由粟特人把持垄断。详见宋晓梅:《高昌国——公元五至七世纪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移民小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43页。
    ②葛承雍:《“胡人岁献葡萄酒”的艺术考古与文物印证》,《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6期,第93-94页。
    ①[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 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97页。
    ①[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81页。
    ②荣新江:《Miho美术馆粟特石棺屏风的图像及其组合》,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四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11-212页。
    ③[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79页。
    ④[俄]马尔沙克:《公元6世纪下半叶中国艺术所见粟特主题》,马建译,《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汉唐考古》,第331页。
    ①[俄]马尔沙克:《Miho棺床与六世纪后半叶的中国粟特艺术》,《Miho博物馆研究纪要》,2004年,秀明文化财团,日本,第21页。转引自毛民:《史君石堂上所见嚈哒人形象初探》,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08页。
    ②毛民:《史君石堂上所见嚈哒人形象初探》,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07-208页。
    ③[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812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④[唐]房玄龄 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72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
    ⑤[晋]陈寿:《三国志》,陈乃乾 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41页。
    ①毛民:《史君石堂上所见嚈哒人形象初探》,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09页。
    ①括号内为以前学者所定序号和主题,下同。
    ①马冬:《青州傅家画像石<商谈图>服饰文化研究》,《华夏考古》,2011年第3期,第116页。
    ①[乌兹]马特巴巴伊夫,赵丰主编:《大宛遗锦: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十纳蒙恰特佩出土的纺织品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43页。
    ①黄能馥、陈娟娟:《中国历代服饰艺术》,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年,第152页。
    ②万毅:《巴黎古美博物馆展胡人石棺床图像试探》,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十二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4页。
    ①葛承雍:《隋安备墓新出石刻图像的粟特艺术》,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十二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页。
    ②正如荣新江在《国宝档案》节目中所说,这个谜团的“原因是我们对这一组图像,现在研究得还不够,而且没有把它透彻地研究清楚”。央视国际《探索发现》,2003年,第242期,《虞弘墓》下,2003年12月12日,2.39分18秒-25秒。
    ①关十间裙,详见万芳:《考古所见晋唐时期间裙研究》,《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2期。
    ①张庆捷:《太原隋代虞弘墓图像中的波斯文化因素》,收入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65页。
    ②孙机:《从幞头到头巾》,载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08页。
    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51页。
    ①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57页。
    ②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60-65页。
    ①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摸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09页。
    ②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54-55页。
    ①包铭新主编:《西域异服:丝绸之路出土古代服饰复原研究》,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6页。
    ①黄能馥、陈娟娟:《中国历代服饰艺术》,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年,第151页。
    ②林圣智:《北朝晚期汉地粟特人葬具与北魏墓葬文化——以北齐安阳石棺床为主的考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一本第三分,2010年,第533页。
    ①葛承雍:《袄教圣火艺术的新发现——隋代安备墓文物初探》,《美术研究》,2009年第3期,第16-17页。
    ②[日]影山悦子:《粟特人在龟兹:从考古和图像学角度来研究》,毛民译,《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92页。
    ①详见张小贵:《考古所见的“派提达那”与入华袄教的火崇拜》,载张小贵:《中古华化袄教考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06-120页。
    ②张小贵:《中古华化袄教考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101页。
    ③冯恩学:《下颌托——一个被忽视的袄教文化遗物》,《考古》,2011年第2期,第63页。
    ④[法]雷奈·格鲁塞:《东方的文明》,常任侠、袁音译,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84-85页。
    ⑤张庆捷:《太原隋代虞弘墓图像中的波斯文化因素》,收入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69-470页。
    ①[法]德凯琳(Catherine Delacour),黎北岚(Penelope Riboud):《巴黎吉美博物馆展围屏石榻上刻绘的宴饮和宗教题材》,施纯琳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15页。
    ②该类型胡服对隋唐中原服饰文化产生了广泛影响。详见万芳:《唐代胡俑“袍”的领型》,樊英峰主编,《乾陵文化研究(四):丝路胡人与唐代文化交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第123-130页。
    ③关于粟特和突厥服饰研究,参看俄罗斯学者Sergey A.Yatsenko相关成果。Sergey A. Yatsenko. The Late Sogdian Costume (the 5th-8th cc. AD), Eran ud Aneran:Studies presented to Boris Ilich Marshak on the Occasion of His 70th Birthday, Compareti, Raffetta, Scarcia (ed) Edit, Venice,2006网络版见:http://www.transoxiana.org/Eran/Articles/yatsenko.html.2004-7-24/2011-4-5. Sergey A.Yatsenko. Costume of the Early Turks in Chinese Art of the 6th-7th CC.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编,《吐鲁番学研究:第三届叶鲁番学暨欧亚游牧民族的起源与迁徙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78-189页。
    ④[俄]B.A.李特文斯基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三卷),马小鹤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第211页。
    ⑤[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 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114页。
    ⑥[俄]B.A.李特文斯基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三卷),马小鹤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第211页。
    ⑦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周康业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6期,第16-17页。
    ⑧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63页。
    ①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市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3期,第19页。
    ②[伊朗]贾利尔·杜斯特哈赫选编:《阿维斯塔——琐罗亚斯德教圣书》,元文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91页。“神圣腰带”指琐罗亚斯德教信徒系在腰间的用七十二根白羊毛线编织而成的腰带,被称为“科什蒂”(Koshti)或“科斯蒂”(Kosti),七十二根白羊毛线含有教徒奉《亚斯纳》七十二章为圭臬的寓意。
    ③《闻迪达德》18.53、18.32分别见J. Darmesteter, Le Zend-Avesta, Paris:A. Maisonneuve,1960年重印本,第2卷,第251、248页。转引白张广达:《唐代祆教图像再考》,张广达,《文本、图象与文化流传》,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82页。
    ④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64页。
    ⑤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从(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26-227页。
    ①[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222页。
    ②张庆捷:《太原隋代虞弘墓图像中的波斯文化因素》,收入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71-472页。
    ③马希哲:《中国中古时期帔帛的文化史考察》,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④[后秦]鸠摩罗什译经,[隋]智者大师 说,[唐]章安大帅记,朱封鳌 校释:《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417页。
    ⑤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周康业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6期,第16页。
    ①葛承雍:《隋安备墓新出石刻图像的粟特艺术》,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十二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页。
    ②相关研究见荣新江:《女扮男装——唐代前期妇女的性别意识》,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723-750页。同文又见荣新江:《隋唐长安:性别、记忆及其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46页。傅江:《唐代的男装女了像——以墓葬壁画和右椁线画为中心》,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十一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09-226页。钮小雪:《唐代女着男装形象冉考察》,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十二辑,广州:中出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1-82页。
    ①施安昌:《火坛与祭司鸟神:中国古代袄教美术考古手记》,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98页。
    ②姜们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46页。
    ③孙机:《我国早期单层佛塔建筑中的粟特因素》,《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425-433页。
    ④[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849页。
    ⑤蔡鸿生:《中外交流史事考述》,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年,第35页。
    ⑥孙机:《我国早期单层佛塔建筑中的粟特因素》,《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428页。
    ⑦[唐]杜环:《经行纪笺注》,张一纯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5页。
    ⑧孙机:《我国早期单层佛塔建筑中的粟特因素》,《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427页。
    ①[唐]杜环:《经行纪笺注》,张一纯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59页。
    ②[苏]B.斯塔维斯基:《古代中亚艺术》,路远译,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年,第102页。
    ③[苏]B.斯塔维斯基:《古代中亚艺术》,路远译,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年,第102页。
    ④[俄]B.A.李特文斯基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三卷),马小鹤 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第201-203页。
    ⑤[俄] B.A.李特文斯基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三卷),马小鹤 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第204贝。
    ⑥[苏]B.斯塔维斯基:《古代中亚艺术》,路远译,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年,第102页。
    ①葛承雍:《“胡墼”与西域建筑》,《寻根》,2000年第5期。此据葛承雍:《唐韵胡音与外来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25页。
    ②常青:《中华文化通志·建筑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08页。
    ③[唐]杜环:《经行纪笺注》,张一纯 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44页。
    ④关于“平头”,蔡鸿生认为即是平顶,孙机认为是平檐。对照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可知,孙机的观点接近事实,因为粟特故地和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中的屋顶多为圆拱顶,而非平顶。
    ⑤序号均按每面屏风或壁部从左至右顺序排列。
    ①据学者研究,这种斗拱和补间人字拱相结合,并饰有莲瓣纹或忍冬纹的形式到唐代仍在沿用。详见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275页。
    ①285窟见《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第一卷,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40-143图。305窟见《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第二卷,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22图。
    ②荣新江:《Miho美术馆粟特石棺屏风的图像及其组合》,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四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4页。
    ③孙机:《我国早期单层佛塔建筑中的粟特因素》,《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428页。
    ④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90-91页
    ⑤葛承雍:《丝路商队驼载“穹庐”、“毡帐”辨析》,《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3期,第62页。
    ①荣新江:《Miho美术馆粟特石棺屏风的图像及其组合》,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四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5页。
    ②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82页。
    ③葛承雍:《丝路商队驼载“穹庐”、“毡帐”辨析》,《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3期,第62页。
    ④李永平:《天水出土围屏石榻刻绘图案的内容及相关的几个问题》,《陇右文博》2001年第2期,第28-29页。
    ⑤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64页。
    ⑥孙机:《我国早期单层佛塔建筑中的粟特因素》,《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宿 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429页。
    ①《北史》卷九十七载嚈哒国:“众可有十万,无城邑,依随水草,以毡为屋,夏迁凉土,冬逐暖处。”:《北史》卷九十九载突厥“其俗:被发左衽,穹庐毡帐,随逐水草迁徙,以畜牧射猎为事。”分别见[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231、3287页。
    ②[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 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41页。
    ③[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 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43页。
    ①[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14页。
