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革命文学”论争与鲁迅思想文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革命文学”论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文化史和中国革命史上重要的理论交锋、阵营分化与知识转型。这一过程是二十年代大革命兴起、推进和挫败背景下,知识人对围绕着“革命”展开的一系列话语和实践的调整与处理。不仅受到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响,而且也受到了世界左翼思潮的影响。本土的抵抗资源与俄苏的革命理论、日本的学术理解等因素通过跨国界、跨语际的行动变奏、文本旅行交织、混杂在一起,形成中国左翼思想/文学丰富驳杂的世界语境和历史语境。
     这一时期也是所谓的鲁迅“转向”时期,通过与各方展开革命文学论争,他翻译、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获得自己独特的理解。不仅调整了自身的文学观念、社会定位,而且探索着通过文学参与革命,联系民众,展望新人,迈向“大时代”的方式。
     因此,论文试图追问的是,所谓鲁迅“转向”的问题是如何被历史地构造出来的,其真实的历史意涵究竟意味着什么?与“革命文学”论争构成了怎样的复杂关系?既然对马克思主义的“阅读”在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的过程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这一过程是根据怎样的文化语境获得可能?鲁迅的独特理解又是在怎样的“阅读史”中具体生成的?鲁迅坚守的“文学”在他“转向”中处于什么位置,经历了怎样的断裂和延续?在中国语境中,通过鲁迅一个个思想“瞬间”呈现的“文学”之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宣传”、“新人”等等概念提供了哪些独特的理解,这些思想资源是否或如何提示进入历史与回应现实的力量?
     可以看到,“阅读史”研究所展示出来的鲁迅“转向”,既发生于思想的深层,又展现于语言的表层。正是这种微妙而具体的变化,成为鲁迅一点一点走向大时代的例证。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阶级”与“阶级意识”成为了三十年代后鲁迅观察中国社会、分析中国问题常用的概念范畴,但这种运用不尽同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而跟他原有的文学文化把握更为亲近。在鲁迅那里,文学不是对业已形成的阶级的透明反映,而是在反抗一切压迫,联结苦痛共通的意义上,文学为阶级的形成、阶级意识的生发提供表述和想象的空间,甚至是促成着这种阶级的诞生,并且为不同阶级间的沟通和转换提供可能。
     “宣传”与“意识形态”只在违背本心的层面成为鲁迅反感和反对的东西,“宣传”的感染力量是与鲁迅早年寄托于文学的“撄人心”联系在一起,也与他后来寻求“搅乱读者之心”的文学密切相关,但这种感染力究竟来自欺蒙的战略抑或求真的艺术,仍是鲁迅时时警惕和警醒的。
     “社会科学”则在鲁迅那里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际运用于中国历史与现实分析的总体性方法,它既是研究“社会”问题,致力于改造“社会”的,又是一整套“科学”的手段与方法。在这个意义上,“文学”也不再仅是感性的艺术,抽象意义上“为人生”的艺术,而是社会现象的组成部分、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反映,阶级心理的语言表征,可以经由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家”科学的分析,推进到为无声者发声,助无声者新生,讲述新的历史及其主体的故事的新的文学。与此同时,鲁迅那样作为历史“中间物”的非新兴阶级才有可能共同参与到新的历史塑造和想象过程之中,作为“批评家”实现自我意识,达成自我的历史位置。
     而鲁迅对历史前景、历史主体的想象并不寄托于接触革命、参与革命,但对革命不甚理解,保持距离,冷淡相对的“同路人”身上,尽管他们有着文学技巧的优势,有着“不偏不倚”的姿态,终难以前行到底;他虽然屡屡论及“革命人”的重要,认为只有其做出来的才是“革命文学”,但并不承认“革命人”天生的完美性和革命性,仍要追问从旧家庭走向新社会,从旧阶级渡到新阶级的“桥梁”过程;只有通过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人”,鲁迅才逐渐接近到“思想”与“行动”合一,“先驱”与“群众”同行,在大时代艰难苦繁的现实斗争中迈向新生的历史意识。
The debate of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was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debates, camp differentiation, and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hought and revolution. It's also the process that intellectuals dealt with discourse and practice about "revolu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1920s'nationalist revolution. It's not on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society and history,but also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left wing thought around the world. The local resistance resources, the revolutionary theory from Russian, and the academic thought from Japan mixed together, formed the varied and colourful context of Chinese left wing thought and literature.
     This period was also the stage of Lu Xun's "transformation". He gained his own understanding of Marxist 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 by translating during the debate of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Lu Xun not adjust his thought and literature, but participated in the revolution, got together with people, prospected new man, moved towards the great times through literature.
     So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questions:how did Lu Xun's "transformation" been produced historically? What's the real connotation? What's the relation between it and the debate of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Since the reading of Marxism played a big role in Lu Xun's "transformation", how can this process got its possibility? How did Lu Xun's unique understanding created in the "history of reading"? What's the position of Lu Xun's "literature" during his "transform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hina, What's the unique understanding of "Class","Propaganda","New Man" and so on, how can these resources prompt the power to respond to history and reality?
     As we see, in the study of "history of reading", Lu Xun's "transformation" not only happened in the deep level, but also appeared on the surface of language. From these changes, we can see how did Lu Xun moved to the great times."Class","Class Consciousness " were the conceptions that Lu Xun used to observe Chinese society, but the using was different from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ics, it was close to his own literature. For Lu Xun, literature was not the transparent reflection of the class which was formed, it will provide the space of formulation and imagination, help to bring about the class come into being, and the possibility of communic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lasses.
     "Propaganda" and "Ideology" were not the things Lu Xun opposed unless they were not consistent with man's own idea. As early stage of Lu Xun's literature,"Propaganda" was very powerful. But it was the power of the deceive or the truth, that is Lu Xun maintain sharp vigilance constantly.
     Lu Xun taken "Social Sciences" as the totality method that Marxist applied to practice of China. It can research and reform "society" as well as a series of scientific method. In this sense, literature was not simply the art of sentiment, but the part of social phenomenon, the complex reflection of economic structure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class psychology, it can become the new literature that help people get their voices and new life by Marxist critic. At the same time, the old class people like Lu Xun can get their position in new history.
     Lu Xun did not repose his hope on the Fellow Traveler who participate in the revolution, but did not understand it, though they are very skilful with literature. He mentioned the Revolutionary People frequently, but did not think they are perfect, still want to ask how to get the transition. Though the new man in the proletarian revolution literature of Russian, Lu Xun approached the new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gradually.
引文
1鲁迅:《<尘影>题辞》,《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71页。以下鲁迅著作引用皆出自该版,不再注明。
    2同上。
    1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10页。
    2较为详细的梳理,可参看张宁著《无数人们与无穷远方:鲁迅与左翼》“第一章一个简单的学术史考察”的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参见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3页。
    1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96-97页。
    2同上,第99页。
    3参见瞿秋白:《革命的浪漫谛克——评华汉的三部曲》,《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4瞿秋白:《历史的工具——列宁》,《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88页。
    1丸尾常喜:《“耻辱”式存在的形象——作为民族自我批评的鲁迅文学之二》,《耻辱与恢复——<呐喊>与<野草>》,秦弓、孙丽华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1页。
    2冯雪峰:《鲁迅和俄罗斯文学的关系及鲁迅创作的独立特色》,《鲁迅的文学道路》,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49页。
    1竹内好:《作为思想家的鲁迅》,《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50页。
    1竹内好:『鲁迅入门』,讲谈社,1996年,第85页。
    2竹内好:《作为思想家的鲁迅》,《近代的超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51页。
    3木山英雄:《鲁迅“中间物”意识的空间位相》,《学人》第一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560-561页。
    4竹内好:『鲁迅入门』,讲谈社,1996年,第143页。
    1竹内好:『鲁迅入门』,讲谈社,1996年,第144页。
    1北京鲁迅博物馆编:《鲁迅手迹和藏书目录》,北京鲁迅博物馆(内部资料),1959年。
    2中岛长文:「鲁迅目睹书目:日本书之部」,中岛长文编刊,1986年。中岛在书后的“报告要旨”中说,鲁迅读什么,怎么样地从中读到了什么,或未读到什么,即一册书物在他的精神上投下了怎样的影子,是本书目研究的最根本目的。中岛又认为,通过书帐的倾向和变化:1910年代前半期的佛教书,整个10年代的金石拓本,20年代前半期的厨川白村书籍,后半期的马克思主义书籍,可以清楚证明着鲁迅的足迹。
    1 #12
    2鲁迅:《三闲集·序言》,《鲁迅全集》第4卷,第6页。
    1福柯语,转引自罗岗:《文学史与阅读史:必要的和可能的——由“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学”引发的一点思考》,《南方文坛》2008年第6期。
    2罗歇·夏尔提埃:《文本、印刷术、解读》,《新文化史》,林·亨特编,江政宽译,麦田出版,2002年,第244页
    1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第525页。
    2相关研究可参见工藤贵正:『鲁迅と西洋近代文芸思潮』,汲古书院,2008年。
    3山田敬三:《鲁迅世界》,韩贞全、武殿勋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81页。
    4丸山昇:《鲁迅与<宣言一篇>——与<壁下译丛>中武者小路、有岛的关系》,《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王俊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页。
    5参见孙歌:《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前言》,《语言与翻译的政治》,许宝强、袁伟选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1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第213-214页。
    1参见石原千秋、木股知史、小森陽一、岛村辉、高桥修、高桥世織:『読むための理論—文学·思想·批评』,世纪书房,1991年,第287页。
    2鲁迅:《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全集》第7卷,第115页。
    1竹内好:『鲁迅入门』,讲谈社,1996年,第141页。
    3竹内好:『鲁迅入门』,讲谈社,1996年,第138页。
    1参见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2转引自周作人:《文艺上的异物》,《周作人散文全集》第2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52页。
