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计算机程序专利保护的探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是在对计算机程序给予专利保护的基础上从计算机程序的特点出发探讨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框架下我国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基准与美国、欧盟、日本的异同,进而提出改进、完善我国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基准的可行性建议。
     本论文总体框架由前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构成。前言部分主要包括本次研究工作的选题和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及
     当前进行此项研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现分述如下:
     第一章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各国对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程序及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的不同定义理清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介绍计算机程序信息和功能一体、执行计算机程序的方法和计算机实现的功能密不可分的特点;二是关于给予计算机程序专利保护的意义,分析给予计算机程序专利保护需要考虑的因素,即,专利保护的客体和如何根据计算机程序的特点来撰写申请文件,为下面论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第二章分析我国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相关立法的现状,包括专利保护客体的一般立法和针对计算机程序的特殊规定。特殊的规定包括计算机程序本身的专利保护客体地位、专利保护客体的判断方法、商业方法相关发明的审查模式、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的特殊撰写要求,指出现行的规定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专利保护客体的问题和权利要求的撰写要求即功能模块构架存在的问题,其中专利保护客体的问题包括两点,一是专利法意义上“技术”的含义不确定,二是商业方法相关发明审查模式与专利保护客体判断方法审查逻辑不一致和商业方法相关发明审查模式本身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介绍美国、欧盟、日本计算机程序专利保护的历史演变过程,并简单介绍各国对计算机程序相关发明的权利要求撰写上的要求。
     第四章在前面三章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立法建议及其他相关建议,以期对今后立法机关的立法和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有所裨益。
     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坚持计算机程序本身不属于专利保护的客体;(二)分领域通过案例来明确专利法意义上“技术”的含义;(三)统一专利保护客体的审查模式;(四)放宽撰写要求。(五)建立长期、稳定的审查员的技术知识再培训机制;(六)加强执法与司法的协调。
     在研究法方法上,本文主要使用了历史分析法、法律实证分析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该论题进行研究。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provisions on examination of invention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computer programs between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 and Japan from the features of computer program. It also proposes the feasible suggestions about the improvement to the provisions of China.
     The body of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cludes two aspects. One is about the definitions of software, computer program and invention relating to computer programs, and the connection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he other is the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of computer program, and what protection shall be given to computer program and how to protect it.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status of the provisions on examination of invention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computer programs of China, and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two problems in the present provisions, one is about patentability, and the other is about the drafting of the claims.
     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evolution of patent prot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 and Japan, and simply introduces the requests of the claim drafting.
     The fourth chapter proposes several suggestions about the improvement to the provisions of China based on the fore-mentioned chapters.
     This paper arrives a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 excludes computer program as such from patentability; Second, determines the means of technology in the patent law according to the fields of the software; Third, Unifies examination mode of patentability of computer program; Fourth, properly cancels the limitation for claim drafting; Fifth, establishes long and stable training system about examiner technical renew; Sixth, strengthens harmony between examination and the judgment.
引文
2尼格儿.G.福斯特主编,何志鹏等译,《欧盟立法》(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04月第1版,第25页。
    3日本国会制定,杜颖译,《日本专利法》(第2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09月第1版,第36页。
    4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专利审查指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259页
    8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专利审查指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259页
    14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专利审查指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543页
    15国际技术教育协会著,黄军英等译,《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1页
    16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01月,第810页
    
    19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专利审查指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119页
    20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专利审查指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123页
    21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专利审查指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146-148页
    
    22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专利审查指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143页
    23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专利审查指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259-260页
    24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审查操作规程-实质审查分册》,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221-222页
    
    25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专利审查指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260页
    26蒲迈文,论文题目“含有计算机程序发明申请的专利保护现状和问题”,专利文献出版社,1995年(来自CNKI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27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审查指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第2-5页
    28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商业方法相关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规则》(试行)办法,内部材料,2004年
    29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审查操作规程-实质审查分册》,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第232页
    