    ②孙机:《我国早期单层佛塔建筑中的粟特因素》,《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429页。
    ①王自力:《唐代狩猎俑与狩猎活动》,《收藏家》,2004年第1期。葛承雍:《唐代狩猎俑中的胡人猎师形象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10年第6期。
    ②孙机:《猎豹》,《收藏家》,1998年第1期。张广达:《唐代的豹猎——文化传播的一个实例》,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七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7-204页。收入张广达:《文本、图象与文化流传》,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3-50页。
    ①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22-23页。
    ②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35-36页。
    ①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市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3期,第11页。
    ①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33页。
    ②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34页。
    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48-149页。
    ①[匈牙利]雅诺什·哈尔马塔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二卷),徐文堪、芮传明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第29页。
    ②[埃及]尼阿玛特·伊斯梅尔·阿拉姆:《中东艺术史·古代》,朱威烈、郭黎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241页。
    ①[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812页。
    ①[俄]B.A.李特文斯基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三卷),马小鹤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第132页。
    ②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12页。
    ③[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孙毓棠、谢方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7页。
    ①[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54页。
    ②[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54-55页。
    ③陈兆复:《中国岩画发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74页。
    ④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第160-161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2页。
    ②汪宁生:《说田猎》,收入汪宁生:《汪宁生论著萃编》,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67贝。
    ③波斯和粟特故地的搏斗图像对入华粟特人墓葬搏斗图像影响很大,详见本章第四节。
    ④作者认为入华粟特人葬具和吐蕃棺板的狩猎图像与波斯狩猎图像具有“相同的艺术意趣与图像风格”,见霍巍:《西域风格与唐风染化——中古时期吐蕃与粟特人的棺板装饰传统试析》,《敦煌学辑刊》, 2007年第1期,第83页。只要我们细加推敲可知,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第一,如果我们将狩猎图像(广义)细分为狩猎(狭义)和搏斗两种。很显然,波斯多搏斗而少狩猎;而中国北朝以前传统刚好相反。齐东方《虞弘墓人兽搏斗图像及其文化属性》(《文物》,2006年第8期,第78-84页)一文强调的就是虞弘墓葬对于波斯搏斗传统而非狩猎传统的继承。第二,如上文统计表所列,入华粟特人葬具的狩猎图像明显多于搏斗。第三,从所处历史时期上来看,虽然绘有狩猎图像的青海吐蕃棺板(八世纪中期)比萨珊波斯帝王狩猎(实多为搏斗)银盘(三世纪至七世纪中期)和刻绘有狩猎、搏斗图像的入华粟特人葬具(六世纪下半叶)为晚,但这并不能成为前者受到后一者影响的证据。因为在接下来的历史进程中,后二者的狩猎和搏斗图像都明显地趋于衰微甚至消失。
    ①刘美云、魏海清:《狩猎习俗对北魏前期政权的影响》,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23页。
    ②[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293页。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257页。
    ④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388页。
    ⑤李炳海:《民族融合与中国古代文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48页。
    ⑥荣新江认为:“按照我对安伽围屏图像程序的解读,在两幅粟特人与突厥人一起狩猎图的后面,是一幅粟特萨保和突厥首领在虎皮帐篷内的宴饮图,他们大概就是一边吃着刚刚共同猎获的猎味,一边大口喝酒,观赏着帐前的乐舞。”荣新江:《四海为家——粟特首领墓葬所见粟特人的多元文化》,《上海文博》,2004年第4期,第90页。
    ①这是马尔沙克在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提出的。见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67页。
    ②荣新江:《四海为家——粟特首领墓葬所见粟特人的多元文化》,《上海文博》,2004年第4期,第90页。
    ③齐东方:《虞弘基人兽搏斗图像及其文化属性》,《文物》,2006年第8期,第78页。
    ①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03-104页。
    ②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04-105页。
    ①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11-112页。
    ②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03贞。
    ①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10-111页。
    ②[俄]马尔沙克:《公元6世纪下半叶中国艺术所见粟特主题》,马建译,《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汉唐考古》,第336页。
    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17页。
    ④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43页。
    ⑤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28页。
    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36页。
    ①[埃及]尼阿玛特·伊斯梅尔·阿拉姆:《中东艺术史·古代》,朱威烈、郭黎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233页。
    ①齐东方:《虞弘墓人兽搏斗图像及其文化属性》,《文物》,2006年第8期,第80页。
    ②罗世平、齐东方:《波斯和伊斯兰美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2-83页。
    ①例如:《列王咏》中记载萨珊国王白赫兰五世骑着一头赛驼,身边只跟随一名叫Azada的希腊女乐师出去打猎,遇到两只瞪羚。Azada恳求道:“如同狮子一样英勇的王子殿下,真正的勇士是不追捕瞪羚的。您能用您的箭把母羊变成公羊,把公羊变成母羊吗?”白赫兰五世从箭囊抽出双头箭,一箭就射掉了飞奔中的公羊的角,然后又射了两只箭插在母羊头顶。这件银盘的圈足内有巴列维语铭文,第一行铭文"tahmagdast" (having a mightyhand),意为“伟力之手”,可能是对拥有者的敬称。参见Prudence OliverHarper,The royalhunter, The Asia Society, Inc.1978, No.12, p48转引自齐东方:《虞弘墓人兽搏斗图像及其文化属性》,《文物》,2006年第8期,第83页注6。
    ②[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111页。
    ③[苏]B.斯塔维斯基:《古代中亚艺术》,路远译,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年,第110页。
    ①[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62页。
    ②[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57-58页。
    ①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34-135页。
    ②[俄]马尔沙克:《公元6世纪下半叶中国艺术所见粟特主题》,马建译,《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汉唐考古》,第336页。齐东方:《虞弘墓人兽搏斗图像及其文化属性》,《文物》,2006年第8期,第80页。
    ③ B. I. Marshak, Sogdiiskoe serebro. Ocherki po vostochnoi torevtike, Moscow:Izd-vo "Nauka", GI. red. vostochn. lit-ry,1971, T30, Fig.9但列姆佩却将其定为9-10世纪,认为该盘可能是藏于艾米尔塔什的巴达赫尚古代艾米尔文物。见[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121页。
    ④[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114页。
    ①齐东方:《虞弘墓人兽搏斗图像及其文化属性》,《文物》,2006年第8期,第81-82页。
    ②齐东方:《虞弘墓人兽搏斗图像及其文化属性》,《文物》,2006年第8期,第81-82页。
    ③例如,在作者与罗世平一本合著中,认为“骑马转身射箭的姿势,一般称为波斯射法。”罗世平、齐东方:《波斯和伊斯兰美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2页。根据本文所列汉代画像石搏斗图像可知,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①[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111页。
    ②[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13-14页。
    ③[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139页。
    ④[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111页。
    ⑤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49页。
    ⑥[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116页。
    ①[俄]B.A.李特文斯基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三卷),马小鹤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第233页。
    ②[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70页。
    ①详见本文第一章第四节《唐代入华粟特人墓葬及图像程序》。
    ①安伽墓主遗骨位于甬道内,可能属于二次葬,笔者推测安伽第一次埋葬时应该和康业一样,位于石榻上。
    ②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64页。
    ③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28、315-316页。
    ①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49页。
    ②万毅:《巴黎吉美博物馆展胡人石棺床图像试探》,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十二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8页。
    ①详见本文第一章第一节相关部分。
    ②详见本文第一章第一节相关部分。
    ①[苏]B.斯塔维斯基:《古代中亚艺术》,路远译,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年,第112页。
    ①[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 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70页。
    ①[俄]亚·伊·科索拉波夫、鲍·伊·马尔沙克:《中亚壁画——艺术史与实验研究(上)》,杨军涛译,《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73页。
    ①[加拿大]盛余韵(Angela SHENG):《从石到丝:公元475-650年前后粟特、鲜卑、汉、朝鲜与日本等各民族间葬具的文化转换》,张小贵译,《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24-364页。[美]郑如珀:《再论石材——以北朝墓葬为中心》,莫阳 译,[美]巫鸿、郑岩主编,《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一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191-204页。
    ②[日]岩城见一:《感性论——为了被开放的经验理论》,王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5页。
    ③[日]岩城见一:《感性论——为了被开放的经验理论》,王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0-31页。
    ①[美]巫鸿:《“玉衣”或“玉人”?——满城汉墓与汉代墓葬艺术中的质料象征意义》,载[美]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李清泉、郑岩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5页。
    ②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以陕北、晋西北地区为中心》,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80页。
    ③贺西林:《北朝画像石葬具的发现与研究》,[美]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341-373页。
    ①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53贝。
    ②[唐]魏征、令狐德菜:《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850页。
    ③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35贝。
    ①葛承雍:《袄教圣火艺术的新发现——隋代安备墓文物初探》,《美术研究》,2009年第3期,第14页。
    ②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52页。
    ③毕波:《中古中国的粟特胡人——以长安为中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3贝。
    ④[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49页。
    ⑤毕波:《中古中国的粟特胡人——以长安为中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5页。
    ①滕固:《南阳汉画像石刻之历史的及风格的考察》,沈宁编,《滕固艺术文集》,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291-292页。
    ②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27-39页。
    ③即直接在石面上用阴线条刻出图像。这种作品的最大特点,是画像表面没有凹凸,物象与余白在一个平面上。因对石面的处理方法不同,这种技法有两种表现形式。A.平面阴线刻,即在磨制平滑的石面上用阴线刻出图像。B.凿纹地阴线刻,即余白面留有平行凿纹的阴线刻技法。
    ④所谓凹面线刻,就是在石面上沿物象的轮廓线将物象面削低,使物象面呈略低于余白面的凹面,物象细部以阴线来表现的雕刻技法。这种技法也有两种表现形式。A.凿纹地凹面线刻,即先用凿、錾等工具以平行凿纹将石面打制平整,再于其上加刻图像。B.平地凹面线刻,即余白面为平面的凹面线刻。
    ⑤这是一种与凹面线刻截然相反的雕刻技法,即在磨平的石面上,将物象以外的余白面削低,使物象面呈平面凸起,物象细部再用阴线加以表现。由于余白面的处理方法和图像细部的表现方法不同,这种技法至少有三种表现形式。A.凿纹减地凸面线刻。即图像细部用阴刻线条来表现,余白面为减地时留下的细密平行凿纹。B.铲地凸面线刻,即将物象外的余白面铲低成平面,使物象面呈平面凸起,物象细部用阴线刻出。C.铲地凸面刻。即将余白面铲低成平面,物象细部小用阴刻线条,而由画工用墨线来描绘的凸面线刻技法。
    ⑥这是一种物象浮起较低,物象细部用阴线刻来表现的浮雕技法。A.凿纹地浅浮雕,即余白面上留有减地平行凿纹的浅浮雕技法。B.平地浅浮雕,即将余白面铲成平地的浅浮雕。
    ⑦这是一种铲地较深、物象浮起很高、物象细部也根据立体表现的原则用不同的凹凸来刻画的浮雕技法。这类作品,因具有较强烈的立体感,一般多配置在门扉或门楣等比较醒目的位置。
    ①这是一种在高浮雕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物象的某些部位镂空,使物象接近于圆雕的浮雕技法。
    ②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27贝。
    ③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326页。
    ①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81-502页。
    ②[俄]亚·伊·科索拉波夫、鲍·伊·马尔沙克:《中亚壁画——艺术史与实验研究(上)》,杨军涛译,《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73页。
    ① G.A.Pugachenkova, The Form and Style of Sogdian Ossuaries, Bulletin of the Asia Institute, new series, 8 (The Archaeology and Art of Central Asia. Studies from the Former Soviet Union),1996. pp.227-243荣新江:《中古中国與外来文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316页。
    ②张庆捷:《民族汇聚與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攷古学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32页。
    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周康业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6期,第19页。
    ④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市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3期,第8页。
