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历史与构境:从解释学走向出场学之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解释学最初是关于文本意义理解的理论,但由于对意义与真理问题、理解与语言问题的探讨使其本身赢得了普遍性,并在20世纪上升为西方的一种哲学流派。在这期间,伽达默尔无疑是最著名的代表之一。他通过对近代以来审美意识和历史意识的异化的批判,对艺术作品的游戏的存在方式和理解的“效果历史意识”的建构,使解释学在语言论的普遍维度中提升为一种哲学。因此,只有伽达默尔走向了解释学本身,即走向了由语言构成的前后关系和生活方式。但他的哲学解释学理论在为解释学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其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他在审美经验中抛弃艺术家与观赏者的个人情感和内心感受,主张艺术作品是“构成物”之存在的观点过分强调了对艺术内容的重视而忽略了对艺术形式的研究,有走向相对主义的嫌疑;在精神科学中,他把解释者的理解归于前见基础上的过去视域与现在视域的融合过程,这种效果历史原则其实是单一“主—客”模式之在场形而上学的跷跷板游戏,解释者被笼罩在由效果历史影响和制约的单一文化交往场中,历史作为主体与客体的中介是一种非批判的自发在场;在语言本体论中,对对话双方之平等对话、自由交流的语境的设定以及把人与艺术经验、历史乃至整个世界的关系归结为语言问题的观点有理想化、抽象化的倾向,难逃“语言唯心主义”的指责。在我们看来,历史或历史场域并不是一种现成的在场,而是由人们世世代代的交往实践活动所不断构境的动态结构体。交往实践是历史场域的实践论基础,它派生并制约着人们的认知、理解、语言等一系列精神交往活动。思想或文本只不过是对一定的交往实践活动和在此基础上构境的历史语境在精神形态上的反映,是历史语境的意识形态化。由此,不管是对作为思想出场的表征之一的艺术作品的审美还是对思想出场方式的语言符号系统的理解,都应该追溯至人类的交往实践活动中去找寻它们之所以产生和发展的出场路径与出场形态。基于此,以交往实践为核心建制,以历史语境、出场路径与出场形态之间的内在关联来考察对文本理解的出场学视域就必然超越解释学而成为文本理解理论的新范式。在出场学看来,对文本意义的理解首先依赖于对“原初语境”与当代重新出场的新语境的考察,这是文本意义出场的条件,也是构成文本意义的历史结构。其次,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也依赖于对出场路径与出场形态的考察。出场学坚持“一体两翼”的原则,从不同的历史语境和不断变迁的出场路径中把握不断创新、不断出场的文本意义的新形态,成为与时俱进的理解范式。所以,与客体论解释学、主体论解释学、主体际解释学相比,出场学成为文本理解理论的更具科学性、预见性与解释力的新范式。
Originally, hermeneutics is a theory about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the text.However, due to which discuss the issues of meaning and truth, understanding andlanguage make itself has won universality, and rose to a genre of western philosophy in the20thcentury. During this period, Hans-Georg Gadamer is undoubtedly one of the mostfamous representatives. Through the critique of alienation of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in modern times, the construction of game-existence of art works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history of effect, He makes hermeneuticsupgrading to philosophy on the universal dimension of language. Therefore, only Gadamerwent to hermeneutics itself, namely, to which context and lifestyle constituted by thelanguage. But philosophy hermeneutics also has its own historical limitations while it hasbrought new vital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hermeneutics. Gadamer’s views that abandonedthe artist and the viewer’s personal emotions and feelings in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advocated that art works is the presence of “structure” over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artistic content and ignores the research of art forms, and towards to the relativism. Inmoral science, he attributes the understanding of interpreter to the merge of former horizonand current horizon based on prejudice. In fact, the principle of history of effect is a seesawgame of presence metaphysics in a single model of “subject-object”, and interpreter wasshrouded in a single field of cultural exchanges influenced and restricted by history ofeffect. So history as an intermediary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is a non-criticalspontaneous presence. In the language ontology, Gadamer’s views that assumed context ofequal dialogue and free exchange on both sides, attribu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and art experiences, history and even the whole world to language problems has idealized,abstract tendency, and difficult to escape accusations of idealism linguistic. In my opinion,history or historical field is not a physical one, but a dynamic structure continuously constructed with people’s communication practice for generations. Communicationpractice which derives and restricts a series of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ofhuman’s awareness, understanding and language etc. is the practice-based of historicalfield. Idea or text is just reflecte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in spiritual form based oncommunication practice, and is the ideology of historical context. For this, whetherappreciating art works as one of the demonstration of ideological presence or as the way ofwhich understanding language symbol system, should be traced back to human’scommunication practice to find out the presence path and form why they generated anddeveloped. Based on this, presentlogy which understand text with the core ofcommunication practic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ical context, presence pathsand forms will inevitably transcend hermeneutics and become new paradigm ofunderstanding text. In its view, firstly,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text depends on theinvestigation between original context and contemporary re-presence context, which arethe presence conditions but also the historic structure of text meaning. Secondly, it alsodepends on the investigation between presence path and forms. Presentlogy insist on theprinciple of “one body with two wings”, and grasp the new forms of text meaninginnovated and present constantly by different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he changing presencepath, thus becoming the understanding paradigm of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Consequently, compared with object hermeneutics, subject hermeneutics andintersubjectivity hermeneutics, presentlogy becomes a new paradigm of understanding textmeaning which more scientific, predictability and explanatory power.
引文
①Joel Weinsheimer, Gadamer’s Hermeneutics: A reading of Truth and Method,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5, p.ix;俞吾金:《实践诠释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36页。本论文将主要以《真理与方法》为批判对象系统性地指出哲学解释学的历史局限,并努力建构一种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理解新范式。
    ①伽达默尔:《哲学生涯——我的回顾》,陈春文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页,译文有改动。
    ②这座小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依据《波茨坦协定》划归波兰。
    ③伽达默尔:《哲学生涯——我的回顾》,陈春文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4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07-608页。
    ②伽达默尔:《哲学生涯——我的回顾》,陈春文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08页。
    ①伽达默尔:《哲学生涯——我的回顾》,陈春文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5页,译文有改动。
    ②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48页。
    ③伽达默尔:《哲学生涯——我的回顾》,陈春文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19、60、66、67页。
    ①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页。
    ②乌多蒂茨:《伽达默尔》,朱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12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39、640页。
    ④章启群:《伽达默尔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9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18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19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16页。
    ④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13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20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21页。
    ③伽达默尔:《哲学生涯——我的回顾》,陈春文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03页。
    ④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23页。
    ⑤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24页。
    ①D. C.霍埃:《批评的循环——文史哲解释学》,兰金仁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8-163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25页。
    ③Joel Weinsheimer, Gadamer’s Hermeneutics: A reading of Truth and Method,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5, p.ix.
