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记号的迷思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查尔斯·詹克斯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后现代建筑与文化的坚定鼓吹者,至今仍有持久而广泛的影响力。无论是受到批评还是肯定,能够产生这样让人绕不过去的学术与社会影响,跟他的全方位、长时段的努力有关,尤其来自他良好的政治美学出发点,即将建筑规定为一种公共艺术,以此区别于绘画、音乐等其他较为纯粹的形式。
     面对现代建筑逐渐沦落到单调、枯燥和缺乏交流性的窘境,通过符号学方法,詹克斯主张设计应回到强调建筑记号的惯例意义,把建筑从少数精英的秘传口诀中拯救出来,让普通人都能参与建筑的交流过程。但是,詹克斯既没能认识到建筑词汇学的粗浅,又没能建立起有足够说服力的建筑音位学。这种不稳固的理论基础,很难抵挡随后专业建筑理论家对此类“记号的迷思”的攻击。
     从勒·柯布西耶到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詹克斯将这些现代建筑史学家的历史书写,视为根据不同价值取向塑形而成的“神话”,但这却无法阻止他自己建构一种基于复数、流动世界观的现代建筑史迷思。在崇拜英雄主义的同时,詹克斯又陷入消费民主和享乐主义的幻想。政治上过不过硬,是他衡量现代建筑师的核心标准之一。这和着重考察当代英美流行文化之伦理要素的做法一起,证明了詹克斯的公共知识分子底色。但事实证明,詹克斯对虚拟空间解放性的期待,又是一种幻想。
     继承导师雷纳·班纳姆“即时史”的理论特色和波普建筑群体“瞬间村”、“即时城市”的美感倾向,詹克斯擅长迅速捕捉现象并形成结论。遗憾的是,这导致他对晚期现代建筑、后现代建筑和新现代建筑本质特征把握的不确切,虽然他对这三者的区分极富启发性。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也体现在他将其共和倾向的政治理想,简单平移到设计领域中,主张一种专案化设计方法的举动上。浓厚的政治色彩,迫使该方法自己最终驶离艺术的轨道。早年的英语文学训练经历,保证了詹克斯表面上的流畅文风,也致使他难以深入探讨上述三场建筑运动的初衷。
     用一种文化研究的方法,詹克斯企图用现代眼光重新审视中国古典园林的意义。但是,他终未能突破中国古典美学的固有思维,没能批判隐逸文化的内在难题。在对库尔哈斯新址大楼设计方案的鼓吹活动中,詹克斯展示了一种良好的而非邪恶的批评家寻租活动。不过,他未能深入发掘大都市匿名性与现代主体性建构之间的内在关联。复杂性科学,既是詹克斯重新解释新现代建筑的理论材料,又成为他给自己的苏格兰园林及雕塑设计作辩护的基础。然而,詹克斯不仅误解了复杂性科学,更坠入一种追随新兴科学假设的新宿命论之中。
     来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乌托邦政治热情,造成詹克斯建筑研究的一个重要悖论:他希望用替代建筑本身的、间接性的记号实现直接的革命。因此,有必要重新回到以建成环境为代表的建筑本身,注重建筑对人公共与民主意识的缓慢培养作用,用直接性的建筑本身实现间接的革命。
Charles Jencks is a firm advocator of post-modern architecuture and culture since 1960s, and his influence is still lasting and widespread. Nomatter being criticised or approved, this academic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which is sort of compulsory for contemporary schoolars has relationship with his omnibearing and long time efforts, especially with his good starting point of political aesthetics, that is, to formulate architecture as a public art,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purer forms, such as painting or music.
     Being Confronted with the plight of modern architecture gradually degrading into monotony, baldness and lacking of communication, by adopting semiotics, Jencks insists that design should come back to emphasizing the conventional meaning of architecture to rescure architecture from esoteric discourses of a minority of elite and make ordinary people could participate in the communicational process of architecture. Nevertheless, Jencks neither realizes the shallowness of architectural lexics, nor builds a convictive enough architectural phonology. So the slippery theoretical foundation can't withstand subsequent attacks to the "myth of sign" of this kind from professional architectural theorists.
     From Le Corbusier to Christian Norberg-Schulz, Jencks treats historical writings of these historian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as "myths" shaped according to diverse value orientations. But this can't prevent himself from constructing a myth of the 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 based on pluralistic and flowing outlook. While adoring heroism, Jencks falls into the fancy of consumer democracy and hedonism as well. Whether or not one's political caliber is qualified is one of his central standards for elvaluating modern architects. Along with emphasizing inspection of the moral elements of contemporary Anglo-American popular culture, this testifies Jencks's true nature of public intellectual. However, it turns out that the anticipation of Jencks for the liberating potentials of virtual space is another fancy.
     Inheriting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 of his tutor Reyner Banham's "instant history" and the aesthetic tendency of Pop architectural groups's "moment village" or "instant city", Jencks is good at capturing phenomenons then forming conclusions. It is a pity that this leads to that his grasp of substantive characteristics of late-modern, post-modern and neo-modern architecture is not so exact, although his differentiation of these three is highly instructive. This kind of being anxious for success is also expressed in the simple translation of his political ideas of the republican tendency to design area in order to argue for a adhocism design method. Heavy with political overtones, it drives itself away from the orbit of art at last. The training experience of english literature in early years not only guarantees Jencks's externally fluent style of writing, but also leads to that he has difficulty in going deep into original intentions of those movements above.
     With a cultural study method, Jencks attempts to examine meanings of Chinese gardens in modern attitude. But he fails in breaking through inherent thoughts of Chinese aesthetics and in criticizing inner problems of hermit culture. In the advocacy for Rem Koolhass's plan for CCTV, Jencks shows a good, not evil, rent-seeking activity of critic. However, he can't go deep into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onymity of metropolis and the constructing of modern subjectivity. Science of complexity is both Jencks's theoretical materials of reinterpreting neo-modern architecture and the foundation of arguing for his Scottish garden and sculpture design works. Whereas, Jencks not only misunderstands science of complexity, but also falls into a new determinism of pursuiting the new scientific hypothesis.
     The Utopian political passion from 1960s leads to a significant paradox in Jencks's architectural research:he hopes to realize the immediate revolution by means of indirect signs which substitute architecture itself.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me back to architecture itself represented by the built environment, emphasize the gradual cultivation of people's public and democratic awareness from architecture, and realize the indirect revolution by way of immediate architecture.
引文
①[美]曼斯菲尔德著:《男性气概》,刘玮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265页。
    ②如果把法国哲学家巴什拉的《空间的诗学》称之为“诗歌建筑学”的话,那么,也许还存在着“小说建筑学”、“戏剧建筑学”,乃至“元建筑学”。但是,解构派的“元建筑学”只能沦为解构的工具,我们更需要能够滋养个体人生与群体信念的具体建筑学,正如本文“结论”部分设想的那样。
    ①奈仁:《为什么发生?》,[法]夸特罗其、奈仁著、赵刚译《法国1968》,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34页。
    ②“迷思”是英文myth的汉语音译,比“神话”的译法更有批判性。
    ③[法]鲍赞巴克、索莱尔斯著:《观看,书写:建筑与文学的对话》,姜丹丹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5页。
    ①[日]富久让著:《勒·柯布西耶的住宅空间构成》,刘京梁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198页。
    ②[法]笛卡尔著:《谈谈方法》,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1-12页。
    ③[日]藤森照信著:《日本近代建筑》,黄俊铭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13页。
    ④[德]葛罗培著:《整体建筑总论》,汉宝德译,台隆书店,1984年,第59页。
    ①[德]葛罗培著:《新建筑与包豪斯》,王锦堂译,台隆书店,1984年,第14页。
    ②[德]韦尔施著:《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27页。
    ③[日]原口秀昭著:《路易斯·Ⅰ·康的空间构成》,徐苏宁、吕飞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14页。
    ④“标准化”是穆特修斯Herman Muthesius的说法,([英]佩夫斯纳著:《现代建筑与设计的源泉》,殷凌云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71页)。“响应原普鲁士贸易局工艺美术部主任赫尔曼·穆特修斯的倡导,德国建筑家们在慕尼黑成立了‘德意志制造联盟’……在组织内部也存在着‘主张推进机械化与规格化的派系’(穆特修斯)与‘始终希望尊重艺术性的派系’(凡·德·威尔德)这两大激烈对立的派系”,([日]矢代梓著:《二十世纪思想史年表》,叶娉译,学林出版社,2009年,第46-47页)。埃科为艺术形式辩护的时候,并没打算走入极端形式主义:“如果艺术可以选择它所希望随时涉及的对象的话,那就再一次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即唯一有价值的内容是这样一种方式,在这种方式中,人与世界发生关系,人在这一方式中以形式模式解决他在结构层面上的立场这一问题。其余的一切在时间上或迟或早都会发生,但只有在形式结构的调节之下才会发生——从其外表看,这样的形式结构是对任何形式主义的否定”,([意]艾柯著:《开放的作品》,刘儒庭译,新星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序,第13页)。
    ⑤ Genius locii又译“地灵”。日本学者铃木博之将Genius locii与作为英国地方志风景画Topographical ·view后裔的townscape联系起来考虑,“土地自身所持有的力量被意识,这时候面前出现的是Genius locii的概念”[日]铃木博之著:《建筑的七个力》,李强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26页。
    ⑤库哈斯:《都市化怎么啦?》,[美]詹克斯、克罗普夫编著,周玉鹏等译《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324页。
    ⑦ Bill Risebero,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Cambridge:The MIT Press,1983, p.230.
    ①《在机械复制时代中的建筑作品》,[西]德索拉-莫拉莱斯著、施植明译《差异》,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第162-163页。
    ②[法]勒菲弗著:《空间与政治》(第二版),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页。
    ③[美]雅各比著:《最后的知识分子》,洪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9页。
    ④[加拿大]雅各布斯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342页。
    ⑤[美]李布斯金著:《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吴家恒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1页。
    ⑥李布斯金是纽约世贸中心重建项目的总体规划师。在这个项目中,除了对自由女神像的象征性引用之外,他还打算保留原双子楼倒塌后留下的深坑,或“挖掘”(解构派建筑师埃森曼常用的修辞策略之一),作为某种对9·11的缺席式纪念。实际上,这种强调断裂的纪念方式,很可能给西方否认历史的右翼势力提供方便:正如在纳粹集中营一事上,他们会说,难道暗示叙事之不可能的“缺席”,不就等于从没发生过吗? 爱尔兰学者卡尼曾转述过劳伦斯·兰格(Lawrence Langer)的类似想法,“真正的口头证词是中断的而不是连贯的,它标志着一个无法再现的缺场,是死去的,是不可能用讲述故事来复活或恢复的”。对此,卡尼反驳说,“再怎么被截短,不连贯或解构,毕竟还是个故事”。[爱尔兰]卡尼著:《故事离真实有多远》,王广州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8页。
    ①《作为人文主义一门学科的艺术史》,[美]潘诺夫斯基著、傅志强译《视觉艺术的含义》,辽宁人民出版社,]987年,第16页。
    ②[美]布拉克著:《赖特与凡德罗》,张春旺译,台隆书店,1983年,第108页。
    ③塔夫里:《建筑和乌托邦》,[美]詹克斯、克罗普夫编著,周玉鹏等译《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259页。
    ④索绪尔让语言学从属于符号学,巴尔特让符号学从属于语言学。
    ①[美]沃尔夫著:《从包豪斯到现在》,关肇邺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87页。
    ②[古罗马]爱比克泰德著:《哲学谈话录》,吴欲波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4页。
    ③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70页。
    ④转引自沈语冰:《北欧电影哲人:英格玛·伯格曼》,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页。
    ⑤[奥]弗洛伊德著:《图腾与禁忌》,赵立玮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8页。
    ①[美]贝斯特、科尔纳著:《后现代转向》,陈刚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7页。
    ②[美]弗兰姆普敦著:《20世纪建筑学的演变:一个概要陈述》,张钦楠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143-144页。
    ③[德]兰普尼亚尼主编:《哈特耶20世纪建筑百科辞典》(第三版),楚新地、邓庆尧译,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305-306页。
    ④[英]伊格尔顿著:《理论之后》,商正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66页。
    ⑤[英]麦克盖根著:《文化民粹主义》,桂万先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48页。
    ⑥王逢振:《交锋:21位著名批评家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①同上,第205页。
    ②[美]沃尔夫:《霍皮建筑术语中的语言学因素》,[美]沃尔夫著,高一虹等译《论语言、思维和现实:沃尔夫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00页。
    ③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3页。
    ④[法]列维-斯特劳斯:《语言学和人类学中的结构分析》,[法]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① Ibid.
    ②Ibid,p.18.
    ③ Ibid.
    ④[美]特雷西著:《诠释学·宗教·希望》,冯川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79页。
    ⑤ "Semiology and Architecture", op. cit., pp.18-20.
    ①Ibid, p.25.
    ②[美]詹克斯著:《晚期现代建筑及其他》,刘亚芬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第181页。
    ③ Charles Jencks, "The Architectural Sign". Signs, Symbols and Architecture, Geoffrey Broadbent, Richard Bunt & Charles Jencks eds..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80, p.72.
    ④在《建筑记号》一文中,詹克斯认为这“十五”种代码分别是五种美学代码、七种表达代码和三种内容代码。考虑到“一个领域,即美学记号,不符合我们的类型学,因为美学记号同时既是表达也是内容,说
    ①[法]巴尔特:《法兰西学院就职讲演》,[法]巴尔特著,李幼蒸译《写作的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2页。
    ②"The Architectural Sign",op.cit.,p.73.
    ③Ibid,p.74.
    ④Ibid,p.76.
    ①Ibid.
    ②[法]阿尔诺、朗斯洛著:《普遍唯理语法》,张学斌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3-24页。
    ③ "The Architectural Sign", op. cit., p.76.
    ④ Ibid.
    ⑤ Ibid,p.77.
    ⑥ Ibid, p.79.
    ⑦ Ibid.
    ⑧Ibid, p.80.
    ⑨Ibid.
    ①类比思维模式广泛存在于语言学研究之中。皮亚杰发现,索绪尔的共时性结构主义“从经济学上得到了一部分启发。在他那个时代,经济学主要着重在平衡规律的研究(继瓦尔拉[Walras]之后是帕累托[Pareto]),而且事实上在经济领域里,危机能够引起一个与价值历史无关的价值的完全大改变(1968年的烟草价格取决于当时市场的互相作用,而不取决于1939年或1914年的价格)”,([瑞士]皮亚杰著:《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65页)。布龙菲尔德曾举过一个美国的有趣例子。“最近几个世代里,城市的兴起导致房屋和住宅的买卖十分活跃,郊区土地‘发展’为住宅区,建筑事业带有投机性质。同时,从事这类营业的人们威信增高,以至时式风尚从他们转移到职工,一般职工在语言上富于模仿性,但是人口占有压倒的多数,也转移到‘受过教育’的人,他们也算是享有领导特权的人。于是投机的建筑商人学会了钻空子,利用料想中的雇主的每一个弱点,包括多愁善感的情绪;他使用的言语形式,内容可以转移听者的好尚。在许多说话的场合,house(房屋)是毫无色彩的,home(家)却是个富于感情的词”于是,Smith has a lovely house:Smith has a lovely home=a lovely new eight-room house:x,通过语言学的类比手法,商人得到了x=a lovely new eight-room home这么一来,就算是没人住过的house,也因沾上了home的温馨而好卖。这就显示出类比神奇的实用功效,([美]布龙菲尔德著:《语言论》,袁家骅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45页)。
    ② "The Architectural Sign", op. cit., pp.95-96.
    ③ Ibid, p.96.
    ④ Ibid.
    ⑤[英]奥斯汀:《完成行为式表达》,杨音莱译,[美]马蒂尼奇编《语言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219页。
    ⑥ "The Architectural Sign", op. cit., p.96.
    ①Ibid,p.99.
    ②Ibid,p.100.
    ③Ibid.
    ④Ibid.
    ⑤Ibid,p.101.
    ⑥Ibid.