    ①杨军凯:《论西安北周凉州萨保史君石堂的图像程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编,《西安文物考古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5页。
    ②天水市博物馆:《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考古》,1992年第1期,第47页。
    ③天水市博物馆:《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考古》,1992年第1期,第47页。
    ④[法]德凯琳(Catherine Delacour),黎北岚(P6n6lope Riboud):《巴黎吉美博物馆展围屏石榻上刻绘的宴饮和宗教题材》,施纯琳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08-109页。
    ⑤“从现有掌握的墓葬资料推断,从西汉中期汉代画像石墓的产生到东汉晚期汉画像石的衰亡,数百年间,表面施彩的艺术处理手法一直伴随始终。目前全国已出土的画像石数量近万,如果上述少量施彩画像石能够应验‘管中窥豹’的话,那么,由此可以推断出汉画像石的原貌,应是经过彩绘的,表面彩绘应是汉代画像石制作的最后工序,也就是说,只有完成表面彩绘后,方能达到画像石墓原设计的效果。”见闪彬:《浅论汉画像石的彩绘现象》,顾森、邵泽水主编,《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26页。
    ⑥将色彩均匀地涂抹于画面,特征是色彩均匀、统一。杨絮飞:《汉画像石造型艺术》,开封:河南 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1页。
    ①将色彩一层又一层地涂抹于画面。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用较浓重的矿物色涂在已经风干的底层色彩上,后来的色彩会覆盖底层的部分色彩,从而出现一种新的混合色效果;二是“罩色”,两种先后涂抹的色彩相互影响,产生出一种新的色彩。杨絮飞:《汉画像石造型艺术》,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1页。
    ②是一种使色彩由浓到淡——明暗渐变的施彩方法,特征是有利于表现形象更为丰富的明暗和体积关系。杨絮飞:《汉画像石造型艺术》,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1页。
    ③指的是先用墨线勾勒出形象的轮廓,然后再用平涂方法施色。也可把墨线勾勒称为“骨”,平涂施色称为“肉”。 杨絮飞:《汉画像石造型艺术》,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1页。
    ④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以陕北、晋西北地区为中心》,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91页。
    ⑤[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70页。
    ⑥[俄]亚·伊·科索拉波夫、鲍·伊·马尔沙克:《中亚壁画——艺术史与实验研究(上)》,杨军涛译,《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73页。
    ①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周康业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6期,第15页。
    ①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周康业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6期,第19页。
    ②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17页。
    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市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3期,第7页。
    ④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17页。
    ⑤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市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3期,第7页。
    ①[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12-13页。
    ①[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13页。
    ②联珠纹的研究成果较多,重要者如下:薄小莹:《吐鲁番地区发现的联珠纹织物》,北京大学考古系编,《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1952-1982》,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311-340页。收入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考古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31-551页。尚刚:《唐代工艺美术史》,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68-79页。王怡璇:《联珠纹样与唐代纺织纹饰研究》,台南艺术学院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荣新江:《略谈徐显秀墓壁画上的菩萨联珠纹》,《文物》,2003年第10期。Matteo Compareti, The Sasanian and the Sogdian "Pearl Roundel" Design:Remarks on an Iranian Decorative Pattern,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六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9-272页。韩香:《西安出土文物中所见中西亚风格的联珠纹饰》,载韩香:《隋唐长安与中亚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68-281页。陈彦妹:《六世纪中后期的中国联珠纹织物》,《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1期。王晓娟:《北朝联珠纹样探微》,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宝珠纹如:[韩]苏铉淑:《墓葬艺术中的宝珠纹》,载[韩]苏铉淑:《东魏北齐庄严纹样研究——以佛教石造像及墓葬壁画为中心》,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第215-245页。
    ③如韩香认为:“这种联珠纹饰(笔者按,指一重或多重的联珠或联珠圈纹装饰)如此盛行,恐怕与古代伊朗人的宇宙观及宗教思想不无关系。古伊朗人认为至高无上的权威来自于天空,连续的圆珠代表太阳与月亮的光轮,联珠圆环代表宇宙的圆环,故琐罗亚斯德教的主神阿胡拉·玛兹达授予波斯帝王的象征王权的圆轮,亦是由联珠构成的圆环。联珠纹的出现显然是与西亚人对光明的崇拜有关,即与琐罗亚斯德教(在:中国称为‘袄教’)的宗教特点有关。”韩香:《隋唐长安与中亚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74页。
    ④关于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装饰纹样象征意义的表达和实现的程度,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⑤[德]阿洛瓦·里格尔:《风格问题——装饰艺术史的基础》,刘景联、李薇蔓译,邵宏 校,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第28页。
    ⑥[韩j苏铉淑:《东魏北齐庄严纹样研究——以佛教石造像及墓葬壁画为中心》,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第180-214页。缪哲:《以图证史的陷阱》,《读书》,2005年第2期。
    ①如果存在的话,有如今天人们在家里供奉的死者照片,后人会在某些节目或重要日子里烧香祭祀。
    ①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90-195页。李梅田:《魏晋北朝墓葬的考古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87-190贝。李星明:《唐代墓室壁画研究》,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155-156页。
    ①扬之水:《象舆——兼论青州傅家北齐画像石中的“象戏图”》,《中国文化》,2011年第1期。
    ①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90-191贝。申秦雁:《唐永泰公主墓壁画<胡人备马图>及相关问题》,樊英峰主编,《乾陵文化研究(四):丝路胡人与唐代文化交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第70-76页。
    ①[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70页。
    ①[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14页。
    ②[俄]马尔沙克:《公元6世纪下半叶中国艺术所见粟特主题》,马建译,《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汉唐考古》,第338页。
    ③荣新江:《四海为家——粟特首领墓葬所见粟特人的多元文化》,《上海文博》,2004年第4期。
    ④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325页。又指出:“生成于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波斯祆教艺术,经过在粟特地区的变异,这一变异融合了波斯艺术、印度艺术、粟特本土艺术、草原及嚈哒艺术等多种因子,在来到敦煌以后,又和汉地艺术交流,于是,在敦煌白画中产生了线描的、着汉装的四臂娜娜女神这一奇葩。”见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269-270页。
    ⑤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50-452页。张庆捷还概括出各个葬具的整体特色:“虞弘墓石堂图像表面简单,但内涵复杂;安伽墓石床榻图像似乎是最完整的粟特聚落生活画卷;史君墓石堂图像包含的宗教因素较多;美秀石床榻图像表现的游牧民族色彩最浓:安阳石床榻图像反映的是大首领和大庄园主的威风和气派,是敦煌文书里记载的长安巨富粟特人史婆陀的生活画像写照:康业基石床榻图像的汉化成分已经很多,与洛阳等地北朝时期的石葬具线刻画像有许多相似之处;吉美博物馆展出品的内涵比较奇异,据研究者认为,是印度教的因素居多的缘故。佛利尔艺术馆的底座工艺精细,构图很美,但是中部两大两小站在莲蓬之上,身着菩萨装的四个人,还有中间莲瓣上托花蕾的形状,都表示出较强的佛教色彩。”见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47-448页。
    ①关于儒教是否属于宗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可以参见加润国:《儒教研究的世纪回顾与望——关于儒教问题的研究报告》,曹中建主编,《中国宗教研究年鉴(2001-2002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邢东田:《1978-2000年中国的儒教研究:学术回顾与思考》,《学术界》,2003年第2期。
    ①“康僧会——曹小兴——廉昕(晋画家,外国胡人)——曹仲达,代表了3至6世纪的中国粟特画 派。曹家样是中国化了的粟特画派的产物。”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325页。
    ①“北齐安阳石棺床所见入华粟特人的袄教美术,如画像石中人物造型‘其体稠叠,衣服紧窄’,‘衣服贴体,如出水中’,这种风格就是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所说的‘曹衣出水’的曹家样,而曹家样即属于昭武九姓中曹国粟特人在华开创的画派。”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327页。
    ②“总上看来,从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分析,安阳所出北齐石棺床画像石在风格上具有‘多元’的因素:首先,它具有继承北魏洛阳美术主流的响堂山石窟所体现的北齐‘标准样式’的元素,其次具有杨子华一派宫廷画派的富丽气象和南朝风格,此外更具有与粟特画派及南朝风格有关的曹仲达曹家样的风格。”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62页。
    ③“入华祆教美术中,除有安阳所代表的北齐系曹家样之外,还有西安北周安伽墓和Miho画像石所代表的北周系风格。”“在西安北周安伽墓画像石、太原隋虞弘墓画像石和Miho北朝石屏风画像石中,从其人物丰颐的造型和洗练的线刻可以看出‘张家样’的余韵。”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93页。
    ④如张同标认为: “所谓‘曹衣出水’在绘画史上只是一个以讹传讹子虚乌有的美好故事……曹仲达只是一名祖籍曹国,却生长在中原,可能是师承中国画作风的画家。”张同标:《曹衣出水考辨》,收入张同标:《如是我闻》,香港:华夏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第17页。
    ⑤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306页。
    ⑥《图画见闻志》卷一“论曹吴体法”条载:“谓唐吴道子曰吴,吴之笔,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故后辈称之曰: ‘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十安澜编:《画史从书》第一册,《图画见闻志》,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10页。
    ⑦作为与笔者观点相类似的例了,可参看:老戥:《北齐徐显秀墓壁画管见》,《国画家》,2006年第4期,第78-79页。
    ①[唐]魏征、令狐德菜:《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331页。
    ②[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55页。
    ③毕波:《中古中国的粟特胡人——以长安为中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6页。
    ④[日]冈村繁译注: 《历代名画记译注》,俞慰刚译,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89页。
    ①[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13-14页。
    ①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251页。
    ②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义物出版社,2002年,第251页。
    ①刘未:《魏晋南北朝图像资料中的伞扇仪仗》,《东南文化》,2005年第3期。王乐、赵丰:《敦煌伞盖的材料和形制研究》,《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2期。
    ①[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687页。
    ②罗新:《北朝墓志丛札(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编,何顺果、房德邻主编,《北大史学》第九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63页。
    ①李星明:《唐代墓室壁画研究》,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167-170页。
    ①[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王利器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21页。
    ②[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45-146页。
    ③毕波:《中古中国的粟特胡人——以长安为中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4页。
    ④“北周社会上下虽然也存在着胡化问题,但远远没有达到北齐那种地步,北周社会对于胡人的态度,无论是褒是贬,也都不太明确。”见毕波:《中古中国的粟特胡人——以长安为中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5页。
    ⑤[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55页。
    ⑥[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54页。
    ⑦[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685页。
    ⑧[唐]玄奘,辩机:《大唐西域记校注》,季羡林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72页。玄奘对于粟特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的较低评价,可能与玄奘自己的佛教徒身份及粟特人较少崇信佛教有关。
    ⑨[唐]元稹:《元稹集》,冀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2页。
    ①详细讨论见:葛承雍:《唐宋时代的胡姬与吴姬》,《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3期,收入葛承雍《唐韵胡音与外来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78-91页。
    ①[唐]元稹:《元稹集》,冀勤 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2页。
    ①葛承雍:《袄教圣火艺术的新发现——隋代安备墓文物初探》,《美术研究》,2009年第3期,第14页。
    ②葛承雍:《袄教圣火艺术的新发现——隋代安备墓文物初探》,《美术研究》,2009年第3期,第15页。
    ③“汉画像石题材内容的分类,只能遵循这种宇宙观念,分为天上世界的内容、仙人世界的内容、人间现实世界的内容、地下鬼魂世界的内容等四大类。其中,表现现实人间世界与地下鬼魂世界关系的祠(墓)主受祭图、表现现实人间世界与昆仑山仙人世界关系的升仙图,是汉画像石中最富情趣、最具人性的题材内容。”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62页。
    ①荣新江:《四海为家——粟特首领墓葬所见粟特人的多元文化》,《上海文博》,2004年第4期,第91页。
    ②[俄]马尔沙克:《公元6世纪下半叶中国艺术所见粟特主题》,马建 译,《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汉唐考古》,第339页。
    ③孙机:《唐李寿石椁线刻<侍女图>、(乐舞图>散记(上)》,《文物》,1996年第5期。孙机:《唐李寿石椁线刻<侍女图>、<乐舞图>散记(下)》,《文物》,1996年第6期。以《唐·李寿石椁线刻<侍女图>、(乐舞图>散记》为题收入孙机:《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长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98-250页。
    ④李星明:《唐代墓室壁画研究》,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167-170页。
    Osvald Siren, Chinese Sculpture from the Fifth to the Fourteenth Century, London, E. Benn, limited,1925.
    Gustina Scaglia, Central Asians on a Northern Ch'I Gate Shrine, Artibus Asiae, Institute of Fine Arts, Vol.ⅩⅪ 1, New York University,1958, pp.9-28.