    1鲁迅:《壁下译丛·小引》,《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页。以下鲁迅译文引用皆出自该版,不再注明。
    2《壁下译丛》,1929年4月,上海北新书局初版(1-4000),1929年7月,上海北新书局再版(4001-7000)。后收入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社《鲁迅全集》第16卷,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译文集》第5卷,2008年福建教育出版社《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
    3同上,第6页。
    4鲁迅:《华盖集·题记》,《鲁迅全集》第3卷,第5页。
    5鲁迅:《华盖集·后记》,《鲁迅全集》第3卷,第191页。《华盖集续编》中《为半农题记(何典)后,作》文末也记着“五月二十五日,碰着东壁下,书。”
    1鲁迅:《壁下译丛·小引》,《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5页。
    2同上。
    3甚至有人统计过,鲁迅翻译文字超过300万,比著作文字还多。这里当然会有对“翻译”与“著作”的厘定区分所造成的计算差异,但大致的对比印象应该是不错的。参见全灵:《从“硬译”说起》,《鲁迅研究文从》第1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20页。
    4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3卷,第525页。
    5武田泰淳:『周作人と中国文芸』,『黄河海に入りて流る:中国·中国人·中国文学』,劲草害房,1970年,第179页。
    1参见张旭东:《杂文的自觉——鲁迅“过渡期”写作的现代性与语言政治》,《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1期。
    2这里列举的是除了《苦闷的象征》、《思想·山水·人物》等译著以外的散篇译文:中泽临川、生田长江《罗曼罗兰的真勇主义》,1926年4月25日《莽原》半月刊第7、8期有岛武郎《小儿的睡相》,1926年6月25日《莽原》半月刊第12期托罗兹基《亚历山大·勃洛克》,1926年8月北新书局版《十二个》阿尔志跋绥夫《巴什庚之死》,1926年9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17期布哈林《苏维埃联邦从Maxim Gorky期待着什么?》,1928年7月《奔流》月刊第1卷第2期叶甫列伊诺夫《生活的演剧化》,1928年7月《奔流》月刊第1卷第2期黑田辰男《关于绥蒙诺夫及其代表作(饥饿)》,1928年10月《北新》半月刊第2卷第23号叶甫列伊诺夫《关于剧本的考察》,1928年11月《奔流》月刊第1卷第6期千叶龟雄《一九二八年世界文艺概观》,1928年12月至1929年1月《朝花》第2期至第8期科克多《〈雄鸡和杂馔)抄》,1928年12月《朝花》周刊第4期,1929年1月第6期迦契夫斯基《LEOV TOLSTOI》,1928年12月《奔流》月刊第1卷第7期马伊斯基《LEOV TOLSTOI》,1928年12月《奔流》月刊第1卷第7期藏原惟人《访革命后的托尔斯泰故乡记》,1928年12月《奔流》月刊第1卷第7期
    3参见丸山异:《鲁迅与(宣言一篇〉——与(壁下译丛)中武者小路、有岛的关系》注[7],《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王俊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页。丸山昇根据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鲁迅译文集》第10卷“译丛补”列举了五篇可能收进《壁下译从》的译文,现笔者则根据2008年福建教育出版社的《鲁迅译文全集》列举了十三篇备选译文。丸山昇的列举中没有涉及非日本作家的篇目,但据笔者的看法,《壁下译丛》或许也并非要编成仅收日本人论文的集子,只是“编完一看”,恰好“作者十人,除俄国的开培尔外,都是日本人”。故此,推想的备选范围有所扩大。
    1鲁迅就特意将“片山孤村三篇”、“有岛武郎六篇”等标识插入目录篇名之中,以示间隔与醒目。
    2鲁迅:《壁下译丛·小引》,《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5页。
    3参见片山孤村:《自然主义的理论及技巧》,《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12页。
    4片山孤村:《表现主义》,《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30页。
    5参见有岛武郎:《生艺术的胎》,《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58页。
    6有岛武郎:《关于艺术的感想》,《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73页。
    7同上,第78页。
    8片上伸:《阶级艺术的问题》,《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123页。
    1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鲁迅全集》第6卷,第3页。
    2鲁迅对板垣鹰穗颇为关注,除译介的『民族的色彩を主とする近代美术史潮输』(大镫阁,1927年。1927年12月5日购,翌日致李小峰信中即予以推荐)外,还曾购置了氏著『西洋美术史要』(岩波害店,1924年。1928年3月30日购),『机械と芸术との交流』(岩波书店,1929年。1929年12月26日购;1930年11月27日复购,书帐作『机械と芸术の交流』),『美术史の根本问题』(天人社,1930年。1930年11月10日购),『新しき芸术の获得』(天人社,1930年。1930年11与10日购),『芸衍的现代の诸相』(六文馆,1931年。1931年10月24日购)等书籍。而他1927年12月13日写《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便可看到《近代美术史潮论》的影响,如对“民族性”的提示,有关“文艺史界中人,则舍了用惯的向来以为是‘永久’的旧尺,另以各时代各民族的固有的尺,来量各时代各民族的艺术”的论述,以及认为陶元庆的绘画“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的看法。这些当然跟鲁迅早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的文化思考一脉相承,但也与新接受的艺术史研究密切相关。关于鲁迅与“板垣鹰穗”的关系,笔者将另文讨论。
    3鲁迅:《271206致李小峰》,《鲁迅全集》第12卷,第93页。
    4鲁迅:《扁》,《鲁迅全集》第4卷,第88页。
    1见工藤贵正:『鲁迅と西洋近代文芸思潮』,汲古害院,2008年。以及笔者在《文学史、阅读史与鲁迅的思想“瞬间”》(《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第7期)一文中的相关评介。另据中岛长文的统计,1924年以后鲁迅所购日本书与中国书比例为13比8。参见中岛长文:『鲁迅目睹书目:日本害之部],中岛长文编刊,1986年,第130页。
    2鲁迅一生购书变化状况,可参看附录6。
    4鲁迅:《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小引》,《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161页。
    1鲁迅在编集小说、杂文时,常常加以“自序”、“题记”、“题辞”、“小引”等文字,其意义往往超出内容介绍、编选说明,将编集时候的某种现实张力带入进来,为过往文字贯注新的活力。而译介作品时,往往添上“译者附记”、“译者附识”、“译者的话”等段落,或点明翻译意图,或提示现实所指,形成了在译文尾巴“骂人”的书写策略。有时候,这些“阅读史”研究中所谓的“副文本”或许会表露出“阳面文字”未曾轻易传达的意涵。也只有充分重视这些文本“形式”,与本文相互参照阐发,才能更深入地把握鲁迅文学的独特性。
    2这令人联想到成仿吾所谓鲁迅以“趣味”为中心的生活“所矜持着的是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参见成仿吾:《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洪水》,1927年1月第3卷第25期。
    3鲁迅:《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鲁迅全集》第4卷,第152页。
    4鲁迅:《壁下译丛·小引》,《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5页。
    1鲁迅:《壁下译丛·小引》,《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6页。
    2丸山昇:《鲁迅与〈宣言一篇〉——与(壁下译丛)中武者小路、有岛的关系》,《鲁迅·革命·历史——丸 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王俊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页。
    3同上。
    4鲁迅:《小说的浏览和选择·译者附记》,《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36页。
    1片上伸:『文学评論』,新潮社,1926年,第1页。
    2参见丸山异:《鲁迅与〈宣言一篇)——与〈壁下译丛)中武者小路、有岛的关系》,《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王俊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页。这里笔者根据日文对译文略做了调整。
    3参见中井政喜:「鲁迅と『壁下訳义』の-侧面J,『鲁迅探索』,汲古书院,2006年。
    4例如“虽在出自阴惨幽暗的深谷,走向无边际的旷野的时候,也在广远的欢喜中,北方的白日下,看见无影的小鬼的跳跃,听到风靡的万千草莽的无声的呻吟。这就无非为了求生,而死而又趋死,死而又趋死的无抵抗的抵抗的模样。俄国的求生之力,就有这样地深,这样地壮,这样地丰饶。”这样的句子,恐怕能让人联想到鲁迅的《野草》。参见片上伸:《“否定”的文学》,《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127-128页。
    5李长之:《鲁迅著译工作的总检讨——鲁迅批判之十》,原载1935年10月9日《益世报》“文学副刊”第31期,收入《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1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第1183页。
    6当然,与《壁下译从》(1929年4月)差不多同时出版的译著,还有《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1929年4月),《艺术论》(1929年6月),《文艺与批评》(1929年10月)等,译文呈现明确的“硬译”风格。但这里所谓“彼时”,则指的是《壁下译丛》各个单篇翻译发生的时间,跨度为1920年代中期至后期。
    7鲁迅:《艺术论·小序》,《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194页。
    1鲁迅:《艺术论·序言》,《鲁迅译文全集》第5卷,第154页。这个说法来自梁实秋的揶揄,鲁迅拿来使用,固然有反唇相讥的意思,但也未必没有带出几分“硬译”的阅读体验。
    2丸山昇:《鲁迅与<宣言一篇>——与<壁下译丛>中武者小路、有岛的关系》,《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王俊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页。
    3有关鲁迅与有岛武郎关系的研究,可参看山田敬三《鲁迅世界》(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二章“鲁迅文学”,以及刘柏青著《鲁迅与日本文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四章“鲁迅与白桦派作家”中的相关论述。
    4鲁迅:《壁下译丛·小引》,《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5页。
    5或许是因为鲁迅对有岛武郎(这一层面上也包括托尔斯泰)的重视,他被革命文学家斥作“人道主义者”,据黎活仁指出,冯乃超批判鲁迅的文章《人道主义者怎样防卫着自己?》,题目便来自堺利彦和片上伸对有
    1鲁迅:《关于知识阶级》,《鲁迅全集》第8卷,第229页。
    2参看王汎森:《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转变》,《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谱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以及章清:《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6期。
    3如1924年第11卷第8期《觉悟》上《国民革命与知识阶级》,1925年第94期《共进》上《知识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等等文章,都显现了当时从革命的角度谈论知识阶级的倾向。
    4心如:《从“打倒知识阶级”口号所认识的》,《一般》,1927年9月第3卷第1号。
    1自清:《哪里走——呈萍郢火栗四君》,《一般》,1928年3月第4卷第3号。
    2该辑共收文15篇,构成如下:关于艺术的感想/艺术的不变性/描花/以生命写成的文章/沁入心脾的人们/小儿的睡相/余裕与文化/笔头语/确认各自的立场/自我为主/所谓生活/自然与人/宣言一篇/片信/想片
    4有岛武郎:《关于艺术的感想》,《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79页。
    1有岛武郎:《关于艺术的感想》,《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79页。
    2同上。
    3有岛武郎:《宣言一篇》,《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83页。
    4参见宫野光男:「有岛武郎著作集第十五辑『芸术と生活』を読む(二):「宣言ーつ」を中心として」,『日本文学研究』1997年第32号。
    5参见井上厦、小森阳一:『座谈会昭和文学史』第1卷,集英社,2003年。
    61912年,由铃木文治等人发起成立的工会,后发展成全国性组织。1919年改名为大日日本劳动总同盟友爱会,1921年再次改名为日本劳动总同盟。
    71918年以东京帝国大学学生赤松克磨、宫崎龙介等人为首成立的社会主义思想运动团体。在“到人民中 去”的口号下,参加普选运动和工人运动,后受到镇压,1929年解散。
    1贺川丰彦(1888-1960)。牧师,基督教社会活动家。开始在神户的贫民区传教,后成为工人运动、农会、消费生活合作社活动的领导人。
    2有岛武郎:《宣言一篇》,《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83页。
    1片上伸:《阶级艺术的问题》,《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117页。
    2参见丸山真男:「近代日本の知识人」.『丸山真男集』第10卷,岩波害店,1996年。
    3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39页。
    4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441页。
    1同上,第170页。“特别券”,日文原文用词为外来语パスポート,即passport。
    2具体为『新舆文学全集』第24卷露西亚篇所附的『新典文学』第五号(平凡社,1928年)。
    3参见黑田辰男:《关于绥蒙诺夫及其代表作〈饥饿〉》,《鲁迅译文全集》第8卷。有意思的是,鲁迅在译文末尾的“译者识”里特意提到,对这部作品“《小说月报》上又还有很长的批评了。这一篇(指黑田之作——引者注)……虽然字数不多,却简洁明白,这才可以知道一点要领”,《小说月报》上的批评,实指1928年第19卷第9号上钱杏邨的《(饥饿)》。对比鲁译黑田文和钱氏评论,两篇都对《饥饿》的描写有所肯定,但饯氏长文大段是对小说的复述分析,以突出对其“技巧”的肯定;而黑田则只在文末提及了小说的梗概,重点辨析的是工人出身的作者的技巧却“太过于‘学习””了“自然主义”的影响。两下的区别里,或许可以读出鲁迅对“革命文学家”的某种微妙论辩。
    4鲁迅:《哈谟生的几句话》,《鲁迅全集》第7卷,第346、347页。
    1片上伸:《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169页。
    3日本的露(俄苏)、独(德意志)文学研究者之于鲁迅的关系颇有意思,尤其是鲁迅不谙俄文,包括昇曙梦、片上伸、冈泽秀虎、外村史郎、藏原惟人、上田进等在内的日本露国研究对他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有关日本方面露国文学研究的简要介绍,可以参看除村吉太郎《在日本的俄国文学研究》一文(曾作为附录收进昇曙梦著《翻译与研究五十年》一书,文之译,上杂出版社,1953年)。以往讨论鲁迅与日本文学的关系,多仅是限于日本作家、思潮、作品,而以日译本形态存在于整个日本文化文学语境之中的“西洋文
    1三篇在原书中的排列顺序依次为《现代文学的十大缺陷》、《关于知识阶级》、《艺术的革命和革命的艺术》,鲁迅在《壁下译丛》中按照原文末标明的写作时间进行了顺次排列。
    2此前出版的第一本评论集为1926年解放社出版的《解放的艺术》(『解放仍芸术』),这本书则是1927年春秋社出版。
    3冯乃超:《日本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书籍》,参见《文艺讲座》第一册,神州国光社,1930年,第314-315页.
