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台湾威权体制下的知识分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台湾政治转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宏观上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市民社会的兴起、多元文化的形成都是台湾政治转型的客观条件;从微观上看,台湾政治转型是威权当局与要求民主的反对派之间长期斗争与妥协的结果。在微观研究中,知识分子的作用虽然受到研究者的注意,但缺乏系统的研究著作。本文则试图以雷震为个案,探讨知识分子在台湾威权体制下扮演的角色,及其对台湾政治转型的贡献。
     除导论和结语外,本文由四章构成。在对雷震做个案研究之前,第一章考察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传统和台湾威权体制的结构。中国知识分子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政治传统的社会群体,他们关心社会现实和公共事务,并对现实政治持批判的态度。这样的政治传统,加上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使他们与对社会进行严密控制的威权体制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冲突。
     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对雷震的个案研究,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雷震是台湾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他主持的《自由中国》杂志,坚持不懈地对台湾威权体制展开批判;而为了实现自己的民主理想,他还参与并领导了台湾威权体制下的第一场民主运动——“中国民主党”组党运动。第二章和第三章详细考察了雷震迁台后的政治思想与政治活动,及其与台湾威权体制的冲突,从而揭示出雷震在台湾威权体制下扮演的角色。
     为弥补个案研究的不足,本文第四章选取胡适、殷海光、吴国桢与雷震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本文发现,台湾威权体制下知识分子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殷海光与雷震一样,是“体制外”的反对派;吴国桢是“体制内”的谏议者;胡适则扮演着介于“体制内”与“体制外”之间的“诤友”角色。
     在对知识分子的角色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本文发现,知识分子在两个方面推动了台湾的政治转型。第一,知识分子坚持不懈地对台湾威权体制进行批判,将自由民主的观念传播到全社会,对台湾民众起到了很好的启蒙作用,有利于民主政治文化的形成。这是台湾政治转型的重要前提之一。第二,知识分子传播的民主观念,促进了民主运动的发展,推动了民主力量的成长;而知识分子参与民主运动,更是直接构成了民主力量的一部分。民主力量的不断壮大对威权体制构成了直接威胁,迫使台湾当局不得不采取“政治革新”的政策,从而推动了台湾的政治转型。
     在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知识分子是威权体制的重要制衡力量;知识分子是威权体制保持社会稳定或实现“和平转型”的关键因素。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a variety of factors result in Taiwan's political transition. From a macro perspective,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rise of civil society and the formation of cultural diversity can be counted as the conditions of Taiwan's political transition. From a micro perspective, Taiwan's political transition can be seen as the result of the long-term struggle and compromise between the authorities and the opposition who eagerly demand democracy. Although the role of intellectuals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many researchers in their micro studies, there is a lack of systematic research works. Taking the Lei Chen ca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out the role of intellectuals in the Taiwan authoritarian regime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Taiwan's political transition.
     This paper consists of introduction, conclusion and four chapters. Before the case study, chapter one focuses on the political traditions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structure of Taiwan's authoritarian regime.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 is a social group with deep political tradition, that they care about the social realities and public affairs, and take a critical attitude to the real politics. This kind of political tradition, combined with the influence of the western freedom and democracy thoughts leads to an internal conflict between them and the authoritarian regime which carry out a tight control to the society.
     Chapter two and three are the main part of this paper focusing on the case study of Lei Chen. Lei Chen is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Taiwan intellectuals, the magazine "Free China" which he is in charged of unremittingly criticizes Taiwan's authoritarian regime, and he also participates in and leads the first democracy movement under Taiwan's authoritarian regime-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Democratic Party". Through detailed study of Lei Chen's political thoughts and political activities after he goes to Taiwan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him and the authoritarian regime, this paper reveals the role of Lei Chen in Taiwan's authoritarian regime.
     To make up for the insufficiency of case study, chapter four uses a comparative method to analyze Hu Shih, Yin Hai-Kuang, Wu Kuo-Cheng and Lei Chen. This paper finds that intellectuals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Taiwan's authoritarian regime: Yin Hai-Kuang plays the "external system" opponent role like Lei Chen; Wu Kuo-Cheng plays an "internal system" adviser; unlike the others, Hu Shih's role is between the "external system" and the "internal system", more like a friend who gives forthright admonition to the politicia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llectuals,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intellectuals have promoted Taiwan's political transition in two aspects. Firstly, the intellectuals wage a long war on Taiwan's authoritarian regime, they spread the concept of freedom and democracy to the mass, this can be viewed as enlightenment to Taiwan people, and by doing that they help the formation of a democratic political culture. This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of the Taiwan political transition. Secondly, the democratic value spread by intellectuals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mocratic movement and the growth of democratic forces; further, by participating in the democratic movements, intellectuals form a part in the democratic forces. The growing of the democratic forces poses a direct threat to the authoritarian regime; they force the Taiwan authorities to take the "political reform", thus promote Taiwan's political transition.
     On the basis of case study and comparative study, this paper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intellectual is an important force what operates the function of check and balance to the authoritarian regime; and intellectual is the key factor what makes the authoritarian regime keep stabilization or peaceably achieves political transition.
引文
1 “雷震案/不容青史尽成灰 陈总统致词全文”[EB/OL].http://www.ettoday.com/2002/09/04/319-1348106.htm,2007-10-12.
    2 参见社论.异议声的可贵[N].台北:联合晚报,2002-9-5.
    1 这种两分法最早是由泽沃斯基(Adam Przeworski)在《民主转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1986)一文中提出来的。1995年,普利汉姆(Geoffrey Prindham)在由他主编的《向民主转型:对南欧、拉美和东欧的比较研究》一书的导言中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在1997年出版的《民主化》一书中,主编D.波特尔(David Potter)则将关于非西方国家民主化的前提的各种理论归纳为三种模型:现代化理论、转变研究和结构研究。参见燕继荣.发展政治学:政治发展研究的概念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71-272.
    2 燕继荣.发展政治学:政治发展研究的概念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80.
    1 参见陈尧.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97.
    2 陈尧.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96.
    3 郭定平.韩国政治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0-21.
    4 陈尧.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98.
    5[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6 参见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9-132;
    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之谜[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9-18;
    姚礼明.在东西方的结合点上--台湾政治体制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179-180;
    王振寰.资本,劳工,与国家机器:台湾的政治与社会转型[M],台北:唐山出版社,1993;
    林佳龙.解释台湾的民主化--政体类型与精英的策略选择[A].见:林佳龙,邱泽奇.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M].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81-152;
    彭怀恩.认识台湾--台湾政治变迁五十年[M].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Steve Tsang,Hung-mao Tien.Democratization in Taiwan:Implications for China.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99:L.H.M.Ling,Chih-yu Shih,Confucianism with a Liberal Face:The Meaning of Democratic Politics in Postcolonial Taiwan,The Review of Politics,Vol.60,No.1.(Winter,1998),pp.55-82:Yun Fan.Taiwan:No Civil Society,No Democracy.In:Muthiah Alagappa.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Asi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164-190;
    杨永生.台湾政治转型原因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 90年代初期[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葛永光.政治变迁与发展--台湾经验的探索[M].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9.
    1 姚礼明认为,“由于孙中山先生在国民党中占据正统的主流地位,蒋介石的法西斯主义倾向只是一股暗流,只能以曲折的形式表现出来。孙中山对蒋介石来说既是护身符,又是紧箍咒。”(姚礼明.在东西方的结合点上--台湾政治体制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188)
    2 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论虽然广受诟病,但它毕竟是导向“宪政”的。
    3 姚礼明.在东西方的结合点上--台湾政治体制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194.
    4 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17.
    5 需要指出的是,“台独”运动也是其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由于败退到台湾的国民党政权是代表“中华民国”的所谓“外省人”的政权,所以“台独”运动也就披上了民主运动的外衣。其中的逻辑是:台独--不承认“中华民国”--反抗国民党--要求民主。游盈隆则认为,在1984到1987年台湾的关键时期,党外反对势力在集体领导下,表现可圈可点,如避谈“台独”、避免直接挑战蒋经国的权威等,是终结台湾戒严体制的关键因素。See Ying-Lung You,Elite Politics in the Process of Taiwan's Regime Change (1984-1987),Soochow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No.2(1993),pp.93-125.
    1 姚礼明.在东西方的结合点上--台湾政治体制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181.
    1 陈尧指出,根据不同学者在研究时的侧重点不同,威权主义概念至少被理解为五种形态:(1)一种政治体系的类型(Political System);(2)一种政权形式(Political Regime):(3)从具体制度的角度,被理解为一种国家类型;(4)从政治关系的抽象角度分析,被理解为维护特定统治关系的一种国家形式;(5)一种意识形态。笔者认为,前面四种形态很难作出严格区分,在此将它们一并归入“政治形态”。参见陈尧.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8.
    2 Juan L.Linz,An Authoritarian Regime:Spain,In:Erik Allardt & Stein Rokkan(eds.),Mass Politics:Studies in Political Sociology,New York:Free Press,1970:255.
    3 参见廖益兴:台湾地区威权统治下的政经体制[D],台北: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26-31.
    4[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45,“独裁主义·权威主义[Authoritarianism]”词条。
    1 Marcus E.Ethridge & Howard Handelman,Politics in a Changlng World:a Comparative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4:11.关于威权体制与极权体制的区别,还可参见:Roy C.Macridis,Modern Political Regimes:Patterns and Institutions,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86:125-131;或:陈尧.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6-27.后者对前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概括。
    2 参见陈尧.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3-37.
    3[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12.
    4 参见陈尧.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7-28、43-55.
    5 关于知识分子概念的讨论,可以参见陶东风.导言[A]、周宪.知识分子如何想象自己的身份--对于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若干定义的反思[A]、许纪霖.知识分子是否已经死亡?[A].见:陶东风主编.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导言1-40,1-27,28-58;黄平.知识分子:在漂泊中寻求归宿[A]、费孝通.论“知识阶级”[A].见: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1-12,99-106;叶启政.谁才是“知识分子”?[A].见:中国论坛编辑委员会主编.知识分子与台湾发展[C].台北:中国论坛杂志,1989:9-59;尤西林.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1-48;刘晔.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4-19.
    1 叶启政.谁才是“知识分子”?[A].见:中国论坛编辑委员会主编.知识分子与台湾发展[C].台北:中国论坛杂志,1989:9-59.
    2 刘晔.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10.
    3 萧功秦.20世纪中国观念人的崛起[A].见:萧功秦.知识分子与观念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16-29.
    1 杨国枢.台湾知识分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A].见:中国论坛编辑委员会主编.知识分子与台湾发展[C].台北:中国论坛杂志,1989:代序.
    2[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前言第2-5页.
    3 参见杨传荣,杨华生.台湾政治体制转型期之基本特点及主要矛盾[A].见:常燕生、辛旗主编.转型期的台湾政治[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0:1-15;李水旺.台湾“政治转型”问题之研究[A].见:台湾史研究会.台湾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三集)[C].台北:台湾史研究会,1991:267-287:王国贤.台湾进入政治转型的标志[A].见:王国贤.台湾十年嬗变[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7:1-7;刘国深等.台湾政治概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14.
    4 蒋经国在这次全会的开幕词提出:“要全面推行民主宪政,切实做到国是决立于公意”。会议结束后,国民党中常会决定成立以严家淦为召集人的“十二人小组”,对“政治革新”内容进行深入研讨。六个月后,“十二人小组”在国民党中常会上提出并确立了“解除戒严”、“开放党禁”等六项议题.不久之后,这些议题就一一付诸实施.
    5 Guillermo A.O' Donnell & Philippe C.Schmitter,Transition from Authoritarian Rule:Tentative Conclusions about Uncertain Democracies,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6,pp.7-8.
    1 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2-13.
    2 田弘茂.大转型--中华民国的政治和社会变迁[M].台北:时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1989:10.
    3 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之谜[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2.
    1 参见[美]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44.为了与理论意义上的“民主”进行区分,达尔使用“多头政体”(Polyarchy)这一术语称呼现实中的民主制度。
    2 详见本文第一章第一节。
    1 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1915年5月7日,日本向袁世凯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承认“二十一条”。9日,袁世凯政府接受日本政府最后通牒,承认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25日,中方代表陆征祥和日方代表日置益在北京签订了所谓的“中日条约”和换文。袁世凯政府接受最后通牒的消息一传出,群情激愤,举国认为是奇耻大辱。各地爱国团体纷纷集会,拒不承认“二十一条”,誓雪国耻。各地青年学生尤为悲愤,有的愤而自杀,有的断指写血书,有的要求入伍,请缨杀敌。全国教育联合会决定,各学校每年以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北京各学校学生议决,每日课余诵最后通牒一遍,以示不忘国耻。
    1 关于雷震的生平,笔者主要参考了范泓撰写的雷震先生的传记(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和台湾“国史馆”“雷震先生网页”之《雷震生平事略》(http://www.drnh.gov.tw/www/page/C/ray/i1-1.htm,2007-7-10)及《雷震先生大事年表》(http://www.drnh.gov.tw/www/page/C/ray/i1-2.htm.2007-7-8).
    2 傅正主编.雷震全集(1-47册)[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9-1990.《雷震全集》计划出版47册,实际出版43册,缺第7册《雷震平反记》及第24-26册《中华民国制宪史》。详见附录“《雷震全集》一览表”。
    3 雷震.雷震回忆录--“我的母亲”续编[M].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8.
    4 雷震.雷震回忆录之新党运动黑皮书[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
    5 雷震.雷震家书[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
    1 万丽鹃编注.万山不许一溪奔--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G].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2 现藏于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系列号:052-04。
    3 雷震在狱中所写的长达400万字《回忆录》和日记等手稿,在出狱前均遭军人监狱没收。1988年4月29日,“1960雷震案后援会”正式成立,要求军人监狱发还雷震被没收的日记与《回忆录》等文件,不料次日即发生雷震《回忆录》被焚毁事件,引起各界一片晔然.2001年,台湾国防部奉“总统”陈水扁的指示。组成“雷震先生现存资料调查小组”,清查档案资料,搜集“雷震案”相关文件,移交“国史馆”典藏与整理研究。此后,当年国民党政权罗织罪名、构陷入狱与未审先判的真相,才得以公诸于世。
    4 《雷震全集》第22册。
    5 《雷震全集》第23册。
    6 根据“宪法”规定,“行政院”为最高行政机关,但是“宪法”又同时规定:第一,“行政院”院长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任命;第二,“行政院”副院长、各部会首长及不管部会之政务委员,由“行政院”院长提请“总统”任命;第三,“行政院”对“立法院”负责。参见“中华民国宪法”第55、56、57条。
    7 这种政府体制,跟后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年)实行的“半总统制”极为相似。但是,由于当时的“中华民国”不存在强有力的“反对党”(国民党统治大陆时,共产党是唯一可以与其抗衡的政党,但当时两党爆发内战。共产党没有参加国民党主导的“国民政府”.而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只有民社党和青年党这两个小党充当民主的花瓶,同样不具备“反对党”的意义),因而不会出现法国“左右共治”(即总统和总理分属两个政治倾向不同的政党阵营,一个偏左,一个偏右)的局面。在这个意义上,“中华民国总统”的权力比法国总统的权力更大,因而更加容易导致独裁。
    8 此文分两部分先后发表于《自由中国》第8卷第10、11期(1953年),收录于雷集,15:81-122.
    9 雷集,23:34.
    10 社论.我们的中央政制[J].自由中国,1957,17(9).
    1 任育德.雷震与台湾民主宪政的发展[M].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系,1999:191-192.