    Judith A.Lerner, Central Asians in Sixth-Century China:A Zoroastrian Funerary Rite, Iranica Antiqua, Vol.ⅩⅩⅩ,1995. pp.179-190.
    姜伯勤:《安阳北齐石棺床画像石的图像考察与入华粟特人的袄教美术》,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一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1-186页。收入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33-62页。
    施安昌:《北齐粟特贵族墓石刻考——故宫博物院藏建筑型盛骨瓮初探》,《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第2期。收入施安昌:《善本碑帖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第371-382页;施安昌:《火坛与祭司鸟神:中国古代祆教美术考古手记》,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89-99页。
    Judith A.Lerner, Aspects of Assimilation:The Funerary Practices and Furnishing of Central Asians in China, Sino-platonic papers,168, Philadelphia, Dec.2005.
    林圣智:《北朝晚期汉地粟特人葬具与北魏墓葬文化——以北齐安阳石棺床为主的考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一本第三分,2010年,第513-596页。
    Annette L.Juliano, Northern Dynasties:A Perspective, J.J.Lally & Co.,Chinese Archaic Bronzes, Sculpture and works of Art, June 2 to June 27,1992, New York. pp.1-17.
    Watt,James C.Y., Three Panels with Relief Carving, Ancient Art from the Shumei Family Collection, New York: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1996, pp.142-145.
    Annette L.Juliano and Judith A.Lerner, Cultural Crossroads:Central Asian and Chinese Entertainers on the Miho Funerary Couch, Orientations, Oct.1997中译本:[美]安尼塔·朱里安诺、朱迪斯·勒内:《文化融合:美穗(Miho)博物馆藏墓葬石榻上的中亚和中国乐伎》,周晶译,周伟洲主编,《西北民族论丛》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75-287页。
    Annette L.Juliano, Judith A.Lerner. Eleven Panels and Two Gate Towers with Relief Carvings from a Funerary Couch,《Miho Museum. South wing/南馆图录》,Miho Museum,1997.中译本:[美]乐仲迪:《日本美穗博物院藏中国十一围屏双塔柱门石榻》,苏银梅译,《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Annette L.Juliano, Judith A.Lerner. The Miho Couch Revisited in Light of Recent Discoveries, Orientations, Oct.2001中译本:[美]安尼塔·朱里安诺、朱迪斯·勒内:《根据新近的发现对美穗(Miho)石榻的再认识》,陈永耘译,周伟洲主编,《西北民族论丛》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88-305页。
    姜伯勤:《图像证史:华粟特人祆教艺术与中华礼制艺术的互动——MIHO博物馆所藏北朝画像石研究》,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三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41-259页。收入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77-94页。
    Martha L.Carter, Notes on Two Chinese Stone Funerary Bed Bases with Zoroastrian Symbolism, Iran. Questions et Connaissances, Vol. Ⅰ:La Periode ancienne (Studia Iranica.cahier 25), texts reunis par Philip Huyse, Paris,2002.
    荣新江:《Miho美术馆粟特石棺屏风的图像及其组合》,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四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9-221页。
    B.L.Marshak, The Miho Couch and the Other Sino-Sogdian Works of Art of the Second Half of the 6th Century, Miho Museum研究纪要,4号,财团法人秀明文化财团,滋贺,2004,pp.16-31.
    Valentina I.Raspopova, Life and Artistic Conventions in the Reliefs of the Miho Couch, Miho Museum研究纪要,4号,财团法人秀明文化财团,滋贺,2004,pp.43-57.
    山东省益都县博物馆,夏名采:《益都北齐石室墓线刻画像》,《文物》,1985年第10期。
    夏名采:《丝路风雨——记北齐线刻画像》,夏名采主编,《青州市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内部发行),青州,1995年,第144-149页。
    夏名采:《青州傅家北齐画像补遗》,《文物》,2001年第5期。
    郑岩:《青州北齐画像石与入华粟特人美术——虞弘墓等考古新发现的启示》,[美]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73-109页。以《青州傅家北齐画像石与入华祆教美术》为题收入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236-284页。
    姜伯勤:《青州傅家北齐画像石袄教图像的象征意义——与粟特壁画的比较研 究》,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五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9-188页。收入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63-76页。
    郝青松:《形式的流传与意义迁移——青州傅家北齐画像石的主题和风格研究》,天津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邱枫:《山东青州傅家画像石艺术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扬之水:《象舆——兼论青州傅家北齐画像石中的“象戏图”》,《中国文化》,2011年第1期。
    马冬:《青州傅家画像石(商谈图>服饰文化研究》,《华夏考古》,2011年第3期。
    程林泉,张翔宇:《西安北郊再次发现北周粟特人墓葬》,《中国文物报》,2004年11月24日,第一版。
    孟西安:《西安再次发现北周粟特人墓葬证实:千年前长安已是国际性都市》,《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11月25日,第七版。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周康业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6期。程林泉等:《北周康业墓志考略》,《文物》,2008年第6期。
    郑岩:《北周康业墓石榻画像札记》,《文物》,2008年第11期。
    吕蒙,张利芹:《北周<康业墓志>释文校正》,《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郑岩:《逝者的“面具”——再论北周康业墓石棺床画像》,《美苑》,2010年第2期;又见[美]巫鸿、郑岩主编,《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一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219-244页。
    尹申平、邢福来、李明:《罕见北周贴金浅浮雕围屏石榻面世》,《中国文物报》,2000年8月13日,第一版。
    李明:《奇绝安伽墓》,《中国文物报》,2000年8月30日,第一版。
    邢福来:《北周安伽墓出土贴金彩绘石刻说明》,《中国文物报》,2000年8月30日,第一版。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郊北周安伽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6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发现的北周安伽墓》,《文物》,2001年第1期。
    韩伟:《北周安伽墓围屏石榻之相关问题浅见》,《文物》,2001年第1期。收入
    韩伟:《磨砚书稿:韩伟考古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05-120 贝。
    葛承雍:《中亚粟特胡名“伽”字考证》,饶宗颐主编,《华学》第六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收入葛承雍:《唐韵胡音与外来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42-348页。
    姜伯勤:《西安北周萨宝安伽墓图像研究——北周安伽墓画像石图像所见伊兰文化、突厥文化及其与中原文化的互动与交融》,饶宗颐主编,《华学》第五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37页。以《西安北周萨宝安伽墓图像研究——伊兰文化、突厥文化及其与中原文化的互动与交融》为题收入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95-120页。
    刘文锁:《(安伽墓志>与“关中本位政策”》,《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Rong Xinjiang, The Illustrative Sequence on An Jia's Screen:A Depiction of the Daily Life of a Sabao, Orientations, February 2003, pp.32-35.
    杨坤:《“北周安伽墓门额石刻图案”摭隐》,《中国文物报》,2004年7月2日,第七版。
    林悟殊:《西安北周安伽墓葬式的再思考》,《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
    荣新江:《金樽美酒醉他乡——从安伽墓看粟特物质文化的东渐》,《文物天地》,2005年第1期。
    沈睿文:《夷俗并从——安伽墓和北朝烧物葬》,《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4期。
    荣新江:《有关北周同州萨保安伽墓的几个问题》,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26-139页。
    邢福来:《安伽墓石刻的艺术特点及墓葬发掘的意义》,周晓陆主编,《艺术考古:中国艺术与考古研究所成立纪念文集》,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年,第136-141页。
    荣新江:《金樽美酒醉他乡——从安伽墓看粟特物质文化的东渐(增订稿)》,赵丰编,《丝绸之路:艺术与生活》,香港:艺纱堂/服饰出版,2007年,第19-24页。
    邢福来:《从安伽墓说起——略论入华粟特人的葬俗》,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新果集:庆祝林沄先生七十华诞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482-487页。
    杨军凯:《关于祆教的第三次重大发现——西安北周萨宝史君墓》,《文物天地》, 2003年第11期。
    杨军凯:《北周史君墓石椁东壁浮雕图像初探》,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五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9-198页。
    Frantz Grenet and Penelope Riboud, A Reflection of the Hephtalite Empire:The Biographical Narrative in the Reliefs of the Tomb of the Sabao Wirkak (494-579), Bulletin of the Asia Institute,17 (2003), pp.133-143.
    Albert E. Dien,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the Tomb of Master Shi, Bulletin of the Asia Institute 17 (2003), pp.105-115.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市北周史君石椁墓》,《考古》,2004年第7期。
    孙福喜:《西安史君墓粟特文、汉文双语题铭汉文考释》,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编,《西安文物考古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84-191页。
    杨军凯:《论西安北周凉州萨保史君石堂的图像程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编,《西安文物考古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2-202页。
    杨军凯:《入华粟特聚落首领墓葬的新发现——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石椁图像初释》,荣新江、张志清主编,《从撒马尔干到长安: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17-26页。
    Frantz GRENET, Penelope RIBOUD, et YANG Junkai, Zoroastrian Scenes on a newly Discovered Sogdian Tomb in Xi'an, Northern China, Studia iranica, vol.33 (2004), pp.273-284.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市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3期。
    杨军凯:《西安北周史君墓石椁图像初探》,《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17页。
    姜伯勤:《北周粟特人史君石堂图像考察》,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七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1-298页。
    孙福喜:《西安史君墓粟特文汉文双语题铭汉文考释》,《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8-25页。
    [日]吉田丰:《西安新出史君墓志的粟特文部分考释》,《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6-42页。
    罗丰:《北周史君墓出土的拜占庭金币仿制品析》,《文物》,2005年第3期。荣新江:《北周史君墓石椁所见之粟特商队》,《文物》,2005年第3期。
    毛民:《史君石堂上所见嚈哒人形象初探》,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 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99-214页。
    Rong Xinjiang, The Sogdian Caravan as Depicted in the Relieves of the Stone Sarcophagus from Shi's Tomb of the Northern Zhou, Chinese Archaeology, vol.6,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2006.12, pp.181-185.
    尹夏清:《北周史君墓石墓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2期。
    郭云艳,曹琳:《关于西安北周史君墓出土金币仿制品的一点补充》,《文博》,2007年第6期。
    Albert E. Dien, The Tomb of the Sogdian Master Shi:Insights into the Life of a Sabao, The Silk Road, Volume 7, Autumn 2009, pp.387-390.
    赵晶:《北周史君墓“四臂守护神”图像的相关研究——兼谈与“天王俑”的关系》,陕西历史博物馆编,《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十六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年,第292-298页。
    Albert E. Dien. The Tomb of the Sogdian Master Shi:Insights into the Life of a Sabao,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编,《吐鲁番学研究:第三届吐鲁番学暨欧亚游牧民族的起源与迁徙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87-390页。
    丁爱博:《粟特人史君墓:萨宝生活管窥》,刘林海译,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编,《吐鲁番学研究:第三届吐鲁番学暨欧亚游牧民族的起源与迁徙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91-393页。
    齐东方:《现实与理想之间——安伽、史君墓石刻图像的思考》,[美]巫鸿、郑岩主编,《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一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205-218页。
    天水市博物馆:《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考古》,1992年第1期。
    李永平:《天水出土围屏石榻刻绘图案的内容及相关的几个问题》,《陇右文博》,2001年第2期。
    姜伯勤:《天水隋石屏风墓胡人“酒如绳”祆祭画像石画像研究》,《敦煌研究》,2003年第1期。收入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55-170页。
    宋莉:《甘肃天水石棺床年代考》,《西北美术》,2006年第1期。
    Catherine Delacour, Penelope Riboud, Lit de pierre, sommeil barbare, Paris, Musee Gumiet,2004.