    ①中国学者岑麟祥说,美国音位学家所谓的“音高音位”(pitch phoneme)、“音强音位”(stress phoneme)、“音长音位”(length phoneme)和“接合音位”(juncture phoneme),总称为“超音段音位”(supra segmental phonemes)。在它们属于真正音位这个问题上,并没得到学者们的普遍认可。岑麟祥:《普通语言学人物志》,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年版,第151-152页。
    ② "The Architectural Sign", op. cit.,p.101.
    ③ Ibid, p.80.卡勒说,“只有当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问世之后,人们对连锁关系和选择关系的关注才稍有减退。其实,即便在乔姆斯基的理论中,问题也不过转换了一个角度而己;各种各样的选择关系仍然存在,它们是句法规则运转的层面,也是句法规则有效运转所必须的层面。如果将索绪尔的连锁关系扩展到句法的话,我们会发现,乔姆斯基的句法规则体现的正是这种连锁关系”,([英]卡勒著:《索绪尔》,宋珉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第80页)。索绪尔作为现代语言学的鼻祖,具有持久的经典价值。
    ① "The Architectural Sign'", op. cit., p.80.
    ②詹克斯曾明确表示自己在指示index、标志icon和象征symbol这三个术语的惯用法上追随皮尔士,不追随索绪尔的信号signal(类似于皮尔士的指示)、象征symbol(标志)和记号sign(象征)。Charles Jencks, "Rhetoric and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Quarterly, London,4,3, Summer 1972, p.17.
    ③ "The Architectural Sign", op. cit., p.80.
    ④所谓“复合记号”,根据詹克斯《修辞学与建筑》一文,“在现代运动之中,有许多复合记号或复杂表达的实例,没有任何地方比就新艺术运动而言更是如此”。Rhetoric and Architecture", op. cit., p.13.
    ⑤ "The Architectural Sign", op. cit., pp.102-103.
    ⑥ Ibid, p.103.
    ⑦ Ibid.
    ⑧ Charles Jencks, "A Semantic Analysis of Stirling's Olivetti Centre Wing", Signs, Symbols and Architecture, op. cit.,p.239.
    ① "The Architectural Sign", op. cit., p.103.
    ② Ibid, pp.103-104.
    ③ Ibid, p.105.
    ④ Ibid.
    ⑤ Ibid.
    ⑥ Ibid.
    ①[丹]拉斯穆生著:《城镇与建筑》,宋伯钦译,台隆书店,1984年,第189页。
    ①[美]法兰克福著:《论真实》,孙涤、郑荣清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41页。
    ②同上,第81页。
    ③ "The Architectural Sign", op. cit., p.105.
    ④ Ibid,p.107.
    ⑤ Ibid.
    ③叶姆斯列夫的双面单位体,有一个关键性理论步骤,“符号的内容形式能够将该事物纳入内容实体”。[丹]叶姆斯列夫著:《叶姆斯列夫语符学文集》,程琪龙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75页。
    ⑦ "The Architectural Sign", op. cit., p.81.
    ①Ibid,pp.81-82.
    ②Ibid,p.82.
    ①汪民安:《谁是罗兰·巴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133页。
    ③"The Architectural Sign",op.cit.,p.83.
    ②可能类似于法国学者托多罗夫的“参照物”。他说,“我们可以把对理据性的研究按顺序分成三个阶段:1.抽象言语(现在的)到形象言语;2.从形象言语到象声词;3.从象声词到手势语。这种渐进的基础就是参 照物在符号中出现的程度”。[法]托多罗夫著:《象征理论》,王国卿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90页。
    ① "The Architectural Sign", op. cit., p.81.
    ② Ibid, p.84.
    ③[美]詹克斯著:《后现代建筑语言》,李大夏摘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第4-5页。
    ④ "The Architectural Sign", op. cit.,p.85.
    ⑤ Ibid, p.86.
    ①Ibid,p.107.
    ②Ibid, p.108.
    ③Ibid,p.109.
    ④Ibid,pp.109-110.
    ③ Ibid, p.110.
    ②柯勒律治说,“我所谓的‘想象’,或者是第一性的,或者是第二性的。我认为第一性的想象是一种有生命的力量和人类感知的根本媒介。是在有限的大脑中对无限‘我是’的外在创造的重复”。与此相关,“第二性想象就是康德所谓的理性思维(reason)"。看来,这种想象力强调主客体的沟通。转引自南宫梅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谈柯勒律治的想象理论》,《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79、80页。
    ③埃科就说过,“隐喻是一种认识的工具,这种认识是增加性的而不是替代性的”。[意]埃科著:《符号学与语言哲学》,王天清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72页。
    ④ "The Architectural Sign", op. cit., p.94.
    ⑤ Ibid.
    ⑥“法国十九世纪末的工艺美术之所以被称为‘新艺术’,是源自宾商店的店名。’Samuel Bing于1895年开办“新艺术”商店,里边有比亚兹莱、加莱、蒂凡尼、麦金托什等人的作品。[日]矢代梓著:《二十世纪思想史年表》,叶娉译,学林出版社,2009年,第35页。
    ⑦ "The Architectural Sign", op. cit., p.111.
    ⑧[法]德里达著:《论精神》,朱刚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59页。
    ① "The Architectural Sign", op. cit., p.111.
    ② Ibid, pp.112-113.
    ③Ibid, p.116.
    ④[英]伊格尔顿著:《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2页。
    ①[法]巴尔特:《索绪尔、记号和民主》,前引书《符号学历险》,第161页。
    ②同上,第164页。
    ③本文中的“左派”,大体指针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判立场。以美国为例,其左派史纷繁复杂。美国学者理查德·罗蒂的基本倾向值得参考——既反对缺乏现实建设性的理论空谈,认为“哲学化而后进入政治领域的徒劳努力表明左派对国家的问题从行动主义立场撤退到了只搞理论的旁观立场”;又理解左派人士的“良苦”用心,强调“只要我们拥有一个积极的政治左派,我们就还有机会去塑造美国的形象,使其成为惠特曼和杜威梦想中的美国”,([美]罗蒂著:《筑就我们的国家》,黄宗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69,78页)。但是,西方左派与中国本土左派之间是否具有同等的社会价值,仍值得反思。
    ①吴焕加:《20世纪西方建筑史》,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91-292页。
    ②张利:《从CAAD到Cyberspace》,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页。
    ③沈语冰:《20世纪艺术批评》,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32页。
    ④[德]哈贝马斯著:《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45页。
    ①沈语冰讲座:《现代主义的另一种视角》,2010年10月4日下午于浙大西溪教学主楼426。
    ②程悦著:《建筑语言的困惑与元语言——从建筑的语言学到语言的建筑学》,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国家图书馆收藏,未出版,第34页。
    ①[英]罗斯著:《后现代与后工业》,张月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72页。
    ②塞涅卡:《美狄亚》,[古罗马]塞涅卡著、包利民等译《强者的温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37页。
    ③ Daniel Barbiero, "Rereading the Classics", Diacritics,1990:Summer, p.49.
    ④ Linda Hutcheon, "The Politics of Postmodernism:Parody and History", Cultural Critique,1986-1987:Winter, p.197.
    ⑤ Ibid, pp.180-181
    ⑥文本透明性不同于建筑透明性。就前者而言,缺乏自主性的文本被称之为透明的文本;就后者而言,尤其在美国建筑理论家罗和斯拉茨基眼中,与其说意味着物质材料的物理透明性,不如说强调多重网格的穿插与重叠,或来自“空间层化系统”,([美]罗、斯拉茨基著:《透明性》,金秋野、王又佳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40页)。
    ① "The Politics of Postmodernism:Parody and History'", op. cit., p.199.
    ②[加]哈琴著:《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李扬、李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2页。
    ③同上,第49页。
    ④ Paolo Portoghesi, "What is the Postmodern?", Charles Jencks ed.,The Post-Modern Reader, London:Academy Editions,1992, p.211.
    ⑤ Ibid.
    ① Jugen Habermas, "Modern and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John Forester ed., Critical Theory and Public Life, Cambridge:MIT Press,1985, p.329.
    ② Heinrich Klotz,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The Post-Modern Reader, op. cit., p.244.
    ③ Ibid, p.243.
    ① Ibid, p.241.
    ② Gulru Necipoglu, "'Signs, Symbols and Architecture', Geoffrey Broadbent; Richard Bunt; Charles Jencks, (Book Review)",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ians, Oct 1981, p.259.
    ③ Rosemarie Bletter,'"Meaning in Architecture', Charles Jencks; George Baird (Book Review)",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ians, May 1971, p.178.
    ④ John Greenwood, "Review Essay",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1990; Summer, p.53.
    ①《密斯与极少主义》,[西]德索拉-莫拉莱斯著,施植明译《差异》,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第57页。
    ⑥同上,第57-58页。
    ①[联邦德国]施太格缪勒著:《当代哲学主流》(上卷),王炳文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94页。
    ②《查尔斯·詹克斯与建筑学新范式》,[美]萨林加罗斯著,李春青等译《反建筑与解构主义新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51页。
    ③同上,第43页。
    ④[英]柏林著:《俄国思想家》,彭淮栋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6-27页。
    ⑤ Barry Newton,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Jumping Universe", Charles Jencks (Book Review), Structurist, 1995/1996, p.126.
    ①[德]桑巴特著:《奢侈与资本主义》,王燕平、侯小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62页。
    ②[美]凡勃仑著:《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190页。
    ③[美]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95-396页。
    ①根据中国学者郭华榕的整理,“国际上,人们将无政府主义分成四个流派:1.个人主义的,如斯蒂纳;2.互助主义的,如蒲鲁东;3.集体主义的与‘反共产主义的’,如巴枯宁;4.‘共产主义的无政府主义’,如雷克吕、格拉弗、克鲁泡特金”。郭华榕:《法国政治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31页。
    ②[法]勒菲弗著:《空间与政治》(第二版),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00页。
    ③美国学者希利斯·米勒提过,所谓“发明”,“不是编造、编织的意思,而是其另一个更古老的意义:找到、遇到”。[美]米勒著:《文学死了吗》,秦立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7页。
    ④徐岱:《艺术新概念——消费时代的人文关怀》,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⑤同上,第27页。
    ⑥同上,第28-29页。
    ⑦语出徐岱2009年12月11日黄昏时分于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工商楼200的讲课内容。
    ①[美]贝里著:《奢侈的概念》,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②[古罗马]爱比克泰德著:《哲学谈话录》,吴欲波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67页。
    ③[法]勒菲弗著:《空间与政治》(第二版),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页。
    ④《作为人文主义一门学科的艺术史》,[美]潘诺夫斯基著、傅志强译《视觉艺术的含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页。
    ⑤[古希腊]柏拉图著:《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63页。
    ⑥胡志毅:《世界艺术史·建筑卷》,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⑦[英]斯克鲁顿著:《建筑美学》,刘先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14页。
    ⑧同上。
    ①[希腊]安东尼亚德斯著:《建筑诗学》,周玉鹏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30页。
    ②同上,第31页。
    ③[美]拉普卜特著:《建成环境的意义》,黄兰古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25页。
    ④[美]拉普卜特著:《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常青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72页。
    ⑤[美]拉普卜特著:《宅形与文化》,常青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59页。
    ⑥卡瓦菲斯:《城市》,[希腊]卡瓦菲斯著、黄灿然译《卡瓦菲斯诗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2页。
    ⑦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542页。
    ①[古罗马]爱比克泰德著:《哲学谈话录》,吴欲波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16页。
    ②[日]限研吾著:《负建筑》,计丽屏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9页。
    ①[美]希尔德布兰德著:《建筑愉悦的起源》,马琴、万志斌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98页。
    ②[美]艾布拉姆斯著:《文学术语词典》,吴松江等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43页。
    ③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4页。
    ④[法]李维斯陀著:《神话与意义》,杨德睿译,麦田出版,2001年,第67页。
    ①[美]萨林加罗斯著,李春青等译《反建筑与解构主义新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170页。
    ②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4页。
    ③[古希腊]恩披里克著:《悬搁判断与心灵宁静》,包利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54页。
    ④透视主义(perspectivism)“强调每个人都通过自己这一视角来观看世界,在此意义上,可看作一种绝对的主观主义”,([美]福格林著:《行走于理性的钢丝上:理性动物的不确定生活》,陈蓉霞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81页)。本雅明说过,“奥斯曼的城市理想是长长的街道呈现出种种远景透视”,([德]本雅明著:《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95页)。
    ⑤林达编著:《像自由一样美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58页。
    ①中国学者陈平专门提过建筑史的写作方法,根据他的研究,因为“重道轻器”的传统,中国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才有了梁思成根据风格史研究法写作的《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而西方的建筑史写作,则从瓦萨里传记体的《名人传》,经十九世纪德国学者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十九世纪下半叶知觉心理学的参与以及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弗兰克尔的视觉分析,到二十世纪克劳泰默尔的精神图像学、佩夫斯纳的热心倡导,直至花样繁多的社会学等研究法。陈平:《外国建筑史:从远古到19世纪》,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导论,第5-8页。
    ②《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法]萨特著、艾珉选编《萨特读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651页。美国学者伊森·克莱因伯格指出,“海德格尔写作《人本主义书信》主要是为了同萨特在其已出版的讲座稿《存在主义是一种人本主义》中发展出来的一种存在主义的粗糙变种保持距离。这封信同样反映了海德格尔自己的思想重心在《存在与时间》出版后发生了多大的转变。人们通常称这一转变为海德格尔的‘转向’,更准确地说是海德格尔的‘语言转向’”。克莱因伯格还提到德里达《论精神》一书对该“转向”的重视。[美]克莱因伯格著:《存在的一代:海德格尔哲学在法国1927-1961》,陈颖译,新星出版社,2010年,第252页。
    ③[美]怀特著:《街角社会》,黄育馥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463页。
    ④[加拿大]雅各布斯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296页。
    ①法国文学理论家巴尔特的“神话”,“不是指‘古典的’神话学,而是指一个社会构造出来以维持和证实自身的存在的各种意象和信仰的复杂系统:即它的‘意义’系统的结构”,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强调“‘野蛮人’思维的本质在其神话的结构中以及在其语言的结构中显露出来”。[英]霍克斯著:《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35页。
    ② Charles Jencks, "History as Myth", Meaning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265.
    ③ Ibid, p.250.
    ④ Ibid.
    ⑤ Ibid.
    ②[美]芒福德著:《城市文化》,宋俊岭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177页。
    ①[美]芒福德著:《技术与文明》,陈允明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265页。
    ②[英]霍华德著:《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9页。
    ③[美]芒福德著:《城市文化》,宋俊岭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432页。
    ④吴焕加:《20世纪西方建筑史》,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34页。
    ⑤Heroic Period是史密森夫妇1965年12月在《建筑设计》杂志上首度提出的。
    ⑥"History as Myth", op. cit., p.251.
    ⑦Ibid.
    ①[英]贡布里希著:《艺术发展史》,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310页。
    ②[美]雅代尔:《身体运动》,[美]布鲁姆、摩尔著:《身体,记忆与建筑》,成朝晖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81,91页。
    ③[英]佩夫斯纳著:《现代设计的先驱》,王申祜、王晓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74页。
    ④同上,第77页。
    ⑤同上,第154页。 ①"History as Myth",op.cit,p.252.
    ②Ibid.
    ③Ibid.
    ④Ibid.
    ⑤Ibid,p.253.
    ⑥Ibid.
    ① Ibid, p.259.
    ①[英]班纳姆著:《第一机械时代的理论与设计》,丁亚雷、张筱膺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导言,第1-5页。
    ③ "History as Myth", op. cit., p.260.
    ④ Ibid.
    ②沈理源编译:《西洋建筑史》,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①[美]夏普著:《20世纪世界建筑》,胡正凡、林玉莲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②[法]杜歇著:《风格的特征》,司徒双、完永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引言,第1页。
    ③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④同上,第7页。
    ⑤同上,第302页。
    ①《避暑山庄和甘泉宫》,李零:《花间一壶酒》,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页。
    ②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08页。
    ③"History as Myth",op.cit.,p.260.