    4青野季吉:『耘换期の文学』,春秋社,1927年,第1页。
    5全书构成如下:小序/批评心的问题/迈向新批评时代/对文艺批评立场的若干考察/为了批评/批评的阶段/片上氏的《文艺评论》/描写社会的艺术/关于“土之艺术”/现代文学的十大缺陷/由“经济意识”看今日之作家/根本的不满/自然生长与目的意识/再论自然生长与目的意识/无产阶级文学者当面的问题/我们的文艺运动与政治运动/我们的运动的新阶段/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小史/问广津氏/答广津氏/读正宗氏及诸家论难/答正宗氏的批评之所述怀/文学斗争的基础/推进文学斗争/论争的文坛/文坛与自由主义/文艺时论/文艺杂观/文艺时观断片/关于知识阶级/生活意识与美术/文艺批评的一个展望/文坛的新法则/为了无产者文艺/“调查”艺术/女性的文学要求/文坛更新上的一个考察/现代生活与歌舞伎剧/卢香/新影/震灾与思想、艺术/解放战与艺术运动/解放战与知识阶级/艺术的革命与革命的艺术/斗争的创造性/关于新知识人/同志的艺术/文艺批评家的“准备”/知识人的现实批判。编排未按写作时间顺序,基本按照主题相关性和批评、随笔的类型排列。另外,前半部分为1926年的文字,后半部分为之前收录或末收进《解放的艺术》的文字。
    6浦西和彦:「『耘换期の文学』解说」,『耘换期の文学』,日本国害七ソター,1990年,第3页。
    1譬如鲁迅1919年10月“做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后两日”,读到有岛武郎的《与幼者》,“觉得很有许多好的话”1,又写下了随感录六十三“与幼者”
    2该文曾刊于1923年3月《解放》杂志第5卷第3号,后收入《解放的艺术》。青野季吉为显示《转换期的文学》与其“前后关联”,特予收录。
    3#12
    4参见成仿吾:《祝词》,《文化批判》创刊号,1928年1月。他还在文中指出:“政治、经济、社会、哲学、科学、文艺及其余的分野皆将从‘文化批判’明了自己的意义,获得自己的方略。‘文化批判’将贡献全部的革命理论,将给与革命的全战线以朗朗的火光。”
    5麦克昂:《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青年应取的态度的考察》,《文化批判》,1928年3月第3号。
    1“事物化”明显是福本和夫用词的日语汉字迻译(该词后来在日语中表述为“物象化”),而福本的这一概念则跟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有关论述相承续。赵璕认为这便是“异化”一词的来源。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福本和夫那里,同时并用和“疎外”(疏外)和“事物化”来表达对象化/异化的意思,有待更细致的辨析。有关福本和夫与卢卡奇的关系研究,可以参考池田浩士编著的『输争:历史と阶级意识』第二部分“福本イズ厶と阶级意识”,河出害房新社,1977年。
    2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1928年2月第2号。
    3按照李初梨的概括,“总观过去数月来文坛上对于普罗列塔利亚文学的论争,几乎可以说还是集中在这一点上”,即对他《怎么样建设革命文学》中“两个根本的主张”的误解。参见《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1928年9月第2期。
    4具体的讨论,已经有赵碍等比较细致的研究。参见赵璕:《“革命文学”论争中的“异化”理论——“物化”概念的发现及其对论争分野的重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1期;程凯:《当还是不当“留声机”?——后期创造社“意识斗争”的多重指向与革命路径之再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2期;阿部斡雄:「「革命文学」における文学言语观: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を中心に」,『言语社会』2007年第3号。
    5该文最初登载于大阪外国语大学中国文艺研究会会刊『野草』1974年17号,1983年由刘平翻译成中文,发表于当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3辑。
    6当然,在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界,早有人指出了这一联系。如丸山昇就在1965年出版的《鲁迅:文学与革命》(平凡社)中描述了李初梨等人留日时期受到福本主义的影响,还提及《文化批判》这一名称,与1927年5月由福本主义者武岛肇等人创办的杂志同名,恐怕并非偶然。而在1972年出版的《鲁迅与革命文学》(纪伊国屋害店)里,丸山也列举冯乃超《艺术与生活》中有关“有产者团”等的术语使用,直接来自福本和夫《社会的构成与变革过程》一书对《共产党宣言》的日译。有关福本主义的研究,可参看小岛亮编『福本和夫の思想:研究输文集成』,こぶし书房,2005年。该书收录了日本学者有关福本和夫思想研究的代表性论文多篇,并附有“福本和夫研究文献目录”。另可参考栗原幸夫『#12代』.平凡社,1971年。中文学界较早讨论“革命文学”论争与福本主义关系的艾晓明著《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对福本主义的认识即来自该书。近年则有王志松的《福本和夫的“辩证唯物法”与中国的“革命文学”》,(《东亚人文》第一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通过阅读分析日文原著,对福本主义和“革命文学”论争关系的把握有所推进。
    7虽然赵璕将李初梨理论背景径直追溯至卢卡奇,但仍未脱离这一大的范围。甚至有研究者将第三期创造社成员的理论与太阳社的理论刻意对举,过于干脆地划分为“两种马克思主义诠释模式的遭遇”,并将前者列入彼时尚不存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谱系。参见张广海:《两种马克思主义诠释模式的遭遇——解读创造社和太阳社的“革命文学”论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3期。
    8 #12
    1青野曾直接受到福本的批评,后者曾以“北条一雄“的笔名在《马克思主义》上发表过《为全无产阶级的新闻——兼驳青野季吉的新闻论》(『マルクス主羲』第28号,1926年8月)。
    3按照柄谷行人的说法,福本和夫借列宁名义所说的东西,实际来源于卢卡奇。正由于此,他举例说,已经根据列宁写出了青野季吉《自然生长与目的意识》那样的论文,虽然颇有影响力,但等到福本一登场就黯然褪色了。这里,柄谷意在通过更为细致的理论辨析,强调福本主义带来的马克思主义“转向”对日本思想史的重大影响。而在当时普遍的思想接受过程中,未必做出如此区分,青野季吉与福本和夫仍是大体上置于一道的。
    5参见青野季吉:『文学活勤五十年』,日本图书セソター,1990年,第110页。
    6最早将《怎么办》部分译介到日本的是佐野学,其中《理论斗争的意义》和《大众的自然生长性和社会民主主义的目的意识性》先后发表于《马克思主义》杂志1925年8月号和9月号上。青野季吉还撰写了《关于(怎么办)》(『マルクス主羲』第19号,1925年11月)一文以作介绍。1926年,青野在佐佐木孝丸帮助下,从法文版全文翻译了《怎么办》。
    7参见青野季吉:《艺术的革命与革命的艺术》,《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
    1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1928年2月第2号。
    2青野季吉:《艺术的革命与革命的艺术》,《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133页。
    3青野论述道:“目的意识是什么?描写无产阶级生活,无产阶级要求表现,这还只是个人的满足,没有对无产阶级的斗争目的产生自觉,不是完全的阶级行为。从对无产阶级的斗争性产生自觉开始,才算是为了阶级的艺术。也就是说,由社会主义思想(后来的版本中,这一词被青野修订为“阶级意识”——引者注)的导入开始,才算是为了阶级的艺术。这才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发生、生长。”“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总是有目的自觉的无产阶级艺术家,即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艺术家,把自然生长的无产阶级艺术几啊,提高到目的意识,社会主义意识上来的集体性活动。”参见「自然生长と目的意议」,『转换期の文学』,春秋社,1927年,第106页。中译文可参考陈秋帆编译《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鲁迅和日本文学》一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印,内部教材,1980年)。但陈译多有舛误和遗漏,笔者根据原文做了修订。而后来冯乃超也在《日本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书籍》中说:“一九二四年日本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开始由自然生长的斗争转入目的意识的斗争。无产阶级的运动一天一天的发展起来,知道过去的无组织的斗争不能彻底的解放劳动群众,也知没有把劳动群众从种种支配观念解放出来,就不能促进革命成功,于是文化领域中,开始了蓬蓬勃勃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参见《文艺讲座》第一册,神州国光社,1930年,第313页。
    4这里的“全无产阶级意识”自然也与卢卡奇的理论有相当的渊源,并且可追溯至列宁的先锋队理论,以及恩格斯《德意志农民战争》里对“理论斗争”的强调。而按照柄谷行人的说法,在福本那里,“阶级意识”甚至不是“目的意识”,毋宁说是绝对他阶级的“无意识”。参见柄谷行人编『近代日本の批评·昭和篇上』,讲谈社,1997年。
    5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1928年2月第2号。
    1参见鲁迅:《醉眼中的“朦胧”》,《鲁迅全集》第4卷。这自然也反映了包括鲁迅在内的知识人对新理论的陌生与不解。而鲁迅回应“革命文学家”的多篇文章笔力老辣,但也往往显出抓住“修善寺”之类做文章的诛心之论。以往的研究常将这解读为鲁迅点破“革命文学家”假面的手法,说其意在寻求“真的智识阶级”,固然有一定的道理。可换一个角度来看,鲁迅的对阵笔法,并没有对李初梨等人的论理本身提出挑战,而是执意于论理的姿态、用心等等,这或许正显示出鲁迅对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的陌生(当然,李初梨等人理论本身的复杂和表述的方式也增加了理解者的困难)。
    2鲁迅:《路》,《鲁迅全集》第4卷,第90页。
    3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1928年9月第2期
    4 #12
    5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思想》,1928年9月第2期。
    1如李初梨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里说“中国现在有许多人以为个个的工人或农民所现有的心理的意识,就是无产阶级意识,这是根本不明白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的缘故。事实上我们只说过无产者底‘阶级意识’或‘全无产阶级意识’并不是说的个个的无产者底意识”。试比较卢卡奇对“阶级意识”的论述:“阶级意识就是理性的适当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则要归因于生产过程中特殊的典型的地位。阶级意识因此既不是组成阶级的单个个人所思想、所感觉的东西的总和,也不是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总体的阶级在历史上的重要行动归根结底就是由这一仪式,而不是由个别人的思想所决定的,而且只有把握这种意识才能加以辨认。这一规定从一开始就建立了把阶级意识同经验实际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描述、解释的人们关于自己的生活状况的思想区别开来的差异”。参见《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07页。
    2鲁迅:《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鲁迅全集》第4卷,第139页。
    3黎活仁曾例举《壁下译丛》“小引”和这一段话,对比说明鲁迅之于“阶级意识”的看法并不一致,但没有展开论述。参见氏著《福本主义对鲁迅的影响》,《卢卡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2参见福本和夫:「欧州に於ける无产者阶级政党组织问题の历史的凳展」,『福本和夫著作集』第1卷,こぶし,书房,2010年。
    1鲁迅:《280722致韦素园》,《鲁迅全集》第12卷,第125页。
    2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第214页。
    3郭沫若:《孤鸿》,《创造月刊》1926年第1卷第2期。
    4有关郭沫若的马克思主义“转向”及跟翻译“河上肇”的关系,可以参看靳明全:《河上肇学说:郭沫若前期文艺思想转变的“中介”》,叶桂生:《翻译(社会革命与社会组织)所起的影响和作用》,以上二文均收入《郭沫若纵横论》,王锦厚等编,成都出版社,1992年。小谷一郎:「《孤军派》と郭沫若」,『创造社研究』,伊藤虎丸编,ァヅァ出版,1979年,「郭沫若と1920年代中国の国家主羲,<孤军>派——郭沫若「革命文学」論提唱,広东行,北伐参加の背景とその意味」,『东洋文化』第74号,1994年。中井政喜:「郭沫若と『社会组织七社会革命に関する若干の考察』(河上肇著)J.『一九二○年代中国文芸批评论:郭沫若·成彷吾·茅盾』,汲古害院,2005年。
    5鲁迅接触过的版本至少有:1906年堺利彦主编《社会主义研究》第一期上口译本的《共产党宣言》,1920年陈望道寄赠的中译《共产党宣言》和1933年日本无产阶级科学同盟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等。
    6マルクス:『唯物史馥要约附资本蓄积の史的倾向』,堺利彦訳,无产社,1927年。
    7エニゲルス:『空想かち科学へ:空想的及科学的社会主羲』,堺利彦訳,白扬社,1927年。
    1鲁迅:《331115致姚克》,《鲁迅全集》第12卷,第496页。
    2毛泽东:《鲁迅论——在“陕公”纪念大会上演辞》,《红色光环下的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5页。
    3竹内好:『鲁迅入门』,讲歌社,1996年,第138页。
    4丸尾常喜:「鲁迅七想像力の问题:「麻木Jと「隔膜Jを破るもの)」,『北海道大单文学部纪要』30(2), 1982年。
    1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5页。
    2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鲁迅全集》第7卷,第84页。
    3参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章“唐之传奇文”,《鲁迅全集》第9卷。
    4鲁迅:《〈苦闷的象征)引言》,《鲁迅全集》第10卷,第257页。
    5鲁迅:《叶紫作(丰收)序》,《鲁迅全集》第6卷,第227页。
    1鲁迅:《忽然想到·六》,《鲁迅全集》第3卷,第47页。
    2鲁迅:《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第225页。
    3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第4卷,第309页。
    4鲁迅:《我谈“堕民”》,《鲁迅全集》第5卷,第228页。