    30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审查指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2-155页
    32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审查操作规程-实质审查分册》,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第224-225页
    33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审查操作规程-实质审查分册》,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第236页
    34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专利审查指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119页
    35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专利审查指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173页
    36Jinseok Park,‘Has patentable subject matter been expanded?-A comparative study on software patent practices in the European Patent Office, the 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and the Japanese Patent Office’(2005) 13 IJLIT 336, 336.
    44杨红菊,《欧盟<计算机程序可专利性指令>的最新进展》,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第2期
    48崔国斌,《专利法上的抽象思想与具体技术-计算机程序算法的客体属性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50吉藤幸塑著,[M].宋永林、魏启学译,《专利法概论》,专利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65页
    51杨红菊,论文题目“欧洲计算机程序专利保护状况的总体分析”,专利法研究,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
    52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专利审查指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172-173页
    53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专利审查指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176-177页
    54硕士论文:周航著,《商业方法专利的审查模式研究-技术性要件的内涵详析》,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5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审查指南修改导读2006》,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207页
    1.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黄勤南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郑成思著,《知识产权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5.古祖雪著,《国际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6.尹新天著,《中国专利法详解》,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
    7.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审查指南修改导读2006》,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
    8.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01月
    9.汉斯·高得、克里斯·阿贝尔特、王志伟著,《欧洲专利公约指南(英汉对照)》,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版
    10.国际技术教育协会著,黄军英等译,《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科学出版社,2003年
    11.尼格儿.G.福斯特主编,何志鹏等译,《欧盟立法》(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04月
    12.日本国会制定,杜颖译,《日本专利法》(第2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09月
    13.吉藤幸塑著,[M].宋永林、魏启学译,《专利法概论》,专利文献出版社,1990年
    14.《EUROPEAN PATENT CONVENTION》, published by European Patent Office, 2002年
    15.其他:《审查指南(2001版)》、《审查指南(2006版)》、《专利审查指南(2010版)》,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知识产权出版社
    16 . Jinseok Park,‘Has patentable subject matter been expanded ?- A comparative study on software patent practices in the European Patent Office, the 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and the Japanese Patent Office’(2005)
    13 IJLIT 336, 336.
    17.谭毅,《试论专利法意义上的“技术”及其评判方法》,电子知识产权,2006年02月
    18.杨红菊,《欧盟<计算机程序可专利性指令>的最新进展》,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第2期
    19.应明,《计算机程序专利保护在美国的发展趋势》,知识产权,2001年(来自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0.张晓都,《美国计算机程序的专利法律保护》,科技与法律,1996年第4期
    21.冯晓青,《专利权的扩张及其缘由探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22.胡梦云、冯晓青,《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的正当性》,电子知识产权,2006年第3期
    23.崔国斌,《专利法上的抽象思想与具体技术-计算机程序算法的客体属性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4.杨红菊,论文题目“欧洲计算机程序专利保护状况的总体分析”,专利法研究,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
    25.何越峰,论文题目“美国计算机程序专利保护的历史演进”,专利法研究,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
    26.蒲迈文,论文题目“含有计算机程序发明申请的专利保护现状和问题”,专利文献出版社,1995年(来自CNKI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27.硕士论文:费闯盼,《论计算机程序专利申请的审查基准》,兰州大学,2010年
    28.硕士论文:李明,《计算机程序功能模块构架专利保护相关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9.硕士论文:周航,《商业方法专利的审查模式研究-技术性要件的内涵详析》,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0.硕士论文:王艳华,《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问题研究》,复旦大学,2006年
    31.“The History of Software Patents: From Benson and Diehr to State Street and Bilski”,来自http://www.bitlaw.com/software-patent/history.html,访问时间:2011年08月15日
    32.“Examination Guidelines for Computer-Related Inventions (Final Version)和“Examination Guidelines”均来自美国专利商标局网站:http://www.uspto.gov/,访问时间:2011年08月18日
    33.“Case Law”和“Guidelines for Examination”,均来自欧洲专利局网站http://www.epo.org/,访问时间:2011年08月18日
    34.“Examination Guidelines for Inventions in Specific Fields”,来自日本专利局网站:http://www.jpo.go.jp/,访问时间:2011年08月19日
    35.“The History of Software Patents: From Benson and Diehr to State Street and Bilski”,来自http://www.bitlaw.com/software-patent/history.html ,访问时间:2011年08月15日
    36.‘Software Patent’    38.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商业方法相关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规则》(试行)办法,2004年
    39.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审查操作规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
    40.李永红,《软件专利申请带来的困惑与思考》,审查业务通讯(国家知识产权局内部刊物),2008年06月
    41.陈晓华,《如何表达和保护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审查业务通讯(国家知识产权局内部刊物),2011年专刊7
    42.张度等,《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及审查的研究》,国家知识产权局学术委员会2010年度课题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