    2 雷集,22:149-158.
    3 同上:159-160.参见任育德.雷震与台湾民主宪政的发展[M].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系,1999:115-123.
    4 参见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探索市场秩序的政治架构[A].见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02-135.
    5 郭道晖等.21世纪中国法治何去何从[N].法制日报,2000,12(24).
    1 何卓恩认为,“在内战中逃往台湾并成为反抗国民党专制统治斗士的大陆学人中,如果说殷海光以自由主义者著称,那么雷震就以宪政主义者名世。”(何卓恩.“修宪”与“护宪”:1950年代前后雷震的“宪政”思想[J].台湾研究集刊.2007,(1):66-73)
    2 参见任育德《雷震与台湾民主宪政的发展》第二章“民主宪政思想的酝酿”。
    3 陈在君.雷震先生年谱简编--纪念雷震先生逝世二周年[J].八十年代,1981,2(3).
    4 宋英.忆儆寰--纪念雷震逝世三周年[J].亚洲人,1982,2(4).
    5 李敖.雷震研究[M].台北;李敖出版社,1988.
    6 李敖.“雷震研究”前言[A].见:李敖.雷震研究[M].台北:李敖出版社,1988:前言3-4.
    7 张忠栋.胡适·雷震·殷海光--自由主义人物画像[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0.
    1 马之驌.雷震与蒋介石[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3.
    2 林浊水.薪尽火传--中国民主党组党始末[J].亚洲人,1982,2(5):68-80.
    3 谢汉儒.早期台湾民主运动与雷震纪事--为历史留见证[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2002.
    4 苏瑞锵.“中国民主党”组党运动之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1 吕怡蓉.《自由中国》杂志与台湾党外运动发展之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
    2 宋晓飞.从《自由中国》到“中国民主党”--20世纪50年代台湾的政治民主运动.厦门:厦门大学硕士论文[D],2002.
    3 苏正沛.支配与反抗--“自由中国”事件与“美丽岛”事件之比较[D].高雄: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表面上看,此文应该归入第一类文献。但是,“自由中国”在该文中既代表一段历史,也指包括《自由中国》对威权的言论挑战和“中国民主党”组党运动在内的政治事件,所以将其放在第二类文献中进行讨论。宋晓飞的论文也是如此。
    4 林淇潢.导论:一步一步行入黑牢的所在[A].见:雷震.雷震回忆录之新党运动黑皮书[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23-66.
    5 “雷震案史料汇编”一共四册:《国防部档案选辑》、《雷震狱中手稿》、《雷震回忆录焚毁案》、《黄杰警总日记选辑》,台北“国史馆”2002-2003年出版。
    6 这方面的文章主要有:许瑞浩.从官方档案看统治当局处理“雷震案”的态度与决策--以国防部档案为中心[A].见:陈世宏等.雷震案史料汇编:黄杰警总日记选辑[G].台北:国史馆,2003:史料介绍:许瑞浩.简介“黄杰将军工作日记(警总)”中的雷震案史料--以民国49年9月为例[J].国史馆馆刊,2003,34:186-210;吴铭能.读国防部档案选辑“雷震案史料汇编”[J].古今论衡,2003,(9):125-142.
    7 姚礼明.雷震案[A].见:姚礼明.学术漫步[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176-202.此文曾收入《台 湾十大政治案件》(李义虎主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
    1 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薛化元:《雷震对国家统治体制的主张》、顾忠华:《台湾的宪政体制问题:“小地盘、大机构”》、叶俊荣:《从<自由中国>到民主台湾的宪法变迁》、周志宏:《雷震的宪政与人权思想在现今的意义》,收入国史馆等主办:《“雷震与民主人权系列座谈会(一):‘雷震与宪政体制'座谈会暨‘雷震先生网页'启用发表会”会议手册》,台北,2007年7月8日.
    3 参见“雷震先生网页”:http://www.drnh.gov.tw/www/page/C/ray
    4 钱永祥.自由主义与政治秩序:对《自由中国》经验的反省[A].见:钱永祥.纵欲与虚无之上[M].北京:三联书店,2002:164-215.此文原载《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1卷第4期,1988.
    1 颜淑芳.自由中国半月刊的政党思想[D].台北:中国文化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89.
    2 李鸿禧.雷震之宪法学者像素描[A].见:澄社编.台湾民主自由的曲折历程--纪念雷震案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自立晚报社,1992:1-27.
    3 任育德.1950年代雷震宪政思想的发展--以“中央政体”与“反对党”为例[J].思与言,1999,37(1):97-140.
    4 吴叡人.自由的两个概念:战前台湾民族运动与战后《自由中国》集团的政治论述[J].上:当代,2007,234:12-30;下:当代,2007,235:60-75.
    5 魏诚.民国四十、五十年代台湾政论杂志的发展:自由中国半月刊内容演变与政治主张[D].台北;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1984.
    6 军人、公务员和教师的简称。
    7 这10项议题为军公教待遇、出版与言论自由、美援、军事、地方选举、地方自治、省籍、中央政府体制、法统、反对党问题。
    1 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1950年代台湾思想史的一个考察[M].台北:稻乡出版社,1996.
    2 这五个时期是:1.交融期(1949年11月-1951年5月);2.摩擦期(1951年6月-1954年12月);3.紧张期(1955年1月-1956年9月);4.冲突期(1956年10月-1958年12月):5.对抗期(1959年1月-1960年9月)。
    3 这三个问题分别是:1、自由民主的基本理念及外交/联合国问题/“中国问题”;2、表现自由/出版法问题及教育/救国问题;3、反对党、地方选举与总统三连任问题/临时条款/国大修宪。
    4 薛化元对《自由中国》的系列研究论文包括:《自由中国》“反对党”主张的历史考察[J].台湾风物,1995,45(4):9-45;
    《自由中国》杂志自由民主理念的考察--一九五○年代台湾思想史研究之一[J].台湾史研究,1995,2(1):127-160;
    战后台湾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互动的一个考察--以雷震及“自由中国”的国家定位为中心[J].当代,1999,23(141):32-45;等等。
    5 任育德.雷震与台湾民主宪政的发展[M].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系,1999.
    1 林淇瀁.意识形态·媒介与权力:《自由中国》与五○年代台湾政治变迁之研究[D].台北:政治大学新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3.
    2 林淇瀁.威权/霸权与新闻自由权:以1950年代《自由中国》的言论苦斗为例[J].台湾史料研究,2005,24:25-51.
    3 林淇瀁.意识形态·媒介与权力:《自由中国》与五○年代台湾政治变迁之研究[D].台北:政治大学新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3:317.
    4 钟雅蓬.政论杂志与台湾民主化:《自由中国》个案研究[D].嘉义:中正大学政治学系硕士论文,2005.
    1 余英时认为,士在中国史上形成了一个具有高度连续性的传统,但在这种整体连续之中,个别时代又呈现出断裂的一面。不过,这种“断裂”是指传统内部的“断裂”,因此是局部的而不是全面的。每经过一次“断裂”,士的传统也随之推陈出新一次,进入一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而连续性则贯穿在它的不断的内部“断裂”之中。参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新版序.
    2 余英时.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A].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引言.
    3 李树清.论知识分子[A].见周阳山主编.知识分子与中国[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9-21.
    4 贾春增主编.知识分子与中国社会变革[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6:4.
    1 余英时.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A].见: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13-30.
    2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6-24.参见顾颉刚.武士与文士之蜕化[A].见: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3:85-91.
    3 “士”在当时是一个很复杂的群体,范文澜先生曾将当时的士分为四类: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食客(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178).
    此外,关于“士”字的初形与初义,请参见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0-36;
    余江.士之溯源及其早期衍变[J].文史哲,2006,(3):109-116.
    4 张涛.“知识分子”与“士大夫”辨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5):759-761.
    5 阎步克则将这一称谓推得更早,称封建时代的“士”为“封建贵族士大夫”,他们与帝国时代的“官僚士大夫”有前后相继的关系。参见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466.
    1 张涛.“知识分子”与“士大夫”辨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5):759-761.
    2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5.
    1 启良.道:中国知识分子的十字架[J].书屋,2001,(11):4-13.
    2 “道统”最早是由孔子创拟出来的.他把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等上古圣人视为“道”的创造者和延续者,他本人则以“从周”的文化承载者自居,成为圣人之道的传人.孔子之后,是孟子。孟子之后,还有不绝的圣人出现,如董仲舒、韩愈等.这样一个自尧舜禹至孔盂,再至后世圣人的系列,便是儒家的“道统”。参见葛全.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28-29.
    3 “最高传统”与“次级传统”的概念,前者受到希尔斯的启发,后者则直接来自希尔斯。参见希尔斯.知识分子与当权者[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21.
    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是顾炎武的原话。原话是:“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卷13,《正始》)在顾炎武这里,“亡国”与“亡天下”是不一样的:改朝换代是“亡国”,这是政治的衰亡;而礼法遭到严重破坏,道德普遍沦丧,社会陷入混乱则是“亡天下”,这是文明的衰亡。所以,对“亡国”和“亡天下”的责任主体也不相同,“亡国”是君主和臣下的责任,“亡天下”则人人有责。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的背景,既有亡国之痛,又有对思想风气的不满,还有对无良士子的愤恨。明末农民战争和满清的铁骑,给华夏大地造成了空前的惨状,许多号称士大夫的人不但没有承担起兴亡续绝的责任,反而投靠异族,为虎作伥,动荡稳定下来以后,又坑害良善,丧心无耻。而推其根本,就是社会风俗的沦丧,是文明底线的丧失,即所谓“亡天下”。顾炎武的话被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应该说是很准确的,它继承了顾炎武的原意,把“亡天下”看作比“亡国”更严重的问题。在他们看来,主权的丧失,领土的侵害,都不是最大的问题.只要圣人之道存于天地之间,“中国”就一日不会亡.但是,它抽离了原话中“文明秩序”的含义,不谈“亡国与亡天下之辨”,而是专门强调“匹夫”对天下(国家)的责任.在这些论述中,谁应当对天下(国家)负责才是最核心的问题。许多人为了推动国民意识的形成,将从西方传来的、以社会契约论为代表的公民理论,和传统士人的担当精神结合在一起,建构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全新含义,这一点可以以梁启超的“新民说”为代表.(笔者的好友、正在清华大学研读中国古代思想史的段志强同学为笔者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观念提供了帮助,特此致谢。)
    1 袁崇焕诗《边中送别》。
    2 张星久.中国古代君权合法性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1:73-74.
    3 孔子的政治理想国和基本政治原则就是“有道”。总括有关论述,孔子的“有道”政治理想就是礼、仁的和谐统一和富民足君。孔子将“有道”视为一种检验政治的标准,统治者的一切行为都应在这一原则下接受衡量和检验,违反这一原则的便是“无道”之辈和“无道”之举。孔子关于“有道”和“无道”的理论,在当时以及其后两千多年的专制社会中都成为统治者自我认识、自我批评和自我调节的理论依据.它既能满足统治阶级中当权者的需要,又为在野派以及其他图谋改良的人士进行政治批评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还为深受其害的人们提供了改善处境的希望。参见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157-159.
    4 尽管儒家要求君主施行“仁政”和“德治”,但仍然只是一种“开明专制”,没有超出“专制君主制”的范畴,与“贵族君主制”、“等级君主制”、“立宪君主制”都存在重大差别。关于君主制的分类,请参见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10-112.
    1 张星久认为,由于儒家自信完成了对这整个宇宙和人类社会的终极解释,自负为“王者之师”和绝对的精神权威,由于它从绝对理想和完美的标准去设计人和社会,并且强调通过内心修养一类的道德实践方式去实现理想目标,使之具有浓厚的对现实的疏离精神,以及批判现实的超越精神和空想乌托邦精神。再加上它以追求“天下为公”、“大公至正”为最高理念,强调“道”高于“势”、倡导以儒家之道去引导和约束君主之势,主张“仁民”保民的“民本”、仁政思想等等,在一系列的具体观念上也和现实生活中“家天下”、“私天下”的专制王朝及其君主的目标、宗旨产生错位乃至抵触。所以,在儒家思想与专制君权之间,乃至与整个专制政体之间存在内在的紧张与冲突。这种紧张与冲突是导致传统社会中君权合法性危机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源。不过,这种紧张和冲突仍然是“体制内”的,而不是“体制外”的。参见张星久.中国古代君权合法性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1:74-75;张星久.儒家思想与中国君主专制的内在冲突[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5):72-77.
    2 前者以秦始皇“焚书坑儒”为代表,后者主要是指唐末的“自马清流”事件。唐朝末年,一般的士大夫自视清高,认为自己是清流。当时,朱温谋士李振不是进士出身,很痛恨进士出身的大臣,他怂恿朱温,将宰相裴枢以下的大臣三十多人杀于白马驿,投尸黄河.而且说:这些人自称清流,应该把他们投入浊流。事见《资治通鉴·唐昭宣帝天佑二年》,后世称这一事件为“白马清流”。
    3 笔者无意美化中国古代的士大夫,所以不得不指出,并不是每一个士大夫都能始终如一地坚守士大夫的气节,他们之中不乏唯利是图、贪生怕死之辈。笔者以为,当他们背离了“士”的精神时,就只能被称作“大夫”而不能被称作“士大夫”,因而成为士大夫的批判对象。正如今天所谓的某些“知识分子”只能被称作“知道分子”一样。此外,还应该指出,“文死谏”在说明士大夫勇于谏诤的同时,也暴露了他们盲目的忠君思想。有学者认为,儒家主张道统高于君统,“从道不从君”,从表面上看,是对君主的不合作,甚至是一种对立,但实际上却从更高的角度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维护了君权,在对君主的怨恨之中充满了深沉的爱。这一思想培养了一批忠勇之士,而这些忠勇之士正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中流砥柱。这些人对君主爱而不阿谀,顺从而不盲从,犯而不欺,怨而不恨,从而把坚持道义与维护君权、维护统治阶级的普遍利益提到了奇妙统一的地步。(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160-161)不过,笔者认为,在君主专制政体下,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我们不应过多地苛责古人。
    1 陈国祥.访叶启政教授--从文化观点谈知识分子[A].见:周阳山主编.知识分子与中国[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1:23-36.
    2 希尔斯在讨论知识分子的传统时认为,与统治者的距离感时知识分子“最强大的传统”。他同时写到:“不信任世俗统治者和教会统治者的传统--事实上是不信任传统本身的传统--首先在西方,随后在以往半个世纪的亚非两洲部分受西方传统影响的知识分子中间,构成了知识分子的首要次级传统。”他认为,“知识分子与当权者的紧张关系起自于知识分子对神圣事务的那种先天的根本取向。这种紧张表现在知识分子只想服从代表最高理想(无论它是秩序、进步还是其他价值)的权威,而反抗或谴责背叛上位价值的权威。”参见希尔斯.知识分子与当权者[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21.
    3 金安平认为,“学而优则仕”的功利色彩严重腐蚀了“以天下为己任”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她指出,“本来为官从政也可算是关心天下的一条道路,然而这条路所带来的世俗利益却会淹没它原本具有的内涵。特别是当这条路成为惟一的路时,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就会变得苍白和空虚。”参见:金安平.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知识分子与政党政治[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20.
    4[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项社会学的考察[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10.
    1 陆建洪、侯强.论清末民初中国知识分子的转型[J].江苏社会科学,2003,(6):139-144.
    2 参见荆惠兰.近代中国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发展及作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0(3):58-62.
    3 参见黄群.戊戌维新与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J].求索,2007,(6):223-225.