    5鲁迅:《漫与》,《鲁迅全集》第4卷,第604页。
    6参见冯雪峰:《回忆鲁迅》,《冯雪峰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02页。
    1汪晖:《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第3期。
    2鲁迅:《关于知识阶级》,《鲁迅全集》第8卷,第224页。
    3岁迦契夫斯基:《人性的天才——迦尔洵》,《鲁迅译文全集》第8卷,第326页。
    4据《鲁迅手迹和藏书目录》,鲁迅蔵有袁家骅译《七个绞死的人》(北新书局,1929)。
    5参见《文艺上的异物》,《周作人散文全集》第2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52页。李冬木就曾指出,周作人寓目的书籍,很大程度上不妨作为潜在的“鲁迅目睹书目”来考量。而有关周氏兄弟共同的“阅读史”,也有待更为深入研究。参见李冬木:《鲁迅与日本书》,《读书》2011年第9期。
    1鲁迅:《答有恒先生》,《鲁迅全集》第3卷,第474页。
    2参见鲁迅在《“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里针对梁实秋所谓“无产者本来没有阶级的自觉。是几个过于富于同情心而又态度偏激的领袖把这个阶级观念传授给了他们”的反驳。《鲁迅全集》第4卷,第206页。
    1参见青野季吉:《艺术的革命与革命的艺术》,《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
    2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7页。
    3参见冯雪峰:《鲁迅回忆录·十三》,原载1946年11月13日《文汇报·笔会》,收入冯雪峰:《一九一八至一九三六年的鲁迅·冯雪峰回忆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26页。
    1鲁迅:《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鲁迅全集》第4卷,第295页。
    2参见鲁迅:《祝中俄文字之交》,《鲁迅全集》第4卷,第475-476页。
    3鲁迅:《(呐喊)捷克译本序言》,《鲁迅全集》第6卷,第544页。
    4参见鲁迅:《萧红(生死场)序》,《鲁迅全集》第6卷,第423页。鲁迅早年在《摩罗诗力说》中批判“中国之治,理想在不撄”,而认为“诗人者,撄人心者也”,即期待文学对既定政治、文化秩序的搅乱,与其三十年代对文学的期待有一脉相承的思考。
    1鲁迅:《随感录五十六·“来了”》,《鲁迅全集》第1卷,第363页。
    2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新青年》,1918年11月15日第5卷第5号。
    3周作人在《鲁迅与日本社会主义者》(《鲁迅研究资料》,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2期)中介绍过鲁迅留学时期接触社会主义书刊的情况,叶淑惠《鲁迅与马克思著作》和陈淑渝《鲁迅与党刊》(《鲁迅藏书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1991年)也通过鲁迅藏书介绍过他北京时期接触马克思主义书籍的情况。但鲁迅真正主动了解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俄国革命情况,则始于二十年代中期了。
    1『革命期の演剧と舞踊』,新潮社,1924年6月(“新俄手册”第2编);『新ロツヤ文学の曙光期』(“新俄手册”第3编),新潮社,1924年10月:『露国现代の思潮及文学』.改造社,1923年7月:『新ロシヤ美术大观』,新潮社,1925年2月(“新俄手册”第4编),均为异曙梦编著。
    2有关任国桢生平情况,及其与鲁迅的交往,可参见楚图南:《鲁迅和党的联系之片断》,《楚图南著译选集》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胡从经:《东风第一枝——(苏俄的文艺论战〉》,《柘园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光文:《鲁迅与任国桢》,《北京党史》,1989年第2期;杨燕丽:《在〈苏俄的文艺论战)翻译之后》,《鲁迅研究月刊》,1992年第1l期;曲文良:《任国桢与鲁迅的交往》,《党史纵横》,1998年第7期等。
    3《苏俄的文艺论战》,任国桢编译,鲁迅校订,1925年8月北京北新书局初版(1-1500),1927年3月北京北新书局再版(1501-4500),1929年2月北京北新书局三版(4501-6500)。
    4鲁迅:《(苏俄的文艺论战>前记》,《鲁迅全集》第7卷,第278页。
    5该书出版后,鲁迅亦置备多册分赠友人,日记所录便有以下数回:1925年9月29日,“寄钦文信并《苏俄的文艺论战》三本,又寄赠章锡琛一本”1925年10月7日,“晚胡成才来,赠以《说史》一本,《俄文艺论战》一本”1925年10月16日,“下午紫佩来,赠以《小说史略》,《苏俄文艺论战》各一本”1925年10月25日,“下午王希礼来,赠以《苏俄文艺论战》及《中国小说史略》各一本”试比较同时期鲁迅译印《苦闷的象征》寄赠友人之例,足可见他对《苏俄的文艺论战》的重视程度。
    6而据该书中译者冯雪峰介绍,例如“俄国诗坛的昨日今日和明日”一章,异曙梦自己亦多译写自勃留骚夫的论文,“只就原著加上极少的部分”而成。这种俄—日—中的跨语际信息流转过程和接受态度,颇有待进一步的考察和分析。参见《新俄文学的曙光期》序,画室译,北新书局,1926年,第1页。
    1胡从经推测鲁迅的侧重是“受了该派主干铁捷克的影响”,理由是铁捷克1924年曾来北京大学任教,鲁迅也在书信中提及此人,两人可能相熟,因此鲁迅的叙述未免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参见氏著《东风第一枝——(苏俄的文艺论战〉》,《柘园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但更有意义的,则是从鲁迅当时的思想状况和文学认识来理解这一叙述上的倾斜。
    2昇曙梦:《新俄文学的曙光期》,画室译,北新书局,1926年,第9-10页
    3可以参照对比的是,1930年鲁迅为自己翻译的普列汉诺夫《艺术论》写序,整整四大节都是翻译、译写外国研究者的著作。鲁迅对于自己最新接触又尚未能完全把握的事物常常采取这种老实和踏实的接受姿态。
    4该书中的观点对彼时文艺界或接受传统文学熏陶,五四文学教育的普通读者来说,确系未曾接触的新兴论述,无疑构成冲击。如徐懋庸就曾回忆:“一九二六年,有一个部相识的人送我一本《苏俄文艺论战》,读了之后,才知道所谓文学,原来还有这样那样的许多问题。”参见徐懋庸:《我在文学方而的失败——为文学社〈我与文学)特辑作》,《徐懋庸选集》第1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14-415页。
    5参见鲁迅:《(奔流)编校后记·一》,《鲁迅全集》第7卷,第167页。
    6鲁迅:《(苏俄的文艺论战)前记》,《鲁迅全集》第7卷,第278页。
    7鲁迅:《(未名丛刊)与(乌合丛书>印行书籍》,《鲁迅全集》第8卷,第486页。
    1鲁迅:《译(苦闷的象征>后三日序》,《鲁迅全集》第10卷,第261页。
    2任国桢:《苏俄的文艺论战·小引》,北新书局,1925年,第5-6页。
    3同上,第6页。
    4按照中井政喜的分析,瓦浪司基根据时代状况在艺术中把握认识生活和宣传的重要性,分别给予所占的位置。因此两者在本质上并不对立,只是依据不同状况所占重相异而已。参见氏著『鲁迅探索』第九章「『苏俄的文芸論戟』に関して」,汲古书院,2006年。
    1参见厨川白村:『近代の恋爱观』,『厨川白村全集』第5卷,改造社,1929年。
    2鲁迅后来在《(论文集〈二十年间)第三版序)译者附记》中仍称这是一篇评论蒲力汗诺夫的“很好的短论”,参见《鲁迅译文全集》,第232页。
    3参见中井政喜:「『苏俄的文芸論戟』に関して」,『鲁迅探索』,汲古书院,2006年。而鲁迅后来也再次表示认同普列汉诺夫的意见:“要宣传主义,必须豫先懂得这主义”,参见《(论文集〈二十年间)第三版序)译者附记》,《鲁迅译文全集》,第232页。
    4鲁迅:《怎么写》,《鲁迅全集》第4卷,第20页。
    5鲁迅:《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鲁迅全集》第7卷,第306页。
    6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437页。
    71928年2月27晚,鲁迅在内山书店购得藏原惟人、外村史郎辑译『露国共产党の文芸政策』(南宋害院,1927年)。1928年6月起翻译连载于《奔流》月刊。后加上冯雪峰译冈泽秀虎《以理论为中心的俄国无产阶级文学发达史》辑成一册,更名为《文艺政策》于1930年6月由上海水沫书店出版,为“科学的艺术论丛书”之十三。另,连载时,尚有鲁迅译卢那察尔斯基的一篇论文,以《文艺政策附录(一)——苏维埃国家与艺术》为名,未编入《文艺政策》,文章的后半部分已经收进了鲁迅编译的卢氏论文集《文艺与批评》(水沫书店,1929年),但在翻译意识上可以和一系列文艺政策同等看待。鲁迅还曾说明《文艺政策》的附录原定四篇,但因类似文籍译本已颇多,拟不再译,具体可参看最后一期《奔流》的编辑后记。由于版本差异和意图微殊,笔者论述时倾向将“《苏俄的文艺政策》”、“《文艺政策》”两者并用,以示区别。
    1郁达夫:《回忆鲁迅》,《郁达夫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年,第215-216页。
    2鲁迅:《280802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12卷,第127页。
    3鲁迅:《280815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12卷,第129页。
    4据楚图南回忆,1928年春,鲁迅写信给任国桢,说上海有些人对他进行围攻,满纸用一·些颇不易懂的新革命名词吓唬人,他颇不以为然,也不服气。想找一些马列主义关于文艺的论述看看,从理论上加深认识,也好应付对他进行围攻的人,比较有把握地进行战斗,希望任国帧介绍一些书目。当时苏联的中东铁路局在哈尔附设有一个图书馆,收藏一些苏联早期出版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及有关文艺方面的论述和作品。于是楚图南和任国桢与馆长一起商量,拟了一份书目,中、英、俄文都有,寄给了鲁迅。后来鲁迅编辑《奔流》月刊以及水沫书店出版的一些书刊里介绍了一些马列主义文艺论著,马列主义经舆作家对托尔斯泰、高尔基的评论和当时苏联的文艺作品,其中有些就是寄去的书目里的。从这段叙述里,可以读出当时鲁·迅对于马克思主义仍有某种陌生,也能体会到他积极阅读马克思主义的行动与“革命文学”论争之间的张力。参见楚图南:《鲁迅和党的联系之片断》,《楚图南著译选集》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5鲁迅:《(奔流)编校后记·一》,《鲁迅全集》第7卷,第166页。
    6鲁迅:《(奔流〉编校后记·七》,《鲁迅全集》第7卷,第181-182页。
    1鲁迅:《〈奔流)编校后记·一》,《鲁迅全集》第7卷,第168页。
    2鲁迅:《(奔流)编校后记·九》,《鲁迅全集》第7卷,第188页。
    3丸山昇:《鲁迅与<宣言一篇)——与(壁下译丛)中武者小路、有岛的关系》,《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王俊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8页。
    4鲁迅:《文艺政策·后记》,《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141-142页。
    5参见藏原惟人:《文艺政策·序言》,《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41页。
    1鲁迅:《文艺政策·后记》,《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141页。这段在“后记”里是对“编校后记”的引用,文字跟原来略有差异,世并无语意的改变。
    2鲁迅:《(奔流〉编校后记·三》,《鲁迅全集》第7卷,第173页。
    3《关于对文艺的党的政策》,《文艺政策》,《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88页。
    1鲁迅:《文艺与革命》,《鲁迅全集》第4卷,第83页。
    2片上伸:《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168页。
    3鲁迅:《革命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568页。
    4鲁迅:《文艺与革命》,《鲁迅全集》第4卷,第84页。
    5鲁迅:《革命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567页。
    6鲁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鲁迅全集》第4卷,第289页。
    7鲁迅:《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鲁迅全集》第4卷,第292页。
    1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436页。
    2同上,第437页。
    3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438页
    4木山英雄:《实力与文章的关系》,《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赵京华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0-81页。
    1同上,第437页。
    2鲁迅:《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全集》第7卷,第115页
    1参见孙中山:《在广州大本营对国民党员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8卷,中华书局,1981年。
    1有关北伐时期“宣传战”的详细论述,参见王奇生著《中国近代通史》第七卷第六章的相关论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2甘人:《拉杂一篇答李初梨君》,《“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06页。
    3鲁迅:《林克多〈苏联闻见录)序》,《鲁迅全集》第4卷,第435页。
    4鲁迅:《怎么写》,《鲁迅全集》第4卷,第20页。
    1有关鲁迅广东时期与各种革命政治刊物的关系,可参看李伟江:《鲁迅在广东阅读革命报刊的问题》、《鲁迅与(中国青年)》、《鲁迅与十五种广东报刊》等,《鲁迅粤港时期史实考述》,岳麓书社,2007年。
    2参见鲁迅:《怎么写》,《鲁迅全集》第4卷。
    1参见《文化批判》,1928年4月第4号。
    2《社会科学大词典》,高希圣等编,世界书局,1929年,第425页。
    3《开明文学辞典》,章克标等编译,开明书店,1932年,第560页。
    4《新名词辞典》,邢墨卿编,新生命书局,1934年,第82页。
    5同上。
    6有关辛克莱其人及其对中国文学界的影响,可参看葛中俊:《厄普顿·辛克莱对中国左翼文学的影响》,《中国比较文学》1994年第1期,《厄普顿·辛克莱在中国的翻译及其理由》,《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7冯乃超:《(拜金艺术)前言》,《文化批判》,1928年2月第2号。不过后来冯乃超在《马克思主义艺术理 论的文献》中例举美国方面的著作,提到《拜金艺术》,已经认为“这不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说列宁已经“在他的著作中详细的批评过来了”。参见《文艺讲座》第一册,神州国光社,1930年,第312页.