    ①严平:《走向解释学的真理——伽达默尔哲学述评》,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27页。
    ①希腊文Hermeneutike一词在汉语界目前有解释学、诠释学、释义学等多种译法,张汝伦先生译为“释义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他认为Hermeneutike可以理解为对于意义的理解与解释的研究理论或哲学,所以译为“释义学”体现了Hermeneutike这个词的特点。洪汉鼎先生用证伪的方式证明将Hermeneutike译为解释学是欠妥的,应译为诠释学(《当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潮》,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40-443页)。原因是:按照德国语文学家的观点,“解释”一词的英译名Interpretation有两种含义,即Erkl rung和Auslegung。前者侧重于从原则或整体上进行说明性的描述性的解释,后者侧重于从事物本身出发进行阐发性的、揭示性的解释。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Interpretation原有的Auslegung的含义被Erkl rung所掩盖,近代解释学史家面对自然科学的挑战而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论,强调了Interpretation原本就含有的Auslegung的含义。而“解释学”的译名通常有自然科学说明模式的含义,所以用“诠释学”来翻译Hermeneutike更准确(不过笔者注意到,洪先生在他主编的解释学译丛的“序”中所使用的是“解释学”的译名,参见乔治娅沃恩克:《伽达默尔——诠释学、传统和理性》,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解释学译丛序”第1-4页)。俞吾金、潘德荣、陈嘉映、孔明安等几位先生也将其译为诠释学。我们将Hermeneutike译为“解释学”,主要考虑如下:1、Interpretation(解释)可能是最接近hermeneuein(Hermeneutike的动词)的翻译,因为拉丁文interpretation来源于interpres,而interpres是指报信者、使者,其使命既有翻译又有解说;2、“诠释学”、“释义学”的译法容易让人误解“Hermeneutike”仅是一种类似中国传统文化中诠释经典的学问或注疏章句的技巧,“诠释”和“释义”也难以彰显“理解”的哲学意境(殷鼎:《理解的命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0页)。任平、王金福、孙周兴、夏镇平、何卫平等几位先生也将“Hermeneutike”译为“解释学”。笔者在这里为了统一起见,在本文的相关引文中一律采用“解释学”的译法,相应地将hermeneuein(Hermeneutike的动词)译为“解释”,以下不再注明。在此谨向本文所引文本的原译者致歉。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15页。
    ①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17页。
    ②伽达默尔对哈索耶格对解释学前史的研究拓宽了我们的历史认识表示了称赞,但他对哈索耶格割断解释学与赫尔墨斯神之间的联系的做法表示完全不敢苟同。参见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集》,严平编选,邓安庆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218页。
    ③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何卫平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7页。
    ④转引自理查德E.帕尔默:《诠释学》,潘德荣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26页。
    ⑤解释学意义上的“文本”(Text)一词在我国学术界有时又译为“本文”,如陶远华等翻译的《解释学与人文科学》(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中译本,薛华等翻译的《科学时代的理性》(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中译本均将“Text”译为“本文”,笔者在这里为了统一起见,一律将“Text”译为“文本”。在此谨向本文所引文本的原译者致歉。
    ⑥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16页。
    ①理查德E.帕尔默:《诠释学》,潘德荣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31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3页。
    ③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6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3、434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0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4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5页。
    ①保罗利科:《诠释学与人文科学》,孔明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
    ②理查德E.帕尔默:《诠释学》,潘德荣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52页。洪汉鼎先生认为,圣经解释学就是解经学,即上帝的话的注释学。这种情形就像中国的“经学”,当孔子说他“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并删订诗书五经后,就规定了我们以后发展的哲学只是对经典著作的注释。参见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①海恩利西(Heinrici):《解释学》,载《新教神学和教会实用百科全书》(第三版)第七部分,第719页。转引自理查德E.帕尔默:《诠释学》,潘德荣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52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18页。
    ①施莱尔马赫:《诠释学讲演》,载《理解与解释》,洪汉鼎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①施莱尔马赫:《诠释学讲演》,载《理解与解释》,洪汉鼎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②施莱尔马赫:《诠释学讲演》,载《理解与解释》,洪汉鼎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1-14页。
    ①狄尔泰:《对他人及其生命表现的理解》,载《理解与解释》,洪汉鼎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95、103页。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2、44页。陈嘉映、王庆节两位先生将德文词“Verstehen”译为“领会”,笔者根据上下文需要将其改译为“理解”,下同。在此谨向原译者致歉。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4、552-553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67页。
    ①加拿大国际知名解释学家让格朗丹将狄尔泰称为第一位解释学史家。参见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何卫平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68页。
    ②保罗利科:《诠释学与人文科学》,孔明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
    ③任平:《创新时代的哲学探索:出场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页。
    ④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4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①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82页。
    ②让格朗丹指出,解释科学的兴起与新教的兴起是一致的,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为解释学的革命奠定了基础,他的解释学与对圣经的注释有关,这种注释在当时是一种改革。但正因为他只关注“注释”,只注重语文学意义上的圣经研究,无可避免地就轻视了哲学和理论的追求,所以他的解释学思想并没有建立起一种真正的解释学理论。参见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何卫平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68页。
    ③转引自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何卫平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57页。
    ④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53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54、254-255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16页。
    ①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集》,严平编选,邓安庆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215-217。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何卫平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84-85页。
    ②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何卫平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86页。
    ③施莱尔马赫:《诠释学讲演》,载《理解与解释》,洪汉鼎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④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08页。
    ①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10页。
    ②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10页。
    ③转引自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何卫平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92页。这是克拉登尼乌斯提出的第四种形式的难懂,也是唯一与解释学相关的难懂。其它三种分别是:一是由语言的误用所造成的难懂,这是批判及其艺术的事;二是对文本语言本身缺乏洞察所引起的难懂,这需要语文学家或语文教师来消除;三是本身就不明确的字句和段落,这需要将它们接受下来或加以批评,如果从解释学上将它们消除显然是有违反文本的本意。参见J. M. Chladenius, Einleitung zur richtigen Auslegung vernünftiger Reden und Schriften, Leipzig,1742.(Rpt. Düsseldorf,1969.) preface, n. p.转引自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何卫平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89-92页。