    4 清廷在废除科举制之前,于1903年(癸卯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确立了新式学堂的正统地位,史称“癸卵学制”。笔者将其看作废除科举制的序幕。参见金安平.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知识分子与政党政治[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36-37.
    1 李晓英、牛海祯.科举制废除及绅士阶层在新式教育领域中的贡献[J].甘肃社会科学,2006,(6):120-122.
    2[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325-327.
    3 原书指1895至1920年--笔者注.
    4[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58-359.
    5 不同的学者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形成有不同的分期。参见金安平.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知识分子与政党政治[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37-38;
    荆惠兰.近代中国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发展及作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0(3):58-62.
    1 刘晔.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141-142.
    2 许纪霖.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17.
    3 据金安平的研究,同盟会前期的重要人物、民国初年各主要政党的主要人物、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和民主党派的领袖人物,除极个别外,绝大多数都是知识分子。参见金安平.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知识分子与政党政治[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112-154.
    4 总体上说,“军阀政治”、“割据混战”这些词汇并无不当;但却过于概略,因而掩盖了历史的某些真相。由于本文无意于考察这些历史细节,只好使用这些词语一笔带过.事实上,在这一时期,军阀们对中国近代国家建设(state-building)并非毫无贡献;而且,军阀中的少数突出人物还在道德方面坚守着儒家传统,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如吴佩孚以“学者军阀”著称,阎锡山以“模范长官”闻名。有兴趣者请阅读《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第5-6章。([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 蔡元培、胡适.我们的政治主张[A].见:刘军宁主编.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17-21.
    2 张星久.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述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180.
    3 关于“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五四运动”仅指“五四事件”及其之后的政治运动,它与新文化运动是两回事;第二种观点认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二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新文化运动是独立存在的,它不被包括在“五四运动”的范围之内;第三种认为,“五四运动”包括新文化运动和“五四事件”之后的政治运动。美籍华人史学家周策纵先生同意第三种观点,将“五四运动”作如下定义:“‘五四运动'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运动.以及新知识分子所提倡的各种政治和社会改革。”笔者同意周策纵先生的看法,对其采取广义的解释。参见[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9:1-8.
    1 关于知识分子在“抗战”时期的宪政努力,可以参见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2 民社党的组织本来就不够严密,在国民党的拉拢之下产生了数次分裂,以张君劢为首的左派投靠了国民党,以汪世铭为代表的左派转向了革命,除此之外的则依旧坚持中间路线.参见孔繁政主编.中国民主党派[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254-257.
    3 宝岛台湾[EB/OL].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http://www.gwytb.gov.cn/bdtw.htm#1,2007-11-8.在行政区划上,台湾省辖基隆、新竹、台中、嘉义、台南5个省辖市,台北、宜兰、桃园、新竹、苗栗、台中、 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台东、花莲、澎湖16个县。台湾当局于1967年将台北市、于1979年将高雄市定为“行政院院辖市”。此外,台湾地区还设有所谓“福建省政府”,辖金门、连江(马祖)2个县。
    1 以上关于台湾省地理的介绍,资料均来自王建民、毕福臣:台湾省地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1-15.
    2 姚礼明.民族尊严与民主发展--台湾政治发展中的一个问题[A],见:姚礼明.学术漫步[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203-219.
    3 刘国深等.台湾政治概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77.
    4 台湾光复之初成立了不同于各省省政府的行政长官公署,实行“军政合一”。详见本章第三节。
    5 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简称“警总”,此简称有时亦指其最高长官--警备总司令)的体制和名称曾数次更改:1945年成立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时,行政长官兼任警备总司令:1947年“二二八”事件之后,改台湾行政长官公署为台湾省政府.实行军政分开,省主席不兼任警总;1949年1月16日,蒋介石任命台湾省主席陈诚兼任警总,台湾又回复到“军政合一”;1949年8月,国民党废止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成立东南军政长官公署,管辖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省及其沿岸岛屿;东南军政长官公署撤废后,成立台湾省保安司令部接管;1958年5月,台湾省保安司令部和台湾防卫总部、台北卫戍总部、台湾省民防司令部等四个单位合并组建台湾省警备司令部。参见杨秀菁.台湾戒严时期的新闻管制政策[D],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系硕士论文,2002:65,注77.
    1 齐光裕.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民国三十八年以来的变迁[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212.
    2 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之谜[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48-49.
    3 刘国深等.台湾政治概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77-78.
    4 李仁、李松林主编.台湾四十年[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21.
    5 杨秀菁.台湾戒严时期的新闻管制政策[D],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系硕士论文,2002:61.
    6 1970年改名为《台湾地区戒严时期出版物管制办法》。
    7 杨秀菁.台湾戒严时期的新闻管制政策[D],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系硕士论文,2002:65-66.
    8 转引自李仁、李松林主编.台湾四十年[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21-22.
    1 参见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之谜[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50-52.
    2 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之谜[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49.
    3 孙家琪.蒋经国窃国内幕[M].香港:日力出版社,1961.转引自江南.蒋经国传[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232.
    4 李仁、李松林主编.台湾四十年[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22.
    5 1967年2月,新成立的“国家安全会议”取代“国防会议”后,“国家安全局”改隶于“国家安全会议”。参见齐光裕.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民国三十八年以来的变迁[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194.
    6 参见江南.蒋经国传[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232:
    姚礼明.在东西方的结合点上--台湾政治体制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108-109;
    何振盛.戒严时期台湾地区的民主化与政治变迁--一个发展途径之研究[D],台北:政治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硕士论文,1989年:110.
    7 李仁、李松林主编.台湾四十年[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22.
    8 江南.蒋经国传[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235.
    9 何振盛.戒严时期台湾地区的民主化与政治变迁--一个发展途径之研究[D],台北:政治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硕士论文,1989年:111.
    1 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84.
    2 傅正主编.雷震全集(第32册)[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9:159-160.(因本文需多次引用《雷震全集》的内容,故以后引用时仅注明“雷集,册数:页码”,如:雷集,32:159-160.)
    3 姚礼明.在东西方的结合点上--台湾政治体制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99.
    4 李松林主编.中国国民党在台湾40年纪事[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32.
    5 彭怀恩.中华民国政治体系的分析[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5:210.
    1 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之谜[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55-56.
    2 参见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93;姚礼明.在东西方的结合点上--台湾政治体制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100.
    3 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94.
    4 姚礼明.在东西方的结合点上--台湾政治体制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99.国民党对社会的控制带有“统合主义”(corporatism)的特征。
    可参见: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95-103.
    5 参见江南.蒋经国传[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256-258.
    6 参见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86-87;
    高民政.台湾政治纵览[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12.
    7 参见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86.
    8 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之谜[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55.
    1 参见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90-91.该书作者称台湾的政党体制为“威权一党制”。
    关于这两个小党的介绍,可参见刘金元.中华民国戒严时期之政治发展(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八七年)[D],台北:政治作战学校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38-41。
    2 参见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392-395.
    1 “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全文如下:兹依照宪法的一百七十四条第一款程序,制定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全文如左(如下):总统在动员戡乱时期,为避免国家或人民遭遇紧急危难,或应付财政经济上重大变故,得经行政院会议之决议,为紧急处分,不受宪法第三十九条或第四十三条所规定程序之限制。前项紧急处分,立法院得依宪法第五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之程序,变更或废止之。动员戡乱之终止,由总统宣告,或由立法院咨请总统宣告之。第一届国民大会,应由总统至迟于卅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以前,召集临时会,讨论有关修改宪法各案,如届时动员戡乱时期,尚未依前项规定宣告终止,国民大会临时会应决定临时条款应否延长或废止。
    2 参见张君劢.宪政之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68-180.
    3 “大法官会议”释字第七十六号解释:“国民大会代表全国国民行使政权,立法院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监察院为国家最高监察机关,均由人民直接间接选举之代表或委员所组成。其所分别行使之职权,亦为民主国家国会重要之职权……就宪法上之地位及职权之性质而言,应认国民大会、立法院、监察院共同相当于民主国家之国会。”司法院秘书处编.司法院大法官会议解释汇编[G].台北:司法院秘书处,1964年1月:103.转引自齐光裕.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民国三十八年以来的变迁[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287.
    1 参见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9-114.
    2 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之谜[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72.
    3 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14-115.
    4 谢汉儒曾于1983年在台北政治大学政治系作过一次关于台湾地方自治的演讲,他在这次演讲中举出了国民党操纵选举的十种手段。参见谢汉儒.早期台湾民主运动与霄震纪事--为历史留见证[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2002:34-36.
    1 对于台湾威权体制的特征和性质,学界已有不少研究。其中,台湾学者胡佛的“伞状结构说”较具代表意义。胡佛指出,“政治结构不外是一套政治的权力关系与规范.这在威权体制则是由统治者掌握最高权力,然后经由政党的认识,层层节制而下,控制三种社会的结构,那就是(一)统治社会(ruling society)的结构,(二)政治社会(political society)的结构,(三)民间社会(civil society)的结构.这样的威权体制当然是立体的,而非平面的;在动态上,就像一把伞:统治者是伞的机纽,而在政党的主轴上,撑起控制统治社会、政治社会及民间社会的三支伞柄,将威权体制的伞张开。我称之为现代威权政治的伞状理论(The umbrella theory of modern authoritarianism)。”根据这种理论,胡佛将台湾威权体制的结构分析如下:1、居于威权体制枢纽地位的统治者是两位蒋总统,他们父子相继,建立以家族为核心的统治集团,形成一种高度封闭的特权阶层或社会。2、建立“一党威权主义”(one party authoritarianism),国民党成为威权体制的主轴。3、统治社会中,国民党在军队中建立“威权军国主义”(authoritarian militarism),在政府建立“威权官僚主义”(authoritarian bureaucratism),牢牢掌握对军队和政府的控制。4、在政治社会中,国民党发展所谓的“依侍主义的威权结构”(authoritarian clientalism),也就是透过对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管制与特许,嘉惠地方领袖所组成的派系,使其归附,以博取在选举及各种政治活动中的支持。5、对民间社会来说,一方面运用政府的官僚组织(包括宪兵、警察、情治单位等)。直接控制民众的各种活动。造成所谓的白色恐怖;另一方面将所有的产业、职业等团体,置于党的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之下,而形成所谓的“威权统合主义”(authoritarian corporatism)的结构。(胡佛.台湾威权政治的伞状结构[J].二十一世纪,1991,(5):36-40)此外,由于在蒋经国主政的年代,台湾的威权体制发生了某些变化,所以有学者用“柔性威权体制(Soft Authoritarianism)”这一术语来区别蒋介石主政时的“刚性威权体制(Hard Authoritarianism)" 。(Edwin A.Winkler,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The China Quarterly,No.99(Sep.,1984),pp.481-499)
    1 1962年12月台湾“教育部”颁布《专科以上学校教员出国讲学、研究或进修办法》,规定专科以上学校教授、副教授、讲师其所任课程有适当人员担任,经所在学校同意,可以向“行政院”申请批准其出国讲学、研究。凡曾在所在学校连续任教三年以上又末接受国外薪俸的出国教师,可以申请保留原职原薪。至于助教出国进修,则规定,在大学或独立学院任助教2年以上,在专科学校任助教3年以上,可以申请免试出国。参见李泽彧.战后台湾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17.
    2 根据国民政府中央计划局“台湾调查委员会”制订的《台湾接管计划纲要》第8条规定:“地方政制,以台湾为省,接管时成立省政府。”但实际成立的却是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当时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应该军政分开,成立省政府,专管行政;另一派认为台湾情况特殊,应赋予大权,制定单行法规。事实证明,第二派意见占了上风。参见姚礼明.在东西方的结合点上--台湾政治体制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63-65.
    1 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之谜[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22.
    2 杨鹏(时任台湾高等法院院长)语。转引自姚礼明.在东西方的结合点上--台湾政治体制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65.
    3 参见高民政.台湾政治纵览[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5.
    4 王世庆访问、记录:陈逢源口述历史(未刊稿).转引自李筱峰.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M].台北:自立晚报,1987:29.
    5 李筱峰.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M].台北:自立晚报,1987:29-33.
    6 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之谜[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23.
    7 姚礼明.在东西方的结合点上--台湾政治体制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68.
    8 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之谜[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23.
    1 参见姚礼明.在东西方的结合点上--台湾政治体制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68-72.
    2 参见郑牧心.台湾议会政治四十年[M].台北:自立晚报,1988:80-82.
    3 参见李筱峰.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M].台北:自立晚报,1987:33-51.
    1 转引自姚礼明.在东西方的结合点上--台湾政治体制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76.
    2 高民政.台湾政治纵览[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8.
    3 关于台湾的政治文化(包括政治认同、政治情感、政治价值等),请参见:刘国深等.台湾政治概论[M],第一章“政治文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38.
    4 林木顺.部分死难者名单[A].见:韦名编.台湾的二·二八事件[M].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5:66-69.
    5 参见吴民祥.流动与求索--中国近代大学教师流动研究:1898-1949[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291-292;
    刘超.联大学人的去留与沉浮--“西南联大与晚近中国”系列之二[A].见:王兆成主编.历史学家茶座(第九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50-57.
    1 日伪时期,殖民统治当局为给其侵略战争提供知识与技术资源,主要着力于培养“听话”且“出活”的技术性人才,导致其他方面的人才比较欠缺。
    2 参见刘超.联大与“文革”后的华语世界--“西南联大与晚近中国”系列之三[A].见:王兆成主编.历史学家茶座(第十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51-61.
    3 转引自上引文。
    4 详见该书“光复后历年本省高等教育的统计”(第235-236页)及“四十五学年至五十四学年本省大专学校概况”(第315页)。
    1 杨国枢.台湾知识分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A].见:中国论坛编辑委员会主编.知识分子与台湾发展[C].台北:中国论坛杂志,1989:代序.
    2 同上.
    1 刘军宁.自由主义:九十年代的“不速之客”[A].见,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代序.
    1 参见张海鹏等.20世纪的中国·政坛风云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269-277.
    1 高民政.台湾政治纵览[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9.
    2 李松林主编.中国国民党在台湾40年纪事[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3.
    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单位(46)[EB/D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门户网(http://www.cppcc.gov.cn)政协资料数据库,2007-12-29.
    4 孔繁政主编.中国民主党派[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330.
    5 齐光裕.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民国三十八年以来的变迁[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152.
    6 国民党在台湾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49年推行“三七五减租”,1951年实行“公地放领”,1953年公布“实施耕者有其田条例”。(齐光裕.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民国三十八年以来的变迁[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164.)其中,第一阶段的“三七五减租”,是指“耕地租额不得超过土地主要作物正产品全年收获量千分之三百七十五。”(萧铮、吴家昌.复兴基地台湾之土地改革[M].台北:正中书局,1987:7)
    1 白皮书全名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特别着重1944-1949年期间的论述》(United States Relations With China.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eriod 1944-1949)。
    2 事实上,白皮书的发表也引起了美国国内不少人的反对,并引发了一场“谁失去了中国”的辩论。参见赵洪.《美中关系白皮书》发表的背景和影响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74-77.
    3[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273.
    1 马之驌.雷震与蒋介石[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3:89-91;
    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1-136.
    2 马之驌.雷震与蒋介石[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3:90.
    3 雷震.雷震回忆录--“我的母亲”续编[M].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8:58-59.另,雷震1949年3月27日日记:“讨论结果先办沪港《自由中国报》,然后及于渝、台两地。至周刊,恐缓不济急也。”(雷集,31:168.)