    1《拜金艺术》,冯乃超译,《文化批判》,1928年2月第2号。而郁达夫版全译本中的译文亦大致相同:“一切艺术皆是宣传。一般的,不可避免的艺术是宣传;有时候也许是不自觉的,但总常是熟虑之后的(故意的)宣传。”参见《拜金艺术》,《郁达夫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第57页。
    2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1928年2月第2号。
    3同上。
    4参见钱杏邨:《关于(现代中国文学)》,《太…月刊》,1928年3月号。
    1原书中的inscapably应为inescapably之误。而2003年安徽教育出版社的《阿英全集》则更误为incapably,且未加说明地在原书英文后添加括号,将短句错译成“虽然它通常不可能是宣传”,完全背离了原意。
    2参见钱杏邨:《曾经为人的动物——为高尔基创作三十五周年纪念而作》,《力的文艺》,泰东图书局,1928年。
    3钱杏邨:《前田河广一郎的戏剧——读了〈新的历史戏曲集〉以后》,《作品论》,沪滨书店,1929年,第15页。
    4谷荫:《艺术家当面的任务——检讨(检讨马克斯主义的阶级艺术论)》,原载《畸形》,1928年6月15日第2号,《朱镜我文集》,海洋出版社,2007年,第118页。
    5柳絮:《检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艺术论——批评忻启君的(无产阶级艺术论〉》,《“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 编》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069页。
    1参看张广海:《文学与宣传之关系辨析——以后期创造社会与鲁迅对辛克莱文学宣传论的接受为考察中心》,《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第2期。
    2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1928年2月第2号。
    3《文学术语辞典》,戴叔清编,文艺书局,1931年,第79页。
    1鲁迅:《路》,《鲁迅全集》第4卷,第90页。
    2参见鲁迅:《醉眼中的“朦胧”》,《鲁迅全集》第4卷。
    3参见彭康:《“除掉”鲁迅的“除掉”!》,《文化批判》,1928年4月第4号。
    4鲁迅:《三闲集·序言》,《鲁迅全集》第4卷,第6页。
    5参见王宏志:《重释“信、达、雅”——20世纪中国翻译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3页。
    6《编辑初记》,《文化批判》,1928年1月第1号。
    1“新辞源”之“意德沃罗基”条,《文化批判》,1928年1月第1号。后出的《新名词辞典》的解释也与此类似:Ideology义译为“意识形态”或“观念形态”。即人类的观念之中所造成的存在物——社会心理社会思想被条理化了而适应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之精神生产的体系。如哲学科学艺术道德法制宗教等便都是观念上的各种形态。参见《新名词辞典》,邢墨卿编,新生命书局,1934年,第139页。又如施伏量编《社会科学小辞典》则释义为:意识形态指科学、哲学、宗教、艺术、道德、习惯等反映生产关系及政治关系的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也是带有阶级性的。参见《社会科学小辞典》,施伏量编,新生命书局,1935年,第145-146页。
    2参见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1928年2月第1卷第9期。
    3冯乃超:《人道主义者怎样地防卫着自己?》,《文化批判》,1928年4月第4号。
    4彭康:《“除掉”鲁迅的“除掉”!》,《文化批判》,1928年4月第4号。
    5有关“理论斗争”的解释,可参看《文化批判》1928年4月第4号的“新辞源”。这一概念当然也来直接 自福本和夫有关“阶级斗争”、“政治斗争”与“理论斗争”的划分,具体的论述,参看氏著『理論斗争』等,『福本和夫著作集』第2卷,こぶし书房,2010年。
    1参见甘人:《拉杂一篇答李初梨君》,《“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同上,第406-407页。
    1《观念形态战线和文学》,《文艺政策》,《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114页。
    2参见卢那卡尔斯基:《文艺政策附录(一)——苏维埃国家与艺术》,《奔流》,1929年5月第2卷第1期。
    3参见冈泽秀虎:《以理论为中心的俄国无产阶级文学发达史》,《文艺政策》,《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鲁迅在“后记”中说明,收录该文时,译者冯雪峰“将有些字面改从我的译例”。不过查对可知,冯仍保留了“意识形态”的译名,而未改从鲁迅的“观念形态”。
    4参见鲁迅:《文艺与革命》,《鲁迅全集》第4卷,第84页。
    5同上,第85页。
    1鲁迅:《文艺与革命》,《鲁迅全集》第4卷,第84页。
    2辛克莱:《拜金艺术》,郁达夫译,《郁达夫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第58页。
    3#12
    4参见片上伸:《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
    5鲁迅:《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鲁迅全集》第3卷,第574页。
    1参见鲁迅:《“连环图画”辩护》,《鲁迅全集》第4卷。
    2这里的“电影”包括广义的影像记录,如鲁迅《藤野先生》中“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实指幻灯片。
    3鲁迅:《“连环图画”辩护》,《鲁迅全集》第4卷,第457页。
    4转引自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第105页。
    1鲁迅:《360318致欧阳山、草明》,《鲁迅全集》第14卷,第48页。
    2参见刘思平、邢祖文编《鲁迅与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
    3转引自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3页。
    4夏衍:《鲁迅与电影》,《鲁迅与电影》,刘思平、邢祖文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第页。
    5卢那卡尔斯基:《苏维埃国家与艺术》,《文艺与批评》,《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372页。
    1转引自王尘无:《电影在苏联》,《王尘无电影评论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第229页。
    2即《新兴艺术》第一、第二号。参见鲁迅:《日记十九》,《鲁迅全集》第16卷,第177页。一个多月后的2月20日,鲁·迅又在内山书店购得了岩崎昶所著『映画艺术史』,艺文书院,1930年。
    3鲁迅:《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4卷,第418页。
    4鲁迅:《二心集·序言》,《鲁迅全集》第4卷,第195-196页。
    5即后来出版的岩崎昶:『映画と资本主义』,往来社,1931年。
    6《编辑后记》,《萌芽月刊》,1930年3月第1卷第3期。
    1鲁迅:《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4卷,第418页。
    2参见佐藤忠男:『日本映画史』第1卷,岩波害店,1995年,第83页。
    3岩崎昶:《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鲁迅全集》第4卷,第399页。以下引文皆出于此,不再另注。
    1有关这一日本电影史分期的论述,可参看山本喜久男:《日美欧比较电影史——外国电影对日本电影的影响》,郭二民等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
    2参见佐藤忠男:『日本映画史』第1卷,岩波书店,1995年,第68-69页。
    3鲁迅:《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4卷,第418-419页。以下引文皆出于此,不再另注。
    1鲁迅:《电影的教训》,《鲁迅全集》第5卷,第309-310页。
    2参见瞿秋白:《瞿秋白文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第850页。
    3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262页。
    1鲁迅:《爬和撞》,《鲁迅全集》第5卷,第279页。
    2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第206页。
    5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232页。
    6木山英雄:《关于周氏兄弟》,《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赵京华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2页。
    1参见鲁迅:《电影的教训》,《鲁迅全集》第5卷,第310页。
    2参见鲁迅:《运命》,《鲁迅全集》第5卷,第465页。
    1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影印本),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页。
    2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梁实秋批评文集》,徐静波编,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46页。
    3梁实秋:《现代文学论》,《梁实秋批评文集》,徐静波编,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156页。
    1参见《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文学理论·世界文学·中国文学》,北京图书馆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
    2如本间久雄《新文学概论》就有汪馥泉译本和章锡琛译本,前者在上海书店,1925年5月出版,1925年7月再版,又在东亚图书馆,1930年4月出版,1931年4月再版;后者在商务印书馆,1925年8月出版,1928年9月4版。
    3参见鲁迅《两地书·二四》,《鲁迅全集》第11卷,第81页。在原信之中,鲁迅使用措辞则为“‘人道主义’与‘个人的无治主义’的两种思想的消长起伏”,参见《250530致许广平》,《鲁迅全集》第11卷,第493页。
    4有关鲁迅与厨川白村关系的代表性研究,可参看温儒敏:《鲁迅前期美学思想与厨川白村》,《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5期,刘柏青:《鲁迅与厨川白村》,《日本文学》1984年第1期,黄德志、沈玲:《鲁迅与厨川白村》,《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10期;丸山昇:「鲁迅と厨川白村」,『鲁迅研究』,1958年12月第 21号,楠原俊代:「鲁迅と厨川白村」,『中国文学报』1976年4月第26号,中井政喜:「厨川白村と一九二四年における鲁迅』,『野草』,1981年3月第27号,相浦杲:「鲁迅と厨川白村J,『中国语学·文学論集:伊地智善继·迁本春彦而教授退官記念』,东方害店,1983年12月。相关专著,可参考工藤贵正:『中国语圈における厨川白村现象—隆盛·衰退·回归と继続』,思文閣出版,2010年。
    1鲁迅已于1913年8月8日购进《近代文学十讲》,1917年11月2日购得《文艺思潮论》。
    2鲁迅:《关于(苦闷的象征)》,《鲁迅全集》第7卷,第253页。
    3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77页。
    4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文全集》,第229页。
    5同上,第237页。
    6就像丸山异尖锐指出的,仪仅提出某国文学影响了中国文学,某位外国作家影响了某位中国作家,谁的主人公受到了什么影响,根本算不得“影响”的问题。所谓文学家的影响研究,一定意味着考察外国文学家跟这位文学家的本质有何种关系,如何影响乃至决定了他的文学存在方式,或者出于他怎样的文学性格,才对外国文学家部分或全盘拒斥。参见丸山昇:「鲁迅と厨川白村」,『鲁迅研究』,1958年12月第21号。
    7参见工藤贵正:『中国语圈における厨川白村现象—隆盛·衰退·回归と继続』,思文阁出版,2010年。
    8参见李强:《厨川白村文艺思想研究》书后有关厨川白村著作汉译情况的“附录”,昆仑出版社,2008年。
    1鲁迅:《译〈苦闷的象征)后三日序》,《鲁迅全集》第10卷,第261页。
    2参见鲁迅:《译〈苦闷的象征)后三日序》,《(苦闷的象征)引言》,《鲁迅全集》第10卷。
    3鲁迅:《(苦闷的象征)引言》,《鲁迅全集》第10卷,第257页。
    4有关“科学共同体”的研究,参看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二部“科学话语共同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1参见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二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125页。
    2参见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第526页。
    4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73页。
    1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文全集》,第264页。
    2同上,第275-276页。
    3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442页。
    4参见山田敬三:《鲁迅世界》,韩贞全、武殿勋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10页。
    5参见温儒敏:《鲁迅前期美学思想与厨川白村》,《文学课堂:温儒敏文学史论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2页。
    6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437页。
    1武者小路实笃:《文学者的一生》,《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91页。
    2武者小路实笃:《论诗》,《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98页。
    3有岛武郎:《生艺术的胎》,《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59页。
    4鲁迅:《文艺与革命》,《鲁迅全集》第4卷,第84页。
    5同上,第85页。
    6即平林初之辅著《文学之社会学的研究》,方光焘译,大江书铺,1928年;普列汉诺夫著《艺术与生活》,冯雪峰译,水沫书店,1929年,伊可维支著《唯物史观的文学论》,戴望舒译,水沫书店,1930年。
    1鲁迅:《(二心集)序言》,《鲁迅全集》第4卷,第195页。
    2鲁迅:《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鲁迅全集》第4卷,第139页。
    3参见鲁迅:《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第377、378页。
    4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第4卷,第307页。
    1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文全集》,第269、270页。
    2同上,第261页。
    2参见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第4卷,第307页。
    4鲁迅:《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第378页。
    1鲁迅:《叶紫作〈丰收)序》,《鲁迅全集》第6卷,第227页。
    2参见鲁迅:《叶紫作(丰收)序》,《鲁迅全集》第6卷,第228页。
    3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文全集》,第266页。
    4参见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黎照编,华龄出版社,1997年。
    1参见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
    2参见鲁迅:《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
    3蒲力汗诺夫:《艺术论》,《鲁迅译文全集》第5卷,第176页。
    4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文全集》,第266页。
    5鲁迅:《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第128页。
    6本论文对鲁迅著作、翻译所使用的“蒲力汗诺夫”、“卢那卡尔斯基”一律保留原貌,行文时则使用今天通行译名“普列汉诺夫”、“卢那察尔斯基”。
    1参见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
    2这里特别强调涩江保的日译本『支那人気質』(博文馆,1896),而非英文书Chinese Characteristics,意在凸显日译本这一“中介”的重要性,包括译者的注释,重新安排的插图等等,都使原著不仅仅是原初意义上“原著”,因此鲁迅所阅读的史密斯著作,实在是经过涩江保化了的书籍。具体的研究可参见李冬木:《关于羽化涩江保译(支那人气质>》,《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4、5期。
    3参见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第214页。
    4参见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注释[52],《鲁迅全集》第4卷,第226页。
    5刚果伦:《一九二九年中国文坛的回顾》,《“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881页。
    6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第214页。
    1同上,第215页。
    2鲁迅:《三闲集·序言》,《鲁迅全集》第4卷,第6页。
    3有关普列汉诺夫事迹和著作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可参看高放、高敬增著《普列汉诺夫评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的相关介绍。
    4即现今通译《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晨报副镌》1923年11月19日至1924年2月27日断续连载,当时署名“卜莱昌诺夫”,译者一鸿。