    ①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何卫平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92页。
    ②无独有偶,有学者已经从解释学的视角来研究教育或从教育的视角来研究解释学,或许这与本文的联系不是很紧密,但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当前学界对解释学与教育关系的一种新的研究动向。正如肖恩加拉格尔在《解释学与教育》的“前言”中所说:“事实上,在把它们(指解释学和教育——引者注)联系起来和重新确立它们关系的过程中,很有可能获得有关每一种内部看待所发现的多种冲突的新看法。这就是本研究的一个目的”。参见肖恩加拉格尔(Shaun Gallagher):《解释学与教育》,张光陆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前言”第1页。国内学者的相关著作有:邓友超:《教育解释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冯茁:《教育场域中的对话——基于教师视角的哲学解释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③转引自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63-264页。
    ④这与斯宾诺莎“我们不管文中所含的真理,只管意义”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参见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10页。
    ⑤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21-122页。
    ①保罗利科:《诠释学与人文科学》,孔明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页。
    ②F. W.卡岑巴赫:《施莱尔马赫》,任立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③施莱尔马赫:《诠释学讲演》,载《理解与解释》,洪汉鼎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
    ④施莱尔马赫:《诠释学讲演》,载《理解与解释》,洪汉鼎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59-60页。
    ⑤转引自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67页。
    ①施莱尔马赫:《诠释学讲演》,载《理解与解释》,洪汉鼎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②施莱尔马赫:《诠释学讲演》,载《理解与解释》,洪汉鼎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68页。
    ④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70页。
    ⑤施莱尔马赫:《诠释学讲演》,载《理解与解释》,洪汉鼎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51-52页。
    ⑥殷鼎:《理解的命运——解释学初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32-233页。
    ①转引自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76页。
    ②施莱尔马赫:《诠释学讲演》,载《理解与解释》,洪汉鼎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③天才说美学最初是由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的,他认为“美的艺术就是天才的艺术”,但“天才自己不能描述或科学地指明它是如何创作出自己的作品来的”,他自己也“并不知道这些理念是如何为此而在他这里汇集起来的,甚至就连随心所欲或按照计划想出这些理念、并在使别人也能产生出一模一样的作品的这样一些规范中把这些理念传达给别人,这也不是他所控制的”。不过他提供给艺术的规则和典范能给后来者以示范,使后来者“在自己身上意识到的才能以类似的方式起作用”,因而再创造过程很明显要优于创造过程。参见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51、153页。
    ④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0页。有学者指出,康德—施莱尔马赫之意既非对作者地位的贬低,亦非对读者价值的哄抬,因为尽管作者不再是其作品的权威解释者,但其“本意”依然是一切解释之真确性的最终裁决,而是在一种较间接的意义上对解释的作者性的否定,同时另一方面对解释的客观性而非读者性的肯定:解释者通过对作者所显露出的一切特征的比较和综合即客观的研究而实现对作者的整体而彻底的把握,即是说,解释者之所以能达此整体性与彻底性,乃是在于他比作者的自我审视要更加客观。参见金惠敏:《后现代性与辩证解释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①狄尔泰:《狄尔泰全集》第5卷,斯图加特/哥廷根,1957年,第9页,转引自鲁道夫马克瑞尔:《狄尔泰传——精神科学的哲学家》,李超杰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页。
    ②狄尔泰:《诠释学的起源》,载《理解与解释》,洪汉鼎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75页。
    ③狄尔泰:《精神科学引论》(第一卷),艾彦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18页。
    ①狄尔泰:《诠释学的起源》,载《理解与解释》,洪汉鼎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75页。
    ②狄尔泰:《精神科学引论》(第一卷),艾彦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5页。
    ③狄尔泰:《精神科学引论》(第一卷),艾彦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④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何卫平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45页。
    ⑤狄尔泰:《对他人及其生命表现的理解》,载《理解与解释》,洪汉鼎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
    ①狄尔泰:《诠释学的起源》,载《理解与解释》,洪汉鼎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76页。
    ②狄尔泰:《诠释学的起源》,载《理解与解释》,洪汉鼎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③殷鼎:《理解的命运——解释学初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9页。
    ④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增补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①狄尔泰:《对他人及其生命表现的理解》,载《理解与解释》,洪汉鼎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99页。
    ③何卫平:《解释学之维——问题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8页。
    ④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何卫平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48页。
    ①李鹏程:《胡塞尔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②胡塞尔:《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倪梁康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1页注①。
    ③胡塞尔:《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倪梁康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页。
    ④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49页。
    ①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52页。
    ②保罗利科:《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莫伟民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8页。
    ③德文词“Faktizt t”在目前汉语学界有多种译法:张汝伦先生将其译为“事实”、“事实性”,参见张汝伦:《历史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2-163页;《论海德格尔哲学的起点》,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44页;洪汉鼎先生将其译为“事实性”或“实存性”,参见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63、368页。陈嘉映、王庆节、孙周兴等三位先生译为“实际”、“实际性”,参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85页,注①;海德格尔:《形式显现的现象学》,孙周兴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页。何卫平先生在《哲学解释学导论》的译著中译为“事实性”,参见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五章。在时隔半年之后出版的《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的译著中如标题所示的那样译为“实际性”,对于采取两种不同译法的做法何先生在该书的“译后记”中这样解释道:“我个人一直倾向于译成‘事实’或‘事实性’,只是后来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了文句的贯通和避免不必要的混淆的麻烦,最后才迫不得已选择了‘实际性’这个译法。”参见海德格尔:《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页。“Faktizt t”与“Tats chtigkeit”是两个意思很接近的词,都可以译为“事实”或“实际”,但海德格尔将两者做了区分,前者指此在生存的实际性,后者指的是一般事物的实际性,因此我们将前者译为“实际性”,将后者译为“事实性”,相应地将“Hermerneutik der Faktizt t”译为“实际性解释学”,并对本文相关引文做出改动。在此谨向本文所引文本的原译者致歉。
    ④James Risser, Hermeneutics and the Voice of the Other,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7, p.40.