    4 雷震1949年4月4日日记,雷集,31:173-174.
    5 马之驌认为这一阶段的创办者“在台北另有其人”(马之驌.雷震与蒋介石[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3:90);范泓也认为“这一阶段《自由中国》半月刊的筹备工作就由这些人(作者按:‘这些人'与马之驌所说的‘另有其人'均指前句所指的迁台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操作.”(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3)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够准确。此一阶段,雷震虽在上海协助汤恩伯防守了一个月,但他回到台湾后,继续参与并主导着《自由中国》的创办工作。
    11949年只出版3期,为第1卷;从第2卷开始,每卷12期,每年2卷:最后一卷为第23卷,即1960年后半年出版的5期。
    2参见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5.
    3马之骕.雷震与蒋介石[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3:101.关于胡适挂名发行人一事的前因后果,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一节。
    4同上:100-101.
    5马之骕.雷震与蒋介石[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3:103.
    6李筱峰.台湾政治革新运动与知识分子[A].见:李筱峰.进出历史[M].台北:稻乡出版社,1992:163-214.转引自吕怡蓉.《自由中国》杂志与台湾党外运动发展之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63.
    1马之骕.雷震与蒋介石[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3:105-106.所谓“自我主义”,是指他们当时年纪较轻,对历史、政治等问题观察不够深刻,很容易犯“直觉”的“自大自狂”和“断章取义”的错误.
    2雷震1949年3月24日日记:“(我说)可一面办周刊,一面办报纸……雪艇先生(即王世杰--笔者注)并主张先约定数十人,分别对时局发表意见,立武、孝炎均赞成我的意见……”(雷集,31:166)
    3雷震1949年3月29日日记,雷集,31:169-170.
    4创刊第一阶段的具体方案是,王世杰负责向陈诚筹款,杭立武向胡宗南筹款,雷震向汤恩伯筹款。雷震在日记中记录了因向好友汤恩伯筹款而遭其误会的一件事(雷震1949年4月11日日记,雷集,31:177-178)。虽然筹措到少许经费,但最后还是无果而终。第二阶因缺少经费半途而废,事实上则与雷震的短暂离开有关。最后,直到雷震回到台北,在他的努力筹措下,《自由中国》才得以正式创刊.
    5在雷震的努力下,台湾当局最初对《自由中国》提供不少补助.但在该刊与官方断绝关系之后,运转的经费主要来自雷震及其朋友的募捐所得.参见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8.
    6雷震所乘船只于10月20日抵达高雄,因天色太暗风浪太大未能入港.后于21日上岸,22日抵达台北.(雷震1949年10月20日、21日、22日日记,雷集,31:344-346)《自由中国》11月20日正式创刊,如果从雷震抵达高雄那天算起,刚好一个月;如果从他抵达台北那天算起,则不到一个月.
    11949年,美元对新台币的汇率为1:5,即1美元合5元新台币。
    2国民党改造委员会第四组职掌宣传.以下简称“第四组”。
    3创刊之后不久,国民党海军总司令致函雷震,订阅《自由中国》三百本。1949年12月14日,台湾省防卫司令孙立人致信雷震:“《自由中国》刊物内容丰富,……自应力为推广,刻正统筹通饬所属各级单位认定,以便官兵阅读。”(雷集,30:58-59)就连远在海外的黄杰将军也曾写信给雷震,希望雷将每一期杂志寄数十本给他的部队,以使官兵享受一点精神粮食。(参见雷震.雷震回忆录之新党运动黑皮书[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9;钟雅蓬.政论杂志与台湾民主化:《自由中国》个案研究[D].嘉义:中正大学政治学系硕士论文,2005:7)
    1胡适撰写的《<自由中国>的宗旨》一文仅在第1卷第1期计算一次。以下同。
    2参见佚名.《自由中国》分类索引[EB/OL].雷震先生网页:http://www.drnh.gov.tw/nw/page/C/ray,2007-7-10.网页上没有标明该文件的作者,但根据笔者研究推断,这是台湾学者薛化元的研究成果。参见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1950年代台湾思想史的一个考察[M].台北:稻乡出版社,1996:411-494.
    1参见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1950年代台湾思想史的一个考察[M].台北:稻乡出版社,1996:76-89.
    1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1950年代台湾思想史的一个考察[M].台北:稻乡出版社,1996:411-413.
    1《自由中国》因言论而引起的大小风波至少有15次(参见林淇瀁.意识形态·媒介与权力:《自由中国》与五○年代台湾政治变迁之研究[D].台北:政治大学新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3:114),这还不包括因个别文章而引起个别人之不满者。
    2指有人先在土地银行开户,取得本票后用作抵押,而到处以高利率向人借款。等借贷成交时,即有保安司令部出面逮捕,而控以金融罪,交由该部军法机关审判。参见雷震.雷震回忆录--“我的母亲”续编[M].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8:78-79.
    3按照当时体制,保安司令部司令由台湾省主席吴国桢兼任,彭孟缉只是副司令。但是,由于彭孟缉有蒋经国作靠山,不把吴国桢放在眼里,经常擅自抓人。
    4雷震.雷震回忆录--“我的母亲”续编[M].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8:82.
    5彭孟缉所谓“算帐”除了下文提到的派特务监视《自由中国》社外,彭还向包括蒋介石和“行政院长”陈诚在内的各方面诬蔑雷震和商人有勾结,曾干过“套汇”和大量“走私”之事,使蒋、陈二人对雷震产生怀疑。(雷震.雷震回忆录--“我的母亲”续编[M].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8:92)
    1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致雷震(第四组代电),1951年6月9日,雷集,30:139.
    2雷震1951年6月16日日记,同上:115.范泓认为,在国民党高层对言论自由的态度不一致时,雷震此番发言极有必要。(范泓.风雨前行一雷震的一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7)
    3雷震1951年6月11日日记,雷集,33:111-112.
    4雷震1951年6月8日日记,雷集,33:108-109.
    5社论.再论经济管制的措施[J].自由中国,1951,4(12).这篇社论先后经过了毛子水和陶希圣的修改。编委会开会时,毛子水未到,因此雷震特意交给他修改,没想到一向平和的毛子水将文章改得语气很强硬。王世杰对文章不满意,嘱雷重写。陶希圣看后也说“这篇文章用不得,这是在强辩,全无表示歉意的意思。如果这样登出来.岂不是火上加油么?”于是,雷震只好请陶希圣亲自修改,不料原来“写得不卑不亢,给人看了不要有受了外力压迫”,“给保安司令部有面子而不失去《自由中国》社的宗旨”的文章被陶希圣“大笔削减。删去三分之一,又加了一些无聊的字句”。(雷震.雷震回忆录--“我的母亲”续编[M].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8:84-86:雷震1951年6月10日、11日日记,雷集,33:110-111)
    6胡适致雷震,1951年8月11日,见:万丽鹃编注.万山不许一溪奔--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23-24.其中,所谓。最后括弧内的小注”是指胡适在信末用括号加的一句话。我今天正为‘诱民犯罪'、‘栽赃'、‘诬陷'的另一件大案子写信给吴国桢主席和雪屏兄(即陈雪屏--笔者注)。”
    1此信刊于‘自由中国》1951年9月1日出版的第5卷第5期,题目是“致本社的一封信”。
    2雷震1951年9月1日日记,雷集,33:150-151.
    3雷震1951年9月2日日记,同上:152.
    4雷震1951年9月4日日记,同上:153;雷震.雷震回忆录--“我的母亲”续编[M].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8:96-97.
    5雷震1951年9月4日日记,雷集,33:153.
    6雷震1951年9月4日、5日日记,雷集,33:153-154:雷震.雷震回忆录--“我的母亲”续编[M].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8:97-98.《回忆录》上雷震回忆收到传票是在9月4日,而日记记载则为9月5日。笔者认为日记的可信度比《回忆录》更大,故采信日记上的记载。
    1雷震1951年9月7日日记,雷集,33:155.
    2雷震.雷震回忆录--“我的母亲”续编[M].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8:96.
    3同上.
    4纪律委员会之公文及雷震答辩信详见雷集,30:165-166,172-177.
    5参见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1-72.
    6同上:84.作者认为,“雷震与蒋介石结缘,首先因为他与王世杰的亲密关系,其次才是在国民参政会,而雷震本人特殊的政治才干,也是蒋介石委以诸多重任的原因之一。”
    7雷震1951年6月10日日记,雷集,33:111.
    1雷震1951年9月1日日记,雷集,33:150-151.
    2雷震致王世杰,雷集,30.162-163.此信无时间,但根据雷震日记和王世杰回信可以判断,此信写于1951年9月1日至4日之间。
    3王世杰致雷震,1951年9月4日,雷集,30:163-164.信中这样写到:“杰所不安者,《自由中国》期刊,实际上系由兄及编辑诸公负责,胡先生久不愿负责(海外来人屡传此讯),远居海外,于当地情形,自亦不尽了然,倘使胡先生因此刊纠纷而与政府发生裂痕,或使国际及一般中国社会发生误解,其责任将不能由胡先生负之也……来示谓前次社评(诱民入罪)百分之百是对的,杰素日为反对为目的不择手段之人,故从未与兄辩论此点。惟论政当见其大,而不当仅从方法立论。台湾金融在过去一年,受若干巧于避法的奸商之扰乱竟甚,故干涉政策在根本上是应该做,而且必须彻底做的.军警当局在手段上及方法上有不当处,言论界在执笔之时,……不必以盛气凌之。”数年后,王在对雷劝其不要再度进入国民党政府(1953年。王因“陈纳德民航队欠款”一案被蒋介石以“蒙混舞弊,不尽职守”的罪名免除“总统府”秘书长职务;1958年,“副总统兼行政院长”陈诚提出要王担任“行政院”政务委员,雷震去信劝告)的回信中说:“我自己诚然是救不了国家,但我不愿计较个人的毁誉,而对于一个或可再度有裨于自由中国存活的人,只浇冷水。”(知名[王世杰]致雷震,1958年7月17日,雷集,30:385)笔者推断,王信中所谓“一个或可再度有裨于自由中国存活的人”可能是指蒋介石。如果此论无误,则我们可以看出,王认为雷震对蒋介石政府的批判是“浇冷水”。
    4参见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1-162.
    5陈院长致胡适之先生函,1951年9月14日,自由中国,1951,5(6).笔者之所以称“暂告结束”,是因为半个月之后由雷震的《舆论与民主政治》等文引起的风波,可以看作这一事件的继续.
    6下文详述。雷震此文载1951年10月1日出版的《自由中国》第5卷第7期。前次言论风波不过刚刚平息半个月。
    1蒋介石提出的六项问题是:1、建立台湾为实现三民主义模范省的各种应兴应革的要政急务;2、增进台湾四大建设(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与革除旧有官僚政客习气之具体意见;3、推行战时生活,革除奢侈浪费等不良风习,造成蓬勃活泼的民族复兴基地之应有措施;4、团结海内外反共救国意志,增强反攻复国战力,不尚空谈,务求实效的具体办法;5、贯彻反共抗俄之具体实施计划与行动的准则;6、除以上五点外,并盼对中正个人平日言行与生活,以及个性等各种缺点,作具体的指点与规正。转引自马之骕.雷震与蒋介石[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3"210-211.
    2雷震1956年lO月18日日记:“大家交换意见,有人认为蒋总统这一下诏求言,完全是君主作为,其态度是不对的。也有人认为大家可趁此机会,率直表示对国家当前意见,因国家前途是危险的。”(雷集,38"323-324)后来,雷震在回忆录中针对这件事情写到:“我们完全是遵照老人家的旨意做的,毫无半点他意。”(雷震:雷震回忆录--“我的母亲”续编[M].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8:107)
    3雷震1956年10月17日日记,雷集,38:323.
    4《自由中国》半月刊每月1日、16日出版,所以该期杂志本在11月1日出版.但这一期(第15卷第9期)是。祝寿专号”,为配合蒋介石生日,故将出版日期提前一天至蒋介石生日当天出版。
    5社论.寿总统蒋公[J].自由中国,1956,15(9).
    6胡适.述艾森豪威尔威尔总统的两个故事给蒋总统祝寿[J].自由中国,1956,15(9).
    7徐复观.我所了解的蒋总统的一面[J].自由中国,1956,15(9).
    1雷震.谨献对于国防制度之意见[J].自由中国,1956,15(9):24-26.《雷震全集》收录了此文,但题目已改为‘我对当前国防制度之看法》。文后有“雷震按”:社论“系戴杜衡先生所写,当然恭维了蒋中正几句.后来戴杜衡看到蒋中正之倒行逆施,在《自由中国》社编辑委员会上表示懊悔,不该恭维蒋中正的,因为值不得恭维……这一期《自由中国》十分畅销,出过十一版,销了好几万本,蒋中正则恨之切齿。盖我们都是针对他的缺点而直言进谏,他是听不进去的,他要听的是阿谀歌颂之词。”(雷集,15:22)
    2参见林淇潢.意识形态·媒介与权力:《自由中国》与五○年代台湾政治变迁之研究[D].台北:政治大学新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3:174.
    3马之骕.雷震与蒋介石[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3:232.
    4社论.政府和舆论都应重视这一次的反应![J].自由中国,1956,15(10).该期杂志还发表了雷震的署名文章《我们的态度》,表明《自由中国》一向秉持“对人无成见,对事有是非”的工作态度,再次强调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和新闻舆论的社会责任,称“一国政治和社会之有无进步,端视一国之有无健全舆论以为断”,并对当时台湾舆论界死气沉沉的情况提出了批评。
    1马之骕.雷震与蒋介石[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3.232.
    2周国光.特种指示(特字第99号):向毒素思想总攻击![A].见:雷震:雷震回忆录--“我的母亲”续编[M].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8-109-111.
    3雷震回忆录中录有此小册子全文,见:雷震:雷震回忆录--“我的母亲”续编[M].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8:112-145.
    4老兵.蛇口里的玫瑰[N].中华日报(台北),1956,12(24),转引自马之骕.雷震与蒋介石[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3-234-235.
    5马之冀.雷震与蒋介石[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3:236.
    6马之骊语,见上引书第238页。
    1林淇瀁.意识形态·媒介与权力:《自由中国》与五○年代台湾政治变迁之研究[D].台北:政治大学新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3-182.
    2同上:180-181.
    3参见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1950年代台湾思想史的一个考察[M].台北:稻乡出版社,1996:300-303.
    4林淇瀁.意识形态·媒介与权力:《自由中国》与五○年代台湾政治变迁之研究[D].台北:政治大学新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3:207-208.
    5社论.欣幸中的疑虑--关于蒋总统反对修宪的声明[J].自由中国,1959,20(1).该社论对社会各界的反应表现出如下疑虑:1、中央社的消息没有提及宪法相关条贯及第三任“总统”问题;2、对于蒋介石的声明,政府与执政党的报纸均未发表评论,也没有转载海外的赞美之词;3、民办报纸对蒋的声明倍加赞扬.却避谈第三任“总统”问题;仍有部分“国大”代表主张修宪;5、各界盛传蒋仍将连任,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完成。
    6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1950年代台湾思想史的一个考察[M].台北:稻乡出版社,1996.160.
    7雷震1959年5月19日日记,雷集,40.91-92。
    8雷震1959年5月30日日记,同上:99-100.
    1方望思.海外对总统三任问题的反应[J].自由中国,1959,20(11):2-22.
    2参见.林淇灌.意识形态·媒介与权力:《自由中国》与五○年代台湾政治变迁之研究[D].台北:政治大学新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3:209-210.