    ④Sibyl Moholy-Nagy是匈牙利籍包豪斯艺术家Laszl6 Moholy-Nagy的第二任妻子,还是Moholy-Nagy: Experment in Totality一书的作者。在卡普兰的解构主义传记写作中,拉兹洛已经成为某种难以捉摸之物。据说理由在于,“本研究的理论防御骨架拒绝幼稚的历史再现观。相反,本研究要对签名表演的间隙和交叉点中,在签名的偶然/必然的相遇的非决定性中构建和展示对历史再现的解读。这种双重表现图解式展示了一个固定的传记身份所具有的危险。的确,这样的双重表现迫使读者遭遇应用于生平写作的、偶然与必然的纠缠。”[美]卡普兰著:《拉兹洛·莫霍利-纳吉》,陆汉臻等译,浙江摄影出版社,2010年,第9页。
    ⑤"History as Myth",op.cit.,pp.260-261.
    ①Ibid,p.261.
    ②Ibid.p.264.
    ③Ibid.
    ④Ibid,p.265.
    ⑤Ibid.
    ①《个性的作用》,[英]罗素著、储智勇译《权威与个人》,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8页。
    ①“拉丁语articulus的意思是‘肢体、部分,一连串事物的小区分’。就言语活动来说,articulation(分节)可以指把语链分成音节,也可以指把意链分成意义单位;德语的gegliederte Sprache正是就这个意思来说的。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说,对人类天赋的不是口头的言语活动,而是构成语言——即一套和不同的观念相当的不同的符号——的机能。”[瑞士]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1页。
    ②[法]梅洛-庞蒂著:《眼与心》,刘韵涵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51页。
    ③[意]艾柯著:《开放的作品》,刘儒庭译,新星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序,第175页。
    ①Charles Jencks, 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 Chichester:John Wiley & Sons,2000, pp.12-13引文出自该书2000年的修订版,这里关注1971年版中的老内容。
    ②美国当代设计师威廉·斯莫克批评说,“富勒一直抱有塔克情结,因为他不是工程师,不是建筑师,也不是经济学家。他通过贬低这些人来讨好他的听众。许多人喜欢富勒只是因为他们为自己的无知欢呼。他没有真正的博学,只是懂点皮毛而已”。斯莫克提到的“塔克情结”(Tucker Complex)来自美国导演科波拉的同名影片,“塔克试图引入一种更好的汽车,可是最后被汽车行业三巨头给摧毁了。他们通过排挤新来者来保证自己平庸汽车的销量。塔克完全彻底的失败证明他是在做一个好事情”,([美]斯莫克著:《包豪斯理想》,周明瑞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第144,143页)。
    ③ 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 op. cit.,p.17.
    ① Ibid, p.21.
    ② Ibid, pp.21-22.
    ③[美]雅各比著:《乌托邦之死》,姚建彬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156页。
    ④1977年4月,美国建筑师学家文森特·斯库利在为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第二版所写的序言中说,“我感到特别高兴的是有幸在原序中声称《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是‘1923年柯布西耶撰写了自《走向新建筑》一书一来有关建筑发展的最重要的著作’。时间证明没有比这一令人恼火的声明更中肯坦率的了”,([美]文丘里著:《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周卜颐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12页)。斯库利的话暗示,文丘里1966年的主张是符合当时时代精神的。考虑到1977年詹克斯的《后现代建筑语言》第一次出版,不能不说,詹克斯后来逐渐背叛了自己早先(1971年)的硬气,转而投靠文丘里十几年前早就嗅出的消费社会的时代大潮。
    ③ 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 op. cit..p.23.
    ⑥Ibid.
    ⑦Ibid, p.25.
    ①[美]文丘里著:《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周卜颐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②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op.cit.,p.25.
    ③笔者所谓“抹平”,借自萨尔的语言学理论,它指的是将本来复杂的差异取消,代之以无差异或尽可能简单的差异,就像印欧语造句变格系统不断简化过程中主格与宾格的抹平那样。[美]萨尔著:《语言论一一言语研究导论》,陆卓元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46页。
    ④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op.cit.,pp.27-28.
    ⑤Ibid,p.32.
    ①Ibid,p.36.
    ②Ibid.
    ③Ibid.
    ④Ibid.
    ⑤Ibid,pp.36-37.
    ⑥挪威建筑史学家诺伯格-舒尔茨有属于自己的回顾模型,从埃及建筑到当代多元主义,均被放在“导言”
    “大地景观与聚居地”、“建筑”、“表达性处理”和实例这五重结构下分析。这必然导致某种概念强迫性。 德国学者佩茨沃德认为,“诚如以赛亚·伯林所言,政治中的多元主义意味着我完全相信自己的个人意见,并致力于实现自己的信念,尽管我同时知道,我身旁卓越不凡的先生和女士们并不信奉我的思想。对多元主义的这种理解可适用于文化这一概念”。[德]佩茨沃德著:《符号、文化、城市:文化批评哲学五题》,邓文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页。
    ① 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op.cit.,p.40.
    ②Ibid,pp.40-41.
    ③Ibid,p.41.
    ④Ibid.
    ⑤Ibid.
    ①Ibid,p.42.
    ②Ibid,pp.42-43.
    ③Ibid,pp.43-44.
    ④Ibid,44.
    ⑤Ibid.
    ⑥[挪]诺伯格-舒尔茨著:《西方建筑的意义》,李路珂、欧阳恬之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7页。
    ⑥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op.cit.,p.48.
    ①Ibid,p.47.
    ②亚里士多德说,“现实就是事物的出现,但不是在我们说‘潜能地’那种意义上”。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形而上学》,李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71页。
    ③[德]比格尔著:《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71页。
    ④[美]雅各比著:《乌托邦之死》,姚建彬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274页。
    ①[英]卡彭著:《建筑理论(下):勒·柯布西耶的遗产》,王贵祥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23页。
    ②同上。
    ① 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 op. cit., pp.49-51.
    ② Ibid, p.51.
    ③《哥伦比亚大学的建筑思潮》,[美]戈德伯格著:《后现代时期的建筑设计》,黄新范、曾昭奋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第2页。
    ④ 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 op. cit., p.51.
    ⑤ Ibid, pp.52-53.
    ①Ibid. p.55.
    ② Ibid. p.62.
    ③ Ibid.
    ④《现在的信仰是反现代主义》,[美]戈德伯格著:《后现代时期的建筑设计》,黄新范、曾昭奋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第18页。
    ⑤ 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 op. cit.,p.62.
    ① Ibid, pp.63-64.
    ②[美]布罗林著:《建筑与文脉》,翁志祥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第114页。
    ③ 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 op. cit., pp.65-66.
    ④ Ibid, p.68.
    ①Ibid,p.71.
    ②Ibid.
    ③Ibid,pp.71-72.
    ④Ibid,pp.72.
    ⑤[美]杜威著:《人的问题》,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7页。
    ⑥[美]扬-布鲁尔著:《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刘北成、刘小鸥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60页。
    ⑦[美]雅各比著:《不完美的图像》,姚建彬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31页。
    ① 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 op. cit., p.89.
    ②[英]卡彭著:《建筑理论(下):勒·柯布西耶的遗产》,王贵祥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37页。
    ③ 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 op. cit., p.75.
    ④ Ibid, p.77.
    ⑤[美]扬-布鲁尔著:《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刘北成、刘小鸥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92页。
    ⑥[法]珀蒂菲斯著:《十九世纪乌托邦共同体的生活》,梁志斐、周铁山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94页。
    ⑦[法]珀蒂菲斯著:《十九世纪乌托邦共同体的生活》,梁志斐、周铁山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97页。
    ①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 op. cit., p.88.
    ②[法]埃斯卡尔皮特著:《幽默》,卞晓平、张志红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7页。
    ③ 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 op. cit., p.91.
    ④ Ibid.
    ⑤ Ibid.
    ⑥[美]布罗林著:《建筑与文脉》,翁志祥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第4页。
    ① 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 op. cit., p.91.
    ② Ibid, pp.91-93.
    ③[英]贡布里希著:《艺术发展史》,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65页。
    ③ 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 op. cit., p.95.
    ① Ibid, p.102.
    ②[英]贡布里希著:《艺术发展史》,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313页。
    ③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 op. cit., p.105.
    ④ Ibid.
    ⑤ Ibid.
    ①Ibid.
    ②Ibid,p.106.
    ③Ibid,p.107.
    ④陈平著:《外国建筑史:从远古到19世纪》,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22页。
    ⑤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op.cit.,p.109.
    ⑥ Ibid.
    ①Ibid,p.112.
    ②Ibid,p.113.
    ③Ibid,p.115.
    ④Ibid,pp.115-116.
    ⑤[意]罗西著:《城市建筑学》,黄士钧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162页。
    ⑥[德]哈贝马斯著:《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137页。
    ①[荷]胡伊青加著:《人:游戏者》,成穷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66页。
    ②[意]塔夫里、达尔科著:《现代建筑》,刘先觉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391页。
    ③同上,第12页。
    ①[美]弗兰姆普敦著:《20世纪建筑学的演变:一个概要陈述》,张钦楠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7页。
    ②同上。
    ③[美]弗兰姆普敦著:《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张钦楠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前言,第5页。
    ①转引自[英]罗斯著:《后现代与后工业》,张月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74-175页。
    ②[意]本奈沃洛著:《西方现代建筑史》,邹德侬等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前言,第4页。
    ③同上,序,第4页。
    ④同上,第777页。
    ⑤[英]柯林斯著:《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英若聪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第10页。
    ⑥[德]约迪克著:《近代建筑史》,孙全文译,台隆书店,1984年,第9页。
    ①童寯:《近百年西方建筑史》,南京:南京工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前言。
    ②同上。
    ③[德]帕尔奇著:《建筑的历史》,吕娜等译,学林出版社,2009年,第3页。
    ④[希腊]杜克塞迪斯:《建筑的演变》,王锦堂译,台隆书店,1980年,第10页。
    ① Charles Jencks,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1985, p.1l.
    ② Ibid, p.12.
    ③ Ibid.
    ④ Ibid, p.13.
    ⑤ Ibid.
    ⑥ Ibid.
    ①笔者在翻译这个英文单词时,借鉴了沈丽珍的说法。沈丽珍:《流动空间》,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2-83页。
    ②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p.14.
    ③Ibid,p.30.
    ④Ibid.
    ⑤Ibid.
    ⑥Ibid.
    ⑦Ibid,pp.30-31.
    ①美国学者胡伊森看到了德国思想家阿多诺、霍克海默与哈贝马斯之间对启蒙现代性的不同态度,但也发现他们对“实质理性”和“主体性观念”的坚持是一致的,这就与法国理论对立起来。就法国理论而言,“我以为,哈贝马斯的批评是正确的,那种观点过于局限,在政治上也过于危险。毕竟,奥斯维辛不是启蒙理性的结果,即使它被组织成完全合理化的死亡工厂,而是来自一种暴力的反启蒙和反现代性的影响,它为了自己的目的无情地利用了现代性。同时,哈贝马斯攻击法国后-尼采的现代性观念是反现代的或者后现代的,暗示了他的现代性陈述也过于局限,至少从审美现代性的角度看是如此”。胡伊森用该“审美”来指法国现代性观念对文学批评和审美优先原则的强调,([美]胡伊森著:《大分野之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后现代主义》,周韵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12页)。胡伊森的分析很可能难以挖掘出这两种现代性各自的生命潜力。这提醒我们,应当让理论研究具备更良好的现实关怀。
    ②[德]本雅明著:《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92页。
    ①[美]李布斯金著:《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吴家恒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6-57页。
    ②同上,第247页。
    ③《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361页。
    ④[美]雅各比著:《乌托邦之死》,姚建彬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242页。译者姚建彬将realistic译为更具哲学意味的“实在论者”。为了容易理解,笔者在引文中将其改为更常见的译法:“现实主义者’
    ⑤童寯认为,俄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构成主义“纲领是谋求造型艺术成为单纯时间空间构成体,使绘画雕刻各自失掉特性,用实体代替幻觉,构成为既是雕刻又是建筑的造型而且建筑形式必须反映构筑手段”。童寯:《苏联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第5页。
    ①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p.31.
    ② Ibid.
    ③[美]弗兰姆普敦著:《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王骏阳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249页。
    ④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p.32.
    ⑤ Ibid, p.34.
    ⑥ Ibid.
    ⑦ Ibid, p.37.
    ⑧ Ibid.
    ①Ibid.
    ②Ibid,pp.40-41.
    ③Ibid,p.43.
    ①[美]弗兰姆普敦著:《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王骏阳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66页。
    ①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p.81.
    ②Ibid.
    ③Ibid.
    ④Ibid,pp.81-82.
    ⑤Ibid,p.83.
    ⑥Ibid,p.84.
    ⑦Ibid.
    ⑧Ibid,p.83.
    ⑨Ibid.
    ① Ibid.
    ②[德]克鲁夫特著:《建筑理论史》,王贵祥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315-316页。
    ③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pp.88-89.
    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学生运动的精神导师马尔库塞曾异想天开地指出,“摆脱战争福利国家命运的唯一途径是要争取一个新的出发点,使人能在没有‘内心禁欲’的前提下重建生产设施,因为这种内心禁欲为统治和剥削提供了心理基础。人的这种形象是对尼采超人的断然否定:这种人智力发达、体魄健壮,不崇尚英雄也无需具备英雄品德;这种人不想过岌岌可危的生活,不想迎接挑战;这种人心安理得地把生活作为自在的目的,快乐地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美]马尔库塞著:《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966年政治序言,第3页。
    ⑤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p.89.
    ①Ibid,pp.90-91.
    ②[古罗马]爱比克泰德著:《哲学谈话录》,吴欲波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67页。
    ③[法]鲍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97页。
    ④[法]巴尔、埃梅里著:《新媒体》,张学信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90页。
    ⑤[法]勒菲弗著:《空间与政治》(第二版),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1页。
    ①[法]塞托著:《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80页。
    ②[美]弗兰克著:《酷的征服》,朱珊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2页。
    ③[法]德波著:《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页。
    ① Charles Jencks, Critical Modernism, Chichester:John Wiley & Sons,2007, p.16.
    ②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46.
    ③ Ibid.
    ④[德]克鲁夫特著:《建筑理论史》,王贵祥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291页。
    ⑤同上,第293页。
    ①[英]凯里著:《艺术有什么用?》,刘洪涛、谢江南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第131页。
    ②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46.
    ③ Ibid, p.47.
    ④ Ibid.
    ⑤ Ibid, p.48.
    ⑥ Ibid, p.50.
    ①Ibid,p.76.
    ②Ibid,pp.77-78.
    ③Ibid,p.19.
    ④Ibid,p.80.
    ⑤[美]加尔布雷斯著:《加尔布雷斯文集》,沈国华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37页。
    ②[美]雅各比著:《不完美的图像》,姚建彬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161页。
    ③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曾为《法兰克福评论报》庆祝电影百年诞辰专题写过一篇短文。他满怀忧伤地宣布以费里尼为代表的艺术电影的终结。他说,“卢米耶兄弟在一八九五年发明的不是一种艺术,而是一种让人得以捕捉、呈现视觉影像,并且保存、做成档案的技术,而这视觉影像捕捉的并非片段瞬间的现实,而是一段时间的动作”。《女人城》等影片代表了后期费里尼,“也正是在这个最后的时期,费里尼和贝卢斯科尼激烈冲突,他反对贝卢斯科尼让电视广告打断影片的作法。在这场冲突里,我看到了某种深刻的意义:由于广告片也是一个电影类型,这种冲突因而是卢米耶兄弟的两种传承之间的冲突——作为艺术的影片与作为让人变笨的行动者的影片之间的冲突。大家都知道结果:作为艺术的影片败阵了”。[捷]昆德拉著:《相遇》,尉迟秀译,皇冠丛书,2009年,第181.182页。笔者妄自揣测,该段引文中的“行动者”很可能与英文agent对应,因此理解为“动因”似乎更合理。
    ④《作为人文主义一门学科的艺术史》,[美]潘诺夫斯基著、傅志强译《视觉艺术的含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3页。
    ⑤[古希腊]伊壁鸠鲁、[古罗马]卢克莱修著:《自然与快乐》,包利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6页。
    ①Ibid, p.72.