    ⑤利科就曾将海德格尔的实际性解释学称之为第二次哥白尼式的革命,“如果能把从局部解释学向一般解释学的第一次运动看作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那么,就应该把现在进行的第二次运动(即解释学从认识论向本体论的转向——引者注)看作第二次哥白尼式巨变的前兆”。参见保罗利科:《诠释学与人文科学》,孔明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4页。
    ①M.费赫:《现象学、解释学、生命哲学》,朱松峰译,载《世界哲学》2005年第3期,第76页。
    ②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49-450页。
    ③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6页。
    ④D. C.霍埃:《批评的循环》,兰金仁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原作者中译本序言”第19、19-20页。
    ⑤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2页。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4页。
    ②保罗利科:《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莫伟民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9页。
    ③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63页。
    ④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3页。
    ⑤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3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4页。
    ②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3、173页。
    ③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何卫平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57页。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6页。
    ②大卫库尔珀:《纯粹现代性批判》,臧佩洪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08页。
    ③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9页。
    ④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78页。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88页。陈嘉映、王庆节两位先生将德文词“artikulieren”译为“分环勾连”,笔者在这里根据上下文的需要,将其改译为“表达”。在此谨向原译者致歉。
    ②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66页。
    ③保罗利科:《诠释学与人文科学》,孔明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0页。
    ①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33、35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4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60页。
    ④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06-128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6页。
    ②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34页。
    ③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62页。
    ④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47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78页。
    ②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③理查德E.帕尔默:《诠释学》,潘德荣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237-238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3页。
    ②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08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0页。
    ④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⑤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5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9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1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6-557页。
    ④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8页。
    ①笔者注意到,美国解释学家理查德E.帕尔默对解释学的发展做了三阶段的划分:局部解释学、一般解释学和哲学解释学,并将哈贝马斯和德里达作为哲学解释学的代表来研究,认为他们或者研究了理解中理想交往情况的模型,或者根据现象学的传统和对客观知识的批判,对文本的解释条件进行了反思。参见理查德E.帕尔默:《解释学》,孟庆时译,载《哲学译丛》1985年第3期,第25页。国内学者王治河先生把解释学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传统解释学(即本文的客体论解释学)和后现代解释学(包括本文的主体论解释学和主体际解释学)两个阶段,他虽然指出两者的区分主要是思想上的区分而不是时代上的划分,但很明显的是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解释学被划归于后现代解释学,这是本文所不能认同的。虽然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的本体论解释学批判了传统解释学的方法论旨趣,但与哈贝马斯和德里达的解释学强调多极异质主体的交往和对话不同,他们依然在“主—客”模式中追寻此在在文本中获得的真理。参见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增补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1-216页。此外,美国学者斯潘诺斯也将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本体论解释学归入后现代解释学,认为他们与主张以差异性的、正在进行中的、暂时性的、极度历史性的理解为基础的后现代解释学是一致的。参见W. V.斯潘诺斯:《后现代文学及其机遇》,载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3-214页。
    ②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99页。
    ①得特勒夫霍尔斯特:《哈贝马斯传》,章国锋译,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第9页。
    ②Jürgen Habermas: On the Logic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by Shierry Weber Nicholsen and Jerry A. Stark, TheMIT Press,1988, pp.143-170.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73页。
    ④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29页。关于哈贝马斯与伽达默尔之间更详细的论战情况的介绍,请参见D. C.霍埃:《批评的循环——文史哲解释学》,兰金仁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8-166页。
    ①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133页。
    ②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03页。
    ④哈贝马斯:《评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一书》,郭官义译,载《哲学译丛》1986年第3期,第72页。
    ⑤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2页。
    ①哈贝马斯:《诠释学的普遍性要求》,载《理解与解释》,洪汉鼎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270页。
    ②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地平线》,李安东、段怀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1页。
    ③哈贝马斯:《评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一书》,郭官义译,载《哲学译丛》1986年第3期,第73页。在时隔十多年(1983年)之后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伽达默尔把这种文本称为前文本,即不能在其意指的意义转达中得到理解,而是以假象的方式出现的交往表述的文本。它所意指的是一种托辞,“意义”则隐藏在这种托辞背后,解释的任务就在于识破托辞,并把其中所含的真正意义表达出来。意识形态批判就具有这种功能。但这种意识形态批判本身同样可能需要进行意识形态批判,因为它也代表某种利益,从而也掩盖了它本身的托辞性质。参见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8页。
    ④哈贝马斯:《评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一书》,郭官义译,载《哲学译丛》1986年第3期,第73页。从这里我们可以觉察到,哈贝马斯离马克思是如此之近,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了镌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参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2页。
    ①哈贝马斯:《诠释学的普遍性要求》,载《理解与解释》,洪汉鼎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292页。
    ②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③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①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②高桥哲哉:《德里达:解构》,王欣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③汪楚雄:《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载《世界文化》2005年第1期,第12页。
    ④该发言稿载于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张宁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02-525页。
    ⑤有学者指出,伽达默尔与德里达曾在数年前就海德格尔思想的政治维度进行过对话,全部录音资料存于西德广播电台,未整理发表,知者甚少,故国际学术界一般把1981年的巴黎会议视作是解释学和解构论的首次短兵相接。参见伽达默尔、杜特:《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伽达默尔与杜特对谈录》,金惠敏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1页注①。
    ①伽达默尔、德里达:《德法之争: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对话》,孙周兴、孙善春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②伽达默尔、杜特:《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伽达默尔与杜特对谈录》,金惠敏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9页。
    ③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1页。
    ④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3页。
    ⑤杨生平:《索绪尔的语言学与德里达的哲学变革》,载《哲学研究》2006年第11期,第83页。
    ①德里达:《多重立场》,佘碧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2页。
    ②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62页。
    ③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1页。
    ④德里达:《多重立场》,佘碧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1页。
    ①B. G.张:《海德格尔的解释学与德里达的解构学》,江振华译,载《哲学译丛》1990年第3期,第29页。
    ②伽达默尔、德里达:《德法之争: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对话》,孙周兴、孙善春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③伽达默尔、德里达:《德法之争: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对话》,孙周兴、孙善春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①伽达默尔、德里达:《德法之争: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对话》,孙周兴、孙善春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47页。
    ②伽达默尔、德里达:《德法之争: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对话》,孙周兴、孙善春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42页。
    ④伽达默尔、德里达:《德法之争: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对话》,孙周兴、孙善春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⑤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作为游戏、象征、节日的艺术》,张志扬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82页。
    ①D. C.霍埃:《批评的循环——文史哲解释学》,兰金仁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5-106页。
    ②伽达默尔、德里达:《德法之争: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对话》,孙周兴、孙善春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9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页。
    ③在《美的现实性》一文中,伽达默尔指出:“实际上我们只能用具有艺术经验的并且受过艺术熏陶的眼光来看待自然。例如,我们记得阿尔卑斯山在18世纪的旅行日记中怎样被描述为一座令人恐怖的山脉,它的丑陋的、吓人的荒蛮被经验为一种对美、人性以及人类生存的熟悉的安全性的否定。而今,每一个人都相信我们的伟大的山脉不但再现了崇高,而且再现了自然的范例之美。”18世纪的人们是用一种由理性秩序训练出来的眼光来看待自然的,因而阿尔卑斯山无规则、无秩序的形态被认为是丑陋的,这正如18世纪英国园林建设风格在设计出某种接近自然或带有自然特性的形式之前,总是按几何学的方式来建造一样。我们之所以懂得感受自然中的美是由于艺术家的眼睛及其创作的引导。See Gadamer,“The Relevance of the Beautiful”, in The Relevance of theBeautiful and Other Essay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p.30.