    3社论.蒋总统不会作错了决定吧?[J].自由中国,1959,20(12):3-4.
    4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1950年代台湾思想史的一个考察[M].台北:稻乡出版社,1996.161.
    5林淇瀁.意识形态·媒介与权力:《自由中国》与五○年代台湾政治变迁之研究[D].台北:政治大学新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3:211.
    6范泓称,陶希圣的三公子陶恒曾对他讲,其父当时之所以这样说,实属无奈,因为他是《中央日报》社之董事长.这一期间,陶希圣回到家中时总是闷闷不乐。(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5,注103)
    7社论.好一个舞文弄法的谬论!--所谓“修改临时条款并不是修改宪法本身”[J].自由中国,1959,2l (2):5.
    8宋功仁.论临时条款与修宪[J].同上:11-12.
    9雷震1959年7月18日日记:“阮毅成说我们临时条款社论发生了效力,党部宪法研究小组,决定以不适用,改为决议,即在戡乱期间,宪法第四十七条停止适用,可免三任后又发生问题了.”(雷集,40:32-133)如果此说属实,则国民党当局不仅在考虑让蒋介石三连任,还打算让其做“终身总统”。
    10看云楼主.曹丕怎样在群臣劝进下称帝的?[J].自由中国,1959,21(3):19-20.此文之前,《自由中国》已经发表过一篇同样的文章--《筹安会的丑剧》(1959年,第2l卷第1期,作者顾达德):此文之后,也有一篇《洪宪帝制期间各方申讨之文献》(1960年,第22卷第4期,作者葛文侯,)借袁(世凯)讽蒋的意图相当明显。
    1雷震1959年8月12日日记,雷集,40:143-144.又,雷震1959年10月26日日记:“陈敦甫太太来告,警备司令部某高级人员告诉陈太太说,台湾要不把雷某去掉,他们--指当局--不能抬头。他们拟叫已经处决而执行(原文如此,可能漏掉一“未”字--笔者注)的犯人咬我一口,又恐搞得不好,又想设法把我搞掉。不管怎样,搞了再说,横直我的敌人太多……晚问把此事告诉陈访先,他说现在不会,局面不好时,可能这样干。”(雷集,40:181-182)
    2根据“宪法”规定,“宪法”之修改,须“由国民大会代表总额五分之一提议,三分之二之出席。及出席代表四分之三之决议,得修改之”或“由立法院立法委员四分之一之提议,四分之三之出席,及出席委员四分之三之决议,拟定宪法修正案,提请国民大会复决。此项宪法修正案应于国民大会开会前半年公告之。”由于相当数量的“国大代表”及“立法委员”没有随国民党政府迁台,所以要达到这个要求是不可能的。不料,“大法官会议”竟于1960年2月12日作出了“宪法所称国民代表大会代表总额,在当前情形,应以依法选出,而能召集集会之国民大会代表人数,未计算标准”的“宪法解释”。
    3傅正.修宪已没有“合法途径”了[J],社论.重申我们反对修宪的意见[J],社论.敬向蒋总统作一最后忠告[J],社论.岂容“御用”大法官滥用解释权?[J],左舜生、张君劢等.我们对毁宪策动者的警告[J],王岚僧.一个要求·一条大道--盼国民党当局慎重考虑问题[J].自由中国,1959,21(5)、(12);1960,22(3)、(5)、(5)、(6).
    4这两期是1960年3月1日出版的第22卷第5期和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3月12日,国民党提名蒋介石为总统候选人;3月21日,“国大”投票选举“总统副总统”.
    5社论.蒋总统如何向历史交代?[J].自由中国,1960,22(7).
    1参见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1950年代台湾思想史的一个考察[M].台北:稻乡出版社,1996:179-191.其分类项目见该书第487-492页.
    2何卓恩.“修宪”与“护宪”:1950年代前后雷震的“宪政”思想[J].台湾研究集刊.2007,1:66-73.
    1雷震1949年12月31日日记:今年在台湾渡岁,令人甚难过,希望努力明年可克复国土,在南京过年。(雷集,31:397)雷震真是异想天开。
    2马之骗.雷震与蒋介石[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3:25-28.作者认为。雷震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在“旧政协”担任秘书长之后,与蒋介石建立了浓厚的感情。
    3许冠三.儆寰先生辞世十一年祭[A].见:雷集,2:251-254.
    4雷震1950年6月21日日记:“殷海光送一文章,针对蒋总统谈话,予不赞成登载,因今日不能毁他,反共全靠他。”(雷集,32:130)
    5马之骕.雷震与蒋介石[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3:104-105.
    6参见雷震.我对国民党五全大会的建言[A].见雷集,14:45-55.
    7雷震1950年1月8日日记,雷集,32:10-11.
    8雷震1950年1月11日日记,同上:13-14.
    9张忠栋.雷震和国民党分手的开始[A],见:张忠栋.胡适·雷震·殷海光--自由主义人物画像[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0:72-89.
    10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1.
    11张忠栋.雷震和国民党分手的开始[A],见:张忠栋.胡适·雷震·殷海光--自由主义人物画像[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0:72-89.另一条导火索是“《自由中国》的文字开始触犯政治权势”。
    1雷震1950年1月8日日记,雷集,32:10-11.
    2雷震.以暴易暴乎?[J].自由中国,1950,2(4):15-17.
    3此文收录于‘雷震全集>,文后有“雷震按”:本文不仅国民党头目们看到后心中很不高兴,时在香港的老友蔡叔厚来信劝我要小心。他说,国民党头目们无此雅量,不会容纳这种意见。结果我坐牢十年。”(雷集,19:106)
    4雷震1950年1月30日日记,雷集:32:30.
    5雷震1950年7月23日日记,同上:150.
    6雷震1950年7月26日、27日日记,同上:153-154.名单公布6天之后出版的《自由中国》上还发表了由他执笔的社论《为国民党改造进一言》,认为党务改造“成败之关键,要在能否吸收新的分子加入以为断。惟能吸收新分子,造成新生力量,发生新陈代谢作用,以为革命之中坚,则改造始有前途”.
    7雷震1950年7月28日日记,同上:154-155.
    8雷震1950年12月16日日记,雷集,32:234-235.
    9雷震1950年1月13日日记,同上:15.雷震在当天日记中还写到:“根据连日开会经验,吾党自有两种思想与见解在流露着,一者是自由与民主之思想,一者就是统制思想……”很显然,雷震是主张前者的。”雷震在国民党党务改造会议上提出军队国家化时.赞成者还有萧自诚和张其昀。以后他每次旧调重谈,附和者越来越少,最后无人理会.
    1当时,雷震要到香港拜访的人员很复杂。流亡港澳的国民党某些高级干部,己与美国拉上关系,正在积极筹组“第三势力”,对这种人只能慰问,来台则不欢迎;民、青两党的领袖任务,虽然公开反共拥蒋。但在政治上总想分一杯羹,所以只能敷衍,不能对他们作出承诺;至于反共的知识分子,社会青年积极想来台湾,但又怀疑他们是“匪谍”;另外还有一些政治人物,过去在大陆受蒋所恶者,已被决定不准来台。(马之骕.雷震与蒋介石[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3:37)又,雷震1951年1月24日记记载,赴港之前,“总统府”给他提供了一份“赴港办法”,其中列出了“不准入境者”若干人,其中有很多是雷震的老朋友.他感到很难过。(雷集,33:15)
    2这是雷震第二次赴港考察。因为‘香港时报》问题,雷震曾于1950年10月赴港两周.在港期间,雷震于各界人士接触,向他们说明了台湾的各项工作,并听取了各方对时局的意见。返台后,雷震曾有报告与建议交与蒋介石。报告与建议全文请见《雷集全集》第27卷:《给蒋氏父子的建议与抗议》。
    3参见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7-148.
    4雷震1951年1月16日日记,雷集,33:10-11.
    5雷震1951年1月29日日记,同上:21-22.
    6马之骕.雷震与蒋介石[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3:49-51.
    7雷震1951年3月29日日记“下午六时至改造会,由予及兰友详细报告,有许多话仍不能完全说出。在香港时他人对台湾及改造会不满意者,须分别解释,此次仍不能将香港所见所闻全盘托出。此项工作之苦,可想而知,惟在改造会时,则尽量说出。”(雷集,33:59)
    1雷震1951年3月23日日记,雷集,33:66-67.
    2雷震1951年3月27日日记,雷集,33:67.
    3雷震和洪兰友先后提交三份报告给蒋介石和陈诚,并有建议给蒋介石,有分别给行政院、和改造委员会的报告和建议。详见雷集,27;23-71.
    4雷震1951年3月29日日记,同上:70.
    5雷震1951年4月16日日记,同上:81.
    6马之骗.雷震与蒋介石[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3:57.
    7沈卫威在《无地自由--胡适传》中提到雷震赴港考察一事时,谓海外“第三势力”代表和青年党头目向雷震表示了对蒋介石的极大不满.大骂蒋介石父子违反现行宪法的规定,在所有在军队、宪兵和警察里设立国民党支部,指责蒋介石的这种行为和过去的军阀与大陆时代的国民党一样,企图采用苏联“以党治国”的方式,而不想依照现行宪法,实行民主政治,建设民主国家。并谓他们“极力怂恿雷震在《自由中国》上发文警告蒋家父子。”(沈卫威.无地自由--胡适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388)是否真有“怂恿”一事,笔者尚未看到相关材料,不敢断定。
    8雷震1951年4月17日日记,同上:82.
    9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2-153.
    1雷震1950年4月13日日记,雷集,32:83.
    2雷震1951年11月15日日记,雷集,33:177.
    3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J].自由中国,1951,5(7).
    1社论.言论自由的认识及其基本条件[J].自由中国,1951,5(7).
    2参见林淇瀁.意识形态·媒介与权力:《自由中国》与五○年代台湾政治变迁之研究[D].台北:政治大学新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3:110.
    3雷震1951年10月16日日记,雷集,33.171.
    4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1.
    5张忠栋.离开权力核心的雷震[A].见:张忠栋.胡适·雷震·殷海光--自由主义人物画像[1I].台北:自立晚报社,1990:99-124.
    6参见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1950年代台湾思想史的一个考察[M].台北:稻乡出版社,1996.104-106.此段提及的三篇文章均与教育有关。《自由中国》对威权体制的批判,主题之一便是对党化教育的批判,其中包括反对计划教育、反对在学校进行三民主义教育、反对“青年救国团”进入学校等。详见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第5章第2节.
    7社论.再期望于国民党者--读了七全大会宣言以后[J];雷震.监察院之将来(一)[J].自由中国.1952, 7(9).
    1此“中央委员会第四组”可能是原“改造委员会第四组”在改造完成后的名称。
    2参见张忠栋.离开权力核心的雷震[A].见:张忠栋.胡适·雷震·殷海光--自由主义人物画像[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0:99-124.
    3雷震1953年3月19日日记,雷集,35:46-47.根据日记记载,王世杰先是派人给雷震打电话,后来碰到雷夫人宋英女士,又“再三嘱其劝我写几个字交与他”。
    4雷震1953年3月25日日记,雷集,35:50-51.
    5雷震1953年3月24日日记,同上:50.
    6雷震致沈昌焕。1953年3月23日,载雷集,30:151-152.
    7台湾所称“投书”,即为“读者来信”。
    8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8.
    11953年4月初,吴国桢差点被特务暗杀,吴请辞台湾省主席,于4月中旬被批准,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三节;1953年11月17日,王世杰因“陈纳德民航队欠款”一案向蒋介石辞职,蒋不同意其辞职,以免职作为处理;1955年,蒋氏父子为除掉孙立人,罗织罪名,以他与前部属郭廷亮预谋发动兵变为由,解除了他“总统府参军长”的职务,并软禁于台中。
    2参见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1950年代台湾思想史的一个考察[M].台北:稻乡出版社,1996:107-113.
    3范泓.风雨前行一雷震的一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8.
    4雷震1955年1月3日日记,雷集,38=4-5.
    5雷震1955年1月12日日记,同上:12-13.
    6孙元锦是台北毛绒厂经理,因不堪保安司令部的威逼而自杀.《自由中国》关注此案之后,当局采取了一种较为审慎的低调态度,一方面不准发行,一方面请人游说,并将涉案的保安司令部某组长拘捕法办。关于 此案及《自由中国》卷入此案详情,请参见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0-174.
    1雷震致致沈锜,1957年3月14日,雷集,30:342-345.
    2《雷震全集》之《雷震秘藏书信选》录有两封胡适致黄少谷要求解决《自由中国》印刷问题的信件。见雷集,30:405-406.
    3林淇瀁.意识形态·媒介与权力:《自由中国》与五○年代台湾政治变迁之研究[D].台北:政治大学新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3:182.
    4社论.今日的问题(一)是什么就说什么(代绪论)[J].自由中国,1957,17(3):3-4.
    1林淇瀁在其博士论文里曾对这些社论列表进行了详细分析,有兴趣者请参阅林淇瀁.意识形态·媒介与权力:《自由中国》与五○年代台湾政治变迁之研究[D].台北:政治大学新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3:表5-1(P187-191).
    2雷震1959年5月18日日记,雷集,40:90.
    3范泓.风雨前行一雷震的一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6.
    4《自由中国》创刊时,胡适挂名发行人,但实际负责人却是雷震。1953年2月,胡适正式辞去发行人职务后,雷震仍然是实际的发行人.
    1雷震1949年3月25日、11月28日、11月30日日记,雷集,31:166-167、371-372、372-373.
    2雷震1949年12月3日、27日日记,同上:375-376、393-394.
    3专载.中国自由党组织纲要草案[J];中国自由党组织纲要草案(续完)[J].自由中国,1950,2(1)、2(2).
    4见本文第二章之表一.
    1魏诚.民国四十、五十年代台湾政论杂志的发展:自由中国半月刊内容演变与政治主张[D].台北: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1984:110.
    2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1950年代台湾思想史的一个考察[M].台北:稻乡出版社,1996:348-349.薛化元的这一结论,实针对《自由中国》对实际政治的态度,而不包含该刊对反对党理念层面的论述。
    3一般而言,在实行资本主义民主的国家(地区)中,在野党和反对党都是指没有执掌政权的政党(政党联盟)。与执政党相对。其中,反对党包含在在野党的范畴之内。反对党以接替政权为目标,而其他非反对党的在野党则不一定如此,它的目的主要是参与政府,或监督政府。但是,严格意义上的反对党只出现在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内阁制国家。在实行议会内阁制的国家中,执政党是指在议会(如果是两院制,则主要是下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而可以组织内阁的政党,而反对党则是指没有取得多数而不能参与内阁的政党。反对党与执政党在议会中竞争,谋求民众的支持。前者批评政府(内阁)的政策,或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来影响政府的决策。在英国,反对党是议会下院仅次于执政党的第二大党,它的领袖由英王(女王)任命,因而又被称为“英王(女王)陛下的反对党”、“忠诚的反对党”。所谓“忠诚的反对党”,意指反对党忠诚于英国王室,也可以认为反对党只反对政府的政策,而不反对王室,不反对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英国的反对党组织“影子内阁”,随时准备接替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基于英国的政治实践,反对党被视为随时准备接掌国家事务的政党。在实行总统制的国家中,执政党是指在总统选举中取得总统职位的政党。但由于总统所属的党派不一定是议会中的多数党(在实行两院制的国家中,如美国,各院的多数席位也往往由不同的政党取得).所以一般不采用“反对党”的概念。
    4如,苏正沛.支配与反抗--“自由中国”事件与“美丽岛”事件之比较[D].高雄: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
    5苏瑞锵将“中国民主党”组党运动分为酝酿、筹组和余波等三个阶段,其中酝酿阶段约从1950年起,到1960年5月18日组党人士正式提议组织反对党,此阶段又可分为初期(启蒙期)、中期(转折期)与晚期(鼓吹期):筹组阶段从1960年5月18日到同年9月4日“雷震案”爆发;此后到翌年一月地方选举结束,“中国民主党”胎死腹中为余波阶段.(苏瑞锵.“中国民主党”组党运动之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9-10)
    6雷震.反对党之自由及如何确保[J].自由中国,1950,2(7).详见下文相关论述。
    7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1950年代台湾思想史的一个考察[M].台北:稻乡出版社,1996:353.