    ②Ibid, p.73.
    ③Ibid, p.74.
    ④Ibid.
    ⑤ Ibid.
    ⑥Ibid, p.59.
    ⑦Ibid.
    ①Ibid,p.60.
    ②Ibid,p.61.
    ③Ibid,p.51.
    ④Ibid,p.52.
    ①[日]鸟饲新市:《KAWAII的原创》,NIPPONIA(中文版),2007年第40期,第19页。
    ②Modern Moventents in Architecture,op.cit.,p.53.
    ③Ibid,pp.57-58.
    ④Ibid,p.94.
    ⑤Ibid.
    ⑥Ibid.
    ①[美]弗里兰著:《西方艺术新论》,黄继谦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122页。
    ①[日]矢代梓著:《二十世纪思想史年表》,叶娉译,学林出版社,2009年,第188页。
    ①[美]李布斯金著:《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吴家恒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7页。
    ② Ibid, p.95.
    ②班纳姆:《玻璃天堂》,杨青娟、沈中伟译,[英]理查兹、佩夫斯纳编著《反理性主义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187页。
    ④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96.
    ⑤ Ibid.
    ① Ibid, pp.96-97.
    ② Ibid, pp.97-98.
    ③ Ibid, p.99.
    ④卡特尔:《密斯·凡·德·罗》,王俊、沈中伟译,夏普编著《理性主义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59页。
    ⑤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105.
    ①Ibid,p.106.
    ②Ibid.
    ③Ibid,p.107.
    ④形式主义研究并不仅仅关注形式本身,好的形式分析也会牵扯出更深层的东西。在《内心视觉》一文中,英国美术批评家罗杰·弗莱研究了塞尚的《宴会》一画,他指出,“正是在他的色彩中,我们才能发现他那最根本的品质,以及他那种造型创造力的首要灵感来源。色彩感乃是塞尚身上的一个基本品质,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绝对伟大的水准。此画也是他最早的作品宣言,预告了塞尚命中注定要为艺术作出的最伟大贡献之一,那就是,他那种认为色彩不是附丽于形式,也不是强加于形式的东西,而是形式的一个直接组成部分的观念”。[英]弗莱著:《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沈语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9-30页。
    ⑤班纳姆:《阿道夫·路斯》,王梅译,夏普编著《理性主义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33页。
    ⑥Modern Movements in Arc hitecture,op.cit.,P.110.
    ①Ibid,pp.110-111.
    ②Ibid,p.111.
    ③Ibid,p.113.
    ④Ibid,pp.113-114.
    ⑤Ibid,p.114.
    ⑥Ibid,p.123.
    ⑦斯克费奥尔:《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林荣译,夏普编著《理性主义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43页.
    ①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123.
    ② Ibid, p.124.
    ③ Ibid, p.126.
    ④佩夫斯纳:《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王俊译,夏普编著《理性主义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39页。
    ④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p.126-128.
    ①Ibid,pp.128.130.
    ②Ibid,p.132.
    ③Ibid,pp.138-139.
    ④Ibid,p.140.
    ⑤Ibid.
    ①詹克斯强调,“勒·柯布西耶是完美的建筑传播者,不仅通过他的演讲,这些演讲是即席的设计表演,而且通过他多卷书籍之写作和插图,来实践着他的说服力”。Charles Jencks, "Le Corbusier and the Revenge of the Book", Charles Jencks, et al., Le Corbusier & The Architecture of Reinvention, London:AA Publications,2003, p.7.
    ②柯布西耶由来已久的色情意识也受到詹克斯的关注。“让纳雷喜欢臀部丰满的女人,或许是因为他在她们身上看到了古代大地女神的某种记号,那些通过体现重生与丰饶来支配史前文化的女人:或许,像布歇那样,他就喜爱丰满的臀部?无论如何,她们构成了一种象征,一种不断重现的母题,一个人能够从他1914-1915年的《海滩裸体》直到1950年的朗香小礼拜堂的诸楼层平面图中发现它。再一次,这使我们警觉到那个事实,即一个人不得不理解全部勒·柯布西耶之作品和生活,以便完全理解它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他的绘画、建筑、城市规划和性行为彼此通报,就像一位诗人,他利用诸领域之间的诸关联。”Charles Jencks, Le Corbusier and the Continual Revolution in Architecture, New York:Monacelli Press,2000, pp.85-86.
    ③[美]金克斯著:《勒·柯必意:与建筑的悲剧观点》,王锦堂译,台隆书店,1979,第182页。
    ①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142.
    ② Ibid.
    ③ Ibid.
    ④ Ibid.
    ⑤Ibid,p.143.
    ⑥Ibid.
    ⑦Ibid, p.144.
    ① Ibid.
    ②扫格涅即法国纯粹主义画家奥占方。
    ③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144.
    ④ Ibid, p.145.
    ⑤ Ibid, pp.145-146.
    ⑥ Ibid, p.146.
    ⑦ Ibid,p.148.
    ①柯布西耶:《20世纪的生活和20世纪的建筑》,邓敬译,夏普编著《理性主义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76页。
    ②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148.
    ③ Ibid.
    ④ Ibid, p.149.
    ⑤Ibid.
    ②[法]涂尔干、莫斯著:《原始分类》,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1页。
    ⑦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150.
    ① Ibid,p.151.
    ②柯布西耶:《如果我来教你建筑学》,邓敬译,夏普编著《理性主义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79页。
    ③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152.
    ④ Ibid,p.153.
    ⑥ Ibid.
    ⑥梅维勒:《新艺术运动柔软风格的珠宝饰品》,王梅译,[英]理查兹、佩夫斯纳编著《反理性主义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144页。
    ①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op.cit.,p.153.
    ②Ibid.
    ③Ibid,p.154.
    ④Ibid.
    ⑤Ibid.
    ⑥Ibid.
    ⑦Ibid,pp.154-155.
    ⑧Ibid,p.155.
    ① Ibid, p.158.
    ②梅维勒:《新艺术运动柔软风格的珠宝饰品》,王梅译,[英]理查兹、佩夫斯纳编著《反理性主义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143页。
    ③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158.
    ④ Ibid, p.162.
    ① Ibid, pp.163-164.
    ②布鲁尔:《我们的立场在哪?》,崔珩译,夏普编著《理性主义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87页。
    ③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167.
    ④ Ibid,p.183.
    ⑤Ibid, p.172.
    ⑥Ibid.
    ⑦Ibid.
    ①中国学者符怀青认为,“‘用法’的含义同样是含糊的”,单凭语境无法确切知道意义,它只能是方法之-符怀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②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174.
    ③ Ibid.
    ④布鲁尔:《我们的立场在哪?》,崔珩译,夏普编著《理性主义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88页。
    ④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175.
    ①Ibid.
    ② Ibid,p.176.
    ③ Ibid.
    ④ Ibid.
    ⑤ Ibid, p.177.
    ⑥ Ibid.
    ⑦ Ibid.
    ⑧ Ibid,p.178.
    ⑨“模糊”对立于理性主义的“确定性”(certainty)。詹克斯:《非理性的理性主义》,邓鸿成译,夏普编著《理性主义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209页。
    ⑨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179.
    ①Ibid,p.180.
    ②Ibid,p.181.
    ①《反对阐释》,[美]桑塔格著、程巍译《反对阐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16页。
    ②《一种文化与新感受力》,[美]桑塔格著、程巍译《反对阐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350页。
    ③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pp.186-187.
    ①Ibid,p.187.
    ②[希腊]安东尼亚德斯著:《建筑诗学》,周玉鹏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32页。
    ③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op.cit.,pp.188-189.
    ④Ibid,p.189.
    ① Ibid, p.190.
    ②Ibid.
    ③[希腊]安东尼亚德斯著:《建筑诗学》,周玉鹏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62页。
    ④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192.
    ⑤Ibid,p.195.
    ⑥Ibid, p.196.
    ① Ibid, pp.196-197.
    ② Ibid, p.200.
    ③ Ibid.
    ④ Ibid, p.203.
    ⑤Ibid.
    ⑥ Ibid, p.212.
    ①帕尔奇揭示了出古希腊罗马公共建筑的深层文化根源,“在希腊人眼里,沐浴能够净化身体,在劳动后洗澡,还有强健体魄的功效。所以说,洗澡就是一种享受”。f德]帕尔奇著:《建筑的历史》,吕娜等译,学林出版社,2009年,第145页。
    ⑧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212.
    ⑨ Ibid.
    ①Ibid,pp.216-218.
    ②Ibid,pp.223-224.
    ③Ibid,p.224.
    ④[英]斯克鲁顿著:《建筑美学》,刘先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181页。
    ⑤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op.cit.,pp.229-230.
    ①[美]罗贝尔著:《静谧与光明:路易·康的建筑精神》,成寒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6页。
    ②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op.cit.,p.228.
    ③Ibid.
    ④Ibid,p.229.
    ⑤Ibid,pp.232-233.
    ① Ibid, p.234.
    ② Ibid, p.235.
    ③美国历史学家威尔·杜兰夫妇专门指出过加尔文的苛刻信条曾因现实生活原因最终被信众们所抛弃。[美]杜兰著:《马丁·路德时代》,台北幼师文化公司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266页。
    ④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236.
    ⑤ Ibid.
    ⑥ Ibid, p.237.
    ⑦ Ibid,pp.400-401.
    ① Ibid, p.242.
    ② Ibid, p.243.
    ③ Ibid, pp.243-244.
    ④[英]斯克鲁顿著:《建筑美学》,刘先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142页。
    ⑤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244.
    ⑥ Ibid, p.245.
    ⑦[英]劳森著:《空间的语言》,杨青娟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182页。
    ①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ecture,op.cit.,p.245.
    ②Ibid,p.248.
    ③Ibid,pp.248-249.
    ④Ibid,p.250.
    ⑤ Ibid.
    ①Ibid,p.255.
    ②Ibid,p.256.
    ③ Ibid.
    ④Ibid.
    ⑤[英]劳森著:《空间的语言》,杨青娟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98页。
    ⑥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op.cit.,p.256.
    ⑦[美]阿恩海姆著:《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宁海林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46页。
    ①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257.
    ② Ibid, p.260.
    ③ Ibid.
    ①Ibid,p.261.
    ②中国学者岛子认为,“‘波普艺术’一词最早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美艺术界”,并把1956年展出的汉密尔顿之拼贴画《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作为起点,(岛子:《后现代主义艺术系谱》,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189页)。与这种多数派意见不同,“也有人说第一件波普艺术作品是彼特·布莱克1955年创作的一幅名为《在阳台上》的油画。在这幅画中有四个坐在长凳上的人,但这四个人被杂志和报纸上的流行图像,以及沙丁鱼罐头和冒着气泡的饮料瓶子等物体的图像覆盖住了”,([英]斯皮尔伯利著:《波普艺术》,刘丽译,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第11页)。
    ③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p.270.
    ④Ibid,pp.270-271.
    ⑤Ibid,p.271.
    ⑥Ibid.
    ⑦Ibid,p.288.
    ① Ibid.
    ② Ibid, p.297.
    ③[德]帕尔奇著:《建筑的历史》,吕娜等译,学林出版社,2009年,第186页。
    ④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298.
    ⑤[美]阿恩海姆著:《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宁海林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124页。
    ⑤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298.
    ①[法]勒菲弗著:《空间与政治》(第二版),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89页。
    ①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299.
    ② Ibid.
    ③[丹麦]盖尔著:《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175页。
    ④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299.
    ⑤ Ibid.
    ①Ibid,p.302.
    ②Ibid.
    ③[英]泰勒著:《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李白玉、陈贞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21页。
    ④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p.303.
    ⑤Ibid.
    ⑥Ibid,p.304.
    ⑦Ibid,p.305.
    ① Ibid, pp.308-309.
    ② Ibid, p.309.
    ③[英]泰勒著:《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李白玉、陈贞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74页。
    ④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313.
    ⑤楚尼斯:《介绍一种当今的建筑趋势——批判性地域主义和体现独特性的设计思路》,[荷]楚尼斯、勒费夫尔著,王丙辰译《批判性地域主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3页。
    ⑤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319.
    ①Ibid,p.325.
    ①Ibid.
    ③Ibid.
    ④Ibid,p.329.
    ⑤Ibid.
    ⑥Ibid,pp.329-330.
    ① Ibid, p.330.
    ②[丹麦]盖尔著:《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57页。
    ②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331.
    ④ Ibid.
    ⑤Ibid.
    ⑥Ibid, p.332.
    ① Ibid, p.333.
    ② Ibid, pp.333-334.
    ③ Ibid, p.334.
    ④转引自勒费夫尔:《1945年之后的批判性地域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建筑的组成部分》,[荷]楚尼斯、勒费夫尔著,王丙辰译《批判性地域主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38页。
    ⑤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349.
    ⑥ Ibid,p.351.
    ①亚历山大:《城市不是树》,[美]詹克斯、克罗普夫编著,周玉鹏等译《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9,21页。
    ②[美]林奇著:《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87页。
    ③Ibid,p.358.
    ④"satisfice'可能是由英文单词sacrifice和satisfy聚合而成的,企图在含义上兼顾“牺牲”和“满意”
    ①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360.
    ② Ibid,p.361.
    ③ Ibid.
    ④ Ibid, pp.361-262..
    ① Ibid, p.363.
    ② Ibid, pp.363-364.
    ③ Ibid, p.365.
    ④ Ibid, p.367.
    ⑤ Dymaxion来自dynamic和maximum这两个英文单词,是美国建筑师富勒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前卫住宅设计构想。
    ⑥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368.
    ①Ibid,p.370.
    ①《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德]海德格尔著,陈小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8页。
    ①《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德]海德格尔著,陈小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2页。
    ①艾吕雅:《诗的根据》,[英]弗兰契娜、哈里森编,张坚、王晓文译《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第360页。
    ②[德]比格尔著:《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25-126页。
    ③列维-斯特劳斯:《具体性的科学》,[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页。
    ④[美]罗、科特著:《拼贴城市》,童明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105页。
    ① Andreas Huyssen, "Mapping the Postmodern", The Post-Modern Reader, op. cit., p.47.
    ② Charles Jencks & Nathan Silver, Adhocism:The Case for Improvisation, London:Secker & Warburg,1972, p.15.该书前六章由詹克斯完成,西尔弗写扩充性的后四章。本文主要关注前六章。
    ③ Adhocism, op. cit., p.19.
    ①Ibid.
    ②Ibid,p.20.
    ③Ibid,p.21.
    ④Ibid.
    ⑤Ibid.
    ①在詹克斯心中,乔姆斯基的左派信念是正当的,尤其就资本主义批判而言。面对自己的祖国,乔姆斯基曾幸灾乐祸地说,“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仍是那个主宰着世界的国家,因此有本钱去炫耀‘国内的伟大社会和国外的宏伟设计’的前景;但20年以后,伟大的社会不得不不提了”。[美]乔姆斯基著:《反思肯尼迪王朝》,童新耕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58-159页。
    ⑦Adhocism,op.cit.,p.23.
    ①Ibid.
    ②[美]布林顿著:《西方近代思想史》,王德昭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21页。
    ③从纯经济学转向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帕累托,“被墨索里尼推荐为联合国军缩委员会代表,并被题名为上议院议员。”[日]矢代梓著:《二十世纪思想史年表》,叶娉译,学林出版社,2009年,第69页。
    ④Adhocism, op. cit.,p.23.
    ⑤ Ibid, p.24.
    ⑥ Ibid.
    ⑦Ibid.
    ⑧Ibid, p.27.
    ①Ibid.
    ②[美]罗森著:《启蒙的面具》,吴松江、陈卫斌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导论,第1页。
    ③保守派列奥·施特劳斯善于围绕等级制谈问题,在其声明卓越的《国家篇》解读中,他深刻地指出,“从哲学家的观点来看,真正的‘诗与哲学之争’不在于诗价值问题,而在于哲学与诗的等级地位问题”,(参见施特劳斯、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上册),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有学者从中国当代保守派领军人物的言论出发,致力于挖掘那种现象的现实根源,即其对青年学子而言具有特殊的魅力(参见杨不风:《跟着尼采学撒谎》,《中国改革》,2011年第3期,第108-110页)。
    ①Adhocism, op. cit., p.30.