    ①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41页。
    ③D. C.霍埃:《批评的循环——文史哲解释学》,兰金仁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3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36-137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42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49页。
    ④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作为游戏、象征、节日的艺术》,张志扬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5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57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59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61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62页。
    ②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③彼得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79页。
    ④梅洛—庞蒂:《符号》,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1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87页。
    ②洪汉鼎:《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页。
    ③狄尔泰:《诠释学的起源》,载《理解与解释》,洪汉鼎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85页。
    ①狄尔泰:《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安延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9页。
    ②狄尔泰:《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安延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0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44页。
    ①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36页。
    ②伽达默尔:《赞美理论——伽达默尔选集》,夏镇平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9页。
    ③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1页。康德在否定的意义上定义了前见,他认为“对被动的理性、因而对理性的他律的偏好就叫作成见(即前见——引者注)”,一切前见中最大的前见是迷信,而想要从迷信中解放出来,则需要启蒙。参见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6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87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98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99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00页。
    ①梅洛—庞蒂:《符号》,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1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11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21页。
    ①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3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3页。
    ①胡塞尔:《经验与判断》,邓晓芒、张廷国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8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0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2-553页。
    ④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3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24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41页。把广义上的应用与理解的历史性和具体性相等同,伽达默尔并不是第一人。美国解释学家D. C.霍埃认为,维特根斯坦同样也强调了理解基于生活形式提供的含义背景并由这些背景所组成的思考方法。他也不认为在理解和应用之间存在着鸿沟。在《哲学研究》中,他指出理解一个规则的同时也就是理解如何去应用这个规则。参见D. C.霍埃:《批评的循环——文史哲解释学》,兰金仁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0-71页。
    ②亚里士多德对人类认识事物和表述真理的能力或知识形式区分为五种:技艺、科学、明智、智慧和努斯,在这里我们根据上下文的需要只介绍了技艺、科学和智慧这三种。参见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9-179页;亦参见洪汉鼎:《当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潮》,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
    628-631页。
    ③伽达默尔:《赞美理论——伽达默尔选集》,夏镇平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70页。
    ①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82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59页。
    ①保罗利科:《哲学主要趋向》,李幼蒸、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17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39页。
    ③保罗利科:《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莫伟民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1页。
    ④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2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7-59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72、573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78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18页。
    ②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5、27页。
    ③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6页。
    ④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3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23-624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26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29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30-631页。
    ②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82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33页。
    ④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37页。
    ①D. C.霍埃:《批评的循环——文史哲解释学》,兰金仁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②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作者自序”第3页。
    ③伽达默尔:《赞美理论——伽达默尔选集》,夏镇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2页。
    ①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37、51页。
    ①E. D.赫施:《解释的有效性》,王才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44页。
    ②保罗利科:《哲学主要趋向》,李幼蒸、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71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6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6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7-38页。
    ③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5页。
    ④德文词“Geschmack”在中文里的基本意思是“趣味”、“鉴赏(力)”。洪汉鼎先生将其译为“趣味”,宗白华和邓晓芒先生译为“鉴赏(力)”,其实在康德那里,两者是互通的。
    ⑤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7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7页。
    ②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71-72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73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01-102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05、106页。
    ③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27-28页。
    ①当代美国著名解释学家伯恩斯坦(Richard J. Bernstein)指出,对伽达默尔在艺术作品上的理解及解释直接会导向相对主义的观点是对伽达默尔的误解。参见伯恩斯坦:《超越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郭小平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第153页。国内也有学者认为对伽达默尔走向相对主义的指责实际上是误解了他,因为在伽达默尔看来,观赏者在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中并没有将个人观点带入;其次,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也受作品自身推出的正确标准的制约。参见邓安庆:《评伽达默尔艺术真理中的相对性》,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6期。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88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65页。
    ③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卷),王炳文、燕宏远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28页。
    ④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0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页。
    ②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0页。
    ③戴茂堂:《超越自然主义——康德美学的现象学诠释》,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序”第3-4页。
    ④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9页。
    ①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顾静宇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0、191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9-30页。
    ③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98页。
    ④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01页。
    ①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02页注①。
    ②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一卷),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二版前言”第6页。
    ①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263页。
    ②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15页。伽达默尔对胡塞尔“生活世界”概念的理解无疑是很精准的,他指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其实是这样一个世界,即“我们在其中无忧无虑地自然处世,它对我们不成为那种对象性的东西,而是呈现了一切经验的预先给定的基础。这个世界视域在一切科学里也是预先给定的,因而比一切科学更原始。”而作为“视域”现象的生活世界本质上是与主体性相关联的,因而它总是在流逝中存在着并永久地处于相对有效性的运动之中。参见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52页。德文词Horizont在汉语学界有“视域”、“边缘域”和“地平线”等多种译法,笔者在这里为了行文的统一性和流畅性,统一将其译为“视域”。在此谨向本文所引文本的原译者致歉。
    ③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220页。
    ①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238页。
    ②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63-266页。
    ①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52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49页。
    ③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83页。
    ④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19-120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28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3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3页。
    ④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33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1、433页。
    ①胡塞尔:《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倪梁康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7页。
    ②克劳斯黑尔德:《世界现象学》,倪梁康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07页。
    ③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3页。
    ①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页。
    ①任平:《广义认识论原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7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页。
    ①哈贝马斯:《评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一书》,郭官义译,载《哲学译丛》1986年第3期,第71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11页。
    ③保罗利科:《诠释学与人文科学》,孔明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2页。
    ④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页。
    ⑤哈贝马斯:《评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一书》,郭官义译,载《哲学译丛》1986年第3期,第72页。哈贝马斯在批判伽达默尔时,也不忘捎带批评客观主义解释学:解释学的科学的客观主义的自我理解曾经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这种自我理解使人们在反思地占有起作用的传统时,抛弃不能开花结果的知识,它不是把这种知识,而是把历史封存在博物馆里。”参见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页。
    ①保罗利科:《诠释学与人文科学》,孔明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3页。亦可参见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129页。
    ②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89-90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96页。
    ①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3页。
    ②哈贝马斯:《评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一书》,郭官义译,载《哲学译丛》1986年第3期,第74页。
    ③俞吾金:《实践诠释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8页。
    ④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①任平:《论马克思主义出场学视域中的历史构境》,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16页。
    ②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88页。
    ①保罗利科:《诠释学与人文科学》,孔明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2页;潘德荣:《西方诠释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24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33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66页。
    ④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23页。
    ①D. C.霍埃:《批评的循环——文史哲解释学》,兰金仁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2页。
    ②保罗利科:《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莫伟民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8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12、513页。
    ④何卫平:《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34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13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39页。
    ③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85页。
    ④潘德荣:《西方诠释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31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45页。
    ②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③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8年版,第189、189-19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3页。
    ②任平:《广义认识论原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8-123页。
    ③张汝伦:《历史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5页。
    ①保罗利科:《哲学主要趋向》,李幼蒸、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11页。
    ②李鲁宁:《伽达默尔美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1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76-677页。
    ①据斯宾诺莎考证,“火”在希伯来文里有“愤怒”和“嫉妒”的含义,因而“上帝是火”与“上帝嫉妒”的意思就大致相同了。这里的“嫉妒”并不是其普通含义,而是有上帝要求绝对忠实和崇敬之义。又如伊利亚坐着一辆用火做的马车等的“奇迹”则只是一种象征或比喻的说法。参见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11、102页。
    ②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28页。
    ③转引自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64页。