    [法]黎北岚:《祆神崇拜:中国境内的中亚聚落信仰何种宗教》,毕波、郑文彬译, 《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416-429页。
    [法]德凯琳(Catherine Delacour),黎北岚(Penelope Riboud):《巴黎吉美博物馆展围屏石榻上刻绘的宴饮和宗教题材》,施纯琳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08-125页。
    哈丽娜:《揭秘建国以来我省最大的文物走私涉外案——天水罕见国宝这样“流”向法国》,《兰州晚报》,2008年12月12日,第A21版。
    万毅:《巴黎吉美博物馆展胡人石棺床图像试探》,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十二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38页。
    葛承雍:《袄教圣火艺术的新发现——隋代安备墓文物初探》,《美术研究》,2009年第3期。
    吕建中主编:《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0-121页。
    葛承雍:《隋安备墓新出石刻图像的粟特艺术》,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十二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3页。
    毛阳光:《洛阳新出土隋(安备墓志>考释》,《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5期。
    程书林,郑喜梅,张兴民:《太原清理一罕见隋代墓》,《中国文物报》,1999年10月24日,第一版。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代虞弘墓清理简报》,《文物》,2001年第1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张庆捷:《太原隋代虞弘墓石椁浮雕的初步考察》,[美]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3-28页。
    张庆捷:《(虞弘墓志)中的几个问题》,《文物》,2001年第1期。
    姜伯勤:《隋检校萨宝虞弘墓石椁画像石图像程序试探》,[美]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9-50页。收入
    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21-138页。
    余太山:《鱼国渊源臆说》,《史林》,2002年第3期。又见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 140-147页。
    罗丰:《一件关于柔然民族的重要史料——<隋虞弘墓志>考释》,《文物》,2002年第6期。
    冷焱:《隋代虞弘墓中的<胡腾舞>》,《舞蹈》,2002年第6期。
    姜伯勤:《隋检校萨宝虞弘墓祆教画像石图像的再探讨》,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四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3-198页。收入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39-154页。
    林梅村:《稽胡史迹考——太原新出隋代虞弘墓志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
    张庆捷:《虞弘墓石椁图像整理散记》,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五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9-222页。以《虞弘墓石堂图像整理散记》为题收入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81-502页。
    张庆捷:《虞弘墓石椁图像中的波斯因素》,叶奕良编,《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第三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7-255页。以《太原隋代虞弘墓图像中的波斯文化因素》为题收入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55-480页。
    陈海涛:《胡旋舞、胡腾舞与柘枝舞——对安伽墓与虞弘墓中舞蹈归属的浅析》,《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3期。
    央视国际《探索发现》,2003年,第240-242期,《虞弘墓》上、中、下,2003年12月10-12日。
    周伟洲:《隋虞弘墓志释证》,荣新江、李孝聪主编,《中外关系史:新史料和新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47-257页。
    郭物:《中国袄教艺术中的鱼马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王仲殊先生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667-680页。
    Annette L. Juliano, Converging Traditions in the Imagery of Yu Hong's Sarcophagus: Possible Buddhist Sources, Journal of Inner Asian Art and Archaeology, Volume 1, 2006, pp.29-50.
    杨巨平:《虞弘墓祆教文化内涵试探》,《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3期。
    毕波:《虞弘墓所谓“夫妇宴饮图”辨析》,《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1期。
    杨晓春:《隋<虞弘墓志>所见史事系年考证》,《文物》,2004年第9期。
    齐东方:《虞弘墓人兽搏斗图像及其文化属性》,《文物》,2006年第8期。
    郭平梁:《(虞弘墓志>新考》,《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杨晓春:《隋<虞弘墓志>所见“鱼国”、“尉纥麟城”考》,《西域研究》,2007年第2期。
    麦超美:《从<隋虞弘墓志)看府兵制度的发展》,《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李爱国:《发现虞弘墓》,《中国文化遗产》,2008年第1期。
    张庆捷:《胡商、胡腾舞与入华中亚人——解读虞弘墓》,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北岳文艺出版社,2010年。
    南香红:《楼兰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访文物专家孟凡人》,《南方周末》,2003年3月27日,第六版。
    李文儒:《墓室空留七彩画》,《文物天地》,2003年第4期。
    李青、高占盈:《楼兰古墓粟特壁画艺术之新发现》,《西北美术》,2004年第3期。
    李青:《新发现罗布淖尔粟特墓壁画》、《新发现罗布淖尔粟特墓壁画艺术》、《罗布淖尔粟特墓形制与葬俗》,分别载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综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59-361,400-410,527-529页。
    孟凡人:《楼兰考古学的重要性与开展楼兰考古工作的紧迫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可行性》,2003年楼兰学术研讨会论文,并见何德修主编:《缤纷楼兰》,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79页。
    宁夏固原博物馆,韩兆民、韩孔乐:《宁夏固原唐史道德墓清理简报》,《文物》,1985年第11期。
    赵超:《对史道德墓志及其族属的一点看法》,《文物》,1986年第12期。
    罗丰:《也谈史道德族属及相关问题——答赵超同志》,《文物》,1988年第8期。
    马驰:《史道德的族属、籍贯及后人》,《文物》,1991年第5期。
    李鸿宾:《史道德族属及中国境内的昭武九姓》,《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罗丰、郑克祥、耿志强:《宁夏固原隋史射勿墓发掘简报》,《文物》,1992年第10期。
    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林梅村:《固原粟特墓所出中古波斯文印章及其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1期。
    昭陵博物馆:《唐安元寿夫妇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2期。
    陈志谦:《安元寿及夫人翟氏墓志考述》,《文博》,1989年第2期。
    牛致功:《(安元寿墓志铭>中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盐池唐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9期。
    韩志刚:《宁夏盐池唐墓石刻所反映的胡旋舞》,《文博》,1994年第3期。
    罗丰:《隋唐间中亚流传中国之胡旋舞—以新获宁夏盐池石门胡舞为中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第2期。收入罗丰:《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280-298页。
    陈永耘:《贺兰山下的文明见证——对宁夏6件国宝级文物的探析》,《东方收藏》,2010年第7期。
    洛阳市文物考古队:《洛阳龙门唐安菩夫妇墓》,《中原文物》,1982年第3期。
    赵振华,朱亮:《安菩墓志初探》,《中原文物》,1982年第3期。
    赵振华,朱亮:《洛阳唐安菩墓的一批与农牧业有关的文物》,《农业考古》,1984年第1期。
    陈新:《洛阳安菩墓出土唐三彩赏析》,《中原文物》,2000年第3期。
    姜伯勤:《唐安菩墓所出三彩骆驼所见“盛于皮袋”的祆神——兼论六胡州突厥人与粟特人之祆神崇拜》,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七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5-70页。收入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225-236页。
    冯健:《洛阳唐代安菩墓出土的男立俑探析》,《洛阳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李鸿宾:《安菩墓志铭再考——一个胡人家族入居内地的案例分析》,杜文玉主编,《唐史论丛》第十二辑——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第二次会议暨唐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年,第160-181页。
    沈睿文:《重读安菩墓》,《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4期。
    洛阳师范学院、洛阳市文物事业管理局、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编,余黎星、缪韵、余扶危编著:《安国人安菩夫妇墓》,《洛阳古墓图说》,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第386-393页。
    央视国际《国宝档案》,2005年,《安菩墓》上、下,2005年4月28-29日。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丰台唐史思明墓》,《文物》,1991年第9期。
    邢福来:《围屏石榻与粟特贵族》,《中国文物报》,2000年8月30日,第五版。
    B.I.Marshak, La thematique sogdienne dans l'art de la Chine de la seconde moite du Vl' siecle, Academie des Inscriptions & Belles-Lettres, Comptes rendus des seances de l'annee 2001, janvier-mars, Paris 2001. pp.244-252.
    Annette L. Juliano and Judith A. Lerner, Monks and Merchants, Silk Road Treasures from Northwest China, New York:The Asia Society,2001, entry 106, pp.304-309.
    荣新江:《粟特祆教美术东传过程中的转化——从粟特到中国》,[美]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51-72页。收入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301-325页。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邢福来:《北朝至隋初入华粟特贵族墓围屏石榻研究》,《考古与文物》,2002年增刊《汉唐考古》,第227-239页。
    姜伯勤:《祆教画像石——中国艺术史上的波斯风》,《文物天地》,2002年第1期。
    荣新江:《四海为家——粟特首领墓葬所见粟特人的多元文化》,《上海文博》,2004年第4期。
    张庆捷:《入乡随俗与难忘故土——入华粟特人石葬具概观》,荣新江、张志清主编,《从撒马尔干到长安: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9-16页。以《入华粟特人石葬具图像初探》为题收入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29-454页。
    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施安昌:《火坛与祭司鸟神:中国古代祆教美术考古手记》,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
    荣新江、张志清主编,《从撒马尔干到长安: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Etsuko Kageyama, Quelques remarques sur des monuments funeraires de Sogdiens en Chine, Studia Iranica 34,2005, pp.257-278.
    《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杨泓:《北朝至隋唐从西域来华民族人士墓葬概说》,饶宗颐主编,《华学》第八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第218-232页。收入杨泓:《中国古兵与美术考古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297-314页。
    荣新江:《粟特与突厥——粟特石棺图像的新印证》,周伟洲主编,《西北民族论丛》第四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23页。
    [俄]马尔沙克:《公元6世纪下半叶中国艺术所见粟特主题》,马建 译,《考古 与文物》,2007年增刊《汉唐考古》,第328-340页。
    [法]葛乐耐(Frantz GRENET):《粟特人的自画像》,毛民译,《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05-323页。
    Frantz Grenet,The Pre-Islamic Civilizaation ofthe Sogdians (seventh century BCE to eighth century CE):A Biblioographic Essay(Studies Since 1986),The Silk Road, Volume 1 Number 2,December 2003.
    F.Grenet,Zoroastrian themes on early medieval Sogdian ossuaries(Ⅵth-Ⅷth centuries),A Zoroastrian Tapestry.Art,religion & Culture,ed,Ph.J.Godrej & F.P. Mistree,Ahmedabad,2002,pp.90-97.