    1瓦勒夫松:《蒲力汗诺夫与艺术问题》,《苏俄的文艺论战》,任国桢编译,北新书局,1925年,第63页。
    2鲁迅:《(苏俄的文艺论)战前记》,《鲁迅全集》第7卷,第278页。后来又在广告中提及,“附录一篇,是用经济说于文艺上的”。参见鲁迅:《〈未名丛刊)与〈乌合丛书)印行书籍》,《鲁迅全集》第8卷,第486页。
    3仅在1930年,至少出版了该书的四种中译本:成嵩译自英文,上海泰东书局版;李麦麦译自俄文,社会科学研究会版:李史翼、陈提合译自日文,上海真善美书店版;章子健译自德文,上海乐群书店版。
    5鲁迅:《(论文集《二十年间》第三版序)译者附记》,《鲁迅译文全集》,第232页。而冯乃超也说普列汉诺夫是“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始祖,而在艺术理论上又是打好基础之第一人。目前俄国艺术理论虽然占世界第一位,许多地方还是蒲列哈诺夫的理论的发展而已。”参见冯乃超:《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文献》,《文艺讲座》第一册,神州国光社,1930年,第306页。
    5鲁迅:《280722致韦素园》,《鲁迅全集》第12卷,第125页。
    6参见A.Lunacharsky:《苏维埃政府底保存艺术》,震瀛译,《新青年》1921年1月1日第8卷第5号。
    1耿济之:《爱艺术的国王·译者附识》,《东方杂志》1924年7月10日第21卷13号。
    2鲁迅:《艺术论·小序》,《鲁迅全集》第10卷,第324页。
    3而这种论说同样倾向具体的运用分析,“并非本来意义上的美学的理论”“在这里,可以分明可见,能将什么给与对于艺术的阶级底观点,是向着无产阶级的,明白地意识着自己的所属性的艺术家。”参见《艺术论·原序》,《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195页。
    4卢那卡尔斯基《艺术论》,1929年6月15日,上海大江书铺初版,1930年2月,再版,1930年8月,三版。后收入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社《鲁迅全集》第15卷,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译文集》第6卷,2008年福建教育出版社《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蒲力汗诺夫《艺术论》,1930年7月,上海光华书局初版。后收入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社《鲁迅全集》第17卷,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译文集》第6卷,2008年福建教育出版社《鲁迅译文全集》第5卷。另有1957年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所出单行本。为了表述区分的清晰与简略,以下循《鲁迅全集》之例,将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称为《艺术论》(卢氏),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称为《艺术论》(蒲氏)。
    5在讨论两部《艺术论》与鲁迅的关系之前,有两点值得提出注意:一,卢氏《艺术论》日文底本原有序言两篇,一篇为“原出版者序”,一篇为译者异曙梦之“序”,而中译本只译出了前者,称为“原序”(因此,2005年人民文学版《鲁迅全集》第10卷所收《(艺术论)(卢氏)小序》注释[2]称“异曙梦在序文第四段中说”,有误。实则该序文就是“原出版者序”,即革命美术家莫斯科协会之序,而非异曙梦所作),并有鲁迅自撰“小序”排列于前。迻译原著时,鲁迅一向注重相关材料的介绍,或者会以“短跋”,“补记”等形式增添原有“引言”、“序言”等等,为何这次不予翻译呢?异曙梦序中说,这本书作为首次有条有理论述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东西,在马克思主义的本家俄国几乎是迄今唯一的著作,评价颇高,不仅如此,本书作为世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最初尝试,具有伟大的启蒙意义。就艺术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及理论与实际的研究而言,世界各国与日本文坛期盼已久,却至今未有一册研究发表,本书作为马克思主义艺术的唯一指导原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先驱,不失为绝好的参考书籍。(参见异曙梦:「『マルクス主義芸术論』序」,「『マルクス主义芸术论』,白揚社,1928年,第5页。)由此可以理解,对于彼时就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脉络已有一定认知的鲁迅来说,这序言未免夸张而不够准确,所以译介之时予以过滤省略吧。二,鲁迅之前,普氏《艺术论》已有林柏据英文版翻译的版本,鲁迅自己也说“本可以不必再译了”,但“因为丛书的目录早经决定,只得仍来做这一番很近徒劳的工夫”。在我看来,除了这跟实际出版事务有关的理由,还有其他因素亦不可忽视,一个当然跟鲁迅对“翻译”的思考有关,译本不妨有几种,以供读者参证;另一个则源于鲁迅对这理论的态度,翻译的过程同时是理解研习的过程,不仅旨在译介出版,更在“窃火”以“煮自己的肉”。从他为此书撰写的长篇“序言”来看,杂采各种相关介绍评述,由此书而连接彼书,进入庞大的互文网络,不断打开视野,增强认识,并且在“序言”最后给出参考书目,以此译本为桥梁与中介,“希望读者自去研究他们的文章”。(参见鲁迅:《(艺术论)译本序》,《鲁迅全集》第4卷,第270页。)
    1参见陈涌:《关于鲁迅的思想发展问题》,《鲁迅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61页。
    2卢那卡尔斯基:《艺术论》,《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249页。
    3具体可参考“小序”里的说明。参见鲁迅:《(艺术论)(卢氏)小序》,《鲁迅全集》第10卷,第325页。
    4卢纳察尔斯基:《实证美学的基础》,《艺术及其最新形式》,郭家中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3页。可能是出于译本来源底本的不同,这一段更为彻底的表述在鲁迅所据昇曙梦《艺术论》中没有,而郭家申据俄文本有;也可能《艺术论》与《实证美学的基础》虽然大体内容一致,但也做了细微的调整,这些有待直接的底本对比查考。
    5卢那卡尔斯基:《艺术论》,《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276-277页。
    1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71页。
    2冯乃超:《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文献》,《文艺讲座》第一册,神州国光社,1930年,第306-307页。
    3参见鲁迅:《(文艺与批评)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4卷,第328页。
    4参见鲁迅:《(艺术论)译本序》,《鲁迅全集》第4卷,第325页。
    5参见冯雪峰:《〈艺术之社会的基础)译者附记》,水沫书店,1929年,第1页。
    6鲁迅:《(艺术论)译本序》,《鲁迅全集》第4卷,第325页。
    1蒲力汗诺夫:《艺术论》,《鲁迅译文全集》第5卷,第158-159页。重点号为原文所有,以下引文亦同。
    2同上,第159-160页。
    1蒲力汗诺夫:《艺术论》,《鲁迅译文全集》第5卷,第163页。
    3蒲力汗诺夫:《艺术论》,《鲁迅译文全集》第5卷,第164页。
    1蒲力汗诺夫:《艺术论》,《鲁迅译文全集》第5卷,第165页。
    2具体的论述,参见伊藤虎丸:《鲁迅与终末论》第二部“鲁迅的进化论与终末论”,李冬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3参见丸尾常喜:『鲁迅『野草』の研究』,汲古害院,1997年,第19页。
    4鲁迅:《(三闲集>序言》,《鲁迅全集》第4卷,第5页。
    5更为详细的考辩,可参看周展安:《进化论在鲁迅后期思想中的位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3期。
    6鲁迅:《290322致韦素园》,《鲁迅全集》第12卷,第156页。
    7参见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第二章“鲁迅与西方近代的相遇”,李 冬木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参见鲁迅:《中国地质略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6页。
    2参见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38页。
    3鲁迅:《忽然想到·六》,《鲁迅全集》第3卷,第47页。
    4鲁迅:《(进化和退化〉小引》,《鲁迅全集》第4卷,第256页。
    5参看周展安:《进化论在鲁迅后期思想中的位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3期。
    6同上,第255-256页。
    7同上,第256页。
    1刚果伦:《一九二九年中国文坛的回顾》,原载1929年12月15日《现代小说》第3卷第3期,收入《“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889页。
    2参见高语罕:《理论与实践——从辩证法唯物论的立场出发》,亚东图书馆,1930年,第243页。
    3参见冯雪峰:《鲁迅回忆录·二》,原载1946年10月19日《文汇报·笔会》,收入冯雪峰:《一九一八至一九三六年的鲁迅·冯雪峰回忆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7页。
    4鲁迅:《(文艺与批评)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332页。
    1卢那卡尔斯基:《关于马克斯主义文艺批评之任务底提要》,《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375页。
    2参见尾濑敬止:《为批评家的卢那卡尔斯基》,《文艺与批评》,《鲁迅译文全集》,第285-286页。
    3参见李春林:《角色同一与角色分裂——鲁迅与卢那察尔斯基》,《鲁迅研究月刊刊》2001年第1期。
    1冯雪峰:《艺术之社会的基础·译者附记》,水沫书店,1929年。
    2卢那卡尔斯基《文艺与批评》,1929年10月,水沫书店初版(1-1500),1930年3月,水沫书店再版(1501-3000)。后收入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社《鲁迅全集》第17卷,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译文集》第6卷,2008年福建教育出版社《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
    1鲁迅:《(文艺与批评)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329页。这段论述是《托尔斯泰之死与少年欧罗巴》初刊于《春潮》杂志时鲁迅短跋的一部分,收入《文艺与批评》时,他特意再次收录。
    2同上,第330页。
    3参见鲁迅:《(文艺与批评)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330页
    4同上,第331负。
    1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第4卷,第304页。
    2参见鲁迅:《(文艺与批评)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331页。
    3即A.Lunatcharsky:《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底任务之大纲》,朱镜我译,《创造月刊》1929年1月第二卷第六期;卢那查尔斯基:《关于文艺批评的任务之论纲》,林伯修译,1929年2月《海风周报》第六、七期合刊。后来在陈望道翻译的冈泽秀虎《苏俄文学理论》(大江书铺,1930)一书中,也作了全文收录。
    4如刊载《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底任务之大纲》的《创造月刊》“编辑后记”就推荐说:“镜我所翻的卢拿查尔斯奇的文学纲领的译文,虽然是难解的文字,是很重要而富于示唆的文章。关于普罗列搭利亚文学的发展有关心的人,有细读的必要。”参见《创造月刊》1929年1月第二卷第六期。
    5冈泽秀虎:《苏俄文学理论》,《陈望道译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04页。
    1参见鲁迅:《〈文艺与批评)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332页。
    2鲁迅:《(文艺与批评〉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332页。
    3同上。
    4卢那卡尔斯基:《关于马克斯主义文艺批评之任务底提要》,《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374页。
    5此处的“新的人类”实际当译为“新人”。有意思的是,在鲁迅、朱镜我、林伯修三篇译文中均译成了“新的人类”,这当然跟三人所据底本同为藏原惟人日译本(作“新しい人间”)有关,但也显示了“新人”这一特殊内涵的词汇尚未明确进入当时的左翼文艺阵营。具体的论述,参见下一章的分析。
    6同上,第375页。
    7参见卢那卡尔斯基:《关于马克斯主义文艺批评之任务底提要》,《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378页。
    1陈洁:《社会科学书籍的瘟疫》,1930年1月8日《申报·艺术界》。
    2倜然:《创作数种》,1930年1月16日《申报·艺术界》。
    1鲁迅:《我们要批评家》,《鲁迅全集》第4卷,第245-246页。
    2参见鲁迅:《我们要批评家》,《鲁迅全集》第4卷,第246页。
    3参见鲁迅:《批评家的批评家》,《鲁迅全集》第5卷,第449-450页。
    4参见鲁迅:《漫骂》,《鲁迅全集》第5卷,第451-452页。
    5参见鲁迅:《骂杀与捧杀》,《鲁迅全集》第5卷,第615-616页。
    1卢那卡尔斯基:《关于马克斯主义文艺批评之任务底提要》,《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382-383页。
    2鲁迅:《叶紫作〈丰收〉序》,《鲁迅全集》第6卷,第228页。
    3参见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第394-395页。
    1鲁迅:《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鲁迅全集》第4卷,第233页。
    2鲁迅:《为翻译辩护》,《鲁迅全集》第5卷,第275页。
    3卢那卡尔斯基:《关于马克斯主义文艺批评之任务底提要》,《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378页。
    4鲁迅《关于翻译(下)》,《鲁迅全集》第5卷,第317页。
    1参见胡适:《我们走哪条路?》,《新月》1929年第2卷第10期。
    2参见梁漱溟:《敬以请教胡适之先生》,《村治》1930年6月16日1卷2期。
    3有关鲁迅“中间物”意识转换的分析,参看木山英雄:《<野草〉主体构建的逻辑及其方法》,《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赵京华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参见卢那卡尔斯基:《关于马克斯主义文艺批评之任务底提要》,《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382-383页。
    2参见蒲力汗诺夫:《(论文集《二十年间》第三版序)译者附记》,《鲁迅译文全集》第5卷,第223页。当然,普列汉诺夫也补充说,“第二段的行动……是正在审查的作品的美学底价值的评价。
    1鲁迅:《“醉眼”中的朦胧》,《鲁迅全集》第4卷,第61页。
    2李何林:《中国文艺论战·序言》,《中国文艺论战》,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1-12页。
    1李何林:《中国文艺论战·序言》,《中国文艺论战》,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2页。不过有意思的是,在1939年写作《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时,李何林虽然花了很大篇幅讨论“革命文学”论战,但对冯雪峰这篇文章却完全没有触及。这种“选择”和“遗忘”当然跟彼时政治局势,文艺形势有关,也跟对鲁迅评价的变化关系密切。
    2参见冯雪峰:《鲁迅回忆录·一》,原载1946年10月18日《文汇报·笔会》,收入冯雪峰:《一九一八至一九三六年的鲁迅·冯雪峰回忆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5页。
    3冯雪峰:《革命与智识阶级》,《中国文艺论战》,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4页。
    4同上,第17-18页。
    1冯雪峰:《革命与智识阶级》,《中国文艺论战》,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8页。
    2冯雪峰:《鲁迅回忆录·一》,原载1946年10月18日《文汇报·笔会》,收入冯雪峰:《一九一八至一九三六年的鲁迅·冯雪峰回忆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5页。
    3即1928年在光华书局出版的《新俄的文艺政策》一书。
    4参见『露国共产党の文芸政策』,蔵原惟人、外村史郎共訳,南宋害院,1927年。
    5有关“同路人”问题在中国的输入影响,可参看王维国:《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同路人”问题》,《人文杂志》1998年第1期;李春林:《鲁迅与苏联“同路人”文学》,《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齐晓红:《蒋光慈与“同路人”问题在中国的输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6期。“同路人”问题在中国的译介一般被锁定在鲁迅身上,并以其对《亚历山大·勃洛克》的翻译为肇端,但也有研究者追溯到了更早时期蒋光慈的翻译与介绍。不过在本章中,关注点是鲁迅“阅读史”中的“同路人”问题,故追溯的线索并不以公开发表成中文的相关介绍为限,而是深入鲁迅“阅读”和“思想”的历史过程,来把握“同路人”之于鲁迅的真切“问题”。
    6片上伸:《北欧文学的原理》,《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107页。
    1“同路人”在茂森译本中使用的是日语汉字“同伴者”,但鲁迅在行文论述中都称为“同路人”,故此处沿用鲁迅译法。参见ト口ッキイ:『文学と革命』,茂森唯士訳,改造社,1925年。
    2参见ト口ッキイ:『文学と革命』,茂森唯士訳,改造社,1925年,第60页。为尽可能接近鲁迅的托洛茨基“阅读史”,此处引文由笔者从鲁迅购进的茂森唯士日译本翻出,因此与目前通行的刘文飞译本在遗词造句上有所区别,感兴趣的读者可白行查对刘译本中的对应段落。
    3ト口ッキイ:『文学と革命』,茂森唯士訳,改造社,1925年,第60-61页。
    1虽然托洛茨基书中并未把勃洛克列入讨论“同路人”的第二章,而是单独设立在第三章,但这章重点讨论的却不是他“属于十月革命以前的文学系统”的创作,而是“将这征服”,“在十月革命的舞台上登场”的唯一杰作《十二个》,因此不妨在“同路人”的意义上去观察这一诗篇,尤其是鲁迅对其的“阅读”。