    ② Ibid, p.31.
    ①Ibid,p.32.
    ②Ibid.
    ③Ibid,p.33.
    ④Ibid.
    ⑤Ibid.
    ⑥雅各布斯强调城市中的自发性秩序,比如,某天,她从二楼窗前看到,一个男人(雅各布斯承认这是个误会,他原来是小女孩的父亲)试图在街道里诱拐一个小女孩,在试图亲自阻止之前,她惊奇地发现很多街坊都看到了这桩事,并均有出手援救之意。雅各布斯曾说,“只有当所有人都是城市的创造者时,城市才有能力为所有的人提供一些东西”。[加拿大]雅各布斯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33-34,201页。
    ⑦Adhocism,op.cit.,p.33.
    ①Ibid,pp.33-35.
    ②Ibid,p.35.
    ③Ibid.
    ④[美]芒福德著:《城市发展史》,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538-539页。
    ⑤Adhocism,op.cit.,p.37.
    ① Ibid.
    ② Ibid,p.41.
    ③ Ibid.
    ④ Ibid, p.44.
    ⑤詹克斯是受匈牙利作家Arthur Koestler启发,才提出multivise、作为灵活矩阵(matrix)的图式、创造等理念的。但是,詹克斯对Koestler的借鉴,就像他对阿伦特、贡布里希、理查兹等人一样,多是一种直接的拿来主义,也许这种做法正符合他专案化设计的想法。
    ⑥ Adhocism, op. cit.,p.44.
    ①Ibid,p.47.
    ②Ibid,p.51.
    ③Ibid,p.53.
    ④台湾地区学者林志明提醒, “出路不应该在体系内部寻找,而要走到它的外部”, ([法]布西亚著《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9页。)。这似乎适合告诫绝大多数把希望寄托在策略调整上的误区。
    ⑤Adhocism,op.cit.,p.56.
    ①Ibid,p.57.
    ②Ibid,p.59.
    ③Ibid.
    ④Ibid.
    ⑤Ibid.
    ⑥请注意,技术专家多具备纯技术意义上的技术知识,却未必具备其他学科的技术知识。这种宽泛意义上的专业化,保证了只要一个学者术业有专攻,就能展示出极富个人特色的技术知识。比如,中国法学学者贺卫方受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下册、萨迪奇和琼斯的《建筑与民主》以及萨迪奇自己的《权力与建筑》启发,发现“专制与民主两种对立体制下的建筑风格却有着类似之处,那就是国家政治建筑的宏大和一般民众住宅的渺小一样形成巨大反差”。当然,两种制度下民众在政治上的弱小,经常被开业建筑师归纳为“建筑属于统治阶层,精英阶层,不属于大众阶层”。 在贺卫方看来,这里边有着重要的政治分野,“如果说,民主体制下这个结果来自民众对于国家伟大的想象的话,那么,专制体制下则来自于统治者把建筑作为震慑子民及外人的权力修辞术。此外,如果专制不仅建立在政治的集权上,而且也建立在财富的高度集中上,那么就会对小民百姓的居宅风格产生更严重的影响”。 就后一方面而言,贺卫方提到了孟子那句话,“无恒产者无恒心”。贺卫方:《建筑的政治学》,章诒和、贺卫方《四手联弹》,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1页。
    ① Adhocism, op. cit.,p.60.
    ② Ibid,p.61.
    ③ Ibid.
    ④ Ibid.
    ⑤ Ibid, p.64.
    ⑥[德]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37页。
    ⑥ Adhocism, op. cit., p.64.
    ① Ibid.
    ② Ibid, pp.64-65.
    ③ Ibid, p.65.
    ④ Ibid, p.67.
    ⑤ Ibid, p.69.
    ⑥ Ibid, p.70.
    ⑦根据克罗斯的研究,建筑类玩具“像父母保证他们的孩子正在准备加入工程、工业和科学的成人世界”
    [美]克罗斯著:《小玩意》,郭圣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第5页。
    ① Adhocism, op. cit., p.75.
    ② Ibid, p.77.
    ③ Ibid, p.79.
    ④英国学者肯尼斯·米诺格指出,“对于希腊人来说,政治是一种新的思想方式、新的感觉方式,尤其是一种新的人与人的关系。公民们在财产、容貌、智力方面各不相同,但作为公民他们都是平等的。这是因为公民都是理性的人,而理性人类间唯一合理的关系就是说服”。[英]米诺格著:《政治的历史与边界》,龚人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⑤中国学者张凤阳强调,“随着‘民主’成为现代政治的强势话语,‘共和’除作为一种政体类型还被提及外,其丰富的价值蕴藏,即便没有从政治学研究的视野中完全消失,至少也在相当程度上被遮蔽了”。就治 国而言,相对于“民主”的“多数统治”、“人民主权”和“平民立场”,张凤阳分别突出了“共和”的“多元治理”、“分权制衡”和“精英情结”。张凤阳等著:《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9页。
    ①[英]米诺格著:《政治的历史与边界》,龚人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68页。
    ②[美]科尔曼著:《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梅俊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43页。
    ③Adhocism,op.cit.,p.89.
    ④具有传奇色彩的学生领袖Daniel Cohn-Bendit不属于任何有组织的团体,而且在被逐出法国后立刻重又返回。“有一种说法是,科恩-邦迪是藏在雅克·拉康的美洲虎汽车行李箱里潜回的!”。参见里德尔:《1968年5月发生了什么?》,赵文译,汪民安主编《生产》(第6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6页。
    ⑤Adhocism,op.cit.,p.90. 的”。[法]博耶著:《论古代共和主义的现代意义》,应奇译,应奇、刘训练编《公民共和主义》,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25-26页。
    ①Adhocism,op.cit.,p.99.
    ②Ibid,p.100.
    ③Ibid,pp.100-101.
    ④Ibid,p.101虽然《专案化》与《现代建筑运动》同在1972年出版,但詹克斯在前者中对退出城市和秘鲁城市贫民区的态度显得更严格些。
    ①[加]伊尼斯著:《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7页。
    ②关于media architecture,日本学者五十岚太郎强调,“在漫长的建筑史中,20世纪是杂志、展览、照片及影像等媒体具有最强大影响的时代。一张出色的照片可以被瞬间传遍建筑界的每一个角落,一个年轻无名的建筑师可以突然地变得引人瞩目”。五十岚太郎:《反建筑史》,[日]矶崎新著,胡倩、王昀译《未建成/反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7页。
    ③关于“远程在场建筑”,周诗岩认为,“在光电子时代,建筑的判断标准和读写语言都发生了嬗变,图像的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通约语言,代替了实体的使用者和建造者之间的通约语言,成为建筑存在的基本方式。这种嬗变不是趣味上的,而是知觉和思维上的——镜头(或虚拟镜头)代替眼睛,镜头的运动代替身体的移动,光电子的速度代替肉体的速度,图像的链接替代物代替物理空间的连接,由此产生不再受制于物质属性的建筑逻辑,并开启有关空间叙述的新的可能”。周诗岩:《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9-190页。
    ④[美]莱斯大学建筑学院编:《莱姆·库哈斯与学生的对话》,裴钊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 20页
    ①[美]施拉姆、波特著:《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278页。
    ②[法]莫兰著:《复杂性思想导论》,陈一壮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页。
    ①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 p.373
    ② Ibid, p.372.
    ①《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美]詹明信著,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489页。
    ②同上,第61页。
    ③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op. cit.,372.
    ① Charles Jencks, Architecture Today, New York:Harry N. Abrams,1988, p.11.
    ② Ibid.
    ③ Ibid.
    ④[日]隈研吾著:《负建筑》,计丽屏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02页。
    ⑤ Architecture Today, op. cit., p.14.
    ⑥ Ibid.
    ①[加]德鲁里著:《亚历山大·科耶夫:后现代政治的根源》,赵琦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335页。
    ②[美]杰姆逊著:《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8页。
    ③[美]艾琳著:《后现代城市主义》,张冠增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7页。
    ④[英]费瑟斯通著:《消解文化》,杨渝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0页。
    ① Umberto Eco, "Postscript to THE NAME OF THE ROSE",Charles Jencks ed., The Post-Modern Reader, London:Academy Editions,1992, pp.73-74.
    ② Charles Jencks, "Post-Modern Architecture:The True Inheritor of Modernism", Transactions 3, RIBA,1983, p.40.
    ③ Ibid, p.35.
    ④ Ibid.
    ①Ibid,p.36.
    ②解构的策略与此不同。中国学者尚杰描述了他所理解的“偶然遭遇一个事件”而“震惊”的“解构”艺术策略之具体表现:“与其问‘这个艺术品意味着什么’,不如问‘这作品如何产生效果’?组成作品的因素如何从内部连接在一起的?这些因素是如何重组,或者把原来没有联系的因素连接在一起的?把各种非同一种类的因素融合在一起,突显差异中的共鸣和共鸣中的差异。使不能沟通的东西强行沟通,在多种不同种类的事物之间的一种横向穿越,靠联想的才能,变形为新的东西”。尚杰:《精神的分裂》,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4页。
    ③"Post-Modern Architecture:The True Inheritor of Modernism",op.cit.,p.36.
    ④Ibid,p.37.
    ⑤Ibid,pp.37-38.
    ⑥Ibid,p.38.
    ⑦《前卫与庸俗》,[美]格林伯格著、沈语冰译《艺术与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页。
    ⑧Architecture Today,op.cit.,p.15.
    ⑨ Ibid.
    ①艾森曼:《后功能主义建筑》,[美]詹克斯、克罗普夫编著,周玉鹏等译《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281-282页。
    ②[美]李布斯金著:《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吴家恒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7页。
    ①[法]班达著:《对欧洲民族的讲话》,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0页。
    ②《维拉诺瓦圆桌讨论》,[法]德里达著,夏可君译《解构与思想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③转引自[美]弗里兰著:《西方艺术新论》,黄继谦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4页。
    ④[美]克罗斯著:《小玩意》,郭圣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第291页。
    ⑤尼采:《“自由鸟”王子之歌》,[德]尼采著、黄明嘉译《快乐的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99-400页。
    ① Charles Jencks, The New Moderns, London:Academy Editions,1990, p.13.
    ② Ibid, p.9.
    ③ Ibid.
    ④[美]法兰克福著:《论扯淡》,南方朔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79页。
    ⑤同上,第111页。
    ⑥ The New Moderns, op. cit.,p.9.
    ⑦ Ibid, p.17.
    ⑥中国学者杨大春将德里达与“耶鲁四人帮”(保罗·德·曼、希利斯·米勒、杰弗里·哈特曼与哈罗德·布鲁姆)视为他所谓“解构理论”的主要代表。“德希达的解构理论起源于他对现象学-存在主义和符号学-结构主义之间的论争的超越姿态。而美国耶鲁学派的解构批评则是一批批评家运用德希达理论对抗新批评而产生的硕果。”杨大春:《解构理论》,台北:扬智文化,1994年版,第37页。
    ①The New Moderns,op.cit.,p.17.
    ②Ibid,p.26.
    ③Ibid,p.29.
    ④Ibid,p.30.
    ⑤Ibid,p.33.
    ⑥Ibid,p.38.
    ①Ibid,pp.37-38.
    ②新现代或解构的纯粹性,与对主体哲学的内在探讨有关。中国学者陈晓明指出,哈贝马斯发现,“尼采对现代性的批判在两条路线上被发扬光大。怀疑主义科学家试图用人类学、心理学和历史学等方法来揭示权力意志的反常化、反动力量的抵抗、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的兴起等等,就此而言,巴塔耶、拉康、福柯堪称是尼采的追随者;比较内行的形而上学批判者则采用一种特殊的知识,把主体哲学的形成一直追溯到前苏格拉底,就此而言,海德格尔和德里达可谓步了尼采的后尘”。陈晓明:《德里达的底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③The New Moderns,op.cit.,p.38.
    ④站在精英的立场,亚里士多德曾解释修辞术与大众日常经验之间的内在贴近性。“没有教养的人在广大听众面前更有说服力……因为有教养的人讲的是普通的一般的道理,没有教养的人讲的则是他们懂得的、切身的经验。”亚里士多德:《修辞学》,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页。
    ⑤[意]维科著:《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400页。
    ① Charles Jencks, Ecstatic Architecture, London:Academy Editions,1999, pp.32,34,35.
    ②[英]克拉克著:《裸体艺术》,吴玫、宁延明译,海南出版社,2002年,第327页。
    ③[美]布鲁姆、摩尔著:《身体,记忆与建筑》,成朝晖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58页。
    ①[日]富久让著:《勒·柯布西耶的住宅空间构成》,刘京梁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21页。
    ②[法]勒·柯布西耶著:《今日的装饰艺术》,孙凌波、张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17页。
    ③[美]卡勒著:《文学理论入门》,李平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73页。
    ①[日]原口秀昭著:《路易斯·Ⅰ·康的空间构成》,徐苏宁、吕飞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7页。
    ②Architecture Today,op.cit.,p.21.
    ① Ibid, p.22.
    ② Ibid, p.24.
    ③赵辰认为,在西方建筑传统中,elevation指视图,用来反映建筑的任何一个立面:facade则指外立面,主立面。其中,facade源自垂直于地面的三角山墙,因此总是以大屋顶示人的中国传统建筑很难有称之为facade的东西,(赵辰:《“立面”的误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第123页)有趣的是,仅就外立面或外观而言,缺乏facade的中国传统建筑在权力控制感上,并不输给派希尔、霍莱因和黑川纪章;前者在用大屋顶加以掩饰之后,委婉却同样(如果不说“更加”的话)有力地给人以压迫感,后者则直接给予。
    ④ Architecture Today, op. cit.,p.25.
    ① Ibid.
    ②Ibid.
    ③Ibid,p.26.
    ④Ibid,p.29.
    ⑤Ibid.
    ⑥考虑到詹克斯曾说过,“如果诗歌是单相思的话,那么,建筑就是性恋物癖。它有其性感带和快乐秘处。门和窗被夸大,就像胸部和臀部比功能上必需的尺寸要大一些。一座建筑物的某些部分从主体部分突出来,就像一个年轻女孩波涛般的裙子那样,抓住路人的眼球。这完全是有意为之的。建筑师,一个通过训练的专业裸露癖”,笔者将英文gridism,perfectionism,precisionism等中的“-ism”译为“癖”而非“主义”,(Charles Jencks, "Fetishism and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Design, August,1976, p.492.)。在弗洛伊德对恋物癖堪称经典的研究中,恋物(fetish)是一种独特的阴茎替代物,而恋物癖则是阉割焦虑的表现。恋物“并不是一种任何一支碰巧的阴茎替代物,而是一支特定的、相当特殊的阴茎,该阴茎在早期童年曾极端重要,后来丢了。也就是说:通常,它本该被放弃,但是,恋物的目的,恰好就是让它免受遗失。直白的说:恋物是一种女性的(母亲的)菲勒斯的替代物,小男孩曾相信它的存在,而且不希望放弃它——我们知道为什么”,这,连同他部分的自恋癖(narcissism)起发生作用,恋物癖者就诞生了,(Sigmund Freud, "Fetishism" (1927), Collected Papers:Authorized Translation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Joan Riviere, v.5, New York:Basic Books, 1959, p.199.).
    ① Architecture Today, op. cit.,p.32.
    ② Ibid, p.33.
    ③ Ibid, p.35.
    ④[法]德波著:《景观社会评论》,梁虹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8页。
    ①Architecture Today,op.cit.,p.42.
    ②Ibid,p.50.
    ③Ibid,p.52.
    ④Ibid,p.55.
    ①《世界图像的时代》,[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898页。
    ② Architecture Today, op. cit., p.58.
    ③ Ibid, p.72.
    ① Ibid, p.74.