    [法]葛勒内:《粟特盛骨瓮上的歌舞和神祗》,毛民译,《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法]葛勒耐:《北朝粟特本土纳骨瓮上的祆教主题》,毛民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90-198页。
    [意]康马泰:《对北朝粟特石屏所见的一种神异飞兽的解读》》,毛民译,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67-189页。又见[意]康马泰:《鲜卑粟特墓葬中的波斯神兽解读》,毛民译,《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张桢:《目前发现入华胡人石质葬具图像中反映的酒文化》,《文博》,2010年第3期。
    孙武军:《入华粟特人墓葬畏兽图像述考》,《装饰》,2012年第2期。
    孙武军:《北朝隋唐入华粟特人死亡观研究》,《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2期。
    南京博物院、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北京:文化部文物管理局,195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郊区隋唐墓》,北京:科学出版社,1966年。
    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唐李寿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9期。
    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大同方山北魏永固陵》,《文物》,1978年第7期。
    洛阳博物馆,黄明兰:《洛阳北魏画象石棺》,《考古》,1980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长安城郊隋唐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山东省博物馆:《山东嘉祥英山一号隋墓清理简报——隋代墓室壁画的首次发现》,《文物》,1981年第4期。
    [苏]弗鲁姆金:《苏联中亚考古》,黄振华译,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出版社,1981年。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7期。
    宁夏固原博物馆:《固原北魏墓漆棺画》,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密县打虎亭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
    韩保全主编:《唐金乡县主墓彩绘陶俑:盛唐贵族生活场景的再现》,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中日原州联合考古队编:《原州古墓集成》,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原州联合考古队:《北周田弘墓——原州联合考古队发掘调查报告2》,东京:勉诚出版,2000年。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唐代薛儆墓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王银田、刘俊喜:《大同智家堡北魏墓石椁壁画》,《文物》,2001年第7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榆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神木大保当:汉代城址与墓葬考古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临朐县博物馆:《北齐崔芬壁画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0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呼林贵:《户县祖庵发现的特殊石棺》,《文博》,2005年第1期。
    程林泉等:《西安北郊发现北周婆罗门后裔墓葬》,《中国文物报》,2005年10月21日,第一版。
    程林泉等:《陕西西安发现北周婆罗门后裔墓葬》,《中国文物报》,2005年10月21日,第一版。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程林泉,张小丽,张翔宇:《谈谈对北周李诞墓的几点认识》,《中国文物报》,2005年10月21日,第七版。
    程林泉,张翔宇,张小丽:《西安北周李诞墓初探》,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七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9-308页。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齐东安王娄睿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大同南郊北魏墓群》,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线刻石棺》,《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3期。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原南塬汉唐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王勇刚、白保荣、宿平:《新发现的唐武令璋石椁和墓志》,《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2期。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夏鼐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李学勤:《比较考古学随笔》,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考古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夏鼐:《夏鼐文集》下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李零:《入山与出塞》,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李星明:《唐代墓室壁画研究》,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
    李梅田:《魏晋北朝墓葬的考古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赵万里编:《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
    周绍良主编,赵超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陶瓷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
    张文彬主编:《世界博物馆》(1-8卷),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郑州市文物考古所:《中国古代镇墓神物》,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冀东山主编:《神韵与辉煌: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鉴赏》(1-6卷),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革委会写作小组:《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唐代窖藏文物》,《文物》,1972年第1期。
    齐东方、申秦雁主编:《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高文主编:《中国画像石棺全集》,太原:三晋出版社,2011年。
    [汉]司马迁:《史记》,[唐]张守节 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宋]范晔:《后汉书》,[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晋]司马彪:《后汉书志》,[梁]刘昭注补,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晋]陈寿:《三国志》,陈乃乾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唐]令狐德菜:《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宋]王溥:《唐会要》,方诗铭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宋]郑樵:《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唐]杜佑:《通典》,王文锦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贺次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唐]徐坚等:《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唐]玄奘,辩机:《大唐西域记校注》,季羡林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唐]慧超:《往五天竺国传笺释》,张毅笺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唐]杜环:《经行纪笺注》,张一纯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唐]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孙毓棠、谢方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冯承钧:《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论著汇辑》,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王仲荦:《北周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岑仲勉:《隋唐史》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外一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陈垣:《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一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魏晋北朝北方少数民族社会风俗及其对隋唐的影响》,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外二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国维:《王国维文集》(第二卷),姚淦铭、王燕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
    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陈美延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孙机:《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长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
    林梅村:《西域文明》,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
    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蔡鸿生:《学境》,香港:博士苑出版社,2001年。
    蔡鸿生:《中外交流史事考述》,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年。
    蔡鸿生:《读史求识录》,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余太山主编:《西域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日]羽田亨:《西域文明史概论:外一种》,耿世民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张星娘编注:《中西交通史料汇编》,朱杰勤校订,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英]奥雷尔·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巫新华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饶宗颐:《澄心论萃》,胡晓明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葛承雍:《唐韵胡音与外来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张广达:《文书、典籍与西域史地》,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张广达:《文本、图象与文化流传》,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张广达:《史家、史学与现代学术》,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黄永年:《文史探微:黄永年自选集》,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宋晓梅:《高昌国——公元五至七世纪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移民小社会》,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杨宪益:《译余偶拾》,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
    张乃翥:《龙门石窟与西域文明》,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韩香:《隋唐长安与中亚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樊英峰主编:《乾陵文化研究(四):丝路胡人与唐代文化交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
    刘文锁:《丝绸之路——内陆欧亚考古与历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
    《希罗多德历史:希腊波斯战争史》,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美]W.M.麦高文:《中亚古国史》,章巽译,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美]劳费尔:《中国伊朗编》,林筠因译,北京:商务印务馆,1964年。
    [前苏联]加富罗夫:《中亚塔吉克史》,肖之兴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法]雷奈·格鲁塞:《东方的文明》,常任侠、袁音译,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刘文鹏主编:《古代西亚北非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魏庆征:《古代伊朗神话》,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年。
    叶奕良编:《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第1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叶奕良编:《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第2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叶奕良编:《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第3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巴基斯坦]A.H.丹尼,[俄]V.M.马松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一卷,芮传明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
    [匈牙利]雅诺什·哈尔马塔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二卷,徐文堪、芮传明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
    [俄]B.A.李特文斯基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三卷,马小鹤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
    Maria Brosius, The Persian:An Introductions, Taylor & Francis e-Library, London and New York,2006.
    王治来:《中亚通史·古代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
    [德]阿尔伯特·冯·勒克科:《中亚艺术与文化史图鉴》,赵崇民、巫新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日]白鸟库吉:《康居粟特考》,傅勤家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日]桑原骘藏:《隋唐时代西域人华化考》,何健民译,上海:中华书局,1939年。
    谢海军:《唐代留华外国人生活考述》,台北:商务印书馆,1978年。
    [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吴玉贵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日]池田温:《唐研究论文选集》,孙晓林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陈海涛、刘惠琴:《来自文明十字路口的民族——唐代入华粟特人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马小鹤:《摩尼教与古代西域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毕波:《中古中国的粟特胡人——以长安为中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法]L.布尔努瓦:《丝绸之路》,耿昇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
    [法]阿里·玛扎海里:《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耿异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张志尧主编:《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
    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芮传明:《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沈福伟:《中国与西亚非洲文化交流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许序雅:《唐代丝绸之路与中亚历史地理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荣新江、李孝聪主编:《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罗丰:《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李健超:《汉唐两京及丝绸之路历史地理论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张乃翥,张成渝:《洛阳与丝绸之路》,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2009年。
    葛承雍:《秦陇文化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胡戟等:《二十世纪唐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柏贵喜:《四——六世纪内迁胡人家族制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两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一、二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黄景略、吴梦麟、叶学明:《丧葬陵墓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徐吉军、贺云翱:《中国丧葬礼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常青:《中华文化通志·建筑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日]古贺守:《葡萄酒的世界史》,汪平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
    李铁生:《古中亚币:前伊斯兰王朝》,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年。
    李铁生:《古波斯币:阿契美尼德帕提亚萨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年。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历代服饰艺术》,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年。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包铭新主编:《西域异服:丝绸之路出土古代服饰复原研究》,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乌兹]马特巴巴伊夫,赵丰主编:《大宛遗锦: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蒙恰特佩出土的纺织品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后秦]鸠摩罗什译经,[隋]智者大师说,[唐]章安大师记,朱封鳌校释:《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钢译,刘东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意大利]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傅任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德]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楼宇烈主编:《中外哲学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日]岩城见一:《感性论——为了被开放的经验理论》,王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唐宋卷),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
    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
    余英时:《东汉生死观》,何俊编,侯旭东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卢建荣:《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台北:麦田出版,2005年。
    陆扬:《死亡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颜翔林:《死亡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Mary Boyce, Textual Sources for the Study of Zoroastrianism,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4.
    Mary Boyce, Zoroastrians:Their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 London and new york,1987.
    Mary Boyce, A History of Zoroastrianism:The Early Period,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1996.
    Mary Boyce, A History of Zoroastrianism:Zoroastrianism Under Macedonian and Roman Rule,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1991.
    Boris I. Marshak, Legends, tales, and fables in the art of Sogdiana, New York: Bibliotheca Persica Press,2002.
    林悟殊:《摩尼教及其东渐》,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林悟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
    元文琪:《二元神论:古波斯宗教神话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高永久:《西域古代民族宗教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龚方震、晏可佳:《祆教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林悟殊:《唐代景教再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滕磊:《西域圣火——神秘的古波斯袄教》,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林悟殊:《中古三夷教辨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伊朗]贾利尔·杜斯特哈赫选编:《阿维斯塔——琐罗亚斯德教圣书》,元文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英]玛丽·博伊斯:《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村落》,张小贵、殷小平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张小贵:《中古华化祆教考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楼宇烈主编:《中外宗教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荷]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佛教在中国中古早期的传播与适应》,李四龙、裴勇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李申:《宗教论·神祗论》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李申:《宗教论·事神论》第二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牟钟鉴:《中国宗教通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刘昭瑞:《考古发现与早期道教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普慧:《佛教——从印度到中国》,四川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4年。
    普慧:《中国宗教思想史研究·汉唐》,南开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9年。
    陈履生:《神画主神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
    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李立:《汉墓神画研究——神话与神话艺术精神的考察与分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王小盾:《中国早期思想与符号研究:关于四神的起源及其体系形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蒲慕州:《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牛天伟、金爱秀:《汉画神灵图像考述》,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日]林巳奈夫:《神与兽的纹样学:中国古代诸神》,常耀华、王平、刘晓燕、李环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英]鲁惟一:《汉代的信仰、神话和理性》,王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日]宫治昭:《犍陀罗美术寻踪》,李萍译,黄文昆审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日]宫治昭《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从印度到中亚》,李萍、张清涛译,北京: 文物出版社,2009年。
    [日]吉村怜:《天人诞生图研究:东亚佛教美术史论文集》,卞立强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张倩仪:《魏晋南北朝升天图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增订本》,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唐]元稹:《元稹集》,冀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王利器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张鸿年编选:《波斯古代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王根林等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丁如明等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曾贻芬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孙作云:《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研究》,《孙作云文集》第3卷,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闻一多:《神话与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文艺评论》,孙党伯、袁春正主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唐孟生主编:《东方神话传说第一卷:希伯来、波斯伊朗神话传说》,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增补修订本)》,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
    马昌仪:《古本山海经图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美]塞·诺·克雷默等:《世界古代神话》,魏庆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汉]许慎:《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梁]顾野王:《宋本玉篇》,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年。
    谢大任主编:《拉丁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
    [日]曾布川宽、冈田健编:《世界美术大全集东洋编第3卷三国·南北朝》,东京:小学馆,2000年。
    [日]百乔明穗、中野彻编:《世界美术大全集东洋编第4卷隋·唐》,东京:小学馆,1997年。
    [日]田边胜美、前田耕作编:《世界美术大全集东洋编第15卷中央アジア》,东京:小学馆,1999年。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1-8卷),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王建中:《汉代画像石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杨絮飞:《汉画像石造型艺术》,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周到:《汉画与戏曲文物》,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
    张林堂、孙迪:《响堂山石窟——流失海外石刻造像研究》,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年。
    孙迪、杨明权:《巩县石窟:流失海外石刻造像研究》,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年。
    赵立春主编:《河北响堂山石窟》,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年。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巩县石窟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郭建邦:《北魏宁懋石室线刻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黄明兰:《洛阳北魏世俗石刻线画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王子云编:《中国古代石刻画选集》,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年。
    张鸿修:《北朝石刻艺术》,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贺西林:《寄意神工:古代雕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邢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日]林巳奈夫:《刻在石头上的世界——画像石述说的古代中国的生活和思想》,唐利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第一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
    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上海古籍出版社编纂:《俄藏敦煌艺术品Ⅰ-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005年。
    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北京:中国社科会学出版社,1996年。
    谢稚柳:《敦煌艺术叙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编委会编:《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十三卷)》,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
    史苇湘:《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易存国:《敦煌艺术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贺世哲:《敦煌图像研究·十六国北朝卷》,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年。
    王嵘:《西域艺术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段文杰:《段文杰敦煌石窟艺术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
    段文杰:《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
    Clive Bell, Art, New York, Frederick A. Stokes Company,1913.