    2鲁迅:(十二个)后记,《鲁迅全集》第7卷,第311-312页。
    3托罗兹基:《亚历山大·勃洛克》,《鲁迅译文全集》第8卷,第157页。
    1参见托罗兹基:《亚历山大·勃洛克》,《鲁迅译文全集》第8卷,第159页。
    2鲁迅:(十二个〉后记,《鲁迅全集》第7卷,第312页。
    3托罗兹基:《亚历山大·勃洛克》,《鲁迅译文全集》第8卷,第159页。
    4鲁迅:(十二个〉后记,《鲁迅全集》第7卷,第312页。
    1片上仲:《北欧文学的原理》,《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108页。
    2托罗兹基:《亚历山大·勃洛克》,《鲁迅译文全集》第8卷,第161页。
    3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刘文飞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107页。还可参考韦素园、李霁野的译文:“在一九一八年之初,革命就结束了无政府主义的无约束,而且对便衣队战术底分散的方法,继续着无情的,胜利的战斗。”特罗茨基:《文学与革命》,韦素园、李霁野合译,未名社出版部,1928年。王凡西的译文:“早在一九一八年之初,革命就禁绝了无政府主义式的无法无天,我们进行了无情的与胜利的斗争,克服了游击队的瓦解手段。”托洛斯基:《文学与革命》,王凡西译,信达出版社,1971年。
    1#12
    2托罗兹基:《亚历山大·勃洛克》,《鲁迅译文全集》第8卷,第161页。
    3同上。
    1鲁迅:《在钟楼上》,《鲁迅全集》第4卷,第36页。
    2托罗兹基:《文艺政策》,《鲁迅译文全集》第5卷,第75页。
    3详见附录5。
    1鲁迅:《〈农夫)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509页。
    2同上。
    3鲁迅:《(十月)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352页。
    4参见鲁迅:《<竖琴〉前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445页。
    5鲁迅:《(十月)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351页。
    1鲁迅:《<十月>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355页。
    2参见鲁迅:《<一天的工作〉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396-397页。
    3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鲁迅全集》第4卷,第238-239页。
    4鲁迅:《〈十月〉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353页。
    1参见鲁迅:《(三闲集)序言》,《鲁迅全集》第4卷,第4-5页。
    2孙郁:《陶元庆的大红袍》,《鲁迅藏画录》,花城出版社,2008年,第58-59页。
    3参见符号;《鲁迅先生对文学青年的掖进——关于(小小十年)的一点回忆》,《鲁迅研究资料》第8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27页。有关叶永蓁与鲁迅的交往及《小小十年》校订出版的情况,还可参见马蹄疾:《(小小十年)作者叶永蓁生平始末》,《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王吉鹏、赵鹏:《鲁迅与叶永蓁》,《温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等。
    1鲁迅:《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鲁迅全集》第4卷,第150页。
    2同上,第151页。
    3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437页。
    4鲁迅:《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鲁迅全集》第4卷,第151页。
    1参见鲁迅:《<尘影〉题辞》,《鲁迅全集》第3卷,第571页。
    2鲁迅:((240924致李秉中》,《鲁迅全集》第11卷,第453页。
    3李秉中:《致鲁迅》(1925年1月23口),《鲁迅藏同时代人书信》,大象出版社,2011年,第355页。
    4李秉中:《致鲁迅》(1925年1月30日),《鲁迅藏同时代人书信》,大象出版社,2011年,第357页。
    5同上。
    1鲁迅:《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鲁迅全集》第4卷,第231页。
    2参见倜然:《小小十年》,《申报·艺术界》1929年11月19日。
    3参见沈端先:《叶永榛的(小小十年)》,《拓荒者》1930年1月10日第1卷第l期。
    4鲁迅:《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鲁迅全集》第4卷,第231-232页。
    1鲁迅:《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鲁迅全集》第4卷,第231页。
    2鲁迅:《(溃灭)第二部一至三章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372页。
    3参见冯雪峰:《鲁迅回忆录·十三》,原载《文汇报·笔会》1946年11月13日,收入冯雪峰:《一九一八至一九三六年的鲁迅·冯雪峰回忆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26灭。
    1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15页。
    2鲁迅:《〈溃灭)第二部一至三章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372页。
    3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437页。
    4参见丸山异:『鲁迅:その文学七革命』,平凡社,1965年,第218-219页。
    1鲁迅:《革命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568页。
    2参见鲁迅:《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鲁迅全集》第7卷,第305-306页。
    3同上,第306页。
    4参见长堀祜造:《鲁迅“革命人”的提出——鲁迅接受托洛茨基文艺理论之一》,《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10期;《鲁迅革命文学论中的托洛茨基文艺理论》,《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第3期。
    1参见丸山异:『鲁迅と革命文学』,纪伊国屋害店,1972年。
    2鲁迅:《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鲁迅全集》第4卷,第150页。
    3同上。
    1鲁迅:《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鲁迅全集》第8卷,第197-198页。
    2鲁迅:《“醉眼”中的朦胧》,《鲁迅全集》第4卷,第62页。
    3鲁迅:《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鲁迅全集》第4卷,第150-151页。
    4叶永蓁:《小小十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54页。
    5鲁迅:《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鲁迅全集》第4卷,第151页。
    1参见鲁迅:《我们要批评家》,《鲁迅全集》第4卷,第246页。
    2迫于当时的出版环境,大江书铺版略去了《作者自传》、《关于(毁灭)》、“著作目录”、《代序》和《后记》,仅存译文与插图6幅。“三闲书屋”版则予以补全。该书后来翻印多次,影响巨大。具体的版本流变,可参看周国伟编著《鲁迅著译版本研究编目》,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48-252页。鲁迅译《毁灭》的第一第二部曾刊发于《萌芽》,后收入单行本时做了多处修订。可参看孙用著《(鲁迅译文集〉校读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因为基本属于语句语汇等的调整,而且不涉及本章所讨论的核心问题,所以除特别指出的地方外,本章所据译文为以“三闲书屋”版为底本的2008年福建教育出版社《鲁迅译文全集》版本。
    3瞿秋白:《论翻译》,《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04页。
    4同上,第505-506页。重点号为原文所有,以F同。
    1参见瞿秋白:《论翻译》,《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12-13页。
    2弗理契《代序——关于“新人”的故事》中对《毁灭》原句的引用一共九处,瞿秋白在信中都列举了出来。不过他列举的并非是中译本中的译文,而是他自己根据俄语原文直接翻出的这九个句子,所以他说“不再引你(指鲁迅)的译文,请你自己照着号码到书上去找罢。”参见瞿秋白:《论翻译》,《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10页。
    3瞿秋白:《论翻译》,《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10页。引号外的句子是弗理契引用时的串连文字,引号内的句子则是法捷耶夫的原文。
    4弗理契:《代序——关于“新人”的故事》,《鲁迅译文全集》第5卷,第249页。解放后磊然翻译的《毁灭》里没有收录弗理契的《代序》,并且依据的底本已经是1959年苏联国家文学出版社《法捷耶夫文集》第一卷里的《毁灭》修订本,跟鲁迅所据藏原惟人1928年日译本及其俄文底本有很大不同(藏原惟人后来也曾根据1947年出版的俄文修订本重新修订了日译本),但大概仍能够找到与这一译句相对应的句子,略作参照:“巨大的,任何其他希望都不能与之比拟的,对于美好的、强有力的、善良的新人的渴望。”参见法捷耶夫:《毁灭》,磊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30页。
    1鲁迅:《(毁灭)后记》,《鲁迅译文全集》第5卷,第412页。
    2瞿秋白:《论翻译》,《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13页。
    3弗理契:《代序——关于“新人”的故事》,《鲁迅译文全集》第5卷,第249页。
    1弗理契:《代序——关于“新人”的故事》,《鲁迅译文全集》第5卷,第249页。
    2鲁迅版主要以藏原惟人日译本为底本,但也参考了德译本。
    3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第394页。
    4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第394页。
    5参见新村出编『広辞苑』(第六版),岩波害店,2008年,第2153页。
    1卢那卡尔斯基:《关于马克斯主义文艺批评之任务底提要》,《鲁迅译文全集》第4卷,第375页。朱镜我译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到了现在,文艺批评无疑地,是与文学相并地肩负着以强力的精力的参与者底资格去促进新的人类及新的日常生活底生成过程底使命。”参见A.Lunatcharsky:《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底任务之大纲》,朱镜我译,《创造月刊》1929年1月第二卷第六期。林伯修译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现在这无疑地是和文学并立而负有这样的使命,即应该成为向着新的人类及新的日常生活底生成底过程之强有力的精力的参与者。”参见卢那查尔斯基:《关于文艺批评的任务之论纲》,林伯修译,1929年2月《海风周报》第六、七期合刊。相对应的,如后来郭家中从俄文翻译过来的中译本则用的是“新人”:“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毫无疑问,它当前的使命就是同文学一道,紧张地、精力充沛地投身于新人、新生活的形成过程中去。”参见卢纳察尔斯基:《马克思主义批评任务提纲》,《艺术及其最新形式》,郭家申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26页。
    2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第394页。
    1鲁迅:《日记十八》,《鲁迅全集》第16卷,第132-133,170页。据《鲁迅全集》第17卷的日记书刊注释:“壤滅《毁灭》。小说。苏联法捷耶夫著,藏原惟人译。东京战旗社出版。”并没有给出日译本具体出版日期。《鲁迅手迹和藏书目录》中也没有著录该书。笔者手头所持为1952年青木书店出版的青木文库本,藏原惟人在“解题”中说该书翻译于1928年,1929年出版。但检索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东京大学图书馆、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的收藏,均未发现此一版本。只有1929年南宋书院版,属于“世界社会主义文学丛书第7篇”,1930年战旗社版,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小说选集第1篇”,但前者年份对,出版社不对,后者相反。而据鲁迅购入时间为1929年5月2日来石,则可排除1930年版。是否为南宋书院版的误记,或是其他可能,尚无法推定。
    2鲁迅日记载:1930年11月28日“下午校《溃灭》起”:1931年5月13日“夜重复整理译本《毁灭》”;1931年9月15日“夜校《毁灭》讫”。参见《鲁迅全集》第16卷。
    3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第394页。
    1参见藏原惟人:《关于〈毁灭)》,《鲁迅译文全集》第5卷,第242-243页。
    2藏原惟人:《关于(毁灭)》,《鲁迅译文全集》第5卷,第243页。
    3弗理契:《代序——关于“新人”的故事》,《鲁迅译文全集》第5卷,第248页。
    4转引自李辉凡:《二十世纪初俄苏文学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255页。
    6直到后来,鲁迅更以此作为“标杆”,来评价萧军《八月的乡村》那样的作品,说它是很好的一部“说述关于东三省被占的事情的小说”,“虽然有些近乎短篇的连续,结构和描写人物的手段,也不能比法捷耶夫的《毁灭》。”参见鲁迅:《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鲁迅全集》第6卷,第296页。
    7鲁迅:《三闲书屋校印书籍》,《鲁迅全集》第8卷,第503页。
    1鲁迅:《三闲书屋印行文艺书籍》,《鲁迅全集》第8卷,第505页。
    2直到1951年藏原惟人为修订版《毁灭》撰写“解题”时,仍是强调了莱奋生的“指导者”形象。参见葳原惟人:「解题」,『壤减』,青木害店,1952年,第250页。
    1鲁迅:《(毁灭〉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362页。
    2鲁迅:《〈溃灭)第二部一至三章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371页。
    3同上。
    4法捷耶夫:《毁灭》,《鲁迅译文全集》第5卷,第362页。
    2鲁迅:《〈毁灭>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365页。
    3当然,所谓“现代汉语词”的规范在当时也是形成中的东西,对于何为“现代汉语”、“现代白话”有着各种争辩与设想。这里所要强调的是跟日语相比较时体现出来的特征。
    4参见法捷耶夫:《毁灭》,磊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30页。
    1鲁迅:《〈艺术论〉(卢氏)小序》,《鲁迅全集》第10卷,第326页。
    1鲁迅:《(毁灭)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365页。鲁迅在“后记”中的引文跟他小说里的译文略有出入,原译文为:“驱使着这些人们者,决非单是自己保存的感情,乃是另外的,粗粗一看,是隐蔵着的,连他们之中的许多人也还没有意识到的,不下于此的重要的本能,借了这个,他们才将所忍耐着的一切,连死,都售给最后的目的……然而他又知道,这本能之生活于人们中,是藏在魂灵的深处,在他们的细小,平常的要求和顾虑——也很细小,然而是活的个体——的下面的,这因为各人是要吃,要睡,而各人是孱弱的缘故。看起来,这些人们就好像担任些平常的,细小的杂务,感觉自己的弱小,而将自己的最大的顾虑,则委之莱奋生,巴克拉诺夫,图幡夫那样的较强的人们似的。”参见法捷耶夫:《毁灭》,《鲁迅译文全集》第5卷,第334页。
    2鲁迅:《(毁灭)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365-366页。
    3同上,366页。
    4同上,367页。
    1鲁迅:《(静静的顿河〉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379页。
    1鲁迅:《选本》,《鲁迅全集》第7卷,第138-139页。
    1冯雪峰:《鲁迅回忆录·十八》,原载1946年11月23日《文汇报·笔会》,收入冯雪峰:《一九一八至一九三六年的鲁迅·冯雪峰回忆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38页。
    2虽然已有的研究往往在史实层面上查实论证创造社在“革命文学”论争,尤其是攻击鲁迅的动作上并无共产党授意,属于自发行为,甚至他们大部分成员那时候还不是党员,以此来减小或消除鲁迅与“党”的距离。这固然正确,但并没有触到鲁迅与创造社论争,并促成“转向”的深层意涵。
    1丸山昇:「鲁迅とマルクス主义文学论」,『丸山异遣文集』第1卷,汲古书院,2009年,247页。
    1参见鲁迅:《〈草鞋脚)小引》,《鲁迅全集》第6卷,第21页。
    2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全集》第4卷,第592页。
    1.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
    2.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手迹和藏书目录》,北京:北京鲁迅博物馆(内部资料),1959年
    3.北京图书馆:《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文学理论·世界文学·中国文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
    4.本雅明:《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5.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6.长堀祐造:《鲁迅“革命人”的提出——鲁迅接受托洛茨基文艺理论之一》,《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10期
    7.长堀祐造:《鲁迅革命文学论中的托洛茨基文艺理论》,《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第3期。
    8.陈淑渝:《鲁迅藏书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1年