    ②[美]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6页。
    ③ Architecture Today, op. cit.,p.74.
    ④ Ibid.
    ⑤ Ibid, p.77.
    ⑥Ibid.请注意,詹克斯此时假设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凡人,因此无法与迈耶的完美图像相媲美。但是,至少从法国汉学家于连的纯粹身体出发,人一样可以无比“洁净”:“当涉及人体时,则是严格意义下的经验——这经验成为可感的经验:因为只有人体才能被真正的置入赤裸状态,这身体便成为存有的唯一可以被感受为不受遮盖的‘处所’。而它的存有也受到提升,完全地展现出来”,([法]于连著:《本质或裸体》,林志明、张婉真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26-27页)。
    Architecture Today, op. cit.,p.78.
    ① Ibid.
    ②海杜克:《声明》,[美]詹克斯、克罗普夫编著,周玉鹏等译《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239页。
    ③ Architecture Today, op. cit., p.79.
    ④ Ibid. p.80.
    ⑤ Ibid,pp.80-82.
    ①如果看到埃森曼这样的唯能指倾向,想必布洛克曼会提醒说,“只谈记号自足体是不能完满地解释记号功能的。必须再加上交流功能。这在所谓‘主题艺术’里尤其明显。符号本身没有改变性质,意义仍由整个美学客体传达,但是却突出了艺术品全部成分中的一个特殊成分,它成了作品的主题”。[比]布洛克曼著:《结构主义》,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2-63页。
    ②Architecture Today,op.cit.,p.82.
    ③Ibid.
    ④Ibid,p.83.
    ⑤Ibid.
    ⑥[法]巴依著:《语言与生命》,裴文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页。
    ① Architecture Today, op. cit., p.83.
    ② Ibid, p.84.
    ③ Ibid, p.85.
    ④Ibid.
    ⑤ Ibid, p.88.
    ①章诒和、贺卫方:《四手联弹》,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69页。
    ②Architecture Today,op.cit.,p.90.
    ③Ibid,p.93.
    ④Ibid.
    ① Ibid, p.100.
    ②[德]洪堡特著:《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姚小平编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5-26页。实际上,洪堡特持一种德国唯心主义的语言观:“精神从事着创造,但通过同一创造行为,精神的创造物与精神本身对立了起来,并且作为客体对精神产生反作用。于是,从反映在人身上的世界之中生成了语言,它处在人与世界中间,把人与世界系结起来,并使人能够卓有成效地影响世界”。[德]洪堡特著:《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51页。
    ③ Architecture Today, op. cit., p.103.
    ④ Ibid, p.105.
    ⑤ Ibid,p.107.
    。《……人诗意地栖居……》,[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465页。
    ① Architecture Today,op.cit.,p.222.
    ②Ibid.
    ③Ibid,p.224.
    ① Ibid, p.250.
    ② Ibid.
    ③ Ibid.
    ④“鱼鳞”和“尺度”在英语里都基于scale这个单词。
    ⑤ Architecture Today, op. cit., p.251.
    ①Ibid.
    ② Ibid.在哲学上,法国学者索莱尔斯也涉及过某种理论意图想要存在的辩证性知识前提问题:“要对空间、对事物之间的‘空’的感知思考,要对‘空’的概念有所意识,就需要这个词首先被言说,需要这个词存在,而在其四周,环绕着一层相互联系的关系网,一种语言的地景。如果没有这个词,那种与‘空间’现象的隔离就不能在感知中如此存在,物质也是一样,在我们周遭的物体似乎独自存在,将感觉与实践极点化”。[法]鲍赞巴克、索莱尔斯著:《观看,书写:建筑与文学的对话》,姜丹丹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5页。
    ③Architecture Today,op.cit.,p.251.
    ④Ibid,p.253.
    ① Ibid.
    ②Ibid.
    ③[法]梅洛-庞蒂著:《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2页。
    ④哈迪德:《89°》,[美]詹克斯、克罗普夫编著,周玉鹏等译《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297页。
    ⑤Atchitecture Today,op.cit.,pp.253-254.
    ⑥Ibid,p.254.
    ⑦库哈斯:《疯狂的纽约:曼哈顿的再生宣言》,[美]詹克斯、克罗普夫编著,周玉鹏等译《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288页。
    ①Architecture Today,op.cit.,p.254.
    ② Ibid.
    ③Ibid.
    ④指社会生活的反常性和无目的性。
    ⑤Architecture Today,op.cit.,p.256.
    ⑥Ibid,p.257.
    ① Ibid.
    ② Ibid.
    ③在本文中,“疯癫”与“疯狂”是一个意思。
    ④ Architecture Today, op. cit., p.259.
    ①亚里士多德说过,“因而并非每一个人都是好的或坏的,正直的或不正直的,还有着居间的状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形而上学》,李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59页。
    ② Architecture Today,op. cit., p.259.
    ③ Ibid, p.260.
    ④[奥地利]维特根斯坦著:《文化与价值》,许志强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1页。
    ④ Architecture Today, op. cit., p.260.
    ① Ibid.
    ②其实,"not-"、"non-"、dis-"、"de-"等前缀,在解构理论中基本上都表示一种反抗的姿态,因此意思大体一致,中译不同只是为了标明对应英文的差异。法国学者德贡布说,“解构看来指示着一个否定操作,而描述暗示着给予的简单接受”。[法]德贡布著:《当代法国哲学》,王寅丽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109页。
    ③ Architecture Today, op. cit.,p.265.
    ①Ibid,p.268.
    ②Ibid,p.269.
    ①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古希腊]柏拉图著、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93页。
    ②[美]弗里兰著:《西方艺术新论》,黄继谦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32页。
    ①[美]丹托著:《艺术的终结之后》,王春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11页。
    ②[美]丹托著:《艺术的终结》,欧阳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4页。
    ③[美]丹托著:《美的滥用》,王春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06页。
    ④[美]弗里兰著:《西方艺术新论》,黄继谦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44页。
    ① Ibid, p.112.
    ② Architecture Today, op. cit., p.115.
    ③ Ibid,p.116.
    ④ Ibid, p.117.
    ①Ibid,p.142.
    ①[英]莫里斯:《艺术的目的》,苏欣译,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史论部编译《设计真言》,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年,第108页。
    ③Architecture Today,op.cit.,p.145.
    ④Ibid,p.146.
    ①Ibid,p.148.
    ①[德]莎德瓦尔德著:《古希腊星象说》,卢白羽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页。
    ③Architecture Today,op.cit.,p.148
    ④Ibid,pp.150-151.
    ① Ibid, pp.162-163.
    ②《什么是文学?》,[法]萨特著、艾珉选编《萨特读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21,524页。
    ③ Architecture Today, op. cit., p.163.
    ④Ibid, p.168杜布莱西斯说,“在建筑艺术中,如同在其他艺术中一样,问题的关键仍然是,通过反抗规律和一切带有枯燥逻辑痕迹的东西,来表达人们飘忽不定的思想”。[法]杜布莱西斯著:《超现实主义》,老高放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110页。
    ①Architecture Today, op. cit., p.170.
    ② Ibid, p.173.
    ③ Ibid, p.179.
    ④ Ibid,p.182.
    ⑤移情投射并不都是浅显易见的。摩尔就曾详细分析过线脚、墙面和墙裙三分法与人体之间的微妙对应关系。
    ① Architecture Today, op. cit., p.182.
    ② Ibid, p.185.
    ③Ibid,p.190.
    ④ Ibid, p.194.
    ① Ibid, p.207从现实出发,隈研吾曾抨击政治正确性(Political Correctness,包括发达国家的女权主义、同性恋艺术等,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多元主义)艺术派别和解构建筑的无聊。“至于问题的严重性和惨重性,现实的情形已经远远超出艺术的表现。阪神淡路大地震后的景象好像彻底摧毁了以破坏和无序为课题的解构主义建筑,1995年的现实让先进国家型的PC束手无策”。[日]隈研吾著:《负建筑》,计丽屏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6页。
    ② Architecture Today, op. cit., pp.210-211.
    ③ Ibid, p.216.
    ① Ibid, p.217.
    ② J. Berger, etc., Ways of Seeing, London: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and Penguin Books Ltd,1972, pp.33-34.
    ③ Architecture Today, op. cit., p.295.
    ④ Ibid, p.297.
    ⑤ Ibid, pp.298-299.
    ① Ibid, p.303.请注意,詹克斯的经常性论敌、美国建筑学家弗兰姆普敦是批判波菲尔纪念性风格的首要代表。以反对秘传、宣扬建筑的公共性为名,詹克斯主要攻击弗兰姆普敦对某些解构建筑师的支持。
    ② Architecture Today, op. cit., p.307
    ③ Ibid, p.312.
    ④ Ibid.
    ⑤ Ibid.
    ⑥Ibid, p.316.
    ⑦Ibid.
    ① Jencks Charles, Towards A Symbolic Architecture, London:Academy Editions,1985, p.114.
    ② Architecture Today, op. cit., p.322.
    ③ Ibid, p.326.
    ④ Ibid, p.329.
    ⑤Ibid.
    ①法国哲学家拉康曾展示过一种解构式的囚徒困境,看起来似乎是很有方向感的,他说,“并不是由于某种戏剧性的偶然事件,赌注的重大,或者游戏中的竞赛等原因时间才紧迫,这是在逻辑运动的催促下主体才加快了他的判断和他的出走”,(拉康:《逻辑时间及预期确定性的肯定——一种新的诡辩》,[法]拉康著、孝泉译:《拉康选集》,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213页)。正是这种唯逻辑的方向感,与在生活世界中有方向感,完全是两码事,甚至可以说,只要完全贯彻前者就会导致后者的失利。
    ③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编著:《弗兰克·盖里的作品与思想》,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④《艺术作品的本源》,[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262页。
    ⑤《筑·居·思》,[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191页。
    ⑥[挪威]诺伯格-舒尔茨著:《存在·空间·建筑》,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第58页。
    ⑦[美]亚历山大著:《建筑的永恒之道》,赵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第403页。
    ①同上,第262页。
    ②同上,第146页。
    ③[美]亚历山大等著:《建筑模式语言》(下),王听度、周序鸿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第2307页。
    ④同上,第2309页。
    ①The New Moderns,op.cit.,p.269.
    ②Ibid,p.270.
    ③Ibid.
    ④Ibid.p.273.
    ⑤[英]马修斯著:《缤纷的语言学》,戚焱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19页。
    ① The New Moderns, op. cit., p.277.
    ②库珀·希默尔布劳:《建筑必须绚烂夺目》,[美]詹克斯、克罗普夫编著,周玉鹏等译《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292页。“库珀·希默尔布劳”是Coop Himmelblau(蓝天组)的音译。
    ③ The New Moderns, op. cit., p.278.
    ④犹太裔解构派建筑师李布斯金的纽约世贸大楼重建方案也使用“挖掘”的策略,保留了双塔倒塌之后形成的巨大深坑。在需要明显象征的时候,李布斯金又毫不犹豫地直接模仿自由女神像的火炬造型,因此,不应草率地全面否认所有解构派建筑师的所有作品。“我们的设计有很多地方跟自由女神像相呼应,也成功地保留了下来。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有些人从来都不像我一样觉得有什么关联可言,有些人觉得扯这个很土。但对我来说,自由女神像不是钥匙圈上的廉价饰品,也不是场面话的修辞;它是自由的化身,是燃烧不熄的火焰。”李布斯金发现,“每一座建筑物都诉说着不同的故事,或更妙的是,诉说着好多个故事。想想看:讲到历史,我们眼前所见都是建筑物”。[美]李布斯金著:《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吴家恒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50,23页。
    ⑤ The New Moderns, op. cit., p.280.
    ① Ibid.
    ② Ibid, p.282.
    ③ Ibid.
    ④ Ibid, p.285.
    ⑤弗兰姆普敦宣扬一种基于“建构’(tectonic,它与功能、技艺有关)的自主建筑学,(参见[美]弗兰姆普敦著:《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王骏阳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对此,冯路批评说,“‘建构文化’可以描绘一个自主的建筑学历史,却无法支撑一种自治的建筑学”,(《建筑学报》2009年第12期,第63页)。
    ⑤ The New Moderns, op. cit., p.286.
    ①[英]贝克莱著:《人类知识原理》,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8页。
    ①[英]莫尔著:《乌托邦》,戴镏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53页。
    ②[美]弗里兰著:《西方艺术新论》,黄继谦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35页。
    ③[美]西梦得著:《景园建筑学》,王济昌译,台隆书店,1982年,第12页。
    ④[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形而上学》,李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3页。
    ⑤中国学者周维权认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起源于商代,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囿’和‘台’”。自商至汉,为生成期;自魏至南北朝,为转折期,“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这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隋唐全盛,宋元明清则为成熟期。明代和清初,“文人园林风格一时成为社会上品评园林艺术创作的最高标准”, 异于市民园林的“市井气”和贵戚园林的“富贵气”。这时,江南造园工匠与文人造园名家崛起,前者如张楠垣父子、张南阳,后者如计成、李渔、文震亨等。崇祯七年,《园冶》出版。鉴于从乾隆年间到清末,“是中国古典园林全部发展历史的一个终结时期”,《园冶》成为传统理论中的高峰。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0,170,424,764页。
    ⑥中国建筑家童寯强调,“自来造园之役,虽全局或由主人规划,而实际造作者,则为山匠梓人,不着一字,其技未传。明末计成著园冶一书,现身说法,独辟一蹊,为吾国造园学中唯一文献,斯艺乃赖以发扬”。童 寯:《江南园林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第7页。
    ①对现代公民来说,文化保守派往往语出惊人。辜鸿铭认为,“在儒家学说中一定有某种东西能像宗教一样给人类、给众生以同样的安全感和永恒感。现在,我认为我们已经找到了这种东西。这种东西就是孔子赋予中华民族的他所倡导的国家宗教里效忠皇帝的神圣责任”,(《中国人的精神:一篇在北京东方学会中宣读的论文》,辜鸿铭著,李晨曦译《中国人的精神》,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第26页):梁漱溟将“人生向上,伦理情谊”当做中国人早已领先于世界其他民族之处,(《中国以什么贡献给世界呢?》,梁漱溟著,谢黎平辑录《中国人:理性早启的人生》,凤凰出版社,2009年,第8页):甘阳则将“中国现在的许多电视剧特别是家庭生活剧以及讲结婚离婚的日常伦理剧”视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即“注重人情和乡情”,(《当代中国三种传统的并存》,甘阳《通三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上篇,第3-4页),也许这正体现了他信奉的口号:“天下本无对与错,权且是将错就错!”(《将错就错》,甘阳《将错就错》,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1页)。
    ②张国栋主编:《园冶新解》,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③同上。
    ④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54页。
    ⑤让中国传统文人能够一直“自持”和“泰然处之”的另一种深层心理,乍看是十分私人且精英的趣味,比如,在《闲情偶寄》中,不独花卉、居室之类,就连女人的“三寸金莲”也成为李渔久久玩味之物件,于是才有了这样展示自己高人一等之趣味的表达方式,“吾谓‘凤头’、‘金莲’等字相传已久,其名未可遽易,然止可呼其名,万勿肖其实;如肖其实,则极不美观,而为前人所误矣”,([清]李渔撰:《闲情偶寄窥词管见》,杜书瀛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97页),但这样的东西早已严重干扰了公共领域的兴起。近代“知识分子的背叛”无疑隶属于自古以来的精英反叛,可是“背叛”了什么呢?无外乎首 先是自己的良心,以对是非曲直的判断效果来看,尼采的反良心实际上是反假良心,(参见[德]尼采著:《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献给自由精灵的书》,杨恒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德]尼采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钱春绮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①宗白华:《空间意识与空间美感》,宗白华等《中国园林艺术概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②同上,第15页。
    ③[美]特雷西著:《诠释学·宗教·希望》,冯川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29页。
    ④据李泽和张天洁的整理,在西方的综述性论著中,“以英文研究为例,The Chinese Garden:History, Art and Architecture,是继喜仁龙Gardens of China之后备受期待多年的又一部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力作”。李泽、张天洁:《文化景观——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史之现代书写》,《建筑学报》,2010年第6期,第11页。
    ⑤ Maggie Keswick, The Chinese Garden:History, Art and Architecture, revised by Alison Hardi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 p.209.