    ①乔治娅沃恩克:《伽达默尔——诠释学、传统和理性》,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6页。
    ②Schleirmacher, Hermeneutik, hrsg. H. Kimmerle. Heidelberg1974, S.32.转引自潘德荣:《西方诠释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64页。有学者据此认为施莱尔马赫对解释者的理解之主观性的肯定使理解的多元化成为可能,从而其解释学思想有走向相对主义的危险。参见潘德荣:《西方诠释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69页。笔者并不认同这一点,首先,对作者心理状态的重建并不意味着解释者之理解的主观性,这要取决于对心理状态重建的方法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施莱尔马赫的目的在于否定解释者个人的独特性而以一种站在历史世界之外的姿态来对任何一部作品做出客观的理解,因而他对作者心理状态的重建是客观的而非主观的。其次,他对理解内容之有效性的忽视也佐证了解释者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并不是想把它应用于自己目前的实际境况,而仅仅是以正确的方法达到对作者个别性思想的把握。因为强调理解的主观性就意味着必然肯定理解的应用性,而强调理解的应用性就有可能陷入相对主义。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是对文本所传达的作者之意图的重建,并没有滑入相对主义的问题。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59、43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3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83页。
    ①任平:《论马克思主义出场学视域中的历史构境》,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13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86页。
    ③兰克:《世界史》,第9卷,第Ⅷ页。转引自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93页。
    ④兰克:《世界史》,第9卷,第270、Ⅷ页。转引自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90-291、293页。
    ①兰克:《历史上的各个时代》,杨培英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②殷鼎:《理解的命运——解释学初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32页。
    ③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0-301、212页。
    ①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胡昌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②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胡昌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1页。
    ③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胡昌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①狄尔泰:《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安延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2-83页。
    ②狄尔泰:《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安延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5页。
    ①狄尔泰:《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安延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2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17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99页。
    ④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艾彦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40页。
    ①保罗利科:《诠释学与人文科学》,孔明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
    ②狄尔泰:《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安延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1页。
    ③狄尔泰:《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安延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9-130页。
    ①狄尔泰:《精神科学引论》(第一卷),艾彦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18页。
    ①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03页。
    ②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7-128页。
    ③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38页。
    ①保罗利科:《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莫伟民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6页。
    ②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67页。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62-163、163页。
    ②狄尔泰:《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安延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2页。
    ③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5页。
    ④理查德E.帕尔默:《诠释学》,潘德荣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84页。
    ⑤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55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19页。
    ①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0页。
    ②安贝托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5页。
    ③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43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80页。
    ②伽达默尔、杜特:《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伽达默尔与杜特对谈录》,金惠敏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1页。
    ③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页。
    ①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0-471页。
    ①保罗利科:《哲学主要趋向》,李幼蒸、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71页。
    ②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5-166页。
    ③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52页。
    ④任平:《交往实践的哲学——全球化语境中的哲学视域》,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20、421页。
    ①俞吾金:《实践诠释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
    ②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8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45页。
    ①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41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48页。
    ③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39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24页。
    ①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39页。
    ②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①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6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
    ②任平:《论马克思主义出场学视域中的历史构境》,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17页。
    ③任平:《论马克思主义出场学视域中的历史构境》,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17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43-744页。
    ②邓晓芒:《实践唯物论新解:开出现象学之维》,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页。
    ③保罗利科:《哲学主要趋向》,李幼蒸、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24页。
    ①保罗利科:《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莫伟民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③本小节的写作受到邓晓芒、易中天先生所著《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6-397页)一书的启发,在此谨向两位先生表示感谢。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8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虽然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即使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因为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参见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8页。
    ②邓晓芒:《实践唯物论新解:开出现象学之维》,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8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51、162页。康德早就指出,美的经验的兴趣只存在于社会中,即只有在社会中为了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每个别人时才需要艺术。“流落到一个荒岛上的人既不会装饰他的茅屋也不会装饰他自己,或是搜寻花木,更不会种植它们,以便用来装点自己;而是只有在社会里他才想起他不仅是一个人,而且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的一个文雅的人(文明化的开端);因为我们把一个这样的人评判为一个文雅的人,他乐意并善于把自己的愉快传达给别人,并且一个客体如果他不能和别人共同感受到对它的愉悦的话,是不会使他满意的。”参见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9页。黑格尔也认为,一件艺术作品虽然表现的是一个独立的和完整的世界,但“它作为现实的个别对象,却不是为它自己而是为我们而存在,为观照和欣赏它的听众而存在”,因而艺术作品不是离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是与观众中每一个人所进行的对话。参见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35页。
    ①邓晓芒:《实践唯物论新解:开出现象学之维》,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210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26页。
    ①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7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65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63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42、14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6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0页。
    ④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42页脚注。
    ①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顾静宇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②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2页。
    ③保罗利科:《哲学主要趋向》,李幼蒸、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71页。
    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3页。
    ②任平:《广义认识论原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2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5页。
    ①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50页。
    ②保罗利科:《哲学主要趋向》,李幼蒸、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03、407页。
    ③任平:《广义认识论原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23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30-631、63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3页。
    ③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97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85页。
    ①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编者导言”第1页。
    ①任平:《出场与差异: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路径的哲学反思》,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7页。
    ①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2页。
    ②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8、93页。
    ①任平:《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出场学视域》,载《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第6页。
    ②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0页。
    ①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6页。
    ②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顾静宇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作者中文版前言”第3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2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
    ②任平:《创新时代的哲学探索:出场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0页。
    ③任平:《创新时代的哲学探索:出场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
    ②任平:《出场与差异: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路径的哲学反思》,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9页。
    ①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3页。
    ①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5-166、546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30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0页。
    ①E. D.赫施:《解释的有效性》,王才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5、244-245页。一旦涉及到重建作者的意图,就必定与心理学相关联。D. C.霍埃认为赫施在这个问题上实际上已经完全站到了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一边,“最近E. D.赫施承认他是同情狄尔泰的移情概念的,而且他还原了心理学重建的原则。赫施主要是想形成一种理论,这种理论使我们能谈及解释的有效性。赫施面临着他所认为的那种在哲学解释学和实际批评中走向相对主义的当代危险倾向,他认为有必要寻求一种使解释能够有效的标准。然而他感到,人们只能在基本解释对象——该对象必定是解释理解的基本目标——即是作者意图的条件之下才能运用这种标准。”但与此同时,赫施实际上已经改变了意图的概念,他“把意图当作是一个语言术语,基本上可以共享的文字含义;而不是一个心理学术语,作者心中私有的含义”。他既想避免对心理因素的过分倚重,又想避免极端的历史循环论相对主义,从而导致他“有好几个求助于意图性概念的地方在哲学上是不清楚的”。因此,在霍埃看来,“赫施的新意图论并没有产生出什么新的、正面的实际结果。相反,它有反面的实际结果。即,它能潜在地导致解释者固执地相信自己对文本看法的正确性而排斥其它的看法。”参见D. C.霍埃:《批评的循环——文史哲解释学》,兰金仁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36、37、43页。
    ②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7-68页。
    ①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52页。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6页。
    ①Gadamer,“The Relevance of the Beautiful”, in The Relevance of the Beautiful and Other Essays,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86. p.33.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77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64页。伽达默尔反对客体论解释学时期对作者地位的神化,认为文本总是要向人讲述某种东西,如果没有解释者的参与,那么文本对人来说就是无。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强调解释者在理解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因为在他看来这只不过是对作者中心论的简单反转,是一种“站不住脚的解释学虚无主义”。因此,当罗伯特耀斯从继续发展解释学理论的角度提出文本意义的实现不在于文本自身,而在于解释者或读者通过阅读实践而进行创造的接受美学理论时,伽达默尔批判性地指出,耀斯已经陷入了他本不愿意的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的边缘。需要注意的是,接受美学与解构论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的。前者虽然消解了作者或文本中心论,却走向了解释者或读者中心论;虽然追求不确定性,却又一步步由不确定性抵达确定性;承认文本意义的可理解性而认同理解的历史性;希冀通过主体对理解对象的解释而实现主客体的统一性。这些观点都是解构论所不能认同的。See Gadamer,“The Relevance of theBeautiful”, in The Relevance of the Beautiful and Other Essay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p.44.另可参见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40页、第177页脚注;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6-17页;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4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20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92页。
    ①T.德布尔:《从本质现象学到解释学现象学》,安延明译,载《哲学译丛》1991年第5期,第21页。
    ②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52、354页。
    ③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①任平:《创新时代的哲学探索:出场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0页。