    Tamara Talbot Rice, Ancient Arts of Central Asia, Frederick A. Praeger, New York, 1965.
    R. A. Jairazbhoy, Oriental Influences in Western Art. New York, Asia Pub. House, 1965.
    Guitty Azarpay, With contributions by A.M.Belenitskii, B.I.Marshak, and Mark J.Dresden, Sogdian Painting:The Pictorial Epic in Oriental Art, 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nia Press,1981.
    B. I. Marshak, Sogdiiskoe serebro. Ocherki po vostochnoi torevtike, Moscow:Izd-vo "Nauka", Gl. red. vostochn. lit-ry,1971.
    [埃及]尼阿玛特·伊斯梅尔·阿拉姆:《中东艺术史·古代》,朱威烈、郭黎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
    [意]马里奥·布萨格里等:《中亚佛教艺术》,许建英、何汉民编译,贾应逸审校,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2年。
    [苏]B.斯塔维斯基:《古代中亚艺术》,路远译,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年。
    [苏]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
    穆舜英主编:《中国新疆古代艺术》,乌鲁木齐:新疆艺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
    金维诺、罗世平:《中国宗教美术史》,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5年。
    王志远:《中国佛教表现艺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韩]李正晓:《中国早期佛教造像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滕固:《滕固艺术文集》,沈宁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
    姚迁,古兵编著:《六朝艺术》,郭群摄影,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毛君炎:《古埃及两河流域艺术精品资料集》,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于安澜编,《画史丛书》第一册,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王原祁等纂辑:《佩文斋书画谱》,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4年。
    [日]冈村繁译注:《历代名画记译注》,俞慰刚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张同标:《如是我闻》,香港:华夏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
    李建群:《古代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美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罗世平、齐东方:《波斯和伊斯兰美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日]长广敏雄:《六朝时代美术研究》,东京:美术出版社,1969年。
    [日]关卫:《西方美术东渐史》,熊得山 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美]巫鸿:《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郑岩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美]巫鸿:《美术史十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美]巫鸿:《时空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二集》,梅枚、肖铁、施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美]巫鸿:《黄泉下的美术》,施杰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德]阿洛瓦·里格尔:《风格问题——装饰艺术史的基础》,刘景联、李薇蔓译,邵宏校,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潘耀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Erwin Panofsky:《造型艺术的意义》,李元春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奥]德沃夏克:《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陈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美]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李清泉、郑岩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英]彼得·伯克:《图像证史》,杨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美]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柳扬、岑河译,北京:生 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美]欧文·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戚印平、范景中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
    [英]贡布里希:《象征的图像——贡布里希图像学文集》,杨思梁、范景中选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年。
    曹意强、麦克尔·波德罗等:《艺术史的视野——图像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意义》,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
    曹意强:《艺术与历史》,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
    [美]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美]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美]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尚刚:《唐代工艺美术史》,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
    赵琳:《魏晋南北朝室内环境艺术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尹文:《中国床榻艺术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常任侠:《丝绸之路与西域文化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新疆艺术》编辑部编:《丝绸之路造型艺术》,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
    《新疆艺术》编辑部编:《丝绸之路乐舞艺术》,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
    [德]克林凯特:《丝绸古道上的文化》,赵崇民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
    [德]勒柯克:《高昌——吐鲁番古代艺术珍品》,赵崇民译,吉宝航校定,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
    郭物:《马背上的信仰——欧亚草原动物风格艺术巡礼》,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沈爱凤:《从青金石之路到丝绸之路——西亚、中亚与亚欧草原古代艺术溯源》,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年。
    林谦三:《东亚乐器考》,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
    刘瑞桢:《古今中外乐器大图典》,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
    牛陇菲:《敦煌壁画乐史资料总录与研究》,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年。
    沈冬:《唐代乐舞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郑汝中:《敦煌壁画乐舞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吴曼英等编:《敦煌舞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史敦宇,金洵瑨:《敦煌舞乐线描集》,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
    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彭松:《中国舞蹈史(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
    王克芬:《中国舞蹈史(隋、唐、五代部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
    董锡玖编:《敦煌舞蹈》,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2年。
    中国戏曲研究院编校:《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谷苞:《古代新疆的音乐舞蹈与古代社会》,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
    欧阳予倩主编:《唐代舞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欧阳予倩:《欧阳予倩全集》第五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舞蹈史研究组编:《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
    阴法鲁:《阴法鲁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柴剑虹:《敦煌吐鲁番学论稿》,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陈兆复:《中国岩画发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
    汪宁生:《汪宁生论著萃编》,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
    芮传明、余太山:《中西纹饰比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美]巫鸿:《汉画读法》,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考古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郑岩:《墓主画像研究》,山东大学考古学系编,《刘敦愿先生纪念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
    郑岩:《北齐徐显秀墓墓主画像有关问题》,《文物》,2003年第10期。
    林圣智:《南北朝时代におけゐ墓葬の图像の研究》,日本京都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陈继春:《中国美术中琐罗亚德教因素研究——以南北朝至隋唐石窟、石棺床和丝绸纹样为中心》,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金镇顺:《南北朝时期墓葬美术研究——以绘画题材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葛承雍:《“胡人岁献葡萄酒”的艺术考古与文物印证》,《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6期。
    储晓军:《魏晋南北朝民间信仰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以陕北、晋西北地区为中心》,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荣新江:《佛像还是祆神?——从于阗看丝路宗教的混同形态》,郑培凯主编,《九州学林》1卷2期,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冬季,第93-115页。
    霍巍:《胡人俑、有翼神兽、西王母神像的考察与汉晋时期中国西南的中外文化交流》,《九州学林》1卷2期,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冬季,第36-92页。
    杨巨平:《娜娜女神的传播与演变》,《世界历史》,2010年第5期。
    饶宗颐:《塞种与Soma-——不死药的来源探索》,刘东主编,《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总第12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乌兹别克斯坦]安娜托利亚·普加琴科娃:《粟特艺术中的康居人形象——乌兹别克斯坦艺术学考察队的发现》,李琪译,周伟洲主编,《西北民族论丛》第四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法]法兰兹·格瑞内(Frantz Grenet):《法国-乌兹别克考古队在古代撒马尔干遗址阿弗拉西阿卜(Afrasiab)发掘的主要成果》,阿米娜译,《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法国汉学》第八辑(教育史专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郎保利、渠传福:《试论北齐徐显秀墓的祆教文化因素》,《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3期。
    李永平、周银霞:《围屏石榻的源流和北魏墓葬中的祆教习俗》,《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
    冯恩学:《下颌托——一个被忽视的祆教文化遗物》,《考古》,2011年第2期。
    刘永增:《莫高窟第158窟的纳骨器与粟特人的丧葬习俗》,《敦煌研究》,2004年第2期。
    王维坤:《论西安北周粟特人墓和罽宾人墓的葬制和葬俗》,《考古》,2008年第10期。
    程越:《国内粟特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9期。
    [日]挂田良雄:《粟特的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88年。
    毕波:《粟特文古信札汉译与注释》,《文史》,2004年第2期。
    许新国:《都兰吐蕃墓出上含绶鸟织锦研究》,《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
    林梅村:《青海都兰出土伊斯兰织锦及其相关问题》,《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 第6期。
    许新国、赵丰:《都兰出土丝织品初探》,《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5-16期,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超丰:《魏晋织锦中的异域神祗》,《考古》,1995年第2期。
    [法]霍本:《苏摩-豪麻问题——有关这个讨论的导言性概说和评论》,陈昊 译,朱玉麒主编,《西域文史》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67-293页。
    马小鹤:《米国钵息德城考》,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编,马雍主编,《中亚学刊》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65-75页。又见《摩尼教与古代西域史研究》,马小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38-351页。
    [俄]彼得维奇·科斯普罗夫:《中亚细亚古代壁画》,张建华译,《文物世界》,2007年第1期。
    [俄]亚·伊·科索拉波夫、鲍·伊·马尔沙克:《中亚壁画——艺术史与实验研究(上)》,杨军涛译,《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俄]亚·伊·科索拉波夫、鲍·伊·马尔沙克:《中亚壁画——艺术史与实验研究(下)》,杨军涛译,《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俄]M·M·梯亚阔诺夫:《边吉坎特的壁画和中亚的绘画》,佟景韩、张同霞译,《美术研究》,1958年第2期。
    [俄]A-Ю-雅库保夫斯基:《边吉坎特绘画研究诸问题》,佟景韩译,《美术研究》,1958年第3期。
    姜伯勤:《敦煌壁画与粟特壁画的比较研究》,段文杰主编,《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论文集——石窟艺术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
    万芳:《唐代胡俑“袍”的领型》,樊英峰主编,《乾陵文化研究(四):丝路胡人与唐代文化交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第123-130页。
    万芳:《考古所见晋唐时期间裙研究》,《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2期。
    Sergey A. Yatsenko. The Late Sogdian Costume (the 5th-8th cc. AD), Eran ud Aneran:Studies presented to Boris Ilich Marshak on the Occasion of His 70th Birthday, Compareti, Raffetta, Scarcia (ed) Edit, Venice,2006网络版见:http://www.transoxiana.org/Eran/Articles/yatsenko.html.2004-7-24/2011-4-5
    Sergey A.Yatsenko. Costume of the Early Turks in Chinese Art of the 6th-7th CC.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编,《吐鲁番学研究:第三届吐鲁番学暨欧亚游牧民族的起源与迁徙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78-189页。
    荣新江:《女扮男装——唐代前期妇女的性别意识》,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723-750页。又见荣新江:《隋唐长安:性别、记忆及其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46页。
    傅江:《唐代的男装女子像——以墓葬壁画和石椁线画为中心》,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十一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09-226页。
    钮小雪:《唐代女着男装形象再考察》,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十二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1-82页。
    老戥:《北齐徐显秀墓壁画管见》,《国画家》,2006年第4期。
    孙机:《我国早期单层佛塔建筑中的粟特因素》,《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425-433页。
    [日]八木春生:《中国北魏时代的金刚力士像》,苏哲译,《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353-369页。
    [韩]苏铉淑:《东魏北齐庄严纹样研究——以佛教石造像及墓葬壁画为中心》,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缪哲:《以图证史的陷阱》,《读书》,2005年第2期。
    杜金鹏:《胡腾舞再探讨》,《故宫文物月刊》,1997年2期。
    李永平:《从考古发现看胡腾舞与祆教仪式》,西安碑林博物馆编,《碑林集刊》(九),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133-142页。
    荣新江:《何谓胡人》,樊英峰主编,《乾陵文化研究(四)》,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
    翟晓兰:《舞筵与胡腾·胡旋·柘枝舞关系之初探》,《文博》,2010年3期。
    胡同庆、王义芝:《敦煌壁画“胡旋舞”是非研究之述评》,http://www.dha.ac.cn/03A7/index.htm'2010-10-08/2010-10-30
    朱广琴:《北魏<胡旋舞>铜带版略考》,《当代戏剧》,1987年第4期。
    毛颖:《唐鎏金婴戏图小银瓶图像探析》,《南方文物》1995年第4期。
    张杏缓:《记一件唐代执壶》,《文物春秋》,1998年第1期。
    罗雄岩:《“胡旋舞”与绿洲文化传承新考》,《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田立坤:《六方连续纹样考》,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新果集:庆祝林沄先生七十华诞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
    刘虹:《柘枝舞研究综述》,《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赵文润:《隋唐时期西域乐舞在中原的传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1997年第1期。
    巩恩馥:《莫高窟第220窟“胡旋舞”质疑》,《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
    阎万钧:《昭武九姓国及其音乐舞蹈艺术的东传》,《敦煌学辑刊》,1986年第2期。
    赵世骞:《试论西域乐舞对中原的影响》,《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陈习刚:《葡萄、葡萄酒的起源及传入新疆的时代与路线》,《古今农业》,2009年第1期。
    陈习刚:《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葡萄文化》,《许昌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W. B. Henning, A Sogdian God,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Vol.ⅩⅩⅧ, No.Ⅱ,1965, pp.242-254.