    ①The Chinese Garden,op.cit.,p.210.
    ①陈从周:《说园》,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③The Chinese Garden,op.cit.,p.210.
    ④Ibid,pp.211-212.
    ⑤Ibid,p.211.
    ②张家骥:《中国造园艺术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①The Chinese Garden,op.cit.,p.212.
    ②Ibid.
    ③Ibid,p.213.
    ④Ibid.
    ⑤Ibid,pp.213-214.
    ⑥Ibid,p.214.
    ⑦Ibid.
    ①实际上,利奇从人类学视角出发,强调了语言概念的仪式意义,“所有边界都是自然延续的人为中断,边界的不明确特性造成忧患”。《人为世界的象征秩序》,[英]利奇著,郭凡、邹和译《文化与交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4页。
    ⑨The Chinese Garden,op.cit.,p.217.
    ① Ibid.
    ②[瑞士]毕来德著:《庄子四讲》,宋刚译,中华书局,2009年,第17页。
    ③同上,第19页。
    ④针对货币的手段性,西美尔指出,“拥有越多由货币构成的财富或者可以转化为货币的财富,那么很显然,就有越多的货币自身变成一种工具或是一种转换点,而且,这种工具与转换点并没有自身的目的”。[德]西梅尔著:《货币哲学》,于沛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481-483页。
    ①[美]夏普著:《20世纪世界建筑》,胡正凡、林玉莲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296页。
    ①河清:《“应当绞死建筑师?”》,SOHO中国有限公司编《杂碎——关于京城的只言片影》,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②河清:《央视新大楼——邪淫的建筑应当拆除》,“乌有之乡”网站,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2/ 200902/69531.html,2010年12月15日访问。
    ③[德]滕尼斯著:《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35页。 2009年,第257页),这种对汽车与城市规划关系的深刻见解,在1929年的一场讲座中,再次被略带忧伤地指出,“这条于1925年在《城市规划》一书中提出的想法感动了,也许没有感动,那些阅读了新精神系列的摇摆不定的精英们”,面对他的主要对手,柯布西耶直言,“学院派就是拖住整个社会核心部分的阻碍”,([法]勒·柯布西耶著,陈洁译《精确性:建筑与城市规划状态报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66,29页)。请注意,陈洁的这段译文,将Urbanisme直译为《城市规划》,而不是像李浩那样意译为《明日之城市》。
    ① Charles Jencks, The new paradigm in architecture,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2, p.189.
    ② Charles Jencks, The Iconic Building, London:Frances Lincoln Ltd,2005, p.101.
    ③Ibid, p.103.
    ①Ibid, p.106.
    ② Ibid.
    ③转引自薛求理著:《世界建筑在中国》,古丽茜特编译,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第180页。
    ④库哈斯:《大:或是过大而带来的问题》,[美]詹克斯、克罗普夫编著,周玉鹏等译《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329页。
    ⑤ Bill Risebero,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Cambridge:The MIT Press,1983, p.221.
    ①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编著:《瑞姆·库哈斯的作品与思想》,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第56页。
    ② Paul Comstock, "An Interview With Architect Charles Jencks",“加州文学评论”网站,http://calitreview.com/70,2010年12月28日访问。
    ③ The Iconic Building, op. cit., p.107.
    ①Ibid,p.111.
    ②Ibid,p.112.
    ③[法]巴什拉著:《科学精神的形成》,钱培鑫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①[奥地利]哈根伯格著:《职业/建筑家》,王增荣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8页。
    ②[英]霍华德著:《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0页。
    ③[日]隈研吾著:《反造型:与自然连接的建筑》,朱锷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页。
    ④[美]芒福德著:《城市文化》,宋俊岭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219页。
    ⑤[日]隈研吾著:《自然的建筑》,陈菁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07页。
    ①[法]博杜安著:《卡尔·波普》,吕一民、张战物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7页。
    ②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op.cit.,p.118.
    ③Ibid.
    ④Ibid.
    ⑤Ibid.
    ③[英]罗斯金著:《前拉斐尔主义》,张翔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8页。
    ②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op.cit.,p.118.
    ③Ibid,pp.118-119.
    ④[法]博杜安著:《卡尔·波普》,吕一民、张战物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72页。该段译文中的“构成主义”似乎应为现在通行的“建构主义”。
    ①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 op. cit., p.125.
    ② Ibid, p.126.
    ③ Ibid, p.129.
    ① Ibid. p.131.
    ② Ibid.
    ③[瑞士]沃尔夫林著:《艺术风格学》,潘耀昌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页。
    ④[瑞士]沃尔夫林著:《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沈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1页。
    ⑤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 op. cit., p.131.
    ①Charles Jencks,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Jumping Universe, London:Academy Editions,1997, p.139.
    ②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 op. cit., p.135.
    ①王中:《公共艺术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②[美]蒂利希著:《存在的勇气》,成穷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页。
    ③[瑞士]博奥席耶编著:《勒·柯布西耶全集第6卷·1952-1957》,牛燕芳、程超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6-18页。
    ④[希腊]安东尼亚德斯著:《史诗空间——探询西方建筑的根源》,刘耀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205页。
    ⑤[美]弗里兰著:《西方艺术新论》,黄继谦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86页。
    ⑥同上。
    ⑦[英]贝克莱著:《人类知识原理》,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86页。
    ①当詹克斯选择那种政治美学之后,他自己应该对付出的代价多少有所察觉。美国学者詹姆斯·布坎南指出,当个人进行选择时,“即使从总体上说,决策本身是充分理性的,作为先前决策的结果,个体也会经受效用损失。这种损失是主观事件,无论选择者是因‘原本该如何’而后悔还是因‘现在竟如此’而心痛”。[美]布坎南著:《成本与选择》,刘志铭、李芳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7页。
    ②[美]莱斯大学建筑学院编:《莱姆·库哈斯与学生的对话》,裴钊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35-36页。
    ③众人在处理公共等事务的时候,每个参与者并没有一个给定的人性,它是在环境中不断建构出来的。杜威说过,“如果人性是不可改变的,我们可能有训练,但不可能有教育”。[美]杜威著:《人的问题》,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62页。
    ④[意]赛维著:《建筑空间论》,张似赞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第10页。
    ⑤[德]本雅明著:《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7页。
    ⑥同上,第85页。
    ①[德]韦尔施著:《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36页。
    ②[美]桑内特著:《肉体与石头》,黄煜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54页。
    ③汪晖:《文化与公共性》,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57页。美国保守派学者列奥·施特劳斯将公共领域的正当性与宗教的有无关联起来,并将自由主义的胜利视为大灾难。“施特劳斯认为,宗教在公共领域的缺席意味着任何公共正统的缺失。他不可能喜欢那种认为自由主义本身可以担当公共正统的理念。他把自由主义视为一切公共正统的缺失,自此以后,缺少任何可能在公共领域作为指路明灯的权威真理。没有公共的正统,自由民主制度脆弱而辗转而挣扎,最终注定会失败。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自由民主制度使我们在面临法西斯的威胁时不堪一击,这一点可解释为什么施特劳斯永远有危机感,因为只要自由民主制占据主要地位,西方文明将继续处于危机之中”,([加]德鲁里著:《列奥·施特劳斯与美国右派》,刘华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⑤[美]哈维著:《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9-230页。
    ⑥[法]德波著:《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8页。
    ① Charles Jencks, The Scottish Parliament, London:Scala,2005, p.6.
    ②[日]芦原义信著:《街道的美学》,尹培桐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51页。
    ③[加拿大]雅各布斯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50页。
    ④ Doris Wiszniewski:《交流性的空间:列维纳斯与建筑》,杨大春等主编《列维纳斯的世纪或他者的命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59页。
    ①中国学者韦亚平从“规划败局”角度,即“每一个错误之所以都‘情有可原’,只是因为体系的不完善”,批评紫金港校区“无处不是细节处的漏洞,空间上的规划不合理,导致使用寿命短的尴尬悲哀”,并认为“紫金港是浙大最新校区,但数额巨大的建设耗资显然并没有考虑实际的人文需求”,他“担心,到2017,紫金港将成为‘规划败局’理论的最经典的验证案例,‘紫金港的教材意义重大’”。转引自记者陈秋韵的新闻稿件《一场关乎石头的演绎——韦亚平谈紫金港的规划败局》,“浙江大学求是潮咨询网”,http://www.qsc.zju. edu.cn/redir.php?catalog id=12&object id=165963,2011年3月21日登陆。
    ②[美]弗里兰著:《西方艺术新论》,黄继谦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148页。
    ③H.麦克卢汉:《皇帝的新衣》,[加]E.麦克卢汉、秦格龙编,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13页。
    ①[法]鲍德里亚著:《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夏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0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26页。
    ①[加]哈琴著:《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李扬、李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94页。
    [美]詹克斯、克罗普夫编著:《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周玉鹏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美]詹克斯著:《晚期现代建筑及其他》,刘亚芬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美]詹克斯著:《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李大夏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美]詹克斯著:《后现代建筑语言》,李大夏摘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美]金克斯著:《勒·柯必意:与建筑的悲剧观点》,王锦堂译,台隆书店,1979
    Jencks Charles, Critical Modernism, Chichester:John Wiley & Sons,2007
    Jencks Charles, The Iconic Building, London:Frances Lincoln Ltd,2005
    Jencks Charles, The Scottish Parliament, London:Scala,2005
    Jencks Charles, The Garden of Cosmic Speculation, London:Frances Lincoln,2003
    Jencks Charles, et al., Le Corbusier & The Architecture of Reinvention, London:AA Publications,2003
    Jencks Charles, The new paradigm in architecture,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2
    Jencks Charles, 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 Chichester:John Wiley & Sons,2000
    Jencks Charles, Le Corbusier and the Continual Revolution in Architecture, New York: Monacelli Press,2000
    Jencks Charles, Ecstatic Architecture, London:Academy Editions,1999
    Jencks Charles & Toy Maggie eds., Millennium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Design, 11-12/1999
    Jencks Charles,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Jumping Universe, London:Academy Editions,1997
    Jencks Charles ed., The Post-Modern Reader, London:Academy Editions,1992
    Jencks Charles, The New Moderns, London:Academy Editions,1990
    Jencks Charles, Architecture Today, New York:Harry N. Abrams,1988
    Jencks Charles,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1985
    Jencks Charles, Towards A Symbolic Architecture, London:Academy Editions,1985
    Jencks Charles, "Post-Modern Architecture:The True Inheritor of Modernism", Transactions 3, RIBA,1983
    Jencks Charles, Broadbent Geoffrey & Bunt Richard eds., Signs, Symbols and Architecture,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80
    Jencks Charles, "A Genealogy of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Design, April, 1977
    Jencks Charles, "Fetishism and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Design, August,1976
    Jencks Charles& Silver Nathan, Adhocism, The Case for Improvisation, London:Secker & Warburg,1972
    Jencks Charles, "Rhetoric and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Quarterly, London,4, 3, Summer 1972
    Jencks Charles & Baird George eds., Meaning in Architecture, New York:Braziller,1970
    [意]艾柯著:《开放的作品》,刘儒庭译,新星出版社,2010
    [美]艾布拉姆斯著:《文学术语词典》,吴松江等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古罗马]爱比克泰德著:《哲学谈话录》,吴欲波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英]安德森著:《后现代性的起源》,紫辰、合章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美]艾琳著:《后现代城市主义》,张冠增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希腊]安东尼亚德斯著:《建筑诗学——设计理论》,周玉鹏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意]埃科著:《符号学与语言哲学》,王天清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美]阿恩海姆著:《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宁海林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美]艾利克森著:《后现代主义的承诺与危险》,叶丽贤、苏欲晓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法]埃斯卡尔皮特著:《幽默》,卞晓平、张志红译,商务印书馆,2004
    [法]阿尔诺、朗斯洛著:《普遍唯理语法》,张学斌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英]奥格登、[美]理查兹著:《意义之意义》,白人立、国庆祝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法]鲍赞巴克、索莱尔斯著:《观看,书写:建筑与文学的对话》,姜丹丹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英]班纳姆著:《第一机械时代的理论与设计》,丁亚雷、张筱膺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法]巴什拉著:《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德]本雅明著:《写作与救赎:本雅明文选》,李茂增、苏仲乐译,东方出版社,2009
    [美]布坎南著:《成本与选择》,刘志铭、李芳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法]鲍德里亚著:《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夏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美]布斯著:《修辞的复兴》,穆雷等译,译林出版社,2009
    [瑞士]毕来德著:《庄子四讲》,宋刚译,中华书局,2009
    [法]巴尔特著:《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法]巴尔特著:《写作的零度》,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法]巴尔特著:《符号学历险》,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美]布鲁姆、摩尔著:《身体,记忆与建筑》,成朝晖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德]本雅明著:《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德]本雅明著:《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包利民编选:《西方哲学基础文献选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美]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法]巴什拉著:《科学精神的形成》,钱培鑫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法]巴依著:《语言与生命》,裴文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法]巴尔、埃梅里著:《新媒体》,张学信译,商务印书馆,2005
    [美]贝里著:《奢侈的概念》,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德]本雅明著:《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胡不适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
    [法]班达著:《对欧洲民族的讲话》,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美]布林顿著:《西方近代思想史》,王德昭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美]布龙菲尔德著:《布龙菲尔德语言学文集》,熊兵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瑞士]巴特著:《罗马书释义》,魏育青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美]布鲁姆著:《西方正典》,汪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
    [古希腊]柏拉图著:《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4
    [法]博杜安著:《卡尔·波普》,吕一民、张战物译,商务印书馆,2004
    [比]布洛克曼著:《结构主义》,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美]贝斯特、科尔纳著:《后现代转向》,陈刚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法]布西亚著《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英]伯林著:《俄国思想家》,彭淮栋译,译林出版社,2001
    [英]鲍曼著:《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意]本奈沃洛著:《西方现代建筑史》,邹德侬等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
    [美]布龙菲尔德著:《语言论》,袁家骅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
    [美]布拉克著:《赖特与凡德罗》,张春旺译,台隆书店,1983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Bermudez J. L.& Gardner S. eds., Art and Morality, New York:Routlege,2006
    Barnes A., On Interpretation:A Critical Analysis, Oxford:Basil Blackwell Inc,1988
    Berger J., etc., Ways of Seeing, London: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and Penguin Books Ltd,1972
    陈晓明:《德里达的底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韩]承孝相著:《建筑,思维的符号》,徐铎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岑麟祥:《普通语言学人物志》,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
    [加]德鲁里著:《亚历山大·科耶夫:后现代政治的根源》,赵琦译,新星出版社,2007
    陈从周:《说园》,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程悦著:《建筑语言的困惑与元语言——从建筑的语言学到语言的建筑学》,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陈平:《外国建筑史:从远古到19世纪》,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陈波:《逻辑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陈波、韩林合主编:《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5
    蔡仲:《后现代相对主义与反科学思潮》,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法]德里达著:《论精神》,朱刚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西]德索拉-莫拉莱斯著:《差异》,施植明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美]丹托著:《艺术的终结之后》,王春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美]丹托著:《美的滥用》,王春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法]德波著:《景观社会评论》,梁虹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岛子:《后现代主义艺术系谱》,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美]杜兰著:《马丁·路德时代》,台北幼师文化公司译,东方出版社,2007
    [法]德波著:《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美]杜威著:《人的问题》,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法]德里达著:《解构与思想的未来》,夏可君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编著:《彼得·埃森曼的作品与思想》,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美]丹托著:《艺术的终结》,欧阳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德]达米特著:《分析哲学的起源》,王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法]代克斯著:《超现实主义者的生活》,王莹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编著:《弗兰克·盖里的作品与思想》,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编著:《瑞姆·库哈斯的作品与思想》,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法]杜歇著:《风格的特征》,司徒双、完永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法]笛卡尔著:《谈谈方法》,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0
    常宁生编选:《艺术史终结了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法]杜布莱西斯著:《超现实主义》,老高放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希腊]杜克塞迪斯:《建筑的演变》,王锦堂译,台隆书店,1980
    Danto A. C., The Transfiguration of the Commonplace:A Philosophy of Art, New Yor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1
    [古希腊]恩披里克著:《悬搁判断与心灵宁静》,包利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美]法兰克福著:《论真实》,孙涤、郑荣清译,译林出版社,2009
    [英]费瑟斯通著:《消解文化》,杨渝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美]弗里兰著:《西方艺术新论》,黄继谦译,译林出版社,2009
    [英]弗莱著:《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沈语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美]弗兰姆普敦著:《20世纪建筑学的演变:一个概要陈述》,张钦楠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美]福格林著:《行走于理性的钢丝上:理性动物的不确定生活》,陈蓉霞译,新星出版社,2007
    [美]弗兰克著:《酷的征服》,朱珊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日]富久让著:《勒·柯布西耶的住宅空间构成》,刘京梁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符怀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奥]弗洛伊德著:《图腾与禁忌》,赵立玮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美]弗兰姆普敦著:《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张钦楠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美]芬格莱特著:《孔子:即凡而圣》,彭国翔、张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德]法里亚斯著:《海德格尔与纳粹主义》,郑永慧等译,时事出版社,2000
    [英]弗兰契娜、哈里森编:《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张坚、王晓文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美]凡勃仑著:《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