    9.陈秋帆:《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鲁迅和日本文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印,内部教材,1980年
    10.陈望道:《陈望道译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程凯:《国民革命与“左翼文学思潮”发生的历史考察(1925-1929年)》,北京: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年
    12.程凯:《当还是不当“留声机”?——后期创造社“意识斗争”的多重指向与革命路径之再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2期
    13.楚图南:《楚图南著译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14.《创造月刊》,上海:创造社主办,1926-1929年
    15.戴叔清:《文学术语辞典》,上海:文艺书局,1931年
    16.法捷耶夫:《毁灭》,磊然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17.冯雪峰:《艺术之社会的基础》,上海:水沫书店,1929年
    18.冯雪峰:《冯雪峰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9.冯雪峰:《一九一八至一九三六年的鲁迅·冯雪峰回忆鲁迅全编》,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
    20.高放、高敬增:《普列汉诺夫评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
    21.高希圣:《社会科学大词典》,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
    22.高语罕:《理论与实践——从辩证法唯物论的立场出发》,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年
    23.葛中俊:《厄普顿·辛克莱对中国左翼文学的影响》,《中国比较文学》1994年第1期
    24.葛中俊:《厄普顿·辛克莱在中国的翻译及其理由》,《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25.《共进》,北京:共进社主办,1921-1926年
    26.光文:《鲁迅与任国桢》,《北京党史》,1989年第2期
    27.《洪水》,上海:创造社主办,1924-1927年
    28.《红色光环下的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9.胡从经:《柘园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30.湖南人民出版社编:《鲁迅研究文丛》第1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31.黄德志、沈玲:《鲁迅与厨川白村》,《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10期
    32.《觉悟》,上海:民国日报馆编,1920-1929年
    33.李大钊:《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
    34.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赵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5.李春林:《鲁迅与苏联“同路人”文学》,《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36.李春林:《角色同一与角色分裂——鲁迅与卢那察尔斯基》,《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1期
    37.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
    38.李冬木:《关于羽化涩江保译(支那人气质〉》,《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4、5期
    39.李冬木:《鲁迅与日本书》,《读书》2011年第9期
    40.李何林:《中国文艺论战》,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41.李辉凡:《二十世纪初俄苏文学思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
    42.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3.李强:《厨川白村文艺思想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
    44.李伟江:《鲁迅粤港时期史实考述》,长沙:岳麓书社,2007年
    45.黎活仁:《卢卡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46.黎照:《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年
    47.梁实秋:《梁实秋批评文集》,徐静波编,珠海出版社,1998年
    48.列宁:《列宁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49.刘柏青:《鲁迅与厨川白村》,《日本文学》,1984年第1期
    50.刘柏青:《鲁迅与日本文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年
    51.刘思平、邢祖文:《鲁迅与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
    52.芦田肇:《鲁迅、冯雪峰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接受(一)——水沫版、光华版〈科学的艺术论丛书〉版本、材源考》,张欣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2期
    53.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54.鲁迅:《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55.鲁迅:《鲁迅译文全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56.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年谱》(增订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57.鲁迅研究资料编辑部:《鲁迅研究资料》,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2期
    58.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59.卢纳察尔斯基:《马克思主义批评任务提纲》,《艺术及其最新形式》,郭家中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60.罗岗:《文学史与阅读史:必要的和可能的——由“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学”引发的一点思考》,《南方文坛》2008年第6期
    61.马蹄疾:《〈小小十年)作者叶永蓁生平始末》,《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62.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赵京华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63.齐晓红:《蒋光慈与“同路人”问题在中国的输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6期
    64.青野季吉等:《新兴艺术概论》,王集丛译,上海:辛垦书店,1930年
    65.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66.钱杏:《力的文艺》,上海:泰东图书局,1928年
    67.曲文良:《任国桢与鲁迅的交往》,《党史纵横》,1998年第7期
    68.任国桢:《苏俄的文艺论战》,北京:北新书局,1925年
    69.山本喜久男:《日美欧比较电影史——外国电影对日本电影的影响》,郭二民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
    70.山田敬三:《鲁迅世界》,韩贞全、武殿勋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
    71.异曙梦:《新俄文学的曙光期》,画室译,上海:北新书局,1926年
    72.昇曙梦:《翻译与研究五十年》,文之译,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年
    73.施伏量:《社会科学小辞典》,上海:新生命书局,1935年
    74.孙用:《(鲁迅译文集)校读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75.孙郁:《鲁迅藏画录》,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年
    76.孙中山:《孙中山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77.特罗茨基:《文学与革命》,韦素园、李霁野合译,北京:未名社出版部,1928年
    78.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刘文飞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2年
    79.托洛斯基:《文学与革命》,王凡西译,香港:信达出版社,1971年
    80.丸山昇:《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王俊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1.丸尾常喜:《耻辱与恢复——〈呐喊)与(野草)》,秦弓、孙丽华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82.王尘无:《王尘无电影评论选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
    83.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谱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
    84.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
    85.王宏志:《重释“信、达、雅”——20世纪中国翻译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86.王吉鹏、赵鹏:《鲁迅与叶永蓁》,《温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87.王锦厚:《郭沫若纵横论》,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
    88.王奇生:《中国近代通史》第七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89.王维国:《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同路人”问题》,《人文杂志》,1998年第1期
    90.王志松:《福本和夫的“辩证唯物法”与中国的“革命文学”》,《东亚人文》第一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91.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92.汪晖:《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第3期
    93.《文艺讲座》第一册,上海:神州国光社,1930年
    94.《文化批判》,上海:创造社主办,1928年
    95.温儒敏:《鲁迅前期美学思想与厨川白村》,《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5期
    96.温儒敏:《文学课堂:温儒敏文学史论集》,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97.邢墨卿:《新名词辞典》,上海:新生命书局,1934年
    98.徐懋庸:《徐懋庸选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99.严家炎:《鲁迅与表现主义——兼论《故事新编》的艺术特征》,《中国社会 科学》1995年第2期
    100.杨燕丽:《在〈苏俄的文艺论战〉翻译之后》,《鲁迅研究月刊》,1992年第11期
    101.《一般》,上海:立达学会主办,1926-1929年
    102.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第二章“鲁迅与西方近代的相遇”,李冬木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3.伊藤虎丸:《鲁迅与终末论》,李冬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104.郁达夫:《郁达夫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
    105.赵家璧:《中国新文学大系》(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106.赵璕:《“革命文学”论争中的“异化”理论——“物化”概念的发现及其对论争分野的重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1期
    107.章克标:《开明文学辞典》,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
    108.章清:《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6期
    109.张广海:《文学与宣传之关系辨析——以后期创造社与鲁迅对辛克莱文学宣传论的接受为考察中心》,《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第2期
    110.张广海:《两种马克思主义诠释模式的遭遇——解读创造社和太阳社的“革命文学”论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3期
    111.张杰:《鲁迅藏同时代人书信》,郑州:大象出版社,2011年
    112.张宁:《无数人们与无穷远方:鲁迅与左翼》,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3.张旭东:《杂文的自觉——鲁迅“过渡期”写作的现代性与语言政治》,《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1期
    114.周展安:《进化论在鲁迅后期思想中的位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3期
    11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
    116.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17.周作人:《周作人散文全集》,钟叔河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8.朱镜我:《朱镜我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年
    119.竹内好:《鲁迅入门》,靳丛林、于桂玲译,《上海鲁迅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年
    1.相浦杲:「鲁迅七厨川白村J,『中国语学·文学論集:伊地智善继·辻本春彦両教授退官记念』,东京:东方书店,1983年12月
    2.青野季吉:『转换期の文学』,东京:春秋社,1927年
    3.青野季吉:『转换期の文学』,东京:日本图书七ソター,1990年
    4.青野季吉:『文学活勤五十年』,东京:筑摩书房,1957年
    5.芦田肇:『中国左翼文芸理論における翻訳·引用文献目录:1928-1933』,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附属束洋学文献七ソター刊行委员会,1978年
    6.阿部斡雄:「「革命文学」における文学言藉观:李初梨「怎檬地建设革命文学」を中心に」,『言语社会』2007年第3号。
    7.池田浩士:『論争:历史と陪级意识』,东京:河出害房新社,1977年
    8.伊藤虎丸:『创造社研究』,东京:ァヅァ出版,1979年
    9.井上ひさし,小森陽一:『座谈会昭和文学史』,东京:集英社,2003年
    11.祖父江昭二:『近代日本文学への探索:その方法と思想と』,柬京:未来社,1990年
    12.片上伸:『文学评論』,束京:新潮社,1926年
    13.『片上伸·平林初之辅·青野季吉·宫本顕治·蔵原惟人集』,东京:筑摩害房,1973年
    14.柄谷行人:『近代日本の批评·昭和篇』,东京:讲谈社,1997年
    15.北同正子:『鲁迅救亡の萝のゆ<え:恶魔派诗人論かち「狂人日记」』,大阪:関西大学出版部,2006年
    16.佐藤忠男:『日本映画史』,东京:岩波害店,1995年
    17.新村出:『広辞苑』(第六版),束京:岩波害店,2008年
    18.楠原俊代:「鲁迅と厨川白村J,『中国文学报』,1976年4月第26号
    19.栗原幸夫:『プロレタリア文学とその时代』,东京:平凡社,1971年
    20.小谷一郎:「四·ーニクーデター前後にをける第3期创造社同人の)勤向」『中国文化:研究と教育:汉文学会会报』1982年第40号
    21.小谷一郎:『一九三○年代中国人日本留学生文学·芸术活勤史』,束京:汲古害院,2010年
    22.小岛亮:『福本和夫の思想:研究論文集成』,东京:こぶし害房,2005年
    23.武田泰淳:『黄河海に入りて流る:中国·中国人·中国文学』,东京:劲草害房,1970年
    25.陈朝辉:「鲁迅と青野季吉:片上伸をして検討する」,『熊本学園大学文学·言语学論集』,2008年12月15卷2号
    27.工藤贵正:『鲁迅兰西洋近代文芸思潮』,东京:汲古书院,2008年
    28.工藤责正:『中国语圈における厨川白村现象—隆盛·衰退·回归と继続』,东京:思文閣出版,2010年
    29.厨川白村:『厨川白村全集』,东京:改造社,1929年
    30.#12
    31.中井政喜:『一九二○年代中国文芸批评論:郭沫若·成彷吾·茅盾』,东京汲古害院,2005年
    32.中井政喜:『鲁迅探索』,东京:汲古害院,2006年
    33.中岛畏文:『鲁迅目睹害目:日本书之部』,宇治:中岛畏文编刊,1986年
    34.异曙梦:『新口ツャ文学の曙光期』,东京:新潮社,1924年
    39.福本和夫:『福本和夫著作集』第1卷,东京:こぶし书房,2010年
    40.福本和夫:『福本和夫著作集』第2卷,东京:こぶし书房,2011年
    41.丸尾常喜:「鲁迅と想像力の问题:「麻木」 と「隔膜」を破るもの」,『北海道大学文学部纪要』30(2),1982年。
    42.丸山昇:『丸山异遗文集』第一卷,东京:汲古书院,2009年
    43.丸山异:『鲁迅:その文学七革命』,东京:平凡社,1965年
    44.丸山异:『鲁迅と革命文学』,束京:纪伊国屋害店,1972年
    45.丸山真男:『丸山真男全集』,东京:岩波害店,1996年
    47.『露国共产党の文芸政策』,蔵原惟人、外村史郎共訳,东京:南宋害院,192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