    ②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①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47页。
    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二版序”第22页。
    ①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页。
    ①安东尼弗卢等:《西方哲学讲演录》,李超杰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60、60-61页。
    ②何卫平:《解释学之维——问题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47页。
    ③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01页。
    ①海德格尔:《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何卫平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19页。
    ②伽达默尔:《赞美理论——伽达默尔选集》,夏镇平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9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67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68页。
    ③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页。
    ④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06、332页。
    ①默罗阿德韦斯特法尔:《解释学、现象学与宗教哲学》,郝长墀、何卫平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109-110页。
    ②默罗阿德韦斯特法尔:《解释学、现象学与宗教哲学》,郝长墀、何卫平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③保罗利科:《诠释学与人文科学》,孔明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19页。
    ①任平:《广义认识论原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②任平:《广义认识论原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
    ①任平:《交往实践的哲学——全球化语境中的哲学视域》,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②任平:《广义认识论原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6页。
    ①理查德E.帕尔默:《诠释学》,潘德荣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84页。
    ②任平:《广义认识论原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7页。
    ①保罗利科:《哲学主要趋向》,李幼蒸、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0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8页。
    ①任平:《广义认识论的中心视界》,载《学习与探索》1993年第5期,第57页。
    ①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作为游戏、象征、节日的艺术》,张志扬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07页。
    ②任平:《论马克思主义出场学视域中的历史构境》,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14页。
    ③任平:《交往实践的哲学——全球化语境中的哲学视域》,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7、[澳]麦卡拉(McCullagh,C.B.):《历史的逻辑:把后现代主义引入视域》,张秀琴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德]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胡昌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德]得特勒夫霍尔斯特:《哈贝马斯传》,章国锋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10、[德]彼得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1、[德]狄尔泰:《精神科学引论》,艾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12、[德]狄尔泰:《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安延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德]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艾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14、[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5、[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6、[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7、[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李安东、段怀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8、[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19、[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20、[德]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1、[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2、[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3、[德]海德格尔:《形式显现的现象学》,孙周兴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4、[德]海德格尔:《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何卫平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5、[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26、[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7、[德]F. W.卡岑巴赫:《施莱尔马赫》,任立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8、[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29、[德]胡塞尔:《经验与判断——逻辑谱系学研究》,邓晓芒、张廷国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30、[德]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一卷),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31、[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2、[德]胡塞尔:《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3、[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4、[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5、[德]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6、[德]克劳斯黑尔德:《世界现象学》,倪梁康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37、[德]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38、[德]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39、[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40、[德]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41、[德]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张志扬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42、[德]伽达默尔:《美学与诗学:诠释学的实施》,吴建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43、[德]伽达默尔:《赞美理论》,夏镇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44、[德]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集》,严平编选,邓安庆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45、[德]伽达默尔:《哲学生涯》,陈春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6、[德]伽达默尔、[德]杜特:《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伽达默尔与杜特对谈录》,金惠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7、[德]伽达默尔、[法]德里达:《德法之争: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对话》,孙周兴、孙善春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8、[德]兰克:《历史上的各个时代》,杨培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9、[德]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顾静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50、[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靳希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51、[德]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卷),王炳文、燕宏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52、[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53、[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54、[德]乌多蒂茨:《伽达默尔》,朱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5、[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56、[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57、[法]保罗利科:《诠释学与人文科学》,孔明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8、[法]保罗利科:《哲学主要趋向》,李幼蒸、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59、[法]保罗利科:《解释的冲突》,莫伟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60、[法]德里达:《多重立场》,佘碧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61、[法]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62、[法]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张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63、[法]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4、[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65、[法]梅洛—庞蒂:《符号》,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66、[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67、[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2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8、[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4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70、[荷]约斯德穆尔:《有限性的悲剧——狄尔泰的生命释义学》,吕和应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
    71、[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72、[加]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何卫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73、[美]伯恩斯坦:《超越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郭小平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
    74、[美]大卫库尔珀:《纯粹现代性批判》,臧佩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75、[美]D. C.霍埃:《批评的循环——文史哲解释学》,兰金仁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6、[美]E. D.赫施:《解释的有效性》,王才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77、[美]鲁道夫马克瑞尔:《狄尔泰传——精神科学的哲学家》,李超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78、[美]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79、[美]理查德E.帕尔默:《诠释学》,潘德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80、[美]默罗阿德韦斯特法尔:《解释学、现象学与宗教哲学》,郝长墀、何卫平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81、[美]帕特里夏奥坦伯德约翰逊:《伽达默尔》,何卫平译,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82、[美]乔治娅沃恩克:《伽达默尔——诠释学、传统和理性》,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83、[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84、[美]肖恩加拉格尔:《解释学与教育》,张光陆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5、[美]约埃尔魏因斯海默:《哲学诠释学与文学理论》,郑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6、[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87、[日]高桥哲哉:《德里达:解构》,王欣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8、[日]丸山高司:《伽达默尔:视域融合》,刘文柱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9、[英]安东尼弗卢等:《西方哲学讲演录》,李超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90、[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1、[英]W. H.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2、[英]威廉姆奥斯维特:《哈贝马斯》,沈亚生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3、[意]安贝托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94、[意]安贝托艾柯:《符号学与语言哲学》,王天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95、戴茂堂:《超越自然主义——康德美学的现象学诠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6、邓晓芒:《实践唯物论新解:开出现象学之维》,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7、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8、邓友超:《教育解释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99、冯茁:《教育场域中的对话》,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0、高宣扬:《利科的反思诠释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1、韩震、孟鸣歧:《历史理解意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102、何平:《伽达默尔科学技术反思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03、何卫平:《解释学之维——问题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4、何卫平:《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105、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6、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107、洪汉鼎:《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8、洪汉鼎:《当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潮》,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109、金惠敏:《后现代性与辩证解释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0、李鲁宁:《伽达默尔美学思想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1、李鹏程:《胡塞尔传》,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12、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113、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114、潘德荣:《西方诠释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15、潘德荣、付长珍主编:《对话与和谐——伽达默尔诠释学思想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6、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7、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8、任平:《广义认识论原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19、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0、任平:《交往实践的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1、任平:《创新时代的哲学探索:出场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2、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3、孙丽君:《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美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24、涂成林:《现象学运动的历史使命》,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125、王峰:《意义诠释与未来时间维度:探索一种意义诠释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6、王金福:《马克思的哲学在理解中的命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解释学考察》,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7、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28、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29、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增补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0、严平:《走向解释学的真理》,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31、殷鼎:《理解的命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132、俞吾金:《实践诠释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3、章启群:《伽达默尔传》,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34、章启群:《意义的本体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135、张汝伦:《历史与实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6、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37、Demetrius Teigas, Knowledge and Hermeneutic Understanding: A Study of theHabermas-Gadamer Debate, Bucknell University Press,1995.