    Forester John ed., Critical Theory and Public Life, Cambridge:MIT Press,1985
    Freud Sigmund, Collected Papers:Authorized Translation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Joan Riviere, v.5, New York:Basic Books,1959
    郭华榕:《法国政治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辜鸿铭著:《中国人的精神》,李晨曦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
    [法]格雷马斯著:《符号学与社会科学》,徐伟民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美]格林伯格著:《艺术与文化》,沈语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美]格罗斯、莱维特著:《高级迷信:学术左派及其关于科学的争论》(第2版),孙雍君、张锦志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英]格兰特著:《超现实主义与视觉艺术》,王升才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甘阳:《通三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丹麦]盖尔著:《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英]贡布里希著:《艺术发展史》,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德]葛罗培著:《整体建筑总论》,汉宝德译,台隆书店,1984
    [德]葛罗培著:《新建筑与包豪斯》,王锦堂译,台隆书店,1984
    [奥地利]哈根伯格著:《职业/建筑家》,王增荣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美]胡伊森著:《大分野之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后现代主义》,周韵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加]哈琴著:《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李扬、李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法]海鲁尔/阿尔诺建筑事务所编:《自然、建筑和外表:生态建筑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荷]胡伊青加著:《人:游戏者》,成穷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
    [英]韩礼德著:《韩礼德语言学文集》,周小康、李战子编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汉宝德:《透视建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英]胡德著:《国家的艺术》,彭勃、邵春霞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胡志毅:《世界艺术史·建筑卷》,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德]洪堡特著:《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姚小平编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德]哈贝马斯著:《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译林出版社,2001
    [英]霍华德著:《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商务印书馆,2000
    [德]洪堡特著:《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
    [英]霍恩比著:《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李北达编译,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美]怀特著:《街角社会》,黄育馥译,商务印书馆,1994
    [德]海德格尔著:《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
    [英]霍克斯著:《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美]加尔布雷斯著:《货币简史》,苏世军、苏京京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美]加尔布雷斯著:《加尔布雷斯文集》,沈国华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日]矶崎新著:《未建成/反建筑史》,胡倩、王昀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西班牙]加塞特著:《大众的反叛》,刘训练、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美]詹明信著:《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美]克罗斯著:《小玩意》,郭圣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美]卡普兰著:《拉兹洛·莫霍利-纳吉》,陆汉臻等译,浙江摄影出版社,2010
    [英]克莱伯恩著:《超现实主义》,符晓涛译,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捷]昆德拉著:《相遇》,尉迟秀译,皇冠丛书,2009
    [美]卡勒著:《文学理论入门》,李平译,译林出版社,2008
    [英]卡彭著:《建筑理论(下):勒·柯布西耶的遗产》,王贵祥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爱尔兰]卡尼著:《故事离真实有多远》,王广州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英]凯里著:《艺术有什么用》,刘洪涛、谢江南译,译林出版社,2007
    [美]科尔曼著:《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梅俊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德]克鲁夫特著:《建筑理论史》,王贵祥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德]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英]克拉克著:《裸体艺术》,吴枚、宁延明译,海南出版社,2002
    [希腊]卡瓦菲斯著:《卡瓦菲斯诗集》,黄灿然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法]夸特罗其、奈仁著:《法国1968)),赵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英]卡勒著:《索绪尔》,宋珉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
    [英]柯林斯著:《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英若聪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美]罗贝尔著:《静谧与光明:路易·康的建筑精神》,成寒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英]罗素著:《权威与个人》,储智勇译,商务印书馆,2010
    [德]吕克著:《心理学史》,吕娜等译,学林出版社,2009
    [日]铃木博之著:《建筑的七个力》,李强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法]勒·柯布西耶著:《精确性:建筑与城市规划状态报告》,陈洁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法]勒·柯布西耶著:《明日之城市》,李浩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法]勒·柯布西耶著:《人类三大聚集地规划》,刘佳燕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刘松茯、孙巍巍:《雷姆·库哈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荷]林·凡·杜因、巴尔别里著:《从贝尔拉赫到库哈斯——荷兰建筑百年》,吕品等译,2009
    林徽因:《林徽因建筑文萃》,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法]勒·柯布西耶著:《今日的装饰艺术》,孙凌波、张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梁漱溟著:《中国人:理性早启的人生》,谢黎平辑录,凤凰出版社,2009
    [清]李渔撰:《闲情偶寄窥词管见》,杜书瀛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美]罗、斯拉茨基著:《透明性》,金秋野、王又佳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美]李布斯金著:《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吴家恒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法]勒菲弗著:《空间与政治》(第二版),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英]罗斯金著:《前拉斐尔主义》,张翔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美]拉普卜特著:《宅形与文化》,常青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林达编著:《像自由一样美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日]芦原义信著:《街道的美学》,尹培桐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德]兰普尼亚尼主编:《哈特耶20世纪建筑百科辞典》(第三版),楚新地、邓庆尧译,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法]列维-斯特劳斯著:《结构人类学》(1),张祖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美]罗蒂著:《筑就我们的国家》,黄宗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意]罗西著:《城市建筑学》,黄士钧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李零:《花间一壶酒》,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
    [美]杰姆逊著:《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俄]洛扎诺夫著:《灵魂的手书》,方珊主编,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
    [法]勒·柯布西耶著:《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美]拉普卜特著:《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常青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美]莱斯大学建筑学院编:《莱姆·库哈斯与学生的对话》,裴钊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美]莱斯大学建筑学院编:《路易斯·康与学生的对话》,张育南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美]罗、科特著:《拼贴城市》,童明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美]拉普卜特著:《建成环境的意义》,黄兰古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美]罗森著:《启蒙的面具》,吴松江、陈卫斌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英]理查兹、佩夫斯纳编著:《反理性主义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英]劳森著:《空间的语言》,杨青娟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英]罗斯著:《后现代与后工业》,张月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法]李维斯陀著:《神话与意义》,杨德睿译,麦田出版,2001
    [美]林奇著:《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2001
    [法]拉康著:《拉康选集》,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
    [英]利奇著:《文化与交流》,郭凡、邹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法]利奥塔等著:《后现代主义》,赵一凡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丹]拉斯穆生著:《城镇与建筑》,宋伯钦译,台隆书店,1984
    毛兵、薛晓雯:《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修辞》,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美]芒福德著:《技术与文明》,陈允明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英]米诺格著:《政治的历史与边界》,龚人译,译林出版社,2008
    [美]马尔库塞著:《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美]芒福德著:《城市文化》,宋俊岭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英]马修斯著:《缤纷的语言学》,戚焱译,译林出版社,2008
    [法]莫兰著:《复杂性思想导论》,陈一壮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英]米诺格著:《政治的历史与边界》,龚人译,译林出版社,2008
    [美]米勒著:《文学死了吗》,秦立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美]芒福德著:《城市发展史》,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法]梅洛-庞蒂著:《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
    [英]麦克盖根著:《文化民粹主义》,桂万先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加]E.麦克卢汉、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美]马蒂尼奇编:《语言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法]梅洛-庞蒂著:《眼与心》,刘韵涵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英]莫尔著:《乌托邦》,戴镏龄译,商务印书馆,1982
    Maggie Keswick, The Chinese Garden:History, Art and Architecture, revised by Alison Hardi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
    [德]尼采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钱春绮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德]尼采著:《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献给自由精灵的书》,杨恒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挪威]诺伯格-舒尔茨著:《存在·空间·建筑》,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德]帕尔奇著:《建筑的历史》,吕娜等译,学林出版社,2009
    [德]佩茨沃德著:《符号、文化、城市:文化批评哲学五题》,邓文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法]珀蒂菲斯著:《十九世纪乌托邦共同体的生活》,梁志斐、周铁山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英]佩夫斯纳著:《现代设计的先驱》,王申祜、王晓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英]佩夫斯纳著:《现代建筑与设计的源泉》,殷凌云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美]潘诺夫斯基著:《视觉艺术的含义》,傅志强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瑞士]皮亚杰著:《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商务印书馆,1984
    [美]乔姆斯基著:《反思肯尼迪王朝》,童新耕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美]乔姆斯基著:《乔姆斯基语言学文集》,宁春岩译注,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德]齐美尔著:《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周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
    [日]日本建筑家协会、环境行动委员会编:《环境建筑导读》,小山广、小山友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英]罗斯金著:《前拉斐尔主义》,张翔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Risebero Bill,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Cambridge:The MIT Press,1983
    [美]萨林加罗斯著:《反建筑与解构主义新论》,李春青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美]斯莫克著:《包豪斯理想》,周明瑞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沈丽珍:《流动空间》,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法]塞托著:《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日]矢代梓著:《二十世纪思想史年表》,叶娉译,学林出版社,2009
    [英]斯皮尔伯利著:《波普艺术》,刘丽译,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沈克宁:《建筑现象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沈理源编译:《西洋建筑史》,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法]塞巴格著:《超现实主义》,杨玉平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德]莎德瓦尔德著:《古希腊星象说》,卢白羽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瑞士]索绪尔著:《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尚杰:《精神的分裂》,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美]萨尔托里斯等编著:《建筑理论》,马欣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意]赛维著:《现代建筑语言》,席云平、王虹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德]桑巴特著:《奢侈与资本主义》,王燕平、侯小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SOHO中国有限公司编:《杂碎——关于京城的只言片影》,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法]萨特著:《萨特读本》,艾珉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古罗马]塞涅卡著:《强者的温柔》,包利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沈语冰:《北欧电影哲人:英格玛·伯格曼》,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沈语冰:《20世纪艺术批评》,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美]桑塔格著:《反对阐释》,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英]斯克鲁顿著:《建筑美学》,刘先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俄]舍斯托夫著:《无根据颂》,张冰译,华夏出版社,1999
    [英]萨莫森著:《建筑的古典语言》,张欣玮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
    [美]施特劳斯、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上册),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联邦德国]施太格缪勒著:《当代哲学主流》(上卷),王炳文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
    [美]萨尔著:《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陆卓元译,商务印书馆,1985
    [美]施拉姆、波特著:《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
    [瑞士]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
    [日]藤森照信著:《日本近代建筑》,黄俊铭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英]泰勒著:《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李白玉、陈贞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法]涂尔干、莫斯著:《原始分类》,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法]托多罗夫著:《象征理论》,王国卿译,商务印书馆,2004
    [意]塔夫里、达尔科著:《现代建筑》,刘先觉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德]滕尼斯著:《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美]特雷西著:《诠释学·宗教·希望》,冯川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童寯:《近百年西方建筑史》,南京:南京工学院出版社,1986
    童寯:《江南园林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童寯:《苏联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日]隈研吾著:《反造型:与自然连接的建筑》,朱锷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日]隈研吾著:《自然的建筑》,陈菁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汪民安主编:《福柯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瑞士]沃尔夫林著:《意大利和德国的形式感》,张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日]隈研吾著:《十宅论》,朱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日]隈研吾著:《负建筑》,计丽屏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汪民安主编:《生产》(第6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瑞士]沃尔夫林著:《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沈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汪民安主编:《生产》(第3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德]韦尔施著:《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汪民安:《谁是罗兰·巴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英]沃特金著:《西方建筑史》,傅景川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德]韦尔施著:《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洪天富译,商务印书馆,2004
    [奥地利]维特根斯坦著:《文化与价值》,许志强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
    [美]沃尔夫著:《论语言、思维和现实:沃尔夫文集》,高一虹等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吴焕加:《20世纪西方建筑史》,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瑞士]沃尔夫林著:《艺术风格学》,潘耀昌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意]维科著:《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美]沃尔夫著:《从包豪斯到现在》,关肇邺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
    薛求理著:《世界建筑在中国》,古丽茜特编译,东方出版中心,2010
    [德]西梅尔著:《货币哲学》,于沛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徐岱:《艺术新概念——消费时代的人文关怀》,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美]夏普著:《20世纪世界建筑》,胡正凡、林玉莲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美]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
    [美]亚伯著:《建筑·技术与方法》,项琳斐、项瑾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英]伊格尔顿著:《理论之后》,商正译,商务印书馆,2009
    [美]扬-布鲁尔著:《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刘北成、刘小鸥译,译林出版社,2008
    [英]伊格尔顿著:《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美]雅各比著:《乌托邦之死》,姚建彬译,新星出版社,2007
    [法]于连著:《本质或裸体》,林志明、张婉真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日]原口秀昭著:《路易斯·Ⅰ·康的空间构成》,徐苏宁、吕飞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加拿大]雅各布斯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
    [日]原研哉著:《设计中的设计》,朱锷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应奇、刘训练编:《第三种自由》,东方出版社,2006
    应奇、刘训练编《公民共和主义》,东方出版社,2006
    [美]雅各比著:《最后的知识分子》,洪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形而上学》,李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丹]叶姆斯列夫著:《叶姆斯列夫语符学文集》,程琪龙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丹麦]叶斯柏森著:《叶斯柏森语言学选集》,任绍曾编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古希腊]伊壁鸠鲁、[古罗马]卢克莱修著:《自然与快乐》,包利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加]伊尼斯著:《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
    [美]亚历山大著:《建筑的永恒之道》,赵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美]亚历山大等著:《建筑模式语言》(下),王听度、周序鸿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美]雅柯布森著:《雅柯布森文集》,钱军编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杨大春:《解构理论》,台北:扬智文化,1994
    [德]约迪克著:《近代建筑史》,孙全文译,台隆书店,1984
    章诒和、贺卫方:《四手联弹》,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史论部编译:《设计真言》,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张国栋主编:《园冶新解》,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赵辰:《“立面”的误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周诗岩:《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张凤阳等著:《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张家骥:《中国造园艺术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宗白华等:《中国园林艺术概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北京纪事》2001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
    《建筑学报》1989,2010
    《建筑师》1983,1985,1989,2003
    《建筑》1986
    《美术观察》2010
    《南方周末》201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
    《NIPPONIA》(中文版)2007
    《南方建筑》2004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实现》2003
    《世界建筑》1989,1996,1997
    《世界美术》1993
    《VECO》(中文版)2010
    《文艺研究》2000
    《文艺理论研究》2007,2008
    《文学评论》2008
    《新建筑》2005
    《中国改革》2011
    《中国园林》1999
    《中外建筑》1998
    《Cultural Critique》 1986-1987
    《Diacritics》 1990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1990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ians》 1981,1971
    ABBS建筑论坛(http://www.abbs.com.cn/bbs/index.html)
    詹克斯个人主页(http://www.charlesjencks.com/)
    加州文学评论(http://calitreview.com/)
    乌有之乡(http://www.wyzxsx.com/)
    维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浙江大学求是潮咨询网(http://www.qsc.zju.edu.cn/)
    中国建筑传媒奖(http://nd.oeeee.com/cama/default 2858.s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