    1社论.行宪与民主[J].自由中国,1954,10(6).社论指出,在野的党派在短期内虽不必取代执政党的地位,但可以使执政党有所警惕,而不敢在施政上有所蔬怠。
    21957年的“祝寿专号”上,就有多篇文章谈到这一点。比如,社论主张国民党扶植反对党或在国民党内出现反对派,王师曾希望国民党有容忍他党活动的雅量,魏正明希望“政府拿出最大的魄力和最大的容忍来扶植一个有力的反对党”。详见‘自由中国》“祝寿专号”(第15卷第9期,1956年10月31日)相关文章。
    3雷震.我们五年来工作的重点[J].自由中国,1954,11(10).
    4雷震1955年1月10日日记:“据王聿修云张厉生告以四点:一、中国与国民党是一而二,二而一.二、对国民党有好感者,请你参加国民党而共同工作。三、国民党要友党即尾巴,不准有反对党.四、三民主义不准批评,应绝对尊奉。”(雷集,38:10-11)
    5傅正.对本届地方选举的检讨[J]。自由中国,1957,16(9).
    6如,雷震1958年8月2日日记:“自治研究会立案,政府未准,且对他们很注意。就是反对党之先声。惟此组织地方色彩太重,将来可能流血。我过去劝胡先生出来领导者,就这一方面说,可以消灭台湾和内地人之隔阂,且可减少流血。”所谓地方色彩太重,就是指参加的台籍人士太多。(雷集,39:345-346)
    7牟力非.略论反对党问题的症结[J].自由中国,1957,16(3).
    8薛化元.台湾自由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考察(1949-1960):以反对党问题为中心[J].思与言,1996,34(3):241-286.
    9朱伴耘。七论反对党”系列文章以《反对党!反对党!反对党!》开篇,继以《再论反对党》、《三论反对党),一直到《七论反对党--代结论》结束,先后刊于《自由中国》第16卷第7期(1957年4月1日)、第17卷第6期(1957年9月16日)、第18卷第4期(1958年2月16日)、第18卷第9期(1958年5月1日)、第19卷第5期(1958年9月1日)、第20卷第10期(1959年5月16日)、第23卷第5期(1960年9月1日).这些文章后来结集成册,在台湾出版(朱养民.七论反对党[M].台北:前卫出版社,1992)。
    1朱伴耘.反对党!反对党!反对党![J].自由中国,1957,16(7).
    2尽管如此,雷震对这个反对党并没有十足的信心。据雷震1957年4月21日日记记载,他致信王纪五时说明“今日中国政治,如无有力的反对党,不仅民主政治没有希望,根本上无改进之可能。我们希望张君劢与胡先生合作,合力组成反对党,则中国政治或有光明之前途,不过反对党的希望亦不甚大。”(雷集。39"74-75)
    3雷震1957年9月12日日记,雷集,39:161;胡适致雷震,1957年8月29日,雷集,30:359-362.
    4雷震1957年10月28日日记,雷集,39:181-182.
    5傅正与薛化元认为,将反对党成立的希望寄托在胡适身上,是反对党一拖再拖不能组成的关键之一。笔者却不这样认为,因为国民党的专制独裁才是反对党不能成立的关键原因。即使是胡适同意出面,蒋介石也不会任其成立;而胡适不出面,雷震联合台籍人士组党,结果是“雷震”案爆发,新党胎死腹中。
    6社论.今日的立法院[J].自由中国,1957,17(11).
    7朱伴耘.五论反对党[J].自由中国,1958,19(5).
    8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1950年代台湾思想史的一个考察[M].台北:稻乡出版社,1996:360.
    9社论.反对党问题(“今日的问题”之十五)[J].自由中国,1958,18(4).
    10原文为:我们决不希望执政党来“扶持”反对党,一个强大的反对党之存在,必须经由它本身之苦斗,而不能出于任何方面的恩赐。
    1颜淑芳在其硕士论文中,将《自由中国》政党思想的特色总结为菁英政党、非竞争型政党和长期在野党三点,笔者仅同意其第一点.第二点和第三点除有重复(长期在野党自然就是非竞争型政党)之外,均没点出《自由中国》政党思想的变化。参见颜淑芳.自由中国半月刊的政党思想[D].台北:中国文化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89:73-78.
    2雷震.反对党之自由及如何确保[J].自由中国,1950,2(7).
    1雷震在相同的意义上混用“经济平等”和“经济社会化”两个概念。
    1雷震.贡献给立法院几点意见(下)[J].自由中国,1952,6(8).
    1社论.对国民党七全大会的期望[J].自由中国,1952,7(7).
    2雷震在主张军队国家化时谈到,如果国民党可以在军中设立党部,其他党也可以这样做,这样势必引起混乱.因此,他主张撤销国民党在军中设立的党部.同时。雷震还主张废除学校的三民主义教育。
    3中文世界,阿克顿这句话被引用的频率非常之高。他的原话如下:Power tends to corruption。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这句话的正确译法应该是: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绝对导致腐败。参见李泽厚.应是。绝对权力绝对导致腐败”[J].读书,2001,(6):123.
    4社论.这是国民党反省的时候[J].自由中国,1954,10(10).
    5雷震1957年8月2日日记,雷集,39:141.
    1社论.反对党问题(“今日的问题”之十五)[J].自由中国,1958,18(4).
    2此前,朱伴耘在《反对党!反对党!反对党!)一文中已提出类似观点,但不能完全代表《自由中国》的观点;而这次是由雷震执笔,以社论的形式发表。足以代表‘自由中国》的态度。
    3雷震.我们为什么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反对党[J].自由中国,1960,22(10).
    4人民直接行使权力并非完全不可行,如创制、复决等,就提供了这种机会。但直到今天,这些直接民主的形式还只能充当代议政治的补充,而不能取而代之.
    1参见本文导论之研究综述部分。
    2苏瑞锵.“中国民主党”组党运动之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3参见苏瑞锵.“中国民主党”组党运动之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40-58、92-95、136-143、250-253;李筱峰.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M].台北:自立晚报,1987:70-82.
    4杨金虎.倡导护宪运动[J].自由中国,1958,18(2).
    5胡适.从争取言论自由谈到反对党[J].自由中国,1958,18(11).
    61959年1月16日,《自由中国》第20卷第2期刊登了署名“陈怀琪”的读者投书‘革命军人为何要以“狗”自居?》,叙述了作者在“三民主义讲习班”受训时,训导主任要他们向戴笠学习,作“领袖的走狗”,并指对。祝寿专号”进行围剿的人是乱咬人的“狗”.投书刊出后,‘自由中国》收到陈怀琪的来信,称投书并非他自己所写,而是有人冒充,并附上一封更正函,要求下期发表。经雷震等人比对,字迹与原信字迹完 全一致,因此怀疑有人在背后操纵。后来,《自由中国》虽然发表了“更正声明”,但并未使用陈怀琪的“更正函”。后来,陈怀琪在各大报纸刊登广告--《陈怀琪警告自由中国杂志启事》。数日后,雷震接到法院传票,要他到台北地方法院应讯,雷震按时前往。雷震认为,原信确系陈怀琪本人所写,只是在军中政治部的压力之下,出于无奈才出面否认此事并控告他的。后来,此事在胡适和王云五等人的努力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详见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8-193.
    1台湾省议会公报(第2卷第23期)[R].1960,4(12):961.转引自苏瑞锵.“中国民主党”组党运动之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53.
    2雷震1959年2月5日日记,雷集,40:21-22.
    3社论.请投在野党和无党无派候选人一票![J].自由中国,1960,22(8).
    4参见郭定平.韩国政治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1-44.
    5社论.韩国的流血选举与反对派的榜样[J].自由中国,1960,22(7).《自由中国》上讨论韩国国内政治的
    6参见肖宪等.沉疴猛药--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74-176.
    7社论.韩国人民的愤怒惊醒了美国政府![J];“反共”不是黑暗统治的护符![J];韩政演变的光明启示--人类理性时代的展开[J];土耳其政变的教训--兼论反对党的正面价值[J].自由中国,1960,22(9)、(10)、(11)、(12).
    1在野党及无党无派人士举行本届地方选举检讨会纪录摘要[J].自由中国,1960,22(11).收入雷集,14:181-204.
    2仅在“五·一八”会议之后的三个半月内,《自由中国》就发表了有关反对党的文章19篇.参见薛化元对《自由中国》的分类详目(《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1950年代台湾思想史的一个考察[M].台北:稻乡出版社,1996:454-455).
    3社论.与陈兼院长论反对党[J].自由中国,1960,23(1).1960年6月3日,“行政院长”陈诚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台湾人民有集会结社的自由,政府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反对党出现.但是他又说,如果是落伍政客与地痞流氓,为了私利组织反对党;如果反对党的目标不正确;如果反对党违背国策,违背反共抗俄,均不许成立.雷震此文对此一一进行了驳斥..
    4参见苏瑞锵.“中国民主党”组党运动之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136-137;及170页注二.
    5选举改进座谈会的声明[J].自由中国,1960,22(12).
    1雷震.驳斥党报官报的谬论和诬蔑[J].自由中国,1960,23(4).
    2雷震、李万居、高玉树.选举改进座谈会紧急声明[J].自由中国,1960,23(5).
    3社论.大江东流挡不住[J].自由中国,1960,23(5).
    4“中国民主党”组党运动最终失败,直接原因显然是威权当局的镇压,而其根本原因则是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不足以产生一个强大的反对党。彭怀恩在《台湾政党体系的分析》一书中写到:“回顾五○、六○年代台湾反对运动的颠仆,主要是因为整个政治体系缺乏支撑民主栋梁的下层结构。当时的台湾仍属于典型农业社会,工业基础脆弱,国民所得偏低,一般人民追求的只是生活的温饱,无暇思及民主问题。加上中产阶级 为数仍少,且多为大陆迁台的公教人员构成,本质上就倾向支持权威统治。本土政治精英又为日益没落的士绅阶级组成,土地改革后,他们已失去了权力的基础,加上缺乏从事商业竞争的技术与知识,很容易就被社会变迁的潮流所淘汰。”(彭怀恩.台湾政党体系的分析(1950-1986)[M].台北:洞察出版社,1989:70)
    1参见许瑞浩.从官方档案看统治当局处理“雷震案”的态度与决策--以国防部档案为中心[A].陈世宏等.雷震案史料汇编:黄杰警总日记选辑[G].台北:国史馆,2003:史料介绍;范泓‘风雨前行一雷震的一生》第五部分。政治构陷(1960-1970)”
    2徐复观.‘死而后已'的民主斗士--敬悼雷儆寰(震)先生[A].见雷集,2:203-211.
    3同上.
    4苏瑞锵.“中国民主党”组党运动之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144-145.
    1郭文彬.邱毅仁“独捧众议”--认雷震乃基于利害与本土反对派结合[N].台北:自由时报,1990,9(17).转引自苏瑞锵.“中国民主党”组党运动之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121.
    2张忠栋.自由主义者的艰苦寂寞[A].见:张忠栋.胡适·雷震·殷海光--自由主义人物画像[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0:自序.
    3参见尤西林.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4[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前言第2页.
    5[美]希尔斯.知识分子与当权者[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6-7.
    6萧功秦.20世纪中国观念人的崛起[A].见:萧功秦.知识分子与观念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16-29.
    7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在台湾就论文主题进行访谈时,某位老师(为尊重受访人意见,笔者在此隐去其姓名)对本土政治人物与雷震合作的动机有同邱毅仁先生近似的看法,但他对雷震的动机却不表示怀疑。因台籍人士的组党行为不属本文研究范围,加之资料阙如,故不予评论。
    8当时编委会中有人担心参与组党会毁了《自由中国》这个杂志,结果不幸被他们言中。
    9指雷震没有参加蒋云田举行的欢迎费正清访台的茶会而生气。另外,民社党内部有人因蒋云田参与组党而向该党中央监察委员会检举,认为他违反党纪,使他后来退出了组党运动。
    1雷震1960年5月20日日记[傅正注],雷集,40:311-313.
    2参见本文导论相关论述。
    3亨廷顿认为,当执政的精英领头实现民主时,就出现。变革”;当反对派团体领头实现民主时,而且威权政权垮台或被推翻时,就出现。置换”;当政府和反对派采取联合的行动而实现时,便出现所谓的“移转”。[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141-142.
    1Edwin A.Winkler,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J].The China Quarterly,No.99(Sep.,1984),pp.481-499.
    2YunFan,Taiwan:society,No Democracy[A].In:Muthiah Alagappa ed.,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Chnnge in Asia[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v Press.2004:164-190.
    2李筱峰.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M].台北:自立晚报,1987:16-17.
    4达尔在《多头政体》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原理”:压制反对派的代价超出宽容的代价越多,竞争性政体的机会就越大。参见[美]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5-27.
    5这个过程,孙代尧称之为国民党与反对势力的“策略互动”。参见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16-223.
    1参见本文第一章第三节.
    2黄煌智.反对运动对政治文化转型影响之研究:以台湾1950-1990为例[J].政治学报(台湾),2005,(4):193-236.
    3参见吕怡蓉.《自由中国》杂志与台湾党外运动发展之研究[D],第六章:“《自由中国》对党外运动的影响”,台北: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苏正沛.支配与反抗--“自由中国”事件与“美丽岛”事件之比较[D],第四章:“民主化的契因(两事件的比较)”,高雄: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
    1苏瑞锵.战后台湾组党运动的滥觞--“中国民主党”组党运动[M].台北:稻乡出版社,2005:250-251.
    2邓拓.歌唱太湖(七律):东林讲学乡迷山,事事关心天地间。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
    1许有成、徐晓彬.宦海沉浮--吴国桢[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85-98.此书为海内外第一本关于吴国桢的传记(美籍华裔作家江南生前曾访问吴国桢,写了《吴国桢八十忆往》一文,并开始写作《吴国桢传》。不料书稿未成,江南即遭暗杀),下文关于吴国桢的主要经历,若无特殊说明,皆出自该书。
    2许有成、徐晓彬.宦海沉浮--吴国桢[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100.
    3邹海清主编.吴国桢--《吴国桢博士及其父兄》续集[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1997:209-210.
    1参见[美]裴斐、韦慕庭.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1946-1953年)--吴国桢口述回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95-99.
    2雷运庚.廉洁为官自白天下[A].见:邹海清主编.吴国桢--《吴国桢博士及其父兄》续集[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1997:378-381.
    3许有成、徐晓彬.宦海沉浮--吴国桢[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103.而据吴国桢回忆,从1950年1月份开始,蒋介石“每月需要有4200万新台币发给他的军队,而不是以前向陈诚要的1500万”。见:[美]裴斐、韦慕庭.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1946-1953年)--吴国桢口述回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16.