    138、Gadamer, The Relevance of the Beautiful and Other Essays, translated by NicholasWalk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139、Gadamer: Truth and Method, translation revised by Joel Weinsheimer and Donald G.Marshall, Sheed&Ward Ltd and the Continuum Publishing Group,2004.
    140、James Risser, Hermeneutics and the Voice of the Other: Re-reading Gadamer’s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7.
    141、Joel C. Weinsheimer, Gadamer’s Hermeneutics: A reading of Truth and Method, YaleUniversity Press,1985.
    142、Jürgen Habermas: On the Logic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ed by Shierry WeberNicholsen and Jerry A. Stark, The MIT Press,1988.
    143、Paul Ricoeur: The Rule of Metaphor: Multi-Disciplinary Studies of the Creation ofMeaning in Language, translated by Robert Czerny with Kathleen McLaughlin andJohn Costell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77.
    1、[德]阿佩尔:《解释—理解争论的历史回顾》,王龙译,载《哲学译丛》,1987年第6期。
    2、[德]哈贝马斯:《评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一书》,郭官义译,载《哲学译丛》,1986年第3期。
    3、[法]雅克德里达:《延异》,汪民安译,载《外国文学》,2000年第1期。
    4、[荷]T.德布尔:《从本质现象学到解释学现象学》,安延明译,载《哲学译丛》,1991年第5期。
    5、[美]B. G.张:《海德格尔的解释学与德里达的解构学》,江振华译,载《哲学译丛》,1990年第3期。
    6、[美]E.贝勒:《解构学与解释学:德里达和伽达默尔论本文与诠释》,李庆全译,载《哲学译丛》,1989年第2期。
    7、[美]Jr. E.布洛克:《激进解释学批判》,孔明安译,载《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第7期。
    8、[美]理查德E.帕尔默:《解释学》,孟庆时译,载《哲学译丛》,1985年第3期。
    9、[美]M.德维尔诺:《艺术能拯救我们吗?——关于伽达默尔的沉思》,吴伯凡译,载《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10、[匈]M.费赫:《现象学、解释学、生命哲学》,朱松峰译,载《世界哲学》,2005年第3期。
    11、[英]N.戴维:《鲍姆加登的美学:一个后伽达默尔的反思》,扬歌译,载《哲学译丛》,1990年第4期。
    12、陈海飞:《论理解——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解释学重建》,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13、邓安庆:《评伽达默尔艺术真理中的相对性》,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6期。
    14、邓晓芒:《关于美和艺术的本质的现象学思考》,载《哲学研究》,1986年第8期。
    15、付德军:《理解生命——狄尔泰生命解释学探微》,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16、龚群:《哲学诠释学的方法论问题——哈贝马斯与伽达默尔之争》,载《哲学动态》,2001年第2期。
    17、金元浦:《解释学文艺美学的意义观》,载《浙江学刊》,1998年第6期。
    18、李鲁宁:《以作品存在为核心的美学——伽达默尔艺术理论的基本框架》,载《求是学刊》,2001年第5期。
    19、倪梁康:《历史现象学与历史主义》,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0、陆月宏:《伽达默尔对意识形态批判者的批判》,载《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21、潘德荣:《理解、解释与实践》,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22、覃世艳:《后现代主义解释学批判》,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3、任平:《出场与差异: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路径的哲学反思》,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24、任平:《论恩格斯理解哲学革命的出场学视域——120年后对<费尔巴哈论>叙事方式的新解读》,载《学术研究》,2006年第7期。
    25、任平:《广义认识论的中心视界》,载《学习与探索》,1993年第5期。
    26、任平:《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出场学视域》,载《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27、任平:《论马克思主义出场学视域中的历史构境》,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28、宋阳:《伽达默尔诗思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29、汪楚雄:《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载《世界文化》,2005年第1期。
    30、王金福:《什么是文本的“意义”?——对一种文本意义观的批评》,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31、王金福:《论理解与文本意义的关系——解释学基本问题探讨》,载《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2期。
    32、王金福、王瑞东:《关于理解的“真理性”的几个问题》,载《东岳论丛》,2010年第10期。
    33、王文东:《理解的共识何以可能》,载《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34、杨生平:《索绪尔的语言学与德里达的哲学变革》,载《哲学研究》,2006年第11期。
    35、张汝伦:《论海德格尔哲学的起点》,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6、张秀华:《时间视域与历史视域的融合——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哲学的回应》,载《江海学刊》,2012年第3期。
    37、张震:《理解的真理及其限度——西方现代诠释学的艺术哲学向度的考察与批判》,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8、周国平:《伽达默尔:作为世界经验的理解和语言》,载《哲学研究》,1995年第8期。
    39、庄友刚:《“理解”与“认识”——论解释学与认识论研究对象的区别》,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40、邹诗鹏:《解释学史学观批判》,载《学术月刊》,2008年第1、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