    张南:《古代新疆的葡萄种植与酿造业的发展》,《新疆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胡澍:《葡萄引种内地时间考》,《新疆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
    芮传明:《葡萄与葡萄酒传入中国考》,《史林》,1991年第3期。
    苏振兴:《古代中西葡萄、葡萄酒考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陈习刚:《唐代葡萄酒产地考——从吐鲁番文书入手》,《古今农业》,2006年第3期。
    陈习刚:《葡萄、葡萄酒在古代中国的传播》,《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陈习刚:《隋唐时期的葡萄文化》,《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第1期。
    张凌:《安伽、虞弘和史君等墓出土石葬具图像中的器物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赵晶:《唐代胡瓶的考古发现与综合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张桢:《目前发现入华胡人石质葬具图像中反映的酒文化》,《文博》,2010年第3期。
    张桢:《北朝至隋唐时期入华胡人石质葬具的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王自力:《唐代狩猎俑与狩猎活动》,《收藏家》,2004年第1期。
    葛承雍:《唐代狩猎俑中的胡人猎师形象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10年第6期。
    孙机:《猎豹》,《收藏家》,1998年第1期。
    [苏]索拉维耶夫:《塔吉克斯坦南部新发现的古代突厥雕像》,吴妍春 译,《新疆文物》,1987年第1期。
    霍巍:《西域风格与唐风染化——中古时期吐蕃与粟特人的棺板装饰传统试析》, 《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1期。
    刘美云、魏海清:《狩猎习俗对北魏前期政权的影响》,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崔岩:《也谈唐代太原“黄坑”葬俗的宗教属性》,《洛阳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齐东方:《唐代的丧葬观念习俗与礼仪制度》,《考古学报》,2006年第1期。
    王维坤:《隋唐墓葬出土的死者口中含币习俗溯源》,《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5期。
    郭云艳:《中国发现的拜占廷金币及其仿制品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日]小谷仲男:《关于死者口中含币的习俗——汉唐墓葬中的西方因素(一)》,王维坤、刘勇译,《人文杂志》,1991年第5期。
    [日]小谷仲男:《关于死者口中含币的习俗——汉唐墓葬中的西方因素(二)》,王维坤、刘勇译,《人文杂志》,1993年第1期。
    徐苹芳:《考古学上所见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燕京学报》新一期,1995年。李朝全:《口含物习俗研究》,《考古》,1995年第8期。
    王维坤:《丝绸之路沿线发现的死者口中含币习俗研究》,《考古学报》,2003年第2期。
    张绪山:《我国境内发现的拜占庭金币及其相关问题》,彭小瑜、张绪山主编,《西学研究》2003年第一辑(总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王太明:《榆社县发现一批石棺》,山西省考古学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三)》,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19-122页。
    沈琍:《中国有翼神兽渊源问题探讨》,《美术研究》,2007年第4期。
    孔令伟:《“畏兽”寻证》,范景中、郑岩、孔令伟主编,《“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年,第421-447页。
    [美]卜苏珊:《中国六世纪初的和元氏墓志上的雷公、风神图》,张元林译,《敦煌研究》,1991年第3期。
    尹夏清:《北朝隋唐石墓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加拿大]盛余韵(Angela SHENG):《从石到丝:公元475-650年前后粟特、鲜 卑、汉、朝鲜与日本等各民族间葬具的文化转换》,张小贵译,《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24-364页。
    [美]郑如珀:《再论石材——以北朝墓葬为中心》,莫阳译,[美]巫鸿、郑岩主编,《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一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191-204页。
    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有关早期SOGDIANA的记载》,《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76-302页。
    朱岩石:《“千秋万岁”图像源流浅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与边疆考古研究》编委会编,《汉唐与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31-135页。
    赵超:《略论唐代金银器研究中的分期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与边疆考古研究》编委会编,《汉唐与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78-183页。
    单海澜:《祆教祭司鸟神与千秋、万岁图像之比较研究》,西安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任平山:《迦陵频伽及其相关问题》,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张小贵:《祆神密特拉源流及其形象考》,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罗丰主编,《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宗教与历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244-260页。
    Mariko Namba Walter, Sogdians and Buddhism, Sino-Platonic Papers, Number 174, November 2006, pp.1-66.
    Franz Grenet, Mithra:Iconography in Iran and Central Asia, Encyclopaedia Iranica.网络版见http://www.cais-soas.com/CAIS/Religions/iranian/Mithraism/mithra_iconography_ir an.htm 2006-1-13/2009-12-17
    [意]康马泰:《粟特神祗的印度图像研究——考古和文字证据》,李欣译,《敦煌学辑刊》,2008年第4期。
    毛民:《天马与水神》,《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B.Stavisky, Buddha-Mazda from Kara-tepe in Old Termez (Uzbekistan):A Preliminary Communication,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3,2, pp.89-94.
    L.V.Pavchinskaia, Sogdian Ossuaries, Bulletin of the Asia Institute (BAI), new series8 (The Archaeology and Art of Central Asia Studies from the Former Soviet Union),1996, pp.209-226.
    G.A.Pu-gachenkova, The Form and Style of Sogdian Ossuaries, Bulletin of the Asia Institute (BAI), new series8 (The Archaeology and Art of Central Asia Studies from the Former Soviet Union),1996, pp.227-243.
    Markus Mode, Sogdian Gods in Exile:Some iconographic evidence from Khotan in the light of recently excavated material from Sogdiana, Silk Road and Archaeology, 2,1991/1992, pp.179-214.
    B. I. M arshak, V.I. Raspopova, Wall paintings from a house with a granary. Panjikent,1st quarter of the eighth century A. D., Silk Road Art and Archaeology (Kamakura),1,1990, pp.123-176.
    赵丰:《唐系翼马纬锦与何稠仿制波斯锦》,《文物》,2010年第3期。
    薄小莹:《吐鲁番地区发现的联珠纹织物》,北京大学考古系编,《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1952-1982》,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311-340页。收入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考古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31-551页。
    王怡璇:《联珠纹样与唐代纺织纹饰研究》,台南艺术学院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荣新江:《略谈徐显秀墓壁画上的菩萨联珠纹》,《文物》,2003年第10期。
    Matteo Compareti, The Sasanian and the Sogdian "Pearl Roundel" Design: Remarks on an Iranian Decorative Pattern,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六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9-272页。
    陈彦姝:《六世纪中后期的中国联珠纹织物》,《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1期。
    王晓娟:《北朝联珠纹样探微》,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加润国:《儒教研究的世纪回顾与展望——关于儒教问题的研究报告》,曹中建主编,《中国宗教研究年鉴(2001-2002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邢东田:《1978-2000年中国的儒教研究:学术回顾与思考》,《学术界》,2003年第2期。
    刘未:《魏晋南北朝图像资料中的伞扇仪仗》,《东南文化》,2005年第3期。
    王乐、赵丰:《敦煌伞盖的材料和形制研究》,《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2期。
    刘波:《敦煌美术与古代中亚阿姆河流派美术的比较研究》,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年。
    刘波:《敦煌与阿姆河流派美术图案纹样比较研究》,《敦煌研究》,2000年第3 期。
    葛承雍:《唐宋时代的胡姬与吴姬》,《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3期,收入葛承雍《唐韵胡音与外来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78-91页。
    贺西林:《北朝画像石葬具的发现与研究》,[美]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341-373页。
    申秦雁:《唐永泰公主墓壁画<胡人备马图)及相关问题》,樊英峰主编,《乾陵文化研究(四):丝路胡人与唐代文化交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第70-76页。
    孙迪:《流失海外响堂山石窟造像新识》,《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
    闪彬:《浅论汉画像石的彩绘现象》,顾森、邵泽水主编,《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21-526页。
    罗新:《北朝墓志丛札(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编,何顺果、房德邻主编,《北大史学》第九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59-369页。
    葛承雍:《唐贞顺皇后(武惠妃)石椁浮雕线刻画中的西方艺术》,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16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Boris I. Marshak, The Archaeology of Sogdiana, The Silk Road, Volume 1 Number 2, December 2003.
    Aleksandr Naymark, Returning to Varakhsha, The Silk Road, Volume 1 Number 2, December 2003.
    Etienne de la Vaissiere, Sogdians in China:A Short History and Some New Discoveries, The Silk Road, Volume 1 Number 2, December 2003.
    Guitty Azarpay, The Burial Rite:an Expression of Sogdian Beliefs and Practices, The Silk Road, Volume 2 Number 1, June 2004.
    Judith A. Lerner, Zoroastrian Funerary Beliefs and Practices Known from the Sino-Sogdian Tombs in China, The Silk Road, Volume 9, Autumn 2011.
    Matteo Compareti, The Painted Vase of Merv in the Context of Central Asian Pre-Islamic Funerary Tradition, The Silk Road, Volume 9, Autumn 2011.
    Markus Mode, sogdiana-vi Sogdian Art, http://www.iranica.com/articles/sogdiana-vi-sogdian-art,2009-7-20/2011-6-5
    G. Azarpay, ART IN IRAN vi. Pre-Islamic Eastern Iran And Central Asia, http://www.iranica.com/articles/art-in-iran-vi-pre-islamic-eastern-iran-and-central-as ia,2011-8-15/2011-9-10
    IMAGES OF ANCIENT IRAN Achaemenid Dynasty (550-330 BCE) PERSEPOLIS http://www.cais-soas.com/CAIS/virtual museum/achaemenid/Sites/persepolis.htm 2009-10-20/2010-9-5
    Frantz Grenet, Boris Marshak, Le mythe de Nana dans l'art de la Sogdiane, Arts Asiatiques Vol.53,1998, pp.5-18.
    Markus Mode, Court art of Sogdian Samarqand in the 7th century AD, http://www.orientarch.uni-halle.de/ca/afras/south.htm 2009-4-10/2010-3-9
    Shing Muller (Munchen), Sogdier in China um 600 n. Chr. Archdologische Zeugnisse eines Lebens zwischen Assimilation und Identitatsbewahrung, NOAG 183-184 (2008), pp.117-148.
    K. Tanabe,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King of kings in the upper register of the Larger Grotto, Taq-i Bus tan-Ardashir Ⅲ restated, Eran ud Aneran:Studies presented to Boris Ilich Marshak on the Occasion of His 70th Birthday, Compareti, Raffetta, Scarcia (ed) Edit, Venice,2006网络版见:http://www.transoxiana.org/Eran/Articles/tanabe.html.2004-7-24/2011-5-1.
    [日]柘植元一:《萨珊王朝波斯乐器和它的东渐》,阿不都赛米·阿不都热合曼译,《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陈晓露:《楼兰壁画墓所见贵霜文化因素》,《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