    1许有成、徐晓彬.宦海沉浮--吴国桢[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105-106.不过吴国桢的回忆与其有些出入:第一,他当时并未受邀与会,而是带着海军走私的证据去找蒋介石时,恰好碰到蒋召集三军司令开会。经蒋同意,吴才进入会议室并作了发言。第二,参与走私的人并未被枪毙,而是经军事审判后,被处以终身监禁.见:[美]裴斐、韦幕庭.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1946-1953年)--吴国桢口述回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17-118.
    2具体做法如下:财政厅发行债券,并拟出一份有能力购买的购买者名单,然后派人同他们密谈,如遭拒绝,就由财政厅长出面,最后由吴国桢出面。比如说,他们知道盛世才将军在新疆任省主席时发了财,就把盛的名字列入购买者名单中。遭到拒绝后,吴国桢向报界公布盛世才发财的事实,盛世才只得按吴国桢的要求购买债券。
    3[美]裴斐、韦慕庭.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1946-1953年)--吴国桢口述回忆[1I].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24-129.后人在总结“吴国桢的为政之要”时,其中便有一点是“为政理财,严厉革除弊端,以兴利富财”。段策君.吴国桢的为政之要[A].见:邹海清主编.吴国桢--‘吴国桢博士及其父兄》续集[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1997:374-377.
    4[美]裴斐、韦慕庭.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1946-1953年)--吴国桢口述回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40-141.
    5参见上引书:141-146.
    1邹海清主编.吴国桢--《吴国桢博士及其父兄》续集[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1997:220.
    2上引书:121-122.
    3高民政.台湾政治纵览[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262.
    4[美]裴斐、韦慕庭.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1946-1953年)--吴国桢口述回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22-123.
    5同上:162.吴国桢接受采访时回忆,这个培训计划也许是蒋介石和他最后决裂的主要原因。
    6邹海清主编.吴国桢--《吴国桢博士及其父兄》续集[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1997:217-218.
    1同上:101-102.
    2据吴国桢回忆,他对自己的决定一直懊悔不已。同上:102.
    3参见[美]裴斐、韦慕庭.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1946-1953年)--吴国桢口述回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46-168.
    4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8.
    5雷震.雷震回忆录--“我的母亲”续编[M].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8:82-83.
    6雷震1951年6月11日日记,雷集,33:111-112.
    7[美]裴斐、韦慕庭.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1946-1953年)--吴国桢口述回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52-161.
    1许有成、徐晓彬.宦海沉浮--吴国桢[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121.
    2邹海清主编.吴国桢--《吴国桢博士及其父兄》续集[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1997:230.
    3[美]裴斐、韦慕庭.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1946-1953年)--吴国桢口述回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54-155.
    4同上:156-158.关于那一万美元,吴国桢回忆到:“我想了很久,如果退回去,也许会得罪人了,于是就接受了,但我从未向蒋置一谢词。”
    5邹海清主编.吴国桢--《吴国桢博士及其父兄》续集[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1997:232.
    6[美]裴斐、韦慕庭.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1946-1953年)--吴国桢口述回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67-168.
    7详见许有成、徐晓彬.宦海沉浮--吴国桢[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123-128;[美]裴斐、韦慕 庭.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1946-1953年)--吴国桢口述回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84-195.
    1参见杨金荣.角色与命运:胡适晚年的自由主义困境[M].北京:三联书店,2003:第一章“重新认识一个完整的胡适”.
    2胡适曾这样自诩:“哲学是我的职业,文学是我的娱乐,政治只是我的一种忍不住的新努力。”参见胡适.我的歧路(胡明主编.胡适精品集,第4集)[-I].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63.
    3雷震事后回忆到,关于发行人的问题,当初副总编辑王聿修坚决要用胡适的名字,他认为如果不这样做,杂志办不到三个月就会关门。雷震开始颇不以为然,他天真地认为国民党经过大陆的失败,不会跟过去一样唯我独尊,不容许人民说话了。他认为。行宪”之后,国民党“应该尊重人民的自由权利,以法律来治国,才能影响大陆的人心,才有复国的可能。”而且,他认为,请胡适做发行人,应该先征求他的同意。但是,由于时间紧迫,雷震只有按照他们的意思,以胡适为发行人.由他写信去征求同意;没想到胡适不同意此举,责备雷震等人不该逃避责任,并由此引发了胡适一系列的“辞职”行动。雷震.雷震回忆录--“我的母亲” 续编[M].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8:60-61.如果雷震此处不是为自己开脱,则范泓说请胡适做发行人“正是雷震本人的意思”(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6),便属不确。
    1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
    2指“行政院长”陈诚--笔者注。
    3胡适致雷震等,1951年9月11日,雷集,30:166-168
    4据说此处还有一句话,“要砍头的,就要去砍头”,胡适没有说出。雷震认为是他怕刺激政府,因为那时候当局杀人太多。参见雷震.雷震回忆录--“我的母亲”续编[M].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8:65.
    5胡适.《自由中国》杂志三周年纪念会上致词[A],雷集,13:131-137.
    1胡适1950年1月9日致雷震:“我最不高兴的是你用我的姓名为‘发行人'。这是作伪,不是发起一个救国运动的好榜样。”(万丽鹃编注.万山不许一溪奔--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G].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9-10)
    2《自由中国》负责文艺版的编委聂华苓在《雷震与胡适》一文中对胡适辞职深感不满:“有人说《自由中国》和统治权力一有冲突,胡适就要摆脱《自由中国》了,以免受到牵连。既抗议了,又摆脱了,一箭双雕。”(聂华苓.雷震与胡适[A].见:章立凡主编.记忆:往事未付红尘[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7-64)
    3这从胡适当初因《自由中国》的第一次言论风波所写的抗议信就可以看出,而且,他在《自由中国》三周年纪念会的致词中还讲到:“在纽约有一家中国报纸,有一句短评说:‘自由中国的言论自由,只有胡适之先生才享受一点,别人是没有的。'这个话如出诸别人,不足为奇,但出于同我们政府和党有关系的朋友们办的海外华文报纸,使我看了感到很不安.我很希望大家,无论在朝在野的,都要能了解:我们在民主、自由方面的努力增加一分,就是我们在自由世界的地位抬高一分……”(胡适.《自由中国》杂志三周年纪念会上致词[A],雷集,13:131-137)
    4雷震.雷震回忆录--“我的母亲”续编[M].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8:60-65.
    5万丽鹃编注.万山不许一溪奔--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G].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导言。
    6详见汪幸福.胡适与《自由中国》[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7参见杨金荣.角色与命运:胡适晚年的自由主义困境[M].北京:三联书店,2003:330-347.
    8社论.今日的问题(二)反攻大陆问题[J].自由中国,1957,17(3).
    9胡适.容忍与自由[J].自由中国,1959,20(6).胡适此文发表后,引起了台湾知识界和思想界的讨论,赞成与批评者均有之.胡适本人则在‘自由中国'十周年纪念会上发表同名演讲,进一步阐明并澄清自己的观点.详见杨金荣.角色与命运:胡适晚年的自由主义困境[M].北京:三联书店,2003:280-286.
    10陈仪深认为。胡适晚年在论政方面的表现“大不如前”,至少有四点原因:第一,日本的侵略逼使他在民族主义的立场上,与国民党和蒋介石站在一起,从而与统治阶层建立了感情;第二,中共。赤化”大陆,清算胡适思想,使他成了“失根的兰花”,飘落在台湾,只好宣扬“反共的自由”;第三,诤友丁文江早逝,傅斯年也死于1950年,而晚年围绕在他身边的多是。爱护”他的朋友,劝他不要多说话;第四,他的自我期待,以及社会对他的期待,都是包括学术思想方面的导师,但他壮年以前的时光已耗费在演讲、掌声和政 论之中;晚年的身心状况已难以支撑他的学术研究,就更不要说论政了。参见陈仪深.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两难--以胡适为例的研究[J].政治学报,1985,(13):325-366.
    1章清认为:“在现代中国思想界,胡适是自由主义思想最雄辩和最具影响力的代言人,终其一生,他坚持自由主义的理念并促其实现的诚意,是不容置疑的:他站在自由主义的立场,关怀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前途,也确做到了终生不渝.当然,更今我们感兴趣的是,部分是胡适个人独特的影响力,部分也在于一批接受现代教育尤其是留学欧美的知识分于,认同于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在现代中国的历史上,一些自由知识分子以胡适为中心,曾在不同的时空格局中先后相聚干《努力周报》、《新月月刊》、《独立评论》和《自由中国》杂志,这样对自由主义思想的阐释不仅形成了群体的力量,而且这一群体的聚合与离散还有着清楚的历史脉络。”(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3)
    2万丽鹃编注.万山不许一溪奔--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G].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导言。
    3杨金荣.角色与命运:胡适晚年的自由主义困境[M].北京:三联书店,2003:297.
    4胡适致雷震,1957年8月29日,雷集,30:359-362.
    5同上.
    1参见唐德刚.胡适杂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1.
    2胡适.从争取言论自由谈到反对党[J].自由中国,1958,18(11).
    3据胡颂平记载,1960年6月3日,雷震等人访问胡适,探听他对反对党的态度,胡适劝他们不必组织反对党,称组党一定没有好结果,雷震没有接受劝告.不过这一说法与雷震当天的日记有较大出入。详见范泓.风雨前行一雷震的一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5-217.
    4雷集,11:173.
    5参见杨金荣.角色与命运:胡适晚年的自由主义困境[M].北京:三联书店,2003:304-310.
    6参见陈仪深.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两难--以胡适为例的研究[J].政治学报,1985,(13):325-366.
    1聂华苓.雷震与胡适[A].见:章立凡主编.记忆:往事未付红尘[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7-64.作者在文中还有多处表达对胡适的不满,如针对胡适致信雷震,抗议当局干涉言论自由并辞去‘自由中国》发行人一事,作者这样写到:“有人说《自由中国》和统治权力一有冲突,胡适就要摆脱《自由中国》了,以免受到牵连。既抗议了,又摆脱了,一箭双雕。”
    2胡适全集第26卷,489页;转引自沈卫威.无地自由--胡适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439.
    3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5
    1同上:283-284.
    2应为四十六人,参见前注。
    3沈卫威.无地自由--胡适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441.
    4唐德刚.胡适杂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19.
    5沈卫威.无地自由--胡适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410.以下关于胡适的活动,如无特殊说明,皆出自该书。
    6胡适在1957年7月曾致信赵元任:“这大半年来的所谓‘围剿《自由中国》半月刊'的事件,其中受围剿的一个人就是我。所以我当初决定要回去,实在是为此。(至少这是我不能不回去的一个理由)……”对于这封信,余英时解读为“争取言论自由”,沈卫威则认为“胡适想在晚年继续保持自由主义大师的领袖地位和精神导师的身份”。(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4-125:沈卫威.无地自由--胡适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409)
    1胡适就任院长并非心甘情愿,而是另有一番曲折。详见沈卫威.无地自由--胡适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403-405;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5-128.
    2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7册)[M]第2655页,转引自沈卫威.无地自由--胡适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411.
    31954年7月,远在美国的胡适就被台湾当局聘请担任为此职。
    4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7册)[M]第2675页,转引自沈卫威.无地自由--胡适传[M].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414-415.
    1沈卫威.无地自由--胡适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417.
    1殷海光.设防的基础在人心[N].中央日报(台湾),1949,5(12).原文为“内地腐毒的政治因素,随着政治垃圾之大批入口,作用于台省每一个角落,使台省发生腐蚀现象。”全文见汪幸福.殷海光与蒋介石[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85-86.
    2社论.这是国民党反省的时候[J].自由中国,1954,10(10).
    3张灏.殷海光与中国知识分子一纪念海光师逝世30周年[A].见: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320-324.
    4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1949-1950年任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执掌台大的两年,恰好是国民党败退台湾并开始建立党国威权体制的时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傅斯年坚守学术的独立和尊严,广延教授、增建校舍、充实图书、奖励研究,从而对台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奠定了台湾学术的根基及自由传统。殷海光当年就是通过向傅斯年毛遂自荐而获得教职的。
    1刘福增.殷海光与台大[A].见:殷夏君璐等著、贺照田编选.殷海光学记[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360-374.
    2参见章清.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与志业[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117-120.
    3章清.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与志业[1I].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125.
    4同上:127.
    5许冠三.儆寰先生辞世十一年祭[M].雷集,2:251-254.
    6其中包括1篇译文《自由思想与人文思想》,但不包括以连载形式在《自由中国》发表的译文《到奴役之路》.此数据系笔者根据王中江《殷海光论著目录》(王中江.炼狱--殷海光评传[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3:323-333)统计.不过,作者本人却初步统计为“50多篇”(第84页),显然有误.
    7参见吕怡蓉.《自由中国》杂志与台湾党外运动发展之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57-58.
    8雷震1949年11月23日日记,雷集,31.386.另,参见章清.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与志业[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132-133.
    1吕怡蓉.《自由中国》杂志与台湾党外运动发展之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58.
    2同上.
    3夏道平.纪念殷海光先生[A].见:殷海光全集(18)[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0:240-241.转引自王中江.炼狱--殷海光评传[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3:84.
    4《自由中国》初创阶段,殷海光虽然试图超越原来的党派识见,但并未完成其思想的彻底转变。有论者将殷海光1949年《争思想自由的历史巨流》一文看作迁台以后的殷海光“再出发”的象征,但章清认为,当时的殷海光只是一般性地阐述思想自由的重要性,并不能表示其言说方式有了根本转换。章清认为,殷海光在1952-1953年间才转变为一个自由主义者。参见章清.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与志业[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133-140.
    5章清.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与志业[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160.
    6王中江.炼狱--殷海光评传[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3:81.对殷海光思想的介绍与评论,可参阅该书第91-167页,及章清.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与志业[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107-387.
    7殷海光原计划在美考察研究一年,但他对美国的工业文明不能完全认同,加之半年之后,他觉得自己在美国的考察研究任务已基本完成,于是提前返台。
    1所谓“吴国桢事件”,是指吴国桢赴美之后,因遭台湾当局诬陷,被迫在美国的媒体上公开批评蒋氏父子在台湾的独裁和专制,从而引起的一连串事件.事件发生后,胡适批评吴国桢在美国公众面前“诬蔑自己的政府”,并在新领袖(New Leader)杂志上发表《台湾是多么的自由》(How Free is Forwosa?)一文,公开为台湾当局辩护;殷海光和李敖等人则批评胡适这样做没有道理.已有足够证据表明,吴国桢对台湾政治的批评基本属实,而胡适对吴国桢的指责以及他为台湾当局的辩护是公开说谎。这一点,令胡适在道义上大大失分。参见杨金荣.角色与命运:胡适晚年的自由主义困境[M].北京:三联书店,2003:第五章“胡适与吴国桢事件”;魏邦良.胡适与吴国桢:谁在说谎?[J].开放时代,2007,(3).151-158.
    2参见汪幸福.殷海光传[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118-137.
    3殷海光致雷震,1955年1月4日,雷集,30:287.
    4雷震1956年12月29日、30日日记,雷集,38:355-356.殷海光辞职一事,甚为隐秘,不大为人所知,只是在雷震日记中保留了对此事简要的记载,但也并未说明原委。章清根据雷震在12月30日日记中的辩说推测,殷海光之所以要辞职,是出于对《自由中国》及雷震有不同看法,对《自由中国》与官方之间的种种暖昧心存疑虑。(章清.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与志业[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218)笔者认为此说值得商榷。因为那时‘自由中国》的主题己从反共转向批判,并与当局发生了几次言论冲突,官方也已经停止了对它的补助,殷海光不可能不了解.根据同样的日记,笔者的结论是殷海光对雷震干预《自由中国》太多、管得太细心存不满.雷震在当天的日记中,表明自己的态度在发表《政府不可诱民入罪》及胡适的抗议信之后便已发生改变,并谓“当时之保安司令部,对我们压迫备至,几乎透不过气来,我自不能不以全力照料刊物也。对殷先生辞职事,一再劝其不必.他认为本社今后要组织化、制度化,我非常赞同其意见,故请其打消辞职念头,最后他未再表示辞职。”如果是对《自由中国》与官方的“暖昧”心存疑虑,依殷海光的思想和个性,估计他早就辞职不干了,更不会这么快就被雷震说服。
    5参见王中江.炼狱--殷海光评传[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3:88-89.
    1殷海光.我对于在野党的基本建议[J].自由中国,1960,23(2).
    2同上.
    3社论.大江东流挡不住[J].自由中国,1960,23(5).
    4据说雷震等人被捕前,殷海光的名字也在抓捕的名单中,只是在特务动手前,才把他的名字从“黑名单”中划掉了。如果这是事实,则说明当局对殷海光已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了。参见王中江.炼狱--殷海光评传[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3.209.
    5这个诡计是警备司令部的特务们想出来的,计划大致如下:利用殷海光对当局的仇恨,编造一个“除三害”(即蒋介石、陈诚和蒋经国)的计划,然后买通一个人,设法让他认识殷海光,这个人再以“除三害”的计划书请教殷海光,引诱殷下水,最后以“共同谋害国家元首罪”将殷海光逮捕。最后,殷海光在胡学一的帮助下,识破了特务的诡计,没有上当;但特务却没有放过胡学一,以“叛乱罪”将他逮捕,判刑七年。参见王中江.炼狱--殷海光评传[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3:210-213.
    6论战之初,殷海光的几个学生前来问计,殷海光态度鲜明:第一。他绝不写文章;第二,要不要打笔仗,那是个人自己的事,他既不反对也不支持。但他同时告诫学生:“如果你们决定打笔仗的话,就得在技术上站得住,以免为人所乘。”所以,学生们纷纷拿来文章,请殷海光修改。可是,以的文字风格早为人们熟知,学生的文章发表后,人们认为这些人是代殷海光出战。更严重的是,对李敖这种学生,即使殷海光仔细修改,也不见得被接受,以至于有些人误认为“李敖”是殷海光的笔名。参见章清.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与 志业[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258-259.
    1参见王中江.炼狱--殷海光评传[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3:214-220;
    章清.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与志业[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254-264.
    2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序言.
    3参见何卓恩.殷海光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228-232.
    4金耀基.殷海光遗著《中国文化的展望》我评[A].见上引书,附录三.
    5参见汪幸福.殷海光传[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280-311;
    王中江.炼狱--殷海光评传[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3:220-245.
    6陈鼓应编.春蚕吐丝--殷海光最后的话语[M].台北:寰宇出版公司,1971:22-23,转引自章清.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与志业[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1.
    1殷海光致张灏,1967年3月8日,见:贺照田编.殷海光书信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195-202.
    1杨国枢.台湾知识分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A].见:中国论坛编辑委员会主编.知识分子与台湾发展[c].台北:中国论坛杂志,1989:代序.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54.
    1马英九.从感恩出发,从谦卑做起--当选宣言[EB/OL].http://www.ma19.net/node/27237,2008-3-22.
    1.[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常燕生、辛旗.转型期的台湾政治[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0.
    4.陈世宏等.雷震案史料汇编:国防部档案选辑[G].台北:国史馆,2002.
    5.陈世宏等.雷震案史料汇编:雷震狱中手稿[G].台北:国史馆,2002.
    6.陈世宏等.雷震案史料汇编:雷震回忆录焚毁案[G].台北:国史馆,2003.
    7.陈世宏等.雷震案史料汇编:黄杰警总日记选辑[G].台北:国史馆,2003.
    8.陈尧.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澄社.台湾民主自由的曲折历程--纪念雷震案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自立晚报社,1992.
    10.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2.[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3.傅正主编.雷震全集(1-47册)[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9-1990.
    14.高民政.台湾政治纵览[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
    15.葛全.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16.葛永光.政治变迁与发展--台湾经验的探索[M].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9.
    17.郭定平.韩国政治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8.何卓恩.殷海光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19.贾春增主编.知识分子与中国社会变革[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6.
    20.江南.蒋经国传[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
    21.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之谜[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9-18.
    22.金安平.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知识分子与政党政治[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3.孔繁政主编.中国民主党派[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
    24.雷震.雷震回忆录--“我的母亲”续编[M].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8.
    25.雷震.雷震回忆录之新党运动黑皮书[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
    26.雷震.雷震家书[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
    27.李敖.雷震研究[M].台北:李敖出版社,1988.
    28.李仁、李松林主编.台湾四十年[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29.李松林主编.中国国民党在台湾40年纪事[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
    30.李筱峰.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M].台北:自立晚报社,1987.
    31.李泽或.战后台湾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
    32.刘国深等.台湾政治概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33.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34.刘军宁主编.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
    35.刘晔.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36.[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37.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38.[美]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9.马之骗.雷震与蒋介石[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3.
    40.[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41.[美]裴斐、韦慕庭.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1946-1953年)--吴国桢口述回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2.彭怀恩.认识台湾--台湾政治变迁五十年[M].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
    43.彭怀恩.台湾政党体系的分析(1950-1986)[M].台北:洞察出版社,1989.
    44.彭怀恩.中华民国政治体系的分析[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5.
    45.齐光裕.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民国三十八年以来的变迁[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
    46.任育德.雷震与台湾民主宪政的发展[M].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系,1999.
    47.[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
    48.沈卫威.无地自由--胡适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49.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会,1991.
    51.唐德刚.胡适杂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2.陶东风主编.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53.田弘茂.大转型--中华民国的政治和社会变迁[M].台北:时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1989.
    54.万丽鹃编注.万山不许一溪奔--胡适雷震来往书信选集[G].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55.汪幸福.胡适与《自由中国》[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56.汪幸福.殷海光与蒋介石[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57.汪幸福.殷海光传[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58.王国贤.台湾十年嬗变[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7.
    59.王建民、毕福臣:台湾省地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60.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61.王振寰.资本,劳工,与国家机器:台湾的政治与社会转型[M],台北:唐山出版社,1993.
    62.王中江.炼狱--殷海光评传[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3.
    63.韦名编.台湾的二·---)k事件[M].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5.
    64.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65.吴民祥.流动与求索--中国近代大学教师流动研究:1898-1949[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66.[美]希尔斯.知识分子与当权者[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
    67.萧功秦.知识分子与观念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68.萧铮、吴家昌.复兴基地台湾之土地改革[M].台北:正中书局,1987.
    69.肖宪等.沉疴猛药--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0.谢汉儒.早期台湾民主运动与雷震纪事--为历史留见证[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2002:34-36.
    71.许纪霖.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72.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73.许有成、徐晓彬.宦海沉浮--吴国桢[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
    74.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1950年代台湾思想史的一个考察[M].台北:稻乡出版社,1996.
    75.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6.燕继荣.发展政治学:政治发展研究的概念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7.杨金荣.角色与命运:胡适晚年的自由主义困境[M].北京:三联书店,2003.
    78.姚礼明.学术漫步[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79.姚礼明.在东西方的结合点上--台湾政治体制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80.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81.殷夏君璐等著、贺照田编选.殷海光学记[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82.尤西林.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83.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5.张海鹏等.20世纪的中国·政坛风云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
    86.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87.张君劢.宪政之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8.张星久.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述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180.
    89.张忠栋.胡适·雷震·殷海光--自由主义人物画像[M].台北:自立晚报社,1990.
    90.章立凡主编.记忆:往事未付红尘[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1.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92.章清.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与志业[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93.郑牧心.台湾议会政治四十年[M].台北:自立晚报社,1987.
    94.中国论坛编辑委员会主编.知识分子与台湾发展[C].台北:中国论坛杂志,1989.
    95.[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9.
    96.周阳山主编.知识分子与中国[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1.
    97.朱养民.七论反对党[M].台北:前卫出版社,1992.
    98.邹海清主编.吴国桢--《吴国桢博士及其父兄》续集[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1997.
    1.何振盛.戒严时期台湾地区的民主化与政治变迁--一个发展途径之研究[D],台北:政治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硕士论文,1989.
    2.李悦肇.台湾政治反对运动之研究[D].台北:中国文化大学硕士论文,1994.
    3.廖益兴:台湾地区威权统治下的政经体制[D],台北: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硕 士论文,1993.
    4.林淇瀁.意识形态·媒介与权力:《自由中国》与五○年代台湾政治变迁之研究[D].台北:政治大学新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3.
    5.刘金元.中华民国戒严时期之政治发展(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八七年)[D],台北:政治作战学校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
    6.吕怡蓉.《自由中国》杂志与台湾党外运动发展之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
    7.宋晓飞.从《自由中国》到“中国民主党”--20世纪50年代台湾的政治民主运动[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2.
    8.苏瑞锵.“中国民主党”组党运动之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9.苏正沛.支配与反抗--“自由中国”事件与“美丽岛”事件之比较[D].高雄: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
    10.魏诚.民国四十、五十年代台湾政论杂志的发展:自由中国半月刊内容演变与政治主张[D].台北: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1984.
    11.颜淑芳.自由中国半月刊的政党思想[D].台北:中国文化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89.
    12.杨秀菁.台湾戒严时期的新闻管制政策[D],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系硕士论文,2002.
    13.杨永生.台湾政治转型原因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14.张星久.中国古代君权合法性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1.
    15.钟雅蓬.政论杂志与台湾民主化:《自由中国》个案研究[D].嘉义:中正大学政治学系硕士论文,2005.
    1.“雷震先生网页”:http://www.drnh.gov.tw/www/pagc/C/ray.
    2.“雷震与民主人权系列座谈会(一):‘雷震与宪政体制'座谈会暨‘雷震先生网页'启用发表会”会议手册[C].台北:国史馆,2007-7-8.
    3.《自由中国》杂志,1949,1(1)-1960,23(5).
    4.陈仪深.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两难--以胡适为例的研究[J].政治学报,1985,(13):325-366.
    5.郭道晖等.21世纪中国法治何去何从[N].法制日报,2000,12(24).
    6.何卓恩.“修宪"与“护宪”:1950年代前后雷震的“宪政”思想[J].台湾研究集刊,2007,(1):66-73.
    7.胡佛.台湾威权政治的伞状结构[J].二十一世纪,1991,(5):36-40.
    8.黄煌智.反对运动对政治文化转型影响之研究:以台湾1950-1990为例[J].政治学报,2005,(4):193-236.
    9.黄群.戊戌维新与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J].求索,2007,(6):223-225.
    10.荆惠兰.近代中国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发展及作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0(3):58-62.
    11.李晓英、牛海祯.科举制废除及绅士阶层在新式教育领域中的贡献[J].甘肃社会科学,2006,(6):120-122.
    12.林佳龙.解释台湾的民主化--政体类型与精英的策略选择[A].见:林佳龙,邱泽奇.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M].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87-152.
    13.林淇潢.威权/霸权与新闻自由权:以1950年代《自由中国》的言论苦斗为例[J].台湾史料研究,2005,24.25-51.
    14.毛知砺.台湾戒严初期民主政论的初探(1949-1960)--以雷震与《自由中国》半月刊为例[J].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1996,13:107-133.
    15.刘超.联大学人的去留与沉浮--“西南联大与晚近中国”系列之二[A].见:王兆成主编.历史学家茶座(第九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50-57.
    16.刘超.联大与“文革”后的华语世界--“西南联大与晚近中国”系列之三[A].见:王兆成主编.历史学家茶座(第十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51-61.
    17.陆建洪、侯强.论清末民初中国知识分子的转型[J].江苏社会科学,2003,(6):139-144.
    18.潘健维.雷震何以在台入狱?[J].民国春秋,1999,(3):57-58.
    19.启良.道:中国知识分子的十字架[J].书屋,2001,(11):4-13.
    20.钱永祥.自由主义与政治秩序:对《自由中国》经验的反省[A].见:钱永祥.纵欲与虚无之上[M].北京:三联书店,2002:164-215.
    21.任育德.1950年代雷震宪政思想的发展--以“中央政体”与“反对党"为例[J].思与言,1999,37(1):97-140.
    22.魏邦良.胡适与吴国桢:谁在说谎?[J].开放时代,2007,(3).151-158.
    23.吴铭能.读国防部档案选辑“雷震案史料汇编”[J].古今论衡,2003,(9):125-142.
    24.吴叡人.自由的两个概念:战前台湾民族运动与战后《自由中国》集团的政治论述[J].上:当代,2007,234:12-30;下:当代,2007,235:60-75.
    25.许瑞浩.简介“黄杰将军工作日记(警总)”中的雷震案史料--以民国49年9月为例[J].国史馆馆刊,2003,34:186-210.
    26.薛化元.《自由中国》“反对党”主张的历史考察[J].台湾风物,1995,45(4):9-45.
    27.薛化元.《自由中国》杂志自由民主理念的考察--一九五O年代台湾思想史研究之一[J].台湾史研究,1995,2(1):127-160.
    28.薛化元.台湾自由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考察(1949-1960):以反对党问题为中心[J].思与言,1996,34(3):241-286.
    29.薛化元.战后台湾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互动的一个考察--以雷震及“自由中国”的国家定位为中心[J].当代,1999,23(141):32-45.
    30.余江.士之溯源及其早期衍变[J].文史哲,2006,(3):109-116.
    31.张涛.“知识分子”与“士大夫"辨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5):759-761.
    32.张星久.儒家思想与中国君主专制的内在冲突[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5):72-77.
    33.张忠平.胡适与雷震案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6,1:36-41.
    34.赵洪.《美中关系白皮书》发表的背景和影响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74-77.
    1.Bruce J.Dickson,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and Taiwan:the adaptability of Leninist partie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Edwin A.Winkler,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The China Quarterly,No.99(Sep.,1984),pp.481-499.
    3.Guillermo A.O'Donnell & Philippe C.Schmitter,Transition from Authoritarian Rule:Tentative Conclusions about Uncertain Democracies,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6,pp.7-8.
    4.Ian Marsh,Jean Blondel,Takashi Inoguchi(eds.),Democracy,governance,and economic performance:East and Southeast Asia,New York: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1999.
    5.Juan L Linz,An Authoritarian Regime:Spain,In:Erik Allardt & Stein Rokkan (eds.),Mass Politics:Studies in Political Sociology,New York:Free Press,1970:255.
    6.L.H.M.Ling,Chih-yu Shih,Confucianism with a Liberal Face:The Meaning of Democratic Politics in Postcolonial Taiwan,The Review of Politics,Vol.60,No.1.(Winter,1998),pp.55-82.
    7.Marcus E.Ethridge & Howard Handelman,Politics in a Changing WorM:a Comparative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4.
    8.Muthiah Alagappa.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Asi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9.Roy C.Macridis,Modern Political Regimes:Patterns and Institutions[M],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86.
    10.Steve Tsang,Hung-mao Tien(eds.),Democratization in Taiwan..Implications for China,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99.
    11.Ying-Lung You,Elite Politics in the Process of Taiwan's Regime Change (1984-1987),Soochow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No.2(1993),pp.93-12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